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7.4《乘法公式》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数学:7.4《乘法公式》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数学:7.4《乘法公式》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数学:7.4《乘法公式》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数学:7.4《乘法公式》同步练习(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基础能力训练】

一、平方差公式

1.下列多项式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2x+3y)(2x-1

3

y) B.(x-y)(y-x)

C.(-4a+3b)(3b-4a) D.(a-b-c)(-a-b-c)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y+6)(2y-6)=4y2-6 B.(5y+1

2

)(5y-

1

2

)=25y2-

1

4

C.(2x+3)(2x-3)=2x2-9 D.(-4x+3)(4x-3)=16x2-9 3.判断正误:

(1)(3a-bc)(-bc-3a)=b2c2-9a2()

(2)(x+1

x

)(x-

1

x

)=x2-1 ()

4.(3x-4y)(4y+3x)=(_____)2-(_____)2=_______.

5.(x+1)(x-1)(x2+1)=_______.

6.(2m-3n)(_____)=4m2-9n2

7.(-3x+2y)(_______)=-9x2+4y2

8.计算(a4+b4)(a2+b2)(b-a)(a+b)的结果是()

A.a8-b8 B.a6-b6 C.b6-a8 D.b6-a6

9.化简(a+b)2-(a-b)2的结果是()

A.0 B.-2ab C.2ab D.4ab

10.在下列等式中,A和B应表示什么式子?

(1)(a+b+c)(a-b+c)=(A+B)(A-B)

(2)(x+y-z)(x-y+z)=(A+B)(A-B)

11.为了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x+y+z)(y-2x-z),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2 B.

C. D.

12.计算:(1)(5m-6n)(-6n-5m)(2)(1

2

x2y2+3m)(-3m+

1

2

x2y2)

13.计算:

(1)898×902 (2)303×297 (3)9.9×10.1 (4)30.8×29.2

14.计算:

(1)(x+y)(x-y)+(y-z)(y+z)+(z-x)(z+x)

(2)(3m2+5)(-3m2+5)-m2(7m+8)(7m-8)-(8m)2

二、完全平方公式

1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x+y)2=x2+y2 B.(m-n)2=m2-2mn-n2

C.(a+2)2=a2+2a+4 D.(m-3)2=m2-6m+9

16.已知m≠n,下列等式中计算正确的有()

①(m-n)2=(n-m)2②(m-n)2=-(n-m)2

③(m+n)(m-n)=(-m-n)·(-m+n)④(-m-n)2=-(m-n)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1-2xy2+x2y4的是()

A.(-1-x2y2)2 B.(1-x2y2)2 C.(-1+x2y2)2 D.(xy2-1)2 18.计算(4a-3b)(-4a-3b)的结果为()

A.16a2-9b2 B.-16a2+9b2

C.16a2-24ab+9b2 D.-16a-24ab-9b2

19.计算:

(1)(1

4

a-

1

3

b)2(2)(-x2+3y2)2

(3)(-a2-2b)2(4)(0.2x+0.5y)2

20.计算:

(1)198×202 (2)5052

【综合创新训练】

一、创新应用

21.化简求值:4x(x2-2x-1)+x(2x+5)(5-2x),其中x=-1.

22.化简求值:(3x+2y)(3x-2y)-(3x+2y)2+(3x-2y)2,其中x=,y=-1

2

23.解方程:(x-3)(x+1)=x(2x+3)-(x2+1)

24.解不等式:(x-4)2-(x-3)(x+4)<2(3x+2)

二、巧思妙解

25.1232-124×122

26.

22004

200420052003

-?

27.1.23452+0.76552+2.469×0.7655 三、综合测试

28.(-2

3

a+3b)(

2

3

a+3b)(-

2

3

a-3b)(-

2

3

a+3b)

29.(1+a+b)2

30.(m+2n-p)2

31.(3a-b)2-(2a+b)2+5b2

32.已知x+y=4,xy=2,求x2+y2的值.

33.已知x2+4x+y2-2y+5=0,求x,y的值.

