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为什么过圣诞节

中国人为什么过圣诞节

中国人为什么过圣诞节
中国人为什么过圣诞节

中国人为什么过圣诞节

【篇一:中国人需要过圣诞节吗作文】

每当清晨出门后第一缕呼吸看到一丝雾光,我就会明白:又到冬天了。每年的冬天似乎是人们忙碌的时候,但并不是为了储备冬粮,

更不是为了早早地置办春节年货。如果你去问他们,他们都会不约

而同地回答:“圣诞节”。圣诞节是盛大的,在12月24日晚和12

月25日,这段时间总是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商家的导购员身着圣诞

老人装站在门口,挥手向人们示意;广场的圣诞树上挂满了会发光的

铃铛,在音乐的伴奏下闪烁不停;人们欢聚在一起,相互送礼物,表

达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祝福。这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的幸福祥和。然而,我们为什么要过圣诞节呢? 根据基督教的说法,圣诞节是为了

纪念耶稣的出生而设立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进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其庆祝方式的来历已不可考证,但相互送礼物似乎就是圣诞节不成

文的规定。那么,既然是基督教用于纪念耶稣出生的节日,中国人

为什么要过呢?当然,中国人里一定有基督教的信仰者。但我相信,

多数汉族人的个人档案中,关于“宗教信仰”一定是“无”。不过,回

族或其他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就另当别论。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

要过圣诞节呢? 答案当然是,为自己找一个放松的理由。据统计,

中国民众,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作者,其生活压力在世界排名上活跃

于前列。为了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圣诞节就成了首选。其次,

商家的炒作也是构成“中国式圣诞节”的一大因素。类似圣诞节,不

少外国的节日在建国60余年间陆续悄悄进入国内,例如母亲节、父

亲节、情人节等。相反地,中国许多除春节外的传统节日都坐起了“冷板凳”,例如寒食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对于中国人是否需要

过圣诞节,我个人持否认的态度。因为中国许多人并不是基督教信徒,圣诞节是一种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与中国人并没有关系。其次,圣诞节在中国似乎已经变了味儿,西方的圣诞节为了耶稣的诞

生而庆祝,反观中国,似乎只是为了能够休息,能够放松,能够收

到礼物而“庆祝”。当然,每个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并且

文化的渗透也是新时代的特点,不能单纯地说一个事物是好的,也

不能单纯地说一个事物是坏的。如果“中国式圣诞节”干扰了中国文

化的发展,那就一定要阻止;倘若它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那也是

极好的。我想,历史终究会给我一个答案。

【篇二:西方节日为什么能在中国流行?】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些思考

近年来,在我国的大学校园里,“洋节”越来越流行,而中国的传统

节日却越过越淡。2010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农历新年和西方情

人节刚好是同一天,许多人讨论究竟该过哪一个,不少年轻人热衷

于西方外来节日,更喜欢与自己的另一半度过甜蜜幸福的情人节。

为什么中国传统节日对现代人缺乏吸引力?

陕西民间文学家协会主席傅功振认为,“因为它有些沉重,又富含教

化意味”“传统节庆积淀深厚,但主题多源于‘祭祖’劝行孝善,而且仪

式感很重。为何圣诞节、情人节能在中国‘反客为主?因为我们罕见

‘狂欢式’‘享受式’的节日。”我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积淀了丰厚的中华文化传统,蕴含着大量历史民俗”中国日益开放,工业化逐步实现,我国传统节日也必须适应时代变化,“提取当代价值”与“ 普及传统内涵”是否矛盾?傅功振认为不必担心,“普及

传统文化内涵永远是内核,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更娱乐,更轻松

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寓教于乐。

我国的节日虽然不少,但专供抒发某一特定人群情感的节日却较少。我们在春节吃饺子,在元宵节吃汤圆,在端午节吃粽子,在中秋节

吃月饼,连清明节我们都要吃素,似乎每个节日都要与吃联系在一起,由于过节和吃喝结下的这种不解之缘一定程度上也削弱和淡化

了一个节日的其他内容功能。洋节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

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

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

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

近年来,以圣诞节为主打菜的洋节攻势越来越猛,而中国传统节日相

对于洋节则越来越冷清。特别是大城市的一些年轻人一提到过圣诞

就眉飞色舞,而传统的农历春节却越来越觉得“老一套、单调、冷静、越过越没意思??”。圣诞节这种咄咄逼人的局面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原因:

1、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过圣诞节,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的象征。经济越发达,居民收入越高,居民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

对闲暇的追求也就越强,假期和节日就越多。

2、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和西方强势经济的作用

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欧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为

