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死疲劳》中的莫言形象

《生死疲劳》中的莫言形象

《生死疲劳》中的莫言形象
《生死疲劳》中的莫言形象

《生死疲劳》中的“莫言”形象

[摘要]作家莫言以自己为原型创造了许多少年儿童形象。在新作《生死疲劳》中, 作家又塑造了一个“莫言”形象。“莫言”形象的复杂性在于, 他既是以作家为原型的丰满人物形象, 在作品中起着补充故事情节、讲述故事进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同时又是故事的叙述者, 是作品中的第三种声音, 他的叙述使小说呈现出典型的复调型叙事特征。“莫言”的存在是作家为寻找新的叙述方式而做出的新的探索, 也是作家对少年生活的再次回望。

[关键词] 莫言; 《生死疲劳》; 人物形象

许多论者都注意到了莫言小说中的儿童形象和儿童视角, 以此来论证莫言的创作是对自己的童年、对故乡的回望。这些儿童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大约七八岁, 他们性格内向而倔强, 孤独而善良, 相貌丑陋或智力愚钝, 无论在身体还是在精神上都处于饥渴之中。比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 《枯河》中的小虎, 《拇指铐》中的阿义等。另外一类年龄大一些, 可归入“少年”的行列。他们相貌丑陋, 嘴馋腿溜, 油腔滑调, 喋喋不休, 特别喜欢凑热闹, 什么事情也别想落下他。作为在饥饿和孤独中长大的莫言, 这两类形象无疑都有他切身的体验。莫言的大哥在一篇散文中提到: “当年作为家中最不起眼的孩子——莫言, 因为吃不好, 吃不饱, 所以显得特别‘馋’。因为过早失学, 又爱看闲书, 所以显得特别‘懒’。因为长得不怎么样, 又老穿哥哥姐姐倒下的衣服, 所以显得特别‘丑’。莫言在个别长辈眼里是令人生厌的丑小鸭, 是前脚猫, 成不了才的东西。”[1] 莫言则说自己当年很早辍学放牛, 因为无人说话觉得异常寂寞, 为了寻找乐趣他学会了自言自语, 从此养成了乱说话的毛病。这样, 作家童年的寂寞、少年的多嘴好动都在小说人物身上得到了复现。

也许感到这种种追忆的不满足, 在新作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 作家又塑造了一个“莫言”的形象。作家和“莫言”有诸多相似之处: 出生时间相近, 性格相仿, 成年后职业都是作家。这样, 人物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被作家用极其接近现实的叙述弄得虚虚实实, 似真似假。新时期小说中, 这种作家以真名进入作品的现象并不是首次, 先锋作家马原在《虚构》等小说中, 以真名“马原”进入小说并让他讲述故事、冒险、写作,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 我写小说。”这种自报家门的举动混淆了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等以往小说清晰的界限, 使读者迷惑于似真似幻的故事情节中。而在《生死疲劳》中, 作家尽管也以真名进入作品, 但除了“莫言”给人造成似真似假的感觉外, 小说在整体上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流畅性、逼真性, 叙事上向中国古典小说看齐, 因此作家说:“《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2]

而且随着文学理论的普及和叙述学的兴起, 大多数读者已经能够分辨出作家和叙述者、人物之间的区别, 不会将“人物”完全等同于作家本人。但在具体的文本中, 叙述者、人物和作家之间的关系又不是截然分开的, 他们之间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联系, 这就增加了区分真实作者、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难度。《生死疲劳》中, “莫言”形象的复杂性在于, 他是以作家为原型的人物, 同时又是故事的叙述者。

首先, “莫言”是作品中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自身虚构的特征决定了“莫言”与作家不可能完全同一, 只能是在以作家为原型的基础上, 渗入了小说中虚构的情境感和角色意识。如同作家所言: “任何一个作家——真正的作家, 都必然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编织故事, 而情感的经历比身体的经历更为重要[3] 。”叙事作品中人物有双重性特点: 行动元与角色。行动元决定着人物“做什么”, 而角色决定着人物“怎么做”。在《生死疲劳》中, 就行动元的功能来看, “莫言”在作品中起着补充丰富故事情节、讲述故事进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他这个“劣迹斑斑, 人见人厌, 但他却以为自己是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拉着蓝解放去看西门金龙和黄互助的浪漫情爱, 严重刺激了暗恋黄互助的蓝解放, 导致了后来蓝解放和西门金龙的精神癫狂; 又是他出点子让西门金龙和黄互助、蓝解放和黄合作同时

结婚, 说是以喜冲邪治疗西门金龙和蓝解放的疯病。这个做法结束了两人的癫狂历程, 并改变了四人以后的命运。后来“莫言”成了作家, 又是他将20多岁的庞春苗领到40 岁的副县长蓝解放跟前, 引起了两人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恋情, 使平地再起波澜, 蓝解放甚至为爱情放弃职位, 私奔异地。为了让蓝解放和庞春苗有处可去, “莫言”此时又恰到好处地出现了, 他为他们提供了落脚点。正是有了“莫言”的帮助, 几年后蓝解放成了“莫言”担任总编室的那家小报的编辑, 春苗则成了小报食堂的炊事员。因此, “莫言”在这里成了小说链条往前伸展的重要动力, 他如同一个魔术师, 随手拧动某个机关, 眼前便出现一个广阔奇异的天地。

