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华大学社会工作实务2016年—2019年考研真题

西华大学社会工作实务2016年—2019年考研真题

西华大学社会工作实务2016年—2019年考研真题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2.1 复习笔记 一、接案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 1.接案的重要性 (1)接案 “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时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展开的沟通,包含了社会工作者如何与服务对象开展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 (2)接案的意义 ①澄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 ②激励服务对象。对双方各自角色和责任的了解能够激励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努力。 ③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如果在接案时即与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就能增强其参与助人过程的意愿。 ④影响后续工作关系。接案过程不仅决定着求助者是否能从潜在的服务对象变为现有的

服务对象,而且影响着服务对象在后续服务中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以及参与助人过程的积极性。 ⑤影响今后的互动。接案阶段的早期印象会对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今后工作中的互动产生影响。 2.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①主动求助的。所谓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是一个人、家庭或团体、组织、社区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不能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②他人转介的。这种服务对象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邻居发现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发挥,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③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们接受服务。(外展服务)(2)服务对象的类型 社会工作者需要在接案前对服务对象的类型进行辨别,以便提供合适的服务。 ①自愿型服务对象 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认识到需要协助而自己主动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这类“自愿型服务对象”求助动机强,社会工作者比较容易与之建立关系,机构的服务与他们的需要也会比较吻合。 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他们是被动接收服务的人。这

社会工作考研资料—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 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这个定义指出了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即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帮助他人的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地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用以协助个人、群体、社区去强化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标准,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运用专业的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3.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中处于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缺乏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依靠自身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群体。 4.社会工作伦理 社会工作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自身所应具有的伦理价值以及在处理与案主、同事、服务机构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伦理准则。 5.伦理困境 伦理困境: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人们伦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社会工作实践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冲突,面对这些冲突,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左右为难,这就是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 6.案主自决 案主自决:是指社会工作实务中要确定的案主需要拥有的自由决定的空间,在其中,社会工作者有一定的义务去尊重案主做决定的权利,或肯定案主自我做决定的需要,并进而引进各项适当的社会资源或倚重其个人的力量,使案主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的决定。 7.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运动,更是一种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兴起而逐渐形成的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要求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潮。 8.人类行为 人类行为:人类行为指个体一切外表行为、思想、感受、期望、自我观念等,是一个广义概念,

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接纳 答:接纳是指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接纳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2.矫正社会工作 答:矫正社会工作又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3.置信区间 答:置信区间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即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的误差范围。在统计学中,一个概率样本的置信区间是对这个样本的某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置信区间展现的是这个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落在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置信区间给出的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要求的“一定概率”。这个概率被称为置信水平。

4.实验研究 答:实验研究是指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一个变量(即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实验研究的方式起源于自然科学,同时这种方式也更多的是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在社会研究中,实验的方法由于受到社会伦理、政治、道德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应用起来相对困难。但是,实验研究的逻辑和思想却是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之一。它是我们探讨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最为有力的工具。实验一般由三组基本要素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 5.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答:社会工作行政可以分为宏观社会工作行政和微观社会工作行政。微观社会工作行政是指在政府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中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基层从事的行政活动。从微观的角度看,社会工作行政的意义包括:①有助于社会工作机构做出正确的行政决策,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员工培训模式、服务方案是正确与取消等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提高机构的组织效率;②有助于机构改善服务的品质;③有助于机构获得政府及资助团体的进一步的财政支持;④有助于机构员工个人绩效提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与技巧。 答:(1)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 ①任务中心的问题解决过程有五个阶段:

[全]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详解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详解 1什么是政策、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 答:政策、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的概念分别为: (1)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这一定义包括了三层含义: ①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②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③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2)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其具有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及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等基本性质。 (3)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其实质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事务领域中的干预行动。 2在当代社会中公共政策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答:在当代社会中公共政策主要有以下基本特点

