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肥料学综合实验

土壤肥料学综合实验

土壤肥料学综合实验
土壤肥料学综合实验

实验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土壤肥料学实验

年级、专业: 2010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2010.11.23

实验路线

药理学实验设计第六组

氯丙嗪的镇吐、降温作用及对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一、目的 1.观察氯丙嗪对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 2.了解催吐作用的试验方法,观察氯丙嗪的镇吐作用。 3.观察氯丙嗪对小鼠的降温作用及其特点 二、作用机制 1.氯丙嗪的镇静作用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皮质通路中的多巴胺 受体。(镇静) 2.氯丙嗪可以阻断了延脑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大剂 量的氯丙嗪直接抑制呕吐中枢。(镇吐) 3.氯丙嗪对下丘脑的调节中枢的抑制。(降温) 三、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拘。 药品:0.08%氯丙嗪,生理盐水,0.4%氯丙嗪,0.4%酒石酸锑钾,生理盐水,0.03%氯丙嗪,生理盐水,液体石蜡。 器材:药理生理多用仪及附件激怒盒、万用电表、小动物电子秤、鼠笼、1ml 注射器、5号针头,小铁丝笼、小动物电子秤(或天平)、5ml注射器,口腔温度计、1ml注射器、小铁丝笼。 四、实验步骤 将小鼠编号0——11 (一)电刺激激怒实验 实验装置的连接和调置:将药理生理多用仪后板上的开关拔向“激怒”一边,交流电输出电压的电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至最小,交流电输出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出”插座,另一端分别夹在附件激怒盒的红、黑柱上,即与刺激盒的导电铜丝板相联。交流输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入”插座,另一端接实验室电源。刺激方式拨到“连续B”,“B时间”置于1s,“A频率”置于4Hz,然后用万用表测其阈电压。 诱发小白鼠激怒反应:取异笼喂养的小白鼠各1只,称重后将2只小白鼠放入附件激怒盒的导电铜丝板上,把盖子盖上后,将电源打开,顺时针调节交流电压输出旋钮,直至引起小白鼠激怒反应,刺激电压一般为30V左右。激怒现象表现为:两鼠对应、前肢离地、对峙、互相撕咬等。若刺激1min以上仍未出现者弃之不用。以上法挑选有激怒反应的合格小白鼠两对,并记录其刺激电压。 给药及观察:取一对小白鼠腹腔注射0.08%氯丙嗪 0.1ml/10g,另一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给药后20min,先用万用电表调节刺激输出电压至给

动物生理学实验内容

三. 实验内容 实验一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 目的要求 1.1 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2 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 实验器材 手术器械、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等。 3. 实验内容 了解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手术器械及其用途,学习活体解剖技术;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刺激系统、探测系统、生理信号的显示采集与处理系统)及其用途。 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1. 目的要求 1.1掌握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1.2 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动物与器材 蟾蜍、常用手术器械。 3. 实验内容 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制备有兴奋性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检测其兴奋性。 实验三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1. 目的要求 1.1 初步掌握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1.2 初步掌握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2. 动物与器材 蟾蜍、手术器械、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 3. 实验内容 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并分析,学习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四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 1. 目的要求 1.1 掌握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1.2 掌握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2. 动物与器材 蟾蜍、手术器械、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 3. 实验内容 观察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并分析,学习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1. 目的要求 掌握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基本方法——比色法。 2. 实验器材 采血针、血红蛋白计、0.1mol/L盐酸溶液、一次性20μl定量毛细采血管、滴管、玻璃棒、75%酒精棉、蒸馏水。 3. 实验内容 用比色法测定人体血红蛋白含量。 实验六血细胞的计数 1. 目的要求 学习红细胞、白细胞的人工计数方法。 2. 实验器材 采血针、红白细胞稀释液、一次性20μl定量毛细采血管、滴管、玻璃棒、75%酒精棉、显微镜等。 3. 实验内容 人工计数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 实验七ABO血型的鉴定 1. 目的要求 学习ABO血型的鉴定。 2. 实验器材 采血针、标准血清、双凹玻片、滴管、玻璃棒、75%酒精棉等。 3. 实验内容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复习输血的一般原则。 实验八蛙类心搏过程的观察与心搏起源 1. 目的要求 1.1 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 1.2 学习在体蛙类心脏活动的记录方法。 2. 动物与器材 蟾蜍、刺激器、四通道生理记录仪、换能器等。 3. 实验内容 采用斯氏结扎法结扎蛙类心脏,观察心脏各部位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记录心搏曲线,根据各部位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和心搏曲线分析蛙类心脏的心搏起源。 实验九蛙类心室肌的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1. 目的要求 1.1 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

