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产品技术要求huachengyuan

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产品技术要求huachengyuan

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产品技术要求huachengyuan
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产品技术要求huachengyuan

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

适用范围: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用于对尿液进行半定量检测,可对尿液中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比重、pH、潜血、抗坏血酸、肌酐、尿钙、微白蛋白共十四项化学指标进行组合测定。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型号

尿液分析试纸条为原理相同的系列产品,型号分为Urine-T-14、Urine-T-13、Urine-T-12、Urine-T-11、Urine-T-10、Urine-M-14、Urine-M-13、Urine-M-12、Urine-M-11、Urine-A-11、Urine-A-10、Urine-C-11、Urine-C-10、Urine-B-10、Urine-J-10共15种型号。上述各型号的尿试纸条适用的尿液分析仪见表1。

表1 尿液分析试纸条适配的尿液分析仪列表

1.2包装规格

100条/筒。

1.3主要组成成分

主要结构组成:

尿液分析试纸条是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干燥,作为试剂测试层,由双面胶固定于PVC基片上。其组成结构如下图:

干化学试剂块的主要组成成份(W/W):

葡萄糖:16.3% 葡萄糖氧化酶,0.6% 过氧化物酶,7.0% 发色剂,76.1%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胆红素:0.4% 2,4—二氯苯胺重氮盐,10%咖啡因,89.6%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酮体:7.7% 亚硝基铁氰化钠,92.3%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比重:2.8% 溴百里香酚蓝,69.0% 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28.2% 氢氧化钠。

潜血:6.6% 枯稀过氧头羟基异丙苯,4.0% 3,3’,5,5’——四甲基联苯胺,89.4%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pH:0.2% 甲基红,2.8% 溴百里香酚蓝,97% 非反应物。

蛋白质:0.3% 四溴酚蓝,99.7%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尿胆原:2.9%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咖啡因,87.1%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亚硝酸盐:1.4%对——二甲氨基苯砷酸,98.6%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白细胞:0.4% 吲哚酚酯,0.2% 重氮盐,99.4%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抗坏血酸:0.82% 2,6——二氯靛酚钠;99.18%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肌酐:8.5% 枯稀过氧化羟基异丙苯,1.5% 显色剂,90%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尿钙:1.5% 邻甲酚酞络合剂, 98.5%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微白蛋白:0.12% 磺酞染料,99.88%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2. 性能指标

2.1 正常工作条件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 80%。

2.2 外观

2.2.1尿试纸条应平整、边缘无毛刺;

2.2.2测试块与基底片固定应紧密、不能有缺损或脱落;

2.2.3测试块外观整齐、色泽均匀、不能有色斑或污渍。

2.3装量

每筒试纸条数目为100条。

2.4准确度

在适用机型上对参考溶液(具体配制方法见附录A)进行重复测试,尿液分析试纸条检测项目各浓度的检测结果与相应参考溶液标示值相差同向不超过一个量级,不得出现反向相差,阳性参考溶液不得出现阴性结果,阴性参考溶液不得出现阳性结果,即测试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准确度表

