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iSIGHT平台的转盘优化设计

基于iSIGHT平台的转盘优化设计

基于iSIGHT平台的转盘优化设计
基于iSIGHT平台的转盘优化设计

基于iSIGHT平台的转盘优化设计

摘要:针对高速转盘的设计问题,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对高速转盘进行参数化建模,应用apdl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将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结合起来,在isight优化平台上,采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对高速转盘的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和并行优化设计。从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最大应力较优化前减少了15.31%,提高了应力分布的合理性,并极大的节省了计算周期,认为该方法应用于高速转盘的结构优化设计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isight;高速转盘;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

1 引言

高速转盘是注塑机、汽车、石油钻机等设备在驱动部分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高速转盘作为机构的重要部件,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其特性直接影响到整体设备的可靠程度。本中选取注塑机的高速转盘,对其进行分析设计优化。注塑机具有高速、高效率的特点,因此对系统零部件在加工精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较高。近年来,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也对其进行了优化分析。赵雨旸[1]等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三轴飞行模拟转台框架的数学模型,编制复杂的优化设计程序,实现了优化设计;陈明[2]等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高速转盘进行分析;曹淼龙[3]等建立了转盘优化模型,通过标准数据访问接口(sdai)来实现对数据表达和交换系统(step)数据的访问

YJK软件的优化设计

Y J K软件的优化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当前软件(PKPM)主要问题 1、计算模型落后甚至不正确的若干方面 2、采用的算法不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若干方面 3、采用的过于简化的计算模型的若干方面 4、设计观念已经落后的若干方面 5、计算模型粗放忽略了结构有利要素的若干方面 6、涉及优化的关键环节缺失的若干方面 7、不开放接口的封闭观念 1、计算模型落后甚至不正确的若干方面 (1)基础筏板、桩筏或桩承台有限元计算常给出配筋异常大的结果(2)楼板按照单房间的导致支座钢筋偏大; (3)基础冲切计算流程错误导致筏板承台厚度过大; (4)承台独基与地基梁的重复计算造成重复布置 2、采用的算法不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若干方面 (1)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的单肢配筋方式配筋过大或不够; (2)柱剪跨比按简化计算方法常导致短柱过多超限过多; (3)型钢混凝土柱的配筋按不同规程才可优化 3、采用的过于简化的计算模型的若干方面 (1)对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只能作全楼统一的地震作用放大; (2)对活荷载的折减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只能设置全楼统一的数值; (3)施工模拟计算不能胜任目前多种工程需要; (4)转换梁按照梁杆件计算模型导致易发生抗剪抗弯超限; (5)地下室外墙的计算模型不合理导致地下室外墙过大的配 筋设计; (6)基础考虑上部楼层刚度的计算不全面; 4、设计观念已经落后的若干方面 认为梁设计时考虑楼板的壳元计算减少梁的配筋偏于不安全 5、计算模型粗放忽略了结构有利要素的若干方面 (1)地下1层以下地下室的不需按抗震设计; (2)梁配筋计算没有考虑支承梁的柱的宽度影响; (3)应正确区分框架梁与非框架梁; 6、涉及优化的关键环节缺失的若干方面 (1)基础承载力验算;

橡胶密封件优化设计平台系统

2742006年橡胶新技术交流暨信息发布会 橡胶密封件优化设计平台系统 谭晶1,杨卫民1,李建国1。杨维章2,贺永军2,鲁选才2 (1.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2.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陕西咸阳712023) 摘要:介绍了一种橡胶密封件优化设计平台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对各种密封件如0形圈,矩形圈、滑环式组合和油封等进行有限元分析,且能对各种密封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各种结构尺寸调整后,设计图形自动更新,并可快速转化为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借助不断丰富的专家知识库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橡胶密封件进行分析优化。获得橡胶密封件的最佳结构设计及其对材料和成型工艺条件的具体要求,自动生成密封件制品和模具设计图纸.为今后橡胶密封件制品的结构优化、模具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9封圈;橡胶密封;优化设计; 随着CAD/CAE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和智能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产品设计模式己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要,CAE技术已经成为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橡胶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所以对橡胶制品进行有限元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虽有一些企业开始认识到有限元分析在橡胶工程中的巨大作用,也开始应用有限元技术来分析橡胶密封制品,但总的说来,应用效率非常低,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设计模式,使得有限元分析与应用严重脱节,不能实现现代化和智能化的生产目的。 本项目研制的“橡胶密封件优化设计平台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对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不需要加工制造及试验的环节,设计人员通过网络了解市场需求以及用户的要求,可直接利用该系统根据用户要求选择密封件的材料从而选择密封件的结构,并可对其进行反复的有限元分析,得到优化后的应力应变及变形图等计算的结果,达到用户要求后即可输出相应的参数结果,从而输出制品图和模具图,即能够在优化设计过程中,实现尺寸驱动,各结构尺寸调整后有限元模型和设计图形会自动更新,给设计者的设 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十?五(二期)重点攻关项目(mkpt一2004—29) 计工作带来了方便,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的投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1橡胶密封件优化设计平台系统介绍 橡胶密封件优化设计平台系统(如图1)和所有的操作软件一样,利用GUI的方式展示给使用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使用者只需了解简单的GUI操作界面,所有的计算都在后台运行,无需掌握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只需点击相应的按钮即可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系统共包括材料和结构数据库、密封件有限元分析系统、专家知识库三大部分。 图I橡胶密封件优化设计平台系统主截面 2橡胶密封件优化设计平台系统功能简介2.1材料和结构数据库 橡胶密封件材料参数和制品及模具相关参

