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9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9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9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09年北京理综

5.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B .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 .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D .用食醋去处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事水解放应

6.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A .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B .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 .钢铁夕阳腐蚀的正极反应:--22O +2H O+4e 4OH =

D .工业上电解饱和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2Cl -2e =Cl ↑

7.W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 与

W 同主族;Y 的原子序数是W 和X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映

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金属性:Y >Z

B 氢化物的沸点:X W >

C .离子的还原性:X W >

D 原子及离子半径:Z Y X >>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2CO 通入2BaCl 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2SO ,产生沉淀

B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32Cu(NO )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 .向3AlCl 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4NaHSO 溶液,沉淀消失

D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氨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4CuSO 固体,速率不改变

9.已知 H 2(气)+I 2(气) 2HI (气) ,△H <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

甲中加入2H 和2I 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 ,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

HI 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 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 甲中加入0.1mol He ,乙不改变

C .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 甲增加0.1mol 2H ,乙增加0.1mol 2I

10. 甲、乙、丙、丁4中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

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 .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 .丙中含有2周期IV A 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 .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11.有4中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 的2种溶液混合面成:①3CH COONa 与HCl ;

②CH 3COONa 与NaCl;③3CH COONa 与NaCl ④3CH COONa 与3NaHCO

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 .pH:②>③>④>①

B -3c(CH COO ):②>④>③>①

C.溶液中:①>③>②>④ D 3c(CH COOH):①>④>③>②

12.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 、B 、C 、D 、E 、X

存在如在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若X 是23Na CO ,C 为CO 2,则A 一定是氯气,且D 和E 不反应

B .若A 是单质,B 和D 的反应是--2323OH +HCO =H O+CO ,则E 一定能还原23Fe O

C .若

D 为CO ,C 能和

E 反应,则A 一定为22Na O ,其电子式是

D .若D 为白色沉淀,与A 摩尔质量相等,则X 一定是铝盐

25.(16分)丙烯可用于合成是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352C H Br Cl )和应用广泛

的DAP 树脂:

已知酯与醇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

(1)农药352C H Br Cl 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

①A 的结构简式是 ,A 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②由丙烯生成A 的反应类型是 。

(2)A 水解可得到D ,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 蒸汽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 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碳60%,氢8%,氧32% ,C 的结构简式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a. C 能发生聚合、还原和氧化反应 b .C 含有两个甲基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

c. D 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 E 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

(5)E 的水解产物经分离子最终得到甲醇和B ,二者均可循环利用DAP 树脂的制备。其中

将甲醇与H 分离的操作方法是 。

(6)F 的分子式为10104.C H O 。DAP 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不处于对位,

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 和F 反应生成DAP 单体的化学方程式

26.(15分)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已知:43NH HCO 在热水中分解。

I 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处FeSO 4·7H 2O 。

II 将FeSO 4·7H 2O 配成溶液。

III 将4FeSO 溶液与稍过量的43NH HCO 溶液混合,得到含3FeCO 的浊液。

IV 将浊液过滤,用90°C 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3FeCO 固体。

V 煅烧3FeCO ,得到Fe 2O 3固体。

(1)I 中,加足量的铁屑出去废液中的3Fe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II 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3)III 中,生成3FeCO 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3FeCO 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是 。

(4)IV 中,通过检验2-4SO 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2-

4SO 操作是是

(5)已知煅烧3FeCO 的化学方程式是322324FeCO +O 2Fe O +4CO 高温,现煅烧464.0kg

的3FeCO ,得到316.8kg 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 ,则该产品中的Fe 2O 3质量是

kg (摩尔质量/g·-1mol ;323116 Fe 160 FeO72FeCO O )

27.(14分)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 = 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

..是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8.(15分)

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 +112232O 2Fe O +8SO 高温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 过量空气能提高2SO 的转化率

c.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2SO 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4)每160g 3SO 气体与2H O 化合放出260.6kJ 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是

(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2SO 和铵盐。

①2SO 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

2Br 。2SO 吸收2Br 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 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 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

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

铵盐质量为10.00g 和20.00g 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铵盐质量为30.00g 时,浓硫酸增

加的质量为0.68g ;铵盐质量为40.00g 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计算: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若铵盐质量为15.00g 。 浓硫酸增加的

质量为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09【参考答案】

6-12:A B C C D B A

25.(16分)

