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

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

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现代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各大企事业单位都越来越重视安防监

控系统的建设与运用。安防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视频监控、报警、数据存储与分析等。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监控视频的安全性也面

临着威胁。为了确保监控视频的安全性,视频加密技术应运而生。本

文将对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进行探究与论述。

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监

控系统主要通过闭路电视(Closed-Circuit Television,CCTV)来实现,视频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视。然而,传统

的监控系统存在着视频信号的易被窃取以及篡改的风险。为了解决这

些问题,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应运而生。

二、视频加密原理

视频加密技术主要通过对视频信号进行加密处理,使得未经授权的

用户无法获取和解读视频内容。视频加密的原理可以分为对传输部分

进行加密和对存储部分进行加密两种方式。

1. 传输部分加密

传输部分加密主要通过对视频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加密保护,采用

的常见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

指的是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其特点在于加密解密速度快,但密钥传输和管理较为复杂。非对称加密算法则是使用一对密钥进行

加密和解密,其中一把密钥是公开的,用于加密数据;而另一把则是保密的,用于解密数据。在传输部分加密中,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更好地保护视频数据的安全性。

2. 存储部分加密

存储部分加密主要通过对视频数据的存储过程进行加密保护,使得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读取和解码视频内容。存储部分加密的常见方式包括使用文件加密软件对存储文件进行加密、通过数据库的加密功能对视频数据进行存储等。通过存储部分加密可以有效防止因存储介质丢失或被窃取而导致视频泄露的风险。

三、视频加密技术的应用

视频加密技术在安防监控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通过加密视频的传输部分,可以确保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和篡改,保证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其次,通过加密视频的存储部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和解读视频内容,确保视频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此外,视频加密技术还可以用于对特定敏感区域的视频进行加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看视频,加强了监控系统的权限管理。

四、视频加密技术面临的挑战

虽然视频加密技术为安防监控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视频加密技术的实时性要求较高,需要保证视频的加密和解密过程迅速,以免影响监控的效果;其次,加密算法的

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加密强度和计算复杂度等因素;此外,视频加密技术在应用中还需要解决密钥传输和管理的问题,确保密钥的安全性。

五、展望

随着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视频加密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视频加密技术有望在高清视频传输、多媒体信息加密等方面取

得更大的突破。同时,随着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视频加密技

术还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综上所述,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是保障视频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视频传输和存储部分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防止视频信

号的窃取和篡改,确保视频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然而,视频加密

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相信通过不断的

努力,视频加密技术将为安防监控系统的安全保障提供更加可靠的解

决方案。

电力监控系统安防II区纵向加密改造技术要求1

电力监控系统安防II区纵向加密改造技术要求 1 总则 1.1 引言 本要求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结合调度数据网络 二次安防技术发展,梳理了调度数据网二次安防网络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等方面需遵循的技术指标及功能特性,以便调度数据网数据网络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等工作需求。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 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规范书的条文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

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提供现场服务。 1.3 编制依据 YD/T 1170-2001 IP 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总体 YD/T 1171-2001 IP 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YD/T 1099-2005 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 YD/T 1382-2005 IP 网络技术要求-流量控制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 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南方电网数据网络技术规范Q/CSG110015-2011 南方电网通信管理规定 南方电网电力光缆技术规范Q/CSG 110003-2011 南方电网通信电源运行管理办法 2 工程概况 南方电网调度数据网络按照业务性质和实时性,划分为控制区(安全I 区)和非控制区(安全II 区)两大类。控制区(安全I 区)和非控制区(安全II 区)通称为生产控制大区。厂站端运行有实时(Ⅰ区)与非实时(Ⅱ区)的业务系统,各业务系统通过接入南方电网调度数据网实现与调度端的数据通信,在厂站数据网接入边界已部署相应强度的安全防护设备。 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发改委[2014]14 号令)与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电力监控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GA/T367-2001是中国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发布的《视频安防 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 统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以下是该标准的详细内容: 1.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 - 支持实时监控、录像、回放、存储和管理等基本功能; - 支持图像显示、图像调整、图像分割、图像合成等图 像处理功能; - 支持报警功能,包括移动侦测、遮挡报警、视频丢失 报警等; - 支持远程监控和远程管理功能; - 支持网络传输和存储功能。 2. 视频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 - 视频输入:支持模拟视频输入和数字视频输入,模拟 视频输入支持PAL和NTSC制式; - 视频输出:支持模拟视频输出和数字视频输出,模拟 视频输出支持PAL和NTSC制式; - 图像分辨率:支持不同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和录像,包 括CIF、D1、720P、1080P等; - 帧率:支持不同帧率的视频录像和回放,一般要求至 少支持25帧/秒; - 压缩格式:支持不同的视频压缩格式,如H.264、MPEG-4、H.265等; - 存储容量:支持不同的存储容量要求,一般要求至少 支持30天的录像存储; - 网络传输:支持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如TCP/IP、

