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

1、使用教材

《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课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个框题。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是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前面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

跨国公司。

◇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

◇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劳动生产率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到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趋势的了解,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应对的态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依据]:比较抽象,理论层面较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德育功能。只有准确理解,我们才能全面地、辨证地看待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对的策略,从而更好的认识到,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树立自尊、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材处理

◇坚持用教材为主,做到用教材与教教材相结合,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取舍与调整。

◇坚持生活逻辑为主,做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思路。

二、学情分析

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会忘记,给我看的会记住,让我参与的会理解。”所以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知识传递的促进者。因此,我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所以我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为指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本节课的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多元选择,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2、学法:

通过合作学习法、自我探究法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3、手段

将漫画、图象、数据等有机组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分析教学过程

[总设计思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本课从生活入手,用图片材料的特色,通过创设情境——启发提问——交流讨论——形成理念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认识到经济全

球化的含义、原因、表现、载体,进而重点理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应对的态度。从而有效地落实本课的三维目标,这种设计富有生活气息,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探索发现”

[设疑探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洋货”随处可见,“中国制造”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表明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通过高中生生活的特点,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并且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喜欢的事物的新鲜度,在兴趣的基础上,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在全球内配置资源。过渡到本课内容——《面对经济全球化》。

师生互动、共探新知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材料探究:视频资料《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设疑探究]:结合视频资料和教材P91—93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把握材料的主旨,得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是一种潮流。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设疑探究]: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一种潮流呢?

[设计意图]:这个探究难度比较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思考。并且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充分调动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全球化

材料探究:

戴尔笔记本在全球有6个工厂,分别位于爱尔兰的利默里克、中国厦门、巴西洛索州的埃尔多拉杜、美国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和马来西亚的槟城。顾客的订单被电子邮件送到最近的工厂后,那里的工厂立即从附近的供应商后勤中心(由不同的供应商联合组建)订购电脑的相关部件。这台笔记本的每个零部件都来自机不同的地方,首先笔记本电脑是由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工作人员、中国台湾省的一个戴尔工程师队伍、一个由中国台湾设计师组成的笔记本设计队伍联合设计的。美国英特尔公司设在菲律宾和哥斯达黎加、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工厂生产CPU;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德国生产内存;中国大陆或中国台湾生产显卡;中国台湾生产风扇;主板由韩国、日本或中国台湾制造;无线网卡是由中国、美国或者马来西亚制造……如果你是戴尔的零部件供应商,不管你在世界哪个角落,你的工

作只是保证存放在后勤中心的特定零件储备充足,这样戴尔工厂就可以随时订购零件实现即时生产。

[设疑探究]:

1.戴尔电脑的生产过程说明了什么?

2.戴尔公司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产方式?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到许多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国际分工与协作。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许多商品,虽然许多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完成的。

同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顺利过渡得出经济全球化的一表现——生产全球化。

也让学生思考生产社会化的意义所在。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材料探究:

材料一:1950年,世界贸易额为61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达到12.5%,2002年,世界贸易出口额达到62400亿美元。2007年,全球商品出口达13.8万亿美元,服务出口达3.3万亿美元。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产品有1/5纳入国际贸易渠道。世界贸易额占世界GDP总额的1/4左右,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材料二:

甲国:每人的劳动生产率生产粮食800千克或生产肉600千克

乙国:每人的劳动生产率生产粮食1000千克或生产肉1200千克[设疑探究]: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问,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两个表现——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设疑探究]:

2.结合材料二分析各国为什么开展对外贸易,应如何开展对外贸易

3.思考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哪些产品具有优势?哪些产品不具有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2)(3)层层设问,既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到贸易全球化提高了国际分工水平节约社会劳动,从而推动各国生产力发展。又使学生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在这基础上教师补充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不单在规模上扩大,而且参与贸易交换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设疑探究]:(4)看图示《资本的跨国运动》,分析讨论这幅漫画所说明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透过画面看本质,认识到资本全球化有两表现:第一,资本总是向利润最高的地方流动,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第二,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趋势加快。

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疑,导入“跨国公司”。

4、跨国公司

[设疑探究]:在全球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谁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设计意图]:在学生说出是跨国公司后,我及时出示材料。

材料探究:

材料一: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79,000跨国公司及其790,000国外分支机构仍在继续进行海外扩张,其FDI(国际直接投资)股本2007年达15万亿美元。据估计,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为31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1%。其全球分支机构2007年产值占全球GDP的11%,雇员达8,200万人。

