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

第十四章靶向制剂

一、概述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是通过适当的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需要发挥作用的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某靶点的给药系统。

靶向制剂可提高药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患者的顺应性。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制释药以及无毒可生物降解三个要素。

(一)靶向制剂的分类

药物的靶向从到达的部位讲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指到达特定的靶组织或靶器官,第二级指到达特定的细胞,第三级指到达细胞内的某些特定靶点的靶向制剂。按作用方式分类,靶向制剂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1.被动靶向制剂即自然靶向制剂,这是载药微粒进入体内即被巨噬细胞作为外界异物吞噬的自然倾向而产生的体内分布特征。这类靶向制剂利用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降解型高分子物质作为载体,将药物包裹或嵌入其中制成各种类型的微粒给药系统。注射给药后,载药微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尤其是肝的Kupffer细胞)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肺及淋巴等巨噬细胞丰富的器官,而很难达到其他的靶部位。

2.主动靶向制剂是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例如疏水性载药微粒的表面经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修饰后,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或因连接有特定的配体可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或因连接单克隆抗体成为免疫微粒等原因,能够避免巨噬细胞的摄取,防止在肝内浓集,从而改变了微粒在体内的自然分布而到达特定的靶部位;另一类主动靶向制剂,系将药物修饰成前体药物,输送到特定靶区后药物被激活发挥作用。

3.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是用某些物理和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如应用磁性材料与药物制成磁导向制剂,在足够强的体外磁场引导下,在体内定向移动并定位浓集于特定靶区;或应用对温度敏感的载体制成热敏感制剂,在热疗机的作用下,使其在靶区释药;也可应用对pH敏感的载体制备pH敏感制剂,使其在特定pH的靶区释药。用栓塞制剂阻断靶区的血液供应与营养,起到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用,也属于物理化学靶向。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结肠靶向药物制剂也在本章中一并介绍。

(二)靶向性评价

药物制剂的靶向性可由以下三个参数衡量:

1.相对摄取率re

r e=(AUC i)p/(AUC i)s

式中,AUC i是由浓度-时间曲线求得的第i个器官或组织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下标p和s分别表示试验药物制剂和药物溶液。r e大于1表示药物制剂在该器官或组织有靶向性,等于或小于1表示无靶向性。

2.靶向效率t e

t e=(AUC)靶/(AUC)非靶

式中,t e值表示药物制剂或药物溶液对靶器官的选择性。t e值大于1表示药物制剂对靶器官比非靶器官有选择性,t e值愈大,选择性愈强。

3.峰浓度比c e

c e=(c max)p/(c max)s

式中,c max为峰浓度,每个组织或器官中的c e值表示药物制剂改变药物分布的效果,c e值愈大,表明改变分布的效果愈明显。

二、被动靶向制剂

被动靶向制剂系利用药物载体被生理过程自然吞噬而实现靶向的制剂,包括脂质体、乳剂、微球、纳米囊和纳米球等。

(一)脂质体

脂质体系指将药物被类脂双分子层包封成的微小泡囊,也有人称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类脂双分子层厚度约4nm。

脂质体根据其结构所包含的类脂质双分子层的层数,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含有单一类脂质双分子层的泡囊称为单室脂质体,其中粒径约20~80nm的称为小单室脂质体,粒径在0.1~1μm之间的单室脂质体称为大单室脂质体;含有多层类脂质双分子层的泡囊称为多室脂质体,粒径在1~5μm。脂质体结构示意图见图。

图单室和多室脂质体结构示意图

(a)单室脂质体;(b)多室脂质体

1.脂质体的组成、结构与特点脂质体是以磷脂为主要膜材并加入胆固醇等附加剂制成的。类脂分子在水中浓度到达一定时,其极性基团面向外侧的水相,非极性的烃基彼此面对面形成板状双分子层或球状双分子层。

磷脂分子的亲水端呈弯曲的弧形,形似“手杖”,与胆固醇分子的亲水基团相结合,形成“U”形结构,两个“U”形结构相对排列,则形成双分子层结构。

图卵磷脂与胆固醇在脂质体中的排列形式(示意图)

1.强亲油基团;

2.亲水基团;

3. 季铵盐型阳离子部分;

4.磷酸酯型阴离子部分;

5.亲油基团

2.脂质体的两个重要理化性质

(1)相变温度:脂质体的物理性质与介质温度有密切关系,在相变温度时,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增加,被包裹的药物具有最大的释放速度。因此膜的流动性直接影响脂质体的药物释放和稳定性。

(2)荷电性:含酸性脂质如磷脂酸(PA)和磷脂酰丝氨酸(PS)等的脂质体荷负电,含碱性(氨基)脂质如十八胺等的脂质体荷正电,不含离子的脂质体显电中性。脂质体的表面电荷与其包封率、稳定性、靶器官分布及对靶细胞作用有重要关系。

3.制备脂质体的材料形成脂质体双分子层的的膜材主要由磷脂与胆固醇组成。

(1)磷脂类:包括天然的卵磷脂、脑磷脂、大豆磷脂以及合成磷脂。

(2)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被称为脂质体的“流动性缓冲剂”。当低于相变温度时,磷脂中加入胆固醇可使膜减少有序排列,增加流动性;高于相变温度时,加胆固醇可增加膜的有序排列,减少膜的流动性。

4.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很多,常用下列几种:

(1)注入法:将类脂质和脂溶性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中(一般多采用乙醚)作为油相,水溶性药物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中作为水相。然后将油相经注射器缓缓注入加热至50℃~60℃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的水相中,继续搅拌挥尽有机溶剂,即得脂质体。所得产品,大多为单室脂质体,少数为多室脂质体,粒径绝大多数小于2μm。

(2)薄膜分散法:将类脂质与脂溶性药物溶于三氯甲烷(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然后将三氯甲烷溶液在烧瓶中旋转蒸发,使在烧瓶内壁上形成薄膜;加入含有水溶性药物的磷酸盐缓冲液,不断振摇或搅拌,即可生成脂质体,其粒径约为1~5μm。

(3)超声波分散法: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溶有类脂质及脂溶性药物的有机溶剂中,搅拌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残液经超声波处理,然后分离出脂质体,再混悬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制成脂质体混悬型可供注射用。

凡经超声波分散的脂质体,绝大多数为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经超声波进一步处理,亦能得到相当均匀的单室脂质体。

(4)逆相蒸发法:将磷脂等膜材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中,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水溶液(水溶液:有机溶剂=1:3~1:6)进行短时超声,直到形成稳定的W/O型乳剂,然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达到胶态后,滴加缓冲液,旋转使器壁上的凝胶脱落,在减压下继续蒸发,制得水性混悬液。本法特点是包封的药物量大,体积包封率可大于超声波分散法30倍,适合于包封水溶性药物及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各种抗生素、胰岛素、免疫球蛋白、碱性磷酯酶、核酸等。

(5)冷冻干燥法:将类脂质经超声处理,使其高度分散于缓冲盐水溶液中,加入支撑剂(如甘露醇、葡萄糖、海藻酸等)冷冻干燥后,再将干燥物分散到含药物的缓冲溶液或其他水性介质中,即可形成脂质体。此法适合于包封热敏感性药物。

