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绵平我国盐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郑绵平我国盐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郑绵平我国盐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郑绵平我国盐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全国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主题报告四

我国盐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发展大盐湖产业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郑绵平齐文

一、概况

盐湖是一种咸化水体,通常是指湖水含盐度w(NaCl eq)>%(大于海水平均盐度)的湖泊,也包括表面卤水干涸、由含盐沉积与晶间卤水组成的干盐湖(地下卤水湖)。

盐湖中沉积的盐类矿物约达二百种。目前,人类已经从盐湖中大量开采石盐、碱、芒硝和钾、锂、镁、硼、溴、硝石、石膏和医用淤泥等基本化工、农业、轻工、冶金、建筑和医疗等重要原料。盐湖中还赋存具有工业意义的铷、铯、钨、锶、铀以及氯化钙、菱镁矿、沸石、锂蒙脱石等资源。

盐湖中还发育有大量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与科学意义的嗜盐藻、盐卤虫、螺旋藻、轮虫等特异生物资源和耐旱、耐盐碱基因资源,它们为人类获取蛋白质、天然食物色素、能源、多种工业—科学材料和净化环境、变盐湖为“良田”开拓了良好的前景。同时盐湖又是重要的

旅游资源和医疗淤泥资源。盐湖卤水的储热特点,已开始用于“太阳能盐水池”发电。

盐湖也是自然环境信息和天然实验室;盐湖还是“碳沉积池”(Carbon sinks)、“自然生物反应器”(nature bioreactors)盐湖沉积占世界陆表面积相当大。有大量碳酸盐沉积,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与人类有关的温室效应。

我国是一个多盐湖国家,据2000年最新统计,我国有盐湖1500多个,主要分布于西部—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边界大致与500mm等降水线相当,即秦岭以北、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以西,包括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陕西、山西、宁夏、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均有盐湖分布。

二、盐湖矿产资源

盐湖是特定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的产物,其基本形成条件是适宜的气候、地形与水盐补给。我国盐湖发育区在气候、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背景上千差万别,因而各地形成的盐湖在地貌环境、卤水成分、盐类资源等方面各具特色。根据这些差别可将我国盐湖分为四大盐湖分布区,即青藏高原盐湖区、西北盐湖区、东北盐湖区和东部分散盐湖区(表1)。

表 1 中国盐湖类型及其分布

Table 1 Chinese saline lakes and playas in China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盐湖区

钾镁盐湖

w (KCl)≥1%

特种盐湖

ρ (KCl)≥%

w(LiCl)≥300mg/L

w(B2O3)≥

1000mg/L

普通盐湖

(盐、碱、芒

硝等)

硝酸盐

-石盐湖

合计个数

比率

(%)

个数比率(%) 个数

比率

(%)

个数

比率

(%)

个数

比率

(%)

(I)青藏高原

盐湖区

6 50 80 93 248 / 334 (Ⅱ)西北盐

湖区

4 2 264 8 100 278 (Ⅲ)内蒙--

东北盐湖区

2 4 302 / 208 (Ⅳ)东部分

散盐湖区

/ / / / 64 / 64①合计12 86 878 8 984

①未计地下孔隙卤水湖。

I、青藏高原盐湖区平均海拔4000m以上,构成中国地貌上最高的“一级台阶”。本区盐湖数量多,类型全,矿产丰富。各类盐湖约334个,总面积约22000km2,占该区湖泊总面积的近1/2。以丰富的钾、硼、锂、镁矿产而引人注目。

(1).本区的柴达木盆地为大型山间盆地,海拔在2670~3800左右。盆地中盐湖演化时间长,盐湖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为主,盐类沉积厚度大,储量丰富:其KCl储量达亿吨,K2SO4约亿吨(折合KCl 亿吨),LiCl约万吨,B2O3约万吨。柴达木盆地盐湖钾、锂、硼资源有如下特点:(一)、钾盐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盐湖

钾资源量的60%。钾盐是我国的急缺矿产,农业需求量很大,目前每年进口达500多万吨。世界上钾盐主要为固体古盐矿,而我国则以第四纪盐湖固—液体钾盐矿为主,察尔汉盐湖面积达千km2以上,是一个综合性的钾、硼、锂盐湖矿床,也是我国主要钾肥生产基地,青钾二期工程投产后产量为150万吨/年。(二)、锂资源丰富,资源总量约和西藏高原盐湖相当,但卤水中镁/锂比很高。如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一里坪盐湖均为大型锂、钾盐湖矿床,察尔汉盐湖亦有巨量锂伴生。高镁/锂比卤水中锂的分离提取成本高,是世界性难题,目前该难题已有突破,西台吉乃尔盐湖大规模钾、锂、硼综合开发项目也正在进行之中,计划生产规模为碳酸锂万吨、硼酸万吨、硫酸钾100万吨。(三)、镁盐资源丰富,达数十亿吨之多。作为耐火材料和镁合金原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四)、石盐、芒硝储量惊人,石盐达数千亿吨之巨,芒硝亦达数十亿吨。(五)、硼以卤水矿为主,资源总量约为西藏高原1/3。本区盐湖资源开发历史较长,除上述盐湖外,茶卡、柯柯、大柴旦、马海、昆特依、察汉斯拉图、大浪滩和一里沟等也有小规模开发,产品主要有钾肥、石盐、芒硝、无水芒硝、硼砂、低钠盐、水氯镁石等。本区开发的外部条件较好,有青藏铁路从察尔汉盐湖跨越通过,“西气东输”管道从柴达木盆地贯穿,电力资源丰富,交通较为便利,盆地边缘的淡水资源相当丰富。

(2).西藏高原面上的盐湖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湖盆地多为断裂控制的规模不一的断陷或断拗盆地,盐湖小者几平方公里,大者达数百平方公里。一般成盐时间短,盐层较薄。盐湖水化学类型多为硫酸盐型、碳酸盐型。西藏盐湖资源表现出如下特点:(一)、固体、卤水型硼矿资源均很丰富,集中了全国2/3以上硼资源,总量达数千万吨。固体硼矿除硼砂矿,还有库水硼镁石、多水硼镁石、柱硼镁石矿物等构成的新类型“镁硼矿”硼矿床以及钠硼解石硼矿床等,品位高(富矿品位B2O330%左右)、埋藏浅(可人工露天开采),如扎仓茶卡镁硼矿、秋里南木硼砂矿、麻米错钠硼解石硼矿、聂耳错镁硼矿等。(二)、锂资源丰富,LiCl资源量达数千万吨。富锂碳酸盐型盐湖形成了卤水锂矿与固体锂矿共存的新类型锂矿床。由于碳酸锂的溶解度特性,有利于利用太阳池技术直接从卤水中沉淀出碳酸锂工业产品(盐田混合盐中品位可达70%以上),大大降低了工艺复杂程度和开发成本。此外,西藏盐湖中还蕴藏有钾、石盐、芒硝、碱、水菱镁矿、石膏等矿产。该区盐湖数量多,勘查程度低,对盐湖资源总量还不完全清楚。本区大部分盐湖的交通、能源条件极差,人力与生活资源供给匮乏,开发的外部条件很差,但一般淡水丰富,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受外部经济技术条件限制,本区盐湖只能以经济价值高的锂、硼为主要开发对象。石盐开采历史悠久,主要供当地使用。钾、碱、

硝等虽然资源丰富,也只能综合利用。

II、西北盐湖区位于青藏高原以北、贺兰山以西,包括新疆塔里木盆地(海拔800~1000m)、天山盆地(海拔200~500m)、准噶尔盆地(海拔200~1500m)以及阿拉善高原沙漠带(海拔1000~2000m)。该区位于远离海洋的内陆,潮湿气流难以抵达,气候极端干旱。大型内陆盆地形成了宽广的戈壁、沙漠,盆地内盐湖多已干涸,仅在盆地与山麓的边缘形成现代卤水湖。本区盐湖以产石盐、芒硝的“普通盐湖”为主,但在阿拉善西部—罗布泊及玛纳斯湖卤水含钾镁较高,罗布泊干盐湖面积达2万km2,是我国最大的(干)盐湖,KCl资源量达亿吨,仅次于察尔汉盐湖,约占全国盐湖钾资源量的1/4,属超大型钾矿床,目前大规模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在罗布泊北缘及天山盆地的吐鲁番—哈密盆地等处,还发现了分布范围较广的硝酸盐盐湖和裂隙充填型硝石矿。

