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介绍

一.选择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为: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2.“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a、张援远B.刘万素C.张从政D.朱振恒E.李高3.提出“阳常盈,阴常亏”的医生有:

a.张元素

b.刘河间

c.张子和

d.朱震亨

e.李杲4.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张从政B.陈武泽C.张仲景D.赵元芳E.孙思邈II多项选择题:

1.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

a、《黄帝内经》B.《南经》C.《伤寒杂病论》D.针灸a和B.经E.千金药方2.晋元

四人:

a.张元素

b.刘完素

c.吴又可

d.朱震亨

e.李杲

第一章阴阳五行

一、选择题:

1.白天和晚上,阴中有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上半夜

c.中午

d.下午

e.下半夜2.“阴病治阳”适用于:

a、阴损与阳B.阳损与阴C.阴虚导致阳病D.阳虚导致阴虚E.阴虚导致感冒3.建立“阴中求阳”和“阴中求阴”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如下: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交感相错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相互消长

e.阴阳相互转化4.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

a、母亲B.儿子C.温D.温E.克服5个孩子和母亲是: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心病及肾

d.脾病及肾

e.肝病及脾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肝B.肾C.心D.脾E.胃7情绪和五行属于,思维属于:

a.木

b.土

c.金

d.水

e.火8.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

a、肝郁泻肾B肺郁泻脾C肝郁泻肺D肝郁泻心E心郁泻肝II。多项选择题: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

a、阴阳相互作用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波动E.阴阳转换2.阴阳互根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a.阴损及阳

b.阴中求阳

c.阳损及阴

d.阴病治阳

e.阳病治阴3.下列可归属于“金”的有:

a、根据五行定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如下:

a.益火补土

b.补肺滋肾

c.滋水涵木

d.佐金平木

e.补脾益肺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a、益火培土B.补水生火C.助金平木D.抑木扶土E.健脾益肺III.判断题:

1.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就是因为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2.阴阳消长是导致阴阳转化的前提条件。

3.从阳中求阴,从阳中治阴,都是治疗阴虚热病的方法。

4.五行共同成长,即五行之间的相互禀赋关系。

5.“实则泻其子”是指脏实病变泻其子脏的治疗原则。

第二章藏象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六大脏腑之一的脏腑和非常恒定的器官是:

a.膀胱

b.三焦

c.胆

d.脑

e.女子胞2.气血生化之源是:

a、心B.肝C.脾D.肾E.肺3全身的基本脏腑称为阴阳: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4.在体液代谢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

a、心B.肝C.脾D.肾E.肺5当人们安静时,血液主要储存在: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6.肾在液为:

a、眼泪B.唾液C.汗水D.唾液E.眼泪7.心脏对血液的主要功能是:

a.化生血液

b.推动血行

c.固摄血液

d.贮藏血液

e.调节血量8.“朝百脉”是何脏的功能:

a、心B.肝C.脾D.肾E.肺

9.下列属于肾的生理功能的是:

a、主要气体B.接收气体C.产生气体D.调节气体E.营养气体10.肺的生理特征是:

a.喜和降

b.喜清肃

c.喜燥恶湿

d.喜润恶燥

e.喜条达11.肾其华在:

A、B、唇、C、头发、D、头发E爪12称为“后天的基础”是: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13.脾的所有生理功能中,最基本的是:

a、主要运输B.主要升空C.主要调节血液D.主要肢体E.主要肌肉14.肝调节引流的各种生理功能中,最基本的是:

a.调节情志

b.调节脾胃升降

c.调畅气机

d.调节胆汁分泌

e.调节女子月经和男子排精

15.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支配气B.肺支配皮毛C.肺支配呼吸D.肺支配治疗e.肺支配内脏下垂与下列哪种内脏功能障碍有关: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17.称为“娇脏”的是:

a、心B.肝C.脾D.肾E.肺18“主要提升和清洁”的脏污是: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19.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学基础是:

气可生血。人以水和粮为基础。脾是负责饲养和清除D。脾负责运输和转化水和粮食的本质E。脾是后天的基础。20以下可以最好地总结肝脏的生理特征:

a.喜条达恶抑郁

b.主动、主升

c.体阴而用阳

d.为藏血之库

e.为罢极之本21.命门之火实际上是指:

a、心阳B肝阳C脾阳D肾阳E肺阳22主要影响身体:

a.呼吸功能

b.疏泄功能

c.藏精功能

d.气化功能

e.运化功能23.情志抑郁与下列哪个生理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

a、心虚B.骨髓缺乏C.肝失疏泄D.肝火发炎E.肺气不足2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液”:

a.尿

b.涎

c.涕

d.泪

e.唾25.《内经》所说的命门是指:

a、右肾B.两个肾C.肾间气动D.眼E.两个肾间26以下哪项是指心脏:

a.罢极之本

b.气之本

c.封藏之本

d.生之本

e.仓廪之本27.“膻中”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a、肺B.心脏C.心包D.腹腔E.脑28.“祥福官”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29.“诸湿肿满”,皆属于:

a、心脏B.肝脏C.肺D.脾E.肾30“男人藏精,女人绑细胞”指:

a.命门

b.肾

c.心

d.脑

e.膻中3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心是血的基础。肺是打的基础。肝是气的基础。肾脏是密封的基础。脾是健康的基础32。在下面的五个脏腑中什么是错的:

a.心藏神

b.肝藏魂

c.肺藏魄

d.脾藏意

e.肾藏智33.全身“水液”运行的通道是:

a、肺B.脾C.肾D.三焦E.膀胱34“原料气的不同用途”指:

a.肾

b.十二经脉

c.奇经八脉

d.三焦

e.血脉35.胃气一般是指:

a、胃的接收功能B.胃的成熟功能C.脾的运输功能D.脾胃功能的合称E.水谷精气36所谓的“水谷气海”是:

a.脾

b.大肠

c.小肠

d.三焦

e.胃37.“泌别清浊”是属于:

a、胃的生理功能B.小肠的生理功能C.大肠的生理功能D.膀胱的生理功能E.肾的生理功能38“决定亵渎的官员”的意思是

a.肾

b.膀胱

c.肺

d.三焦

e.脾39.“中正之官”是指

a、心脏B.肝脏C.胆囊D.脾胃E.肾脏40.什么具有“化学物质”的功能

a.膀胱

b.小肠

c.大肠

d.三焦

e.脾41.“传导之官”是指

a、膀胱B.小肠C.大肠D.三焦E.脾42“仲景府”指

a.心包

b.胃

c.胆

d.三焦

e.脾43.“州都之官”是指

胃、膀胱、小肠、大肠、大肠、肾44“五脏腑的基础”是指:

a.心

b.肝

c.脾

d.胃

e.肾45.精血同源是指哪两脏的关系?

a、心和肾B.脾和肾C.肝和肾D.肺和肾E.肝和脾46调节全身气机的两个主要脏器是什么?

a.心与肾

b.脾与肾

c.肝与脾

d.肝与肺

e.肝与心47.两脏关系表现为阴阳水火既济的是:

a、心和肾B.肝和肾C.脾和肾D.心和肺E.心和肝48与血液生成和运行有关的两个脏器是:

a.心与肾

b.肺与肾

c.肝与脾

d.肝与肺

e.脾与肾49.连结肺司呼吸和心主血脉功能的

中心环节是:

a、元气B.营气C.宗气D.卫气E.肾气50两脏腑的阴常互相滋养:

a.心与肝

b.肺与心

c.脾与肾

d.肝与肾

e.肺与肾51.舌赤糜烂,小便短赤多属:

a、心火上亢B.小肠热盛C.肝胆上亢D.心火下亢E.膀胱湿热52.五班腹胀、寒痛、

下利清谷、腹泻、水肿多为:

a.脾胃虚寒

b.脾肾阳虚

c.肝脾不调

d.脾气虚

e.肾阳虚53.与大肠相表里的脏是:

a、肝B.心C.脾D.肺E.肾54“肝肾同源性”的理论基础是:

a.同居下焦

b.精血互化

c.同寄相火

d.水能生木

e.同源于水谷精气55.与“气虚”关

系最大的两个脏腑是:

a、心与肺B.肺与脾C.脾胃D.肝与肺E.肺与肾56.在脾胃的关系中,最基本的是:

a.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b.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c.脾主升,胃主降

d.脾为阴土,

胃为阳土e.脾为胃行其津液二、双项选择题

1.具有止血功能的污垢有: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2.下列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的是:

a、促进血液在静脉中流动B.调节情绪C.支配精神意识的思维活动D.走向数百条静

脉E.调节血容量3.以下器官与肾脏有关:

a.目

b.鼻

c.口

d.耳

e.二阴4.心称为:

a、元神之家B.清净之家C.内脏大师D.君主的官员e.精明之家5.与呼吸运动有关的内脏是: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6.下列与脾有关的是:

a、云花水谷B调节胆汁分泌C调节气机D云花水E储血7肺的各种生理功能能否正

常发挥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两项?

