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he Exciting Streets of Barcelona

The Exciting Streets of Barcelona

The Exciting Streets of Barcelona
The Exciting Streets of Barcelona

The Exciting Streets of Barcelona

Barcelona, a Mediterranean city, has a unique and dynamic atmosphere that makes visitors feel like they are attending a party that never ends.It has a lively and friendly feel each time one walks down the street of Barcelona.

Winding through the very heart of Barcelona, the Ramblas is the central point of all this innovative activity. It often serves as a visitor highlight and a social hub of the city, used as a meeting place for people of all ages.

There are many other lively and interesting streets exist in European cities, but what differentiates the Ramblas is that it is full of life at almost any time of the day; it seems never sleep.There are many facts that make life here interesting. Not only life, but also work can be energetic and dynamic here. And the cultural mix of the area provides an exciting creative environment for the artist and entertain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On the Ramblas, exciting and remarkable things just seem to happen in an impromptu fashion, without any need for practice and playing on the street can be more spontaneous and more relaxed than work in a stricter context.

Why people have so much affection for the city? One is its spontaneity. And another is because some feel there is not such a separation between art and life. Besides singing and dancing, the visual

environment also makes the city interesting.

Last there is another particular type of entertainer, a silver statue standing on a dais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eet. They are different and they can reach out and touch you if they want. They are actually people dressed up to appear like statues. They see it as a performance and they sometimes like to joke with the audience.

In a word, it’s simply a way of life to perform on the streets of the city.

密斯_凡德罗与巴塞罗那德国馆

在世博会的舞台上,总是活跃着这样一群建筑师,他们的创作思想与世博会主题紧密相连,他们的设计作品体现出前卫的科技之美。虽然其中一些建筑未被永久的保存下来,但他们设计的建筑和他们的名字却被人们牢牢记住。这些伟大的建筑师们用他们的灵感与专注,创造出世博会上一个又一个震撼与奇迹,而世博会也成为这些建筑师事业的辉煌标记,将他们思想与作品永远铭记在建筑的史册之中。 在众多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建筑师中,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1929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了国际博览会,密斯设计的德国馆,以其 密斯·凡德罗与巴塞罗那德国馆 文?李政?李贺楠 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这届博览会中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虽然,巴塞罗那德国馆建成后只有3个月就随着展览的闭幕而被拆除,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建立在一个约4英尺高的石砌平台之上,由一个主厅和二开间附属用房组成。主厅的承重结构为8根十字形断面的钢柱,屋顶是薄薄的一片向四周悬挑的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封闭又开敞的 “一个博览会的效益取决于它探讨的基本问题,伟大的博览会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博览会探讨生活问题才会取得成功……经济、技术和文化条件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与工业两方面都完全面临着新问题,寻求好的方案,对于我们的文化与我们的社会以及技术工业都非常重要。” ——密斯塞罗那博览 10