UDP、HTTP等; - 报警输入和输出:支持不同数量的报警输入和输出接口,一般要求至少支持4个报警输入和1个报警输出; - 远程访问:支持不同的远程访问方式,如PC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和Web客户端等; - 安全性:支持数据加密和用户权限管理等安全性要求。 3. 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要求: - 安装位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确 保监控范围和视野; - 环境要求:确保安装环境符合系统的工作要求,如温度、湿度、电源等; - 接线要求:按照系统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接线和连接; - 调试要求: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以上是《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标准GA/T367-2001 的详细内容,该标准为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制造和 安装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规范。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原理

引言概述: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录像的系统。本文将详细介绍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包括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 正文内容: 一、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1.视频摄像头:是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最核心的部分,通过捕捉画面将实时图像转化为电子信号。 2.视频传输设备:负责将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录像设备。 3.监控中心: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管理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和记录监控画面,同时可对监控区域进行远程操作。 4.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监控画面,包括硬盘录像机(DVR)和网络视频录像机(NVR)。 5.控制设备:如键盘、鼠标等,用于对监控系统进行操作控制。 二、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数据采集:视频摄像头通过光学转换将物理图像转化为电子图像,同时还可以采集环境声音等其他信息。

2.信号传输:视频传输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采集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3.视频处理:监控中心对接收到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图像增强、色彩处理、分辨率调整等操作。 4.监控与回放:监控中心显示和记录监控图像,并提供实时监控和回放功能,方便对监控区域的管理和查看。 5.报警与联动:监控中心可根据预设规则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与其他安防设备实现联动,如自动启动警报器、发送警报信息等。 三、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小点详细阐述 1.摄像头选择:根据监控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摄像头类型和参数,如室内摄像头、室外摄像头、固定摄像头、云台摄像头等。 2.视频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是常见的两种视频传输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3.存储设备容量:根据监控需求和数据保存时间确定存储设备的容量大小,以确保足够的录像存储空间。 4.图像处理算法:监控中心通常会应用一些图像处理算法,如运动检测、人脸识别等,提高安防监控的效果和准确性。

上海市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关于印发《本市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的 通知 各公安分(县)局技防办,各技防从业单位: 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清化也逐步走向成熟。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传统的模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相比,具有施工简单、扩展便捷、图像更清晰、系统功能更强大等优点。同时,随着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 IP摄像机、SDI摄像机等前端产品的生产应用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应用成本不断下降、范围逐步扩大。 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已于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图像质量和技术指导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规范本市数字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提高本市安全技术防范总体水平,经组织有关专家、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20多家本市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和技防工程从业单位的多次研讨、修改,制定了《本市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数字监控技术要求》,详见附件)。 自2013年1月1日起,本市新申报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方案视频监控系统均应采用数字系统,并应符合《数字监控技术要求》的要求。 特此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本市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 应用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本市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是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建设、评审、检测、验收的依据之一。 本要求的技术内容适用于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前端图像采集由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本标准。 2 定义 2.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的前端采集、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等采用数字设备组成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传输构成模式可分为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2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在前端采集后经压缩、封包、处理,具有符合TCP/IP特征,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如:由网络摄像机、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等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 2.3 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在前端采集后未经压缩、封包即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如:由SDI摄像机等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 3 总体要求 3.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范及标准: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ideo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是指利用摄像机等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图像和声音,并对其进行分析、记录、传输和存储的一种安全保护系统。GAT367—2001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该标准的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备要求 1. 摄像机(Camera):应具备良好的图像质量、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保证在不同环境下获得清晰的图像。 2. 监视器(Monitor):要求分辨率高、亮度调节范围大,保证可以清晰、准确显示摄像机获取的图像。 3.存储设备:要求具备足够的存储容量,并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传输设备:要求传输稳定可靠,不受干扰和信号丢失。 5.其他设备:包括视频分析设备、报警设备等,应满足功能要求,并与摄像机、存储设备等设备相匹配。 二、系统要求 1. 系统可靠性(System reliability):要求系统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并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2. 系统易用性(System usability):要求系统界面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易懂,能够方便地实现监控区域的设置、图像查看和存储等功能。

