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后台管理系统(ExtJS 4.2+Hibernate 4.1.7+Spring MVC 3.2.8)

通用后台管理系统(ExtJS 4.2+Hibernate 4.1.7+Spring MVC 3.2.8)

通用后台管理系统(ExtJS 4.2+Hibernate 4.1.7+Spring MVC 3.2.8)
通用后台管理系统(ExtJS 4.2+Hibernate 4.1.7+Spring MVC 3.2.8)

系统可作为OA、网站、电子政务、ERP、CRM、APP后台等基于B/S架构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快速开发框架。

一、特色功能

1、采用Spring MVC的静态加载缓存功能,在首页将Javascript文件、CSS文件和图片等静态资源文件加载进来放进内存,极大提高ExtJS的加载速度。

2、三种皮肤主题:经典、灰色和海王星,支持多浏览器和多分辨率。

3、分别封装了模型层、控制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的通用操作模块,层次分明,大大减少代码冗余,二次开发效率高。

4、系统是公司多个项目的基础框架,稳定性好,支持大并发。

二、主要功能

1、采用ExtJS 4.2.1.883无限制版本,放心用于网站开发。

2、ExtJS富文本编辑器增加修改信息。

3、ExtJS的HtmlEditor的图片文件上传插件。

4、Grid列表和表单,包含添加、删除、批量删除、修改、查看、图片查看和按条件查询列表等功能。

5、导入导出Excel数据,支持xlsx和xls文件。

6、资源管理(菜单管理)。

7、用户管理和部门管理。

8、权限管理。不仅可管理各个功能模块的权限,也可以管理功能模块里的页面按钮权限。

9、报表统计。也可以嵌入其他报表工具插件。

10、采用开源的互动地图Javascript库Leaflet,处理自定义在线地图。Panel里包含2个组件,在2个组件间传递参数显示数据。

三、开发工具和采用技术

1、开发工具:Eclipse、MyEclipse和其他IDE。

2、采用Spring 3中最新最稳定的Spring MVC 3.2.8版本。

3、采用Hibernate 4.1.7。Spring MVC 3.2.8支持的最高Hibernate版本是4.1.7,更高的Hibernate版本和Spring MVC 3.2.8组合会遇到兼容问题。

4、Hibernate集成二级缓存框架Ehcache。

5、数据库是MySQL、Oracle和SQL Server,Hibernate的Dialect可使程序移植到其他数据库。

6、采用开源的互动地图Javascript库Leaflet,处理自定义在线地图。

7、采用Google Guava Collections,性能高于Apache Collections。

四、代码结构

部分代码作用:

1、BaseParameter、ExtJSBaseController、BaseService、BaseDao:分别封装了模型层、控制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的通用操作模块。

2、ListView、PageView和QueryResult:作为ExtJS的后台分页模块。

3、SystemInitListener:加载以XML格式的数据字典,放进内存供调用。

4、LoginFilter:处理登录各种情况,将session为null的操作重定向到登录页面。

5、CustomDateEditor:处理日期参数并注册到控制器里,否则Spring MVC的参数处理将出错。

6、ExceptionCode、ServiceException:处理异常信息。

7、CacheFactory:处理Ehcache二级缓存。

8、还有其他很多工具类等等。

五、系统界面

1、ExtJS富文本编辑器增加修改信息

2、ExtJS的HtmlEditor的图片文件上传插件。建议:不要在ExtJS里集成百度编辑器、KindEditor或CKEditor等HTML编辑器,因为在某种情况下会遇到界面扭曲、浏览器兼容问题

