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基础理论

刑法基础理论

刑法基础理论
刑法基础理论

第一部分刑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刑法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

1.我国现有1部刑法典、1部单行刑法、8个刑法修正案。

2.最新的修正案,即修正案八,不但对刑法分则若干具体罪名进行了增删,而且对刑法总则若干条款做出了修改。而且,所有的修正案都明显具有“重刑主义”倾向,即“入罪”或“加重法定刑”的规定居多,而“出罪”或“降低法定刑”的规定十分罕见。

3.刑法的渊源有三: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而不包括刑法修正案。

4.刑法的机能有三:行为规制、法益保护和人权保障。当后两者发生冲突时,以后者优先。

提示注意1

1.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也可以算是刑法的渊源。但是,这种规定只在该特定地域适用,没有普遍效力;

2.虽然刑法修正案在我国刑法的修正和完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并不是刑法的渊源,只是刑法典的有机组成部分。

提示注意2

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之间始终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护法益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反过来,保障人权更有利于保护法益。但是,二者也存在矛盾之处,比如保护被害人的法益与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可能就存在一定冲突,此时,必须在二者之间进行调和。当二者的矛盾实在“不可调和”,只能“二选一”时,应当选择的是后者,即人权保障机能,特别是对被告人人权的保障,这是由刑法的特点和性质所决定的。

例1关于刑法修正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刑法修正案与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都是我国刑法的渊源

B.目前我国共有8个刑法修正案,其中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八)》不但对刑法分则若干罪名进行了增删或修改,而且对刑法总则的若干条文进行了修改

C.《刑法修正案(八)》删除了13个罪名的死刑,这些死刑罪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经济性非暴力犯罪。这样,我国目前的死刑罪名减少至55个

D.《刑法修正案(八)》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很多民生问题都做出了及时的回应。同时,严格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使我国刑法更趋于合理、理性

第二章刑法的解释和基本原则

提示注意1

刑法解释按效力划分,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其中前两个为有权解释,第三个为无权解释。

刑法解释按方法划分,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后者又包括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

归纳总结1

司法考试复习中常见的扩大解释有:1.最高人民法院在解释《刑法》第49条中的“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时,就将“审判的时候”扩大解释为从羁押到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而非仅仅指法院审判阶段;对案件起诉到法院以前,被告人在羁押期间做人工流产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这就是对”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所做的扩大解释;2.2004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将刑法规定的“信用卡”大解释为“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3.《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对象是“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对这里的“汽车”作扩大解释,即包括大型拖拉机;“电车”应作扩大解释,即包括电瓶车和缆车。

归纳总结2

司法考试复习中常见的缩小解释有:1.将《刑法》第111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缩小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2.将《刑法》第263

条“抢劫罪”中“持枪抢劫”的“枪”,缩小解释为能发射子弹的真枪,不包括仿真手枪和其他假枪;3.将《刑法》第263条“抢劫罪”中“入户抢劫”的“户”,缩小解释为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的工棚等,一般不能认定为“户”。

归纳总结3

司法考试复习中常见的当然解释有:1.根据《刑法》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规定,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属于本罪的加重处罚情形,那么,以出卖为目的,抢劫、抢夺婴幼儿的行为,自然属于本罪的加重处罚情形;2.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的规定,既然盗窃银行金融机构和盗窃国家珍贵文物的行为已经被取消了死刑,那么,盗窃一般财物,即使数额再大,也不得判处死刑。

归纳总结4

司法考试复习中常见的反对解释有: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死缓犯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那么,没有满二年的就不得减为无期徒刑,此即反对解释。

归纳总结5

司法考试复习中常见的补正解释有:《刑法》第63条的“以下”与第99条的“以下”,存在矛盾,通过补正解释,对第63条的“下”解释为“下”即不包括本数在内。

归纳总结6

司法考试复习中常见的体系解释有:《刑法》第263条的“抢劫罪”和第264

条的“盗窃罪”都将以“金融机构”为犯罪对象的行为规定为该罪的加重处罚情形。那么,这里的“金融机构”就应当做相同的理解。因此,既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解释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资本、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那么,作为盗窃罪加重处罚情节的“盗窃金融机构”也应当做上述理解,以保持刑法用语的一致性,此即为体系解释。提示注意2

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分,是司法考试复习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类推解释是指违背刑法目的和公民可预知性、逾越刑法条文用语含义、将法条的内容不当地扩大到“相类似”的行为。类推解释本身逾越了法律用语的含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是不允许的。一般而言,扩大解释,从解释的内容来看,仅仅是法条用语的概念扩张,没有超出用语的可能含义,没有逾越概念位阶。从解释的实质标准衡量,符合刑法的目的,没有超出公民可预测范围。例如将组织他人卖淫罪中的“卖淫”解释为既包括异性之间也包括同性之间的卖淫行为,将强奸罪中的“妇女”解释为所有女性,都属于扩大解释。但如果将这里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所有的“人”,则显然超出了规范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明显属于类推解释。罪刑法定原则允许扩大解释和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但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提示注意3

上述诸多解释方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对刑法条文进行解释时,既可能只采用上述某一种解释方法,也可能同时采用某几种解释方法。但无论采用何种解释方法,都必须符合刑法的目的,即法益保护。当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者不能得出妥当的结论时,必须以目的解释来最终确定,目的解释是刑法解释的最高准则。

提示注意4

任何解释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不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三个有利于”:凡是有利于被告人的扩大解释;凡是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凡是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都是允许的。但前提是:不得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提示注意5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

(1)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判例不能作为刑法的渊源;

(2)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3)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提示注意6

我国刑法分则罪名的法定刑绝大多数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但也存在着若干绝对

确定的法定刑,共7个罪名:1.121条的劫持航空器罪:“……,处死刑”;2.239条第2款的绑架罪:“……,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3.240条第1款的拐卖妇女、儿童罪:“……,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4.317条第2款的暴动越狱罪:“……,处死刑”;5.317条第2款的聚众持械劫狱罪:“……,处死刑”;

6.383条第1款第1项的贪污罪:“……,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7.386条的受贿罪:“……,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从以上7个罪名可以看出,所谓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实际上只是“绝对确定的死刑”。

提示注意7

关于平等适用刑法原则或者说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平等适用刑法原则是宪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

2.平等适用刑法原则仅指刑法适用上的平等,即司法上的平等,而并不意味着刑法立法上的平等。

3.平等适用刑法原则不仅包括对犯罪人在定罪和量刑上的一律平等,也包括在行刑上的一律平等。

4.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差别,而仍然需要考虑刑罚个别化的要求,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应该与刑罚个别化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示注意8

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罪刑相适应,是适应人们朴素的公平意识的一种法律思想,是由罪与刑的基本关系决定的,是预防犯罪的需要。

2.根据该原则,在适用刑法时,应将刑罚的轻重与行为人的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在制刑、量刑、行刑各个环节均应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

3.在制刑环节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注重对各种犯罪的总体设计,确定合理的刑罚体系、刑罚制度与法定刑。

4.在量刑环节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将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实现刑与罪的均衡协调。

5.在行刑环节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注重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的变化消长情况,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提示注意9

关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该原则虽然没有被明文规定在刑法中,不属于法定的基本原则,但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刑法原则。

2.该原则要求我们在对一个行为进行评价时,既不能只看主观要素,也不能只看客观要素,而应当把二者结合起来。

例2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

②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③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④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2-3)

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

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

C.第④句正确,第①②③句错误

D.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例3 ①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②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③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但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④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关于上述4句话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1-2-51)

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

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

C.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D.第①③④句正确,第②句错误

例4 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2-1)

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

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

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

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

例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2011-2-1)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当根据民意判决

例6“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____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_____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______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______的罪刑法定)。”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2010-2-1)

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 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

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 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

例7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6-2-1)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1.属地原则是首要原则,只有属地原则不能适用时才考虑适用其他原则,也就是说,空间效力原则适用顺序为:首先属地、其次属人、再次保护、最后普遍。