材料二:目前全球的跨国公司。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

[设疑探究]:什么是跨国公司?以及跨国经营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谈谈跨国公司它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跨国公司的发展情况,让学生阅读书本来回答跨国公司的含义、特征,以及从直观的数据中感受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他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载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设疑探究]: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那么经济全球化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来引导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引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经济全球化并不会使所有国家都受益,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主要有两表现:第一、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第二、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着发展中国的经济安全。由于这两个表现比较抽象、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所以我分别通过两则材料加以说明。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主要是由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的,从而过渡到经济全球化的实质。那么现阶段,如何克服这一弊端?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平等互利、共赢共存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设计意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应对的态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所以通过设问,环环相扣,问题层层推进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这些问题概括了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来解决,从而提升学生运用信息质疑、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同时也更好的落实本课的三维目标,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时代的使命感,树立为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 稿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属于《经济生活》第四单元“面向全球市场经济”的一节,具体研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从理论上讲,《经济生活》前三单元分别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第四单元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存在的经济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定阶段,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同时,他们又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了解了经济生活进行的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影响,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规定,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4.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5.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6.知道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反思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反思 黄兰青 这次青年优质课比赛,总体上挺失败的。首先是课程结构的安排,为了刻意追求“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在跨国公司前面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显得刻板。今天改为在分析跨国公司的做法过程中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要自然很多,但是要点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其次课堂逻辑性不够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强,比如从表现到跨国公司,从跨国公司到影响的逻辑性不够强。师父的建议是把教案详细写下来,然后再仔细思考各个知识点间的衔接。 每次上过精心设计过的课,才发现学生其实没那么差,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总是以为学生不会讲,讲不好,讲多了会浪费时间,导致不敢尝试放开让学生讲。昨天试上也是,其实学生讲得很好,但是因为平时没有让学生尽情讲的习惯,所以学生讲了几分钟,就被我硬生生的打断,而以我的讲解取而代之。而这个导致的结果就是刚刚活跃起来的课堂气氛有沉闷下去,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受挫,课堂又恢复老师讲,学生有听没听的传统模式。 师父说,学生积极性需要老师去激发,而怎么激发呢,就是要善于鼓励,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先鼓励带动后鼓励,最后达到共同激发。例如今天让学生讨论时,学生讲到发达国家往往赚得要比我们多,规则由发达国家掌控,在昨天的试上中,对于学生这样的回答我没能抓住,学生的这种闪光点也在我的忽略中一闪而过了。今天学生还是讲到了这些,而我抓住了这点进一步激发,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眼中闪现的光芒。 这也启发我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候,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讨论过后,雁过无痕,教师继续按设计的讲解一遍,这其实是对学生思维的不尊重。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便会渐渐消磨。 归根到底,教学还是要从学生出发,采取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虽然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多讲,由学生的背景知识结构引出新的知识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灵活操控。理论性的东西,单凭学生的现有知识无法理解的知识点,还是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这也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把握好知识点的难度,既要备好教材,又要备好学生。例如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内涵,理论性较强,可以先教师讲解,然后学生理解巩固,而经济全球化的几个表现意思简单,就可由学生自己讲,教师稍作补充即可。 路漫漫其修远兮,认清现实,及时醒悟,也算是祸中之福了。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说课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说课稿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说课稿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趋势,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经历了冷战前期的恢复和发展后,逐渐开始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从经济区域化目前发展、扩张的趋势看,必将走向经济全球化,因此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总的、宏观的大趋势。本课内容是世界经济史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课,具有对整个模块的总结性作用。由此可见,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知识的核心,而且是必修2经济文明史的重心。学习中要把握好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几个问题。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1、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概念,世贸组织的建立,中国的入世;2、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对策。 ②过程与方法:1.采用课前合作探究,课堂师生讨论相结合,突出对史实的归纳与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2.通过图片、资料等媒介加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从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中,中国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3、学情分析 ①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世界 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查找材料和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面对经济全球化(说课稿) 庆阳市合水一中任玉宏 一、说教材 1、说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前三单元分别围绕“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介绍了我国经济活动中有关交换、消费、生产、分配的基本内容。如果说前三单元介绍的是我国经济生活的具体内容,那么第四单元介绍的就是经济生活的背景与舞台。第十一课介绍了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经济大背景。本课两框内容逻辑展开坚持由一般到具体,本框一般性的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利与弊,为下节课具体切入我国,引导学生思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框题在第四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难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占有量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另外,高一学生尚未学习哲学常识,缺少辩证思维能力。 3、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主要表现、载体。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的能力;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自身的忧患意识,树立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二.说学情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在语数等科上投入的学习时间过长,预习时间不足,课堂参与缺乏主动性。尽管广泛的社会接触面、频繁的社会交往,使他们思维活跃,已初步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和理解,只是这种理解是分散的、感性的,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因而也可能是片面的、偏激的。但部分学生家里拥有上网条件,只要引导得当,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 结合这样的学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计划采取以下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①情景教学法②自学阅读和讲授结合法③讨论式教学法④诱思探究法 2、学法:①自主学习②探究学习③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旧导新(3—5分钟) 1.复习旧课(提问)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 设计意图:一是督促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二是为本节课对经济全球化原因的理解奠定基础。 2.导入新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说课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说课稿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趋势,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经历了冷战前期的恢复和发展后,逐渐开始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从经济区域化目前发展、扩张的趋势看,必将走向经济全球化,因此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总的、宏观的大趋势。本课内容是世界经济史模块最后一个专题的最后一课,具有对整个模块的总结性作用。由此可见,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知识的核心,而且是必修2经济文明史的重心。学习中要把握好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几个问题。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1、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概念,世贸组织的建立,中国的入世;2、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对策。 ②过程与方法:1.采用课前合作探究,课堂师生讨论相结合,突出对史实的归纳与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2.通过图片、资料等媒介加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从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中,中国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3、学情分析 ①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查找材料和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 ②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及行为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来提高他们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讲课讲稿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影响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趋利避害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特征,成为从决策者、企业家到学者的共同话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1、贸易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二,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2、投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增长率和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日益与国际间的金融活动融合在一起,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金融全球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状况;二是垂直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利率和汇率的国际联动和影响。当代世界金融发展呈现的 三大趋势:(1)金融国际合作的趋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全