2.5重复性

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不低于90%。

2.6批间差

检测结果之间相差不超过一个量级。

2.7分析特异性

2.7.1尿试纸条的分析特异性应符合表3要求,分析特异性参考液的配制详见附录A。

表3 分析特异性表

2.7.2尿试纸条的对抗坏血酸干扰能力的要求应符合表4。

表4 对抗坏血酸干扰能力的要求

2.8检出限

对除比重和pH外各检测项目的第一个非阴性量级应能检出。

表5检出限

2.9稳定性

尿液分析试纸条有效期为18个月,取到效期后的样品检测准确度、重复性、分析特异性、检出限应分别符合2.4、2.5、2.7、2.8的要求。

尿常规干化学过筛实验试纸条法具体版

尿液化学检验采用试条法已逐步发展为现在的多联试条,根据现有水平仍然是一种筛选检查,操作应有质控,凡是异常的检出项目均应进行手工的确认试验,以免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尿液中各种检测项目的试条反应原理因各厂家的试剂组成、敏感性、判定时间、色泽改变等的不同而略有差异。现将主要的几种检测项目上的反应基本原理和特异性分述如下。 (一)pH值试验 [原理] 用变化范围较大的pH指示剂制成复合pH试纸,如溴麝香草酚蓝及甲基红,pH值指示范围为4.8~8.5。 [特异性] 本试验一般无干扰,但细菌繁殖尿样可影响pH值。 [临床意义] 正常尿液呈酸性,若尿液呈碱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所致的泌尿系统感染存在。 2.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 (二)蛋白试验 [原理] 利用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原理。试条浸有四溴酚蓝或四氯酚四溴磺酞及酸性缓冲液。当蛋白浓度由低至高时,显色由黄绿色经绿变至蓝;蛋白阴性时,试垫呈原有黄色。 [特异性] 试垫只对白蛋白有相应的反应,检出白蛋白150~300mg/L(±),300mg/L(+),1000mg/L(2+),3000mg/L(3+)。对于球蛋白、本周氏蛋白及其他尿蛋白不发生或仅轻度反应,故反应阴性并非一定不含蛋白。 强碱性尿(pH值>9),尿容器有季胺盐、氯已定等污染,操作时试条浸尿时间过长或某种药物治疗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临床意义] 分为功能性、体位性及病理性蛋白尿,后者见于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许多药物可使尿蛋白阳性(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等)。 尿蛋白定量,见尿蛋白质的测定。 (三)葡萄糖试验 [原理] 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偶联原理,对葡萄糖有特异性。尿葡萄糖阳性时显色由黄、橘黄至棕色。 [特异性] 检出敏感度为葡萄糖4~7mmol/L。引起假阴性的因素有大量维生素C、高比重碱性尿;引起假阳性的因素有漂白粉、次亚氯酸等强氧化剂。本试条不受乳糖、半乳糖或果糖的影响。 [临床意义] 尿糖阳性分为暂时性和病理性。暂时性见于应激反应;病理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继发性高血糖性糖尿病(胰腺疾病、肝脏疾病、甲亢、肥胖症等)。 (四)酮体试验 [原理]

19尿 血 红 蛋 白 测 定(干 化 学 法)

尿血红蛋白测定(干化学法) 1.实验原理 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与过氧化物酶的结构和功能相似,具有弱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氧化色原物而呈蓝色,借以检出微量的血红蛋白。 2.标本采集: 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以清晨第一次尿为宜,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 2.2标本种类:新鲜尿液 2.3 标本要求:采集患者尿液标本时,盛尿液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要求留取中段尿。 3.标本储存:从排出到检测应在2小时内完成,如不能及时送检或分析,应置4 ℃下 冷藏保存,但冷藏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小时。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经血,白带,精液,粪便污染的标本不能做测定。 6.试剂 6.1 试剂名称:urit 10A 6.2 试剂厂家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6.3 包装规格:100Test/kit 6.4 试剂盒组成:试纸条:100条 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2-30℃条件下,可使用至试剂盒所标示有效期。 7.仪器设备 7.1仪器名称:优利特尿液分析仪 7.2仪器厂家: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7.3仪器型号:uritest—180

7.4仪器校准程序: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两周校准一次,如超过此期限,仪器会提示 “P1ease Ca1ibrate”(请校准)。通过测定内部参比块,环境温度和光学系统的改 变都可被补偿。当条件改变都可被补偿。当条件改变很大时,比如参比块腐蚀或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变暗,仪器将打印出一个错误信息;校准条时有稳定特性的灰白色试条,这些校准条只能使用一次。校准前,应先清洁试纸托盘与运输臂。步骤为:在“READY— < START>”显示时,按< Calibrate>键,放上校准条。再按 键,校准条被送入机器内,屏幕显示“Calibrating”(正在校准),约一分钟后,标准结果将被打印出。“Calibrating O. K”,表示校准成功。 8.操作步骤 8.1按键,显示“Prepare Strip”,此时试条筒中拿出试条。 8.2约4秒钟后,显示“ Dip Strip 1”,同时绿灯闪烁,将试条侵入尿样中。 8.3当显示“ Insert Strip 1 ”,把试条放在试条托盘上,此时绿灯亮,若要人工输入颜 色,按键,再按键,选择相近的颜色,最后按键确认,同 样也可人工输入浊度。 8.4约20秒后,显示“Dip Strip 2”,然后重复以上过程。 8.5每一个测量完成后将自动打印出结果。 9.结果判断:浅棕色为(—),浅蓝色为(+)。蓝绿色为(++),蓝色(+++),深蓝色(++++) 10.质量控制:质控尿液的应用:用人工质控尿液进行空内质控,低浓度质控液应为(+),高浓度质控液应为(+++)。 11.参考值范围:阴性 12.临床意义: 12.1 正常人尿液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当体内大量溶血,尤其时血管内溶血,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可大量增加,当超过1.0 – 1.35g/L 时,即出现血红蛋白尿。此种情况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性疾病等。还可见于各种病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肾透析,手术后所致的红细胞大量破坏等。 13. 操作性能: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14.方法局限性

