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奥数:还原问题培训资料

二年级奥数:还原问题培训资料

二年级奥数:还原问题培训资料

小学数学二年级:还原问题

姓名:班别:成绩:

1、

()减去5等于13 ()加上10等于30

()乘以5等于20 ()除以10等于3

()+5-3=4-----可以这样想:4+3-5=()

()-10+20=25---可以这样想:25-20+10=()

2、

(1)15+25+40=80 ()-()-()=15

(4)2×5×4=40 ()÷()÷()=2

(5)100÷5=20 ()×()=100

(6)200÷2÷10=10 ()×()×()=200

3、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10元钱买了玩具,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小人书,最后还剩下3角钱.你知道妈妈给小勇多少钱吗?

4、三(1)班小图书箱第一天借出了存书的一半,第2天又借出43本,还剩32本。小图书箱原有图书多少本?

5、某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其结果等于5。求这个数。

7、小明在做一道加法算式题,由于粗心,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10、小亮拿着1包糖,遇见好朋友A,分给了他一半;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B,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他;后来又遇到了好朋友C,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又分给了C,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块了.问在没有分给A以前,小亮那包糖有几块?

11、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小学奥数》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31讲 还原问题

第31讲还原问题 一、专题简析: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练习一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0×□÷8+16=26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上2,结果得60。这个数是多少? 例2: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练习二 1、粮库内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吨,还剩下4吨。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2、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 例3:小明、小强和小勇三个人共有故事书60本。如果小强向小明借3本后,又借给小勇5本,结果三个人有的故事书的本数正好相等。这三个人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练习三 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贺年卡90张。如果甲给乙3张后,乙又送给丙5张,那么三个人的贺年卡张数刚好相同。问三人原来各有贺年卡多少张?

2、小红、小丽、小敏三个人各有年历片若干张。如果小红给小丽13张,小丽给小敏23张,小敏给小红3张,那么他们每人各有40张。原来三个人各有年历片多少张? 例4:甲乙两桶油各有若干千克,如果要从甲桶中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放入乙桶,再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这时两桶油恰好都是36千克。问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练习四 1、王亮和李强各有画片若干张,如果王亮拿出和李强同样多的画片送给李强,李强再拿出和王亮同样多的画片给王亮,这时两个人都有24张。问王亮和李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2、小红问王老师今年多大年纪,王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上3,恰好是30岁。”王老师今年多少岁?

小学二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小学二年级奥数辅导讲座 目录 第一章:算一算 第一讲巧填竖式(二) 第二讲简便运算(一) 第三讲简便运算(二) 第四讲简单数的分解用 第五讲数的读写 单元练习(一)(另附) 第二章:实践与应用(一) 第一讲应用题(一) 第二讲应用题(二) 第三讲应用题(三) 单元练习(二)(另附) 第三章:合理推算 第一讲简单推理(一) 第二讲简单推理(二) 第三讲简单推理(三) 第四讲合理安排 单元练习(三)(另附) 第四章:趣味数学与游戏 第一讲巧填数 第二讲数学游戏 第三讲杂题 单元练习(四)(另附) 第五章:实践与应用(二) 第一讲余数的妙用(二) 第二讲年龄问题 第三讲间隔趣谈(三) 第四讲画画凑凑 第五讲排队问题 单元练习(五)(另附) 第六章:认识时间 第一讲时钟问题(一) 第二讲时钟问题(二) 单元练习(六)(另附) 综合练习(一)(另附) 综合练习(二)(另附) 1

第一章算一算 第一讲巧填竖式(二) 【专题导引】 “算式谜”是一种常见的猜谜游戏。通常是给出一个式子,但式子中却含有一些用汉字、字母等表示的特定的数字。要求我们根据一定的法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找到要填的数字。 解答这类题目,要分析算式的特点,运用加、减的运算法则来安排每一个数。一个算式中填几个数时,要选好先填什么,再填什么,选准“突破口”,其他就好填了。 【典型例题】 【例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4 +7 9□ 【试一试】 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8□ +4 □0 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3 +□ 90 【例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6□ -9 □2 【试一试】 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5□ -7 □1 2