就角色而言, 尽管“莫言”出现的地方不多, 但在所有次要人物中, “莫言”的角色无疑是最生动、最出色的。这其中也传达出作家对“莫言”的偏爱和基于自己个体生命记忆的熟稔与一往情深。“莫言”的童年形象小说中鲜有提及。随着小说的展开, 也随着“莫言”的逐渐长大, 小说对“莫言”的叙述也慢慢地增加篇幅, 这些篇幅大多集中在“莫言”11~18岁期间。他相貌奇丑, 行为古怪: 乱编顺口溜骂蓝解放, 结果被解放一弹弓从树上打下; 偷看胡滨的妻子白莲和人乱搞, 结果被电得尿湿裤子; 他还奇馋无比: 养猪现场会上, 所有村民都严格按照要求不去喝大瓷缸的糖水, 只有“莫言”这个“西门屯建屯一百五十年历史上最馋的小孩”不顾大队禁令去偷糖水喝。此外, “莫言”还多嘴多舌令人厌烦: 金龙精神“癫狂”后, 面对蜂拥而至的人群, “莫言”站在边上, 嘴巴一刻也不停: “‘他喝了两瓶景芝白干, ’莫言指点着地上的酒瓶子碎片说, ‘然后把柴油机油门按到最大, 啪, 灯泡爆炸了。’在浓重的酒气和柴油气味中, 莫言连说带比划, 其状滑稽, 像个手舞足蹈的小丑。‘把他弄出去! ’洪泰岳吼道, 嗓子有破锣音。孙豹卡着他的脖子, 使他几乎脚不点地出了机房。他还在解说,仿佛不把他看到的情景说出来就会憋死一样”[4]。“莫言”后来费尽心机进了养猪场, 却因为他的粗心导致猪瘟流行,大部分猪染病死去。作家这时忍不住评论这个肚皮像瓦罐,满嘴金黄色大牙的莫言: “莫言从来就不是一个好农民, 他身在农村, 却想念城市; 他出身卑贱, 却渴望富贵; 他相貌奇丑,却追求美女; 他一知半解, 却冒充博士[ 4] 302。”这段话自然也可视为作家的自嘲。但这个孩子却拥有别样的才气, 他喋喋不休却出口成章, 头脑聪明, 勤奋, 喜读报纸乃至能够背诵,在那个贫乏的年代里对知识有一种先天的向往, 尽管多事却心地善良。因此, 虽然叙述者对“莫言”的态度是调侃的、嘲弄的, 但在他身上无疑灌注着作家对少年时光深深的追忆和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其次, 就叙述者的功能而言, “莫言”成为作品的第三种声音。小说共有三个叙述者: 大头儿蓝千岁、蓝解放与“莫言”。小说前几章极少正面描写“莫言”, 偶尔会提及“莫言”成年后的作品。在小说第11 章, 西门驴的蹄子被折断, 原先勇猛威风的它成了废驴。小说避开了正面叙述, 而是引用了“莫言”的小说《黑驴记》来侧面描述: “女主人公迎春不知从什么地方捡回一只破皮鞋, 回家涮洗干净, 在鞋里边塞上了棉絮,鞋帮上缝上带子, 绑在残驴腿上, 使它的身体大致能够保持平衡。于是, 在1959 年春天的乡间道路上, 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单干户蓝脸推着一辆装满粪肥的木轮车, 赤着臂膊, 满面飚气; 拉车的驴穿着一只破皮鞋, 低垂着头, 走起来一瘸一拐”[4]。“莫言”小说的插入使故事的讲述避免了僵化的直叙, 使叙述显得充满变化、摇曳多姿; 而且这种间接讲述增添了除大头儿蓝千岁和蓝解放之外的第三种视角, 以此使“莫言”的故事不至于完全消失, 同时丰富了作品的声音, 使各种不同的话语在同时讲述, 呈现出典型的复调型叙事特征。因此作家说: “一部小说如果只有一个叙述者势必单调, 必然会出现很多的漏洞。为了让叙述变得生动活泼, 就采取了不同的叙述者来讲述不同的或者是共同的故事。莫言在这部小说里仿佛是在舞台中串戏的小丑, 不断地用他的小说来弥补双重叙事所形成的漏洞。”[5]

小说的前四部由大头儿蓝千岁和蓝解放之间对话的形式, 构成小说的主要结构。其中, 大头儿蓝千岁叙述了第一部“驴折腾”、第三部“猪撒欢”及第四部“狗精神”的一部分; 蓝

解放则叙述了第二部“牛犟劲”和第四部“狗精神”的另一部分。“莫言”尽管是叙述的第三种声音, 但在小说的第一部到第四部, 他只是起着辅助叙述者的作用, 插花似的偶一出现。直到小说最后一部“结局与开端”中, “莫言”的声音才由稀疏变为密集, 由起初的被讲述到后来主动讲述, 由辅助的叙述者变为独立的叙述者。至此, 在叙述的前两种声音停歇后,“莫言”终于从众声喧哗中独立出来, 他在宁静的气氛中讲述了故事的开始和结局, 成为小说中最后的声音。有意味的是,“莫言”在他的讲述中并没有少年时的喋喋不休、废话连篇,而是极其简洁地讲完故事, 内含悲悯之情。他的讲述使小说结尾和开头得以衔接, 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循环结构, 这种结构也暗示了生命的往返轮回, 对应了小说的题目和题记中的佛家之语, 表现出作家独特的历史观和生命观。

因此, “莫言”这个形象既简单又复杂, 既是以作家为原型的丰满人物形象, 又承担着独特的叙述任务; 既出于作品之外, 又内嵌作品之中; 既投入地演出, 又超然地观望。他的存在是作家为寻找新的叙述方式而做出的新的探索, 也是作家对少年生活的再次回望。[参考文献]

[ 1] 管谟贤. 莫言小说中的人和事[ J ] . 青年思想家, 1992 ( 1) :23-25.

[ 2] 莫言. 向古典和传统的农民致敬[ N] . 北京: 检察日报, 2006-01-27.

