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膨化食品米果的生产工艺设计和配方

膨化食品米果的生产工艺设计和配方

膨化食品米果的生产工艺设计和配方
膨化食品米果的生产工艺设计和配方

溧阳德盛食品有限公司

米果产品编号规则

一、总则

虽说米果的块形种类不是很多,但每一种块形的尺寸变化非常大,花纹种类很多,这给产品的标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便于标识,特制定“米果产品编号规则”。 混合块形

如M —41,M —81,YAMATO MIX ,GEISHA MIX 。

代码、口味代码)。 二、各项说明

1、块形代码:

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产品所属块形种类。 表1块形名称及对应的代码

同一种地形的不同品种,可通过成型尺寸、花纹、颜色、修饰和口味等加工区别。

注:SZ 代表柿种, SZ 1代表罗源柿种, SZ 2代表小柿种, SZ 3……

(由小 大) SY 代表树叶,SY 1代表小树叶(M-115树叶);SY 2代表大树叶;BY 代表大半月形; BY 4代表断线大半月形。

2、成型的长度尺寸代码:

用阿拉伯数字代表米果成型的长度尺寸:

如长元禄的成型长度尺寸为58mm ,则标示为YL-58。 3、成型宽度尺寸代码:

用小写英文字母代表米果成型的宽度尺寸(用刀数表示): a 表示1刀; b 表示2刀; c 表示3刀 ……

如长元禄成型的宽度尺寸为22.5mm ;则90/22.5=4,即成型刀数为4-1=3则成型的宽度尺寸用小写c 表示。

4、花纹代码:

在小写英文字母的右下角处用小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不同的花纹。 表2花纹及对应代码: 5、颜色代码:用一个或二个大写英文字母加阿拉伯字母表示米果的不同代

码。

例如:W(白色),B2(浅褐色),B3(中褐色),B4(褐色),R5代表红色5号,C代表深褐色(加特红焦糖)。

表3颜色代码:

色素配方及编号(1)

色素配方及编号(2)

色素配方及编号(3)

6、修饰和口味代码:用几个英文字母代表修饰和口味的代码。

例如:BS代表加黑紫菜条,H代表加辣,H3代表辣度为3号辣。表4修饰和口味代码:

口味、修饰配方及编号

现有米果块形及其特征描述。

三、客户来样

1、对于老客户,如荷兰的Enoch等仍沿用原有的编号,如:M-58,M-41,YAMATO MIX等并做为公司懂得产品编号。

2、对于新的客户,直接提供我公司的编号,包括混合品种和每块形的编号,

以便联系。

举例说明:

第十章米果工艺操作规程

工艺简介

1、米的色选:

把检验合格的大米通过色选机进一步去除霉变等杂色大米,应根据大米异色粒含量,色选精度要求确定合适的灵敏度,注意观察色选效果。

2.、干式洗米:

大米干洗前,应认真检查使用装置是否干净,斗式运送机运斗是否有进水。

经色选后大米倒入第一斗式运送机,一次送约300kg输送到贮米罐,打开贮米罐下部闭合器,让米流入去石机去石,经去除石子后大米通过第二斗式运送机送入干式洗米机去除米糠,注意检查干洗后大米干净程度,及时调整洗米状态。

3、大米浸泡:

去除米糠后大米利用离心风机送到大米浸泡槽底部供水阀,让浮在水面的漂浮物从溢流口流出,大米浸泡时间一般为10-14小时,浸泡水温为室温气温、水温高的时候,请注意浸泡时间,浸泡后使大米水分达38±1%,浸泡水若已污染应及时换水。

4、大米控水:

浸泡后大米,通过连续脱水机控水后输送到磨粉装置,应设定振动速度及时检查控水程度。

5、磨粉:

把控水后大米输送到磨粉装置磨粉,调整好辊辗间距,随时检查米粉细度,细度

应达60目。

6、蒸粉:

大米制成60目(75-80%)以上细度米粉后,利用离心风机输送到蒸练蒸粉装置。打开蒸汽阀门,预热十分钟,使温度达100℃~110℃,开始输入米粉,蒸粉时保持蒸汽分压0.07-0.09Mpa,总压为0.12Mpa。蒸煮时间为27-30分钟,蒸粉作业决定产品质量,应时时观察蒸粉情况,蒸煮温度100℃~110℃,蒸煮后米饼水分43-45%,米粉量可在蒸练机目视镜下层玻璃室的中央放出。

7、揉和:

当蒸粉后米饼通过冷却输送带再经过第一揉练机揉和,第二揉练机增加米饼粘度。装盘温度55-60℃。

8、冷藏、老化:

揉和后米饼定量挤出特定圆盘里,刮平(92~94mm/盘)于冷藏库放置48小时左右,库内温度保持2℃-6℃,冷却前不断搅动,逐渐冷却防止碎裂。

9、自动切断、成型

经冷藏后的米饼通过饼取出机从圆盘取下,采用自然切断机和旋转成型按各种尺寸规格、花纹要求及花纹深度切削,然后自检尺寸花纹深度及形状,形成各种形状的米果的生坯。

操作时,应先把米饼外围变形部分切掉,收集在再生坯料桶,搅碎;再按所要求的米果厚度,形状调整厚度齿轮刀距切削速度,选择模具等,注意刀器锋刃,不好就重新换刀。

10、米饼边角料的处理:

把所收集的米饼角料通过再生粉碎机粉碎,利用再生供给机与米粉混合送入蒸粉机蒸著,注意再生混合率不超过25%。

打开干燥机蒸汽总阀,成型后米果生坯进入干燥输送带,干燥时间2-3小时,干燥温度45±3℃,视品种坯料量而异,保证干燥后水分达19-20%。

12、烘烤

开启电源,点燃煤气、调整火焰,设定烘烤时间。两条烘烤线分别用于小块形和大块形米果烘烤,小块形米果烘烤时,米果生坯应准确计量,大块形米果烘烤时,通过振动器排列并手工配合整理,防止米果重叠,烘烤不匀。注意:观察染燃烧情况,随时掌握烘烤质量,适时调整输送带速度或燃烧火力。

13、干配制调味液:

根据调味料的质量要求,认真检查所使用的调味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做到不合格原料不投产。

按照配方中规定量,将合格调味料分别计量,置于各自专用器具中。把一次量酱油的1/3加入淀粉搅拌,制成淀粉乳量,另2/3倒入节蒸汽锅,在蒸汽压0.3-0.5kg/cmm 下加热搅拌,绝对不超过1kgf/cmm,否则会发生危险。当温度达到75℃时,加入淀粉乳,温度达85℃,停止加热,边搅拌加入其它调味料。注意冷却时还应继续搅拌,使调味液粘性稳定,加热时,温度不可超过90℃,否则香味易挥发,另外,夹层锅搅拌机的中片会因过热而变形,运行时千万注意。