III、内蒙—东北盐湖区及东部分散盐湖区:贺兰山以东、秦岭以北的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包括内蒙、东北及华北广大地区。除内陆盐湖外,亦有少量滨海盐湖。本区地质构造较稳定,盐湖面积小,卤水浅,盐类矿产资源以芒硝、碱、石盐为主,其天然碱储量占全国盐湖探明天然碱储量的90%以上。由于本区人口相对稠密,能源、交通等条件较好,因而因而石盐、芒硝、天然碱等普通盐类矿产均得

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三、盐湖生物资源

盐湖是极端环境的产物,从盐沼带到盐水域的含盐量很高,生物不易生存,一般盐度越高生物种越少,但仍有一些生物适应了高盐环境,形成对盐度的耐受性和依赖性,这种生物称之为盐生生物。

盐湖生态系统包括盐沼带和盐水域两个亚系统。盐沼带生物资源主要是指多种盐生植物,如盐蒿、盐生藜科、田菁、红柳、紫穗槐、沙枣、沙柳、杞柳、沙拐柳、花棒以及沙棘、麻黄、沙冬青、甘草等。我国许多盐湖区的盐沼带往往就是重要的牧场,盐生植物多为牛羊喜吃的饲料,含有较高的盐分、矿物质和粗脂肪。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用盐地上2种藜科遍生性的肉质盐生植物喂养山羊、绵羊,结果羊的体重比一般干草饲养增长快,估计每公顷盐地的盐生植物可养20只羊。其次,盐生植物具有抗旱、抗盐特性,可作为沙漠、戈壁、盐碱地等特殊环境植被恢复的苗林,特别是有些盐生植物还有大量吸取盐碱、改良土质的效果。据测定,每生长1年的盐蒿,能吸取盐土中72kg盐和64kg粗碱。澳大利亚的一种ataciplex盐生植物亦有吸取土壤盐分的特性,在印度用于改造盐碱地。此外,生物学家应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从抗盐植物中提取抗盐基因,将其转入普通的蔬菜等植物中,已经培养出抗盐西红柿等品种,不仅可改造盐碱地,还把盐

碱地作为良田,直接种植出优质的食品。

盐水域生物资源则主要是一些耐盐或嗜盐的浮游节肢动物及菌藻,如盐藻、卤虫、螺旋藻、轮虫、嗜盐菌和嗜碱菌等,其中杜氏藻、卤虫和螺旋藻的开发已在国内外获得成功。①.杜氏藻是一种真核藻类,可在20‰~390‰盐度的盐水中存活,盐度低于2‰则细胞破裂死亡,它的最佳繁殖盐度为120‰,宜于进行粗放式养殖。杜氏藻体内β-胡萝卜素(均为干重)可高达8~10%,并富含30%左右甘油和30%~40%蛋白质以及脂肪酸、叶绿素和四烯油等,β-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国外已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中,盐藻在化工、轻工和养殖业中都有应用,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藻类和新的“农作物”。

②.卤虫是一种广盐性生物,通常在盐度5%~22%的卤水中均能生长,从幼体到成虫的生长周期约2周,适宜在盐湖或盐田中进行粗放式养殖。卤虫成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成虫干重含蛋白质达57%~60%,脂肪约18%,有增加鱼虾抗病害、促进生长成熟的作用,是人工海产养殖(特别是对虾幼体)的优质饲料。③.螺旋藻是一种广盐性生物,在淡水~海水~高盐水中均能生长,可在盐湖或工厂中养殖生产,由于其高效光合作用,产率较高,单位面积生产蛋白质的速度比大豆高20倍。螺旋藻对人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而均衡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矿物质和胡萝卜素等,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1kg螺旋藻的营养成份相当于100kg各种蔬菜的营养的总和。④.嗜盐菌是经过长期演化适应了高盐度的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如嗜碱菌产出的碱性蛋白酶可作洗涤剂添加剂,耐碱菌可用于处理碱法纸浆黑液等。嗜盐菌紫膜是一种比叶绿素简单得多的光合作用膜,对于光能转换与太阳能利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嗜盐菌的特殊基因对于创建抗盐新生物品种等基因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盐湖生态系统中还有轮虫、蒙古裸腹蚤、罗非鱼、火烈鸟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用意义。

美国在70年代就已经开始重视盐湖生物R&D研究,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开发研究经费,使美国在盐生生物工程及其产品的专利技术与市场竞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盐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国外晚,从沿海盐池到内陆盐湖,盐卤虫资源获得了充分的利用;有关企业在内蒙吉兰泰、甘肃高台湖和新疆中泉子盐湖开展了盐藻利用生产;螺旋藻已在全国有多处淡水或海水养殖基地,全国年产量在600t以上;嗜盐菌研究与应用也有较大进展。国内盐生生物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差,总体水平远落后于国外,亟待加强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以形成一批源头与核心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创新性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应将盐生生物资源纳入国家管理规划,积极推广相关技术,形成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的开发态势,推动盐生生物资源的开发。

盐生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孕育着新型盐水养殖业和盐碱种植业的诞生,是传统农业活动范围的扩展,可称之为“盐湖农业”(郑绵平,1995)。我国盐湖众多,分布地域广阔,既有世界海拔最高的盐湖,也有海拔-154米的内陆盐湖,水化学类型齐全,具备从高寒缺氧到高温干旱等各种极端环境,盐生生物种类多,基因资源丰富。同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有限,盐湖生物资源的开发对于干旱—半干旱区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四、自然环境资源

1、卤水太阳池

人们较早就已经发现,自然界中有些深度较大的盐湖(通常大于15米深)淡水补给使表层湖水盐度降低,而深部卤水盐度较高,上下层不能完全均一混合,形成天然盐度梯度。这种盐湖中会出现温度梯度,深层湖水温度较高,储集了大量日光照射进来的能量—称为盐湖太阳池效应。西藏盐湖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如作者等在错尼湖发现:湖表盐度~%,水温-3℃,最深部约42.5米处盐度达14%,水温为12~13℃,中间部位8℃,中下层达18℃。

人们根据上述现象建造人工太阳池,使底层水温达到了70~100℃,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应用这项技术,用来发电、供

暖及盐田化工生产,已达到工业化实用阶段。我国西藏扎布耶盐湖锂资源开发中也应用了这项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西藏盐湖锂资源的开发获得成功。

我国西部盐湖众多,日照强烈。在盐湖开发中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利用太阳池技术,是一项环保型产业,可用于发电、盐田化工生产、供暖、种植—养殖业及畜产品加工等,弥补西部交通、能源条件较差的缺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特色旅游与医疗

盐湖常被视为死亡之海,是遥远的而神秘的。湖水因含有很高的各类离子组分而呈现出美丽的湛蓝色或蓝绿色,湖中碧波荡漾,湖底白云倒映、积盐似雪,湖边常有大片湿地,水草丰美、生机盎然。盐湖或与雪山、草地相辉映,或与戈壁、沙漠相依伴,风景独特,是很好的景观资源。

由于盐湖水盐度高,比重大,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轻松地漂浮于水面,享受轻于鸿毛、入水不沉的独特感受。盐湖湖底淤泥也比普通淡水湖淤泥含有更多的盐类物质和微量元素,国外已将盐湖黑泥用于美容护肤品。目前已知氯、硫对人体皮肤具有增白、除脂、杀菌作用,可治疗某些皮肤病;溴、碘、锂等有镇静神经的作用;钾、钠、钙、镁等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因而卤水漂浮浴、盐湖泥疗等是具有盐湖

特色的旅游项目。

此外,原生沉积石盐(粗盐)和母卤沉积石盐、光卤石等,往往含痕量元素较高,可作为浴盐之用,也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盐类矿物的一种新用途。此外,由于盐地潮湿而不会发热,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盐地的表面也可以阻止轮胎过热,基于这一特性,盐滩区碾平的盐地,也是火爆速度赛车场的最佳选择,这必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国外如以色列死海、美国大盐湖等在盐湖旅游开发上起步很早,我国最近几年也开始出现专门的盐湖旅游项目,如运城盐湖2002年开发了盐水漂浮与黑泥洗浴休闲度假中心和盐文化旅游中心,新疆2003年实施建设具有盐文化和度假休闲文化的盐湖城旅游景区。五、我国盐湖资源开发