a.肺气的宣发

b.肺司呼吸

c.肺朝百脉

d.肺气的肃降

e.肺主治节8.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在情志方面的主要改变是下列哪两项?

a、易怒B.易怒C.悲伤D.抑郁E.恐惧9.精气在肾脏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a.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b.促进气血的化生

c、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所有生理活动D.为大脑提供物质基础E.提高身体的抗病

能力10.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a.贮藏血液

b.统摄血液

c.化生血液

d.调节血量

e.运行血液11.《内经》中称胆为:

a、国家首都的官员B.精英之家C.孤儿之家D.正直的官员e.繁荣的官员12.三焦的

主要生理功能是:

a.运化水液

b.通行气血

c.通调水道

d.通行元气

e.运行水液13.以下哪两项是针对膀

胱而言的:

a、拒绝亵渎神灵的官员B.水道是如何出来的C.州首府的官员D.变化是如何出来的E.体液是如何隐藏的1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分清别浊

b.吸收水谷精微

c.形成粪便

d.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e.排泄糟粕15.在调节

气机升降方面密切联系的两脏是:

a、心B.肝C.肺D.脾E.肾16这两个脏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17.协调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是哪两脏?

a、心B.肝C.脾D.肺E.肾18哪两对内脏器官与气机的兴衰密切相关?

a.心与脾

b.肝与肾

c.脾与胃

d.肺与肝

e.肾与心19.在呼吸与血液循环方面相互促进

的两脏是:

a、心B.肾C.肺D.脾E.肝20以下哪两对内脏器官在体液运输和代谢方面密切相关?

a.心与脾

b.心与肾

c.肺与肾

d.肝与脾

e.肺与脾21.“藏统失司”导致出血,主要指

哪两脏功能失调?

a、心B.肝C.脾D.肺E.肾III.多项选择题

1.下列脏腑中属奇恒之腑的是:

a、三焦B.胆囊C.脑D.雌性细胞E.骨髓2.脾脏的运输功能主要指脾脏对饮食和营养的影响:

a.消化

b.吸收

c.转输

d.传导

e.排泄3.推动血行的生理功能是:

a、心主血管B.肝主宣泄C.肾主气化D.肺面向百脉e.脾主血液4.心主血管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观察到哪些方面?

a.面色

b.脉搏

c.意识

d.舌色

e.心胸部感觉5.肺气的宣发可表现于哪些生理作用:

a、呼出浊气B.散卫气C.将体液分散在体表D.将血液涂抹在全身E.产生宗气6.观察精气在肾中的升降的迹象是:

a.齿

b.骨

c.发

d.脉

e.面色7.下列属于肾的生理作用的是?

a、调节体液代谢B.促进生长发育C.调节身体阴阳D.辅助肺呼吸E.促进生殖功能8.以下哪些与脾脏有关?

a.在志为悲

b.在液为涎

c.在窍为口

d.其华在唇

e.在体为筋9.津液的输布依靠?

a、肝的通便B.肾的气化C.肺的扩散和下降D.脾的运输和转化E.三焦通利10.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a.调节全身水液代谢

b.调节全身血量

c.运化水湿

d.调畅全身气机

e.调节一切心理活动11.肺主治节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为哪几方面:

a、调节呼吸B.调节气机C.调节体液输送和新陈代谢D.调节全身阴阳E.协助心脏血液循环12以下哪项是胃的生理功能:

a.主受纳

b.主通降

c.主运化

d.主腐熟

e.主化物13.胃又称:

A. Taicang

B.:接受繁荣的官员

C.水和谷D海。五个内部器官的基础:水、谷和气14的海洋可以看到膀胱的异常尿潴留和排尿功能:

a.尿频

b.尿余沥

c.尿不畅

d.遗尿

e.尿失禁15.影响大肠传化作用的有:

a、肺气衰弱B.胃浑浊减少C.肾气化D.小肠分泌清浊E.三焦气化16.小肠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a.吸收水谷精微

b.吸收水液

c.对饮食物进一步消化

d.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e.输布水谷精微于全身17.下列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心包B.三焦C.胆囊D.脉搏E.大脑18以下哪些脏器与女性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9.脑称为?

a、元神之家B.众神之家C.骨髓之海D.精髓之家e.五脏大师20.脏腑与脏腑在血液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a.心与脾

b.肝与脾

c.心与肝

d.脾与肾

e.肝与肺21.肝的疏泄对其他脏腑生理功能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a、升清脾脏B.降胃浑浊C.胆汁分泌D.肾气化E.藏心22以下不属于内外关系的脏器为:

a.脾与胃

b.肝与胆

c.心与心包络

d.肾与三焦

e.肺与小肠

第三章气血津液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医学中气的基本概念是: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c、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D.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类生

