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立群:对汉武帝评价的几个问题

王立群:对汉武帝评价的几个问题

对汉武帝的评价是一个非常棘手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汉武帝死后不久、就是他的儿子刘弗陵继位8年之后召开的盐铁会议上,对汉武帝的经济政策与其他国策进行了激烈的批评。桓宽写作整理的《盐铁论》,详细记述了这次会议的实况。到了东汉班固写作《汉书》时,对于汉武帝的评价主要记述他的文治,第一次提出了他“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功绩;也就是说,只提他的文治,不提武功——不提,就是表示含蓄的批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武帝去世后,关于他的评价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到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时,对于汉武帝的批评就公开了,说他穷兵黩武。
对于汉武帝的评价,在他身后,为何出现不同的声音?该如何看待这些评价?汉武帝不是一般的君王,他是西汉王朝的一个关键人物——西汉王朝的鼎盛期正是武帝时期。这个人至今该如何评价、看待,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汉武帝的旷代武功

汉武帝一生,从16岁继位,70岁去世,在位54年,在位时间之长一直到清朝康熙才打破这个纪录,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

在这54年中,对匈奴作战长达44年。所以很多人评价汉武帝的时候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对匈奴作战的问题。司马光评价他穷兵黩武,班固绕开他的武功。

匈奴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的草原民族,存在时间很长。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匈奴草原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的骚扰。

匈奴和汉朝的矛盾,在刘邦在位期间已经不可收拾。刘邦曾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的四十万精兵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粮草断绝,处境十分险恶。陈平提出用重金贿赂匈奴阏氏,刘邦的部队才得以解围。这次惨痛的教训使刘邦清醒地认识到,当时西汉王朝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军事上同匈奴抗衡。从此以后,刘邦就定下政策,以和亲的方式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这一政策在刘邦死后一直延续了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三个朝代。

和亲的六七十年间,汉朝没有大的战事,但匈奴对汉朝的掠夺,从来没有停止过。早期以掠夺财物、掠夺边地的老百姓为奴为主要目的;后期目的就是报复。

汉武帝16岁继位,第二年他就在全国搜罗人才,出使大月氏。因为他了解到大月氏曾是匈奴的天敌,他想联合大月氏,对抗匈奴。这个出使的人就是张骞。虽然,张骞花了10多年时间才回来,但我们可以看出,17岁的汉武帝作为一个少年天子已经下决心要联合大月氏,对付匈奴,有了一个对匈作战的整体规划。

这种勇气、这种魄力、这种战略眼光是非常罕见的

,何况出自一个17岁的皇帝,刚继位二年的皇帝。

当然,打仗需要大量的战略物资,打仗就是烧钱。汉武帝有这样的眼光,是因为他继位的时候西汉经济力量空前雄厚,这是他的经济资本,是他的本钱。

但是,除了谈基础之外,首先应该看到汉武帝的魄力。

每一代国家的领导人,都会面临他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重大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他有没有勇气面对、他有没有魄力去解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评价一个皇帝,不是看他后宫有多少嫔妃,而是看他敢不敢担负起他作为一代皇帝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武帝是非常懂得自己的历史责任,所以汉武帝采取的办法就是要对匈奴进行战争。

提到汉武帝对匈奴作战,必须提到三个人:卫青,霍去病,李广。很多人喜欢卫青和霍去病,称他们为卫帅、霍帅。其实,真正的“帅”是汉武帝,他是整个对匈作战的蓝图的绘制者、战略的决策者、战役的制定者。每一次作战,攻击的对象、将领的选择、兵力的配备、后勤的保障,都是汉武帝亲自过问安排的。卫青、霍去病,是将兵之人,汉武帝才是将将之人,是没有带兵的军事战略家。

汉武帝的千古文治

我们看汉武帝另外一个方面,在文治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西汉政府此前没有明确的治国思想,谈不上儒,也谈不上道。汉武帝继位前,同时接受两种教育,既读了道家的书,也读了儒家的书。

而由于窦太后的影响,西汉此前实行“无为而治”——当时由于经济力量不雄厚,没有办法作事情;而汉武帝时,经济力量雄厚,想要有所作为,所以需要“有所为”的儒家思想作为他的统治思想。