系统优化设计模拟

系统优化设计 一.填空(30分) 1.系统工程是用于系统设计、实现、技术管理、运行使用和退役的专业学科方法论。 2.系统工程师在引导系统架构的开发、需求的定义和分配、设计方案的评价与权衡、系统间技术风险均衡、系统接口的定义与评估、验证和确认活动的全面监督,以及许多其他任务中起关键的作用。3.在NPR7123.1《NASA系统工程流程和需求》中包括三类技术流程:系统设计、产品实现及技术管理。 4.对飞行和地面保障项目,NASA寿命周期的两个阶段又分为以下7个递进阶段: ●A前阶段:概念探索(即确定确定可行备选方案)。 ●阶段A:概念研究和技术开发(即项目定义,明确和组织必要的 技术)。 ●阶段B:初步设计和技术完善(即建立初步设计方案,开发必要 的技术)。 ●阶段C:详细设计和制造(即完成系统设计,进行组件的建造/ 编码)。 ●阶段D:系统组装、集成、试验和投产(即集成组件,验证系统, 系统投入生产并准备运行使用)。 ●阶段E:运行使用与维护(即运行与维修系统)。 ●阶段F:退役处置(即处置系统,分析数据)。

5.产品交付流程:产品实施、产品集成、产品验证、产品确认、产品交付。 6.产品验证流程分为5个主要步骤:(1)验证计划(准备实施验证的计划); (2)验证准备(准备进行验证);(3)执行验证(进行产品验证);(4)分析验证结果;(5)获得验证工作产品。 7.技术管理:技术规划、需求管理、接口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评估、决策分析。 二.(30分) A.直升机的主动防御系统 B.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 三.简答题(20分) A.系统设计的关键 B.系统设计各流程间相互关系 C.产品实现流程图 D.产品实现的关键 四.(10分) 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简述对系统总师的认识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及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杜琨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及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杜琨 发表时间:2018-10-26T10:35:06.9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作者:杜琨 [导读] 高层建筑类型,其社会经济效益更高,同时这种高层建筑的发展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趋势 杜琨 天津中机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300381 摘要:高层建筑类型,其社会经济效益更高,同时这种高层建筑的发展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趋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城市的规模及人口数量都处于扩大发展中,这就使得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在逐渐减少,而高层建筑正好起到了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缓解作用,并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建筑各项功能的要求和需求。但高层建筑的质量及有效功能的发挥,都是基于高层建筑在结构造型上的科学合理性。那么本文将重点探讨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及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也使得城市建设的范围扩展速度更快,高层建筑的建设有效缓解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但随着高层建筑的规模与数量的持续性发展,由于其结构设计与选型不同于传统多层建筑,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结合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选择相应的结构形式,并对相关的设计及工艺进行优化,才能保障高层建筑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设计 1.1高层建筑结构的类型 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目前高层建筑结构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其中,框架结构的构成包括了梁柱、楼板等,结合建筑在功能上的不同来布置平面框架。框架结构造价更为低廉,但同时在水平荷载影响下,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形,因此抗震效果不太好;框架-剪力墙这种结构类型,高层建筑剪力墙大部分布置于电梯间,通过核心筒对水平荷载予以承担,提高了抗震性,并也使得整体建筑的稳定性更好。但这种结构类型会受限于平面布局,容易发生质心和钢心无法重合的问题,在结构上太大的扭转,可能潜在一些安全隐患;筒体结构类型,其筒体的形成主要是在电梯间以及建筑外围布置剪力墙,这种结构最大的优势是刚度极高。 1.2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 对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不仅包括建筑需求因素,还包括以下这些因素:第一,环境因素。高层建筑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场地条件、防烈度、基本风压;其次是建筑方案特征,其包括了建筑的高宽比、高度、长宽比以及建筑体型,其中建筑体型又是由平面体型和立体体型构成;再者,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对于高层建筑,其使用功能基本上分为住宅、办公、旅馆、综合大楼等。某种功能的建筑,也许只有某几种结构形式可以与其匹配。如高层住宅的使用空间相对更小,分隔墙体会比非常多,而且每一层的平面布置大体一样,所以高层建筑的住宅功能相对来讲,更适合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最后,结构抗灾水平、现场施工情况、运营维护以及后期投入使用情况。 2.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分析 2.1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控制的分析 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相比较来说,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对水平载荷的承载量更大,所以高层建筑所具有的整体稳定性与其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水平的控制情况有着直接关系,而且高层建筑承受的倾覆力矩也是取决于其水平荷载,这种关系是一种二次方倍数关系。所以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水平荷载,以此才可进一步控制因较大的水平荷载而发生的一连串稳定性问题。 2.2对抗侧刚度予以合理确定 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不同于低层建筑,这种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会对结构侧移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楼层高度的不断变化,会在水平荷载测量变形的作用下,其结构侧移也会随之更大。所以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必须确保其结构强度达到相应的要求,而且可以承受荷载作用所产生的内力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抗侧刚度,确保结构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可有效控制侧移的状况。 2.3对测控的确定 高层建筑相较于低层建筑,前者的结构更容易出现侧移的问题,而且也成为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层建筑楼层越来越高时,那么相应的水平荷载侧变形也会更大。高层建筑一方面应有很高的强度,另一方面还要能够承受荷载作用所产生的内力作用及抗侧刚度,这样才能避免高层建筑结构发生侧移。 2.4有效控制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必须重视抗震性问题,抗震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体的稳定性与质量。影响高层建筑抗震性的因素很多,在进行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和分析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相应施加的载荷,并严格控制结构选型,才能有效保障建筑的稳定性 2.5有效控制建筑的自重 高层建筑随着楼层的不断增加,相应地,结构对基础接轨的传递荷载量也在不断提高。若建筑整体的自重比地基的承载能力更大,那么建筑整体则会发生下沉,有可能导致建筑体出现倾斜或者是影响建筑的抗震性能。所以作为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人员,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而科学的建筑结构方案,不可使得高层建筑的荷载超出基础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能力,才能提升整个高层建筑体的稳定性与投入使用之后的质量。 3. 高层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3.1结合建筑的总高度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可通过对钢骨砼柱—砼梁与钢管砼柱—钢梁的比较分析,钢梁组 合楼盖能更有效地降低梁柱截面,从而符合高层建筑使用的净高要求,同时中庭洞口各层相互交错的布置,通过钢梁组合楼盖使得传统支模的问题得以解决;另外,还可对塔楼标准层的室内梁高进行有效控制,内部净高超过了150~200mm;大多数的构件的加工工作都在工厂进行,这就有效提升了建筑产品的工业化水准,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 3.2结合建筑的荷载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 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建设中的成本压力非常大,地下室的优化工作也必须予以重视。基于安全、效果以及建筑功能等,必须对消防