[ 3] 莫言. 恐惧与希望[M] . 深圳: 海天出版社, 2007: 304.

[ 4] 莫言. 生死疲劳[M] .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6.

[ 5] 莫言. 我是被饿怕了的人[N] . 广州: 南方周末, 2006-04-20.

《生死疲劳》的人物缺陷

李悦 故事中的角色是人,故事情节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所以人们经常说情节是性格的历史。莫言的《生死疲劳》塑造了一群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西门闹、蓝脸和洪泰岳,而西门闹则是1号主人公。 西门闹是一位善良、勤劳的好地主,土改时他的土地被“共产”,人被枪毙。西门闹死后在阎王殿上喊冤,阎王让他进入轮回,托生为驴、牛、猪、狗、猴五种动物,之后又托生为人—大头蓝千岁。莫言借用佛教的“轮回”,叙述西门闹的故事,只是在形式上让人变成五种动物,人与动物的转换并不是为了延续人物的成长过程,也不是为了挖掘人性的深度。而是将西门闹悬置在一旁,转而去讲述那些动物的故事。动物鲜活了,生动了,人物的性格却断裂了,僵化了。将人变成动物,莫言显然受了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的影响。卡夫卡在《变形记》中把人变成甲壳虫,只是使人在外形上异化,甲壳虫仍然背负着人的灵魂,从而便于探讨人处在困境中的可能性。人的变形,是为塑造人物和强化主题服务的。莫言没有能学会《变形记》的精华,只是学了皮毛。他笔下的动物不过转化了叙述视角,变化了时空关系,类似川剧的变脸,脸变心不变。动物性截断了西门闹人性的发展关系,或者说动物性取代了人性。西门闹的情感矛盾和心灵历程被动物的狂欢淹没了。卡夫卡在动物性与人性相比的落差中,完成的是对人性的拯救。而莫言恰恰相反,他消弱的是人性的尊贵与高傲,起初是有着敢于反抗的充溢着血性的西门闹,经过轮回变形,逐步成为痴呆、麻木的畸形怪胎蓝千岁。 小说的篇幅很长,故事很多,情节也很丰富,但是与西门闹有内在联系的故事与情节并不多。就如同莫言的语言膨胀已经远远游离于他的主题之外。读者看到的西门闹不过是个脸谱化的扁平人物。莫言并不在意去塑造一些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他在这部小说里是把所有 “一切来自土地的最终还将回归土地,”的人物都变成道具——演化主题的道具。他的主题是: 这一理念与他描述的半个世纪的中国农村的历史不搭界,描述历史成了莫言的第二主题,读者感觉着第二主题已经遮盖了第一主题。莫言也徘徊于两个主题之间,失去了起码的真实感与现实感。至此我们认识到这本小说原来是主题先行,图解理念的作品,难怪所有人物不过是莫言的道具罢了。 蓝脸与洪泰岳也是莫言的道具,都是脸谱化的扁平人物。 蓝脸是西门闹在雪地里捡回的孩子,西门闹收留了蓝脸,蓝脸拜西门闹为干爹,给西门闹当了长工。西门闹被枪毙之后,蓝脸娶了西门闹的妾迎春为妻。蓝脸在土改时分到了土地,不加入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终日劳苦于一亩三分的土地上,坚持了半个世纪,一直熬到人民公社解体。支撑他精神的是一个传统的小农观念:“亲兄弟都要分家,一群杂姓人,硬捏合到一块儿,怎么好得了?”他的性格是“一根筋”,认定一条理一直走到黑。莫言在《莫言对话新录》一书的305页中说:“一旦逃离了土地,农民没有了根本,蓝解放以进城当官的方式离开了土地,西门金龙以开发旅游的方式毁掉了土地,只有蓝脸,他坚守了土地,他是古典农民的活化石。”正是这块“活化石”寄寓了莫言关于“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理想,所以蓝脸成为诺奖评委马悦然等人眼中的英雄。马悦然等人只是从政治价值出发,并不了解中国的国情。这块“活化石”在中国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只讲“阶级斗争”的国度里,一个公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单干户只能毁灭——不在土改和合作化运动中毁灭,也要在人民公社运动和“文革”运动中毁灭。“文革”中有一句口号:“敌人不投降就让他灭亡!”莫言的那块“活化石”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敌人,怎么能不灭亡?脱离了社会环境的“活化石”是不可能存在的。 洪泰岳是与“活化石”蓝脸相对立的人物,与蓝脸构成了矛盾的双方。这位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农村干部,根红苗正,积极参与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文革”等共产党领导的各种运动。

讲话的阅读答案莫言

讲话的阅读答案莫言 导读:讲话 莫言 ①接到入伍通知书后,村里一个复员兵便登门来教导我:“到了部队,第一件事就是给新兵连首长写一份决心书,这对你的分配至关重要。如果你写得好,新兵训练结束后,就有可能让你去当文书或是给首长去当警卫员,而这两个职务是天生的干部苗子。”他还传授给我很多宝贵经验,高级的有如何取得首长的'好感,低级的有怎么样抢吃热汤面。 ②我遵循着他的教导,到新兵连的第二天,就写了一份决心书交给班长,让他帮我交给连首长。班长是个老兵,狐疑地看看我,问:“你家里有人当过兵吧?”我说没有。他摇摇头,好像不相信我的话。 ③也许真是那份决心书起了作用,团里举行大会欢迎新战友,要选一个新兵代表讲话,这事儿就光荣地落在了我的头上。我兴奋得一宿没睡着,大睁着两眼梦想自己的光明前途。大概是由文书而指导员,穿上了四个兜的军装,回家探亲挽着袖子,手腕子上套着手表,上海牌的,全钢防震,十九个钻。 ④欢迎大会那晚上,几百个新兵和团直的几百个老兵把团部礼堂坐满了。那是我第一次进入人间的礼堂,看着舞台上那猩红的天鹅绒大幕,还有那些华灯,心里激动得很严重。老兵和新兵拉着歌子,此起彼伏,声震屋顶。我想当兵真好,当兵实在是太好了呀!看到那些