此外,脂质体制备方法还有复乳法、熔融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法、离心法、前体脂质体法和钙融合法等,不再详细介绍。

6.脂质体的质量评价脂质体的粒径大小、粒度分布、包封率和稳定性等可直接影响脂质体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除应符合《中国药典》有关制剂通则的规定外,目前控制的项目如下:

(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脂质体的形态为封闭的多层囊状或多层圆球,可用光学显微镜法观察,粒径小于2μm时须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均应提供照片。可用光学显微镜、电感应法(如库尔特计数法)、光感应法(如粒度分布光度测定仪)或激光衍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及其分布。

(2)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

包封率=(脂质体中包封的药量/系统中包封与未包封的总药量)×100%

包封率不得低于80%。

载药量是指脂质体内含药物的重量百分率,即

载药量=(脂质体中所含药物重/脂质体的总重)×100%

(3)突释效应或渗漏率的检查:在体外释放试验时,表面吸附的药物会快速释放,称为突释效应。开始0.5小时内释放量要求低于40%。

脂质体不稳定的主要表现为渗漏。渗漏率表示脂质体在液态介质中贮存期间包封率的变化,可由下式计算:

渗漏率=(产品在贮藏一定时间后渗漏到介质中的药量/产品在贮藏前包封的药量)×100%

(4)靶向制剂评价:脂质体应提供靶向性的数据,如药物体内分布数据及体内分布动力学数据等。通常以小鼠为受试对象,静脉注射脂质体后,测定不同时间血药浓度,并定时处死动物剖取脏器组织,匀浆分离取样,以同剂量药物作对照,比较各组织的滞留量,进行药动学处理,评价脂质体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5)脂质体氧化程度的检查:脂质体含有的磷脂容易被氧化,这是脂质体突出的问题。《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采用氧化指数为指标。

此外,脂质体制剂还应分别符合有关制剂通则(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眼用制剂、鼻用制剂、透皮贴剂、气雾剂等)的规定。若脂质体制成缓释、控释、迟释制剂,则应符合缓释、控释、迟释制剂指导原则的要求。

(二)靶向乳剂

乳剂的靶向性特点在于它对淋巴系统的亲和性。油状药物或亲脂性药物制成O/W型乳剂静脉注射后,药物可在肝、脾、肾等单核-巨噬细胞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浓集。水溶性药物制成W/O型乳剂经口服、肌内或皮下注射后易浓集于淋巴系统。W/O/W型和O/W/O型复乳口服或注射给药后也具有淋巴系统的亲和性,复乳还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失活,增加药物稳定性。

(三)微球

1.概述微球系药物与适宜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骨架实体。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实体中,粒径通常在1~250μm之间。一般制成混悬剂供注射或口服。

根据临床用途不同微球大致可以分为靶向微球和非靶向微球二类。非靶向性微球的主要目的是缓释长效,如左炔诺孕酮聚3-羟基丁酸酯微球等。口服、皮下植入或关节腔内注射的微球一般都属于以缓释为目的的非靶向性微球。

由于靶向原理不同,靶向微球又可分为三类:①普通注射微球这类微球经静脉或腹腔注射后,由于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使微球选择性的聚集于肝、脾、肺等部位,属于波动靶向制剂;②栓塞性微球注射大于12μm的微球于癌变部位的动脉血管内,微球随血流阻滞在靶区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既可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又可发挥靶向性化疗作用;③磁性微球将磁性铁粉包入微球中,利用体外磁场效应,引导药物在体内移动和定位浓集。栓塞性微球和磁性微球将在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中介绍,本节主要讨论普通注射微球。

注射用微球的载体多数应用生物降解材料,如蛋白类(明胶、白蛋白等)、糖类(琼脂糖、淀粉、葡聚糖、壳聚糖等)、合成聚酯类(如聚乳酸、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等)。

3.微球的制备微球的载体材料和制备技术与微囊类似(可参看第11章第一节),若药物能溶解或分散在载体材料溶液中,就可用于制备微球。

(1)明胶微球和白蛋白微球的制备:明胶和白蛋白均属于蛋白质类,可以通过乳化-固化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

乳化-固化法是将药物与载体材料溶液混合制成药物饱和溶液(或混悬液),再将其分散在适当的植物油或有机溶剂(可加或不加乳化剂)中制成W/O型乳浊液,然后使乳剂内相固化并分离微球。这是现有制

备方法中较为普遍而简易的方法。

内相固化的方法有加热固化和用化学交联剂(如戊二醛)固化。加热固化系利用蛋白质受热凝固的性质,可在100~180℃的条件下加热使白蛋白固化并分离制备微球。对于一些遇热易变质的药物可采用化学交联剂如甲醛、戊二醛等使白蛋白、明胶等载体材料固化制备微球。

通常微球粒径取决于制得的乳滴的粒径及乳化剂的种类与用量。

明胶微球亦可用两步法制备,即先制备空白明胶微球,再选择既能溶解药物,又能浸入空白明胶微球的适宜溶剂系统,用药物溶液浸泡空白微球后干燥即得。两步法适合于对水相和油相都有一定溶解度的药物。

喷雾干燥法是将药物与载体材料的混悬液或溶液,经蠕动泵输入喷雾干燥器,物料同干燥热气流进入的方向一致,溶剂蒸发后得微球。根据释药要求,所得微球可进一步加热固化,该法可避免使用化学交联剂或有机溶剂。

(2)聚酯类微球的制备:聚酯类微球可用液中干燥法制备。用此法制得的微球,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表面光滑的完整圆球,有的为表面粗糙的圆球,偶尔也有外形不规则的,有的表面有药物的微晶体,有的外表面有孔,许多内部多孔。

(四)纳米粒

纳米粒包括纳米囊和纳米球,纳米囊属药库膜壳型,纳米球属基质骨架型。它们均是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固态胶体粒子,粒径多在10~1000nm范围内,药物可以溶解或包裹于纳米粒中。纳米粒分散在水中形成近似胶体溶液。通常药物制成纳米粒后,具有缓释、靶向、保护药物、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特点。

1.制备方法

制备纳米粒的方法很多,常见有聚合法、天然高分子凝聚法、液中干燥法等,现分述如下。

(1)聚合法:合成高分子材料多采用聚合法制备,包括胶束聚合法、乳化聚合法和界面聚合法。

(2)天然高分子凝聚法:天然高分子材料可由于化学交联、加热变性或盐析脱水而凝聚成纳米粒。

(3)液中干燥法:液中干燥法也称溶剂挥发法。该法既可包裹水溶性药物,也可包裹水不溶性药物。即将药物溶于可挥发、且在水中可适当溶解的有机溶剂中,制成0/W型乳浊液,再挥发除去有机溶剂而得纳米球。

三、主动靶向制剂

主动靶向制剂包括经过修饰的药物载体及前体药物两大类制剂。药物载体被修饰后,或者可以避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改变载药微粒在体内的自然分布,或者可与靶细胞的受体或抗原结合,从而能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目前研究的修饰的药物载体包括修饰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修饰微乳、修饰微球、修饰纳米球、免疫纳米球等;前体药物包括抗癌药及其他前体药物、脑组织靶向、结肠靶向的前体药物等。

