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第六章之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马原第六章之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马原第六章之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马原第六章之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马原第六章之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

断资本主义

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考点 1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考点2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考点3 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

1.垄断及其产生原因

(1)定义: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2)产生原因:①生产集中到相当高的程度,导致极少数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②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③生产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

2.垄断组织

(1)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2)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和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点拨: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结合一起复习。

考点4 垄断与竞争

1.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原因在于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1)竞争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2)竞争手段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

(3)竞争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考点5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

(1)定义: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台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2)形成主要途径:①金融联系;②资本参与;③人事参与。

2.金融寡头

(1)定义:金融寡头是在金融资本形成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2)统治方式:①经济上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②政治上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③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上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影响和左右。(2011-18)

考点6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

(1)定义: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2)实现: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

2.垄断价格

(1)定义: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2)形式: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3)与价值规律: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考点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定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积极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兴办了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型工业企业。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社会

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考点8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

1.经济动因

(1)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

(2)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3)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4)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一起,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2.基本形式

(1)借贷资本输出。

(2)生产资本输出。

(3)商品资本输出。

3.经济社会后果

(1)为资本输出国带来了巨额利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2)对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考点9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新增考点)

1.国际垄断同盟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

2.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高级形式,它主要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

考点10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1.基本特征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实质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考点11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1.定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表现

(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的全球化。(3)金融的全球化。(4)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考点12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后果。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②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③各国原有的体制、观念和文化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④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点拨: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相关考点结合一起复习。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知识点)

业革命后的失望和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4、科学方面:进化论兴起。 【知识整合】 一、经济领域 (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背景:①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社会稳定。②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殖民贸易和掠夺提供了资金。③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④18世纪中期,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 2、概况: (1)开始标志: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2)影响最深远的成就:英国工程师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美国采用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机械的普及。(3)交通运输业的革命:A.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轮,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B.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铁路的出现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进入“铁路时代”。 (4)扩展:19世纪开始向欧美大陆扩散,铁路业和纺织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主要有: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5)完成标志: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3、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世界:①世界格局: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英国成为世界霸主。②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①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的组织形式。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新兴资产阶级参与到政权中来,有利于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确立下来,英国议会制进一步完善。 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原因: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2)内容:颁布“二一九法令”;实行政治体制、司法、军事、教育的改革。 (3)评价:农奴在法律上获得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但是改革不彻底性,具有掠夺性和欺骗性。 3、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幕府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佩里叩关使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2)政治前提: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为明治维新奠定基础。 (3)内容: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 (4)影响:实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建立现代化军队,军事实力不断加强,走上了侵略压迫其它国家的道路。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 (1)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①过程: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完成民族统一。 ②意义: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割据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2)遏制了法国和奥地利,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③局限: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成为欧洲最具有侵略性的国家。 (2)德意志帝国宪法:①德国为联邦制国家;②帝国元首为德意志皇帝,拥有任命帝国宰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和公布法律,统率军队等巨大权力;③宰相为内阁首脑,对皇帝负责而不向议

