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叙事理论概观

电影叙事理论概观

电影叙事理论概观
电影叙事理论概观

电影叙事理论概观

从电影角度讲。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一样。也是当代叙事学的重要分支,同样有着浓郁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电影叙事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种既相互交叉,又有所不同的理论形态或日理论指向。

一是以麦茨为代表的以建构电影“句法学”或“大组合段”为主要研究特征的电影叙事理论。可称之为语言结构表意说”。这类着眼于电影本文的句法结构和篇章组织的电影研究,集中在对电影语言的特定“言说”机制。独特的影像“话语”组合方式,与小说等文学手段有所不同的叙述人称作用及多样性的视点功能等方面。其理论目的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相近,也是试图找出电影本文结构的基本功能要素和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

二是以艾柯、沃伦为代表的主要着眼于电影影像符号学的电影叙事研究,可称之为“影像符号编码说”。艾柯的电影理论着重于对电影符号的编码研究,如果说符号学研究中有一种确定的指向。艾柯强调影像作为符码其本身构成也是一种受到意识形态制约的文化选择与创造。在此基础上。艾柯概括出了电影符号学中的十大符码:感知、认知、传输、情调、象形、图示、体验和情感、修辞、风格、无意识,并进而区分了电影符码的三层分节。

与艾柯的看法相近,彼得沃伦也认为电影影像并非现实物象的纪录和复制,强调电影语言作为文化符号的性质。他把电影符号分为三种类型:象形,能指主要通过相似性来代表所指的一种符号;标志,这种符号衡量一种性质时所依靠的不是同一性,而是它们所固有的关系;象征,一种随意性的符号,其能指与所指没有直接的或标志性的关系,而是通过成规来表现的。

三是被人们称之为第二电影符号学的电影叙事理论,这一层面上的论说较为庞杂。表现出从结构主义向精神分析、意识形态分析、修辞分析、女权主义分析等方面转化的研究指向。

这些理论分析与批评,虽然各不桕同,自有取向,但有一个基本点是一致的,即它们都借用精神分析学的方法(从弗洛伊德到拉康),关注影片本文话语与意识形态、与观众心理的深层联系。往往着眼于影像修辞与观看主体、电影机制与意识形态、视点运用与权力话语、修辞策略与叙事操纵等方面来提出和分析问题。恰如麦茨所谈到的:我们的目的是用想象的能指这个词来指一些还很少为人所知的研究途径。

这一层面上的研究,由于注重本文修辞及电影意识形态的特殊表述机制。因而共理论批评与影像分析往往能独辟蹊径。给人们以视野上的开阔和思想上的启迪,应当说是相当富有活力的电影叙事研究。

四是以米特里、波德威尔为代表的带有综合色彩的电影叙事理论研究,可称之为“叙事美学与艺术说”。

米特里对电影符号的一般特性,对影片空间、时间的特性以及二者的关系,对影片的形式结构和具体形态,对影片表意的基本特征等都给予了相当深入的论述。比如。米特里在谈论影像作为符号时指出:影像不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约定俗成的和抽象化的符号产物)。影像不仅不像词汇那样是自在的符号,而且,它也不是任何事物的符号。如上所述,单独的影像可以展示事物,但并不表示任何其他意义。只有通过与其有关的事实整体,影像才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表意能力,它由此获得独特的意义。很显然,米特里是从叙事整体的美学和艺术角度来看待和分析电影符号的特性和影片的表意功能的,兼顾了现实与符号、内容与形式、客体与主体等各个方面,应当说对我们全面理解叙事进程、叙事元素、叙事结构、叙事本文的方方面面,很富有启迪性。

波德威尔的电影叙事理论,也是从整体宏观角度作出的,同样没有采用那种具有浓郁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色彩的句法学或符号学立场,而是既注重情节与故事的内在联系,又关注结构与样式所形成的本文特色。并且十分重视叙事接受者(包括故事内的听述者和故事外的观众)作为叙事建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作用。比如,波德威尔认为:叙事是一个包括故事

(fabula或story)、情节(syuzhet或plot)和样式(style)的系统。因此,他对故事与情节的区分非常重视,认为这一区分形成了一套如何分析叙事作品的工具,并作用于叙事的所有三个方面:因果关系、时间和空间。

波德威尔的电影叙事理论虽然没有提出什么抽象的叙事规则和模式。但却相当实用相清晰。而且大多都能结合具体本文得到印证和阐发,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说服力和内在逻辑性。

以上我们从四个不同理论层面概括了电影叙事理论的当代风貌。从整体上讲,电影叙事学十分关注叙事系统、叙事体系意义上的规律性探讨,与此同时,也不忽略对具体本文的叙事结构和叙述个性的细读分析;既重视叙述人在本文中的种种功能,亦看重叙述接受者(包括观众及故事内的听述者)对故事建构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就接受——反馈的时间维度而言,应当说,电影叙事学比文学或小说叙事学更强调接受主体的作用。因为无论从观赏角度还是从再生产角度,电影都更多地依赖于观众的理解与参与。所谓电影叙事学,概而言之,既研究电影本文是怎样讲述故事的,它调用了哪些元素与功能,设计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采用了哪些策略与手法。企图和可能达刭何种叙事目的。而本文的不同建构意味着与观众建立起不同的叙事关系,对应着观众参与本文建构的不同介入程度。因此,可以说,“讲述”以“听述”为前提,影像的“叙事”以观众的观看、理解与阐释为基础。

