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

手术后护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

作者:张翠文

【摘要】目的探究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方法52例患者均行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进行重建修复,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恢复患肢功能,术后进疼痛护理、体位护理、皮瓣血运观察、药物应用护理、饮食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出院宣教这些方面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进行护理。结论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有助于预后取得好疗效,恢复患肢部位,保证其功能。

【关键词】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术后护理

由于意外事故,会造成手外伤,使得手部皮肤组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方法52例患者均行腹 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进行重建修复,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恢复患肢功能,术后进疼痛护理、体位护理、皮瓣血运观察、药物应用护理、饮食与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出院宣教这些方面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 后进行护理。结论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有助于预后取得好疗效,恢复患肢部位,保证其功能。 【关键词】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术后护理 由于意外事故,会造成手外伤,使得手部皮肤组织受损,且在皮瓣手术不能 有效修复,为了能是手指及功能不受影响。防止骨节外漏,修复组织,为此临床 上经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进行修复重建。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成活 率高,风险相对较小,适合手部功能的重建[1]。由此我院对2009年1月~2011 年1月收治的52例手部外伤行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52例手部外伤患者。其中砸伤30例,机器绞伤16例,电锯擦伤6例。手部损伤合并手部骨折28例,52例患者均行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进行重建修复,其中有50例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手 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皮瓣均成活,2例移植失败,再次进行该手术,移植成功。 2术后护理 2.1术后疼痛护理 手术之后,患者由于疼痛,会令局部血管急剧收缩,不及时解除疼痛,会造 在血管中形成血栓,为此需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可给予留置镇痛泵或注射盐 酸曲马多。而且要给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可以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 2.2体位护理 术后体位和固定护理对预后效果至关重要,由于患者术后固定需要很长时间 进行恢复,局部血液循环就会受制,为此在患者卧床的时候,应采取平卧最佳卧位,同时将手术部位踮起,最好高于心脏10°~15°。护理人员应该严密观察患者 是否咋睡眠中不自觉将皮瓣撕掉,走路是否平稳安全,预防滑到。为此在护理中,要检查患者睡眠姿势是否正确,同时夜间多给予观察照顾,预防不慎拉脱。日常 中指导患者选择轻便、防滑,合脚的鞋子,避免摔倒将皮瓣撕脱。如果出现皮瓣 拉托,应及时再次行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术进行修复。 2.3皮瓣血运观察 术后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包扎固定,留出观察窗,观察血运情况,若创口渗血 过多,需要及时清理创口,保持干燥,预防感染,并更换敷料[2]。为了确保手术 皮瓣移植成功,需要在术后72小时内预防血管血供现象的发生。为了促进皮瓣 红润、局部无肿胀,术后24小时内每半小时对患者观察一次,24~72小时内每 1小时观察一次。术后一周内要观察记录皮瓣色泽、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充盈 程度,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送诊,对症治疗,接触血管危象。同时冬天要预防 寒冷,保持手术部位温度。 2.4药物应用护理 术后需要预防感染、痉挛、凝血,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支持护理[3]。在应用 抗凝药物的时候,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皮肤黏膜及全身出血现象;给予常规抗生

带蒂皮瓣转移术护理常规

带蒂皮瓣转移术护理常规 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所附着的皮下组织所形成 的组织块。一般按供区部位命名,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掌背皮瓣。常见的有轴型皮瓣(皮瓣供区有轴心动静脉通过显微外科技术与受区血管吻合建立循环系统,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非轴型皮瓣(不含轴心血管,移位时需保留一定的皮肤蒂,如腹部皮瓣)。带蒂皮瓣是带有皮下组织和脂肪的皮肤,移植时必须有一部分与供皮区相连,相连皮肤称为蒂。皮瓣移植后暂时有蒂部血运供给营养,使受皮的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断开完成皮瓣移植。带蒂皮瓣转移术适用于肢体创面深部组织外漏、拇指脱套伤、游离植皮、手指再造等。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手术后被动体位时间久难受,生活绝对不能自理,要有心理准备。 2.协助做好各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出凝血时间测定。3.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劝其戒烟。4.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前 1d备皮,包括受区与供区皮肤,手术晨用 75%乙醇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5.术前1d,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敏感试验。6.手术晨按医嘱使用术前用药。 7.术后病室的准备,患者术后应安置在安静、清洁、通风的病室。室温保持在25 ℃左右,若在炎热的夏季,最好放置在距窗

