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流域面源污染控制

2018年流域面源污染控制

2018年流域面源污染控制
2018年流域面源污染控制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

1、请解释控蚜生态工程的原理。

答:控蚜生态工程充分发挥边缘效应原则,是生态系食物链的重新组合。例如,麦、棉间作,由于在小麦上生长的大量瓢虫,可减轻棉蚜虫的危客,有利于棉花生长。由于棉田与小麦间作构成的生态系统内因子众多,关系交错,生产上只需掌握与功能发挥密切相关的一些特征数值,例如瓢虫与棉蚜的比例,就可了解系统的变化,为人工控制提供依据。

系统随着时空的推移,作用(功能)也在变化,称为系统的状态转移,或系统的过程。系统过程,反过来,又决定着组成系统的单元的状态转移。

系统功能的实现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组织或生成阶段,功能或服务阶段及退出或结束阶段。从能量的集散过程看,可分为蓄能阶段、势能阶段、能量转化阶段和势能耗尽或转移阶段。一般地,系统的组织或生成阶段为蓄能阶段,服务阶段为势能或能量转化阶段,退出阶段为势能耗尽或转移阶段。系统的组织或生成阶段“具有产生过程状态全集的能力”,即构成状态结构序列的能力。在此阶段,势能不断提高。系统的服务即功能阶段,有的以势能的保持来实现功能的,如建筑物、书籍、卫星定点等,有的是以能量转化实现的,如炸弹、原子弹的爆炸等; 而多数为二者兼备,如控制器,能量转化器,电厂,生态工程等,这类系统本身具势能结构,同时又转化能量,同时实现功能。

这项生态生物工程设施在田间的实施仅为在棉田插种小麦,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具有组织能力,小麦蚜和瓢虫自动赶来,其状态结构不断形成,其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到一定阶段产生控制棉蚜的功能,最后,功能实现,工程推出。这就是新系统的状态转移过程。这里,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在运动着,系统整体的状态转移又影响着系统内每一个组成单元的状态变化过程。而且,系统的状态转移过程就体现在系统内单元状态结构的变化上。

2、生态平衡施肥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

1. 归还学说。

也叫养分补偿学说。是19世纪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他是第一个试图用化学测试手段探索土壤养分的科学家。主要论点是:作物从土壤中吸

收带走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越来越少。因此,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向土壤施加养分。而且他还提出了“矿质养分”原理,首先确定了氮、磷、钾3种元素是作物普遍需要而土壤不足的养分。至今,测土施肥科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测土施肥已成为一面常规的农业技术措施。

其实质是人类从土壤中拿走多少养分, 就要归还多少养分, 考虑到高产和养分损失等原因, 所归还的养分甚至还要比拿走的养分多。有时土壤中有效养分绝对含量很多, 但在作物需肥高峰时相对数量就显得不足, 施肥(追肥)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在关键时期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对浓度。苗期是作物需肥敏感期, 虽然在养分总数量方面需求不多, 但是要求养分必须齐全和速效, 并且在数量上能够保证, 特别是磷肥。作物吸收磷和钾在前期较氮多, 所以磷肥和钾肥一般作为基肥投入。氮肥的易移动性和中后期需求较多的特点, 使得高产农田必须追施氮肥, 这时氮肥的需求数量较大, 即最大需肥时期。配方施肥同样要考虑到作物吸收养分的特点, 即“ 需肥敏感期” 和“ 最大需肥时期” 。

2. “ 最小养分率” 和“ 养分不可替代性”

这也是李比希在试验的基础上最早提出的。他说“某种元素的完全缺少或含量不足可能阻碍其他养分的功效,甚至减少其他养分的作用”。最小养分律是指作物产量的高低受作物最敏感缺乏养分制约,在一定程序上产量随这种养分的增减而变化。它的中心意思是:植物生长发育吸收的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为了更好的理解最小养分律的涵义,人们常以木制水桶加以图解,贮水桶是由多个木板组成,每一个木板代表着作物生长发育所需一种养分,当由一个木板(养分) 比较低时,那么其贮水量(产量) 也只有贮到与最低木板的刻度。

即作物产量提高在养分方面的限制因素主要受缺少或最少养分含量的那个养分所限制, 要想提高产量必须补充最缺少的那个养分的数量, 而这个最缺少的养分是不能被其它养分所替代的。土壤——作物——肥料间的关系极其复杂, 养分限制因素也是经常变化的, 有时表现为大量元素, 而有

时补充微量元素能显著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目前我国土壤中氮、磷普遍成为限制因素, 但磷肥用量又偏高, 高产田钾肥正在成为限制因素, 不同地区至少有1 种以上中微量元素成为限制因素。

3. 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最早是作为经济法则提出来的。其内涵是:在其他技术条件(如灌溉、品种、耕作等) 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作物产量也随着增加。当施肥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再增加施肥量,反而还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4. 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配比肥料。

作物不同生育期其肥料适宜用量和分配比例不同。

1) 一般生育期短的作物应以基肥为主,早追肥;而生育期长的作物应加大追肥比例,分次施肥。在追肥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作物营养临界期,保证肥料适时有效地被作物利用。

