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考试 文档

国际金融考试 文档

国际金融考试 文档
国际金融考试 文档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学》(管理类专业)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 国际清偿力

2. 丁伯根原则

3. 杠杆租赁

4. 外汇会计风险5.票据发行便利6. 货币互换交易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汇率有上升趋势。

()2. 汇率政策属于支出调整政策中的一种。

()3.在间接标价法下,当外国货币数量减少时.称外国货币汇率下浮或贬值。

()4.A国对B国货币汇率上升,对C国下跌,其有效汇率可能不变。

()5.套汇与套利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

()6.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实现。

()7.国际借贷说实际上就是汇率的供求决定论。

()8.买方信贷就是由卖方银行给予买方提供的信贷。

()9.“牙买加协议”之后,黄金不再成为货币制度的基础,因此黄金不再列入一国的国际储备。

()10.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特别强调预期在危机中的作用。

()11. 纸币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铸币平价。

()12. 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问题时,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

()13.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低利率货币远期会发生升水现象。

()14.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套汇”是指在外汇市场中利用汇率差异而谋利的行为。()15.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类型。

2.简述世界银行的贷款原则与贷款方向。

3.简述企业在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时应如何防范外汇风险。

4.简述项目融资与一般的银行贷款融资的区别。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1. 若某日:纽约市场:GBP1= USD 1.4410/20

伦敦市场:GBP1 = CHF 5.4650/60

瑞士市场:USD1 = CHF 3.2566/73

若不考虑费用,利用100万瑞士法郎套汇,是否可获利?获利多少?(要求写出过程) 2.在一个时期,美国金融市场上3个月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为12%,英国金融市场上3个月英镑定期存款利率为8%,假定当前美元汇率为GBP1=USD2.000,3个月的美元期汇贴水为10点。现在某个投资者有10万英镑。

试问:(1)投资者应选择何种货币存款比较划算?

(2)该投资者可以获利多少?

五.案例讨论(12分)

1999年6月,美国C公司的德国子公司C1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的不足,而此时其法国子公司C2正好有5000万法国法郎的资金闲置,总公司决定C1资金问题由C2的

资金调出来解决。此时欧洲货币市场各银行的外汇报价如下: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学》(管理类专业)试卷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

1. 国际清偿力:指一个国家无须采取任何影响本国经济正常运行的特别调节措施,即能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护其汇率稳定的总体能力。

2. 丁伯根原则:要实现N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3. 杠杆租赁:指一家租赁公司先出一小部分资金,其余的通过租赁把租赁物件作为抵押,以转让收取租金的权利作为附加担保的租赁形式。

4. 外汇会计风险:也称外汇结算风险,指跨国公司在将功能货币转换为记账货币时,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是賬面价值发生变化的可能。

5.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中期融资安排,根据这种安排,以商业银行的包销承诺为条件,借款人可以以发行短期票据的形式获取中期资金的融资形式。

6. 货币互换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发挥各自借款优势,相互交换所借货币种类的交易形式。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类型。

答案要点:按发生的原因,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类型有:

(1)因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失衡;

(2)因货币供给过多导致的货币性失衡;

(3)因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的周期性失衡;

(4)因经济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导致的结构性失衡。

2.简述世界银行的贷款原则与贷款方向。

答案要点:世界银行的贷款原则是:(1)贷款对象是成员国政府;(2)由政府提供担保;(3)必须用于申请国特定的生产性项目;(4)必须是不能以合理条件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5)成员国必须有偿债能力。

世界银行贷款的方向主要是:农业、能源、开发金融公司、人口计划、非项目贷款等,近年新增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贷款。

3.简述企业在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时应如何防范外汇风险。

答案要点:企业在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外汇风险的防范:(1)选择好交易中的计价结算货币;(2)选择好适当的结算方式;其中尽可能选用收款及时、安全的结算方式;(3)根据结算货币的币值走势,适当调整进出口报价。4.简述项目融资与一般的银行贷款融资的区别。

答案要点:项目融资和一般的银行贷款融资的主要区别在于:在银行贷款融资中,借款企业承担项目的风险,并用其财产提供担保,因此借款企业要求有一定的资信。在项目融资中,贷款人也要承担项目风险,风险担保则仅限于该项目,还款来源是该项目未来的收益,项目的成败对贷款人能否收回贷款具有决定意义,而与融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关系不大。简要地说,在一般银行贷款融资中,贷款银行主要看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与资信;而在项目融资中,银行主要看项目市场情况。

四.计算题

1.答案要点:(1)套汇可行性的判断:

将这三个市场的买入价相乘:1.4110 ×0.1829 ×3.2566=0.8583

三个市场的卖出价相乘:1.4420× 0.1830 ×3.2573=0.8596

可见:在这三个市场上进行套汇是可行的。

(2)套汇方向与收益:

CHF------USD-----GBP-----CHF

如果以100万瑞士法郎投入,按照以上方向可获利16.35万瑞士法郎。

2. 答案要点:

(1)根据题中条件可知,三个月美元期汇率为:USD 1= GBP 0.49

投资者若存入美元,并作期汇交易:

三个月本利和=10×2.000×(1+12%×3/12)=20.6万美元=10.094万英镑

投资者若存入英镑:

三个月本利和=10×(1+8%×3/12)=10.20万英镑

显然,该投资者应该选择英镑存款比较划算。

(2)存入3个月英镑比存入3个月美元可以多获利10.20-10.094=0.106万英镑

五.案例讨论

答案要点:

(1)本案例的实质问题在于:将5000万法国法郎资金转换为德国马克,其中转换为马克数最多的方案就是最佳的资金调度方案。

(2)根据所给的资料,在本案例中,可以选择的资金调度方案有6种,分别是:

①在法国银行:直接将法国法郎转换为德国马克,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转换为马克的数量为:5000/1.9499=2564.2341万马克

②在德国银行:直接将法国法郎转换为马克,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转换为马克的数量为:5000×0.5128=2564.00万马克

③在美国银行,先将法郎调换为美元,再将美元调换为马克,则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转换为马克的数量为:(5000/5.3277)×2.7307=2562.7381万马克

④先在法国银行将法国法郎兑换为美元,再在美国银行将美元兑换为马克,则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兑换的马克数为:(5000/5.3260)×2.7307=2563.5561万马克

⑤先在法国银行将法国法郎兑换为美元,再在德国银行将美元兑换为马克,则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兑换的马克数为:(5000/5.3260)×2.7310=2563.8378万马克

⑥先在美国银行将法国法郎兑换为美元,再在德国银行将美元兑换为马克,则5000万法国法郎可以兑换的马克数为:(5000/5.3277)×2.7310=2563.0197万马克

(3)综合以上的各种方案,可以看出:方案①是最佳的资金调度方案。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学》(经济类专业)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特别提款权

2.货币危机

3.联汇制

4.欧洲债券

5.购买力平价

6.特里芬难题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国际收支逆差会引起一国外汇储备流失,进而影响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

()2.弹性论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3.在直接标价法下,较低的价格为外汇卖出价,较高的价格为外汇买入价。

()4.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5.利率平价论,主要是讲短期汇率的决定。其基本条件是两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并紧密相联,资金流动无障碍。

()6.在金本位制度下,实际汇率波动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其上限是黄金输入点,下限是黄金输出点。

()7.对于一个基本经济状况良好的国家来说,不会发生货币危机。

()8.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扩张对于刺激经济增长是有效的。

()9.为避免各国在国际收支进出口交易上的重复计值,IMF 规定各国进出口均采用CIF 价计值。

()10.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应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

()11. 货币分析理论认为,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国内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失衡。()12. 特别提款权是IMF给会员国的一种特别支付手段,可同外汇一样用于各类国际支付。

()13.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固定汇率基础之上的。

()14. 2005年7月21日以后,我国实行的是以美元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5. 欧洲货币市场的存贷款利差一般大于各国国内市场的存贷款利差。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2.简述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3.简述国际资本流动对流出国的经济效应。

4.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主要思想。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1.设欧洲货币市场的汇率如下:

纽约:USD 1=DEM1.9105

法兰克福:GBP 1=DEM3.7795

伦敦:GBP 1=USD2.0045

问:(1)三地套汇是否有利可图?

