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恢复生态试题库

恢复生态试题库

恢复生态试题库
恢复生态试题库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8个,每个2分,共16分)

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一门学科,其内涵包括帮助恢复和管理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过程。

2 生态恢复: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过程。

3 生态系统退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或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或人类生存的变化(量变或质变),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造成破坏性波动或恶性循环。

5 生态型:种群内分化出来的一些适应特定生境条件的类群成为生态型.

6 种群对策(bionomic strategy):是指物种在生存斗争中为求得生存而对环境条件采取的适应方式。

7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8 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优势种中的最优者,即盖度最大(重量最大),多度也大的植物种。

10 偶见种(rare species):偶尔在群落中出现的物种,称为偶见种。

14 人为设计理论:通过工程方法和植物重建可直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但恢复的类型可能是多样的。

15 自我设计理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随着时间的进程,退化生态系统将根据环境条件合理地组织自己,并会最终改变其组分。

16 护理植物:指那些在其冠幅下辅助或护理其他目标物种(target species)生长发育的物种。

18 关键种:物种的存在会影响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19 功能群:具有相似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

20 恢复潜力度(RP):退化群落更新库组成结构与更高演替阶段组成结构间的相似度定义为退化群落自然恢复潜力度。

21 恢复度(RD):退化群落通过自然恢复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与顶级群落阶段最佳群落的相似程度。

22 恢复速度(RS):单位时间内群落恢复度(或各特征指标恢复度)向顶级群落方向发生的位移。

23 物种框架法是指在距离天然林不远的地方,建立一个或一群物种,作为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24 栖息地(habitat):即生物出现的环境空间范围,一般指生物居住的地方,或是生物生活的地理环境。

25 栖息地片断化:是由于人为因素或环境改变而使得景观中较大面积的自然栖息地不断地被分割成片断或降低生态功能而造成的。

27 生态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

28 草地生态系统:在一定草地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综合自然体。

31 中度干扰假说:只有少数种类能够承受频繁和重度的感染,也只有少数植物能够在长期缺乏干扰下生存;而大多数植物能够在由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斑块所组成的异质生境中得

到各自的位置,在中度干扰下生存。

32 工矿废弃地:在工程建设(包括道路、运输、水利、农田等工程建设)、工业生产(电力、冶金、化肥、军工等工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金属、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等活动中,剥离土、取土场、弃土场、废矿坑、尾矿、矸石、和洗矿废水沉淀物等占用的土地,还包括采矿机械设施、工矿作业面、工矿辅助建筑物和工矿道路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33 湿地退化: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是人类对湿地自然资源过度地以及不合理地利用而造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下降以及湿地生产潜力衰退、湿地资源逐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34 全球变化:指地球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所导致的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下的变化过程。

35 乡土种:自然起源于某一特定地域或地区的物种。

36 隐秘种:并非所有的物种都可被区分为外来种和乡土种,有的物种是难以界定的,这些物种通常被称为隐秘种。

37 外来种:指那些以前当地没有的、近期由人类活动引入的物种。

填空(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恢复生态学的科学内涵不仅包括狭义的生态恢复,同时还包括生态修复、改良、重建、再植、更新、更替等广义的生态恢复。

2 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干扰活动,部分来自自然因素,有时两者叠加发生作用

3 过度开发导致退化是最重要因素。

4 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由干扰的强度、持续时间和规模所决定。

5 历史轨迹状态的方向和边界可以通过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与未受干扰的参照系统比较。

6 欧洲侧重于矿地恢复、北美洲则强调水体和林地恢复,而新西兰、澳洲则侧重于草原管理与恢复,我国侧重于农业综合利用。

7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综合性、主导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阶段性、限制性、间接性与直接性。

8 群落的稳定性具有两层含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9 景观局部、点及空间联系构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包括:源、缓冲区、辐射道和战略点。

10 退化后的湿地恢复依赖于植物的定居能力(散布及生长)和安全岛(适于植物萌发,生长和避免危险的位点)。

11 关键种可分为七类:捕食者、草食动物、病原体和寄生物、竞争者、共生种、掘土者和系统过程调控者。

12 生物可分为三个功能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3 群落演替过程中,在早期阶段恢复度低,中期中等,后期高。

14 应用物种框架方法的物种选择标准:抗逆性强,再生能力强,能够提供快速和稳定的野生动物食物,能够吸引野生动物。

15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包括:源、缓冲区、辐射道和战略点。

16种群恢复的技术方法中,根据种群管理方式,可以分为圈养、半野牧、野牧和野生四种。

17 河道近自然恢复措施是指人类基于对生态系统的深刻认识,为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

及对河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以生态为基础、以安全为原则、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为目的的系统工程。

18 动物栖息的生境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这些因子包括水、温度、食物和隐蔽条件。

19 人类活动给栖息地带来的直接破坏表现在三个方面:栖息地的丧失、栖息地的破碎化和栖息地的退化。

20 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corridor)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一般可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与河流廊道三种类型。

21 廊道的五大功能包括:栖息地、通道、过滤、源和汇。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早由Holdren 和Ehrlich(1974)提出,服务功能包括产品、调节、文化与支持四大类。

23 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在其演化过程中,其结构特征和能流与物质循环等功能过程的恶化,即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与生态功能衰退的现象。包括“草”的退化和“地”的退化。

24 中度干扰假说中“中度”的定义:“中度”可由不连续事件(干扰)的频度与系统中主要种类寿命相比较来确定,即优势种达到平均期望寿命的50%时的干扰程度(或个体被致死、群落结构或资源利用率被改变的比例为50%)。

25 植物的补偿性生长与最优采食理论是进行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依据。

26 浑善达克沙地的“三分治理”模式是指,该地区风蚀坑、流动、半流动沙丘的面积约各占1/3。另外2/3植被覆盖度较低。对风蚀坑、流动沙丘(光头顶)、半流动沙丘等,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对于植被覆盖度较低的沙化退化草地通过围封禁牧,依靠自然的力量使植被得以恢复。

27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三圈”包括:滩地绿洲高效复合农业圈,软墚台地径流(集雨)林灌草圈,硬墚/流沙地灌草防护圈。

28 北美大草原又称普列利(prairie)大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禾草草地,分为高草普列利、低草普列利和混合普列利3种类型。

29 影响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家畜放牧、家畜管理措施、外来物种的引入、自然与人为干扰。

30 人为促进演替的发展.其主要方法包括: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抚育间伐。

31 根据来源分三种类型:一是剥离的表土、开采的废石及低品位矿石堆积形成的废石推、废弃地;二是随着矿物开采而形成的大量采空区域及坍陷区,即开采坑废弃地;三是利用各种分选方法选出精矿物后排放的剩余物所形成的尾矿废弃地。

32 改善工矿区受污染土壤的物理措施包括排土、换土、去表土、取客土四种方法。

33 我国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超过90%,明显超出国际公认的不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率(40%),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了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