四、探究学习

观察下面各式规律:

12+(1×2)2+22=(1×2+1)2

22+(2×3)2+32=(2×3+1)2

32+(3×4)2+42=(3×4+1)2

……

写出第n行的式子,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基础能力训练】

1.D 2.B 3.(1)∨(2)×

4.(3x)2(4y)2 9x2-16y2 5.x4-1 6.2m+3n 7.3x+2y 8.C 9.D 10.(1)A代表a+c,B代表b (2)A代表x,B代表y-z

11.C 12.(1)36n2-25m2(2)1

4

x4y4-9m2

13.(1)原式=(900-2)(900+2)=9002-22=810 000-4=809 996 (2)原式=(300+3)(300-3)=3002-32=90 000-9=89 991

(3)原式=(10-0.1)(10+0.1)=102-0.12=100-0.01=99.99 (4)原式=(30+0.8)(30-0.8)=302-0.82=900-0.64=899.36 14.(1)0 (2)25-58m4

15.D 16.B 17.D 18.B

19.(1)

1

16

a2-

1

6

ab+

1

9

b2(2)x4-6x2y2+9y4

(3)a4+4a2b+4b2(4)0.04x2+0.2xy+0.25y2

20.(1)39 996 (2)255 025

【综合创新应用】

21.原式=4x3-8x2-4x+10x2-4x3+25x-10x2=-8x2+21x,当x=-1时,原式=-8-21=-29.

22.原式=9x2-4y2-(9x2+12xy+4y2)+9x2-12xy+4y2 =9x2-4y2-9x2-12xy-4y2+9x2-12xy+4y2

=9x2-24xy-4y2

把x=1

3

,y=-

1

2

代入得4.

23.去括号,得x2+x-3x-3=2x2+3x-x2-1,合并,得x2-2x-3=x2+3x-1,

移项,得x2-2x-x2-3x=-1+3,

合并同类项,得-5x=2,

系数化为1,得x=-2

5

24.去括号,得x2-8x+16-x2-4x+3x+12<6x+4,移项,得x2-x2-8x-4x+3x-6x<4-16-12,?

合并同类项,得-15x<-24,系数化为1,得x>8

5

25.原式=1232-(123+1)(123-1)=1232-(1232-12)=1.

26.原式=220042004(20041)(20041)

-+- 2222200420042004(20041)200420041

==---+=2004. 27.原式=(1.234 5+0.765 5)2=22=4.

28.原式=×

=(9b 2

-49a 2)(49a 2-9b 2)=-(9b 2-49a 2)(9b 2-49

a 2) =-(9

b 2-a 2)2=-81b 4+8a 2b 2-1681a 4. 29.原式= 2=1+2(a+b )+(a+b )2=1+2a+2b+a 2+2ab+b 2.

30.原式= 2=(m+2n )2-2p (m+2n )+p 2=m 2+4mn+4n 2-2pm -4pm+p 2.

31.原式=9a 2-6ab+b 2-4a 2-4ab -b 2+5b 2=5a 2-10ab+5b 2.

32.x 2+y 2=(x+y )2-2xy=42-2×2=12.

33.x 2+4x+y 2-2y+5=0,变形为:(x 2+4x+4)+(y 2-2y+1)=0,

即(x+2)2+(y -1)2=0,又因(?x+2)2与(y -1)2皆是非负数, 所以(x+2)2=0且(y -1)2=0,即x+2=0,y -1=0,解得x=-2,y=1.

【探究学习】

第n 个式子:n 2+ 2+(n+1)2= 2

证明:因为左边n 2+ 2+(n+1)2=n 2+(n 2+n )2+(n+1)

2 =(n 2+n )2+n 2+n 2+2n+1=(n 2+n )2+?2(n 2+n )+1=(n 2+n+1)2,

而右边=(n 2+n+1)2,

所以左边=右边,成立.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北京课改版)- 12.1三角形

自主学习 主干知识←提前预习勤于归纳→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3.1-1所示,△ABC中的顶点为_______,三角形的边为_______,三角形的内角为______。 答案:A、B、C AB、AC、BC ∠A、∠B、∠C 2.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 cm,2 cm,3 cm B.1 cm,3 cm,4 cm C.2 cm,3 cm,4 cm D.2 cm,3 cm,6 cm 答案:C 解析:2+3>4. 3.如图13.1—1,如果∠A=65°,∠B=37°,则∠C=______. 答案:78°解析:∠C=180°-∠A-∠B. 4.如图13.1-2所示, (1)比较大小:∠DBC_______∠A,∠ABC_____∠ACE,∠A+∠ACB_______∠DBC. (2)如果∠A=65°,∠ABC=37°,那么∠ACE=______. 答案:(1))> < = (2)102°解析:∠ACE=∠A+∠ABC.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大于60°( ); (4)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不大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答案:(1)错误;(2)、(3)、(4)正确. 点击思维←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1.如图13.1-3中有几个三角形? 答案:8个 2.组成三角形的三根木条中有两根木条长为2和5,则第三根木条长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答案:3<x<7 3.在四个三角形中,它们的两个内角度数分别为:(1)20°和50°;(2)60°和70°;(3)80°和12°;(4)45°和45°,其中属于锐角三角形的有______. 答案:(2)、(3)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复习提纲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北京课改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严重?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0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P 60做一做