2) 粘质土壤宜采用重基肥、早追肥(前促后控)的施肥方式,以避免后期贪青。沙质土壤采取追肥为主的“少吃多餐”施肥方式,防止后期脱肥。壤质土采用基追并施,以防后期脱肥,保持均衡增长。

5. 因子综合作用律

据统计,作物增产措施施肥占32%,品种占17%,灌溉2%,机械化占13%,其他占10%,因此配方施肥应与其他高产栽培措施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增产效益。在肥料养分之间,也应该相互配合施用,这样才能产生养分之间的综合促进作用。

6. 确定施肥量的方法。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作物单产随着某一种养分施入量而变化的曲线称为肥料效应曲线。从不施肥开始,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 单产增加较快, 而后基本不再增加, 最后反而下降。我们将最大产量时所对应的施肥量称为

“最大施肥量” , 它是缺少粮食社会的施肥目标。最佳施肥量是指能够获得最大施肥经济效益的施肥量。即施肥量一旦超过这个数值, 多增加施肥的成本大于等于多增产粮食的价值。受气候和土壤影响, 许多地区氮肥会向地下水渗漏, 如果地下水被氮肥污染, 几乎无法治理, 导致区域性癌病频繁发生。这时, 只要减少一部分施肥量, 渗漏的氮肥却可以大为减少, 这时的施肥量被称为“ 环境经济施肥量” , 我们称为“生态施肥量”。

3、为什么要强调生态平衡施肥?

答:

1. 平衡施肥的意义。

生产实践证明:平衡施肥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以往盲目施肥为定量施肥,同时也改变了单一施肥为:以有机肥为基础、氮磷钾等多种元素配合施用,特别是对化肥结构调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由单元素化肥品种,发展为两元素复合肥,及至多元素复合肥和作物专用肥。比如,配方肥(BB肥) 或复混肥的科技含量高,施用方便,土壤污染少,深受农民欢迎。配方施肥在农业生产上实现了增产、改善农产品品质、节肥、增收和平衡土壤养分等显著效果,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好处:

1) 平衡施肥可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仍比较低,平均利用率在35%左右,比世界发达农业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潜力很大。

2) 平衡施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特别是由短缺农业转向农产品剩余,出现农产品买方市场以后农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即由数量型农业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的效益型农业。这样,如何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就是生产中首先要考虑的大问题。搞好平衡施肥,提高用肥的科学水平,是节约农业成本的关健措施。

3) 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通过平衡施肥,满足了农作物对各营养元素的需求,使得农作物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从而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效益。据大量试验、示范得出的结论,

在等量肥料投入的情况下,采用平衡施肥技术,一般可增产10%左右。

4) 平衡施肥有利于农产品质量。

我国加入WTO 以后,农业受到冲击非常大,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农产品质量较差。质量差的原因较多,如品种、自然条件等,肥料施用不合理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平衡施肥既满足了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使之正常发育,完全成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又没有剩余,避免了肥料浪费,减少土壤污染。

2. 目前施肥模型的局限性。

目前的两类典型施肥模型, 无论是基于统计方法的米式方程, 还是基于平衡方法的目标产量法, 从方法提出至今没有大的改进 ,所使用的“土壤养分换算系数” 和“ 表观肥料利用率” 两个参数均具有不稳定性, 在预测施肥量时耕下层养分供应量和耕层一季养分矿化或释放量被折算在耕层有效养分含量之中考虑, 其结果是施肥量预测误差偏大。

3. 发达国家施肥技术发展趋势

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的测土山昆施肥方法不仅考虑土壤养分, 还考虑土壤水分, 以及反映经济效益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美、日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化肥的80 %以上是通过配方肥料形山昆式使用的, 美国有测土配方站8000 多个。发达国家正在将3S 技术【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农业机械化结合在一起的精确施肥技术的试验, 每季将不同空间单元的产量数据绘制成图形贮存在计算机中作为下一季科学施肥的主要依据, 它代表了未来施肥技术的发展方向。

4. 理想施肥模式和化肥发展趋势

最好的施肥模式是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在没有有机肥投入的情况下, 化肥中氮、肥、钾元素比例合适也是比较好的施肥模式。肥料使用趋势是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相结合, 无机肥中氮、磷、钾相结合。化肥发展趋势是:高浓度化、液体化、缓效化、专用化、复混化。

5. 当前农业生产施肥存在有以下问题

1) 肥料品种选择不当。

当前市场上肥料品种很多,有大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底施肥料、追施肥料、各种叶面喷施肥料等。大部分农民凭经验选用肥料品种,即某种肥料施用效果较好,就连年施用,也不管什么作物都用同一化肥品种,且用肥量随着对产量的要求量不断增加,有多大效益并不清楚。有的看别人用什么肥料就用什么肥料,听广告宣传购买肥料,不去考虑土壤条件和作物需肥特性,长期施用一个肥料品种,造成土壤养分失衡。

2) 施肥数量不合理,带有盲目性。

大多数农民不考虑经济效益及品质因素,片面认为多施用肥料就能多增产,效益就高。造成不少农民过量施肥。特别是价格较高的作物,肥料投入量较大,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施用比例不协调。通过调查,在小麦施肥上,多数氮肥施用量过大,造成肥料流失、利用率低、小麦倒伏现象及病害加重、品质下降,污染地下水的不良后果,并造成资源和经济上的浪费。

