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泥工冰糖葫芦教案

小班泥工冰糖葫芦教案

小班泥工冰糖葫芦教案

【篇一:《冰糖葫芦》教案】

培智学校二年级美工校本教材《冰糖葫芦》教案——章丘特教学校张华

一、教学活动目标:

1、学习团圆,尝试用竹签串起圆球制作糖葫芦串。

2、初步学习并能均匀地分泥。

3、喜欢玩太空泥,感受泥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够掌握团圆的技能。

2、能够均匀的分泥。

3、能够较好的把圆球用竹签串起来。

三、教学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和图片),太空泥,竹签

四、导入:

1、观看《糖葫芦》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

(1)老师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视频,视频里的阿姨正在准备做一样好吃的东西,你们猜一猜阿姨准备做什么?

(2)你们吃过糖葫芦吗?什么味道?(酸酸的,甜甜的),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呢?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糖葫芦的制作。(板书冰糖葫芦)

五、新授:

1、糖葫芦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同学们知道糖葫芦是用什么做成的?一个一个的红果果,这些红果果是什么?(山楂)山楂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糖葫芦是由一个个圆形的山楂串起来的。

2、出示图片,观察各种各样的糖葫芦。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出了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的花式糖葫芦:有裹满芝麻、瓜子、葡萄干、朱古力棒的糖葫芦,也有夹心的(夹着核桃,各种口味的果酱),还有用各种水果做成的糖葫芦。(2)今天,我们就以老式的冰糖葫芦为例,做一串酸甜可口的山楂糖葫芦。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3、示范:

(1)教学视频

(2)教师讲述操作步骤:边说边示范

在做之前,我们要准备好红色的太空泥,竹签。

六、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1)教师在巡回检查中要鼓励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感受较均匀地分太空泥。

七、分享交流,介绍作品:

今天我们都制作了漂亮的糖葫芦。看谁做的糖葫芦最圆最漂亮!

八、拓展练习:

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做一做花式糖葫芦

九、养成教育:做完之后要洗手,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十、欣赏:泥工作品欣赏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对玩泥非常感兴趣,都玩得很开心。孩子们在玩太

空泥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到太空泥的特征。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去发现太空泥的新玩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提高了孩子们对圆形

的冰糖葫芦的认识,发展了孩子们的的手部动作,让孩子们轻松快

乐地在做冰糖葫芦的情景中,学习了团圆,分泥,用竹签穿在一起

做成糖葫芦等技能,使孩子们对泥塑活动产生了兴趣,并能很大胆

的用自己的言语表述出来,让孩子们共同来分享自己的作品。在活

动最后,我结合本校的养成教育,对孩子们适时地进行了卫生方面

的教育。同时,通过欣赏其他小朋友的泥工作品,培养了孩子们的

审美情趣,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篇二:小班泥工活动】

小班泥工活动《冰糖葫芦》说课稿

一、说教材

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觉得他们处于小肌肉动作发展的敏感

时期,而且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们总局限于绘画、涂色的形式上,其实泥工活动更有助于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发展,其次,孩子

们也非常喜欢玩彩泥活动。于是我设计了《冰糖葫芦》这个活动,

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捏一捏、搓一搓、压一压、印一印的过

程中,感受到泥工活动带来的乐趣,再通过制作冰糖葫芦中体会到

成功的喜悦。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提出的艺术活动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

点和美术发展水平,我为本活动制定了一下目标:

1.体会泥工活动带来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2.能运用捏、搓、压等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使用印花工具辅助材料做出不同创意的糖葫芦。

活动重点:学习搓、捏等技巧,培养幼儿对泥工的兴趣。

活动难点:使用印花工具辅助材料做出不同创意的糖葫芦。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彩泥技巧的基本练习。

2.教学操作材料:ppt雪孩子的礼物、音乐、糖葫芦架子、彩泥、竹签、印花工具等。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幼儿对本活动的兴趣,我运用了情景设计法,使幼儿在情

境中学习。

观察指导法,幼儿通过观察进行操作和创作,同时老师也可利用这个

教学方法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情况,采取随机指导。此外,我

始终以幼儿为主体,采用了操作法等学习方法。

五、说活动过程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

的目标,我设计以下几环节:

第一个环节:看一看,激发创作兴趣。

这个环节我出示ppt:孩子们看谁来了?(雪孩子)它给我们带来

了一个礼物,你们看(出示冰糖葫芦的图片)。幼儿观察冰糖葫芦

是的特点。是由圆球串起来的!你们想不想也做冰糖葫芦做礼物。

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动手创作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

