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变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处理

智能变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处理

智能变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处理
智能变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处理

智能变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处理

摘要:智能电网是电网必然发展方向,我国己迈入了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时期、其关键节点变电站也经历了智能化变革,从建设与运维来看,智能变电站与常规

变电站相比同样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电网公司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函待解决的

问题、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优点,以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并进一步

建立智能站运维检修标准和规范,促使智能站运检水平的提高,保障智能站安全

稳定运行。

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站;故障处理

0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

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就目前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还存

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以提高智能变电站经济效益、安全性,减少故障等目的出发,解析智能变电站的常见故障。

1智能变电站优点分析

智能变电站相比常规变电站和数字变电站,有着巨大优势、智能变电站中所

采用的电力设备基本都是智能设备,这些设备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可靠性高、环

保经济、集约化程度非常高,具备良好的运行速度与效率、智能变电站最为基本

的优势就是所有的变电站之间的信息都能实现数字化,即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

共享标准化、在变电功能实现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能够自动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测控与保护,并能够从电网的实际变化情况出发,实现一些较为高级的功能,如对电网进行实时控制,对电网进行智能化调节,与相邻的变电站之间开展信息

互动,并能够实现电网之间的协调控制。

2 我国智能变电站的目前的发展情况

在变电站的日常运行当中,为了达到稳定、安全的运行及供电,就要对变电

站本身进行维护,在智能化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发展的前提下,对变电站的运

行稳定性、安全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可能的避免电力系统因故障而导致

停止供电。从现阶段我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来看,粗放型管理方式是变电站工作

效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导致变电站故障率较高。在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智能变电站所起到的作用是完成转换电压及降低相关设备损耗功能,但是随着智

能变电站的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变电站本身的运行安全及稳定问题都提出

了更高的标准。此外,智能变电站分为设备层、系统层。设备层主要由高压设备、智能组件和智能设备构成,实现IEC 61850中提及的变电站测量、控制、保护、

检测、计量等过程层和间隔层的功能。而在电网系统智能变电站运行中,多数相

关工作人员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如果对电网及变电站忽略了定期的维修和养护,就会很频繁的发生较为简单的故障,从而导致智能变电站相关问题设备无法