(1)公共性 “公共政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其政策行动的公共性。“公共性”,即公共政策是面向社会公众,与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有关的政策,而不是处理政府或其他组织的内部事务。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具体体现在政策主体的公共性、政策对象的公共性、政策目标的公共性和政策过程的公共性。 (2)权威性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政策制定中的权威性,即公共政策要由具有公共权威的组织来制定。 ②政策实施中的权威性,即公共政策一旦做出,就必须得到有效的执行。公共政策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在政策主体的管辖范围内,所有有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都应该遵循其行事。 (3)价值性 公共政策的价值性是指公共政策反映了政府的价值目标,决策者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各种政策行动的价值优先性做出判断,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决定公共政策的走向。 (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复习笔记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者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这个定义界定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性质,指明了个案工作的目标在于增进个人与社会的福利,手段和途径则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助人知识及活动来帮助个人和家庭。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1)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的概念由埃里克·林德曼和吉拉尔德·卡普兰在20c40y-50y提出,个案工作中危机是指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危机不一定非要是灾难性时间,可以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同时也是有开头结尾的持续性过程,危机是问题与希望的并存。危机与压力不同,危机是短期现象,个人会力图尽快重建以前的和谐,压力的概念则含有长期压迫的感觉,但危机和压力又是有联系的,处于危机的征兆则有可能是人们的抱怨和忧伤。 危机介入术:1.开始阶段—第一次会谈时要收集案主的基本资料,并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然后要弄清其最大问题是什

么,从而把问题集中在目标上,找出真正问题。2.中间阶段—工作者进一步收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如可以把当前发生的事件与过去生活经历相联系,指出前因后果的关系,以帮助案主改正对问题的认识。3.结束阶段—回顾开始时双方协议要做的事执行如何,提醒案主结束的时候到了,并与案主一同回顾已经取得的进步。 危机介入模式的有关理论:人格理论,自我心理学,观察学习理论 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把引起危机的事件或者原因具体化,清晰化,为危机作出迅速判断,工作者要担当提供信息和建议,需要时可积极并系统化的介入个案的角色。要限定时间,鼓励案主面对未来。(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个案工作应该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效率和效果,既要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帮助案主,又要节约时间和金钱。该模式应用于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这八类。步骤:1.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 2.阐述目标以及要完成的任务。 3.在快结束时与案主回顾重要的进步并鼓励案主,帮他确定进一步工作领域,从而结束个案工作。 该模式优点: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针对案主也是对于案主有关的系统的;该模式工作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强调案主的优点和优势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将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单向由案主向工作者倾诉。 该模式要求的能力:倾听、抓住问题核心、达成协议、沟通与回应的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答案

二O 一四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代码及科目名称:437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矫正社会工作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2、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是为着专业养成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过程,学习是它的基本特性。它的目标是为了培养知、觉、行合一的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素质的社会工作者。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5、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1)建立关系;(2)收集资料;(3)制订计划;(4)社区行动; 2、(1)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扶助;(2)家庭心理辅导;(3)家庭能力建设; 3、(1)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2)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3)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 4、(1)医疗救助和弱势群体的医务社会工作;(2)弱势人群的长期照顾及医务社会工作;(3)临终关怀和善终照顾服务医务社会工作; 5、(1)注意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2)注意语言的选择;(3)提供合作性的目标;(4)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 6、优点:(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2)研究的效度较高;(3)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缺点:(1)概括性较差;(2)信度较低;(3)对研究对象的影响;(4)所需时间较长;(5)伦理问题; 7、(1)问话;(2)解构式问话;(3)开启空间的问话;(4)发展故事的问话;(5)意义性问话;(6)、故事的建构;(7)回响与强化;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2)道德及品格的辅导;(3)学业指导;(4)健康成长指导;(5)就业辅导;(6)生活方式辅导;(7)社会交往指导;(8)婚姻服务;(9)特殊青少年服务; 2、社区服务的内容:(1)救助福利性服务;(2)社区事务性服务;(3)市场化的营利性服务;

西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西南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331社会工作原理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Allen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doczj.com/doc/f917905780.html,