2.在国际列车上犯罪的,按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管辖协定管辖。没有协定的,由犯罪发生后该列车最初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3.根据普遍管辖原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根据是国内刑法,而非国际条约。

4.对外国判决的消极承认: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归纳总结

刑法的空间效力

国内犯

属地管辖为原则:领域;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旗国主义为补充:船舶和航空器(不含汽车、列车)

“地”之确定标准:遍在说,包括行为地或结果地。在未遂犯的场合,行为地与行为人希望结果发生之地、可能发生结果之地,都是犯罪地;在共同犯罪的场合下,共同犯罪行为有一部分或者共同犯罪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本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

国外犯

属人管辖原则适用对象:中国公民

适用原则:有限制的属人管辖(普通公民轻罪可以不予追究)

保护管辖原则适用对象:外国人

适用原则:三项条件

普遍管辖原则适用对象:外国人

适用原则:四项条件

法律适用:中国刑法

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消极承认: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提示注意1

在外国驻华使领馆内犯罪,毫无例外应适用属地管辖原则;但在中国驻外使领馆

内犯罪,则要依据国际法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分别适用属人管辖原则或保护管辖原则,不再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提示注意2

属地原则存在一个例外,即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再适用我国刑法。

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人包括:1.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高级官员;2.外交代表、外交职员、参加国际会议、执行特定外交任务或者参加典礼活动的外国代表;3.与外交官一起居住的外交官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

提示注意3

关于刑法的时间效力——从旧兼从轻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考虑适用旧法即行为时的法律规定。

2.当新旧法规定不同时,适用新法的基本条件是对其处刑较轻或不认为是犯罪,这表明“从旧兼从轻”原则实际上体现了“有利于被告人”的准则。

3.刑法溯及力的适用对象只能是未决犯,即未决的案件,包括一审裁判的上诉和抗诉案件。

4.跨法连续犯和继续犯的刑法适用。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犯罪行为由新法生效前持续到新法生效后,或者犯罪行为由新法生效前连续到新法后,新旧刑法均认为是犯罪的,则一律适用新法,即使新法处罚较重也应适用新法,但在量刑上可以酌定从轻处罚。

例8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2004-2-56) 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例9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2-51)

A.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

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C.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D.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

第四章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

提示注意1——自然犯与法定犯

1.这是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角度对犯罪所做的一种划分。

2.前者是指在侵害或者威胁法益的同时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后者是指侵害或者威胁法益但没有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现代型犯罪。正因为如此,自然犯的违法性容易被一般人认识,而法定犯的违法性不容易被一般人认识。

3.自然犯不等于自然人犯罪,而法定犯也不等于法人犯罪。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别标准是它们各自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而自然人犯罪与法人犯罪的区分标准则是实施的犯罪主体不同。自然人固然可以实施自然犯,但自然人也可以实施法定犯;法人固然可以实施法定犯,但法人却很难实施自然犯。

归纳总结1——刑法中的5个亲告罪

法条罪名例外情况

246侮辱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诽谤罪

257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

260虐待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

270侵占罪

提示注意2

关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即为与构成要件要素相对应的客观事实,只需要进行事实判断、知觉的、感性的认识即可确定的要素,即不需要法官进行价值判断即可断定的要素。如《刑法》第320条所规定的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客观要件为“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对这里的“提供”、“伪造、变造”、“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理解,只需要进行一般的感性判断即可完成,因而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2.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即为与构成要件要素相对应的客观事实,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价值判断和理性分析才可确定的要素。

3.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看似很抽象,很复杂,但可以这样形象地理解和记忆:通过感性的认识、不假思索即可做出判断的,即为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通过理性的认识、认真琢磨才能做出判断的,即为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提示注意3

关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经验法则或者一般人的价值观念作出判断的要素。行为人的价值观不同于法律、法规的价值取向或者不同于一般人时,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2.在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场合,不要求行为人了解规范概念的法律定义,只要

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范的保护所涉及的事实关系即可,或者说,行为人以自己的认识水平理解了具体化在规范概念中的立法者的评价即可。以“淫秽物品”这一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为例,当一般人将刑法上的淫秽物品理解为不能公开的黄色物品时,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贩卖的是一般人所指的不能公开的黄色物品,那么,行为人就具有贩卖淫秽物品的故意。换言之,只要行为人认识到了一般人会认为其贩卖的为淫秽物品,且事实上也确实是淫秽物品,就可以认定行为人认识到了自己所贩卖的是淫秽物品。

归纳总结2

司法考试中常见的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私财物、他人占有的财物、猥亵、淫秽物品、入户抢劫的“户”、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严重残疾、泄愤报复、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依法。

例10《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2-51)

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侮辱”、“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例11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2-51) A.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B.贩卖毒品罪中的"贩卖"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毒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C.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猥亵"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抢劫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是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非法占有目的"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例12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2-2)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第五章犯罪客体

归纳总结

提示注意——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1.犯罪对象

指犯罪行为所作用的,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物质表现。如强奸罪中的“妇女”,侮辱尸体罪中的“尸体”。

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1)犯罪对象反映犯罪客体,犯罪客体制约犯罪对象。

(2)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例如,同样是盗窃电线的行为,盗窃库房里备用的电线与盗窃输电线路上正在使用中的电线,其危害性质就截然不同。前者构成盗窃罪,后者则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

(3)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对象则不一定是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的。例如,《刑法》第152条的走私淫秽物品罪,其犯罪对象只能是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淫秽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否则便不可能构成此罪。但在其他的一些犯罪如脱逃罪、偷越国(边)境罪、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罪,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等中,则很难说存在着犯罪对象。

(4)任何犯罪都会侵害到犯罪客体,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总是受到侵害。例如,某家电视机被盗,受到侵犯的是主人对电视机的所有权关系,而电视机本身则未必受到损害;相反,盗窃犯可能总是要把电视机保护好,才能销赃或自用。

(5)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其中同类客体决定了刑法分则的划分,而犯罪对象则不具有这种功能。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提示注意1

言论本身不是犯罪行为,但发表言论则是一种身体活动。发表有害的言论,旨在实现其思想时,则符合危害行为的特征,可能构成犯罪。例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言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法律、法规实施的,就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由此可见,虽然言论本身不是犯罪行为,但发表言论的行为则可能构成犯罪。

提示注意2

关于实行行为,要主要以下几点:

1.它是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不仅是刑法规定的具体构成要件行为,而且是完成犯罪的直接原因力。

2.一般认为,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行为是实行行为,如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就是“杀人”行为,盗窃罪的实行行为就是“盗窃公私财物”行为。

3.实行行为的开始就是犯罪的着手,如果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则不再属于犯罪预备,即使未得逞也应以未遂犯处罚。

4.实行行为并不意味着形式上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是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的行为。至于某种行为是否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应以行为时存在的

所有客观事实为基础,并对客观事实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同时站在行为时的立场,原则上按照客观的因果法则进行判断。

5.实行行为并不是任何与法益侵害结果具有某种联系(或条件)的行为,而必须是类型性的法益侵害行为。例如,某甲以杀人故意劝说某乙跑步,即使某乙因跑步被车撞死,也不能将某甲的劝说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再如,某丙准备好毒药后放在自己的书架上,打算在丁来访时给丁喝。但在丁来访前,丙的女儿戊误当饮料喝下了该毒药。丙的行为缺乏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的类型性,只能成立故意杀人罪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

一.不作为

1.不作为犯成立的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4)造成或者可能造法益侵害结果,即不履行特定义务与造成危害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换言之,只有当行为人履行作为义务可以避免结果发生时,其不作为才可能成立犯罪,即行为人必须具有结果回避可能性。

归纳总结1——不作为义务的来源

1.基于对危险源的支配产生的监督义务

危险源本身就是导致结果发生的原因,行为人处于控制危险源的地位,因而支配了结果发生的原因。但是,单纯的事实上可以控制危险源还不能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还必须对危险源具有监督管理义务的形式根据:

(1)对危险物的管理义务。例如,动物园的管理者在动物咬人时具有阻止义务;宠物的饲养者在宠物侵害他人时,具有阻止义务;矿山的责任人,对矿山的安全负有管理义务;广告牌的设置人,在广告牌有倒塌危险时,负有防止砸伤路人的义务;机动车的所有人负有阻止没有驾驶资格的人或者醉酒的人驾驶其机动车的义务。

(2)对他人危险行为的监督义务。例如,父母、监护人有义务制止年幼子女、被监护人的法益侵害行为。但是,夫妻之间、成年的兄弟姐妹之间则不具有这样的监督义务。例如,妻子明知丈夫受贿而不制止的,并不成立受贿罪的帮助犯。(3)对自己先前行为引起的法益侵害危险的防止义务。例如,意外提供了有毒食物,导致他人中毒后,提供者有救助义务;销售了危险产品的人,具有召回产品的义务;黑夜里将机动车停在高速公路上,却不采取措施防止后面的车辆“追尾”,导致车辆相撞,引起他人死亡的,停车者要对该死亡结果负责。反之,甲男与乙女谈恋爱,后来甲男提出分手,乙女声称如果分手就自杀。尽管如此,甲男依然要与乙女分手。即使甲男看着乙女自杀而不制止,也不能认定甲男具有作为义务。因为甲男与乙女谈恋爱以及提出分手的行为,并没有对法益造成现实的危险(没有先前行为)。

2.基于与法益的无助(脆弱)状态的特殊关系产生的保护义务

法益处于无助或者脆弱状态的情形是可以经常看到的。在这种状态下,法益的保护依赖于可能保护法益的人。但只有当法规范、制度或体制、自愿接受使法益具体地依赖于特定的人时,该人才具有保证人的地位,进而具有作为义务。反之,

虽然落水儿童的生命依赖于过路人,该过路人并不一定都是保证人,并不一定都有作为义务。同样,路人对于路边发生的火灾没有实施救助行为,同样不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1)基于法规范产生的保护义务。例如,母亲对婴儿有哺乳义务;交通警察对交通事故中的被害人具有救助义务;父母见到自己的幼女被他人猥亵时具有制止他人猥亵行为的义务。

(2)基于制度或者体制产生的保护义务。例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对无助(脆弱)的法益负有相应的保护义务;游泳教练对游泳学习者具有保护义务。

(3)基于自愿(合同或自愿接受)而产生的保护义务。例如,将他人遗弃的女婴抱回家,就必须尽抚养义务;数人登山形成了危险共同体(意味着相互关照),只要没有除外的约定,就意味着各个人都自愿接受了保护他人的义务。但是,数人各签生死状(在自己遇险时,他人不必救助),则意味着各个人都没有自愿承担法益保护的义务。

3.基于对法益的危险发生领域的支配产生的阻止义务

法益的危险发生在行为人支配的领域,而行为人又具有实质的保护和排除义务时,就具有了作为义务。

(1)对自己支配的建筑物、汽车等场所内的危险的阻止义务。例如,自家的封闭庭院里突然闯入一个危重病人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儿童,而他人又不能发现和救助,此时庭院的支配者有义务救助;演出场所的管理者在他人表演淫秽节目时,负有制止义务;出租车司机对于男乘客强奸女乘客而不管不问的,成立强奸罪的帮助犯;肇事者拦住出租车后,将受伤者拖入出租车内准备送往医院,但后又借故逃离。在肇事者下车后,受伤者存在于司机独立支配的领域,司机具有救助义务;基于合同在自己住宅抚养他人婴儿,而不提供食物致其死亡时,即使该合同是无效的或者是超过期限的,也成立不作为的杀人罪,因为婴儿生命的危险发生在行为人独立支配的领域,而且具有排他性;卖淫女在嫖客的住宅与嫖客发生性关系,发现嫖客心肌梗塞而离去的,不成立不作为犯。但是,如果嫖客与卖淫女在卖淫女的住宅发生关系,嫖客心肌梗塞的,卖淫女则具有救助义务。

(2)对发生在自己身体上的危险行为的阻止义务。例如,成年男子任由邻居7岁的女孩对其实施猥亵行为时,因为该危险发生在男子身体上,男子负有制止义务。

2.不作为犯的分类:纯正不作为犯和不纯正不作为犯。

归纳总结2

1.道德义务并不是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2.正当防卫行为亦非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但紧急避险者,对于遭受损害的无辜第三者具有作为义务;

3.犯罪行为能否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需分情况而论;

4.不要将作为犯等同于故意犯,将不作为犯等同于过失犯;

5.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罪过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归纳总结3

司法考试中的纯正不作为犯包括: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丢失枪支不报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

提示注意3

先行行为是否包括犯罪行为,应做具体分析:

1.当刑法就某种故意犯罪行为规定了结果加重犯,或者因发生严重结果而成立重罪时,由于可以将该加重的危害结果评价在相应的结果加重犯或者另一重罪中,先行的犯罪行为并不导致行为人负有防止严重结果发生的义务。

例如,行为人故意轻伤他人,在具有重伤危险的情况下不予救助的,以故意重伤论处即可。

再如,行为人非法拘禁他人,并对他人使用暴力,在具有死亡危险的情况下,行为人不予救助,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依照刑法的规定直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即可。

2.当刑法没有就某种故意犯罪行为规定结果加重犯,也没有规定发生某种严重结果而成立其他严重犯罪的情况下,如果先行的犯罪行为导致另一法益处于危险的状态,则应认为该故意犯罪行为导致行为人具有防止另一法益受侵害的义务。例如,行为人非法采伐珍贵树木,树木倒下时砸着他人头部,行为人明知其不立即救助会发生该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但其并未救助而是迅速逃离现场,结果被害人死亡。行为人先行的盗伐树木行为构成《刑法》第344条的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但该罪并不存在结果加重犯形态,即造成死亡的行为以及死亡结果不能评价在该罪的构成要件之中。此时,只能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二.犯罪结果

1.犯罪构成理论中所探讨的危害结果是狭义的,即现实的、物质的、直接的损害后果。

2.注意狭义上的危害结果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对于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而言,危害结果是决定犯罪成立与否的标志;对于直接故意犯罪中的结果犯而言,法定的危害结果是犯罪既遂与否的标志;对于直接故意犯罪中的危险犯、行为犯、举动犯而言,危害结果只是决定量刑的轻重(确定法定刑幅度)的标志。

归纳总结4

1.结果犯比较常见,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等。

2.司法考试中常见的行为犯包括:绑架罪、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强奸罪、非法侵入住宅罪、伪证罪、诬告陷害罪、叛逃罪、脱逃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索贿、毒品类犯罪。

提示注意4——关于结果加重犯

1.实施基本犯罪行为,但造成了加重结果。

2.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3.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过失,对加重结果则至少有过失。

4.刑法就发生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如果刑法没有加重法定刑,结果再严重也不是结果加重犯。

提示注意5

1.行为人在实施基本行为之时或之后,被害人自杀自残或因自身过失等造成严重结果的,因缺乏直接因果关系,不能认定为结果加重犯。如行为人强奸妇女后引起妇女自杀,不能认定为“强奸致人死亡”;

2.基本行为结束后,行为人的其他行为导致严重结果发生的,不应认定为结果加重犯。如绑架行为人控制人质后,在绑架现场随手扔烟头引起火灾将被害人烧死的,不能认定为“绑架致人死亡”,只能认定为绑架罪(既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或失火罪的数罪并罚;

3.在故意伤害等暴力案件中,伤害行为只是造成轻伤,但由于医生的重大过失行为导致死亡的,或者虽然伤害行为造成了重伤,但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行为直接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不能认定前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绑架、非法拘禁、拐卖妇女或儿童等行为,必然引起警方的解救行为。故正常的解救行为造成被害人伤亡的,具备直接因果关系,应将伤亡结果归责于犯罪人。但是,如果警方由于判断失误,导致其解救行为造成人质死亡的,则不能认定犯罪人的行为成立绑架致人死亡。

三.因果关系

1.因果关系判断的标准

以条件说为基础进行判断,其遵循的公式是:没有前者危害行为就没有后者危害结果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即只要符合如果没有A,就没有B 的,就可以说A 是B 的原因)。

