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加减法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法,求两个数的差用()法。

(2)观察比较:

- 17 = 18

18 +

加数()

35 - 18 = 17

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减法是加法的

()。

(3)总结:

①在加法中:加数+()=和和-()=另一个加数

②在减法中: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③减法和加法是()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

运用()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56=120 上题,求(),因为()加()等于(),

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

(2)330-()=150

上题,求(),因为()减()等于(),

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

【自学检测】

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

57-30=27 ()+()=();()-()=()

2、括号里填几?

()-25=34 330-()=150

()+23=58 56+()=120

【巩固练习】

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170-110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70+80 =()2、填一填。

()+420=600 ()-105=95 600+( )=800 120-()=80 ( )+ 180=300 ( )-24=68 ()-2000=6000 ()+420=600 ()+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 420-312= 189-27= 145+302=

【拓展练习】

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

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0-31页例1,例2,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填空。

12+25=()+12 500+300=()+500

30+20=()+30 650+120=()+650

2、对比四个算式,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是

()。

3、()是加法

交换律。

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数,那么()+()=()+()所以:387+425=()+() 525+()=137+()4、学习了例2,对比算式,我发现:

3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再加上();也可以先把(),再加上(),和()。这

就是加法( )。

如果用 a,b,c 表示 3 个数,那么()

所以:137+28+72 =137+( + )

275+133+67=275+( + )

【自学检测】

1、填空

18+25=()+18 560+375=375+() a+()=25+()()+107=107+96 87+()=126+87 M+( )=( )+ M 295+132+68=295+( + ) 375+548+125=375+( )+548 【巩固练习】

1、在( )或□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明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7=7+( ) 96+35=35+( )

204+57=( )+24 ( )+68=68+102

(45+36)+64=45+(□+□)560+(140+70)=(560+□)+70

最后两个等式哪一边计算起来更简便?为什么?

2、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哪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38 + 76 + 24 (88 +45)+ 12

38 + (76 + 24) 45 + (88 + 12)

运用了加法();运用了加法()。

3、判断。

(1)109+(38+162)=109+38+62 ()(2)470-25+75=470-(25+75)()(3)74+39+26=39+(74+26)()(4)○+(△+☆)=○+△+☆()(5)甲数+乙数=乙数+甲数()【拓展练习】

1、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l+2+3+4+5+…+99+100=

《简便计算(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会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填空:

720+280=()+720 250+()=378+()147+275+53=147+()+275 89+136+()=89+(+ 64)

495+232+168=495+(+)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1页例3,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算法一:算法二:

113+96+87 113+96+87

=209+87 =113+87+96

=()(元) =200+96

=()(元)

比较两种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它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自学检测】

1、105+77+95

=105+95+77

=这是根据()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2、439+233+67

=439+(233+67)

=这是根据()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3、139+38+61

=38+(139+61)

=这是根据()律和( )进行简便计算的。

【巩固练习】

1、下面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87+41+19 616+45+55 108+213+92 154+77+223

276+37+23 89+26+411 589+26+274 450+34+66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25+14+186 75+168+25 67+25+33+75 135+39+65+11 5+137+45+63+50

【拓展练习】

245+174+15+155+11在这个题中怎样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二)》导学案

【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

算规律,会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连线:

87+22+78 498+(125+75)

(79+83)+17 87+(22+78)

498+125+75 (134+136)+162 134+162+136 79+(83+17)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3页例4,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比较算法:

算法一:算法二:

250-58-42 250-(58+42)

=192-42 =250-100

=()(套) =()(套)

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总结: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有时候

会比较简便。

【自学检测】

1、用简便方法计算。

350-175-25 3600-1100-900 175-38-62 3600-1800-1200 350-160-140 368-189-111

【巩固练习】

1、下面的算式都能简便计算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76+84+16 79+145+21 470-155-45 768-258-42 282+53+37+18 365-157-43

212-36-57 148-79-21 82+673+18

【拓展练习】

小组内讨论解决:482-159+18怎样计算比较简便?146-87+54呢?