小学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一) 还原问题是指条件中只说明了中间的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要求最初状态的一类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逆向思维很重要,通常要运用倒推法(还原法),即从最后一步出发,一步一步倒着往前推算,逐步倒着往前推算,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到问题解决。 例1.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其结果等于6,求某数。 例2.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例3.在做一道加法式题时,某学生把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例4.工人们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公路全长的一半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了一半还少1千米,还剩20千米没有修完。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练习与思考 1.某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结果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 2.《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数学爱好者俱乐部成立的年份数加上2后,缩小100倍,再扩大4倍,最后减去25,正好是55。这个俱乐部成立于哪一年? 3.有一个说:“把我的年龄加上28后除以15,再用8乘,就是32岁。”这个人多少岁? 4.小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个位上的4看作7,十位上的8看作2,结果和是306。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5.王大爷去粮站买米,粮站的陈叔叔因粗心,错把一袋米少算了20千克,把另一袋米多算了3千克,合计卖给王大爷60千克米。王大爷实际购买了多少千克米? 6.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了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5米,还剩下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7.有一篮鸡蛋,第一次取出一半多2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2个,第三次拿出8个,篮里还剩2个鸡蛋。篮里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8.小刚买毛巾用去所带钱的一半,买手帕用去2元钱,买香皂用去剩余钱的一半,这时还剩4元钱。小刚买毛巾用去多少钱?一共带了多少钱? 9.某仓库运出三次原料,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第二次运出余下的一半,第三次运出前两次运完后余下的一半,最后把剩下的原料分给甲、乙两个工厂,甲厂得6吨,是乙厂的2倍。仓库原有原料多少吨? 10.把若干个面包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吃,甲吃了全部的一半多1个,乙吃了剩余的一半多1个,丙吃了最后剩余的一半多1个,这样面包刚好全部吃完。原来有几个面包?

六年级奥数学练习试卷思维培训资料 计数的方法与原理

【解】:四张构成正方形的有3种,3张竖的连在一起的有123对4、5、6。456对1、2、3、7、8总共有8种。3张横的连在一起的有368对2、5、7。2、5、7对3、6、8、1、4共8种。所以总共8+8+3=19种。 3、用5个1×2的小长方形去覆盖2×5的方格网,一共有__种不同的覆盖方法。(迎春杯试题) 【解】:5个1×2的小长方形都是竖直的时候有1种,3个竖直的时候剩下的要横着放,这样有4种,1个竖直的时候,有3种,所以总共只有8种。 [总结]:这题我是这样总结的:若用1×2的小长方形去覆盖2×N 的方格网,则设方法数为An ,那么A1=1, A2=2,N ≥3时。后面的方法数都是前面的两种数目和。这样A3=1+2=3,A4=2+3=5,A5=3+5=8种。

4、某小学有一支乒乓球队,有男、女小队员各8名,在进行男女混合双打时,这16名小队员可组成__对不同的阵容. (03年三帆中学入学测试题)【解】先把男生排列起来,这就有了顺序的依据,那么有8名女生全排列为8!=40320. 5、某校高二年级共有六个班级,现从外地转进4名学生,要安排到该年级的两个班级且每班安排2名,则不同的安排方案种数为多少___________。(04年人大附中分班测试题)【解】:先选学生,这样我们可以从4人中先选2人,这样总共有4×3÷2=6种,剩下的学生只能在一起;再排学生,这样第一组选出的学生有6种选择,第二组选出的学生有5种,所以总共有6×6×5=180种。 6、有甲、乙、丙三种商品,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2元,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3元,则甲、乙、丙各买1件需________元钱? (05年首师大附中测试题) 【解】:3甲+7乙+丙=32 4甲+10乙+丙=43 组合上面式子,可以得到:甲+3乙=11,可见:甲+乙+丙=4甲+10乙+丙-3甲-9乙=43-3×11=10。 7、用1~9可以组成______个不含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如果再要求这三个数字中任何两个的差不能是1,那么可以组成______个满足要求的三位数.(05年人大附中入学测试题) 【解】1) 9×8×7=504个 2)504-(6+5+5+5+5+5+5+6)×6-7×6=210个 (减去有2个数字差是1的情况,括号里8个数分别表示这2个数是12,23,34,45,56,67,78,89的情况,×6是对3个数字全排列,7×6是三个数连续的123 234 345 456 567 789这7种情况)

最新小学二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目录第一章:算一算 第一讲巧填竖式(二) 第二讲简便运算(一) 第三讲简便运算(二) 第四讲简单数的分解用 第五讲数的读写 单元练习(一)(另附) 第二章:实践与应用(一) 第一讲应用题(一) 第二讲应用题(二) 第三讲应用题(三) 单元练习(二)(另附) 第三章:合理推算 第一讲简单推理(一) 第二讲简单推理(二) 第三讲简单推理(三) 第四讲合理安排 单元练习(三)(另附) 第四章:趣味数学与游戏

