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幅信号的解调

调幅信号的解调

调制和解调习题

5.1 已知调制信号()2cos(2π500)V,u t t Ω=?载波信号5()4cos(2π10)V,c u t t =?令比例常数1a k =,试写出调幅波表示式,求出调幅系数及频带宽度,画出频谱图。 [解] 5()(42cos2π500)cos(2π10)AM u t t t =+?? 54(10.5cos2π500)cos(2π10)V t t =+?? 20.5,25001000Hz 4 a m BW ===?=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分别如图P5.1(b)所示。 5.2 已知调幅波信号5[1cos(2π100)]cos(2π10)V o u t t =+??,试画出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2100200Hz BW =?=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如图P5.2(b)所示。 5.3 已知调制信号3[2cos(2π210)3cos(2π300)]V u t t Ω=??+?,载波信号 55cos(2π510)V,1c a u t k =??=,试写出调辐波的表示式,画出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35()(52cos2π2103cos2π300)cos2π510c u t t t t =+??+??? 3555353555(10.4cos 2π2100.6cos 2π300)cos 2π5105cos 2π510cos 2π(510210)cos 2π(510210)1.5cos 2π(510300) 1.5cos 2π(510300)(V) t t t t t t t t t =+??+???=??+?+?+?-?+?++?- 3max 222104kHz BW F =?=??= 频谱图如图P5.3(s)所示。 5.4 已知调幅波表示式6()[2012cos(2π500)]cos(2π10)V u t t t =+??,试求该调幅波的载

AM波的调制与解调

海南大学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AM波的调制与解调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年级:2011级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系别: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班 课程教师: 完成日期:2014 年01月08 日

目录 零、摘要 (2) 一、设计指标 (3) 二、系统框图 (3) 三、设计原理 (3) 1、正弦波振荡器 (3) 2、基极调幅电路 (4) 3、包络检波 (5) 4、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6) 四、设计单元电路 (6) 1、正弦波振荡器 (6) 2、基极调幅电路 (9) 3、包络检波 (12) 4、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14- 五、设计总电路……………………………………………………………………15- 1、总电路图………………………………………………………………………15- 2、仿真与分析……………………………………………………………………15- 六、元件清单………………………………………………………………………18- 七、电路的优缺点…………………………………………………………………18- 八、问题与解答……………………………………………………………………19- 九、心得体会………………………………………………………………………19- 十、参考文献………………………………………………………………………20-

AM波的调制与解调 摘要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组以AM波的调制与解调电路为所设计的题目,运用proteus仿真软件,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出电路。而设计思路就是运用正弦波振荡器产生高频电信号作为载波,其次通过基极调幅电路将调制信号附加在高频载波上进行调制,就会得到已调信号发送出去,在接收部分,我们用包络检波电路进行解调,但是解调出来的信号不纯,所以再用LC式集中选择性滤波器进行滤波,就可以输出低频信号。在你每个通信系统中,都必须有发送设备,传输煤质,和接收设备,二在本次设计当中,我们主要设计AM波的调制与解调过程。 本设计结合proteus仿真软件来对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进行研究。proteus软件能实现从电学概念设计到输出物理生产数据,以及这之间的所有分析、验证、和设计数据管理。这个系统是本次设计的一个核心软件。 关键字:调幅解调正弦波振荡器基极调幅 包络检波LC集中式选择滤波器

FM调制与解调

FM调制与解调系统 一、目的 FM在通信系统中的使用非常广泛。FM广泛应用于高保真音乐广播、电视伴音信号的传输、卫星通信和蜂窝电话系统等。 本设计主要是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编写程序来实现FM调制与解调过程,并分别绘制出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已调信号的时域波形;再进一步分别绘制出相干解调后解调基带信号的时域波形。该设计使用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XP ,程序运行平台使用Windows XP,程序设计语言采用MATLAB,运行程序完成对FM调制和解调结果的观察。通过该本次设计,达到了实现FM信号调制和解调系统的仿真目的。 二、工作原理与计算 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息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对于任何个通信系统,均可视为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三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信息源的作用是把各种信息转换成原始信号,发送设备的作用产生适合传输的信号,信息源和发送设备统称为发送端。发送端将信息直接转换得到的较低频率的原始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通常基带信号

不宜直接在信道中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需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调制)到适合信道传输的频率范围内进行传输。这就是调制的过程。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后,具有将信号放大和反变换功能的接收端将已调制的信号搬移(解调)到原来的频率范围,这就是解调的过程。 调制过程是一个频谱搬移的过程,它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位置。而解调是将位于载频的信号频谱再搬回来,并且不失真地恢复出原始基带信号。在本仿真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用非相干解调方法进行解调。 2.1 FM调制原理 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调制可以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去,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或便于信道多路复用的已调信号。另一方面,通过调制可以提高信号通过信道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它还和传输效率有关。具体地讲,不同的调制方式产生的已调信号的带宽不同,因此调制影响传输带宽的利用率。可见,调制方式往往决定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2.2 FM解调原理 调制信号的解调分为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两种。相干解调仅仅适用于窄带调频信号,且需同步信号,故应用范围受限;而非相干解调不需同步信号,且对于NBFM信号和WBFM信号均适用,因此是FM 系统的主要解调方式。。