3) 施肥方法不科学。

主要是为了减少劳动量、图省事,不管什么品种的肥料在作物追肥时采用地表撒施、大水浇灌,造成肥料流失、利用率下降。基肥、追肥比例不合理,不按作物需肥规律,采用一次大量施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机肥施用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转

移,有机肥积造施用锐减,随着秸秆还田机械的推广使用,一次性秸秆还田量过大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耕层作物秸秆集中,土壤空虚,加上耕层浅,出现影响作物种子发芽和根系发展,及枯死、地下虫发生量大等不良后果。

4) 肥料利用率低

肥料利用率低是我国现行施肥方法弊端的主要表现形式, 究其原因如下。①肥料原因:可控缓释肥料用量小:与发达国家复合肥使用占80%相比, 我国复合肥使用仅占10%左右; 有机肥投入逐渐减少。

②技术原因:对施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重视不够, 施肥模型有待优化; 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配方支持系统研究落后; 土壤施肥类型区分不合理, 使研究资料和参数没有足够的代表性; 缺少对多年连作作物和整个轮作周期长期推荐施肥动态研究和观测; 缺少区域不同土壤和作物的放肥标准; 土壤速效养分速测方

法成本偏高。

③体制原因:配方施肥在中国虽然可增产8 ~ 15 %。但推广面积仅为10 ~ 30%, 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以配方施肥为核心, 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区域性生产——服务——施用产业化网络, 即农化服务体系。

6. 不科学施肥形成的不良后果

化肥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不能科学地施用肥料,特别是近年来化肥的施用量过大给农业及社会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如氮肥过量施用会造成地下水硝态氮积累,污染环境,生产成本增加。施用时间不合理,造成植物体内硝态氮过度积累,降低了农产品品质,对人体健康不利。用肥量过低,比例不协调,产量不增加,经济效益低。施肥不合理,各种养分不平衡,造成土壤养分不协调,影响肥力提高,不利于土壤培肥。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板结和土壤盐分积累,使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降低。

7.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的有利条件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1)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8 年实施,监测手段趋于完善。县土肥站对化验室进行了整修完善,补充了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具备了土壤、肥料的化验监测条件和指导科学施肥技术能力。通过8 年来对大量土壤样品的化验分析,摸清了全县各种土壤类型的肥力状况和分布规律。

2) 农民开始接受平衡施肥技术,大部分农民已认识到盲目施肥的危害和平衡施肥的好处,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应用平衡施肥技术的积极性。

3)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有大量的数据依据可用。通过对大量的土壤样品、植株样品的化验分析,获取了大量的土壤及植株数据信息。8 年来连续多点的田间肥效试验,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参数,多年的定点肥力监测情况取得了土壤肥力变化情况数据。利用现代的电脑技术建立了完整的数据库,极大地方便了各种信息的提取应用。

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追求产品数量向追求质量发展。

从政府官员到普通居民都开始关心农产品质量问题,政府部门也都在抓农产品质量,而施肥与农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也为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8. 开展平衡施肥势在必行

开展平衡施肥可以解决目前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因施肥不科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通过调查,在小麦种植方面采用平衡施肥技术的可节本增效40 元/667㎡左右;玉米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可节本增效40元/667㎡以上。社会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平衡施肥,耕地地力得到培肥,持续生产能力提高,地下水环境免受污染,生态环境改善,得利于当今,有益于子孙后代。

4、如何评价生态平衡施肥的效果?

答:肥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4 方面9 项指标:

1. 用产量评价的指标,有肥料转化率、最低肥料转化率、最高肥料转化率、平均肥料转化率;

2. 考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指标,有肥料离土率、生态施肥量上限;

3. 考虑土壤培肥的指标,有培肥施肥量下限;

4. 考虑土壤和肥料共同作用的指标,有土壤-肥料养分表观转化率(Soiland Fertilizer Yield,简称S-FY )和土壤-肥料养分表观离土率(Soil and Fertilizer Leave Rate,%,简称SFLR )。

施肥是多目标的,如何协调产量、品质、成本、土壤培肥和控制污染,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凡是能够达到高产水平(不一定是最高产)、能够保障品质、不显著增加或降低成本、能培肥或保持土壤肥力、减少污染的施肥量都是我们追求的,暂定义为

生态施肥量,它应该是个范围,这个范围受气候、地貌、土壤、作物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其最大值就是生态施肥量上限。

生态平衡施肥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肥料转化率的求算方法

1. 肥料长期定位试验

当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能够获得ΣWin 、Wi 、Wj 、ΣWyield 时,即可通过差减法求出ΣWleave ,相关参数的求算方法如上文所述。

2. 普通肥料田间试验方法

对于任何肥料田间试验,只要能够获得Win 、Wi 、Wj 、Wyield 即可求出Wleave ,然后可以按上文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但是多数情况下Wj 是没有测定的,此种情况下如何求算以上指标呢?普通的肥料田间试验只能获得:Win 、Wyield 、Wi ,一般不知道的Wleave 和Wj 。假设有7 个处理情况下,根据式(1)可以分别列出如下方程:

Wj1+Wleave1=Win1+Wi-Wyield1=A (20)

Wj2+Wleave2=Win2+Wi-Wyield2=B (21)

Wj3+Wleave3=Win3+Wi-Wyield3=C (22)

Wj4+Wleave4=Win4+Wi-Wyield4=D (23)

Wj5+Wleave5=Win5+Wi-Wyield5=E (24)

Wj6+Wleave6=Win6+Wi-Wyield6=F (25)

Wj7+Wleave7=Win7+Wi-Wyield7=G (26)

Wj1 为施肥过少的处理,Wj2 为施肥较少的处理,Wj3 为施肥稍少的处理,Wj4 为施肥中等的处理,Wj5 为施肥稍多的处理,Wj6 为施肥较多的处理,Wj7 为施肥过多的处理。取7 个处理的Wj 之和的平均应该大致等于Wj4,它大致应该等于

Wi 。于是,Wleave4=D-Wj4= DWi 。即在施肥量中等情况下,由Wj4+Wleave4=Win4+Wi-Wyield4 ( Wj4= Wi )得到:

Win4=Wyield4+Wleave4。也可以用长期定位试验大致标定一下Win4 是否可以作为当地近似的合理施肥量标准,如果可以,Wyiel d4 /Win4+Wleave4 /Win4≈1 成立,即,肥料养分转化率+肥料养分离土率≈1。于是可以得出结论:中等施肥量或合理施肥量情况下可近似地求出肥料转化率。

将肥料利用率和肥料转化率涉及的多项内容进行比较,如表2。理论上,评价肥料利用率的参考系是缺素区土壤养分供应量;评价肥料转化率的参考系是土壤全量养分变化量,它是以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为基础,将土壤——肥料——作物——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它不需要特殊的示踪方法,更不需要空白区和缺素区作为对照,而只需要3~5 a 定位试验以反映某施肥量情况下土壤-肥料-作物-环境之间的养分稳定关系。方法上,肥料转化率求算所需要的原始试验数据可以为以前任何田间试验数据,这样就实现了信息共享,能够在短时间内按肥料转化率定义对肥料功效进行重新评价,并建立新理论下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实践上,肥料转化率定义和算法来源于实际工作。

表2

面源污染参考

—1—

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1.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解决行业科技发展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本项目属于环境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污水和废弃物污染;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我国目前正处在污染构成快速转变时期,面源污染的负荷在逐步上升,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面源污染比例已超过点源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问题已日显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2010年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2—

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 因此,从政策、法规、管理和技术4个层面尽快制定出符合国情、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措施,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复合控制系统,对于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和恢复农村自然生态功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分析说明项目实施能够产生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可有效的指导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无效的损耗浪费,减小土地退化速率,缓解水土流失,从源头消减污染物积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规范指导,引导农村区域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将从污染源头和迁移途径上对面源污染进行有效阻控,从而遏制和改善流域、湖泊水质污染状况,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研究与开发任务与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重点与开发内容,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其内容应与项目目标有直接对应关系,为实现项目目标所应进行的重点研究内容不应有遗漏,也不应包括 —3—

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一)

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一) 摘要:山西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基础、技术条件、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立足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山西农业的现实状况,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应以生物技术为先导,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不仅关系到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综合效益和可操作性,是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事业。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汾河流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最大的河流,流经六个地市,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汾河流域是山西省工业集中,农业发达的地区,其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分别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6%和农业总产值的6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山西省不仅工业污染压力较大,农业面源污染也在加重,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据山西省农业环境检测中心环保站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省污染严重的农田面积达120万亩,比较严重的农田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太原、临汾、运城等汾河流域粮棉主产区。因此,加强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山西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分析 农村的生产、生活中,过量施用的化肥和农药、未经处理随雨水进入河流的村镇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固体废弃物等,因其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而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态势,其中农药、化肥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尤为突出。中国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十分严重。近年来,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化肥的使用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中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是,氮肥使用量为世界的30%,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磷肥的使用量为世界的26%,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倍。使用化肥的强度平均每公顷达400公斤(太湖流域高达600公斤),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的2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标准。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1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网站上,2003年4月刊登的一篇《农业污染在加剧》的文章中说:“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中国环境污染正在转型,工业污染比重下降,农业污染日益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于全国工业污染的总量,目前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山西省农业面源污染同样不容乐观,汾河流域的情况则更为严重。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业耕作条件恶化,大面积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汾河流域农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减少,90%以上的土壤出现了板结现象,土壤的保水性、透气性弱化,形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其二,对水源构成威胁。汾河是山西省重要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来源,农业面源污染的存在,会导致汾河水质富营养化,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目前,中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其三,农作物品质下降,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汾河流域是山西省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质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发达国家建立的绿色壁垒面前,已经付出了较大的代价。2002年各类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造成损失达到100亿美元。日本历来有明显针对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措施。2006年5月底,日本开始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都作出了规定,设限数量大幅增加,限量标准更为严格,检测项目成倍增加。日本是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32%,“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大幅抬高了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直接影响到近80亿美元的出口额,涉及到6000多家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及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是山西省对外贸易的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xx人民政府,局属各单位: 为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优化城乡环境面貌,根据县委、县政府印发的《环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出发点,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大任务,推动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环县。 二、整治任务 从5月份开始,11月底结束,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行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加强农用地膜和尾菜的回收处理,实现废旧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污染;强化农产品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大整治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城乡环境卫生洁净优美、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三、整治措施 (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促进新型能源利用。 1、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把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结合起来,结合荞麦、豆类、向日葵等特色作物,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处,创建面积20万亩,建成绿色农产品基地8个,种植面积25.6万亩,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登记,做好到期产地、产品的复查换证、续展、年检及转换工作,组织申报“三品”认证6 个。 责任单位:农技中心、执法大队、xx