《简便计算(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道理。

2、初步掌握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填空:

98=100-() 101=100+() 197=200-() 203=200+()

小结:接近整百的数,可以写成整百数加几或整百数减几。

【设问导读】

1、自学课本P34页例5,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867+98

=867+100-2 这里把加98看做加( ),多加了(),所以要()。=967-2

=965(元)

2、试一试:怎样减便计算475-97 ?

475-97

= 475-()+()这里要把减97看做减(),多减了(),所以要()

=

=

3、总结,理清简算的步骤:

(1)先观察,找()的数;

(2)把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化成();

(3)计算时数字还原,多加几就要(),多减几就要();

(4)算出最后结果。

【自学检测】

1、先用竖式计算,再用简便方法计算,比一比哪种方法你更喜欢。

228+103 228+103 456-99 456-99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98 302-98 396+102 511-103

3、我记住了:

加法的简便算法:多加就(),少加就()。

减法的简便计算:多减就(),少减就()。

【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45699 297-105 32097 233-101

怎样简便怎样算。

398+617 325-97 475-202

197+68 159+103 535+149

350-290-10 43+75+57 2567一355

思考:为什么最后两题不能用本课的简便方法算?

【拓展练习】

请你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9+199+99+9 1999-199一99一9

《整理与复习》(第二单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知识的掌握。

【设问导读】

1、回忆、看书整理本单元知识,完成下面的内容

加法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96=100

减法的关系:被减数-()=差 3000-1000=()

减数()=被减数()-600=1700

()-差=减数 34万-()=14万

减法是( )的逆运算。加法运算律有()和(),

用运算律可进行简便计算。

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 26+76=()+()

加法结合律:a+b+c=a+(b+c)如: 386+129+171=386+( + )

减法的性质: a-b-c=a-(b+c)如:386-129-171=386-( + )

加法的简便算法:多加就()如: 299+657=300+657-()

少加就()如: 354+204=354+200+()

减法的简便算法:多减就()如: 520-198=520-200+()

少减就()如: 672-303=672-300-()

【自学检测】

1、420()=750 1400-()=800 ()-160=340

2、根据6351-1536=481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

根据48154119=8934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

3、下面的做法对吗?将有错的改正过来。

385-85+15 540-299 202+99

=385-(8515)=540-300-1 =200+99-2

=385-100 =240-1 =299-2 =285 =239 =297

【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87-13913 399+253 332-198

176+435+124 631-75-331 103+97

375+148+125 247+199 538-499

436-128-72 450-148-52 303+298

2、学校买来1500张白纸,第一次用去375张,第二次用去346张,三次用去

125张,三次共用多少张?

3、轻轨列车有 5 节车厢,前两节车厢共载乘客 168 人,第 3 节车厢载乘客 67 人,最后两节车厢共载乘客 133 人。这列车共载乘客多少人?

【拓展练习】

简便计算。

1001-99+1002-98+1003-97+1004-96+1005-95

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汇总

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汇总 一、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正整数(非负整数)正整数 整数0正有理数 负整数(非正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 0 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注意: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只要求意义 相反,而不要求数量一定相等,负号“-”本身就表示意义相反的意思)。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正数前面可以加“+”号,也可以不加“+”号。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负数,要看它是不是在正数的前面加“—”号,而不是看它 是不是带有“—”号。注意“—a”不一定是负数。 3、相反意义的量是成对出现的。 4、0是有理数,也是整数,也是最小的自然数。 5、奇数、偶数也可以扩充到负数,如—1,—21,—53…等都是奇数;—2,—22, —26^等都是偶数。 6、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 7、a的相反数是a -,但—a不一定是负数。 8、求一个式子的相反数,一定要将整个式子加上括号,再在括号前面加上“—” 号,例如y x-的相反数是—(y x-),即x y-。 9、多重符号的化简化简的结果取决与正数前面负号“—”的个数,“奇负 偶正”。 10、当0 ≥ a时,a a=,即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是非负数; 当0 ≤ a时,a a- =,即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是非正数。 11、无论a为正数、负数或0,0 ≥ a,称为绝对值的非负性。 12、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均为0.即0 = + + + +m c b a , = = = = =m c b a 则。 二、数轴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1、两方向无限延伸;三要素缺一不可;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 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规定的。 2、画法:一条直线——取一点为原点——正方向,用箭头表示(一般规 定向右) 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 有理数数。 4、数轴上的点,右边的数 > 左边的数。正数 > 0 > 负数 3、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 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4、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5、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 等。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 的左边。 三、绝对值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表示方法:a的相反数可表示为-a。 (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只改变原来的符号即可得到原来的相反数,在一 个数前面加负号,即求它的相反数。)-(-2)=2,-(+2)=-2 2、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记作∣a∣。 a (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完整版)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汇总