药理学实验设计第六组(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氯丙嗪的镇吐、降温作用及对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一、目的 1.观察氯丙嗪对电刺激小鼠激怒反应的影响 2.了解催吐作用的试验方法,观察氯丙嗪的镇吐作用。 3.观察氯丙嗪对小鼠的降温作用及其特点 二、作用机制 1.氯丙嗪的镇静作用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皮质通 路中的多巴胺受体。(镇静) 2.氯丙嗪可以阻断了延脑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 D2受体,大剂量的氯丙嗪直接抑制呕吐中枢。(镇吐) 3.氯丙嗪对下丘脑的调节中枢的抑制。(降温) 三、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拘。 药品:0.08%氯丙嗪,生理盐水,0.4%氯丙嗪,0.4%酒石酸锑钾,生理盐水,0.03%氯丙嗪,生理盐水,液体石蜡。 器材:药理生理多用仪及附件激怒盒、万用电表、小动物电子秤、鼠笼、1ml注射器、5号针头,小铁丝笼、小动物电子秤(或天平)、5ml注射器,口腔温度计、1ml注射器、小铁丝笼。 四、实验步骤 将小鼠编号0——11 (一)电刺激激怒实验 实验装置的连接和调置:将药理生理多用仪后板上的开关拔向“激怒”一边,交流电输出电压的电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至最小,交流电输出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出”插座,另一端分别夹在附件激怒盒的红、黑柱上,即与刺激盒的导电铜丝板相联。

交流输入线一端插入“交流输入”插座,另一端接实验室电源。刺激方式拨到“连续B”,“B时间”置于1s,“A频率”置于4Hz,然后用万用表测其阈电压。 诱发小白鼠激怒反应:取异笼喂养的小白鼠各1只,称重后将2只小白鼠放入附件激怒盒的导电铜丝板上,把盖子盖上后,将电源打开,顺时针调节交流电压输出旋钮,直至引起小白鼠激怒反应,刺激电压一般为30V左右。激怒现象表现为:两鼠对应、前肢离地、对峙、互相撕咬等。若刺激1min以上仍未出现者弃之不用。以上法挑选有激怒反应的合格小白鼠两对,并记录其刺激电压。 给药及观察:取一对小白鼠腹腔注射0.08%氯丙嗪0.1ml/10g,另一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给药后20min,先用万用电表调节刺激输出电压至给药前引起激怒反应的阈电压,然后断开电源,将该对小白鼠置于导电铜丝板上,再打开电源,刺激1min。观察给药前后反应的差异。 (二)镇吐作用 取小白鼠4只,称重,随机分为两组,并观察动物活动情况及有无呕吐现象。给甲组小白鼠腹腔注射0.4%氯丙嗪0.8mg/10g (0.2ml/10g),1min后灌服0.4%酒石酸锑钾1.2ml/10g (0.3ml/10g)。给药后将小白鼠分别置于小铁笼中,记录给药时间,密切观察小白鼠出现何种反应,比较二组反应有何不同。 (三)降温作用 挑选合格动物:取小白鼠置小铁笼上,用左手拇指盒食指捏住其后头颈部之皮肤,翻转使之腹向上,以左手无名指将鼠尾压再拇指基部,右手拿口腔温度计,将水银柱甩到35oC以下,末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生理学实验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目录 编写说明 (2) 总论 (3) 一、绪言 (3) 二、常用仪器介绍 (4) 三、生理学实验常用溶液及配制方法 (17) 四、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9) 实验一反射弧分析 (30) 刺激与反应,兴奋与兴奋性 实验二 (30) 实验三 (31)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实验四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34) 实验五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试验 (34) 实验六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5) 实验七 ABO血型鉴定 (36) 实验八蛙心兴奋传导系统分析 (37)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实验九 (38) 实验十蛙心灌流 (41) 实验十一人体心电图、心音图、动脉搏动图同步描记 (43) 实验十二兔减压神经放电 (44) 实验十三蛙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 (45) 实验十四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46) 实验十五呼吸运动的调节 (47) (49) 实验十六、胸内负压的测定 实验十七兔膈肌放电 (49) 实验十八胃肠运动的观察 (51) 实验十九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52) 实验二十损毁小鼠小脑的观察 (54) 实验二十一小白鼠脊髓半横切的观察 (55) 实验二十二人体脑电观察 (55) 实验二十三自行设计实验 (56)