影视叙事学

导论: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稚田《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 (美)悉徳·菲尔德,《电影剧作问题攻略》,世界图书出版社 “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探求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这个术语。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什么是叙事? 叙:说、讲述、陈述。事:事件,实际存在过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故事、叙事话语、叙述行为等它的基本范围是叙事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叙事学是研究“叙”和“事”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说。 故事的存在形态: 口传时代:故事以行吟和说唱的形式存在,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 印刷时代:以文字为媒介讲述的故事,记录和保存在话本和小说中。 电子时代:以影像为媒介讲述的故事,保存在胶片、磁带或光盘中。 电影与叙事: 电影是时空高度自由的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凡是优秀的电影作品总是能调动一切的视听符码,来表现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说,电影是讲故事最好的载体。 电影叙事学,是以叙事电影为研究文本,探讨叙事电影中的叙述者与接受者, 时间与空间,故事与情节,视点与结构等叙事问题。 它立足于这样的一对假定矛盾,即叙述者和接受者的矛盾.叙事就是叙述者与接受者作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叙述者总是利用各种可能性来控制和影响接受者。而接受者又总是对叙述者所叙述的一切将信将疑,接受者总是想找出文本背后的叙述者,而叙述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接受者缝合在故事当中。 影像叙事元素:

(完整版)底层电影与电影的底层叙事

底层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底层叙事 有人说,真正伟大的艺术是在底层的,底层的人民才能真正感受到时代转型期间的阵痛,他们的酸甜苦辣才具有最显著的时代特点,也有着艺术的深层底蕴。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形形色色的人群,这些―直被挂在嘴边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的生存与命运,也是电影艺术不该忽视的领域。底层电影叙事不像传统电影中人物形象高大伟岸、叙述对象宏大宽泛、社会景象欣欣向荣,它一面怀着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向世人诉说底层人民窘迫的生活环境,一面发掘出被蒙蔽的社会一角缩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颠覆。电影代替不了生活,但却能够感染生活,传递关爱与思考,也沉痛,也温情。 一、底层电影的命名 谈到底层电影的命名,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特殊的人群――“第六代”导演。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电影界 不再热衷第五代电影,与此同时,被称为“第六代”的年轻导演们开始在中国影坛上崭露头角。但是囿于当时各种政策制度、资金、技术等原因,“第六代”电影并未像想象中的 那样一炮而红。令人遗憾的是,这类电影是在国外影视界得到了关注和肯定,继而才在国内形成了轩然大波。于是,借着“第六代”电影发展的这股东风,人们对于底层电影的研

究愈加深入。底层叙事从两个方面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社会方面来说,正是因为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导致很少有人关注到底层人民的生活,在这繁华的世间,底层人民发出的痛苦的呻吟早已被喧嚣掩没,所以底层电影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关注,让世人正视他们的存在。其次在文化背景方面,底层叙事这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叙事方式,与电影结合后,打破了电影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屏障,让我们跟随着电影镜头触摸到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群。 二、底层电影的叙事方式 底层电影制作者在叙事方式上也有了新选择,他们摒弃了宏大历史的叙事方式,不再矫饰那些主流权力话语,并且塑造真正的底层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底层电影用一种类似民谣般朴素平淡的方式讲述那些普通人的真正生活,在那里,没有令人啧啧称奇的传奇事迹和万人敬仰的盖世英雄,而是贴近观众的心理,让人产生悲悯的人文情怀。 (一)摒弃“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的意思是指叙事完整,“宏大叙事”在我国社会、历史根源深厚。“宏大叙事”产生的文化根源在于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备受推崇,成为主流,其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此外,中国历代的统治

高概念电影

高概念电影 高概念电影日益成为好莱坞大片的同义词,它带来的效应是,如果一部高成本电影无法浓缩为一个「高概念」,那么它从一开始就很难找到投资。高概念电影和低概念电影——后者是前者的衍生词,听起来很滑稽,但不是没有意义——的区别可以用前几年的两部同类型影片来很好地说明,一部是《铁甲钢拳》,一部是《斗士》,均为拳击电影,但却大不相同。 两者对拳击元素的利用效果,对明星的使用,乃至营销和宣传策略都完全相反。《铁甲钢拳》作为高概念电影,它更有效地将高科技武装下的拳击技术作为招徕观众的噱头,而在《斗士》中拳击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铁甲钢拳》的主演是休·杰克曼,《斗士》的主演是马克·沃尔伯格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两者的级别其实不相上下,后者以完全相反的方式来呈现明星的魅力,例如贝尔再度瘦身、扮丑。这种定位的差别反映到商业上,前者的全球票房是 3 亿美元,后者只有 1.3 亿。 高概念电影其实是电视界发明的,之后才被迅速引入电影当中,然后成为所有传媒娱乐形式通用的一种项目开发手段。这个过程的发扬光大要归功于三个人。第一个 是 ABC 的 Barry Diller,七十年代初他在这家电视网负责节目制作。为了提振当时可怜的收视率,Diller 大量开发电视电影,又为了要在三十秒的电视广告内交代一部电影的卖点,他提出,所有项目必须能用一句话说清楚,这句话也会登上《电视指南》杂志成为广告语。第二个是后来成为迪士尼 CEO 的 Michael Eisner,他在 ABC 时 是 Diller 的手下,后来随 Diller 跳到派拉蒙工作,提出一部电影的原创性必须能被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如果做不到,那么对观众的吸引力必将有限。第三个是著名制片人 Don Simpson,他在派拉蒙为前两个人工作过,他八十年代离开派拉蒙,和另一个制片人 Jerry Bruckheimer 一起制作了多部成功的高概念电影,包括《比弗利山警探》《壮志凌云》等,他的项目开发方式影响了整个产业。 但如果将高概念简单地理解为创意的可归纳性,那恐怕会错失重点。事实上更重要的是,概念在两个层面上具备可营销性。其一是立项阶段能说服投资人,其二是发行阶