马原案例分析

一、 随着德国贝塔斯曼公司停止中国书友会运营的宣布,这个有着170余年历史的图书巨鳄正式退出中国市场。为什么在欧洲极其成功的贝塔斯曼公司会在中国折戟,苦心经营十三年而未实现盈利?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制消费。除了入会费之外,贝塔斯曼公司规定会员每季度必须购买一本图书,否 则取消其会员资格,这一协议是最为让中国消费者厌恶的,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背离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2、图书定位狭窄。书友会会员数量攀升后,公司没有考虑更有内涵的读物,依然力推 励志及言情书,难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3、价格高。读者刚入会时可以得到低价购得图书的机会,但此后只能以九折购书,而 加上邮费之后往往价格会高出原售价。 4、开设实体店的战略。2002年公司更换CEO之后力推在法国成功的实体店战略,然 后在欧洲书价高、房租低,但在中国书价远低于欧洲,而房租几乎持平,于是这一模式反而成为公司的累赘。 5、标准外企的管理模式。在国外CEO的带领下,公司走的完全是西方式的管理道路, 与当地文化完全为进行融合,同时也忽略了书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6、海外的出版运作模式。贝塔斯曼在国常常是针对作家买断版权,一本《克林顿自传》 就要付出1000万,这与国内与作家谈稿费、税率、印量的作法完全不同,使得公司耗费了大量资金而销量却往往不甚理想。 7、大型网络书店的迅速崛起。由于价格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敏感的指标,当当 网、卓越网等网络书店的崛起给贝塔斯曼带来了致命的冲击,由于高邮费的弊端,使得读者群大量流失。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告诉我们,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贝塔斯曼公司没有考虑到其经营模式与中国固有图书市场的联系,一味的坚持自己的原有经营理念,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事物是永恒发展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利好讯息,图书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自然存在新旧交替的历史必然过程,贝塔斯曼的经营理念不能遵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自然只能被淘汰。 所以,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看待事物要从科学的、理性的角度,遵从历史以及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要知道事物是普遍具有联系的,并且是永恒发展的。作为伟大祖国的未来复兴的中坚力量的我们,自然更是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更加科学的看待事物,更好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二、 我认同“成功的模式绝不可能完全复制”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称之为矛盾的普遍性;不同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一级没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特点,称之为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任何一个人或集体追求成功的过程都是艰辛的并且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的,这些矛盾之间具有共性也具有其各自的个性,有必然联系却又不尽相同。同样,在不同的人或集体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充斥的矛盾,自然也有相通的共性,也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既然矛盾尤其特殊性,那么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所走的路线和采取的方法必然不同, 所以每个人和集体在追求成功的模式上完全照搬是必然会失败的。 贝塔斯曼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失败,更是从实践的层面说明了这一观点。贝塔斯曼将其在欧洲的成功模式完全照搬到中国,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却没有想到矛盾的特殊性。正是因为贝塔斯曼忽略了在中国市场开拓疆土的特殊性,在13年经营而未盈利后终于退出市场。 所以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认识矛盾,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将矛盾转化为成功的奠基

2020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阶段特征】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进入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代议制在欧美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人类社会进入到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盛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主要表现】 (1)政治上: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确立。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崇尚个人自由和地方自主性的美国建立了邦联制,但邦联制却很快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给发展的障碍,1787年制宪会议诞生了民主共和政体。北美独立战争及其民主政治对大西洋两岸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国的民主政治建立历经近百年的曲折、反复、动荡和流血冲突,于1875年以一票微弱优势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议会制民主共和政体,独特的责任内阁制使总统权力受到一定限制。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渐进式改革成为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腐朽性落后性,直接促成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尽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但却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佩里叩关及列强的接踵而至,使日本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倒幕运动成功后,1868年开始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快速干道,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日益形成两大对立的阶层——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这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19世纪的欧洲兴起了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巴黎公社成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经济上: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765年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引发了第二产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但水力作为动力却严重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785年瓦特制成了改良型蒸汽机,为大机器生产提供了不受自然条件严格限制

2016马原答案第四章

习题题目总数:21答题正确:20答题错误:1待回答:0锁定:1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o使用价值 o价格 o交换价值 o价值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o创造新价值 o创造必要价值 o创造使用价值 o创造剩余价值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o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o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o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o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

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o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o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o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o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o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o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o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o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 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o剩余劳动 o商品的生产形式 o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o具体劳动 ?习题7(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习题8(单选题)答题正确 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o劳动二重性学说 o平均利润学说 o资本有机构成学 o剩余价值学说 ?习题9(单选题)答题正确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o它具有计量单位 o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o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o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习题10(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生产者十分重视产品质量,这是因为() o产品质量决定其经济效益 o质量好的产品都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o产品质量决定其产品价值大小 o质量好的产品有利于顺利实现其价值 ?习题11(单选题)答题正确

马原案例分析

马原案例分析: 案例7: 在布莱克.威尔德提出中国贫油论,并得到美孚在陕北采油失败的佐证,而且这一理论还得到了西方许多地质学家的赞同和我国一些地质学家的附和。在这种情况下,李四光早在1928年就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美孚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他经过对大同盆地太行山麓以及庐山等地的长时间考察研究,发现大量冰川存在的证据,并得到国际公认,推翻外国专家关于“中国没有冰川”的错误结论。并于1934年,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他的部署下,在沿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发现不少大型油田,宣告“中国贫油论”的彻底破产。 “中国贫油论”的破产说明,真理与谬误仅一步之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具有绝对性的,赞同中国贫油论的科学家,仅仅通过在陕北,延安一带没有打出石油,就盲目支持“中国贫油论”而没有对中国其他地方进行考察,就将贫油论推广到全国,不免生出谬误。而李四光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后,找出冰川存在的证据,打破了中国贫油论存在的基础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自己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在沿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上发现大量石油储备,用切身实践来证明“中国贫油论”的破产。 案例8: “水稻亩产十三万斤”通过大量的施肥,移植其他稻田中的禾苗,采用并蔸的方法,使这块田的密度升高。但仅仅如此,也还不能放出这颗巨大的卫星。在称量时,将其他生产队粮仓里的粮食挑出来,对已有粮食重复称量,用欺诈的手段造就了这颗史无前例的大卫星。这幕闹剧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人民在饥饿中死去,党和政府的威信受到难以估量的损失。 从中,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避免此类闹剧再次发生,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深刻,越正确,越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妄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实践的失败。其次,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意志物化。要将你心中所想付诸于实际行动,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能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5年赶超英国,英国比我们早一百多年的工业化,科技水平,人才质量,物质基础远远高于百废待兴的我国。不可能简单的依靠群众的热情与干劲就可超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也就是这样的道理。