14、上调味料

烘烤后米果利用自动上调味料机上调味料,保持供烤后米果温度55℃左右,浸泡次数视调味液粘有率而定,一般22%左右。

15、干燥:

将上调味料后的米果倒于运行中的干燥输送带进行烘干,蒸汽压力5-6kg/cmm,干燥温度95±3℃,干燥时间30-45分钟。

干燥完毕后,经挑选和金属检测器检测后,即可进入包装计量装袋封口装箱。

浸米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准备

1)检查各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如不正常,须立即报告生产部进行维修。

2)检查储米槽内是否有异物,如有应立即清理干净。

3)检查大米是否足量,有无发霉、变质现象或者异物杂质等。

4)关掉泡米桶的排水阀和取米阀,打开供水阀,放约2/3桶的水,调整下米口,对准浸泡米桶,打开阀门,要继续放水,同时打开压缩机通气。

2、开机及运行中须注意事项。

1)请先打开主电源开关,再按顺序启动。

2)将米倒入储米槽里,当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再依次启动各工序开关。干式洗米阀门调节到2左右,注意观察大米的质量,如有发霉、受潮、结块、生虫、变黑等问题,应立即逐级报告,并停止投米,并作好记录。

3)随时注意大米的干净程度,精白度,如石头较多,就须调节去石机流量,并隔半小时拉一次取石器的操作杆取出石头,称重记录,如精白度不够,应须调节干式洗米机的出米口阀门,调节出米量,(精白度不够,则出米量调小,反之则调大)。

4)运行中应随时观察各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声音、温度、速度等)如发现异常,应立即依序停止投米,停机向班长报告并通知维修人员检修、作好记录,(注意:应在机器中的米落完时,再关掉机器,避免输米管堵塞。)

5)操作人员在操作机器时,严禁戴手套,以免被机器卷入,发生意外事故。

6)当米洗到一定量后,根据投米量的总数来确定洗米桶数,每个桶洗米标准储梁为2T。每个桶满后都必须继续通水、鼓风,让脏水溢完后,停止通水,停止鼓风放掉脏水后打开供水阀,换上干净水,此时水透明、清澈。

7)当干净水加满时,须关小进水阀门,控制进水流量,使之循环,并注意循环水的流量(阀门的1/3圈为准)。

8)根据季节的变化,确定大米的浸泡时间,浸泡10-14小时。

9)在运行中,如遇紧急停电,隔一段时间又来电,一定要将干式洗米机和输送系统中的米清除干净在启动。

10)运行完毕后,依次关掉各机器开关,并将浸米桶的水排放干净换水,将循环水调到米的上层15公分。

3、操作结束后的清扫工作。

1)整理好空米袋和垫板,米袋拆下的线放妥。

2)将去石机的永久磁铁取下,去除上面的金属碎片,并从米糠取出口取出米糠,称重作好记录。

3)将去石机的筛网取出清洗干净。

4)用空气吹枪,吸尘器将机器个部位吹吸干净,按卫生标准将场地打扫干净。

5)写好投米记录,核对投米数量,并上报。

制饼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准备

1)检查大米浸泡的饱和程度和质量(是否有异味和杂质等)。

2)检查再生料数量和质量,并拉出冷库,放在指定位置,根据指令单确定配比数量。3)打开制饼各装置主电源开关及蒸汽排风扇开关,并打开鼓风机的开关。

4)打开蒸汽开关往蒸练机通蒸气进行热炉,加入一定量的水,热炉后10-20分钟,

从蒸练机出饼处放出残留物质。

2、操作部分

1)当预热至15分钟后依次打开自动送米定量器,脱水机、鼓风机?1 ?、送米机鼓风机? 2 ?、送粉机的开关和米粉输送的开关。

2)打开取米阀至1/3部位,米经过脱水机脱水后,进入送米机,经风机送料和螺旋式分米口送至磨粉机的料斗中。(注意:脱水机上的米是否发黄或脏,如果有的话,应该用水冲一下,如果冲不干净;则要关掉取米阀打开排水阀把水排出,再放入干净水才可送米)。

3)当蒸练机预热温度达到100-110度时,即可开始磨粉。

4)依次打开磨粉机1、2、3、4、5、6的开关(落米量调至设定位置)。

5)依次打开落米器1、2、3、4、5、6的开关,磨出的脏粉用周转箱接走,待粉干净时,关掉开关,移去周转箱,把送粉机2直接连至接粉口位置,然后依次打开落米器1、2、3、4、5、6开关。

6)送粉后十分钟左右再生料供给机加入粉碎好的再生料(速度)根据投米量,再生料添加量设定。(根据大米的质量,成品的要求来添加,于当日再生料投入一般为20%为佳)。(湿料)。

7)送粉月30~35分钟后,(如果蒸练机中的米饼到达第一视镜中上部时即可出料,打开蒸练机螺旋开关,冷却输送带通上冷却水,即可出料。流量须与落米量、磨粉速度及每小时做多少饼成正比。

8)打开长练机1、2的开关,再打开计量盘,转换机间断输送带空压机的开关,设定饼的重量,米饼净重20千克左右。(要根据成型工序的情况来调整)。

9)在间断输送带上放上擦油的圆盘,当饼达到设定的重量时,会自动切断,圆盘移动一格,由下一个圆盘接饼,装好饼的圆盘要盖上薄膜压平,装在垫板上,一般制饼结

束后放置0.5-1小时后送到冷库中,制饼速度每小时75-80盘饼,45-48秒/盘,库温保持在2-4度,约48小时,如发现风机冷凝管结霜,则须报告当班人员,采取化霜措施。

10)当浸米桶中的米剩下不多时,关掉自动送米定量器开关,把脱水机的开关,打至“手动”连续把米送到磨粉机中,当浸米桶的米全部脱水完毕时,则须用水冲洗,用小铲把脱水机上的米刮到送米机中,结束后,关掉脱水机,送米机、送米风机的开关。11)磨完粉时,关掉再生料供给机,落米机1、2、3、4、5、6开关,磨粉机1、2、3、4、5、6的开关,关掉粉输送带,送粉风机开着。

12)排完饼后,用扁木顺长炼机旋转方向,向前推进残留米饼(注意:不能伸进去太长,以免碰到螺旋浆,发生意外)。

3、操作结束时清扫过程

1)用冷水冲洗脱水机的振动网,要把孔眼碎米冲洗干净,否则会影响次日的脱水。2)冲洗储米料斗、清洗螺旋式分米器。松开磨粉机的磨辊,用水冲洗米粉输送带,输送带输出口用周转箱接收。