3. 系统扩展性(System scalability):要求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 求进行灵活扩展,可以增加或减少摄像机、存储设备等设备的数量。 5. 系统安全性(System security):要求系统数据能够进行加密保护,防止被非法获取和篡改,并能够实现用户权限的管理和分级授权。 三、图像质量和分辨率要求 1.图像质量:要求摄像机获得的图像具备清晰度、色彩准确度、低噪 声等特点,可以清晰显示监控区域的细节。 2.分辨率:要求摄像机的分辨率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在较远的距离 上获取清晰的图像,以便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应用。 四、数据传输和存储要求 1.数据传输:要求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支持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保 证图像和声音的实时性。 2.数据存储:要求存储设备具备足够的存储容量,并能够实现数据的 循环覆盖,防止数据丢失。同时要求存储设备支持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功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GAT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这些 要求旨在提高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在安全保护方面的性能和可靠性,为社会 的安全稳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相关厂商在产品研发和技术 更新方面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1)

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方案 2014年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一、系统组成 (3) 二、系统概要介绍 (3) 三、系统设计的依据 (4) 四、系统应用优势 (4) 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5) 一、整体方案说明 (5) 二、系统设计详述 (5) 第三章中心平台系统功能 (8) 一、资源验证、用户管理 (8) 二、流媒体数据转发 (9) 三、中心主控应用程序 (11) 四、多画面监视功能 (11) 五、实时图像抓拍 (12) 六、视频调整功能 (12) 第四章主要设备资料 (13) 一、NVR高清网络硬盘录像机 (13) 二、1080P网络摄像机SY-1080PQ631WL (14) 三、交换机S3100 (16) 四、千兆核心管理交换机S5120 (19)

第一章系统概述 一、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主要由前端81个监控点及NVR高清网络硬盘录像机等构成。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图像数据采集硬件和管理及视频采集部分(高清网络摄像机)组成,完成对本地区域的监控管理和向上级中心的数据转发功能;监控管理中心主要由硬盘录像机及交换机等集中管理系统设备组成,完成对各监控点的视频解码上显示器、回放等。 二、系统概要介绍 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将前端视频系统上传到管理中心。实现将各孤立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数据转发和监控。特别是当有特殊的情况发生时做到统一的管理和应急措施的统一指挥,系统是一套“数字化、网络化、全方位”的智能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系统建设达到“系统集成一体化、信息存储网络化、维护管理智能化”的目标。 1、系统网络组成 系统利用以太网络(如:ADSL、光纤专网等),设备通过TCP/IP协议交换视频和数据信息,做到完全数字化和网络化。 2、监控管理中心平台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 通过网络TCP/IP协议进行联网,实现将各远程视频传输到监控系统中心。 对所有网点监控设备进行集中配置和远程维护管理。 统一视频压缩格式,实现监控视频流的实时传输,实现对远程录像进行网上视频浏览、资料检索等 远程数字监控系统实现后,所有的控制由监控中心完成,实现前端监控系统和资料的统一规范化管理。 中心管理平台系统具备很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软件运行稳定可靠。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通过集成多种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监控和预防。下面将探讨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1. 高清视频监控技术 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是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在保证图像传输速度的情况下,高清视频能够提供清晰的图像质量,使监控者能够准确地识别物体和人员,有效判断是否存在风险。因此,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需要具备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并能提供流畅、稳定的视频传输。 2.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应该能够集成多种传感器,实现传感器之间的融合。例如,系统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热成像传感器等监测设备来实时了解周围环境的温度、人数、运动状态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融合分析,系统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通过对监控画面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和对比,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陌生人进入,并及时发出警报。对于指定人员,人脸识别技术还能够实现自动出入刷脸验证,避免传统的钥匙或卡片控制方式的繁琐。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 4. 网络传输与存储技术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需要借助网络传输和存储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存储和管理。系统需要具备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确保监控画面的实时性。同时,系统需要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以便于存储大量的监控数据。此外,系统还需要具备数据的备份和加密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智能算法与分析技术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需要借助智能算法和分析技术来解读和分析监控数据。例如,系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学习和识别异常行为,减少误报率。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潜在的风险,提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智能算法与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率。 总之,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网络传输与存储技术以及智能算法与分析技术等。只有系统具备这些技术的应用,才能实现对各种安全隐患的及时监控和预防,保障人们的安全。随