资本主义发展有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几个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有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几 个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有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几个阶段 资本主义并没有准确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也对资本主义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藉著雇佣或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资本主义的定义是“提供人类需求的产业是由企业方式所达成的”这么一种社会制度。在1920年他又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定义,这个定义包括了马克思所说的“上古”时期的商业和高利贷资本,以及借由机会所制造的利润(例如投机)—而不只是直接的商业行为。一些人认为称呼现代主要的产业经济为“资本主义”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经济体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举例而言,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市场与真正的“自由”仍相差一段距离,也因此称之为混合经济

较为正确。不过一些人仍然认为美国的经济是资本主义,而英国的经济才是“混合经济”,又或者香港的经济是资本主义 而美国的经济是混合经济等等,这取决于他们对于那些地区的经济自由度的看法。经济和商业历史学家Robert Hessen 说:“彻底的自由经济(真正的自由放任)从来没有存在过,但政府权力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自从18世纪以来便急遽升高,尤其是在经济大恐慌之后……今天的美国,昔日曾是资本主义的堡垒,但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经济”,政府在没有透明或 一致的原则下对经济实行补助或限制。”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也采取类似的定义,他们认为大多数现在的经济体制都是偏差的资本主义—有时候被称为裙带资本主义(Crony capitalism)。同样的,一些人使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一词来区分“普通的资本主义”,认为两者存在差异。一些人则认为“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一词是不必要的,因为一般对 于资本主义的定义便已经清楚表明必须有“自由市场”贸易的 存在。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绿色组织、和反全球化者则主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资本家阶级担任统治阶级的社会,这些统治阶级并不会扮演保护自由市场的角色,反而会优先保护那些资本的所有人和公司。诺姆·乔姆斯基主张:“资本主义根本没有存在过。如果有,也早已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消失了。”自由意志主义者和其他自由市场的支持者也可能会认同这种观点。不过,即使在18世纪的美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

第四章 4-1 1.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 2)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 3)途径: 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 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换而来 4)资本主义萌芽的形式(两种,对应上面两种途径):课本P139—140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能够实现要求商品更大规模生产,满足世界市场扩大的需要)。 2)利用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 的过程。P141 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间:西欧:15世纪后30年——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束 5)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途径:P141-142 a)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b)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42 劳动价值论 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P143 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6.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 2)二因素: 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 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适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

马克思第五章练习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A.18世纪末期B .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 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8.垄断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 ) A.国有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D.股份资本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 ) 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