第二讲数学游戏 第三讲杂题 单元练习(四)(另附) 第五章:实践与应用(二) 第一讲余数的妙用(二) 第二讲年龄问题 第三讲间隔趣谈(三) 第四讲画画凑凑 第五讲排队问题 单元练习(五)(另附) 第六章:认识时间 第一讲时钟问题(一) 第二讲时钟问题(二) 单元练习(六)(另附) 综合练习(一)(另附) 综合练习(二)(另附) 第一章算一算 第一讲巧填竖式(二)【专题导引】

用汉字、字母等表示的特定的数字。要求我们根据一定的法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找到要填的数字。 解答这类题目,要分析算式的特点,运用加、减的运算法则来安排每一个数。一个算式中填几个数时,要选好先填什么,再填什么,选准“突破口”,其他就好填了。 【典型例题】 【例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4 +7 9□ 【试一试】 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8□ +4 □0 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3 +□

【例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6□ -9 □2 【试一试】 1、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5□ -7 □1 2、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7 -□ 49 【例3】在下面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 +□□ 191

小学奥数三年级还原问题练习题

小学奥数三年级还原问 题练习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十三章还原问题 练习题 1.黄老师说:“把我的年龄减去2,除以5,加上8,乘上6,正好是7 2.”同 学们,你能推算出黄老师今年多大吗? 2.一个数加上6,除以2,再减去9,最后得8,求这个数。 3.一根电线,电工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一半,这时 还剩下16米,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4.修路队计划4天修完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第二天修了余下的 一半,第三天又修了余下的一半,第四天修了62米正好完成任务。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5.仓库里有一批粮食,第一天运出全部粮食的一半多18吨,第二天运出余下 的一半少5吨,这时仓库里还剩下30吨粮食没有运。求仓库里原有粮食多少吨? 6.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3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 少20米,第三天将剩下的180米全部修完。求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7.小明去买笔记本,用掉了所带钱的一半。后来遇到了妹妹,给了妹妹50 元。小明用剩下的钱的一半买了圆珠笔,最后还剩5元,那么小明出门时,带了多少钱? 8.姐姐去新华书店买书,买学习用书用掉了所带钱的一半。妈妈怕姐姐带的钱 不够,又给了她两百元。姐姐用剩下的钱又买了世界名着也用掉了一半。那么姐姐自己原来带了多少钱去买书? 9.甲乙丙三人各有连环画若干本。如果甲给乙5本,乙给丙10本,丙给甲15 本,那么三人所有的连环画都是35本,他们原来有多少本连环画? 10.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 本。结果三个组所有图书刚好相等,问甲乙丙三个组原有图书多少本?

小学二年级奥数_和差问题及参考答案

和差问题参考答案 一.学会补不足、减多余。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64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2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 给女生补上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把男生减去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 男生:(64+22)÷2=43(人) 女生:(64-22)÷2=21(人) 女生:64-43=21(人) 或43-22=21(人) 男生:64-21=43(人) 或21+22=43(人) 例2.两个数的和为36,差为22,则较大的数为多少?较小的数为多少? 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 给较小数补上22,则两个数相等。把较大数减去22,则两个数相等。 较大数:(36+22)÷2=29 较小数:(36-22)÷2=7 较小数:36-29=7 或29-22=7 较大数:36-7=29 或7+22=29 练习题: 1.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12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解法1:减多余。 甲:(120-30)÷2=45(人) 乙:120-45=75(人) 或 45+30=75(人) 解法2:补不足。 乙:(120+30)÷2=75(人) 甲:120-75=45(人) 或75-30=45(人) 2.小燕今年8岁,小冬今年13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1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

解法1:减多余。年龄差:13-8=5(岁) 小燕:(41-5)÷2=18(岁) 小冬:41-18=23(岁) 或18+5=23(岁) 解法2:补不足。年龄差:13-8=5(岁) 小冬:(41+5)÷2=23(岁) 小燕:41-23=18(岁) 或23-5=18(岁) 解法3:求经过的年数。 年数:(41-8-13)÷2=10(年) 小燕:8+10=18(岁) 小冬:13+10=23(岁) 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9,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5。求这个两位数。 解法1:减多余。 个位数字:(9-5)÷2=2 十位数字:9-2=7 或2+5=7 解法2:补不足。 十位数字:(9+5)÷2=7 个位数字:9-7=2 或7-5=2 4.甲、乙两人一起写字。6小时一共写了360个字,甲每小时比乙多写20个,甲、乙两人每小时各写了多少个字? 解:每小时合写:360÷6=60(个) 解法1:减多余。 乙:(60-20)÷2=20(个) 甲:60-20=40(个) 或 20+20=40(个)