提示注意6

1.因果关系是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非“生活上”的因果关系。

2.因果关系的“因”特指犯罪行为,“果”特指犯罪结果。

3.行为是结果发生的条件之一时便可认定条件关系,便认为存在着因果关系,并非唯一条件时才肯定条件关系。换言之,一个结果完全可能由数个行为造成,因此,在认定某种行为是结果的原因时,不能轻易否定其他行为同样也是该结果发生的原因。反之,一个行为可能造成数个结果,所以,在认定某种行为造成了某一结果时,也不要轻易否认该行为同时造成了其他结果。

2.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联系

提示注意7

以条件说为基础的因果关系与行为构成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关系: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即因果关系是行为人对其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是否负刑事责任以及负何种刑事责任还需一定的主观罪过。

3.介入因素与因果关系的中断问题

介入因素包括三类情形:自然事件、他人行为以及被害人自身行为。主要考虑介入因素的性质以及同先行行为之间关系,即介入因素本身的出现是异常还是正常的、介入因素是独立还是从属于先行行为?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是异常的、介入因素本身独立于先行行为,则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切断而导致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反之,则先行行为同危害结果的因果联系并未切

断而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归纳总结5

关于刑法的因果关系,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因果关系的断绝

是指条件关系本身被切断,即前条件对某一结果还没有起作用时,此时无关的后条件导致了该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条件下,前条件不是结果的原因,前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例如甲以杀人的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乙虽然吃下了该食物,但在该毒药还没有发生作用时,丙开枪打死了乙。此时,甲的投毒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假定的因果关系

是指虽然某个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但即使没有该行为,由于其他情况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在这种条件下,应当认为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下午1时执行死刑,在执行人正在扣动扳机的瞬间,被害人的父亲甲推开执行人,自己扣动扳机击毙了死刑犯乙。此时,应当认为甲的开枪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二重的因果关系

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行为人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例如,甲与乙没有意思联络,都意欲杀丙,并都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致其死亡。应当认为,甲和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均存在因果关系。

4.重叠的因果关系

是指两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都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合并在一起造成了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独立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均具有因果关系。例如,甲、乙二人没有意思联络,分别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致死量50%的毒药,虽然二人的毒药各自都不能导致丙的死亡,但在一起却导致了丙死亡的结果。应当认为,甲、乙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都具有因果关系。

例13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2-3)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例14 甲与素不相识的崔某发生口角,推了他肩部一下,踢了他屁股一脚。崔某忽觉胸部不适继而倒地,在医院就医时死亡。经鉴定,崔某因患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2-6)

A.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B.甲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意外事件

C.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

D.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例15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2-2-53)

A.甲未能拧开杯盖,其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

B.对丙的重伤,甲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C.甲的行为和丙的重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甲对丙的重伤没有故意、过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例16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2010-2-3) 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例17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8-2-52)

A.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章某返身打甲时,公交车失控,冲向自行车道,撞死了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未打中心脏)。由于李某是血友病患者,最后流血不止而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丙与同伙经预谋后同时向王某开枪,同伙射击的子弹打中王某的心脏,致王某死亡。由于丙射击的子弹没有打中王某,故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丁以杀人故意对赵某实施暴力,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赵某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存在一定过失,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例18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2012-2-4)

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

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

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

D.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

例19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2-52)

A.宠物饲养人在宠物撕咬儿童时故意不制止,导致儿童被咬死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一般公民发现他人建筑物发生火灾故意不报警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C.父母能制止而故意不制止未成年子女侵害行为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

D.荒山狩猎人发现弃婴后不救助的,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例20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2-52)

A.甲在车间工作时,不小心使一根铁钻刺入乙的心脏,甲没有立即将乙送往医院而是逃往外地。医院证明,即使将乙送往医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甲不送乙就医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B.甲盗伐树木时砸中他人,明知不立即救治将致人死亡,仍有意不救。甲不救助伤者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带邻居小孩出门,小孩失足跌入粪塘,甲嫌脏不愿施救,就大声呼救,待乙闻声赶来救出小孩时,小孩死亡。甲不及时救助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例21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2-59)

A.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该罪以不报告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B.偷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

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第七章犯罪主观方面

归纳总结1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意外事件之区别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意外事件

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有无预见危害后果可能有有有,且行为人有义务预见有,但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无

意志因素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放任,即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听之任之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

有无犯罪动机、目的有,一般是在犯罪动机、目的支配下的有意行

为无无无无

归纳总结2

间接故意犯罪主要发生在以下三种情况:(1)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行为人为了射杀某只野兔,而对野兔身边人采放任的态度,结果造成了身边人的死亡;(2)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丈夫为了杀死妻子,在妻子的食物中投放毒药,明知孩子可能会服食毒药,但其杀害妻子心切,放任孩子死亡结果的发生;(3)突发故意,又称瞬间故意,即在瞬间情绪冲动下,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行为,放任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犯罪目的与动机

1.犯罪目的

所谓目的犯,即刑法明确要求以某种特定目的为其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的犯罪,如果不具有该目的,则不构成犯罪或者不构成该种犯罪。

归纳总结3——目的犯

1.走私淫秽物品罪——以牟利或传播为目的;

2.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

3.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

4.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或者出于其他目的;

5.拐卖妇女、儿童罪——以出卖为目的;

6.诬告陷害罪——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7.诈骗罪及其他诈骗犯罪——均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8.赌博罪——以营利为目的;

9.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以牟利为目的;

10.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2.犯罪动机

犯罪的动机是指激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动机的主要作用是影响量刑,个别情况下,在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为条件的犯罪中影响定罪。归纳总结4

1.目的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均不存在目的。

2.目的和动机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目的可能出于多种动机,而一种动机可能形成多种目的。

三.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

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识到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个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此也可以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

错误又可以分为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和因果关系的错误。

对于具体的事实错误,存在具体的符合说与法定的符合说之争。前者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具体地一致时,才成立故意的既遂犯;后者则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只要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一致的,就成立故意的既遂犯。目前的通说是采取法定符合说。

归纳总结5——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之因果关系的错误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事前故意(结果推后实现)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

定义:结果的发生不按照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发展所预见的进程来实现。定义:行为人误以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它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定义:指提前实现了行为人所预想的结果。

例如:甲为了使乙溺死水中,将乙推进井中,实际上乙是在井中被摔死的。

例如:甲以杀人的故意对乙实施暴力(第一个行为),造成乙休克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了隐匿罪迹,将乙扔至水中(第二个行为),实际上乙是溺死于水中。例如:甲买了毒药,准备下午三点回家毒死妻子,甲一点钟回家时,先出去玩,其妻子提前下班,一点半左右时,翻开甲的钱包,找到毒药,自己喝了,并死亡。

处理:因果关系的错误无任何影响。处理:因果关系的错误无任何影响。(原因是因为前后两个行为都是行为人所引起的)处理:如果危害结果是实行行为导致的,则成立故意犯罪的既遂;如果不是,则否认故意犯罪的既遂,因为还没有“着手”实施实行行为,不可能是既遂。

四.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或者说,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所发生的事实跨越了不同的犯罪构成,因而也被称为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抽象的事实错误只有对象错误和打击错误两种,同样采取法定符合说。

归纳总结6——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的三个案例

例一:A出于盗窃财物(轻罪)的故意实际上却盗窃了枪支(重罪)时。成立盗窃罪既遂+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数罪并罚。

例二:B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误以为是遗忘物而据为己有,成立侵占罪。

例三:C以为是尸体而实施奸淫行为,但事实上被害人并未死亡。成立侮辱尸体罪既遂。

归纳总结7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

1.相似之处在于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并且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2.二者的区别:(1)就认识因素而言,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虽然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但预见的程度要远远低于间接故意的行为人;(2)就意

志因素而言,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希望结果不要发生,最终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3)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4)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不但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且为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通常会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或避免措施(但这种防范措施或避免措施仍不足以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否则就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是无罪了),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由于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不会这么做。

例22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2012-2-5)