编写说明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理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生理 学实验教学除验证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外,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并通过实 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生理学实验指导》是根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生理学教学 大纲》而编写的。编写中既注意突出中医特色,也注意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逻 辑性及内容的先进性等基本原则。实验内容既有人体功能的检测,也有各种动物 实验。实验项目包括了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既有微观 分析,又有宏观综合。实验技术既保留传统的研究方法,更加强电生理技术,尤 其是注重计算机在实验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指导》还增 加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项目。 《指导》的实验项目共23项,教师应根据七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生理教学计 划,尽量安排实施。 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指导》若有不足之处,亟盼教师们和同学们提 出宝贵意见。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2001.12

土壤肥料学设计性实验

不同质地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及 不同消煮时间对有机质测定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壤有机质测定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 2、掌握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3、分析不同消煮时间对测定的影响。 二、实验意义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了解肥力情况,进行培肥,改变土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不仅是土壤各种养分(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并对土壤理化性质,如结构性、保肥性和缓冲性等有着积极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在于: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土壤团粒结构、透水性、持水量、通气、吸收量以及缓冲性等都决定于土壤有机质;它含有无数微生物活体,同时也是微生物的养分和能量的来源;分解有机物逐步释放各种元素和完全养分,不易缺素;腐殖酸对根系的发育有刺激作用;向土壤溶液、土壤空气和大气供应二氧化碳;有机酸在颇大程度上影响母质的化学风化过程,如对磷、铝、钾、镁等化合物由难溶性矿物的成分中转移到土壤溶液中的作用就会加强,容易被根系吸收。因此,测定土壤有机质,分析不同土质以及不同煮沸时间对其影响,有助于对土壤肥力大的了解,可以为合理施肥提供重要依据。 三,实验原理 在加热条件下,用稍过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滴定,由所消耗标准硫酸亚铁的量计算出有机碳量,从而推算出有机质的含量,其反应式如下: 2K2Cr2O7+3C+8H2SO4 2K2SO4+2Cr2(SO4)3+3CO2+8H2O K2CrO7+7FeSO4+7HSO4 K2SO4+Cr2(SO4)3+3Fe(SO4)3+7H2O 用Fe2+滴定剩余的CrO72-时,以邻啡罗啉(C12H8N2)为氧化还原剂,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变色过程如下:开始时溶液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此时指示剂在氧化条件下,呈淡蓝色被重铬酸钾的橙色掩盖,滴定时溶液逐渐呈绿色(Cr3+)近终点时变为灰绿色。当Fe溶液过量半滴时,溶液则变为棕红色,表示颜色已到终点。 四、材料、试剂、仪器用具 材料:两种不同质地的土壤(稻田土和腐殖质土)

药理学实验方案

药理学实验方案

元胡止痛片对小鼠镇痛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药理实验设计 设计人:级药学一班 张礼杰 515010 信盼 515024 陈茂琴 515026 何朵朵 515028 药学四班 杨森 515101 冯禹 515110 王同月 515102

元胡止痛片中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1.实验目的:探讨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2.实验原理:(1)元胡止痛片收载于《元胡止痛片收载于《中国药典》是由元胡、白芷两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为行气活血止痛剂临床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胃痛、胁痛、头痛及月经痛等症疗效确切。本实验是为验证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验证。实验对四川禾邦阳光制药厂家生产元胡止痛片不同剂量进行了药效学研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和耳肿胀法实验分别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小鼠痛阂值提高率和肿胀率从而确定不同剂量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效果。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筛选镇痛药的常见致痛方法概括有物理法(热、电、机械)和化学法。动物的疼痛反应常表现出嘶叫、舔足、翘尾、蹦跳及皮肤、肌肉抽搐。化学法,即将某些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钾离子、缓激肽等,涂布于动物的的某些敏感部位或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损伤物质引起受试动物腹痛,动物表现出“扭体反应”(即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 3.实验方法 :使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耳肿胀法 ,并分别建立小鼠疼痛和炎症模型 ,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元胡止痛片配成的溶液,观察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4.实验过程: 1.内容