(1)① CH 2=CHCH 2Cl 碳碳双键、氧原子

② 取代反应 (2)CH 2=CHCH 2Cl +H 2O CH 2=CHCH 2OH +HCl

(3)CH 3COOCH 2CH =CH 2

(4)a c d

(5)蒸馏

(6)2 CH 2=CHCH 2OH +COOCH 3COOCH

3COOCH 2CH COOCH 2CH CH 2CH 2+2CH 3OH

26.(15分)

(1)Fe +2Fe 3+=3Fe 2+

(2)加入硫酸,H +浓度增大,使Fe 2++2H 2O

Fe(OH)2+2H +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FeSO 4的水解

(3)Fe 2++2HCO 3-=FeCO 3↓+CO 2↑+H 2O

4 FeCO 3+6H 2O +O 2=4Fe(OH)3↓+4CO 2

(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BaCl 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

洗涤干净

(5)288.0

27.(14分)

(1)3 mol/L 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 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4)将NO 2转化为NO 3NO 2+H 2O =2HNO 3+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 c d

28.(15分)

(1)FeS 2 (2)2SO 2+O 22SO 2

(3)a b d

(4)SO 3(g)+H 2O(l)=H 2SO 4(l);△H =-130.3 kJ/mol

(5)① SO 2+Br 2+2H 2O =4H ++2Br -+SO 42-

② 14.56 2.31 g

NaOH 催化剂 △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一卷)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A.B. C.D. 2.(6分)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3.(6分)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4.(6分)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U=110V,I=0.2A B.U=110V,I=0.05A C.U=110V,I=0.2A D.U=110V,I=0.2A 5.(6分)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6.(6分)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要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3.8×105km,运动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8m/s)()A.0.1s B.0.25s C.0.5s D.1s 7.(6分)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A.B.

2009年全国高考北京卷理综试题

单选题 1 正歌剧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国,它严肃庄重,题材多来自于神话,历史宗教故事,最早演出与贵族府邸,后逐步转移到公开歌剧院。诗人和剧作家梅塔斯塔济奥写作了27部正歌剧台本,将正歌剧的音乐形式固定为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的结构。巴洛克时期,重要的正歌剧作曲家有出生在意大利的A斯卡拉第和出生在德国的亨德尔,18世纪中下叶,正歌剧走向衰落,莫扎特仍然写作了正歌剧作品《狄托的仁慈》。 2 格鲁特与台本作家卡尔扎比吉合作的第一步改革歌剧《奥菲欧》,歌剧以带伴奏宣叙调取代清宣叙调,摒弃炫技性咏叹调,突出合唱的作用,创立了新的意大利歌剧风格。 3 18世纪在意大利产生了喜歌剧,其直接前身是正歌剧中的幕间剧,1733年,作曲家佩尔格莱西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标志着喜歌剧的诞生。 4 18世纪英国本土的喜歌剧称为民谣剧,最著名的剧目是1728年上演与伦敦的《乞丐歌剧》。 5 古典交响曲的典型形式为四乐章,第一乐章通常用奏鸣曲式写作,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题材。 6 海顿创作了104首交响曲和84首弦乐四重奏,为他赢得“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称号。 7 海顿出色的宗教声乐音乐有弥撒曲体裁和两部清唱剧作品《四季》和《创世纪》。 8 贝多芬主要创作包括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17部弦乐四重奏和5部钢琴协奏曲。 9 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最早确立了交响曲中的英雄性构思,第六交响曲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构建在“命运动机”之上,第三交响曲最早引入葬礼进行曲,第七交响曲被称为“舞蹈的礼赞”,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纯器乐的交响曲中加入了合唱。 10 舒伯特的主要创作包括600多首艺术歌曲和9部交响曲。 11 艺术歌曲《魔王》是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取材于作家歌德的叙事诗,采用通谱歌形式写作。 12 舒伯特写作的两部带自传性的艺术歌曲套曲为《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 13 舒伯特的《b小调第八交响曲》只写作了两个乐章,因而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 14 1829年,由作曲家门德尔松指挥演出的巴赫《马泰受难曲》推动了欧洲巴赫研究的复兴。 15 舒曼带有自传性的艺术歌曲套曲有:献给新婚妻子的《桃金娘》、叙述作曲家爱情经历的《诗人之恋》,描绘了由恋爱到结婚声乐直至丧夫的女人的一生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16 肖邦创作的钢琴曲中,玛祖尔具有波澜民间乡土气息,圆舞曲开创了约翰斯特劳斯以外的新风格,波罗乃兹威武雄壮,赋予英雄气概。 17 钢琴独奏也去由作曲家菲尔德首创,但在作曲家肖邦的创作中发展到顶峰。 18 声乐的叙事曲历史悠久,作曲家肖邦开创了钢琴叙事曲的形式,他共写作四首钢琴叙事曲,创作构思几乎都受到诗人密茨凯维奇的影响。 19 柏辽兹的喜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各乐章近似歌剧的一场,不仅有文字说明,还加入了人声演唱。 20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带有标题的交响音乐体裁,创始人是作曲家李斯特,他本人就写有13首交响诗作品,代表作有《塔索》、《前奏曲》。 21 李斯特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主要有:灵感与技巧来自帕格尼厄小提琴曲的《超级练习曲》、对瑞士和意大利游览观感的《旅游岁月》,还有采用匈牙利吉普赛人风格写作的《匈牙利狂想曲》等。 22 勃拉姆斯作有四部交响乐,其中第一交响曲师法贝多芬,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2010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

