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安大学人行天桥荷载实验计算报告

长安大学人行天桥荷载实验计算报告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检测报告 检测内容:单桩静载荷试验 目录 一、前言 (4) 二、项目概况 (4) 三、地质概况 (4) 四、检测依据 (5) 五、现场检测 (5) 六、检测结果 (6) 七、检测结论 (7) 八、附图表 (7)

一、前言 受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梧贵高速公路第二施工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委托,我公司对其在建的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K76+940~K77+025段的复合地基进行抗压静载荷试验,用来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该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按合同约定此次共试验了三个试验点,试验采用单桩复合压板试验,承压板尺寸为1.0×1.0m。所试点位由甲方、监理选取,试点编号由甲方提供。外业试验于2010年12月02日至2010年12月20日进行。 二、项目概况 表1

三、地质概况 根据甲方提供的《不良地质地段表》,K76+940~K77+025属水田地段,为冲积灰色淤泥质粘土和褐黄色软塑状饱和粉质粘土,软土平均厚度6.0m,其下为可~硬塑状粉质粘土。 四、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2、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有关设计及变更文件。 五、现场检测 1、加载方式 现场试验最大加载量按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2倍即300kPa进行,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30kPa,总堆载量360kN。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承压板1.00m×1.00m,板底铺设50mm中粗砂找平层,试坑底开挖至基底标高,坑底面积为 6.00m×6.00m。采用电动油压千斤顶加载、工字钢搭设堆载平台、沙袋堆积提供反力,最大压重量360kN。 2、荷载及沉降测量 荷载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试桩沉降则通过承压板四边对称架设的位移传感器,测试仪自动记录测量,所有位移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由脚手架钢管构成的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基准桩中心与承压板中心

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考试题

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考试题 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水平受荷桩的工程性能主要体现在桩与的相互作用上,最后是体系的破坏。 2.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定义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达到前,或出现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变形所对应的。 3.当桩的直径或边长大于时,应设置4个位移计进行沉降测量。 4.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基桩静载荷试验的方法按受力方式可分为、 和三种静载荷试验的方法。 5.按我国现行规范规定,对工程桩应进行单桩和抽样检测。 6.地基土的载荷试验可分为载荷板试验和载荷板试验,两者之间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7.低应变可以用于桩身的检测,不能对桩的进行评价。 8.低应变法中一般分析的物理量是,其分析方法一般常用、。 9.当一根灌注桩埋设3根声测管时,需要测量_个剖面;埋设4根声测管时,需要测量个剖面。 10、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且不得少于根。 二、选择题(单选、多选) (以下10题为单选题,每题1分) 1.静载试验法属于。A.半直接法B.间接法C.直接法 2.引孔打入桩属于。A.挤土桩B.非挤土桩C.部分挤土桩 3.按照郑州市专家论证会意见,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检测数量是:竖向增强体单桩静载试验不少于总桩数的;单桩复合地基试点的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0.5%,且均不少于3个试点。 A.5%, B.0.5%, C.1% 4.设某回填土地基处理深度为1.8m,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静载试验采用正方形压板的面积至少应为m2。 A. 0.5, B.0.25, C.1

5、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定义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A.达到破坏荷载前B.出现不适合继续承载的变形所对应的。 A.最大荷载 B.最大加载量 C.陡降起始点 6、在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充分发挥的条件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的桩称为桩。 A.摩擦型, B.端承型, C.端承摩擦型 7、在SI基本单位中,长度的计量单位是。 A.m; B.cm; C.mm 8、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复合地基。 A、承载力特征值, B、承载力设计值, C、增强体的强度 9、褥垫层在复合地基中所起的作用有。 A、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B、减少应力集中, C、调整桩、土应力比 10、换填垫层的作用主要是。 A.节省工程造价, B.提高浅基础下地基的承载力, C.施工方便 (以下5题为多选题,每题2分) 1.复合地基与桩基的差别是。 A、地基与基础的差别, B、不同基础形式的差别, C、不同地基形式的差别, D、都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E、都是传递上部结构荷载的结构构件 2.单桩静载试验中,基准桩与试桩的距离应。 A、≥3D1(试桩直径D1,较锚桩直径D2大)且≥2m; B、≥3D2(试桩直径,较锚桩直径小)且≥2m; C、≥4D1(试桩直径,较锚桩直径大)且≥2m; (锚桩直径,较试桩直径小)且≥2m; D、≥4D 2 E、工程桩检测中排桩的中心距离小于4D时,只需≥3D(试桩、锚桩中的较大直径)且≥2m。 3.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时的沉降稳定标准为1小时内沉降量。 A、≤0.09mm;

