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2、原始文化

⑴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也就是说无论哪个种族,人类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是一致的,而同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演化进。⑵、各族文化都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向前进化,当前不同发展程度的各种文化代表了在这条进化路线上的不同阶段。⑶、整个世界是依据自然法则进行的,无论是对于有机的运动,还是对于社会运动来说,都是如此。因此他认为社会科学的解释和自然科学的解释是一致的,都是把事件包含在自然、经验法则下来解释。

3、文化

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由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社会规范总和。其特点有:⑴单一归属性;

⑵、功能性;⑶、习得性;⑷、共有性;⑸、相对稳定性;⑹、完整性需要理论。

4、索绪尔

索绪尔是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他指出语言是一种集体的习俗,这就是说,反映在语法、语源、语音等方面有许多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这表明人类的语言有某种共同的结构。他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构成这一系统的元素是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实体。换言之,语言基本上是一个由对比和相互关联的元素构成的结构。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答:摩尔根认为家庭和婚姻形态是经过五个形态发展起来的:⑴、血婚制度家族,基于同代人的集体婚配,只以辈份差异为分类标准;⑵伙婚制家族,基于禁止兄弟姐妹婚配的集体婚配,无嫡系和旁系之分;⑶、对偶婚制家族,集体婚配向偶婚的转变形态,偶婚的萌芽,明确地区别嫡系和旁系;⑷、父权制家族,基于家长为中心的婚姻;⑸、专偶婚制家族,基于偶婚。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答:怀特以为人类获取能量的增长是文化进化的标志,技术发展是整个文化进化的基础。文化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和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有关。他把整个人类文

化的进化历史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人类依靠自身体内能量的阶段,如狩猎、采集等原始人的最早经济活动。(2)通过种植和饲养把太阳能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能源的阶段,如古代文明的园圃,畜牧业活动。(3)通过动力革命,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作为能源的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化工业国家的出现。(4)核能阶段,指的是核能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普遍利用,作为工业动力源泉,其中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答:在人类历史上,一定时间内暂时站在历史的前台的民族,并不是他们的文化先进,而仅仅是他们文化中的有限部分——社会组织迫于特殊环境(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需要,在调适文化对环境变动中强化了社会组织,强化了社会组织富聚富余能量和集中使用富余能量的行政权威,这种权威可以把他们推向历史的前台。但是,如果这种权威运用不当,在经过短暂的繁荣后,便退出了历史的前台。而以前相对落后的民族也有使用这种行政权威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权威,那么该民族也就站在了历史的前台。这就是往往落后民族成了后起之秀的原因。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答:民族是靠文化维系着的人们共同体,它是以文化为纽带、相对稳定的、完整的社会集团。种族不是社会集团,而是基于社会特征差异而划分的生理性人们共同体。二者区别在于:(1)民族间差异是后天学习得的社会特征,个人由于学习的对象不同,是可以改变其族籍的;而种族差异是先天性的生物差异,个人在其后天无从改变生理特征。(2)民族特征不具备可遗传性,父母的民族归属不通过教与学则无从获得,相反,子女经外族收养可以习得外族特征以及族籍;而种族特征是代代相传的遗传结果,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证明。(3)民族特征非个人自身的特征,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在社会活动中才体现出来,它是社会现象;而种族特征是个人身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如瞳孔、皮肤颜色等,它是生物现象。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答: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文化与社会功能是相关联的,它是一个完整的有其内在的组织的活动着的总体,在这样的总体中,每一种文化的组成单位都在不断运作并发挥特有的社会作用,即这一切文化的构成部分都有一定的社会

功能。他们把文化看成物质和精神的工具,理所当然,工具总是有功能的,他们声称借助于这种工具来解决特殊的问题,这就是文化的功能。

功能主义学派的贡献很大:(1)该理论的研究导致了人们对文化内部结构的深入探索,因为文化有其内在结构是文化因子功能分析的必然归属,这与鲍亚士学派的研究互为补充,给当代民族学的文化提供了基础。(2)该理论的研究,把文化研究引上了实用性的轨道。以前的民族学家总致力于历史的复习和考定,热衷于文化活化石的发掘,而忽视了对当前的效用,无视文化是一个活机体,是足以左右人的生活的有用体系。自从结构功能理论研究后,人们才醒悟民族与文化的直接联系,从而使民族学摆脱欧洲中心论的束缚,走向研究当代社会民族的新境界。(3)该学派理论的研究,大大有利于深化人们对具体文化的独立完整性的理解,在另一个角度上,与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相互补充,给当代民族学建立自己的族际关系原则奠定了基础。(4)田野工作,集约型的分析研究,指导文化不是各部分的单独结合,而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统一的整体,为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建立了很大的功绩。

当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由于时代的原因,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它只是静态也认识和提出了作为客观事实的统一整体,而对于主观的侧面,他们几乎是全然漠视的。该理论虽然主张将文化作为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但是没有解答文化何以取得这种有机联系,在统一的世界中有多少文化的主旋律等问题。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答:地理决定论者看到的仅仅是地表条件能影响一个民族文化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取向,一个民族所处生境能提供何种物资及数量的多少,将最终规约该民族有关文化因子的存废和发展前景,自然条件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使民族文化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地表条件无力决定该民族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以及生活习俗中制约消费的文化因子。这是地理决定论产生的认识根原。

处在同一生境下的不同民族不一定有相同的文化特点,因为民族文化特征是各民族社会的产物,自然条件对文化的作用必须透过社会才能实现其影响力。而且,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汰选、应对、调适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例如,一起生活在湖南、贵州两省交界一带的汉族、苗族、侗族,可以说地表条件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文化方面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说,地理环境对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最终决定文化的因素,真正创造和发展文化的只能是人和其结成的社会。由此可见,地理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