9振幅调制与解调详解

9 振幅调制与解调 9.1.1 概述 为什么要调制?◆信号不调制进行发射天线太长,无法架设。 ◆ 信号不调制进行传播会相互干扰,无法接收。 调制的必要性:可实现有效地发射,可实现有选择地接收。 调制按载波的不同可分为脉冲调制、正弦调制和对光波进行的光强度调制等。 按调制信号的形式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调制信号为模拟信号的称为模拟调制,调制信号 为数字信号的称为数字调制。 正弦波调制有幅度调制AM 、频率调制FM 和相位调制PM 三种基本方式,后两者合称为角度调制。 调制是一种非线性过程。载波被调制后将产生新的频率分量,通常它们分布在载波频率的两边,并占有一定的频带。 几个基本概念:⒈ 载波:高频振荡波; ⒉ 载频:载波的频率 ⒊ 调制:将低频信号“装载”在载波上的过程。即用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波的某 个参数,使高频信号具有低频信号的特征的过程; ⒋ 已调波:经调制后的高频振荡波; ⒌ 解调:从已调信号中取出原来的信息;⒍ 调制信号:低频信号(需传送的信息)。 ? 模拟调制有以正弦波为载波的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 ? 幅度调制,调制后的信号频谱和基带信号频谱之间保持线性平移关系,称为线性幅度调制。 (振幅调制、解调、混频) ? 角度调制中,频谱搬移时没有线性对应关系,称为非线性角度调制。(频率调制与解调电路) ⒈ 什么是调幅?定义 :载波的振幅值随调制信号的大小作线性变化,称为振幅调制,简称调幅(AM ) 实现调幅的方法有:低电平调幅和高电平调幅。 ◆低电平调幅:调制过程是在低电平进行,因而需要的调制功率比较小。有以下两种: 1.平方律调幅:利用电子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平方律部分的非线 性作用进行调幅。 2.斩波调幅:将所要传输的音频信号按照载波频率来斩波,然后 通过中心频率等于载波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取出调幅成分。 ◆高电平调幅:调制过程是在低电平进行, 通常在丙内放大器中进行。 1.低集电极(阳极)调幅; 2.基极(控制栅极)调幅: 图0普通调幅电路模型 ? 普通调幅(AM ):含载频、上、下边带 ? 双边带调幅(DSB ):不含载频 ? 单边带调幅(SSB ):只含一个边带 ? 残留单边带调幅(VSB ):含载频、一个边带 9.1.2 检波简述 检波过程是一个解调过程,它与调制过程正相反。检波器的作用是从振幅受调制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原调制的信号。还原所得的信号与高频调幅信号的包络变化规律一致,故又称为包络检波器。 由频谱来看,检波就是将调幅信号频谱由高频搬移到低频,如图9.1.2所示(此图为单音频 调制的情况)。检波过程也是要应用非线性器件进行频率变换,首先产生许多新频率,然后通过滤波器,振幅调制过程: AM 调制 DSB 调制 SSB 调制 解调过程 包络检波 (非相干): 同步检波 (相干): 峰值包络检波 平均包络检波 乘积型同步检波 叠加型同步检波

(完整版)振幅调制与解调习题及其解答

振幅调制与解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为获得良好的调幅特性,集电极调幅电路应工作于 C 状态。 A .临界 B .欠压 C .过压 D .弱过压 2、对于同步检波器,同步电压与载波信号的关系是 C A 、同频不同相 B 、同相不同频 C 、同频同相 D 、不同频不同相 3、如图是 电路的原理方框图。图中t t U u c m i Ω=cos cos ω;t u c ωcos 0= ( C ) A. 调幅 B. 混频 C. 同步检波 D. 鉴相 4、在波形上它的包络与调制信号形状完全相同的是 ( A ) A .AM B .DSB C .SSB D .VSB 5、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是下列哪种检波器特有的失真 ( B ) A .小信号平方律检波器 B .大信号包络检波器 C .同步检波器 6、调幅波解调电路中的滤波器应采用 。 ( B ) A .带通滤波器 B .低通滤波器 C .高通滤波器 D .带阻滤波器 7、某已调波的数学表达式为t t t u 6 3102cos )102cos 1(2)(??+=ππ,这是一个( A ) A .AM 波 B .FM 波 C .DSB 波 D .SSB 波 8、AM 调幅信号频谱含有 ( D ) A 、载频 B 、上边带 C 、下边带 D 、载频、上边带和下边带 9、单频调制的AM 波,若它的最大振幅为1V ,最小振幅为0.6V ,则它的调幅度为( B ) A .0.1 B .0.25 C .0.4 D .0.6 10、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的输出电流中,能抵消的频率分量是 ( A ) A .载波频率ωc 及ωc 的偶次谐波 B .载波频率ωc 及ωc 的奇次谐波 C .调制信号频率Ω D .调制信号频率Ω的偶次谐波 11、普通调幅信号中,能量主要集中在 上。 ( A ) A .载频分量 B .边带 C .上边带 D .下边带 12、同步检波时,必须在检波器输入端加入一个与发射载波 的参考信号。 ( C ) A .同频 B .同相 C .同幅度 D .同频同相 13、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到下图所示的调幅波,根据所给的数值,它的调幅度为 ( C )