【资料说明】 《社会工作专业历年真题解析(专业课)》系西南大学优秀社会工作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第一眼看到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考试历年试题的同学,都觉得试题“简单”,每年的考研真题重复率也高。其实,西南大学的试题不偏、不怪,90% 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或者在历年真题上面找到部分或全面的答案。西南大学的试题,不管你复习的怎么样,一般都能答上一点,至于能答到什么程度,则因人而异。 但是,依据2013年西南大学考研初试分数统计,其中进复试的同学80%的同学成绩在370分以上,最高分数甚至达到了400以上!你还会为西南大学试题简单而开心吗?你觉得简单,别人也会觉得简单。其实,“试题很基础”----“试题很简单”----“能得高分”根本不是一回事。试题很基础,所以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容易吗?大家不要被试题表象所迷惑。很多学生考完,感觉超好,可成绩出来却不到100分,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把考的基础当成考的简单。我们只能说命题的风格是侧重考察基础的知识,但是,我们要答出亮点,让老师给你高分,这并不容易,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辛勤的努力。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从最近四年看,西南大学的题目基本都是常规题,那种偏、难、怪的题目很少。题目貌似很常规,但是想要的高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表达能力的练习。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考研依据全国考试大纲,没有重、难点的告知,但大家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例如,《社会工作概论》与《现代社会学》两本书的内容就几乎占了85%以上的分数,《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大约占10%左右的分数,剩下的就是一些参考书目里没有的或者平时不常见的超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考研真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朱眉华考研真题及答案——才聪学习网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四、案例分析题 五、实务方案设计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基础 第二章社会工作职业特质 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第四章社会工作实务具体方法 第五章社会工作实务常用模式 第六章社会工作实务基本技能 第七章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 第八章社会工作实务相关资源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价值观[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研] 答:社会工作价值观(v al u e s)是指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它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任何社会工作的开展都是社会工作者在一定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它不仅规范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也规范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没有一定的价值体系的指导,

社会工作也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因此,价值对社会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预估[贵州大学2016年研;河北大学2016年研] 答:预估是指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数据、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预估就是收集数据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数据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预估的特点有:①持续性;②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③行动取向;④有可识别的步骤;⑤渗透了专业判断;⑥有局限。预估的原则是:①个别化;②合作; ③避免片面;④避免简单归因;⑤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预估要采用“优势和能力”视角,既要找出服务对象的弱点,也要发掘其长处。发现弱点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认识和知道服务对象的问题所在,而发掘优点和长处则可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的资源。兼顾弱点和长处的预估才是全面的。 3社区照顾[扬州大学2018年研;山东大学2017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 答: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内对那些身体和精神有需要的人(如:老人、儿童、弱能者和残障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对其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社区照顾的任务与内容主要包括:①将社区内有特殊困难而自己不能解决并需要长期照顾的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接受服务;②使有困难的社区居民(个人或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实务具体方法)【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工作实务具体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 (1)个案工作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交流,运用专业的知识、技巧,帮助案主提升潜能,并整合自身与外部资源,来解决案主的问题,以努力实现其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个案工作的含义主要界定了: ①个案工作实施主体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这些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受聘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 ②服务对象是个人或家庭,这些个人或家庭在社会适应中面临一定的问题,需要求助社会工作者来帮助解决。 ③个案工作过程以信任协作的专业关系为基础,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对案主问题加以研究、分析,并进行适当干预,以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案主的积极参与,并整合各方面资源,以更有效地帮助案主。 ④个案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增进案主能力以促进其成长,从而达到案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在个案工作中,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代替案主做决定,直接替他解决问题。

2.个案工作的过程 (1)申请和接案 申请是指案主前来求助,期望获得专业的辅导以帮助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接触,初步了解案主的问题与需求,依据机构的服务宗旨与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判断,与案主达成服务协议,正式确立工作关系。 社会工作者接案过程中还要完成以下任务: ①了解案主的基本资料与大致情况; ②形成对案主及其问题的初步预估; ③与案主一起进行探讨,对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达成共识; ④界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正式建立工作关系。 (2)收集资料与预估 ①资料的收集有两种途径: a.通过与案主本人的面谈去获取直接资料,这种资料通常为社会工作者所看重,因为案主本人对问题的看法与感受更能揭示案主自身的困扰所在及其本质。 b.通过访视,于案主家人、朋友、同事、邻居或其他相关机构收集与案主问题有关的间接资料,这种资料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形成全面认识,但也要注意保持中立、客观立场,以免因旁人的影响造成对案主的偏见。 ②在收集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a.生理功能方面的资料,主要是关于案主个人身份及生理健康等方面的信息,如籍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疾病史等。

2012年社会工作硕士考研专业课必背(理论+实务)