巨型海洋平台的设计及优化设计

1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作为支柱产业的石油化工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发展石油工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探明储量是制定石油工业长期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依据 ,剩余可采储量的多少决定了石油工业发展潜力所在。目前我国陆上石油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原油产量增长缓慢。由于长期的强化开采 ,大多数主力油田在基本稳定基础上陆续进入产量递减阶段 ,开采条件恶化 ,开发难度增大。鉴于陆上资源的日渐枯竭 ,资源开发向海洋、尤其是深海进军已成必然趋势。因此,如何控制海上石油平台的震动,保护平台的安全可靠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海洋平台简介 在陆地上钻井时,钻机等都安装在地面上的底座上;在海上钻井时,不可能将钻井设备安放在海里,因此就需要一个安放钻井设备等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海洋钻井平台。海上钻井平台分类[2]如下: 按运移性分为:固定式钻井平台,移动式钻井平台。移动式钻井平台又分为坐底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钻井平台。 按钻井方式分为:浮动式钻井平台和稳定式钻井平台。浮动式钻井平台分又为,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钻井船和张力腿式平台;稳定式钻井平台又分为,固定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坐底式钻井平台。 固定式海洋平台是从海底架起的一个高出水面的构筑物,上面铺设甲板作为平台,用以放置钻井机械设备,提供钻井作业场所及工作人员生活场所。 海洋平台的安装包括:导管架的安装和工作平台的安装。其中导管架的安装方法有:提升法、滑入法和浮运法。工作平台的安装方法有:吊装和浮装。 海洋平台的组成部分有:导管架和桩基、栈桥、上部模块、生活楼直升机甲板和火炬臂。

iSIGHT集成Matlab优化Fence实例

iSIGHT- Matlab简单算例 1.确定问题,优化变量,计算方法和优化目标 优化变量为矩形的长和宽,优化目标为矩形面积,优化目的是使面积最大。为此,建立一个输入文件fencein.txt,一个输出文件fenceout.txt,和一个Matlab文件fence.m来进行计算。三个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 2.iSIGHT集成步骤 Step1:启动iSIGHT9.0,点击integrate按钮,出现如下图的集成对话框。点击Simcode 按钮,在右方的图框中会显示出Simcode的图框,集成操作将主要在这个框里进行。 Step2:文件的说明与解析。 下一步的操作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定义执行程序;定义输入输出文件;说明调节参数和输出参数。 首先点击Simcode框左方按钮,Simcode框将出现三个框:输入文件框,执行程序框和输出文件框。 1)定义输入文件,说明调节参数: 点击输入对话框左方第二个按钮Input Properties,弹出如图对话框,分别设置输入文件及其路径、模板文件及其路径。其中的模板文件与输入文件完全相同,只需要改变文件名即可。