(一)修饰的药物微粒载体

1.修饰的脂质体

(1)长循环脂质体:如脂质体用聚乙二醇(PEG)修饰,其表面被柔顺而亲水的PEG链部分覆盖,极性的PEG增强了脂质体的亲水性,也增加了脂质体表面的空间位阻,从而减少了血浆蛋白与脂质体膜的相互作用,降低了脂质体被巨噬细胞吞噬的可能性,延长了在循环系统的滞留时间,有利于肝脾以外组织或器官的靶向性。

(2)免疫脂质体:如阿昔洛韦脂质体上连接抗细胞表面病毒糖蛋白抗体,得到阿昔洛韦免疫脂质体,可以识别并靶向于眼部疱疹病毒结膜炎的病变部位,病毒感染2小时后给药能特异地与被感染细胞结合,并抑制病毒生长,游离药物或未免疫的脂质体无此效果。

(3)配体修饰的脂质体:常用的配体包括糖蛋白、脂蛋白、转铁蛋白、多肽类、激素和叶酸等。很多

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FR)都有高度的表达。如90%的卵巢癌细胞株均有叶酸受体的高度表达。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将叶酸作为导向分子,将药物靶向输送到肿瘤部位。

2.修饰的微乳分别以磷脂和poloxamer 338作为乳化剂,豆油为油相,甘油作助乳化剂制备布洛芬辛酯微乳,二种微乳粒径几乎无差异,静注相同剂量时,以磷脂为乳化剂的微乳在循环系统很快消失,且主要分布于肝、脾、肺。而后者由于poloxamer的亲水性使微乳表面性质改变,在循环系统中存在的时间较长,到达炎症部位的药物浓度较前者高7倍。

3.修饰的微球用聚合物将抗原(或抗体)吸附或交联形成的微球,称为免疫微球,除可用于抗癌药物的靶向治疗外,还可用于标记和分离细胞作诊断和治疗。

4.修饰的纳米粒

(1)聚乙二醇修饰的纳米粒:用两嵌段PLA/PGA共聚物与PEG(分子量350~20000)以液中干燥法制备纳米球,所得纳米球表面被PEG覆盖,注射5分钟后,在肝中的量仅为未修饰纳米球的37.5%,而在血中的量为未修饰者的400%;2小时后未修饰者在血中完全消失,而修饰者尚有其总量的30%在血液中维持循环。

(2)免疫纳米粒:单克隆抗体与载药纳米球结合后通过静脉注射,可实现主动靶向。与药物直接同单克隆抗体结合相比,单克隆抗体较少失活且载药量大。

(3)配体修饰的纳米粒:将纳米粒与配体结合,也可达到主动靶向的作用。

(二)前体药物

前体药物是由活性药物衍生而成的体外药理惰性物质,在体内经化学反应和酶反应,使活性的母体药物再生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使前体药物在特定的靶部位再生为母体药物的基本条件是:①使前体药物转化的反应物或酶应仅在靶部位存在或表现出活性;②前体药物能同药物受体充分接近;③有足够量的酶以产生足够量的活性药物;

④产生的活性药物应能在靶部位滞留,而不漏入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反应。有些前体药物或者由于不够稳定,或者由于在体内转运受到阻碍,可再制备其衍生物,称为双重前体药物。

四、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一)磁性靶向制剂

采用体外磁场的效应引导药物在体内定向移动和定位集中的制剂称为磁性靶向制剂。这类制剂主要有磁性微球和磁性纳米囊,通常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载体。

(二)栓塞靶向制剂

动脉栓塞是通过插入动脉的导管将栓塞物质输送到靶组织或靶器官的医疗技术。栓塞的目的是阻断对靶区的血供和营养,使靶区的肿瘤细胞缺血坏死;如栓塞制剂含有抗肿瘤药物,则具有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用,还具有延长药物在作用部位作用时间的效果。这类靶向制剂主要有栓塞微球和复乳。

(三)热敏感靶向制剂

1.热敏感脂质体利用相变温度不同的磷脂可制成热敏感脂质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含不同长链脂肪酸结构的磷脂酰胆碱,可产生预期的相变温度。如将不同比例的二棕榈酸磷脂(DPPC)和二硬脂酸磷脂(DSPC)混合,可制得不同相变温度的脂质体,在相变温度时,脂质体的类脂质双分子层从胶态过渡到液晶态,增加了脂质体膜的通透性,此时被包封的药物释放速率亦增大。应用热敏感脂质体,可使甲氨蝶呤在局部用微波加热的肿瘤部位摄取量增大10倍以上,并抑制肿瘤的生长。

2.热敏免疫脂质体在热敏感脂质体膜上交联抗体,可得热敏免疫脂质体。这种脂质体同时具有物理化学靶向与主动靶向的双重作用,如阿糖胞苷热敏免疫脂质体等。

(四)pH敏感靶向制剂

利用肿瘤间质液的pH值比周围正常组织显著低的特点,设计了一种pH敏感脂质体。这种脂质体可用

对pH敏感的类脂(如N-十六酰-L-高半胱氨酸,简称PHC)与其他脂质混合制成,在低pH值范围内可释放药物。对pH敏感的类脂因pH不同,存在两种平衡结构,一种是开链式,一种是环式,pH低时,闭合的PHC是一种中性类脂,能够破坏脂质双层的稳定性,使脂质体内的药物不断释放出去。

五、结肠靶向药物制剂

具有结肠靶向性的药物制剂是目前研究的另一趋势。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简称OCSDDS)可避免药物在消化道上段破坏或释放,而到人体结肠释药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结肠释药对治疗结肠局部病变特别有用,而在胃肠道上段易降解的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制成0CSDDS能够提高吸收率。

靶向制剂习题

靶向制剂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靶向制剂: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2.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 3.微球:是一种以适宜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微粒。 4.纳米粒:包括纳米囊和纳米球,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的固态载药胶体微粒,一般粒径多在10~1000nm范围内。 5.前体药物:是活性药物衍生而成的药理惰性物质,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的作用后,前体药物中的活性母体药物再生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靶向制剂的是D A.药物-抗体结合物 B.纳米囊 C.微球 D.环糊精包合物 E.脂质体 2.以下属于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C A.磁性微球 B.乳剂 C. 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 D.药物毫微粒 E. pH敏感脂质体3.以下不能用于制备脂质体的方法是A A.复凝聚法 B.逆相蒸发法 C.冷冻干燥法 D.注入法 E.薄膜分散法 4.以下关于判断微粒是否为脂质体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具有微型囊泡 B.球状小体 C.具有类脂质双分子层的结构的微型囊泡 D.具有磷脂双分子结构的微型囊泡 E.由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胶团 5.以下不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机制的是B A.融合 B.降解 C.内吞 D.吸附 E.脂交换 6.已知某脂质体药物的投料量W 总,被包封于脂质体的药量W 包 和未包入脂质体的药量W 游 ,试计算此药 的重量包封率Q w C A. Q w %=W 包 /W 游 *100% B. Q w %=W 游 /W 包 *100% C. Q w %=W 包 /W 总 *100% D. Q w %=(W 总 -W 包 )/W 游 *100% E. Q w %=(W 总 -W 包 )/W 包 *100% 7.以下关于脂质体相变温度的叙述错误的为A A.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减小 B. 在一定条件下,由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质体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相 C.与磷脂的种类有关 D.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可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 E.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厚度减小 8.以下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有E A.乳化聚合法 B.天然高分子凝聚法 C.液中干燥法 D.自动乳化法 E.干膜超声法9.以下关于脂质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脂质体在体内与细胞的作用包括吸附、脂交换、内吞、融合 B.吸附是脂质体在体内与细胞作用的开始,受粒子大小、表面电荷的影响 C.膜的组成、制备方法,特别是温度和超声波处理,对脂质体的形态有很大影响 D.设计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药物的缓释性 E.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脂质体的基础物质 226