电影的叙事手法

电影的叙事手法 每部电影都有它自身的叙事特点,编剧用文字讲述故事,导演用画面展现故事,他们都有讲述、展现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叙事手法。 电影叙事学主要研究故事的情节安排、行动动机、人物性格和审美特性,关注电影剧作的技巧层次。 电影的叙事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常规线性叙事:按照正常时间模式叙事,讲述事情的发展顺序。这一类的电影很多。 2、多线性叙事:影片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故事串联起其他故事。 3、回忆叙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忆进行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 4、环形结构叙事:影片的开头与影片的结尾相互辉映。 5、倒叙线性叙事:按照反正常时间叙事,这种影片为数不多,国内更是没有。法国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这种类型相当精彩。《5×2》(爱情赏味期)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妇离婚为开篇;家庭生活矛盾为第二节;结婚为高潮;相识为结尾。 6、乱线性叙事:整部影片毫无逻辑性,可以说是把所有片段、情节、人物全部搅乱,让人无从得知现在过去和将来,只能靠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屡顺影片。 7、重复线性叙事:整部影片在时间上会有一个重复的时间点,每个故事都会从这个时间点上再次开始。外国较著名的有《罗拉快跑》,国内的话,很多人会想到张艺谋的《英雄》。 每部电影使用的叙事手法并不是单一的,其中的一种是主要的,影片中会穿插使用其他手法。导演精心设置的叙事手法是影片吸引观众的一个方面。之前看的《无人驾驶》之所以对它有印象,不在于它讲的是什么故事,而在于讲故事的方式。三个小故事穿插在一起,使用复杂的平行蒙太奇,重复性的镜头,打乱时间顺序,还会让故事线索交织,构成了一张密集的情节网,让原本并无太大新鲜感的故事表达得极富表现力,更考验着观众的智商水平。 (供稿:华影动力影视)

美国好莱坞知名电影公司介绍1

美国好莱坞知名电影公司介绍:派拉蒙 https://www.doczj.com/doc/fa18889949.html,2008-05-06 14:58:55来源:爱词霸资讯官网 作为电影业的老牌巨头,派拉蒙以群星环绕雪山的标志为人所熟知,事实上,用高山来比喻派拉蒙在电影业的地位也是非常恰当的,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霸主的宝座上。 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派拉蒙的实权人物更迭速度很快,不过这没有影响公司的影片品质,无论是罗伯特·埃文斯,还是巴里·迪勒,雪莉·兰辛主政,这家公司总能制作出《教父》、《周末夜狂热》、《夺宝奇兵》和《阿甘正传》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1993年,娱乐业巨擎维亚康姆公司和前派拉蒙首席执行官巴里·迪勒为得到派拉蒙展开激烈竞争,最终,维亚康姆以100亿美元的出价赢得了这场战役,这也证明了派拉蒙的巨大价值,而在2005年合并了梦工厂之后,派拉蒙解决了公司在影片开发上已经陷于疲软境地的问题,2007年,发行了《史莱克3》和《变形金刚》这些超级卖座片的派拉蒙一举成为好莱坞票房收入最高的大公司。 目前,在各大巨头中,派拉蒙是唯一仍据守好莱坞的(地理意义上的好莱坞)。派拉蒙是1927年落户好莱坞的,而早在1930年,华纳兄弟就从好莱坞搬到了伯班克;而雷电华在1957年宣布倒闭,哥伦比亚1973年也离开了好莱坞,追随华纳兄弟跑到伯班克,1989年再次搬家,把总部设在了卡弗市;卓别林和大卫·格里菲斯创立的联艺则成了华纳兄弟的电影后期制作基地和录音棚。派拉蒙简史: 1、1912—1948 巨头中的巨头 派拉蒙电影公司创建于1912年5月,比环球电影公司还要早上一个月,在好莱坞八大公司中资格最老。创建之初,派拉蒙就拥有大量的电影院,同时兼营制片业务。派拉蒙的两位创始人阿道夫·楚科尔和杰西·拉斯基都是目光远大的杰出人物,他们最早认识到明星的威力,早期电影明星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格洛丽亚·斯旺森和鲁道夫·瓦伦蒂诺都是他们的签约演员。 出生于匈牙利的阿道夫·楚科尔是靠经营杂耍剧场起家的,而在他进入电影业之后,便下决心改变电影只拍给那些受教育程度很低的移民看的惯例,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的名演员公司制作的电影便成功地吸引了中产阶级观众,而在名演员公司和杰西拉斯基的公司合并到新成立的派拉蒙公司之后,他凭借强硬的手腕得到了公司的管理权,从而能够大施拳脚。 三十年代初,派拉蒙的扩张非常迅速,但随着大萧条的来临,这家巨大的电影公司几乎陷入到破产的窘境,银行团接手了公司,而创业元老阿道夫·楚科尔只能靠边站了。不过,到了1935年,阿道夫·楚科尔卷土重来,帮助公司从破产边缘脱身。 整个三十年代,派拉蒙都是众星云集,签约明星有梅·韦斯特、玛琳·黛德丽、马克斯兄弟、宾·克劳斯比、加里·库珀和克劳黛·考尔白,出品的影片包括获得首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翼》、喜剧片《鸭汤》、《她委屈了他》和《我不是天使》。 派拉蒙因为过于强大,所以在二十年代就被政府的反垄断部门盯上,到了1948年,联邦最高法院颁布派拉蒙判例,禁止好莱坞大公司垂直经营制片、发行和放映业务。派拉蒙不得已出售了一批电影院,这家老牌公司因此元气大伤,雪上加霜的是,五十年代电影观众大量流失,派拉蒙又开始削减电影制作的数量。 2、1949—1992 从落伍到东山再起