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他人跳楼而亡

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

C.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

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

例23下列哪些案件不构成过失犯罪?(2012-2-52)

A.老师因学生不守课堂纪律,将其赶出教室,学生跳楼自杀

B.汽车修理工恶作剧,将高压气泵塞入同事肛门充气,致其肠道、内脏严重破损

C.路人见义勇为追赶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对岸,路人见状离去,小偷突然抽筋溺毙

D.邻居看见6楼儿童马上要从阳台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儿童摔成重伤

例24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2-5) 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

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

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例25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2-6)

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

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

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

D.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

例26 关于认识错误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1-2-53) A.甲为使被害人溺死而将被害人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被害人被摔死。这是方法错误,甲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B.乙准备使被害人吃安眠药熟睡后将其勒死,但未待实施勒杀行为,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详解

案例分析复习题: 1.被告人杨某,男,1994年5月1日生,中学生。2009年8月29日杨某到同学家玩,因同学出去了,感到无聊,想找本书看,无意中发现抽屉里的小口径步枪及子弹数发。由于好奇,随即拿起枪并装上子弹,恰好这时候他看到楼下街道上有一青年,便想吓唬他一下。杨某用枪瞄准他前面的水泥地击发,结果打中前面的一位老人,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杨某后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当地派出所投案自首。 试问:(1)杨某应否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2)杨某行为时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1.答:(1)杨某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根据我国刑法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杨某的行为的主观罪过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2.被告人赵某,女,30岁,系被害人孙某的妻子。因新婚,决定考验妻子是否忠贞,故谎称要出差十天。第二天晚上,孙某潜回家中,于是上床睡觉,其妻以为是歹徒,忙拿起枕边的铁锤朝孙某头上猛击,孙某当场死亡。事后查明被告人枕边的锤子是为防备歹徒而准备的。 试问:(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 2.答:(1)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赵某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没有罪过,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意外事件。即主观上既不是故意,也不是过失。 (2)被告人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被告人赵某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存在错误认识。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被告人误认为是不法侵害,所以赵某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赵某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因而主观上没有故意,而且赵某的认识错误在那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她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也没有过失。

论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论刑法上的危危害行为 第一章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况 甲女和乙男是夫妻,得知丈夫有外遇后,特意给他买一双旱冰鞋,期盼丈夫在运动时摔伤。之后,某一天乙男在穿旱冰鞋运动时不慎摔成重伤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刑法上的危害行为的理论说明此案。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中甲女送乙男一双旱冰鞋属于一种社会的正常交往行为,而无论其送鞋时的主观状态是什么样的。对于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刑法中禁止的危害的行为必须具有法益侵犯的紧迫的,现实危险性,而且必须是社会生活所不允许的行为,甲女送丈夫旱冰鞋的行为属于正常的社会交往行为,不属于刑法上禁止的危险行为,因此甲女的行为不属于危害行为。 第二,既然甲女的行为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甲的行为与乙重伤之间也就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乙的重伤是自己在滑旱冰时不小心而导致的,重伤的结果应当由乙自己来承担即乙自我担责。 1 2016厚大讲义《刘凤科讲刑法之真题卷》第14页。

第三,尽管甲女在送乙旱冰鞋时期盼甲在滑旱冰时摔伤,具有伤害甲的犯意,但是甲女并没有具体实施伤害乙的危害行为,人不能因为思想而治罪,所以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第四,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要求行为人实施法律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在本案中甲没有实施法律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因此甲的行为既不构成故意犯罪也不构成过失犯罪。 综上所述,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二章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述 之核心部分。这是因为“犯罪是刑法的主要内容,而危害行为是犯罪的实体或核心的缘故”2。但是刑法学界对于危害行为的概念这一基本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科学地界定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概念,对于深入研究刑法行为理论以及犯罪构成体系理论均具有重要意义。 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修订版,第155页。

《法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仅供参考)

《法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2013-12-07 09:12:30|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物权包括( B )。 A.典权和抵押权 B.留置权、抵押权和质权 C.地上权和地役权 D.地役权、典权和质权 2、法律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为人们确立了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标准。这体现了法律规范的(A-2 )。 A.规范性 B.概括性 C.可预测性 D.明确性 3、我国现行宪法经过了几次修改?( D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4、民法的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 C )平等。 A.权利 B.义务 C.法律地位 D.民事行为能力 5、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A )。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依申请的行为 6、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是预防( B )。 A.社会上的危险分子犯罪 B.犯罪分子重新犯罪 C.违法分子犯罪 D.社会上一般人犯罪

7、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 A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8、现行宪法的第几次修正案提出了“完善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 ) A.一 .二 C.三 D.四 9、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 A )。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行政灵活原则 D.行政信赖保护原则 10、自然人是与( A )相对应的概念。 A.法人 B.公民 C.国民 D.国家 1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习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此项权利属于消费者的(C )。 A.选择权 B.公平交易权 C.受尊重权 D.知情权 12、移送管辖属于( A )。 A.裁定管辖 B.专属管辖 C.一般管辖 D.级别管辖 13、一般说来,源于同一法律文化传统,在法律的结构、形式、调整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具有共同特点的各国法律制度被称为( B )。 A.法律部门 B.法系 C.法学部门 D.

刑法“三阶层理论”与“四要素说”

刑法“三阶层理论”与“四要素说” 1.理论对比 09年司法考试大纲采用了德日新理论,摒弃了前苏联的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这对于接受中国法学教育并且习惯了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的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于参加09年司法考试的广大考生来说也是面临全新的问题。这里介绍一下三阶层递进理论与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不同,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我建议听一下指南针司法考试培训学校的刑法课,以掌握的更准确。 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是三阶层递进式。其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除了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属于违法之外,行为人亦必须负有责任。 第一,犯罪构成该当性,也称构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构成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相一致。该当性中包括了一、“主体”即实施犯罪的行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二、“行为”,即危害行为,行为人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实施的侵犯法益的身体活动。三、“行为对象”即犯罪对象、行为客体。行为的对象首先是物与人。四、“危害结果”和“因果关系”。 第二,违法性犯罪行为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即必须是违法的行为。如果客观上不存在违法性,即使责任重大,也不成立犯罪。违法性判断是否有违法阻

却事由。违法阻却事由,是排除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违法性事由。违法性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承诺、自救行为。 第三,有责性,指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即非难的可能性。“没有责任就没有刑罚”只有当行为人存在主观的责任时,其行为才成立犯罪。所谓主观责任,是指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与故意或过失、违法性意识(可能性)以及期待可能性,才能对行为人自己实施的个人行为非难。有责性中包括对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的判断,故意责任、过失责任。有责性的阻却事由,一、违法性认识错误二、缺乏期待可能性。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合法行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合法行为,就不能对其进行法的非难,因而不存在刑法上的有责性。期待可能性的判断问题,是我们考试复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国的犯罪构成包含了大陆法系的全部三个要素。因为在我国,只有齐备全部构成要件的行为才是犯罪。而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仅仅是构成犯罪的一个条件,是作为犯罪类型的该罪在客观要件和主观方面(这里的主观方面,是指故意还是过失,是犯罪类型,与是否承担责任无关)的要件。因此,13周岁的少年故意杀人的,同样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能够满足“构成要件该当性”这个要件。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刑法学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刑法学:广义上,是指以刑法的规范与实务为研究对象,研究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及其适用中的问题的科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 狭义上,是指以实体刑法规范为研究对象,对现行刑法进行解释,并阐述其哲学基础,研究其发展历史与立法根据,比较不同刑法的学科。(刑法解释学、刑法哲学或理论刑法学、刑法史学、比较刑法学) 2、刑法学的理论体系:是指依据一定的知识原理、原则,将刑法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加以排列组合,形成有机统一的理论结构形式。 二、简答题 1、刑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具体研究方法 第一章刑法概说 一、名词解释 1、刑法:(1)指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和在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对犯罪人予以何种刑罚制裁的法律。(内涵) (2)广义上,指所以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等;狭义上,仅指刑法典和刑法修正案。(含义) 2、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3、刑法体系:(1)广义上,指刑法的各种渊源及其相互关系。 (2)狭义上,指刑法典的体系,即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3)我国刑法典的体系,编、章、节、条、款、项、段、但书