精神焕发的小军官,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 ⑤大幕终于拉开了。一个老军官上台讲了几句开幕词儿,就请副团长讲话。副团长上来坐下,对着包着红布的麦克风念讲稿。那稿子的内容跟我写的差不多。副团长讲完了,我们使劲鼓掌。下面指导员讲话。指导员也是坐在麦克风前念讲稿,稿子的内容跟我写的差不多。指导员讲完了,我们使劲鼓掌。指导员下去后,主持会议的老军官说:“下边请新兵代表讲话。” ⑥在一片掌声里,我不知怎么样地上了台。我头晕,心跳。谁见过这样的大场面了。但这是光荣,是前途,是四个兜的军装,是上海牌手表,全钢防震,十九个钻。 ⑦我一屁股坐在那把坐过曹副团长、坐过新兵连指导员的椅子上。我望了一眼台下那一片眼睛就低头念稿子。我感到嘴唇不好使唤,喉咙紧张,发出的声音都是颤抖的。念了几句,便放了胆,嘴唇活泼了,嗓子松弛了,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像春雷一样在礼堂里滚动。刚刚找到感觉,还没过瘾,稿子就念完了。我站起来,立正,给台下人敬礼。然后转身,立正,给台后那些坐成一排的首长敬礼。然后又转身,找到台阶,在众目睽暌下,回到座位上坐下。我刚落座,就被班长狠狠地踩了一脚。我听到班长压低声音,恶狠狠地说:“你这个混蛋,彻底完了!” ⑧我当时就蒙了。带着沉重的思想负担回到宿舍,我问:“班长,怎么回事?”

《我的梦想》阅读练习

《我的梦想》阅读练习 ①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②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③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④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

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⑤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 ⑥我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⑦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⑧1973年,18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⑨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

读《生死疲劳》有感范文5篇

读《生死疲劳》有感范文5篇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出自《佛说八大人觉经》。意思是:那些疲惫,疾病和死亡都是由贪婪欲望引起的,清心寡欲,不争名利,身心都会舒适。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读生死疲劳有感 零零碎碎一个月的午休晚休前的闲暇时间,终于看完了一本莫言的《生死疲劳》电子本。 作为对莫言的敬意,总想写点什么。先是划了几句,觉得极不称心,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说我无能为力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上网,查看别人的读后感,受到一定的启发,因所言和自己的感受有想通之处,反倒受其影响,更加想不出更好的表达。只得尽可能用自己的几句话凑数。 这本小说的主要情节是:高密东北乡西门屯地主西门闹在解放后被枪毙,自觉委屈冤枉,先后转生为驴,牛,猪,狗,猴,最后成为一个患有血友病世纪婴儿,而全小说就是大头婴儿蓝千岁回忆叙述,借这些动物,以及被地主西门闹救了的一个长工蓝脸的儿子蓝解放,还有故事中起补充,增加立体的描述的“莫言”来叙述完成的。小说的叙述时段从1950年到20xx年,跨度长达50年,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

的精神。 看莫言的《生死疲劳》第一个感觉是:抓人心。小说从一开始“我”西门闹在阎王爷那儿叫屈喊冤的荒诞不经的描述,牛头马面两个既是民间神鬼故事的原型,又经过作者加工的新鲜形象送“我”投生。那鲜明的出神入化的语言特点,一下子吸引着你,激发着你继续读下去的欲望。以往看电子书,总是一次性的在几部图书间不停的游走,切换。可是自从开始看《生死疲劳》就没有动过去看其它电子书的欲望。而且,抓心挠痒,心猿意马,总想多一会时间可以多看一些。看莫言小说的缺点是:严重干扰了自己的工作,这也侧面说明莫言小说的魅力。读完此书,真真正正体会到莫言作为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真是名至实归。 正如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所讲: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说实话,之前我看过几次这句话,感觉又别扭又拗口,还难以理解,莫名其妙。现在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莫言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描绘,真正领略了莫言语言的风采。他的每一句话,看似不经意间,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而又琅琅上口,妙语连珠甚至有些地方如诗如词一般,押仄押韵,即使没有出声的朗读,目光扫过,也觉得起伏有致,韵味十足,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扎实的语言功底。莫言用四十三天的极短时间完成这样的一部上下五十年,纵横阴阳事的鸿篇巨着,真实令人佩服之至。六道轮回,不论写驴,写牛,还是写猪,写狗,都把这些动物的特征活灵活现表现出来,用这些动物的眼睛窥视人类的生活,视角独特,

《生死疲劳》莫言语录

《生死疲劳》莫言语录 2017-05-20装疯是块通红的遮羞布,往脸上一蒙,所有的丑事,一古脑儿遮掩了。 ——莫言《生死疲劳》透明的酒浆在空中散开,如同幽蓝的珍珠。 ——莫言《生死疲劳》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 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莫言《生死疲劳》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较纯洁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热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当胆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观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极其邪恶的。 ——莫言《生死疲劳》世间的万物就是这样,小坏小怪遭人厌恨,大坏大怪被人敬仰。 ——莫言《生死疲劳》就是这样,染病的猪大部分还是死了,煊赫一时的杏园猪场土崩瓦解。 死猪的尸体堆积如山,无法焚烧,只好挖坑埋掉。 坑也无法挖深,半米就出水。 无计可施的人们,在兽医们走后,便趁着夜色,用平板车,将那些死猪,拉到河堤,倾倒到滚滚的河水中。 死猪们顺流而下,不知所终。 ——莫言《生死疲劳》如果他们打的是一头猛烈反抗的牛,他们会心安理得,但他们打的是一头逆来顺受的牛,这就使他们心中生出