得到及时的养护,继而导致设备发生故障。

3 智能变电站常见的问题

3.1安全性问题

从通信方式来分析,传统的变电站是点对点的模式,所以可靠性比较好,而

智能变电站是一个对等的模式,一旦有一个IED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进行解决,那么将会给整个系统带来威胁。出现这种问题主要还是每个设备之间没有隔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及主系统设计 1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某110kv中心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记主系统设计课题。该变电站是最末一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1亿千瓦时,用地总面积为8070.1374公顷。向家坝水电站110kV中心变电站为向家坝水电站提供施工供电电源和电站建成以后作为厂用电备用电源的一座变电站。设计容量为3 5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110kV进出线有5条,中压35kV侧有10 回出线,低压10kV侧有20 回出线. 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0kV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连接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 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 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部主要是高原地带,在高海拔的条件下,农村现有的变电技术远达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变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的深化。因此,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小城市以及农村的变电站的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提高变电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介积极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实践去体验、探索。 当今世界各方面因素正冲击着全球电力工业,在国外变电所技术有十分剧烈的竞争,而世界范围内的变电所都采用了新技术; 其次,不同的环境要求给所有的电力供应商增加了额外的责任,使电力自动化设备尤其是高压大功率变电站的市场开发空间大大拓展。另外高压变电所的最终用户对变电站的自动控制、节能、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 发表时间:2017-12-22T17:02:09.8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罗坤[导读] 摘要:该文重点对智能变电站的维护方面做相应的解析,第一对自身相应的特征以及长处做阐述,之后指出了在开展相应的维护工作时所须注重的方面,最后指出保证它安全开展维护工作的几种措施。(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省贵阳市 550001)摘要:该文重点对智能变电站的维护方面做相应的解析,第一对自身相应的特征以及长处做阐述,之后指出了在开展相应的维护工作时所须注重的方面,最后指出保证它安全开展维护工作的几种措施。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特点前言 智能变电站是科技发展下所形成的先进变电站,其与传统变电站相比较拥有很多特点和优势,能够满足社会未来发展和需求。但是,由于智能变电站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技术还不够完善,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笔者就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现在中国的科技持续成长还有有关科技的发展,变电站里的大部分设备都出现了很大变动,逐步完成了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另外在通信层面也逐渐满足相应的基准以及规定[1]。同时,变电站中的设备之间的连接介质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电缆逐渐被光纤所取代,使光纤成为了其主要的连接方式。由于光纤的使用,使变电站中的间隔层和过程层两部分间的设备也能够实现通信,如此一来便使得很多安全运行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智能变电站还能够对GOOSE回路进行实时监控,以免出现接触不良问题的产生。对于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而言,传统的硬压板也被一些性能更加优越的软压板所代替,这样使检修人员对其的检修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科技创新,变电站出现了非常多的变动,对自身运转以及维护等层面有了新的规定,另外常规的手段业已没办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二、智能变电站的自身优势智能电网的出现为运作智能化变电站的根基,在这个根基上可以让大部分设备都完成智能化,这种方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开关信号的检测含有通讯接口,这也是存在于智能电网中非常重要的节点,其在实际建设中处理要实时了解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还需要对其他方面的智能化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充分体现提出变电站运行的智能化与优势。(一)智能变电站在运行时较为环保智能变电转的组建和常规变电站的组建有非常大的差异,另外接线的择取方式仅仅是上述差异中的一部分[2]。智能变电站在接线的选择上放弃了普通电缆,而是选择了性能更加优越的光纤电缆,光纤电缆的使用能够将大部分性能突出的电子器件运用在相应设备里,另外智能变电站在互感器的择取方面也做了相应的变动,把充油型的互感器升级为了电子型的。随着先进电子设备的使用和接线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避免能源发生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节省了变电站的运行成本,还能够避免在其产生辐射而威胁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综合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性能,满足环保的需求。(二)智能变电站具有更加良好的互动性因为智能变电站自身的特征以及自身运转的情况,能够让它有非常好的互动特点。在电站详细的事务里,还须对电网在运转进程里,出现的资料做相应的归纳,保证变电站和电网间的信息功能[3]。智能变电站利用搜集相应的资料,同时对资料做相应的解析,不但可以达到资料共享,还能够和其余相对繁杂的体系做互动。依照智能变电站上述比较好的互动特点,保证了它和电网间的安全运转。 三、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对新设备的运行维护智能变电站同传统变电站相比,在设备的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更是采用了多种新型设备,对于这些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应当十分慎重和小心。第一,对合并单元的维护。在对上述设施做维护时,重点是依照设备是不是有报警信息,抑或是相应设备有没有发生某些操作[4]。其次,对于电子互感器的维护。在判断电子互感器是否发生了故障需要进行维护上,应当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主要是观察该设备的外形是否完好、接线是否接好、线路是否存在短路、绝缘部分是否存在裂痕、连接点是否发生漏电和锈蚀等现象。另外为,智能设施与交换机的维护。在维护交换机时,需先找到出现毛病的根源,之后做相应的运作,假如操作之后没有改变交换机的运行异常,则需要检修人员对其进行维护;而在维护智能终端时,其检修维护过程中与交换机相似。(二)二次设备的运行维护对于二次设备的维护,主要是对保护装置和通讯控制器进行检修与维护。对保护装置所进行的检修维护。判断保护装置是否该进行检修维护主要是依据其自身的运行情况和性能。在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出现了异常现象时,应当从压板的使用情况、装置使用前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当保护装置完成维护以后,需要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如果装置一直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并且没有发出警报信号,那么便可以确定其能够实现保护功能,如果发生了异常,则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其次,压板的维护是较为常见的,也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其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不可以仅仅只运用压板;(2)事务人员在调试相应设备时,也需要运用压板;(3)在不可以达到进入以及退出功能时,需把智能终端设施里的压板退出,来让另外相应的保护是在断开的状态。在维护通讯设备时。智能变电站路维持较好的通讯,是保证相应设备可以良好运转的关键性根基,所以须对这个方面做细致的维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值班灯的具体情况情况进行检查和安排,如果出现了问题应当及时进行维护和处理。 四、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维护(一)加强智能变电站和检修体系的建设在建设智能变电站时,应当先根据设备厂家和设计人员的建议进行前期的设计工作,将智能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具体设计当中,并不断对设计规范进行改善。智能变电站在运作检修进程里,常规的检修手段业已达不到智能变电站的相应要求[5]。运转设施和保护设备两者之间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系,需要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施工验收标准和设备校验与调试标准。假如智能变电站在正常运转时,仪器发生了故障,因为设施和常规变电站里的设施有比较大的差异,一定须依照相应的程序以及规定开展操作,来确保设施的安全。(二)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

220KV变电站设计毕业论文(学术参考)

引言 随着经济的腾飞,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负荷的增长,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和综合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电力设备日新月异,该地原有变电所设备陈旧,占地较大,自动化程度不高,为满足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电网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对变电所的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建设新的变电所,采用先进的设备,使其与世界先进变电所接轨,这对提高电力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能质量,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绪论 由于经济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的提高,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需求,使变电所设计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常规变电所之外,还出现了微机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变电所和无人值班变电所等。目前,随着我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革工作的开展,对变电所设计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1 我国变电所发展现状 变电技术的发展与电网的发展和设备的制造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我国电力工业也在高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建成的500kV变电所有近200座,220kV变电所有几千座;500kV电网已成为主要的输电网络,大经济区之间实现了联网,最终将实现全国联网。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改进。除空气绝缘的高压电气设备外,GIS、组合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高压配电装置也有了新的发展;计算机监控微机保护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全面推广采用;代表现代输变电技术最高水平的750kV直流输电,500kV交流可控串联补偿也已经投入商业运行。我国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近年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发达国家连续发生严重的电网事故的同时,我国电网的运行比较稳定,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1.2 变电所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滑触线路的电压降问题