4.1 药品与试剂 元胡止痛片:四川禾邦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658,规格:片芯重0.25g,12片 阿司匹林: 浙江金华市第三制药厂, 国药准字: H13023716, 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为适当浓度的混悬液。 4.2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雌性,32只 4.3 器材:数控超级恒温槽,烧杯、1ml 注射器、电子秤 4.4分组: 空白对照组 (灌胃0.9%生理盐水 10 mL/kg) 元胡止痛片高、低剂量组 (0.2,0.4mg /10g) 阳性药阿司匹林对照组 (灌胃阿司匹林 0. 4 g/kg) 4.5人和动物剂量换算公式 小白鼠=20 0026 .0?人/g 2 方法 (1)热板法 1.动物筛选:致痛潜伏期 (痛阈值)为 5~30s 之间的合格雌性小鼠。32只,热板法镇痛试验筛选痛阈值合格的小鼠,取♀小鼠于给药前先用热板仪于55 ± 0. 5 ℃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正常痛阈值[将小鼠放于智能热板仪上至出现舔后足的所需时间作为痛阈值( s) ,连续 2 次,间隔30 s ,测定平均值即为正常痛阈值]。将舔后足时间< 5 s 或>30 s ,或跳跃者不用于此实验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班级:09级生物技术本一班 小组成员:李水琴姚燕兵罗泉清龙伟雄 实验设计内容 一、课题名称:静脉注射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对小白鼠尿量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通过对小白鼠注射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了解尿液生 成过程,进一步熟悉掌握肾小管的功能。 三、基本原理: 生理盐水对尿液的影响:加大了血液中水的含量,冲淡了血 液,增加人体的排尿量.肾脏为了维持体内水的平衡,通过生 成尿液来实现.尿的生成来源于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 小管的吸收,肾小管的徘汇和分泌这三个过程来完成.在这 三个过程中,除了生成尿液外,肾脏同时根据体内水分的多 少对尿量进行调节,而保持水的平衡,维持人的正常生活.

四、材料与用品:小白鼠数只、生理盐水200ml、25%氨基甲酸乙酯 溶液、纱布、棉线、注射器、试管、试管夹等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给小白鼠多喂些食物,或用导尿管向小白鼠胃中灌入40—50ml 清水,以增加其基础尿流量; 2.实验中需多次进行耳缘静脉注射,注射时应从耳缘静脉远端开始,逐步移近耳根。手术的创口不宜过大,防止动物的体温下 降,影响实验; 3.输尿管手术的难度较大,应注意防止导管被血凝块堵塞,或被扭曲而阻断尿液的流通。 六、方法与步骤: 1、小白鼠抓取、称重、麻醉:抓取3只体型相近、健康指数大致 一致的小白鼠称重,然后用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1g/kg 或4ml/kg用量),从耳缘静脉注入,小白鼠麻醉成功后,使其仰卧并用绳固定在兔台上备用,并标号、记录数据; 2、分别对上述上三只小白鼠进行注射、口服30ml等量生理盐水 和空白对照处理;

3、在胱底部找到并分离两侧输尿管,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用细线 结扎,另穿一细线打松结备用,略等片刻,待输尿管充盈后,提起结扎细线,在管壁上用眼科剪剪一小斜口,从斜口向肾脏方向插入口径适当的预先充满生理盐水的输尿管插管,结扎固定,用试管收集尿液。 4、三小时后,每隔半小时,观察小白鼠尿量变化(滴/分),做 好记录,并绘制成曲线图观察。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实验设计 1( 实验项目名称:奥美拉唑对抗利血平引起的胃溃疡作用 2.国外研究现状: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为研究其发病和治疗机制,国内外业已建立起多种胃溃疡小鼠动物模型,有的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亦被广泛引用。但研究中存在的突出。奥美拉唑对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溃疡数和溃疡发生率下降,且呈量效关系。 国外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钠对胃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H+受体拮抗剂,表现为起效快,症状消失迅速,用H+受体拮抗剂无效的患者改用本药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3.实验原理 :利血平是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性抗高血压药。用药后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遏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相对占优势,结果出现利血平的副作用,引发溃疡,因此在本实验中引用利血平制作小白鼠的胃溃疡模型。 奥美拉唑选择性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迅速,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有强而持久的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酸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的作用。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显效快,可逆,且无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本品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对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

不同pH值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活动的影响 2008231144 赖泽红生科一班 摘要:本实验主要是采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灌流液高度恒定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pH值的溶液对牛蛙离体心脏进行灌流,经张力换能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处理系统记录心肌的活动过程,探讨不同pH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 关键词:pH值;离体心脏;收缩活动 生理状态下,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这是保证细胞惊醒正常代谢和机能活动的基本条件。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体内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产物,机体通过多方面的调解活动,使血液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一旦机体酸碱调节失衡,会导致体内酸中毒或碱中毒,对机体造成影响。心脏直接与血液接触,心肌细胞的收缩活动容易受血液pH值的影响。本实验通过用不同PH值的灌流液灌流牛蛙离体心脏,观察其对心脏某些功能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用离体牛蛙心脏,排除了在体时的神经体液干扰,故实验结果更为可靠。 一、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pH酸度计。 2、常用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蛙心套管,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玻璃板、容量瓶,移液管、量筒、污物缸,纱布,棉线,