命活动的基本物质2.肺在气体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是:

a.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b.呼出体内的浊气

c.参与宗气的生成

d.行脏腑之气

e.参与新陈

代谢3.防止血液溢于脉外为气的:

a、促进效应B.升温效应C.防御效应D.固定效应E.气化效应4.生命的基本特征是:

a.气化运动

b.气机升降

c.气血充盈

d.脏腑功能正常

e.经络功能正常5.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a、水谷精华B.体液C.精华D.营气E.活力

6.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的病理变化为:

a、血虚血瘀血寒血热失血肝在血液代谢中的主要功能是:

a.贮藏血液

b.调节血量

c.调畅气机

d.直接生血

e.肝木疏土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津液: a、胃液肠液流鼻涕眼泪血液人体正常水的总称是:

a.体液

b.阴液

c.津液

d.津

e.液10.下列哪一脏腑与津液生成无直接关系:

a、脾脏B.胃C.心脏D.小肠E.大肠11以下哪种脏器与体液分布没有直接关系:

a.脾

b.肺

c.肝

d.肾

e.心12.气能生血的含义为:

a、生血力B.生血原材料C.生血力和原材料D.气能生津E.气能生精13.血液循环直

接由以下因素驱动:

a.心气

b.肺气

c.卫气

d.元气

e.营气14.理气活血以治血瘀的理论依据为:

a、气能生血B.气能运血C.气能吸血D.血能载气E.血能化气15.生气液的机理如下: a.气为生津的物质基础b.气为生津的动力

c、气是产生体液的物质基础和动力D.气可以转化精华E.气可以生成血液II。二项

式多项选择题

1.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气为: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气2.维持血液循环和水液代谢正常的重要环节是气: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3.防止出血而维持血行正常者为:

a、脾B.肺C.心D.肾E.肝4调节血容量,防止出血,确保正常血流:

a.脾

b.心

c.肝

d.肺

e.肾5.肾在血液化生中的作用为:

a、益气生血B.炼肾化血C.温肾阳D.滋阴补肾E.温命门6.气活血的机理如下:

a.推动血行的动力

b.促进脏腑功能活动

c.气的固摄作用

d.气的营养作用

e.气的温煦作用7.剧烈吐下可以导致:

a、气虚B.体液损伤C.失血D.精亏E.血虚III.多项选择题

1.人体气的分类依据为:

a、主要成分B.分布C.功能特征D.三焦E.气化2.参与人体气生成的主要脏器有: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3.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为:

a、水谷精卫B.营气C.体液D.精气E.卫气4.调节血液循环的脏腑是什么?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5.下列哪几项是脾胃在津液生成中的作用:

a、代谢水和谷的精华B.吸收水C.转移体液D.游泳和溢出精华E.提高透明度和降低浊度6.以下哪些部位是滋养身体的部位:

a.脏腑

b.肌肤

c.脑

d.髓

e.孔窍7.下列哪几项属津液范畴?

a、正常体液B.正常人类分泌物C.人类血液D.精液E.眼泪8以下哪种内脏与体液分布密切相关?

a.肺

b.脾

c.肾

d.肝

e.三焦9.大失血可引起的病理变化有?

a、失血B.气损C.气损D.气损伴血E.精损

第四章经络

我想问一个问题:

1.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是

a、十二经线B.十二经线C.十二皮肤D.十二经线E.十五经线2.分布在上肢内侧的经线顺序如下:

a.太阴、少阴、厥阴

b.少阴、厥阴、太阴

c.太阴、厥阴、少阴

d.厥阴、少阴、太阴

e.少阴、太阴、厥阴3.络脾,属胃的经脉是:

a、足少阳B.手少阳C.足阳明D.手阳明E.足太阴4.根据气血在十二经脉中的流动顺序,连接手少阳经脉:

a.足太阴经

b.足厥阴经

c.手厥阴经

d.足少阴经

e.足太阳经5.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经下接:

a、肺经B.肾经C.膀胱经D.小肠经E.脾经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 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 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 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 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 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 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 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5.根据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 一、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和。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代医家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 于、、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7.中医学包括、、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有、、、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昼、 夕、夜。 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以及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精为 ,气为 ,神 为。 二、判断题 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 体。()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 说。()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 说”。 ()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 神。 () 三、名词术语解释 1.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百骸 4.人气 5. 证 6.辨证论治 7.同病异治8.异病同治9.五脏一体观10.形神一体 四、简答题 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 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 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 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答案 一、填空题 1.《黄帝内经》 2.《脉经》 3.《伤寒论》《金匮要略》 4.隋巢元方 5.《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6.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 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9.慧安加甚 10.辨证论治 11.心五脏自然界社会环境 12.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13.基础动力主宰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名词术词解释 1.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 5.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6.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8.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的五个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 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 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5.根据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 肾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题干下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中。) 1、被称为“医家之宗”的医学典籍是()。 A、难经 B、内经 C、中藏经 D、甲乙经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是()。 A、明清时期 B、战国秦汉 C、两晋隋唐 D、宋金元时期 3、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水火 C.明暗 D.寒热 4、可用阴阳相互转化来解释的是()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重阳必阴 D.阳损及阴 5、“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 A.阴虚证 B.阳虚证 C.阴偏胜 D.阳偏胜 6、肝病传脾属于() A.母病及子 B.子盗母气 C.传其所胜 D.传其所不胜 7、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下列正确的是() A.秋,燥,苦,鼻,大肠; B.冬,寒,辛,肾,耳; C.春,东,青,肝,筋; D.夏,暑,咸,心,脉 8、五脏化液,心在液为( )。 A.泪 B.汗 C.涕 D.涎 9、“娇脏”是指()。 A.肾 B.心 C.肝 D.肺 10、脉又称( )。 A.血海 B.血府 C.孤府 D.中精之府 11、肾主骨,其华在( )。

A.齿 B.爪 C.发 D.皮 12、具有“喜燥恶湿”特性的脏是( )。 A.肺 B.肾 C.肝 D.脾 13、情志抑郁主要与下列哪脏生理功能失调有关( )。 A.肾精不足 B.心神不足 C.脾失健运 D.肝失疏泄 14、“先天之本”是指()。 A.脾 B.肾 C.肺 D.心 15、五脏主五志,心主( )。 A.思 B.悲 C.喜 D.怒 16、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 )。 A.肺气宣发 B.肺气肃降 C.肺朝百脉 D.肺司呼吸 17、下列不属于五液的是()。 A.汗 B.涕 C.唾 D.尿 18、内脏下垂主要与哪个脏的功能失常有关( )。 A.心 B.脾 C.肺 D.肾 19、五脏六腑之大主是() A心 B肝 C脾D肾 20、维持呼吸深度需要哪脏的功能() A肝 B肺C心 D肾 21、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功能的是( ) A.肺 B.肾 C.三焦 D.肝 E.命门 22、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脏腑是( ) A.胃 B.小肠 C.脾 D.大肠 E.膀胱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习题集:《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是:参考答案:E A:古代的两点论 B: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C: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D:矛盾 E: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参考答案:B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左与右 E:动与静 属于“阴中之阳”的是:参考答案:E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参考答案:A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D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对立制约 E:阴阳动态平衡 “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B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E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中求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参考答案:C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是指:参考答案:C A: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 B:阴阳对立关系的破坏 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 D:阴阳消长关系的破坏 E:阴阳转化关系的破坏 阴阳转化是:参考答案:A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绝对的 D:相对的 E:必然的 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参考答案:C A:寒极生热

《中医基础理》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医学中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金匮要略》B《黄帝内经》C《伤寒论》D《神农本草经》 E 《难经》2以下属于五行中金的特性是: A变革B润下C承载 D 升腾 E 舒展3以下属于阴的药味是: A 辛B甘C淡 D 咸E辣 4脾的生理特性是: A喜和降B喜清肃C喜燥恶湿D喜润恶燥E喜条达 5以阴阳消长说明四时气候变化,从冬 至春及夏属于: A阳消阴长B阴消阳长C阳消阴消D阳长阴长 6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是: A阴阳消长B阴阳对立C阴阳依存D 阴阳无限可分E阴阳的盛衰变化 7. 木行的所不胜是: A火B金C土D水E木

8.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 A肝病B心病C脾病D肺病E肾病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其主要说明了阴阳的: A对立B依存C消长D相对性E转化 10.《素问·生气通天论》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了阴阳的: A对立B转化C消长D依存E平衡11. 狭义之精是指: A肾精B水谷之精C生殖之精D五脏六腑之精E精微物质 12.能生髓化血的基本物质是: A精B气C血D津液E阴阳 13.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依赖于气的: A推动作用B固摄作用C营养作用D 防御作用E气化作用 14.藏于肾中,并通过三焦流布到全身的是:A元气B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肾精