尿液干化学检测操作规程

尿液干化学检测 (一)检验目的 对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等疾病进行辅助诊断与疗效观察,对 安全用药进行监护,以及评估健康状态。 (=)测定方法以及体系 干化学试带法:包括尿液分析仪,分析仪试剂带;尿的干化学试带可检测 的项目有蛋白质、葡萄糖、酮体、隐血、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比重、pH值等。快速敏感的干化学试带技术和自动化分析技术在尿液检查中得到普遍应 用,上述指标的检测极为简便,而且提高了检验质量,为尿液化学检查开拓了 更广阔的领域。 (三)检测原理及干扰因素 尿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尿液中相对的化学成分使尿多联试带上各种含特 殊试剂的模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相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将多 联试带置于尿液分析仪比色进样槽,各模块依次受到仪器光源照射并产生不 I司反射光,仪器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经微处 理器由下列公式计算山各测试项目的反射率,然后与标准曲线比较后校正为 测定值,最后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自动打印出结果。用于对尿液进行定性和 半定量检测。 1.葡萄糖检测 (1)原理:尿糖形成的原因和机制为:当血中葡萄糖浓度大于8.8mml/ L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即可出现糖尿。葡萄糖 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 酶的作用下释放新生态氧[0],新生态氧[O]再还原碘化钾,发生颜色变化。 (2)干扰因素:本实验对葡萄糖豹检测是特异性的,大量维生素c可使实 验出现假阴性结果;高比重碱性尿,亦可造成糖检出偏低,使低糖浓度尿呈 阴性。 2.胆红素检测 原理:直接胆红素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氯苯胺重氮盐偶联,生成偶氮染料。 干扰因素: (1)标本必须新鲜,以免胆红素在阳光照射下成为胆绿素; (2)尿液中含高浓度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时,抑制偶氮反应使胆红素测 定呈假阴性; (3)检验对象接受大剂量氯丙嗪治疗或尿中含有盐酸苯偶氮吡啶的代谢 产物时呈假阳性。 3.酮体检测 原理:乙酰乙酸、丙酮在碱性条件下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生成紫红色 化合物。 干扰因素: (1)尿液必须新鲜,及时送检.以免因酮体的挥发或分解出现假阴性结果 和结果偏低; (2)不同病引起的酮症,因酮体的成分不同,同一检验对象不同病程可使 分析结果有差异。 4.比重检测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影响因素 尿液的干化学分析在各级医院甚至诊所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各品牌的尿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虽略有差异,项目代码也略有不同,但检测原理基本相同: 一、葡萄糖(GLU) [反应原理]:采用酶法测试,用两种酶,分别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现在几乎所有的试纸都是采用酶法,因为酶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不同型号的试纸所选用的指示剂有所不同。 [临床意义]: 1. 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主要有三种:①饮食性糖尿,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引起血糖浓度过大;②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延脑糖中枢受刺激,使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异常,可出现暂时性的糖尿;③妊娠中后期多可见糖尿。 2. 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①真性糖尿,既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可以诊断糖尿病,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决定胰岛素的用量、判断疗效;②肾性糖尿,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能出现糖尿;③其他糖尿,如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肾上腺激素过多(嗜铬细胞瘤)、皮质醇(Cμshing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高过肾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尿。 [注意事项]: 1. 因为尿糖分析试纸的后一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当尿液中含有比色素还原能力更强的物质时,可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如尿液中含有维生素C时就能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 2. 抗生素对班氏法糖定性、糖定量测定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干化学法的测试结果无影响。尿液存放时间过长也能使尿糖被细菌分解使浓度下降,但含有抗生素时几乎不下降。 3. 高浓度的酮体尿可引起假阴性;尿液比重增高,可降低试剂带对尿糖的敏感性;服用大量左旋多巴时,该药物的代谢产物会对测试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使测试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尿液被过氧化物或次氯酸盐等强氧化性物质污染的时候能出现假阳性。 4. 试剂带采用的使酶促反应,测定的结果和温度及时间有关,因此应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内测定。 二、胆红素(BIL)、尿胆原(URO) [胆红素反应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氮盐作用于胆红素的中央,使其断开并与重氮盐偶合形成2分子的偶氮胆红素,从而产生颜色变化。 [尿胆原反应原理]:尿胆原分析试纸的反应原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即尿胆原与醛缩合生成红色的缩醛化合物,既常见的欧氏试剂)。另一种是重氮盐法,即尿胆原在酸性条件下,与重氮盐偶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临床意义]: 1. 胆红素的检测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尿胆原更加灵敏的反映肝功能。 2. 胆红素的检测有助于诊断黄疸。在败血症、蚕豆病、异型输血等情况下使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溶血性黄疸,此时虽然胆红素大量增加,但大部分是间接胆红素,因此,尿中的胆红素还是阴性。

