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奈达翻译介绍

奈达翻译介绍

奈达翻译介绍
奈达翻译介绍

尤金·A·奈达(Eugene A.N ida),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2011年,8月25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世长辞,享年96岁。

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接着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

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所大学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到非洲讲学。

编辑本段相关理论与著作

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馀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考书。奈达的第一本专著是1946年出版的《<圣经>翻译》(Bible Translating),最有影响的是1964出版的《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其次要数《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系与查尔斯·泰伯合著(1969)。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 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 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鹭毛”(郭建中,2000 ,P63) 。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郭建中,2000 , P67) ,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a cold. ”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刘宓庆,1998 ,P122)

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因此,如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原句译为“他靠传染来思维,象感冒一样获得思想”,这样,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地表达。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

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

扩展阅读:

1

1.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Language and Culture ---- Contexts in Translat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6

次印刷

?2

2.《新编奈达论翻译》谭载喜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11月第二版

?3

3.https://www.doczj.com/doc/fa2187315.html,/fygs/show.aspx?id=3377&cid=6

开放分类:

中国翻译理论

严复,中国介绍近代思想的第一人,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 林纾翻译理论: 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 (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 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 (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 A. 洋务时期的翻译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 B.维新时期的翻译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 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 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 贡献:“善译”说 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 他的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 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 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 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 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 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 (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 (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翻译思想: ⑴关于“直译与意译”; ⑵关于“信与顺”; ⑶关于“形似与神似”. 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瞿秋白的“绝对正确,绝对白话”和“信顺统一”的思想,郭沫若的“创作论”的翻译思想。成仿吾的“批评的建设”和“建设的批评”的文艺翻译批评思想即诗歌翻译思想。 中国传统译论的特点: (1)、以中和为美 ,讲求和谐; (2)、尚化实为虚 ,讲求含蓄; (3)、重感性体悟 ,讲求综合 鲁迅主要理论贡献: 1. “易解、丰姿”双标准论, “移情、益智”双功能说; 2.“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3.“重译”和“复译”的思想; 4.翻译批评:“剜烂苹果”的思想; 5.“翻译应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狂人日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真正意义的白话小说。 瞿秋白翻译思想: 1 、关于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的思想; 2、关于翻译与中国现代语言建设的思想郭沫若翻译理论和思想:整个翻译思想的灵魂--创作论. 1、翻译家不是鹦鹉名士; 2、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3、风韵译; 4、共鸣说; 5、生活体验论; 6、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成仿吾翻译理论和思想: 1. 文艺批评:翻译批评思想; 2. 诗歌翻译理论与思想; 3. 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顺”派