球性金融组织;(2)融资证券化的趋势: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方式转向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发行长短期债券的方式;(3)金融合作利益增强的趋势: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市场为各国融资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各国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筹资成本。 4、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的表现:表现在当今约90%勺国家都有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其足迹已几乎遍及全球。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由众多国家组成的不可分割的立体网络。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相当尖锐的矛盾和问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但是,另外一些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如果经济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为什么国际经济还是如此混乱? 应当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它给各国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还难以预料,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柄犀利的“双刃剑”,在促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风险。作为一个客观的发展进程,积极参与、沉着应对是上策,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外、拒绝经济全球化,只会带来固步自封,无益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便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1、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为我国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临海六中政治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态度。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经济全球化中,我国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应对挑战,关键在自身的努力,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 二、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 三、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通过图片、新闻、案例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经济全球化”的生动情景;引导学生自学、互学、讨论,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课堂辩论,深化学生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认识。 五、设计理念: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对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现实情况,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帮助学生进一步辩证理解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现代生活中电脑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你要买电脑,你会考虑哪些品牌呢? 学生:惠普、联想、索尼、东芝、清华同方、华硕……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很多电脑品牌,有的是国内的牌子,有的是国外的,但是无论哪个国家牌子我们都可以在中国的市场上购买到它们,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体会、感悟、面对经济全球化。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优质课)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课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是依据新课程标准4.14规定的“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前面第十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个框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学生特征分析】由于学生每天都会感知全球化的气息,已具备了基本的认知和经验,也对这一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寓于缺乏辩证的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可能不能辨证地分析全球化的利与弊,这就形成一定的学习障碍。另外,比较优势原理理论层面比较高,对于学生会有一定难度。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会忘记,给我看的会记住,让我参与的会理解。”因此我会因势利导,发挥长处,克服劣势,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体现全球化的事例和经验出发,通过直观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彰显。同时培养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秦川中学王炜霞 课标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根据的要求,本课的基础知识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存在问题;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学生分析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世界史,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并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从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兴奋点仍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问题。 2.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具体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自主探究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讲课稿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区域经济 合作的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域经济合作应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协调。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市场化、信息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生产国际化、贸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既有互相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无论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大国和强国其间的纵横的作用,无论是建设性的还是阻滞性的,对区域经济的合作都是举足轻重。这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资源和市场等日趋全球化,使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采取市场化取向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别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并不是由某种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它不具有任何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均被卷入世界市场,经济活动的诸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运作,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某种整体化、一体化的趋势。市场化有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则表现为市场化在一国内、区域内、世界范围内的逐级演进,最终将促成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一是本质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际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范围内有关各方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互利互惠合作。二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范围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是在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下,促进世界各国在总体上实现资源市场化的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有关双方为追求区域经济内部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但在理论层面,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却一直是学