3、Grid列表和表单,包含添加、删除、批量删除、修改、查看、图片查看等功能

4、按条件查询列表

5、导入Excel数据,支持xlsx和xls文件。灰色皮肤主题效果

6、资源管理(菜单管理)。经典皮肤主题效果

7、用户管理列表,密码经过MD5加密

8、权限管理。不仅可管理各个功能模块的权限,也可以管理功能模块里的页面按钮权限

9、报表统计。也可以嵌入其他报表工具插件

10、采用开源的互动地图Javascript库Leaflet,处理自定义在线地图。Panel里包含2个组件,在2个组件间传递参数显示数据

11、Excel导出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信息的概念 (1)从信息的作用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负熵”等。(没有揭示信息的本质) (2)从信息的范围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只指出了信息概念的外延,及信息的范围,定义应该表达概念的内涵) (3)从信息的内容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质的方面,但是a信息的范围没有划定,b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 (4)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标志等。 a、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b、从认识论层次上看,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不够通俗,并且从两方面定义,不便于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面第三、四类观点,因此该定义基本上属于第三类定义,但事物发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2、信息的属性 (1)普遍性。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必然存在着信息,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交换。 (2)多样性。 (3)可识别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 (4)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信息的内容将进行加工处理。 (5)与载体的不可分析。信息需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6)与载体的独立性。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 (7)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 (8)可共享性。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非消耗性。可以多次开发,反复利用。 (10)强时效性。信息老化和更替。 3、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这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述。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 从三者的范围大小来看,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属于一种包含关系 (2)信息与数据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狭义,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广义,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4、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特征: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7、信息服务(Information?Service)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8、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9、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10、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1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生产、加工、分析、研究、传播、管理、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12、信息政策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实现信息管理目标而规定的信息管理行为准则,是进行信息管理决策的指导方针,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管理思想,

(完整版)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精品课程) 可以有很多方式的,没有固定答案,但实际工作中,要考虑实际来选择。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如OA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ERP 系统等;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如局域网、门户网站、VPN网络;三是使用沟通交流平台,如BBS、电子邮件、新闻组等方式、企业qq、飞信、rss订阅等;四是将其编纂成内部刊物、出版物;五是其他方式,如利用宣传栏、宣传板宣传,甚至有的更强的在公司厕所也宣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三个层次,四个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数据+背景=信息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物理信息的物质符号。 信息+经验=知识 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取决于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普遍性和客观性、广延性和无限性、共享性、时效性、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传递性 分类:按性质划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的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以文献为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标 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技术因素占主导因素 资源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本体论、认识论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对象:广义: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内容:实质就是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目标:生产和开发、利用、管理机制 任务宏观: 微观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

信息管理学基础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栈交流 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简单的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说课材料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3)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政策、计划、规划)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是该视角下的典型研究领域。 (4)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在此视角下,信息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7、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武大、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真题笔记

PS:各章都是按照个人认为的重要程度,也就是会考的可能性来排序的,加粗的重要,有划线的的更重要。 第一章 (连续好几年没有出了,今年应该会出现一道,名词的可能性比较大) 1、社会信息化、信息管理 2、信息、社会信息 3、信息化、信息的特征和性质 论述:信息管理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第二章 (重点章,名词和简答都会出现,熟悉掌握前三组) 1、信息直接交流与信息社会代理交流的区别、多向主动主动传递(单向被动传 递) 2、信息传递的密度递减原则、信息失真 3 4、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特征、信息栈 第三章 (重点章,从考题分布就可以看出) 1、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马太效应 2、文献信息老化的影响因素、赖普斯曲线 3、齐夫分布曲线、齐夫分布定律 4、赖普斯指数、(文献的)半衰期 第四章 1、简述信息搜集的方法和途径 2、零次信息源在经济活动和科技活动中的作用 3 4、怎样评价信息获取的效率 5、简述信息的经济性评价方法 第五章 (重点章,从考题分布就可以看出) 1、XML、与传统的文献型组织相比,网络信息组织有哪些主要特征 2、KWOC(题外关键词索引)、信息组织的基本内容 3 4 、知识组织、信息组织的特性和原则 (了解:网络信息源的特点)

第六章 1、向量空间检索模型、布尔逻辑检索模型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系统、 3 4、信息检索的程序 第七章 1、信息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研究的主要内容 2、信息服务的原则 3、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 4、简述用户行为的特征 5、信息服务、穆尔斯定律 PS:后三章感觉八、十会被忽略,因为就九、十没有一起考的,第八章也时隐时现,所以…… 第八章 ①制定信息与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误区 ②当代信息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③诺兰模型 ④信息系统 第九章 ①非营利信息机构的营利方法 ②简析信息机构的管理办法 ③非营利信息机构为什么要设置专门的营利部门 ④信息机构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是什么?在考虑营销计划时需要考虑哪些策略 第十章 ①信息法律②信息政策的评价③信息政策 更多资料: 2014年武汉大学档案学考研必备资料(无敌版) 武汉大学情报学/档案/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资料 2014年武汉大学/武大情报学专业考研必备资料(专业课无敌版) 2014年武大/武汉大学管工/情报考研数据库原理教程全套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

