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汉语言文学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梁林歆许明武

摘要:以国内1979至2013年共35年来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学位论文等共2688篇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等方面对国内关于奈达研究的历史概况和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并结合统计数据探讨其在中国的接受与融合,力图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奈达翻译接受

一、引言

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14~2011)是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长期供职于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任执行秘书。奈达著述极丰,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在奈达所著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一书的封底介绍,他单独或合作出版书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张经浩,2005:59)。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受重视程度最高,国内译界对其可谓“家喻户晓”,以至出现“言必称奈达”的“奈达现象”。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曾这样评价奈达:奈达的观点,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是奈达的名字你不可能不知道(林克难,2012:81)。然而,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的接受与影响,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如何更加准确把握“奈达现象”传承流变的过程,厘清奈达翻译理论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有必要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

受进行一番探究,以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中国大量接受西方翻译理论的现象提供分析方法。

二、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据知网检索,国内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是郑南渡刊载于《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2期上的《奈达》(郑南渡,1979:44)。距其代表性著作《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问世已有15年之久。但随后直至1986年以前,国内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每年也只有两三篇,至2005年突破百篇,2012年达至374篇,创下历史之最。

笔者于2014年3月20日以“奈达”为主题并含“翻译”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以下为各个时期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

(一)研究数量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译界对国外翻译理论的引介与吸收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融合了更多的西方翻译理论与思维元素。为便于文献梳理及分析,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79到1999年头21年的平缓期(共发表论文148篇)和从2000到2013年后14年的上升期(共发表论文2540篇)。如图1所示,从论文年度发表数来看,在平缓期内,1980年出现空缺,1979至1986年每年发表的论文也只有两三篇,共计14篇,表

明国内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1987(首次突破10篇,增至12篇)至1999年这13年发表的论文共134篇,平均每年10篇,研究进入初步成长阶段;1979至1999年这21年发展趋势平缓,较之21世纪前发表数量相对均匀的增长幅度,进入21世纪后研究数量显著上升,增长幅度较为明显,2000至2004年这5年共发表论文264篇,从数量来看,这短短4年发表的论文数是前21年的1.78倍,表明国内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研究进入茁壮成长阶段;2005(首次突破百篇,达至107篇)至2013年这9年间共发表2276篇论文,任一年度发表数量都较之前发表数有了大幅提升,标志国内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研究进入繁荣时期。

(二)文献分布统计

从文献分布情况来看,国内35年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主要集中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论文和其他论文。而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这两大文献分布的论文数量比例占总论文数的91.5%。期刊论文共1191篇,占44.3%,其中核心期刊149篇,占12.5%;CSSCI期刊124篇,占10.4%,发表在《中

国翻译》《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外语类期刊上的论文共计90篇,占73%。会议论文33篇,占1.2%,其中国际会议6篇,有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2004年),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2005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暨国际英汉比较与翻译研讨会(2010年),首届清华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2011年)等国际会议;国内会议27篇,有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2002、2003、2008、2010、2012)、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2007)、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9、2010)、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2013)等国内会议。硕博论文共1269篇,占47.2%,其中硕士论文1255篇,博士论文14篇,第一篇有关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硕士论文诞生于2000年,2012年达至峰值,全年共发表183篇,第一篇有关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博士论文问世于2004年。硕博论文所依理论具体分布见图3及其分析。其余有关论文分散于学术辑刊、高等教育、法律、精品文艺作品等当中。如图2所示,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与硕博论文共2493篇,占92.7%,成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传播与发展的主要阵地。

另外,鉴于硕博论文大体能概观当年国内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研究的趋势与走向,本文以硕博论文1269篇为统计源,对其所依理论进行逐篇筛选分析。考虑到硕博论文所依理论不止一种,故本文选取论文中提及到的重要理论且大部分是主要理论,以篇次计算,对前十位的理论排名如下,共计1156篇,占91%,初步分析统计如图3所示。