(2)若以100万美元套汇,试计算净获利(不考虑其他费用)。

2. 美国通货膨胀率为4%,法国通货膨胀率为6%,美国和法国的实际利率为年利率2%,

问:(1)假定现行汇率为FRF1 =USD0.20,根据购买力平价,一年后的汇率是多少?(2)美国和法国名义利率是多少?根据利率平价,法郎远期汇率是多少?

五.论述题(12分)

试分析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学》(

一、名词解释

1.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按其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归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和清算成员国债权债务的账面资产。

2.货币危机:指对一国货币的投机导致该种货币贬值或迫使货币当局通过急剧提高利率或耗费大量储备以保卫货币汇率的现象。

3.联汇制:指香港政府要求发行港币钞票的银行在发钞时,必须按照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水平向外汇基金交纳等值美元,从而获取港元发钞权的汇率制度。

4.欧洲债券:指在货币发行国以外以该种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5.购买力平价:两种货币购买能力的比值。

6.特里芬难题:指国际货币发行国难以同时在保证国际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不断增长需求与保持该国际货币币值稳定之间的冲突。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答案要点: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

(1)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失衡;

(2)货币供给过多导致的失衡;

(3)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失衡;

(4)经济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导致的失衡;

(5)投机资本流动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2.简述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答案要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1)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2)两国利率水平的比较;(3)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4)经济增长率;(5)政府的财政状况;(6)政府的市场干预;(7)市场预期心理因素;(8)不稳定的投机资本流动。3.简述国际资本流动对流出国的经济效应。

答案要点: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流出国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1)国际收支调整效应。(2)技术转移效应;(3)贸易进出口效应;(4)产业结构效应;(5)金融体系扩张效应。

4.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主要思想。

答案要点:第二代货币危机是由80年代中期由奥波斯特菲尔德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是货币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投机者要不要对货币进行冲击和货币当局要不要对汇率进行干预以保持其稳定,都在进行成本——收益比

较。

其中投机者的收益主要来自于汇价差,而其投机的成本则在于货币市场利率提高带来的损失。政府维护固定汇率制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一是具有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有助于维护本币信用;三是可以获得政策一致性的好声誉。政府维护固定汇率制的成本在于实施高利率带来的负效应。

当政府进行比较以后,收益大于成本时,政府就维护汇率稳定;而一旦维护汇率稳定的收益小于成本时,政府就会放弃固定汇率,货币危机就会爆发。

第二代危机理论强调了3点:(1)市场预期在危机中的作用;(2)货币危机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是投机者与政府的搏弈过程;(3)防范货币危机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性。

四.计算题

1.答案要点:

(1)套汇可行性的判断:

将这三个市场的汇率相乘:1.9105 ×2.0045 ×1/3.7795=1.0133

可见:这三个市场上汇价存在着差异,在这三个市场上进行套汇是可行的。

(2)套汇方向与收益:

在本例中,套汇的运作方向有两个:

USD——DEM——GBP——USD(正确)

USD——GBP——DEM——USD(错误)

按照第一个方向,加入投入1美元,其结果如下:

USD1—DEM1.9105——GBP0.5055——USD1.0133

显然,如果投入100万美元,则可获利:100万×(1.0133-1)=1.33万美元

2. 答案要点:

假设美国是本国,法国是外国,即期汇率则为直接标价法。

(1)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

即:一年后的远期汇率为FRF1 =USD0.1960

(2)美国名义利率=2%+4%=6%

法国名义利率=2%+6%=8%

根据利率平价

可得

即:根据利率评价,法郎远期汇率为:FRF1 =USD0.1960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1)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处于快速的增长之中,从2001年的2122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10663亿美元,成为我国对外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2)从外汇储备的来源渠道来讲,我国外汇储备的高增长主要与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有关。其中:

经常项目持续性顺差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①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分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实现了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③国内储蓄大于投资,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对出口存在着高度的依赖性;④大量资源性产品出口及出口退税政策,也刺激了出口的快速增长。

资本与金融帐户顺差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①中国经济高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直接投资;②经济高增长预示着人民币会升值,在这种预期下刺激了国际套汇资本的流入;③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世界经济预期不看好的环境下,而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加之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潜力,使得受利益驱动的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④资本项目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大量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从国外融资。(3)高额的外汇储备及其增长为中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效应。其正效应体现在:一是增强了政府干预外汇市场和平衡国际收支的能力;二是增强了中国的国际清偿力;三是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其负效应体现在:一是高额的外汇储备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二是存在着高昂的机会成本;三是容易招致贸易磨擦;四是对人民币形成巨大的升值压力。

习题

第1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错误与遗漏账户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基本差额价格-铸币流机制马歇尔-勒纳条件J 曲线效应国际收支均衡外汇缓冲政策支出

增减型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居民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转移储备资产贸易收支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综合账户差额结构性失衡货币性失衡周期性失衡收入性失衡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A. 基本账户资产增加

B. 储备账户资产增加

C. 基本账户负债增加

D. 储备账户负债增加

2.官方结算差额是指:

A. 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B. 基本项目差额与短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C. 经常项目差额与长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D 基本收支差额和基本项目差额之和

3.国际收支长期性不平衡包括:

A 结构性不平衡 B.货币性不平衡

C.周期性不平衡

D.收入性不平衡

4.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产业政策

D.科技政策

5. 下列项目应记人贷方的是:

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6.《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将国际收支账户分为:

A.经常账户 B.资本与金融账户

C.储备账户 D.错误和遗漏账户

7.下列哪个(些)账户能够较好地衡量国际收支对国际储备造成的压力

A.贸易收支差额 B.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C.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D.综合账户差额

8.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为一1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

A.增加了100亿美元的储备

B.减少了100亿美元的储备

C.人为的账面平衡,不说明问题

D.无法判断

9.国际收支政策调节主要包括:

A.需求调节政策 B.供给调节政策

C.融资政策 D.政策搭配

10.支出转换型政策主要包括:

A.汇率政策 B.政府补贴

C.关税政策 D.直接管制

11.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

A.财政政策 B.产业政策

C.科技政策 D.货币政策

E.融资政策

三、填空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______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会计报表。其任何一笔交易的发生,都涉及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方面。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所有账户可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基本账户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__________是指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

5.按对需求的不同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政策可分为__________政策和__________政策两大类。

6.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__________。

四、判断正误

1.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2. 资产减少,负债增加的项目应记入借方。

3. 储备资产借方和贷方所表示的含义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一样的。

4. 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能正好收支相抵,因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绝不恒为零。

5. 理论上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但在统计上很难做到。

6.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可存在于任何经济条件下

7. 补贴和关税政策属于支出增减性政策,而汇率政策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8. 直接管制属于单独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五、简答题

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是什么?

2、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3. 判定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依据。

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衡量标准和口径是什么?

5.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均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6.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几种类型。

7.哪些因素会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

8.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与第四版中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账户设置的差别。

六、论述题

1. 论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2.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分类和政策搭配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3. 我国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由什么关系?

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账户之间有什么关系?