所以,汉武帝很重要的思想,是尊儒。但,这个“独尊”,需要正确理解,当时其他诸子百家还在发展。汉武帝其实是王霸兼用,王道就是儒家,霸道就是法家。

封建统治者的一个特点,就是独裁,最喜欢的就是法家。法家告诉他怎样统治臣子驾驭百姓,但他又希望天下百姓按照儒家思想,尊卑有序。对外推行儒家,自己喜欢法家,儒表法里,这是历代君王最本质的东西。

汉武帝的作用,是为儒家推崇的五经设立五经博士,建立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以儒家思想为价值体系的文人。这批文人,作为西汉政权文官的储备队伍,给知识分子指了一条路,形成了中国流传久远的文官集团制度。

中国历史上,有四种执政力量:文官,武将,宦官,外戚。四种力量中,文官执政,政治清明;武将掌权,往往造成割据;宦官和外戚是中国政坛上最黑

暗的两股势力。

汉武帝在尊儒这一方面所作的工作,等于给后世开辟了一种制度,他创立的这种制度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他是一个建立制度的人、制定规则的人,所以,他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

汉武帝文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加强中央集权。

他第一个要解决的是诸侯王的问题。诸侯王始终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一方做大,形成对中央叫板的形式。从刘邦杀异姓诸侯王,到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朝前期几个皇帝都在和诸侯王的较量中奋斗,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汉武帝。

他用了两手办法:实行推恩令,让诸侯王每个儿子都能封到领地,把一个大诸侯国从大的切成中的、中的切成小的,表面上是推恩,实际上是挖了诸侯国的根基,使诸侯王国的面积大幅缩水,对巩固中央集权起到很大作用;第二手,借酎金(祭祀太庙时诸侯助祭的献金)成色不足,一次夺了106个诸侯王的爵位,几乎把诸侯王的爵位夺光。这种大规模的罢黜非常罕见。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央政府实力非常大,大到可以任意削你的封,夺你的国。这是武帝时期独有的。

再一点,汉武帝开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朝相府权利向来非常大。汉武帝不信这个,他要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他的做法,不是废掉相国而是实行内外朝制:在全国选拔许多年轻人才,加一个侍中的头衔,和他在宫内一起制定政策,以诏书的形式发给丞相,丞相由国策的制定者成为了国策的执行者。

制定和执行,是两码事。执行,最多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制定规则,往往涉及利益的分配。汉武帝一下子把相国从规则的制定者变成执行者,所以武帝时期的13任相国,到后面几个,丞相府就破败不堪了,没有权力啊。

这个政策,到底好不好?也值得商榷。以前,和相国商量政策,相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决策的时候多了一层监督。现在变成皇帝和地位卑微的人制定政策,导致皇帝更加独裁。

汉武帝还创立了13部刺史制,把全国分为13个行政区.刺史的权力就是监督这个范围中的2000石以上的高官。也就是说他最早实行了中央政府的监察制度。

汉武帝是创造制度,制定规则的人,所以在文治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建树。

武帝评价毁誉参半

综合以上两点,汉武帝在文治武功上都有建树,他知道自己的历史责任,是一个有作为的人,而且他把秦代的国土扩充了一倍,现在的云、贵、川包括两广、黑吉辽,都收归中央政府管辖。所以他的贡献是非常大。

但这个人,历史上又称他为暴君,穷兵黩武。有没有呢 ?他

确实有着杀伐任性、暴虐无道的特点。

一个人,都有两面,有善、有恶。所以,每一个人都面临一个问题:抑制本性中恶的一面,光大善的一面。但是,作为皇帝,谁去克制他性格中恶的一面?没有有效的力量去克制。这样就导致武帝的人性,后期发生很大变化。

汉武帝这样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到了晚年却逼死了自己的皇后卫子夫,逼死了太子刘据,逼死了3个皇孙中的2个,导致他死的时候,没有年长的太子可立。

国赖长君。一个国家政治是否清明,某种程度上决定于国家是否由一个成年人掌握。汉武帝死的时候只有4个儿子,两个还不成器不能用。选来选去选了他的皇八子刘弗陵,著名的汉昭帝。

选择8岁的儿子作皇帝,那是不得已而为,那不是他的本意。理论上,40多岁的太子刘据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被他逼死了。幸亏,他立小儿子继位的时候,找了以霍光为首的5位顾命大臣,作为他8岁幼子的辅佐人,保持了政权的延续性。你想想,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晚年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汉武帝评价的复杂性