小学四年级秋季奥数培训教材

二〇二〇年七月五日

catalogue 目 录 01 定义新运算 07 02 06 03 04 01 05 数字谜 简便运算 错中求解 图形的计算 综合应用题 植树问题 平均数问题

小学四年级秋季奥数培训资料 第一讲定义新运算 【专题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常常需要设计一些特定的计算程序(这里所说的程序就是认为约定的某种计算程序)。 在小学数学竞赛中,常出现一些按指定程序计算的问题,解答这类题虽然不需要新的数学知识,但必须仔细阅读题目,严格按指定程序进行计算,才能求出正确的结果。 【王牌例题】 例1 设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3×a-2×b。例如,当a=5,b=4时,5※4=5×3-4×2=7 (1)计算:7※8 (2)8※7 【思维点拨】这类题关键是抓住定义本质,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运算符号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数的2倍即为运算结果。由此就可以把这种新运算转化成普通的数运算。 【模仿训练】 (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5×a-3×b。试计算:3○4。 (2)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试计算:5◇b。 例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试计算:6⊕3。 【思维点拨】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将运算符号“⊕”的前后两个数的积加上这

两个数,即为运算结果。由此转化为普通算式计算。 【模仿训练】 (1)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试计算:3⊕5。 (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2。试计算:6◎4。 例3 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3)×(b-5),试计算:5▽(6▽7)。 【思维点拨】算式5▽(6▽7)中小括号的定义与常规运算相同,有括号的要先计算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的。 5▽(6▽7)=5▽[(6+3)×(7-5)] =5▽18 =(5+3)×(18-5) =104 【模仿训练】 (1)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3b,试计算:3○4○5。(提示:3b就是3×b的简写) (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2试算:5□6□2。

小学奥数--简单的还原问题

简单的还原问题 阅读与思考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还可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 典型例题 例1 一个数加上25,再减去38后是20。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我们从问题入手,按照下图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办法。 要求的这个数最后是20,如果不减去38,就是20+38=58;如果不加上25,就是58-25=33。算完后注意这样检验:33+25-38=20。 训练快餐1 (1)一个数加上48,再减去29后是50。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减去19,再加上36后是60。这个数是多少?

例2 一个数乘4,再除以3后是8。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我们从问题入手,按照下图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办法。 要求的这个数最后是8,如果不除以3,就是8×3=24;如果不乘4,就是24÷4=6。算完后注意这样检验:6×4÷3=8。 训练快餐2 (1)一个数乘6,再除以4后是9。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除以2,再乘4后是20。这个数是多少? 例3 小刚的姥姥今年年龄减去7岁后,缩小9倍,再加1岁后才1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分析我们从问题入手,按照下图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办法。 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加上1岁之后是10岁,没有加1岁之前应是10-1=9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9×9=81岁;减去7之后是81岁,没有减去岁7前应是81+7=88岁。

训练快餐3 (1)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结果得21。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 例 4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目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得到的和是43。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分析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就多加了4;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看成了3,就少加了50。把错误的和43加上50,再减去4,就是正确的和了。 训练快餐4 (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0看成了8,结果得到的和是100。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最新六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六年级拔尖数学 目录 第1讲定义新运算 第2讲简单的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第3讲分数乘除法计算 第4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5讲估算 第6讲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第7讲简单的分数应用题(1)第8讲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2)第9讲阶段复习与测试(略) 第10讲简单的工程问题 第11讲圆和扇形 第12讲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第13讲分数应用题复习 第14讲综合复习(略) 第15讲测试(略) 第16讲复杂的利润问题(2)

第一讲 定义新运算 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种法则的运算。在这一讲里,我们学习的新运算就是用“ #”“*”“Δ”等多种符号按照一定的关系“临时”规定的一种运算法则进行的运算。 例1:如果A*B=3A+2B ,那么7*5的值是多少? 例2:如果A#B 表示3 B A + 照这样的规定,6#(8#5)的结果是多少? 例3:规定Y X XY Y X +=? 求2Δ10Δ10的值。 例4:设M*N 表示M 的3倍减去N 的2倍,即M*N=3M-2N (1) 计算(14 *10)*6 (2) 计算 (58*43) *(1 *2 1) 例5:如果任何数A 和B 有A ¤B=A ×B-(A+B ) 求(1)10¤7 (2)(5¤3)¤4 (3)假设2¤X=1求X 例6:设P ∞Q=5P+4Q ,当X ∞9=91时,1/5∞(X ∞ 1/4)的值是多少?