滑触线路的电压降问题 过去设计滑触线路时,采用最大电流来检验电压降。即从低压屏上的馈电形状到滑触线取末端,包括供电电缆在内的电压降不得超过12%,也就是滑触线和供电线路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满足电压降的要求下,务使投资最少。随着近年来引进工程增多,综合国外资料,国外一般都以负荷计算电流来检验电压降,包括供电线路在内到滑触线最末的电压降值不得超过5%。 电压计算公式: △u=√3 ×I×I×Z 或△u=√3 ×I×I×(RCOSρ+XSinΨ) 式中:△u=电压降(V),I=负荷计算电流(V),R=电阻(Ω/km) X=电感(Ω/km),Z=阻抗(Ω/km),L=滑触线诸长度(m) 滑触线计算长度方式:为滑触线全长(m) 在滑触线端部供电时:I=L 在滑触线中部供电时:I=L/2 在滑触线两端部同时供电时:I=L/4 在滑触线两端端部距L/6处供电时:I=L/6 1、滑触线https://www.doczj.com/doc/f93952319.html,/选型:先计算出设备额定电流,初步选定滑触线。然后再计算出设备启动电流峰值Ijf,再校验滑触线的电压降:△U=√3×Ijf×Z×L △U%=△U/U额×100% (滑线末端的压降不超过电源的8%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Ijf:滑触线上的尖峰电流,(I) Z:滑触线阻抗(Ω/km) L:滑触线计算长度(Ω/km) △U:吊车一端滑触线压降(V) U额:供电电源电压( 380V ) 只有电压降满足要求,才能最后选定滑触线。若是一点供电,供电点选择在滑触线的中间。如果计算电压降不能满足要求,可适当加大滑触线或采用多点供电的办法。然后再进行一次电压降校验。选择滑线侧滑方式,便于减小相间距,节约空间,减小阻抗,节约支架材料,建议推广。 2、多路多点供电滑触线当单路多点也难以满足压降要求时,可采用多路(2-3路)多点供电的滑触线,每路载流可相应减小,阻抗也低,可以有效解决压降问题。缺点是占用安装空间。多点供电应考虑供电电缆与变压器的距离最短。