《药剂学》练习第十四章 靶向制剂

第十四章靶向制剂 (未排序)A型题 1.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A.注入法 B.薄膜分散法 C.复凝聚法 D.逆相蒸发法 E.冷冻干燥法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5122】 【正确答案】 C 2.下列哪项不是脂质体的特点 A.淋巴定向性 B.缓释性 C.细胞非亲和性 D.降低药物毒性 E.提高药物稳定性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5123】 【正确答案】 C 3.关于脂质体相变温度的叙述错误的为 A.与磷脂的种类有关 B.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可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 C.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厚度减小 D.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减小 E.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同时存在不同的相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5124】 【正确答案】 D 4.脂质体与细胞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A.吸附 B.脂交换 C.融合 D.降解 E.内吞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5125】 【正确答案】 D 5.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糖基修饰脂质体 B.聚乳酸微球

C.静脉注射用乳剂 D.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囊 E.pH敏感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5126】 【正确答案】 A 6.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为 A.固体分散体制剂 B.微型胶囊制剂 C.前体靶向药物 D.动脉栓塞制剂 E.环糊精包合物制剂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5127】 【正确答案】 C 7.通过生理过程的自然吞噬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本题1分】 【答疑编号25128】 【正确答案】 A (未排序)B型题 1. A.聚合法 B.注入法 C.复凝聚法 D.重结晶法 E.研磨法 【本题1分】 (1).纳米粒 【答疑编号25130】 【正确答案】 A (2).脂质体 【答疑编号25131】 【正确答案】 B (3).微型胶囊 【答疑编号25132】 【正确答案】 C

靶向制剂

第十六章靶向制剂 一、名词解释 1. TDS 2. 主动靶向制剂 3. 被动靶向制剂 4.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5. liposome 6. mocroemulsion 7. microsphere 8. nanocapsule 9. OCSDDS 二、思考题 1.试述靶向制剂的分类、主要特点及基本要素。 2.试述脂质体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一种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层微小囊泡 3.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有哪些特点? 答:1靶向性 2缓释性 3降低药物毒性 4 提高药物稳定性 4.简述制备含药脂质体的基本方法(4 种以上)和给药途径? 答:制备方法有: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冷冻干燥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法、PH梯度法、前体脂质体法。 给药途径:可适用于静脉注射、肌内与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眼部给药、肺部给药、经皮给药、鼻腔给药等途径。 5.何谓包封率和渗漏率?两参数对脂质体质量有何影响? 答:包封率 =(药物总量—介质中未包入的药量)/药物总量 渗漏率 =贮存后渗漏到介质中的药量/贮存前包封的药量 作为产品开发时,脂质体的暴风绿不得低于80%,渗漏率表示包封率的变化情况。 6.乳剂靶向性特点在于它对淋巴的亲合性。乳滴静脉注射经巨噬细胞吞噬后,在肝、脾中高度浓集,实现靶向;而肌肉、皮下或腹腔注射,具有淋巴靶向性。W/O型和O/W型乳剂虽然都有淋巴定向性,但两者程度不同。乳剂的靶向性有何特点?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对其靶向性有何影响? 7.微球有何特性?试简述微球的制备方法。 (1)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 (2)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 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4) 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

中药药剂学A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 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5.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A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 增加黏度E、调节口味 5.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 PbO C.KNO3 D.HgSO4 E. 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 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 形。

药剂06级《药剂学》期末试卷

药剂 ?级《药剂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分) .下列不属于膜剂质量要求的是( ) ? 外观完整光洁 ?厚度一致 ?色泽均匀 ? 硬度适中 .气雾剂喷射药物的动力是( ) ? 阀杆 ?内孔 ?抛射剂 ?推动钮 .每片药物含量在多少毫克以下时,必须加入填充剂方能成型( ) ? ?? ? ?? ? ?? ? ??? .关于缓释、控释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克服血药浓度峰谷现象 ? 可以减少服药次数 ? 减少用药的总剂量 控释制剂毒副作用较一般制剂大 、片剂制粒的主要目的是( ) ? 更加美观 ? 提高生产效率 ? 改善原辅料的可压性 ? 增加片剂的硬度 .渗透泵制剂中渗透压活性物质是( ) ? 淀粉浆 ? 蔗糖 ? 氢化植物油 ? 脂肪 .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甘油的作用是() ? 作为防腐剂 增加可塑性 延缓明胶溶解 制成肠溶胶囊 、以下关于表面活性剂特点的表达中,错误的是 ( ) ? 可溶于水又可溶于油 ? 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可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作用 、处方中含毒性药物、刺激性强的药物宜制成() ? 蜜丸 水丸 蜡丸 浓缩丸 ?、糊剂一般含粉末在多少以上() ? ?? ??? ??? ? ??? ?、以下油脂性基质中吸水性最强的是() ? 液状石蜡 ? 羊毛脂 ? 单硬脂酸甘油脂 白凡士林 ?、下述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 制剂工艺 药物粒径 ?药物晶型 服药的剂量 ?、以下不能作为 ?值调节剂的是() ? 盐酸 碳酸氢钠 苯甲酸 氢氧化钠 ?、下列制剂中需灭菌的是() ? 汤剂 中药合剂 浸膏剂 ? 酒剂 ?、下列口服剂型中吸收最慢的是( )

药剂学综述靶向制剂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靶向制剂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摘要靶向制剂可以高效提高血药浓度,减少毒副作用。此文简要介绍靶向制剂的分类,剂型及其应用。 关键词靶向制剂;微球;纳米粒;脂质体;应用 靶向制剂的概念起始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Paul Ehrlich于20世纪初提出[1]。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物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开始针对特定疾病的相关靶点,设计和构建靶向制剂,靶向制剂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剂学研究的热门之一。 靶向制剂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增强药物疗效,同时减小全身的不良反应,为第四代给药系统(DDs)。由于癌症为世界上较为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而放射性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对患者的正常细胞损伤太大,毒副作用强。所以目前,靶向制剂被认为是抗癌药的最适宜的剂型。 1.概述 靶向药物可以通过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肿瘤细胞的特定结构和靶点,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集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乃至数百倍,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杀伤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而且便于控制给药的速度和方式,达到高效低毒的治疗效果[2]。靶向制剂的作用特点[3]主要有:①提高药物对靶组织的指向型;②降低药物对于正常细胞的毒性减少剂量;③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④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1.1靶向制剂的分类 靶向制剂的特点是定位浓度、高效、低毒、控制释药、血浓恒定、顺应性提高。靶向制剂通过作用机制上分类,可分为:①被动靶向制剂,药物以微粒(乳剂、脂质体、微囊、微球等)为载体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肺等器官;②主动靶向制剂,是指表面经修饰后的药物微粒,不被单核吞噬系统识别,或其上连接有特殊的配体,是其能够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等;③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是应用温度、pH或磁场等外力将微粒导向特定部位。靶向制剂目前常用的药物载体有乳剂、脂质体、微囊、微球、纳米囊、纳米球、磁性导向微粒,也有