4、刑法解释:(1)指对刑法规定含义的说明。对象是刑法规定,目的是为了准确理解和适用刑法。(概念) (2)文字具有多义性和发展性、法律具有抽象性、立法者的思维局限造成的法律缺陷、刑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为了使刑法规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需要对刑法法条进行规范化解释。(必要性) (3)是连接立法与司法的桥梁纽带,有助于正确把握刑法规定的含义精神,有利于刑法的统一实施,有助于克服刑法自身存在的缺陷促进其发展完善。(重要性) 5、刑法解释: (1)根据效力: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2)根据方法: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当然解释)【各解释的相关概念】 二、简答题 1、刑法的性质? (1)阶级性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作为统治阶级的专政工具存在。 (2)法律性质:规定内容的特定性、调控范围的广泛性、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处罚范围的不完备性、部门法律的谦抑性。 2、刑法的分类? 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伦理刑法与行政刑法、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 (具体概念) 3、刑法的创制根据? (1)上位法根据:宪法 (2)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 4、刑法立法的目的、任务及功能? (1)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2)惩罚是手段,保护各种法益是目的 (3)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的生活局面。 (4)行为规制功能、法益保护功能、自由保障功能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名词解释 1、刑法基本原则:(1)指贯穿整个刑法、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

2015年司法考试刑法理论整理

刑法总则部分 2015年司法考试刑法第一部分:刑法概说 刑法的解释 1.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1)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是有权解释,学理解释是无权解释;立法解释的效力大于司法解释。 (2)立法可以创制新的规则,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不得超越法律条文字面可能具有的含义,不得创制新的规则。 2.根据解释方法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文理解释:根据刑法用语的文义及通常使用方式阐释刑法意义的解释方法,主要根据词语的含义、语法、标点及标题等进行解释。 论理解释:根据刑法产生的原因、理由、沿革及其他相关事项,按照立法精神,阐明刑法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1)扩大解释: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如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包括裸聊)解释为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 注意:罪刑法定原则不排斥扩大解释,但排斥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2)缩小解释: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如将刑法第111条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词典的含义是“关于某种情况的消息或报告”)。 (3)当然解释:是指法律条文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据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属性的当然道理,将某一事项解释为包括在法律条文规定的范围内。例如,根据刑法第225条的规定,未经许可经营合格香烟成立非法经营罪,那么经营伪劣香烟当然也构成非法经营罪,就属当然解释。 (4)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置于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刑法条文的含义。 (5)同类解释:是指当刑法列举了相关事项的同时又设置了概括性规定时,对于附随于确定性词语之后的概括性词语,应当根据确定性词语所涉及的同类事项确定其含义及范围。即运用列举和概括两种方法来共同表述概念的,概括的方法所表述的概念的外延应与列举方法所表述的概念的外延处在同一个层级上。之所以既用列举又用概括的方法来表述,就是要使概括的表述方法与列举的表述方法具有可比性,即用列举来为概括提供参照。 罪行法定原则 【相关法条】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知识要点】 (一)思想基础 1.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沿革渊源:三权分立、自然法思想、心理强制说。 3.现代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主义(预测可能性)。 (1)民主主义:诸如犯罪与刑罚这些关系到国民基本和重大事项的内容,必须由国民或者国民选举的代表以立法方式加以决定,即要求体现国民的意志。 (2)尊重****主义:为了不限制国民的行为法律教\育网与创造欲望,事先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内容,可以促使国民预测自己行为的法律效果,从而维护****。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讲解学习

学刑理整点识知法.刑法学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刑法学:广义上,是指以刑法的规范与实务为研究对象,研究刑法所规定的 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及其适用中的问题的科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 应用法学的范畴。 狭义上,是指以实体刑法规范为研究对象,对现行刑法进行解释,并阐述其哲学 基础,研究其发展历史与立法根据,比较不同刑法的学科。(刑法解释学、刑法 哲学或理论刑法学、刑法史学、比较刑法学) 2、刑法学的理论体系:是指依据一定的知识原理、原则,将刑法学的具体研究 对象加以排列组合,形成有机统一的理论结构形式。

二、简答题 1、刑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具体研究方法 第一章刑法概说 一、名词解释 1、刑法:(1)指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和在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对犯罪人予以何种刑罚制裁的法律。(内涵) (2)广义上,指所以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等;狭义上,仅指刑法典和刑法修正案。(含义) 2、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3、刑法体系:(1)广义上,指刑法的各种渊源及其相互关系。 (2)狭义上,指刑法典的体系,即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我国刑法典的体系,编、章、节、条、款、项、段、但书3(. 4、刑法解释:(1)指对刑法规定含义的说明。对象是刑法规定,目的是为了准确理解和适用刑法。(概念) (2)文字具有多义性和发展性、法律具有抽象性、立法者的思维局限造成的法律缺陷、刑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为了使刑法规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需要对刑法法条进行规范化解释。(必要性) (3)是连接立法与司法的桥梁纽带,有助于正确把握刑法规定的含义精神,有利于刑法的统一实施,有助于克服刑法自身存在的缺陷促进其发展完善。(重要性) 5、刑法解释: (1)根据效力: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2)根据方法: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当然解释) 【各解释的相关概念】 二、简答题 1、刑法的性质? (1)阶级性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作为统治阶级的专政工具存在。 (2)法律性质:规定内容的特定性、调控范围的广泛性、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处罚范围的不完备性、部门法律的谦抑性。

浅析刑法中“持有”的行为方式

浅析刑法中“持有”的行为方式 [摘要]在刑法理论界,刑法中持有的行为方式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主要有作为说、不作为说、独立行为说和择一行为说。文章通过对持有行为方式在逻辑学角度和刑法规范学角度来论证持有行为不可能是不作为、作为的择一说,同时更通过持有行为与作为和不作为相较在法律方面所具有的特征,进一步分析持有行为作为一种独立于作为和不作为之外的另一种行为方式的科学性。 [关键词]刑法;持有;行为方式 一、理论依据 在刑法界,持有的行为方式的四种说法众说纷纭,笔者倾向于独立行为说。根据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从逻辑学和规范学中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 (一)从逻辑学角度分析 储槐植教授在《三论第三犯罪形式“持有”》中从“逻辑学角度、实践需要、实际价值、消除误解和形态辨析五个方面论述了持有作为第三种犯罪行为形式的合理性以及合法性。”[1]同时,杜宇博士的类型化思维为该学说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支撑。在研究形式逻辑时,当然要格外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同一律中,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对同一个对象的思想必须是确定的,一个思想反映什么对象就反映什么对象。同一律要求,如果一个词语表达某个概念,它就必须表达这个概念。要求语言有确定的意义。利用语词歧义的诡辩、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都是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错误。”[2]同时,根据同一律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推出同一性质的内容在同一场合下的“作为”与“不作为”两种矛盾的态度之间不能存在两不可。然而不同内容或不同场合是可以存在“两不可”的情形。这并没有与排中律的内容相反。我们不难得出,作为与不作为这两种行为方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所以作为独立于作为与不作为的第三种形式,其存在是有逻辑学依据的。[3] (二)从刑法规范学角度分析 德国刑法学家宾丁①在实定法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刑法的“规范说”。他认为,“规范是关于行为的禁止或命令,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它对行为能力者,是举动的规矩,是其自由的栏栅。”目前,关于对刑法规范的违反,主要包括三类即禁止性规范、命令性规范以及授权性规范。也有学者认为只有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两种。沈宗灵教授认为,“命令性规范是应该或必须这样的行为模式。其法律后果一般是肯定式,有时则是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后果并存;禁止性规范则是禁止人们这样行为的模式,其法律后果是否定式的。” 但是随着现代刑法学科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国际对人权理念的加深,对刑法规范也不仅仅是停留在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两种之上。就如我国《刑法》总