某人行天桥跳跃荷载下振动分析与测试

Han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2018, 7(3), 303-312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fa5951292.html,/journal/hjce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fa5951292.html,/10.12677/hjce.2018.73035 Vibration Analysis and Field Test of a Footbridge under Human Jumping Load Changhui Cui1, Zhiqiang Zhang1,2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Key Laboratory of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Mar. 15th, 2018; accepted: Mar. 28th, 2018; published: Apr. 4th, 2018 Abstract By combining the methods of field test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vibration under human jump-ing load of a footbridge in Nanjing was studied, and tuned mass dampers (TMD) were used to con-trol vibration and carry out comfort design.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structure was developed by ANSYS software for modal analysis and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es with different human jumping load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TMD. Ambient vibr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get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actual acceleration responses of the structure under single person and multiple people jumping with and without TMD were compared.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first vertical frequency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is less than 3 Hz, and the vertical maximum acceleration exceeds the threshold value of the code;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TMD, the acceleration is reduced obviously, and TM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human induced vertical vibration of the bridge. Keywords Footbridge, Dynamic Properties, Dynamic Response Test, Vibration Serviceability, TMD 某人行天桥跳跃荷载下振动分析与测试 崔常慧1,张志强1,2 1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收稿日期:2018年3月15日;录用日期:2018年3月28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4日

工程质量检测合同

JC-HT-002 常州期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合同补充协议 发包人(签章): 承包人(签章): 订立日期:年月日

发包人(全称):(简称发包人) 承包人(全称):(简称承包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为进一步明确双方在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现就双方签订的工程质量检测合同签订以下补充协议: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期工程 工程地点: 工程面积:总建筑面积共计约万㎡ 二、检测范围及内容: 检测范围为:期工程质量检测具体范围包括小区内所有地上、地下建筑和户外各项配套工程(具体房号)。 检测内容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要求及江苏省、常州市有关规定按工程竣工验收要求需进行的与本工程有关的全部检测项目[包括常规检测、专项检测、备案检测等(含土壤、空气有害物质检测、大体积砼测温、水电检测等);但桩基检测、沉降观测、幕墙专项检测不在本合同范围内。 三、检测项目及检测数量:本工程所需检测项目及数量(桩基检测、沉降观测、幕墙专项检测不包含在内),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建筑工程规范、建筑工程统一验收标准、设计要求、常州市新北区质量安全监督站具体规定的检测项目内容及数量,并必须满足工程竣工验收要求。(包含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按相关要求须新增的项目) 四、检测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规程; 2、建筑工程统一验收标准;

3、设计要求; 4、常州市新北区质量安全监督站的相关具体规定; 5、专项检测方案; 五、检测费用: 1.经双方商定,原《期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合同》中第六条合同价款和支付方式 条款中的约定全部作废。 2.本工程质量检测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 大写:(暂定),小写:¥元(暂定)。 工程的全部检测项目[包括常规检测、专项检测、备案检测等(含土壤、空气有害物质检测、水电检测等);桩基检测、沉降观测、幕墙专项检测不含在内,检测费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包干,综合单价为元/㎡,总建筑面积约万㎡,合计:约万元。 以上单价无论何种原因均不予以调整、改变,按规划面积按实结算。 3.如属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复检项目,全部由承包人自行负责所有复检费用,发包人不承 担任何费用;如非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复检项目,复检费用由相关责任单位承担。 六、检测费用支付方式: 1.工程整体形象进度达到±0时支付检测费总价的20%; 2.工程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后支付检测费总价的20%; 3.工程质量专项验收通过后且空气有害物质检测结束后,支付检测费总价的40%; 4.余额20%在本工程竣工资料移交至常州市新北区建设工程档案馆后且经专业审计单 位审定后 10 日内全部付清。 七、发包人的义务: 1、负责向承包人提交本工程有关设计资料和技术要求。