【2020】最新七年级数学(北京课改版)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经历探索有量数乘方意义的过程,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 4、能用计算器求一些数的乘方.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四、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根据问题列出的算式是2个、3个或3个以上的相同数的连乘积? 下面我们学习有理数的乘方. (二)讲授新课 在生活中,有这样的问题:1个细胞,经过1小时就可以分裂为2个同样的细胞,那么5小时以后,这个细胞可繁殖成多少个同样的细胞? 列出的式子为:2×2×2×2×2. 我国古代的数学书中有这样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而不竭.”那么,10天之后,这个:“一尺之棰”还剩多少? 列出的式子为: (三)重难点精讲 思考:

[1755×(1+3.54%)](1+3.54%) =1755×(1+3.54%)2 ≈1881(万人). 答:到20xx年底、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1817万人、1881万人.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算式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我们还注意到,幂的指数等于所求的年份与20xx年相差的年数.由于20xx年与20xx年相差5年,所以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是1755×(1+3.54%)5≈2088(万人). 答:到20xx年底时,××市的人口总数分别约是2088万人. (四)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学会了哪些方法?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 (五)随堂检测 1、下列各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 A.32与-23 B.32与(-3)2 C.32与-32 D.-23与(-2)3 2、下列各式:①-(-4);②-|-4|;③(-4)2;④-42;⑤-(-4)4;⑥-(-4)3,其中结果为负数的序号为____________. 3、计算: (1)(-4)6; (2)-24; (3)[-(-3)]4; (4)-[+(-5)]3. 4、当你把纸对折1次时,可以得到2层;对折2次时,可以得到4层;对折3次时,可以得到8层… (1)计算对折5次时的层数是多少?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因数和倍数复习

重点提示: 在自然数中,0是一个特殊的数。0乘任何数都等于0,所以0是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的倍数,任何非0自然数都是0的因数,因此,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不包括0的自然数。 知识巧记: 因数和倍数, 单独不存在, 互相来依靠, 永远不分开。 重点提示: 一个非0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因数。 易错题: 判断: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 )。 错解分析:没有注意自然数0,0是最小的偶数。 正确答案:? 重点提示: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二、质数与合数 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也叫素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3.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质数与合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质数,也没有最大的合数。 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5.如果按照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把自然数(0除外)分类,那么自然数可以分成3类。 (1)1(只有1个因数) (2)质数(只有2个因数) (3)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6.如果按照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把自然数分类,可以分成2类。 (1)奇数(不是2的倍数) (2)偶数(是2的倍数) 三、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从中找出它们的公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2)筛选法: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数的因数,再从中圈出较大数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3)用短除法来求最大公因数。举例: 用18和24公有的质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去除这两个数,除到这两个数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即2×3=6。 3.最大公因数的表示方法。 如:4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2,可记作:(4,6)=2。 4.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1)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2)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四、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分别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它们的

【八年级】八年级数学下册145一次函数的图象导学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关键字】八年级 14.5一次函数的图象 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践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2、会画出正比率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 3、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表达式. 二、预习内容 范围:自学课本P21-P24,完成练习. 三、预习检测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0分钟) 探究要点1、如何画正比率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 实践: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x;(2)y=-2x+3;(3)y=2x-3. 列表: 描点: 2、观察所得的图象,你认为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也是一条直线吗?如果是,可以怎样快捷地画出它的图象? 探究要点2、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例2、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过(-3,5)与(5,9)两点,求它和坐标轴交点的坐标. 分析:求出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就能求出它和坐标轴交点的坐标. 二、小组展示(10分钟) 三、归纳总结

本节的知识点: 1、会画正比率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 2、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四、课堂达标检测 1、直线y=kx+b 在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1 所示,则( ) 2、已知一次函数,当x=-2 时,y=-3;当x=1 时,y=3.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 五、学习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kx+b(k≠0), 由于点(3,5)和(-4,-9)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所以有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于是,得到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课堂达标检测 1、B 2、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kx+b(k≠0), 由于当x=-2 时,y=-3;当x=1 时,y=3,所以有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于是,得到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1.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北京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章节内容汇总