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

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现代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各大企事业单位都越来越重视安防监 控系统的建设与运用。安防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视频监控、报警、数据存储与分析等。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监控视频的安全性也面 临着威胁。为了确保监控视频的安全性,视频加密技术应运而生。本 文将对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进行探究与论述。 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监 控系统主要通过闭路电视(Closed-Circuit Television,CCTV)来实现,视频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视。然而,传统 的监控系统存在着视频信号的易被窃取以及篡改的风险。为了解决这 些问题,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加密技术应运而生。 二、视频加密原理 视频加密技术主要通过对视频信号进行加密处理,使得未经授权的 用户无法获取和解读视频内容。视频加密的原理可以分为对传输部分 进行加密和对存储部分进行加密两种方式。 1. 传输部分加密 传输部分加密主要通过对视频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加密保护,采用 的常见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 指的是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其特点在于加密解密速度快,但密钥传输和管理较为复杂。非对称加密算法则是使用一对密钥进行

加密和解密,其中一把密钥是公开的,用于加密数据;而另一把则是保密的,用于解密数据。在传输部分加密中,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更好地保护视频数据的安全性。 2. 存储部分加密 存储部分加密主要通过对视频数据的存储过程进行加密保护,使得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读取和解码视频内容。存储部分加密的常见方式包括使用文件加密软件对存储文件进行加密、通过数据库的加密功能对视频数据进行存储等。通过存储部分加密可以有效防止因存储介质丢失或被窃取而导致视频泄露的风险。 三、视频加密技术的应用 视频加密技术在安防监控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通过加密视频的传输部分,可以确保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和篡改,保证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其次,通过加密视频的存储部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和解读视频内容,确保视频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此外,视频加密技术还可以用于对特定敏感区域的视频进行加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看视频,加强了监控系统的权限管理。 四、视频加密技术面临的挑战 虽然视频加密技术为安防监控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视频加密技术的实时性要求较高,需要保证视频的加密和解密过程迅速,以免影响监控的效果;其次,加密算法的

视频加密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视频加密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仅 在商业领域、银行、公共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家电、娱乐等方面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监控技术的逐渐普及,监控数据的安全性也愈发受到关注,各种方法被用于保证视频文件的安全,其中一种重要的安全加密技术便是视频加密技术。那么,这种技术可以如何运用在安防监控这个专业领域中呢? 一、视频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 视频加密技术是指针对视频数据进行特定加密和解密处理的技术,以实现视频 数据的保密和安全传输。又可分为两种加密处理方式,一种是基于密码学技术的加密方法,另一种则是基于压缩优化技术的可逆加密方法。而加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密钥生成、加密和解密,下面分别做具体介绍。 密钥生成:按照一定规则生成密钥,包括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常见的对称 密钥生成方式为MD5或SHA1,主要是通过哈希算法生成32/40位的十六进制串,而非对称加密方式则采用公/私密钥对的方式,将加密用的公钥和解密用的私钥按 一定方式相互配对生成。 加密:按照事先规定的加密算法,在将视频数据分段进行加密处理时,使用密 钥和一个IV(Initialization Vector, 初始化向量),加密处理后的视频数据传输给接 收方。 解密:接收方需要通过相同的算法获取相同的密钥和IV,按照相反的顺序反 向处理加密的视频数据,还原成原始的视频数据。 二、视频加密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