论中国两千年的翻译和翻译思想

论中国两千年的翻译和翻译思想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简言之,翻译便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同时,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有将近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初期。 中国古代的翻译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古代的佛经翻译阶段,中国早在公元初期就开始了翻译活动。我国最早的翻译活动是从佛经翻译开始的。中国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产生于东汉,盛于唐,延续至宋。佛经翻译经历了由个人翻译转为集体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的过程,期间出现了译主、证义、笔录、参议等多职场的译场。隋至唐朝中叶是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及不空被世人誉为“四大译师”.玄奘不仅译出了75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向外国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但随着晚唐以后佛教在印度的逐渐衰落,我国在宋末以后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在长期的佛经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门创建了口译笔译相结合的集体翻译。之后就是科技文献翻译阶段和文学翻译阶段。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期间,是欧洲国家逐步建立近代科学体系的时期。期间,西方殖民主义大国的耶稣会教士打着“科学传教”和“儒教合一”两面大旗,携带科学书籍进入了封闭多年的中国大地,从而在我国引发了一个翻译高潮。在鸦片战争至四五运动这段期间,最著名的是翻译家严复。他翻译了《天演论》以及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对20世纪的翻译作了巨大的贡献。此外,还有马建忠,梁启超等人都对翻译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翻译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帷幕开启。林纾是中国大规模译外国小说的第一人。1900年,他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是第一部中译洋小说。林纾的译文采用口述加笔译的方法,是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使读者倍感亲切。林纾的数量之巨,译作之广,创造了无人能及的记录。 五四运动是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作为新文化棋手的鲁迅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鲁迅在30多年的时间里,翻译了14个国家100多位作家的200多部作品,鲁迅主张直译,译文要尽量忠于原文,以信为主,以顺为辅。茅盾也是很著名的翻译家,他提出了论译者的三个条件,翻译文学的人一定要是研究文学的人,一定要是了解新思想的人,一定要是有创作才能的人。陈西莹的论形式,意似,神似三境界,他认为,译者在译书前,不应自己先下定下一个标准,而是以原文的标准为标准,所以译文学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信。 虽然说翻译最根本的目的是传递原文内容,但是在传递过程中,意者对原语文化的认同、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翻译的目的等方面都决定了意者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翻译。几千年以来,意者们一直在争论到底该采用直译还是意译,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最好的翻译方法。有时信达雅三标准是很难兼顾的,我们要考虑读者群体,考虑翻译时涉及的文化及语言习惯的差异,译者本身的素质等等,不过有争论才有进步,我相信翻译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DOC)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 —近代中国八大翻译家 1.严复的“信达雅” 2.鲁迅的直译 3.林语堂的美学 4.郭沫若的创作论 5.朱光潜的艺术论 6.傅雷的神似 7.钱钟书的化境 8.许渊冲的竞赛论 1 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2 鲁迅 宁信而不顺(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Lu has translated & introduced 200 works by 100 authors from 14 countries, half of which are in Russian. ?The first period:(1903---1919) ?While he was in Japan.in 1903年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和雨果的《随见录》中的《哀尘》以及编译的《斯巴达之魂》。 ?In 1907,《红星佚史》cooperated with Zhouzuoren. ?In 1909,《域外小说集》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的思想 ?鲁迅先生主张翻译“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反对顺而不信。鲁迅所主张的“宁信而不顺”中的“不顺”,就是在翻译时,“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而“其中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 ?其实,韦努蒂早在1986年在其发表于Criticism28(Spring)的一篇名为

“TheTranslator’Invisibil时”的论文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异化翻译” 的概念(参见Robinson,1997:97).但这个概念真正产生国际影响是在其名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于1995年出版之后。另外,补充一点,我国传统译论中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异化翻译”概念或提法,但其中并不缺乏“异化翻译”思想。追溯起来,唐玄奘的“五不翻”之说已经有明显的“异化翻译”思想雏形。 玄奘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异化翻译”进行归纳和理论总结的入。宋初高僧赞宁的“六例”说(详见王宏印,2003:78—91;陈福康,2000:38--42),则“大大地推进了玄奘的‘五不翻’理论”(王宏印,2003:80),可以说,赞宁发展了玄奘的古典“异化翻译”思想。鲁迅的“宁信而不顺” 之说(详见王秉钦:2004:1 10—127)在现代意义上与“异化翻译”理论有诸多类似。概括起来,我国传统译论中的异化翻译思想有如下内涵:1)作为翻译方法,其内容包括a)音译,b)直译,c)保存句法形式;2)作为文化策略,其内容包括a)保证佛典的准确、庄严和神秘,b)丰富汉语语汇,引进新的表达法;c)医治国人“脑筋糊涂”的毛病(即“改造国民性”);3)作为文化理念,它含有一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参看本文注释2)。 ?其实鲁迅的“异化翻译”思想中也含有一定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如,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1931)中将中国的译文读者分为三类.并主张对不同的读者要有不同的译文:“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 丙,有识字无几的。而其中的丙,则在‘读者’范围之外…… ?至于供给甲类的读者的译本,无论什么,我是主张‘宁信 ?而不顺’的……我还以为即使为乙类读者而译的书,也应 ?该时常加些新的字眼,新的语法在里面,但自然不宜太多,以偶尔遇见,而想一想,或问一问就能懂得为度。必须这样,群众的言语才能丰富起来”。 鲁迅的主张是正确的。但其中还是难免有些文化“精英主义”意识,即异化翻译的读者主要是少数文化精英。这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中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有些类似。但韦努蒂比较极端.而鲁迅则灵活、现实得多,因为他完全注意到了“乙类”读者的重要性。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汉语言文学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梁林歆许明武 摘要:以国内1979至2013年共35年来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学位论文等共2688篇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等方面对国内关于奈达研究的历史概况和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并结合统计数据探讨其在中国的接受与融合,力图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奈达翻译接受 一、引言 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14~2011)是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长期供职于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任执行秘书。奈达著述极丰,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在奈达所著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一书的封底介绍,他单独或合作出版书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张经浩,2005:59)。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受重视程度最高,国内译界对其可谓“家喻户晓”,以至出现“言必称奈达”的“奈达现象”。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曾这样评价奈达:奈达的观点,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是奈达的名字你不可能不知道(林克难,2012:81)。然而,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的接受与影响,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如何更加准确把握“奈达现象”传承流变的过程,厘清奈达翻译理论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有必要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

