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学题库

生态学题库

生态学题库
生态学题库

绪论(0)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3、尺度:是指生态现象或生态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二、单项选择题

1、最早给出“生态学”定义的是(B)。

A.奥德姆B.海克尔C.达尔文D.高斯

2、在诸生态因子中 B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

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C 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 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

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

A.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5、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

A.实验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行为生态学D.草原生态学

三、多项选择题

1、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包括(ABCD)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2、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ABC)

A.野外B.实验C.理论

四、填空题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普通生态学通常包括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研究层次

3、理论生态学按照生物类别可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4、坦斯利于1935年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分野外、实验和理论的3类

6、生态学的定义是由 Haeckel 于 1866 年提出来的。

五、简要回答

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六、论述题

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

(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2)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

(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2、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1)整体观和综合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观点。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

(2)层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论是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而且这种层次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

(3)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1-3)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3.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5.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6.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7.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8.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化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9.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10.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11.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

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12.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

的趋势。

13.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即生物的生长发

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

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14.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K=N(T-C) (式中K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时间,T为平均温度,C为发育阈

温度)

15.土壤质地:土粒按直径大小分为粗砂、细粒、粉砂和粘粒,

不同大小土粒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16.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的数量和大小

以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等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

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2、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3、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

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稳定因子 D.非密度制约因子

4、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5、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6、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7、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8、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

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

9、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

件组合状况为(D)。

A.高温、高湿 B.中温、高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10、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

殊适应产生(A)。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11、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

12、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

A.红光 B.紫光 C.绿光 D.兰紫光

13、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14、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15、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16、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

A.大豆 B.玉米 C.冬小麦 D.水稻

17、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

A.冬小麦 B.甜菜 C.萝卜 D.水稻

18、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C为(D)。

A.平均温度 B.发育的时间 C.有效积温 D.发育起点温度

19、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20、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

A.有利 B.不利 C.一样 D.不确定

21、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李比希定律 D.谢尔福德定律

2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23、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24、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25、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

A.粘土B.砂土 C.壤土D.黄土

26、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

A.团粒结构 B.片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柱状结构

27、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28、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B)。A.菌根B.根瘤 C.菌丝D.子实体

29、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30.下列哪一生态因子可归入生物因子(A)。

A.人为因子 B.土壤因子 C.地形因子 D.气候因子

31.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对生态因子及其强度有不同的需求,这是指生态因子的(A)。

32.最小因子法则是由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 B )。A.Tansley B.Liebig C.Haeckel D.Shelford

33.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所诱发的生物生理补偿变化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这种补偿变化称为(B)。

A.实验驯化 B.气候驯化 C.人工驯化 D.休眠

33.在光谱中,380--760nm波长范围的光属于( C )。

A.紫外光 B.红外光 C.可见光 D.蓝光

34.昆虫的休眠和滞育主要与下列哪一生态因子有关( D )。A.温度 B.食物 C.湿度 D.光

35.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这个规律称为( B )。

A.Allen规律 B.Bergman规律

C.Logistic增长 D.Titman模型

36.动物在低温环境中降低身体终端的温度,这种适应是(A )。A.生理适应 B.行为适应 C.形态适应 D.对高温的适应

37.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 B )。

A.最低温度 B.最低有效温度 C.温度下限 D.温度上限

38.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在( C )。

A.90%以上 B.50-70% C.60-80% D.80%以上

39.植物每生产1 g干物质约需水量为( C ),但不同植物类型需水量是不同的。

A.349g B.200-300 g C.300-600 g D.600-800 g

40.海洋生活的低渗动物具有发达的排泄器官,其功能是( C )。

A.排出水分 B.获取水分 C.排出溶质 D.获取溶质

41.从赤道到两极,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 A )。

A.减弱 B.增强 C.不变 D.略增强

42.适合在强光照环境中生活的植物称为( C )。

A.湿生植物 B.中生植物 C.阳生植物 D.阴生植物

43.( C )是水生动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A.水温 B.光照 C.溶氧 D.盐度

44.(A )往往是动物适应不良环境条件的第一性手段。

A.行为适应 B.生理适应 C.滞育 D.休眠

45.对生物起着直接影响的邻近环境称为( D )。

A.地区环境 B.生物圈 C.大环境 D.小环境

46 环境因子中对植物有作用的因子是(A)。

A 生态因子

B 环境

C 主导因子

D 限制因子

47每种植物的生态幅影响该种植物的(C)。

A 生物量

B 生长速度

C 分布范围

D 发育程度

48(C)在某些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A 光照强度

B 光周期

C 低温

D 昼夜变温

三、填空题

1.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2.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3.生理有效辐射中,红光和蓝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

4.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

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5.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是从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

6.如果土壤中的氮可维持 250kg 的生物产量,钾可维持 350kg 的产量,磷可维持 500kg 的产量,而实际产量只有 250kg ;如果多施 1 倍的氮,产量将停留在 350kg ,因为此时产量为钾所限制。这种现象可以用生态学上的Liebig最小因子

定律进行解释。

7.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方式包括行为适应、形态适

应、生理适应。

8.生物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生物为主体,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人类为主体。

9.生物的大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10.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11.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

1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包括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3.生物为保持内稳态发展了很多复杂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的适应。

14.可见光是电磁波,其主要波长范围在 380-760 nm。15.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可分为冻害和冷害。

16.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生物学零度。

17.陆生植物随生长环境的水分状态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18.陆生动物主要通过形态结构适应、行为适应和生理适应减少失水。

19.根据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盐土植物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和不透盐植物。

20.地球上光照强度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增加而逐渐减弱。

21.根据土壤质地可把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其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都不一样

四、判断题

1.在生态学中,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是同一概念,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2.人为因子属于特殊的生物因子,它的提出是为了强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作用。(√)

3生态因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的特点。(√)

4.广适性生物属狭生态幅物种,狭适性生物属广生态幅物种。(×)

5.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曲线是固定不变的,即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是一定的。(×)

7.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能根据环境条件进行小的调整。(√)

8.内稳态生物能控制体内环境的稳定,所以完全能摆脱环境条件的限制。(×)

9.紫外光因其波长短而能产生大量的热,地表热量基本上都是由紫外光产生的。(×)

10.光饱和点是指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11.高温可使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加强。(√)

12.在适宜温度区内,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13.Allen规律是指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14.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和盐的浓度是植物对高温环境的生理适应。(×)

15.植物各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17.不同植物生产1g干物质所需的水量(即需水量)是一样的。(×)

20.陆生动物获得水分的方式有食物、代谢水和直接饮水。(√)

22.一般情况下,光照强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温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

23.日照长度是指白昼的持续时数或太阳的可照时数。(√)

24、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与周围物理环境的关系。(×)

25、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五、问答题

1、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的类型都有哪些?

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被人类破坏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3、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其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4、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5、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理论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6、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7、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1)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是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此外,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

(2)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很多植物叶子会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呈现出日变化和年周期变化。植物种间对光强表现出适应性差异,可分为阳地种和阴地产生了遗传的适应性变化。

(3)日照长度的变化使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律;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8、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一般说来,生物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

温度对生物的生态意义还在于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改变,如引起湿度、降水、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和行为的改变等,这是温度对生物的间接影响。

9、简述高温对植物或动物的影响及对植物或动物对高温的适应。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与对动物的影响有不同的表现。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有:

(1)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有机物的合成和利用失调。

(2)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

(3)加速生长发育,减少物质和能量的积累。

(4)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

植物对高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形态和生理两方面。

(1)形态方面:体表有蜜绒毛和鳞片。植物体表呈浅色,叶片革质发亮。改变叶片方向减少光的吸收面。树干和根有厚的木栓层。

(2)生理方面: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盐或糖的含量,增强蒸腾作用。

高温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是:

(1)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2)造成缺氧;

(3)排泄功能失调;