汉武帝评价非常复杂,有人说他暴君,有人说他明君;有人说他英雄,有人说他庸主。一直到现在,评价仍然有分歧。其实,汉武帝就是一个多样性的人,他本人的多样性,导致对他本人评价的多样性。

拿汉武帝对人才来看,他既爱惜人才,又不爱惜人才。汉武帝一朝一共用了13位丞相,6位死于非命。封建社会当官的人,一生中能做的最高的官,就是相国。但是汉武帝中后期,要谁当相国,谁都吓得要死。公孙贺是汉武帝时期的抗匈名将,他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姐姐,既是高官、又是名将、还是皇亲,汉武帝任命他做相国,他竟然趴在地上嚎啕大哭。他的哭声也让汉武帝潸然泪下,当然,汉武帝最后还是一咬牙走了。干了十几年,公孙贺全家灭族。

汉武帝手下的大臣汲黯曾经强烈批评汉武帝,说“天下人才早晚被你杀光”。汉武帝回答说,“天下人才杀不完,缺乏的不是人才,是发现人才的眼光”。一个皇帝这样说,少有。

他喜欢一个女人,可以对她很好。他喜欢卫子夫的时候,她的姐姐、弟弟,全部得到重用;他喜欢李夫人的时候,李广利就封了贰师将军。一旦不喜欢,他马上变脸。卫青受宠时,3个幼子都封侯;但他晚年,非常凄凉,3个儿子都失侯,长子卫伉还被杀。

汉武帝的多样性表现得太明显了。做皇帝的人,有了过错,两种办法,罪人、罪己。自我批评,罪己;拿别人出气,罪人。

他曾听信人言,认为太子刘据谋反,结果逼死了刘据和皇长孙,

而且把当时帮助太子的人也全部杀了。后来,当他知道“谋反”是个冤案,为太子平反的时候,又把镇压太子的人都杀了。这样的做法,等于把所有错误的做法都加罪给了臣子。

汉武帝是个性情中人,一生气就杀人,一高兴就封人,罪人的一面非常突出,但他在罪己方面也很了不起。他晚年曾下发《轮台罪己诏》,对44年对匈作战,耗尽国家钱财之事,进行自我批评;同时,调整政策,缓解矛盾,昭帝、宣帝继续这个政策,出现昭宣中兴。

所以,汉武帝既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暴君。说他是明君,是因为他知道其承担的历史责任;说他是暴君,则缘于他杀伐任性。

汉武帝这个人评价的多样性首先是他是一个多样性的人,比如说,你说他对女人好与不好,很难讲,好的时候非常好,差的时候非常差;他对人才怎么样?既爱惜人才又不珍惜人才;他对他自己,出现错的时候,既罪人又罪己。这种多样性导致我们现在对汉武帝的评价非常难办。


读者互动

问:汉武帝时期之所以实行“推恩令”而没有造成大诸侯反抗的原因是什么?

王立群:是因为诸侯王整个势力已经大大削弱,没有力量反抗,不可能再出现景帝时代叛乱的局面。

问:有很多专家认为,汉武帝没必要战匈奴,可以建长城抵御,这样的说法您怎么看?

王立群:这是一派的意见,按常理来说,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应当用贸易的办法,妥协的办法去解决是比较正确的,比较恰当的。但是由于汉初匈奴对汉族首先用战争掠夺手段,所以到武帝朝就用武力反抗匈奴。

再说草原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掠夺,在世界范围来看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用战争手段解决是一种解决办法,但是汉武帝战匈奴,应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以反侵略为主,后期是以征服为主。

问:请问,史学爱好者如何去读史书受益更大?

王立群:我们现在阅读史学的著作有两大问题,第一个是文字,《史记》是最通俗的,但是也有文字障碍;另一个障碍就是是否会进行提炼、归纳,这个不是朝夕之功。

我建议史学爱好者一方面读一部我们的书、听一听《百家讲坛》的播出,然后你去读史书相对应的篇章,读得差不多了,可以再有针对性的扩大一点,不要一上来就从《史记》读起。

问:读史给你的乐趣在哪里?

王立群:史以明智,史以明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