2010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D

述正确的是 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 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 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15.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Kg B.1018Kg C.1013Kg D.109 Kg 16.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A.1 24()3G πρ B. 1 23()4G πρ C. 12()G πρ D. 123()G πρ 17.一列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的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3/4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

A.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b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C.c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d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18.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A.保持S不变,增大d, 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 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不变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相同 的下灯泡L 1 和L 2 分别串联一个带铁 芯的电感线圈L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R。闭合开关S后,调整R,使L 1 和L 2 发光的亮度一样,此时流过两 个灯泡的电流为I。然后,断开S。若t'时刻再闭合S,则在t'前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正确反映流过 L 1 的电流i 1 、流过L 2 的电流i 2 随时间t的变化的图像是 20.如图,若x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位置,则该图像反映了某质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与时间 的关系。若令x轴和y轴分别表示 其他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又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8年 高考 理综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 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 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 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 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 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 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 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在多个上述 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 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 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 ..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 ...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 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 第I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 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 .进行ATP 的合成 B .进行mRNA 的合成 C .存在血红蛋白 D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 /mL 的蔗糖溶液处理,细 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 .甲<乙,被动运输 B .甲>乙,被动运输 C . 甲>乙,主动运输 D .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 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 .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 .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 .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 .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 .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 .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 D .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

2019年高考北京卷理综试题(高考)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 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 ..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2. 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 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3. 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 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 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4. 甲、乙是严重危害某二倍体观赏植物的病害。研究者先分别获得抗甲、乙的转基因植株,再将二者杂交后得到F1,结合单倍体育种技术,培育出同时抗甲、乙的植物新品种。以下对相 关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将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B.通过接种病原体对转基因的植株进行抗病性鉴定 C.调整培养基中植物激素比例获得F1花粉再生植株 D.经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若干再生植株均为二倍体 5. 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2009年全国高考全国卷2答案(理综)