实验一、调频波的调制与解调

实验一、调频波的调制与解调 一、实验内容 1.调频波的调制 2.调频波的解调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MATLAB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调制原理和调频波的调制方法 3.掌握解调原理和调频波的解调方法 三、预习要求 1.熟悉有关调频的调制和解调原理 2.熟悉鉴频器解调的方法并了解锁相环解调 四、实验设备(软、硬件) 1.MATLAB软件通信工具箱,SIMULINK 2.电脑 五、实验注意事项 通信仿真的过程可以分为仿真建模、实验和分析三个步骤。应该注意的是,通信系统仿真是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其中的三个步骤需要往复的执行几次之后,以仿真结果的成功与否判断仿真的结束。 六、实验原理 1调频波的调制方法 1.1 调制信号的产生 产生调频信号有两种方法,直接调频法和间接调频法。间接调频法就是可以通过调相间接实现调频的方法。但电路较复杂,频移小,且寄生调幅较大,通常需多次倍频使频移增加。对调频器的基本要求是调频频移大,调频特性好,寄生调幅小。所以本实验中所用的方法为直接调频法。通过一振荡器,使它的振荡 f的正弦波;频率随输入电压变化。当输入电压为零时,振荡器产生一频率为 当输入基带信号的电压变化时,该振荡频率也作相应的变化。 1.2 调频波的调制原理与表达式 此振荡器可通过VCO(压控振荡器)来实现。压控振荡器是一个电压——频率转化装置,振荡频率随输入控制电压线性变化。在实际应用中有限的线性控

制范围体现了压控的控制特性。同时,压控振荡器的输出反馈在鉴相器上,而鉴相器反应的是相位不是频率,而这是压控相位和角频率积分关系固有的,所以需要压控的积分作用,压控输出信号的频率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确切的说输出信号频率域输入信号幅度成正比,若输入信号幅度大于零,输出信号频率高于中心频率;若小于零,则输出信号频率低于中心频率。从而产生所需的调频信号。 利用压控振荡器作为调频器产生调频信号,模型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利用压控振荡器作为调制器 在本章的调频仿真中,用到的调制信号为单音正弦波信号。因此,这里讨论调制信号为单频余弦波的情况。 在连续波的调制中,调制载波的表达式为 ()cos()C C t A t ωφ=+ (1) 如果幅度不变,起始相位为零时,而瞬时角频率时调制信号的线性函数,则这种调制方式为频率调制。此时瞬时角频率偏移为 ()FM K f t ω?= (2) 瞬时角频率为 ()C FM K f t ωω=+ (3) 其中()f t 为调制信号,FM K 为频偏常数。 由于瞬时角频率与瞬时相位之间互为微分或积分关系,即 ()()C FM d t K f t dt φωω==+ ...........................(4) ()()C FM t dt t K f t dt φωω==+?? (5) 故调频信号可表达为 ()cos[()]FM C FM S t A t K f t dt ω=+? (6) 在本章的调频仿真中,用到的调制信号为单音正弦波信号。因此,这里讨论

信号的相位调制与解调概要

MATLAB仿真信号的相位调制与解调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姓名:赵* 学号:********* 指导老师:****教授

摘要 Psk调制是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Psk调制技术的改进也是通信系统性能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调制系统的基本调制解调方法,然后,运用Matlab及附带的图形仿真工具——Simulink设计了这几种数字调制方法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观察了调制解调过程中各环节时域和频域的波形,并结合这几种调制方法的调制原理,跟踪分析了各个环节对调制性能的影响及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在仿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各种调制方法的性能,并通过比较仿真模型与理论计算的性能,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另外,本文还利用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功能为仿真系统设计了一个便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使仿真系统更加完整,操作更加方便。 关键词:数字调制;分析与仿真;Matlab;Simulink;PSK;QPSK;