3)打开送米风机的开关,鼓风机把米送到磨粉机料斗中,打开磨粉机1、2、3、4、5、6和落米机1、2、3、4、5、6的开关,把残米送到周装箱,残米清洗干净滤干水,置于冷库中等次日用,关掉水龙头和送米机1鼓风机1的电源,用水清洗磨粉机的料斗和磨辊以及磨粉机边角。以防残余米发霉,洗干净后,关掉水和落米机1、2、3、4、5、6,磨粉机1、2、3、4、5、6的电源。

4)冲洗米粉输送带,特别是输送带背面,如果没洗干净,输送带会粘住,第二天不能启动,冲洗干净后关掉米粉输送带电源。

5)蒸练机的清洗,蒸练机先用水浸泡,水的高度至蒸练机最粗部的上部,然后打开蒸汽蒸煮半小时(或1小时)后,关闭蒸汽和蒸汽排风扇,鼓风机2蒸练机螺旋杆开关,

排饼出口用专用周转箱接住,打开蒸练机排饼关闭闸,把水排出,排完水后,边用冷水冲,边清理排饼口,把清理出来的饼放入周转箱中,直至清理干净,倒干专用周转箱中的水,取出饼放进冷库等待报废。

6)米饼冷却输送带用板刷刷洗干净。

7)长练机先用水浸泡,用刮刀刮干净再用抹布抹干净,然后放掉脏水。

8)按卫生要求,打扫卫生,班长做好记录。

成型工序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准备

1)开机前先检查机台是否正常,机油是否加足。

2)准备好所需的花纹刀具,检查花纹刀具是是否完好、锋利。

3)查看冷库的米饼硬度是否达标,是否可以成型。(冷库温度和米饼硬度)京石等块形要求米饼硬度较低35~38度,龙卷等38~42度。其它则要求米饼硬度较高45度(用硬度计测背面),全再生料米饼除外。

4)根据要求装上所需的厚度齿轮及花纹刀具。

5)准备充足的坯料周转箱和垫板。

2、操作部分

1)拉出所需要的米饼,用脱模机先脱模,放到米饼车上,每机放一车。选择正确的花纹刀,分两组组装好,可以保证上下花纹深度一致,花纹深度为0.2-0.5mm (用塞尺来测量花纹)。

2)限位器的宽度过略比面带宽些(约为90mm),并要保证两边两块饼的宽度一致。

3)传动辊轮的距离与坯料厚度相当。安装完毕,即可试机(各螺丝要拧紧以防振动移位)。

4)打开主电源开关,启动切削机,把饼固定在圆形切削机的轴上。

5)启动切断机,加满剥离水,精调切断长度。

6)用手移动切削移动把手,当刀片靠近饼时,按下“切削刀移动按钮”及“限位进行自动切削”刚开始切削的部分为变形部分要去掉,当切削到正常厚度时,去掉前面变形部分,即可把面带放入切断机中成型了。

7)把约1.5m长的正常米饼面带放入切断成型机,核对成型坯料长度。是否与要求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要通过“坯料长度调节把手”重新调整。取含有左中右不同区域的坯料少许,在电吹风下吹干90%然后用色素水浸泡,切开断面查看成型花纹情况,如太深,花纹刀上调太浅则下调。查看横切刀是否把坯料完全切断,如没有则要把切断滚筒下压。

8)试机完成后,坯料强风烘干各项指标达到所要求的条件即可连续切削、否则不可继续,以免造成浪费,切断过程中要经常测量坯料和长度,误差为+1mm,如误差超过要求,则要停机检查,重新调整,同时也要经常测量坯料的花纹情况。9)当切削刀切到所定位置,会自动退回原位,把最后变形的面带折断,再生,取下圆芯换上新饼。

10)如果刀刃上有脏东西(石子、铁片等)会伤面带应停机取出后再成型,成型1个饼装一个周转箱,30箱左右为一车,贴上流程单进行一次干燥,成型时分面带再生料,边角料及圆心再生料。

11)空心柿种切削时(成型)米饼的硬度50度左右。

12)空心柿种成型先除去米饼表面上的细粉后切削。

13)空心柿种厚度约1.8mm。

14)操作结束,关掉机台的电源开关。

15)称量再生料,做好记录,并贴上姓名、时间,然后及时拉入指定冷库里,并按先后顺序排放好,再生料中心应扒开冷却,防止因自然而导致酸败。

3、操作结束的清扫工作

1)拆下必须的刀具,逐个清洗上油,交给刀具专管员,换上第二天所要成型的花纹刀具(由刀具专管员与班长负责)。

2)放掉剥离水冲洗干净,接水抽屉拉出清理干净。

3)横切刀要清理干净,再上油。

4)花纹刀具的碎饼用细铁丝挑干净。

5)清洗地面及周转箱垫板,整理好整个场地。

6)模具需蒸煮并清洗。

干燥工序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准备

1)检查各机台运转是否正常,蒸汽压力是否正常。

2)检查二干、三干产品,是否有需要重新干燥。

2、操作部分(一般分一次干燥、二次干燥)

1)打开主电源开关。

2)打开以下各电源开关:①本体上网②本体下网③鼓风机④蒸汽阀

3)确定蒸汽加热器的蒸汽压力是否正常。

4) 将自动温度调节器的数值设定在干燥温度。

5)打开蒸汽阀门,待疏水阀排掉里部的水时,关掉疏水阀。

一次干燥

1、待成型切好一车后,要及时进行一次干燥。

2、打开以下各开关

1)上行输送带2)上横行输送带3)摇头4)摇头输送带5)下横行输送带

3、把成型坯料到在下网上,用手铺均匀,前后要连接上,并放上记号标示。

4、不同厚度,不同大小的坯料干燥时间有所不同,坯料厚度以上干燥2次以上,薄的干燥2次即可。

5、第一干燥前投入前打开蒸汽温度调至48±3度之后5分钟,再投入一车成型后米饼,后面的窗口由操作工依干燥情况随时调节。

6、米饼的干燥时间1.5小时—4小时之间,一干水分约30—35%,收积存放,加周转箱盖及牛皮纸密闭后6-8小时可以二干。

7、第二干燥投入同上动作相似,干燥时间约1-3小时,同时特别注意雨天、冬季及夏季温度高对干燥的影响。

8、第二干,第三干要特别注意干度绝对性的控制米饼的水分。

9、干燥达到标准后收积存放水分平衡仓库隔6-8小时后可以烘烤。

10、如果块形较小和有花纹的生坯要及时分开,不然饼会粘在一起,无法干燥和烘烤。否则干燥时间较长即使分开,也会因水分不同而影响烘烤质量,如京石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不能只凭时间控制,厚度较薄的坯料,也要十分小心,以免干燥过头。同时,米的质量也影响干燥时间,如发现裂开较多立即收料,一般来说,一干后的水分约33~35%。