疑惑,许多古老的道德准则,许多神鬼的传说,在他们心里翻动起来。 这还是头牛吗?这也许是一个神,也许是一个佛,它这样忍受痛苦,是不是要点化身陷迷途的人,让他们觉悟?——莫言《生死疲劳》运动就是演戏,运动就有热闹看,运动就锣鼓喧天,彩旗飞舞,标语上墙,社员白天劳动,晚上开大会。 ——莫言《生死疲劳》属于他们的那个最后的夜晚寒风凛冽,几近全圆的月亮面孔青白,好像因水银中毒而死者的面孔,同样青白而阴森的光辉照耀着凝滞的水面。 ——莫言《生死疲劳》字体饱满,横平竖直,勾划有力,每个字都有怀孕的母羊那么大,引起观者的连声赞叹。 ——莫言《生死疲劳》我听到互助的惊叫声退到遥远的后方,而那手表走动的声音却大得惊心动魄。 我感到时间和空间凝结成一条刺眼的光带,而那咔嚓、咔嚓”的声音,则犹如一柄巨大的黑色剪刀,将那光带剪成片段。 西门欢的第一枪射空,在杏树干上留下了一个茶杯大的白洞。 第二枪正中目标。 在子弹击碎表壳的瞬间——数字分崩离析,时间成为碎片。 ——莫言《生死疲劳》硕大的月亮颜色如杏,坐落树头,使那些低垂的树枝更低垂。 有一个半疯的民兵竟然对着月亮开了枪。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 ..和加点字读音 ..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缄.默(jiān)媲.(pì)美狩.(shǒu)猎莫衷一是冥思遐想 B.牟.(móu)取蓬篙.(hāo)哂.(shěn)笑相形见绌深恶痛疾 C.挑衅.(xìn)狼藉.(jí)轩.(xuān)昂黯然失色翻来复去 D.绯.(fēi)红诘.(jié)责藏污纳垢.(ɡòu)粗制滥造期期艾艾 2.古诗文默写。(10分) ①,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②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中间小谢又清发。,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儿女共沾巾。(王勃《》) ⑤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青蒿——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它星散的生长在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一岁一枯荣的青蒿,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屠呦呦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们“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 A 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我们不能否认,通过屠呦呦和她团队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没有青蒿草的 B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是无法站在通往诺贝尔奖的大道上的。 正如屠呦呦女士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感言中所说:“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青年人,让我们也像青蒿一般。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1)为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成全成就牺牲付出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把它改成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4.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5分)

我的梦想(莫言)阅读答案

我的梦想(莫言)阅读答案 我的梦想 莫言 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

生死疲劳读后感(20篇汇总)

死疲劳读后感第1篇 “意犹未尽的连环;扯骨连筋的结构;精彩绝伦的叙述;鬼斧神工的笔法”。 这是我少有的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莫言的死疲劳之后的第一感悟,我把它写在了书的扉页上,当成一种读书记录。这是我长期以来坚持的习惯。 我以往也习惯、之后是期望着每读完一部好书,就能记录下点什么。但懒惰让我力不从心,所以今日还能写点这种流水账是奢侈。其实想想,这是一种莫大的遗憾,近些年来读过了不少好书,掩卷长思之时正是能集中回味到书中精髓、对自我有所启发的重点,而如果搁置太久了,任何好的精神启发也都在时间腐蚀中长了锈斑。 一个月的时间读一本书,这个时间在我的阅读习惯中算是太慢了。可是对于一本好书的阅读态度,我愿意是逐字逐句地抠,甚至是书快要读完之时,更习惯于放慢速度,似乎不愿看到它的终结,矫情地说就是“爱不释手”。死疲劳就是一本让我如此的书。 每位读者对同一本书的感悟不一样,评价自然不一样。在我看来,这是一本难得的好小说,尤其是在畅销书不忍瞩目、本土的好作家少之又少、文化贬值而堕落的中国出版环境中,这更显珍贵。能写出这种奇书之人,最终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其必然。

高中和大学,是我疯狂迷恋小说的阶段。在时间比金钱更宝贵的毕业后,这种爱好与兴致,以及有限的业余精力,已逐渐被社科类和传记书籍阅读所榨干。如今虽然也买小说如山倒、读小说如抽丝,却罕有一些小说还能打动我,包括国外经典译着。所以,感激莫言还能给一个80后供给很多童年成长与乡村活体验的共鸣,能让很多如今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在笔端变成游刃有余的常识。 如果为这部小说下几个简单的形容词定义,我能想到这样的词汇。恣意、夸张、形象、诙谐、辛辣、荒诞、讽刺。尽管这些字眼都十分庸俗,可是,当一本全虚构的小说能全部容纳这些词汇,已弥足珍贵。 每一个出名的作家,都势必写过一些优秀的作品。我还记得大学期间阅读张承志的黑骏马和北方的河、张炜的古船、余华的三部曲、苏童的米、妻妾成群等一系列作品之后的莫名激动,每个作家的成名作都有其含金量。上世纪很流行、也很尖端的先锋文学十分吸引人,但这些小说都应当归类为单色调作品。它们或多或少的只是从一个侧面打动和震撼了读者,要么是故事组接,要么是文字叙述,要么是文体结构,也要么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击中了你的某根脆弱神经,这种作品也包括贾平凹、陈忠实等人的乡土文学,甚至也包括了莫言早期的作品红高粱家族、酒国等。 死疲劳可称之为多色调作品。故事的设置上,以一位冤死的地主――西门闹,死亡后的六世投胎转世,依次从驴、牛、猪、狗、猴等动物视角,描摹出一幅中