刑法知识点整理

刑法 知识点整理 政 法 大 学 苏 惠 渔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概述: 研究对象:刑法学是以现行刑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广义刑法学:研究有关犯罪与刑事责任的一切问题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实体的刑法规范、犯罪的原因与刑事对策、形式诉讼程序、刑罚执行等等; 狭义刑法学:研究实体性法规范的学科。 我国刑法学研究对象: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刑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论述; 2、我国刑法的本质、任务、制定依据、基本原则、适用范围; 3、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各种犯罪形态以及定罪原则与方法; 4、刑事责任尤其是刑罚的本质、功能、种类、适用原则与方法; 5、各种具体犯罪的概念、特征与刑事责任; 6、有关刑法的立法与司法解释、执行刑法的实践经验与问题以及刑法的适用规律; 刑法学与临近学科: 刑事诉讼学刑事侦查学犯罪学劳动改造学中国刑法史学外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 研究刑法学的意义: 1、对刑事立法具有指导作用; 2、对刑事司法具有指导作用; 3、对繁荣法学具有促进作用; 刑法学的体系: 刑法学体系的概念与建立依据: 概念:研究犯罪与刑事责任的理论学说体系(刑法学体系与刑法体系基本相同); 建立依据: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2、以中国实际为依据; 3、以犯罪、刑事责任、刑罚为主线; 4、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为原则; 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根本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 2、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研究刑法; 3、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研究刑法; 具体方法: 1、注释研究法:对刑法条文进行逐句分析、解释使刑法的意义得以明确的方法。也成分析 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对刑法条文进行历史的分析与未来的展望,弄清刑法的来龙去脉,了解刑 法的动向的方法;

浅议刑法中行为概念

浅议刑法中的行为概念 2011年08月-23日来源:网络作者:博弈论文编辑字符数:13866 字号:T | T 摘要:刑法中的行为概念是刑法的基础性概念,贯穿于刑法与犯罪的始终,随着社会的进步,犯罪名目的日益繁多,刑事立法也逐步的发展,行为的外延不断地扩大,有些学者认为行为已经不能作为最基础概念存在于刑法中了,也有的学者提出了替代性的概念来取代行为概念。那么行为概念应如何认定,又如何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形势,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关键词:行为理论犯罪名目基础性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在旧有社会环境下创设的行为概念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刑法学发展,诸如持有、事态等等都包括到犯罪中来,刑法学上对不作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持有等特殊犯罪方式的行为性的解释,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行为仍然是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存在于刑法之中,他的地位不容忽视,也不可能被替代,只是在如何适应刑法学以及犯罪的问题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在最简单意义,即行为概念问题上对行为进行更有利的解释与说明,也是一条不错的途径。一、行为是一种法律规定,也是一种理论学说在最初的犯罪认定中,人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行为,而是思想,把犯罪理解为人心中的“恶”。黑格尔的门徒将行为概念从其哲学理论中引入到刑法中来,行为概念一经在刑法中确立,就成为刑法学中的一个基本畴,并以行为为中心建立起犯罪论体系,即“一元的犯罪论体系”。随着

人们对犯罪研究的逐渐深入,对行为的理解也随之发展,由此展开了行为理论。在刑法学说史中,先后出现过以下几种具有影响的行为理论: (一)自然行为论自然行为论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斯特、贝林格创立,受自然科学、机械唯物论的影响,是一种以自然科学方法研究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是一种物理的过程,是人外部的身体动静,把行为视作一个从意志支配到外在变动的因果历程,因此又叫因果行为论,是19世纪占据刑法学主流的思想。例如,斯特认为,“所谓行为是对外界的有意的举动,更确切的说,是有意的举动使外界变更,即(作为结果)使变更惹起或者不妨碍变更”(二)目的行为论目的行为论是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威尔泽尔创立的,受当时物本逻辑论哲学观影响而创立,它从存在论角度,认为目的性是行为的特性,人首先预定一个目的,然后选择实现目的的手段,最后有计划的实现其行为。目的行为关于行为的见解可以归结为以下这句话行为是目的的实现。目的行为论强调人的主观目的对于行为的支配性,从结果无价值转向行为无价值。目的行为论摈弃了因果行为论将行为视为一种单纯的身体举止的观点,在目的行为的意义上理解行为,强调了行为的可控制性。(三)社会行为论社会行为论是由德国著名刑法学家密特创立的,这种理论受当时康德所主的二元论的哲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他认为行为是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态度(身体动静),是一种从社会意义上观察行为而形成的行为理论,被称为规主义的行为论。社会行为论强调从社会意义上评价行为的重要性,在行为概念中引入了社会评价的因素,认为行为是人的意识可以支配的(人可控制的)具有社会

刑法学基础知识

刑法学(1) 一、填空题 1. 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2. 按照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犯罪客体可以分为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 3. 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4. 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5. 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形式责任相适应。 6. 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7.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 8.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9.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 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11.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12.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13. 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处罚。 14.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15. 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犯罪的动机、犯罪的手段、犯罪的时间、地点、犯罪侵害的对象、分子的一贯表现、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犯罪后的态度等。 16. 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 17. 对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18.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19. 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20. 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21. 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 1年以上 5年以下。 22. 对行为人所犯数罪除判处主刑,还判处有附加刑的,采取并科原则。 23.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4.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 15年以上 20年以下有期徒刑。 25. 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6.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7. 对于结果加重犯,应当按照刑法分则条款所规定的加重法定刑犯罪处罚。 28. 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29.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30. 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31.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2.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3.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4.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

论我国刑法中行为犯的概念

论我国刑法中行为犯的概念 作者:史卫忠 行为犯,作为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尽管经常为广大学者和司法实务人员所使用,但其概念如何,理论界却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因此,对其就难免存在着不少模糊、矛盾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是否拥有科学的内涵,是行为犯在刑法学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点,本文拟对此加以研究,力图在博采众议的基础上,对行为犯作出正确的解释。 一、我国学者关于行为犯概念的不同认识 我国学者对行为犯概念的界定是在吸收大陆法系刑法学中行为犯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这并非是其认识的照搬,而是结合了我国刑法理论的特点,在一些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纵观我国学者对行为犯所作的概括,大致有下列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认为行为犯,即形式犯,亦称举动犯。与实质犯相对。“只要有一定的行为(作为与不作为)即构成犯罪。这种犯罪不考虑是否发生一定的实害或危险的结果”。与其相对的是实质犯,亦即结果犯,指“以发生结果为构成犯罪要件的犯罪。如果只有一定的行为而没有一定的结果,则为犯罪未遂。”(注:曾庆敏主编:《刑事法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342页。) 2.认为行为犯,也称举动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单纯地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就足以构成犯罪,而无须发生一定的犯罪结果。”这种观点还认为,结果犯与实害犯是同一的,由于危险犯也只要实施一定的行为,而无须发生一定的实害结果,所以,行为犯包括了危险犯。(注:参见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214—218页。) 3.认为行为犯不同于举动犯。“所谓行为犯,是指以实行法定的犯罪行为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犯罪。它与举动犯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不以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二者的区别在于:举动犯的既遂以着手实行犯罪为标志,而行为犯只有当实行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过渡到既遂状态。”须指出的是,该观点虽然认为,结果犯与实害犯同义,但同时指出,危险犯既不同于举动犯和行为犯,也有别于结果犯,判断其既遂的标准只能是行为人所实行的危害行为是否达到了足以造成一定危害结果的客观危险状态,并且危险犯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两种。(注: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469—475页。) 4.认为行为犯,“是指只要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构成既遂的犯罪形态。它不以危害结果的发生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对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其既包括有形的危害结果,也包括无形的危害结果。同时,这种观点认为,举止犯(即举动犯)只是行为犯的一种类型,另还包括一种过程犯。(注:参见姜伟:《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3月版,第115—116页。) 5.认为行为犯,“是指只要实施法律规定的某种危害行为,而不论危害结果是否发生,便构成既遂的犯罪。”该概念中的“危害结果”仅限于实际损害,但不包括非物质性的危害结果。该观点虽然没有用“举动犯”的术语,但从其论述来看,二者意义是一致的,因为其主张,行