35kV变电站消弧线圈常见故障及处理

35kV变电站消弧线圈常见故障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9-01-14T11:03:42.3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李玉哲 [导读]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就35kV变电系统常见的真空断路器故障、线路电缆故障 李玉哲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市定陶区供电公司山东菏泽 271400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就35kV变电系统常见的真空断路器故障、线路电缆故障、电压互感器故障以及消弧线圈等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对变电站日常检修维护过程中消弧线圈出现自身故障的技术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35kV变电站;消弧线圈;故障及处理 引言:我国3kV、6kV、10kV、以及35kV等中低压配电网系统中,绝大多数是按小电流接地系统进行设计,即系统中性点是不接地系统。在进行35kV变电站系统设计时,通常按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进行,这种变电站运行方式,其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电流值将大于系统允许安全运行值(对于3kV~10kV系统而言,其单相接地电流值应不大于30A),此时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弧将不能自行熄灭。为了降低电弧电流以满足系统安全运行需求,在工程中通常采用在中性点和大地间接入相应容量的消弧线圈,利用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对系统进行动态补偿,这样就可以帮助系统熄灭故障接地点处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弧,保证系统运行可靠性。 一、35kV变电站的常见故障 1.线路电缆故障分析 1.1接地点电阻值过高。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感应过电压过高,交联电缆一般设有两个接地点,这样使得接地的电阻值小于规定的值,以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但是如果因为电缆的接头的金属屏蔽效果不好,导致接地的电阻值过高,超过标准值很多时候就会很容易产生更高的过电压,当电缆绝缘胶老化的时候,就很容易被烧穿。 1.2电缆长期负重导致出现故障。一般用在25℃的特定温度下的载流量来确认电缆是否负重运行,电缆在长期负重运行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故障,特别是在夏天由于本身的环境气温就高,长时间高温下负重运行导致电缆的绝缘层老化,增加了故障的几率。 1.3安装电缆不达标导致故障。在电缆的铺设和安装中,一般是通过往电缆沟里铺垫软土或者填水泥来保护电缆,但是如果没有忽略了这些措施,或者做的不到位的话就很容易导致电缆机械性的损伤,而这些损伤也常常是导致故障的隐患。 1.4厂家的质量问题。一些厂家制造的电缆间的连接接头不注意质量问题,导致连接头和终端头出现种种故障,还有劣质的电缆中会掺杂一些气体、液体和杂质等,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杂质在高强度的电场下发生电离,使得电缆的绝缘层在老化的过程中提前被击穿而引发电缆故障。 2真空断路器故障分析 2.1真空泡的真空度降低。在35kV变电站的长期运行中,真空泡的真空度下降也是导致故障的常见原因,因为真空泡的真空度降低会使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甚至严重到导致真空断路器的损坏和爆炸。 2.2真空断路器分闸失灵。真空断路器的分闸失灵会导致事故越级,事故范围波及广,常见的真空断路器失灵情况有遥控分闸不能自动断开分断路器、继电器保护动作失灵和人工分闸不能使用。 3电压互感器故障分析 在35kV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很多储能元件,比如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的铁心线圈。如果铁心的饱和引起电感量发生变化,那么当线路对地容抗XC与铁心感抗XL十分接近或者相等时,就会引发并联铁磁谐振,而电路中的非线性电感元件是产生铁磁共振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发生铁磁谐振的时候,电压互感器承受了更多的过电压,铁心的磁通就会成倍的增加,铁心迅速达到了饱和状态,频率的降低将导致绕组过热而烧毁甚至爆炸。 4消弧线圈故障分析 35kV变电站通常具有一种自动保护的功能叫做消弧线圈,而这种保护功能在消弧线圈发生故障时会自动启动。如果消弧线圈自身的中性点位移电压值和补偿电流偏大的时候就会产生警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排除警报就很容易导致故障。 二、消弧线圈自身故障处理 1铁心故障处理 消弧线圈是一个具有铁心的电感线圈,其自身电感电流与系统故障电容电流间进行补偿,从而降低变电站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值。虽然消弧线圈自身电阻很小,但其电抗值却相当大。消耗线圈的铁心与线圈等均浸在变压器油中。从外观看,消弧线圈的外部结构与单相变压器极为相似,但消弧线圈内部结构却不是简单的单相变压器。在设计制造过程中,为了避免消弧线圈内部铁心快速饱和,通常在消弧线圈内部铁心柱上留很多间歇,并在间隙中用绝缘纸板进行完善填充,这样可以让消耗线圈拥有一个较为稳定的电抗值,使消弧线圈所产生的补偿电流能够与系统电压间存在稳定的比例特性,进而使消弧线圈能够根据变电站故障实际情况需求,合理选择调解线圈以期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感性电流值,从而与变电站系统故障时的电容电流值进行抵消,达到明显的消弧作用。但是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也会发现有消弧线圈烧损事故发生,大多数是由产品制造、运输不当、以及调试合理等引起。因此,为了提高35kV变电站运行可靠性,对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和预防性试验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对提高消弧线圈运行可靠性常见检修维护措施归纳总结如下建议。 1.1严格检测电缆。要通过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对电缆和接头的定期检测及时分析出接地电阻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变化的趋势判断如果接地的电阻值高于设计的标准值,那么一方面可能是电缆和地面连接不稳定,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是因为接头处被氧化了。 1.2确保安装电缆全过程的质量。对于电缆的质量监控就要从工厂、材料、工人施工等多方面进行把关,要严格要求技术工人的技术素质,技术要精细以保证电缆的制作质量。采用达到IEC标准的新型硅橡胶预置式接头以克服热缩电缆头的缺点。

1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论文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摘要 本说明书以110kV地区变电站设计为例,论述了电力系统工程中变电站部分电气设计(一次部分)的全过程。通过对变电站的主接线设计,站用电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动、热稳定校验,主要电气设备型号及参数的确定,运行方式分析,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的设计,电气总平面及配电装置断面设计和无功补偿方案设计,较为详细地完成了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设计。 限于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时间的限制,本毕业设计只对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做了较为详细的理论设计,而对其电气二次部分并没有涉及,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短路电流动稳定热稳定

ABSTRACT The statement about the 110kv transformer area substation design, discussed some electrical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one part) in power systems engineering of the entire process. Through the main transformer stations wiring design, stations wiring design stations,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s, check electrical equipment moving and thermal stability, set the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 models and the parameters, the operating mode, desig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mine devices , design general electric graphic and distribution devices flood, and without power compensation. Completed substation design in power system,lastly. Limited to the specific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time of constraints, the design only is a part of the electrical transformer stations, and its second part did not involve, which research it in future study and work. KEY WORDS: Substation, Short circuit currents , Moving stability,Thermal stability

交换机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分析排查

交换机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分析排查交换机运行中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但出现故障后应当迅速地进行处理,尽快查出故障点,排除故障,这是网管人员应尽的职责。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交换机故障的类型及具备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为此,本文就交换机常出现的故障类型及分析排查的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电源故障 由于外部供电不稳定,电源线路老化或者雷击等原因导致电源损坏或者风扇停转,以致不能正常工作。或者由于电源缘故导致机内其他部件的损坏都会使交换机出现问题。 假如交换机面板上的POWER指示灯是绿色的,就表示是正常的;假如该指示灯灭了,则说明交换机没有正常供电。这类问题很轻易发现,也很轻易解决,同时也是最轻易预防的。 针对这类故障,首先应该做好外部电源的供给工作,一般通过引入独立的电力线来提供独立的电源,并添加稳压器来避免瞬间高压或低压现象。假如条件答应,可以添加UPS(不间断电源)来保证交换机的正常供电,有的UPS提供稳压功能,而有的没有,选择时要注重。在机房内设置专业的避雷措施,来避免雷电对交换机的伤害。现在有很多做避雷工程的专业公司,实施网络布线时可以考虑。