数众多的西方人到中国工作和旅游,西方的很多传统习惯也被更为

广泛的带入并产生深远影响。

圣诞节在中国日渐盛行,经济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这样

一个根本没有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圣诞节这么风靡,西方的经济、

文化的相对强势起了微妙的作用。

3、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对圣诞节形成了特殊定位

春节是中国人习惯了的重温亲情的时间,讲的是团聚;十一五一是

奢侈的休息时间,居民只想着举家出游,或干脆休养生息睡懒觉养

精神;而对于圣诞节为代表的洋节,中国的都市居民尤其是青年人

模糊了它原有的意义,已经把它变成了聚会疯狂开心狂欢的盛宴了。如果从民俗学的角度上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因此对于

很多青年人来说反倒显得是一种负担,而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

的色彩,圣诞节更像是为自己过的。对于崇尚个性、追求时尚的青

年人来说,洋节日更加能够张扬一种自由的心情。

4、商家和媒体推波助澜的宣传

商家和媒体从各方面推波助澜的宣传攻势引领了普通大众对节日的

幻想和渴望,从而产生出波澜壮阔的圣诞节大军。正如现在的国庆

黄金周,民众本来不一定非要出去旅游,但当大环境提供了这样一

种可行为的条件,当媒体和商家又做好这样一个“美丽的”陷阱后,

民众就不得不往里面跳了。当然,让更多的人跳这种陷阱并无坏处,这也是一种节假日经济。

二、中国圣诞节消费的特征

圣诞节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有其特定的适用主体和时空条件。

从当前来看,中国的圣诞节消费存在以下特征:

1、圣诞节消费的主体是青年人

调查发现,70%过圣诞节的人为38岁以下的青年人,而他们中的45%

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学生和一些比较开放的、直接与脑力相关的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圣诞

节的主要买单者。学生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而一些比较开放的、直接与脑力相关的行业,比如网络、商务、教育等等,容易接触到

外来的新事物,在这些行业中工作的人自然而然就被职业带进了平

安夜,其中突出的是外企白领阶层。

2、发达开放城市是圣诞节消费的集中区域

一个城市是否过圣诞节,怎么过圣诞节,这与城市的文化构成、经

济发展、开放程度紧密相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种发达开放的

城市,圣诞节已经成为寻常百姓都知道的洋节日,但是西北一些内

地城市平安夜的热闹空气十分稀薄,尤其是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中

小型城市,圣诞节形同虚设。再到城镇、农村,圣诞节更没有踪迹了。

3、圣诞节娱乐消费时间集中于平安夜

因为没有假期,所以庆祝活动100%都聚集在夜晚进行,忙碌了一

天的学生、白领,这些活跃在时尚前沿的人群,都趁着这个机会好

好放松一把。因为圣诞节也是“第二个情人节”,所以高校里的学子

们最为热衷于此,尤其是那些热恋之中的情侣,都会选择在平安夜

里聚众狂欢。同样因为没有假期,圣诞节完全没有阖家团聚的意义,圣诞节也就止于圣诞夜。

4、圣诞节娱乐消费强调其特有的情调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喜欢圣诞的年轻人的理由是“因为浪漫”、“是一个快乐的借口”等等,其实他们喜欢的是的圣诞节特有的一种

情调。年轻人向往的是在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他们所向往的另外

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一种文化氛围。

5、圣诞节礼物不可或缺

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很有人情味,对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因此圣诞节礼物被青年人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圣诞贺卡,电子

贺卡正在对传统贺卡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措施

3.1拓宽社会传播渠道,优化社会环境,为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空间。

我们要充分重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

加强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引导。不要再对青年人过洋节大做文章、推波助澜。同时应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抵制不良思想对我国

传统文化市场的冲击,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一个健康有序、活泼向上的,有利于实现自我的宽松环境。

3.2对民族节日的建设,引导青年继承优良文化传统。

加强民族节日的建设,既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介绍,适时介绍传统

节日的由来、过节的形式和内容、蕴含的深意等,又要从宏观上加

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使传统节日变成“法定节假日”,让生活节奏

越来越快的人们有时间过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与世

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偏少。元宵节和重阳节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虽然不一定要将其设为法定节假日,但通过强调并适当注入新的内涵,可以达到家庭和睦、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同时要依据时代要求完善传统节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增加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3.3引导,克服青年人过洋节的盲目性。

西方许多国家把某个宗教作为国教,这样西方人过他们自己的宗教节日是有法定休息日的,而我们拿着西方的感恩节、万圣节等津津乐道,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过节假日。即使是圣诞节,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和我们没有关系,中国的圣人不是一个洋人,他的诞生,即使是真的有其人也和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没有什么关联。接受西方的思维方式,不见得是接受西方的信仰,更不意味着接受西方的宗教节日。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和娱乐观,对一些含有不利于青年人身心健康、有损民族尊严因素的洋节,有关部门要采取引导、限制,甚至制止。