34 河道的近自然恢复方法包括生态调节措施和工程改造措施。

35 除工业、农业、畜牧业等较为明显的入湖污染源外,水产养殖和旅游污染也是引起湖泊退化的主要原因。

36 对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最主要的是先控制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关键是减少营养盐的输入、重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植被,即必须采取顶端控制和底端治理相结合的治水策略。

选择(选择题 15个,每个1分,共15分)

1 农业生产力稍微下降,恢复潜力很大,是指生态退化程度为:。

A 轻度退化

B 中度退化

C 重度退化

D 严重退化

2 农业生产力下降更多,要通过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投资才能恢复,是指生态退化程度为:。

A 轻度退化

B 中度退化

C 重度退化

D 严重退化

3 没有进行农业生产,要依靠国际援助才能进行改良,是指生态退化程度为:。

A 轻度退化

B 中度退化

C 重度退化

D 严重退化

4 不能进行农业生产和改良,是指生态退化程度为:。

A 轻度退化

B 中度退化

C 重度退化

D 严重退化

5 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中,激活生态系统的非生物作用过程,为生物群落恢复提供适宜的条件,属于

A 环境恢复 B恢复管理 C 维持管理 D 以上都不是

6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中,调节生物学作用过程,促进生态恢复,如重建新的生物群落或恢复严重受损的生物群落,属于

A 环境恢复 B恢复管理 C 维持管理 D 以上都不是

7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中,通过管理措施维持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或者促进轻度受损生物群落的恢复过程,属于

A 环境恢复 B恢复管理 C 维持管理 D 以上都不是

8 年,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成立。

A 1985;

B 1996;

C 1986;

D 2005;

9 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

A 1985;

B 1996;

C 1986;

D 2005;

10 生物群落保持正常功能需要有一个物种多样性的域值,低于这个域值群落的功能会受影响,高于这个域值则会有相当一部分物种的作用是多于的,是指哪种假说。

A 冗余种假说

B 铆钉假说

C 特异反应假说

D 零假说

11 认为生物群落中所有的物种对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贡献而且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是指哪种假说。

A 冗余种假说

B 铆钉假说

C 特异反应假说

D 零假说

12 特异反应假说认为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强度和方向是不可预测的,因为这些物种的作用是复杂而多变的,是指哪种假说。

A 冗余种假说

B 铆钉假说

C 特异反应假说

D 零假说

13 认为生物群落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即物种的增减不影响生物群落功能的正常发挥,是指哪种假说。

A 冗余种假说

B 铆钉假说

C 特异反应假说

D 零假说

14 冗余种假说本质支持哪种观点:

A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正相关

B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负相关

C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无关

D 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

15 铆钉假说在本质上支持哪种观点:

A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正相关

B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负相关

C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无关

D 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

16 特异反应假说在本质上支持哪种观点:

A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正相关

B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负相关

C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无关

D 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

17 无效假说在本质上支持哪种观点:

A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正相关

B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负相关

C 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无关

D 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

18 属于种群的是:

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动植物及微生物;

D 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E 阳光下的一杯池塘水

19 属于群落的是:

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动植物及微生物;

D 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E 阳光下的一杯池塘水

20 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动植物及微生物;

D 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E 阳光下的一杯池塘水

21 20世纪30年代的荷兰的威尔英梅尔垦区是农业垦区,为增加粮食生产和提供就业机会,在沿海岸线不适合耕作的土地,发展为果园,花卉园和混合农场。还根据居民休闲的需要,进行了景观设计。这是事例。

A人为设计理论 B 自我设计理论 C 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D 护理植物理论

22 在荷兰的豪斯特沃尔德自然保护区,完全排除人为干扰,不采取人工种植方式,完全靠生态系统自然演替,在该区的核心地带形成一片野生林区,面积4000公顷,是荷兰面积最大的阔叶林。该事例是事例。

A人为设计理论 B 自我设计理论 C 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D 护理植物理论

23 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A现有实践来看,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比结构的恢复难度更高。

B现有实践来看,对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和功能的恢复难度一样高。

C现有实践来看,对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比功能的恢复难度更高。

D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哪个更难尚不明确

24 物种框架法选择的物种通常是植物群落演替阶段的物种。生态系统的演替和维持依赖于当地的种源(或称“基因池”)来增加物种和生命,并实现生物多样性。

A 早期

B 早期或中期

C 中期

D 成熟期

25 最大多样性方法:是尽可能地按照该生态系统退化以前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水平种植物种进行恢复,需要大量种植的物种。

A 演替成熟阶段

B 先锋阶段

C 演替中期阶段

D 演替中期阶段和成熟阶段

26种群恢复的管理措施中,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加强法制管理和公众教育;

B栖息地管理可以创造或改善动物生存和繁衍条件;

C建立人工繁育及种群恢复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D以上全是

27 在栖息地选择的整个生态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或决定性的作用。

A 护理作用

B 竞争

C 捕食

D 以上都是

28 生境毁坏后,残余生境的总面积变小,这是

A面积效应 B 边缘效应 C 隔离效应 D 距离效应

29 生境毁坏后,相对于总面积的边缘比值增大,斑块中的任何指定地点都比过去更接近于边缘,这是

A面积效应 B 边缘效应 C 隔离效应 D 距离效应

30 生境毁坏后,每块斑块比过去更孤立于其他斑块,这是

A面积效应 B 边缘效应 C 隔离效应 D 距离效应

31 特征对于廊道的生态功能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着物种沿廊道和穿越廊道的迁移

效率。

A 廊道的数量 B廊道的宽度 C 廊道的连通性 D 廊道的曲度

32 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其实就是发生了逆演替过程。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包括:

A人类活动; B 自然灾害;

C人类活动,部分来自自然灾害; D 以上都不是;

33 以“退耕还草、生态保育”为治理原则,重点是将农牧交错带定位在以高产优质人工草地为基础,具有高度牛羊育肥能力的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并成为联系牧区与农区的纽带,作为京津及东部地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这是什么模式:

A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耦合、北繁南育”模式

B 北方温带典型草原退化草地恢复与利用的“十分之一草地转型”模式

C 鄂尔多斯的“三圈模式”

D荒漠山地—盆地范式

34 滩地作为农业绿洲与草甸草场;软墚地供放牧与种植人工林;硬墚水土条件最恶劣,放牧价值不大,有局部开垦旱地,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各类沙丘与沙地常由于过度放牧与樵采而引起流沙。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称为:

A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耦合、北繁南育”模式

B北方温带典型草原退化草地恢复与利用的“十分之一草地转型”模式

C 鄂尔多斯的“三圈模式”

D荒漠山地—盆地范式

35 内蒙古放牧草地退化模式(除干旱的小针茅草原外)是:

A 针茅草原——小禾草——冷蒿

B 针茅草原——冷蒿——小禾草

C 冷蒿——小禾草——针茅草原

D 小禾草——针茅草原——冷蒿

36 在高草草原,獾类堆造的土丘维持了十分丰富的特定于此类生境的偶见植物种。该现象表明:

A 小规模的干扰对于某些期望种类的维持有时是必要的。

B 小规模的干扰对于某些期望种类的维持不是必要的。

C 小规模的干扰总是能维持期望种类的出现。

D 干扰与某些期望物种间出现无关。

3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群落而言,其反应取决于单次火烧

B 总的火烧和单次火烧对于群落而言同等重要

C 对于群落而言,其反应取决于总的火烧状况而非单次火烧

D 群落对火烧的反应,视生态系统和环境而异

38 以下哪种情况下,火烧就会促使外来种入侵:

A 当地植物对火不敏感

B 当地植物对火敏感

C 当地植物生长慢,凋落物多

D 无论当地植物耐火与否,火烧都会促进外来种入侵

39 哪种是全球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A 农田占有

B 伐木搬运

C 采矿、道路扩展

D 基础设施建设

40 干旱区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B 获取薪柴导致植被破坏

C 过度放牧

D 挖掘药材

41 干旱区植被恢复中,应特别注意:

A 工程行为是唯一的途径

B 要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

C 增加植被盖度为最重要目标

D 以上都不是

42 下列物种中,哪个不是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的主要种植物种:

A 梭梭

B 沙拐枣

C 胡杨

D 柽柳

43 下列哪项为河道的近自然恢复方法的生态调节措施内容:

A 等宽河道中修建河心岛

B 拆除陡峭的护岸而修建缓护坡

C 改变原有的堤线,恢复湿地、河岸缓冲带

D 改造硬化河床为泥石河床

44 河流横向生态修复中,在配置缓冲带的同时,是最有效的恢复措施。

A 增加泥沙沉积

B 降低河道边坡

C 增加缓冲带宽度

D 增加平缓水域

45 河流及河缘湿地恢复策略包括:

A 通过疏浚河道

B 河漫滩湿地再自然化

C 增加水流的持续性

D 以上全是

46 河流及河缘湿地恢复策略包括:

A 增加水流的持续性

B 防止侵蚀或沉积物进入等来控制陆地化

C 通过切断污染源及加强非点源污染净化使水质得以恢复

D 以上都是

47 湿地面积居世界首位,为1.27亿平方米,占全球世界湿地面积的24%。

A 加拿大

B 中国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48 湿地恢复的作用不包括:

A 提高地下水位来养护沼泽,改善水禽栖息地;

B 增加湖泊的深度和面积以扩大库容,增加鱼的产量,增强调蓄功能;

C 迁移湖泊、河流中的富营养沉积物及有毒物质以净化水质;

D 修建水库以增加调洪功能。

49 湿地恢复的作用不包括:

A 恢复泛滥平原的结构和功能以利于蓄纳洪水,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及户外娱乐区

B 恢复泛滥平原的结构和功能以利于蓄纳洪水,同时有助于水质恢复。

C 修建发电站,增加经济贡献

D 湖泊清污以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

50 河流理论认为,在在源头或近岸边,生物多样性

A 较高

B 最高

C 最低

D 不一定

51 河流理论认为,在中间或中游生物多样性

A 较高

B 最高

C 最低

D 不一定

52 河流理论认为,在下游因生境缺少变化而生物多样性

A 较高

B 最高

C 最低

D 不一定

53 湖泊湿地生态恢复策略中,哪个描述不对

A 迁移富营养沉积物

B 减少点源和非点源污染

C 清除过多草类和生物调控

D 湖泊的深度增加很有必要,而面积的增加并不重要

54 湿地生态系统中,下列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 消费者的生活史短但食物网复杂

B 消费者生活史短而食物网简单

C 高能量环境下湿地被气候、地形、水文等非生物过程控制

D 低能量环境下则被生物过程所控制

55 下面哪个选项说法不对

A对于一个确定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其物种间关系是确定的,如果某物种引起生态系统发生较大的波动变化,历史文献又没有有关的记录,那么该物种可能是外来种;

B 物种发生变异、杂交而形成新种,如果新种可能引起生态系统内部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它可被视为外来种;

C 有文献记录的引种可证明是外来种;

D 局限于人工环境的种肯定是乡土种;

56 下面哪个选项错误

A 被移植到多个地方的物种可能是外来种,乡土种多出现于特定的地方

B 隔离的种群出现遗传差异,这种种群可能是乡土种

C 外来种多有遗传变异,不同地方间出现均匀性

D 缺乏种子生成功能的肯定是外来种

57 对外来种的风险评估有4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惟有是可行的。

A 允许每种生物进入本国

B 在引进时对每种生物进行试验检查

C 根据所获资料作出估计,而后确定是否引入某一物种

D 杜绝每种生物的引进

58 外来种的入侵,会影响土壤营养,下面哪个说法错误

A 增加土壤含氮量,也可降低土壤的营养水平

B 对营养元素数量有影响,但对营养物质循环没作用

C 影响土壤元素的利用

D 影响土壤盐分

59 全球变化包括狭义和广义,下面哪个选项不是狭义所包括的

A 温室效应

B 生物多样性丧失

C 全球变暖

D 大气臭氧层损耗和海平面上升

60 下面哪项不是外来种的入侵途径

A 人为地、有意地引入

B 由园林中的引种逃逸到野外

C 物种的自然传播

D 由旅客、轮船的压舱水、运输的货物无意携带而进入的外来种

61 外来种定居产生的负面表现为

A 外来种蒸发率或其叶面积比乡土种的大,利用水比乡土种多,或在水资源有限的地方增加群落综合用水

B 通过改变栖息地表面的特征而影响水分平衡,如不同的林冠层结构,产生含水更多的落叶层,改变渗透过程等

C 外来种改变物候进程表,从而改变水分平衡

D 以上全是

62 种群管理方式中,种群生活在面积相对较小的栏舍内,主要依靠人工投食喂养以维持生存,称。

A 圈养

B 半野牧

C 野牧

D 野生

63 种群管理方式中,种群生活在有围栏保护的栖息地内,受到人为管理,也可以相对自由地生活和采食,称。

A 圈养

B 半野牧

C 野牧

D 野生

判断(判断题10个,每个2分,共20分)

1森林中28%为天然林,可以认为,中国未退化的森林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8%。

2毒草是草原生态系统组分之一,其大量出现并不意味着草地退化发生,草地退化与否还需参照其它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变化来判断。