1.数字调制技术 (2) 2.PSK调制系统 (3) 2.1 QPSK调制部分,原理框图如图七所示 (6) 2.2 QPSK解调部分,原理框图如图八所示: (8) 3.用Simulink实现PSK调制 (9) 3.1 2PSK仿真 (9) 3.1.1调制 (9) 3.1.2 解调仿真 (12) 3.2 QPSK仿真 (13) 3.2.1 QPSK调制框图 (13) 参考文献 (18)

1.数字调制技术 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在当今信息社会,通信则与遥感,计算技术紧密结合,成为整个社会的高级“神经中枢”。没有通信,人类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一般来说,社会生产力水平要求社会通信水平与之相适应。若通信水平跟不上,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就受到限制。可见,通信是十分重要的。 通信传输的消息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符号的,文字的,数据和图像的等等。各种不同的消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离散消息;另一类称为连续消息。离散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的,比如符号,文字或数据等。离散消息也称数字消息。而连续消息则是其状态连续变化的消息,例如,连续变化的语音,图像等。连续消息也称模拟消息。因此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以将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有以下突出的特点:第一,数字信号传输时,信道噪声或干扰所造成的差错,原则上是可以控制的。第二,当需要保密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对基带信号进行人为的“扰乱”,即加上密码。 数字通信系统可以用下图表示: →→→→→→→→信数信信数信 信源 道 字受道源字信 息编编调 解译译信 源 码码调码码者 制 道 器 器 器 器 器 器 图一 数字通信在近20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原因是: (1) 抗干扰能力强 (2) 便于进行各种数字信号处理 (3) 易于实现集成化 (4) 经济效益正赶上或超过模拟通信 (5) 传输与交换可结合起来,传输电话与传输数据也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 统一整体,有利于实现综合业务通信网。

4ASK载波调制信号的调制解调与性能分析(1)解析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年春季学期 通信系统仿真训练课程设计 题目:4ASK载波调制信号的调制解调与性能分析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四班 姓名:赵天宏 学号: 11250414 指导教师:彭清斌 成绩:

摘要 实际通信中的许多信道都不能直接传送基带信号,必须用基带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得载波的这些参量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即正弦载波调制。通过MATLAB软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多进制幅移键控(M-ary Amplitude-Shift Keying,MASK)中的四电平调制(4-ary Amplitude Shift Keying,4ASK)的调制系统和解调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四电平调制和解调的原理,随后介绍载波产生、振幅调制、振幅判别等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给出了整体调制解调的模块图和仿真波形。 关键词:载波调制、数字通信、四电平调制和解调

目录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要求 (1) 二、设计内容及原理 (2) 2.1 四进制ASK信号的表示式 (2) 2.2产生方法 (3) 2.3 4ASK调制解调原理 (3) 三、运行环境及MATLAB简介 (6) 3.1运行环境 (6) 3.2 MATLAB简介 (6) 四、详细设计 (8) 4.1载波信号的调制 (8) 4.2调制信号的解调 (8) 4.3编程语言 (9) 4.4测试结果 (10) 五、调试分析 (11) 六、参考文献 (12) 总结 (13)

实验七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实验七 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调幅波的原理,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2.了解二极管包络检波的主要指标,检波效率及波形失真。 3.掌握用集成电路实现同步检波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课本中有关调幅和解调原理。 2.分析二极管包络检波产生波形失真的主要因素。 三、实验仪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4.实验板G3 四、实验电路说明 调幅波的解调即是从调幅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的过程,通常称之为检波。调幅波解调方法有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和同步检波器。 1.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适合于解调含有较大载波分量的大信号的检波过程,它具有电路简单,易于实现,本实验如图6-1所示,主要由二极管D 及RC 低通滤波器组成,它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检波负载RC 的充放电过程实现检波。 所以RC 时间常数选择很重要, RC 时间常数过大, 则会产生对角切割失真。RC 时间常数太小,高频分量会滤不干净。 综合考虑要求满足下式: m m RC f Ω-<<<<2 011 图中A 对输入的调幅波进行幅度放大(满足大信号的要求),D 是检波二极管, R4、C2、C3滤掉残余的高频分量,R5、和R P1是可调检波直流负载,C5、R6、R P2是可