北京课改版初中数学章节知识汇总 章节课题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1.生活中和图形; 2.我们周围的“数”; 3。计算工具的发展; 4。科学计算器的使用 第二章对数的认识的发展 1.负数的引入;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和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7.有理数的乘法; 8。有理数的除法; 9.有理数的乘方; 1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1.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字母表示数; 2.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3.等式与方程; 4.等式的基本性质; 5。一元一次方程; 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 第四章简单的几何图形 1.对图形的认识; 2.直线、射线、线段; 3.角;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5.用计算机绘图 七年级第五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和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1 不等式 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3 不等式的解集 5.4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5.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6.1 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6.2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6.3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4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下 册第七章整式的运算 7.1 整式的加减法 7.2 幂的运算 7.3 整式的乘法 7.4 乘法公式 7.5 整式的除法 8.1-8.2 观察与实验 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观察、猜想与证明 8.3-8.4 归纳与类比 8.5-8.6 猜想与证明 8.7 几种简单几何图形及其推理第九章因式分解 9.1 因式分解 9.2 提取公因式法 9.3 运用公式法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提示 10.1 总体与样本 10.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0.3-10.4 数据的表示 10.5-10.6 平均数 10.7-10.8 众数和中位数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分式 1.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式的乘除法; 4.分式的加减法; 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 程及应用 第十二章实数和二次根式 1.平方根; 2.立方根; 3.用科学计算器开方; 4.无理数与实数; 5.二次根式及其性质; 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7.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第十三章三角形 1.三角形; 2.三角形的性质;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4.全等三角形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6.等腰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 8.基本作图; 9.逆命题、逆定理; 10.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1.勾股定理; 1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四章事件的可能性 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五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24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2份) 2.第二单元使用(2份) 3.第三单元使用(2份) 4.第四单元使用(2份) 5.第五单元使用(2份) 6.第六单元使用(1份) 7.期中检测卷(2份) 8.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二、填空题。 1.13.65乘()是1365;6.8除以()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中有()位小数,5.2×4.76的积中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0.13×0.28=() 13×2.8=()0.013×28=() 0.13×2.8=() 1.3×0.028=()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63)=4.8×37+4.8×63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五、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 6.3 2.3×010.58×5.5 5.5×2 0.23×10.230.23×1.1 2.3×0.11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A. 从装满红球的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红球 B.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3 C. 随时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新闻 D. 通常情况下,自来水在10℃就结冰 3.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 A. x≥2 B. x≤2 C. x>2 D. x<2 4.如图所示,△ABC中AC边上的高线是( ) A. 线段DA B. 线段BA C. 线段BC D. 线段BD 5.小明的妈妈让他在无法看到袋子里糖果的情形下从中任抽一颗.袋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糖果,它们的大小、形状、质量等都相同.如果袋中所有糖果数量统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抽到红色糖果的可能性为( ) A. 5 18 B. 1 15 C. 2 15 D. 1 3 6.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A. B. C. D. 7.为估计池塘两岸A,B间的距离,小明的办法是在地面上取一点O,连接OA,OB,测得OB=15.1m,OA=25.6m.这样小明估算出A,B间的距离不会大于() A. 26m B. 38m C. 40m D. 41m 8.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2和10,则b的面积为() A. 8 B. C. D. 12 二、填空题(本题共22分) 9. 2的相反数是______. 10.当分式 2 1 x x - + 的值为0时,x的值为. 11.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的1×2的网格格点(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放三枚棋子,按图所示的位置已放置了两枚棋子,如果第三枚棋子随机放在其余格点上,那么以这三枚棋子所在的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可能性为____. 12.用一条长为16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有一边的长为4cm,那么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cm. 13.如图,△ABC中,BC边所在直线上的高是线段_____.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学案

3.1平行四边形 项目内容 1.思考:长方形木框两边拉一拉就会变形,变成的形状还是长方形吗? 2.例:量一量,折一折。 分析与解答: (1)测量。 ①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边的关系:AB=(),AD=()。 ②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角的关系:∠A=(),∠B=()。 (2)平行四边形的高。 按以上方法对折后,发现底边完全(),折痕所在的线和底边(),折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即平行四边形的()是和底边垂直的线段。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等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和底边垂直的()。 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26厘米,一边长为16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别是 (),(),()。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边、角的概念。学具准备:5根木条。