科目---社会工作原理 1.社会工作的领域:社会工作领域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2.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内涵:在我国,社会工作是一个较为普通的概念,他通常是指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取报酬的工作,包括当学生干部,,做工会委员等。专业性的内涵是:它是更具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主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的方法进行的主人服务活动。社会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 3.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的社会学学科,社会工作与众多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关系。 社会科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同社会工作有着直接联系。 社会工作的发展表明,它与社会学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社会学是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工作的最牢靠的知识背景。 历史表明,当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用个人的,心里的因素解释时,社会学就显示出其特殊的作用。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之间具有普遍联系,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家庭问题、社区问题、就业问题、阶层问题、社会制度问题等等 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繁盛条件及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对以个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的贡献是直接的和明显的。由于社会工作的任务预售住着的心理状态和态度有关,由于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细致、复杂、的互动过程,所以社会心理学必然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柱。 社会工作与政治学:政治学是研究权力关系的科学,他不单指国家政治体制,也研究行政和日常生活中的权力运作过程。社会工作与政治学有密切的关系。社会行政就是政治活动,也是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而社会政策则反映着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也是不同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 社会工作与管理学:管理学知识对社会工作的贡献,集中体现与社会行政之中。社会行政运用一整套管理方法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管理以有效达到社会共总目标,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工作也开始将管理知识运用到其他社会工作领域,如进行个案工作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社会供过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科学。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经济因素一直是渗透在其中的。大部分社会工作与受助者的经济匮乏有关,由此可见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与伦理学的滚系:伦理学史研究人类行为对错、善恶的科学。社会工作者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强调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守住这服务,尊重受助者,保护受助者帮助受助者。这无不体现了社会工作者高度的重视伦理道德的精神。 4.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型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社会工作者的特征: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2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 3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更具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 助人过程分析:1助人过程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2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3助人过程是不对称互助。不对称表现在:1双方信息占有方面有差异。2互动效果不对称。3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 社会工作者是助人活动的发动者。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职能是推进合作过程并向求助者提供服务。另外,社会工作者要控制整个过程,并期望更有效的实现最佳助人效果。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过程中居于主动的甚至是支配地位。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或者说,它是反映社会位置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一般是成对存在的,即只有两个社会位置上的人相互关联时,它们之间才发生权利义务关系。社会工作者担当着如下多重角色:1服务提供者。2支持者。3倡导者。4管理者。5资源获得者.6政策影响人。 5.中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解放社会生产力。我国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场体制改革内容的集中表述。 中国体制改革的特点是:1整体性。2渐进性。3非同步性。4计划性与自发性并存 当前社会工作模式的路径依赖,由于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资源获得及传递渠道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因此,当前我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 答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二O 一四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参考答 案 考试科目代码及科目名称:437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矫正社会工作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2、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是为着专业养成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过程,学习是它的基本特性。它的目标是为了培养知、觉、行合一的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素质的社会工作者。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5、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1)建立关系;(2)收集资料;(3)制订计划;(4)社区行动;

2、(1)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扶助;(2)家庭心理辅导;(3)家庭能力建设; 3、(1)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2)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3)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 4、(1)医疗救助和弱势群体的医务社会工作;(2)弱势人群的长期照顾及医务社会工作;(3)临终关怀和善终照顾服务医务社会工作; 5、(1)注意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2)注意语言的选择;(3)提供合作性的目标;(4)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 6、优点:(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2)研究的效度较高;(3)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缺点:(1)概括性较差;(2)信度较低;(3)对研究对象的影响;(4)所需时间较长;(5)伦理问题; 7、(1)问话;(2)解构式问话;(3)开启空间的问话;(4)发展故事的问话;(5)意义性问话;(6)、故事的建构;(7)回响与强化;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2)道德及品格的辅导;(3)学业指导;(4)健康成长指导;(5)就业辅导;(6)生活方式辅导;(7)社会交往指导;(8)婚姻服务;(9)特殊青少年服务; 2、社区服务的内容:(1)救助福利性服务;(2)社区事务性服务;(3)市场化的营利性服务;

西南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西南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437社会工作实务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Allen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doczj.com/doc/f917905780.html,

【资料说明】 《社会工作专业历年真题解析(专业课)》系西南大学优秀社会工作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第一眼看到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考试历年试题的同学,都觉得试题“简单”,每年的考研真题重复率也高。其实,西南大学的试题不偏、不怪,90% 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或者在历年真题上面找到部分或全面的答案。西南大学的试题,不管你复习的怎么样,一般都能答上一点,至于能答到什么程度,则因人而异。 但是,依据2013年西南大学考研初试分数统计,其中进复试的同学80%的同学成绩在370分以上,最高分数甚至达到了400以上!你还会为西南大学试题简单而开心吗?你觉得简单,别人也会觉得简单。其实,“试题很基础”----“试题很简单”----“能得高分”根本不是一回事。试题很基础,所以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容易吗?大家不要被试题表象所迷惑。很多学生考完,感觉超好,可成绩出来却不到100分,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把考的基础当成考的简单。我们只能说命题的风格是侧重考察基础的知识,但是,我们要答出亮点,让老师给你高分,这并不容易,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辛勤的努力。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从最近四年看,西南大学的题目基本都是常规题,那种偏、难、怪的题目很少。题目貌似很常规,但是想要的高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表达能力的练习。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考研依据全国考试大纲,没有重、难点的告知,但大家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例如,《社会工作概论》与《现代社会学》两本书的内容就几乎占了85%以上的分数,《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大约占10%左右的分数,剩下的就是一些参考书目里没有的或者平时不常见的超