常用手术器械。 3、药品:任氏液, HCL溶液,NaOH溶液。 4、实验动物:牛蛙2-4只(雌雄不限)。 二、实验步骤与方法 1、药品配制 (1)任氏液配制 母液及容量成分 NaCl、 KCl 、CaCl2 、NaH2PO4 、NaHCO3 、葡萄糖、蒸馏水,注: 表内各成分除葡萄糖以 g 为单位外,均以 ml 为单位. 任氏液的配制方法:一般先将各成分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而后按所要的容量混合。需要注意的是:CaCl2 应在其他母液混合并加入蒸馏水后,再边搅拌边加入,以防钙盐生成。另外,葡萄糖应在用前临时加入,否则不宜久置。两栖类的为PH6.5-7.0 (2)不同PH浓度的任氏液配制。 不同PH值灌流液的配制。首先,校整酸度计。先将酸度计“PH-mv”开关拨到位置。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热30分钟。取下放蒸馏水的小烧杯,并用滤纸轻轻地吸去玻璃电极上多余水珠,在小烧杯内放入选择好的已知的PH值准确的缓冲溶液。将电极浸入。根据标准缓冲液的PH,将量程开关拧到 0~7 或 7~14 处。调节控温钮指示的温度与室温相同,调节零点,使指针在PH为7.0处。轻轻按下或稍许转动读数开关使开关卡住。调节定位旋钮,使指针恰好指在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处。放开读数开关,重复操作,直到数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汇编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氯丙嗪的降温作用(设计性实验,4学时) 实验简介: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动物选择、实验分组、对照原则、处理因素的标准化等多方面知识),并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辅导:至少双人辅导 【实验目的】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器材】小鼠、注射器、体温计、冰箱、氯丙嗪等。 【实验过程】 一、首先介绍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 (一)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计划中关于研究方法与步骤的一项内容,是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各项基本问题的合理安排。严密合理的实验设计是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保证,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误差以获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论,甚至可以使研究工作事半功倍。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即处理因素、实验对象与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 (1)处理因素实验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由实验者人为施加给受试对象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如药物、某种手术等。 一次实验涉及的因素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分组增多,受试对象的例数增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控制。但处理因素过少,又难以提高实验的广度和深度。 (2)明确非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因素,但其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产生混杂效应,所以这些非处理因素又称混杂因素。设计时明确了这些非处理因素,才能设法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3)处理因素的标准化: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做到标准化,即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评价。如实验设计中处理因素是药物时,则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质量(成分、出厂批号等)必须保持不变。 2.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药理学实验主要实验对象包括整体动物(正常动物、麻醉动物和病理模型)、离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等。 3.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指受试对象在处理因素作用后呈现的反应或受到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标。这些指标包括计数指标(或定性指标)和计量指标(或定量指标)等。指标的选定需符合特异性、客观性、重复性、灵敏性、精确性、可行性等原则。 (二)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误差和偏倚,药理学实验设计同其它科学研究一样必须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对照、随机和重复原则。 1.对照原则 对照是比较的前提。在生物学实验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为消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综合性实验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 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 实验学时: 6 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 每组人数: 3 人/组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蛙类进行解剖、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电磁刺激标本坐骨神经等实验操作,来学习骨骼肌的生理特性,以达到以下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和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3.观察刺激强度和肌肉收缩反映的关系; 4.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5.观察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解形成复合收缩与强直收缩条件。 6.学习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的使用。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较强的团结协作意识、建立初步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近似,而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一些规律以及骨骼肌的收缩及其特点等。故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是生理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肌肉兴奋的外在表现是收缩。给肌肉一个有效刺激,肌肉将发生一次收缩,称为单收缩。单收缩一般要经历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三个过程。 使用相继的两个有效刺激作用于肌肉,如果相继的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大于该肌肉单收缩的全部时间,则出现波形互相分开的两个单收缩;逐渐缩短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使第二个刺激落在第一个收缩的舒张期,从而引起两个单