1.不是长方形。 2.(1)①DC BC②∠C∠D (2)重合垂直高高 3.线段 4.16厘米47厘米47厘米 3.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项目内容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是()。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S=()=()×()=()(米2)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大小由它的()和高共同决定。 5.我还发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6.填表。 底/cm2118 高/cm389.8 面积/cm2210.793.6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长是5米,高是2.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方格纸、剪刀。 知识准备:长方形面积及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相关知识。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超经典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经典) 第十五章一次函数 知识结构图 知识要点 1.常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常量。 2.变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变量。 3.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中,有,对于变量x的, 变量y,我们就把称为自变量,称 为因变量,是的函数。 初中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主要应抓住一下三点: ⑴; ⑵; ⑶. 4.定义域:一般地,一个函数的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5.定义域的确定方法 首先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 ⑴当函数关系式是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⑵当函数关系式是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⑶当函数关系式是二次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⑷当关系式中有零指数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当函数表示实际问题时,其定义域不仅要,而且要。

6. 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 。 7.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 8.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图像法。 9.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 一一对应。 10.四个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 第一象限内的点 ; 第二象限内的点 ; 第三象限内的点 ; 第四象限内的点 。 11.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 ⑴x 轴上的点 ;y 轴上的点 。 ⑵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⑶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12.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的两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⑴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⑵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⑶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 。 13.坐标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⑴同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①x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1x A ,)0、(2x B ,)0,则__________=AB ; ②y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0P ,)1y 、(0Q ,)2y ,则__________=PQ ; ⑵异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x M ,)0、(0N ,)y ,则__________=MN 。 14.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⑴点到坐标轴的距离:①点(x P ,)y 到x 轴的距离_____=d ; ②点(x P ,)y 到y 轴的距离_____=d 。 ⑵点(x P ,)y 到原点的距离_____=d 。 15.函数图像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一定是这个函数的 一组对应值;反之,以 的点必然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 16.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⑴ ;⑵ ;⑶ . 17.通常判定点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 ,如果满足函数解析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关系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 备注: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就是 的解, 即求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 。 18.一般地,如果 ,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时 ,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19.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 。 O x y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68人,五①班35人,二②班33人。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体验成功的乐趣。本学期要继续抓好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四、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初步了解密铺、鸡兔同笼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方程 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采取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课内外作业均要精心设计,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3.重视平时的审题习惯的渗透和培养。 4.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5.注重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一次函数 知识结构图 知识要点 1.常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常量。 2.变量:在一个过程中,的量叫做变量。 3.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在中,有,对于变量x的, 变量y,我们就把称为自变量,称 为因变量,是的函数。 初中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主要应抓住一下三点: ⑴; ⑵; ⑶. 4.定义域:一般地,一个函数的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5.定义域的确定方法 首先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 ⑴当函数关系式是整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⑵当函数关系式是分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⑶当函数关系式是二次式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⑷当关系式中有零指数时,函数的定义域是。 当函数表示实际问题时,其定义域不仅要,而且要。 6. 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 。 7.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 8.用 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图像法。 9.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 一一对应。 10.四个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 第一象限内的点 ; 第二象限内的点 ; 第三象限内的点 ; 第四象限内的点 。 11.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 ⑴x 轴上的点 ;y 轴上的点 。 ⑵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 。 ⑶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 ; 12.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的两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⑴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⑵关于y 轴对称的两个点? ; ⑶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 。 13.坐标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⑴同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①x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1x A ,)0、(2x B ,)0,则__________=AB ; ②y 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0P ,)1y 、(0Q ,)2y ,则__________=PQ ; ⑵异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已知(x M ,)0、(0N ,)y ,则__________=MN 。 14.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⑴点到坐标轴的距离:①点(x P ,)y 到x 轴的距离_____=d ; ②点(x P ,)y 到y 轴的距离_____=d 。 ⑵点(x P ,)y 到原点的距离_____=d 。 15.函数图像上每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一定是这个函数的 一组对应值;反之,以 的点必然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 16.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⑴ ;⑵ ;⑶ . 17.通常判定点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 ,如果满足函数解析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关系式,这个点就 函数图像上。 备注: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就是 的解, 即求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就是 。 18.一般地,如果 ,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时 ,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19.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 。 O x y