(4)神经系统麻痹。

动物对高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生理、形态和行为三方面。

(1)生理方面是适当放松恒温性。

(2)形态方面如骆驼的厚体毛等。

(3)行为方面是躲避高温等。

10、试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活动。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动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水量对植物的生长也有最高、最适和最低3个基点。低于最低点,植物萎蔫,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只有处于最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在水分不足时,可以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

(3)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水分状况作为一种主要的环境因素通常是以降水、空气湿度和生物体内外水环境三种方式对生物施加影响,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降水是决定地球上水分状况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降水量的多少与温度状况成为生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3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3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及干旱荒漠区。

11、试述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陆生植物又可分为湿生植物、旱生植物和中生植物3种类型。

(1)湿生植物还可分为阴性湿生植物和阳性湿生植物两个亚类。阴性湿生植物根系不发达,叶片极薄,海绵组织发达,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防止蒸腾、调节水分平衡的能力差。阳性湿生植物一方面叶片有角质层等防止蒸腾的各种适应,另一方面为适应潮湿土壤而根系不发达,没有根毛,根部有通气组织和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以保证根部取得氧气。

(2)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一方面是增加水分摄取,如发达的根系;另一方面是减少水分丢失:如植物叶面积很小,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等。有的旱生植物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还有一类植物是从生理上去适应。

(3)中生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介于旱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之间,具有一套完整的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和功能。

12、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哪些?

(1)水生植物有三类:①沉水植物;②浮水植物;③挺水植物。(2)陆生植物有三类:①湿生植物;②中生植物;③旱生植物。

13、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水生植物在水体环境中形成了与陆生植物具有很大不同的特征:一是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二是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14.植物如何通过形态和生理途径来适应干旱?

在形态上,根系比较发达,以利于吸收更多的水分,叶面积比较小,有的叶片呈刺状,气孔下陷,叶表角质层较厚或有绒毛,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有的植物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在生理上,含糖量高,细胞液浓度高,原生质渗透压高,使植物根系能够从干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15、简述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紧实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都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水和保持良好的肥力状况。土壤结构可分为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等类型。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

土壤水分有利于矿物质养分的分解、溶解和转化,有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与合成,增加了土壤养分,有利于植物吸收。土壤水分的过多或过少,对植物、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均不利。土壤水分影响土壤动物的生存与分布。

土壤通气程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进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

土壤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土温直接影响种子萌发和扎根出苗,土温影响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性能,土温影响矿物盐类的溶解、土壤气体交换、水分蒸发、土壤微生物活动及有机质的分解,而间接影响植物生长。土温的变化,导致土壤动物产生行为的适应变化。

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决定着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而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及其配合状况又对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16、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

土壤有机质虽然含量少,但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保水、供水、通气、保温也有重要作用。

植物所需的元素均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土壤的无机元素对动物的生长和数量也有影响。17、空气主要组成成分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氮是一切生命结构的原料。大气成分中氮气的含量非常丰富,但绿色植物一般不能够直接利用,必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固氮的途径一是高能固氮;二是工业固氮;三是生物固氮。氧气是动植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物质,绝大多数动物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增加。对于动物来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影响动物的呼吸代谢。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4-7)

一、名词解释

1、种群: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同种个体组成的个体群称为种群。

2、生态位:是指物种所占有的物理空间,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对温度,湿度,光照,养分,土壤等环境资源条件的适应或利用范围的综合。

3、生命表:把观测到的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的存活和死亡数编制成表,称为生命表。

4、种群分布格局: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方式或配臵特点,称为分布格局。

5、异株克生现象:一种植物将其次生代谢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这些化学物质能抑制其它植物发芽或生长的现象,称为异株克生。

6、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容积中种群的个体数目。

7、存活曲线:依据生命表中种群在不同年龄的存活数绘制的曲线称为存活曲线。

8、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与初始个体总数之比。

9、种群年龄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用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在整个种群个体总数中所占百分比表示。

10、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两者相互有利,甚到达到彼此相互依赖的程度,这种现象称为互利共生。

11、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12、生态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二、单项选择题

1、种群指数增长方程中,当r﹥0时,种群个体数量(3 )。(1)减少(2)稳定(3)增加(4)全部死亡

2、逻辑斯蒂克方程中,当1= N/K时,种群( 2 )。

(1)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

(2)种群增长速度趋于零,

(3)增种群增长的数量已接近极限,

(4)种群数量不变。

3、在幼年时期个体死亡率很高,以后死亡率较低且稳定,一般( 1 )的存活曲线属于这一类型。

(1)阳性树种。(2)耐阴树种。(3)草本植物。(4)中性树种。

4、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由同种个体集合,称为(3 )。

(1)群落。(2)林分。(3)种群。(4)林型。

5、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 3 )。(1)随和分布。(2)均匀分布。(3)集群分布。(4)泊松分布。

6、两个不同物种之间共生,对一方有益,但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称为( 4 )。

(1)寄生。(2)附生。(3)互利共生。(4)偏利共生。

7、在逻辑斯蒂克方程中,参数K值的含义是( 1 )。

(1)表示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个体数量的最大值。

(2)表示种群增长速度的一个参数。

(3)表示种群在初始态下的数量。

(4)表示可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时间”。

8、高斯假说是反映两种之间( 1 )的一种现象。

(1)相互竞争。(2)互利共生。(3)寄生。(4)偏害作用。

三、多项选择

1、影响种群个体的分布格局的因素有(1 )( 1 )( 4 )()()。

(1)种群特征。(2)种群关系。

(3)种群中个体的寿命。(4)环境条件。

(5)种群性比。

2、单种种群增长的动态的模型主要有(1 )( 2 )()()()。

(1)指数增长。(2)“S”型增长。

(3)抛物线型增长。(4)直线型增长。(5)曲线型增长。

3、植物种间竞争的剧烈程度与物种的下列特性有关( 1 )(2 )( 3 )(4 )()。

(1)生态习性。(2)生活型。

(3)生态幅度。(4)生态位。(5)生态寿命。

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1 )( 2 )(4 )(5 )()。(1)环境条件。(2)种内和种间关系。

(3)种群分布格局类型。(4)种群繁殖特性。(5)种群年龄结构。

四、填空题

1、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2、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方式或配臵特点,称为种群分布格局。

3、人工群落中,种群个体的分布格局一般为均匀分布。

4、两个不同物种之间共生,对一方有益,但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称为偏利共生。

5、在逻辑斯蒂克方程中,K称为环境容纳量。

6、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可以分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三种类型。

7、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繁殖只是受生理因素决定的出生率,称为

理想出生率。

8、在种群生态中,依据种群在分布区最适生长的空间来计算的密度,称为生态密度。

9、种群年龄结构可以是同龄结构或异龄结构结构。

10、生命表包括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五、简答题

1、种群年龄结构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增长型;年幼个体数多,老年个体少。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2)稳定型: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分布比较均匀,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衰退型: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相对较多,种群数量趋于减少。

2、K—对策和r—对策各有哪些特点?