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部分信息管理 一.熟悉和掌握 1.当信息产生后,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信息流由两条渠道流向利用者,一条是直接由生产者流向利用者,另一条是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向信息利用者。前者称为信息传递的非正规渠道,后者称为信息传递的正规渠道。 2.信息管理的概念:P22 ** 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规渠道和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简记:1.综合方法控制信息流 2.提高利用率 3.实现信息的价值) 3.信息管理研究的内容:P23 ** ·从技术角度,研究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当前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贮、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 信息管理的方法(或支持工具)有:分类、主题、代码、数据库、元数据、搜索引擎和各类信息系统、网络等。 ·从经济角度,主要研究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问题。 ·从行政和法律角度,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 ·从人文角度: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 信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其理论方法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学等众多学科。已经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学科领域,如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系统、信息用户、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法学等等。 4.信息管理的总目标和分目标:P25 ** 总目标是信息管理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的行动纲领,也是信息管理的主体系统与被管理的客体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信息管理体系中子系统的独立和具体的目标,是信息管理的分目标。分目标为保证总目标的实现服务,并受到总目标的制约。5.信息管理的总目标确定为(总目标内容):保证社会信息流在不同渠道中有序流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的进行,使各类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效能,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中发挥作用。(简记:1.使信息流有序化 2.有领导有组织协调一致 3. 高效低耗利用)** 6.为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可以进一步将其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分目标:P25 ** 信息的生产与开发分目标;信息利用分目标;信息管理机制分目标

信息管理学基础1-4章重点

1-信息与信息管理 1.1结合实际的应用领域,认识和理解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1.1.1信息概念: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1.1.2信息管理: 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1.2信息管理研究及实践的多重视角,及不同视角的特点; 1.2.1信息管理研究的多视角及特点: ①从技术上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利用者。 ②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和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③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的利用信息,更好的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 ④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的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 1.3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及方法; 1.3.1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是一种信息管理模型,对信息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创建到使用到归档和处理,它是一种针对信息主动管理的过程策略,其宗旨在于保证信息传播的连续性。 1.3.2方法: ①信息创建阶段,创建阶段是信息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 ②信息采集阶段,采集是信息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起点 ③信息组织阶段,是为信息集合提供有序化的结构 ④信息存储阶段,信息存储是实现信息价值的基础 ⑤信息利用阶段,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宗旨,是用户对所提供的信息有效地运用的过程 ⑥信息清理阶段,随着信息老化失去价值,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对没有保留或保存必要的信息经行清理或销毁。 1.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 1.4.1发展历程和阶段 追溯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4个典型阶段,即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 ①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 ②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③资源管理阶段,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④知识管理阶段,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活动,其实质是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

信息管理学基础

信息管理学基础 信息组织的思想方法之分类法有关作业 院系:管理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1151 姓名:庄艳 学号:1151807144

一、尝试分析当当网上书店的图书分类体系与《中图法》图书分类体系,给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思考为什么网上书店的分类体系不像图书馆那样严格采用《中图法》? (一)《中图法》与当当网上书店分类体系各自的特点 1.《中图法》图书分类特点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在我国文物事业管理局的支持下,由北京图书馆倡议,集中全国36个大型文献单位的力量共同编制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宏观结构包括:绘制说明、基本大类表、主表、附表、字顺索引、使用手册等。类目是构成分类法的最基本要素,每个类目代表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文献集合。《中图法》的类目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中图法》拥有自己的复分表、类目仿分和标记系统。 1.1 分类检索 印刷版采用浏览检索,采用了等级体系分类。电子版采用浏览与直接相结合的检索,采用了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检索语言,以类目—主题词对照索引方式编制大型一体化检索语言,推动了主目录的建立,极大的提高了主题标引和分类的质量及效率。 1.2 类目的设置、划分 遵循科学性、严谨性为原则,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作为人类知识领域的基本构成建立基本序列设置了5个基本类下分22大类。考虑到各学科领域的平衡的基础上,以国际上通用的基本学科划分和专业划分为依据,同时考虑习惯的知识领域进行划分。 1.3 分类标准 以一定的思想观念,以该学科内容体系为基础作为分类标准。使整体分类更具有科学性、普遍性及严谨性。 1.4 类目的排列 大体按“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即“政治—经济—文化”的次序排列。按照属性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理论到应用的次序排列,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1.5 类目的注释 运用了类目类容注释、分类方法注释、类目沿革注释、类目彷分注释。2. 当当网图上书店图书分类法特点 从当当网上图书对书籍的分类来看,其分类类目属于网络图书分类法。可以说是网络图书分类法一个很好的代表。普遍采用主题分类。 2.1 分类检索 采用浏览与直接相结合的检索。分面分类体系,提供自由组配的空间,为用户提供多途径检索,是一种后组式的分类语言。 2.2 类目的设置、划分 继承了不少中图法的分类特点, 以普遍性、利用性、检索性为原则,以读