电影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碎片化与空间化的叙事结构 何峻峰 2012210722 《记忆碎片》(Memento)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2000年时导演的一部非常经典的悬疑片。他采用彩色和黑白画面交替,顺序和倒叙的还有插叙各种叙事手法使影片获得了非常精致的效果。相对于很多悬疑电影的情节跌宕,该片剧情平铺起来甚至可谓简单,甚至片头可以说是毫无亮点,但几分钟之后,主人公莱尼的自白的出现开始紧紧的抓住观众的心。诺兰就是用自己的才华和大胆造就了这样一部举世无双的电影。从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等影片的叙述特点方面来考察,可以发现,这部片子充满了空间化的叙述倾向。电影以主人公莱尼作为叙述视角,莱尼是整部影片的主要焦点,他目前唯一的记忆就是自己家里惨遭强盗闯入,妻子被杀死,自己也因为头部受到严重撞击而失去了短期记忆的能力,他生存下来的唯一记忆就是要替自己的妻子报仇。而现在,既然他已经失去了短期记忆能力,也就是说,在他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一切发生在眼前的都是陌生的,时间在他的生活当中已经不存在,他只能以惯性或者趁自己在仅有的几分钟记忆内把发生的事件用笔记录在物件上来代替头脑的记忆。那也就是说,如果要用顺叙的手法将这个故事讲下去,这个故事将毫无新意,而诺兰就是利用了主人公这个特殊的病例,采用了新颖的片段式叙事和倒叙的并在其中加入插叙的叙事方法,也就是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这个故事讲述得精彩无比。 片段一(正常画面):画面采用回放的方式,地上的血迹开始回流,子弹开始回到手枪内部,手枪回到莱尼手内,然后倒放着莱尼对着泰迪的脸开了一枪,泰迪大叫一声。 片段一(黑白画面):黑白画面莱尼从旅馆中醒来,开始讲诉电影的另一条线。 片段二:(正常画面):莱尼在旅馆门口拿着泰迪的照片向旅馆老板询问此人,这时候泰迪从宾馆外面走进来叫莱尼的名字,莱尼说我叫莱纳,然后跟随泰迪来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并拿出照片指出泰迪准备开门的车不是自己的,旁边的车才是莱尼自己的。然后泰迪说自己开玩笑,然后和莱尼一起上了旁边的车。车子行驶过程中泰迪指出这辆车的窗户坏了,自己可以帮他把车修好,然后又对莱尼要去的目的地表示不赞同与不乐意。他说:“你去那鬼地方干什么?”,但是他们还是来到了莱尼照片上那间破房子。短暂的交谈过后,他们走进屋子,莱尼摸出泰迪的照片,泰迪的照片后面写着“这人不可信,是这个人,杀了他”。然后莱尼一拳将泰迪击倒在地,并无视泰迪叫他下地下室的解释开了枪。 片段二(黑白画面):莱尼继续在旅馆里面,他提到了自己靠字条生活,并摆放安排地井井有条,这一部分也提到了杰克斯·萨米这一人物,似乎萨米也是一个失去了短时间记忆的病人。 片段三(正常画面):旅馆内的莱尼在泰迪的照片上写上“杀了他”然后来到旅馆门口询问老板有没有看见过这个人,并说明自己患有疾病,失去了短期记忆。这时候,泰迪

电影叙事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杨世真

大片中,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与后电影数字技术对视觉效果奇观化的极度张扬以及由此产生的电影作品人文内涵的稀释趋向已经非常明显,鲍德维尔们的理论对此完全束手无策、难以应对。 我的结论是,第一,重建电影研究必须置于后现代与后电影的理论与技术双重语境中思考。当务之急是从根本上厘清电影(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文本分析方法是文学研究方法在电影研究中的误用与滥用,对电影研究贻害无穷,应该彻底抛弃——电影的观看体验与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之间差别之大,常常为电影学者忽略,鲍德维尔们的反思也没有予以必要的重视,“中间层面的研究”和“碎片化理论”都未脱文学研究的藩篱。第二,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而非对立面。 在“图像转向”的背景下,借鉴后现代话语的跨学科视野,重新回到巴拉兹当年论及电影时灵光突现的“视觉文化”(据考证,这是该术语最早的源头之一)上来,另辟蹊径。第三,有必要澄清的是,电影研究一直都很薄弱,国内学界动辄使用的貌似成熟的“电影美学”实际上并不存在。在中国影响极大的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一书,其英文名实为“Thoery of the Film”,即“电影理论”,而书中的内容也并不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现译名的失误的确起了以讹传讹的作用。所谓“电影美学”,如果能够成立的话,也只能是重建电影研究的一个可能的、或者遥远的目标。 (朱晓军,副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310018) 电影叙事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文 杨世真Tex t/Yang Shizhen 提要:在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方兴未艾之际,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追问显得尤为必要:能否摆脱电影符号学的附庸地位,能否真正确立叙事介质在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能否正确处理经典电影理论与现代电影理论的关系。 关键词:电影叙事学 电影符号学 文学叙事学 叙事介质 鉴于电影早已是一种具有强大叙事能力的艺术形式,开展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必要性自不待言。尽管“叙事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致命要害”,“探讨中国电影叙事是研究的一种深入,因为百年之后的电影发展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发展之道,叙事问题已经需要被提到议事日程上”,然而“中国电影的叙事问题始终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1)这使得开展电影叙事学研究显得更具有紧迫性。有迹象表明,电影叙事学将有可能形成我国电影理论研究新的热潮。但在真正的热潮到来之前,却也已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可能影响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既互有关联,又各有侧重,如何看待这几个问题已经或将要影响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相邻学科维度:如何 看待电影符号学的影响 电影符号学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理论向电影研究领域扩散的产物,在60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由于这种扩散存在着机械挪用的固有弊端,导致它们最终无奈地走入了所谓“符号学的死胡同”。(2)英国学者伊·克里斯蒂指出:“许多人仍然以为在电影学术界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者、符号学者或阿尔都塞学派和拉康学派的原教旨主义者。其实,他们早已从这片阵地上撤走,过去拥护他们的那些人回首往事,就像对他们当年人人必穿的喇叭裤和粗结领带那样感到不合时宜了。”(3)话虽说得有点尖刻,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 电影符号学在国外电影理论界(主要是西方)日渐式微,然而在中国却大有兴旺发达之势,其影响不容小觑。近年来,以克里斯蒂安·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被越来越多地译介和提及,研究与评价电影符号学的学术文章数量呈现递增态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符号学正在热起来。随着电影符号学研究氛围的日渐浓厚,电影符号学大有取代传统叙事学而成为电影叙事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势。因此,如何看待电影符号学的影响成了中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绕不过去的一道槛。 纵观国内电影理论界对电影符号学的态度,照搬照用的情况居多,冷静辨析再决定取舍的情况居少。但也有少数学者对于电影符号学的态度是比较谨慎与清醒的。早在1989年,姚晓濛先生就曾撰文提出,电影符号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某种极端性”,“其本质是反动或保守的,因而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电影符号学立即得到了修正”。(4)1999年,郭晓橹先生于《当代电影》杂志上发表《当代 (1)周星、孙惠丽《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第34页。 (2)[法]让·米特里《符号学的死胡同》,王蔚、华汶译,崔君衍校,《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八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3)[英]伊·克里斯蒂《电影学者的生活》,闻谷译,《世界电影》1990年第1期,第47页。 (4)姚晓濛《电影符号学及其批评》, 《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第11页。 Several Questions on Film Narrative 118