我国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这些地区盐湖分布广,数量多,盐湖的矿产、生物、环境等资源丰富,潜在经济价值极大。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性开发,形成盐湖开发产业链,从而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盐湖资源的开发不仅可满足国家建设对资源的需求,特别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资源勘查和基础性研究和观测,查清可利用资源量及其开

采条件。

我国西部盐湖资源的勘查程度很低。在西藏高原,大部分盐湖只有零星的水化学分析数据,部分盐湖至今人迹罕至。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地质勘查,但各盐湖矿床的勘查程度不同,部分矿床勘查程度低,能够利用的矿产储量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够清楚。新疆盐湖区多数盐湖都没有开展长期观察和系统盐湖科学研究,地质勘查程度也很低。特别是对卤水型矿床(包括地表卤水和潜卤水),无论是勘查理论还是实际勘查程度,都不能满足对矿床评价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青藏高原盐湖锂、硼、钾、镁矿床,以及蒙新地区具备开发条件的石盐、天然碱、芒硝、钠硝石等矿床,根据各区盐湖资源的特色优势与市场需求,展开新一轮盐湖资源勘查,尽快查清盐湖资源家底。同时,由于盐湖常为固液矿并存,因受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而使固液矿随年份和季节不断变化,也有必要开展相应基础地质、湖面监测和水文、气象观测,建立盐湖野外科学观察站,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以为盐湖合理、有序开发,提供科学基础数据。

2. 重视制定盐湖科技和产业化整体规划

盐湖既是一种固液相动态矿产(可谓“活矿”),又是多矿种、共存生物资源的“复合型”资源,必须采取综合调查研究和综合利用、统一开发,才能合理和充分利用盐湖资源。它涉及到地质学、生物学、

化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盐湖学)和跨部门产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1963年国家科委成立其直属的“盐湖勘查与综合利用组”,组织地质、勘探工程、化学、化工和采矿等专业和部门,制定了十年规划(1965-1973),它对我国、特别是青藏高原盐湖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并培养了大量盐湖专业人才。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柴达木、新疆已出现“盐湖热”,一些有实力企业已开始介入盐湖开发,但由于规划工作滞后,多数盐湖矿区缺乏整体规划,有些盐湖无序开发,如一湖多个厂家开采、就地排放老卤(如察尔汗铁路以东的某些民营企业),无序开发、采富弃“贫”(如西藏扎仓茶卡)等等。为了促使我国盐湖优势更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当务之急,亟需强调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重视和加强制定不同层次的:全国盐湖中长期科研、产业化规划、省区的总体规划和各个盐湖的开发规划。顺应新的形势下有利契机,将盐湖资源研究与产业化作为一个“西部开发”的重点来抓、将科研-勘查-产业一体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盘规划,克服以往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弊病,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盐湖学与大盐湖产业的飞速发展。

3. 加强科技投入,大力培养人才,突破开发的技术瓶颈

我国盐湖资源十分丰富,但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却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上。例如,西藏盐湖硼矿仅开采B2O3品位28%~30%以上的

固体富矿;大量含B2O3 28~9%左右的中等富矿在开采中被废弃;青海大柴旦盐湖富硼矿开采完以后,固体贫矿和卤水矿无法开采;约占全国硼资源量40%的液体矿提硼技术尚未成功;青海硫酸盐型锂盐湖卤水Mg/Li比很高,从中经济有效的提锂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对该类型提锂虽有所突破,但离卤水提锂产业化还有相当距离。已经有大量科研基础和多年生产经验的氯化钾生产工艺流程虽然较为成熟,青海盐湖集团已可产优质钾肥,并自行研制出先进采盐船等,但大量民营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差(含KCl仅80~85%),综合利用程度和高值化程度与国外仍有相当大差距。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和专业人才不足也是根本原因之一。国外盐湖工业化开发有上百年的历史,有雄厚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而且科研与产业化也十分密切;特别是大企业没有相关的高水平研发机构等,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盐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刚刚起步,技术含量低。盐湖卤虫资源开发局限于捕捞,在卤虫品系改良、卤虫卵高值化产品的开发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盐藻、盐菌以及抗盐基因等研究中,美国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专利,而我国从科研队伍到科研成果,都还处于开创阶段。

总之,亟待加强盐湖科研投入,加快对制约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

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为资源开发注入后劲。

4. 注重综合开发,发展大盐湖产业

然而传统的盐湖资源开发仅限于盐类矿产开采利用,并且常常是单一产品的开采。国外盐湖企业十分重视综合利用与产品高值化开发,如美国大盐湖矿物化学品公司产品达70余种,而我国盐化工初级产品不足15种,差距十分明显。由于产品单一,造成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尾矿(老卤)处理及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因此而成为沉重负担,企业规模也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多矿种综合利用、高值新产品开发、生物资源与环境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盐湖资源的物尽其用和良性开发;大力发展大盐湖产业。

5. 加强管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国家在推动盐湖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注意资源与环境的双重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青海察尔汉盐湖、西藏扎仓茶卡盐湖都曾有十余家单位同时开采,不合理竞争会造成采富弃贫;对于固、液态共存的盐湖矿床,不科学的开采还会加速液体矿的消亡,缩短盐湖矿床服务寿命,更谈不上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注意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淡水、排放老卤,积极应用太阳池等绿色环保新技术。例如,青海察尔汉盐湖仅生产KCl,兼产小部分Na;

而该湖还赋有LiCl资源量达995万吨和B2O3达549万吨,MgCl2达亿吨,其潜在价值仅折合LiCl、硼砂、水氯镁石计,约达2900亿元以上,较KCl资源潜在价值(约528亿元),大5倍以上。目前察尔汉盐湖每生产1吨KCl约排放老卤40吨,根据目前的KCl生产量,每年排放老卤约5000万吨,老卤会就地排放会破坏盐湖资源与环境,必须加强老卤排放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和科技界也应重视该湖宝贵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立项研究和试验;而企业也应摒弃以往只顾KCl生产的“单打一”思路和做法,切实采取措施,下大力家强大宗氯化镁和锂硼(察尔汗西段别勒滩)的综合利用研究与试验,使察尔汗成为名符其实的“聚宝盆”,其能为企业取得更大效益。

同时应将盐生生物资源纳入国家管理范畴,从资源勘查到开发与管理,制定规范,做到科学、有序的开发,并保护特异盐湖生物基因资源,保护国家长远利益,推动盐生生物资源的开发。

盐湖卤水锂资源及其开发进展

盐湖卤水锂资源及其开发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许多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锂资源拥有“21世纪的能源金属”之称,在国防和锂电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盐湖卤水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其中包括了锂离子,所以如何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离子并对其开发利用是当今社会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本文将从全球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化学特征和分布的基础上,对锂离子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地理因素等实际情况,充分对我国的锂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制定出对于我国长远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标签:盐湖;卤水;锂资源;开发利用 1 锂离子的作用及现状 锂离子是锂辉石、锂云母、锂皂式等硬岩和富锂的天然水,包括盐湖卤水、地热水和油气田水,其中盐湖卤水中的锂离子成分占到全球储锂量的一半以上。锂离子是锂电池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随着电动车等不断投入使用,人类对于锂离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锂离子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美国国会甚至早在2007年的时候把锂列为美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的资源。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锂离子电池甚至在向着大型电动设备发展,由于盐湖卤水中含有大量的鋰,从卤水中提取锂离子具有成本低、耗能少、资源丰富等特点,所以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已经成了锂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 2 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化学特征和分布 ①化学特征:盐湖卤水通常分为硫酸盐型、碳酸盐型和氯化物型,盐湖卤水中的锂通常以微量形式和大量的钙、钠、钾、镁等碱金属、碱土金属阳离子及硫酸根、氯根硼酸根的阴离子共存。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富锂盐湖有硫酸钠亚型、碳酸盐型和硫酸镁亚型,其中西藏扎布耶为碳酸盐型盐湖,青海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盐湖都是硫酸镁亚型,安第斯山和青藏高原高原的富锂盐湖都具有共生元素多、锂浓度高、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特点。 ②锂资源的分布:全球盐湖卤水锂资源主要分布于北纬30度到北纬40度温带干旱气候区及南纬20度到30度热带干旱气候区,大多数位于大陆西岸或内陆西侧雨棚区内降雨量少、日照及风力强度大、蒸发量大和不利于人类生存的荒漠气候带内的封闭汇水盆地,卤水锂矿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和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上。 3 盐湖卤水锂资源的开发利用 3.1 盐湖卤水提锂产品