1)r—选择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2)K—选择特征: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

3、种群个体空间分布格局有哪几种类型:

1)随机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完全和机遇符合,或者说每个个体的表现都有同等的机遇,任何一个个体出现与其它个体是否存在无关。

2)均匀分布:种群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均匀距离。3)集群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4、逻辑斯蒂克方程中修正项(1-N/K)的生物学含义是:

方程中修正项用于描述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速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其生物学含义就是指种群可利用的最大容纳量中,还“剩余”的可供种群继续增长利用的空间,即“剩余空间”。

5、一般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A型:种群在开始时只有个别死亡,大多数个体能达到生理寿命。

2)B型:种群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死亡率基本稳定,即各个年龄的死亡基本相同。

3)C型:在幼年时期死亡率很高,以后死亡率较低且稳定。

6、何谓竞争排斥原理:

具有相似环境要求的两个物种,为争取有限的食物、空间等环境资源,大多不能长期共存,除非环境改变了竞争的平衡,或是两个物种发生生态分离,否则两者之间的生存竞争迟早导致竞争能力差的物种死亡,即被另一物种取代,这种现象称为竞争排斥原理。

六、论述题

1、试述逻辑斯蒂克方程的应用条件与局限性

逻辑斯蒂克方程在数学上简单,明确。模型中的两个参数r和k都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这一模型基本上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种群增长的最一般的规律,它的现实性十分明显。但是自然中界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该模型也有一定的应用条件与局限性,亦即应用的前提条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描述的是世代重叠的单个种群的增长动态过程,没有考虑与其它生物种群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等关

系。

(2)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称为环境容纳量或负荷量,用k表示,在实践中k值往往较难

确定。

(3)所有各个个体在其繁殖潜力上是均等的,即假定在所有的时间内种群均有相同比例的个体处于繁殖状

态。实际上,未成熟个体和成熟个体在繁殖上的贡

献相差甚大,即使是成熟的个体在繁殖上也有差异。

(4)具有稳定的年龄结构组配。

(5)繁殖能力维持恒定,不受气候和其它环境条件变化

莫测干扰,即r是常数。

(6)密度对种群增长的抑制是即时的,无时间滞后效应。

(7)环境阻力是种群密度的线性函数,即种群增长随密度增加阻力逐渐地按比例下降。

在现实中种群的增长过程要比逻辑斯蒂克增长复杂得多,由于种群内、种间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条

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种群的年龄结构、繁殖能

力、环境空间容量等都在发生变化。此外,人为干扰和自

然灾害等因素对种群的动态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2、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了解种群间相互作用在农林业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

(1)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竞争、偏害作用、寄生、偏利作用、互利共生以及中性作用等六种。

(2)了解种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在林业生态实践中具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营造混交林和复层林时一定要选择在生态习性,生活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树种进行混交,例如:阳性与耐荫树种,浅根性与深根性树种进行混交,避免树种间的剧烈竞争。据研究榆属与栎树,白桦与松树,是相互抑制的,不能栽植在一起。在进行农林复合经营时,利用茶树喜欢一定的遮荫的特点,进行松茶间作,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收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由于异株克生作用,胡桃树周围不能种蕃茄,马铃薯;苹果旁不能栽玉米等。在营林工作中,对于天然更新起来的次生林,进入郁闭阶段后,要及时进行透光调整林分组成,解决种间竞争的矛盾。

3、论述种群调节理论:

(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生物种群主要是受对种群增长有利的气候的短暂所限制。因此,种群从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增殖到环境容纳量所允许的数量水平,不会产生食物竞争。

(2)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内源性种群调节理论,自动调节学派按其强调点不同又可分为行为调节学说、内分泌调节学说和遗传调节学说。

行为调节学说: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社群等级、领域性等行为是传递有关种群数量的信息,特别是关于资源与种群数量关系的信息。通过这两种社群行为可把动物消耗于竞争食物、空间和繁殖权利的能量减到最少,使食物供应和繁殖场所等在种群内得到合理分配,并限制了环境中动物的数量,使资源不至于消耗殆尽。当种群密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领域的占领者要产生抵抗,不让新个体进来。

内分泌调节学说: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经受的社群压力增加,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影响了脑垂体和肾上腺的功能,使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这就是种群内分泌调节的主要机制。该学说主要适用于兽类,对其他动物类群是否适用尚不清楚。

遗传调节学说:当种群密度增加,死亡率降低时,自然选择压力比较松弛,结果种群内变异性增加,许多遗传型较差的个体存活下来。当条件回到正常的时候,这些低质个体由于自然选择压力增加而被淘汰,于是降低了种群内部的变异性。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8-9)

一、名词解释

1.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

控制作用的物种。

2.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

3.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

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4.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5.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

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6.演替系列:在同一地段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所经历的顺序出

现的群落系列称为演替系列。

7.顶极群落:演替系列的最后阶段的群落,是演替系列中的

一个阶段。

8.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

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

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

个体群的称为生态型。

9.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

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

10.建群种:在群落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大的种称为建群种,一

般优势层的优势种为建群种。

11.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

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

12.次生裸地: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植物的种子或其

他繁殖体的地段。

二、选择题

1.在北半球从赤道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D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2.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

D 。

A.物种数量 B.物种生物量3.在我国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主要以下列哪种生活型的植物为主 D 。

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4.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 C 。

A.苔原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5.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见标志是 A 。 A.群落外貌 B.群落水平结构

C.生态位 D.群落垂直结构

6.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 D 。

A.草本群落 B.苔藓群落

C.大型真菌群落 D.地衣群落

7.群丛是植物 B 分类的基本单位,相当于植物分类中的种。

A.种群 B.群落

C.物种 D.生态系统

8.下列四个图中(R代表物种丰富度,EG代表环境梯度),支持群落属性的个体论的是 C 。

9.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在 B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10.植物在新地点上能 D 是植物定居成功的标志。A.植株生长 B.植株开花 C.长出新根 D.繁殖

11.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 C 。

A.种群 B.群落 C.群丛 D.群系

12.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D 。

A.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13.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 A 。

A.气候顶极 B.偏途顶极

C.土壤顶极 D.地形顶极

14.当谈到某森林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时,这里指的是 A 。

A.群落的垂直成层性

B.群落的水平成层

C.群落的垂直地带分布

D.群落的镶嵌

15. C 对策者通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系列。

A.r-K连续体B.K-选择者

C. r-选择者D.S-选择者

三、填空题

1.陆地生物群落具有_经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和_垂直地

2.假定计算银杏比叶面积的值为138.0,则其单位为_cm2/g 3.群落调查常见的方法有_样方法、点-象限法_和_样线接触法_等。

4.自然保护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生态岛",因此,生物

地理学理论对保护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5.生物群落的结构分为_垂直_和_水平_两个方面。

6.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__植物繁殖体的迁移与散布_。7.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__地衣群落____。

8.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在它的__成层性____。9.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表现在它的__镶嵌性____。10.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气候顶极。

四、判断题

1.生物表现出相同外部形态结构适应特征是长期生活在同一生境的结果。(×)

2.生物群落是同种生物个体的组合。( × )

3.高位芽植物是植物划分生长型的术语 ( × )

4.乔木是表示植物生活型的术语( × )

5.生物群落是生物偶然的组合(×)

6.生物群落最终的演替系列称先锋群落。(×)

7.手持气象站是测定群落内光照强度的一种仪器(×)8.便携式照度计是测定群落内光照强度的一种仪器 ( √ ) 9.群落命名的依据是生活型(×)

10.群落内植物和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五、简答题

1.空间异质性是怎样影响群落结构的?

答:空间异质性可以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多的生境,所以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群落结构更加复杂。空间异质性包括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和生物环境空间异质性,两种空间异质性都会影响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如,在土壤和地形变化频繁的地段,群落含有更多的植物种,生物多样性越高。在群落中植物层次多,各层次具更茂密的枝叶则取食高度多样性高。

2.在什么情况下植物群落发生演替?

①新植物繁殖体迁入并定居。

②群落内部环境发生变化。

③原来的种内和种间关系改变。

④外界环境条件变化。

⑤人类的活动。

3.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会经历哪些阶段?