影视叙事学

影视叙事学

导论: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稚田《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 (美)悉徳·菲尔德,《电影剧作问题攻略》,世界图书出版社 “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探求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 (美)罗伯特·麦基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这个 术语。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什么是叙事? 叙:说、讲述、陈述。事:事件,实际存在过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 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故事、叙事话语、叙述行为等它的基本范围是叙事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叙事学是研究“叙”和“事”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说。故事的存在形态: 口传时代:故事以行吟和说唱的形式存在,以口

星际穿越电影观后感

星际穿越电影观后感 下面介绍的是星际穿越电影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星际穿越》上映前,克里斯托弗·诺兰告诉观众两件事。第一,有五部太空电影对他的创作影响巨大,分别是《2001:太空漫游》、《异形》、《第三类接触》、《太空先锋》,以及《超时空接触》。第二,《星际穿越》是一部考验观众科学素养的电影,建议观看前,先补习相关物理知识和经典太空电影。 我原样照做了,并且在影片开始后不久,就体会到诺兰的良苦用心。这次他实实在在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从影史诸多太空经典博采众长,镶嵌进这部无与伦比的杰作中。在我印象里,很少有哪个导演能从如此多名片中摘取灵感,却仍然使作品看上去充满原创性。这位擅长高概念电影的商业片巨匠,再次以一个从未涉足的题材领域为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气候剧变,沙尘暴频繁,庄稼濒死……《星际穿越》描述的未来景观,其灵感正来自上世纪60年代经典科幻剧《迷失太空》,该剧开头也是环境恶化,人口膨胀,食物耗尽,而两部作品中都以人类在外太空寻找新家园为主线。马修麦康纳饰演的宇航员穿越时间后,与成年女儿相会,也与90年代电影版《迷失太空》博士遭遇来自未来的儿子不无相仿。 对《2001:太空漫游》的致敬自不必说,首先《星际穿越》最大的前提:人类在一个超然神秘力量指引下发起星际远航,就与《2001》如出一辙。只不过库布里克当年逼格较高,智慧生命放置大黑板的做法晦涩难解,而本片中直接开个虫洞等人去钻的用意不言自明。诸如飞船在虫洞中的航行,飞船与空间站漫长的对接等视觉印象,都令人想起《2001》的经典画面。最妙的是《2001》主角以垂暮老人之躯在陌生房间里苏醒,也由马修在土星医院苏醒得到呼应,那医生还不忘加上一句,你已经是个124岁的老人了,哈哈,更统一也够微妙。 马修作为一个顶尖飞行员,担起远征太空的使命,是诺兰对1983年讲美苏太空竞赛的《太空先锋》一片的借鉴。《星际穿越》开头的一组闪回中,马修驾机逼近极速,仍咬紧牙关一往无前,随后画面切到一段记录访谈,你若看过《太空先锋》,一定会有一份熟悉感。