社会工作硕士考研专业课-社会工作实务

贰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者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这个定义界定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性质,指明了个案工作的目标在于增进个人与社会的福利,手段和途径则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助人知识及活动来帮助个人和家庭。 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1)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的概念由埃里克·林德曼和吉拉尔德·卡普兰在20c40y-50y提出,个案工作中危机是指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危机不一定非要是灾难性时间,可以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同时也是有开头结尾的持续性过程,危机是问题与希望的并存。危机与压力不同,危机是短期现象,个人会力图尽快重建以前的和谐,压力的概念则含有长期压迫的感觉,但危机和压力又是有联系的,处于危机的征兆则有可能是人们的抱怨和忧伤。 危机介入术:1.开始阶段—第一次会谈时要收集案主的基本资料,并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然后要弄清其最大问题是什么,从而把问题集中在目标上,找出真正问题。2.中间阶段—工作者进一步收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如可以把当前发生的事件与过去生活经历相联系,指出前因后果的关系,以帮助案主改正对问题的认识。3.结束阶段—回顾开始时双方协议要做的事执行如何,提醒案主结束的时候到了,并与案主一同回顾已经取得的进步。 危机介入模式的有关理论:人格理论,自我心理学,观察学习理论 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把引起危机的事件或者原因具体化,清晰化,为危机作出迅速判断,工作者要担当提供信息和建议,需要时可积极并系统化的介入个案的角色。要限定时间,鼓励案主面对未来。 (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个案工作应该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效率和效果,既要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帮助案主,又要节约时间和金钱。该模式应用于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这八类。 步骤:1.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2.阐述目标以及要完成的任务。3.在快结束时与案主回顾重要的进步并鼓励案主,帮他确定进一步工作领域,从而结束个案工作。 该模式优点: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针对案主也是对于案主有关的系统的;该模式工作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强调案主的优点和优势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将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单向由案主向工作者倾诉。 该模式要求的能力:倾听、抓住问题核心、达成协议、沟通与回应的能力。 (3)社会—心理模式 社会—心理模式是将案主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该模式是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是系统的认识论。 自我防卫机制,是个人应付焦虑、防止自我过分强大、保持心里平衡的手段。 人格有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生物的我,它总想冲破一切障碍获得满足,从而获得生存空间,根据享乐原则行事,属潜意识层面。超我是社会化的我,根据道德原则行事,对本我有制约作用。自我则在本我、超我之间起平衡作用,根据现实原则行事,调和内部本能和外部现实环境以满足需要。弗洛伊德指出,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是这三部分的平衡。 自我强度指永远处于改变中的一种应付挫折、控制冲动、合理使用自我防卫机制的能力。 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1.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自我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针对问题—内部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外部环境问题。3.目标—理解和改变人及其所处的环境,或者二者同时进行,即直接介入和简介介入并举。4.案主角色—案主如同病人,处于被动位置。5.工作者角色—研究、诊断和治疗者。 (4)行为治疗模式 行为治疗模式的个案工作的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 四种学习形态:1.反应学习—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的本质是人对环境刺激的本能反应。无条件反射是不受人意识控制的,不是学习获得的;条件反射是学习形态。2.操作学习—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即控制或者操作条件,相应的产生一个期望的行为。斯金纳认为改变了条件即改变了结果,如果一种行为被强化,它的出现频率就会增加,要想得到期望的行为即强化它。3.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不需要经过“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4.认知学习—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详解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详解 2021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全套 目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437社会工作实务》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全国名校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 ?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指定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3.视频讲解 ?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说明:本部分为该科目的通用视频讲解产品,对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试看部分内容 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发展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1什么是政策、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 答:政策、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的概念分别为: (1)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这一定义包括了三层含义: ①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 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②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 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③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社会工作实务考研最全解析资料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者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这个定义界定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性质,指明了个案工作的目标在于增进个人与社会的福利,手段和途径则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助人知识及活动来帮助个人和家庭。 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1)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的概念由埃里克·林德曼和吉拉尔德·卡普兰在20c40y-50y提出,个案工作中危机是指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危机不一定非要是灾难性时间,可以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同时也是有开头结尾的持续性过程,危机是问题与希望的并存。危机与压力不同,危机是短期现象,个人会力图尽快重建以前的和谐,压力的概念则含有长期压迫的感觉,但危机和压力又是有联系的,处于危机的征兆则有可能是人们的抱怨和忧伤。危机介入术:1.开始阶段—第一次会谈时要收集案主的基本资料,并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然后要弄清其最大问题是什么,从而把问题集中在目标上,找出真正问题。2.中间阶段—工作者进一步收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如可以把当前发生的事件与过去生活经历相联系,指出前因后果的关系,以帮助案主改正对问题的认识。 3.结束阶段—回顾开始时双方协议要做的事执行如何,提醒案主结束的时候到了,并与案主一同回顾已经取得的进步。 危机介入模式的有关理论:人格理论,自我心理学,观察学习理论 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把引起危机的事件或者原因具体化,清晰化,为危机作出迅速判断,工作者要担当提供信息和建议,需要时可积极并系统化的介入个案的角色。要限定时间,鼓励案主面对未来。 (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个案工作应该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效率和效果,既要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帮助案主,又要节约时间和金钱。该模式应用于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这八类。 步骤:1.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2.阐述目标以及要完成的任务。3.在快结束时与案主回顾重要的进步并鼓励案主,帮他确定进一步工作领域,从而结束个案工作。 该模式优点: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针对案主也是对于案主有关的系统的;该模式工作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强调案主的优点和优 势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将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单向由案 主向工作者倾诉。 该模式要求的能力:倾听、抓住问题核心、达成协议、沟通与回应的能力。 (3)社会—心理模式 社会—心理模式是将案主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该模式是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是系统的认识论。 自我防卫机制,是个人应付焦虑、防止自我过分强大、保持心里平衡的手段。 人格有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生物的我,它总想冲破一切障碍获得满足,从而获得生存空间,根据享乐原则行事,属潜意识层面。超我是社会化的我,根据道德原则行事,对本我有制约作用。自我则在本我、超我之间起平衡作用,根据现实原则行事,调和内部本能和外部现实环境以满足需要。弗洛伊德指出,一个健康的人格应该是这三部分的平衡。 自我强度指永远处于改变中的一种应付挫折、控制冲动、合理使用自我防卫机制的能力。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1.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自我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针对问题—内部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外部环境问题。3.目标—理解和改变人及其所处的环境,或者二者同时进行,即直接介入和简介介入并举。4.案主角色—案主如同病人,处于被动位置。5.工作者角色—研究、诊断和治疗者。