11、干燥一段时间达到一定水分后,关闭蒸汽阀用风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坯料冷却后,即可收料,收料时,要按先进先出顺序收料,出口处放一周转箱,逆转下横行输送带,即坯料排出,装好坯料的周转箱须盖上牛皮纸每车为一板,放于一边等候二干。

二次干燥

1、一次干燥后至少要放置6-8小时后才可以进行二次干燥,一般要隔天后再二干。

2、二次干燥的终点要测定水分,水分要根据不同的坯料而定,一般在19~21%左右,二次干燥时应根据手感、声音判断水分是否接近要求,接近要求时,取样在煎板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1前言 课程设计是一个具有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学完理论课后的继续学习过程。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受到一次工厂设计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门技术与经济密切相结合的应用科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学到和掌握设计的真正要领。正确的设计思想和相应的设计技术与经验,不仅对新的工厂设计有用,而且对已生产的工厂如何正确地操作设备、发现及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工艺及设备结构的各种措施,都是十分必需的。 一个工厂的总体设计是由各个车间设计所构成。一个完整的车间又包括生产各工段及辅助工序。总体设计或车间设计都是由工艺设计和其它非工艺设计(设备的机械设计、土建、采暖、通风、自控、电气、动力、给排水、安全防火、环境保护与经济概预算等)组成。而工艺设计人员主要担负工艺设计部分,其他工种设计人员担负非工艺设计部分。车间工艺设计常包括下列项目。 (1)方案设计:主要任务是选择生产方法和确定工艺流程。 (2)工艺计算:主要任务是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及其它相关的计算。 (3)设备的选型或设计计算:主要任务是选择或设计设备的有关结构尺寸、 数量。

(4)车间布置设计。 (5)工艺管路布置设计。 (6)其他非工艺设计的考虑(主要任务是向非工艺设计人员提供正确和完整 的设计条件)。 (7)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8)概预算的编写。 工艺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上述前三项工作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第四、及第六项要按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两段进行;第五项目是施工图阶段的主要工作;第七和第八项工作应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之中. 工艺设计人员接受设计任务后,必须充分研究和领会设计任务的要求并作好一切必要的设计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展工艺设计工作。当车间工艺设计告一段落,其他非工艺设计项目就可以着手进行,而非工艺设计的依据就是工艺设计提供的有关设计条件。显然,工艺设计是工厂设计的主体,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组织与协调作用,但工艺设计又必须有各种专业的配合和协作,才能完成整个设计任务。可见,食品工厂课程设计属于工艺设计畴的初步设计阶段,其容局限在车间某工段的主体设备上,设计项目主要为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项。通过该项目的工艺设计,完成一次食品工厂车间设计的初步训练。 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巩固和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容。 (2) 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食品工厂的工艺设计程序、方法和有关的设计原则。包括查阅技术 资料、正确选取工艺数据、搜集有关公式和使用图表手册的能力,以及

氯甲烷的生产

一、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1、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包括四种化合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它们的物理性质见表10-1。 表10-1 氯甲烷物理性质 氯甲烷应用较广的是氯仿和四氯化碳,氯仿是一种不燃的优良溶剂,还广泛用于有机化工生 产的原料。氯仿曾作过手术麻醉剂,但它对肝脏有毒,且有其它副作用,现已不在使用。四 氯化碳受热蒸发时,其蒸汽可把燃烧物覆盖,隔绝空气而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四氯化碳 主要用作溶剂、有机物氯化剂,纤维脱脂剂、谷物熏蒸消毒剂、药物萃取剂等,并用于制造 氟里昂和织物干洗剂,医药上用作杀钩虫剂。 2.二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有甲烷氯化法和甲醇氢氯化法。四氯化碳则还可以由二硫化碳氯化制取。本节主要介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 二、甲醇氢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1、生产原理 甲醇氢氯化制一氯甲烷有液相法和气相法。 (1)液相法 液相法是甲醇与盐酸反应,反应式如下: CH3OH + HCl??→CH3Cl + H2O 反应过程中有少量二甲醚生成: CH3OH??→(CH3)2O + H2O 一氯甲烷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即: CH3Cl + Cl2??→CH2Cl2 + 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 CHCl3 + Cl2??→CCl4 + HCl (2)气相法 气相法是气化后的甲醇与氢气在氯化器中反应,反应式为: CH3OH + Cl2 + H2??→CH3Cl + H2O + HCl 一氯甲烷再与氯气反应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 采用液相法,其操作温度约为130~150℃;而气相法的操作温度大约300~350℃。气相法比液相法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液相法通常是HCl和甲醇气态鼓泡通过液体催化剂,由于接触时间短,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中,液相法和气相法都被采用。这两种方法,除了反应器外,其它过程非常相似。 液相法催化剂是以氯化铁、氧化锌一类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气相法的催化剂通常是氯化锌、氯化铜和铝,沉积在硅胶等载体上。 2.工艺流程 甲醇氢氯化制甲烷流程如图10-5所示。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1教学文案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 绪论 什么是工厂设计? 概念:将一个待建工程项目(一个工厂、车间或一套设备等)按照其技术要求,由工程技术人员用图纸、表格和文字说明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由施工人员建设完成的一系列程序。 工厂设计一般以(初步设计中的工艺设计)为主,兼顾(部分设备设计)。设计范围以(车间)为主。 第一章 1、基本建设的分类 基本建设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 按照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和更新改造等。 2、基本建设包括哪几个阶段? 建设前期:在项目建设程序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计划任务书的项目建设准备阶段; 建设时期: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生产准备与试产、验收阶段; 生产时期:交付生产后生产经营阶段。 3、什么是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由此考查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在工程技术、经济及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研究。 4、工厂设计通常采用哪两个阶段的设计? 二阶段设计:扩初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5、食品工厂包括工艺设计与非工艺设计,各包括哪些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工艺设计:就是按工艺要求进行工厂设计,其中又以车间工艺设计为主,并对其他设计部门提出各种数据和要求,作为非工艺设计的设计依据。 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的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 关系:工艺向土建提出工艺要求,而土建给工艺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建筑; 工艺向给排水、电、汽、冷、暖、风等提出工艺要求和有关数据,而水、电、汽等又反过来为工艺提供有关车间安装图; 土建对给排水、电、汽、冷、暖、风等提供有关建筑,而给排水、电、汽等又给建筑提供有关涉及建筑布置的资料; 用电各工程工种如工艺、冷、风、汽、暖等向供电提供出用电资料; 用水各工程工种如工艺、冷、风、汽、消防等给排水提出用水资料。 第二章 6、食品工厂厂址选择的原则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基本原则:1. 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2. 自然条件符合生产要求3. 厂址选择应按照指向原理,根据原料、市场、能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限度区位来综合分析确定。4. 投资和经济效果(1)水、电、汽条件(2)运输条件(3)生活条件5.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6. 节约用地 (一)自然条件 1. 地理位置发酵食品厂址应设在工业区的上风位置,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无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源,也要远离车站、码头等人流、物流比较密集的区域 2 . 地形、地势域地质。地形:厂区场地应当比较规整而且集中,这样可便于各类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布置

-年产500吨牛肉干工厂设计说明书.