北京课改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测试卷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一个苹果的体积大约是200( ),一台冰箱的容积大约是258( )。 2.3.85 m3=( )dm3 4.04 L=( )L( )mL 38000 cm3=( )dm30.52 m3=( )dm3=( )L 3.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沿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0.6平方分米,这根长方体钢材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包装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5分米、4分米、3分米,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占地面积最大是( )平方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一个茶杯的容积是500升。( ) 2.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3.容器的容积一定比它的体积小。( ) 4.两个表面积相等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一定相等。(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下面用12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中,( )的表面积最小。 A. B. C. 2.将一块木料沿虚线切成4小块木料(如下图),切成的小长方体木料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大长方体木料的表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A. 300 B. 400 C. 600 D. 500

3.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纸盒中,最多能装下( )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纸盒的厚度忽略不计) A. 12 B. 18 C. 72 D. 24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 1. 2. 五、解决问题。 1.少先队要把一个棱长为46厘米的正方体纸箱的各面都粘上红纸,把它作为给希望小学募捐的“爱心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红纸? 2.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钢材重7.8克,那么下面这根钢材有多重?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手册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 1.积的变化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 几 ,它们的积不变。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把0去掉,把小数化简。 二、小数乘小数 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在积的前面用0补位。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把0去掉。 2.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一个因数大于 ......1,..积大于另一个因 ....... 重点提示: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 .............. 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要点提示: 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 定要先点积中的小数点 ........,.再去掉小数部 ...... 分末尾的 ....0.。. 知识巧记: 小数乘法并不难, 关键点好小数点; 因数小数位数和, 等同积中小数位; 积中位数如不够, 用0补足再点点; 如果因数不为0, 一个因数大于1, 另一个因数小于积; 一个因数小于1,

九年级上册 目录以及知识点 北京课改版

第一章走进化学 第一节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知识要点1 什么是化学 知识要点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识要点3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二节实验是化学基础 知识要点1 药品的取用原则 知识要点2 液体药品的取用 知识要点3 酒精灯的使用 第二章空气之谜 第一节空气 知识要点1 空气成分的发展史 知识要点2 物质的变化 知识要点3 化合反应 知识要点4 空气成分 知识要点5 混合物和纯净物 知识要点6 氧气 知识要点7 大气污染 第二节氧气的制法 知识要点1 氧气的制取 知识要点2 催化剂、催化作用 知识要点3分解反应 知识要点4 化合态和游离态 第三节氧气的性质 知识要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 知识要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 知识要点3 氧化反应 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一节原子 知识要点1 原子 知识要点2 原子的构成 知识要点3 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4 相对原子质量 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知识要点1 核外电子排布 知识要点2 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识要点3 离子 第三节分子 知识要点1 分子的存在 知识要点2 分子的性质

知识要点3 分子 知识要点4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第四章最常见的液体——水 第一节水的净化 知识要点1 水的净化方法 知识要点2 水中物质决定水的净化方法 知识要点3 硬水、软水 第二节水的变化 知识要点1 水的物理性质 知识要点2 水的电解 知识要点3 H2的性质 第三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知识要点1 水的用途 知识要点2 关注并爱护水资源 知识要点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知识要点4 海水的淡化 第五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一节初步认识化学元素 知识要点1 地壳的元素组成 知识要点2 元素、元素符号 知识要点3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知识要点4 物质的简单分类 知识要点5 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区分与联系 知识要点6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7 地壳中的矿物 知识要点8 元素周期表简介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 知识要点1 化学式 知识要点2 相对分子质量 第三节化合价 知识要点1 化合价 知识要点2 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应遵循的规则 第六章燃烧的学问 第一节探索燃烧与灭火 知识要点1 燃烧 知识要点2 燃烧的条件 知识要点3 灭火原理 知识要点4 灭火的方法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知识要点1 化学反应中的热现象 第三节化石燃料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一册(一年级上)全册教案版本二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一册(一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全册备课 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转入学校,对学校有新鲜感,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工作目标: 一、学习目标 语文尽量全达标优秀率在80%以上 数学尽量全达标优秀率在80%以上 二、思想目标 1当时情况 本班同学思想活跃,积极要求进步,能够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多数学生能够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够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多数同学愿意帮助别人。孩子们年龄小,思想不成熟,但没有不良倾向。也有个别同学缺少对班集体的关心,没有集体荣誉感。 2、奋斗目标 形成团结向上有浓厚学习氛围的班风。 三、行为习惯目标 1、当时情况 大部分学生有活泼好动,上课能注意听讲,个别学生不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2奋斗目标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转化学困生目标 1、当时情况 个别学生入学基础差,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但对学习有兴趣。 1、奋斗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所有同学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全册)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1. 填写长方体各部分名称。 ( ) ) ( ) 2. 一个棱长是3m 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 )m ,其中一个面的面积是( )㎡。 3.将两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4.计算下列图形的体积。 长方体有( ) 个面, ( )个顶点,相对的面( ) 。 3m