空间序列。 巴塞罗那馆入口前面的平台上是一个大水池,大厅后院有一个小水池,以水作为纽带,将室内外空间互相穿插贯通,形成奇妙的流动空间。巴塞罗那馆整个建筑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巴塞罗那馆对20世纪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巴塞罗那馆以其纯净的形式,灵动的空间,钢与玻璃材质完美的运用,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密斯建筑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密斯的创作道路 1886年,密斯出生于德国亚堔的一个石匠家庭,绝少有人知道一位现代建筑的先行者正是从这里走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那些精美的古建筑。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与一些建筑大师关注艺术形式不同,密斯的一生都专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研究材料的施工工艺,研究材料的美学特征。这些建筑思想的形成或许与密斯成长经历有着内在的联系。 1905年,密斯在19岁时来到柏林, 在一个擅长木结构设计的布鲁诺?保罗建筑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又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在19世纪初,古典主义建筑依然是当时德国流行的建筑形式,但也有少数建筑师倡导要用新工艺和新材料创造出时代的新建筑。彼得?贝伦斯是建筑新思潮代表人物,他的事务所逐渐成为培养现代建筑大师的摇篮。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这些二十世纪现代建筑大师都曾在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过。 从事经过事务所工作的经历,使密斯获得了丰富的实际经验,1913年,密斯在柏林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1930年,在格罗皮乌斯的推荐下,密斯被任命为包豪斯学校的校长。因为当时德国纳粹党专政,1933年,包豪斯学校被迫关闭。密斯毅然决定前往美国继续开拓自己的建筑事业。 在美国,密斯的命运逐渐发生了变化,美国自由的思想氛围,为他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宽松的创造空间;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他新技术和新材料实践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作为战后新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本土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而密斯的建筑作品则以其反传统的先锋性和新技术的时代性成为美国文化的精神载体,向全世界建筑界发出了呐喊和宣言。 钢和玻璃建筑之王 密斯在建筑史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建立了钢建筑的新语言,虽然同一时代的建筑师也有对钢建筑的研究,但却没有人能够深入到建立起钢建筑体系的深度。从19世纪20年代初开始,密斯就认识到玻璃墙面与钢构架的结合将成为新时代建筑的标志。密斯仔细研究钢建筑的材料特质和力学特点,使钢建筑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实验性建筑,而是 走入现实社会,成为服务于社 会大众的建筑形式; 密斯还 World Culture People 11

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

大师作品分析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摘要:他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他用钢和玻璃改变了整个世界,他的建筑讲求精美,看起来典雅细致,他就是是密斯·凡·德罗。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本文将分析密斯的经典作品巴塞罗那德国馆,解读密斯的建筑思想和艺术。 关键词: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少即是多,流动空间,天际线 密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大都市三分之一的天际线 ——汤姆.沃尔夫 1886年,密斯出生在德国亚琛古城。当他日后被授予这个城市的金钥匙荣誉时被誉为亚琛继查理曼大帝后最伟大的亚琛人,第二个查理曼。密斯的全名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尔。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个著名的石匠,他从做他父亲的学徒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虽然他从未上过正规的建筑学校,但他的确改变了世界的城市天际线。 1929年,密斯·范·德·罗设计 了著名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 馆,该馆在博览会结束后拆除, 它是一个传奇。巴塞罗那德国馆 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 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 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 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 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 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 手法。这个展馆存在仅仅6个 月。但它却在被拆除25年后得 到世人的吹捧,被高呼为是“魏 玛共和国”在世界面前树立自 由、开放、友好、现代化的明信 片和形象大使。 巴塞罗那德国展览馆的墙体是可以不用承受屋面重量的,柱子的功能才是去支撑建筑,这是与我国“墙倒屋不塌“建筑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处。墙体是用来划分空间的,起隔断作用,而密斯·凡·德·罗在这座德国馆的墙体运用了石墙和透明与半透明的玻璃墙。这样不但解决了功能划分,而且还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使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让每一个参观者都深切的感受到德国馆处处通透自由。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8根十字型断面的渡镍钢柱支撑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的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巴塞罗那德国馆