模板文件默认生成即可: 点击input0图框左方的Input Contents按钮,系统会跳出文件解析对话框。 在文件解析框右边的文本框中,通过鼠标选择第一行的文字:Length= , 注意:选择时要考虑到空格,一定要保证鼠标高亮的位置在10之前,而且要从左往右拖动鼠标。

系统弹出Select Type of Action对话框,点击apply按钮。 在定义变量的对话框中,选中replace next Word标签,并在With对话框中输入Length,点击OK。 对第二行进行类似操作,系统显示结果如图。在file中保存后关闭。

优化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优化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优化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概念 1前言 对于任何设计者来说,其目的都是为了制定最优的设计方案,使所设计的产品或工程设施具有最佳的性能和最低的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实际设计中,科技人员往往会先提出几种不同的方案,并通过比较分析来选择最佳方案。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资金限制,选定的候选方案的数量往往非常有限。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的数学方法,于是“优化设计”理论应运而生。 优化设计是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这是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它根据优化原理和方法将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以人机合作或“自动探索”的方式进行半自动或自动设计,以选择现有工程条件下的最佳设计方案。其设计原则是优化设计:设计手段是电子计算机和计算程序;设计方法是采用最优化数学方法。本文将简要介绍优化设计中常用的概念,如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 2设计变量 设计变量是独立参数,必须在设计过程的最终选择中确定它们是选择过程中的变量,但是一旦确定了变量,设计对象就完全确定了。优化设计是研究如何合理优化这些设计变量值的现代设计方法。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独立参数包括结构的整体构型尺寸、部件的几何尺寸和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等。在这些参数中,根据设计要求可以预先给出的不是设计变量,而是设计常数。最简单的设计变量是元件尺寸,例如杆元件的长度、横截面积、弯曲元件的惯性矩、板元件的厚度等。 3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是设计中要达到的目标在优化设计中,所追求的设计目标(最优指标)可以用设计变量的函数来表示。这个过程被称为建立目标函数。一般目标函数表示为 f(x)=f(xl,xZ,?,x) 此功能代表设计的最重要特征,如设计组件的性能、质量或体积以及成本。最常见的情况是使用质量作为一个函数,因为质量的大小是最容易量化的价值度量。尽管费用具有更大的实际重要性,但通常需要有足够的数据来构成费用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是设计变量的标量函数。优化设计的过程就是优化设计变量,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或找到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的过程。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多目标函数的某些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这就要求设计者正确处理各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目前,对这类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单目标函数的研究成熟。有时一个目标函数可以用来表示几个期望目标的加权和,多目标问题可以转化为单目标问题来求解。4约束 设计变量是优化设计中的基本参数。目标函数取决于设计变量。在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及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及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8-10-01T12:51:32.4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彭宇明 [导读]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的不断增加,结构选型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深圳市慧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的不断增加,结构选型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将对建筑功能、工程造价和社会效益产生影响。正确处理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和优化设计,对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结构选型和优化的重要性,阐述了结构选型的关键,选择了合适的结构优化方案,旨在为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降低成本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结构优化;设计 1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 1.1 高层建筑结构类型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的选择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几种常见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①框架结构主要是由梁柱、楼板等部分组成,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完成对平面框架的布置。框架结构造价低,但在水平荷载影响下变形较大,抗震效果不佳;②框架-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主要布置在电梯室内,通过核心筒承受水平荷载,抗震能力强,整体稳定性高。但框架-剪力墙结构容易受平面布置的限制,出现质心和钢心不重合的现象,结构扭转过大,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 ③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强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刚到和稳定性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重点在于剪力墙的布置及自重的控制;④筒体结构,在电梯间及建筑外围布置剪力墙,形成筒体,该结构具有更高的刚度。 1.2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 除了建筑需求的影响外,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①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基本风压等;②建筑方案特征,主要包括方案建筑的高度、高宽比、长宽比和建筑形状,其中建筑形状包括平面形状和三维形状。平面形状由平面规则性、平面对称性、平面质量和刚度偏心等组成,立体形状由结构高宽比、立面内收形状、塔楼和层间刚度等组成;③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宾馆和综合楼。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物可能只有几个与其匹配的结构类型。高层住宅由于其空间较小、隔墙较多、各层布置基本相同,更适合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④结构抗灾等级及现场施工、后期使用、运行维护等情况。 1.3 结构选型实施案例 本章以某工程为例,主要包括高层住宅楼和多层商务办公楼两部分,以及建筑总建筑占地面积 95388.440m 2 ,其中工程中主要以 1号楼、2 号楼、3 号楼为高层建筑,且楼层均为 36F,其中且高度分别为 117.390m、119.400m、119.400m。本工程主要采用钢柱、混凝土等材料。本章以1号楼为重点,1号楼共36层,设防烈度7度,基本风压 0.75kN/m 2 ,场地Ⅱ类。建筑平面对称布置,平面规则,间距小,隔墙多,各层平面布置基本相同。本工程考虑到竖向和水平荷载、施工成本等因素,采用剪力墙结构,通过合理布置剪力墙,控制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和侧向位移,使结构更加安全、稳定、经济。 2 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2.1 结合建筑类型进行优化 汶川地震震害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学等教育工程,由于使用功能要求,与其他建筑相比,教学楼竖向结构体系相对薄弱,强度和刚度不足,建筑结构不对称,容易在地震中倾倒。因此,在教育工程中,应在建筑物和楼梯间侧设置剪力墙,以提高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对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体育项目,根据馆藏图书、文物的特点,其装载量大,使用空间大,平面不规则。当结构垂直布置时,不需要按照传统的9m模数进行布置,某工程按12m模数进行柱网优化后,结构截面变化不大,但能较好地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2.2 结合建筑总高度进行优化 在某超高层建筑中,通过对型钢混凝土柱-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的对比分析,型钢梁组合楼板能有效减小梁柱截面,满足建筑净高要求,中庭入口楼层交错布置,采用型钢梁组合楼板解决传统模板支撑问题;可有效控制塔标准楼层室内梁的高度,内部净高150 -200 mm,绝大多数构件在工厂加工完成,大大提高了建筑产品的工业化水平,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大大缩短了工期。 2.3 结合建筑荷载进行优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地下室优化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在满足安全和建筑功能及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消防车、人防等荷载,进行了平面布置,并对多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工程实例表明,在常规8.5m×8.5m柱网条件下,荷载越大,采用的板结构越大,建筑物含钢量最低,最经济。在结构优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建筑安全、美观和经济性进行综合比较,以实现工程的最大效益。 2.4 剪力墙结构优化理论在实际工程中运用 (1)进行结构计算时,应采用软件分析,以满足最大层间位移、周期比、位移比、轴压比等各项指标的要求。 (2)通过适当的缩减剪力墙的长度,减轻其自重,增加了高层建筑的内部使用空间。 (3)剪力墙肢节控制需要保证肢节在具体控制中以简单规则为依据,混凝土门窗洞口设计整齐,形成清晰的墙肢和连梁,使应力分布合理,提高了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YJK软件的优化设计