硕博论文研究中还涉及到翻译中的语境论、翻译腔、冗余、核心句转换/法理论、翻译补偿理论、翻译理论比较等相关理论,但提及次数偏少。从图中可见,

奈达的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理论在国内提及次数最多,使用频率最高,产生的影响最大,表明国内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还集中在个别理论上,对其它理论关注度较小,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另外,在其它主题的论文中,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都有不同程度的描述,或引用或借鉴,对其传播、接受与影响都有一定评介。

至此,通过以上图表分析,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卓有成效,呈现出以下趋势:研究数量不断增长,研究主题多元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思路明晰化,跨学科融合与多理论运用加强但由于起步晚,面临的问题依然存在,如研究不够深入,方法不够严谨,认识不够全面,角度不够新颖。

三、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融合

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长达35年之旅,给国内学术界带来了一泉清凉的“活水”,在饮水途中,书写了一串串或喜或忧的文字,融合成了一部理论接受史:接受主体通过某一接受渠道,或书面或口头,在特定的接受语境中接受特定的接受对象,从而实现文化的交流互动与融合创新。在上文系统梳理与回顾的基础上,下文将从接受视角出发,对接受语境、接受对象的文化契合、接受主体的文化自知与自觉以及接受渠道这四个层面探讨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特点,分析接受原因,对其在中国的接受作出文化的审视,从而为中国大量接受西方翻译理论的现象提供分析方法,进而有助于国内外翻译理论理想接受模式的建构。

(一)文化环境:接受语境

任何接受都离不开语境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大环境的影响,体现出接受的社会性。我国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引介的滞后,首先可从接受语境这个客观维度进行

考察。为何会出现传播与接受的姗姗来迟,究其原因是当时国内出现了“文革”(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革”造成文化的虚无主义与专制主义。因为“文革”的影响,国内翻译研究几乎停滞。然而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国门大开,对于先进文化、科学知识和理论话语的引进成为这个时代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杨柳,2009:12)。不仅如此,就理论本身而言,由于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出现了停滞期,理论的危机与实践的需求迫使当时的知识界开眼看世界。(杨柳,2009:12)

1978年至8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翻译研究领域对语言学成果的关注以及语言学自身研究成果的丰富,我国学者开始关注语言学研究成果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发表了不少运用语言学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论文,推动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许钧、穆雷,2009:202~203)。而引进的国际翻译研究成果当中,最先引进的便是奈达翻译理论。改革开放后,随着接受环境与条件不断变化,尤其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国外译论的引介更具时效性与全面性。由原来的“搬运”转变为“阐释”“应用”“对比”和“批判”(许钧、穆雷,2009:243)。如图1所示,21世纪前论文发表数量有限,增长缓慢,一方面由于前期文革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文化处于复苏与调整时期,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尚无法清晰把握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态势,正忙于摸索探寻;21世纪后,随着各方面条件成熟,国内学者纷纷积极响应,加入研究阵营,增长幅度显著上升。当然,其他翻译家翻译理论的译介,如纽马克、卡特福德等,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国内学者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关注度。但总的看来,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引介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姗姗来迟却恰逢其时,符合中国接受环境需要与当下历史趋势,迎合国内译界学者期盼,满足时代需求,贴近中国译界发展实际,

从而应势而发。

(二)文化契合:理论趋同

任何理论的引进,都免不了与国内理论进行一番追本溯源的比较。奈达翻译理论这一接受对象在国内学者的钻研下,发现其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存有许多共同之处。中西理论的不谋而合,显示出接受的文化性。文化契合打通理解障碍,图3所示前十位理论几乎都能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找到相似表达,因而与国内学者视阈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时空距离,这就使得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发展顺风顺水。译界对奈达建立在等效论基础上的动态对等(提及131次,排名第二,参见图3)及之后的功能对等(提及699次,排名第一,参见图3)的争论历来有之。其实,等效论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有着深厚的渊源。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提到过翻译中的等效问题。马建忠提出的“善译”思想中,等效理论就初见端倪。他说:“……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茅盾说得更明白:“文学翻译应该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郭建中,1999:76~77;金隄,1986:7)也曾援引茅盾及瞿秋白关于效果的言论,认为等效论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的读者观相似。秦洪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