例7:规定X*Y= XY Y AX +,且5*6=6*5则(3*2)*(1*10)的值是多少? 例8:▽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它的意义是))((A Y A X XY Y X +++= ?11 已知3 211212112=+++=?))((A 那么20088▽2009=? 巩固练习 1、已知2▽3=2+22+222=246; 3▽4=3+33+333+3333=3702;按此规则类推 (1) 3▽2 (2)5▽3 (3)1▽X=123,求X 的值 2、已知1△4=1×2×3×4;5△3=5×6×7 计算(1)(4△2)+(5△3) (2)(3△5)÷(4△4)

四年级奥数第31讲-还原问题

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 专题简析: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扩大10倍后是100岁,没有扩大10倍之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没有加2之前应是10-2=8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之后是72岁,没有减去7前应是72+7=79岁。所以,小刚的奶奶今年是79岁。 练习一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0×□÷8+16=26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上2,结果得60。这个数是多少3,小红问王老师今年多大年纪,王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上3,恰好是30岁。”王老师今年多少岁 例2: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分析与解答: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还剩95台”向前倒推,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下的95台和下午多卖的20台合起来,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而230台和10台合起来,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那么,240×2=480台就是原有洗衣机的台数。 练习二 1,粮库内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吨,还剩下4吨。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2,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 3,某水果店卖菠萝,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次卖掉第二次卖后剩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只剩下一外菠萝。三次共卖得48元,求每个菠萝多少元

小学奥数:还原问题(一).专项练习

6-1-2.还原问题(一) 教学目标 本讲主要学习还原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并会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1. 掌握用倒推法解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2. 了解用倒推法解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3. 培养学生“倒推”的思想. 知识点拨 一、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二、解还原问题的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方法:倒推法。 口诀:加减互逆,乘除互逆,要求原数,逆推新数. 关键:从最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列式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 例题精讲 模块一、计算中的还原问题 【例 1】一个数的四分之一减去5,结果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_____。 【例 2】某数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

【巩固】有一个数,如果用它加上6,然后乘以6,再减去6,最后除以6,所得的商还是6,那么这个数是。 【巩固】一个数减16加上24,再除以7得36,求这个数.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巩固】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子,采得的个数是一个有趣的数.把这个数除以5,再减去25,还剩25,你算一算,共采集了多少个树种子? 【例 3】学学做了这样一道题:某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其结果等于10,求这个数.小朋友,你知道答案吗? 【巩固】学学做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数加上3,减去5,乘以4,除以6得16,求这个数.小朋友,你知道答案吗? 【巩固】一次数学竞赛颁奖会上,小刚问老师:“我得了多少分?”老师说:“你的得分减去6后,缩小2倍,再加上10后,扩大2倍,恰好是100分”.小刚这次竞赛得 了多少分?

二年级奥数还原问题

二年级奥数还原问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小学数学二年级:还原问题姓名:班别:成绩: ()减去5等于13 ()加上10等于30 ()乘以5等于20 ()除以10等于3 ()+5-3=4-----可以这样想:4+3-5=() ()-10+20=25---可以这样想:25-20+10=() 2、 (1)15+25+40=80 ()-()-()=15 (4)2×5×4=40 ()÷()÷()=2 (5)100÷5=20 ()×()=100 (6)200÷2÷10=10 ()×()×()=200 3、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10元钱买了玩具,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小人书,最后还剩下3角钱.你知道妈妈给小勇多少钱吗 4、三(1)班小图书箱第一天借出了存书的一半,第2天又借出43本,还剩32本。小图 书箱原有图书多少本

5、某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其结果等于5。求这个数。 7、小明在做一道加法算式题,由于粗心,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10、小亮拿着1包糖,遇见好朋友A,分给了他一半;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B,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他;后来又遇到了好朋友C,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又分给了C,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块了.问在没有分给A以前,小亮那包糖有几块 11、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五年级奥数培训教材85482