2、深入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对历年建成的“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进行全面排查维修,指导农户积极开展“三沼”综合利用工作,变废为宝,减少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 在设施瓜菜种植区域和畜禽养殖区,因地制宜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厕所、棚圈、日光温室)户用沼气建设,逐步形成“畜—沼—菜”、“畜—沼—农”的良性循环模式。 责任单位:能源办、xx (二)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1、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充分发挥庆阳瑞利、环县兴环、环县保利等10户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配合供销社积极组织全县64个回收网点,在农作物收获之后,及时进村入户,上门优惠收购。在春秋两季开展废旧农膜集中清理捡拾活动,对县内交通主干道及通村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田间地头堆放的废旧农膜进行集中清理,消除“视觉污染”。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民主动清理残膜,积极联系交售废膜,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8%以上。同时,组织农业执法人员深入农资销售点,严防0.01毫米以下超薄地膜上市销售,从源头上减少废旧膜残留,降低回收难度。 责任单位:供销社、执法大队、xx 2、开展尾菜专项治理行动。在曲子孟家寨、木钵关营高寨等设施瓜菜种植集中区,积极引导农户对田间地头产生的尾菜采取田间堆肥、挖简易坑沤肥及直接还田等方式,开展田间处理利用,将尾菜就地消化,消除对蔬菜产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对长期以来随意弃置于村庄周围、公路沿线、田间地头、沟渠旁边等地的尾菜,开展污染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好尾菜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问题,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31%以上。 责任单位:农技中心、xx (三)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污染 1、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善土壤墒情检测点,定期发布土壤墒情报告,利用已建立的9个土壤墒情监测点,合理适时调整布局,加密监测频度,

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分册

理科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 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 (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分册)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 2019年3月 控制 与治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控制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控制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理科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 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目录 目录 1 农村污水.................................................................................................................................. - 1 - 1.1 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 - 1.2 农村生活污水营养供体利用型处理技术.................................................................. - 2 - 1.3 农村生活污水自充氧层叠生态滤床处理技术.......................................................... - 6 - 1.4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 8 - 1.5 人工快渗一体化净化技术........................................................................................ - 11 - 1.6 村落面源污染收集与处理技术................................................................................ - 12 - 2 畜禽养殖................................................................................................................................ - 14 - 2.1 畜禽养殖废水氨氮削减及粪污资源化技术............................................................ - 14 - 2.2 基于无害化微生物发酵床的养殖废弃物全循环技术............................................ - 16 - 2.3 多原料预处理高效厌氧发酵技术............................................................................ - 21 - 2.4 高浓度有机污水制备生物基醇................................................................................ - 24 - 3 农田径流................................................................................................................................ - 26 - 3.1 以营养盐平衡为核心的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 - 26 - 3.2 基于水稻专用缓控释肥与插秧施肥一体化的稻田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 27 - 3.3 基于硝化抑制剂-水肥一体化耦合的蔬菜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28 - 3.4 基于行间生草耦合树盘覆盖的果园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30 - 3.5 基于污染物输移的“陆域-陆水界面-沟渠塘”的全过程拦截技术.............................. - 31 - 3.6 环湖生态农业圈构建与优化技术............................................................................ - 33 - 3.7 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 - 35 - 3.8 农业废弃物(秸秆)养分资源管理与再利用技术................................................ - 37 - 3.9 农田氮磷入支流(河浜)前拦截技术.................................................................... - 40 - 4 低污染水................................................................................................................................ - 4 5 - 4.1 添加水生植物生物质炭-发酵液的人工湿地强化净化技术................................... - 45 - 4.2 光伏电解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术............................................................................ - 47 - 4.3 低污染水生态净化的模块化组装技术.................................................................... - 49 - 4.4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季节性交替维稳技术................................................................ - 51 - 4.5 湿地植物生产有机酸和改性生物质炭技术............................................................ - 53 - 4.6 农田型低污染水调蓄经济湿地技术........................................................................ - 56 - 4.7 规模水产养殖低污染尾水组合生态净化技术........................................................ - 58 - 4.8 尾水多阶湿地深度净化技术.................................................................................... - 61 - 4.9 以本土物种为主的生物群落构建与配置技术........................................................ - 63 - 4.10 湿地配水及水力途径改善技术.............................................................................. - 64 - 4.11 村落型低污染水高水力负荷生态砾石床技术...................................................... - 65 - 5 农村垃圾................................................................................................................................ - 68 - 5.1 农村面源固体污染物制取活性炭闭路循环技术.................................................... - 68 - 控制 与治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根据“市创建第五届省文明城市培训工作会”要求,结合您局相关通知精神,认真梳理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帮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和实际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一)加强扬尘污染治理。 一是安排执法人员对市区35处在(待)建工地不定期巡查,严格督促规范施工,必须做到工完场净;同时对扬尘问题较为突出的工地、区域,一旦发现问题要求其立即整改;二是对市政工程施工点严密管控,督促其做好边界围挡,推动裸土覆盖,必须洒水降尘,及时垃圾清运等;三是对辖区内的清运队进行严格监管,必须按规定路线行驶,必须采取加盖、围蓬等基本措施防止污染;四是与相关部门联勤联动,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沿街遗撒、污染路面等行为严查重处。五是加大城乡结合部管理力度,设立临时卡点,突击检查过往车辆密闭运输情况。 2018年至2020年5月,2018年至今共妥善处大气污染方面问题3100余次;推动裸土覆盖90余处、50.5万平方米;设卡检查车辆密闭覆盖问题150余次、检查车辆1450余辆台;立案查处抛洒滴漏污染路面行为的案件125件、罚款11.5万余元。