莫言《生死疲劳》读后感

读莫言《生死疲劳》有感 佛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然,生死疲劳,一种世态。细及个人,是否身心自在,该是一种回头。 暑期,趁着经纶事务后无主神游,我无意中翻览到了莫言先生的长篇巨著《生死疲劳》。《生死疲劳》叙述的是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地主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莫先生是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死疲劳”的故事。让读者在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之中,一悲一喜。反观自身,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从孩提时期的至真至纯,到而立之年的圆滑世故,再到白发添鬓的稀松平常,这之间的每一步,都是我们用岁月注脚一个章节。我们用时间去辨认自己留下的笔记,我们用眼瞳去感知自己以外的一切。贪嗔痴怨,爱恨情仇,我们在亦生亦死之间,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面对回忆这本充斥着喜怒哀乐的厚重笔记,当我们闲下来,悉心整理时,我们会发现:“疲劳”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并非雷同。我这才发现,所谓的生死疲劳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生死,二为疲劳。生死是一个过程,疲劳只是一种对过程的反馈。天地万物,各循其道,存在即是合理。而佛家所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代表其一派生活态度值得尊重,却不一定需人人效法。每一个人,对生活总有其独特的理解方式,我谓之合理。 依鄙人愚见,“少欲无为”固然可以活得身心自在,落落洒脱,但“无为”二字,从某种程度上讲,渗透着一股浓重的腐气,在社会情景乃至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对部分人来说,这句古训是否该在国人身上继续发扬,有待商榷。

2020中考小说阅读预测题目与解析(上传)

2020中考小说阅读预测题目与解析 (共41页大多原创题) 目录 小说(记叙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公式之一 小说(记叙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公式之二 小说(记叙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公式之三 小说(记叙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公式之五 小说(记叙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公式之六 坑道口外,有一棵桃树 稗子不会躲开 秤 灯笼朱成玉 怪单方余显斌 槐花飘香申琳 烤饼里的深情王举芳 胖石匠张爱国 投缘凌鼎年 月光下的父与子孙海龙 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余君才 小说(记叙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公式之一 一、概括题。 答题公式: 1.概括事件 …(谁)在……情况下做……,结果…… 2.概括情节 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用短语或短句概括相关情节,分点列出。 3.结合语句概括人物形象 分点列出人物的性格、品质、精神特点十抄写相应的语句分析。 4.概括人物的情感(心理)变化 梳理一下文章的大致情节,在每一个情节中圈画体现情感(心理)变化的词语,或者找到相关的语句,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再分点列出。 例文一 大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

我有一个梦想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14.我有一个梦想 语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A.瞭.(liào)望赎.(shú)罪枷.(jiā)锁义愤填膺.(yīng) B.蜿.(wān)蜒蜕.(tuò)变镣.(liào)铐心急如焚.(fén) C.峰巅.(diān)兑.(duì)现磐.(pán)石骇.(hài)人听闻 D.祈祷.(dǎo)签署.(shǔ)撒.(sā)气摇摇欲坠.(zhu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A.萎缩汹涌澎湃不能自拔手足之情 B.戳子情同骨肉兄弟情谊不言而喻 C.隔移沙漠绿州摧残煎熬公之于众 D.歧视无济于事崇山峻岭生活真谛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之若素:心情紧张时,一如平时,泰然处之。 B.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C.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一样。形容极其焦灼的心情。 D.不言而喻:用不着说就可以明白。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C) A.我并非 ..没有注意到,参加今天集会的人中,有些人受尽了苦难和折磨。 B.只要 ..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C.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只有 ..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D.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 ..有一个 ..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 梦想。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 A.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 ....的情况向今天到会的和没有到会的人们公之于众。 B.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安之若素 ....,竭尽全力地把事情做好。 C.我们怀着义愤填膺 ....的心情,愤怒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读《生死疲劳》有感作文【高中高二800字】

读《生死疲劳》有感 生死疲劳出了也很长时间了,一直没看,主要原因是不敢看吧。像檀香刑,要不是有人力荐,一定不会看,等到真的看了,果然无法消受。生死疲劳倒没有像想象的那般暴力。或者说,是另一种暴力。莫言在书中随心所欲的叙述,开始使我感到新鲜和惊喜,后来则是感到不悦。再加上他把自己也在书中安排上一个角色——这个角色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人物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样的安排,使得作者对整个故事,故事中人物的控制越发专制。到了最后,主人公西门闹转世成猴,两年后又被蓝开放打死,这样的情节已经很明显的是作者对结尾的刻意安排,而莫言还觉得不够,终于忍不住自己跳出来,对故事中人物的归宿做个交代。 我想莫言一定很爱他的这些角色们,所以一定要给他们安排一个结局。可这也恰恰说明了,这些角色之于莫言,并非是独立的人,而只是他创造出来的角色。他像上帝爱子民一样的爱着他造出来的那些人。我想起了余华,他在介绍自己的创作感受时曾经过类似这样的话:"写到后来,就不是我在替他们说话,他们自己站起来,说出的话让我也感到惊讶。"也许是因为先入为主,莫言这种包办一切的做法让我感到有些不适。