五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85482

目录第一章数与计算………………………………………… 第一讲估值问题…………………………………… 第二章趣题与智巧………………………………………… 第一讲算式谜………………………………………… 第三章实践与应用(一)……………………………… 第一讲行程问题(一)……………………………… 第二讲行程问题(二)……………………………… 第三讲行程问题(三)……………………………… 第四讲行程问题(四)……………………………… 第四章数论与整除………………………………………… 第一讲数字趣题………………………………………… 第二讲分解质因数(一)……………………………… 第三讲分解质因数(二)……………………………… 第四讲最大公因数……………………………… 第五讲最小公倍数(一)……………………………… 第六讲最小公倍数(二)……………………………… 第五章实践与应用(二)……………………………… 第一讲盈亏问题…………………………………… 第二讲假设法解题……………………………………

第三讲作图法解题…………………………………… 第四讲火车行程问题……………………………… 第五讲杂题………………………………………… 第六章组合与推理…………………………………… 第一讲包含与排除……………………………… 第二讲置换问题…………………………………… 第三讲简单列举…………………………………… 第四讲最大最小问题……………………………… 第五讲推理问题…………………………………… 第一章数与计算 第一讲估值问题 【专题导引】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量往往只需要作一个大致的估计,如对某厂下一年生产的总产值的估计就只能是一个大概数。很难也没有必要精确到几元几角几分。 估算就是对一些量的粗略运算,不仅现在,就是今后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了,这类计算仍然十分必要。如果我们的计算结果与粗略估计大相径庭,就说明我们的计算过程必然有错。

小学奥数思维训练还原问题与年龄问题通用版

精心整理2014年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还原问题与年龄问题 1.(2005?华亭县模拟)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其结果等于6,则这个数是. 2.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酒,他每经过一个酒店都要买酒喝.这个人出门带了一个酒葫芦,看到一个酒店就把酒葫芦中的酒加一倍,然后喝下8两酒,这天他一共遇到3 3 4 有 5 6.今年,小明的年龄等于他父母的年龄差;4年后,小明的年龄等于他父母年龄差的3倍.今年小明多少岁? 7.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15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问:现在父子的年龄各是多少? 8.兄弟两个年龄之和是32岁.当哥哥是弟弟现在这么大时,哥哥的年龄是当时弟

9.学生问老师多少岁,老师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刚3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已经39岁了.”求老师和学生现在的年龄. 10.今年,费叔叔的年龄比小悦、冬冬、阿奇三人年龄的总和还多6岁,多少年后,费叔叔的年龄将比他们三人年龄的总和少6岁? 11.有一个数,把它加上37,再乘以18,减去323,得到的结果用23去除,商是16,余数是11.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12 13 14 15 甲和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三人钱数一样多了.如果他们三人共有81元,那么三人原来的钱分别是甲元,乙元,丙元. 16.今年张明15岁,他父亲45岁,请问:多少年后,父亲年龄是张明年龄的2倍?多少年前,父亲年龄是张明年龄的4倍? 17.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11倍;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3倍.请问:多少年后父亲年龄是女儿年龄的2倍?

18.去年哥哥的年龄是明年兄弟二人年龄和的一半,前年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2倍.求哥哥和弟弟现在的年龄. 19.今年父亲的年龄是48岁,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2倍,当弟弟长到哥哥现在的年龄时,父亲的年龄恰好等于兄弟俩年龄之和,请问:今年哥哥多少岁? 20.学生问老师多少岁,老师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刚5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已经50岁了.“求老师和学生现在的年龄. 21年后, 再过 22. 23 24 糖,使其糖数增加1倍;经过2005次这样的操作以后,甲有10块糖,乙有8块糖,请问:两个人原来分别有多少块糖? 25.哥哥对弟弟说:“你长到我这么大的时候,我恰好获得博士学位;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刚刚上幼儿园.”已知哥哥和的弟弟现在的年龄和为32岁,哥哥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是弟弟上幼儿园年龄的7倍,求哥哥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是岁.26.小明跟爷爷聊天,爷爷对小明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爸现在的岁数时,你才5

二年级奥数讲义学而思教学文案

二年级奥数讲义学而 思

应用题之移多补少 有这样一种问题: 哥哥比弟弟多6块糖,哥哥给弟弟几块后,两人的糖同样多呢? 显然,哥哥只能给出比弟弟多的一半,也就是 3块糖才能让两人的糖一样多。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简称为“移多补少”的问题。 “移多补少”看起来容易,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容易出错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移多补少的学问吧! (★★★) 二⑴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第一队有31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3人到第二队,这时两队的人数才会一样多。第二队原来有学生多少人? 通过“移多补少”使得两者相等时: 如果移动量为n,那么原来两者相差量为2n。 也就是说,相差量是移动量的两倍。 (★★★) 农场有两个兔笼,甲兔笼里的兔子比乙兔笼里的兔子多24只,从甲兔笼里放几只兔子到乙兔笼里之后, ⑴甲乙两笼兔子的数目相等?