安防监控是视频加密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随着安防需求和技术的不断提升,对于视频安全和隐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此时,视频加密技术就成为了维护重要的安全保护手段。下面介绍一下视频加密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具体应用。 1. 提高视频传输安全性:在很多安防监控项目中,视频监控数据的传输是通过 云服务器进行的,传输过程中是依靠互联网传输的。而如今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为了保证视频数据不被篡改、盗取和泄露,进行视频加密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黑客破解数据一般会采用传输监控网路及旁边网路。而针对传输网路添加加密技术,它会为监控流数据添加加密标识,黑客就会在加密标识校验环节阻塞。 2. 保护监控隐私:在安防监控领域中,定面加密技术能够通过对相关视频数据 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方式,提高监控数据的安全性,防止被第三方窃取和篡改。而且尤其在一些公共场所和银行处具有很大的价值。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监控数据的全面保护,并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对监控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如果又与通讯录录音技术相结合的话,更能使监控领域的数据持久、稳定和优质。 3. 提高可靠性:视频加密技术可以提高监控数据的可靠性和应用稳定性,可以 避免监控数据因为意外情况或者人为破坏而丢失或被破坏。加密技术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通讯方式,在遇到意外事故时,能够极大地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三、总结 视频加密技术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研究正逐渐深入发展。安防监控领域使用视 频加密技术,可以加强监控数据的保密性,提高监控系统应用稳定性,提高监控数据的传输可靠性,保护监控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提供更加可靠、安全和优质的视频监控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视频加密技术未来将向着更加高效、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安防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监控系统的数据加密传输

监控系统的数据加密传输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监控系统在安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进步,监控系统的数据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障监控系统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加密传输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探讨监控系统的数据加密传输技术,并介绍其应用与优势。 一、数据加密传输的概念和原理 数据加密传输是指通过将原始数据进行加密操作,然后再传输到目标接收方进行解密还原的过程。其原理基于一系列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机制。 1. 加密算法:加密算法是实现数据加密传输的核心。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具有高效性,但在密钥的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不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速度相对较慢。 2. 密钥管理机制:密钥管理是确保数据加密传输安全的重要环节。密钥的生成、存储和分发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以防止密钥被攻击者获取从而导致数据泄露。 二、监控系统数据加密传输的应用 监控系统数据加密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视频监控传输:视频监控是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而视频数据的传输往往面临着被攻击者窃取或篡改的风险。通过对视频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 2. 远程监控传输: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成为了现代监控系统的重要特性。远程监控传输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交互,因此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加密传输技术,可以确保监控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3. 告警信息传输:监控系统中的告警信息是及时掌握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关键。而告警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存在着被恶意攻击者篡改或伪造的风险。数据加密传输技术可以有效保护告警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三、监控系统数据加密传输的优势 监控系统数据加密传输技术相比传统的明文传输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1. 数据安全性提升:通过加密传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监控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即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攻击者也无法获得明文数据,从而保护了监控系统和用户的隐私。 2. 防止篡改风险:加密传输技术能够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的风险。一旦数据被篡改,接收方可以通过解密验证来判断数据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

安防监控系统的防护措施

安防监控系统的防护措施 安防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为确保 安防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本文将介绍 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防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物理防护措施 1. 设备安装位置选择 在选择安装位置时,需要考虑到监控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和周边环境 的安全程度。避免将监控设备安装在易受破坏或影响观察效果的位置,如易遭受恶意破坏或者被遮挡的地方。 2. 明确监控区域 在安装监控设备前,需要明确监控的区域范围,确保监控设备的布 控能力能够覆盖到所有需要监控的区域,从而避免监控死角。 3. 设备防护 为了防止设备遭到恶意破坏或者被盗,应将设备放置在安全的位置。并采取必要的物理措施,如安装防护罩、加装防震支架等,以保护设 备的安全性。 二、技术防护措施 1. 密码和访问控制

安防监控系统应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另外,需要对监控设备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只允许授权人员进行访问,以防止非法入侵。 2. 数据加密 监控系统中的数据非常重要,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可以采取加密措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被黑客窃取或篡改。 3. 安全升级和漏洞修复 监控设备的厂商通常会定期发布升级补丁和修复漏洞,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因此,安装和使用监控系统时应及时检查设备厂商的安全公告,并按时升级设备,修复已知的漏洞。 4. 网络隔离 为了防止监控设备被入侵,可以将监控系统与其他网络隔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局域网,只允许特定的授权人员访问该网络,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三、人员管理防护措施 1. 人员背景调查 对于负责安装和维护监控设备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确保其诚信可靠,并定期进行监控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其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访问权限管理

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加密技术探究

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加密技术探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确 保人们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然而,随着网络攻击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保护监控系统中的视频数据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视 频加密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确保视频数据的保密性和 完整性。本文将探究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加密技术,并讨论其在保护视 频数据方面的重要性。 一、视频加密技术概述 视频加密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算法或密码来修改视频数据的过程。 其目的是使得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访问和解读视频数据。视频加密技 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对视频流进行加密以及将视频文件加 密存储在设备中。 在监控系统中,视频加密技术可用于保护视频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 访问。它可以防止黑客通过网络攻击窃取、篡改或破坏视频数据。加 密技术还能够保护监控系统的隐私和机密性。 二、常用的视频加密技术方法 1.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在监控系统中,对 称加密算法广泛应用于视频数据的实时传输过程。加密和解密速度快,适合实时应用领域。然而,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问题也不能忽视, 因为密钥的泄漏可能导致视频数据的被恶意获取。