法律基础知识法理学

法律基础知识法理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节法理学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1.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

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6.规章

刑法案例

刑法案例 ·刑法基本原则 1.2003年,李某为营利,张贴广告招聘男公关,并在经营的南京金麒麟、廊桥及正麒酒吧将多名男公关介绍给男性顾客,从事同性卖淫活动。辩护人认为刑法对同性间性交易是否构成卖淫未作明文规定,辞典解释卖淫是指妇女出卖肉体的行为。因此李某行为不属于组织“卖淫”。 ·刑法的管辖原则 1.【属人管辖】2001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三忍行长许超凡、余振东、徐国俊潜逃加拿大,美国。4.82亿美元洗钱转移到国外,公安部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红色通缉令。4月2日,与正当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联邦法院受审,因非法入境、非法移民及洗钱三项罪名被判处144个月监禁。根据余振东与美方达成辩诉交易协议,美国把余振东遣送回中国之前,应从中国政府得到关于余振东在中国起诉和监禁的香影保证,即:余振东在中国杯起诉,应当被判处不超过12年的有期徒刑,并不得进行刑讯逼供和判处死刑。04年4月16日,美方讲余振东驱逐出境并押送至中国,这是第一个由美方正式押送移交中方的外逃经济犯罪人,江门中院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余振东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财产100万元。 2.【属地管辖】2005年11月钟万亿向在泰国的廖正雄联系购买毒品海洛因,由钟万亿的同伙钟溪州、刘文嵩到泰国支付部分毒资,由王俊鹏在泰国负责检验毒品,她自己则在昆明与钟溪州、王俊鹏电话联系货物发运事宜,将毒品藏匿于家具夹层中,通过国际海运的方式从泰国走私进入台湾贩卖,后再台中港被台湾警方查货,总计缴获毒品海洛因约57.4公斤,市值2亿多元,2006年2月,民警在昆明将钟万亿、王俊鹏、刘文嵩、钟溪州抓获,法院一审以非法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决该案主犯钟万亿死刑。钟溪州死缓;王俊鹏、廖正雄有期15年。钟万亿对一审判决持不同意见,认为公诉机关所指控的犯罪行为发生地、结果地都不在中国大陆境内,用中国大陆的刑法来判决是不合适的。 虽然案件实施地在泰国,犯罪结果地在台湾地区,一案三地,但是指挥、策划地均在中国大陆,在昆明遥控指挥团伙成员进行贩毒,云南高院二审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犯罪构成 1.高伟峰是北医大附属医院眼科唯一施行角膜移植的专家。13日晚在为手术作准备时发现冰箱存放的角膜已坏死,病人如不及时手术可能完全失明,他想到可以从尸体上获取角膜,于是去太平间对看门老人说“进去看看有无有用的角膜”,于是老人说“你进去吧”。进太平间后看到一具女尸合适,就用随身携带器具取出了眼球。第二天他用角膜为两位患者恢复了光明,19日亲属为死者整容时发现问题当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由于我国器官移植立法属空白,本案引起医学、法学界广泛关注,有的认为是刑事犯罪,有的认为是民事侵权。问:高伟峰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甲看到一辆自行车没有上锁,趁人不注意酱该车骑回家送给弟弟使用,该车价值300元,甲的行为: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是犯罪 B.构成偷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C.情节轻微,免于刑事处罚单 D.构成盗窃罪,可单处罚金 美国公民甲与我国女留学生乙在美国某大学系同学,双方于1999年间建立恋爱关系,后乙

公共基础知识_法律常识(刑法)资料试题与答案

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A: 构成犯罪的行为 B: 一切行为 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答案: A 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 宪法 B: 民法 C: 行政法 D: 侵权法 答案: A 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A: 有期徒刑 B: 管制 C: 剥夺政治权利 D: 拘役 答案: C 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A: 程序法 B: 实体法 C: 特别法 D: 临时法 答案: A 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 市公安局 B: 区治安联防队 C: 区公安分局 D: 某 答案: C 试题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

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 B: 意外事件 C: 过失致人死亡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 A 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 答案: C 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答案: A 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甲的行为属于()。A: 杀人中止 B: 杀人未遂 C: 杀人预备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 A 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A: 三年 B: 四年 C: 五年 D: 十年 答案: C

刑法的基本理论

刑法的基本理论 我国1997年及2012 年修订的刑法典规定了四个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均衡原则 罪刑均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1] 。 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但该原则的思想基础则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民主主义要求,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由人民群众决定,具体表现为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来决定;尊重人权主义要求,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须使得公民能够事先预测自己行为的性质与后果,故什么犯罪,对犯罪如何处罚,必须在事前明文规定。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 (1)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2] 的渊源。 (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 (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 (5)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刑罚科处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将轻微危害行为当作犯罪处理;处罚程度必须适应现阶段一般人的价值观念。 (6)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对犯罪构成的规定必须明确;对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 (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区别。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并不禁止扩大解释,但如何厘定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则是一个难题。从形式上说,扩大解释所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即在刑法文字含义的“射程”之内进行解释;而类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即在刑法文字含义的“射程”之外进行解释。从着重点上说,扩大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本身,仍然是对规范的逻辑解释;类推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之外的事实,是对事实的比较。从论理方法上说,扩大解释是扩张性的划定刑法的某个概念,使应受处罚的行为包含在该概念中;类推解释则是认识到某行为不是刑法处罚的对象,而以该行为与刑法规定的相似行为具有同等的恶害性为由,将其作为处罚对象。从实质上而言,扩大解释的结论在公民预测可能性范围之内;类推解释则超出了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 罪刑法定的最早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凡是自由民除经贵族依法判决或者遵照国内法律之规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其法律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或逮捕。”这一规定奠定了“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提出了罪刑法定的主张,将罪刑法定的思想系统化成为学说。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罪刑法定学说在资产阶级宪法和刑法中得以确认。

《法学基础知识#》开放本科补修课程期末复习指导及模拟试题(2019春)

《法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2010春] 2010年6月教学科转自省电大在线学习平台 适用班级:10春法学本科 《法学基础知识#》开放本科补修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 一、期末考试要求: 1、认清课程性质,明确课程教学目的。 2、全面复习,重点掌握基本原理。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民法基本原理及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二、组卷原则: 根据本课程综合性及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特对本课程的考试复习内容作“领会”、“识记”、“应用”不同层次的划分。“领会”的部分作为一般了解的内容;“应用”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的内容;“识记”的部分作为基本考核内容。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和考核能力层次:难易程度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种。 三、试题类型:: (一)法学专业试题类型: 1、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4、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二)法学专业(行政执法方向)试题类型: 1、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3、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4、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四、考核形式:开卷,百分制。 五、答题时限:90分钟。 第二部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法的定义及其特征,法的渊源(包括我国法的渊源),法律部门及其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法的效力,法的产生及其历史类型,法系,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与立法程序,法律规范及其结构和种类,法律关系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法的实施及方式,违法、法律责任的构成及特点。 (二)考核要求 了解:法的效力,法的产生及其历史类型,法系,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与立法程序,法律规范及其结构和种类,法的实施及方式。 掌握:法的定义及其特征-P4,法的渊源-P7(包括我国法的渊源-P8),法律部门-P12及其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P13,法律关系的特征-P35及构成要素-P36,违法-P44、法律责任的构成及特点-P46。 二、宪法学 (一)考核内容 宪法的特征,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选举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及其职权。 (二)考核要求 了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及其职权。 掌握:宪法的特征-P49,我国的国家性质-P58、政权组织形式-P62、国家结构形式-P63,我国的选举制度-P6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P4-P73,我国的国家机构-P80。 三、行政法学 (一)考核内容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行政法的渊源及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及抽象行政行为和具有行政行为,行政违法与行政救济,国家赔偿法。 (二)考核要求: 了解:行政法的渊源,行政违法与行政救济,国家赔偿法。 掌握: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P99、基本原则-P102,行政法律关系-P,行政法的主体-P104,行政行为-P111,行政行为的概念-P111及抽象行政行为-P114和具有行政行为-P1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