尿液分析试纸条检测作业指导书

干化学尿液分析试纸条检测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葡萄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比重(SG)、潜血(BLD)、蛋白质(PRO)、尿胆原(URO)、亚硝酸盐(NIT)、白细胞(LEU)及维生素C(Vc)等原纸半成品的生产检验及干化学尿液分析试纸条的成品最终检验。 2. 成品的生产检验参照产品企业标准:按XXXX进行。 3. 检验要求 3.1环境要求:环境温度 18-30℃,相对湿度20%-85% ;避免强自然光直射。 3.1.1 最佳操作条件:环境温度 22℃-26℃,相对湿度30%-60% ;避免强自然光直射。 3.1.2 标准液温度:25℃±3℃。如果环境温度在25℃±3℃范围内,将标准液平衡至室温;如果环境温度不在25℃±3℃范围内,则需将标准液水浴恒温。 3.2 外观检验 3.2.1 半成品外观检验 3.2.1.1抽样方法按GB/T2828-87进行抽样检验。在60W白织灯下,以目测及手感检查试纸条。检查原纸表面颜色是否均匀、有无污染、原纸有无破损。合格的原纸,表面颜色均匀、无污染、无破损。 3.2.1.2尺寸要求:长度30CM±1CM;宽度27CM±1CM。 3.2.1.3 包装袋要求:内层真空袋密封完好,无漏气;外层避光袋密封完好,无破损。 3.1.2.4 包装标示:要求标示品名,生产批次号,数量,生产班组,操作员代码。 3.2.2 成品外观检验 3.2.2.1抽样方法按GB/T2828-87进行抽样检验。在60W白织灯下,以目测及手感检查试纸条。试纸条应外观整齐、无伤痕、无缺损、底胶片边缘无毛刺;测试块与胶片应粘贴紧密、不能有缺损或脱落;测试块各项目排列顺序及间距一致;测试块外观整齐、色泽均匀,无伤痕、无缺损或脱落、无斑点或污渍。 3.2.2.2尺寸要求:试纸条长度114±2mm;宽度5±0.5mm;厚度《 1.8mm;试剂块宽度5±0.5mm,试剂块间距2.4±0.5mm。3.2.2.3 包装要求:按企标要求。 3.3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测试用标准液的配制方法 3.3.1 测试标准液用化学试剂见下表 序号试剂名称规格厂家 1 氯化钠AR,500g 2 尿素AR,500g 3 肌酸肝生化,5g 4 氯化钾AR,500g 5 抗坏血酸AR,25g 6 肼黄AR,25g 7 D-无水葡萄糖AR,500g 8 总胆红素标准品生化,约200 μmol/L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氢氧化钠AR,500g 10 乙酰乙酸乙酯AR,500mL 11 牛血红蛋白生化,1g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磷酸氢二钾AR,500g 13 磷酸二氢钠AR,500g