为传承传统节日,国家将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定为法定节假日。足可以看出国家对此的重视程度。

【篇三: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节】

再论中国人该不该如此过洋节

三年多以前,我在上大三的时候曾代表北京林业大学参加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档辩论节目。当时的辨题是“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正反双方针对这一辨题各抒己见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舌战。而我也有幸获得了当场的最佳辩手。今天之所以再将这个话题拿出来谈,是源于昨天父亲节的一些感触。

先来谈一谈昨天的父亲节。其实一周前就想着父亲节快要到了,但我并没有刻意的准备些什么。昨天还是在父亲偶然得知当天是父亲节后才对父亲进行了简单的父亲节的问候。或许父亲对此还有一些“耿耿于怀”吧。之所以没有刻意为父亲庆祝父亲节,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一方面,我觉得儿子与父亲之间的感情之于女儿与父亲以及儿子与母亲的感情是有所不同的。对已经长大的我来说,儿子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是一种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感情。男人与男人不需要那么多的修饰,不需要刻意的表达。

另一方面,我认为,对于子女来说,对父母的爱不应只表现在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或父亲节的一份小礼物。我们对父母的爱应该表现

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在今后父母年纪越来越大时我们的孝顺。试问那些在母亲节、父亲节为父母庆祝的孩子,他们是否记得自己

父母的生日呢?他们之间又有多少人平时会帮父母刷刷碗、做做饭

或是为父母打上一盆洗脚水呢?如若不是媒体的炒作和商家的宣传,又有多少人会记得母亲节、父亲节呢?对父母的爱不在于特定的某

一天,对父母的爱应该在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要让母亲节、父亲节

变成又一个“学雷锋日”。现在一到三月五日,学校、单位就有组织

的进行“学雷锋”活动,“雷锋”们遍布大街小巷。可除了三月五日,

这些“雷锋”都在那呢?雷锋精神何在呢?有意义么?

我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好好的孝顺我的父母,让他们以后可以好好享享清福。我不会刻意的为父母过什么父

亲节、母亲节,因为在我的心里每一天都是父亲节、母亲节!

此外我还想说说情人节。说实话,随着对爱情的理解越来越成熟,

我对于情人节越来越没有感觉了。首先,什么叫情人节?何谓情人?我对“情人节”这个翻译始终不赞同。毕竟“情人”在中文中有着很微

妙的含义。我觉得这应该是属于最相爱的人的节日。我的一个外国

朋友的话也印证了我的观点。他曾经对我说:“中文对st.

valentines day的翻译我觉得不好,理解也很片面。在我们西方st. valentines day是相爱的人的节日,而不是和‘情人’的节日,而且st. valentines day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一个大众化的节日。

这一天,不仅仅情侣们互赠卡片和礼物,人们也给自己的父母、老

师以及其他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人赠送礼物和卡片。我觉得中文应

该叫‘亲爱的节’才对”!虽然他的翻译有些蹩脚,但却很贴切。

当然每到二月十四日,我仍旧会为老婆送上11朵玫瑰,但我并不觉得在这个几乎是雄性就会送花、是雌性就会收到花的日子给老婆送

花是多浪漫的事情。现在,我更多的是在一个普普通通接老婆下班

的傍晚,为老婆买上一支玫瑰。每当我拿着玫瑰出现在老婆单位时,老婆的同事都会羡慕的问:“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啊?!”而我会说:“一定要特别的日子才送花么?我的老婆辛苦工作了一天,理应

收到最美的玫瑰啊!”我们深深爱着对方,在我们的心里,每一天都

是“亲爱的节”!

最后再来谈一谈我对当前中国人过洋节的一些想法。

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节呢?我认为,西方节日可以过,毕竟在国际

化的趋势下,这种文化上的交流还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而且随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工作、学

习和生活。在特定的西方传统节日营造一些气氛可以给他们带来亲切地感觉,也会让他们感到中国是一个开放、热情的国家。但是,洋节应该怎么过?这个问题还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我认为:

第一:应该有选择的过洋节。像母亲节、父亲节和亲爱的节这些情感类节日可以有选择的庆祝。但有些节日,例如:复活节、万圣节等,实际上是西方的宗教节日,我们不应在不了解某些西方节日的意义的情况下盲目过这些洋节。