?????????有理数?????)3,2,1:()3,2,1:(ΛΛ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Λ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Λ如正分数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汇总 1、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3、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4、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5、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 6、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7、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数;0的绝对值是0。 ?????<-=>)0()0(0)0(||a a a a a a 或 ???<-≥)0()0(||a a a a a 8、绝对值的性质:除0外,绝对值为一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除0外)的绝对值相等; 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0 9、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如下: ①先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 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10、绝对值的性质: ①对任何有理数a ,都有|a|≥0 ②若|a|=0,则|a|=0,反之亦然 ③若|a|=b ,则a=±b ④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a| 1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 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2、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越来越大

有理数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有理数》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113中刘阳平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教材从实例出发,由实际需要引入负数,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次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习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陈述,我们得到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7).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9).了解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二、知识结构 本章的知识结构如图 (1)数形结合思想。本章为数与形的转换提供了一个基本支撑点——数轴。有了数轴这个基础,数与形就联系起来了,就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了,,如巩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道理,理解有理数加法,乘法的意义,掌握运算法则等内容都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 (2)分类讨论的思想。本章中关于有理数的分类,就利用了这一思想。 (3)初步的算法思想。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第一个运算法则,也是第一次渗透这种算法思想。所以《标准》的要求为“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4)对立统一思想。由于本章引入了负数、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使加与减、乘与除统一起来,在小学数学中,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都是对立的,现在则不同了,所以,在这一章中,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思想方法的教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初步掌握用递等式实行脱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并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准确实行计算。 2.在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水平,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 一、直接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 指名学生读教学目标 二、新授 1.出示例1的情境图,谈话:小军和小晴一起去商店买学习用品。 从这幅图中你都观察到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1)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2)通过交流,板书学生所列的分步算式,并要求他们结合列出的算式说说思考的过程。 (3)引导综合算式。 介绍:像刚才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列了两道算式,并一步一步地去解答,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我们还能够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含有两步运算的算式。 结合解题思路边介绍,边板书。写出求3本笔记本价钱的算式5×3,将5×3 看作一个整体,并与20相加,即5×3+20,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 (5)初步理解运算顺序,介绍书写格式。 提问:用这道综合算式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 师明确: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另起一行,对齐算式的左端写“=”,再在“=”后面写3×5的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与“20”要照抄下来写在相对应的位置(第二行的第一个数字与上一行第一个数字对齐),板书: 5×3+20 =15 + 20 讨论交流:接下来该算什么?你认为15+20的结果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明确:接着对齐第二行的“=”,在第三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和答语(教师边说边板演) 5.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1)出示问题(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能够怎样想? (3)鼓励: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如有困难,能够先列分步算式。 (4)讨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提问:这道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 要求学生根据确定的运算顺序,试着用递等式计算。 6.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比较:观察2道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出:像这样的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新人教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 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及其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法及简便运算 (时间:45min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计算5-(-6)的结果是( ) A .-1 B .11 C .1 D .-11 2.一个数减去2等于-3,则这个数是( ) A .-5 B .-1 C .1 D .5 3.遵义市2019年6月1日的最高气温是25 ℃,最低气温是15 ℃,遵义市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C ) A .25 ℃ B .5 ℃ C .10 ℃ D .-10 ℃ 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有( D ) ℃(-5)+5=0;℃(-10)+(+7)=-3;℃0+(-4)=-4;℃(-3)+2=-1;℃(- 1)+(+2)=-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请指出下面计算开始出错在哪一步( ) 1+54-(+32)-(-51)-(+13 1) =541-32+51-13 1℃ =(541+51)-(32-13 1)℃ =2-(-3 2)℃ =2+32=23 2.℃ A .℃ B .℃ C .℃ D .℃ 6.已知|a|=1,b 是2的相反数,则a +b 的值为( ) A .-3 B .-1 C .-1或-3 D .1或-3 7.定义新运算:对任意有理数a 、b ,都有a ℃b =a 1+b 1.例如:2℃3=21+3 1=6 5,则4℃(-3)的值是( ) A .-127 B .-121 C .121 D .12 7 8.有人用600元买了一只狗,又以700元的价钱卖了出去;然后,他再用800元把它买回来,最后以900元的价钱卖出.在这桩交易中,他( ) A .收支平衡 B .赚了100元 C .赚了300元 D .赚了200元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在小学阶段多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学习的新内容。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学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运算的必要性与作用,具有了一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2.学生学法: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 3.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3.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 (1)7+(-3); (2)-3+(-7); (3) -10+(+3); (4) +10+(-3). 2.用算式表示下列情境. 先请同学读出右图的第一支温度计所示温度.学生口答为 5℃,现上升15℃(演