这就是我为生死疲劳挑出的最大毛病吧,或许,这也不是一个毛病。我还记得刚刚看第一部分驴折腾时我的惊喜,正如你所说,莫言疯狂了。而他随心所欲的语言也感染了我。可是再往下来,牛犟劲,猪撒欢,还是这样。也许是因为我听了莫言太多的疯言疯语,已经疲倦,或者是作者自己感到了疲倦,猪撒欢一段让我觉得,生生死死的轮回,真是会让人疲劳。好在最后一大部分狗精神,不管是因为作者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完全站在动物的视角叙述,还是作者有意为之,叙述成了两个角色两个线索共同的推进,倒是让我重拾对生死轮回的信心。 另一方面,整本书都充满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让我联想起,理发店里手艺出众的师傅在为顾客理发的时候时不时的耍着剪子。可是换个角度说,能让一把剪刀上下翻飞盛开出美丽的花,莫言终究是实力雄厚。

莫言《生死疲劳》解读4

你好,欢迎来到「益伴」。 今天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叫做《生死疲劳》,本书共有47.6万字,我会用6期的内容为您来讲解本书的精髓,本期是讲解的第4期。 西门闹二次转世投胎成了牛,但是最后被西门金龙火烧时,仍屏着最后一口气走到了蓝脸的土地上。 摆脱了牛的皮囊后,西门闹的记忆便再次回来了,他决定找阎王去讨个理,并且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再投胎成畜生了。 西门闹的心愿能实现吗?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解读。 01 阎罗殿上,阎王淡淡地对西门闹说道:“是的,你西门闹是一个被枪杀了的好人,但这个错误已经难以挽回了。我没有权力让你作为西门闹重生,而且你已经轮回两次了,也应该知道西门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你的子女们都已长大成人,你的尸骨也已经腐烂成泥了,为什么你就不能忘记这些不愉快的往事,去享受幸福的生活呢?” 阎王说的并非没有道理,西门闹心中虽忘不掉那些沉痛的记忆,但毕竟他在人间已是一个亡故的人了。 ? 就在西门闹犹豫之际,阎王趁机说道:“西门闹,念你前世为人时多有善举,为驴为牛时又吃了不少苦,这一次,我送你去一个遥远的国度当富家子弟,你爹是那个国家最年轻的市长,你娘是个温柔美丽的歌唱演员,而你将会是他们的掌上明珠,长大了也是风光无限。这样的安排总可以了吧?” 西门闹想着,这样也罢,从此以后不再去管过往的那些恩怨了。 可是阎王又一次欺骗了他,当他再次睁开眼时,他居然成了一头小猪,并且排行十六,而给他接生的正是西门金龙和黄互助。看到这一切,西门闹气得用绝食来抗议,因为他想快点返回阎王殿找阎王评理去。 可是西门金龙这个不孝子,居然把它的头按到母猪的身上,想硬逼它吃奶。西门猪就是紧闭双眼不理睬;见此状,黄互助推开西门金龙,接过他手上的西门猪,然后一手轻轻地拍着西门猪的屁股劝它喝奶,一手握住母猪的奶头,对准西门猪的嘴巴轻轻地挤了几下。 也正是这几下猪奶水,让西门猪彻底放弃了绝食的念头,并激发出了猪贪吃的本性,因为它没有想到猪的乳汁竟是如此的甜美、芳香。

2020-2021学年部编本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人:严绪忠) 一、积累运用。(26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淮南秋雨夜,。(2)临风一唳思何事,。 (3),泥香带落花。(4),草色入帘青。 (5)无丝竹之乱耳,。(6),欲上青天揽明月。 (7)浊酒一杯家万里,。(8),小桥流水人家。 (9)抽刀断水水更流,。(10),衡阳雁去无留意。 2.根据拼音规范书写下面的汉字。(4分) (1)秀qí(2)宽yòu (3)芥dì(4)niān 轻怕重 3.选出下面文言语段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A.止,通“只”。 B.为,算是。 C.具,准备好。 D.就,靠近。 4.选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3分) 革 A.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的,同学们站在烈士纪念碑前饮水思源,缅怀 .. 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B.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 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 .... 感到恐惧。 片刻,让 C.学习需要劳逸结合,长时间读书或做作业之后,可以在窗前伫立 .. 紧张的精神适当放松。 D.“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潭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 ,便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妙手偶得 .... 5.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 学习造成的。

B.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 疼的问题。 C.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措 施。 D.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 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享受审美乐趣。 ⑴获得思想启迪⑵有所感悟和思考⑶受到情感熏陶⑷加深理解和体验 A. ⑵⑴⑷⑶ B. ⑴⑷⑶⑵ C. ⑶⑵⑷⑴ D. ⑷⑵⑶⑴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诗歌鉴赏(4分) 春日晚望(宋?左纬) 屋角风微烟雾霏,柳丝无力杏花肥。 朦胧数点斜阳里,应是呢喃燕子归。 7.诗中哪个词点明诗题中的“晚”?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柳丝无力杏花肥”。(2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9-11题。(8分) 胡翰传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奚谷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先达之门。同郡柳贯以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 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①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②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

莫言《我的梦想》阅读答案

莫言《我的梦想》阅读答案 我的梦想莫言 ①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②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③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④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⑤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 ⑥我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⑦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⑧1973年, 18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⑨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⑩1978年,我23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