第二: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庆祝特定的西方节日。这一点的基础就是了解特定西方节日的由来和含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过洋节来达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否则不但达不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反而会显得中国人很无知,只是盲目的凑热闹。遗憾的是,现在虽然国人十分热衷育一些西方节日,但过节的方式无外乎逛街购物,而各个商家也是借洋节之名大肆宣传炒作,各种让利酬宾、打折优惠大行其道。最终过洋节只不过是填满了商家的钱袋,而节日真正的意义却往往被忽略了。

第三, 也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过洋节可以,但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如今,就在人们过洋节的时候,我们很多自己的传统节日却被渐渐遗忘。反观我们的中华文化在近邻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省却得到了更好的保留与弘扬。这一切值得全社会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无法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又如何得到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尊敬呢?盲目的去学别人的东西无异于邯郸学步!

其实诸如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在中国都有着相应的传统节日。谨在此呼吁所有国人,多多关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就让我们从端午节、七夕情人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始吧!

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

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火红的圣诞老人帽、雪白莹亮的雪花灯、处处可闻的圣诞歌曲,圣诞老人的头像贴图更是在不少餐饮店和生活超市的门前露出笑脸??随着节日的临近,弥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的“圣诞味道”越来越浓。游走在网络中,你不难看到关于圣诞的帖子,有祝愿圣诞节快乐的,也有呼吁、反对过圣诞节的,两种声音对阵叫嚷,互不相让。那我们究竟该不该过圣诞节呢?

◆正方观点:让圣诞节成为寻找快乐的理由

1、过节是形式,乐就一个字

咱们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白天过,过节的内容也无非是在家里或与

朋友凑在一起喝喝酒,打打扑克。而圣诞节就不一样乐,这个节日

一般是在晚上过,有一种神秘感和畅快感,而且还有很多花花点子,像圣诞树、圣诞老人的传说之类,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又温馨,而

且不落俗套,过得比较带劲。

“只要开心就好。”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觉得这是外国人的节日,

挺好玩的,大家都是图个气氛还有那种喜气而已,如果能让大家高兴、快乐,过“洋节”又有什么问题。

2、传统节日少浪漫,形式需改善

中国的传统节日渊源和传统形式使得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不是我们不看重传统节日,而是经济、社会发展了,庆祝传统节日

的方式应不应该有所改变?如何才能使传统节日既不失传统又符合

现代人的口味?

3、我们过的其实是中国式的圣诞节

现在我们过圣诞节,没有人过多地关心形式,不在乎有没有圣诞树、圣诞老人,也没有人在床头挂袜子。我们也不关心它是基督教的节

日还是伊斯兰教的节日;我们没有想过就此抛弃传统,也没有想过

以此取代国粹。我们只是借用了这个名称,找了个“乐”的理由。至

于商家怎么炒作,那是别人的事,各人有各人的理由。

4、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兼容”

我们毋须用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帽子来要求别人拒绝接受外来文化,这不但不能促使中华文化进步,相反只会使得传统文化停滞不前。更何况,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就有“兼容”二字,区区一个“圣诞节”的传入和兴起,有必要引起那么大的恐慌吗?奉劝那些借弘扬传统

文化之名而排斥外来文化、墨守成规之实的人们:醒醒吧!你们要

迂腐,要守旧,那是你们的事,但请不要借个冠冕堂皇的牌子来打

扰别人过节的雅兴。

◆反方观点:过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足矣

1、不明圣诞意,勿过圣诞节

圣诞节属于基督教教徒的节日,中国14亿人中又有多少基督教教徒?

对于外国人来说,圣诞节是一种非常传统和正规的节日,但到了中国,就逐渐演变成一种形式上的狂欢和媚俗。中国人过圣诞节,往

浅里说是抽风,往深里说是崇洋媚外。

中国人将圣诞节进行了彻底的改良,圣诞节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它没有宗教色彩却增添了许多喜剧成分。

2、坚守民族文化,捍卫民族利益

山东大学教授:文化部门应当大力宣传,在传统节日上做文章,丰

富内涵,增加其新意,引导人们会过节,过有意义的节日,同时要

保持自己的传统特色。

风俗习惯的背后,是对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归属感,有一种价值

观念作为其支撑。如果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失去,没

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自性和民族个性,那么中

华民族就会沦落成一个单纯的生理意义上的族群。

3、痛心疾首,联名抵制

人大清华等高校十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西洋文化在中国由微

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圣诞节在

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

馆摆放起圣诞树,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圣诞信息;

数以万计的圣诞贺卡和数以万计的圣诞短信满天飞舞;人们相互祝

福圣诞快乐;平安夜里,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

皆表明我们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

◆其他观点:

1、不应该把“土”节、“洋”节对立起来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认为:“传统节日与时尚并不冲突。因此,市面上

才出现了巧克力馅的汤圆,设置玫瑰花馅的汤圆。”“舶来的节日与

传统节日,好比蛋糕与寿桃,喜欢哪一个视个人的口味而定。不应

该把‘土’节‘洋’节对立起来。”

2、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发展的象征

北大教授认为:大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非要过西方人的新年呢?