设计赏析-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 密斯?凡?德?罗简历 1886 3月27日出生于德国亚琛 1897-1900 在亚琛读教会学校 1900-1902 在亚琛的职业学校学习 1902-1907 在柏林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 1907 离开保罗事务所后完成他的第一个工程任务 1908-1911 在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当绘图员1912 用一年时间在海牙为克吕勒住宅进行设计 1912-1914 在柏林作为独立的建筑师开业1914-1918 在军队中服役 1919-1937 在柏林从事建筑业务 1921-1925 为十一月学社建筑展览会的主持人 1925 建立十环学社(ZehnerRing) 1926-1932 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席 1927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斯图加特城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的负责人 1929 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设计负责人 1930-1933 担任德绍和柏林包豪斯学校校长 1937 第一次到美国旅行 1938 任美国芝加哥阿尔莫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1940年以后改名为伊利诺理工院) 1944 入美国籍 1958 由伊利诺理工学院退休,在芝加哥继续从事建筑设计业务1959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1960 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1963 获约翰逊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1969 8月19日在芝加哥逝世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密斯是提倡现代建筑的主将,皮包骨的建筑是他作品的明显特征,严谨而有秩序的思想使他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他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这也正是区分旧传统的标志。密斯的建筑大多是矩形的,从平面到造型,简洁明了,逻辑性强,表现出理性的特点。密斯建筑作品中的各个部分抽象概括,从墙面,屋面到地面,所有的线、面都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仿佛密斯要将他的建筑和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密斯还可以说是纯洁主义建筑哲学的代表,“少就是多”的名言已广为流传,他追求的是简朴永恒的建筑形式。为了寻找理论上的根据,他钻研了许多有关观念形态的哲学论著,最后探讨出了他信奉的创作思想:纪律、秩序和形式。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为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指引了新的方向,也为现代主义在前进的征途中增添了力量。密斯的建筑哲学已对建筑领域和城市面貌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密斯认定在可感事物之外尚有一种“理型”存在。他信奉哲学家柏拉图、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阿奎纳斯。他追求着一种永恒理想的客观世界。密斯把奠定建筑的秩序看作为建筑的首要因素,因而他在晚期对建筑美学与理想形式的追求成了他的主要目标,这与他早期反对形式主义的建筑宣言是矛盾的,也许是受到康德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因为康德强调美学价值和艺术美的作用,而密斯追求理想的建筑艺术形式正是为了获得建筑秩序的社会价值。理性化的建筑设计已逐渐升华为技术精美的形式,这就是密斯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有关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German Pavilion of Barcelona International Fair) L.密斯·范·德·罗设计,建于1929年,博览会结束后拆除。 德国馆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 8根十字形断面的镀镍钢柱支承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德国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纹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像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建筑物采用了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瑙石、玻璃、地毯等,显出华贵的气派。 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密斯·范·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是采用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围透划分空间的处理手法,使人进人展览空间之后,沿隔断布置所形成的参观路线不断前进,在行进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几个层次的空间。设计师在该馆在空间处理上,采用灵巧的划分空间的手法,使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无限的空间中包含着有限,以不断变化着的空间导向,使整个空间的展示形式流畅、有节奏,让人们在不断变换的视觉构图中欣赏到全方位的空间。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密斯·范·德·罗的代表作品,建成于1929年,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之所以倍受瞩目,也由于其优雅而单纯的现代家具。巴塞罗那展览馆中的椅子,同样是密斯最精心设计的作品,靠背与座位交叉相反的曲线,不仅造型简洁漂亮,而且坐起来特别舒适。密斯对于工艺的重视,常常使他对每一件东西都要计算到最后一毫米。 半个世纪以后,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重建这个对建筑界有深刻影响的展览馆,馆内的布置,除少量桌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 无论从空中俯瞰还是在地面观赏,无论你站在原地凝神注视还是变换角度快速浏览,西班牙

经典重温:Less is more——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

经典重温:Less is more——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写在前面——关于时尚与经典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时尚、潮流的脚步永远无法阻挡,它们在当时甚至一段时间内可能极其绚丽耀眼,但经历时间的洗礼之后,绝大部分如同昙花一现,很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唯有少数能够在大浪淘沙之后保存下来,如美酒一般历久弥香,成为经典。 对于建筑,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他也曾在采访中用更为通俗的语言阐述过建筑的时尚与经典:“时髦的东西一两年就甩了,你再来个新的。建筑不能这样子,建筑要至少20年、50年、100年,希望一千年。”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即是现代经典的建筑之一,虽然原作存在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观众有幸一览其芳容,但它对建筑界的影响却一直持续到今天。 现在我们所见的展馆是由密斯巴塞罗那馆基金会1986年根据原作复原的,它完全忠实地呈现了密斯的设计理念。