信息管理学基础习题,重点.doc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木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 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木概念 2. 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 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 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 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木章重点 1. 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 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 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炳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木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木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 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 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 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 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 信息传逆的基本规律 6. 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木章重点 1. 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 栈交流 3. 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 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信息管理学基础教案

信息管理学基础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第二章信息交流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栈交流 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 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信息交流行为的界定、信息交流与传播模式、信息交流与信息交换、信息扩散原理、信息守恒规律、信息交流的障碍。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第三章信息分布 一、教学目的 了解信息产生分布中的马太效应,了解马太效应的数学模拟,理解信息按空间、作者、时间等分布的基本规律,掌握信息分布的基本定量规律,掌握半衰期、普赖斯曲线、普赖斯指数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产生分布中的马太效应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信息管理 一、信息管理概述 1.信息管理的概念 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2.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流。 3.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当前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 信息管理的方法(或支持工具)有:分类、主题、代码、数据库、元数据、搜索引擎和各类信息系统、网络等。 (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问题。 (3)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 (4)从人文视角: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尤其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在此视角下,信息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4.信息管理的流程 (1)信息创建阶段。创建阶段是信息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是进行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起点。在信息创建阶段需要保持文档格式、规范以及元数据描述的一致性。 (2)信息采集阶段。采集是信息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起点。信息采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手工收集和自动获取。 (3)信息组织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为信息集合提供有序化的结构,使之形成一个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武汉大学出版社)考研复习笔记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封 面

笔记 第1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的含义、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和性质★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而在通信领域,信息被看做有序程度(或组织程度)的度量和负熵,是用以不确定性的东西。从本体论层次上来看,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方式。即: “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 从认识论层次上来看,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即: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在认识论层次上,没有主体就没有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 认识论层次和本体论层次信息概念比较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是同时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信息的特征和性质: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型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2、社会信息化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 ① 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 ② 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 ③ 企业信息化阶段

信息管理学基础详细笔记

●社会信息:自然界·生 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 息,只要有人类主题介 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 的特定目的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 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 列组合的物理符号 ●信息:定情况下经过整理 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 文字、符号、图像、声音、 信号等 ●知识:是信息接受者通过 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 得的正确结论 ●情报:已知的需求者所寻 求的知识或信息 ●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 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 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 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 典型的外延所指,是转化 过程的递进链,是加工组 织程度的等级链,是价值 量的等级链。 ●信息的性质和特征:①信 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 限性③信息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传递性④信息对物质 载体的独立性⑤信息对认 识主体的相对性⑥信息对 利用者的共享性⑦信息的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⑧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 性 ●分类:⑴按信息的性质—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 用信息⑵按信息的内容— 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 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 法规信息、娱乐信息⑶按 信息的流通渠道—正式信 息、非正式信息⑷按信息 的记录方式—语声信息、 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 字信息、计算信息 ●分类目的:为了认识信息 的性质和特征,以便描述 信息和处理信息。无论从 什么样的角度进行划分, 不同种类的信息之间并没 有绝对的界限,彼此之间 互有交叉重叠。尤其是我 们从内容角度对信息的划 分更是如此 ●社会信息化:人类社会发 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 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 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 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 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社会信息化层次:⑴通过 自动控制、知识密集而实 现的生产工具信息化⑵通 过对生产行业、部门以至 整个国民经济的自动化控 制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系 统信息化⑶通过通信系 统、咨询产业以及其它设 施而实现的社会生活信息 化 ●社会信息化发展阶段:① 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 ②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 系统阶段③企业信息化阶 段④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 化 ●社会信息化的基本表现形 式之一:经济信息化 ●三金工程:金桥,金卡, 金关 ●信息管理的实质—人类综 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 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 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以 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 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 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⑴ 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 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 图书馆产生和长期存在为 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 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⑵ 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 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 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 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 造为主要工作内容。⑶资 源管理阶段—取代过去单 纯以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 理,主张对信息资源要运 用技术、经济人文的手段, 进行统筹规划全面管理, 即管理特征是自上而下的 集中式的可控的个性化的 实时的管理。⑷知识管理 阶段-知识管理正是在克 服信息管理固有的缺陷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 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 理活动,其实质是将结构 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 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 系起来 ●信息交流:为不同时间或 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 间的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①信息发送者②信息接受 者③交流通道④符号体系 ⑤知识信息库,是信息交 流的最根本来源和最终极 的归宿⑥支持条件 ●信息栈:可以进行信息的 存储,转换,处理,传递 的节点 ●时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时 间传递;栈主要实现信息 的远距离传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