从最根本来说还是经济。可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人,我们周围的日

本人、韩国人、新加坡人都在过圣诞。我们自己的香港和澳门也过。虽然这些地方兴起过圣诞节的历史比我们要长,但本质都一样。是

经济更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另一方面,越来

越多的中国人过圣诞节,也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象征。中国人过圣诞,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事。人在饭都吃不饱的时

候哪会想着这些事。象旧戏里讲‘有钱人过年穷人过关’,那时穷人大

年三十都过不下去,更不要说过洋节了。

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去年,北大、清华等十博士发出了抵制圣诞

节论,引发了“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的争论。今年,四川成都教

育局,广东东莞某公司先后下发通知,禁止学生或员工参加圣诞节

的集会和活动。从而使中国人要不要过洋节的争论扩大化。近日,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栏目,以《中国人要不要过洋节》这个话题,由两种不同观点的代表人员进行了一次讨论。笔者作为参加这

一讨论的人员,主要持以下一些观点:

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

——关于节日文化的争论

去年,北大、清华等十博士发出了抵制圣诞节论,引发了中国人要

不要过圣诞节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笔者也写了《抵制圣诞节论

是慈禧盲目灭洋论的当代翻版》一文,对十博士(后来,一位博士

宣布退出联名,现在实际是九博士了)的言论提出了不同意见。今年,四川成都教育局,广东东莞某公司先后下发通知,禁止学生或

员工参加圣诞节的集会和活动。从而使中国人要不要过洋节的争论

扩大化。

两方争论的焦点是:

赞同抵制圣诞节一方:

在基本否认西方文化的前提下认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五千年

的优秀文化,在当前西方文化在中国大力扩张的现实中,我们要坚

挺中国文化,要有意识的抵制西方文化的扩张。许多人不懂宗教内涵,去过圣诞节就是文化上集体无意识,就是卖国。

反对抵制圣诞节一方:

在主张坚持和弘扬祖国传统节日的前提下认为:文化是无国界的,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各种文化,包括西方文化融合与碰撞的文化。在

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中国文化更需要一种包容和自信的心态。过不过洋节,是群众自己的事。不宜硬性抵制或引导。

近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栏目,以《中国人要不要过洋节》

这个热门话题,由上面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作了一期讨论节目。很

荣幸,笔者是参加这一讨论的人员之一。现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归

纳如下:

一、当前,在中国流行的主要洋节日:

1、文革前就有的:圣诞节、感恩节、开斋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等。

2、改革开放后新引入的: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

二、关于文化的交融和独立

作为节日文化,属于文化范畴,讨论节日问题,应从文化的概念来谈。洋节是西方文化。要不要洋节,是要不要西方文化的问题。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从来是具有世界性、多民族性的。我

们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也都是众多文化的融合体。东汉,我们

从西天引入了佛教,使魏晋时期的哲学(玄学)也融进了悲观出世,因果报应的色彩,从而丰富了我们的哲学思想。在唐代我们完

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

中国人就应该过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中国人就应该做中国人该做的事! 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血洗紫禁城,火烧圆明园我们忘记耻辱了吗?六十年前,美国鬼子纠结16个国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中国有30多万志愿军为抗美援朝壮烈牺牲!你们忘了吗?南斯拉夫炸我大使馆;南海撞机事件;南海仲裁案事件;以美国为首霸权主义国家,把中国包围的严严实实的围堵战略,经济上的猎杀,中国有28个主导产业,其中有23个被外资收购!用掏空资源,污染水土,毁灭环境,而换来的财富!还被外国人拿走了。你们不知道吗?为什么台湾迟迟不能回归祖国怀抱?为什么韩国会部署萨德导弹?为什么日本敢和我们在钓鱼岛叫嚣?为什么菲律宾敢和我们抢南海?为什么印度在克什米尔的驻军蠢蠢欲动?为什么我们的炎黄子孙还要崇洋媚外过圣诞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必须要反思,如果我们把自家的节日抛弃掉,融入洋节,我们的传统文化何在?我们的思想何在?我们的理念何在?我们为什么要宣传与过着圣诞节的?,我们首先是不是应该好好的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

虽然要与时俱进,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在接轨新时代,容纳大千世界,追求更多的潮流与文化,但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们身上肩负着的,是弘扬与传承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对于外国节日,我们就应该用不过不问不主张,不宣传不弘扬的态度。国人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只有把自家节日过好、传承好,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千万别让外国风把我们仅剩的传统风都给吹走了。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杨林欢建议大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抵制日货,反对崇洋。做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中国人就不应该过圣诞节,自己又不是西方人,中国有自己的节日,为什么非要过西方的节日呢?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习俗,这样才有一个国家的特色。弄不懂为什么有些人任何东西都要学老外?为什么要崇洋媚外?难道外国的月亮就格外圆吗?