5、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七、案例讨论题

八、综合题

根据以下经济事实,试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假设A国在去年共发生以下国际经济交易:

1、A国甲公司出口了300万美元的电子设备,进口方用其在美国某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支付该笔货款;

2、A国乙公司出口了400万美元的机械产品,进口方用其在该国某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支付

3、A国丙公司进口了250万美元的小麦,货款用其在美国的美元存款支付;

4、A国丁公司进口了600万美元的矿产品,货款用本国某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支付;

5、A国接待外国游客,其旅游观光费为100 万美元,外国旅行团用国外银行的美元存款支付该笔费用;

6、A国提供了价值40 万美元的物资给某国进行经济援助;

7、A国购买国外专利技术,用国外美元存款100万支付;

8、A国收到其在国外的投资收益50万美元,并将其存入本国的商业银行当中;

9、A国用100万美元进行国外直接投资,用外国银行存款支付;

根据以上经济事实编制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2章国际储备及其管理

一、名词解释

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规模管理结构管理普通提款权流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储备的机会成本

二、填空题

1、国际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______可用来_______和______的资产。

2、国际储备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3、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

4、国际储备管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内容。

5、国际储备可划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者之和又称为______,我们通常所称的国际储备是指______。

6.国际储备的需求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____________;第二是____________。7.目前国际储备中的主体是____________。

三、判断正误

1、一国在IMF的储备头寸就是其IMF的普通提款权,是该国可无条件提取的可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资产。

2、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是该国的无条件的国际清偿力。

3、一国的国际清偿力包括该国所持有的国际储备和该国向外借款的潜在能力。

4、任何国家的货币都可充当储备货币。

5、一国普通提款权的最高限额是该会员国缴纳份额的100%。

6、特别提款权可通过贸易和非贸易方式获得,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使用。

7、特别提款权是IMF于1969年创设,并按会员国国认缴份额进行分配。

8、特别提款权是一种帐面资产,会员国可用来偿还IMF的贷款。

9、国际储备安全性管理的重点在于外汇储备的安全性管理。

10、一国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其所需的储备就越少。

11、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所需的储备要少。

12、一国国际储备需求与其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成正比关系。

13、一国的经常储备量为该国全年进口额的25%。

14.一国的国际储备就是该国外汇资产的总和。

15.IMF规定黄金不再列入一国的国际储备。

16.根据国际储备的性质,所有可兑换货币表示的资产都可成为国际储备。

17.如果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其拥有的国际储备量可相对较小,反之,若实行浮动汇率制,则应拥有较多的外汇储备。

18.国际储备的过分增长会引发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四、简答题

1、简述国际储备的作用。

2、简述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区别和联系。

3、特别提款权有何特点?

4、国际储备的来源有哪些?

5、简述国际储备的构成。

五、论述题

1、试析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

2、试析国际储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3、联系我国实际,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4、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及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

5、2004年我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两方面进行收缩,试析其对我国外汇储备有何影响。

第3章外汇与汇率

一、名词解释

外汇即期外汇远期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套算汇率外汇管制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联合浮动自由浮动管理浮动名义汇率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

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金平价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买入汇率卖出汇率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 在货币实际购买力的研究中常用的汇率是:

A.固定汇率

B.浮动汇率

C.实际汇率

D.有效汇率

2. 外汇期货交易相对于外汇远期而言,具有以下优点:

A.交易集中

B.数量灵活

C.范围广泛

D.规格统一

3. 利率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有:

A. 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上升;

B. 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下降;

C. 须比较国外利率及本国的通货膨胀率后而定;

D. 汇率的变动与利率无关。

4. 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

A. 法定平价

B. 铸币平价

C. 通货膨胀率

D. 购买力平价

5.与金币本位制相比,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对汇率的稳定程度已: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6.英镑的年利率为27%,美元的年利率为9%,假如一家美国公司投资英镑1年,为符合利率平价,英镑应相对美元:

A.升值18%

B.贬值36%

C.贬值14%

D.升值14%

E.贬值8.5%

三、填空题

1. 按交割时间划分,汇率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外汇远期相对于外汇即期的三种基本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当总需求快于总供给时,本国汇率一般呈__________趋势。

4. 金本位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在纸币本位制下,纸币所代表的__________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6. 美元年利率为11%,法郎利率为18%,根据利率平价,法郎应贬值__________。

四、判断题

1. 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

2. 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而美国采用间接标价法。

3. 在间接标价法下,当外国货币数量减少时,称外币汇率下浮或贬值。

4. 升水和贴水在直接与间接标价法下含义截然不同。

5. 外汇市场通常意义上是一种无形市场。

6.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套汇”是指在外汇市场中利用汇率差异而谋利的行为。

7. 利率平价说主要是讲短期汇率的决定。其基本条件是两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并紧密相联,资金流动无障碍。

8. 套汇和套利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

9. 利率对短期汇率的影响较之于对长期汇率的影响为大。

10. 在金本位制下,实际汇率波动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其上限是黄金输入点,下限是黄金输出点。

五、简答题

1. 为什么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波动的幅度限制在黄金输送点范围之内?

2. 外汇和外币的区别是什么?

3.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是怎样形成的?

4.试比较远期外汇和外汇期货交易。

5.简述汇率决定问题与货币制度的关系。

6.在纸币流通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7、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经济的影响。

8、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

六、论述题

1、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影响及其传导机制是什么?

2、我国1994年以来的外汇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21世纪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政策改革的方向及前景。

4、1994年人民币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4%,美元的通货膨胀率只有6%,为什么1994年人民币没有贬值反而升值了1%?

第4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管理

一、名词解释

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外债债务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偿债率负债率

二、填空题

1、外债按偿还期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2、按贷款利率,外债可分为________贷款、________贷款和________贷款。

3、按债务来源,外债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类。

4、偿债率又称________,是指一国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________的比率。

5、负债率又称________,是指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________的比率。

6、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形式。

7、我国外债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资本流出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资本流入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根据资本流动期限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11.长期资本流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形式。

12.直接投资的组织形式按不同的资本构成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13.直接投资具体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方式。

14.短期资本流动按动机不同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15.投机性资本流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

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外债有以下几个特点:

A.是一个流量概念

B. 当事双方具有债权债务关系

C. 存在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

D.其债权债务关系必须具有契约性

2.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有:

A 外商独资 B中外合资

C 中外合作经营 D补偿贸易

3.国际资本流出的内容有:

A 本国在外国资产的增加 B本国对外国负债的减少

C 外国在本国资产的的增加 D外国对本国负债的增加

4.国际资本流入的内容有

A本国在外国资产的减少 B本国对外国负债的增加

C外国在本国资产的减少 D外国对本国负债的增加

5.直接投资的具体形式有

A在国外创办新企业 B所获利润再投资

C收购外国企业 D购买外国企业的债券

6.直接投资方式的特点在于

A 一揽子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B 以取得投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目的

C 构成接受投资国的债务

D 投资周期长

7.短期资本流动的特点在于

A 形式多样 B与一国货币政策的执行关系不密切

C 期限长 D流动性和投机性大

8.证券投资的特点在于

A以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目的 B有较大灵活性

C构成有价证券发行国的外债 D风险大于直接投资

9.国际资本流动作为国际间经济交往的一种基本类型,它是以()的转让为特征的,一般以盈利为目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移动权 D.经营权

10.热钱是指:

A.国际游资 B.短期资本

C.债券资金 D.股票资金

11.()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

A.外债 B.外资 C.外汇储备 D.外币

12.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称为:

A.负债率 B.债务率 C.偿债率 D.外债结构

13.一国负债率的安全线是:

A.10% B.20% C.8% D.100%

14.清偿力理论认为债务危机是:

A.外汇资金周转失灵B.清偿力发生危机

C.暂时性的D.根本性的

15.()借入的外汇资金不属我国外债。

A.我国的外资银行从国外银行

B.我国的企业从国内中资银行

C.我国的合资银行从国外

D.我中资商业银行从国外

16.我国企业()债务属我国外债。

A.向国外企业借得的外币债务

B.欠境外企业的人民币债务

C.向中国银行借得的外币债务

D.向在我国设立的外资银行所借得的外币债务

四、判断正误

1、负债率一般不应高于120%。

2、国际公认的偿债率不应高于50%。

3、外债余额与GNP比率的安全数值一般应在25%以内。

4、外债是一个流量概念。

5、外债当事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可以以实物表现。

6、外债是存在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7、直接投资、购买公司股权不属于外债。

8、在我国外债定义中,只有以外币承担偿还义务的债务才算外债。

9.投机性资本流动主要取决于利率和信贷条件两个因素。

10.本国在外国投资办企业属资本流入。

11.本国对外国负债的增加属资本流出。

12.外国归还到期的本国贷款属资本流出。

五、简答题

1.简述外债的特点。

2.与国际通行的外债定义相比,我国的外债定义有哪两点与之不同?