1.与幼儿一起拿彩泥制作冰糖葫芦我打破了以往的边讲解边示范的

方法而是在示范讲解的同时与幼儿一起制作简单的冰糖葫芦,在制

作过程中引导幼儿把彩泥搓圆。注意在串糖葫芦时的安全,不要用

竹签戳到手。同时强调串冰糖葫芦的要点,一个一个由上向下的穿

起来。,在制作成一串冰糖葫芦后,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

的成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骄傲。(制作的顺口溜:搓,搓,搓,搓面条,拿起小刀切两半,团成一个球,竹签中间穿一穿)。

三、做一做,动手探索创作

在制作完一串后,我根据《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

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

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

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所以,我播放ppt请幼儿看到不同漂亮的糖葫芦,激起幼儿创造兴趣,出示印花工具叫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不一样的冰糖葫芦。,我没有过多地去说教,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孩子。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来,在肯定大部分幼儿创作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许他临摹范例上的有的内容,也可以允许他学习同伴的作品,更多地是教师用语言去帮助他开导思路。(放背景音乐,因为艺术是相通的,用优美的语言来渲染,用舒缓的音乐来衬托,可以更好的表现幼儿的所看、所感、所知)四、讲一讲,分享交流作品,体验成功快乐

《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我们知道,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我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骄傲。(美术活动之前,可以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颗漂亮的贴花。让他们去观摩同伴的作品,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幼儿完成作品快慢之间的矛盾,也给了幼儿行使自己评价的权利。恰当地运用教学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重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让幼儿真正的成为评价的主体,使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真正的互动起来。让幼儿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整个活动,我遵循着让孩子“做得开心,做得自由”的理念为原则,以《纲要》精神为依据,以“来之幼儿,还之幼儿”为突破口,使幼儿的操作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篇三:小班美术教案——泥工“小小棒棒糖和揉汤圆】小班美术教案

小小棒棒糖

目标

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橡皮泥。

2.学会在球体上安装小棒。

3、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材料: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看,老师的口袋鼓鼓的,里面会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听,还有声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二、观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点。

老师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连贯描述:上面一颗糖果是圆圆的,下面的棒棒是长长的,老师还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方的糖圆的糖,安根小尾巴变成棒棒糖。这种是小朋友经常吃的,噢,那老师要问小朋友有没有吃过其它样式的棒棒糖呢?

三、制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过这种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没有做过呢?今天老师也想动手做一个,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然后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棒棒糖,好吗?

先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两手对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小球,咦!老师把它按一个漂亮的小尾巴,

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棒棒糖,老师很开心。现在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做,在动手这前老师要说下游戏规则:

a、做手工时小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要安安静静的。

b、不能抢别人手里的东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幼儿橡皮泥要放在手心里,两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的球)

3、咦!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举起来,看看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的,你们的没有小尾巴,现在请刘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拿上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看看他们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师觉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师:小朋友今天开心吗?

幼儿:开心。

教师:小朋友有了开心的事情呀,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下面让我们拿起棒棒糖送给大班小朋友,让他们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心情吧。活动结束!

活动二:

手工:“搓汤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面粉团揉搓球体,并用豆子等添加想象。

2、体验自己劳动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和好的糯米粉、每桌一个大盘子、擦手毛巾

2、汤圆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汤圆图片

师:汤圆是用什么做成的?

学习词语:糯米团

二:教师出示和好的糯粉团,说说糯米团长什么样子?

1、出示糯米粉团,

这块糯米团现在还有点大,

老师要变个魔术,

把它变成许多小米粉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粉团。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

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

么样了?

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

许多小米团。

3、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圆又圆、像个小球球)幼儿运用团、揉的方法将小米团揉成圆球体,并且放在碟子里。

4、幼儿想象:圆圆的汤圆像什么呢?引导幼儿进行组合创造,谜

语导入

激发兴趣

米团变变变

可以制作成“花”

“毛毛虫”“冰糖葫芦”小动物”等。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添加,将面团拉伸。

1、幼儿人手一团小糯米团,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出要求: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

鼻孔或摸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搓好的汤圆放在桌

上的大盘子中。

提醒幼儿将小米团放在手心搓圆。

3、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说说将小汤圆变成了什么?

4、活动延伸:请厨师将幼儿的作品蒸好带回家品尝。亲子作业: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泥工作品:太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