⑵甲兔笼里的兔子就比乙兔笼多4只兔子? “移多补少”后两者不相等时: ⑴先假设两者相等,不看不等的量。 ⑵利用“移多补少”使剩下部分相等 (★★★★) 学校合唱队原有68人,比鼓乐队人数多.如果合唱队员中的5人参加鼓乐队,合唱队比鼓乐队少2人。原来鼓乐队有多少人? 解决“不相等”问题的关键: ⑴假设相等 ⑵移多补少 ⑶将“假设”还原 (★★★★) 小华有两盒糖果,甲盒有糖78粒,乙盒有糖38粒,每次从甲盒取5粒糖放到乙盒,取几次两盒糖的粒数就同样多? 【例4拓展】(★★★★)

哥哥和弟弟集邮,原来两人的邮票张数相等,如果哥哥给弟弟9张邮票,则弟弟的邮票张数是哥哥的3倍,哥哥、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移多补少”+差倍问题: 1.差倍问题解题 2.“移多补少”定差 (★★★★★) 如果从第二个盒子里拿出4颗放到第一个盒子里面,两个盒子里面的糖果就一样多。如果从第一个盒子里面拿出6颗糖果放到第二个盒子里面,第二个盒子里的糖果是第一个盒子的2倍。你知道两个盒子里各有多少颗糖果吗?

(完整版)三年级全册奥数教程

三年级全册 奥 数 培 训 教 材 适合年级:小学三年级

目录 第一讲找规律填数(一) ------------------------------------------- - 5 -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二) ------------------------------------------- - 7 - 第三讲找规律填数(三) ------------------------------------------ - 10 - 第四讲从数表中找规律 --------------------------------------------- - 12 - 第五讲数线段---------------------------------------------------------- - 15 - 第六讲数三角形------------------------------------------------------- - 17 - 第七讲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 - 20 - 第八讲加法的渐变运算-----凑整 ---------------------------------- - 23 - 第九讲减法简便运算-----凑整 ------------------------------------- - 25 - 第十讲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 - 27 - 第十一讲添加运算符号(一) --------------------------------------- - 29 - 第十二讲添加运算符号(二) --------------------------------------- - 31 - 第十三讲横式算式谜(一) ------------------------------------------ - 33 - 第十四讲横式算式谜(二) ------------------------------------------ - 35 - 第十五讲竖式加减算式谜 --------------------------------------------- - 37 - 第十六讲竖式乘除算式谜 --------------------------------------------- - 40 - 第十七讲文字算式谜 --------------------------------------------------- - 43 - 第十八讲填数阵图(一) --------------------------------------------- - 46 - 第十九讲填数阵图(二) --------------------------------------------- - 49 - 第二十讲不封闭路线上植树 ------------------------------------------ - 52 - 第二十一讲封闭路线上植树 --------------------------------------------- - 55 -

六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六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目录 第1讲定义新运算 第2讲简单的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第3讲分数乘除法计算 第4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5讲估算 第6讲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第7讲简单的分数应用题(1) 第8讲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2) 第9讲阶段复习与测试(略) 第10讲简单的工程问题 第11讲圆和扇形 第12讲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第13讲分数应用题复习 第14讲综合复习(略) 第15讲测试(略) 第16讲复杂的利润问题(2) 第一讲定义新运算 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种法则的运算。在这一讲里,我们学习的新运算就是用“ #”“*”“Δ”等多种符号按照一定的关系“临时”规定的一种运算法则进行的运算。 例1:如果A*B=3A+2B,那么7*5的值是多少? 例2:如果A#B表示3B A 照这样的规定,6#(8#5)的结果是多少?

例3:规定Y X XY Y X += ? 求2Δ10Δ10的值。 例4:设M*N 表示M 的3倍减去N 的2倍,即M*N=3M-2N (1) 计算(14 *10)*6 (2) 计算 (58*43) *(1 *21 ) 例5:如果任何数A 和B 有A ¤B=A ×B-(A+B ) 求(1)10¤7 (2)(5¤3)¤4 (3)假设2¤X=1求X 例6:设P ∞Q=5P+4Q ,当X ∞9=91时,1/5∞(X ∞ 1/4)的值是多少? 例7:规定X*Y=XY Y AX +,且5*6=6*5则(3*2)*(1*10)的值是多少? 例8:▽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它的意义是 ))((A Y A X XY Y X +++ = ?11 已知 32 11212112=+++= ?))((A 那么20088▽2009=?