面对经济全球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框内容的设计是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本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和问题的设置上,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交流、探究中获得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辩证思维看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前面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个框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感知全球化的气息,所以对这一知识点比较感兴趣。但在认识问题时,往往缺乏辩证的思维方法,因而有可能对经济全球化不能全面的来看。同时,比较优势原理理论层面比较高,学生理解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会因势利导,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学生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弊,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经济的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的应对策略。 2.难点:比较优势原理。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法设计 1.教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八、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苹果手机在全球范围的生产销售点”图片 : 该图片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一种什么趋势?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展示学习目标】 :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设疑探究】: (1)你平时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 (2)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 : 通过交流,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的气息 【师生共同探究】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人教版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2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一必修二经济史模块的最后一课,本课内容既与整个经济史特别是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史的内容相互交融,又与二战后世界政治思想文化史联系密切,可以说是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继往开来,贴近时代。本课强调“趋势”二字,这是一个动态名词,这个词鲜明的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总的、宏观的发展方向,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本课首先介绍了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并着重剖析了全球化的利弊;其后教材通过介绍世贸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来阐释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最后教材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个案,来说明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据课程标准和本课内容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本课的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难点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表现,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探究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案;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理解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了解中国参加是世贸组织的艰难历程,理解中国加入WTO的对中国和世界影响,学生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运用相关资料,参与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感受全球化,认识全球化,体验全球化的过程中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增强民族复兴意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三部分,一是感受经济全球化——导入新课;二是认知经济全球化——讲授新课;三是体验经济全球化——总结运用。 在导入新课中采用高淳本地最大的企业——红太阳集团的图片和发展历程来说明,经济全球化对红太阳集团发展壮大的作用,从而导入新课。 在讲授新课中以认知经济向全球化为主题。 通过问题探究,设置两个问题: 1.人类社会一产生,世界经济就全球化了吗?(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及应对措施讲课稿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挑战?中国该如何应付?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即各国间贸易障碍的减少,包括关税的不断降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 生产国际化,即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发展导致生产国际分工的深化,跨国化生产成为当代世界生产的主要形式。 金融全球化,即各类国际性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各种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 科技全球化,即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 经济全球化将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全面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挑战。主要体现在:全球经济波动有可能传导到国内,引起国内经济不稳定;经济全球化对政府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对国家经济安全和自主发展能力有一定影响;对中国经济体质改个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我国企业应对能力提出了挑战。 第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政治体制带来挑战新的挑战。目前,我国仍然十分缺乏治理国际事务的经验、高素质人才、风险防范机制、政治文化支持等等因素

条件,特别是全球性危机与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这无疑加大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成本、政治压力、政治责任和政治负担,孕育和加剧着政治不稳定的风险和可能。在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中,这一系列新的挑战、风险、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加剧和激化社会政治不稳定。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给中国文化带来挑战。目前,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外来文化思想,特别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影响和渗透。它们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的变化。 中国应该如何应付这些挑战?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入WTO,利用WTO体制条件趋利避害。 经济方面: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吸引国际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保持优势地位。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已成为WTO的成员,各国相互开放市场,按照WTO 规则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如果中国不能获得平等的待遇,就必然会在这种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WTO的宗旨在于促进经济发展,这完全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WTO协定指出,这一组织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通过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待遇,从而为实现这些目标作出贡献"。这表明,中国加入WTO后可以获得更有利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外部环境。我们不仅要坚持履行我们在协议中所作的各项承诺,而且要充分利用WTO所创造的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服务。 政治体制方面: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设计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开课教学设计《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经济生活》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5学时数:40分钟,一节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②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③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④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和实质 ⑤知道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⑥能准确分析经济全球利弊影响的辩证思维能力。 ⑦深入认识经济全球化实质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观看视频过程,让学生形象深刻地关心社会发展动态趋势,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②通过讨论和辩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③通过巩固练习,传授学生解题方法,课后思考题拓展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聆听和同唱为祖国干杯的歌曲将本节课推向高潮,心情愉悦地结束本节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②通过讨论和辩论,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团通过例举国产产品、我国跨国公司以及进入世界500强相关数字变化、载人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勇于承担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关心国家和世界命运。 ③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和弊,培养辩证的分析事物两面性,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能力。 2、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 (2)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说课稿

第四单元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说课稿) 成纪中学 常永娥 说课纲要 一、教材分析:本课的性质和作用 第四单元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是本单元教材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它既不属于本单元的综合练习,也不是本单元的知识总结,它是属于综合探究活动性质。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承接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搜集具体、生动的实例,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深化学生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所带来机遇与挑战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深对课本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经验积累。同时通过第四单元教学,已初步从宏观上了解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学生对该领域涉及较少,认识肤浅等特点,在探究过程所选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因此,在确定探究主题的时候,我选取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海尔集团作为案例进行探究,以加深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明确新形势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 合作的策略和原则。 2、过程与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和责任感;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1、通过探究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2、通过学习,能够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去准确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理解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3、通过学习,提出我国企业遭遇“绿色壁垒”“反倾销”时的应对策略,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收集信息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现场操作法。