浅谈中国春节档电影的票房与格局

浅谈中国春节档电影的票房与格局 浅谈中国春节档电影的票房与格局 论创造影史票房纪录的能力,春节档已逼近圣诞档 圣诞假期看电影的习惯要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1943年圣诞上映的《圣女之歌》(TheSongofBernadette)当时在北美市场获得500万美元票房,这一纪录为日后圣诞档期不断的高歌猛进奠定了基调——尽管是一个宗教节日,但圣诞档此后的发展,如《圣女之歌》这样的宗教电影并不多见,大部分电影人认为在圣诞假期应该观看题材更轻松、多样的电影,圣诞档由此开始热闹起来。 1947年的音乐喜剧片《里奥之路》(RoadtoRio),1958年的温情家庭片《老黄狗》(OldYeller),1962年的法律剧情片《杀死一只知更鸟》(ToKillaMockingbird)。到了1963年,不仅影片类型丰富了,对不同年龄段的选择也多样了——全家人可以一同观看动画片《石中剑》(TheSwordintheStone),恋人们则可以去观看爱情片《移情别恋》(MoveOver,Darling)。 温斯坦影业(WeinsteinCompany)院线发行与家庭娱乐的负责人艾瑞克·罗密斯(ErikLomis)曾对《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说,“打我还是个孩子时起,一家人在圣诞节拆了礼物、吃了早餐,剩下的时间你还能做什么呢?几乎所有人都会去看电影,影院都挤爆了——孩子们不上学、大人们不上班,大概最累的只有影院的工作人员了……如果圣诞节是在周中,那么这些圣诞档的影片一定都会有非常漂亮的首周末票房成绩。”罗密斯曾负责2012年圣诞档影片《被解救的姜戈》(DjangoUnchained)的发行工作。 毫无疑问,看电影已被潜移默化为“年俗”的圣诞档,当然会被好莱坞的各大制片厂视为最重要的`发行档期——他们会把一年当中最重要的电影留到圣诞节前后、甚至当天发行——圣诞档的拥挤程度,特别是圣诞节当天竞争有多激烈可想而知。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叙事学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a18889949.html,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叙事学解读 作者:蒋茜茜 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5期 【摘要】改编自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的3D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于2013年8月30日在中国上映,导演巴兹·鲁赫曼将最擅长的华丽视效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强大的演员阵容,精致的服装造型,奢靡的建筑场景,打造了好莱坞历史上“最华丽的3D爱情巨制”。本文运用电影叙事学理论对该部影片进行解读,从叙事技巧、人物塑造、隐喻象征等角度剖析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技巧人物塑造隐喻象征 改编自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的3D版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于2013年8月30日在中国上映,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瑞·穆里根、托比·马奎尔等主演。导演巴兹·鲁赫曼将最擅长的华丽视效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强大的演员阵容,精致的服装造型,奢靡的建筑场景,打造了好莱坞历史上“最华丽的3D爱情巨制”。 《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纽约长岛上层社会富人的奢华生活,讲述了盖茨比这个白手起家的普通男人,通过种种努力发家致富,试图重新赢回出身于上层社会黛西的爱,却最终命丧黄泉、爱情破灭的故事,以盖茨比的悲剧反映了“美国梦”的幻灭。导演巴兹·鲁赫曼通过声画语言的刻画,较为完美地将小说叙事向电影叙事做了转换,呈现给观众一场华美中带着悲怆的视觉盛宴。 电影叙事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逐渐成为一门系统的理论,它借用文学叙事学的概念和方法,以结构主义和普洛普理论作为基础,强调对影片的叙事结构进行内在性和抽象性的研究。①电影文本包含影像、对白、音乐、色彩等多种表达方式和技巧,所以电影叙事学主要涉及影片情节安排、行动动机、人物性格、审美特性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基于电影叙事学理论,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做一次解读。 一、叙事技巧:多元叙事的聚焦运用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运用了倒叙、回顾式叙事、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交错运用的叙事手法使这部作品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从时间角度来说,该部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回忆的形式讲述故事的始末。在具体的故事推进过程中,影片讲述者的话语又作为插叙不断出现,现实与过去不断交织,让观众产生时空交错感,也让受众在不断反复的讲述中领悟影片的主题,强化对影片内涵的认识,形成独特而强烈的艺术效果。 1、《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结构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考研真题解析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201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考研真题解析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为考研学子服务!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 中国艺术研究院形成了以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确立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科研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 2016年电影学方向复试分数线为345。公共课单科线为34,专业课为100。2016年电影学方向共有35人进入复试,最终刷掉20人,录取15人。 2017年电影学方向复试分数线为355。公共课单科线为35,专业课为100,125 2017年电影学方向共有27人进入复试,最终刷掉15人,录取12人。 611艺术概论主要以王宏建和彭吉象的《艺术概论》为主。附加重点笔记资料及历年真题。 电影艺术史论参考书目如下 《海翔智库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点真题精编》 包含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总结梳理、中国古代文论补充,西方文论补充,艺术理论热点补充,必考点笔记资料补充。 《海翔智库教育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内部资料一本通》 包含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全套考研历年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复试抽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两门专业课全套考点笔记资料总结、独家内部必考试题库。

电影叙事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电影叙事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文杨世真Text/Yang Shizhen 提要:在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方兴未艾之际,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追问显得尤为必要:能否摆脱电影符号学的附庸地位,能否真正确立叙事介质在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能否正确处理经典电影理论与现代电影理论的关系。 关键词:电影叙事学电影符号学文学叙事学叙事介质 鉴于电影早已是一种具有强大叙事能力的艺术形式,开展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必要性自不待言。尽管“叙事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致命要害”,“探讨中国电影叙事是研究的一种深入,因为百年之后的电影发展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发展之道,叙事问题已经需要被提到议事日程上”,然而“中国电影的叙事问题始终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1)这使得开展电影叙事学研究显得更具有紧迫性。有迹象表明,电影叙事学将有可能形成我国电影理论研究新的热潮。但在真正的热潮到来之前,却也已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可能影响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既互有关联,又各有侧重,如何看待这几个问题已经或将要影响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相邻学科维度:如何看待电影符号学的影响 电影符号学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理论向电影研究领域扩散的产物,在60 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由于这种扩散存在着机械挪用的固有弊端,导致它们最终无奈地走入了所谓“符号学的死胡同”。(2)英国学者伊·克里斯蒂指出:“许多人仍然以为在电影学术界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者、符号学者或阿尔都塞学派和拉康学派的原教旨主义者。其实,他们早已从这片阵地上撤走,过去拥护他们的那些人回首往事,就像对他们当年人人必穿的喇叭裤和粗结领带那样感到不合时宜了。”(3)话虽说得有点尖刻,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 电影符号学在国外电影理论界(主要是西方)日渐式微,然而在中国却大有兴旺发达之势,其影响不容小觑。近年来,以克里斯蒂安·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被越来越多地译介和提及,研究与评价电影符号学的学术文章数量呈现递增态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符号学正在热起来。随着电影符号学研究氛围的日渐浓厚,电影符号学大有取代传统叙事学而成为电影叙事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势。因此,如何看待电影符号学的影响成了中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绕不过去的一道槛。 纵观国内电影理论界对电影符号学的态度,照搬照用的情况居多,冷静辨析再决定取舍的情况居少。但也有少数学者对于电影符号学的态度是比较谨慎与清醒的。早在1989 年,姚晓濛先生就曾撰文提出,电影符号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某种极端性”,“其本质是反动或保守的,因而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电影符号学立即得到了修正”。(4)1999 年,郭晓橹先生于《当代电影》杂志上发表《当代 (1)周星、孙惠丽《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电影艺术》2006 年第5 期,第34 页。 (2)[ 法] 让·米特里《符号学的死胡同》,王蔚、华汶译,崔君衍校,《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八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年版,第193 页。 (3)[ 英] 伊·克里斯蒂《电影学者的生活》,闻谷译,《世界电影》1990年第1 期,第47 页。 (4)姚晓濛《电影符号学及其批评》,《当代电影》1989 年第6 期,第11 页。Several Questions on Film NarrativeREVIEWS OF FILM ACADEMIES 学苑论坛119 电影理论中的“语言”观质疑》一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符号学和语言学引入电影,对电影理论来说确实是一条胡同,但可惜是一条漫长幽深的绝望的死胡同,而对于符号