一、当前软件(PKPM)主要问题 ? 1、计算模型落后甚至不正确的若干方面 ? 2、采用的算法不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若干方面 ? 3、采用的过于简化的计算模型的若干方面 ? 4、设计观念已经落后的若干方面 ? 5、计算模型粗放忽略了结构有利要素的若干方面 ? 6、涉及优化的关键环节缺失的若干方面 ? 7、不开放接口的封闭观念 1、计算模型落后甚至不正确的若干方面 ?(1)基础筏板、桩筏或桩承台有限元计算常给出配筋异常大的结果?(2)楼板按照单房间的导致支座钢筋偏大; ?(3)基础冲切计算流程错误导致筏板承台厚度过大; ?(4)承台独基与地基梁的重复计算造成重复布置 2、采用的算法不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若干方面 ?( 1)剪力墙边缘构件配筋的单肢配筋方式配筋过大或不够; ? ( 2)柱剪跨比按简化计算方法常导致短柱过多超限过多; ? ( 3)型钢混凝土柱的配筋按不同规程才可优化 3、采用的过于简化的计算模型的若干方面 ? ( 1)对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只能作全楼统一的地震作用放大; ? ( 2)对活荷载的折减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只能设置全楼统一的数值; ? ( 3)施工模拟计算不能胜任目前多种工程需要; ? ( 4)转换梁按照梁杆件计算模型导致易发生抗剪抗弯超限; ? ( 5)地下室外墙的计算模型不合理导致地下室外墙过大的配 筋设计; ? ( 6)基础考虑上部楼层刚度的计算不全面; 4、设计观念已经落后的若干方面 ? 认为梁设计时考虑楼板的壳元计算减少梁的配筋偏于不安全 5、计算模型粗放忽略了结构有利要素的若干方面 ? ( 1)地下1层以下地下室的不需按抗震设计; ? ( 2)梁配筋计算没有考虑支承梁的柱的宽度影响; ? ( 3)应正确区分框架梁与非框架梁; 6、涉及优化的关键环节缺失的若干方面 ? ( 1)基础承载力验算;