马原案例解析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案例1 智破人骨教堂迷案 2000年到2004年底,捷克库那哈拉市发生了多起人口失踪案件,但直到2004年11月19日鬼节前夕,一位美国大学生在当地著名的圣巴巴拉人骨教堂神秘失踪后,才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当地人传说,骨魔瑞特会在每年的11月20日前后一周的时间里,出外寻找骨头为这座教堂添加新的材料。这些失踪的人难道已经成为骨魔魔掌下新的牺牲品了吗?库那哈拉市陷入恐慌之中。 教堂鬼节,美国游客神秘失踪 人骨教堂始建于14世纪,从外观看来是一座很普通的哥特式建筑。在13世纪时,来自耶路撒冷的一把圣土撒在教堂附近的墓园,人们认为埋身于此就可以上天堂,所以将这里作为了身后的福地。14世纪,大量人死于战争和疾病,墓园放不下如此多的尸体,教堂当局决定用人骨来装饰教堂,这恐怖而神圣的使命与19世纪末才完成。由于教堂的独一元二,平时警卫森严,只有在周日和鬼节前后各一周时间才对外开放。 教堂内的蜡台、天花板、墙壁上的花毯、圣坛等均由人骨堆砖或修饰而成。 2004年11月19日,鬼节前夕,这里吸引了众多游客,两个美国大学生哈尔和威里也来此参观,跟随讲解员转了一圈后,二人意犹未尽,威里认为夜晚会更可怕,而哈尔不以为然,二人起了争执,于是打赌哈尔在教堂内待上一晚,如果能坚持到第二天早上教堂开门,那哈尔就赢,赌金100美元。 而第二天一早威里却未见哈尔走出教堂。教堂内也找不到哈尔的影子,情急之下,威里报了警。由于失踪的是外国游客,警局格外重视,警长费林格下令包围教堂,命警员全面搜索,未得到任何结果。在打算收队时,助手安东的对讲机掉进了神坛,砸在了神坛的边缘,撞碎了几根腿骨的骨端。安东脸色苍白起来,这些14世纪的骨头都是文物,于是钻入栏杆内去捡,随手碰了碰受损的骨头,想知道是否只是骨端受损,他的手被粘了一下,发现手上有点油腻,再摸过去,他竟然抽出了一根腿骨。 大家发出尖叫,神坛会不会因此倒塌?安东冷静地将腿骨展示在人们面前: "这是一根新鲜人骨,骨内油质慢慢渗出,在表面形成油腻,而且元论是从颜色还是重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教学要点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3、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关键词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以往任何社会一样,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必将有一个逐步衰亡、为新的社会所替代的过程。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又发生了一些怎样的新变化?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又是怎样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又有怎样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又有怎样的表现及其后果,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我们本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二、新课讲解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1)生产集中于垄断的形成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那么生产集中、资本集中指的是什么呢?( 问题)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实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主义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例子:大鱼吃小鱼)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式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往往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 那么垄断指的又是什么呢?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可以归为三点 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想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3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它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在各个国家、各个时期也不相同。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马原案例分析资料(半期考试)

案例一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 问题: 1.人类社会过去1000年的历史画卷中,曾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思想大师,为什么马克 思能够在历次评选中高居榜首? 2.这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马克思充分吸收了人类思 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构建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上诸多重大而基本的问题提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的现实影响力是以往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所不具备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他的思想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在一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尽管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时代风云不断变幻,但马克思的理论所面对的社会背景依然存在,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都以最深刻的方式回应了他自身的时代以及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证伪,而只是说明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马克思本人也早就预言了这一点,这其实更让人注意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现状过于盲目乐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要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仍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显出来,以更好地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实践。 3.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马克思先后被评 为“千年风云人物”、“最伟大的德国人”、“最伟大的哲学家”,给我们什么启示? 4.马克思提出的是共产主义。苏联人建了的是社会主义。本身有很大区别。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产生 看法: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经过武装斗争或者无需斗争自然就生成共产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群众路线是对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这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党

马原案例分析资料(半期考试)

半期考试(案例分析)要求: 1、每位同学需在以下提供的九个专题共二十七个案例中,任意选取三个案例,但不能在同一专题中选择两个及以上的案例,根据案例材料后的问题进行分析,要求每个案例分析字数在1000字左右。 2、写明案例序号(如案例一、案例七等等),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求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有理有据、分析全面细致。 3、要求原创,杜绝抄袭,如重复率超过30%认定为抄袭,半期考试成绩记0分。 4、所有内容一律手写。 5、所有案例分析作业一律在本学期第十四周上课时交给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转交给班级主管教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 专题一案例(案例一-案例三) 案例一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 镜头一: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 《光明日报》1999年12月30日载: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最近纷纷推出自己评选的千年风云人物,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多家西方媒体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名列第一或第二。 在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次网上民意测验中,卡尔﹒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得票率分别高于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马克思(1818-1883)于1848年与恩格斯一道发表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并于1867年出版了他的不朽巨著《资本论》的第一卷。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学说成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共产党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在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路透社邀请34名、来自各国政界、商界、艺术界和学术界专家名人进行的这次千年人物评选中,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镜头二:马克思被德国民众评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2003年9月,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进行了一项为期三个月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调查。前东德地区大都将选票投给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而人口占据多数的前西德地区则主要将选票投给了二战后西德的第一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11月28日公布的最终的投票结果是:西德战后第一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位居第一,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德国基督教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