答: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典型的旱生演替系列,包括以下演替阶段:

①地衣植物群落阶段:地衣在裸岩定居,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加上物理、化学定居风化作用,使岩石风化,加上地衣残体积累少量有机物质;

②苔藓植物群落阶段:依靠地衣植物较长时间的生活,形成的少量土壤,苔藓植物定居,苔藓植物的较大个体加速了土壤的形成过程;

③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积累到一定量后,耐旱的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定居,种子植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更加强烈,小气候和群落环境逐步形成,土壤加厚,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④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发展到一定阶段,木本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以灌木为优势的群落;

⑤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发展到一定时期,为乔木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乔木植物开始定居,并逐步发展成乔木占优势的群落;随着演替的进行,最终形成区域的地带性植被(顶极群落)

4.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

答: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

(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

二者的不同点:

(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

(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

六、论述题

1.论述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要点:

(1)生物群落的性质是由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的对环境的适应性所决定的,在任何情况下,生物群落都不能单独存在,它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2)不同的环境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生物群落。例如由于温度的影响,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

(3)群落的存在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植物群落对气候和土壤的影响。

2.论述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答:群落具有7个方面的特征。

①一是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一个群落中种类组成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其他种类并不能随意进入群落。

②二是群落的组成种类间具有一定的种间关系。群落不是由任意种类组合而成的,种类之间具有一些相互制约,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的关系。当一种生物受到影响数量变动后,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出现变动。

③三是形成特有的群落内部环境。群落对环境有一定的改造作用,群落内部的物理环境因子在质和量及变化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群落外。

④四是具有一定的结构表现。各类群落具有其特有的群落外貌、垂直和水平结构表现。

⑤五是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有季节动态、年际动态,发育和演替等动态变化。群落的稳定是相对的。

⑥六是各种群落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一种群落只分布在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中,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地带性植被类型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⑦七是群落具有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的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不具明显的边界,相邻的群落间是连续变化的。

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学(10-14)

一、名词解释

1.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

状结构。

2.食物网: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

3.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个位臵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4.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

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

体。

5.同化效率: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

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的能量比例。

6.生产效率:形成新生物量的生产能量占同化量的百分比。

7.生态效率(林德曼效率):N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占N+1营养

级获得的能量之比。

8.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9.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

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

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

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10.生物量: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11.现存量:在调查的时间内,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

12.产量:生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生物量。

13.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

质的量。

14.总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包括生产者呼吸消

耗掉的有机物质在内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15.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

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16.群落净生产力:单位时间和空间内,生产者被消耗者消耗

后,积累的有机物质的量。

17.流通率:物质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移动

量。

18.生物学的放大作用:又叫食物链的浓集作用,在生物体内,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

不断升高的现象。

19.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

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

及相应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

20.自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大

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则属于自养生态系统。

21.异养生态系统:现成有机物质的输入构成该系统能量的主

流则是异养生态系统。

22.植被:是指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体。

23.植被分布的经向地带性:是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

植被分布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发生更替的一种植被分布格

式。

24.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植被分布沿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

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

1、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属于( B )。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

2、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D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3、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 C )。

A.苔原B.热带雨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4、海南岛、杭州和大兴安岭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 C )。

A 雨林、黄山松和落叶林

B 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和落叶林

5、在北半球从赤道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D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6、我国东部和南部为森林分布区,向西北依次出现了草原区和

荒漠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哪一个生态因子所致(C)

A 光

B 湿

C 水

D 土壤

7、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科之一是(D)

A 冬青科

B 松科

C 大戟科

D 壳斗科

8、热带雨林的分层结构(B)

A 明显

B 不明显

C 不定

9、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 D.高位芽达90%以上

10、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11、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B.亚热带 C.温带D.寒带

12、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D)。

A.雨林 B.季雨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分类单位是(BC)。

A 种群 B植被型C 群丛 D 群系

2、对植被分布影响最大的一组生态因子是(AD)

A 水分 B温度 C 地形 D 土壤

四、简要回答

1、试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水分和温度及其相互配合构成的水热条件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水热条件的有规律变化,植被的分布也出现地带性规律。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指虽纬度升高,温度降低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寒带荒漠等植被类型;经度地带性指在经度方向,从沿海到内陆,由于水分的变化,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热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带稀树干草原、热带荒漠;垂直地带性指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水分增加,依次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垂直带植被为随海拔增加,出现基带以东、以北的植被类型。

2、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三向地带性”?

"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不同植物群落类群的分布,决定于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结合作用。

地球表面的热量随纬度位臵而变化,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热量呈带状分布。

水分则随距海洋远近,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特点递变,在经向上不同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

水分和热量的结合,导致了气候按一定的规律的地理性更替,导致植物地理分布的形成:

一方面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合称水平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也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植物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

3、简述热带雨林群落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赤道及其两侧湿润地区。

(2)生境:终年高温多雨。

(3)群落特征:

①种群组成较为丰富;

②群落结构极其复杂;

③乔木具有板状根、裸芽、茎花等特征;

④无明显季相变化。

4、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大,最典型。

(2)生境:亚热带季风季候,夏热冬温,无太明显干燥季节。(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丰富(不及热带雨林);

②群落结构复杂(不及雨林);

③板根,茎花等现象几乎不见;

④优势植物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和木兰科;

⑤无明显季相变化。

5、简述落叶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美大西洋沿岸,西、中欧,亚洲东部。

(2)生境: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北美为温带季风季候,共性是四季分明,冬季较干冷。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较丰富;

②优势树种为壳斗科,槭树科,桦树科,杨柳科;

③群落结构简单;

④季相明显。

6、简述北方针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半球寒温带,贯通欧亚、北美大陆。

(2)生境:气候寒冷、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和,终年湿润。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较贫乏;

②乔木以松属、云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组成;

③群落结构简单;

④不同树种的森林外貌和季相不同。

7、简述热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热带森林与热带荒漠之间。

(2)生境:终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3)群落特征:

①有星散分布的耐旱乔木;

②喜热禾本科植物占优势;

③季相明显;

④大型草食动物和大型肉食动物丰富。

8、简述温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温带大陆内部,荒漠与森林之间。

(2)生境:半干旱、半湿润气温,低温。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贫乏;

②以耐低温、旱生禾本科,豆科为主;

③草本具典型旱生特征;

④季相明显而华丽;

⑤群落结构简单,仅草本层。

9、简述荒漠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极端干旱地副热高压带和大陆中心。

(2)生境:极端干旱。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极其贫乏;

②优势植物是超旱生灌木,肉质旱生植物和短命植物;

③群落结构极其简单,许多地方连一个层次都没有;

④生物量和生产力极低。

10、简述苔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冰洋沿岸。

(2)生境:冬季酷寒且漫长,夏季凉而短促,土壤具永冻层。(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贫乏;

②优势植物是苔藓、地衣和极耐寒小灌木;

③植株低矮;

④生长极其缓慢;

⑤多年生地面芽为主。11、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

(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

12、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概况。

(1)先由绿色植物把太阳光能变成植物体内的生物能(化学能)。(2)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食物网把能量逐级传递下去。(3)能量在每一营养级都有呼吸消耗,而且,上一营养级的能

量也不可能全部转化到下一营养级中,因此,能流越来越细。

13、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

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

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

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

养结构相互协调。

14、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

(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

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

(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

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

(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

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15、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特点?

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

上的最高层次。

⑵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的能力。

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

传递。

⑷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有限。

⑸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16、简述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减少的原因。

答(1)前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被利用;

(2)被利用的营养不能100%被同化;

(3)生物的自身代谢消耗。

17、简述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意义。

(1)碳是构成有机体的重要元素;

(2)人类活动对化石能量的大量使用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18、碳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的过程?