3一般是以健康、完整生态系统进行判断生态系统处于退化、受损或毁坏状态,未被人类活动破坏或破坏较轻的生态系统一般可视为健康、完整生态系统。

4 极度退化生态系统历史轨迹也可以确定。

5 由于条件限制,生态恢复是容易促使生态系统沿不同轨迹演化。

6 但一个生态系统大致的演化路线和边界不容易可以确定。

7 生态恢复具有确定性、长期性特征,且需要土地和资源投入。

8 简单恢复可以采用去除干扰方式进行。

9 一旦预期固有轨迹实现了,由于恢复的群落演替方向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恢复工作还没完成。

10 生态恢复受到机会种入侵、各种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必须有持续的管理措施来缓解这些影响。

11 生态恢复实践中,只需考虑基本生态学理论及过程,不需要考虑人文活动和生态过程的互惠特征。

12 生态恢复要结合考虑人类需求。

13 只有原始状态才能作为生态恢复设计的目标。

14 外来种(外来种是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的、非当地原生的物种),容易导致生物入侵,在恢复实践中杜绝使用。

15 在全球变化中,可以将全球地史性的变暖与人为过程影响区分出来。

16 在种间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互利关系。

17 恢复的目标是恢复到受干扰之前的某个状态,即理想的参考生态系统,而几乎所有可利用的参照点都经受了人类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应该在恢复之前充分考虑并制定入恢复计划中。

18 护理植物比周围环境能够为目标物种的种子萌发或幼苗定居提供更好的环境;通过植物种间的正关联使目标植物的幼苗成功定居。当目标植物长大后,护理植物生长必然受到抑制,进而失去了护理作用。

19 植物间的正负效应一般同时发生,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改变。

20 生态系统有太多的组分,组分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21 群落功能恢复先于结构恢复。

22 自然恢复的天然植被最适合当地的物理和生物条件。

23 栖息地的破碎化是目前野生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

24 在中国,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还没形成一种文化共识,它与土地使用、捕捞打猎、养殖采集比较起来微不足道。

25 美国人权理论的基础是生命、财产和安全,宪法修正案规定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公民财产。因此,私人主体在其占有土地内可以从事任何行为。

26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可以达到维护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27 一般认为廊道越宽越好,窄带廊道易对敏感生物种的迁移产生影响,并影响廊道对有害物种和污染物的过滤。

28 廊道连通性高,连接度一定高。

29 廊道连通性低,连接度不一定小。

30 可以为河岸指定一定的宽度地带作为河流的缓冲区(廊道宽度值)。

31 生态廊道不会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

32 干旱半干旱区随着灌木入侵草地,养分和水分等逐渐富集到灌丛下,形成“沃岛”,一般认为季节性干旱和过度放牧是导致灌丛扩张和“沃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沃岛”的形成是草地退化的重要标志。

33 草地植物的生长和维持可受益于动物采食,所有的植物都有超补偿性生长机制。

34 恢复生态学所研究的为纯自然规律,不需要与社会、人文的耦合。

35 生态系统一旦恢复完成后,就不再需要人为的长期维持。

36 生态恢复中由于参考生态系统的不容易确定,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许多生态恢复工作往往不可能成功。

37 草食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家畜和野生动物一样,对草地生态系统是一种干扰,二者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作用等同。

38 内蒙古草原上有16种老鼠。老鼠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一员,是与草原植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者。老鼠危害不是草原退化的原因。

39 一旦完成了生态恢复,生态系统就不再需要人为的长期的维持。然而需要生态系统的管理来防止已恢复的生态系统由于环境改造或人为干扰而再次发生退化。

40 理论上,一个生境的生产量越高,就可能维持更多的物种,尤其是在较大尺度上。

41 在较小时空尺度上,草地群落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间有普遍固定的关系。

42 火烧可减少植物生物量并引起短期的土壤肥力增加,从而使光照和养分条件得到暂时改善,因此,可增加生物多样性。

43大多数情况下轻度火烧可促进植物个体生长而非杀死它们,很少为其他种类或个体的定居创造“生境窗”。

44 胡杨林是干旱区唯一存在的真正森林。

45 胡杨林作为干旱区的物种,种群繁殖和扩展与洪水无关。

46 水库建设可调蓄水流,增加水分供给平衡,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48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

49 相对于沙丘稳定性来说,沙漠化整治中,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尤为重要。

50 随着生态系统退化的不断加剧,生态系统总表现为生产力的降低。

51 随着恢复的正常进行,植被生态系统的覆盖度总表现为逐渐提高的趋势。

52 从时间尺度来确定外来种是困难的。外来种入侵生态系统后,经过1000年的时间就难以把它同乡土种区分开。

53 中国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来自水污染。水质达标了,河流就是健康河流。

54 外来种入侵到新生态系统中,可能会利用难利用水,但不会改变水分平衡。

55 植物入侵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只能是负面对。

56 一些物种常迁入迁出某个区域,这种行为是一种自然行为,它们基本不归入外来种。

简答(简答题4-6个,共29分)

1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目标(5分)。

(1)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保证生态系统的持续演替与发展,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

(2)增加物种种类和组成,保护生物多样性。

(3)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力。

(4)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生态环境风险;

(5)保护和恢复生态景观,增加视觉和美学效果。

3生态恢复目标是否实现判断依据(9分)。

(1)恢复的系统具有与参照系统相似的、适合的群落结构和物种集合。

(2)恢复的系统在最大可行的程度上由当地物种组成;

(3)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恢复生态系统具有所有功能群;

(4)恢复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维持种群繁殖、稳定和发展的物理环境(基本条件);

(5)恢复的生态系统功能正常,在各个发展历史时期没有功能异常的信号;

(6)恢复的生态系统通过非生物和生物的流动和交换,能够与周围环境整合为一个大的生态场和景观;

(7)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周围没有威胁生态系统健康和整合性的潜在风险。

(8)恢复的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恢复力,能够忍受周围环境中正常的周期性波动胁迫,从而维持其整合性。

(9)恢复的生态系统能够自我维持,在现有条件下有无限存在的潜力。

5 阐述源-汇理论模型(5分)。

(1)在许多种群中,不同的个体占据者不同质量的生境斑块,当个体处于适宜的生境时,就能成功地产生后代,繁殖率大于死亡率,我们称这样的生境为源(source);

(2)而当个体处于不适宜的生境时,可能在繁殖上不成功或存活率减少,繁殖的成功率就会小于死亡率,我们把这样的生境称为汇(sink)。

(3)一般将处于源生境中的种群称为源种群(source population),而将处于汇生境中的种群称为汇种群(sink population)。

(4)种群生态学家研究发现,许多物种既有源种群,又有汇种群,由源种群中所产生的过多个体可以扩散到汇生境中,从而使汇生境中的种群得以维持而不灭绝。

(5)大多数种群只有很少一部分聚集在源生境中,而大部分都分布在汇生境中。因此,集中力量保护源生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6 形成“护理效应”的原因与机制(6分)

(1)护理植物通过林冠结构遮荫,缓冲温度产生护理效应;

(2)护理植物的林冠结构可通过影响降雨截留从而影响目标植物定居。

(3)增加水分有效性;