15.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是: A肾精B水谷精微C气和津液D精和气E精和津液 16.世界万物的构成本原是: A精气B云气C天气D地气E阴阳两气 17.可用阴阳相互转化来解释的是: A阴盛格阳B阴虚阳亢C阴损及阳D 重阴必阳E阴盛伤阳 18.以五脏所在部位及功能特点分阴阳,则肺为: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 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 19.若用阴阳消长来解释,虚寒证的病机是:A阳长阴消B阴长阳消C阳消阴长D 阴阳皆消E阴消阳长 20.按五行生克关系,心为肺之: A母B子C所胜D所不胜E所生21.下列属于子病及母的是: A肺病及肾B肝病及肾C心病及肾D 脾病及肾E肝病及脾 2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介绍 一.选择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为: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2.“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a、张援远B.刘万素C.张从政D.朱振恒E.李高3.提出“阳常盈,阴常亏”的医生有: a.张元素 b.刘河间 c.张子和 d.朱震亨 e.李杲4.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张从政B.陈武泽C.张仲景D.赵元芳E.孙思邈II多项选择题: 1.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 a、《黄帝内经》B.《南经》C.《伤寒杂病论》D.针灸a和B.经E.千金药方2.晋元 四人: a.张元素 b.刘完素 c.吴又可 d.朱震亨 e.李杲 第一章阴阳五行 一、选择题: 1.白天和晚上,阴中有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上半夜 c.中午 d.下午 e.下半夜2.“阴病治阳”适用于: a、阴损与阳B.阳损与阴C.阴虚导致阳病D.阳虚导致阴虚E.阴虚导致感冒3.建立“阴中求阳”和“阴中求阴”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如下: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交感相错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相互消长 e.阴阳相互转化4.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 a、母亲B.儿子C.温D.温E.克服5个孩子和母亲是: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心病及肾 d.脾病及肾 e.肝病及脾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肝B.肾C.心D.脾E.胃7情绪和五行属于,思维属于:

a.木 b.土 c.金 d.水 e.火8.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 a、肝郁泻肾B肺郁泻脾C肝郁泻肺D肝郁泻心E心郁泻肝II。多项选择题: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 a、阴阳相互作用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波动E.阴阳转换2.阴阳互根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a.阴损及阳 b.阴中求阳 c.阳损及阴 d.阴病治阳 e.阳病治阴3.下列可归属于“金”的有: a、根据五行定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如下: a.益火补土 b.补肺滋肾 c.滋水涵木 d.佐金平木 e.补脾益肺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a、益火培土B.补水生火C.助金平木D.抑木扶土E.健脾益肺III.判断题: 1.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就是因为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2.阴阳消长是导致阴阳转化的前提条件。 3.从阳中求阴,从阳中治阴,都是治疗阴虚热病的方法。 4.五行共同成长,即五行之间的相互禀赋关系。 5.“实则泻其子”是指脏实病变泻其子脏的治疗原则。 第二章藏象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六大脏腑之一的脏腑和非常恒定的器官是: a.膀胱 b.三焦 c.胆 d.脑 e.女子胞2.气血生化之源是: a、心B.肝C.脾D.肾E.肺3全身的基本脏腑称为阴阳: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4.在体液代谢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 a、心B.肝C.脾D.肾E.肺5当人们安静时,血液主要储存在: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6.肾在液为: a、眼泪B.唾液C.汗水D.唾液E.眼泪7.心脏对血液的主要功能是: a.化生血液 b.推动血行 c.固摄血液 d.贮藏血液 e.调节血量8.“朝百脉”是何脏的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51158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绪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第二章藏象 第三章气血津液 第四章经络 第五章病因与发病 第六章病机 第七章防治原则 绪论 一、选择题: 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就是: A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2、“寒凉派”的代表医家就是: A A、张元素 B、刘完素 C、张从正 D、朱震亨 E、李杲 3、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就是:D A、张元素 B、刘河间 C、张子与 D、朱震亨 E、李杲 4、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就是:B A、张从正 B、陈无择 C、张仲景 D、巢元方 E、孙思邈 二、多项选择题: 1、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ABC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针灸甲乙经》 E、《千金要方》 2、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就是: A、张元素 B、刘完素 C、吴又可 D、朱震亨 E、李杲 第一章阴阳五行 一、选择题: 1、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就是: A、上午 B、上半夜 C、中午 D、下午 E、下半夜 2、“阴病治阳”适用于: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则阳病 D、阳虚则阴盛 E、阴盛则寒 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确立的理论依据就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交感相错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相互消长 E、阴阳相互转化 4、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 A、母 B、子 C、所胜 D、所不胜 E、所克 5、属于子玻郯母的就是: A、肺玻郯肾 B、肝玻郯肾 C、心玻郯肾 D、脾玻郯肾 E、肝玻郯脾 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就是: A、肝 B、肾 C、心 D、脾 E、胃 7、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 A、木 B、土 C、金 D、水 E、火 8、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就是: A、肝实泻肾 B、肺实泻脾 C、肝实泻肺 D、肝实泻心 E、心实泻肝 第二章藏象 一、单项选择题 1、既属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的脏器就是: A、膀胱 B、三焦 C、胆 D、脑 E、女子胞 2、气血生化之源就是: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3、称为全身阴阳之根本的脏就是: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4、在体液代谢中起最主要作用的就是: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5、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6、肾在液为: A、泪 B、涎 C、汗 D、唾 E、涕 7、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就是: A、化生血液 B、推动血行 C、固摄血液 D、贮藏血液 E、调节血量 8、“朝百脉”就是何脏的功能: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中医助理医师-模拟试卷一 一、A1 1、下列不属于外感腰痛的致病病邪是 A.热 B.燥 C.风 D.寒 E.湿 2、治疗湿热痢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应首选 A.芍药汤 B.白头翁汤 C.藿香正气散 D.人参败毒散 E.葛根芩连汤 3、治疗行痹,应首选 A.宣痹汤 B.白虎加桂枝汤