调检波交流负载,改变R P1和R P2可观察负载对检波效率和波形的影响。 2.同步检波器 利用一个和调幅信号 的载波同频同相的载波信 号与调幅波相乘,再通过低 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而 获得调制信号。本实验如图 6-2所示,采用1496集成 电路构成解调器,载波信号 V C经过电容C1加在⑧、⑩ 脚之间,调幅信号V AM经电 容C2加在①、④脚之间, 相乘后信号由(12)脚输出, 经C4、C5、R6组成的低通 滤波器,在解调输出端,提 取调制信号。 图7-2 1496构成的解调器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注意:做此实验之前需恢复实验五的实验内容2(1)的内容。 (一)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实验电路见图7-1 1.解调全载波调幅信号 (1).m<30%的调幅波的检波 载波信号仍为V C(t)=25sin2π×105(t)(mV)调节调制信号幅度,按调幅实验中实 验内容2(1)的条件获得调制度m<30%的调幅波,并将它加至图6-1信号输入端, (需事先接入-12V电源),由OUT1处观察放大后的调幅波(确定放大器工作正 常),在OUT2观察解调输出信号,调节R P1改变直流负载,观测二极管直流负载 改变对检波幅度和波形的影响,记录此时的波形。 (2).适当加大调制信号幅度,重复上述方法,观察记录检波输出波形。 (3).接入C4,重复(1)、(2)方法,观察记录检波输出波形。 (4).去掉C4,R P1逆时针旋至最大,短接a、b两点,在OUT3观察解调输出信号,调节 R P2改变交流负载,观测二极管交流负载对检波幅度和波形的影响,记录检波输出 波形。 2.解调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 载波信号不变,将调制信号V S的峰峰值电压调至160mV,调节R P1使调制器输出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然后加至二极管包络检波器输入端,断开a、b两点,观察记录检波输出OUT2端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较。 (二)集成电路(乘法器)构成解调器 实验电路见图7-2 1.解调全载波信号

调幅波的解调

1. 基本内容 调幅信号的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原理、实现方法及电路等。 2 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调幅信号解调的原理、类型及实现模型。(2)掌握二极管包络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的估算方法。(3)掌握乘积型和叠加型同步检波器的组成原理及分析方法。 第一节概述 信号的解调是振幅调制的相反过程,是从已调高频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通常将这种解调称为检波。完成这种解调的电路称为振幅检波器。 一、检波电路的功能 检波电路的功能是从调制信号中不失真的解调出原调制信号。当输入信号为高频等幅波时,检波器输出电压为直流电压。当输入信号为脉冲调制调幅信号的时,检波器输出电压为脉冲波。从信号的频谱来看,检波电路的功能是将已调波的边频或边带信号频谱般移到原调制信号的频谱处。 二、检波电路的分类 检波电路可分为两大类,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包络检波是指检波器的输出电压直接反映输入高频调幅波包络变化规律的波形特点,显然只适合于普通调幅波的解调。同步检波主要应用于双边带调幅波和单边带调幅波的解调。 三、检波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检波电路的电压传输系数检波电路的电压传输系是指检波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振幅之比。 2. 等效输入电阻 等效输入电阻定义为输入等幅高频电压的振幅与输入高频电流的基波分量振幅的比值。 3. 非线性失真系数 4.高频滤波系数高频滤波系数定义为,输入高频电压的振幅与输出高频电压的比值。 第二节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器 大信号包络检波是高频输入信号的振幅大于0.5伏时,利用二极管对电容c充电,加反向电压时截止,电容c上电压对电阻R放电这一特性实现的。分析时采用折线法。 大信号包络检波的工作原理 1.原理电路及工作原理 图6―1(a)是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的原理电路。它是由输入回路、二极管VD和RC低通滤波器组成。 (6-1)式中,ωc为输入信号的载频,在超外差接收机中则为中频ωIΩ为调制频率。在理想情况下,RC网络的阻抗Z应为(6-2)

相位调制与解调

1.前言 1.1 序言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开辟了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通信专业知识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同时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正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宽带化的方向发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通信系统基本理沦、基本技术以及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用到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并将重点放在数字通信系统上。通信系统又可分为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传统的模拟通信系统,包括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以及加性噪声对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模拟信号解调的影响。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数转换、基本AWGN信道中的数字调制方法、数字通信系统的信号同步方法、带限AWGN信道中的数字通信问题、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数字信源编码以及信道编码与译码等,同时对多径信道中的数字通信、多载波调制、扩频、GSM与IS95数位蜂窝通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许多不得不采用的模拟技术部分已经可以由数字化来实现,但是模拟通信还是比较重要的 1.2 设计任务 本设计是基于MATLAB的模拟相位(PM)调制与解调仿真,主要设计思想是利用MATLAB这个强大的数学软件工具,其中的通信仿真模块通信工具箱以及M檔等,方便快捷灵活的功能实现仿真通信的调制解调设计。还借助MATLAB可视化交互式的操作,对调制解调处理,降低噪声干扰,提高仿真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要求基于MATLAB的模拟调制与解调仿真,主要设计思想是利用MATLAB、simulink檔、M檔等,方便快捷的实现模拟通信的多种调制解调设计。基于simulink对数字通信系统的调制和解调建模。并编写相应的m檔,得出调试及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