受进行一番探究,以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中国大量接受西方翻译理论的现象提供分析方法。 二、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据知网检索,国内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是郑南渡刊载于《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2期上的《奈达》(郑南渡,1979:44)。距其代表性著作《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问世已有15年之久。但随后直至1986年以前,国内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每年也只有两三篇,至2005年突破百篇,2012年达至374篇,创下历史之最。 笔者于2014年3月20日以“奈达”为主题并含“翻译”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以下为各个时期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 (一)研究数量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译界对国外翻译理论的引介与吸收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融合了更多的西方翻译理论与思维元素。为便于文献梳理及分析,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79到1999年头21年的平缓期(共发表论文148篇)和从2000到2013年后14年的上升期(共发表论文2540篇)。如图1所示,从论文年度发表数来看,在平缓期内,1980年出现空缺,1979至1986年每年发表的论文也只有两三篇,共计14篇,表

奈达

西方现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试图对翻译研究这个古老的课题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式和翻译技巧。奈达(EuguneA.Nida)的理论就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突出代表。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的标准。 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正因为有了他,美国翻译研究领域才有了自己的“明星”,美国翻译理论也得以在二战后不断呈现后来居上的状态。 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世长辞,享年96岁。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理论就介绍到中国,并成为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考书。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谭载喜1999,xv-xxi 第一阶段: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或描写语言阶段(1943-1959)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特

别是关于《圣经》的翻译研究,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深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者Edward Sapir, L. Bloomfield 等的影响。通过借鉴乔姆斯基转化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使自己的翻译理论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第二阶段:翻译科学说和翻译交际说阶段(1959-1969)这个阶段的研究成就,对于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起了非 常关键的作用。1964年他出版了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索》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对这一时期奈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加以综述,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翻译科学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这里所谓的科学是指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Nida et al,1969:vii)即采用一种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解释翻译过程。 2.翻译交际说: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Transalting means communicating.这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 3.动态对等翻译说:这是奈达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理论。所谓动态对等具体说来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Nida et al,1969)。 4.翻译功能说: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源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ranquickly.(2)JohnhitBill.(3)JohngaveBillaball.(4)Johnisinthehouse.(5)Johnissick.(6)Johnisaboy.(7)Johnismyfather. (三)奈达翻译理论的经历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描写语言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43年发表《英语句法概要》,止于1959年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第二阶段始于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止于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翻译科学探索》、《信息与使命》。在这10年中,奈达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标志着其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奈达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翻译理论创建了新的理论模式———社会符号学模式。奈达在继承原有理论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将语言看成一种符号现象,并结合所在社会环境进行解释。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也具有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是含义更加明确。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奈达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说,在两千年的西方翻译思想发展史上,奈达的研究成果之丰是名列前茅的。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并拓展了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地。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也说明,某