最新提高作业-有理数的加减法汇编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导航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一、填空题 1.计算: - 21+(-31 )=____ - 21+31 =____ 21+31 =____ 21-31 =____ -31-4 1 =____ -41-(-5 1 )=____ 2.两个相反数之和为_____. 3.0减去一个数得这个数的_____. 4.两个正数之和为_____,两个负数之和为_____,一个数同0相加得_____. 5.某地傍晚气温为-2℃,到夜晚下降了5℃,则夜晚的气温为_____,第二天中午上升了10℃,则此时温度为_____. 6.异号两数相加和为正数,则_____的绝对值较大,如和为负数,则_____的绝对值较大,如和为0,则这两个数的绝对值______. 7.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___,两个数相减交换减数的位置,其得数与原得数的关系是_____. 8.已知一个数是-2,另一个数比-2的相反数小3,则这两个数和的绝对值为_____. 二、选择题 9.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两个正数之和必为正数 B.两数之和为正,则至少有一个数为正 C.两数之和不一定大于某个加数 D.两数之和为负,则这两个数均为负数 10.下列计算用的加法运算律是( ) - 32+3.2-32 +7.8 =-31+(-32 )+3.2+7.8 =-(31+3 2 )+3.2+7.8 =-1+11=10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先用交换律,再用结合律 D.先用结合律,再用交换律 11.若两个数绝对值之差为0,则这两个数( )

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及其运算(2.7-2.9) 一、选择题 1.已知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的结果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无法确定 2.-12的倒数是( ) A .-2 B.1 2 C .2 D .1 3.计算(1112-76+34-13 24)×(-24)的结果是( ) A .1 B .-1 C .10 D .-10 4.两个数相除,商为正数,则两个数( ) A .都为正 B .都为负C .同号 D .异号 5.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两数的商为( ) A .1 B .-1 C .0 D .2 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3÷13=1 B .(-14)÷(-14)=1 C .0÷(-35)=-3 5 D .-2÷(-8)÷(-16)=1 8.若-3,5,a 的积是一个负数,则a 的值可以是( ) A .-15 B .-2 C .0 D .15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6÷32=4 B .7-0.5+2-3=5.5 C .-8×(-2)÷(-14)=64 D .(-16)-(-12)+4=31 2 10.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0,则它们的商是( ) A .0 B .-1 C .1 D .不能确定 11.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的积为9,则和为( ) A .9 B .6 C .0 D .-3 12.有一个程序,当输入任意一个有理数时,显示屏上的结果总是1与输入的有理数的差的倒数.若第一次输入3, 并将显示的结果第二次输入,则此时显示的结果是( ) A .3 B .-12 C.2 3 D .-3 1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2 =-9 B .-32 =9 C .32 =6 D .(-3)3 =-27 1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3 与(-2)3 B .|-4|与-(-4) C .-34 与(-3)4 D .102 与210 15.一个有理数的平方(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不是正数 D .一定不是负数 二、填空题 16.从-3,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 . 17.一个数与-2的乘积等于12 5 ,则这个数是 . 18.-52 的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 19.有理数a ,b ,c ,d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c 0,a ×b ×c ×d 0.(填“>”或 “<”)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2010-10-20 17:18:15|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⑴ 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 【教学要求】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会把分步算式按顺序合并成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加法在前,乘法在后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口答列式:(出示卡片)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⑶16乘5的积是多少?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⒈教学例题1。