2.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非对称加密算法通常不适用于实时视频传输,因为加密和解密速度较慢。但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密钥的管理更容易。 3.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一种证明数据完整性和来源的方法。在监控系统中,数字签名可用于保护视频数据免受篡改和伪造。数字签名通过使用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从而确保只有持有相应私钥的人才能解密并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三、视频加密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1.实时视频加密: 实时视频加密技术通过对视频流进行加密,保护实时监控视频的隐私和完整性。这种技术可防止黑客窃取实时视频数据,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观看。 2.存储视频加密: 存储视频加密技术将视频文件加密存储在监控系统的存储设备中。这种技术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敏感监控数据,在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加密密钥管理:

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数据加密

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数据加密在现代社会中,安防监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安防监控系统也越来越智能化,其中视频数据 加密技术在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 安防监控系统的视频数据加密技术。 一、视频数据加密的意义和作用 视频数据加密是指将监控系统中产生的视频数据进行加密操作,使 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变得不易被未授权的人员访问和解析。视频数 据加密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隐私安全:安防监控系统通常会记录一些涉及到隐私的画面,比如家庭监控摄像头、商业场所监控等,如果这些视频数据没有进行 加密保护,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和利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 潜在的危害。 2.防止数据泄露:监控系统中产生的视频数据往往包含了一些敏感 信息,比如公司内部的商业机密、政府重要场所的安全信息等,如果 这些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窃取,就会引发严重的信息泄露问题。 3.提高数据完整性:视频数据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篡改和破坏,确保存储和传输的数据完整性。这对于司法调查、安全事故溯源 等方面至关重要。 二、视频数据加密的技术手段

实现视频数据加密有多种技术手段可供选择,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 见的加密技术: 1.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是最常见的加密方式之一。它使用 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速度较快,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 较高的监控系统。但是,对称加密算法的缺点是密钥管理较为困难, 需要确保密钥的安全性。 2.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公钥用于加密数据,私钥用于解密数据。非对称加密算法相对安全, 但速度较慢,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3.混合加密算法:混合加密算法是对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 法的结合,兼具两者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非对称加密算 法来加密对称加密算法所使用的密钥。 4.数据压缩加密技术:在视频数据加密过程中,可以结合数据压缩 技术,减小数据的体积,提高传输和存储效率。 三、视频数据加密的应用实践 视频数据加密技术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几个具体 的应用实践案例: 1.智能家居安全:随着智能家居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 使用家庭监控系统。为了保护隐私安全,智能家居中的视频监控数据 通常会采用加密技术进行保护,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可以访问和查看。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加密与安全传输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加密与安全传输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 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保护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个人隐私至关重要。 因此,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加密数据和安全传输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加密与安全传输技术,以保障数据 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1. 数据加密技术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采用适当的数据加密技术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免 受非法访问和篡改。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 1.1 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常见且高效的数据加密技术。它使用相同的密 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监控设备和服务器使 用相同的密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从而保证数据的机密性。然而,对称加密算法存在密钥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考虑密钥的安全 存储和传输。 1.2 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包括公钥和私钥。 公钥用于加密数据,私钥用于解密数据。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监控设 备和服务器可以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数据传输。监控设备使用服

务器的公钥加密数据,只有服务器的私钥才能解密数据,确保数据的 机密性和完整性。 1.3 混合加密算法 混合加密算法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 种算法的优势。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可以使用混合加密算法对传输的 数据进行加密。首先,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对称加密算法所使用 的密钥,然后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这样可以保证传输 的数据既具有安全性又具有效率。 2. 安全传输技术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需要采用适当的技 术保证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不被篡改和窃取。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安全传 输技术: 2.1 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是一种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和身份合法性的技术。在视频 监控系统中,服务器和监控设备可以通过数字证书来验证彼此的身份,并确保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数字证书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 的框架,通过证书授权中心(CA)颁发给使用者,并包含了使用者的 公钥等信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2 虚拟专用网络(VPN) 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建立私密连接的安全传输技术。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可以使用VPN技术来加密数据传输通道,确保数