平面图——简洁的点、线、面的构成关系,如同蒙德里安的抽象构成画。点线面赋予一定的高度后进而伸展为柱、墙、地面及屋面。 建筑形式简练,点线面之间的交接直来直去,没有任何的多余、拖泥带水,完全体现了建筑师的“少就是多”的理念。 8根支撑主展厅屋面的结构钢柱与维护墙体分开,各司其职,也赋予对方更多的自由,这也是现代建筑常用的手法——结构与维护相分离(这种手法在白色派建筑师理查德.迈耶的设计里最为常见)。 建筑即是展示当年德国理念和技术的展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功能,因此,空间开放而流动(甚至最初连门都没有),这种空间也带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度。 体块示意图——“山因水活”,建筑因水而更为灵动。或许因为短暂的展览原因,建筑范围内没有配置任何植物,但“光”与“水”已然足够给建筑带来生机。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 一、概述 1929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建于1929 年。占地1250 平方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 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组 成。主厅平面呈矩形,厅 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 断,纵横交错,隔而不断, 有的并延伸出去成为围 墙,形成既分隔又联系、 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使 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 之间的空间相互贯穿。建 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 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的 本色和质感,显示着简洁 高雅的气氛。是“现代主义 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二、建筑赏析 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 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 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浅论巴塞罗那德国馆中的流动空间

浅论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关于空间序列的设计意境。 巴塞罗那德国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作,也是密斯凡德罗的代表作。对于建筑内部的空间处理方面,密斯提出了“流动空间”的主张,并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第一次 真正实现并确立了这一概念。这里简 要从几何元素与空间划分的方面分析阐述“流动空间”的概念。 德国馆的两幢房子同布置在一块 不高的平台上,左右延伸的墙面和屋 顶挑檐把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 主厅平面(图1)呈矩形。厅内纵横交 错的玻璃和大理石墙的位置灵活而且似乎很偶然,它们隔而不断,有的延伸出去成为院墙,由此形成了一些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和室外之间相互穿插,没有明确的分界(图2)。原作整幢建筑中不设门,更利于空间在实际使用中的自由流动。 塑造“流动空间”要求设计师从 静态的建筑体量中创造出动感,追求 “虽然不动,却有动势”。密斯将平面 中的墙壁抽象为线性的几何元素,强化 了墙体的轻薄感,具有较强的方向性。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德国馆中线性的 图 1 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图 图3 雕塑《黄昏》科贝尔 图2 衔接穿插的室内外空间

墙壁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线性或矩形空间,互相垂直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再加以丰富的材质使用,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这些变化的空间是连贯的、流动的,人们随着视点的移动,可以得到不断变化的透视效果。不仅是墙,台阶、屋檐以及家具、雕像等都有一定的方向性,指出空间的变化和人的行进路线,使建筑和周围环境密切结合。典型的例子是右部小水池中的巴伐利亚舞女雕塑(图3),在入口处狭长的空间末端起到了极好的视线导引作用。 由上述可知,“流动空间”作为“自由平面”的一种极端化表现形式,需要 极度自由的墙面,这就要求结构体系打 破各自独立的“盒子”。因此德国馆与 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类似,需要极其 严谨的框架结构设计。在穿插贯通的空 间形式下,德国馆主体部分的结构体系是由八根纤细的钢柱组成的墙柱分离的框架结构(图4)。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用钢柱支承,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为实现“流动空间”提供了可能。此外主体部分的内墙外墙与八根钢柱完全脱开,墙面彼此穿插错落。墙柱分离的结构体系使墙可以被处理得尽可能轻、薄,产生了较强的内外渗透效果(图5),增强了墙的方向性;墙、柱、屋顶互不牵制,反而有机配合,人在其中行走感觉迷失了天与地的差别(图5)。另外, 图4 钢结构细部 图5 天地差别的迷失