设备安装分包合同模板(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3317-48 设备安装分包合同模板 (完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设备安装分包合同模板(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甲方:乙方: 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赵家垭一级电站机电设 备安装工程劳务分包达成如下协议,为了明确甲、乙 双方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合同法》和《建设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有 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以下条款,以资共 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赵家垭一级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 程 二、工程地点:慈利县朝阳乡金龙村(距县城50 公里) 三、工程内容:完成现有需改造机电设备的拆除 (含运出洞外)以及4台水轮发电机组(1#机组大修)、 3台进水闸阀、油水气系统、自动化系统(配合主机改

造)、高压开关柜、升压站设备、直流系统的安装及电缆敷设,主机电气设备试验调试及试运行等所有工作(详见安装工程量清单)。 四、工程价款及工程结算: 乙方的报价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和部分设计,该总价包括完成工程施工内容所需的人工费、设备转运费、消耗性材料费、施工管理费、生活费、安全措施费、工程保险费以及建安税金等所有费用。工程结算以施工图工程量为基础,根据最终完成的工程量及单价进行结算。 五、工程工期及进度: 1、根据甲乙双方商定,乙方在20xx年8月10日前进场施工,20xx年 10月 30 日前完成电站所有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 2、在乙方安装过程中,如遇不可抗拒自然因素等非乙方原因导致的工期延长,乙方不能向甲方索赔任何费用,但工期可考虑顺延。 3、乙方必须满足甲方的总体安排,主机安装考虑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报告编号:07地基(J)02 检 测 报 告 ××检测中心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设计单位:×××设计院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公司 检测单位:××检测中心 项目参与人员: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采用1只QYL50型千斤顶加载,承压板顶面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对角的2个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读。加载量由千斤顶上的精密压力表控制(承载板试验装置见图3-1-1)。 图3-1-1 承压板载荷试验装置 2、试验方法 采用分级对试点进行加载。试验标准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 ①加载与卸载分级:分8级进行加载。 ②沉降观测时间:每级加载前后测读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1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3、终止加载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沉降量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②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③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4、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①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②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水泥土搅拌桩

地基静载试验

地基静载试验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地基静载试验 工程名称:玖玖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 委托单位:南昌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 江铃汽车集团江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八年二月八日 一、概况 (一)工程概况 南昌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在朝阳洲原玖玖电子总厂内,朝阳洲中路南侧,朝阳洲南路北侧,开发新建玖玖大型商业综合体工程。该项目由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江西赣南地质工程院进行勘察。该项目基础设计为桩基础,桩基由江铃汽车集团江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施工。设计采用钢筋砼机械钻孔灌注桩,设计钻孔直径1500mm、设计钻孔深度50m、最大扭矩为,有效桩长不小于18m,且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不小于3D。该场地分为两个区块,TB09地块为商业综合体,主楼18层,裙楼5层,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基础为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砂砂岩。TB04地块为幼儿园及文化活动站,幼儿园3层,文化活动站6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约,基础为桩基础,桩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场地基坑面积约,周长约609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 (二)检测目的与任务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时设计要求,检测目的为:

通过地基静载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检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随时与业主和设计院进行沟通,保证检 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检测工作执行规程、规范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二、工程地质概况 原地貌单元属赣江I级阶地,原始地貌为赣江冲积阶地,场地地势整体平坦。 根据江西赣南地质工程院勘察报告,地质土层摘录如下: 1. 杂填土 场地内各钻孔均有分布。杂色,稍湿,松散,欠固结,不均匀,高压缩性,主要由粘性土、碎石,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组成,近期回填。层顶面埋深,层顶面标高~,层厚~,平均厚度。 2.粉质粘土 场地内各钻孔均有分布。灰褐色,软塑-可塑,中等压缩性,局部含铁锰质结核,无振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细砂。标贯实测击数区间值为4~7击、修正后击数3~6击,平均击数击。层顶面埋深~,层顶面标高~,层厚~,平均厚度。 3. 细砂 场地内各钻孔均有分布。黄白色,稍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碎云母片,级配差,局部夹薄层粘性土。层顶面埋深~,层顶面标高~,层厚~。 4.粗砂 场地内除少部份钻孔缺失外均见及。浅黄、黄白色,稍密-中密,饱和,颗粒呈棱角型,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级配差。空间分布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标贯实测击数区间值