端口故障 这是最常见的硬件故障,无论是光纤端口还是双绞线的RJ-45端口,在插拔接头时一定要小心。假如不小心把光纤插头弄脏,可能导致光纤端口污染而不能正常通信。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喜欢带电插拔接头,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是这样也无意中增加了端口的故障发生率。在搬运时不小心,也可能导致端口物理损坏。假如购买的水晶头尺寸偏大,插入交换机时,也轻易破坏端口。此外,假如接在端口上的双绞线有一段暴露在室外,万一这根电缆被雷电击中,就会导致所连交换机端口被击坏,或者造成更加不可预料的损伤。 一般情况下,端口故障是某一个或者几个端口损坏。所以,在排除了端口所连计算机的故障后,可以通过更换所连端口,来判定其是否损坏。碰到此类故障,可以在电源关闭后,用酒精棉球清洗端口。假如端口确实被损坏,那就只能更换端口了。 模块故障 交换机是由很多模块组成,比如:堆叠模块、治理模块(也叫控制模块)、扩展模块等。这些模块发生故障的几率很小,不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假如插拔模块时不小心,或者搬运交换机时受到碰撞,或者电源不稳定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此类故障的发生。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3个模块都有外部接口,比较轻易辨认,有的还可以通过模块上的指示灯来辨别故障。比如:堆叠模块上有一个扁平的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分析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系统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变电站的任务也 越来越重,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与发展无疑是变电站使发展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不仅能满足社会生产的对于电量的需求,其更以智能平稳的实战表现适应了时代 的要求。但是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故障,因此,保障智能变 电站良好运行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维护部分的研究,提出可行性的 维护方法,为智能变电站维护工作者提供借鉴鉴。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维护设备维护手段分环节控制注意事项 随着社会生产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智能化的变电站工作模式必将是未来 变电站的发展方向,智能变电站不可避免地,在操作过程中,就如我们平时所用 的各种智能设备一样,免不了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智能变电站工作者熟练地掌握 维护技术,确保智能变电站平稳运行。为此,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的工作原理,维 护原理着手,使读者对智能变电站维护有详细认识之后,提出了一些本人所总结 的一些维护技术和注意事项。 1运作原理分析 发现迅速的现代网络科技技术,让智能变电站与其他社会工作一样,机械的 智能化力量代替人为劳动。智能变电站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代替人监测整个变电站 运行情况,并准确进行评价分析,发现运行过程中的隐患,并通过现代电子技术 实现对新型智能设备的操作及监控,但是新型只能变电站在出现故障时,也会发 生安全事故,导致变电站不能正常运行,为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也损害了变电站 收益。而智能变电站的维护与传统变电站维护是有区别的,因此,有必要对变电 站的维护工作进行研究和规范。智能变电站的维护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认真进行,保证各个环节都平稳运行之后,才能实现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从而保证变电站稳 定运行,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2维护方面分析 2.智能变电站平稳运行的两大基石:一是合并单元,二是智能终端 互感器把电气量传送过来,合并单元就是将这个电气量进行及时同步同步处理,然后按照事先给定的格式,把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发给间隔层设备使用,在 一定程度上使过程层数据实现共享,数字化的装置。间隔层,站控层就从它这儿 获得数据。维护合并单元十分重要,但造成合并单元故障的原因却有很多。一,GPS对时的准确性;二,对时是否是中断的;三,合并单元本身产生故障;四,光纤 通道发生中断,在合并单元运行过程中,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合并单元保护装 置会做出自动保护,自动闭锁,显示出警告信息。因此,维护合并单元的工作就 要求:一,维护工作者要及 时认真地对装置进行检查,二,维护工作者要时刻对装置进行监视,熟悉维 修技术,发现故障及时判断并作出处理,保证合并单元正常平稳工作。 要保证对带电装置实时监测,首要的是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智能终端就是 实现这样测量的有效装置。由于电力系统所涉及各种电参数,输入和输出的各种 这样的店参数很多很繁杂,通过智能终端就能够准确,全面,智能地记录这些信息。而它的功能还远远不止如此,除过收集信号之外,智能终端还可以对信息进 行分析,传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管理问题。智能终 端的运行机制主要通过电子传感器,智能采集器以及成套配备的屏蔽线所构成。 因此在对智能终端进行维护时。应从电子传感器,采集器,专用屏蔽线,这三个