-年产500吨牛肉干工厂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年产500吨牛肉干工厂设计学院(直属系)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201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 0000 学号: 0000000000 指导教师:曾泽生 开始时间:2016 年 2 月29 日 完成时间:2016 年 5 月31 日

目录 目录 .............................................................................. - 1 -摘要 . (1) 1.可行性研究报告 (1) 1.1设计的背景 (1) 1.2设计的意义 (3) 2.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 (4) 2.1产品方案的确定 (4) 2.2产品班产量的确定 (5) 3.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5) 4.产品配方及物料计算 (6) 4.1产品配方 (6) 4.2.物料计算 (7) 5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8) 5.1生产车间设计规模 (8) 5.2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 (8) 5.3加工车间的平面布置 (9) 6、设备选型 (10) 6.1设备选择的依据 (10) 6.2设备车间的设计 (12) 6.2.1原料贮存及选料区 (12)

6.2.3滚揉区 (14) 6.2.4蒸煮区 (15) 6.2.5微波干燥、杀菌区 (16) 6.2.6半成品冷却区 (18) 6.2.7真空包装区 (18) 6.2.8 高温高压灭菌区 (19) 6.2.9包装、检斤、贴标区 (20) 6.2.10产品仓库、集中发货区 (22) 7.劳动力计算 (22) 7.1工厂人员组织机构 (22) 8.生产车间用水、电、汽的用量估算 (23) 8.1车间耗水估算 (23) 8.1.1清洗设备耗水估算 (23) 8.1.2地坪清洗耗水估算 (24) 8.1.3车间总耗水估算,原料耗水量 (24) 8.2车间耗电、汽量的估算 (24) 9辅助车间的设计 (25) 9.1生产车间进口缓冲区 (25) 9.1.1更衣室 (25) 9.1.2卫生间 (25) 9.1.3洗手消毒间 (25)

氯甲烷的合成

编号:No.40 课题: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授课内容: ●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反应原理 ●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氯甲烷物理及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及用途 ●了解甲醇为原料生产产品新技术 ●掌握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反应原理 ●掌握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对比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特点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影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主要因素有哪些? ●绘出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

第二节氯甲烷的生产 一、概述 1.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包括四种化合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它们的物理性质见表10-1。 表 10-1 氯甲烷物理性质 氯甲烷应用较广的是氯仿和四氯化碳,氯仿是一种不燃的优良溶剂,还广泛用于有机化工生产的原料。氯仿曾作过手术麻醉剂,但它对肝脏有毒,且有其它副作用,现已不在使用。四氯化碳受热蒸发时,其蒸汽可把燃烧物覆盖,隔绝空气而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四氯化碳主要用作溶剂、有机物氯化剂,纤维脱脂剂、谷物熏蒸消毒剂、药物萃取剂等,并用于制造氟里

昂和织物干洗剂,医药上用作杀钩虫剂。 2.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有甲烷氯化法和甲醇氢氯化法。四氯化碳则还可以由二硫化碳氯化制取。本节主要介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 二、甲醇氢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1、生产原理 甲醇氢氯化制一氯甲烷有液相法和气相法。 (1)液相法 液相法是甲醇与盐酸反应,反应式如下: CH3OH + HCl??→CH3Cl + H2O 反应过程中有少量二甲醚生成: CH3OH??→(CH3)2O + H2O 一氯甲烷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即: CH3Cl + Cl2??→CH2Cl2 + 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 CHCl3 + Cl2??→CCl4 + HCl (2)气相法 气相法是气化后的甲醇与氢气在氯化器中反应,反应式为: CH3OH + Cl2 + H2??→CH3Cl + H2O + HCl 一氯甲烷再与氯气反应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 采用液相法,其操作温度约为130~150℃;而气相法的操作温度大约300~350℃。气相法比液相法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液相法通常是HCl和甲醇气态鼓泡通过液体催化剂,由于接触时间短,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中,液相法和气相法都被采用。这两种方法,除了反应器外,其它过程非常相似。 液相法催化剂是以氯化铁、氧化锌一类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气相法的催化剂通常是氯化锌、氯化铜和铝,沉积在硅胶等载体上。 2.工艺流程

食品工厂设计-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设计:就是按工艺要求进行工厂设计,其中又以车间工艺设计为主,并对其他设计部门提出各种数据和要求,作为非工艺的设计依据。 2、非工艺设计: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非工艺设计都是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和所提出的数据进行设计的。 3、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是对一个项目的经济效果及价值的研究。特点有先行性,不定性,科学性,法定性 4、竖向布置:就是与平面设计相垂直方向的设计,也就是厂区各部分地形标高的设计。 5、风向玫瑰图:表示风向和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所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以风向中心为中心描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线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为一个形似玫瑰花样的闭合折线,这就是风向玫瑰图。 6、建筑系数: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积与用地总面积之比。 7、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地面积+辅助工程占地面积)÷场地占地面积×100%,能全面反映厂区的场地利用是否经济合理8、生产车间平面布置:是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建成投产后的生产实践有很大关系,而且影响到工厂的整体布局。车间布置一经施工就不易更改,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车间布置设计以工艺设计为主导,必须与土建、给排水、供电、供汽、通风采暖、制冷设备、安装、安全、卫生等方面取得统一和协调 9、产品方案:又称生产纲领:它实际上就是食品工厂准备全年哪些品种和各产品的数量、产期、生产班次等的计划安排 10、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是从楼板或屋面以下用正投影法按比例(通常用1:50,1:100)绘制出设备的水平投影。用稍粗的粗实线表示,建筑轮廓尺寸用细实线表示。 11、采光系数:指采光面积和房间地坪面积的比值 12、变形系数:即轴测单位长度与实长的比值,对于Z轴的管线,变形系数亦有1/2、1/3或3/4的。对于画管路透视图的初学者,可取变形系数为1。 13、辅助部门:从工厂组成的角度来说,除生产车间(物料加工所在的场所)以外的其他部门或设施,都可称之为辅助部门。包括:生产性辅助设施、动力性辅助设施、生活性辅助设施及社会文化福利设施 14、公称直径:管子和管道附件的公称直径是为了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的方便,而人为规定的一种标准直径。就是常讲的通称直径或公称通径,用DN表示。 15、公用系统:是指与全厂各部门、车间、工段有密切关系的,为这些部门所共有的一类动力辅助设施的总称。对食品厂,这类设施一般包括给排水、供电、供汽、制冷、暖风等工程。 16、建筑模数M0:为了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建筑构件就必须是定型化、标准化、预制化的构件。即规定了建筑物的基本尺度,任何房屋的尺寸都必须是基本尺寸的倍数。基本尺度的单位叫做模数Mo,基本的模数Mo=100mm。 17、概算:是在建厂前的设计阶段中,计算出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费用。