中国翻译理论

一、佛经翻译时期 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人,太子,博学多识,笃信佛教,弃王位而向佛,游化西域,后旅居中国,通晓汉语,注重修行,译经20多年,多是直译。“义理明晰,辩而不华”,《明度五十校计经》,开后世禅学之源。 支谦——《法句经序》 支谦(三国):月支人,博览经籍,莫不谙究。世间伎艺,多所综习。遍学异书,通六国语。孙权时(二二二―二五二)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于世。约三十年间,译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反对译文尚质,主张“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首创“会译”,译文加注也始于他,《法句经序》是中国首篇重要译论。 鸠摩罗什——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 鸠摩罗什(六朝),印度人,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后到了中国长安,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提出了表现原作文体风格问题,促进了六朝佛学繁荣和隋唐佛教诸宗形成。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释道安(晋代):著名佛教学者,讲授《般若经》。他不懂梵文,通过同本异译比较研究翻译。他貌丑心慧,“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后,对佛经进行注释,凡二十二卷。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为后世佛经注释作出范例。还总结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具有翻译本体论意义。 (一)胡语里边,倒装句很多,翻译时必须要改过来,使之顺从汉语语法,适应中文的结构; (二)胡语的经典文字质朴,而中国人喜好文字华美,翻译时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在文字上不得不加以润饰,以便流通; (三)胡经原原本本,十分详细,尤其是颂文部分,同一意义往往要反复三、四次,翻译时,对这些重复的句子要加以删略;

奈达翻译理论动态功能对等的新认识

To Equivalence and Beyond: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ugene A. Nida for Bible Translating1 Kenneth A. Cherney, Jr. It’s been said, and it may be tru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those who divide people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who don’t. Similarly,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Bible translation—approaches that divide translations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that refuse. The parade example of the former is Jerome’s claim that a translator’s options are finally only two: “word-for-word” or “sense-for-sense.”2 Regardless of whether he intended to, Jerome set the entire conversation about Bible translating on a course from which it would not deviate for more than fifteen hundred years; and some observer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come to view Jerome’s “either/or” as an unhelpful rut from which the field has begun to extricate itself only recently and with difficulty. Another familiar dichotomy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al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ng on one hand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more properl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n which see below) on the other. The distinction arose via the work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Bible translating: Eugene Albert Nida (1914-2011).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especially Bible translating, without Nida. Not only is he the unquestioned pioneer of modern, so-called “meaning-based” translating;3 he may be more responsible than any other individual for putting Bibles in the hand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at they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1 This article includes material from the author’s doctoral thesis (still in progress), “Allusion as Translation Problem: Portuguese Versions of Second Isaiah as Test Cas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Drs. Christo Van der Merwe and Hendrik Bosman, promoters). 2 Jerome, “Letter to Pammachius,” i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4), p. 23. 3 Nigel Statham, "Nida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Evolution of a Concept, Some Problems, and Some Possible Ways Forward," Bible Translator 56, no. 1 (2005), p. 39.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 林纾翻译理论: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 (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 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 (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 A. 洋务时期的翻译 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 B.维新时期的翻译 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 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 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 贡献:“善译”说 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他的 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 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 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 (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 (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 .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瞿秋白的“绝对正确,绝对白话”和“信顺统一”的思想,郭沫若的“创作论”的翻译思想。成仿吾的“批评的建设”和“建设的批评”的文艺翻译批评思想即诗歌翻译思想。中国传统译论的特点: (1)、以中和为美,讲求和谐; (2)、尚化实为虚,讲求含蓄; (3)、重感性体悟,讲求综合 鲁迅主要理论贡献: 1. “易解、丰姿”双标准论, “移情、益智”双功能说; 2.“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3.“重译”和“复译”的思想; 4.翻译批评:“剜烂苹果”的思想; 5.“翻译应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狂人日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真正意义的白话小说。 瞿秋白翻译思想: 1 、关于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的思想; 2、关于翻译与中国现代语言建设的思想 郭沫若翻译理论和思想:整个翻译思想的灵魂--创作论. 1、翻译家不是鹦鹉名士; 2、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3、风韵译; 4、共鸣说; 5、生活体验论; 6、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成仿吾翻译理论和思想: 1. 文艺批评:翻译批评思想; 2. 诗歌翻译理论与思想; 3. 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顺”派 梁实秋主张“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 “硬译”无异于“死译”其危害更甚于“曲译” 赵景深主张“宁错而务顺,毋坳而仅信”的翻译思想 “信”派 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的思想”。 瞿秋白主张“信顺统一” 胡适:《蝴蝶》——我国第一首白话文诗。 陈独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的翻译家。 张闻天——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革命文学家和文学翻译家 耿济之——“五四”新文学时期杰出的俄国文学翻译家,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俄国文学研究家。 陈望道——第一个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 郭大力——我国正式全文翻译《资本论》的第一人。 1.关于“形似神似理论”的研究 代表人物:林语堂、朱生豪、梁宗岱 他们发展了本源于画论的“形似神似理论”,成功地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自己翻译实践中。 2.关于翻译哲学思想的探讨 代表人物:朱光潜、贺麟、艾思奇 他们借鉴哲学原理介入翻译研究,以建立翻译的哲学基础,这一思想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也是这个时期传统翻译思想的重要标志。 陈康,主要思想:译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他在为这本书写序时发表了精辟的哲学观点:以“信”为绝对的、第一位的观点,他强调说“‘信’是这篇翻译不可动摇的基本条件。‘达’只相对于在系统哲学方面曾受过不少训练,关于希腊哲学又有相当了解的人。‘雅’只是在不妨害‘信’的前提下求其完备。”这一观点表明,将信置于第一位,达、雅附着于信。