马原第六章之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马原第六章之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 断资本主义 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 握。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 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考点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 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垄 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考点2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 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考点3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 1. 垄断及其产生原因 (1) 定义: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2) 产生原因:①生产集中到相当高的程度,导致极少数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②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③生产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 2. 垄断组织 (1)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2)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和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点拨: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结合一起复习。考点4垄断 与竞争 1.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 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原因在于 (1)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 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2.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1) 竞争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马原第四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D 6.C 7.B 8.B 9.C 10.A 11.B 12.C 13.A 14.C 15.C 16.C 17.B 18.A 19.B 20.A 21.D 22.A 23.B 24.D 25.A 26.D 27.C 28.D 29.A 30.C 31.D 32.C 33.A 34.B 35.A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BD 3.AC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ABCD 9.ABC 10.ACD 11.CD 12.BD 13.ABCD 14.BCD 15.ABC 16.ABCD 17.ABD 18.AB 19.BCD 20.ABCD 21.ABCD 22.ABD 23.BCD 24.CD 25.BCD 26.AD 27.BCD 28.AC 29.AB 30.BD 31.ABCD 32.ABCD 33.AB 34.ABCD 35.ABCD 36.ACD 37.ABCD 38.ABCD 三、分析题 1.(1)价值规律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但是,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配置。 市场经济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但价值规律自身局限性的存在,也说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经济危机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中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马原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 社会分工 B 机器的出现 C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D 货币的使用 2.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 A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B 价值规律的根本要求 C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D 价值规律的社会作用 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 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 4.某个资本主义企业采取了比同行业其他企业更先进的技术而多得的剩余价值是()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转移剩余价值 5.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B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 D 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 6.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7.资本积聚() A 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 是通过把分散的单个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实现的 C 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D 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 8.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 A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B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C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9.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查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 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 C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D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 10.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11.资本周转速度() A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12.产业资本划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13.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 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C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4.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D 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15.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是() A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C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二、多项选择题 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A 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B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 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 劳动力具有价值 2. 雇佣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资本家() A 放弃了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

马原案例分析一

李军:从漂泊的农民工到在校的博士生 案例分析: 1、本案例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三,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第四,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因而人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的意识的指导,避免错误的意识。案例中李军具有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追求理想、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他的这些正确“意识”,让他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从一个农民工一步步走到了高等学府的博士生。虽然这一路吃了很多苦、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在意识的指导和控制下,他克服了苦难,舍弃了利诱,成功改变了自己命运,一点一点改造自己的客观世界,充分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物质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及时避免错误的意识,从而在意识的指导下走向更加灿烂的人生。 2、王健林等名人的例子,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和量变是互相渗透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要注意对事物量的积累,并且根据实际抓住时机,促进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结合几位名人的事例,他们都是先从很多个“小目标”出发,才一步步走向巅峰,正是有这些一点点的“目标”量的积累,才会有到人生巅峰的质的飞跃。马克·扎克伯格每年都定下一

个新的目标,在完成一个目标达到一个质变之后,又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发生量变,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和交替循环,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在我的未来规划中,我要成为一个为地球环境治理做贡献的人。计划是在当下好好学习,先树立一个小目标比如这一年对自己的成绩、个人发展锻炼上有所要求,一定要脚踏实地注意量的积累,然后在合适的时机把握机会,出去工作,从而达到不再是一个学生而是工作者的质变。 3、理想与奋斗,正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第一,物质决定意识,第二,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第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意识在物质中都有它的客观原型,李军从小就是班上的佼佼者,还有家里的条件不好,这使得他有了“要上学,要读书,要走出大山”的理想,之后他自学拿到本科毕业证以后,企业对他自学学业证明的不认同,使他又有了读研的理想,再然后,对知识的渴求自然让他又有了读博的理想。而在这种种意识的指导下,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达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次人民活动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李军是一个个人,他的理想是举足轻重的,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这些个人的理想追求和奋斗,就不会有社会的前进。同时在李军追寻梦想路上,如果没有中考失利时利川三中的优惠政策,他又怎么可能负担得起学费继续自己的梦想呢?同样,李军考取大学时,当时社会对贫困学生的大学学费帮助政策的不彻底不到位,使得他走了不少弯路。所以国家应当鼓励个人理想,

马原第四章总结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年代和地区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2,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形式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扩大再生产←富有者←条件好的←小商品生产者 ——雇佣劳动者←破产←贫困者←条件差的←← (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包买商←商人 →控制→小商品生产者 ←依赖←小商品生产者 ——雇佣劳动者←失去独立性←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 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2、资本原始积累的起止时间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 3、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富有者←掠夺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 ——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剥夺农民土地← (1)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在于它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 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条件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由小商品生产发展而来 三大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