食品质量安全之薯类与膨化食品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细则汇编 十二、薯类和膨化食品 细则30: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 细则31:薯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5)

十二、薯类和膨化食品 细则30: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膨化食品包括以谷物、豆类、薯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疏脆食品。按加工工艺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直接挤压型、花色型4种类型。膨化食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膨化食品。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焙烤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一次干燥→熟成→二次干燥→焙烤→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焙烤→调味→包装。 2.油炸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干燥→油炸→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油炸→调味→包装。 3.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混料→挤压膨化→整形→烘焙→调味→包装。 4.花色型工艺流程:参照其坯子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或挤压型三种),最后加一道上色工序。 (二)关键控制环节。 焙烤型:蒸练、干燥、焙烤。 油炸型:蒸练、干燥、油炸。

直接挤压型:挤压膨化、烘焙。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口感欠松脆:若坯料水分过高,成品膨化效果差,口感容易欠松脆。 2.产品表面出现碳焦现象:焙烤、油炸的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3.微生物超标,产品内包装车间环境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产品微生物污染。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焙烤型、油炸型:原材料仓库,半成品加工车间(包括制粉、蒸练、成型、干燥工序涉及的生产区域),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从半成品(生坯)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其生产场所可省略半成品加工车间。 直接挤压型:原材料仓库,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焙烤型:蒸练设备;成型设备;干燥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必备生产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2.油炸型:混料设备;蒸练设备;成型设备;干燥设备;油炸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必备生产设备:油炸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3.直接挤压型:混料设备;挤压设备;成型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4.花色型:花色型膨化食品,根据其工艺类型应当具备焙烤型、油炸型或挤压型所必备的生产设备。

关于成立膨化食品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膨化食品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目前,我国休闲食品大致可分为八大类,即谷物膨化类、油炸果仁类、油炸薯类、油炸谷物类、非油炸果仁类、糖食类、肉禽鱼类、干制蔬果类。其中,糖果、蜜饯、膨化、谷物类是休闲食品行业起步最早,也是发展最 为成熟的品类,已经形成了强势的领导品牌梯队。但在广阔的消费市场里,中国休闲食品创新空间还很大,很多品类还有待进一步细分。以往传统手 工作坊型休闲食品,将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野,取而代之的将是越来越多 的品类和口味,现代工艺和生产技术将会全面释放中国休闲食品的市场能量。 xxx集团由xxx科技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 资90.0万元,占公司股份79%;B公司出资30.0万元,占公司股份21%。 xxx集团以膨化食品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集团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集团计划总投资13424.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1823.40万元,占总投资的88.07%;流动资金1601.00万元,占总投 资的11.93%。

根据规划,xxx集团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407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018.71万元,税金及附加232.51万元,利润总额 3059.29万元,利税总额3713.77万元,税后净利润2294.47万元,纳税总额1419.30万元,投资利润率22.79%,投资利税率27.66%,投资 回报率17.09%,全部投资回收期7.35年,提供就业职位192个。 近年来,我国休闲食品产业进入不断创新和发展新阶段,市场规模呈 几何级的速度增长,目前已经接近万亿元。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兴旺发展,休闲食品市场地位日益重要。另外一方面,虽然我国休闲食品行业总产值 不断增长,但中国休闲食品产量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所差距。随着我国经 济水平及人们消费水平、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在未来具 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仍将会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2016年将会突破万亿元,到2021年将会达到17000亿元。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 绪论 1、食品工厂设计:是指将一个待建项目全部图纸、表格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出来, 后由施工人员建设完成。(名词解释) 2、一个优秀的工厂设计应该做到:技术上先进,技术上规范,经济上合理。(多选) 3、食品工厂的特点:产品种类复杂、生产季节性强、卫生要求高。(多选) 4、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GHP-良好卫生规范;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多选) 第一章 1、基本建设:指固定资产的建设、添置和安装。(名词解释) ! 2、基本建设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按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更新改造等。(细节) 3、一本基本建设项目从计划到投产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4、项目建议书:是项目构建单位或业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经初步调查研究,提出的基本项目建设立项建议。(名词解释) 5、可行性研究的作用:(简答) ①是项目进行的投资决策依据; ②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依据; ③作为与有关部门洽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 ④是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的依据; [ ⑤制定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 ⑥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 ⑦环保当局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的依据:(简答) ①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 ②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 ③根据国家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④根据可靠的地理、自然、气象、地质、经济、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 ⑤根据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 ⑥根据国家公布的有关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 7、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市场营销、技术、组织管理、社会与生态环境影响、财务、经济。(选择、填空) 8、市场营销从两方面分析:项目所需要投入物的供给分析;项目产品的销售分析。 9、社会可行性分析应重点考虑的方面:是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之间的差别;是否能有效地创造就业机会;是否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否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文字报告(封面、目录、正文)、附表、附图和附件。 11、封面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执行单位、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及各自的负责人,以及可行性研究负责人资格审查单位,最后列出项目建议书的批准单位和批准文号。

最新版膨化食品生产工艺

膨化食品生产工艺 膨化食品, 国外又称挤压食品、喷爆食品、轻便食品等, 是近些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它以谷物、豆类、薯类、蔬菜等为原料, 经膨化设备的加工, 制造出品种繁多, 外形精巧, 营养丰富, 酥脆香美的食品。因此, 独具一格地形成了食品的一大类。 由于生产这种膨化食品的设备结构简单, 操作容易, 设备投资少, 收益快, 因此发展得非常迅速, 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生命力。 由于用途和设备的不同, 膨化食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用挤压式膨化机, 以玉米和薯类为原料生产小食品; 二是用挤压式膨化机, 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生产组织状蛋白食品(植物肉); 三是以谷物、豆类或薯类为原料, 经膨化后制成主食。除了试制出间接加热式膨化机外, 还用精粮膨化粉试制成多种膨化食品。 种类 1.主食类: 烧饼、面包、馒头、煎饼等。 2.油茶类: 膨化面茶。 3.军用食品: 压缩饼干。 4.糕点类: 桃酥、炉果、八件、酥类糕点、月饼、印糕、蛋卷等。