主要名家翻译思想解读

主要名家翻译思想解读 一、中国古代译论的特点: 1. 经验层面的总结; 2. 体现出了中国古典哲学和文论的特点 仅举几个中国文论中重要的学说 神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为清初王士□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几达百年之久。神韵说的产生, 有其历史渊源。“神韵”一词, 早在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说已出现。谢赫评顾骏之的画说:“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这里以“神韵”与“气力”并举,并未揭示出“神韵”的意蕴。谢赫还说过:“气韵,生动是也。”这里以“生动”状“气”,对“韵”也未涉及。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所说“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状, 须神韵而后全” , 也未超出谢赫的见解。唐代诗论提到的“韵”,大多是指诗韵、诗章的意思,不涉诗论。如武元衡《刘商郎中集序》说:“是谓折繁音于弧韵” ,指诗韵;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所说“韵外之致” ,即指诗章。他的《诗品·精神》中所说“生气远出” , 却可以看作是对“韵”的一种阐发。今人钱钟书说: “‘气'者‘生气',‘韵' 者‘远出'。赫草创为之先,图润色为之后,立说由粗而渐精也。曰‘气'曰‘神',所以示别于形体。曰‘韵'所以示别于声响。‘神'寓体中,非同形体之显实,‘韵'袅声外,非同声响之亮澈,然而神必□体方见,韵必随声得聆,非一亦非异,不即而不离。”(《管锥编》)这段话对“气”、“神”和“韵” 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了很好的说明。 评点: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一种形式。滥觞于南宋: 这种批评方式的特点是: 发表意见比较自由灵活, 批评者可以在全书卷首的序言或总批及每回总批中,对全书或每一章回的思想艺术特点发表见解;也可以在眉批和行批中,对某一叙述、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具体描写,用三言五语发表看法、感想。一些作品,常常由于评点者的评点而大大扩大了影响。在明清的小说、戏曲、散文评点中,确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也存在着繁琐为法、妄立名目的现象。 意境: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抒情诗及其他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 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 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