师谈话:同学们都逛过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这个文具店看看。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生自由回答)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 们试着自己解答。(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请两生板演 学生可能这样列式:3 × 5 = 15 (元)15 + 20 = 35(元)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谈话:同学们,像刚才你们用两个算式来解答,在数学上叫分步列式解答,你们能不能将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个综合算式解答呢? ⑷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5)生汇报交流,请两生板演。 学生列式:3 × 5 + 20 (6)分析: 师:这一道算式能包含上面的两个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能,算式5×3+20中,第一步计算5×3的积是15,第二步计算15+20 的和是35。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出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是说5×3+20这个算式要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哪两步? 生:第一步是算乘,第二步是算加。 师:同学们,像刚才这个算式,它不仅仅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是一个混合算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结合情境图谁能说一说5×3+20,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计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材依据】 苏教版第七册第30-31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安排学生解答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教学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初步理解乘、加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个问题列出的综合算式,乘法在前、加法在后,对其运算顺序的理解,学生既有生活以验的支撑,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难度不。第(2)个问题安排的综合算式减法在前,乘法在后,理解运算顺序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让学生直接列综合算式,给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续的结论。“想想做做”提供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练习列综合算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来解决两部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部试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的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试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用递等式表达计算步骤。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算24点。 一、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玩“算24点”游戏时,我们都在与哪些运算打交道?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二、尝试探究,明确规则 1.尝试解题,感受规则。 (1)分析解题思路,初步感受规则。 ①出示问题:教师叙述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这两级运算。(多媒体)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场文具柜,他们想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呢!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信息?知道了这些价格信息,再来看看两位小朋友都买了些什么?(多媒体) 出示问题1:小军买一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一共用去多少钱?谈话:你能帮小军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理数及其运算口诀

1、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分三类,柱体锥体和球体,柱的上下一样粗,大小形状相同的。锥的底面是唯一,一头粗来一头细。柱体锥体真奇怪,根矩底面命名的。球体大家都认识,这里不用说别的。 2、正方体展开图 中间四个一连串,上下各一随便放;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两两相连各错一,三个两排一对齐。 3、不能围城正方体的展开图: 田不能,凹不能,五连六连都不能,7的形状也不能。 4、有理数加法常用技巧 多数相加要记住,先看有无相反数,正加正来,负加负;再看能否凑整数;易通分的放一处,两数结合添括弧。 5、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统成加法第一步;加号、括号都省去;再看是否有规律;运用法则值求出。 6、倒数: 两数乘积等于1,互为倒数要牢记;母子颠倒练倒立,没有倒数0自己。 7、乘除混合运算口诀: 乘除混合看负号,奇负偶正积牢靠;小数化分带化假,除法变乘约分掉。 8、乘法分配律:a(b+c)=ab+ac 口诀:分配公平最关键,如果漏乘就完蛋; 乘以正数看加减,乘以负数“和”运算。 乘法分配逆运算,相同因数仔细看; 无中生有是难点,提出因数像亮剑。