双洞路人行天桥工程勘察报告

1 勘察工作概况 1.1任务由来 我院受内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对其拟建的内江市邱家嘴双洞路人行天桥场地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提供设计、施工等所需的岩土资料。 1.2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内江市市中区邱家嘴转盘,拟建人行天桥呈“工”字形,由北向南横跨双洞路。拟建人行天桥主桥跨度43.05米,宽4.50米,主桥、梯道、缓梯道均采用钢箱梁。 1.3 勘察目的与任务 1.3.1 目的 根据拟建场地的地质条件和拟建物的性质,本次勘察工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对场地进行详细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主要目的查明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做出评价,为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和岩土技术参数及预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1.3.2 任务 本次岩土勘察的主要任务是: 1、查明场地及临近地带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及地层结构,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及其类型,分布范围及对建(构)筑物的影响。 2、测试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提供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 3、查明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判定地下水对砼结构、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 4、对地基的稳定性及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推荐持力层,对基础类型及埋置深度,采用的物理力学参数提出建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提出工程措施意见;对勘察工作进行质量评述。 1.4 勘察依据 1.4.1 依据

1勘察合同 2委托方提供的《内江市邱家嘴双洞路人行天桥规划图》(1:500)电子版 1.4.2 规程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TJ064-98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9-92) 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9 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内江市人行天桥工程勘察技术任务书(详勘)》 1.5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 经勘察和资料收集,拟建场地原位于冲沟及其斜坡地带,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1.1条、3.1.2条和3.1.3条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的划分标准,拟建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岩土勘察等级定为乙级。此次勘察为直接详细勘察。 1.6 勘察工作的布置、完成及质量评述 1.6.1 勘察工作的布置 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赴实地踏勘,根据有关规范和设计桩位,沿拟建人行天桥梯道共布勘探点7个,在钻孔中取样10件进行现场点荷载试验,勘探点的深度以进入中风化基岩5米左右终孔。 1.6.2 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 1、工程测量 钻孔孔位、高程和勘探剖面均由我队技术人员采用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

(完整版)工程项目总承包合同模版

合同编号: ###################光伏工程 EPC总承包合同 发包人:###############公司 承包人:****************公司 合同签订地: 2015 年10 月06 日

第一部分:合同协议书 本协议由(以下简称“发包人”)与(以下简称“承包人”)于2015年10月06 日商定并签署。 鉴于发包人拟建设位于###################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发包人接受承包人以人民币(¥万元)承担本工程勘测、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设备监造、调试、验收、培训、移交生产、性能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保修期限的服务,经发包人和承包人充分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双方遵照执行。 1、合同工程总承包范围 包括本项目的全部勘测、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设备监造、调试、验收、培训、移交生产、性能质量保证和工程质量保修期限的服务过程,承包人协助发包人申请电力接入和相关验收工作,电力接入费用和验收费用由承包人承担。承包人不承担项目监理费用和项目本身的财产等保险类费用。 2、合同由下列文件构成 (1) 合同协议书; (2) 合同条款及合同附件; 3、总承包合同总价 合同固定总价为人民币万元(¥万元)。 杜绝人身死亡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主要设备的损坏事故;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杜绝重大垮(坍)塌事故;避免和严格控制一般安全事故。 5、质量目标 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及安装工程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并符合以下标准: GB/T953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18479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软基处理工程专业分包合同

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 项目 编号 签订日期:年月日 签订地点:

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 工程承包人(以下简称甲方): 工程分包人(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甲乙双方就路基软基施工CFG桩工程专业分包事项,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1、乙方资质情况 营业执照号码: 发证机关: 资质专业及等级: 复审时间及有效期: 2、工程专业分包内容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分包范围:路基CFG桩软基处理 工程内容:甲方负责提供砼运送至施工现场,场地平整、弃土外运、(其它人工、机械费、材料费用均由乙方承担)。乙方负责完成:机械进、出场、钻机就位、对位、机械施工场地内调迁、钻孔、成孔、砼灌注,配合进行桩检等相关作业。 3、分包工作期限