春节习俗:中国人过年习俗大全

春节习俗:中国人过年习俗大全【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 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 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 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 王爷,只限于男子。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 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 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 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 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 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 家老小的平安。 1、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 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 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

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 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 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 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 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 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 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 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 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 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 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 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 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 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2、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 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过圣诞节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过圣诞节 (1).历史背景: 我国自清政府统治以来,在解放前一直是在西方列强瓜分和殖民地的统治之下,西方殖民者为达到他们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把中华民族的思想搞的混乱,不让国民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不让国民团结一致,以达到殖民者的长期统治为目的.而各地的统治军阀,为达到他们各自的利益,也不顾中华民族任他人宰割,屠杀.实际上这些民的败类,在得到西方殖民者的支持和避护及利益下,他们在解放前就与西方殖民者在一起过圣诞节了. 自解放后,毛澤东同志让中华民族,走出了水深火热的黑暗统治.推翻了西方的各种思潮,统一中国人民的思想,把殖民者赶出了中国.领导人民建设一个新的中国.以后的三十年,毛澤东同志一直是反对:"崇洋媚外","里通外国","叛党叛国",资产阶级生活作风",......来治理这个国家的! 中国人就这样,一关就是一百多年.人民不就是希望快乐,安康吗?人民不就是向往美好的生活吗? (2).国民思想:其实中国人民是很注重我们的民族节日:"春节"的.但苦了一百多年后的中国人民,生活刚刚得以改善,无论如何是要在:"春节"的时候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和和美美的过上一个好年的. 自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让全中国人民打破了一百多年思想上的束缚.思想的解放,又一次地把中国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向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向西方学习快乐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学习了:圣诞节"! 中国人民的老一辈和父辈们,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过的开心幸福吗?他们不希望祖国的下一代天天过年吗? 只要不把我们民族的风俗忘掉!不把我们民族文化和气节忘掉! (3).外部环境: 世界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各国都在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国民素质在不断的提高,改革开放的思潮在不断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也越来越短......总之,这些能阻挡的住西方的圣诞节吗? (4).主席语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立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 这也是文化渗透,谁发达谁就有影响力.再等100年,中国强大了,中国的传统节:"春节"也会在全世界流行!

英语作文中国人怎么过春节_节日作文

英语作文中国人怎么过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你知道中国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下面是橙子给大家精心挑选的英语作文中国人怎么过春节,希望大家喜欢!供你参考和阅读! 英语作文春节篇1 I got up very early today - 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big year. The first thing a child can do is to wear a new dress and go to the neighbor's house for a red envelope. But before you ask for a red envelope, be sure to congratulate yourself on your wealth and good health. My friends and I went to collect the red envelopes and ran for a long morning, but we didn't pay any attention to the money, and we got a lot of red envelopes. Firecrackers should be set off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 sound of firecrackers was heard in the door, and the whole village was bustling.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 the smell of firecrackers, and the smell of Chinese New Year will be smelled. They take advantage of this chance to get together and talk about children, talk about work, some addiction son up, also playing mahjong, play CARDS, everybody said the early do not bet on it. In the afternoon, I went 1 / 6