11药剂学习题

第十一章靶向制剂 一、问答题 1、何谓靶向制剂?有何特点?有哪些类型? 2、常用靶向制剂载体有哪些?有什么要求? 3、何谓被动靶向制剂和主动靶向制剂?试举例说明。 4、何谓前体药物制剂?有何特点? 5、何谓脂质体?有何特点?何为相变温度与相分离?它们对脂质体的质量有何影响? 6、常用脂质体包封材料有哪些?有何要求? 7、试述脂质体一般的制备方法、脂质体的质量要求。 8、举例说明脂质体在药学上的应用。 9、何谓微球、磁性微球?分别试述其特点。 10、名词解释: (1) 靶向制剂(2)脂质体(3)微球(4)纳米粒(5)前体药物 11. 从方法上讲,靶向制剂可分哪几类? 12试述乳剂靶向性的特点。 13药物制剂靶向性的主要评价参数主要有哪些 14简述被动靶向制剂的种类。 15简述主动靶向制剂的种类。 16简述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类型。 17常用的前体药物哪几类? 18试述前体药物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二、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靶向制剂的是() A、药物-抗体结合物 B、纳米囊 C、微球 D、环糊精包合物 E、脂质体 2、以下属于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 A、磁性微球 B、乳剂 C、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 D、药物毫微粒 E、pH敏感脂质体 3、以下不能用于制备脂质体的方法是() A、复凝聚法 B、逆相蒸发法 C、冷冻干燥法 D、注入法 E、薄膜分散法 4、以下不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机制的是() A、融合 B、降解 C、内吞 D、吸附 E、脂交换 5、以下关于脂质体相变温度的叙述错误的为:( ) A、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减小

B、在一定条件下,由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质体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相 C、与磷脂的种类有关 D、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可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 E、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厚度减小 6、以下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有() A、乳化聚合法 B、天然高分子凝聚法C液中干燥法 D、自动乳化法 E、干膜超声法 7、不是脂质体的特点的是() A、能选择性地分布于某些组织和器官 B、表面性质可改变 C、现细胞膜结构相似 D、延长药效 E、毒性大,使用受限制 三、多选题 1、药物被包裹在脂质体内后有哪些优点:() A、靶向性 B、缓释性 C、提高疗效 D、降低毒性 E、改变给药途径 2、使被动靶向制剂成为主动靶向制剂的修饰方法有:() A、配体修饰 B、前体药物 C、糖基修饰 D、磁性修饰 E、免疫修饰 3、制备脂质体的材料包括:() A、卵磷脂 B、脑磷脂 C、大豆磷脂 D、合成磷脂 E、胆固醇 4、下列关于前体药物的叙述错误的为:() A、前体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转化为活性的母体药物 B、前体药物在体外为惰性物质 C、前体药物在体内为惰性物质 D、前体药物为被动靶向制剂 E、母体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转化为活性的前体药物 5、脂质体制备中的逆相蒸发法特别适合于包裹什么药物:() A、水溶性 B、脂溶性 C、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 D、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 E、油类 6、根据脂质体制剂的特点,其质量应在哪几方面进行控制:() A、脂质体形态观察,粒径和粒度分布测量 B、主药含量测定 C体外释放度测定 D、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E、渗漏率的测定 7、以下属于物理化学靶向的制剂为:()

主动靶向制剂

浅谈主动靶向制剂 摘要:主动靶向制剂因其靶向性较强、毒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医药界的重视。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主动靶向给药方式及作用机制、分类等。进一步探讨当前的主动靶向制剂这项技术。 关键词:主动靶向制剂;作用机制;研究前景 靶向制剂也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一般是指运用载体将药物有目的地浓集于某特定的组织或部位的给药系统[1]。根据作用方式不同,靶向制剂可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三大类。各类靶向制剂的作用特点为:被动靶向制剂指载药微粒被巨噬细胞摄取后转运到肝$脾等器官而发挥疗效;主动靶向制剂是指用修饰的药物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转运到靶区浓集而发挥药效;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使药物在某个部位发挥疗效。由各类靶向制剂的特点可看出,主动靶向制剂可主动识别并将药物转运到病理区,从而可发挥高效的治疗作用。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进步及人类对疾病认识的加深,药物的主动靶向性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重视,主动靶向制剂也因此而倍受青睐[2]。 1 主动靶向制剂的概念 主动靶向制剂(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是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的药物传递系统主动靶向的机制为:载药微粒经表面修饰后,不被巨噬细胞识别;连接有特定的配体可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连接单克隆抗体成为免疫微粒;将药物修饰成前体药物,使其变为能在活性部位被激活的药理惰性物,在特定靶区被激活发挥作用,从而避免巨噬细胞的摄取,防止在肝内浓集,改变微粒在体内的自然分布而到达特定的靶部位发挥作用。 2 主动靶向制剂分类

靶向制剂习题

; 靶向制剂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靶向制剂: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2.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内而形成的微型囊泡。 3.微球:是一种以适宜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微粒。 4.纳米粒:包括纳米囊和纳米球,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的固态载药胶体微粒,一般粒径多在10~1000nm范围内。 … 5.前体药物:是活性药物衍生而成的药理惰性物质,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的作用后,前体药物中的活性母体药物再生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靶向制剂的是D A.药物-抗体结合物 B.纳米囊 C.微球 D.环糊精包合物 E.脂质体 2.以下属于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C A.磁性微球 B.乳剂 C. 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 D.药物毫微粒 E. pH敏感脂质体3.以下不能用于制备脂质体的方法是A A.复凝聚法 B.逆相蒸发法 C.冷冻干燥法 D.注入法 E.薄膜分散法 ) 4.以下关于判断微粒是否为脂质体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具有微型囊泡 B.球状小体 C.具有类脂质双分子层的结构的微型囊泡 D.具有磷脂双分子结构的微型囊泡 E.由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胶团 5.以下不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机制的是B A.融合 B.降解 C.内吞 D.吸附 E.脂交换 6.已知某脂质体药物的投料量W总,被包封于脂质体的药量W包和未包入脂质体的药量W游,试计算此药的重量包封率Q w C A. Q w%=W包/W游*100% B. Q w%=W游/W包*100% C. Q w%=W包/W总*100% D. Q w%=(W总-W包)/W游*100% E. Q w%=(W总-W包)/W包*100% 。 7.以下关于脂质体相变温度的叙述错误的为A A.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减小 B. 在一定条件下,由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质体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相 C.与磷脂的种类有关 D.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可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 E.在相变温度以上,升高温度脂质体膜的厚度减小 8.以下不用于制备纳米粒的有E A.乳化聚合法 B.天然高分子凝聚法 C.液中干燥法 D.自动乳化法 E.干膜超声法 #