高概念电影营销

电影营销之“高概念”电影 *课程准备: 美国电影企业的经营策略 经过多年的竞争磨练,美国电影企业面对竞争市场和消费者的挑战,逐步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经营策略。 电影企业经营的关键是需要能将创意不断转化成商业上成功的产品。一般而言,这种过程是这样的: (1)定位:针对细分受众定位,并对不同人口、社会经济和地理特征的消费者群体需要使用不同的营销组合。 (2)系列化:将成功的影视产品系列化和连续化。 (3)明星制:是建立品牌忠诚度,获取高额而稳定利润的保障措施。减少风险的措施之一就是用风险度低的明星和导演。25%的预算是给明星的。 (4)大片(blockbuster)。具有特殊效果的大片已经成为好莱坞的品牌,它易于作为“大概念high concept”推广和销售。大片观众主要为12到24岁的黄金观众。高昂的特技成本使得非好莱坞制作者望而却步。 (5)相关产品销售。 (6)宣传:常常比广告还重要,日益成为影视产品推广组合中的重头。经常是与其他文化产品交叉推广,即电影、电影音乐cd或书等。 (7)发行:不同时代采用不同的发行强度。前大片时代,是逐步从几个独家首轮放映,到更多影院二轮放映。首轮可以高定价。当代,大片在北美所有市场铺开前已经利用电视广告和集中宣传充分制造知晓度。第一周就达到最广度的发行。由于其高昂的广告和印刷成本以及随后的风险,非好莱坞影片不可能吸引发行商和放映商的信心和支持去使用大片地毯式发行战略。高制作、高营销、更快的全球娱乐产业新闻和宣传、电子宣传等节省了印刷成本,更加强化了这种大片发行趋势。 (8)窗口化:共同消费品的成本结构使得它可以利用窗口化策略不断在不同市场销售。窗口化是一种价格歧视。一般情况下,最新的影片在美国全国电影院首映—(2-3个月后)发

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霸王别姬》《英雄》叙事结构之分析

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霸王别姬》《英雄》叙事结构之分析 [摘要] 电影通过造型手段进行叙事,在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导演设想上,电影叙事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电影艺术工作者在世界电影艺术不断变化的潮流冲击下,积极寻找能表现生活和自已电影观念的多种叙事结构。文章以两部具代表性的影片《霸王别姬》、《英雄》为例来具体分析电影叙事结构,两部影片均采用了多重视角的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叙事模式,从而构成更为完整、客观的真实,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出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性格,从而实现了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电影叙事结构多重视角多元化 一、引言 电影是叙事艺术,是通过造型手段来进行叙事,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影片的叙事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叙事上也就有了浩繁的、很难确定归纳的模式。依据电影叙事学的理论,叙事一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讲故事,这偏重于故事的种类;二是如何讲故事,这涉及到一个导演的风格问题,即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设想。如果要对一个导演的艺术水准及其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在系列作品中体现出的一个比较固定的手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首先应注意影片所采用的“叙事结构”,以对故事的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才能基本把握一部影片可能的主题追求。 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多是与顺序性叙事时间相对应的戏剧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表现为:把戏剧冲突作为电影结构的基础,按照戏剧冲突展开的规律,遵循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布局方式,依次展开冲突的动作历程。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浪潮为开端的现代电影推翻了这种戏剧式叙事时空,使现代电影冲破了戏剧式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了叙事结构的多视角多元化。国内电影艺术工作者在世界电影艺术不断变化的潮流冲击下,开始把戏剧式电影作为艺术革新的对象,冲破戏剧式电影结构的束缚,抛弃戏剧冲突的核心,积极寻找能够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已电影观念的多种叙事结构,从叙事结构上实现了我国电影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这里,以两部具代表性的影片《霸王别姬》、《英雄》来具体分析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二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在香港被评为港人百年电影的最爱,这部影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叙事结构的复杂性,我们通过《霸王别姬》的宏大寓言式结构对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又可以讨论它所涉及到的目前为人所关注的“第六代”主题,即与宏大叙事所表达的主题相对立的“后现代性”问题。 《霸王别姬》在影片叙事结构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所采用的四种叙事结构:挪用宏大叙事、舞台叙事、台下叙事和影戏结合,从而形成了片中有戏、戏中有观众的复杂叙事结构,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被引进之前,我国的戏曲是最为贴近老百姓的艺术了,但是,流于形式的伦理说教又使它们变得极为简单。戏曲《霸》实质上只不过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来演绎封建社会的纲常礼教及人生观罢了,即做男人就要像霸王,男人的一生就是要追求境界,轰轰烈烈;做女人就要像虞姬,温柔美丽夫唱妇随。电影《霸》没有重复同样的主题,戏剧《霸》的英雄主义只不过是电影《霸》叙事的切入点而已,两种叙事表现的根本不是同一主题。电影《霸》叙事结构可谓匠心独运,陈凯歌借用京戏《霸》的原名,不用一个镜头就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心理上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可以说影片的第一层叙事始于中国戏曲。幕内幕外叙事彼此映衬、相互依托,在观众的对比联想中产生新的意义。舞台上的《霸》突出的是“英雄”,银幕上的《霸》似乎在竭力消解这个概念,电影《霸》之所以把镜头对准黎民百姓而不是社会的精英,是因为导演等反对宏