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在这次设计的选题上我是根据自己现在所实习的岗位来确定的,题目是《110KV降压变电站的部分设计》,而且我认为这次选题也是很好的结合了我在学校所学的工厂供电这门课程,让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学习了工厂供电,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功课,切实保证工厂生产的正常工作需要,我们进行了这次设计.要完成这次设计就必须了解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系统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须要进行负荷计算,无功补偿以及继电保护。 首先介绍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供电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基础,供电设计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接着依次讲述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选择,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本次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就是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设计中着力介绍与工厂供电设计有关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限于我们的水平,加之时间非常的紧促,因此设计书中可能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是很难避免的,请老师批评指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本所位于某市区。向市区工业、生活等用户供电,属新建变电所。 电压等级: 110kV:近期2回,远景发展2回; 10kV:近期12回,远景发展2回。 电力系统接线简图、负荷资料及所址条件见附件。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负荷分析计算与主变压器选择; 3、电气主接线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 5、配电装置及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 三、设计(论文)成品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1份; 2.图纸:1套(电气主接线)。

天车滑触线基础知识与安装

多级管式滑线 一、产品概述 DHG、DHGJ安全滑接输电装置(安全滑触线)是目前发达国家日益重视的一种安全、可靠、新颖的移动输电装置,是替代钢质裸滑线和电缆卷筒等供电的理想产品。 DHG、DHGJ装置是在特殊配置的半封闭工程塑料导管或铝合金导管内,嵌有多极输电铜导轨或带绝缘槽板的铜导轨作为输电母线,导管内装有配合紧凑、移动灵活的集电器,能在地哦那个受电设备如起重机、电动葫芦、悬挂输送机等设备的拖动下同步移动,同时通过在集电器上配置的多极电刷在铜导轨上华东接触,将铜导轨上的电源或信号可靠地输送给移动手电设备。 产品适应于输送交流660V以下,直流1000V以下,可作动力或信息传输用。 产品特点: 安全:该产品外壳防护等级可达IP23级,防雨雪冰冻、放异物触及、产品经过多种试验环境、绝缘性能的严格考核,操作、维护人员触及输电导管的外部无任何危险。 可靠:该产品集电器在导管内行走,输电铜导轨嵌在导管中,所以集电器行走轨道与铜导轨相对位置恒定,集电器电刷与铜导轨始终在恒压状况下接触,保证了接触的可靠性。电刷由具有高导电性能、高耐磨性能的金属陶瓷材料制成。集电器移动灵活,定向性能好,能有效控制接触电弧和串弧现象。 经济:该产品结构简单,由于以铜代钢导电,与铜质裸线相比节点15%,且大大节省材料和安装费用。 方便:DHG与DHGJ装置集多极母线于一根导管中,安装简便,其固定支架、连接、悬吊装置均以标准件提供,装拆、调整、维修十分方便。 产品用途:DHG与DHGJ滑接输电装置适用于以下场合传输电能和控制信息: 电动葫芦、电动桥式起重机、龙门式起重机、装卸桥、堆垛机等仓储设备;移动式电动工具、照明器具、自动生产线、检测线等一切需移动受电的设施与场所。 产品型号和类别:a.输电导管:

交换机常见故障和排障方法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交换机常见故障和排障方法 交换机的优越性能和价钱的大幅度降落,促使了交换机的迅速普及。网络管理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交换机故障,如何迅速、正确地查出故障并消除故障呢?本文就常见的故障类型和排障步骤做一个简略的介绍。由于交换机在公 司网络中利用范畴非常普遍,从低端到中端,从中端到咼端,几乎涉及每个级别的产品,所以交换机I产生故障的机率比路由器,硬件防火墙等要高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首先讨论交换机故障的分类与消除故障步骤的原因。 ,交换机故障分类: 交换机故障一般可以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两大类。硬件故障重要指交换机电源、背板、模块、端口等部件的故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电源故障: 由于外部供电不稳定,或者电源线路老化或者雷击等原因导致电源毁坏或者风扇停滞,从而不能正常工作。由于电源缘故而导致机内其他部件毁坏的事情也经常产生。 如果面板上的POWE指点灯是绿色的,就表示是正常的;如果该指点灯灭了,则解释交换机没有正常供电。这类问题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解决,同时也是最容易预防的。 针对这类故障,首先应该做好外部电源的供应工作,一般通过引入独立的电力线来供应独立的电源,并添加稳压器来避免瞬间高压或低压现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添加UPS(不间断电源)来保证交换机的正常供电,有的UPS供应稳压功效,而有的没有,选择时要注意。在机房内设置专业的避雷方法,来避免雷电对交换机的伤害。现在有很多做避雷工程的专业公司,履行网络布线时可以斟酌。 (2)端口故障: 这是最常见的硬件故障,无论是光纤端口还是双绞线的RJ-45端口,在插拔接头时必定要当心。如果不当心把光纤插头弄脏,可能导致光纤端口污染而不能正常通讯。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喜欢带电插拔接头,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是这样也无意中增加了端口的故障产生率。在搬运时不当心,也可能导致端口物理毁坏。如果购置的水晶头尺寸偏大,插入交换机时,也容易毁坏端口。此外,如果接在端口上的双绞线有一段暴露在室外,万一这根电缆被雷电击中,就会导致所连交换机端口被击坏,或者造成更加不可预见的损伤。 一般情况下,端口故障是某一个或者几个端口毁坏。所以,在消除了端口所连计算机的故障后,可以通过更换所连端口,来断定其是否毁坏。遇到此类故障,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研究 郭玉龙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研究郭玉龙 发表时间:2018-08-06T13:34:24.7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郭玉龙景炎梁晓姣[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越来越快,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各个方面,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都带去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被应用于变电站中,更是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越来越快,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各个方面,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都带去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被应用于变电站中,更是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效益。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其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同时满足保护、测量、通信和控制的需求。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研究 1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必要性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能电网技术的改善,让变电站的管理呈现数字化,同时,加之对标准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智能变电站的改革主要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更新,在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变电站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的发展模式,通过采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实现对相关信息的采集,打破了传统信息采集困难的局限,从而促进了智能变电站的稳定发展。 2 影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因素 2.1 维护制度不完善 智能变电站相较于传统变电站,其运转方法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变电站其主体设备的运行较为单一,其设备的保护现状较为模式化,全体的保护现状也较为简单。智能变电站差异于传统变电站,其增加了软件体系的保护以及智能体系相关的设备保护。目前针对此类软件体系的保护以及软件辅佐设备的保护还未构成较为体系的保护准则,因此存在着保护准则不完善的现状。 2.2 智能变电站运行存在安全性问题 智能变电站选用的通讯形式是对等传输形式,这种通讯形式与传统的点对点通讯形式存在很大差异。对等传输形式对变电站运转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并且对等传输形式各个设备之间的阻隔点都是选用软件进行阻隔的,这就意味着一个阻隔点内的设备呈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对等传输的正常作业,并且在体系实际的运转之中,缺少对体系运转状态的监测管理,所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呈现维护不及时的状况,这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转存在很大的危险。 2.3 交互器电子式电源管理缺陷 电子式互感器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重要保护目标,若是缺少了光电互感器的直流供电,就会使设备在实际的作业展开过程中无法出继电保护设备与测控设备,进而无法供给良好的用电设备保护。所以当其他毛病或是断电情况出现在同一电路中,电源就会主动的对设备进行保护闭锁。因此在节点状态下的直流,不能直接进行电源的回路查看。且在特别条件下,应当先把互感器的电子式电源关掉,再选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3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 3.1进一步规范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人员与调控人员职责,强化调控人员的职能 智能化变电站中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不少功能都强调了远方遥控的功能。目前变电站现场运行维护工作由变电运维班组来完成;集中监控和远方遥控的职责在调控中心。对于智能化变电站,监控系统在技术上均实现了顺控及远方修改定值区的功能,另外各类辅助应用系统也具备了远方的监控功能。为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变电站的运维工作效率,就应该充分利用智能化变电站现有的技术资源,进一步明确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人员和调控人员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智能化变电站资源优势,才能真正体现智能化变电站的所带来的运维及操作的便利性。 3.2应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运维管理 智能化变电站中,屏柜间的硬连接减少,光纤取而代之,随之变电站的交换机数量增加。交换机上端口数量比较多,光纤的连接具有随意性,如果不能对每个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定位,将给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并可能对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建议一方面要求施工方对端口光纤进行定位,同时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图纸中包含相应的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基建阶段的施工环境管理,杜绝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同步进行,防止粉尘等对光纤设备接口造成影响。 3.3应进一步加强智能化变电站的资料管理 针对智能变电站图纸资料管理的新特点,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电子资料管理的范围和对象,保证电子资料的完整性。二是重要电子资料应该统一管理,并有专人保管。三是每座智能变电站的电子资料应使用单独的存储介质,并不得挪做它用,防止受到病毒或者恶意代码的破坏。四是电子资料应定期进行备份。五是当系统改造、扩建、升级需修改配置文件时,应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修改前后应进行备份,保管好电子资料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日常维护非常重要。六是要求厂家开发配置文件自动比对分析软件。 3.4 加大巡视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加大巡视管理 对智能变电站的巡视管理,主要涵盖下述几方面的工作:第一,首先要求运维人员进行日常的巡视管理。智能变电站设备采用众多的智能设备,而智能设备需要较高的使用条件,自然状态下无法满足运行需求,作为运维人员,日常巡视先确保自然条件下符合智能设备的运行要求,其次对智能设备的运行进行巡视检查,查看设备的告警报文信息或报警信息等,看是否出现问题。第二,运检人员巡视管理实现联合互动。运维人员技术水平不同,巡视主次不同,不能全面巡视和检查智能设备的性能及工作状态,定期指派运维、检修人员一同巡视,根据专业的不同,全方位重点排查、巡视各智能设备。第三,对设备厂家定期回访管理。智能设备在一段时间运行结束后,交由设备供应厂家开展回访式的巡视,针对投入运行中智能设备的运行,相关单位要提出设备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及出现的问题,逐一登记,分析存在的问题,完善产品。此外,维护智能站时,要强化巡视智能二次设备,尤其重视维护智能组件,保证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能够稳定运行,结合运行实际,要搞好智能组件的以下几种维护工作:检查后台机保护功能装置、出口的压板投退状态,电流、有功、无功的数值;检查室外智能终端箱的密封性、箱内温湿度;检查智能终端、自动装置、保护装置等的指示灯和通信状态;检查光纤接头的连接,光纤的完整性。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 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1 - 1.1.1 概况............................................... - 1 - 1.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 1 - 第二章变电站的负荷计算和无功率补偿计算......................... - 3 - 2.1 负荷计算................................................ - 3 - 2.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5 - 2.4变电所安装位置........................................... - 6 - 第三章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 7 - 3.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 7 - 3.2 常用的主接线............................................ - 7 - 3.3工厂变电所主要接线方案选择............................... - 9 -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 11 - 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11 -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 15 - 5.2变电所一次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1高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2低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9 - 5.3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及校验................................ - 20 - 5.3.1导线选择的原则.................................... - 21 - 5.3.2变电所导线的选择.................................. - 21 - 第六章变电所继电保护.......................................... - 24 - 6.1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 - 24 -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下面就从机械、电气和金属结构三个方面阐述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机械传动方面的常见故障 1、制动器刹车不灵、制动力矩小,起升机构发生溜钩现象;在运行机构中发生溜车现象。其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叙述于后: (1) 制动轮表面有油污、摩擦系数减小导致制动力矩减小故刹不住车。可用煤油或汽油将表面油污清洗干净即可解决。 (2) 制动瓦衬磨损严重、铆钉裸露,制动时铆钉与制动轮表面接触,不但降低制动力矩刹不住车而且又拉伤制动轮表面,危害较大。更换制动瓦衬即可。 (3) 主弹簧调整不当、张力小而导致制动力矩减小、刹不住车而产生溜车或溜钩现象。重新调整制动器使其主弹簧张力增大。 (4) 主弹簧疲劳、材料老化或产生裂纹、无弹力、张力显著减小而刹不住车。应更换新弹簧并调整之。 (5) 制动器安装不当、其制动架与制动轮不同心或偏斜而导致溜钩或溜车现象。通常先把制动器闸架地脚螺栓松开,然后将制动器调紧,使闸瓦抱紧制动轮,这时再将悬浮的制动器闸架底部间隙填实,然后再紧固地脚固定螺栓,即可达到二者同心。 (6) 电磁铁冲程调整不当或长行程制动电磁铁水平杆下面有支承物,导致刹不住车。通常重新调整磁铁冲程或去掉支承物即可解决。 (7)液压推动器的叶轮转动不灵活,导致刹车力矩减小。调整叶轮消除卡塞阻力,使叶轮转动滑块即可解决。 2、制动器打不开。导致制动器打不开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主弹簧张力过大、电磁铁磁拉力小于主弹簧的张力,故打不开闸,重新