华东师大《社会工作实务》2021考研真题与考试大纲

华东师大《社会工作实务》2021考研真题与考试大 纲 一、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 1.叙事治疗模式。 2.价值澄清。 3.志愿者承诺给患者家属筹集资金,作为实习社工,你如何看。 4.某一社工机构为了给智障老人争取资金保证,用同一个项目策划书申请到两个不同机构的资助,如何看待。 二、论述题 1.任务中心模式在实务中的适用性。 2.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二、真题解析 一、概念题[部分视频讲解] 1资产建设[北京大学研] 答:资产建设是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而非简单地直接增加其收入和消费,穷人依靠自身积累的资产进行特定目的的投资,从而实现自身发展,走出贫困困境。谢若登把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是指合法拥有,包括物质财产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与物质财产相同功能

的权利,包括货币储蓄、股票、不动产等。无形资产是基于个人资源或社会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人力资本、非正式社会资本、正式社会资本等。 2积极老龄化[中国人民大学研] 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积极老龄化既适用于个体又适用于人群。它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在一生中体力、社会以及精神方面的潜能,并按照自己的需求、愿望和能力去参与社会,而且当他们需要帮助时,能获得充分的保护、保障和照料。 3相对贫困[中国人民大学研] 答:相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依靠个人或家庭的劳动力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虽能维持其食物保障,但无法满足在当地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其他生活需求的状态。衡量标准是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若一个家庭的收入低于必需的开支数时就属于贫困范围。世界银行在《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这是一种相对贫困的描述。 4城市特困人员[浙江大学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