【影】什么是电影叙事学

【影】什么是电影叙事学 >还没有注册... Les Amants / 恋人们/ 恋人 2002-12-08 / Jeanne Moreau / 法国/ 路易斯马 勒(Louis Malle) / 移情记/ Dominique Vivant / 路 易斯马勒(Louis Malle) / Louise de Vilmorin / 法 语 声音和人体:让娜·莫罗的声音以第三人称和外加声 音的方式解说她所扮演的人物的遭遇。女叙述者讲 述她自己的故事,但使用了第三人称。 Amour l'après-midi, L' / 午后之爱 1972-09-29 / 法国/ 侯麦(Eric Rohmer) / 午后之 爱/ 埃里克罗默(Eric Rohmer) 声音的音色作为叙述的标志:影片完全建立在叙述 者用声音突出叙事的结构上。

Annie Hall / 安妮?霍尔 1977-10-27 / Diane Keaton / Woody Allen / Shelley Duvall / Paul Simon / Carol Kane / Tony Roberts / Christopher Walken / 美国/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 安妮?霍尔/ 马歇尔布里克曼(Marshall Brickman) /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声音的音色作为叙述的标志:人物有其“标志”,尽管叙述者给予他们的话语内容会有疑问。叙述者回忆童年,孩子们的声音同步讲述他们怎么成为成年人,观众只能根据那些话来想象。 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Last year at Marienbad 1961-10-19 / Delphine Seyrig / Giorgio Albertazzi / 法国/ 意大利/ 阿兰·雷奈Alain Resnais / 去年在马里安巴/ 法语 时频-重复化的叙事,不定次数的叙事用于一个故事:女主角坐在她的床上,惊恐地举起手臂。

科幻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

科幻电影发展的几个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科幻电影的成长期。19世纪末,带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几乎和娱乐电影同时在法国诞生。《机器屠夫》可算作科幻影片的开山鼻祖。这部长约一分钟的影片向人们展示了未来工厂不可思议的景象:一头活生生的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就从另一端出来了火腿、香肠、排骨等猪肉食品。后来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的现实,当年却真正是一种“科学幻想”。这之后的100多年里,关于机器的奇迹和恐惧的故事在科幻电影中层出不穷。虽然多数与科学想象相关的影片也许更像是在使用电影技术变魔术,但1902年法国人梅里爱推出的《月球旅行记》则标志着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出现。该片首次动用了大量演员、特效和布景,上映后反映热烈,一举成为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式作品,开创了到现在任然生机勃勃的“太空”题材。在整个1910年代,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英国,都在拍摄有关外星人和未来战争的题材的科幻电影。后来,随着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出现和发展,美国在科幻电影制作上奋起直追,生产了《科学怪人》(1910)、《化身博士》(1931)等影片,更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生产的一部长达105分钟的《海底两万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它开创了水下摄影的先河。到了1920年代,美国科幻电影开始与欧洲科幻电影分道扬镳。与德国《大都会》(Metropolis,1927)等欧洲科幻片相比,好莱坞科幻片更注重传奇的情节、快捷的节奏、惊险的动作和高超的特技。这一时期好莱坞科幻电影代表作有《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和《神秘岛》(The Mysterious

Island,1929)等。 1930-1940年代,科幻电影开始成熟。1930年代开始,好莱坞科幻电影开始偏爱带有恐怖、悲观和浪漫色彩的疯狂科学家主题,并且开始连篇累牍地拍摄科幻电影系列片(类型片对于高速制作同类型电影功不可没)。这一时期出品了《科学怪人》(Frankenstein,1931)、《科学怪人的新娘》(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1935)和《科学怪人的儿子》(The Son of Frankenstein,1939),类似的还有《化身博士》系列和《飞侠哥顿》(Flash Gordon)系列。《隐身人》(The Invisible Man,1933)和《金刚》(King Kong,1933)都是当时的名作,它们延续并发展了好莱坞电影在特技运用和情节安排上的长处,并已经产生了独特的叙事模式。 1950-1960年代则是科幻电影的繁荣期。1950年代一些科学家自称证明宇宙中确实存在外星人时,好莱坞及时掀起了以“飞碟”为描写对象的科幻电影热潮,大量涌现出反映外星人题材的科幻电影。《蝙蝠侠和罗宾》《不明之物》《火星入侵者》等都是代表性的作品。由于科幻电影的泛滥,1960年代前期,该类型逐渐跌入低谷,几乎成为“票房毒药”的代名词。但是,科幻电影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依赖于科学技术思想不断进步而不断产生的创新性,陷入低谷的科幻电影类型在1968年随着《人猿星球》和《2001太空漫游》的诞生而宣告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第三次浪潮的来临。《2001太空漫游》堪称科幻电影的一大里程碑:时空开阔,既场面宏大,又细致入微,达到空间站,小至太空厕所,无不摄入镜头。影片试图揭示人类的发展是由一种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