答:(1)生物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

(2)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流;

(3)碳酸盐的沉淀作用。

(4)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

五、问答题

1、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的是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

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当能量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时候,转化率并非百分之百,

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消散于环境中。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

阳发出的光能,被绿色植物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经食物

链再转化为消费者和分解者体内的化学能。在能流过程中,一

部分化学能转变为供生物取食和运动的机械能并进一步以热能

形式散失于环境中。由于能量的转化率不是百分之百,在上一

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转化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因此,

各营养级所能维持的生物量也逐级减少,营养级的个数一般不

超过4~5级。

2、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

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

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延缓经济增长速度,因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国家必须加大社会福利、救济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利用程度,实现持续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生态问题。

4、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

(1)稳态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因而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2)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加以说明: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5、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生命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流动着的物质具有双重作用。首先,物质是储存化学能的运载工具,如果没有能够截取和运载能量的物质,能量就不能沿着食物链逐级流动。其次,物质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还有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6、在生态系统发育的各阶段中,初级生产主要能量参数,即生物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和净初级生产量是如何变化的? 答:生态系统发育的早期,生物量﹑总初级生产量﹑呼吸量和净初级生产量都低。随着生态系统的发育,各能量参数都逐渐增加,到了生态系统的青壮年期,生物量继续增加,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达到最大。当生态系统成熟或演替达到顶极时,生物量最大,呼吸量也最大,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反而最小。随着生态系统的衰老,各能量参数都逐渐减小。

7、概括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

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

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

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1)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群落类型依次更替。

(2)山地带谱的基带就是当地的水平地带性群落。

(3)湿润地区山地带谱类似于当地向高纬的纬度地带性群落系列,如(略)。

(4)干旱地区山地带谱由基带干旱类型向上逐渐过渡为湿润类型,但超过一定高度后,又向寒冷类型变化,如(略)。

第五部分应用生态学(15)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二、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碳最大的储存库是 B 。

A.大气层 B海洋C.岩石圈 D 化石燃料

2、赤潮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C )

A.CO2浓度升高 B.水体温度变化

C.水体富营养化 D.水体重金属污染物

3、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A ) 的浓度增加

A.二氧化碳 B.甲烷 C.氟氧化合物 D.二氧化硫

4、下面哪种环境问题不属于有毒物质污染( D )

A.工业三废 B.农药C.放射性物质D.植被破坏

5、酸雨的形成时由于哪些物质在强光照射下进行光化学氧化作用,并和水汽结合而形成的( B )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6、下面哪种资源属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B )

A.化石燃料 B.生物资源C.金属矿物D.非金属矿物

7、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A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C.长江流域D.珠江地区

8、臭氧层破坏属于( B )。

A.地区性环境问题 B.全球性环境问题

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

9、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C )。

A.湖泊 B.热带雨林 C.农田 D.水库

10、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D )。

A.海洋 B.撂荒地 C.被污染的湖泊 D.养鱼池

11、温室效应指的是(B )。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

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

12、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 A )。

A.气温升高 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

C.海平面上升 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

13、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是( A )。

A.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死后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渔类因缺氧而死亡,使渔业产量减少

B.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鱼类的食物增加,导致渔业产量增加

C.对渔业产量没有影响

D.使渔业产量忽高忽低

14、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 C )。

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

15、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D )。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

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

16、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C )。

A.养鱼塘的分层养殖 B.农田的间作套种

C.海洋的网箱养殖

17、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D )。

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

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

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18、酸雨中含有的酸性化合物是( D )。

A.HCl与H2SO4 B.HNO3与HCl

C.H3PO4与HNO3 D.H2SO4与HNO3

三、多项选择题

1、减少土壤侵蚀的方法有( ABD )

A.进行等高耕作B.覆盖作物(如豆科作物)

C.轮作 D.进行免耕农业

2、农业对生态的影响有( ABCD )

A.控制害虫的后果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土壤侵蚀D.营养物、水和能量利用的影响

四、填空题

1、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 CO2 浓度的增加

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是节能、减排。

3、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阻止UV-B到达地球表面。

4、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

五、简要回答

1、为什么生态恢复时要考虑群落的演替因素?

生态恢复是以群落演替理论为基础,恢复是正向演替,退化就是逆行演替。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首先是先锋物种和顶级树种的迁移、散布和替代。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的地点上能繁殖时,定居才算成功。任何一个裸地上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或是任何一个旧的群落为新的群落所取代,都必然包含有植物的定居过程。其次,群落内部环境变化。由于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引起群落内部环境的改变,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便原来的群落结构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群落内部物种内部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政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群落的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也是群落演替的诱发因素。

生态恢复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群落演替的过程,所以生态恢复必须考虑群落的演替。

2、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

(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

(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

(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3、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方面。

1)全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就是当今科学界,全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或简称全球变化。

2)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是80年代后期较年轻的交叉学科。近年来,日益成为生态学一个新兴研究热点。

六、论述题

1、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更新资源能持续利用,使不可更新资源能长久利用。要彻底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点。

2、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延缓经济增长速度,因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国家必须加大社会福利、救济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利用程度,实现持续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生态问题。

生态学概论实验指导教材

《生态学概论》实验指导 实验一生态因子的综合测定技术 第一部分生态因子测定的若干仪器与使用方法 一、实验内容: 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和pH测定的仪器与使用方法。 二、目的要求: 熟悉生态学生态因子测定的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主要仪器设备: 温度计、湿度计、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 教师先逐一介绍照度计、温湿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等仪器使用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后,学生分成4组练习,熟悉各仪器的使用和观测方法。 照度计:测定太阳辐射强度(单位为lx, u mol m-2 s-1)一般采用照度计(国产有ST80A 型、ZF2型),它是利用光电原理制成的。光电池具有一个氧化层,在光的作用下,从那里放出电子,只要用一个低电阻的电流表把金属膜和金属基部相连接,就会发出一个与光强度成正比的电流。这种电池对300—700nm的光是不是灵敏的,而且具有反应迅速、不需要外接电源等优点。 测定时,在照度计的电池槽内装上电池,把光电头插头插入仪器的插孔,打开开关及探头盖,照度计的显示屏上显示读数,待数字稳定后,把光敏探头置于欲测光源处,便可读数。显示屏的读数分4档,每档相差10倍(单位为lx)。 温、湿度计:温度包括气温和土壤温度。常用的温度测量仪主要有以下三类: (1)玻璃液体温度计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水银温度表,如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等; 另一类是利用有机液体(如酒精)制成的,如最低温度表。玻璃液体温度表用与瞬时测定,灵敏度较高。 空气湿度可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测定。通风干湿温度计分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前者用于测定气温,后者用于测定大气湿度。测定时,在湿球温度计下端的水槽中注满水,在温度计的探头上绑上纱布,把纱布的另一端放进水槽中,然后把温度计置于欲测的地方(注意要置于空气流通处)。由于水分蒸发吸收热量,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将较干球温度计的温度低,从两者的温度差反映出空气的湿度。几分钟后,分别读取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根据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大小及两者的温度差,从温度计后面的表中,便可查出相对湿度的大小。 空气湿度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e) 与该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e m) 的比率(以百分比表示),即: 相对湿度=(e/e m)×100%。 (2)自记温度计 这是利用双金属片热胀冷缩而变形的原理设计而成的温度计,它不但可以记录某个时间的温度,而且可以知道某段时间内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极值(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生态学种间关系实验报告

植物种间关系实验报告 一、目的和意义 种间竞争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inter-specific compet tion 种间竞争是不同种群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在种间竞争中常常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灭。 种间竞争的能力取决于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型和生态幅度等,具有相似生态习性的植物种群,在资源的需求和获取资源的手段上竞争都十分激烈,尤其是密度大的种群更是如此。植物的生长速率、个体大小、抗逆性及营养器官的数目等都会影响到竞争的能力。 二、方法和步骤 (一)种间竞争实验设计: 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按不同比例进行播种,从全部为黑麦草到全部为高羊茅种子,两者的比例分别为::,:,:,:,:。每个实验有6个处理共需5个花盆。每盆共40粒。 二)步骤 ①将土壤充分拌匀,分别装到花盆里,土面稍低于盆口约5cm,放在宿舍阳台(阴面)。 ②按照比例,每盆均匀播种40粒种子,并将每个花盆贴上标签,标明处理和播种日期。将花盆放在室内,定期浇水。 ③种子萌发后,统计发芽率和幼苗成活情况。

④将生长3个月的幼苗进行收获,分盆分种统计并登记分蘖数、生物量(鲜重)、株高。 ⑤将分蘖数、生物量(鲜重)、株高进行统计,取其平均值。用图解法进行分析。 三:结果分析 注:第一组(黑:高=1:1),第二组(黑:高=3:1),第三组(黑:高=1:3)第四组(黑:高=1:0),第五组(黑:高=0:1) 分析:当两种物种的比率相同时,种间竞争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当两物种的比率为3:1时,往往是数量较多一方具有竞争优势;当只有一个物种时,它属于一种自然生长状态。 四、结论和讨论 结论:当两种物种的比率相同时,种间竞争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当