生理学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 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分别是、、、 和。 2. 静息电位值接近于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平衡电位。 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有、和。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和。 5. 体内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 和。 6.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和。 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和 。 8.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 、、和。 9. 胃与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分别为和。 10.影响能量代谢的形式有、、和 。 11. 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形式有、、、 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最重要的吸气肌是 A.膈肌 B.肋间内肌 C.肋间外肌 D.腹肌 E.胸锁乳突肌 2. 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A.前馈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自身调节 3.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属于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单纯扩散 D.出胞 E.入胞 4. 激活胰蛋白酶原最主要的是 A.Na+ B.组织液C.肠致活酶D.HCl E.内因子 5.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壁细胞分泌内因子 B. 壁细胞分泌盐酸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D.幽门腺分泌粘液 E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6. 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十二指肠与空肠 B. 胃与十二指肠 C. D.结肠上段 E.结肠下段 7.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该人的血清与A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 该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AB型 D. O型 E. 无法判断 8. 受寒冷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释放哪种激素来增加基础代谢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D.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9. 关于体温生理波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昼夜变动小于1℃C.无性别差异 D.女子排卵后体温可上升2℃左右E.与年龄无关 10.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C.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E.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11.下列哪项 CO2分压最高 A 静脉血液 B 毛细血管血液 C 动脉血液 D 组织细胞 E 肺泡气 12.在神经纤维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后的绝对不应期内 A. 全部Na+通道失活 B.较强的剌激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 C.多数K+通道失活 D. 部分Na+通道失活 E.膜电位处在去极过程中 13. A.红细胞对高渗盐溶液的抵抗力B C.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破裂的特性 D.红细胞耐受机E.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 14.心电图的QRS波反映了 A. 左、右心房去极化 B. 左、右心房复极化 C. 全部心肌细胞处于去极化状态 D. 左、右心室去极化 E. 左右心室复极化 15. 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 B.不需细胞膜耗能 C.顺浓度差转运 D.需膜上蛋白质的帮助 E.能将Na+泵出 16.原尿中的Na+含量 A.高于血浆 B.与血浆相同 C.低于血浆 D. 与肾小管液相同 E. 低于终尿 17.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原因是 A. 血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 肾小管毛细血管压降低E. 肾小球滤过增加 E.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18.关于内脏痛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定位不准确 B.对刺激的分辨力差 C.常为慢痛 D.对牵拉刺激敏感 E. 必伴有牵涉痛 19.下列哪种激素是腺垂体合成的 A.黄体生成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 雌激素 E.催产素 20.侏儒症的发生与下列哪种激素的缺乏有关. A. Vit D3 B. 糖皮质激素 C. 甲状旁腺激素 D.生长激素 E. 甲状腺激素 21.下列组织器官中,散热的主要部位是. A.骨骼肌 B.皮肤 C.心脏 D.下丘脑 E.肾脏 22.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 A. 血液中的H+ B. 脑脊液中的CO2 C. 脑脊液中的H+ D. 脑脊液中PO2 E. 血液中的CO2 23.呆小症的发生与下列哪种激素的缺乏有关. A. Vit D3 B. 糖皮质激素 C. 甲状旁腺激素 D.生长激素 E. 甲状腺激素 2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应 B. 反射 C. 适应 D. 反馈 E. 整合 25.肺通气中所遇到的弹性阻力主要是 A. 肺泡表面张力 B. 胸内压 C. 气道阻力 D. 惯性阻力 E. 粘性阻力 26.下列哪期给予心室肌足够强的刺激可能产生期前收缩 A.等容收缩期 B. 快速射血期 C. 缓慢射血期 D. 快速充盈期 E. 等容舒张期 27. 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理完整性 B.绝缘性 C.双向性 D.可被河豚毒阻断 E.易疲劳 28.具有较强的促进胰酶分泌作用的激素是 A. 胰泌素 B. 胃泌素 C. 胆囊收缩素 D. 抑胃肽 E. 胰岛素 29.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血液的重力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E.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30.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 B.突触前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D.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 E..触前膜内递质耗竭31.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胃肠运动加速 C.汗腺分泌增加 D.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E. 逼尿肌收缩 32. 耳蜗中部受损时,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为

2011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生命过程中,没有 ..发生细胞分化的是 A.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B.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新枝条 C.蝌蚪尾巴消失的过程D.胚胎发育中出现造血干细胞 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 ...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起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鸟尔黄鼠的丰富度 3.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溶液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 4.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5.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 ...的是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在酸性条件下,18 325 CH CO OC H的水解产物是18 3 CH CO OH和 25 C H OH D .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C.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D.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 催化剂C+NO 2 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 x H y):C x H y+() 4 y x+O2???→ 催化剂 高温 xCO2+ 2 y H2O 10.25℃、101kPa 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 ?=-317kJ/mol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CH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2009年高考理综试题(北京卷) .doc

2018年高考诗歌分类鉴赏练习--写景咏物类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 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 二、【201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江水在轻风吹拂下的状态,表达作者轻松舒适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先交代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再结合内容展开阐述。

2009年全国高考2卷理综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 理科综合解析 一.选择 1.答案D 【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D错误。 2.答案B 【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依题意,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由于体液的调节作用,人体血钙浓度处于动态平衡。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B 错误。 3.答案B 【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衰老。变态发育指成体与幼体在形态上的差别比较大,而这种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B不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原肠胚中胚层的细胞可以发育为皮肤的表皮,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胚层发育为呼吸道的上皮、消化道上皮、肝脏及胰腺,其它的基本都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4.答案C

【解析】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故选C。 5.答案D 【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捕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所以选D 。 二.解答题 31.答案(1)A (2)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浓度CO2条件下,C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到影响。 (3)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解析】⑴依题意,在CO2浓度为300μL·L-1时,A植物CO2净固定量较B植物多,因此,此时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B植物高。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植物对CO2浓度的反应不同,在低浓度下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弱,产生的光合产物少,所以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的生长首先受影响。 ⑶当植物净固定CO2量为0时,此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 32. 答案(1)