视频加密解决方案

视频加密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视频内容的传播和分享变得越来越容易。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视频内容的安全性。为了保护视频内容的版权和隐私,视频加密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二、视频加密的意义 1.版权保护:视频加密可以有效防止盗版和非法传播,保护视频内容的版权。 2.隐私保护:对于一些敏感的视频内容,加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查看和 传播,保护个人隐私。 3.商业价值:视频加密可以为内容提供商创造商业价值,通过授权和付费模式 实现盈利。 三、视频加密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 1.加密算法: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对视频内容进行加密,确保加密的安全性。 2.密钥管理:建立完善的密钥管理体系,包括密钥生成、分发、存储和更新等 环节,确保密钥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3.数字水印:通过在视频中嵌入不可见的数字水印,可以追踪和识别非法传播 的视频内容。 4.DRM(数字版权管理):结合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实现对视频的授权和访问 控制。 四、视频加密解决方案的具体步骤 1.视频预处理:对原始视频进行格式转换和压缩,以适应加密算法的要求。

2.加密算法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如AES(高级加密标准)、RSA(非对称加密算法)等。 3.密钥管理:建立密钥管理系统,包括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和更新等环节。 4.加密处理:使用选择的加密算法对视频内容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加密后的视 频文件。 5.数字水印嵌入:将不可见的数字水印嵌入加密后的视频文件中,以实现对非 法传播的追踪和识别。 6.DRM实施:结合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对加密后的视频文件进行授权和访问控制。 7.解密处理:在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对加密后的视频文件进行解密处理,使其 能够正常播放和观看。 五、视频加密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 1.在线视频平台:为保护视频内容的版权,在线视频平台可以采用视频加密解 决方案,防止盗播和非法传播。 2.企业内部培训:对于一些敏感的培训视频内容,企业可以使用视频加密解决 方案,确保视频内容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教育行业:为了保护教育资源的版权,教育机构可以采用视频加密解决方案,防止资源被非法传播和使用。 4.安防监控:对于安防监控视频内容,采用视频加密解决方案可以防止视频被 未经授权的人员查看和传播。 六、视频加密解决方案的优势 1.安全性高: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体系,确保视频内容的安全性。

加密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作用及应用

加密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作用及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公共场所、企业还是家庭,监控系统都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防范和管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监控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性的需求。为了确保监控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和篡改,加密技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探讨加密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作用及应用。 一、加密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作用 1. 数据保护 监控系统产生的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敏感信息,如人员活动轨迹、面部识别数据等。这些数据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将会对个人隐私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加密技术可以对监控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使得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解密和访问这些数据,从而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2. 防止篡改 监控数据的完整性对于判断事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加密技术可以通过数字签名等方式,对监控数据进行防篡改保护。一旦数据被篡改,数字签名将会失效,从而提醒系统管理员数据的完整性受到了破坏。 3. 身份认证

在监控系统中,对于访问权限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加密技术可 以通过身份认证的方式,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监控系统。例如,可以使用数字证书来验证用户的身份,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 访问监控数据。 二、加密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1. 视频加密 监控系统中最常见的数据类型就是视频数据。为了保护视频数据 的安全性,可以使用视频加密技术对视频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后 的视频数据只有在解密后才能正常播放,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查 看视频内容。 2. 数据传输加密 监控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被窃听和篡改的风险。为了 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 处理。常见的加密方式包括SSL/TLS协议等,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被 窃听和篡改。 3. 存储加密 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存储设备往往包含大量的敏感信息。为了保护 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安全,可以使用存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只有在解密后才能正常读取和使用存储设备中的数据,从而防止数据 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4. 身份认证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与实 现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 家居、商业场所到公共设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实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便利的安全保障。 一、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在设计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数据安全保障。在物联网环境下,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需要对监测设备与传感 器等数据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与处理。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要注重数据的安全保障,包括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权限管理等方面,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保密性。 2. 多维度的监测技术。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需要通过引入多种监 测技术,如视频监控、环境监测、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技术,实现对目标物体(人、车、物等)的全天候、无限制的监测与识别,从而提高监测精度和准确率。 3. 多设备合作协同。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需要与多种监测设备(如摄像头、传感器、智能门禁等)紧密协作,将各种监测设备的数据及时传递给监控中心,并将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实现智能安全预警与应急响应等功能。 二、智能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1. 智能监控终端设计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终端需要能够实现多维度的监控和数据采集,因此,终端设备的设计需要基于芯片级、软件级、硬件级的技术能力进行综合考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视频监控技术:采用高清晰度、高帧率的摄像头拍摄视频,实现对目标物体的高清无死角监控。 (2)环境监测技术:运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量的监测,从而提高监测精度。 (3)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对人脸的识别和认证,加强智能安全性。 (4)声音识别技术:应用语音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实现对环境声音的监测和识别。 2.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 在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中,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数据采集器、数据编码器等工具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从而得到准确、完整、可靠的监测数据。 (2)数据传输和通信。采用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访问,建立监测设备、监控中心、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 (3)数据存储和备份。采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备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3. 智能监控中心设计 智能监控中心作为系统的核心,需要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分析和监测预警等功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智能数据分析。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准确监测和识别。