2017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及答案

2017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及答案(17) 执业药师练习题 【A型题】 1.组成β-环糊精的葡萄糖分子数是C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E.9个 2.下列有关包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β-环糊精筒状分子的两端及外部为疏水性,而筒的内部为亲水性 B.包合物形成与否或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主客分子的立体结构和极性大小 C.难溶性药物包合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较为适宜 D.由主分子与客分子组成 E.常用的包合材料是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3.靠协同作用维持包合物稳定存在几种力中,不包括B A.色散力 B.向心力 C.偶极分子间引力 D.氢键缔合力 E.电荷迁移力 4.下列有关环糊精包合物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呈分子状,分散效果好,因此易于吸收 B.由于形成了包合物,药物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药物被包藏于环糊精筒状结构内形成超微粒分散物,释药速度慢,所以不良反应小 D.无毒 E.固体包合物基本不受外界影响,所以比单纯客分子化学性质稳定 5.微型胶囊囊心物中可加入的赋形剂是C

A.遮光剂 B.着色剂 C.阻滞剂 D.增黏剂 E.抗氧剂 6.下列有关微型胶囊制备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以明胶为囊材时,加入甲醛进行固化 B.化学的特点是不需加凝聚剂 C.制备方法有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三类 D.单凝聚法属于化学法 E.复凝聚法利用具有相反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 7.以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酯(CAP)为囊材制备微型胶囊时,所采用的固化方法是E A.加入甲醛进行胺缩醛反应 B.加入明胶进行缩醛反应 C.加入冰水中 D.加入强碱性介质中 E.加强酸性介质中 8.不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C A.海藻酸钠 B.壳聚糖 C.醋酸纤维素 D.明胶 E.阿拉伯胶 9.毫微囊的直径在A A.10~1000nm B.10~100nm C.10~1000μm D.10~100μm E.1~1000μm 10.下列有关脂质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可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 B.结构为类脂质双分子层

药用高分子材料试题库

第一题、填空题 1、依据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在传统剂型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和包装用的材料。 2、淀粉是天然存在的糖类,由两种多糖分子组成,分别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它们的结构单元是D-吡喃环形葡萄糖。 3、含A、B两种单体的共聚物分子链的结构单元有四种典型的排列方式: 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 4、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可概括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5、高分子的溶解是一个缓慢过程,其过程课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溶胀,二是溶解。 p29 6、非晶态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分为玻璃态、高弹态和黏流态,这些状态通称为 力学状态。P23 7、热致凝胶化和昙点是水溶液非离子型衍生物的重要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聚合物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8、淀粉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现象称为糊化;而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成不透明的沉淀现象则称为老化。 9、纤维素都是由D-葡萄糖单体缩聚而成的一个直链高分子,而且都是以 -1,4-葡萄糖苷键的形式连结起来的。 10、根据主链结构,可将高聚合物分成有机高分子,元素有机高分子和无机高分子。 11、链锁聚合是指整个聚合反应时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和链转移等基元反应组成。 12、制备或生产缩聚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溶聚和界面融聚。 第二题、选择题 1、下面哪项不是有关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法规(D)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B《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 C《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D《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2、聚氯乙烯的结构式为,其重复单元为(D) CH2CH Cl n

靶向制剂-研究发展

靶向制剂的研究发展 【摘要】 本文以靶向制剂的分类、机制、作用特点及医药应用为主,综述了近五年来发表的一些有关靶向制剂的研究论文与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近年来靶向制剂的研究发展。 【关键词】 靶向制剂、靶向给药、载药微粒、脂质体、抗肿瘤药物、发展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1906年由Ehrlich年提出的,至今已经100多年了.但由于人类长期对疾病认识的局限和未能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了解药物作用,以及靶向制剂的材料和制备方面的困难;直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飞速进步,才给靶向制剂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 80 年代初人们开始比较全面地研究第二代控制释放产品,即靶向制剂,包括它们的制备、性质、体内分布、靶向性评价以及药效与毒理。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的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病变部位常被形象的称为靶部位,它可以是靶组织、靶器官,也可以是靶细胞或细胞内的某靶点。靶向给药可以增加药物在靶部位的浓度、降低药物在非靶部位的浓度、延长药物在靶部位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给药后的疗效【1】。由于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所以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靶向制剂的分类 1.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被动靶向制剂即自然靶向制剂。载药微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尤其是肝的kupffer细胞)摄取,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等器官,若要求达到其他的靶部位就有困难。被动靶向的微粒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微粒的粒径大小。通常粒径在2.5-10μm 时,大部分积集于巨噬细胞。小于7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200-400nm的纳米粒集中于肝后迅速被肝清除,小于10nm的纳米粒则缓慢积集于骨髓。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血管床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单核白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除粒径外,微粒表面性质对分布也起着重要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微粒的摄取主要由微粒吸附血液中的调理素(opsonin,包括igg,补体c3b或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和巨噬细胞上有关受体完成的:吸附调理素的微粒粘附在巨噬细胞表面,然后通过内在的生化作用(内吞、融合等)被巨噬细胞摄取。微粒的粒径及其表面性质决定了吸附哪种调理素成分及其吸附的程度,也就决定了吞噬的途径和机制。 被动靶向制剂的载药微粒包括:脂质体、乳剂、微囊和微球、纳米囊和纳米球。 ○1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的双分子层内形成的微型泡囊,为类脂

执业药师药剂学习题: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靶向制剂(精品) 1下列关于靶向制剂的概念正确的描述是(本题分数1分) A、靶向制剂是进入体内的载药微粒被巨噬细胞作为外来异物所吞噬而实现靶向的给药系统 B、靶向制剂是通过适当的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需要发挥作用的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某靶点的给药系统 C、靶向制剂是用某些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的给药系统 D、靶向制剂是通过适当的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需要发挥作用的靶组织和靶器官的给药系统 E、靶向制剂是利用药物载体被生理过程自然吞噬而实现靶向的给药系统 答案解析: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2通过生理过程的自然吞噬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本题分数1分)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靶向制剂的分类及定义。 被动靶向制剂:通过生理过程的自然吞噬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作为“导弹”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使用某种物理或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的部位发生药效的靶向制剂。故本题答案应选A。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3粒径小于3μ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本题分数1分) A、骨髓 B、肝、脾 C、肺 D、脑 E、肾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微粒的靶向性。 被动靶向微粒经静脉注射后,其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粒径的大小。小于100nm的纳米囊与纳米球可缓慢积集于骨髓;小于3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管床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进而被单核白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故本题答案应选B。 标准答案:B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5)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七章缓释、控释制剂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设计缓(控)释制剂对药物溶解度的要求一般为() A.小于0.01mg/ml B.小于0.1mg/ml C.小于1.0mg/ml D.小于10mg/ml E.无要求 2.控释小丸或膜控释片剂的包衣液中加入PEG的目的是() A.助悬剂 B.增塑剂 C.成膜剂 D.乳化剂 E.致孔剂 3.关于缓(控)释制剂,叙述错误的是() A.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80%~120% B.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高于普通制剂 C.缓(控)释制剂的峰谷浓度比应小于普通制剂 D.半衰期短、治疗指数窄的药物可制成12h口服服用一次的缓(控)释制剂 E.缓(控)释制剂中起缓释作用的辅料包括阻滞剂、骨架材料和增粘剂 4.下列关于骨架片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A.药物从骨架片中的释放速度比普通片剂慢 B.骨架片应进行释放度检查,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C.骨架片一般有三种类型 D.亲水凝胶骨架片中药物的释放比较完全 E.不溶性骨架片中要求药物的溶解度较小 5.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A.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激光小孔压出 B.药物由控释膜的微孔恒速释放 C.减少药物溶出速率 D.减慢药物扩散速率 E.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6.下列哪一项根据Noyes-Whitney方程原理制备缓(控)释制剂() A.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B.制成包衣小丸或片剂 C.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D.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片 E.制成乳剂 7.亲水凝胶缓控释骨架片的材料是() A.海藻酸钠 B.聚氯乙烯 C.脂肪 D.硅橡胶 E.蜡类 8.不是以减小扩散速度为主要原理的制备缓、控释制剂的工艺是() A.包衣 B.微囊 C.植入剂 D.药树脂 E.胃内滞留型 9.对渗透泵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释药不受pH的影响 B.当片芯中的药物未完全溶解时,药物以零级速率释放。 C.当片芯中药物浓度低于饱和溶液时,药物以非零级速率释放。 D.当片芯中的药物未完全溶解时,药物以一级速率释放。 E .药物在胃与肠中的释药速率相等 10.评价缓(控)释制剂的体外方法称为()