大学英语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优化设计

大学英语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优化设计 【摘要】网络平台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地辅助英语教学。为使英语网络平台的作用最优化,平台中教学资源的设置与安排必须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师生需求为导向,遵循实用性、趣味性、递进性、实效性等原则。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原则 0 引言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为此,许多高校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开始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目前,网络平台的作用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值得关注。可以说有关大学英语教学中网络平台的研究已经开始了由“为什么用”到“怎么用”的转向。网络平台的优势之一就是资源的丰富性。我们需要将这些丰富的资源进行优化,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本文从理论依据、需求导向和设计原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建议。 1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为大学英语网络平台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指导。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钟志贤:2006)。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的课时只为每周4-6学时,一周一次或隔周一次听说课。可见,学生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学习大学英语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搭建一个课外自主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与互动,增强意义建构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鼓励教师通过设计适合的教学资源和运用有效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可以进行有意义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建构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习如何从经验中获取知识,要求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自行管理学习行动以及自我建构知识,而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协助学生建构知识(柯清超,2006)。可见,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像是一场戏剧的演出。在这场演出中,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导演为演员提供剧本,搭建舞台和提供道具等,而演员在导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完成戏剧的演出。演出的成功需要导演和演员、演员和演员之间的配合和互动。导演虽然不是舞台的中心,但是演员潜力的发掘、能力的培养和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导演的设计、引导和监督。而一名成功的演员是能够参与剧本的创作,甚至是其他环节的设计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 需求导向 正如上文所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需求。 就教师来讲,网络平台最基本的作用应该是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帮助教师由于时间和空间、技术等因素无法完成的教学任务。

工程控制网模拟计算分析与优化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践环节,培养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工程测量现场服务的技能。 2.掌握工程测量地面控制网模拟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附合导线进行设计、模拟计算、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附合导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得对策,通过与边角网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加深对地面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这两个重要质量指标的理解。 3.掌握基于观测值可靠性理论的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法,能根据工程要求独立布设地面控制网并进行网的模拟优化设计计算。 4.掌握COSA系列软件的CODAPS(测量控制网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的安装、使用及具体应用。 二、内容与步骤 2.1附合导线模拟计算 2.1.1模拟网的基本信息 网类型和点数:附合导线、全边角网,9个控制点。 网的基准:附合导线为4个已知点、全边角网取1个已知点和1个已知方向。 已知点坐标:自定 待定点近似坐标:自定 边长:全边角网1000 ~ 1500m 左右,附合导线 400~ 500m 2.2计算步骤 1.人工生成模拟观测方案设计文件“导线数据.FA2”在主菜单“新建”下输入等边直伸导线的模拟观测数据,格式按照 COSA2 的规定输入,另存为“导线数据.FA2”。文件如下: 1.8,3,2 D1,0,1261.778,671.640

D2,0,997.212,1086.813 D3,1,1242.007,1542.800 D4,1,1027.823,2001.479 D5,1,1258.483,2496.456 D6,1,1071.641,2921.460 D7,1,1226.964,3367.157 D8,0,1031.118,3795.525 D9,0,1114.036,4306.353 D2 L:D1,D3 S:D3 ………… 2.主菜单“设计”栏的下拉菜单,有三项子菜单项,单击“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将弹出一对话框,要求输入生成随机数的相关参数。第一个参数用于控制生成不相同的随机数序列,其取值可取1-10的任意整数;第二个参数即“随机数个数”只能选200,400或500,即最多可生成500个服从(0,1)分布的正态随机数。系统对所生成的随机数按组进行检验,检验通过就存放在RANDOM.DAT文件中。该文件中的随机数用于网的模拟计算时生成在给定精度下的模拟观测值。 3.生成平面网初始观测值文件“导线数据.IN2”单击“生成初始观测值文件”,选择“平面网”,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文件“导线数据.FA2”,则自动生成初始观测值文件“导线数据.IN2”。如下: 1.800,3.000, 2.000,1 D1, 1261.778000, 671.640000 D2, 997.212000, 1086.813000 D8, 1031.118000, 3795.525000 D9, 1114.036000, 4306.353000 D2 D1,L,0.0000 D3,L, 119.155092 D3,S, 517.543047 D3 D2,L,0.0000 D4,L, 233.153520 D2,S, 517.537413 D4,S, 506.224731

ANSYS优化设计中的优化变量选择说明

ANSYS优化设计中的优化变量选择说明 本文介绍了ANSYS优化设计中的优化变量选择说明相关内容。 下面列出了许多如何定义设计变量,状态变量和目标函数的建议。 选择设计变量 设计变量往往是长度,厚度,直径或模型坐标等几何参数。其必须是正值。关于设计变量要记住的几点如下: & #61548; 使用尽量少的设计变量。选用太多的设计变量会使得收敛于局部最小值的可能性增加,在问题是高度非线性时甚至会引起不收敛。显而易见,越多的设计变量需要越多的迭代次数,从而需要更多的机时。一种减少设计变量的做法就是将其中的一些变量用其他的设计变量表示。这通常叫做设计变量合并。 设计变量合并不能用于设计变量是真正独立的情况下。但是,可以根据模型的结构判断是否允许某些设计变量之间可以逻辑的合并。例如,如果优化形式是对称的,可以用一个设计变量表示对称部分。 & #61548; 给设计变量定义一个合理的范围(OPVAR命令中的MIN和MAX)。范围过大可能不能表示好的设计空间,而范围过小可能排除了好的设计。记住只有正的数值是可以的,因此要设定一个上限。 & #61548; 选择可以提供实际优化设计的设计变量。例如,可以只用一个设计变量X1对图1-3a 的悬臂梁进行重量优化。但是,这排除了用曲线或变截面得到更小的重量的可能。为了包括这种设计,需要选择四个设计变量X1到X4(图1-3c)。也可以用另外一种设计变量选择方法完成该优化设计,见图1-3d。同时,要避免选择产生不实际结果或不需要的设计。 选择状态变量 状态变量通常是控制设计的因变量数值。状态变量的例子有应力,温度,热流率,频率,变形,吸收能,消耗时间等。状态变量必须是ANSYS可以计算的数值;实际上任何参数都能被定义为状态变量。选择状态变量的一些要点为:

网站界面分析和优化设计 (2)

网站界面分析和优化设计 一、网站界面优化的重要性。 web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用户从单纯浏览信息时代迈入了更加注重交互、更加人性化的时代。网民使用互联网产品已经不仅仅只关注工作效率,而是越来越关心使用过程中的体验。网站界面的本质是让用户做主,操作简便性、强调交互性。 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最初希望通过建立网站来抢占市场、树立形象的企业逐步认识到网站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而网站服务界面的设计效果是用户体验好坏的直接影响因素。某电商网站Allurent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当用户对某一网站的验较差时,80%的用户表示不会再次访问该网站,60%的用户表示影响到了自己对该商家的整体印象,而40%的用户表示甚至可能不再去该商家的实体店铺。用户不良体验无疑是在与网站界面的交互中形成的。目前,很多商业网站已经充分认识到周到、贴心的网站界面设计对于企业利益获取的重要性。很多跨国公司如雅虎、惠普、IBM微软、苹果、等都先后成立了用户体验研究机构,尝试将用户体验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界面设计中来,国内互联网企业如百度、腾讯等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研究团队。 二、网站界面优化的核心要素 网站服务界面是指网站为用户办事服务和提供信息的网页内容展现方式。关注服务界面,就是要做好网页界面的优化设计工作。基于用户体验进行网站服务界面优化设计,需要将用户体验从不同层次、

维度进行分解,提取与网页界面相关的要素,然后才能对相应要素实施具体的优化设计。 Adaptive Path公司的创始人James Garrett对用户体验的要素进行过较为系统地研究,将用户体验划分为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10个核心要素,如图所示。这5个层面自下而上逐步的从抽象转为具体。 图1. 用户体验要素模型 这一用户体验要素模型中与界面优化直接相关的是框架层和表现层的四个关键要素,即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和视觉设计。我们主要讨论界面设计这一主要要素。 三、网站界面的优化 3.1提高页面响应速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等待网页加载的耐性越来越低。2009年,微软搜索引擎必应(bing)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页面载入速度和其他网站指标是否有明显相关性。根据报告显示,每2秒钟的延迟页面会使用户满意度降低3.8%的,减少4.3%的单位用户收入和减少4.3%

iSIGHT中优化算法分类

iSIGHT中优化方法种类 iSIGHT里面的优化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1 数值优化方法 数值优化方法通常假设设计空间是单峰值的,凸性的,连续的。iSIGHT中有以下几种: (1)外点罚函数法(EP): 外点罚函数法被广泛应用于约束优化问题。此方法非常很可靠,通常能够在有最小值的情况下,相对容易地找到真正的目标值。外点罚函数法可以通过使罚函数的值达到无穷值,把设计变量从不可行域拉回到可行域里,从而达到目标值。 (2)广义简约梯度法(LSGRG2): 通常用广义简约梯度算法来解决非线性约束问题。此算法同其他有效约束优化一样,可以在某方向微小位移下保持约束的有效性。 (3)广义虎克定律直接搜索法: 此方法适用于在初始设计点周围的设计空间进行局部寻优。它不要求目标函数的连续性。因为算法不必求导,函数不需要是可微的。另外,还提供收敛系数(rho),用来预计目标函数方程的数目,从而确保收敛性。 (4)可行方向法(CONMIN): 可行方向法是一个直接数值优化方法,它可以直接在非线性的设计空间进行搜索。它可以在搜索空间的某个方向上不断寻求最优解。用数学方程描述如下: Design i = Design i-1 + A * Search Direction i方程中,i表示循环变量,A表示在某个空间搜索时决定的常数。它的优点就是在保持解的可行性下降低了目标函数值。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达到目标值并可以处理不等式约束。缺点是目前还不能解决包含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5)混合整型优化法(MOST): 混合整型优化法首先假定优化问题的设计变量是连续的,并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得到一个初始的优化解。如果所有的设计变量是实型的,则优化过程停止。否则,如果一些设计变量为整型或是离散型,那么这个初始优化解不能满足这些限制条件,需要对每一个非实型参数寻找一个设计点,该点满足非实型参数的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被作为新的约束条件加入优化过程,重新优化产生一个新的优化解,迭代依次进行。在优化过程中,非实型变量为重点考虑的对象,直到所有的限制条件都得到满足,优化过程结束,得到最优解。 (6)序列线性规划法(SLP):序列线性规划法利用一系列的子优化方法来解决约束优化问题。此方法非常好实现,适用于许多工程实例问题。 (7)序列二次规划法(DONLP): 此方法对拉各朗日法的海森矩阵进行了微小的改动,进行变量的缩放,并且改善了armijo型步长算法。这种算法在设计空间中通过梯度投影法进行搜索。 (8)序列二次规划法(NLPQL): 这种算法假设目标函数是连续可微的。基本思想是将目标函数以二阶拉氏方程展开,并把约束条件线性化,使得转化为一个二次规划问题。二阶方程通过quasi-Newton公式得到了改进,而且加入了直线搜索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 (9)逐次逼近法(SAM): 逐次逼近法把非线性问题当做线性问题来处理。使用了稀疏矩阵法和单纯形法求解线性问题。如果某个变量被声明成整型,单纯形法通过重复大量的矩阵运算来达到预期的最优值。逐次逼近法是在M. Berkalaar和J.J. Dirks提出的二次线性算法。 2 探索优化方法 探索优化法避免了在局部出现最优解的情况。这种方法通常在整个设计空间中搜索全局最优值。iSIGHT中有以下两种: (1)多岛遗传算法(MIGA): 在多岛遗传算法中,和其他的遗传算法一样每个设计点都有一个适应度值,这个值是建立在目标函