尿11项检测干化学测定的原理

干化学测定的原理 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二、干化学法检查尿pH的注意事项 (1)检测时尿标本必须新鲜,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导致pH改变,大多数细菌如变形‘ 等,分解尿素产生氨,可使尿液呈碱性;但在少数情况下,细菌也分解尿液成分产生酸性物质,使尿q偏酸。 (2)当肾脏分泌的尿液含有过多的碳酸氢盐和碳酸缓冲对时,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尿液中?氧化碳会自然扩散到空气中,使尿pH 增高。 3)在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将试剂带浸泡尿液标本中,浸尿时间过长,尿pH呈减低 4)在使用多项试剂带进行测定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带上不能浸量的尿液标本,防止试剂带相互之间的“溢出"(runover)现象,影响尿pH测定。 5)尿液pH主要反映肾脏在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方面的能力,而干化学法测定只4\半定量的实验结果。因此在临床观察结果时,不要单从尿pH测定值分析,要结合临床其他资料驻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方法原理:干化学法尿pH检查的原理是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膜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的变异范围。 临床意义: 1、尿pH检测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 在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Ⅳ型肾小管酸中毒、白血病和坏血病时,常有强酸性尿。碱中毒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Ⅰ、Ⅱ、Ⅲ型)、泌尿系变形杆菌感染时,可呈碱性尿。 2、观察尿pH变化,指导临床用药,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和复发,减轻泌尿系微生物的感染 研究证明,某些肾结石的形成与尿pH变化密切相关,如在尿pH 降低时容易形成酸性结石;而在尿PH增加时容易形成碱性结石。因此,临床对于某些患者有形成酸性结石(如尿酸和胱氨酸结石)倾向S 时如果给药使尿pH保持碱性或至少尿pH在6.5以上,就不会形成酸性结石。相反,临床对于某些患者有形成碱性结石(如磷酸钙结石)倾向时,如果给药使尿pH保持酸性,也就不会形成碱性结石。此外,碱性尿可促进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同样使尿液呈酸性也可预防细菌的生长,减少泌尿系统的感染。 尿pH检测不仅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还可监控尿pH变化对其他膜块区反应的干扰作用,如尿蛋白测定、尿比重检查受尿pH影响很大,因此,当尿pH明显升高或减低时,要考虑同时检测尿比重、尿蛋白结果:是否可靠或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测。。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 1.酸碱度(PH) 采用酸碱指示剂法。测试模块中含有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联众知识界适量配合可反映尿液pH4.5~9.0的变异范围,颜色由橙红经黄绿到蓝色的变化。 2.比密 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尿液中所含盐类成分的高低可由试剂块中的酸碱指示剂变化显现出来,颜色由蓝经绿、茶绿至黄色变化,进而换算成尿液的比密值。 3.葡萄糖(GLU)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试剂模块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于尿液中的葡萄糖,产生H2O2,试剂模块中的过氧化酶再进一步作用于H2O2,使色素原(碘化钾、邻联甲苯胺)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呈色的深浅与葡萄糖含量呈正比。 4.蛋白质(PRO) 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在pH3.2的条件下,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发生颜色变化。当尿液中含有蛋白时,由于蛋白质离子对指示剂相反电荷的吸引而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当超过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根据尿液中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含量的高低,试剂模块发生由黄经绿到蓝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5.酮体(KET) 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紫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酮体含量成正比。 6.胆红素(BIL) 采用偶氮反应法。在强酸性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耦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7.尿胆原 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在强酸性条件下,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复合物。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尿胆原含量成正比。 8.红细胞或血红蛋白(BLD) 采用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试剂块中的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色素原脱氢氧化而呈色。颜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含量成正比。 9.白细胞(WBC) 采用白细胞酯酶法。粒细胞中存在酯酶,它作用于模块中的吲哚酚酯,使其产生吲哚酚,吲哚酚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化合物,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至紫的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白细胞含量呈正比。干化学白细胞检测只对粒细胞敏感。

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

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3-11-18T15:08:01.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钱国萍 [导读] 尿试纸浸取尿液时间过长也可导致此现象。 钱国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 311222) 【摘要】目的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尿干化学分析使用美桥-600分析仪,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和90-1台式离心机,检测500份尿液标本,对尿液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干化学分析法尿镜检法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143-02 尿沉渣镜检是尿液常规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泌尿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笔者对临床就诊的500例患者尿样标本用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镜检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收集我院2012年8月份门诊患者和健康人群普查的随机尿液500份于1h内检测完成,其中男211例,女289例,并记录实验结果。 1.2 仪器与试剂干化学法:深圳美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ejer-600型尿11项分析仪及配套的尿11项试纸条。镜检法: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和90-1台式离心机、玻片等。 1.3 质控检测物使用上海伊华医学科技公司尿液质控物。 1.4 测定方法及步骤干化学法:每天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合格后方可进行患者标本的测定,测定时用尿液离心管取充分混匀的10ml尿液,将试纸上的试剂部分全部浸入样本中2s后取出,并在滤纸上吸去多余尿液,置于传送盘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将结果打印出来。 镜检法:取混合均匀尿液10ml于尿液离心管内1500r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残留尿和沉渣0.2ml,充分混匀后取约0.02ml滴于载玻片上镜检,高倍镜计10个视野所见细胞数,并记录数据。 2 结果 在500份检测标本中,红白细胞两项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对比显示白细胞:干化学法阳性为50例,阳性率10%。镜检法阳性为83例,阳性率16.6%。红细胞:干化学法阳性为76例,阳性率15.2%。镜检法阳性为42例,阳性率8.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本次实验共检测500份尿液标本,其中白细胞干化学法阳性人数50例,阳性率为10%,镜检法阳性人数为83例,阳性率为16.6%,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别较大,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尿沉渣镜检法阳性率高于干化学法。由于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是用中性粒细胞酯酶反应的特异性,只能检测中性粒细胞,而某些以淋巴,单核细胞感染为主的患者标本就会漏检。此外,白细胞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女性病人白带增多,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在随机选取的女性尿样中阳性结果较高,尿液在膀胱中潴留时间过长或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久,尿中pH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都会造成干化学试验阳性。红细胞干化学法和直接镜检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5.2%、8.4%,干化学法阳性而镜检阴性的有21例,约占总样本的4%,镜检未见红细胞,找到大量结晶,尤以草酸钙结晶为主。此外,尿液由于其新鲜程度,以及某些肾病患者尿中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造成干化学阳性镜检阴性。尿试纸浸取尿液时间过长也可导致此现象。由以上种种原因显示应将两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后再出报告,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两种操作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干化学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镜检法操作比较麻烦,但较准确。应加强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把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综合分析,才能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参考文献 [1]朱辰,王鹏飞,杨琛.尿干化学法及尿沉渣镜检等手工法对2005年浙江省军校招生体检尿液中部分成分的对比分析.中国疗养医学,2006,15(3):231. [2]袁玉德,张显达,张文陆.两种尿沉渣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原因分析.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5,28(7):753-754. [3]徐银萍,王胜奎.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3):72. [4]丛玉隆,马俊龙.菌尿对尿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的影响.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2):205-207.