郑绵平我国盐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全国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主题报告四 我国盐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发展大盐湖产业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郑绵平齐文 一、概况 盐湖是一种咸化水体,通常是指湖水含盐度w(NaCl eq)>3.5%(大于海水平均盐度)的湖泊,也包括表面卤水干涸、由含盐沉积与晶间卤水组成的干盐湖(地下卤水湖)。 盐湖中沉积的盐类矿物约达二百种。目前,人类已经从盐湖中大量开采石盐、碱、芒硝和钾、锂、镁、硼、溴、硝石、石膏和医用淤泥等基本化工、农业、轻工、冶金、建筑和医疗等重要原料。盐湖中还赋存具有工业意义的铷、铯、钨、锶、铀以及氯化钙、菱镁矿、沸石、锂蒙脱石等资源。 盐湖中还发育有大量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与科学意义的嗜盐藻、盐卤虫、螺旋藻、轮虫等特异生物资源和耐旱、耐盐碱基因资源,它们为人类获取蛋白质、天然食物色素、能源、多种工业—科学材料和净化环境、变盐湖为“良田”开拓了良好的前景。同时盐湖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医疗淤泥资源。盐湖卤水的储热特点,已开始用于“太阳能盐水池”发电。

盐湖也是自然环境信息和天然实验室;盐湖还是“碳沉积池”(Carbon sinks)、“自然生物反应器”(nature bioreactors)盐湖沉积占世界陆表面积相当大。有大量碳酸盐沉积,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与人类有关的温室效应。我国是一个多盐湖国家,据2000年最新统计,我国有盐湖1500多个,主要分布于西部—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边界大致与500mm等降水线相当,即秦岭以北、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以西,包括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陕西、山西、宁夏、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均有盐湖分布。 二、盐湖矿产资源 盐湖是特定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的产物,其基本形成条件是适宜的气候、地形与水盐补给。我国盐湖发育区在气候、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背景上千差万别,因而各地形成的盐湖在地貌环境、卤水成分、盐类资源等方面各具特色。根据这些差别可将我国盐湖分为四大盐湖分布区,即青藏高原盐湖区、西北盐湖区、东北盐湖区和东部分散盐湖区(表1)。 表 1 中国盐湖类型及其分布 Table 1 Chinese saline lakes and playas in China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ypes of mineral deposits with potential commercial significance 盐湖区 钾镁盐湖 w (KCl)≥1% 特种盐湖 ρ (KCl)≥0.5% w(LiCl)≥300mg/L w(B2O3)≥ 1000mg/L 普通盐湖 (盐、碱、芒 硝等) 硝酸盐 -石盐湖 合计

青海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

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 (2001年6月1日青海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2001年6月1日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8号公布;根据2010年5月27日青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2010年5月27日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公布的《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保护盐湖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盐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盐湖资源,是指富含钠盐、钾盐、镁盐、锂盐、锶盐等,以及含有铷、铯、碘、溴、硼等元素的单一组份或多组份共(伴)生的盐类矿产,包括地表卤水和地下卤水。 第四条盐湖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五条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六条开发盐湖资源应当遵循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赔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保护盐湖资源和矿区生态环境。 第七条鼓励国内外投资者规模开发盐湖资源。 投资开发盐湖资源享受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 第八条鼓励矿业权人进行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的科学研究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开发盐湖资源,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省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负责全省盐湖资源的执法监察工作。 盐湖资源所在地的州、市、县人民政府(行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环保、科技、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在各自的法定职责范围内做好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勘查盐湖资源,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法定权限审批登记,颁发勘查许可证。 第十一条开采锂、钾、锶、镁、硼等重要矿种,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开采零星分数的钠盐,由州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登记,颁发采矿许可证。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省盐湖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总体规划。 矿业权申请人应当根据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勘查、开采方案,按审批权限,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开采方案应包括开采规模、采矿技术、综合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和老卤、生产(选矿)尾液、尾盐的排放等内容。 第十三条采矿权人应当根据批准的开采方案开采盐湖资源,并按照批准的开采量建立相应规模的盐田,不得超采。 第十四条开采盐湖资源应当采用先进技术,修建隔离式盐田,禁止使用沟槽盐田、薄膜盐田。 第十五条开采盐湖资源应当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送审批制度。采矿权人应当按照批准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投告书(表)提出的保护措施,

中国盐湖锂钾硼资源开发进展及前景分析

中国盐湖锂、钾、硼资源开发进展及前景分析 1.全球锂、钾、硼资源应用及全球资源概述 (1)锂 锂及其相关化合物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25%)、玻璃陶瓷(18%)、润滑剂(12%)、制冷剂(6%)、冶金、制药、核电站、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等行业。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核聚变发电领域中的应用,锂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被誉为“推动世界进步的能源金属”。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4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锂储量为1300万吨,锂资源量约为3950万吨,主要集中在玻利维亚、智利、中国(540万吨)、阿根廷等国家。其中约66%锂赋存于盐湖卤水中。全球富锂盐湖主要集中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和南美洲安第斯高原,这两个区域含锂盐湖数量众多、锂储量丰富。青藏高原分布有富锂盐湖80多个(LiCl≥300 mg/L),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锂、硼、钾、钠、镁、铷及铯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我国盐湖卤水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和新疆,如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和一里坪矿床、西藏仲巴县的扎布耶盐湖等综合性盐湖矿床。南美洲安底斯中部高原地区有100多个盐湖,富锂盐湖有智利的阿塔卡玛盐湖(Salar de Atacama),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Salar deUyuni),阿根廷的霍姆布雷托盐湖(Salar del Hombre Muerto)和里肯盐湖(Salar de Rincon)等。气候干燥、日照充足、蒸发量大等有利的自然条件使该地区盐湖锂资源的开发成为全球锂资源开发的一大热点。 图1 卤水锂矿资源分布 目前全球碳酸锂主要产能集中在智利SQM公司、美国FMC公司和德国Chemetall公司三家手中,这三家公司的产能及产量约占全球的一半以上,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基础锂盐的主要来自于盐湖卤水提锂工艺。以上这3家公司,是各大锂盐制造商不可忽视的主要竞争对手,由于其产能的不断提升,再加上技术

青海盐湖资源分布

青海盐湖资源分布(2009-05-16 08:04:10) 标签:盐湖钾镁锂钠股票分类:守望盐湖一、锂(氯化锂)资源 锂矿:已编入矿产储量的锂矿产地10处,保有氯化锂储量2447.38万吨。有察尔汗盐湖及西台吉乃湖2个特大型矿床,西台、东台吉乃尔湖和察尔汗矿区3个大型矿床,共保有氯化锂储量1439.98万吨,可供开发利用。另西藏仲巴县扎布耶茶卡矿也有锂矿分布,储量为153万吨(以金属锂计)。矿床名称保有储量(万吨)晶间卤水品位g/l 柴达木一里坪锂矿178.3861 2.2 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区308 2.57 东台吉乃尔湖锂矿区284.78 3.12 柴达木大柴旦湖硼矿区38.0160 1.34 柴达木小查湖硼矿区0.20230.214 察尔汗矿区847.20.35 别勒滩矿区774 1.6 达布逊湖矿区 2.27830.21 茫崖镇大浪滩钾矿田梁中 矿床 6.87220.273 茫崖镇尕期库勒钾矿7.64720.181 合计2447.38卤水品位在0.181-3.12之间 二、镁(氯化镁、硫酸镁) 资源 镁盐:已编入储量表的矿产地39处(其中氯化镁25处、硫酸镁14处,多处矿量还未探明),氯化镁储量估计32.42亿吨,硫酸镁估计储量16.73亿吨,合计49.15亿吨。主要有察尔汗、昆特依、大浪滩等3个特大矿床和马海、一里坪、西台吉乃尔湖等3个大型矿床可供开发利用。 矿床氯化镁(万吨)硫酸镁(万吨) 察尔汗矿区295306.0-- 马海盐湖25700.94356.1 大柴旦1715.81618.1 小柴旦45.5-- 东台吉乃尔湖1204.02-- 西台吉乃尔湖---- 昆特依钾镁矿田---- 甘森泉湖石盐矿227.6-- 合计32.42亿吨--