户近的床位,因通风较好,易使伤口干燥,不至于因局部出汗、潮湿引起伤口感染及皮肤接触面溃烂,凡腋下、手指间皮肤面互相接触处要用锦垫纱布隔开。 二、术后护理: (一)协助生活护理。 (二)局部观察局部烤灯照射14d左右,烤灯距患肢皮瓣距离为30~40厘米,每小时观察皮温、肤色、充盈及有无出血点一次,并与健侧对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术后皮瓣的观察尤为重要,应从固定、渗血、温度及血运几方面进行,皮瓣固定包扎过紧,可压迫皮瓣影响血运,故如有过松或过紧应及时调整;皮瓣渗血属异常情况时,有少量渗血时,可用沙袋压迫止血,如有大量渗血易使皮瓣变硬,压迫而致皮瓣坏死,应立即进行结扎处理;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术后6 h~8 h即应查看伤口血运,特别是术后1 d~2 d最重要;查看时要看皮瓣远端缝合部位有无蒂部反折、扭转、受压等,观察皮瓣皮肤的颜色、温度、返红试验、皮肤的弹性,如皮肤颜色红润,皮温正常,返红试验好,按之有弹性,说明血运好;如皮肤颜色苍白或青紫、皮温低、伤口敷料有渗出或异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四)卧位术后患者平卧7 d,仰卧为宜;患肢下垫薄枕,防止患肢担空过久产生疲劳及慢性牵拉,引起皮瓣疼痛、撕脱;双腿微屈,膝下垫软枕,以减轻腹部张力;嘱患者放松裤带,避

皮瓣移植术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得护理各种外伤引起得严重手部皮肤缺损,单纯植皮成活困难,且影响手功能得恢复。临床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得皮肤缺损,有利于创面得愈合与后期手功能得重建,由于带蒂得腹部皮瓣将患者与腹部连为一体,一般要3~4周,长时间得单一体位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精心得护理对于皮瓣得顺利成活至关重要。 方法: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热压伤者,先行切痂,待2~3d后再行皮瓣移植术、对合并骨折、肌腱、血管损伤者均Ⅰ期修复,移植皮瓣后妥善固定。手术分期进行,Ⅰ期手术:在腹部按照便于转移、适宜血管蒂部生长、兼顾血运就是原则根据创面大小按比例设计皮瓣,在深筋膜浅层分离,形成皮瓣。修剪皮瓣得皮下脂肪,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将皮瓣转移至手部创面上,抗菌纱布内敷,包扎固定、Ⅱ期手术:Ⅰ期手术后8~15d,经皮瓣阻断试验证实血供良好后行断蒂术,修复受损创面、一、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伤后担心手部功能受影响或残废,术前担心皮瓣移植不成功或外形不美观,会影响今后得工作、学习与生活。对此,入院后即对病人得思想状况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合理得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解释修复软组织缺损得必要性及选择皮瓣得重要性,帮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目得及手术后注意事项并以成功病例作宣教、 二、一般护理 ①保持病室得安静舒适,室内严禁吸烟,以免导致血管痉挛,造成修

复组织坏死;②做好病人得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得抵抗力;③注意保护病人供区与受区组织,感染创面必须做好创面及其周围皮肤得清洁工作;④参与手术方案得制订,以便配合术后得护理。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腹部皮瓣移植术后固定妥善与否,直接影响手术得成败。术后患者体位要有利于皮瓣得动脉充盈及静脉回流通畅,并应防止皮瓣受牵拉、受压与皮瓣张力过大,需调整患肢至皮瓣蒂部,不过度扭曲影响皮瓣血运,保证皮瓣远端稍高于蒂部,选择尽可能舒适得体位。要求患者术后1周绝对卧床休息,1周后可下床做适度活动、夜间加强巡视病房,防止睡眠时无意识得动作致皮瓣蒂部扭转或影响固定,必要时用枕头垫托肘部及手臂,以增加肢体血运,减轻肌肉疲劳与不适、2、皮瓣血运观察及护理 及时观察创面敷料有无渗出、出血,观察皮瓣得颜色、皮瓣颜色微红或鲜红表示血运好,皮瓣颜色灰白或苍白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如有水泡或发紫多由于静脉回流不畅或蒂部受压引起,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皮瓣得张力,正常皮瓣质地柔软且有弹性,如果发现皮瓣肿胀、发亮,说明张力太大,应打开敷料解除压迫。术后皮瓣均有水肿,轻者无需特殊处理,一般1周后开始消肿。皮瓣得局部护理:术后皮瓣局部用烤灯持续照射,烤灯距创面30~40cm,保持局部温度在25~30℃,既可以观察血运,又能起保温作用。与健侧比温差在3℃以内,

皮瓣移植术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各种外伤引起的严重手部皮肤缺损,单纯植皮成活困难,且影响手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的皮肤缺损,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后期手功能的重建,由于带蒂的腹部皮瓣将患者与腹部连为一体,一般要3~4 周,长时间的单一体位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精心的护理对于皮瓣的顺利成活至关重要。 方法: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热压伤者,先行切痂,待2~3d 后再行皮瓣移植术。对合并骨折、肌腱、血管损伤者均I期修复,移植皮瓣后妥善固定。手术分期进行,1期手术:在腹部按照便于转移、适宜血管蒂部生长、兼顾血 运是原则根据创面大小按比例设计皮瓣,在深筋膜浅层分离,形成皮瓣。修剪皮瓣的皮下脂肪,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将皮瓣转移至手部创面上,抗菌纱布内敷,包扎固定。n期手术:I期手术后8~15d,经皮瓣阻断试验证实血供良好后行断蒂术, 修复受损创面。 一、术前心理护理 病人伤后担心手部功能受影响或残废,术前担心皮瓣移植不成 功或外形不美观,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此,入院后即对病人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为合理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解释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必要性及选择皮瓣的重要性,帮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目的及手术后注意事项并以成功病例作宣教。 般护理