(完整版)小学奥数-还原问题(教师版)

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还原问题先提出一个未知量,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最后给出另一个已知量,要求求出原来的未知数量。解题时,从最后一个已知量出发,逐步进行逆推性运算,即原来是加的,运算时就减;原来是减的,运算时就加;原来是乘的,运算时就除;原来是除的,运算时就乘。列综合算式时,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为此要正确使用括号。 如小莉要把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打开。她先拆开最外层的彩纸;接着打开纸盒,纸盒里有一个绒布盒;再打开绒布盒一看,里面是两支“派克”金笔。妈妈说,这礼物是送给大学老师的,要小莉把它重新包装起来。小莉是按这样的顺序做的:先把两支笔放入绒布盒→盖上绒布盒,并把它放进纸盒→盖上纸盒,并用彩纸封好。 小莉重新包装的步骤(顺序)恰好与她打开这盒礼物的顺序相反。这是生活中常会遇到的“还原问题”。在数学中,还原问题也很多。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解析】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扩大10倍后是100岁,没有扩大10倍之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没有加2之前应是10-2=8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之后是72岁,没有减去7前应是72+7=79岁。所以,小刚的奶奶今年是79岁。 【小试牛刀】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解析】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还剩95台”向前倒推,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下的95台和下午多卖的20台合起来,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而230台和10台合起来,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那么,240×2=480台就是原有洗衣机的台数。 【例2】★小明、小强和小勇三个人共有故事书60本。如果小强向小明借3本后,又借给小勇5本,结果三个人有的故事书的本数正好相等。这三个人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解析】不管这三个人如何借来借去,故事书的总本数是60本,根据结果三个人故事书本数相同,可以求最后三个人每人都有故事书60÷3=20本。如果小强不借给小勇5本,那么小强有20+5=25本,小勇有20-5=15本;如果小强不向小明借3本,那么小强有25-3=22本,小明有20+3=23本。【小试牛刀】甲乙两桶油各有若干千克,如果要从甲桶中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放入乙桶,再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这时两桶油恰好都是36千克。问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解析】如果后来乙桶不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甲桶内应有油36÷2=18千克,乙桶应有油36+18=54千克;如果开始不从甲桶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倒入乙桶,乙桶原有油应为54÷2=27千克,甲桶原有油18+27=45千克。 【例3】★两只猴子拿26个桃,甲猴眼急手快,抢先得到,乙看甲猴拿得太多,就抢去一半;甲猴不服,又从乙猴那儿抢走一半;乙猴不服,甲猴就还给乙猴5个,这时乙猴比甲猴多5个。问甲猴

奥数五年级春季培训教材【101页】

目录第一章数与计算………………………………………… 第一讲估值问题…………………………………… 第二章趣题与智巧………………………………………… 第一讲算式谜………………………………………… 第三章实践与应用(一)……………………………… 第一讲行程问题(一)……………………………… 第二讲行程问题(二)……………………………… 第三讲行程问题(三)……………………………… 第四讲行程问题(四)……………………………… 第四章数论与整除………………………………………… 第一讲数字趣题………………………………………… 第二讲分解质因数(一)……………………………… 第三讲分解质因数(二)……………………………… 第四讲最大公因数……………………………… 第五讲最小公倍数(一)……………………………… 第六讲最小公倍数(二)……………………………… 第五章实践与应用(二)……………………………… 第一讲盈亏问题…………………………………… 第二讲假设法解题……………………………………

第三讲作图法解题…………………………………… 第四讲火车行程问题……………………………… 第五讲杂题………………………………………… 第六章组合与推理…………………………………… 第一讲包含与排除……………………………… 第二讲置换问题…………………………………… 第三讲简单列举…………………………………… 第四讲最大最小问题……………………………… 第五讲推理问题…………………………………… 第一章数与计算 第一讲估值问题 【专题导引】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量往往只需要作一个大致的估计,如对某厂下一年生产的总产值的估计就只能是一个大概数。很难也没有必要精确到几元几角几分。 估算就是对一些量的粗略运算,不仅现在,就是今后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了,这类计算仍然十分必要。如果我们的计算结果与粗略估计大相径庭,就说明我们的计算过程必然有错。 估算常采用的方法是: 1、省略尾数取近似值; 2、用放大或缩小的方法来确定某个数或整个算式的取值范围进行估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