9、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 0的任何次幂都是0. 10、规律: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是1;-1的奇次幂是-1; 一个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即02 n a 11、10的几次幂,一后面就有几个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12、乘方: 乘方运算先看底,指数管底没问题;管谁给谁添括号,否则只能管脚底。 13、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很容易,a ×10的n 次幂;a ,n 取值要牢记;a 大于1小于10; n 的取值更好记,整数位数减去1。米毫微纳千倍差,一亿10的指数8。 14、近似数 四舍五入到哪位,就说精确带哪位;要看精确到哪位,还成原数看末位; 要求精确的范围,海阔天空退一位。 1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不用慌,加减分段帮你忙。有括号的先括号,有乘方的先乘方; 乘除混合排头算,除法分配太荒唐。 16、“加号”“减号”分段法 先把算式念一遍,夹子剪刀来分段;各段运算同时间,加减放在最后算。 17、代入法口诀 挖去字母换上数,分数、负数带括弧。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三个重要的定义: (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3、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相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表示如下:│_+a┃=a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 a+b ) +c = a + (b +c) 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是: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有理数减法常见的错误:顾此失彼,没有顾到结果的符号;仍用小学计算的习惯,不把减法变加法;只改变运算符号,不改变减数的符号,没有把减数变成相反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解读(北师大版)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1 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重点) ★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通过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转化为加法,也就是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单一的加法运算.如(-8)-7+(-6)-(-5)=(-8)+(-7)+(-6)+(+5). ★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8)+(-7)+(-6)+(+5)=-8-7-6+5. ★和式的读法:如上面的例子,一是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7,负6,正5的和”;二是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减7减6加5”. ★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可看作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因此,可运用加法运算律来使计算简化,但要注意运算的合理性.①在交换加数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②在运用加法结合律时,有时也把减号看作负号. 例1把(-6)-(-3)+(-2)-(+6)-(-7)写出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读作或. 分析:首先应把这个式子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再写成省略号的和的形式. 解:(-6)-(-3)+(-2)-(+6)-(-7) =(-6)+(+3)+(-2)+(-6)+(+7) =-6+3-2-6+7. 读作:负6,正3,负2,负6,正7的和,或读作:负6加3减2减6加7. 答案:-6+3-2-6+7;负6,正3,负2,负6,正7的和;负6加3减2减6加7. 点拨:(1)在省略括号的代数和中,性质符号和运算符号是统一的. (2)省略括号的方法:①若括号前是“+”,则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后,原括号内的各项不变号;②若括号前是“-”则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变为原来相反的符号. 知识点2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难点) 第一步: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第二步:写出省略加号、括号的各数和的形式. 第三步:运用加法法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们跟他们一起去逛逛吧,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各是多少?

小军买了哪些文具呢,我们来看看。 (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3本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生2:小军一共用了多少钱?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小军一共用了多少钱?”这个问题。 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 2、学生板演5×3=15(元) 15+20=35(元)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

二年级上口算题卡加减乘法混合

二年级上口算题卡加减 乘法混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姓名:日期:用时:准确率: 5×2+25= 34-3×3= 53-2×2= 2×4+17= 3×3+24= 2×4-3= 2×5+35= 42-2×5= 57-4×2= 2×3+22= 2×4-4= 2×3+52= 42-5×2= 53+3×3= 47-2×3= 88-5×2= 34+3×3= 46+2×4= 66-2×4= 43-2×5= 74-5×2= 87+3×3= 68-5×2= 66-2×4= 65-2×2= 58+5×2= 24+2×4= 19+3×2= 28-2×5= 34+2×5= 26+2×3= 42-2×3= 43-3×2= 57+2×3= 58-5×2= 95-5×2= 69+2×4= 75-2×3= 84-2×5= 18+3×3= 27-3×2= 29+2×2= 34+2×3= 46-2×2= 52-5×2= 61-4×2= 73-2×2= 55+2×3= 67-2×4= 29+5×2= 34-3×3= 姓名:日期:用时:准确率: 5×23×3 3×23×2 2×42×3 4×22×3 2×22×4 2×52×5 2×42×3 3×23×3 2×42×3 3×22×2 5×22×4 2×25×2 5×22×3 3×22×5 2×22×3 2×42×5 2×35×2 4×25×2 2×52×3 3×22×3 4×22×2 4×22×2 4×22×3 4×22×3 2×42×4 2×23×3 5×24×2 5×24×2 2×52×4 4×22×3 3×32×5 3×32×5 2×52×3 2×53×2 3×23×3 2×23×2 2×42×2 2×55×2 3×32×2 5×25×2 3×32×2 5×24×2 3×35×2 2×32×5 4×25×2 2×45×2 2×52×3 2×52×3 2×25×2 3×24×2 3×33×3 姓名:日期:用时:准确率: 23+2×5= 42-2×5= 53-5×2=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3