C.乌头汤 D.薏苡仁汤 E.防风汤 4、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的鉴别要点是 A.肢体软瘫 B.口舌歪斜 C.神志不清 D.半身不遂 E.语言不利 5、消渴的病机主要是 A.血脉瘀滞 B.燥热内结 C.气阴两虚 D.阴虚燥热 E.阴阳两虚

6、治疗肺痈溃脓期,应首选 A.桔梗杏仁煎 B.桔梗白散 C.千金苇茎汤 D.加味桔梗汤 E.如金解毒散 7、下列不属于时行感冒特征的是 A.老幼易感 B.流行性强 C.传染性强 D.证候相似 E.集中发病 8、治疗咳嗽,除以治肺为主外,还应注意治 A.心、肝、脾 B.肝、胃、肾

C.肝、脾、肾 D.心、肝、肾 E.心、脾、肾 9、治疗咳血之燥热伤肺证,应首选 A.麦门冬汤 B.清燥救肺汤 C.沙参麦冬汤 D.桑杏汤 E.百合固金汤 10、阴虚感冒,其治法是 A.益气解表 B.辛凉解表 C.辛温解表 D.滋阴解表 E.以上均非

11、治疗胸痹心肾阴虚证,应首选 A.滋水清肝饮 B.沙参麦冬汤 C.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D.六味地黄丸 E.麦味地黄丸 12、治疗气虚感冒,应首选 A.加减葳蕤汤 B.杏苏散 C.玉屏风散 D.再造散 E.参苏饮 13、风寒感冒表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者,治疗应首选 A.羌活胜湿汤 B.三仁汤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 第一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阴阳交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 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0.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1.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 2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 2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E.阳虚阴盛 25.“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A.阴胜阳虚 B.阳胜阴虚 C.阴虚阳亢 D.阳虚阴盛 E.阴阳两虚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习题集