常规调幅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通信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年级:姓名:学号:时间: 常规调幅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软件的工作环境 2.熟练掌握AM信号产生与相干解调的MATLAB仿真 3.熟练掌握AM信号产生与相干解调的Simulink仿真 二、实验原理 在线性调制中,最先应用的一种幅度调制是常规调幅,简称调幅(AM)。调幅信号的包络与调制信号成正比,其时域表示式为 s AM(t)=[A0+m(t)]cosωc t= A0 cosωc t+ m(t)cosωc t (2-1) 式中,A0为外加直流分量;m(t)是调制信号;ωc是载波角频率。若m(t)为确知信号,则AM信号的频谱为S AM(ω)=πA0[δ(ω+ωc)+δ(ω-ωc)]+1/2[M(ω+ωc)+M(ω-ωc)] 三、实验内容与结果 1.AM信号产生与相干解调的MATLAB仿真 设调制信号为m(t)=cos(150πt),载波中心的频率为1000Hz (1)实验程序 t0=0.1; fs=12000; fc=1000; Vm=2; A0=1; n=-t0/2:1/fs:t0/2; x=cos(150*pi*n); y2=Vm*cos(2*pi*fc*n); N=length(x); Y2=fft(y2); figure(1); subplot(4,2,1);plot(n,y2); axis([-0.01,0.01,-5,5]); title('载波信号'); w=(-N/2:1:N/2-1); subplot(4,2,2);plot(w,abs(fftshift(Y2))); title('载波信号频谱'); y=(A0+x).*cos(2*pi*fc*n); subplot(4,2,3);plot(n,x); title(‘调制信号’); X=fft(x);Y=fft(y);

信号解调地基本原理

第7章 信号解调的基本原理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解调的基本原理; 2、掌握模拟幅度信号的解调方法;会分析包络检波的两种失真; 3、理解LC 并联谐振网络在鉴频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分析鉴相器在模拟角度调制信号解调中的工作过程,了解三种数字调制信号解调的基本方法。 二、本章学习要点 (一) 调幅信号的解调 调幅信号的解调是振幅调制的相反过程,是从高频已调幅信号中取出原调制信号。通常将完成这种解调作用的电路称为振幅检波器。 1、振幅检波电路的功能、组成与分类 振幅检波电路的功能是从调幅波中不失真地解调出原调制信号c 当输人信号是高频等幅波时,检波电路输出为直流电压,如图7- I (a )所示。当输人信号是正弦调制的调幅波时,检波器输出电压为正弦波,如图7- 1(b )所示。当输人信号是脉冲调制的调幅波时,检波器输出电压为脉冲波,如图7- 1(c )所示。 图7-1 检波器输人输出波形 调幅信号的频谱由载频和边频分量组成,它包含有调制信号的信息,但并不包含调制信号本身的频率分量。例如普通调幅波)cos()cos()(t t U t u c sm s ωΩ=,其频谱由载频ωc 和边频ωc ±Ω组成,它没有包含调制信号本身的频率Ω。但载频ωc 与上边频ωc +Ω或下边频ωc -Ω之差就是Ω。因而它包含有调制信号的信息。为了解调出原调制信号频率Ω,检波电路必须包含有非线性器件,以便调幅信号通过它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其中包含有所需要的Ω分量。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高频分量,取出所需的原调制信号。因此检波电路如图7-2所示,由三部分组成,即高频输人回路、非线性器件和低通滤波器。

MATLAB实现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实验8 信号调制与解调 [实验目的] 1. 了解用MATLAB 实现信号调制与解调的方法。 2. 了解几种基本的调制方法。 [实验原理] 由于从消息变换过来的原始信号具有频率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适宜传输。因此,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而在接收端则需要有反调制过程——解调过程。 所谓调制,就是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某些参数的过程。调制的载波可以分为两类:用正弦信号作载波;用脉冲串或一组数字信号作为载波。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模拟调制方式是用正弦波作为载波的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本实验中重点讨论幅度调制。 幅度调制是正弦型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变化的过程。设正弦载波为 )cos()(o c t A t S ??+= 式中 c ?——载波角频率 o ?——载波的初相位 A ——载波的幅度 那么,幅度调制信号(已调信号)一般可表示为 )cos()()(o c m t t Am t S ??+= 式中,m(t)为基带调制信号。 在MATLAB 中,用函数y=modulate(x,fc,fs,’s’)来实现信号调制。其中fc 为载波频率,fs 为抽样频率,’s’省略或为’am -dsb-sc’时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 -dsb-tc’为不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 -ssb’为单边带调幅,’pm’为调相,’fm’为调频。 [课上练习] 产生AM FM PM signals [实验内容] 0. 已知信号sin(4)()t f t t ππ=,当对该信号取样时,求能恢复原信号的最大取样周期。