运用ANSYS Workbench快速优化设计

运用ANSYS Workbench快速优化设计 摘要:从易用性和高效性来说AWE下的DesignXplorer/VT模块为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方案,CAD模型需改进的设计变量可以传递到AWE环境下,并且在DesignXplorer/VT下设定好约束条件及设计目标后,可以高度自动化的实现优化设计并返回相关图表。本文将结合实际应用介绍如何使用Pro/E和ANSYS软件在AWE环境下如何实现快速优化设计过程。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集成、ANSYS Workbench 1 前言 ANSYS系列软件是融合结构、热、流体、电磁、声于一体的大型通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在我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土木工程、机械制造等行业。ANSYS Workbench Environment(AWE)是ANSYS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前后处理环境,并且定为于一个CAE协同平台,该环境提供了与CAD软件及设计流程高度的集成性,并且新版本增加了ANSYS很多软件模块并实现了很多常用功能,使产品开发中能快速应用CAE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减少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现今,对于一个制造商,产品质量关乎声誉、产品利润关乎发展,所以优化设计在产品开发中越来越受重视,并且方法手段也越来越多。从易用性和高效性来说AWE下的DesignXplorer/VT模块为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方案,CAD模型需改进的设计变量可以传递到AWE环境下,并且在DesignXplorer/VT下设定好约束条件及设计目标后,可以高度自动化的实现优化设计并返回相关图表,本文将结合实际应用介绍如何使用Pro/E 和ANSYS软件在AWE环境下如何实现快速优化设计过程。 2 优化方法与CAE 在保证产品达到某些性能目标并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某些允许改变的设计变量,使产品的指标或性能达到最期望的目标,就是优化方法。例如,在保证结构刚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某些设计变量,使结构的重量最轻最合理,这不但使得结构耗材上得到了节省,在运输安装方面也提供了方便,降低运输成本。再如改变电器设备各发热部件的安装位置,使设备箱体内部温度峰值降到最低,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对流散热问题的优化实例。在实际设计与生产中,类似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优化作为一种数学方法,通常是利用对解析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来达到寻求最优值的目的。基于数值分析技术的CAE方法,显然不可能对我们的目标得到一个解析函数,CAE计算所求得的结果只是一个数值。然而,样条插值技术又使CAE中的优化成为可能,多个数值点可

搅拌式反应器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搅拌式反应器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摘要 在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在搅拌式反应器中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搅拌式反应器中流场的模拟方法, 包括“黑箱”模型法、内外迭代法、多重参考系法和滑移网格法, 并指出了CFD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 对反应器内流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最后提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遗传算法, 优化生物反应的工艺操作条件, 并结合CFD技术, 实现生物反应器的结构优化, 从而达到对生物反应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 以指导实验与工业生产。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搅拌式反应器,数值模拟,人工神经网络,优化设计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tirred reactor Abstract: Base on the overview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echnology in the stirred reactor research,we focused on the mixing reactor simulation of the flow field, including "black box" model of law, internal and external iteration, multiple reference frame method and the sliding mesh method,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FD technology. On these basis,we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reactor flow mathematical model.We conclud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perating conditions, biological response, and results combined CFD technology to achieve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ioreactor, so as to achiev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bioreactor system aims to guide experiments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tirred reactor, numerical simul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optimization 第1章前言 搅拌式反应器( Stirred Tank Reactor, STR)因其结构灵活、操作方式多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