一、选择题 (一)A 型题 1. 1 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 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可判断( ) A .体表形态 B .体格 C .体型 D .体姿 E .性征 2.体型中最有代表性的差异是( ) A .皮肤之厚薄 B .肤色 C .腠理之坚松 D .形体之肥瘦 E .身高 3.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是( ) A .体型 B .体重 C .体姿 D .身高 E .性征 4.体质是指人体的( ) A .身体素质 B .心理素质 。身心特性 D .遗传特质 E .形态结构 5.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为( ) A .《伤寒杂病论》 B .《妇人良方》 C .《景岳全书》 D .《内经》 E .《千金要方》 6.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相对( ) A .可变性 B .连续性 C .复杂性 D .普遍性 E .稳定性 7.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 ) A .可变性 B .稳定性 C .全面性 D .普遍性 E .复杂性 8.健康之人应为( ) A .偏阳质 B .偏阴质 C .阴阳平和质 D .肥胖质 E .瘦小质 9.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 ) A .火旺体质 B .痰湿体质 。心气虚体质 D .脾气虚体质 E .肝 郁体质 10.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为( ) A .阴阳平和质 B .偏阴质 C .偏阳质 D .肝郁质 E .阳虚质 11.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为( ) A .阴阳平和质 B .偏阴质 C .偏阳质 D .阴虚质 E .气虚质 12.以下除哪项外,都是小儿的体质特点( ) A .脏腑娇嫩 B .形气未充 D .易寒易热 E .代谢缓慢 13.以下除哪项外,都是老人的体质特点( ) A .精气神渐衰 B .脏腑功能减退 D .气血郁滞 E .阴阳失调 14.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 ) A .寒化 B .热化 C .燥化 D .湿化 E .火化 15.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 ) A .寒化 B .实化 C .虚化 D .湿化 E .燥化 16.某人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饮食无偏嗜,二便通调,面色红润,性格开朗随和, 精力充沛,举动灵活,睡眠良好。属于( ) A .偏阳质 B .偏阴质 C .阴阳平和质 D .阳亢质 E .痰湿质 17.某人形体偏瘦,面色红润,食欲旺盛,喜饮冷水,易出汗,性格外向,喜动好强, 自制力较差。属于( ) A .偏阳质 B .偏阴质 C 阴阳平和质 D .气郁质 E .阳虚质 18.某人形体偏胖,面色萎黄,食量较小,喜饮热水,性格内向,动作迟缓,容易疲 劳。属于( ) A .偏阳质 B .偏阴质 C .阴阳平和质 D .阴虚质 E .气郁质 (二)B 型题 A 1体格 B .体型 C 体重 D .体姿 E .性征 第六章 体 质 C 易虚易实 C .代谢旺盛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 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 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 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阴阳的: 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D.互根 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5.根据阳属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根底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本钱原是:A.水B.天C.地D.风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A.上升B.下降C.外出D.运动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A.生殖之精B.后天之精C.自然界之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B.气机C.气化D.彼此感应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在规律B.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A.精的作用B.气的作用C.神的作用D.精气互化的作用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动静B.水火C.上下D.晦明E.寒热9.阴阳比拟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A.事物的对立B.事物的对立统一C.事物的一分为二D.事物部的一

分为二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和变化的:A.结果B.根由C.形式D.物质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5.根据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A.心B.脾C.肝D.肺E.肾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阳中之阳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是:A.心B.肺C.肝D.脾E.肾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20.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1.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前半夜B.后半夜C.上午D.下午E.以上均非2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阴虚则阳亢2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以下何证:A.阳损及B.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典型试题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 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气 B.气 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 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 以上均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动静 B. 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阴阳比较完 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 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阴阳感是指: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生和变化的: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14.“无阳则阴无以生,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15.根据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 肾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A1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症的是 A、胸闷 B、恶寒 C、口苦 D、发热 E、消渴 2、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胸痛 B、水痘 C、恶心 D、风热感冒 E、恶寒发热 3、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肝阳上亢 B、水痘 C、感冒 D、头痛 E、恶寒 4、整体观念的内容为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E、以上均是 5、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 A、心 B、脑 C、经络 D、脏腑 E、五脏 6、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相互统一 B、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C、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D、人体三焦是一个整体 E、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7、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B、四诊八纲和阴阳五行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八纲辨证和五行学说 E、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二、B 1、A.脑 B.肝 C.心 D.五脏 E.经络 <1>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 B C D E <2> 、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A B C D E 2、A.八纲辨证 B.精气血津液辨证 C.脏腑辨证 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是 A B C D E <2> 、中医学的治疗特点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症”,是指疾病的单个症状,以及舌象、脉象等体征。如发热、畏寒、口苦、胸闷、便溏、苔黄、脉弦等。“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该题针对“辨证论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564242,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如风热感冒、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总习题集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大纲要求 1.掌握中医学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内涵。 2.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 4.熟悉辨证论治相关概念的含义。 5.熟悉《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6.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及发展概况。 7.了解中医学基本特点的主要内容。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 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精气学说 D.整体观念E.辨证论治 2.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 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精气学说 D.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E.辨证论治 3.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 A.治病求本B.辨证论治C.辨证求因 D.四诊八纲E.以上都不是 4.下列哪一论著的作者是秦越人() A.《伤寒论》B.《金匮要略》C.《中藏经》 D.《难经》E.《针灸甲乙经》 5.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千金要方》 D.《中藏经》E.《诸病源候论》 6.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难经》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中藏经》 7.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医著是() A.《针灸甲乙经》B.《伤寒杂病论》C.《小儿药证直诀》 D.《黄帝内经》E.《难经》 8.下列哪部著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A.《伤寒论》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 D.《难经》E.《脾胃论》 9.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 A.张介宾B.华佗C.钱乙 D.陈无择E.张机 10.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