浅谈盐湖资源开发过程的膜分离工艺技术

浅谈盐湖资源开发过程的膜分离工艺技术

浅谈盐湖资源开发过程的膜分离工艺技术 摘要简要介绍氯碱行业盐水精制的两种工艺及膜分离技术在盐水生产中的应 用与发展。并分别对膜过滤脱除SO 2–SO 4 技术和HVMTM膜过滤盐水精制技术进行 了综述。 关键词盐水精制氯碱戈尔膜凯膜 Brief Discussion on Appl ication of Membranc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Ref ining Process of Salt Lake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wo refining process of brine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mbrance sparation technology in chlor - alkail industry were introduced.The technice about SO2–SO4 filted out with membrance and refining brine with HVMTM were expaitiated respectively. Key words : Chlor-alkal Refinement of brine ;gore memhrance ;HVMTM 0 引言 青海省盐湖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NaCl储量达3262.85亿t,占全国保有储量的85%,其中茶卡、柯柯盐湖为其主要盐湖,两盐湖NaCl资源矿的开发已有4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乌兰县茶卡镇,交通便利,青藏公路由湖的北边通过,青藏铁路从察汉诺站有43km专线通往湖区盐湖面积105km2为固液相伴并存盐湖,石盐呈层状,平均厚度4.9m,最厚处达15m,总储量4.8亿t(其中固相45958万t)。 氯碱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延伸价值,其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后,我国氯碱行业总的产能、产量迅猛增长,2001年生产能力为8844.4kt/a,产量为7135.2kt/a;2002年产量突8000kt 为8230kt/a;2003年产能达11000kt/a,产量为9399kt;2004年产能为11960kt/a,产量为10500kt/a[2]。随着烧碱生产能力、产量的不断增长;电解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离子膜电解槽的应用,对盐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膜分离技术在氯碱盐水生产中得到较大的应用与发展。近几年,随着氯碱行业总产能、产量的迅猛增长,氯碱生产中盐水精制工艺也获得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盐水精制工艺中。其中膜分离技术以其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过程简单、不污染等特点,已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亮点[1]。 本文就盐湖资源之一的氯碱盐水生产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作一个简单论述。 1 盐水生产中两种工艺的说明及比较 目前盐水精制工艺有传统的澄清桶工艺与薄膜液体过滤工艺两种。 1.1 传统的澄清桶工艺 由其它工段来的淡盐水、碱盐水进入化盐水贮槽,经化盐水泵进入化盐桶;化盐水溶解原盐后成为饱和粗盐水从化盐桶上部溢出,计量加入精制剂NaOH后, 饱和粗盐水进入中间槽,再进入反应器,加入精制剂Na 2CO 3 、凝聚助沉剂(聚丙烯 酸钠) 后,自流入澄清桶;澄清桶出来的清液进入砂滤器,经砂滤器过滤后进入

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述

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述 胡经国 金属锂(Li)是稀有金属家族的重要成员,21世纪的能源新贵,也是工业制造的高精材料,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元素明星。地球上,陆地硬岩、盐湖卤水、海水锂资源丰富。锂和锂盐产品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拟综述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简况,作为科普作品奉献给读者。 锂和锂盐的应用 稀有金属锂(Li)能够成为21世纪金属元素明星,是因为它具有三大特性:轻、软、高能量。锂是金属元素中最轻的元素,比重仅为0.534。金属锂呈银白色,是一种既轻又软的高能量金属,因而锂和锂盐产品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锂和锂盐主要应用领域是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现代信息产业和锂电池等。现已涉及人们日常生活领域,如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电冰箱、厨房用品等。并有可能成为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材料。 利用锂的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发电,具有效力高、价格低、安全易控制、放射性危害小等优点。用1克锂能释放出3400千瓦小时的能量。 把氢氧化锂加到电池中,可以提高电池寿命5~10倍。锂电池常被用在人造心脏起搏器上,可十几年不更换电池。 锂被专家称为“金属味精”。在其它金属中加入适量的锂,就能改善这些金属的性能。例如,锂铝、锂镁等轻合金,具有加工性能好、延展性大、抗腐蚀性强、抗高速离子、穿透能力大等特性,被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高速飞机的结构制造。又如,用碳酸锂制造的微晶玻璃,其强度超过了不锈钢。再如,溴化锂可以代替污染大气的制冷剂氟利昂,制冷效果能提高15%。 用锂和锂化物制成的高能燃料,具有燃烧温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火箭、飞机、潜艇等的必备燃料。 锂盐还可用作化肥。锂盐化肥能防止农作物腐烂和黑锈病。 锂盐还可用于陶瓷、润滑油、医药、橡胶等多种产品的制造。 世界上应用最多的锂矿物是碳酸锂和锂铝硅酸盐矿物。它们主要用于玻璃

青海省的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前言 青海省的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的盐湖资源富集区素有聚宝盆之称。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已成为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以钾盐为主的盐类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 依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制定的“调整结构创特色、改革开放促发展、依靠科技创效益”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国内外市场形势及青海省的发展基础,“十五”到2015年期间,青海省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顺应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作好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各项工作。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立足现有基础,依托现有城镇和企业,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作用,结合资源和市场优势,对经济效益好的钾盐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综合开发锂、硼、锶等优势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要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名优产品,把青海盐湖资源逐步推向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新阶段。 规划编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全省盐湖资源勘查开发的管理,促进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实施有效保护,充分发挥盐湖矿产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青海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本规划可供有关主管部门部署勘查、开发工作,国内外热衷于盐湖矿产资源开发者投资抉择参数。

有关盐湖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方面的资料主要取自省国土资源厅(含原地质矿产厅)的有关统计报表,少部分取自《青海统计年鉴》;有关盐类产品供需形势的资料来源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的《矿产品国内外市场形势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和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编的《盐湖研究》的有关研究报告。盐湖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项目部分来源于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有关资料。所采用的各类资料截止时限是2000年5月。 本规划的编制始于2000年8月。编写提纲完成后经编写组讨论,并听取国土资源厅有关专家的意见,然后进行补充修改,按提纲要求进行编写,于10月上旬完成文字初稿。敬请有关专家对初稿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补充,不断完善。 一、盐湖矿产资源现状及形势 (一)资源概况 盐湖矿产系指产于省内第四纪和第三纪盐湖以及更古老的含盐地层中的全部盐类矿产。经过近50年的勘查,现已发现盐湖矿产12种,它们是湖盐、镁盐、钾盐、芒硝、石膏、天然碱、硼矿、锂矿、锶矿以及溴、碘、铷等。省内共发现矿产地200余处,已上储量表的单矿种矿产地168处,归并为矿床(田)78处,其中大型矿床41处(内含特大型矿床22处)。 省内盐湖矿产分布极不均匀,已上储量表的矿产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图1),部分湖盐矿分布在共和盆地,钙芒硝和石膏分布在民和—西宁盆地,青南地区只有个别湖盐矿产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巨大的内陆盆地之一,其中分布着33个大小不等的卤水湖、半干涸盐湖和干烟盐湖,总面积约3.18万平方公里,蕴藏着极具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素有“盐的世界”之称。

中国镁资源状况总结

中国镁资源状况总结 一、镁资源生产与消费概述 镁是10种常用有色金属之一,其蕴藏量丰富,在地壳中的含量达到2.1%-2.7%,在所有元素中排第8位。镁及其合金是迄今在工业中应用的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导弹、汽车、建筑等行业。 我国是世界上镁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总储量占世界的22.5%,居世界第一。镁资源主要来源于菱镁矿、含镁白云岩、盐湖区镁盐以及海水等。我国已探明菱镁矿储量34亿吨,居世界之首;含镁白云石资源储量达40亿吨以上;我国4大盐湖区蕴藏着丰富的镁盐资源,其中,柴达木盆地内大小不等的33个卤水湖、半干涸盐湖和干涸盐湖镁盐资源储量60.03亿吨。 最近十年,全球镁消费呈快速增长势头,2000-2007年,我国原镁产量增长了238%,年平均增长率为19%。2008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金属镁产销呈下隆态势,2008年中国原镁产量达到63万吨,同比下降5.8%,2008年中国原镁消费量约16万吨,同比下降近37.2%,这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预计未来十年对镁矿的需求越来越大。