5.小食品类: 米花糖、凉糕等。 6.冷食类: 冰糕、冰棍的填充料。 上述食品中, 有些品种如膨化面茶、印糕、压缩饼干等全部是用膨化粗粮制成的; 有些品种只掺入一定比例的膨化粗粮。 膨化技术虽属于物理加工技术, 但却具有本身的特点。膨化不但能够改变原料的外形、状态, 而且改变了原料中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并形成了某些新的物质。 原理当把粮食置于膨化器以后, 随着加温、加压的进行, 粮粒中的水分呈过热状态, 粮粒本身变得柔软, 当到达一定高压而启开膨化器盖时, 高压迅速变成常压, 这时粮粒内呈过热状态的水分便一下子在瞬间汽化而发生强烈爆炸, 水分子可膨胀约2 000倍, 巨大的膨胀压力不但破坏了粮粒的外部形态, 而且也拉断了粮粒内在的分子结构, 将不溶性长链淀粉切短成水溶性短链淀粉、糊精和糖, 于是膨化食品中的不溶性物质减少了, 水溶性物质增多了。详见下表: 膨化前后食品中水浸出物变化表(%) 玉米高梁米 成分膨化前膨化后膨化前膨化后 水浸出物 6.35 36.82 2.3 27.32 淀粉 62.36 57.54 68.86 64.04 糊精 0.76 3.24 0.24 1.92

膨化食品生产许证审查细则

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006年2月22日关于加强对食品中铝残留量检验的通知(国质检食监函〔2006〕108号) 2005年1月17日关于印发小麦粉等15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订)的通知(国质检监〔2005〕15号)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膨化食品包括以谷物、豆类、薯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疏脆食品。按加工工艺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直接挤压型、花色型4种类型。膨化食品的申证单元为1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膨化食品。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焙烤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一次干燥→熟成→二次干燥→焙烤→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焙烤→调味→包装。 2.油炸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干燥→油炸→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油炸→调味

→包装。 3.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混料→挤压膨化→整形→烘焙→调味→包装。 4.花色型工艺流程:参照其坯子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或挤压型三种),最后加一道上色工序。 (二)关键控制环节。 焙烤型:蒸练、干燥、焙烤。 油炸型:蒸练、干燥、油炸。 直接挤压型:挤压膨化、烘焙。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口感欠松脆:若坯料水分过高,成品膨化效果差,口感容易欠松脆。 2.产品表面出现碳焦现象:焙烤、油炸的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3.微生物超标,产品内包装车间环境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产品微生物污染。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焙烤型、油炸型:原材料仓库,半成品加工车间(包括制粉、蒸练、成型、干燥工序涉及的生产区域),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从半成品(生坯)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其生产场所

食品工厂设计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2t/d香辣酱加工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参加人: 班级: 专业方向:食品加工工艺 设计时间:2013.04.15 指导老师: 成绩:

近几年来,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迅猛,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市场增长率,目前调味品行业总产量已超过1500万吨,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近5年行业年增长率达20%左右,已连续十年实现年增长幅度超过10%以上。目前调味品行业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2007年,调味品和发酵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914亿元,同比增长27.9%,预示着调味品行业的品牌时代已经来临。中国调味品市场经过几轮的行业整合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大跨越地转型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对调味品行业的不断规范,使得门槛逐步提高,加上国际化、专业化的并购重组相继上演,调味品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也将加速。传统调味品生产企业纷纷投资进行技术改造,调味品产品的技术含量日益增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外资对国内调味品市场的渗透力度加大,但由于我国调味品消费的区域性特色明显,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名优品牌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香辣酱即辣子酱,在陕西关中一带秋冬季节非常流行。“辣子一道菜”即是陕西八大怪中的一怪。因其味辣而香,色相俱佳,身受欢迎。辣酱是辣椒混杂其它各种材料熬制而成,根据附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品种,包括牛肉酱、香辣银鱼、鲜肉丝油辣椒、鲜鸡丝油辣椒、鲜牛肉油辣椒、豆瓣油辣椒、辣子虾、脆脆香油辣椒等等目前中国是全球辣椒酱头号消费国和生产国,消费人群超过5亿,消费额以每年16%的高速递增。全国辣椒酱生产厂家多达数千家,但其中不乏作坊式生产。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整理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整理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 1.新建一个食品厂的基本建设程序是什么?各主要环节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答: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结合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同时选择厂址。 在可行性研究获得批准后,编写设计计划任务书。 根据批准的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试产、验收,最后交付使用。 2.基建的概念及分类? 答:(概念)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与安装。包括工厂、农场、水库、商店等工程的建设,以及机械设备和车辆等的添置和安装,也包括机关、学校、医院等房屋建筑、设备添置和安装及居民住宅的建设 (分类)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按照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和更新改造 3.可行性研究的概念、依据、作用和步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及可行性研究的注意事项? 答:【概念】 对拟建项目在工程技术、经济及社会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研究;对项目的经济效果及价值的研究。 其成果是根据各项调查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比较而得出。它的论证以大量数据作为基础。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必须搜集各种资料、数据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和条件。 【依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及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变化趋势; 可靠的自然、地理、气象、地质、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 国家公布的关于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指标等。 【作用】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投资者申请项目贷款的依据; 与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商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 建设项目开展初步设计的基础; 投资项目制订技术方案、设备方案的依据; 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 作为环保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依据。 【步骤】 开始筹划→调查研究→优化和选择方案→详细研究→编写报告书→资金筹措 【内容】(看一下,可能不考) 总论;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设计方案;环境保护;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实施进度的建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食品工厂设计教学大纲-食品

《食品工厂设计》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Food Factory Design)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401705 课程类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开课学期:7 总学分:1 总学时:1周 考核方式:考查 二、教学目的 食品工厂设计是应用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及相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进行的一次专业性设计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项目设计中具体问题,训练其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及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与食品工厂建设项目的设计奠定基础。 三、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工厂设计原则,产品加工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选型和经济核算;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和国家技术标准、选用数据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 1、设计方案简介 工厂设计的任务和内容、设计原则进行简要论述。 2、厂址的选择及总平面设计 厂址选择的原则、总平面设计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3、生产工艺设计 产品生产方案及产量的确定,简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4、加工设备的选择 食品工厂选择设备的原则,主要设备规格型号的选定。 5、经济核算 车间总投资、产品成本进行核算。 6、编写设计说明书 将设计所选定的工厂厂址、厂区布置、工艺流程方案、设备型号及经济核算结果汇集成工艺设计说明书。应采用简练、准确的文字图表,介绍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说明书要求在6000字以上。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1)封面(设计题目、学生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2)目录 (3)设计任务书