3.简述“贝克计划”的主要内容。

4.简述“布雷迪计划”的主要内容。

5.简述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外债负担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7.国际资金流动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8.国际资本流动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9.简述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10.影响直接投资的经济因素有哪些内容?

11.长期资本流动的原因有哪些?

12.短期资本流动的原因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试析国际资金流动产生放大效应的机制。

2. 试述国际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因和外因。

3.试述我国的外债管理制度。

4.90年代我国的储蓄大于投资,为什么还要大量借外债?

5.有人认为,利用直接投资太多会造成外资控制的局面,联系80年代的债务危机思考这个问题。

6.试述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7.如何理解亚洲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

8.简要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

第5章国际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国际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双挂钩制度黄金双价制特里芬难题美元荒怀特计划凯恩斯计划美元危机稀缺货币史密森协议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替代账户汇率目标区黄金非货币化

二、填空题

1.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了以________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

_______________,总称______________。

2.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在_____________制度下是自发进行的。

3.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常设国际金融合作组织。

4.所谓“双挂钩”是指______________挂钩、______________挂钩。

5.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

6.“稀缺货币”是指国际收支出现持续性_____,且在IMF的货币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_____以下的IMF会员国的货币

7.“浮动汇率合法化” 是___________协议的主要内容。

8.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一国国际收支的短期失衡主要是靠______________解决,而对于长期性失衡则可通过______________解决。

9.“特里芬难题”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在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10.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的固定汇率制度。

11._________是指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所出现的美元短缺现象。

12.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并从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协议是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从历史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是:

A.国际金银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B.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银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银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D.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E.国际金银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牙买加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的结果:

A.凯恩斯计划 B.怀特计划

C.布雷迪计划 D.贝克计划

E.马歇尔计划

3.黄金双价制的实施:

A.使美元信誉一跌到底?

B.是美元危机的产物

C.彻底缓解了美元危机

D.拉开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序幕

E.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基

4.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宣布美元第一次公开贬值的协定是:

A.巴塞尔协定 B.货币互换协定 C.史密森协定

D.牙买加协定 E.借款总安排协定

5.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有:

A.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B.固定汇率合法化 C.浮动汇率合法化

D.黄金非货币化E.增加IMF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6.牙买加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汇率制度的混合化B.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

C.特里芬难题更为突出D.美元不再充当国际储备货币

E.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多样化

7.20世纪60年代,为缓解美元危机,美国和IMF采取的措施有:

A.建立黄金总库B.签订货币互换协定C.实行黄金双价制

D.达成史密森协议E.创设SDR

8.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B.确定汇率制度?

C.确定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D.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E.确定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9.战后的第一次美元危机发生于:

A.1950年B.1960 年C.1968年D.1971年 E.1973年

10、IMF信托基金贷款的资金来源是:

A.会员国所缴的份额B.发达国家的捐款 C.石油输出国的捐款

D.IMF出售黄金的收入 E.向会员国的借款

11.稀缺货币是指国际收支:

A.持续顺差且在IMF的货币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25%以下的IMF会员国的货币 B.持续逆差且在IMF的货币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25%以下的IMF会员国的货币 C.持续逆差且在IMF的货币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75%以下的IMF会员国的货币 D.持续顺差且在IMF的货币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75%以下的IMF会员国的货币 E.持续顺差且在IMF的货币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75%以上的IMF会员国的货币12.“双挂钩”是指:

A.美元与黄金挂钩 B.美元与SDR挂钩 C.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

D.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E.各国与SDR挂钩

13、欧元作为欧元区唯一法定货币的开始时间是

A、1999年1月1日

B、1999年6月30日

C、2002年6月30日

D、2002年7月1日

四、判断正误

1.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的波动幅度在黄金输送点之内。

2.“美元荒”是指二战后在国际范围内存在的美元泛滥现象。

3.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浮动汇率制度。

4.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美国的“凯恩斯计划”的结果。

5.如果战后美国一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便可维持其倡导的国际货币体系。6.“黄金总库”是各国政府黄金储备的总称。

7.“替代账户”的改革方案意在扩大SDR的使用范围。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 1.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 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资金收 支行为。 说明: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与国际借贷→金融资产→商品劳务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⑴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 借:资金占用类项目(外汇支出:进口- ) 贷:资金来源类项目(外汇收入:出口+ ) 权责发生制:先付后收,先收后付 市场价格原则 单一货币原则 ⑵内容:经常项目:贸易收支(出口>进口,贸易顺差/盈余,出超) (出口>进口,贸易逆差/赤字,入超) 非贸易收支(服务、收入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长期资本、短期资本) 平衡项目(储配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3.国际收支分析(按交易性质的不同): ⑴自主性交易: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中的私人部 分。 ⑵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短期资本中的政府部分与平衡项目。 注:①贸易差额=出口- 进口 ②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劳务差额+转移差额

差额:③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差额 ④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差额 ⑤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短期资本差额 ①微观动态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⑶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封闭)Y=C+I+G 分析法:②宏观动态分析法:(开放)Y=C+I+G+X-M 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Ms=D×R×E 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经济影响: ⑴原因:①季节性、偶然性原因 ②周期性因素: a.繁荣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 出↓→顺差 b.萧条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 出↑→逆差 ③结构性因素:产出结构调整 ④货币因素: 货币a.对内价值→贬值→P↑→X↓M↑→国际收支变化价值 b.对外价值→贬值→e↑→X↑M↓→国际收支改善 ⑤收入因素:C、S→X、M↑ I↑→X、M,资本流动 ⑥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流动 ⑵影响: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Y=C+I+G+X-M 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国际金融期末试题试卷及答案

国际金融期末试题试卷 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本科)模拟试卷(第一套)及答案 《国际金融》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 15 分,每题 3分) 1 汇率制度 2 普通提款权 3 套汇业务 4外汇风险 5 欧洲货币市场 1、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真变动的基本规定。 2、普通提款权: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需要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按规定向基金组织申请贷款的权利。 3、套汇业务:是指利用同理时刻在不同外汇市场上的外汇差异,贱买贵卖,从中套取差价利 润的行为。 4、外汇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心的外向计划或定值的债权债务、资产和负债,由于有关汇 率发生变动,使交易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遭受经济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5、欧洲货币市场:是指经营欧洲货币的市场。 二、填空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 1、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 2、现货交易是期货交易的,期货交易能活跃交易市场。 3、按出票人的不同,汇票可分为和。 4、国际资本流动按投资期限长短分为和两种类型。 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是各国的储备资产。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 1、出口信贷的利率高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 2、短期证券市场属于资本市场。() 3、国际储备的规模越大越好。() 4、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概念。() 5、信用证的开证人一般是出口商。() 6、参与期货交易就等于参与赌博。(X ) 7、调整价格法不可以完全消灭外汇风险。() 8、银行收兑现钞的汇率要高于外汇汇率。( X )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范文