设计MATALB 程序进行分析并给出结果。 1. 有一正弦信号)256/2sin()(n n x π=, n=[0:256],分别以100000Hz 的载波和 1000000Hz 的抽样频率进行调幅、调频、调相,观察图形。 2. 对题1中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采用demod 函数),观察与原图形的区别 3. 已知线性调制信号表示式如下: ⑴ t t c ?cos cos Ω ⑵ t t c ?cos )sin 5.01(Ω+ 式中Ω=6c ?,试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和频谱图 4. 已知调制信号)4000cos()200cos()(t t t m ππ+=,载波为cos104t ,进行单边带 调制,试确定单边带信号的表示式,并画出频谱图。 [实验要求] 1 自行编制完整的实验程序,实现对信号的模拟,并得出实验结果。 2 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完整的自编程序,并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学习demod 函数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的分析。 对1,2题解答,程序如下: clc;close all;clear; % Fm=10;Fs=1000;Fc=100;N=1000;k=0:N-1; % t=k/Fs; n=[0:256];Fc=100000;Fs=1000000;N=1000; xn=abs(sin(2*pi*n/256)); % x=abs(sin(2.0*pi*Fm*t));xf=abs(fft(x,N)); xf=abs(fft(xn,N)); y2=modulate(xn,Fc,Fs,'am'); subplot(211); plot(n(1:200),y2(1:200)); xlabel('时间(s)');ylabel('幅值');title('调幅信号'); yf=abs(fft(y2,N)); subplot(212);stem(yf(1:200));xlabel('频率(H)');ylabel('幅值');

利用MATLAB实现信号的幅度调制与解调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利用MATLAB实现信号的幅度调制与解调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利用MATLAB对正弦信号) t (t fπ =进行双边带幅度调制,载波信号频率为 40 sin( ) 100Hz,首先在MATLAB中显示调制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比较信号调制前后的变化。然后对已调信号解调,并比较解调后的信号与原信号的区别。基本要求: 1、掌握利用MATLAB实现信号幅度调制与解调的方法。 2、利用MATLAB实现对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可视化表示。 3、验证信号调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 4、加深对信号解调的理解。 主要参考资料: 1、陈后金. 信号与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7. 2、张洁.双边带幅度调制及其MATLAB 仿真[J].科技经济市场,2006.9 完成期限:2013.6.24—2013.6.28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2013年6月21日

利用MATLAB实现信号的幅度调制与解调 摘要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信道容量大、传输质量好。在信号处理里面经常要用到调制与解调,而信号幅度调制与解调是最基本,也是经常用到的。用AM调制与解调可以实现很多功能,制造出很多的电子产品。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MATLAB 实现对正弦信) t =进行双边带幅度调制,载波信号频率为100Hz,在MATLAB fπ ) 40 sin( (t 中显示调制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比较信号调制前后的变化。并对已调信号解调,比较了解调后的信号与原信号的区别。信号幅度调制与解调及MATLAB中信号表示的基本方法及绘图函数的调用,实现了对连续时间信号的可视化表示。本文采用MATLAB对信号的幅度进行调制和解调。 关键词幅度、调制、解调、MAT LAB

AM调制与解调和PAM调制与解调实验

实验二AM调制与解调和PAM调制与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M调制与解调PAM调制也解调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二极管包络检波原理。 3.掌握调幅信号和PAM信号波形的频谱特性。 4.了解普通双边带调幅与解调的优缺点。 二、实验器材 1.信号源模块 2.PAM/AM模块 3.20M双踪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各一台 4.连接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 1.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分别按下四个模块中的开关POWER1、 POWER2,对应的发光二极管LED001、LED002、D200、D201、L1、L2、LED600发光,按一下信号源模块的复位键,四个模块均开始工作。 2.使信号源模块的信号输出点“模拟输出”的输出为频率2KHz、峰-峰值为0.5V左右 的正弦波, 旋转“64K幅度调节”电位器使“64K正弦波”处信号的峰-峰值为1V。 3.用连接线连接信号源模块的信号输出点“模拟输出”和PAM/AM模块的信号输入点 “AM音频输入”,以及信号源模块的信号输出点“64K正弦波”和PAM/AM模块的信号输入点“AM载波输入”,调节PAM/AM模块的电位器“调制深度调节”,同时用示波器观察点“调幅输出”处的波形,可以观察到普通双边带调幅波形和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形。 4.观察“AM载波输入”、“AM音频输入”、“调幅输出”、“滤波输出”、“解调 幅输出”各点波形。 5.用频谱分析模块(用数字示波器代替)分别观察普通双边带调幅时“AM载波输入”、 “AM音频输入”、“调幅输出”、“滤波输出”、“解调幅输出”各点频谱,以及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时各点频谱并比较之。 6.改变“AM音频输入”的频率及幅度,重复观察各点波形。 7.改变“AM载波输入”的频率及幅度,重复观察各点波形。 8. PAM调制与解调原理及其波形的观察: (1)将信号源的“模拟输出”输出一个2kHz,峰峰值为2V左右的正弦信号连接到PAM 模块的“PAM音频输入”处; (2)将模拟信号源输出一个频率为62.5kHZ的方波信号,从“64K”处输出,连接到PAM 模块的“PAM载波信号入”处。 (3)观察PAM模块的“PAM调制输出”和“PAM解调输出”处的波形。 (4)将“PAM音频输入”和“调制输出”测试点输出的波形分别送入频谱分析模块(用数字示波器代替),观察期频谱并比较之。

利用MATLAB实现信号的幅度调制与解调..