作文中国人该如何过圣诞节800字

作文中国人该如何过圣诞节800字 1 现在十二月了,快到西方圣诞节的日子了,大街小巷都开始卖贺卡了。买贺卡、送贺 卡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但我要说的却是:拒绝圣诞节。 圣诞是西方的节日,是西方的东西。但我们是中国人,为什么非要去凑这个“热闹”呢?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节日,为什么要去过别人的节日呢? 说圣诞节是从课本上来的,一定也不夸张。英语书上左一个Christmas圣诞节,右一 个MerryChristmas圣诞快乐;前一个Santa圣诞老人,后一个Jesus’sChristmasday耶 稣的生日是圣诞节。几个英语差生想“爱国”一下,不记英语单词,却又成功遭一顿臭骂。好不容易找了一借口:“啊,美国是前卫的,是时尚的。要想时尚,就过圣诞节。 Let’sgo!”其实说不定一半人都是这么想的呢跟随“时尚”的借口一起入侵中国的不仅 仅是是圣诞节,还有一些称为“肯德基”的食品、叫“阿迪达斯”的运动服、叫“诺基亚”的手机、叫“劳斯莱斯”的汽车……毫无疑问,这些都被视为“时尚”、“气派”的代言人。! “你好好考啊,考好了我带你去吃肯德基。”“你要是进了年级前五名,我就给你买 阿迪达斯。”这是最常见的话了。家长们都用这些“洋玩意”来作为对小孩的鼓励。在许 多小孩心中,肯德基的大门成了神圣的大门,也是梦寐以求的地方。这就养成了“狗在人 门下——仰人 2 喜欢北国的冬天,白雪皑皑;一望无际的雪白,铺满了内心的纯与静。 圣诞,本是西方传统节日,却牵动着人们的心;圣诞未至,装点却已齐全,红、绿、 白修饰的圣诞树在这个冬夜尤显明晰,商户门前,活动广场,大的、小的圣诞树,在这霓 虹之下,闪着,令人鼓舞,热闹充满了这个冬夜,再无寒冷之意。 我,是一个安静的人,欣赏着如画美景,独自走在校园曲曲折折的小道上,深深浅浅 留下自己的行迹;及至操场,但见三五情侣,甜甜蜜蜜,嬉戏欢笑,时而放几个鞭炮,时 而扔几个雪球,甚是开心。于此,我也便再不甘宁静了,选一恰好之地,寻得些许枝干, 堆个大大的雪人,聚拢地面的白雪,一把又一把,今夜是圣诞,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我的 朋友们。渐渐地,渐渐地,我堆好了,稍加修饰,便大功告成,看着这份杰作,热在身上,心里却更暖和了。留着这么个人儿,精神抖擞的我离开了,不知道它能在这儿呆多久,然而它却记录了我的圣诞夜,永远地留在了回忆中! 3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圣诞节,因为圣诞老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送来礼物。

中国人到底要不要过圣诞节

今天走在学校里面,随处都可见到圣诞节的气息。食堂门口摆着圣诞树,超市里都是各种有关圣诞的东西。让人不得不想起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啊。 那我们到底该不该过这个圣诞节呢,要我说啊,我不过,我曾今也过过,那是因为年轻,不懂事,现在不一样了,长大了,也能看到很多问题的实质了,会思考了。 思绪有点乱,但很平和,一点也不激进。 我就一点一点的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而据我所知,大部分的中国人不信奉基督教,更不明白这个节日的真正含义。那去过它,是不是一种盲目呢。而眼下的国人,热衷庆祝的节日不仅有西方的圣诞节,还有情人节,感恩节,等等。并且再过这些节日的同时,我们却淡忘的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就完全是一种忘本的行为了。就完全是在受着别人的对你的精神摆布,而你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这实质上就是一种侵略,文化,精神的侵略,是西方的软势力在我国的渗透和扩张的一种体现。我们在无意识中受着西方文化影响时间长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淡忘的多了,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让别人在精神上统治了。我自认为,精神的统治远比领土的统治更可怕,真的到那时候,不用别人的一枪一炮,我们就会拱手把我们的领土给别人了,因为,我们的精神已经不是我们自己的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我们不该过圣诞节。

我今天还在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就会有人提出反驳的观点,有人说现在全球一体化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各个国家的文化,我们当然要发展要进步了,美国的各个角落都有中餐过,肯定大部份的美国人都吃过中餐,那是不是美国人也被中华文化侵略了呢,我说显然不是啊,人家美国人吃中餐过的只是胃,人家是在有意识的情况的吃的,他们绝不认为中餐有多好,他们更不会认为中餐会替代他们的饮食,那只是他们的调味品。而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是无意识的。就是因为中国人意识不到保护自己的文化。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节日本就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能忘却了自己的文化,更不能让外来文化占了主导地位,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让人们知道,要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再者又有人说,我们过圣诞节那只是一个借口,借着圣诞的名义,朋友出来聚聚,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家人团聚的,所以就只有借着圣诞的名和朋友聚聚了。这确实是个实在的说法,从我们要接受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欠缺的这一块讲呢,我们貌似应该过圣诞了。那最后我想总结下,我们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呢,当然我们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要我说,要么不过,要过,也要像美国人吃中餐的那样去过,别把它当回事。最重要的是别因为洋节淡忘了我们自己的节日。更不能让它占了主导位置,也不能让它左右你,就像你看到同学都在过,只有你一个人不过,所以你也就跟着过了。别让他左右了你。