(二)严密管控餐厨垃圾投放。 一是严格要求餐厨垃圾产生者应当与取得特许经营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企业签订书面协议并在规定的收集时间内交运,生活垃圾必须到指定位置分类投放;二是配合特许经营企业将餐厨垃圾运送到指定收集点,不得交由特许经营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收集、运输、处置,及时建立运收台帐。生活垃圾清运企业必须按照规定线路收集且必须事先申报;三是针对垃圾乱倒行为召开动员会议、宣传会议,研讨如何有效防止城市垃圾向周边农村倾倒行为,积极听取多方意见、建议。 2018年至2020年5月,共发放《餐厨垃圾告知书》680余份;排查餐厨垃圾运收、处置情况950余处;立案查处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处置不当案件11起、罚款3500元。 (三)严格管控建筑和装修类垃圾倾倒。一是加大行业运输公司(渣运公司)的监管力度,督促其认真落实责任,不得乱倾乱倒建筑和装修类垃圾;二是联合城乡结合部区域涉及的镇(街道)做好日常巡查监管,发现乱倾乱倒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三是督促各镇(街道)加强夜间巡查管理力度,杜绝社会闲散人员夜间违规乱倾乱倒建筑和装修类垃圾。 二、帮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一)开展民生实事村项目建设。通过省级财政2017

流域面源污染危害及治理与管理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b13733725.html, 流域面源污染危害及治理与管理对策分析 作者:黄燕刘峰周相宙 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7年第12期 摘要: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流域面源污染问 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流域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水体质量和水域环境的重要因素,加强对流域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流域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分析,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讨论流域面源污染的治理与对策,希望对我国治理流域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一、相关概念及污染问题产生原因 1.流域面源污染的概念 流域面源污染是指在流域源头、城乡交界处,未经处理的农村生产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禽畜粪便等废弃物随径流进入地下水、土壤、空气,由于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资源的富氧化程度加剧,水资源可利用水平降低、土地生产能力低下等情况。流域面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分散性、广泛性和难监测等特点。 2.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 流域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农田耕种、砍伐活动扰动土壤以及流域区划内居民的生产生活等因素造成,造成流域面源污染的具体原因包括: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禽畜粪便的无序排放、农村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随意丢弃以及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农业生产的废水废渣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到附近流域、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等。 二、流域面源污染的危害 1.水体富营氧化问题 由于农村没有生活用水处理设施,大量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引起水体富氧化,发生面源污染,随着水流扩散,氮、钾等元素的大量增加,更加剧了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藻类和浮游生物在水域中快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造成各种水生物的衰亡。 2.地下水水质恶化问题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街道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环境为核心,以“建设美丽**”为目标,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主,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为确保全街道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街道党工委十分重视,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认真分析研究**街道的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并对**街道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结合本街道实际,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进行明确,实行目标管理,狠抓落实,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三是严格考核,使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与林业、社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村镇规划建设及土地、水利等工作结合起来,注重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二、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街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途径加大环保知识和文明精神的宣传,扩大公众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一是利用会议、简报、标语、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等宣传;二是通过开展“美化南盘江,保护母亲河”、“学习雷锋、爱我家园、净化环境”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进行宣传;三是借助“环境保护日”,印发环保宣传资料,开展环保知识咨询活动;四是开展环保宣传进学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真正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家喻户晓。 三、狠抓工作落实 (一)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街道多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城郊结合部、农村为整治重点区域,集中开展大清理、大整治。各社区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挂钩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以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清理、大扫除为主要内容,集中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清理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垃圾杂物和白色污染,疏通和密闭污水排泄沟渠,清理畜禽圈舍和粪便,消除“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现象;同时组织力量,对公共场所、境内各沟渠及新老盘江两岸的环境卫生进行了重点治理,对各区域内的垃圾、污物、杂草和白色垃圾及河道内淤积的垃圾污物和河面漂浮物进行了清除。自2016年以来共开展环境整治5次,出动车辆40余台次,人员850余人次,清除垃圾150余吨,其中打捞河面垃圾15吨,死猪