收缩的复合,即舒张期复合收缩;再缩短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使第二个刺激落在前一个收缩的收缩期或缩短期,此时前后两个单收缩也会复合起来,形成一个收缩幅度比较高的收缩波形,称为收缩期复合收缩。 如果将一串有效刺激加于肌肉,可因刺激频率不同呈现不同的收缩波形。如果频率很低,即两个刺激的间隔很大,则出现一连串单收缩;逐渐增大刺激频率,若每两个刺激的间隔长于单收缩的收缩期而又短于其全部历时时,则出现相邻两个波形不同程度的复合,其曲线特点呈锯齿状,即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再继续加大刺激频率,则肌肉处于完全、持续的收缩状态,看不出单收缩的舒张期的痕迹,此即完全强直收缩。强直收缩的幅度大于同样刺激条件下单收缩的幅度,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频率的增大,收缩高度也增大。正常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肌肉收缩,几乎都是完全强直收缩。 本实验通过解剖蛙类动物,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刺激的其它参数,仅改变刺激频率的方法描记各种收缩形式,从而揭示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形式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点。 三、实验方案 本实验方案可分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和骨骼肌生理特性观察两部分。过程如下: (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1.破坏脑和脊髓:取蟾蜍一只,用水冲净.左手握住蟾蜍,用食指压住其头部前端使头部前端前俯,右手持探针从枕骨大孔垂直刺入,有落空感时即表明已进入枕骨大孔。然后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 再将探针抽出至枕骨大孔位置,向后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如蟾蜍的四肢松软,呼吸消失,形体对称,表示脑和脊髓已完全破坏,否则应按上法再行捣毁。 2.剪除躯干前部及内脏: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0.5-1厘米处剪断脊柱,左手握蟾蜍后肢,用大拇指压住骶骨,使蟾蜍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粗剪刀,沿骶骨两侧剪开背部皮肤,再在耻骨联合前剪断腹侧软组织(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留下两后肢、脊柱及由它发出的坐骨神经。 3.剥皮:左手捏脊柱断端(注意不要握住和压迫神经),右手捏住其上的皮肤边缘,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皮肤,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4.将手及用过的剪子、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再进行下述步骤。 5.分离两腿:左手捏脊柱并将标本提起,将背面向上,使尾骨上翘。从尾骨尖开始,用粗剪刀紧靠尾骨两侧游离尾骨并将其剪断(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

田间统计实验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报告纸 2010—2011 学年2 学期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次数分布 某罐头厂随机抽取100听桃汁罐头,并测量其单听的净重,经整理得到如下次数分布表,得到其次数分布直方图并计算其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数据来源:《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潘丽军,陈锦权主编,2008, 东南大学出版社,P54]

data guangtou_zhong; input y@@; cards; 347.5 341.6 342.6 337.7 343.0 343.2 357.0 339.9 341.6 337.3 350.1 338.9 341.5 340.3 339.6 337.3 345.8 343.3 353.8 342.6 342.8 340.0 330.0 336.9 337.9 346.1 341.4 343.8 339.4 337.9 338.4 331.7 340.2 343.4 350.8 350.5 343.6 339.9 332.8 339.6 338.9 338.7 347.1 343.9 336.5 345.5 349.4 341.2 348.9 341.7 338.6 341.0 339.5 336.0 346.3 340.9 334.1 345.9 340.5 339.7 342.4 340.3 341.8 343.9 347.7 349.9 342.6 334.6 340.7 337.1 339.5 337.8 347.8 349.4 345.1 345.8 343.7 342.7 341.9 334.1 340.7 346.9 334.8 349.8 344.0 346.1 343.1 341.9 337.6 342.7 340.9 334.5 344.4 343.3 337.8 342.5 345.2 337.8 341.0 344.7 ; proc format; value guangtou_zhong 328.5-< 331.5=' 328.5~ 331.5' 331.5-< 334.5=' 331.5~ 334.5' 334.5-<337.5=' 334.5~337.5' 337.5-<340.5='337.5~340.5' 340.5-<343.5='340.5~343.5' 343.5-<346.5='343.5~346.5' 346.5-<349.5='346.5~349.5' 349.5-<352.5='349.5~352.5' 352.5-<355.5='352.5~355.5' 355.5-<358.5='355.5~358.5' ; run; proc freq; table y; format y guangtou_zhong.; run; proc gchart ; vbar y/midpoints=330.0 to 357.0 by 3 space=0 outside=freq; run; proc means n mean max min range var std cv; run;