面对经济全球化 (说课稿)

12、1 面对经济全球化 (说课稿) 江苏省兴化中学顾云霞 2007年10月28日获兴化市高中政治说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一.说教材。 高中生,作为未来的经济人和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理应掌握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而经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济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党在初级阶段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是我国经济活动开展的国际经济背景,也是全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对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经济全球化、主要的表现形式。 ②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③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辩证全面分析问题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 依据: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趋利避害,对每个国家、每个公民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依据:高一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不强,辩证思维尚未形成,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可能存在难度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案例教学法:用“中国制造”等案例作为教学媒介,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案

作者:丁晓平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 化的世界教案 课题: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简单学习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历史,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和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形成一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从材料、图片、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掌握一定的历史思维,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对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的探究,把理论的知识同实际相结合,掌握从身边发现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影响以及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示法、讲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问式导入) (展示PPT图片——入世槌) 【提问】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学生】槌子 【教师】恩,这原本是一把很普通的木槌,但是在2001年11月10日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上,大会主席用它敲开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正是这把木 槌,在中国入世的关键时刻“一槌定音”,之后它就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了, 成为了一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木槌。 【过渡】那世界贸易组织时干什么的?它是怎么成立的?中国又是怎样加入它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专题八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这一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第二部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本 课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本课的掌握难点。 【过渡】大家都知道,一个组织的成立,必然有着它的社会背景,那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背景。 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板书) (1)成立背景(板书) 【教师】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的形成,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尤其是经济上的联系,伴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迅速提高,关贸总协定(1948—1994)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已 经难以适应时代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就理所应当 了。 (展示PPT,并且链接到关贸总协定的介绍) 【提问】那它的成立时一帆风顺的吗?还是充满曲折? 【学生】充满曲折的。

高中政治面对经济全球化讲课稿人教版必修一

面对经济全球化 高中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而我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和同学们生活联系很密切,大家很关注它体现的流行趋势,购买商品很容易受它的影响,这种媒体方式就是——广告。 所以我们先来一起做一个猜广告的游戏,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抢答出广告中出现的商品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大家准备好了么? ①可口可乐②麦当劳③耐克④诺基亚(音乐手机)芬兰⑤德国大众(一汽大众公司今年的重头戏——新宝来)⑥海尔 投影——展示刚才猜过的品牌。 提问:面对这么多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各国的品牌,大家有什么感受?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家电、汽车到服装、食品,“洋货”到处可见,同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寻找到咱们的“中国制造”。我们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投影——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投影——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提问学生)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做一种趋势,在这个趋势下,资源、技术、商品等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趋势,我们才要面向经济全球化。 投影——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要想进一步了解经济全球化,我们还要从它的表现入手,

谈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我知道一个人能帮助我们,他就是海尔集团长春分公司的总经理王先生。最近,他代表公司去美国进行考察,咱们就跟着他一起感受一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吧。 准备好我们这就出发了! 投影情境一:地点---长春市龙嘉国际机场 一架架客机排列有序,迎接着它们的顾客……被誉为“空中巨无霸”的空中客车A380快速平稳地起飞,王先生开始畅想自己的美国之行。 投影提问:探究一:最先进的客机-——空中客车A380(Airbus A380)是欧洲人的骄傲,你知道它是由哪几个国家共同生产的? 正如大家所说,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在全球拥有员工24.5万人,在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设有16个工厂,每个工厂只生产飞机的一个部件,各部分生产完毕后,分别运到法国总装厂进行总装。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视频展示这个协作生产的过程。 展示空中客车的视频资料。 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空中客车公司,自2002年与中国航空制造企业签订了转包生产合同。现在世界上3700多架在役的A380有50%安装了中国生产的部件。 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这种国与国之间生产协作的情况已经很普遍了,像我们使用的电脑、汽车等,很多都是多国协作的结果。 投影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的第一个表现:生产全球化。 过了这么久,王先生的飞机也到达目的地了

高一说课稿《面对经济全球化》

高一说课稿《面对经济全球化》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本课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课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个框题的内容,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高一说课稿《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是依据新课程标准4.14规定的“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前面第十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单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改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经济全球化含义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劳动生产率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体现全球化的事例和经验出发,通过直观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彰显。同时培养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到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趋势的了解,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立的依据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应对的.态度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们应对的态度 重难点确立的依据:这一部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理论层面较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德育功能。只有准确理解,我们才能全面地、辩证地看待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对的策略,从而更好的认识到,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树立自尊、自强、自立和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