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实践与思考——以江 西省东乡区小璜水流域为例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9, 9(2), 137-147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fb13733725.html,/journal/hja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fb13733725.html,/10.12677/hjas.2019.92023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Small Watershed—Taking Xiao Huang River Basin in Dongxiang District of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iqiang Wei1*, Jingxian Li1*, Qunxing Wei2, Qinghui Zhou3, Guorong Ni1, Zhijian Xie1, Chunhuo Zhou1# 1College of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2Agricultural Bureau of Dongxiang County, Dongxiang County Jiangxi 3Agricultural Ecology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Station,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Jiangxi Received: Feb. 10th, 2019; accepted: Feb. 21st, 2019; published: Feb. 28th, 201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Xiaohuangshui watershed of Dongxiang District,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is taken as the guidance, and the 4R strategy of “source re-duction, process interruption, nutrient reus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taken as the thinking. The pollution status, control scheme and engineering facilities matching are mainly discussed, which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Xiaohuangshui watershed of Dongxiang Distric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cheme is to control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the watershe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a scientific reference plan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in small watershed. Keyword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4R” Strategy, Water Utiliz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Strategy *并列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研究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研究 摘要:面源污染是造成江河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点源逐步受到控制和治理,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文章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基础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特征 1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形成因素与基础特征 流域是地面水和地下水天然汇集的区域,是水土流失和开发治理的基本单元。流域大小的划分是相对的,根据水利部规定,我国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小流域概念,是指面积小于50km2的流域。 1.1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形成因素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是一个慢性积累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出其受害症状。各级政府在抓农业生产、农民工转移、农村小城镇建设时,重点放在短时间内能增量增收、影响大、见效快的经济作物种植上。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无论是在认识程度、舆论引导,还是在政策配套、资金投入上都有差距。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受传统农业耕种习惯的影响及自然生态条件的限制,顺坡种植、开荒种植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各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水土流失带着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各地都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肉禽蛋奶为特征的养殖业(包括畜牧业、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养殖方式由纯粹的自然喂养向以饲料添加剂为特征的快速喂养转变,造成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而目前国内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仅占0.09hm2的水平,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垦殖强度大,增大了耕地的承载压力。过度垦殖,导致大量化肥农药进入地表水环境。化肥仍然以单一含量的常规产品生产为主,高含量的复合肥产品研究和开发不够,品种类型少,特别是高含量的生物有机肥更少。已研制开发的生物有机肥产品,肥效不理想,价格偏高,农民难以接受。农药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以杀虫剂为主。农业生产上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但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见效慢,效果不达标,价格高,生产上难以推广。化学农膜研制较多,而有机农膜(如淀粉膜)则研制较少,缺乏突破性,价格高,生产中不好示范推广。同时,一般小流域内水流速度缓慢,水体自净能力弱,更是起到了集聚污染物的作用。 1.2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基础特征 面源污染与流域降雨过程密切相关,受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和支配,面源污染具有发生的随机性、污染物排放及污染流径的不确定性和广泛性、污染的时空差异性,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点不固定,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其监测、控制和处理复杂而困难。

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雨水口-定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控制面源污染功能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该雨水口包括井身(1)、井底(2)、雨水篦(3)、雨水斗(4)和支架(5),所述井身(1)底部用井底(2)封闭,井身(1)上口装有所述雨水篦(3),所述雨水斗(4)设置在井身(1)内,通过支架(5)与井身(1)固定连接;带有固体颗粒污染物和/或悬浮性污染物的污水进入雨水口,通过雨水篦(3)后进入雨水斗(4),没有被雨水篦(3)拦截的污染物在雨水斗(4)中被拦截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通过雨水斗的孔或槽流到井底(2)后汇入雨水管道流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斗(4)为矩形盒,其四壁及底面开有均匀分布的孔或槽,该雨水斗(4)位于雨水篦(3)正下方,通过支架(5)置于雨水管道的管顶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斗四壁所开有的孔或槽,孔径或槽缝由下而上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斗(4)底面中轴线两端开有定位孔,固定于井身相对两侧壁的支架(5)上具有定位销,该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将雨水斗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斗(4)采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作。