第一章 1.国际收支P7 答: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经常账户P8 答: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3.资本与金融账户P9 答: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第二章 1.外国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P22 答:(1)交易者一方为市场所在地居民的国际金融市场可以称为外国金融市场或在岸金融市场。 (2) 非居民之间进行交易的国际金融市场可称为离岸金融市场。 ※2.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P23~P24 答: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前者主要涉及中长期(期限在一年以上)跨国资本流动;后者主要是指借贷期限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跨国资金流动。国际资本市场包括国际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 3.外汇P29 答: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4.欧洲美元市场利率的优势P38 答:1)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会受到存款准备金以及利率上限等管制与限制,这增加了它的运营成本,而欧洲美元市场上则无此管制约束,同时也可以自主地确定利率,不受“利率上限”之类措施的限制,因此在欧洲美元市场上活动的银行便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利率。2)欧洲美元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银行同业市场,交易数额很大,因此手续费及其他各项服务性费用成本较低。 3)欧洲美元市场上的贷款客户通常都是大公司或政府机构,信誉很高,贷款的风险相对较低。 4)欧洲美元市场上竞争格外激烈,这一竞争因素也会降低交易成本。5)与国内金融市场相比,欧洲美元市场上因管制少从而创新活动发展更快,应用得更广,这也对降低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有明显效果。 ※5.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P42 答:1)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是由现代化网络联系而成的全球性统一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地理中心。这些地理中心一般是由传统的金融中心城市发展而来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具有特殊条件的城市形成了新的欧洲货币中心。传统的和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流通了2/3的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 2)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金融创新极其活跃。绝大多数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单笔交易金额都超过一百万美元,几亿或几十亿美元的交易也很普遍。欧洲货币市场上的交易品种主要是同业拆放、欧洲银行贷款与欧洲债券。 3)有自己独特的利率结构。欧洲货币市场的利率体系的基础是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一般来讲,欧洲货币市场上存贷款的利差比各国国内市场存贷款的利差要小,这一利率上的优势是欧洲货币市场吸引了大批客户。 4)由于一般从事非居民的境外货币借贷,它所受管制较少。欧洲货币市场的飞速发展使其对国内外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它不受任何一国国内法律的管制,也尚不存在专门对这一市场进行管制的国际法律,因此这一市场上的风险日益加剧。 第三章 1.马歇尔-勒纳条件P54 答:当本国国民收入不变时,贬值可以改善贸易余额的条件是进出口地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即:η* + η>1,这一条件,被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 ※2.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P63~P66 答:1)开放经济的平衡条件----在开放经济下,只有在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同时处于平衡时,经济才处于平衡状态。

国际金融考试模拟试题以及答案

听我们老师口气,这个应该非常准确的料了。特别是简答就是这三道了。论述 应该是这个。名词解释就是有点乱估计出的概率也在80%以上吧,其他小的细节可 能会遗漏,大的方向是没错的。再结合你们老师的料,应该会更加全面准确!考试加油! 一.判断,选择 外国人在美国发行的债券叫阳基债券 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 我国是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注意有管制,与浮动汇率制度区别开来 国际收入三个帐户 外汇的条件自由兑换,普遍接受,(可尝性自己看书还有几个 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制度(这个一定会考,不知道出选择判断还是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综合帐户余额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P245远期汇率丁伯根原则有效分类原则储备头寸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in the IMF: 是指一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 三.简答题 1.影响一国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2.汇率升值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从内外均衡的角度,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四.计算题 两角套汇P35 主要去看以往考试的题型

利率的近期远期 五.论述题 1.国际收支问题(在第一章出 中国物价水平高,通帐率居高不下 欧美经济停滞,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 2.主要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关,结合时事热点来谈的 如弊端,出路,改革的方向,措施 我们老师建议去期刊网阅读几篇相关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章(搜索关键字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附上整理补充后的国金模拟试题(据说超准,可重点看看简答题和论述题 一.选择题 1.下面项目属于资金与金融账户的是( A.收入 B.服务 C.经常转移 D.证券投资 2.根据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货物"项目的"差额","贷方"和"借方"为2542,15814,13272. 我过的商品出口规模为( A.2542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收支 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之间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价值的系统记录。 第一、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的国际经济交易。 第二、国际收支是以经济交易为统计基础的。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是一个流量。 2、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一、对经常项目而言、凡是形成外汇收入的、记录在贷方;凡是形成外汇支出的记在借方。 第二、对资本金融项目、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贷方反应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第二节国际收支分析 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判断 国际经济交易反映到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有若干项目、各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内容。按其交易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 (一)结构性的不平衡 (二)周期性的不平衡 (三)收入性的不平衡 (四)货币性的不平衡 (五)临时性的不平衡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本国向外大举借债、加重本国对外债务负担;黄金外汇储备大量外流、消弱本国对外金融实力;本币对外贬值、引起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物价上涨;资本外逃、影响国内投资建设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压缩必需的进口、影响国内经济建设和消费利益。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和资产泡沫隐患;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打击本国的就业;本国汇率上升、会使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受到外币贬值的损失而减少;本国汇率上升、本币成为硬货币、易受外汇市场抢购的冲击、破坏外汇市场的稳定;加剧国际间摩擦。 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 一、国际收支调节的一般原则 1、按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选择调节方式。 2、选择调节方式时应结合国内平衡进行。 3、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刺激。 二、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1、物件-现金流动机制 2、储备调节机制 3、汇率调节机制 4、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①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充足的价格、收入弹性。

国际金融考试A卷试卷和答案

试卷编号:(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得分评阅人 1、两角套汇业务是在()中进行。 A.掉期外汇业务 B.即期外汇业务 C.远期外汇业务 D.货币期货业务 2、欧洲货币的存款利率一般( )利率。 A.高于同币种国内市场存款B.低于同币种国内市场存款 C.高于同币种国内市场贷款D.低于同币种国内市场贷款 3、商业银行在经营外汇业务中,如果卖出多于买进,则称为( ) A.多头 B.空头 C.升水 D.贴水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A、贷款 B、信托基金 C、会员国向基金组织交纳的份额 D、捐资 5、在金本位制下,( )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A.金平价 B.铸币平价 C.黄金输送点 D.购买力平价 6、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波动的界限是( ) A.黄金输出点 B.黄金输入点 C.黄金输送点 D.铸币平价 7、银行购买外币现钞的价格要( ) A.低于外汇买入价 B.高于外汇买入 C.等于外汇买入价 D.等于中间汇率

8、非居民相互之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存贷业务的国际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 A、美洲国家 B、对岸 C、离岸 D、国际 9、金融交易防险法是利用外汇市场与货币业务来消除汇率风险,其中不包括() A、远期合同法 B、投资法 C、外汇期权合同法 D、外汇保值条款 10、在考察一国外债规模的指标中,()是指一定时期偿债额占出口外汇收入的比重。 A、债务率 B、负债率 C、偿息率 D、偿债率 11、下列关于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安全性为主 B、保持多元化的货币储备 C、以盈利性为主、适当考虑安全性和流动性 D、根据国际市场的形势,随时调整各种储备货币的比例 12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导致( ) A.本币汇率下浮B.本币汇率上浮C.利率水平上升D.外汇储备增加 13、投资收益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列入()。 A. 经常账户 B. 资本账户 C. 金融账户 D. 储备与相关项目 14、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的特征是( ) A.固定汇率制B.自由的浮动汇率制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D.钉住汇率制度 15、下列属于欧洲货币市场经营的货币的是( ) A.纽约市场的美元B.新加坡市场的美元C.东京市场的日元D.伦敦市场的英镑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得分评阅人 1、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有( ) A.一般工商客户B.外汇银行C.外汇经纪人D.中央银行E.个人客户 2、从一国汇率是否同他国配合来划分,浮动汇率可分为() A、单独浮动 B、联合浮动 C、自由浮动 D、管理浮动 3、属于我国居民的机构是()。 A.在我国建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B.我国的国有企业 C.我国驻外使领馆 D.IMF等驻华机构 4、下列关于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说法正确的有() A、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 B、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C、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的流通 D、实行人民币金融项目的自由兑换