尿干化学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 1、检测参数检测参数组合 (1)用于初诊患者及健康体检使用的8~11项筛检组合试带。 8项:pH、PRO、GLU、KET、BIL、URO、ERY 、 HB 、 NIT; 9项:8项+LEU; 10项:9项+SG; 11项:10项+VitC。 (2)用于已确诊疾病的疗效观察,如尿糖、尿蛋白等单项试带和各种组合型试带。 各种组合试带 肾病型四联试带:pH、PRO、ERY、SG; 糖尿病型五联试带:pH、PRO、GLU、KET、SG; 肝脏型二联试带:胆红素、尿胆原。 2-1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pH 采用酸碱指示剂法。 pH试剂块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在pH4.5~9.0的范围内,颜色由橙红经黄绿到蓝色变化。 2-2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比重 试带测试膜块区含有多聚电解质甲氧乙烯顺丁烯二酸(methoxyethylene maleic acid)、酸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及缓冲物。 经过处理的多聚电解质的Pka改变与尿液中离子浓度相关。 尿液中以盐类形式存在的电解质(M+X-)在水溶媒中解离出M+阳离子,并与离子交换体中的H+置换,释放出H+。 溴麝香草酚蓝(pH6.2~7.0)以分子型和离子型两种形式共存,不同的比例呈现不同的色泽变化。 分子型居多时呈黄色,离子型居多时呈蓝色。 2-3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尿糖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GLU试剂块含有葡萄糖氧化酶(GOD)、过氧化物酶(POD)、色素原(邻联甲苯胺、碘化钾)等。 葡萄糖 + O2 + H2O 葡萄糖酸+H2O2 当色素原脱氢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色素原呈现由蓝经绿至棕色的色泽变化。 颜色的深浅与GLU含量成正比。 2-4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蛋白质 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在pH3.2的条件下,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发生颜色变化。 蛋白质试剂块含有四溴酚蓝、柠檬酸、柠檬酸盐和表面活性剂,四溴酚蓝为酸碱指示剂同时也是灵敏的蛋白显色剂。 当尿液中含有蛋白时,由于蛋白质离子对指示剂相反电荷的吸引而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当超过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根据尿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低,试剂膜块发生由黄经绿到蓝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5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酮体 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上课讲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临床意义及 注意事项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 1.酸碱度(PH) 采用酸碱指示剂法。测试模块中含有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联众知识界适量配合可反映尿液pH4.5~9.0的变异范围,颜色由橙红经黄绿到蓝色的变化。 2.比密 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尿液中所含盐类成分的高低可由试剂块中的酸碱指示剂变化显现出来,颜色由蓝经绿、茶绿至黄色变化,进而换算成尿液的比密值。 3.葡萄糖(GLU)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试剂模块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于尿液中的葡萄糖,产生H2O2,试剂模块中的过氧化酶再进一步作用于H2O2,使色素原(碘化钾、邻联甲苯胺)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呈色的深浅与葡萄糖含量呈正比。 4.蛋白质(PRO) 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在pH3.2的条件下,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发生颜色变化。当尿液中含有蛋白时,由于蛋白质离子对指示剂相反电荷的吸引而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当超过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根据尿液中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含量的高低,试剂模块发生由黄经绿到蓝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5.酮体(KET) 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紫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酮体含量成正比。 6.胆红素(BIL) 采用偶氮反应法。在强酸性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耦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7.尿胆原 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在强酸性条件下,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复合物。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尿胆原含量成正比。 8.红细胞或血红蛋白(BLD) 采用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试剂块中的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色素原脱氢氧化而呈色。颜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含量成正比。 9.白细胞(WBC) 采用白细胞酯酶法。