《药学导论(A)》模拟卷及答案[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药学导论(A) 模拟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二、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三、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四、药物不良反应:是指那些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引起患者生理生化过程紊乱或结构改 变等危害机体的反应。 五、缓释制剂: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达到延长药效的一类制剂。 六、受体:与药物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七、道地药材: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特有的生产技术或加工方 法,而质量、疗效优于其他产地的同类药材。 八、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浓度或剂量。 九、药物杂质:指物质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 康有害的物质。 十、生物药物: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中制取的各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 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包括生化药品与生物制品。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 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十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现代药学的任务( A ) A控制疾病发生 B 保证合理用药 C研制新药 D 培养药学人员 E 生产供应药品 2.下列选项不属于药剂学分支学科的是( B ) A.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B. 临床药学 C. 物理药剂学 D.工业药剂学 E.生物药剂学. 3.经加工炮制后的中药称为 ( A ) A中药饮片 B. 生药 C. 中成药 D. 天然药物 E. 中药制剂 4.在片剂中可以作为崩解剂的是 ( D ) A.糖粉 B.硫酸钙 C.乙醇 D.干燥淀粉 E.乳糖 5.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载体有 ( E ) A.温度敏感性材料 B. 磁性材料 C.栓塞材料 D.pH敏感材料 E.以上全 6.中药的药性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C ) A四气 B.五味 C.七情 D.归经 E.升降沉浮 7.注射剂处方设计一般不考虑以下哪项因素( B ) A.药物溶解度 B. 药物的粉碎度 C. 注射剂的安全性 D. 药物的稳定性 E.药物的理化性质 8.受体类型中不包括以下哪一类 ( E ) A. G蛋白偶联受体 B. 酪氨酸激酶受体 C. 细胞因子受体 D.离子通道受体 E. 细胞外受体 9.五味不包括以下哪味.( C ) A.苦 B. 甘 C. 温 D. 酸 E. 咸 10.中国药典是由编纂下列哪个部门编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和颁布实施的法典。( C )

2019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巩固练习题及答案5

2019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巩固练习题及答案5 第5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一、最佳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脂质体 B、靶向乳剂 C、热敏脂质体 D、纳米粒 E、修饰的脂质体 2、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作为“导弹”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3、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糖基修饰脂质体 B、聚乳酸微球 C、静脉注射用乳剂 D、氰基丙烯酸烷酯纳米囊

E、pH敏感的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4、应用物理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称为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5、粒径小于10n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脉注射后的靶部位是 A、骨髓 B、肝、脾 C、肺 D、脑 E、肾 6、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A、磁性靶向制剂 B、热敏靶向制剂 C、栓塞靶向制剂 D、pH敏感靶向制剂 E、免疫靶向制剂 7、被动靶向制剂经静脉注射后,其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 A、粒径大小 B、荷电性

C、疏水性 D、溶解性 E、酸碱性 8、表面带正电荷的微粒易被摄取至 A、肝 B、脾 C、肾 D、肺 E、骨髓 9、可缓慢积集于骨髓的粒径大小要求 A、2.5-10μm B、<7μm C、>7μm D、200~400nm E、<10nm 10、大于7μm的微粒可被摄取进入 A、肝脏 B、脾脏 C、肺 D、骨髓 E、淋巴系统 11、属于物理化学靶向的制剂有

药用高分子复习题

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高分子 高分子是由碳、氢、氧、氮、硅、硫等元素组成的由共价键连接起来的相对分子量为104~106的化合物分子量足够高的有机物。 2、共聚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3、高分子近程结构 聚合物的一次结构,也叫化学结构.包括高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连接方式、空间构型、序列结构以及高分子链的几何形状. 4、高弹态 链节可以较自由地旋转,但整个分子链不能移动。例如常温下的橡胶。高弹态是高聚物所独有的罕见的一种物理形态,能产生很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可逆恢复原状。 5. 表面活性剂 具有长碳链(碳原子数大于8)的极性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看,表面活性物质是两亲分子,一端亲水(-OH,-COOH,-SO3Na等),另一端亲油(憎水)(-R等)。当浓度很小时,溶液的表面张力便急剧减小,但减小到一定值后就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变化。 6、自组装胶束 两亲性或离子型嵌段(或接枝)共聚物自组装真正纳米尺寸(<100nm),而且呈现较窄的粒径分布.由疏水性内核及亲水性外壳组成. 二、填空题 1、增塑剂在胶乳包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软化乳胶粒子并降低高分子材料的Tg , 使包衣过程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2、药物释放机制涉及: 通过孔的扩散、聚合物的降解、从包衣、微胶囊、高聚物微凝胶、聚合物胶束与微乳胶粒等膜表面释放.其中,控释、缓释给药的机制又可分五类:扩散、溶解、渗透、离子交换和高分子挂接. 3、天然用高分子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单元可以分为多糖、蛋白质和其它类. 4、作为药用辅料,天然药用高分子及其衍生物不仅用于传统的药物剂型中,而且可用于 缓控释制剂、纳米药物制剂、靶向给药系统和透皮治疗系统 . 5、用于优质药用塑料瓶的主要材料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对丙二甲酸乙 二酯(PE TP).它们具有良好的耐冲击强度、耐环境应力性.耐化学性和良好的气体阻隔性阻湿性.并且无毒,被广泛用于片剂、胶囊、胶丸药品的包装. 四、问答题 1、什么叫药用高分子材料?简述药用高分子材料与传统辅料的共同点及不同点? 答: 药用高分子材料是指现代药物制剂中协助主药(原料药)产生特殊功能的一类材料,如控缓释、靶向、黏附等,以及包装药品或与药品直接接触的一类生物材料。 药用高分子材料与传统辅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都是主药以外的另一种材料,一般说来它们单独使用无药效作用(部分具有很小的医疗价值与防治作用),但又是制剂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 不同点: (1)出发点不同,产生的术语叫法不同。 站在药剂学的立场,原料药主药,其余称辅料; 站在材料学的立场,是生物材料的药用分支 (2)历史发展与科学进步造成的内涵差异。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新剂型)模拟试卷5.doc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新剂型)模拟试卷5 1 靶向制剂不能减少给药剂量。( )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2 小于50nm的纳米囊和纳米球可缓慢浓集于( ) (A)肝脏 (B)脾脏 (C)肺 (D)淋巴系统 (E)骨髓 3 大于7μm的微粒能够被动靶向( ) (A)肝脏 (B)脾脏 (C)肺 (D)淋巴系统 (E)骨髓 4 磁性药物微球中含有( )物质,使其在体外磁场引导下,到达靶位