二、我国镁矿分布特征 1.菱镁矿(MgCO3) 我国菱镁矿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已探明菱镁矿储量34亿吨,占世界菱镁矿总储量的28.3%,居世界首位。 菱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安徽、山东、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9个省区,其中以辽宁省资源储量最大,占全国总储量的85.62%,其次是山东,占全国总储量的9. 54%。储量稍大的还有西藏、新疆和甘肃等省区(图1)。 图1 中国菱镁矿分布图 我国菱镁矿以镁质碳酸盐地层中层控晶质菱镁矿类型为主,这种矿床规模大,质量优良,工业价值大。成矿时代较多,主要有太古宙、元古宙、泥盆纪和三叠纪,其中以元古宙成矿期最为重要。从大地构造位置上看,层控菱镁矿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准地台的胶辽台隆(辽宁省营口大古桥至海城一带、山东省掖县一带),其余为山西隆起(河北省邢台县)华北断坳(安徽省霍丘县),祁连山褶皱祁连山间隆起带(甘肃省肃北县)、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四川省甘洛汉源地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那曲褶皱带(西藏自治

盐湖锂资源开发现状及盐湖提锂技术发展与成本演变

1817年,阿尔费特森在分析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透锂长石时,发现一种新金属,随后以其老师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的名字给这种金属命名为Lithium,元素符号为Li(锂)。作为原子量最小的金属元素,锂具有极强的电化学活性,化学性质也极为活泼。因此,锂可以非常轻松的与其他材料产生反应,形成各种合金,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锂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065%(大约600万亿吨,当然人类很难将整个地壳都开采完),在丰富度排名中位居第27位,虽然其被成为“稀有金属”,但从自然界的含量来看,并不属于稀有之列,锂之所以“稀有”,不在于存量,而在于其提纯难度。 目前的技术水平,使得大量锂矿物不具有开发价值,比如海水中的锂(海水中的锂储量约为2600亿吨),由于浓度太低,难以提取。行业一致观点认为,锂既可以以固体矿物资源状态存在,也可以以液体矿床资源状态存在。固体锂矿又以伟晶岩型锂矿床和沉积型锂矿床两种赋存状态存在,液体锂矿是指卤水型锂矿床,主要赋存于盐湖卤水、海水、油田卤水和井卤水中。 一、盐湖锂资源及开发现状 全球范围内能够被开发利用的锂矿床有两种,一种是盐湖卤水锂矿床,另外一种是岩石锂矿床,其中盐湖卤水锂资源占资源总量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智利、玻利维亚、阿根廷、中国等地。 我国的锂盐湖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两地,其中,青海盐湖资源中已编入矿产储量的锂矿产地10处,保有氯化锂储量2447.38万t。有察尔汗盐湖及别勒滩矿区2个特大型矿床,西台、东台吉乃尔湖和一里坪矿区3个超大型矿床,10个盐湖中锂含量达到工业品位的锂资源892万t,可供开发利用。 西藏盐湖资源主要分布在藏西北地区,其中卤水锂含量达到边界工业品位的盐湖有80个,其中大型以上的有8个,LiCl资源储量为1738.34万t。主要矿床有扎布耶、龙木错、

青海盐湖资源发展路径探讨

一、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现状 (一)产量品质逐步提高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十分丰富,是青海第一大资源,是我国最大的无机盐资源宝库,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的特点。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海百万吨钾肥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东西台、马海等重点盐湖的开发,青海钾肥产量屡创新高。2016年全省钾肥产量达到850万吨,占国内总用量的65%,是我国重要的钾肥供应地。同时,随着青海钾肥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氯化钾品质逐步提升,“盐桥”等品牌的氯化钾由90%的品位提高到98%。 (二)综合利用不断增强在钾肥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副产的钠、镁、锂、硼、锶等有价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增强。钠盐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加快,利用盐湖钾肥生产中副产的大量尾盐以及配套地区石灰石资源,积极构建规模化的纯碱生产基地,形成了410万吨纯碱生产能力,在建年产210万吨生产装置,建成达产后,青海纯碱产量将占全国总消费量的近30%。镁、硼资源综合利用迈出坚实步伐,镁资源形成了以水氯镁石为原料发展镁盐化工产品和金属镁产品两条路线,建成了年产10万吨高纯 氢氧化镁等装置,10万吨级电解金属镁生产装置。推进了锂资源开发利用向产业化、规模化发 展,盐湖集团实施了万吨级碳酸锂项目,青海锂业、中信国安等企业,积极推进锂、硼等资源综合利用,碳酸锂产能达到2.3万吨,在国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目前柴达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钾盐开发为主线,钠、镁、锂、硼、锶等有价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提高的态势。(数据来源:《青海省循环经济宏观效果研究》、《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始终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创新,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盐湖提钾、提锂、提硼、提镁等方面攻克了反浮选冷结晶、高镁锂比盐湖提锂、水氯镁石制金属镁、水氯镁石石灰 青海盐湖资源发展路径探讨 文/杜广巍 袁卫民 张永强 摘 要:青海省第一大特色优势资源是盐湖资源,打造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千亿元产业体系是未来一段时期全省落实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 青海盐湖资源发展越来越被大家关注,本文分别从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情况和加快盐湖资源发展的意义着手,对青海盐湖资源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提出加快构建特色循环盐化工产业体系,提高循环绿色发展水平,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以及加快开放合作步伐,走“循环、创新、开放”的发展路径。 58 2018年第11期 总221期 中国工程咨询 CHINES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精编【工艺技术】浅谈盐湖资源开发过程的膜分离工艺技术杨红梅宋维君【青海

【工艺技术】浅谈盐湖资源开发过程的膜分离工艺技术杨红梅宋维君【青海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浅谈盐湖资源开发过程的膜分离工艺技术 杨红梅宋维君 (青海大学盐湖系,青海西宁810016) 摘要简要介绍氯碱行业盐水精制的两种工艺及膜分离技术在盐水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并分别对膜过滤脱除SO2–SO4技术和HVMTM膜过滤盐水精制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盐水精制氯碱戈尔膜凯膜 Brief Discussion on Appl ication of Membranc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Ref ining Process of Salt Lake YANG Hong-mei SONG Wei-jun (Department of Salt Lake,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Qinghai810016,Chi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wo refining process of brine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mbrance sparation technology in chlor - alkail industry were introduced.The technice about SO2–SO4 filted out with membrance and refining brine with HVMTM were expaitiated respectively. Key words : Chlor-alkal Refinement of brine ;gore memhrance ;HVMTM 0 引言 青海省盐湖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NaCl储量达3262.85亿t,占全国保有储量的85%,其中茶卡、柯柯盐湖为其主要盐湖,两盐湖NaCl资源矿的开发已