(4)增加营养成分及可获性;

(5)减少食草动物啃食;

(6)对土壤中真菌和固氮菌产生影响。

7 唯一起源于恢复生态学的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的内容及其区别(6分)。

(1)人为设计:通过工程方法和植物重建可直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但恢复的类型可能是多样的。2分

(2)自我设计理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随着时间的进程,退化生态系统将根据环境条件合理地组织自己,并会最终改变其组分。2分

(3)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区别:人为设计理论把恢复放在个体或种群层次上考虑,重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恢复的结果可能有很多种;1分

(4)自我设计理论把恢复放在生态系统层次考虑,充分考虑自然界环境和植物群落间的相互影响,认为恢复完全由环境因素所决定。1分

8 我国植被恢复误区(7分)。

(1)大量使用外来物种;

(2)忽略了健康生态系统要求的异质性;

(3)忽略了物种之间的生态交互作用;

(4)忽略了农业区的植被恢复;

(5)植被覆盖率常被用作唯一的评估标准;

(6)对当地濒危物种的需要缺乏考虑;

(7)城市绿化忽略了植被的生态功能。

10 近自然森林经营主要措施内容(4分)。

(1)选择当地、乡土适宜物种;

(2)在特定砍伐系统内收获木材;

(3)利用天然树木自我生长代替补种树木;

(4)在森林中保留死亡的树木作为物种多样性(真菌、昆虫和脊椎动物、鸟类)的重要载体。

13 塔里木沙漠公路绿化工程全线采用滴水灌溉技术,其技术要点(5分)。

(1)每10天1个周期。

(2)造林当年的春季缩短灌溉周期(减少灌溉量)。

(3)夏季(5-8月)缩短灌溉周期。

(4)灌溉量为300m3/ha(沟灌为500 m3/ha)。

(5)秋末最后一次加大灌溉量,起到淋盐作用。

14 采矿废弃地恢复工程技术中的表土转换技术和表土改造技术(6分)

(1)表土转换技术:在堆放煤矸石(矿渣)之前,先把堆放地的表土层取走;

(2)然后在堆放地铺上50cm后的黏土并压实,以防煤矸石或矿渣向下渗透污染地下水;(3)在煤矸石或矿渣堆放完并展平压实之后,再铺上一层50cm后的黏土并压实,造成一个人工的黏土封闭层;

(4)然后再垫上1m厚的生土,最后把表土铺上。

(5)表土改造技术:设法灌注黏土泥浆,让泥浆包裹煤矸石表面,然后铺上50cm后的黏土并压实,以降低剧毒元素的淋溶量和淋溶速度。

(6)最后覆盖表土1m,表土表面30cm层添加有机肥。

生态学概论实验指导教材

《生态学概论》实验指导 实验一生态因子的综合测定技术 第一部分生态因子测定的若干仪器与使用方法 一、实验内容: 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和pH测定的仪器与使用方法。 二、目的要求: 熟悉生态学生态因子测定的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主要仪器设备: 温度计、湿度计、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 教师先逐一介绍照度计、温湿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等仪器使用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后,学生分成4组练习,熟悉各仪器的使用和观测方法。 照度计:测定太阳辐射强度(单位为lx, u mol m-2 s-1)一般采用照度计(国产有ST80A 型、ZF2型),它是利用光电原理制成的。光电池具有一个氧化层,在光的作用下,从那里放出电子,只要用一个低电阻的电流表把金属膜和金属基部相连接,就会发出一个与光强度成正比的电流。这种电池对300—700nm的光是不是灵敏的,而且具有反应迅速、不需要外接电源等优点。 测定时,在照度计的电池槽内装上电池,把光电头插头插入仪器的插孔,打开开关及探头盖,照度计的显示屏上显示读数,待数字稳定后,把光敏探头置于欲测光源处,便可读数。显示屏的读数分4档,每档相差10倍(单位为lx)。 温、湿度计:温度包括气温和土壤温度。常用的温度测量仪主要有以下三类: (1)玻璃液体温度计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水银温度表,如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等; 另一类是利用有机液体(如酒精)制成的,如最低温度表。玻璃液体温度表用与瞬时测定,灵敏度较高。 空气湿度可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测定。通风干湿温度计分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前者用于测定气温,后者用于测定大气湿度。测定时,在湿球温度计下端的水槽中注满水,在温度计的探头上绑上纱布,把纱布的另一端放进水槽中,然后把温度计置于欲测的地方(注意要置于空气流通处)。由于水分蒸发吸收热量,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将较干球温度计的温度低,从两者的温度差反映出空气的湿度。几分钟后,分别读取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根据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大小及两者的温度差,从温度计后面的表中,便可查出相对湿度的大小。 空气湿度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e) 与该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e m) 的比率(以百分比表示),即: 相对湿度=(e/e m)×100%。 (2)自记温度计 这是利用双金属片热胀冷缩而变形的原理设计而成的温度计,它不但可以记录某个时间的温度,而且可以知道某段时间内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极值(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 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 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 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 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 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 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有 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 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 道 B )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 )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生态学种间关系实验报告

植物种间关系实验报告 一、目的和意义 种间竞争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inter-specific compet tion 种间竞争是不同种群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在种间竞争中常常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灭。 种间竞争的能力取决于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型和生态幅度等,具有相似生态习性的植物种群,在资源的需求和获取资源的手段上竞争都十分激烈,尤其是密度大的种群更是如此。植物的生长速率、个体大小、抗逆性及营养器官的数目等都会影响到竞争的能力。 二、方法和步骤 (一)种间竞争实验设计: 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按不同比例进行播种,从全部为黑麦草到全部为高羊茅种子,两者的比例分别为::,:,:,:,:。每个实验有6个处理共需5个花盆。每盆共40粒。 二)步骤 ①将土壤充分拌匀,分别装到花盆里,土面稍低于盆口约5cm,放在宿舍阳台(阴面)。 ②按照比例,每盆均匀播种40粒种子,并将每个花盆贴上标签,标明处理和播种日期。将花盆放在室内,定期浇水。 ③种子萌发后,统计发芽率和幼苗成活情况。

④将生长3个月的幼苗进行收获,分盆分种统计并登记分蘖数、生物量(鲜重)、株高。 ⑤将分蘖数、生物量(鲜重)、株高进行统计,取其平均值。用图解法进行分析。 三:结果分析 注:第一组(黑:高=1:1),第二组(黑:高=3:1),第三组(黑:高=1:3)第四组(黑:高=1:0),第五组(黑:高=0:1) 分析:当两种物种的比率相同时,种间竞争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当两物种的比率为3:1时,往往是数量较多一方具有竞争优势;当只有一个物种时,它属于一种自然生长状态。 四、结论和讨论 结论:当两种物种的比率相同时,种间竞争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当