粒细胞中存在酯酶,它作用于模块中的吲哚酚酯,使其产生吲哚酚,吲哚酚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化合物,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至紫的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白细胞含量呈正比。干化学白细胞检测只对粒细胞敏感。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6-09-01T13:10:12.2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作者:阮小娥[导读] 只有样才能达到测定结果准确,以便发挥仪器应有的效能。现就干化学10项检测结果浅谈一下影响因素。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院检验科 432400 摘要:尿分析仪为尿液检验向自动化迈进一步,也提高了定性和半定量结果,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我们所用的迪瑞公司生产的HT-150尿分析仪和试纸条,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认为所用仪器应掌握影响尿液干化学测定结果的多种因素及解决的方法。只有样才能达到测定结果准确,以便发挥仪器应有的效能。现就干化学10项检测结果浅谈一下影响因素。关键词:干化学法影响因素处理方法 1、pH测定 首先做到标本必须新鲜,通过大量实验证实p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温度下氢离子活动不同所引起的,在室温20℃时pH及其他项目结果接近靶值,故测定时,实验室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0℃。 2、尿糖测定 因为尿糖试纸后一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尿液中含有比色素还原能力强的物质时,可见尿糖结果偏低,甚至可以出现假阴性。当尿液中维生素C浓度大于1000mg/L时,尿糖结果会降低,也会出现假阴性。这和血糖值明显不符,在此情况下,应在克服以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重新留取尿液标本,重新测定尿糖,以免误报结果。 3、尿比重的测定 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尿液中酸碱度及蛋白质的变化直接影响比重的测定,尿蛋白浓度增高,病人尿比重偏高,尿试带实际上是测的尿中离子浓度尿比重偏高,尿纸条检测的是离子强度,尿液中的非离子化合物(如葡萄糖、造影剂等)对测定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4、尿蛋白的测定 多种物质(为药物)对尿中蛋白质的测定都有影响,如青霉素可使测得结果偏低,甚至可以出现假阴性,如季铵盐类和喹啉药,可使测得结果出现假阳性,某些洗涤液污染尿时,尿蛋白偏低,所用的试带以测定尿中的白蛋白为主,球蛋白的灵敏度约为白蛋白总量的1%~2%,因此,对于肾病和需要经常检测尿蛋白质含量的患者,对蛋白出现异常结果或其他项目检测的结果异常,应用10%磺基水杨酸法或加热乙酸法,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5、尿潜血测定 女性经血可引起测试结果假阳性,因此,对此类患者必须采取必要的采尿措施,以减少污染,尿试带不仅可以测红细胞,还可以测血红蛋白,因此,当红细胞破裂时,可引起干化学结果和镜检结果一致,应加以区别。在日常工作经常可以看到干化学潜血+++,而沉渣镜检红细胞400倍每视野只有2~4,这可能是尿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式菌尿,而引起的干化学结果假阳性。尿中含大量维生素C 时,可见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可以出现假阳性. 6、酮体测定 酮体是由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组成,干化学试带对乙酰、乙酸、丙酮的敏感性较高,但不与β-羟丁酸作用。因乙酰、乙酸、丙酮具有发挥性,乙酰、乙酸受热易分解,同时细菌繁殖导致丙酮消失,所以尿液必须新鲜,否则易出现假阴性结果。丙酮出现的阳性因素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现的酮症酸中毒、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全身麻醉后可出现酮体阳性,因此对酮体测出的结果要考虑以上的影响因素。 7、尿胆红素、尿胆原测定 标本必须新鲜,以免胆红素被转化成胆绿素,强烈的阳光会加速反应,标本放量时间过长,可见尿胆原氧化为尿胆素。当尿中含有高浓度维生素C或亚硝酸盐时,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当病人接受大量氯丙嗪治疗或尿中含有盐酸吡啶的代谢产物时也可以出现假阴性。由于尿试带无尿胆原阴性的梯度,因此,试带不能用来检测尿胆原的减少或消失,尿液中的一些内源性物质,如胆色素原、吲哚等,可使测试结果出现假阳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发现试带浸泡2h后即可测定,否则胆红素结果随时间的延长增高,且标本不应放置在强光下,并应在2h内测完。 8、亚硝酸盐测定 亚硝酸盐是诊断菌尿的过筛试验,所以尿液标本必须新鲜,所用容器必须清洁干燥,否则造成结果不准确,当尿中缺少硝酸盐时,即使有细菌感染也会出现亚硝酸盐阴性结果,尿液在体内的储存时间太短会因硝酸盐来不及还原而得到阴性结果。留取标本的尿杯必须清洁,并及时送检,以免时间过长细菌生长,而出现假阳性结果,使用利尿剂之后,尿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可出现假阴性,使用抗生素后,细菌被抑制可出现假阴性,尿中出现大量维生素C时也可以出现假阴性。 9、白细胞测定 试带只与粒细胞浆内的酯酶起作用,因尿试带只能测定尿中的粒细胞,不能测定淋巴细胞肾移植病人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会出现阴性结果,应采用尿沉渣镜检来做出正确的诊断,另外当白细胞破裂后,酯酶释放到尿液中,试带白细胞检测结果是阳性,而沉渣镜检应为阴性,应注意区别。但临床仍以镜检的白细胞数为诊断标准,而目前尚无法证实是酯酶还是其它物质存在干扰。 10、维生素C测定 当尿中有其他还原剂时,可使维生素C结果偏高,如半胺氨酸、硫代硫酸钠等。在碱性尿中维生素C极不稳定,应及时测定,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除此以外尿液检测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尿液检测前要混匀,不然白细胞放置过久会沉淀,就造成与镜检法不符。 2、试纸条浸入尿中的时间,应严格遵守说明书上的规定;在尿中浸时间过短,反应不能充分进行,过长试剂在尿中扩散,影响结果准确性。