浅论巴塞罗那德国馆中的流动空间

浅论巴塞罗那德国馆中的流动空间 关键词:流动空间 几何元素 框架结构 巴塞罗那德国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 表之作,也是密斯凡德罗的代表作。对于建 筑内部的空间处理方面,密斯提出了“流动 空间”的主张,并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第一 次真正实现并确立了这一概念。这里简要从 几何元素与空间划分的方面分析阐述“流动空间”的概念。 德国馆的两幢房子同布置在一块不高的 平台上,左右延伸的墙面和屋顶挑檐把它们 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主厅平面(图1)呈 矩形。厅内纵横交错的玻璃和大理石墙的位 置灵活而且似乎很偶然,它们隔而不断,有 的延伸出去成为院墙,由此形成了一些半封 闭半开敞的空间。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和 室外之间相互穿插,没有明确的分界(图2)。 原作整幢建筑中不设门,更利于空间在实际 使用中的自由流动。 塑造“流动空间”要求设计师从静态的 建筑体量中创造出动感,追求“虽然不动,却 有动势”。密斯将平面中的墙壁抽象为线性的 几何元素,强化了墙体的轻薄感,具有较强的方向性。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德国馆中线性 的墙壁一片片地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 连通的线性或矩形空间,互相垂直衔接、穿插, 以引导人流,再加以丰富的材质使用,使人在 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这些变化的空 间是连贯的、流动的,人们随着视点的移动, 可以得到不断变化的透视效果。不仅是墙,台阶、屋檐以及家具、雕像等都有一定的方向性,指出空间的变化和人的行进路线,使建筑和周围环境密切结合。典型的例子是右部小水池中的巴伐利亚舞女雕塑(图3),在入口处狭长的空间末端起到了极好的视线导引作用。 由上述可知,“流动空间”作为“自由平 面”的一种极端化表现形式,需要极度自由的 墙面,这就要求结构体系打破各自独立的“盒 子”。因此德国馆与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类 似,需要极其严谨的框架结构设计。 在穿插贯通的空间形式下,德国馆主体部分的结构体系 是由八根纤细的钢柱组成的墙柱分离的框架结构 (图4)。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用钢柱支承, 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 为实 图1 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图 图3 雕塑《黄昏》科贝尔 图4 钢结构细部 图2 衔接穿插的室内外空间

模型制作——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 ——密斯?凡?德?罗空间模型 模型组员: 李成耀,梁汉极,卢炯挺,司徒尚孚,宋嘉豪,彭培龙

1929年,密斯·范·德·罗设计了著名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该馆在博览会结束后拆除,它是一个传奇。巴塞罗那德国馆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手法。这个展馆存在仅仅6个月。但它却在被拆除25年后得到世人的吹捧,被高呼为是“魏玛共和国”在世界面前树立自由、开放、友好、现代化的明信片和形象大使。 巴塞罗那德国展览馆的墙体是可以不用承受屋面重量的,柱子的功能才是去支撑建筑,这是与我国“墙倒屋不塌“建筑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处。墙体是用来划分空间的,起隔断作用,而密斯·凡·德·罗在这座德国馆的墙体运用了石墙和透明与半透明的玻璃墙。这样不但解决了功能划分,而且还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使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让每一个参观者都深切的感受到德国馆处处通透自由。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8根十字型断面的渡镍钢柱支撑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的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德国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文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也从地面一直到顶棚,而不象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你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建筑物采用了不同色彩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瑙石、玻璃、地毯等。 整个德国馆立在一片不高的基座上面。主厅部分有8根十字形的钢柱,上面顶着一块薄薄的简单的屋顶。隔墙有玻璃和大理石两种。墙的位置灵活而且很偶然,它们纵横交错,有的延伸出去成为院墙。由此形成了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半封闭边开敞的空间,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和室外时间相互穿插,没有明确的分界,也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流动空间的一个典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