盐湖提锂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锂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银白色金属,具有极强的电化学活性,被公认为“推动世界进步的能源金属”.其金属和盐类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物资,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型绿色能源材料,广泛用于玻璃、陶瓷、润滑剂、制冷剂、冶金、制药和化学试剂等行业.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核聚变发电领域中的应用,锂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其国际需求量以每年7%-11%的速度持续增长,然而世界陆地锂资源已经略见颓态,相比之下海水锂资源非常巨大,是陆地上锂总量的15000多倍。 然而由于海水中锂浓度很低,仅0.17mg/L,同时又与大量的同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共存,给海水提锂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提锂还是以锂矿石和盐湖为主。我国对锂资源的提取目前主要集中在锂矿石,从液体锂矿中生产锂产品尚不足我国锂产品总量的1/10。由于对锂的需求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从盐湖提锂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我国锂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盐湖中。其中西藏的锂资源主要呈碳酸盐型,集中于藏北西部的扎布耶盐湖和东部的班戈-杜佳里湖,锂资源量分别为837万t和50万t。柴达木盆地现已查明有11个盐湖,主要分布于察尔汗、一里坪、西台吉乃尔、东台吉乃尔、大柴旦等五个盐湖中,相关的锂盐储量见下表。上述盐湖锂储量大、品位高,因而被誉为“锂海”。 盐湖中Li+常以微量形式与大量的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共存。由于他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相近,使得从中分离提取锂十分困难。 目前世界上多以碳酸锂、氯化锂是形式从盐湖中将锂提取出来 二、盐湖提锂技术 人类自1981年制备出少量金属锂以来,锂及其锂盐工业发展迅速,由于锂、锂合金及锂盐化合物独有的优异性能,使其在电子、冶金、化工、医药、玻璃、陶瓷、焊接等领域的得到了泛的应用。近年来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国际上科研与工业界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成为是推动现代化与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锂及其盐类的早期应刚,仅局限于医药、玻璃、陶瓷和搪瓷工业,50年代中期,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因核武器工业的发展急需大量氢氧化锂,锂工业获得了

青海盐湖锂资源及提锂技术概述

青海盐湖锂资源及提锂技术概述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物质,它广泛应用于电池、陶瓷、玻璃、铝、润滑剂、制冷剂及核工业等新兴领域,是现代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锂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工业新技术的发展,其消费量标志着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近几年锂电池工业发展迅速,市场对锂的需求每年10%的速率快速增长。我国锂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的盐湖中。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特别是盐湖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聚宝盆”,盐湖中锂储量约为2447.38万吨(以氯化锂计),占我国锂资源总储量的83%,占世界锂资源总储量的1/3。由于地理环境及工业薄弱基础的限制,开发西藏盐湖锂资源比较困难,因此青海盐湖必将成为我国锂资源供应的重要基地。 1青海盐湖锂资源概况 1.1青海盐湖锂资源的分布 青海盐湖资源中已编入矿产储量的锂矿产地共有10 处,但主要分布在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矿区、察尔汗盐湖别勒滩矿区、大柴旦湖、东台吉乃尔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和一里坪盐湖6 个矿区。其中察尔汗盐湖及别勒滩矿区为2个特大型矿床,西、东台吉乃尔盐湖和一里坪矿区为3 个超大型矿床。详见表1。

表1 青海盐湖卤水矿床锂资源储量表 1.2卤水水化学特征及卤水性质 根据含锂卤水中阴离子组成,青海盐湖分为硫酸盐型和氯化物型,以硫酸盐型为主且多以硫酸镁亚型存在。不同类型的盐湖其卤水水化学特征和卤水性质各有不同,详见表2。 表2 工业品位盐湖卤水锂资源特性 注:老卤是指高镁锂盐湖卤水滩晒浓缩到最后的卤水 相比于国外盐湖,我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具有总量高、锂含量品位低、镁锂比高(40∶ 1~1200∶ 1)且卤水中伴生硼、钾、镁、钠等众多元素

盐湖镁资源的开发利用

盐湖镁资源的开发利用 摘要:我国盐湖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本文综述了盐湖镁资源概况,并详细介绍镁资源的开发利用种类。最后,总结了镁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盐湖镁资源开发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现代盐湖发育的国家之一,盐湖矿物盐资源十分丰富。自本世纪初开始,国内加大了盐湖资源的开发力度,针对钾、镁、锂和硼等资源进行提取和加工利用。但各种盐湖矿物资源多处于多组分共生状态,这就对综合开发减少污染浪费提出了要求,如以青海察尔汗盐湖为例,每生产1t氯化钾往往产生10t 氯化镁老卤,如不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了镁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盐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形成“镁害”[1]。因此,开展优质、高效、高值化的盐湖镁盐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盐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镁工业技术水平,发展我国镁盐工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盐湖镁资源概况 1.盐湖概况 盐湖通常是指湖水中含盐量大于50g/L 的湖泊,湖水盐浓度递增顺序为淡水湖、半咸水湖、咸水湖和盐湖。盐湖是在错综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是自然界盐水物质运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盐湖水中蕴藏有许多重要化学成分,是多种无机化学品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外,盐湖还蕴藏有大量重要的生物资源,包括盐湖植物资源和盐湖动物资源等[2]。 世界上现代盐湖较集中地分布于南北半球的干旱带中。我国的盐湖区是世界北半球盐湖带中的重要成员[3]。我国盐湖具有数量多、类型全、资源丰富、富含稀有元素的特点,氯化物型、硫酸盐型和碳酸盐型盐湖在我国均有分布。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省区是我国盐湖的主要分布区,面积大于1km2的盐湖有731个。在这些盐湖中,钾、锂、硼、镁和钠的盐类液、固矿储量十分巨大。 在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盐湖资源及其深加工产品将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非常必要的[4]。 2.盐湖镁资源现状 世界上镁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主要以液体矿和固体矿两种形式存在。液体矿以海水、地下卤水、盐湖卤水为主。死海是镁盐储量最大的盐湖,MgCl2的储量可达220亿t,美国大盐湖约6亿t,我国的察尔汗盐湖MgCl2 储量超过30亿t。

科学、合理、综合开发盐湖资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精品文档

科学、合理、综合开发盐湖资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钾资源贫乏国家,已探明储量仅占世界钾盐总储量的2.6%[1] 。中国的钾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占全国钾盐储量的97%[2]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东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钾资源开发基地,以察尔汗盐湖资源为依托的青海盐湖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生产钾肥的大型企业,现总生产装置能力200 万吨左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卤开采的数量和质量将成为制约公司稳定、健康、高效发展的重要问题。卤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开采难度将不断增加,产品单一、资源利用率低,企业经济效益低。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发盐湖资源,走综合开发之路,促进盐湖集团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合理的开发卤水资源,保证生产连续稳定 1.有序开辟采区,实施采区轮采作业察尔汗盐湖按地理区域从东到西依次划分为霍布逊、察尔汗、达布逊、别勒滩四个连续区段,其间赋存的盐类矿产包括固体矿和液体矿(以晶间卤水为主)两大类。目前我公司以开采液体钾矿(晶间卤水)为主,固体矿因品位低、厚度小而不能直接开采利用。整个矿区又从开辟的采区情况划分为东采区、中采区、西采区。东采区所管辖区域主要包括早期建成的一期工程盐湖钾肥XX 公司生产所使用的首采区及2002 年开辟的二采区两个采区。其中首采区主要以2001 年4 月份建成的宽渠工程(包括

9 条采卤支渠和1 条主输卤宽渠)为主,二采区是为了大量补充晶间卤水,从“宽渠工程”北头集卤后输给宽渠大量的二采区晶间卤水。中采区主要包括达布逊湖区段,西采区主要包括别勒滩区段。2003年底投产的百万吨项目(现名盐湖发展公司)目前主要以开采西采区内的晶间卤水作为其生产原料。 察尔汗达布逊区段一期设计范围内200 勘探线——144 勘探线的液体矿储量分布(以给水度计)为: la (指KCl> 1.0%的卤水)晶间卤水:60934万m3达布逊湖水:7176万m3其中首采区KCI储量为174.6万吨;达布逊湖水KCl 储量为256万吨;二采区晶间卤水KCl 储量为1023.4 万吨。 《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钾镁矿床地质综合报告》中察尔汗区段固体钾矿储量为: 察尔汗:3409.16 万吨;达布逊:6716.49 万吨。根据察尔 汗达布逊区段的固体钾矿的分布特点,推算二采区内固体钾矿的储量在3000?4000万吨。 近年来,钾肥股份公司(一期)在原卤开采过程中,由于所开采的晶间卤水源是属于消耗静储量型资源,淡水补给矿床量不足,开发大于补给,造成晶卤出卤量减少,水质向高浓度转化等一些不利因素的出现,针对该现象,钾肥公司采取开辟两个采区,在满足生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施两个采区轮采作业,在时间上给予晶卤一定的恢复期,让动力很小的地下水、卤水缓慢向采区内补给,让出卤量减少的采区有了一个充分的恢复阶段,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因