说明书 一种具有控制面源污染功能的雨水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路下水管道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控制面源污染功能的雨水口。 背景技术 雨水口是城市马路下水管道系统收集的输入端,目前国内所用的雨水口由井身、井底和雨水篦组成,矩形井身位于地表以下,与下水管道连通,井身底部用井底封闭,井身上口装有雨水篦,但雨水篦不能拦截污染物,大量固体颗粒污染物和悬浮性污染物随雨水口进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的污染;在雨水排入湖泊等静止性水体中时,造成水体内底泥的淤积,水位变浅,需要经常进行清淤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雨水口内由于固体颗粒污染物和悬浮性污染物的浓度大而造成堵塞,输水能力下降,雨水口内积水积泥,厌氧消化产生臭气,滋生蚊蝇,污染环境卫生。 发明內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口,解决现有雨水口不能拦截污染物、易堵塞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控制面源污染功能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井身、井底、雨水篦、雨水斗和支架,所述井身底部用井底封闭,井身上口装有所述雨水篦,所述雨水斗设置在井身内,通过支架与井身固定连接,带有固体颗粒污染物和/或悬浮性污染物的污水进入雨水口,通过雨水篦后进入雨水斗,没有被雨水篦拦截的污染物在雨水斗中被拦截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通过雨水斗的孔或槽流到井底后汇入雨水管道流走。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城市河流流域范围内的面源污染控制问题,阐述了逐级控制管控模式,并分别介绍了目前城市河流的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性措施。 关键词: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管控措施 前言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高速发展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治理,面源污染对于水环境的危害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开展研究城市面源污染的特征及规律,制定可行的污染控制技术及对策,对政府部门进行面源污染的控制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1 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日、英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主要开展面源污染的分类特征研究、降雨--径流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大气层污染物通过输送与沉积进人地表水体的机理性研究、面源污染扩散与负荷的模型研究等。 我国面源污染研究起始于80年代,相继在北京、珠江流域的广州、辽河流域的沈阳、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开展。在基础研究方面,清华大学开展了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降雨径流过程、侵蚀过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模型研究。滇池、太湖、巢湖污染治理过程中也对面源污染作了较深入研究。但总体上面源污染研究的重点还是放在了基础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上,对面源污染控制的研究比较落后,尤其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研究仍相对薄弱。 2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的来源及特征 面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引起的水体污染。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降雨对城市地表的冲刷,所以,城市地表沉积物是城市河流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城市地表沉积物包含许多污染物质,有固态废物碎屑(城市垃圾、动物粪便、城市建筑施工场地堆积物)、化学药品(草坪施用的化肥农药)、空气沉降物和车辆排放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取决于城市河流的地形、地貌、植被的覆盖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情况。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1、农业面源污染成因 农业面源污染是一种潜在的产业公害,其危害日益凸显,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尽管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程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欧美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公众关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影响的信息知之甚少,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还没有正式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缺乏系统、准确、清晰的认识,政府规制诉求不够。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它产生的危害链可以说是很长很广,会导致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安全降低;使农产品质量下降,食物链和经济链受到影响;村落卫生环境差,危害人体健康;使污染事故发生频率增加,损失增大。就我国现在的农村而言,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生产生活中的不良产物;二是畜禽养殖过程中粪便的处置不当。 2、我国农村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存在问题及特点分析 (1)农民施用肥料不科学现象存在。虽然测土配方施肥已经在我国农村进行了试验推广,但还没完全为广大农户所接受,普及使用率不高。 (2)合理施用农药有待提高。农药的施用不当是导致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控制农药的施用,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滥用禁止施用的农药或者假冒伪劣药品以及农民施药不当导致作物和环境的污染。 (3)秸秆利用率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很低,绝大部分的农作物秸秆都被野外焚烧,同时还有部分农作物秸秆乱置乱堆,造成面源污染。 (4)合理使用农膜有待提高。随着农膜和塑料农具的使用量逐年加大,残膜或废弃农具随意丢弃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5)部分农民面源污染防治意识欠缺。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但由于部分农民面源污染防治意识欠缺,科学施肥、施用农药等还有待提高。没有形成有效的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环保意识。

我国目前的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

我国目前的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 摘要:关于什么是面源污染,TK-2专题组副组长、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陆根法教授解释道,环境污染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如企业,面源污染则没有固定污染排放点,如没有排污管网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面源污染(Diffused Pollution,DP),也称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se Pollution,NPS),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根据面源污染发生区域和过程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城市和农业面源污染两大类。随着国家对点源污染的治理整顿,目前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因为点源污染涉及我们的城市的内部环境,而面源污染则涉及城市的外部环境。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我国的面源污染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 关键词:面源污染农业治理措施 当今,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三大环境污染之一,这也是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和农户生活垃圾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外界环境,对土壤、水分和空气等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硝酸盐、NH4﹢、有机磷、六六六、COD、DDT、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塑料增塑剂等。 一.我国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施用的化肥、农药以及集约化养殖导致的农业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化肥利用率低,农药施用过量,则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根据调查,农业生产中依然使用被禁止的农药,不仅对环境造成损害,而且威胁食品安全。施用的化肥除被植物吸收外,有相当部分进入水体和土体,还有相当部分NO2以气体形式逸散到空气中。 在很多地方,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农民为维持农田生产能力,更加依赖于增施化肥,从而形成了污染→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加大化肥农药使用量→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恶性循环状态,导致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1.对水体的污染 面源污染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农业是主要的面源污染来源。就沱江流域来看,沱江流域资阳段水系网较为发达,主要包括绛溪河阳化河和九曲河3个小流域。随着资阳市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小流域的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06年底,3个小流域水环境水质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水质主要为有机物污染,主要超标因子有石油、氨氮、大肠菌群和COD。其中,绛溪河小流域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氨氮为4.14mg/L ,BOD为29.0mg/L ,石油类为6.00mg/L,大肠杆菌含量为9万个/L ,均严重超标,其水质为国标劣V类; 九曲河水质为国标劣V类; 阳化河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标准,个别河段出现氨氮超标。沱江干流水质沱江干流水质污染也较为严重,2002-2004年连续3年出现劣V类水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