国际金融完整考试题库

模拟试题1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和综合。国 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全部交易,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 之间的交易。 2、最优货币区:指若干个国家或地区因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而构成的一个区域,在该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制 度或单一货币制度有利于建议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调节机制。 3、特里芬两难:是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作为唯一的储备货币,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的问题: 美国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供应则不足;若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信用难以 维持。 4、马歇尔-勒纳条件:指贸易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即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 性之和必须大于1。 5、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 定。包括:确定货币汇率的原则和依据;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 政策;确定维持和管理汇率的机构。 二、判断题(每题1分,1×15=15分)红色为错误 1、在间接标价法下,当外国货币数量减少时,称外国货币汇率下浮或贬值。() 2、本国资产减少,负债增加的项目应记入贷方。() 3、补贴和关税政策属于支出增减型政策,而汇率政策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4、如果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其拥有的国际储备量可以相对较小。() 6、消除国际收支逆差的措施之一是降低贴现率。() 7、货币贬值不一定能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 8、一般地说,利率较高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会呈现升水。() 9、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一是固定汇率制,二是政府干预制。() 10、如果一个投机者预测日元的汇率将上升,他通常的做法是买入远期的日元。() 11、在纸币流通制度下,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措施之一是削减财政开支和税收。() 12、贬值的弊端之一就是可能引起贬值国的国内通胀加剧,从而抵消了贬值的部分作用。() 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为+12亿美元,则表示该国的国际储备资产增加了12亿美元。() 14、外汇银行标示的“买入价”即银行买入本币的价格;“卖出价”即银行卖出本币的价格。() 15、外国投资者购买我国中国银行发行的日元债券,对我国来讲属于资本流出,对外国来讲属于资本流入。()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15=30分) 1、与金币本位制度相比,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对汇率的稳定程度已() (A)升高(B)降低(C)不变 2、国际收支的长期性不平衡指:() (A)暂时性不平衡(B)结构性不平衡(C)货币性不平衡(D)周期性不平衡 3、根据国际收入平衡表的记帐原则,属于贷方项目的是()。 A、进口劳务 B、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 C、官方储备增加 D、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 4、外汇储备过多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A)不必升值(B)通货膨胀(C)外汇闲置(D)外币升值(E)通货紧缩 5、当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列什么政策搭配:() (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

国际金融学 本国货币升值(汇率下降)表示本国货币币值高估,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上升)表示本国货币币值低估。 一、名词解释 外汇外延式经济增长: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内涵式经济增长:指要素生产率提高 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国际资本市场:指1 年以上的中长期融资市场,参与者有银行、公司、证券商及政府机构。 汇率浮动汇率: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本国货币当局不加干预的货币比价。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基础的货币制度。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国际收支的差额需要由各国普遍接受的外汇来结算。 内部均衡:反映了国内总供给与国内总需求相等的状态。 、简答

1.国际收支平衡表基本原理 一、账户分类:一级账户:(1)经常账户(2)资本与金融账户(3)错误和遗漏账户 (1)经常账户:二级账户①货物②服务③收入④经常转移 (2)资本与金融账户:二级账户①直接投资②证券投资③其他投资 ④储备资产 二、复式记账法 (1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平衡 (2)借方记录的是资金的使用和占用,贷方记录的是资金的来 源。 三、记账货币 为了使各种交易间具有记录和比较的基础,需要在记账时将其折算成同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就被称为记账货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记账时,以不同货币结算的对外交易需要按记账货币和具体交易货币之间的比价(即汇率)折算为记账货币。 2.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 1 )国际收支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即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说是外汇的供应大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与之相反,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小于国际支出即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说是外汇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

国际金融学期末试卷

国际金融学 一.选择题 1.国际收支反映了哪些关系(ABC ) A.货币收支的综合状况 B.一定时期的流量 C .居民与非居民间的交易 D.其他 2.经常项目账户包括哪些(ABCD) A.货物 B. 服务 C. 收入 D. 经常转移 3.金融账户包括哪些(ABCD ) A.直接投资 B. 证券投资 C. 其他投资 D. 储备资产 4.国际收支储备资产项目数据记录差额1000亿表示(A )A.国际收支储备增加1000亿B.国际收支储备减少1000亿C.外汇储备增加1000亿D.外汇储备减少1000亿 5.下列哪些交易活动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记入借方(ABCDE)A从外国获得商品与劳务B向外国私人或政府提供捐赠或援助C从国外获得长期资产(长期外国负债的减少) D国内私人获得短期外国资产(外国私人短期负债的减少) E国内官方货币当局获得短期外国资产(外国官方货币当局短期负债减少) 6. 下列哪些交易活动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记入贷方(ABCDE)A.向外国提供商品与劳务B.接受外国人的捐赠与援助C.放弃长期外国资产(引起长期外国负债增加) D.国内私人放弃短期外国资产(引起对外国私人的国内短期负债

增加) E.国内官方货币当局放弃短期外国资产(引起对外国官方货币当局的国内短期负债增加) 7.国际收支平衡表平衡意味着(D) A.CA=0B.KA=0 C.CA+KA=0D.CA+KA+EQO=0 8.美国财政部部长说。。。。。。CA与GDP之比不应超过(4%)9.新版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外汇包括(ABCD) A.外币现钞B.外汇支付凭证C外汇有价证券D.SDR10.现钞买入价与现汇买入价的关系(银行的现钞买入价要低于现汇买入价) 11.远期差价用什么来表示(ABC) A.升水B.贴水C.平价 12.直接标价法(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13.多点套汇不成立的条件是(不等于1) 14.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两地利差须大于掉期成本,即利率差大于高利率货币的远期贴水率,利率差大于低利率货币的远期升水率。) 15.外汇风险种类(ABC) A.交易风险 B.会计风险 C.经济风险 16.金本位制包括哪些形式(ABC) A.金铸币本位制 B.金块(砖)本位制 C.金汇兑(虚金)本位制

国际金融考试题带答案二

国际金融考试题带答案 六、计算题 343.在香港市场上,若现汇价为:US1$=HK$8.6615—86665,三个月期汇为:升水74—78,试计算该市场三个月的远期汇价。 344.在伦敦市场,若现汇价为:£1=U$2.1570—2.1580,六个月期汇汇率为:升水470—462,试求该市场六个月期汇价。 345.已知在伦敦市场£1=DM8.9140—8.9142,而在法兰克福市场£1=DM8.9128—8.9130,没有一套汇者投资100万英镑通过两个市场套汇,试计算其套汇收益。 346.纽约、法兰克福及伦敦市场的现汇价分别为US$1=DMl.9100—1.9105,£1=DM3.7795—3.7800,£1=US$2.0040—2.0045,问有无套汇机会?若有套汇机会,用10万美元套汇的套汇收益为多少? 346.在伦敦市场,现汇价为£1=US$2.0040—2.0050,一年期期汇为升水200—190,市场利率为13%。同期美国市场利率为11%。现有一美国投资者想套利,期限为一年,问此投资者采用何种方法可以避免汇价变动的风险?若采用这种办法,此投资者购人1万英镑套利的净收益是多少? 347.在法兰克福市场,现汇价为£1=DM3.15,利率为8.8%,而伦敦利率为10.8%,试计算六个月的远期汇价。 348.若一国本年度借债总额为1000亿美元,而本年到期应偿还的本金及利息为800亿美元,本年度该国的商品和出口创汇为4,000亿美元,试计算偿债率,并说明该国借债是否应当控制?可否补发债务危机? 349.某公司借人一笔5年期贷款,英镑和美元两种货币可供选择,在伦敦市场的上汇率为:1英镑等于2美元,且预期美元有下跌趋势。假定5年后,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为1:5.5。再假定美元的年利率为10%;而英镑的年利率3%,贷款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试计算该公司借人哪种货币较为有利。 350.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向某三资企业发放一笔为期5年金额2,000万美元的贷款,该企业从 1990年7月1日得到这笔贷款,直到 1991年6月30日才结清以前利息,以后均按期支付利息。试求到期应支付利息是多少(假定年利息率固定为8%,又假定结息为3月底、6月底、9月底、12月底)。 答案 六、计算题 343.在香港市场上,若现汇价为:US1$=HK$8.6615—86665,三个月期汇为:升水74—78,试计算该市场三个月的远期汇价。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国际金融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B)基础上的。 A、收支 B、交易 C、现金 D、贸易 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记录的是(B)。 A、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增加 B、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C、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D、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减少 3、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A)。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错误与遗漏 D、官方储备 4、经常账户中,最重要的项目是(A)。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投资收益