课3、《机能实验学》教案--设计性实验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 集体备课教案(3)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一) 教学内容:1、实验设计概论 2、实验设计讲座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安排: 集中讲授,实验设计概论(约100分钟)→实验设计讲座(约100分钟)→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答疑(约25分钟)。 实验设计概论 §1 概述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什么课程?基础医学范畴? 机能实验学是融合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实验内容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是实验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 ﹡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 人体实验:有一定局限性 动物实验:主要是应用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正常机体机能代谢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作用和机制的主要手段。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基础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综合性实验: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设计性实验:掌握基本的科研工作方法。 §2 设计性实验 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以学生为主,导师带教,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开题设计、实施实验、观察记录、论文答辩等,即创设“发现情景”,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未知世界。 ﹡实验设计目的 1、充分认识实验在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2、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实验设计三个基本要素 1、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 3、实验效应: 如:观察巯甲丙脯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疗效(动脉血压变化是实验效应)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可使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有一个科学对比。 空白对照标准对照处理对照自身对照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 实验日期:年月日室温:大气压: 实验序号:一实验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介绍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是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通过书写实验报告,提高分析、归纳问题及文字表达能力。 二、实验原理 生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的学科,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理论知识的依据与来源。生理学实验方法一般可分为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两类。在体实验法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种。生理学实验仪器一般由刺激系统、探测系统、信号调节系统和记录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三、主要仪器、试剂、材料及装置图 1、手术器械: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止血钳、玻璃分针等 2、生理仪器:生物信息采集系统、刺激器、示波器、传感器、肌槽、蛙心夹等 3、试剂:任氏液、台氏液、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 四、实验步骤、现象及记录 1、教师提出生理学实验的要求 2、讲解生理学的常规实验方法 3、展示生理学仪器和器械,并简单讲解用途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六、实验讨论及思考题解答 1、生理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何地生理学实验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规则 答:生理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学习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生理学实验要求: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实验中,认真听讲,按要求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仔细认真求实的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整理实验台面,处理实验废弃物和实验动物,检查实验设备及器械,认真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2、生理学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格式与内容参照楚雄师院化生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实验室实验报告的标准格式内容。填写实验报告要求数据真实,不允许编造数据,认真分析总结实验中的问题。 3、举例5种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持握方法和用途。 4、举例3种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主要用途。

土壤肥料学考试大纲

《土壤肥料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424012 学分:4分 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4学时;实验学时:18学时 适应专业:农学专业 一、课程考试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土壤肥料学是研究土壤的基本性质以及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和作用,怎样通过合理施肥以改良土壤,营养植物,以达到对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并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本课程是栽培学的基础课,是为栽培学服务的。 本课程以提高或发挥土壤肥力为中心,研究土壤肥力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保持或不断提高土壤肥力的技术措施,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学会认土、评土、用土、改土的方法和措施。了解土壤主要污染及其防治。了解各种养分对植物的作用和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吸收和需求规律,明确土壤、植物、肥料三者间的关系及其调节措施。掌握主要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性质、作用、在土壤中的转化以及施用原则和技术。掌握经济用肥和科学施肥的原理和方法。为高产优质栽培服务。 2、课程考试大纲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土壤肥料学中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达到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有5%左右大纲外内容。3、有关事项 (1)考试方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课程考卷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 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15% 选择题或计算题约10% 填空题约20% 判断题约20% 简答题约20% 论述题约15% 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50%,中等难度题约30%,难题约20% (3)试卷内容比例: 绪论约5% 土壤来源与物质组成约10% 土壤的物理性质约10% 土壤的化学性质约10% 土壤的水肥气热及其调节约10% 土壤分类及分布约5% 土壤管理约5% 植物营养与施肥理论约10% 施肥技术约10%

机能学创新性实验设计题目汇编

机能学创新性实验设计题目汇编 机能学实验创新性实验设计题目汇编 饮食控制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Nm23-H1基因对宫颈癌转移的影响雄性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型损伤的保护作用 比较不同血管生成抑制剂对抗肿瘤效果 一氧化氮对肿瘤的作用 芹菜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盐是天然的抗抑郁剂 绿茶对家兔急性心务衰竭模型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氨基比林咖啡因片(脑清片)致死性研究及对其有效性万分进行配比优化 银杏叶对高血压左心肥厚逆转作用 芦荟与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性探究 氨茶碱对小鼠心肺复苏的作用 注射用喋脉酮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血红素加氧酶1对哮喘的抗炎作用 新型利尿药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 探究阿司匹林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 大蒜素对小鼠结肠癌抗肿瘤作用 茶多酚对心律失常的作用 口服异丙酚与部分常用麻醉药效果比较的研究高盐饮食对家兔血压和心肝肾组织中自由基的影响实验 ?型高血压时交感神经活性及其相应受体敏感性的变化艾叶油对离体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白术对在体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不同比例的高渗盐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的抢救效果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大蒜素对大鼠心肌向导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的对比度实验