有理数的加减法——提高题练习 一、选择题: 1、若m 是有理数,则||m m +的值( ) A 、可能是正数 B 、一定是正数 C 、不可能是负数 D 、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 2、若m m m <-0,则||的值为( ) A 、正数 B 、负数 C 、0 D 、非正数 3、如果0m n -=,m n 则与的关系是 ( ) A 、互为相反数 B 、 m =±n ,且n ≥0 C 、相等且都不小于0 D 、m 是n 的绝对值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0=-+a a B 、a a --=0 C 、0=--a a D 、a --a =0 5、若230a b -++=,则a b +的值是( ) A 、5 B 、1 C 、-1 D 、-5 6、在数轴上,a 表示的点在b 表示的点的右边,且6,3a b ==,则a b -的值为( )A.-3 B.-9 C.-3或-9 D.3或9 7、两个数的差为负数,这两个数 ( ) A 、都是负数 B 、两个数一正一负 C 、减数大于被减数 D 、减数小于被减数 6、负数a 与它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 A 、 0 B 、a 的2倍 C 、-a 的2倍 D 、不能确定 8、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有理数的差大 C、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差为零 D、零减去一个有理数等于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 9、对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 ①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②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③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加数 ④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0 A、1 B、2 C、3 D、4 10、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a+b=0 B、a+b>0 C、a-b<0 D、a-b>0 11、用式子表示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正确的是()A、a+b-c=a+b+c B、a-b+c=a+b+c C、a+b-c=a+(-b)=(-c) D、a+b-c=a+b+(-c) 12、若0 a b c d <<<<,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 b c d +++一定是正数B、c d a b +--可能是负数 C、d c a b ---一定是正数 ---一定是正数D、c d a b 13、若a、b为有理数,a与b的差为正数,且a与b两数均不为0,那么( ) A、被减数a为正数,减数b为负数 B、a与b均为正数,切被减数a大于减数b C、a与b两数均为负数,且减数b的绝对值大 D、以上答案都可能

2.2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1.3.1有理数的加法 基础检测 1、 计算: (1)15+(-22) (2)(-13)+(-8) (3)(-0.9)+1.51 (4))32(21- + 2、计算: (1)23+(-17)+6+(-22) (2)(-2)+3+1+(-3)+2+(-4) 3、计算: (1))17 13(13 4)174()134(- ++ - +- (2))4 1 2(216)313()32 4 (-++-+- 4、计算: (1))2 117 (4128 -+ (2))814 ()75(125.0)4 11(75.0-+- ++- + 拓展提高 1、 (1)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是________。 2、 若2,3==b a ,则=+b a ________。 3、 已知,3,2,1===c b a 且a >b >c ,求a +b +c 的值。 4、 若1<a <3,求a a -+-31的值。 5、 计算:7.10)]3 23([3 122.16---+-+- 6、 计算:(+1)+(-2)+(+3)+(-4)+…+(+99)+(-100) 7、 10袋大米,以每袋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 重的记录如下:+0.5,+0.3,0,-0.2,-0.3,+1.1,-0.7,-0.2,+0.6,+0.7. 10袋大米共超重或不足多少千克?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体验中招 1、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________。 2、小明记录了今年元月份某五天的最低气温(单位:℃):1,2,0,-1,-2, 这五天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从引入负数开始,首先介绍有理数的基本概念,然后依次讲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并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 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关键,就是有理数加法和乘法中符号的确定。 本章的内容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还是运算,在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以及其它门学科的学习中,都是离不开的。学生在学习本章的知识时,往往会感觉本章知识不难,但在考试中却发现这一章知识的得分并不高,因此在讲授本章知识时,教师要注意从具体情景出发,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形成,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能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并应用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设计思路: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进负数,然后使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运算.通过归纳学生总结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为了避免因为小数、分数运算的复杂性而冲淡学习的重点,以整数运算的学习为出发点,然后过渡到含有小数、分数的运算.利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探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计算器解决复杂数据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归纳、猜测、描述、验证、计算、尝试、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