土壤生态学实验指导

土壤生态学 曹志平胡菊编 2007年10月24日 资源环境学院生态系

实验一、培养计数法测定土壤原生动物数量--------------------1 实验二、土壤中线虫的分离方法及杀死固定--------------------4 实验三、土壤螨类的分离------------------------------------6 实验四、氯仿薰蒸浸提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实验一、培养计数法测定土壤原生动物数量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有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两种。直接计数法(direct counting method),顾名思义,就是对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不进行培养,而是取一定量的新鲜土壤,加一定量的水或土壤浸出液,摇匀后即进行镜检,得到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单位重量土壤中的原生动物个数)。间接记数法主要是培养记数法。鉴于土壤这一特定环境,土壤原生动物种类都能形成胞囊,以渡过土壤干旱环境。风干后土壤原生动物形成的胞囊,用培养的方法诱导脱开胞囊,以推知其种类和数量分布。在培养过程中一切器皿、培养基均经高压灭菌,接种时也应避免尘埃落入,以确保培养不受污染。本实验主要采用Singh(1995)和Stout(1962)的“3级10倍”环式稀释法。 仪器、设备和材料 烘箱、培养箱、灭菌锅、培养箱、镊子、玻璃环、三角瓶、烧杯等。 方法与步骤 1土样采集 土壤原生动物很难直接从土壤、水体中采集,要通过室内培养。土壤原生动物在土壤环境干旱时,都能形成胞囊,以等待土壤水分来临后再脱胞囊而活动。所以土壤原生动物的采集,实际上是采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培养而取得标本。 由于原生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在一个采样区内,需采集10个采样点。用圆形采样器取土样,把土样放入铝盒带回室内。在培养之前,需测定土样含水量。 2 稀释土样 2克风干土样(如有条件,也可以直接用湿土)加18毫升无菌水,充分振荡,可用超声波仪粉碎土壤,使之与水充分混合,这时的稀释度为10;然后用定量吸管吸取2毫升102的土壤悬浮液,加入18毫升无菌水,充分摇匀,此时稀释度为103。依此法逐级稀释,即可得到103、104、105、106……的稀释液。根据原生动物的丰富度选择土壤的稀释度,但每一定量土样均要选择连续的3个稀释度,,即“3级10倍”之意(图1)。 3培养基制备 0.5克氯化钠加1.2克琼脂加98毫升蒸馏水(如用量较多,可按此比例增加),搅拌后在高压灭菌锅中加热灭菌,然后趁热到入培养皿,在凝固之前插入5个内径为1.8厘米、高为0.6厘米的玻璃环。每个土样需6个培养皿30个玻璃环。 4接种、培养和镜检 取其中的连续3级悬浮液,摇匀后每级稀释液各取1ml接种于各自的玻璃杯内,即1、2号培养皿的10个玻璃杯内各滴入1ml第一级稀释液,同样3、4号和5、6号培养皿的10个玻璃杯内分别滴入第二级和第三级稀释液(第一、二、三级稀释液的稀释度是多少,则取决于研究的土壤中原生动物数目的多寡,如采用104-106稀释度系列,则第一级稀释液为104,第二级为105,第三级为106),置于光照培养箱25℃以下培养(图1)。分别在第4、7、11天时在低倍镜下观察每个环中有无原生动物,按肉足虫、鞭毛虫、纤毛虫分别记录。低倍镜下可分清此三大类,但无法鉴定种类。可在实验结束时,再吸出在高倍镜或油镜下鉴定种类。

景观生态学测试试题

景观生态学试题

————————————————————————————————作者:————————————————————————————————日期: 2

名词解释 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事件。 斑块及斑块动态 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或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景观多样性 斑块性质的多样化, 景观异质性 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景观结构 是不同层次水平或者相同层次水平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依次更替和组合,直观的显示景观生态系统纵向横向的镶嵌组合规律。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两部分内容。 尺度推绎 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简言之,尺度推绎即为跨尺度信息转换。 景观变化 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景观指数 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 1.内缘比:指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2.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 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3.景观异质性:指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4.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5.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最新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 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25.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26.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 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

生态学实验指导汇总

实验一鱼类对温度、盐度耐受性的观测 【实验目的】 (1)认识并练习判断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的方法。 (2)认识不同鱼类对温度、盐度等因子的耐受限度和范围不同,这种不同的耐受性与其分布生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加深对Shelford 耐受性定律的理解。 (3)认识影响鱼类耐受能力的因素。 【实验器材】 1、实验动物:鲤鱼(Cyprinus carpio)、鲫鱼(Carassius auratus)等。 2、设备与试剂 光照培养箱、温度计、天平、加热棒、容纳箱、玻璃棒等 【方法与步骤】 1、观察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 (1)建立环境温度梯度(5℃,室温20~25℃,35℃)。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暴露在5℃、室温和35℃下30分钟。观察行为。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观察在该温度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注:将动物放入低温(高温)环境中后,如果动物马上出现死亡,说明温度过低(或过高),应适当提高(降低)2~3℃再观测。同时观察并比较室温条件下各鱼的行为。

(4)将鱼类在高温和低温出现死亡的温度条件下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1中。 表1-1 极端温度下不同鱼类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2 观察不同淡水鱼类对盐度的耐受能力 (1)建立盐度梯度(20‰,30‰,40‰)。 (2)对实验动物称重,并记录其种类、驯化背景等。 (3)将鲤鱼和鲫鱼各6条分成一组,分别放入20‰,30‰,40‰的盐度环境中,同上观察其行为30分钟。如果正常,则停止观察;如有异常,则继续观察在该条件下动物死亡数达到50%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动物明显不动,则可认定死亡。 (4)将鱼类在各盐度条件的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记录在表1-2中。 表1-2鱼类对盐度的耐受性观测结果记录表

生态学试验设计

第十三章生态学实验设计 生态学测量不仅必须具备足够的精度和准确性,而且应该在一个好的一般性实验设计框架下进行。因为随着野外实验的增加,工作中的困难和陷井也开始出现。 第一节、生态学实验与实验设计 1、生态学实验的3个阶段 ●实验设计 ●实验的实施 ●实验结果分析 2、概念:实验与实验设计 2.1 实验:实验是对一个假设的检验。 2.2 假设:就生态学来讲,假设是对生态格局与过程的一种解释。 2.3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对实验的逻辑结构的描述。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经济、科学地安排实验的一项技术,主要内容是讨论如何合理地安排实验和正确地分析数据,从而尽快获得优化方案。 2.4实验单元: 实验单元是生态学实验设计中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实验材料的最小划分,因而不同的单元可能采取不同的处理,但实验单元不同于研究单元。下列研究实例中实验单元是什么? ●在一个火生态研究中,一块10ha的草地将被火烧,而另一块10ha的草地不加处理。生 态学家将在两块草地中分别测量50个1m2的样方。因此在该实验中,实验单元是? ●在一个植物种植实验中,要在上述两块草地中对50个1m2的小样方随机进行4种施肥处 理(无, N, N+P, N+P+K)。 ●为了检验树木的生长速度是否随海拔而降低,生态学家设计了一项沿海拔高度监测树木 生长的实验。 2.5 重复 重复即指在每一种处理中的实验单元数。实验统计中出现的假重复是指实验测量之间不独立,往往就是没有正确地确定实验单元所至。 2.6 实验指标 一组被测量用来反映实验单元状态特征的等级或定量指标。 2.7 实验因素——对实验指标值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类: ●可控因素:实验研究主要的调查对象; ●标示因素:一般不能轻易改变或选择的因素,即维持环境与使用条件的水平,但不 能选择水平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它们与可控因素交互 作用的关系。包括不同的时间、品种、设备、人员等;