毒蕈碱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急性右心衰竭与ANP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决明子对家兔的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促进作用的定性研究硫化氢和胃肠道疾病一硫化氢对胃肠道的扩张及其机制的简单探讨 迷迭香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纳洛酮对家兔失血性休克血压的影响 生姜汁的降血糖作用 生姜油对病毒性肝炎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生姜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研究 酸樱桃提取物软膏剂镇痛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探究腺苷在大鼠心肌缺血后适应中的保护作用桃仁对未孕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小鼠中毒性休克模型及救治药物 血管紧张素?对不同年龄大鼠心脏α1 肾上腺受体介导正性变力效应的影响乙醇联合安定对血压、心率和微循环的影响丹参、川芎、穿山甲的活血气作用比较 应激性因素致大鼠胃溃疡作用及药物预防不同的送服溶液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天麻素对血压影响途径的研究 抗生素联合用药的优势 褪黑素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 药椒毒酚不同给药途径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白萝卜提取(MIGB)对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绿豆球蛋白对血浆胆固醇的影响 苦瓜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 阿嗪米特对血铅浓度的影响 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DHPO)对铅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及实训指导

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09农学(药用植物) 指导教师: 时间:2011年12月19日至2011年12月23日

目录 第一部分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3 第二部分土壤参数测定———————————8 第三部分岩石和土壤类别鉴定与观测—————10 第四部分农业土壤的调查与观测———————13 第五部分无机肥料的定性鉴定————————16 第六部分实习心得—————————————19

第一部分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 地点:西南林业大学后山 时间:2011年12月19日 一、实习意义 土壤剖面形态是土壤形成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在各种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综合反应,是野外研究土壤的主要手段,也为研究土壤理化性质、编制土壤图、评定土壤肥力、土地评价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等提供依据。 二、实习目的 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三、实习器材 军用铲、土钻、剖面刀、手持罗盘仪、海拔表、卷尺、比样标本盒、土袋、铅笔、记录本、土壤剖面记载表。 四、实习内容 (一)土壤剖面点的选择 选择原则: 1、剖面点应设于该土壤类型内代表性最大的地段,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不宜设于土类的边缘或过渡地段。 2、在地行变化区域应设于典型的地形部位,如山坡的中部,山脊山谷的坡面上,避免山顶或山谷。 3、选择人为干扰较少的区域,避开道路、住宅、沟、粪坑、坟墓、池塘等地方。 4、林地调查应避开林窗或林缘,选择有代表性地段,离开树干1.5m左右的标准地中部。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精华】华西-新药药理学实验设计文稿

新药药理学 ——支气管哮喘病特效药研究方案及临床前筛选和实验方法概述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2012级 8班 周鹏翔 2012141661009

一、研究背景概述 1.选题及意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而有关支气管哮喘,众多细胞因子参与其发作,其中白介素23(IL23)水平和哮喘发作密切相关。IL-23是2000年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IL-23 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得到了关注。因此,以IL-23为作用靶点的药物可能对支气管哮喘产生积极的疗效。 2.作用因子及靶点 IL-23由p19和IL-12中的p40 两个亚基组成,它们之间以二硫键相联结。人和鼠的p19 相应蛋白质中均含有5个半胱氨酸残基,无N-糖基化位点,两者有70%同源,其蛋白质组成大部分与IL-12p35、IL-6和G-CSF相近,因而在小鼠体内的药理学实验结果对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IL-23的受体由IL-12R中的一个亚基IL-12Rβ1和IL-23R两个亚基组成。人IL-23R的基因定位于人1号染色体距离IL-12Rβ2大约150 kb的地方。人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包括NK白血病细胞均可以表达IL-23R[2]。因此,本“新药X”(下称X药)选择以肺组织细胞中IL-23R为作用靶点,特异性竞争性地抑制IL-23和其受体结合,减少其表达蛋白产物的生成,从而缓解支气管哮喘。 3.靶点选择的文献依据 通过构建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应用ELISA 法检测两组小鼠外周血IL-23 水平、RT-PCR 法检测肺组织中IL-23p19mRNA 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IL-23 表达;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RT-PCR 法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IL-23p19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L-23p19蛋白表达情况[3](图片以及表格数据均引用于该文章)。结果表明哮喘小鼠中,IL-23 在血清、肺组织、脾脏T淋巴细胞中表达均较正常小鼠明显增高(P<0.01)。另一篇文献也做了类似的研究,将45只雌性C57/6J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肥胖哮喘组(肥哮组)和对照组各15只。卵白蛋白激发致敏和高脂饮食制作肥胖哮喘模型,计 [1]引自百度百科“支气管哮喘”词条 [2]李艳春,鲁继荣.白介素-23的生物学功能.临床儿科杂志。2010.3:295-299 [3]李艳春,孙萌,赵丽娜,鲁继荣.白细胞介素23在哮喘小鼠动物模型中表达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