莫言《生死疲劳》解读6

今天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叫做《生死疲劳》,本书共有47.6万字,我会用6期的内容为您来讲解本书的精髓,本期是讲解的第6期。 在上期的解读中,西门闹投胎成了狗。在为狗的这一世里,他经历了蓝解放的婚变、西门金龙被炸死、西门屯生命的日渐衰败,这使他对仇恨二字,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01 当西门闹的灵魂再次来到阎王殿时,阎王问他:“西门闹,你心中现在还有仇恨吗?” 西门闹犹豫了一下后摇了摇头。 “这个世界上,怀有仇恨的人太多、太多了,”阎王悲凉地说:“我不愿意让怀有仇恨的灵魂再转世为人,但总有一些怀有仇恨的灵魂漏网。” ? “我已经没有仇恨了,大王。”西门闹说道。 “不,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得出你还有一些仇恨的残渣在闪烁,”阎王说,“我将让你在畜生道里再轮回一次,但这次是灵长类,离人类已经很近了,而且时间很短,只有两年。希望你能在这两年里,把你所有的仇恨都发泄干净,那时便是你重新做人的时辰。” 西门闹点头答应了,然后阎王便带着他看了西门狗死后的一段世间事。 蓝解放和庞春苗安葬了蓝脸和西门狗后,本想在西门屯耕种蓝脸留下的土地,度过他们的余生。没想到蓝解放当年在省委党校的一个同学找到了他,对他的人生遭际表达了一番感慨后,颇为厚道地给他安排了一份在文展馆里当副馆长的工作,庞春苗也可以重新回到新华书店里工作。毕竟庞春苗的父亲是抗美援朝老英雄,出于照顾之心,组织上便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恢复公职,回归县城,又可以奉养老人,这对蓝解放和庞春苗来说无疑是大好之事。于是他们就这样回到了县城,住进了庞春苗父亲的家里。 蓝解放每天骑着自行车去文展馆上班,在这样冷清寒酸的单位,所谓副馆长不过是个名分而已,因为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他管。而庞春苗也回到了书店里工作,她也是每天骑车上下班,下班时总会买点鸡胗或羊肉回去,好让父亲与蓝解放喝上几口,生活也算融洽。

莫言《我的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莫言《我的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7分) 我的父亲 莫言 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蒙师是我们邻村的范二先生。我听祖母说过,父亲因调皮被范二先生用戒尺打肿手掌的事。祖母说父亲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死这个老混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 ②在我参军离家前近20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其实他轻易不打人不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 ,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后悄悄说:“你爹来了! ”,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 片空白, 好大一儿才能缓过劲来。不仅是我怕,我的哥哥姐姐也怕。不仅是我们怕,听姑姑说,他们那一代人,我的那些堂姑、堂叔也都怕,我听姑姑说她们年轻时,姐妹们在一起说笑, 听到我父亲远远地咳嗽一声, 一个个立即屏气息声,等我父亲走了才慢慢活泼起来。 ③曾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怕父亲,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也曾经与两位兄长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 ④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在家门口右侧的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子给我剃头。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充满慈爱的说:这个小牛犊! ⑤还有一次是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因为一时找不到大人,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 大石头。父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了他肩上,当我们摇摇 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 ⑥近年来,父亲有好几次谈起当年对我们兄弟管教太严,言下颇有几分自责之意。我从来没把父亲的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得到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 成绩还不好说。 ⑦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他在私塾里所受到的教育确立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

读《生死疲劳》有感

生死斗士——读《生死疲劳》有感 莫言,一位文学领域中的斗士。这样形容是对莫言及其创作精神的敬仰。他的坚毅与勇敢创作品质,大胆而无畏的创作精神,用斗士并非过之。 随着去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莫言头上,莫言热,莫言作品热,着实的盖过了冰雪封存的整个中国大江南北,在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寒冷的冬季里,如平地刮起了一股暖流,迅速地从央视直播厅扩散开来,灼射在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身上,温暖着身体,沸腾着心灵,驱逐着寒意。这股暖流更如“蝴蝶效应”,激起了千万文学爱好者的好奇——争先一睹莫言作品的“飓风”。一时间,知名出版社,各大网站——忙碌地不亦乐乎;非正规小商小贩,更是争分夺秒——油印机彻夜不眠,印刷纸滚滚翻腾,装订机咔咔响彻四方。中国就有这样的热情劲,这种抓经济,促生产的革命精神,早在解放初期“大炼钢铁”时,就留下了传统。而千万文学爱好者中,有万千人此时正迷惑一个问题,“莫言何许人也”?这也许正是中国自古文化推广的一种悲哀吧。 以现实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是文学创作里最危险的一个工种。莫言以“斗士”的勇气和胆魄,从事着他喜爱的事业。执着与智慧,练就了他的写作技巧——“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传说、历史与当下”。 这样的构思与描述,在当今改革开放、言论更加自由的中国,是可以被接受的。历史终归历史,在政治家眼中,历史是一面镜子,就如我们穿衣看镜一样,不合适,换一套,往美观整理自己。而莫言的写作,也是“一直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人,超越了地区和种族。” 这样的构思与描述,正是诺贝尔文学奖选择莫言的理由,“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在世界文学领域中,新颖脱俗,具有史诗般意义的。 莫言是“生”的斗士,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为年轻时的探索热情和挑战传统的勇气而自豪,同时也为因用力过猛所造成的偏差而遗憾。” 他以斗士的精神,尝试了很多作家未敢尝试的领域。他用圆滑的笔尖,巧妙地触碰着尖锐与深刻;用幽默诙谐的文字,无情的召唤出读者笑声中的泪花;更用真实的情感,描述着一个个主人公的悲壮人生。 《生死疲劳》第一主人公西门闹,是一位“死”的斗士。他轮回在生死之间,以不屈精神和顽强意志,以驴、牛、猪、狗、猴等的超意识形态,一次次出现在与他瓜葛相连,爱恨交织的人群中,展现着超常的能力和凡人无法比拟的智慧与洞察力,在畜生道里轮回了半个世纪的冤魂,最后以不同寻常的世纪婴儿“大头蓝千岁”,回归到人的行列里。 西门闹的愤世,从事情本身的客观来看,是对他的不公,但从社会的发展史来分析,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