2012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2北京高考理综物理 13.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14.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 .频率增高,波长变长 D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1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 ;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2 P .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 .5V B . C .10V D .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 .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 .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17.一个弹簧振子沿x 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 为x 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是 18.关于环绕地球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L 、开关S 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L 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S 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 实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 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A .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过高 C .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 .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20.“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恒定电压U ,则它会辐射频率为ν的电磁波,且ν与U 成正比,即ν=kU .已知比例系数k 仅与元电荷的2倍和普朗克常数h 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比例系数的值可能为 A .2h e B .2e h C .2he D .12he 21.(18分)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___mm (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图1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物理(北京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a 衰变的是 A .H O He N 111784214 7+→+ B .He Th U 422349023892+→ C .n He H H 1042312 1+→+ D .e Pa Th 012349123490-+→ 15.周期为2.0s 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 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现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 和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l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 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 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2010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 13.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是:在不同的惯性系中,( ) A.真空中光速不变 B.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C.物体的质量不变 D.物体的能量与质量成正比 14.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 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 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15.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 A.1036 kg B.1018 kg C.1013 kg D.109 kg 16.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 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 A. ρ π G 34 B ρ πG 43 C ρπG D ρ πG 3 17.一列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a 、b 、c 、d 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 T 4 3 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 ) A.a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B.b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C.c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D.d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18.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 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 ,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 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 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 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 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相同的小灯泡1L 和2L 分别串联一个带铁芯的电感线圈L 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 。闭合开关S 后,调整R ,使L 1和L 2发光的亮度一样,此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均为I 。然后, 断开S 。若t′时刻再闭合S ,则在t′前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正确反映流过L 1的电流I 1、流过L 2的电流l 2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 ) 20.如图,若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位置,则该图像反映了某质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若令x 轴和y 轴分别表示其它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又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动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体受恒定合外力作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与时间的关系 B.若x 轴表示频率,y 轴表示动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光电效应中,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C.若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动量,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在沿运动方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物体动量与时间的关系 D.若x 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像可以反映静置于磁场中的某闭合回路,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增长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

2011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北京高考化学及答案 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 的是 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 .在酸性条件下,18 325CH CO OC H 的水解产物是18 3CH CO OH 和25C H OH D .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 — =Fe 2+ 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 2+2H 2O+4e —=4OH — 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 3[Fe (CN )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 .用Na 2S 去除废水中的Hg 2+ :Hg 2+ +S 2- =HgS ↓ B .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CO+NO ??? →催化剂 C+NO 2 C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 +3H 2O Al(OH)3(胶体)+3H + D .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 x H y ):C x H y +()4y x +O 2???→催化剂 高温 xCO 2+2 y H 2O 10.25℃、101kPa 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 2O 2(s )+2 Na (s )= 2Na 2O (s ) H ?=-317kJ/mol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 2CO 3和NaCHO 3,混合物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是 C A .取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克 B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 C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克 D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克固体 12.已知反应:2CH 3COCH 3(l )催化剂 CH 3COCH 2COH (CH 3)2(l )。取等量CH 3COCH 3,分别在0℃和

200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200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5分)设集合,则A∪B=() A.{x|﹣1≤x<2}B.C.{x|x<2}D.{x|1≤x<2} 2.(5分)已知向量=(1,0),=(0,1),=k+(k∈R),=﹣,如果∥,那么() A.k=1且c与d同向B.k=1且c与d反向 C.k=﹣1且c与d同向 D.k=﹣1且c与d反向 3.(5分)若(a,b为理数),则a+b=() A.33 B.29 C.23 D.19 4.(5分)为了得到函数y=lg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lg 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5.(5分)用数字1,2,3,4,5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A.8 B.24 C.48 D.120 6.(5分)“”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5分)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1,AB1与底面ABCD成60°角,则A1C1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 A.B.1 C.D. 8.(5分)设D是正△P1P2P3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点P0是△P1P2P3的中心,

若集合S={P|P∈D,|PP0|≤|PP i|,i=1,2,3},则集合S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A.三角形区域B.四边形区域C.五边形区域D.六边形区域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5分)若sinθ=﹣,tanθ>0,则cosθ=. 10.(5分)若数列{a n}满足:a1=1,a n+1=2a n(n∈N*),则a5=;前8项的和S8=.(用数字作答) 11.(5分)(文)若实数x,y满足则s=x+y的最大值为. 12.(5分)已知函数若f(x)=2,则x=. 13.(5分)椭圆+=1的焦点为F1、F2,点P在椭圆上,若|PF1|=4,则|PF2|=,∠F1PF2的大小为. 14.(5分)设A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1?A且k+1?A,那么称k是A的一个“孤立元”,给定S={1,2,3,4,5,6,7,8},由S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个.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15.(12分)已知函数f(x)=2sin(π﹣x)cos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