D、单方面转移 5、投资收益属于(A)。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错误与遗漏 D、官方储备 6、周期性不平衡是由(D)造成的。 A、汇率的变动 B、国民收入的增减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经济周期的更替 7、收入性不平衡是由(B )造成的。 A、货币对内价值的变化 B、国民收入的增减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经济周期的更替 8、用(A )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常常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发生冲突。 A、财政货币政策 B、汇率政策 C、直接管制

D、外汇缓冲政策 9、外债清偿率被认为是衡量国债信和偿付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这个比 率的(A)为警戒线。 A、20% B、25% C、50% D、100% 10、以下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D)能起到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汇率政策 D、直接管制 11、对于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应用(B )使其恢复平衡。 A、汇率政策 B、外汇缓冲政策 C、货币政策 D、财政政策 12、我国的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是指一国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交易,是伴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 基准货币:人们将各种标价法下数量固定不变的货币叫做基准货币。 标价货币:人们将各种标价法下数量变化的货币叫做标价货币。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或者说,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基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又称应付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或者说,以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所以,它又称应收标价法。 中间汇率:也称中间价,是买入价和卖出价的算术平均数,即中间价=(买入价+卖出价)/2。 升水:当某种外汇的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时,我们称为该外汇的远期汇率升水。贴水:当某种外汇的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时,我们称为该外汇的远期汇率贴水。基本汇率:在众多外国货币中选择一种货币作为关键货币,根据本国货币与这种关键货币的实际价值对比,制定出对它的汇率,称为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各国在制定出基本汇率后,再根据外汇市场上其他货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出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这样得出的汇率就称为套算汇率。 铸币平价:指在金本位制下,两国金铸币的含金量之比。 黄金输送点:指汇率的上涨和下跌超过一定的界限,将引起黄金的输入或输出,从而起到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 购买力平价:两种货币实际购买能力的对比。 钉住汇率制:指一国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度:是一种关于货币发行和兑换的制度安排,而不仅仅是一种汇率制度。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所采用的的限制性措施,又称外汇管理。 国际储备:也称“官方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保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的世界各国可以普遍接受的一切

国际金融 题库习题及答案

国际金融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 2、外汇管制特别提款权 3、经常项目、外汇占款、正回购 4、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 5、美元化、货币局制度人民币NDF 6、金融衍生工具、外国债券、欧洲债券、零息债券、存托凭证、商业票据 7、期货、期权、掉期、货币互换、远期利率协定、结构性金融产品 8、格雷欣法则铸币税金本位 9、全球失衡,J曲线,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斯旺模型 10、流动性陷阱债务通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陷阱 11、福费廷保付代理买入返售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汇率。反应一国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有效汇率:以资产配置、贸易比重等为权数计算的某种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指数。衡量一种货币相对其他多种货币币值的变动指数 实际有效汇率:双边汇率指数的加权平均。衡量一国贸易品于投资品相对几个国家的价格变化。 外汇管制: 一国外汇管理当局对外汇的收、支、存、兑等方面采取的具有限制性意义的法令、法规以及制度措施等。 特别提款权:“用于补充原有储备资产不足”的一种国际流通手段和新型国际储备资产经常项目:包括商品贸易或有形贸易、服务贸易、收益无偿转移 外汇占款:央行为了购买外汇所发行的基础货币 正回购:在交易中交易双方同意债券的持有人卖出债券,并在规定未来日期买回债券。离岸金融市场:指非居民之间进行货币借贷、结算、投资业务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管制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世界各地离岸金融市场的总称 美元化:是一种国际替代现象,是指作为国际货币本位的美元部分或者完全替代各国(经济体)主权货币的过程或现象 货币局制度:一种关于货币兑换或发行的制度安排,而不仅仅是一种货币制度 人民币NDF :无本金交割的远期外汇交易。针对实行外汇管制的货币在境外设计的一种外汇风险管理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价值派生于基础金融资产价格和价值指数的一种金融工具 外国债券:指借款人在外国资本市场发行的东道国货币标价债券。 欧洲债券:指借款人在外国资本市场发行的非东道国货币标价的债券。 零息债券:以贴现方式发行,不附息票,而于到期日时一次性支付本利的债券。 存托凭证: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国外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属公司融资业务范畴的金融衍生工具 商业票据:由金融公司或某些信用较高的企业开出的无担保短期票据。 期货:以期货合约为交易标的的一类金融资产 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买方在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权利金后,在未来某一特定的

国际金融试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金融试题(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国际收支建立的基础是 ( B) A.收付实现制B.权责发生制 C.实地盘存制 D.永续盘存制 2.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导致 ( A) A.本币汇率下浮 B.本币汇率上浮 C.利率水平上升 D.外汇储备增加3.在共同体内取消成员国之间商品的关税和限额,使商品得以自由流通,而对成 员国之外的第三国实行共同关税税率,称为 ( C) A.自由贸易区 B.共同市场 C.关税同盟D.经济和货币联盟 4.以一定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 方法是( A)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本文来源:考试大网C.欧式标价法D.美元标价法 5.一国货币当局实施外汇管制一般要达到的目的是 ( C) A.控制资本的国际流动 B.加强黄金外汇储备 C.稳定汇率 D.增加币信6.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的特征是 ( C) A.固定汇率制 B.自由的浮动汇率制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D.钉住汇率制度 7.IMF最基本的资金来源是 ( A) A.会员国缴纳的份额 B.在国际金融市场筹资借款 C.IMF的债权有偿转让D.会员国的捐赠 8.下列属于欧洲货币市场经营的货币的是 (B ) A.纽约市场的美元 B.新加坡市场的美元 C.东京市场的日元D.伦敦市场的英镑 9.欧洲货币的存款利率一般利率。 ( A)

A.高于同币种国内市场存款 B.低于同币种国内市场存款 C.高于同币种国内市场贷款 D.低于同币种国内市场贷款 10. -项10年期的贷款,宽限期为3年,宽限期满后,每半年平均还款一次,该项贷款的实际年限是( D) A.10年 B.13年 C.7年 D.6.5年 11.根据证券的发行对象不同,可以把证券发行分为 (B ) A.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 B.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 C.出售发行和投标发行 D.募集发行和投标发行 12.外汇市场上最传统、最基本的外汇业务是 ( A) A.即期外汇业务 B.远期外汇业务 C.外汇期货业务 D.外汇期权业务 13.假设伦敦外汇市场上的即期汇率为l英镑=1.4571美元,3个月的远期外汇升水为0.41美分,则远期外汇汇率为 (B ) A.1. 0471 B.1.4530 C.1. 4622 D.1.8671 14.下列关于黄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黄金是财富的象征 B.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C.黄金具有价值相对稳定性 D.黄金不易于分割 15. IS曲线右上方任意一点代表 (A ) 来源:考试大 A.产品市场供过于求 B.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C.货币市场供过于求 D.货币市场供不应求 16.特里芬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指出:一国的国际储备额应同其进口额保 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的最高限与最低限应该分别是 (A ) A.40%和20% B..30%和25% C.25%和30% D.20%和40% 二、多项选择题17.资本与金融账户记录的项目有 ( ABCE) A.资本转移 B.直接投资 C.证券投资 D.投资收入 E.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18. -国货币满足以下哪些条件,即为可自由兑换货币? ( ABE A.是全面可兑换货币B.在国际支付中被广泛采用 C.是各个国家必持有的储备