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产品技术要求beiken

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 适用范围:本品用于体外半定量测定人尿液中的pH、比重及胆红素、尿胆原、酮体、葡萄糖、蛋白质、红细胞、亚硝酸盐、白细胞、抗坏血酸的含量。 1.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表1 包装规格 1.2产品组成成分 试纸条由基底层、测试块构成,各项目测试块的主要成分见表2的规定: 表2 主要组成成分

2.1外观 尿试纸条应平整,边缘无毛刺;测试块与基底片固定应紧密﹑不能有缺损或脱落;测试块外观整齐﹑色泽均匀﹑不能有色斑或污渍。 2.2准确度 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相应参考溶液标示值相差同向不超过一个量级且阳性结果不得出现阴性,阴性结果不得出现阳性(量级的划分标准详见附录A)。 2.3批内精密度 用尿液质控液测试同一批试纸条,检测的结果相比同向不超过两个量级(检测结果在质控液靶值范围内)。 2.4 批间精密度 用尿液质控液测试不同批试纸条,检测的结果相比同向不超过两个量级(检测结果在质控液靶值范围内)。 2.5灵敏度 用附录B中各测试项的阳性测量最小值试液测试,其中胆红素、尿胆原、酮体、抗坏血酸、葡萄糖、蛋白质、红细胞、亚硝酸盐、白细胞的测试项目结果不能为neg或norm。 2.6 抗维生素C干扰 维生素C(15mg/dl)对胆红素第一阳性值测定无干扰;维生素C(15mg/dl)对葡萄糖第一阳性值无干扰;维生素C(30mg/dl)对亚硝酸盐第一阳性值无干扰,即各项不应出现阴性。 2.7特异性 亚硝酸盐≤10mg/dl时,对胆红素第一个阳性量级的测定无干扰,即不应出现阴性;抗坏血酸≤15mg/dl时对葡萄糖第一个阳性量级的测定无干扰,即不应出现阴性。 2.8稳定性

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产品技术要求huachengyuan

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 适用范围:尿液分析试纸条(干化学法)用于对尿液进行半定量检测,可对尿液中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比重、pH、潜血、抗坏血酸、肌酐、尿钙、微白蛋白共十四项化学指标进行组合测定。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型号 尿液分析试纸条为原理相同的系列产品,型号分为Urine-T-14、Urine-T-13、Urine-T-12、Urine-T-11、Urine-T-10、Urine-M-14、Urine-M-13、Urine-M-12、Urine-M-11、Urine-A-11、Urine-A-10、Urine-C-11、Urine-C-10、Urine-B-10、Urine-J-10共15种型号。上述各型号的尿试纸条适用的尿液分析仪见表1。 表1 尿液分析试纸条适配的尿液分析仪列表

1.2包装规格 100条/筒。 1.3主要组成成分 主要结构组成: 尿液分析试纸条是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干燥,作为试剂测试层,由双面胶固定于PVC基片上。其组成结构如下图:

干化学试剂块的主要组成成份(W/W): 葡萄糖:16.3% 葡萄糖氧化酶,0.6% 过氧化物酶,7.0% 发色剂,76.1%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胆红素:0.4% 2,4—二氯苯胺重氮盐,10%咖啡因,89.6%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酮体:7.7% 亚硝基铁氰化钠,92.3%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比重:2.8% 溴百里香酚蓝,69.0% 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28.2% 氢氧化钠。 潜血:6.6% 枯稀过氧头羟基异丙苯,4.0% 3,3’,5,5’——四甲基联苯胺,89.4%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pH:0.2% 甲基红,2.8% 溴百里香酚蓝,97% 非反应物。 蛋白质:0.3% 四溴酚蓝,99.7%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尿胆原:2.9%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咖啡因,87.1%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亚硝酸盐:1.4%对——二甲氨基苯砷酸,98.6%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白细胞:0.4% 吲哚酚酯,0.2% 重氮盐,99.4%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抗坏血酸:0.82% 2,6——二氯靛酚钠;99.18% 缓冲剂和非反应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