①保持病室的安静舒适,室内严禁吸烟,以免导致血管痉挛,造 成修复组 织坏死;②做好病人的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③注意保护病人供区与受区组织, 感染创面必须做好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工作; ④参与手术方案的 制订,以便配合术后的护理。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 腹部皮瓣移植术后固定妥善与否, 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术后患 者体位 要有利于皮瓣的动脉充盈及静脉回流通畅, 并应防止皮瓣受牵 拉、受压和皮瓣张力过大, 需调整患肢至皮瓣蒂部,不过度扭曲影响 皮瓣血运,保证皮瓣远端稍高于蒂部,选择尽可能舒适的体位。要求 患者术后 1周绝对卧床休息, 1 周后可下床做适度活动。夜间加强巡 视病房,防止睡眠时无意识的动作致皮瓣蒂部扭转或影响固定, 时用枕头垫托肘部及手臂,以增加肢体血运,减轻肌肉疲劳与不适。 2、皮瓣血运观察及护理 及时观察创面敷料有无渗出、出血,观察皮瓣的颜色。皮瓣颜色 微红或鲜红表示血运好, 皮瓣颜色灰白或苍白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或 阻塞,如有水泡或发紫多由于静脉回流不畅或蒂部受压引起, 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皮瓣的张力,正常皮瓣质地柔软且有弹性,如果 发现皮瓣肿胀、发亮,说明张力太大,应打开敷料解除压迫。术后皮 瓣均有水肿,轻者无需特殊处理,一般 1 周后开始消肿。皮瓣的局部 护理:术后皮瓣局部用烤灯持续照射,烤灯距创面 30~40cm ,保持局 部温度在25~30C ,既可以观察血运,又能起保温作用。与健侧比温 差在3C 以内,每次测量前应移去烤灯,记录室温。一般带蒂皮瓣需 保留 3~4 周。 3、疼痛护理 由于长时间的姿势固定, 病人被固定的关节会感到酸痛难忍, 护 士应关 心体贴病人,给予有效的热敷、按摩等物理措施以缓解疼痛, 或采用听轻音乐、看电视节目等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从而减轻疼痛。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 5 羟色胺,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如不及时处理,易 导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 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 确认引起疼痛的原 因,及时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药物。 四、皮瓣断蒂 必要 应及时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护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患者,给予心理、患肢灯烤、血运观察、皮肤、皮瓣断蒂等护理。结果所有手外伤行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患者,手指皮瓣均成活,效果满意。结论密切观察手外伤患者的腹部带蒂皮瓣,解决各项护理问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手外伤腹部皮瓣护理 手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器官,人类活动每时每刻都要使用手,因此手的损伤十分常见,据统计,手外伤占外科急诊总数的20%以上,占骨科急诊总数的40%[1]。手的结构精细,功能复杂,受伤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缺损,针对这些问题,我科于2009年1月—2010年7月运用腹部带蒂皮瓣术治疗皮肤缺损的手外伤3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手外伤行腹部带蒂皮瓣术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电锯伤20例,电刨伤7例,刀切伤3例;左手外伤8例,右手外

伤22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手外伤患者大多数是轻壮年,面对众多的困难,患者内心非常紧张、痛苦,一时不知所措,心理负担增加,情绪低落。我们应同情和理解患者,多与患者交流与沟通,了解病人的困难,必要时给予一些物质帮助,特殊患者可以向医院申请减免部分医疗费用,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及类似手术的成功病例,加强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消除焦虑和陌生感,增强信心、安心养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2.2体位的护理患者腹部带蒂皮瓣术后需卧床1周,术后为防止皮瓣水肿或皮瓣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卧位时可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避免患侧卧位。术后予患肢软枕垫高,肢体抬高于心脏水平10-20厘米,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肿胀[2],本组患者均无明显水肿发生。 2.3灯烤护理患者腹部带蒂皮瓣术后,皮温相对较低,须安置在室温22-25℃、湿度60%-70%,安静、舒适、清洁的病房。 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应安置病人在空调房内,遵医嘱予60W的烤灯持续保暖,烤灯距患肢皮瓣距离为30~40厘米,烤灯应用干净中单覆盖,中单每日更换,随脏随换,护士须常巡视病房,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本组患者未出现皮肤烫伤现象,保证烤灯有效。 2.4血运观察患者术后每隔1小时观察皮瓣血运,7天后皮瓣血运可2小时观察1次,2周后可停止观察。如果伤口有渗血,皮温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