(A)单克隆抗体 (B)白蛋白 (C)脱氧核糖核酸 (D)铁磁性物质 (E)聚丙烯酰胺 5 用抗体修饰的靶向制剂为( )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6 乳剂的靶向性特点在于其对( )有亲和性 (A)肝脏 (B)脾脏 (C)骨髓 (D)肺 (E)淋巴系统 7 同时具有物理化学靶向和主动靶向的双重作用是( )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D)前体药物 (E)热敏免疫脂质体 8 下列制剂中属于靶向制剂类的有( ) (A)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 (B)肾上腺素气雾剂 (C)聚苯乙烯磁性微球 (D)普萘洛尔黏附片 (E)芬太尼贴剂 9 下列制剂中不是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为( ) (A)磁性靶向制剂 (B)栓塞靶向制剂 (C)单克隆修饰靶向制剂 (D)热敏靶向制剂 (E)pH敏感脂质体 10 下列制剂中不作为靶向给药的是( ) (A)纳米囊

(B)脂质体 (C)β一环糊精包合物 (D)微球 (E)前体药物 11 下列制剂中属于被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是( ) (A)DNA一柔红霉素结合物 (B)药物一抗体结合物 (C)氨苄西林毫微粒 (D)抗体一药物载体复合物 (E)磁性微球 12 不是脂质体特点的是( ) (A)靶向性 (B)组织相容性 (C)细胞亲和性 (D)提高药物释放速度 (E)提高药物稳定性 13 脂质体用聚乙二醇(PEG)修饰,增强其靶向性的原因在于( ) (A)使脂质体表面柔顺

药剂学模拟题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药剂学模拟试题 试题一 一、将下列缩写译成中文,对术语进行解释(10分) 二.DTA 2.DSC 3.Z值4.CRH 5.microcapsules 6.Liposomes 7.Filtration 8.等渗溶液9.休止角10.HLB值 二、选择题(每题可能有一个以上答案10分) 二.碱性较强注射液的容器最好选用 A.低硼硅酸盐玻璃安瓿B.中性玻璃安瓿C.含钡玻璃安瓿D.高硼玻璃安瓿 2.注射液除菌过滤可采用 A.孔径为0.22μm的微孔滤膜B.钛滤器C.6号垂熔玻璃滤器D.硅藻土滤棒3.控释制剂的控释机制有 A.扩散B.溶蚀C.溶剂活化D.离子交换 4.以下哪些对药物经皮吸收有促渗透作用 A.表面活性剂B.DMSO C.丙二醇D.月挂氮唑酮E.植物油 5,静脉注射脂肪乳剂要求微粒直径为 A.<1μm B.<1μm,少量<5 μm C.<10 μm D.<5 μm,少量<10 μm 6.氯化钠等渗当量的含义是 A.使溶液成为等渗所需的药物克数B.与1g氯化钠呈现等渗效应的药物克数C.与1g药物呈现等渗效应的氯化钠克数D.与0.9%氯化钠呈现等渗效应的药物克数7.下列有关PEG软膏基质的叙述哪条是错误的 A.与苯甲酸配伍能发生软化B.性质稳定不易霉败,对皮肤的润滑保护作用较差C.能与渗出液混合并易洗除,长期使用可引起皮肤干燥D.PEG6000的聚合度大,几乎不溶于水 8.下列哪项是造成裂片的原因 A.压力过大B.颗粒中细粉过多C.冲模磨损变形D.润滑剂量不足 9.为提高浸出效率,采取下列的措施中哪些方法是正确的 A.选择适宜的溶剂B.加表面活性剂C.将药材粉碎得越细越好D.恰当的升高温度E.加大浓度差 10.下列有关维生素C注射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硫代硫酸钠作抗氧剂B.以115 ℃热压灭菌15分钟C.处方中加NAHCO3调节PH使成偏碱性,减小刺激D.在氮气流下灌封 三、问答题75分) 1.试述复乳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特点。(8分) 2.试述粉粒理化特性对制剂工艺的影响。(8分) 3.薄膜包衣材料分哪几类?各适用于什么药物?每类写出二种包衣材料。(10分)4.设计醋酸氟轻松软膏(乳剂型)的处方,写出各成分的作用及制备方法。12分)5.某油状液体药物剂量为每次0.lml,每日2次,请设计固体口服剂型,写出处方与制备方法(不必写出组成的用量)10分) 6.支气管扩张药硫酸沙丁醇胺的结构如下: 系白色结晶粉末,mp 150℃,无臭,味微苦。在水中略溶,在乙醇中溶解,t1/2为5小时,常用口服剂量为每日3一4次,每次2~4mg,请设计非注射给药的速效制剂,与一天

靶向制剂.知识点梳理

第十四章靶向制剂 ★一、靶向制剂(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system,TDS):借助 载体、配体或者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二、靶向制剂优点: (1)药物制剂的给药途径与方法对药物作用至关重要,靶向给药具有优越性; (2)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顺应性; (3)也适合具药动学和生物药剂学缺陷的药物。 ★三、成功的靶向制剂:定位浓集、控制释药以及无毒可生物降解。 ★四、靶向制剂的分类:被动靶向、主动靶向、物理化学靶向。 1、被动靶向:是根据机体内不同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对不同大小的微粒具 有不同的滞留性,将药物包裹或嵌入各种类型的微粒中,从而被不同的组织、器官或细胞阻留或摄取的胶体或混悬的微粒制剂。 载药微粒被单核-巨噬系统巨噬细胞(尤其Kupffer细胞)摄取,因此是通 过正常的生理过程运送到肝、脾等器官,若要求达到其它靶部位就有困难。体内分布取决于:微粒的粒径和表面特性。

2、主动靶向制剂:是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包括: (1)载药微粒表面修饰成亲水表面,不被巨噬细胞识别。如:糖基修饰的脂质体、修饰的微乳,聚乙二醇修饰的纳米球等; (2)连接有特定的配体可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或连接单克隆抗体,如:免疫脂质体、免疫纳米球等; (3)将药物修饰成前体药物。 3、物理化学靶向:应用某些物理化学方法可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包括: (1)应用磁性材料与药物制成磁导向制剂,采用体外磁响应导向至靶部位,如:磁性微球、磁性纳米囊等; (2)使用对温度敏感的载体制成热敏感制剂,如:热敏脂质体; (3)利用对pH敏感的载体制成pH敏感制剂,如:pH敏感脂质体;(4)动脉栓塞靶向制剂,如:栓塞微球、栓塞复乳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