3.1开始工作日期:开始工作日期:年月日,结束工作日期:年_月日,总日历工作天数为:天。 3.2工期如需顺延,必须经甲方同意,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4、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按承包合同(指甲方与业主、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总承包合同或其他承包合同)关于质量的约定、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执行,质量标准为: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本工程必须达到业主、建设单位质量评定标准:_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5、合同价款 5.1本工程合同总价暂定为人民币:元,(大写:)。最终总价以经甲方签认的乙方实际完成的合格工作量乘以清单固定综合单价为准。 5.2本工程的各项清单固定综合单价,(详见附表一),均为一次包死,不予调整。 5.3本合同清单固定综合单价包括了为实施本合同内容所发生的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出场费、临时设施的建设与拆除、劳务、材料(不含甲供料)、机械、燃油、电费、管理费、利润、安全生产费、文明施工费、停机损失、保险等以及完成施工图明示或暗示工程量涉及的所有责任、义务、风险、费用、税费。 5.4本合同清单固定综合单价已包括了甲方应与乙方结算的所有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要求 1)一般情况下应加载至复合地基或桩体(竖向增强体)出现破坏或达到终止加载条件,也可按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加载。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复合地基或单桩(竖向增强体)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 2)承压板边缘(或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承压板(或试桩)与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之间的距离均不得小于2m,基准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基准桩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m。 3)加荷装置宜采用压重平台装置,量测仪器应有遮挡设备,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每个单体建筑在同一设计参数和施工条件下的测试数量不宜少于3组,并不小于总桩数的0.5%~1%;试验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8d;所有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加荷计量装置均应每年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率定,并出具合格证。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如下: 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通常取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其计算方法见复合地基参数计算。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当同一工程的面积置换率为多种时,对于重要工程,应分别对几种置换率取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检测,对于一般工程可选择面积置换率相对较低,作用荷载相对较大的位置进行测试。 3)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的3倍。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应防止试验基

静载检测技术基础理论考试(师)B

2011年江苏省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技术培训班 静载检测技术基础理论考试(检测工程师)B (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姓名考试号得分 身份证号单位 第一部分客观题部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第十条:制度公开、。 A.数据公开 B.接受监督 C.人员公开 D.收费公开 2.弦式钢筋计的可测频率范围应大于桩在最大加载时的频率的倍。A.1 B.1.2 C.1.5 D.2 3.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 A.≥2d且>2.0m B.≥4d且>2.0m C.≥2d且>1.0m D.≥1d且>2.0m 4.快速维持荷载法每级荷载的持载时间最少为 h。 A.1 B.1.5 C.2 D.3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规定:为设计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数据的灌注桩施工时应进行。 A.低应变检测 B.抗压试验 C.超声波检测 D.成孔质量检测 6.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在桩身埋设应变式传感器,目的是确定桩身开裂荷载。如出现下列情形,则证明开始开裂。 A. 某一测试断面应变不变,相邻测试断面应变突然增大 B.某一测试断面应变不变,相邻测试断面应变突然减小 C.某一测试断面应变突然增大,相邻测试断面应变也随之增大 D.某一测试断面应变突然增大,相邻测试断面应变可能变小 7.在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中,埋设传感器的纵剖面与受力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10°。这是因为。 A.为了保证各测试断面的应力最大值及相应弯矩的测量精度