土壤生态学实验指导

土壤生态学 曹志平胡菊编 2007年10月24日 资源环境学院生态系

实验一、培养计数法测定土壤原生动物数量--------------------1 实验二、土壤中线虫的分离方法及杀死固定--------------------4 实验三、土壤螨类的分离------------------------------------6 实验四、氯仿薰蒸浸提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实验一、培养计数法测定土壤原生动物数量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有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两种。直接计数法(direct counting method),顾名思义,就是对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不进行培养,而是取一定量的新鲜土壤,加一定量的水或土壤浸出液,摇匀后即进行镜检,得到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单位重量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个数)。间接记数法主要是培养记数法。鉴于土壤这一特定环境,土壤原生动物种类都能形成胞囊,以渡过土壤干旱环境。风干后土壤原生动物形成的胞囊,用培养的方法诱导脱开胞囊,以推知其种类和数量分布。在培养过程中一切器皿、培养基均经高压灭菌,接种时也应避免尘埃落入,以确保培养不受污染。本实验主要采用Singh(1995)和Stout(1962)的“3级10倍”环式稀释法。 仪器、设备和材料 烘箱、培养箱、灭菌锅、培养箱、镊子、玻璃环、三角瓶、烧杯等。 方法与步骤 1土样采集 土壤原生动物很难直接从土壤、水体中采集,要通过室内培养。土壤原生动物在土壤环境干旱时,都能形成胞囊,以等待土壤水分来临后再脱胞囊而活动。所以土壤原生动物的采集,实际上是采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培养而取得标本。 由于原生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在一个采样区内,需采集10个采样点。用圆形采样器取土样,把土样放入铝盒带回室内。在培养之前,需测定土样含水量。 2 稀释土样 2克风干土样(如有条件,也可以直接用湿土)加18毫升无菌水,充分振荡,可用超声波仪粉碎土壤,使之与水充分混合,这时的稀释度为10;然后用定量吸管吸取2毫升102的土壤悬浮液,加入18毫升无菌水,充分摇匀,此时稀释度为103。依此法逐级稀释,即可得到103、104、105、106……的稀释液。根据原生动物的丰富度选择土壤的稀释度,但每一定量土样均要选择连续的3个稀释度,,即“3级10倍”之意(图1)。 3培养基制备 0.5克氯化钠加1.2克琼脂加98毫升蒸馏水(如用量较多,可按此比例增加),搅拌后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灭菌,然后趁热到入培养皿,在凝固之前插入5个内径为1.8厘米、高为0.6厘米的玻璃环。每个土样需6个培养皿30个玻璃环。 4接种、培养和镜检 取其中的连续3级悬浮液,摇匀后每级稀释液各取1ml接种于各自的玻璃杯内,即1、2号培养皿的10个玻璃杯内各滴入1ml第一级稀释液,同样3、4号和5、6号培养皿的10个玻璃杯内分别滴入第二级和第三级稀释液(第一、二、三级稀释液的稀释度是多少,则取决于研究的土壤中原生动物数目的多寡,如采用104-106稀释度系列,则第一级稀释液为104,第二级为105,第三级为106),置于光照培养箱25℃以下培养(图1)。分别在第4、7、11天时在低倍镜下观察每个环中有无原生动物,按肉足虫、鞭毛虫、纤毛虫分别记录。低倍镜下可分清此三大类,但无法鉴定种类。可在实验结束时,再吸出在高倍镜或油镜下鉴定种类。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六套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格式.整理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 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 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评分标准: (1)英文需翻译成规范的中文名词,不能正确给出的扣1分; (2)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义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 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 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优质.参考.资料

生态学实验指导汇总

实验一鱼类对温度、盐度耐受性的观测 【实验目的】 (1)认识并练习判断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的方法。 (2)认识不同鱼类对温度、盐度等因子的耐受限度和范围不同,这种不同的耐受性与其分布生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加深对Shelford 耐受性定律的理解。 (3)认识影响鱼类耐受能力的因素。 【实验器材】 1、实验动物:鲤鱼(Cyprinus carpio)、鲫鱼(Carassius auratus)等。 2、设备与试剂 光照培养箱、温度计、天平、加热棒、容纳箱、玻璃棒等 【方法与步骤】 1、观察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 (1)建立环境温度梯度(5℃,室温20~25℃,35℃)。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暴露在5℃、室温和35℃下30分钟。观察行为。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观察在该温度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注:将动物放入低温(高温)环境中后,如果动物马上出现死亡,说明温度过低(或过高),应适当提高(降低)2~3℃再观测。同时观察并比较室温条件下各鱼的行为。

(4)将鱼类在高温和低温出现死亡的温度条件下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1中。 表1-1 极端温度下不同鱼类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2 观察不同淡水鱼类对盐度的耐受能力 (1)建立盐度梯度(20‰,30‰,40‰)。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放入20‰,30‰,40‰的盐度环境中,同上观察其行为30分钟。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继续观察在该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4)将鱼类在各盐度条件的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2中。 表1-2鱼类对盐度的耐受性观测结果记录表

(完整word版)土地生态学题库

绪论 一、土地生态学:土地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功能和优化利用的学科。 二、土地生态学基本任务: 1、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 2、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 三、土地生态学基本目的:为土地利用规划、利用工程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四、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土地生态系统 五、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1、土地生态类型 (1) 土地生态分类, 即土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其目的是使复杂多样的土地生态系统 类型得以条理化、系统化(2) 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 2、土地生态评价 主要属于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 重点是土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一般包括: (1)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2)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3、土地生态规划设计 是在土地生态评价基础上开展的土地生态学重要研究内容。土地生态规划属于“总体规划”的性质,有两种情况: ①以土地生态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布局,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②充分考虑土地生态评价结果的同时,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而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规划方案。 4、土地生态整治 对影响和制约土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发挥的各种限制性因素的改造。内容广泛,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治理;盐碱地的治理;风沙地的治理;沼泽地的治理;受污染土地的治理; 中低产田改造;荒山荒地的开发与治理。 5、土地生态管理 土地生态管理主要是通过审查和监督各级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使人类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 合理地利用、改造和保护土地, 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和生产力, 保持土地生态平衡, 获取最优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其重点是:(1) 土地利用结构的监督;(2) 土地肥力及其变化趋势的监督;(3) 土地开发活动的监督;(4) 土地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监督。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一、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它有一定的结构、一定 的边界。但是边界常常又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条件和需要来划定的。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Ⅰ生物环境: 1、生产者又称初级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形式第一 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 2、消费者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 有机物质。它们属于异养生物。 3、分解者,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

普通生态学试题终审稿

普通生态学试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博士考试专业试题-普通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生活型 植物对其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产生的外部表现形式,其形成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产生趋同适应的结果。主要分为五种生活型,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高位芽植物。这五种生活型之间的比例就是一个地区的生活型谱。 2、内稳态机制 答:是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一种机制,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生物的内稳态是有其生理和行为基础的,如动物对体温的控制,即表现出一定的恒温性。 3、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4、meta种群 答:即联种群,当一个大的兴旺的种群因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或其他干扰而破碎成许多孤立的小种群的时候,这些小种群的联合体或总体就是一个联种群。 5、meta种群灭绝风险模型

答:pe: 单位时间的局部灭绝概率 若只有一个种群 p1=1-pe p2=(1-pe)2 若存在两个种群 则p2=1-(p e )(p e )=1-(pe)2 若区域内有x 个种群 则 px=1-(pe)x 结论:多种群能分散灭绝风险,斑块越多,联种群灭绝风险越小 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按种群的年龄(发育阶段)的程序编制的,系统记述了种群的死亡或生存率和生殖率. 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最初用于人寿保险. 对研究人口现象和人口的生命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静态生命表:又称为特定时间生命表,用于世代重叠的生物,在人口调查中也常用,根据某一特定时刻对种群年龄分布频率的取样分析而获得的,反映了某一特定时刻的剖面。 优点: ①容易使我们看出种群的生存、生殖对策; ②可计算内禀增长率rm 和周限增长率λ ③编制较易. 缺点: ①无法分析死亡原因或关键因素 ②也不适用于出生或死亡变动很大的种群. 动态生命表:又称为特定年龄生命表,适用于世代不重叠的生物,是从同时出生或同时孵化的一群个体(同龄群)开始,跟踪观察并记录其死亡过程,直至全部个体死完为止。在记录种群各年龄或各发育阶段死亡