生态学实验

实验一生态因子(光照强度)的综合测定 一、实验内容 1、测定不同种类树木树冠内外光照强度,分析不同盖度大小的树木光照强度的差异性。 2、测定不同群落内外光照强度,分析不同群落光照强度的差异性。 二、目的要求 1、了解测定光照强度的方法,并掌握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通过不同树冠内及不同群落中光照强度的测定,认识植物和光的相互作用。 三、实验仪器设备 1、照度计、钢卷尺、皮卷尺、记录纸等。 2、事先选好被测树木和测试群落。 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1、分组测定不同树冠内光的分布 在校园中选择树冠密实与疏散的树木各一株,分层测定树冠内的光照强度,分层时,层面必须与入射光垂直,同时测定树冠外的光照强度作为对照。每层重复测定6次,结果记入表1中 表1 树冠内外光照强度测定记录表 2、分组测定不同群落中光照强度的分布 选择两个不同的群落类型,在每一群落中随机设置3个样点(如群落上层、中层、下层),水平分层测定光照强度,每层重复4次,结果填入表2中,取平

均值,计算各层的相对光强。 表2 不同群落光照强度测定记录表 五、实验报告及讨论 1、绘制不同树冠内光的削减图,比较它们的异同,并讨论有关树木补偿点的问题。 2、绘制不同群落中的削减曲线,并加以比较分析。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将光电池直接暴露于强光下,以保护其灵敏度。 2、光探头要准确地放置在测定位置,使光电池与入射光垂直。 3、每一次测定量程开关必须遵循从高档到低档的顺序,以免烧坏仪器。当屏幕显示“1”时表示过载,需将量程开关调高一档;当屏幕上的第一位数字为“0”时,需将量程开关调查低一档,以增加精确度。 4、每次用毕,及时关闭电门,以免使电流计受损。 5、温度与湿度会影响仪器的灵敏度,不能把照度计存放在潮湿或温度超过40℃的地方。 6、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显示屏左上角出现“LOBAT”字样时,需要更换电池。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欢迎阅读! 生态学实习报告1 实习概况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200x-11-3,晴。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xx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这

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 1、xx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xx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xx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小xx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2、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 (1)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2)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减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的蒸腾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 B: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 、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单选题: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习报告 实习一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及各统计指标的含义 二、工具备品 皮尺、钢卷尺、测绳、枝剪、粉笔、铅笔、标签、方格纸、调查表格、植物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全面踏查和样方法相结合。其基本步骤是: 全面踏查:对所要进行调查的植物被地全面踏查一遍,选定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固定或)临时样地。 样地调查: (1)样地面积:森林:20*20平方米,其中:灌木样方五个,2*2平方米,草本样方五个,1*1平方米 (2)每木调查:具体按测树学方法进行。平均胸径大于8厘米者,2厘米一个径阶;小于8厘米者,1厘米一个径阶。 (3)植被及灌木调查: 植被调查在1*1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下木调查在2*2平方米小样方中进行,乔木调查在实习中绘制树冠投影图。 植物名称:记录植物中名或学名,并采集有关植物标本(实习中只采集野外不能识别的标本。经鉴定后再将植物名称填入,但在鉴定前要填入代号)。由于标本不完整,鉴定有困难时可暂时填入**科或**属的一种。如苔草属的一种。 层次:可根据植物高度划分为几个层次。若一种植物分布在几个层次中,按其分布情况记入分布最多的层次中 层次盖度:即该层次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方面积的百分比。 按植物自然情况进行测定。范围指最低高度到最高高度。如果植物最低为0.3米,最高为1.5米,则记为0.3-1.5米。

多度:指该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地面积的百分比。用德鲁提的多度等级进行分级。 分布:指丛生、片状、稀疏、单株等。 (4)统计及报告: 按测树学统计林木组成和平均胸径。 植被统计频度和多度。 描述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 四、实验数据 表1森林群落类型调查表 一、样地基本概况 标准地面积:20*20 平方米地点名: 调查日期:2015.05.26 海拔:150米 经纬度:坡位:半山腰 坡度:15.2°森林类型:天然林 生态系统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林分郁闭度:80% 二、地质、土壤调查 土壤类型:壤土母岩类型:砂岩、砾岩、岩石风化残积土壤厚度:一米以上岩石露头:10% 土壤A层厚度:棕色枯落物厚度:1.5cm 土壤颜色:棕色土壤质地:黄棕壤 土壤侵蚀状况:很少排水状况:良好 三、经营历史与人为活动状况:

生态学实验报告

井冈山大学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 摘要: 关键词: 0前言 1调查方法 1.1 样地选择: 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5月,调查采用样方法。选择井冈山大学校本部医护室侧面湿地松地,植被类型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地形为山地地带,地势较陡,面积约为5×5m2,在设立的样地内进行植物群落学和多样性调查。 1.2 植物资源调查: 乔木层记录植物的种名、株数、高度、胸径、盖度及生长状况;灌木层和草本层记录每种植物的种名、盖度、高度及生长状况等信息(草本不包括野生种类)。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显著度、相对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并进行分析讨论。 1.3 生命表的编制 生命表是表达种群死亡过程的有力工具。通过编制生命表,可获得有关种群存活率、存活曲线、生命期望、世代净增殖率、增长率等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我们依据生物性质划分年龄阶段,作为表中最左边的一列x,观察同一时期出生的同一群生物从出生到死亡各年龄阶段开始时的存活情况,将观测值nx列再x值右边一栏,根据这些值即可算出表中其他栏目数据。p58 1.4 不同类型群落比较研究90 通过对天然次生林群落与人工林群落的对比研究,探寻天然次生林群落与人工林群落在群落组成、结构群落的发展趋势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差异,充分认识自然群落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以及对环境改造作用的重要性。p90 2 数据整理 群落的结构特性及多样性分析85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分析方法 植物群落调查中,必须了解各种群在群落中的数量特征,对物种组成进行数量分析是近代群落分析方法的基础。选用的描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其他数据如