以盐酸为原料合成一氯甲烷(150kta)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以盐酸为原料合成一氯甲烷(150kt/a)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指导教师:崔孝玲 一、设计原始资料 1、原料:有机硅副产质量浓度为30%的盐酸甲醇液体,纯度99.9% 含小于0.5%(质量)水蒸汽。 2、重点设计:浓盐酸提馏制氯化氢和一氯甲烷合成系统 3、生产时间:8000小时 4、设计基本数据 氯化氢提馏过程: (1)提馏塔操作压力0.16MPa(绝压,以下同); (2)原料酸常温进料,进料温度20'C; (3)原料酸质量浓度30%,稀盐酸产品质量浓度21%; (4)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 一氯甲烷合成系统给定的工艺数据为: (1)反应器温度1500C,压力0.14MPa(绝压,以下同); (2)一、二级冷凝器压力0.13MPa; (3)甲醇进料温度20℃,压力0.15MPa; (4)氯化氢进料温度20℃,压力。.15MPa; (5)甲醇汽体过热温度120 ℃,压力0.15MPa; (6)返回反应器的循环液压力0.15MPa; (7)离开二级冷凝器的气体温度40 ℃; (8)甲醇的总转化率90%(摩尔); (9)进料甲醇和氯化氢的摩尔比1;1.1; 5、建厂地点:兰州 二、设计工作内容(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文献概述 第三部分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3.1设计范围及技术方案的确定 3.2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3.2.1浓盐酸提馏制氯化氢系统 3.2.2一氯甲烷合成系统 第四部分氯化氢提馏工艺设计计算 4.1提馏系统工艺设计计算 4.1.1计算模型 4.1.2计算步骤

4.1.3计算结果 4.2提馏系统主要设备设计计算 4.2.1填料提馏塔 4.2.2一级冷凝器 4.2.3二级冷凝器 4.2.4塔底再沸器 4.2.5浓酸预热器 4.3提馏塔内件设计计算 4.3.1.进料液体分布器 第五部分氯甲烷合成系统设计计算 5.1合成系统工艺设计计算 5.2合成系统主要设备设计计算 第六部分主要参考资料 第七部分外文文献翻译(2篇) 三、绘制设计图 1. 机绘带主要控制点的氯化氢提馏工艺流程图一张(A1); 2. 手绘以盐酸为原料合成一氯甲烷的物料平衡图一张(A2); 3. 机绘提馏塔的工艺尺寸图一张(A2)。 四、设计进程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汤月明.新建甲烷氯化物装置简介.中国氯碱.2001 [2] 方源福.甲醇氢氯化技术.中国氯碱通讯1989 [3] 乐晓兵.Stauffer化学公司甲烷氯化物技术.中国氯碱.1996 [4]俞潭洋.甲醇液氯法联产氯代甲烷的工艺特点及其发展前景.上海化工.1998 [5] 艾米.日本有机硅工业发展动向.化工新型材料.1990 [6]黄立道.我国有机硅单体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中国化工信息.2000 [7] 郑建军.我国三大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发展概述.化工新型材料.1999 [8] 幸松民.加速我国的有机硅单体工业.中国化工.1997 [9]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氯碱工业理化常数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9. [10] Gustin J L. Safety of chlorine production and chlorination processes[J]. Chemical Health and Safety, 2005, 12(1):5-16

1201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docx

1201 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006 年2005 年2 月 1 月 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2 日关于加强对食品中铝残留量检验的通知(国质检食监函〔2006〕108 号) 17 日关于印发小麦粉等15 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订)的通知(国质 检监〔 2005〕 15 号)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膨化食品包括以谷物、豆类、薯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疏脆食品。按加工工艺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直 接挤压型、花色型 4 种类型。膨化食品的申证单元为 1 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膨化食品。膨化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 3 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焙烤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一次干燥→熟成→二次干燥→焙烤→调 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焙烤→调味→包装。 2.油炸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蒸练→成型→干燥→油炸→调味→包装。 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流程:油炸→调味→包装。 3.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生产流程:制粉→混料→挤压膨化→整形→烘焙→调味→包装。 4.花色型工艺流程:参照其坯子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焙烤型、油炸型或挤压型三种), 最后加一道上色工序。 (二)关键控制环节。 焙烤型:蒸练、干燥、焙烤。 油炸型:蒸练、干燥、油炸。 直接挤压型:挤压膨化、烘焙。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口感欠松脆:若坯料水分过高,成品膨化效果差,口感容易欠松脆。 2.产品表面出现碳焦现象:焙烤、油炸的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3.微生物超标,产品内包装车间环境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产品微生物污染。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焙烤型、油炸型:原材料仓库,半成品加工车间(包括制粉、蒸练、成型、干燥工序涉及的 生产区域),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装车间(应划 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从半成品(生坯)加工成品 的生产形式其生产场所可省略半成品加工车间。 直接挤压型:原材料仓库,更衣室,配料车间,调料间(用于调味料配合),膨化车间,包 装车间(应划分为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以能有效隔离为准),成品库。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焙烤型:蒸练设备;成型设备;干燥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从半成 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必备生产设备:烘烤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2.油炸型:混料设备;蒸练设备;成型设备;干燥设备;油炸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 备。从半成品加工成品的生产形式的必备生产设备:油炸设备;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

(完整版)食品工厂设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内容: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为如下几个阶段 (1)项目建议书阶段 (2)可行性研究阶段(包括项目评估) (3)设计阶段 (4)开工准备阶段 (5)施工阶段 (6)竣工验收阶段 (7)后评价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总论项目背景、项目概况、问题与建议 (2)市场预测产品市场供应预测、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产品目标市场分析、价格现状与预测、市场竞争力分析、市场风险分析 (3)资源条件分析评价资源可利用量、资源品质情况、资源赋存条件、资源开发价值 (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构成、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比选、推荐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原有设施的利用情况 (5)场址选择场址现状、场址条件比选、推荐的场址的方案、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场址的利用情况 (6)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技术方案选择、主要设备方案选择、工程方案选择、 技术改造项目改造前后的比较 (7)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主要原材料供应方案、燃料供应方案 (8)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总图布置方案、场内外运输方案、公用工程与公用辅助 工程方案、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公用辅助设施利用情况 (9)节能措施节能措施、能耗指标分析 (10 )节水措施节水措施、水耗指标分析 (1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条件调查、影响环境因素分析、环境保护方案 (12)劳动、卫生、安全与消防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安全消防措施、卫生保健措施、消防设施(13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机构及其适应性分析、人力资源配置、职工培训 (14 )项目实施进度建设工期、实施进度安排、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与生产的衔接 (15)投资估算 (16 )融资方案融资组织形势、资本金筹措、债务资金筹措、融资方案分析 (17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销售收入估算与成本费用估算、财务评价报表、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财务评价结论 (18 )国民经济评价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选取、效益费用范围与数值调整、国民经济评价报表、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19 )社会评价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社会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结论 (20 )风险分析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风险程度分析、社会防范风险对策(21)研究结论与建议推荐方案总体描述、推荐方案优缺点描述、主要对比方案、结论与建议 食品工厂设计的内容工厂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非工艺设计两大组成部分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全厂总体工艺布局,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主要产品和综合利用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工艺计算;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与选型,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劳动力计算及平衡,水、电、汽、冷、风、暖等用量的估算,管道布置、安装及材料清单和施工说明等。 食品工厂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的设计,有时还包括非定型设备的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