生态学试验设计

第十三章生态学实验设计 生态学测量不仅必须具备足够的精度和准确性,而且应该在一个好的一般性实验设计框架下进行。因为随着野外实验的增加,工作中的困难和陷井也开始出现。 第一节、生态学实验与实验设计 1、生态学实验的3个阶段 ●实验设计 ●实验的实施 ●实验结果分析 2、概念:实验与实验设计 2.1 实验:实验是对一个假设的检验。 2.2 假设:就生态学来讲,假设是对生态格局与过程的一种解释。 2.3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对实验的逻辑结构的描述。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经济、科学地安排实验的一项技术,主要内容是讨论如何合理地安排实验和正确地分析数据,从而尽快获得优化方案。 2.4实验单元: 实验单元是生态学实验设计中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实验材料的最小划分,因而不同的单元可能采取不同的处理,但实验单元不同于研究单元。下列研究实例中实验单元是什么? ●在一个火生态研究中,一块10ha的草地将被火烧,而另一块10ha的草地不加处理。生 态学家将在两块草地中分别测量50个1m2的样方。因此在该实验中,实验单元是? ●在一个植物种植实验中,要在上述两块草地中对50个1m2的小样方随机进行4种施肥处 理(无, N, N+P, N+P+K)。 ●为了检验树木的生长速度是否随海拔而降低,生态学家设计了一项沿海拔高度监测树木 生长的实验。 2.5 重复 重复即指在每一种处理中的实验单元数。实验统计中出现的假重复是指实验测量之间不独立,往往就是没有正确地确定实验单元所至。 2.6 实验指标 一组被测量用来反映实验单元状态特征的等级或定量指标。 2.7 实验因素——对实验指标值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类: ●可控因素:实验研究主要的调查对象; ●标示因素:一般不能轻易改变或选择的因素,即维持环境与使用条件的水平,但不 能选择水平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它们与可控因素交互 作用的关系。包括不同的时间、品种、设备、人员等;

生态学实验

实验一生态因子(光照强度)的综合测定 一、实验内容 1、测定不同种类树木树冠内外光照强度,分析不同盖度大小的树木光照强度的差异性。 2、测定不同群落内外光照强度,分析不同群落光照强度的差异性。 二、目的要求 1、了解测定光照强度的方法,并掌握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通过不同树冠内及不同群落中光照强度的测定,认识植物和光的相互作用。 三、实验仪器设备 1、照度计、钢卷尺、皮卷尺、记录纸等。 2、事先选好被测树木和测试群落。 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1、分组测定不同树冠内光的分布 在校园中选择树冠密实与疏散的树木各一株,分层测定树冠内的光照强度,分层时,层面必须与入射光垂直,同时测定树冠外的光照强度作为对照。每层重复测定6次,结果记入表1中 表1 树冠内外光照强度测定记录表 2、分组测定不同群落中光照强度的分布 选择两个不同的群落类型,在每一群落中随机设置3个样点(如群落上层、中层、下层),水平分层测定光照强度,每层重复4次,结果填入表2中,取平

均值,计算各层的相对光强。 表2 不同群落光照强度测定记录表 五、实验报告及讨论 1、绘制不同树冠内光的削减图,比较它们的异同,并讨论有关树木补偿点的问题。 2、绘制不同群落中的削减曲线,并加以比较分析。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将光电池直接暴露于强光下,以保护其灵敏度。 2、光探头要准确地放置在测定位置,使光电池与入射光垂直。 3、每一次测定量程开关必须遵循从高档到低档的顺序,以免烧坏仪器。当屏幕显示“1”时表示过载,需将量程开关调高一档;当屏幕上的第一位数字为“0”时,需将量程开关调查低一档,以增加精确度。 4、每次用毕,及时关闭电门,以免使电流计受损。 5、温度与湿度会影响仪器的灵敏度,不能把照度计存放在潮湿或温度超过40℃的地方。 6、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显示屏左上角出现“LOBAT”字样时,需要更换电池。

生态学试卷

试卷10份 普通生态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 1.Gaia假说 2.阿伦规律 3.边缘效应 4. 长日照植物 5.初级生产 6. 次生裸地 7.单体生物 8.顶极群落 9.复合种群 10.领域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中写“对”,错误的写“错”。 1.“红皇后效应”就是指寄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2.草原生态系统是大陆上最干旱的生态系统。() 3.赤潮是水体被有颜色的有机物污染的结果() 4.低纬度地区的短波光较多,高纬度地区的长波光较多。() 5.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的典型植被类型被称为显域性植被。() 6.动物的婚配制度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 7.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8. 集合种群是多个物种的集合。() 9.昆虫发育所需要的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 10.群落演替是内部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不定项) 1.2个物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 )。 A 2个种死亡 B 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 C 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 D 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 2.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 D生殖力弱 3.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4.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群集分布 5.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 A 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 生物量高 C 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 E、适于人类居住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欢迎阅读! 生态学实习报告1 实习概况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200x-11-3,晴。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xx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这

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 1、xx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xx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xx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小xx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2、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 (1)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2)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减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的蒸腾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 B: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 、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单选题:

生态学试题全解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生态学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题) A、必答题: 1、群落演替与波动的基本区别与联系 2、简述r对策和k对策的差异及其生态意义 B、选答题: 1、简述光照对植物作用的方式和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类型 2、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及其意义 3、分析种群爆发现象形成的原因 4、种群的最大收获时期一般在什么时候,并解释原因 5、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 6、何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两题,3选2) 1、论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并简要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以及近几年开展的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对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意义 2、目前城市绿化中流行把大树移植到城市,请从生态学角度谈谈你对“大树移植”的看法,并提出城市绿化模式的建议 3、举例说明生物入侵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提出防范对策 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试题 2009北师大环境考研 生态学 一简答 1.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不太记得了) 2.密西希比最小因子定律 3.r-对策和K-对策的主要特征 4.群落交错带的特征 5.简述生物的协同进化 二论述 1.论述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演替的因素 2.简述生态系统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生态学1 1、术语解释 定型行为适应性低体温 有效积温法则population dynamic 似昼夜节律及相漂移shelford”s law 信息素内禀增长能力(Rm) Community 2、简述温带淡水湖泊水温分层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营养物质、漂浮植物密度的关系(10分) 3、简述淡水硬骨鱼与海洋硬骨鱼渗透压适应性调节特征(10分)

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习报告 实习一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及各统计指标的含义 二、工具备品 皮尺、钢卷尺、测绳、枝剪、粉笔、铅笔、标签、方格纸、调查表格、植物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全面踏查和样方法相结合。其基本步骤是: 全面踏查:对所要进行调查的植物被地全面踏查一遍,选定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固定或)临时样地。 样地调查: (1)样地面积:森林:20*20平方米,其中:灌木样方五个,2*2平方米,草本样方五个,1*1平方米 (2)每木调查:具体按测树学方法进行。平均胸径大于8厘米者,2厘米一个径阶;小于8厘米者,1厘米一个径阶。 (3)植被及灌木调查: 植被调查在1*1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下木调查在2*2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乔木调查在实习中绘制树冠投影图。 植物名称:记录植物中名或学名,并采集有关植物标本(实习中只采集野外不能识别的标本。经鉴定后再将植物名称填入,但在鉴定前要填入代号)。由于标本不完整,鉴定有困难时可暂时填入**科或**属的一种。如苔草属的一种。 层次:可根据植物高度划分为几个层次。若一种植物分布在几个层次中,按其分布情况记入分布最多的层次中 层次盖度:即该层次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方面积的百分比。 按植物自然情况进行测定。范围指最低高度到最高高度。如果植物最低为0.3米,最高为1.5米,则记为0.3-1.5米。