课程设计论文 姓名:姜勇 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2班 学号:1665090208

安徽科技学院学年第学期《》课程···················装···············订················线···················专业级班姓名学号 内容摘要: 教师评语:

利用MATLAB实现信号的幅度调制与解调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2)班姓名:姜勇学号:1665090208 一、设计摘要: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信道容量大、传输质量好。在信号处理里面经常要用到调制与解调,而信号幅度调制与解调是最基本,也是经常用到的。用AM调制与解调可以实现很多功能,制造出很多的电子产品。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MATLAB实现对正弦信) fπ =进行双边带幅度调制,载波信号频率为100Hz,在MATLAB中 t sin( (t 40 ) 显示调制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已调信号的波形和频谱,比较信号调制前后的变化。并对已调信号解调,比较了解调后的信号与原信号的区别。信号幅度调制与解调及MATLAB 中信号表示的基本方法及绘图函数的调用,实现了对连续时间信号的可视化表示。本文采用MATLAB对信号的幅度进行调制和解调。 二、关键词:幅度、调制、解调、 MAT LAB 三、设计内容 1. 调制信号 调制信号是原始信息变换而来的低频信号。调制本身是一个电信号变换的过程。调制信号去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些特征值(如振幅、频率、相位等),导致载波信号的这个特征值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个规律是调制信号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 1.1 matlab实现调制信号的波形 本设计的调制信号为正弦波信号) fπ =,通过matlab仿真显示出其波形图 t (t sin( ) 40 如图1-1所示

高频实验7 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实验七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波的原理,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2.了解二极管包络检波器的主要指标、检波效率及检波失真。 3.掌握用集成电路实现同步检波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2.高频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4.实验板G3。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1.解调全载波调幅信号 (1).m<30%的调幅波的检波 (t)=10sin2π×105(t)(mV)调节调制信号幅度,按调幅实验中实载波信号仍为V C 验内容2(1)的条件获得调制度m<30%的调幅波,并将它加至图7-3信号输入端,(需事先接入-12V电源),由OUT1处观察放大后的调幅波(确定放大器工作正常),在OUT2观察解调输出信号,调节R 改变直流负载,观测二极管直流负 P1 载改变对检波幅度和波形的影响,记录此时的波形。 (2).适当加大调制信号幅度,重复上述方法,观察记录检波输出波形。 OUT1放大后 OUT2

调节Rp1 (3).接入C4,重复(1)、(2)方法,观察记录检波输出波形。 OUT1

OUT2 调节Rp1 (4).去掉C4,R P1逆时针旋至最大,短

接a、b两点,在OUT3观察解调输出信号,调节R P2改变交流负载,观测二极管交流负载对检波幅度和波形的影响,记录检波输出波形。 OUT3 调节Rp2 2.解调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 载波信号不变,将调制信号V S的峰值电压调至80mV,调节R P1使调制器输出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然后加至二极管包络检波器输入端,断开a、b两点,观察记录检波输出OUT2端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较。 (二) 集 成 电 路 (乘 法 器) 构 成 解 调

振幅调制与解调multisim仿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振幅调制与解调 初始条件: 振幅调制与解调原理,Multisim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任务 根据振幅调制与解调的原理,设计电路图,并在multisim软件仿真出波形结果。(2)设计要求 ①惰性失真测试; ②负峰切割失真的测试; ③检波器电压系数的测试; 时间安排: 1、2014 年11月17 日集中,作课设具体实施计划与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的要求说明。 2、2014 年11月17 日,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基本原理。 3、2014 年11月18 日至2014 年11月20日,方案选择和电路设计。 4、2014 年11月20 日至2014 年11月21日,电路仿真和设计说明书撰写。 5、2014 年11月23 日上交课程设计报告,同时进行答辩。 课设答疑地点:鉴主13楼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本文是振幅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分析与multisim仿真实现,其中包括其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数学定义、电路框图、仿真原理、仿真波形及其在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性,其中详细讲述了电压调制系数的定义、计算、及其对调制与解调结果的影响,最后对解调的两种失真,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减小这种失真的办法。 关键字:振幅调制,AM信号解调,multisim仿真。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he principle of amplitud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sim simulation implementation, including its basic principle of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athematical definition, circuit diagram and simulation principle and simulation waveform and its importanc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ommunications, the definition and calculation of voltage modulation coefficient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its effect on the result of th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he last of demodul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distortion, inert distortion and negative peak cutting distortion,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and the way to minimize this distortion is given. Key words: amplitude modulation, AM signal demodulation, multisim simul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