下: 多度:样地内各植物种的个体数。 相对多度:某物种个体数占样地内所有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多度=某物种个体数/所有物种个体数×100% 频度:某物种出现于样方的次数。 相对频度:某物种的频度占所有物种频度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频度=某物种的频度/所有物种的频度之和×100% 显著度:某一物种的胸高(1.3m )断面积之和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相对显著度:某物种的显著度占样地内所有物种显著度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显著度=某物种的显著度/所有物种显著度之和×100% 盖度:某物种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相对盖度:某物种的盖度占样地内所有物种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盖度=某物种的盖度/所有物种盖度之和×100% 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数。 相对密度:某物种的密度占所有物种密度之和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密度=某物种的密度/所有物种密度之和×100% 重要值:某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计算公式为:乔木的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 灌木的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物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一个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或均匀度,也反映了一个群落的动态特点和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 本调查采用的多样性指数为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 指数、Shannon-Weiner 指数和Pielou 指数。 物种丰富度指数(S ),即出现在样地中的物种数目,是最简单、最古老的物种多 样性测度方法。 树种优势度即Simpson 指数(D ),是对多样性的反面,即集中性的度量,其集中 性高,即多样性程度低。计算公式为: 树种多样性指数即Shannon-Weiner 指数(H ’):表示多样性的信息度量,用来 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从,它将属于哪个种是不定的该指数的直观意义是:可预测从群落中随机地抽取一个个体物种的不定度,物种的数目越多,个体分布越均匀,此物种的不定度越大。 ∑=-=s i i i P P H 1ln

14《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长春大学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园林专业) 编者:王晓红 长春大学园林学院 2016年9月

实验一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 一、实验目的 通过阴生叶与阳生叶的比较观测,使学生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叶片是直接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对光有较强的适应性。由于叶片所在的生境光照强度不同,其形态结构与生理特性往往产生适应光的变异,称为叶片的适光变态。强光下发育的阳生叶与弱光下发育的阴生叶在叶型、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显微镜、放大镜、叶片厚度仪、叶绿素测定仪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 叶片的采集: a.不同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b.同一植物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叶片采集; c.同一树木上的不同部位的叶片采集。 2. 观测比较所采叶片的厚度、质地、颜色、光亮度、手感等特点,须用放大镜、叶片厚度仪辅 助观察。 3. 利用显微镜观察比较阳生叶与阴生叶的气孔数量、角质层厚度等形态特征。 4.利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体数量。 5.及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损害仪器,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观测结果 七、实验预习要求 弄清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 八、数据处理 对记录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写入实验报告中。 九、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二不同环境下光照强度测定及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观测 一、实验目的 学会光照强度的测定方法,掌握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的生态作用。 二、实验要求 1)测定时间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观测。 2)要求学生认真观测,学会仪器的使用,比较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植物的适光变态,即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 四、实验所用仪器 光强测定仪(光度计)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⒈选择测定地点:可选择校园林阴下和校园空旷地。 ⒉光照强度的测定:利用光强测定仪分别观测校园空旷地(树冠外)、校园林阴下的光照强度, 并将所测结果及时记录,填入表1中。 表1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照强度 3. 观察

景观生态学知识分享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55景观生态学 适用专业: 070501自然地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简答题(简述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景观生态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景观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评价、规划、管理、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相关技术及其应用,以及目前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并在理解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到相关专业领域,运用景观生态学提供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工具和资料,如土地利用与土地变化,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生态环境课题,分析生态规划、景观管理、生态工程等保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内容与方法 1.景观 理解:景观、景观要素和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了解: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理解:景观异质性的含义。 3.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了解: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第二章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1.斑块 理解:斑块、生态交错区、边缘、边缘效应的含义。 了解:斑块的起源及类型、结构特征、岛屿生物地理学与种-面积关系;森林破碎化; 掌握: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原理。 2.走廊 了解:走廊的起源、作用和结构特征。 理解:林带的宽度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本底 了解:本底的结构特征及与斑块的区分方法。 理解:本底孔性的生态意义。 了解:网络的结构。 第三章景观总体结构 1.景观多样性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类型; 理解:景观多样性的含义、描述指标和异质性。 2.森林景观的异质性 理解:森林景观异质性包括年龄结构、组成结构和粒级结构等3个方面。 3.景观的结构类型 了解:FORMAN划分的景观结构类型。 4.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 理解:几种不同的景观格局。 了解:空间关联 第四章景观动态 1.关于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理解:景观稳定性及相关概念。 了解:景观特性与景观稳定性的基本原则、按稳定性划分的景观要素类型 了解:物种共存的2种假说、斑块动态学说。 2.景观变化的作用力 理解:干扰按作用力强度的分类。 理解:景观稳定性的若干特性。 第五章景观功能 1.概念 理解:景观功能的概念。 2.基本观点和基本机制 了解:关于景观要素间流的两个基本观点。 理解:景观要素间流的5种媒介物。 理解:景观要素间流的3种基本动力。 3.气流 理解:防护林3种顶部形态的防风效果,林带的3种基本类型及防风特性。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生态学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斑块及斑块动态: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程度。 景观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侧重于三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如,景观单元面积、形状和多样性,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 静思笃行持中秉正

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景观变化:受人类和自然干扰,景观不断变化。 景观指数: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内缘比: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之比,指斑块的边缘效应。 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干扰: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生态交错带:不同景观斑块空间邻接会产生与斑块特征不同的边缘带。 生态足迹: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静思笃行持中秉正

生态学实验内容(教案)

实验一、大气环境污染物含量的测定 一、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一)实验原理 通过空气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μ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二)仪器和材料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滤膜),镊子,恒温恒湿箱,精密电子天平。 (三)实验步骤 . 采样 ()每张滤膜使用前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 ()将选好的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取出滤膜,内称完,记下滤膜重量()(精确到)。 ()在选定的样点,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将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仪器设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仪器使用说明书5.3.9。 采样开始时间:仪器使用说明书5.3.10。 采样持续时间:仪器使用说明书5.3.11。 流量:仪器使用说明书5.3.13。 ()测定日平均浓度一般从:开始采样至第二天:结束。记录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同时读取现场气温和气压。将有关参数记录在表中。 数据记录方法 查询:当仪器处于采样状态,按查询键,可查出各采样参数;采样结束,停机,按查询键,可查出各采样参数。 打印:仪器可连接打印机,输出和打印数据。 ()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

表面光滑的纸袋中。 . 样品测定 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平衡,然后称重,内称完,记录下滤膜重量()(精确到)。有关参数及结果记录在表中。 (四)结果计算 (-)×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 式中:为采样后的滤膜重量();为空白滤膜的重量();为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 表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测定记录表 监测点监测点监测点监测点 日期 时间 滤膜编号 采样标况流量() 累积采样时间() 累积采样体积() 采样前滤膜重量() 采样后滤膜重量() 样品重 作业: 1.测定校园不同地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