国际金融新编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按照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则汇率变动 情况为(C) A外汇汇率下降B本币汇率上升 C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D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2、国际储备最基本的作用是(C) A干预外汇市场B充当支付手段 C弥补国际收支逆差D作为偿还外债的保证 3、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B) 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D联合浮动 4、如果一国货币贬值,则会引起(D) A有利于进口B货币供给减少 C国内物价下跌D出口增加 5、下列关于升水和贴水的正确说法是(C) A升水表示即期外汇比远期汇率高B贴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汇率高C升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汇率高D贴水表示即期外汇比远期外汇低6、国际贷款最重要的基础利率是(A) A伦敦同业拆借利率B纽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C美国优惠利率D纽约同业拆借利率 7、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本流动总的情况,主要反映在该国国际收支 平衡表的(D) A经常项目中B储备与相关项目中 C平衡项目中D资本金融账户中 8、一国外汇储备最主要的来源为(B) A资本项目顺差B经常项目收支顺差 C官方储备增加D错误与遗漏减少 9、一国调节国际收支的财政货币政策属于(A) A支出变更政策B支出转换政策 C外汇缓冲政策D直接管制政策

10、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为(D) A自由浮动汇率制B可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C固定汇率制D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准格式中的国际收支差额是(D) A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账户之和 B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之和 C经常项目与短期资本项目之和 D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及错误和遗漏之和 12、汇率的标价采用直接标价法的国家是(B) A英国B中国C美国D澳大利亚13、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D) A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 B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有条件可兑换 C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 D使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14、欧洲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条件是(D) A记名发行B采用固定利率 C利率与欧洲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相似D利率与欧洲定期存单相似15、造成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的是(A)因素。 A经济结构B货币价值C国民收入D政治导向16、固定汇率制(A) A有利于消除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 B有利于本国货币政策的执行 C不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 D不利于稳定外汇市场 17、根据国际借贷理论,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是因为(D) A对外流动债权减少B对外流动债务减少 C对外流动债权大于对外流动债务D对外流动债权小于对外流动债务18、在固定价格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A) A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有效B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有效

最新整理、国际金融期末考试重点试题一带答案(财经类)金融事务)

计算远期汇率的原理: (1)远期汇水:“点数前小后大”→远期汇率升水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水 (2)远期汇水: “点数前大后小”→远期汇率贴水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水 举例说明: 即期汇率为:US$=DM1.7640/50 1个月期的远期汇水为:49/44 试求1个月期的远期汇率? 解:买入价=1.7640-0.0049=1.7591 卖出价=1.7650-0.0044=1.7606 US$=DM1.7591/1.7606 例2 市场即期汇率为:£1=US$1.6040/50 3个月期的远期汇水:64/80 试求3个月期的英镑对美元的远期汇率? 练习题1 伦敦外汇市场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 即期汇率:1.5305/15 1个月远期差价:20/30 2个月远期差价:60/70 6个月远期差价:130/150 求英镑对美元的1个月、2个月、6个月的远期汇率? 练习题2 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德国马克: 即期汇率:1.8410/20 3个月期的远期差价:50/40 6个月期的远期差价: 60/50 求3个月期、6个月期美元的远期汇率? 标价方法相同,交叉相除 标价方法不同,平行相乘 例如: 1.根据下面的银行报价回答问题: 美元/日元 103.4/103.7 英镑/美元 1.304 0/1.3050 请问: 某进出口公司要以英镑支付日元,那么该公司以英镑买进日元的套汇价是多少?(134.83/135.32; 134.83) 2.根据下面的汇价回答问题: 美元/日元 153.40/50 美元/港元 7.801 0/20 请问: 某公司以港元买进日元支付货款,日元兑港元汇价是多少? (19.662/19.667; 19.662) 练习 1.根据下面汇率:

(完整版)国际金融考试必考内容

国际金融考试必考内容 1、欧洲债券与外国债券的区别? 欧洲债券是有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面值的债务凭证,他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以外进行。而且,可同时在两个国家以上的债券市场发行,而不在任何特定的国内资本市场上注册和销售。 外国债券的面值货币为债券发行所在国的货币,即它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内进行,并由该国市场内的公司负责包销、出售,还必须在该国的国内市场上注册。 2、欧洲货币市场有哪些特点? 1.该市场不受任何国家管制和约束,经营非常自由 2.分布在世界好多国家和地区,突破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旧格局 3.以银行同业拆借为主,是一个批发市场 4.参加十分自由,交易者来自世界各地,是他成为一个竞争十分激烈和高效率的市场3、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 欧洲货币市场又称离岸金融市场或境外金融市场,它起源于五十年代末期,首先在欧洲的伦敦出现了这个新兴的国际资金市场。现在已覆盖全球。他是一个新型的、独立和基本不受法规和税制限制的国际资金市场,市场交易使用主要发达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各项交易一般是在货币发行国的国境之外进行的。 4、什么叫货币危机,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货币危机又称国际收支危机,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就已称为货币危机。就其狭义来说,货币危机主要是指固定汇率下的平价由于投机冲击而突然放弃 产生的原因: 首先,政府过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基础恶化是引发对固定汇率的投机供给从而爆发货币危机的基本原因。 其次,在经济基础计较健康的时候,主要是有心理预期作用而带来投机冲击引起的。 5、货币危机的影响是什么? 首先,对货币危机发生国而言,这一影响已不利影响为主,但也会有积极的部分。不利的影响体现在: 1.货币危机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2.货币危机发生后经济条件会发生变化 3.从货币危机发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被迫采取的补救性措施的影响看,紧缩性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采取的最普遍的措施,这一措施往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其次,对于国际金融体系而言,货币为对之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6、国际债务的内涵是什么?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世界银行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资料,一个国家的国际债务可定义为“向非本国居民用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

国际金融学考试重点及答案

1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经常账户是对进出口贸易,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国际投资头寸,储蓄与投资这些方面的总结概括。 2国际收支的定义及理解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国际收支反应的是某个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对外的国际经济交易情况。 (2)国际收支以交易为记录基础。不以收支为基础而是以交易为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 (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3国际收支账户的定义,记账原则,各个账户具体内容,记账方法 (1)定义:国际收支账户是一种事后的会计性记录,复式记账法使其余额总是为零。它包括经常账户与资本与金融账户。 (2)具体内容:经常账户:货物,服务,收入,经济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①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 ②金融账户包括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 权交易。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3)记账规则:计入借方的账目包括: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增加或负 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计入贷方的账目包括: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减少 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具体来说:① 进口商品属于借方项目,出口商品属于贷方项目。 ②非居民为本国居民提供服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属于借方项目; 本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服务或从外国取得收入,属于贷方项目。 ③本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单方向转移,属于借方项目;本国居民收到 的国外的单方向转移,属于贷方项目。 ④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属于借方项目,外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或 对本国投资属于贷方项目。 ⑤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属于借方项目,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 务属于贷方项目。 ⑥官方储备增加属于借方项目,官方储备减少属于贷方项目。 4国际收支账户分析,各个差额的含义。IMF, 用什么来反映一国国际收支失衡(1)贸易账户余额:贸易账户余额是指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额。 (2)经常账户余额:经常账户除包括贸易账户外,还包括收入账户和经常转移账户。 (3)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国际收支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因此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 经常账户中的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方向 上的数量相等的余额。 (4)错误与遗漏账户:由统计技术原因造成,有时也有人为因素。当一国国际收支账户 持续出现同方向,较大规模的错误与遗漏,常常是人为 因素造成 (5)国际收支失衡: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 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 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