调整制动器,使主弹簧张力减小即可。 (2) 制动器杠杆传动系统有卡住现象,松闸力在传递中受阻,故打不开闸。检查传动系统,消除卡塞现象即可解决。 (3) 制动器制动螺杆弯曲,螺杆头顶碰不到磁铁动铁芯,故无法推开制动闸瓦。拆开制动器,取下螺杆将其调直或更换螺杆即可。 (4) 制动瓦衬胶粘在有污垢的制动轮工作面上。 消除制动轮表面上的污垢即可解决。 (5) 电磁铁线圈被烧毁或其接线折断、制动电磁铁无磁拉力所致。 更换制动线圈或接通线圈接线即可。 (6) 液压推动器的叶轮卡住。 消除叶轮卡塞故障即可。 (7) 线路电压降过大,导致制动电磁铁线圈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80%、磁铁磁拉力小于主弹簧的张力,故打不开闸。 消除电压降和原因,恢复正常电压值即可解决。 3、制动器工作时,制动瓦衬发热,“冒烟”,并有烧焦味道产生,瓦衬迅速磨损。 (1) 制动瓦衬与制动轮间的间隙调整不当、间隙过小、工作时瓦衬始终接触制动轮工作面而摩擦生热所致。 重新调整瓦衬与制动轮间的间隙,使其均匀且在工作时完全脱开,不与制动轮接触。 (2) 短行程制动器的副弹簧失效,推不开制动闸瓦,使闸瓦始终贴于制动轮表面上工作,长期摩擦生热所致。 更换副弹簧且重新调整制动器。 (3) 制动器闸架与制动轮不同心,制动瓦边缘与制动轮工作面脱不开而摩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