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技术特点以及加密

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技术特点以及加密

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技术特点以及加密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 是图像信息量巨大,要求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硬盘录像机录像占用存储容量与图像质量、摄像机的路数、需要保存录像时间、录像机图像压缩比(这又与压缩采用的格式和图像变化情况有关)等因素有关。目前国内DVR多数采用的是简化的H.264或MPEG4压缩技术,在同等的图像质量,H.264的数据压缩比能比DVD系统中使用的MPEG-2高2~3倍,比老的MPEG-4高1.5~2倍。图像质量是CIF水平时,采用H.264技术,硬盘消耗率大约为100M/路•小时,16路硬盘录像机1TB的硬盘大约能连续录像26天。以目前高清最基本的720P效果为例,正常录像需要的硬盘容量大约为4G~8G/路•小时,出于经济性考虑,降低每小时视频录像可压缩到3GB 左右容量。以此为例,按一个月保存时间计算,8路监控大约17T(17000G)容量左右。那么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需要几百、上千路这样的高清监控,如此庞大的视频文件,有如潮水般的冲击着存储系统,对存储设备的容量,读写性能、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字化视频监控涉及到巨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使用。因此,一个高效能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高效能的数据存储系统,这关系着数据管理的效率、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利用的效率。在电信级别的数字化监控系统中,对于数据存储系统的要求,一般说来要满足六个方面的要求。 1、电信级数字监控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大量集中的数据存储和分散化的前端应用。因此,存储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数据传输能力,否则将会影响数据存储和利用的效率。 2、海量数据存储需求和快速的增长变化的特点,要求存储系统在必须能够满足电信级别数据监控的海量存储要求外,同时又必须具备良好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 (1) 3基本规定 (2) 4系统构成 (3) 5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4) 6设备选型与设置 (6) 7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 (9) 8供电、防雷与接地 (9) 9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 (9) 10监控中心 (9) 附录A设计流程与深度 (9) A.1 设计流程 (9) A.2 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10) A.3 现场勘察 (10) A.4 初步设计 (10) A.5 方案论证 (11) A.6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正式设计) (12)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了规范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提高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城市(乡镇)综合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建设,也应执行本规范。 1.0.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步到位,也可分步实施。 1.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SCS)video surveillance & control system 利用视频探测技术、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0.2模拟视频信号video signal 基于目前的模拟电视模式,所需的大约为6MHz或更高带宽的基带图像信号。 2.0.3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处理成为特定数据结构的能够表征原始图像信息的数据。 2.0.4视频探测video detection 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2.0.5视频监控video surveillance 利用视频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控制和信息记录。 2.0.6视频传输video transmission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的过程。 2.0.7前端设备terminal device 在本规范中,指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如镜头、云台、解码驱动器、防护罩等)。2.0.8视频主机video controller/switcher 通常指视频控制主机,它是视频系统操作控制的核心设备,通常可以完成对图像的切换、云台和镜头的控制等。 2.0.9数字录像设备(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 利用标准接口的数字存储介质,采用数字压缩算法,实现视(音)频信息的数字记录、监视与回放的视频设备。 数字录像设备俗称数字录像机,又因记录介质以硬盘为主,故又称硬盘录像机。 2.0.10分控branch console 在监控中心以外设立的控制终端设备。 2.0.11模拟视频监控系统analog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除显示设备外的视频设备之间以模拟视频信号传输方式的监控系统。 2.0.12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igital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