我国盐湖锂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最新版】

我国盐湖锂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锂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 于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的学生阿尔费特森在分析透锂长石时发现。自然界中主要的锂矿物有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和磷铝石等。锂产品最初被应用于军事上, 而后随着锂在锂铝合金、锂离子电池等诸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核聚变的研究, 推动了世界锂工业的发展。近年来, 金属锂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如锂电池和蓄电池、原子能热核聚变(反应) 、玻璃、陶瓷工业、冶金、润滑剂、空气调节器、有机化学等[1], 享有“工业味精”、“宇航合金”、“能源金属”等美誉。现今, 锂不仅是发展国民经济与推动现代高科技产业前进的关键元素, 而且已经成为用于核能、军工的国家战略元素, 锂资源储备和提锂技术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战略安全。 全球锂资源主要赋存在硬岩(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等) 和盐湖卤水中, 其中盐湖卤水占比达70%以上。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统计, 全球已查明的金属锂资源量约3 950万t (USGS, 2014) 。其中, 玻利维亚以910万t的查明资源量高居榜首, 其次是智利(750万t) 、阿根廷(670万t) 、美国(550万t) , 我国以540万t位居第五。其他重要的锂资源国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刚果(金) 、塞尔维亚、俄

罗斯、巴西等。 锂资源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锂的供应格局。目前, 全球盐湖锂资源开发高度集中在智利、阿根廷和我国。我国是锂资源大国, 但同时也是锂消费大国, 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对外依存度达58%以上。近年来,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相继落地、充电设施扶持政策出台等因素推动, 我国锂电产业快速发展。自2015年以来, 在大宗商品行情持续走低的情形下, 碳酸锂的价格却整体大幅上涨, 锂产业链中的锂精矿和碳酸锂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到2020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 可以预料这种锂资源短缺的局面仍将持续, 这也势必会激发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热情, 积极寻求资源供给和突破技术瓶颈, 以应对未来锂盐需求强劲、供应短缺、锂价持续飙升的市场形势。基于此, 本文对我国盐湖锂资源禀赋、国内外盐湖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通过借鉴国外盐湖锂资源的成功开发经验, 对我国盐湖锂产业的发展提出切实合理的科学建议。 1 我国盐湖锂资源禀赋 我国锂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江西、新疆、湖南等地, 其中盐湖锂资源的查明储量占比高达80.54%。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盐湖锂资源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

青海盐湖型锂矿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青海盐湖型锂矿 青海盐湖型锂矿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盐湖型锂矿资源。青海省地质局于五六 十年代勘探了其中两个特大型盐湖型锂矿床,即茫崖行委一里坪锂矿和格尔木东、西台吉乃尔湖锂矿。探明储量:一里坪矿床氯化锂92.97 万t;东、西台吉 乃尔湖矿床氯化锂几百万t(中国矿床发现史-青海卷,地质出版社,1996)。 一里坪锂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东距大柴旦镇230km。矿区主要分布一 套第四系湖沼沉积和化学沉积。矿产赋存状态分为固液两种,固体矿产以石盐 为主;液体矿产以锂为主,并伴生硼、钾、镁等矿产,赋存在石盐的晶间和细砂、粉砂的孔隙卤水中,分为第一含水(矿)层和第二含水(矿)层两层矿,呈层状水平产出。 第一含水(矿)层:分布面积202km2,潜水面埋藏深度0.6~0.8m,最深 3.6m,含水层厚度4~6m,孔隙度25%~30%。品位LiCl 0.1~8.4g/L,一般1.5~3g/L,B2O3 0.23~2.3g/L,KCl 4.7~37g/L,MgCl2 236~296g/L。 第二含水(矿)层:分布面积250km2,埋藏深一般6~16m,厚度10~20m, 最厚30m,孔隙度15%~20%。品位LiCl 0.14~9.7g/L,一般1.5~2g/L,B2O3 0.16~3.5g/L,KCl 1.0~42.9g/L,MgCl2 12.3~339g/L。 东、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西台吉乃尔湖位于一里坪东 南30km 处,东距大柴旦210km,西距茫崖200km。东台吉乃尔湖位于西台吉乃尔湖东30km。 东、西台吉乃尔湖地处柴达木地块中部,中新生代凹陷带的中西部,两湖之 间隔有鸭湖。矿区的东北及西部,均为第三纪构造隆起区,东南为湖沼沉积 区,两区均位于前者之间的低洼地带中。矿床均产于第四系上更新统上部及全

我国锂资源开发的生产工艺现状

第44卷第13期2016年7月 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ChemicalIndustry Vol.44No.13 July. 2016我国锂资源开发的生产工艺现状* 冉敬文1,2,刘 鑫1,裴 军2,尹文旭2 (1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青海 西宁 810008;2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摘 要:介绍了我国锂资源的概况,开发现状;根据我国锂资源开发的特点,详细阐述了生产碳酸锂的生产工艺,重点讨论了目前卤水提锂试运行的四种工艺,比较了其优缺点,提出了改进方向;探讨了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尖晶石型锰系列吸附剂因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解析快,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适合所有体系等优点是优先发展方向。 关键词:锂资源;生产工艺;优缺点;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O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6)013-0004-0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2015000511)。 第一作者:冉敬文(1973-),男,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合成和无机盐的分离提取研究。 DevelopmentofProductionTechnologyofLithiumResourceinChina* RANJing-wen1,2,LIUXin1,PEIJun2,YINWen-xu2 (1KeyLaboratoryofComprehensiveandHighlyEfficientUtilizationofSaltLakeResources, QinghaiInstituteofSaltLak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QinghaiXining810008; 2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HubeiHuanggang438000,China) Abstract:ThegeneralsituationoflithiumresourcesanddevelopmentinChinawereintroduced.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lithiumresourcesdevelopment,productionprocessesofcarbonatelithiumweredescribedindetailand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werecompared.Fourkindsoftechnologyofextractinglithiumfrombrineatpresentwerediscussed.Theproblemsexistinginthedevelopmentofindustrializationwerealsodiscussedandthedirectionofresearchanddevelopmentinthefuturewasputforward.Spineltypemanganeseseriesadsorbentwasaprioritydirectionofdevelopmentbecauseithadtheadvantagesoflargeadsorptioncapacity,fastadsorptionanalysis,lowrunningcost,convenientoperationandsuitableforallsystems. Keywords:lithiumresources;productionprocesses;meritsandfaults;developmentdirection 锂及其盐类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 物资,而我国锂盐产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相当 一部分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另外,原油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排 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既浪费资源又污染 环境,已对人类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改变储能方式, 开发新的能源已迫在眉睫。其中,发展新能源环保汽车及其高 性能、大容量动力电池,已逐步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我国现 有的碳酸锂产能在3.3万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占1/3。 国内碳酸锂的供应量为1.2万吨,市场需求量为1.9万吨。在 此基础上如果每增加1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拉动5000~8000吨 电池级碳酸锂的需求。预计2020年达到15.5万吨[1]。这也为 锂盐的开发提供了绝好机遇。 1 锂资源的现状 锂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国际市场 上的需求量平均每年以7%~11%的速度增加,2012年中国锂 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达556.8亿元,十二五末增长到了1251.5亿 元,复合增长率达30%以上[2]。我国锂资源相对丰富,从固态 矿来看,江西省宜春市有着丰富的锂矿资源,现探明可用的氧 化锂储量达到250万吨,占全国锂矿资源可用储量的50%以 上,约占全世界的20%[3]。尽管如此,锂矿石资源存在品位 低,开发成本高等特点,部分矿石需要进口,如江苏银河锂业 年产17000万吨碳酸锂完全从奥大利亚进口。而盐湖卤水中蕴 藏丰富的锂资源,占世界锂储量的66%[4],目前世界上有智 利、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10余个国家正从事锂资 源的提取和开发工作,其中智利因其卤水丰富、成分单一、锂 离子含量高、分离提取技术相对简单而占有相当优势,产量逐 年上升,效益可观。我国盐湖卤水中锂资源占总储量的 87%[5],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等盐湖卤水中,其中西 藏的锂资源主要呈碳酸盐型,集中于藏北西部的扎布耶盐湖和 东部的班戈—杜佳里湖,锂资源量分别为837万吨和50万 吨[6]。尽管储量丰富,但由于我国盐湖卤水镁锂比高、开采技 术难度大、成本高,难得有经济效益。因此,盐湖卤水提取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