5. 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4分米,如果每升油重0.75千克,这个油箱最多可装油多少千克?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8dm 3=( )L =( )ml 20升=( )立方分米=( )立方米 42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6升=( )毫升=( )立方厘米 4.08升=( )升( )毫升 0.79立方米=( )立方分米 7. 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盒子,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 8. 填一填。 (1)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 (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①整理数据。 ②画出纵轴和( ),用一个长度表示一定的( )。 ③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 )顺次连接起来。 ④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 ),并标出图例。

9. ①从统计图上看,2009年科技馆接待中小学生多少万人? ②来科技馆参观的中小学生人数呈现什么趋势? ③哪几个时间段人数上升的同样多? 10.小红和小芳两人玩摸球游戏,在盒子里放红色球和黄色球共6个(只有颜色不同,外形完全一样),每人各摸10次,每次摸1个球,摸出后记下颜色再放回去。摸到红色球次数多为小红胜,摸到黄色球次数多为小芳胜。请按下面要求设计如何在盒子中放彩色球。 ①放进的球要使小红胜的可能性比小芳大。 ②放进的球要使小芳胜的可能性比小红大。 ③放进的球要使小红、小芳胜的可能性一样大。 11. 在100以内,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 )。 A . 95 B. 90 C. 75 023*******××市科技馆接待中小学生人数统计图

(vip免费)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按课时知识点(整本书汇总)(零失误训练)

尊敬的用户: 感谢您下载使用本文件。本文件是2020年底制作,经过制作、修改、完善等步骤,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再继续深挖、编辑。使之成套系,使之更适用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练习。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期待能够使您在使用中,得到更加完美的体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请搜索微信订阅号:fifteen1617,联系客服,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您哦!使用本资源,您将得到非常完美的体验,感谢您的下载使用!~ (共24套)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按课时知识点汇总(零失误训练)

19.1 比例线段 基础能力训练★回归教材 注重基础 ◆比例的基本性质 1.如果4a=5b,则 =b a _______. 2.如果a :b=1:5,且b=15,则a=______. 3.已知 c b b a =,且a=2,c=9,则b=______. 4.若 k z y x ===4 32,且2x -3y+z=6,则k=______,x=_____,y=______,z=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x=2k,y=3k,z=4k,代人2x -3y+z=6中得k=-6,进一步可求得x 、y 、z. 5.若(2-m):m=m :(1-m),则m=______. 6.若x :y=2:3,y :z=4:3,则x :y :z=______. 7.如果a :b=4:3,且b 2=ac,那么b :c=______.

8.如果 3 2=b a ,那么=+b b a ______. 9.如果 5 7=+b b a ,那么=b a _______. 10.已知: 5===f e d c b a ,且b+d -f=7,求a+c -e. ◆综合运用 11.已知x:y:z=2:3:4,且x+y -z= 12 1 ,求x 、y 、z 的值. 12.已知: 3532=+b b a ,求b b a -的值. 13.已知: x b a c a c b c b a =+=+=+,求x 的值. 14.设实数a 、b 、c 使|a -2b |+c b -3+(3a -2c)2=0,求a :b :c. 综合创新训练★登高望远 课外拓展 ◆创新应用 15.如图19-1-2所示,在△ABC 和△BED 中,若3 5 ===BE AC BD BC ED AB ,且△ABC 与△BED 的周长之差为20 cm,则△ABC 的周长为多少厘米? 16.如图19-1-3所示,联结A 、B 两城的高速公路,全长120千米,在AB 上有两个收费站C 、 D,已知AC :CB=1:5,AD :DB=11:1,一辆小车从站C 到站D 行驶了4 3 小时,问小车的速度是 每小时多少千米? ◆开放探索 17.(2008·青岛)如图19-1-4所示,AB 、AC 表示两条相交的公路,现要在△BAC 的内部建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