多度:指该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地面积的百分比。用德鲁提的多度等级进行分级。 分布:指丛生、片状、稀疏、单株等。 (4)统计及报告: 按测树学统计林木组成和平均胸径。 植被统计频度和多度。 描述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 四、实验数据 表1森林群落类型调查表 一、样地基本概况 标准地面积:20*20 平方米地点名: 调查日期:2015.05.26 海拔:150米 经纬度:坡位:半山腰 坡度:15.2°森林类型:天然林 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林分郁闭度:80% 二、地质、土壤调查 土壤类型:壤土母岩类型:砂岩、砾岩、岩石风化残积土壤厚度:一米以上岩石露头:10% 土壤A层厚度:棕色枯落物厚度:1.5cm 土壤颜色:棕色土壤质地:黄棕壤 土壤侵蚀状况:很少排水状况:良好 三、经营历史与人为活动状况:

生态学实验报告

井冈山大学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 摘要: 关键词: 0前言 1调查方法 1.1 样地选择: 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5月,调查采用样方法。选择井冈山大学校本部医护室侧面湿地松地,植被类型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地形为山地地带,地势较陡,面积约为5×5m2,在设立的样地内进行植物群落学和多样性调查。 1.2 植物资源调查: 乔木层记录植物的种名、株数、高度、胸径、盖度及生长状况;灌木层和草本层记录每种植物的种名、盖度、高度及生长状况等信息(草本不包括野生种类)。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显著度、相对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并进行分析讨论。 1.3 生命表的编制 生命表是表达种群死亡过程的有力工具。通过编制生命表,可获得有关种群存活率、存活曲线、生命期望、世代净增殖率、增长率等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我们依据生物性质划分年龄阶段,作为表中最左边的一列x,观察同一时期出生的同一群生物从出生到死亡各年龄阶段开始时的存活情况,将观测值nx列再x值右边一栏,根据这些值即可算出表中其他栏目数据。p58 1.4 不同类型群落比较研究90 通过对天然次生林群落与人工林群落的对比研究,探寻天然次生林群落与人工林群落在群落组成、结构群落的发展趋势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差异,充分认识自然群落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以及对环境改造作用的重要性。p90 2 数据整理 群落的结构特性及多样性分析85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分析方法 植物群落调查中,必须了解各种群在群落中的数量特征,对物种组成进行数量分析是近代群落分析方法的基础。选用的描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其他数据如

下: 多度:样地内各植物种的个体数。 相对多度:某物种个体数占样地内所有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多度=某物种个体数/所有物种个体数×100% 频度:某物种出现于样方的次数。 相对频度:某物种的频度占所有物种频度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频度=某物种的频度/所有物种的频度之和×100% 显著度:某一物种的胸高(1.3m )断面积之和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相对显著度:某物种的显著度占样地内所有物种显著度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显著度=某物种的显著度/所有物种显著度之和×100% 盖度:某物种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相对盖度:某物种的盖度占样地内所有物种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盖度=某物种的盖度/所有物种盖度之和×100% 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 相对密度:某物种的密度占所有物种密度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密度=某物种的密度/所有物种密度之和×100% 重要值:某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计算公式为:乔木的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 灌木的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物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一个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或均匀度,也反映了一个群落的动态特点和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 本调查采用的多样性指数为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 指数、Shannon-Weiner 指数和Pielou 指数。 物种丰富度指数(S ),即出现在样地中的物种数目,是最简单、最古老的物种多 样性测度方法。 树种优势度即Simpson 指数(D ),是对多样性的反面,即集中性的度量,其集中 性高,即多样性程度低。计算公式为: 树种多样性指数即Shannon-Weiner 指数(H ’):表示多样性的信息度量,用来 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从,它将属于哪个种是不定的该指数的直观意义是:可预测从群落中随机地抽取一个个体物种的不定度,物种的数目越多,个体分布越均匀,此物种的不定度越大。 ∑=-=s i i i P P H 1ln

基础生态学填空题库

基础生态学填空题库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N绪论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2.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提出并定义的。 3.种群生态学是以(种群)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以(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5.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 6.全球生态学是以(生物圈)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 7.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可分为分子一基因—(细胞)一(器官)—个体—(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一—景观一—生物圈。 8.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生态学分化出了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 9.生态学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10.着名生物学家达尔文(Darwin)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对生态学和进化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11.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等大致4个阶段。 12.1798年,马尔萨斯(T.Malthus)发表了《人口论》,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和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13.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植物生态学研究出现了几个着名的学派有:北欧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和(前苏联学派)。

14.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是指(人口)、(环境)、(资源)、(粮食)和(全球性变化)。 15.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的(植物分布学)和波恩大学教授辛柏的(植物地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植物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的诞生。 16.1949年美国( Allee)和(Emerson)合着的、内容广泛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17.国际生物学计划(IBP)、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环境问题的科学委员会SCOPE)、(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是生态学研究的国际化的标志。 生物与环境 1.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划分,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2.(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3.依据生态因子的性质,把生态因子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4.苏联学者蒙恰斯基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后者又可分为(周期性)变动因子和(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普通生态学试题

博士考试专业试题-普通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生活型 植物对其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产生的外部表现形式,其形成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产生趋同适应的结果。主要分为五种生活型,一年生植物、隐芽植 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高位芽植物。这五种生活型之间的比例就是一 个地区的生活型谱。 2、内稳态机制 答:是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一种机制,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生物的内稳态是有其生理和行为基础的,如动物对体温的控制,即表现出一定的恒温性。 3、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 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4、meta种群 答:即联种群,当一个大的兴旺的种群因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或其他干扰而破碎成许多 孤立的小种群的时候,这些小种群的联合体或总体就是一个联种群。 5、meta种群灭绝风险模型 答:pe: 单位时间的局部灭绝概率 若只有一个种群p1=1-pe p2=(1-pe)2 若存在两个种群则p2=1-(p e)(p e)=1-(pe)2 若区域内有x个种群则px=1-(pe)x 结论:多种群能分散灭绝风险,斑块越多,联种群灭绝风险越小 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按种群的年龄(发育阶段)的程序编制的,系统记述了种群的死亡或生存率和生殖率. 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最初用于人寿保险. 对研究人口现象和人口的生命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静态生命表:又称为特定时间生命表,用于世代重叠的生物,在人口调查中也常用,根据某一特定时刻对种群年龄分布频率的取样分析而获得的,反映了某一特定时刻的剖面。 优点: ①容易使我们看出种群的生存、生殖对策; ②可计算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 ③编制较易. 缺点: ①无法分析死亡原因或关键因素 ②也不适用于出生或死亡变动很大的种群.

14《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长春大学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园林专业) 编者:王晓红 长春大学园林学院 2016年9月

实验一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 一、实验目的 通过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使学生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叶片是直接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对光有较强的适应性。由于叶片所在的生境光照强度不同,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往往产生适应光的变异,称为叶片的适光变态。强光下发育的阳生叶与弱光下发育的阴生叶在叶型、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显微镜、放大镜、叶片厚度仪、叶绿素测定仪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叶片的采集: a.不同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b.同一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c.同一树木上的不同部位的叶片采集。 2. 观测比较所采叶片的厚度、质地、颜色、光亮度、手感等特点,须用放大镜、叶片厚度仪辅 助观察。 3. 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阳生叶与阴生叶的气孔数量、角质层厚度等形态特征。 4.利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体数量。 5.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二不同环境下光照强度测定及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观测 一、实验目的 学会光照强度的测定方法,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1)测定时间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观测。 2)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⒈选择测定地点:可选择校园林阴下和校园空旷地。 ⒉光照强度的测定:利用光强测定仪分别观测校园空旷地(树冠外)、校园林阴下的光照强度, 并将所测结果及时记录,填入表1中。 表1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照强度 3. 观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