B.为了便于传感器安装和仪器接收 C.为了保证各检测数据能参加平均,不会出现无效数据 D.以上均不正确 8.地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采用的是0.5 m2园形承压板,它的有效影响深度约为 m。 A.0.5~0.8 B.1.1~1.5 C.1.5~2.0 D.2.0~2.5 9.岩基载荷试验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面积为 m2。 A.1.0 B.0.5 C.0.1 D.0.07 10.压力恒定时,液压千斤顶的出力只与有关。 A.压力 B.压强 C.活塞面积 D.活塞行程 11.检测工程师应是中级以上职称,且持有检测技术培训合格证书。下列不属于其职责范畴的是。 A、负责检测方案的实施; B、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C、检测报告的签发; D、检测数据的分析并编写、审核报告。12.竖向承载水泥土的强度为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A.28; B.30; C.60; D.90 13.进行桩身内力测试,测定土层摩擦力,传感器埋设断面距桩顶和桩底的距离。 A.不宜小于1 倍桩径; B.不宜小于2 倍桩径; C.不宜小于1 m; D.不宜小于0.5m。 14.地基土浅层平板试验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2,承载力特征值可取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A.s/b=0.01~0.015; B.s/b=0.08; C.s/b=0.08~0.012; D.s/b=0.015。 15.静载荷试验,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的±10%。A.本级荷载 B.分级荷载 C.分析荷载 D.特征值16.当单桩水平承载力按桩身强度控制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倍为单桩水承载力特征值。 A.0.5; B.0.8; C.0.9; D.1.0。 17.如果有5根试桩承载力的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且低值承载力并非偶然的施工质量造成,则按规范要求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取值。 A.舍去最高值,取4根桩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 B.舍去最低值,取4根桩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 C.依次舍去最高值后取平均值,直至满足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 D.以上均不正确。

(renx)九龙坡团结路人行天桥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人行天桥 荷载试验检测实施方案方案编写: 方案审核: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2011年04月12日

一、工程概况 人行天桥位于团结路口。团结路口西邻杨家坪步行街,东靠直港大道,南接杨家坪横街。该天桥平面呈环形布置,在四个近桥墩处通过人行梯道及自动扶梯下至地面。 主线天桥跨径布置为:4×28.431m(呈“环形”布置,其中轴线半径为18.1m),全长113.724m,1号钢梯道全长17.554m,2号钢梯道全长19.827m,3号钢梯道全长19.814m,4号钢梯道全长17.785m。自动扶梯平行于1~4号钢梯道设置。 人行天桥桥面宽3.8m,1~4号钢梯道宽2m,自动扶梯宽1.54m。主线天桥上部结构均为等截面直腹板钢箱梁,箱梁梁高1.1m,底宽1.8m,顶宽3.8m。下部结构采用墩柱+独桩的结构形式,墩柱横桥向宽度为1.0m,纵桥向宽度为0.8m。标准墩为T形墩,异型墩为倒L形墩(墩轴线和箱梁轴线偏心距为0.4m),墩顶的横桥向宽度均为1.8m,与钢箱梁底缘宽度保持一致,其上布置两个板式橡胶支座。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为1.5m。 钢箱梁和钢梯道采用Q235qC和Q345qC钢焊接,其中天桥箱梁除顶板、底板、腹板和墩顶横隔板采用Q345qC钢外,其余均采用Q235qC钢。预制梯踏步上与栏杆焊接的预埋钢板采用Q235qC钢。桥墩及梯柱采用C40混凝土,桩基、预制梯踏步板采用C30混凝土,梯脚处梯踏步采用C25混凝土,桩基护壁采用C20混凝土。 设计人群荷载:4.33kN/m2 天桥桥下净空:桥下行车道净高大于5m,桥面净高大于2.5m 最大纵坡:1.50%;横坡:双向排水,坡度1% 桥面宽:3.8m;梯道宽:2m;自动扶梯宽:1.54m 抗震设计要求:抗震烈度6度,按7度构造设防 图1 团结路口人行天桥平面图(单位:mm)

活动房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办公室活动房 施工承包合同 发包人:(以下称:甲方)承包人:(以下称:乙方)为顺利完成建设项目施工任务,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甲方决定将该项目交由乙方施工,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办公室活动房施工工程。 二、工程地点:。 第二条承包围:为办公室活动房施工图纸包含的全部工程量。 第三条承包方式:包工包料、包机械设备、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包文明施工、包自负盈亏。 第四条质量标准: 一、所有工程必须一次性达到合格标准,对不合格项,乙方必须无条件返工或整改,直到验收合格为止;对重大质量隐患,甲方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乙方确保所施工的活动房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具有力强、质轻、拆装方便、采光、通风、防寒、隔热、防腐、防震性能良好等性能,整体造型以甲方确定认可的图片为准,并保证以下活动房质量及性能: 1.抗震七级,抗风十级; 2.二层楼面设计可承动荷载150kg/平米; 3.活动板房使用寿命十年以上。 三、安装质量标准按国家规及行业要求以及乙方和厂家提供的工程安装设计说明,同时必须满足甲方设计使用要求。 第五条合同工期:根据甲方指定工期,确保30个工作日完工。 第六条合同价款: 1、本合同为固定单价包干合同。其中楼房综合单价为270元/m2,平房为240元/m2(建筑面积), 工程量按照甲方实际验收合格实收工程量进行结算。上述价款含乙方完成本合同项下施工工程直至经甲方验收合格后交付及质保期的工程材料采购、设备机械、人工、运输、加工、装卸、管理、安全文明施工、验收、利润、税金等一切费用,乙方确保满足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及甲方设计使用要求。本工程办理结算时,乙方须提供由地方税务部门开具的建安工程发票。 2、除施工过程中发生由甲方要求的设计变更的工程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外,乙方不得因其他原因提出调整工程造价,其他签证一律无效。

中建——检测试验分包合同

中建——检测试验分包合同 检测试验分包合同 合同编号: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ion Construction & Developing Co、, Ltd XXXXXXXXX项目之检测试验分包合同 总包方:分包方:合同订立地点:合同订立日期: XXXX 工程检测试验分包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工程检测试验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筑面积: 第二条承包范围及工期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材料试验,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具体包括:普通混凝土、普通砂浆配合比试验,力学试验;

钢材力学试验;钢筋焊接试验;土壤标准击实试验,回填土干密度含水率试验;防水材料试验及水泥、砂、石砖等建筑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等。 第三条价款与说明 1、合同总价暂定为:人民币元,大写:元整。 2、本合同检测费用总额由各项发生的费用累计,合同单价按发布收费标准(详见附件)的收费基础上常规检测项目单价下浮 %(或按建筑面积固定综合单价元/m2)计算。如发生非常规检测项目,单价由甲乙双方另行商确。 合同单价为固定综合单价,包括乙方按本合同要求完成相应工作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直接费、管理费、税金以及当地政府规定应缴纳的其他费用等),不论市场价格波动和政府政策性调整,在工程结算期内,合同单价不作任何调整。 第四条付款 1、本合同无预付款。 2、付款方式:1) 付款为一季度付款一次,乙方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25日向甲方递交本季度按合同约定支付的费用汇总表和请款报告,甲方在收到报告后于次月的18~25日向分包方签发付款证书,在签发证书的下月3~10日,以网上银行汇款的方式支付进度款。支付甲方确认金额的85%,本工程全部结构封顶支付10%,甲方委托乙方工作完成,资料全部交齐双方办理完结算后2个月内支付剩余5%。

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 检 测 报 告 ××检测中心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设计单位:×××设计院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公司 检测单位:××检测中心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图1 各试验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采用1只QYL50型千斤顶加载,承压板顶面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对角的2个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读。加载量由千斤顶上的精密压力表控制(承载板试验装置见图3-1-1)。 图3-1-1 承压板载荷试验装置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技术方案

XXXX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1.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 验项目位XXX。该工程基础采用CFG桩,桩径400mm, 混凝土标号为C20。1#、 2#、3#、5#、6#、7#楼桩间距为1450m m×1350mm,8#楼桩间距为1400m m ×1300mm,9#楼桩间距为1500m m×1300mm,呈矩形布桩。桩数及桩参数 见表1。 大唐名村名人居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参数表1 2.检测依据

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3.检测项目及目的 3.1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静载试验 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法 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4.检测工作量 4.1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2)单桩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试验 检测数量30%。 5.现场试验(检测) 5.1复合地基抗压静载试验 5.1.1仪器设备 (1)试验加载装置

反力系统:采用堆载反力装置组成,油压千斤顶加载,具体布置详见下图1。 1台超高压电动油泵站。 (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 荷载用液压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测定。使用仪表包括: 1套RS-JYB型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 1只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4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该系统控制超高压油泵进行自动加载、自动补载,自动判稳;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程0~50mm,以量测桩身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沉降,沉降量由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读并被系统自动记录。 5.1.2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