西方人怎么看中国人的春节

西方人怎么看中国人的春节 外国人看中国,效果常常出人意料。我上大学时,一帮老外留学生曾总结过中国学生的三大怪:“吃瓜子,开门,开灯”,就十分精辟。如果让中国人自己来总结,吃瓜子这一条或许在列,但只会当成一种饮食习惯。留学生们则看出来:吃瓜子不光是吃,更是社交手段。就像有位留学生说的:我每次进出宿舍楼,门卫都在嗑瓜子—这不算怪。怪在每次我一打招呼,他便会抓一把瓜子请我吃。你能想象在美国大街上一个吃汉堡的治安员,你每次路过说一声哈罗,他就递过来让你也啃一口吗? 大开宿舍之门,几乎所有中国学生都是如此,习惯已成自然。欧美人从小常常是一人一室,稍大一点孩子的房间连父母进来也要先敲门,他们才会大惊小怪于中国学生宿舍的大敞门风格,惊讶于所有人自由出入,不请自来相互串门。至于开灯也被视为“怪”,中国学生恐怕最难理解:屋子里面不就是应该弄得亮堂堂的吗?我们任性,不怕费电,咋地?但欧美人自己家里就喜欢布置得半明不暗,觉得这样才算温馨浪漫。学生宿舍群居生活,更是人各把守一个角落,点盏小台灯,搞得像酒吧一样人影憧憧、昏暗暧昧。中国大学生宿舍,一般装的是长灯管日光灯,而且一架双排,每间宿舍两架,总共4支160瓦相当于白炽灯400瓦的亮度,一开起来,小小屋子的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雪亮的光明,辉煌耀眼无处藏身。两种灯光的差别,正如白酒的透明烧喉,有别于葡萄酒的暗红醇厚。 如今我从事跨国工作和生活多年,对中西文化差异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吃瓜子,开门,开灯”三条总结,还真是简洁而准确地概括出了我们中国人的行事风格。吃瓜子和开门都和中国人的社交习惯有关。就是朋友之交,不可无饭;突然杀上来串门,不可不接待。至于开灯则体现了一个古老农业文明对光明的执着追求。欧美人据说是游牧民族出身,习惯夜间捕猎,追累了就搞个野营啊篝火什么的,

圣诞节怎么过

圣诞节怎么过 圣诞节怎么过 阅读精选(1): 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 中国人过圣诞节:送祝福 每当圣诞临近,人们打开电脑,总能收到一些热心网友的圣诞祝福,一张张图文并茂、喜气洋溢的声乐电子贺卡,让人在逐渐变暖的冬季感受到异样的温暖。的确,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

平安果”的礼物,在人们的手中悄然传递着。平安夜送“平安果”这个习俗,只有在中国才有。 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娱乐 人们对待圣诞节的方式更像是过圣帕特里克节或情人节。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让人感到情绪愉快的日子。人们纷纷外出与朋友聚会,而不是像西方人一样与家人共度时光。庆祝圣诞节的典型方式包括看电影、唱卡拉OK或者购物。圣诞前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购物时段。年轻的情侣或夫妻一向把它视为一个浪漫的日子。滑雪场和游乐园是很受欢迎的度假场所。 中国人过圣诞节:送苹果 圣诞节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十分受欢迎的节日,相关的生意十分红火,但中国并不是一个宗教国家。圣诞节传统在

中国还很年轻,但是与中国数百年来吸收和改造的许多外国风俗一样,中国的圣诞节也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对于外来者来说,这些中国特色有时令人着迷,有时令人困惑。如在平安夜,一种叫“ 中国人过圣诞节:商业化 每值圣诞节来临,商场、饭店、宾馆摆放起耶诞树,悬挂起庆祝耶诞横幅,员工们戴起小红帽;幼儿园孩子们围绕在耶诞树前载歌载舞,期盼着老师分发耶诞。中国人把圣诞这样西洋化的宗教节日赋予浓重的中国特色:喜庆而又热烈,有声而又有色,真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圣诞节前夜,大小餐馆必定人满为患,高级饭店的圣诞派对必定座无虚席,大型超市商场必定通宵营业,大街小巷必定人群摩肩接踵,浩浩荡荡。 圣诞树、斛寄生、六角雪花、圣诞老人的铃铛……随着圣诞节的临近,这些象征意象和符号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但是,因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冬至

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英语作文

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英语作文关于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的看法,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下面请大家来看看辛苦为大家准备的《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英语作文》两篇,如果想要更多相关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篇一: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英语作文 As China becomes more and mor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estern customs,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nd the western festival. Western holidays, particularly Christmas, popular in China, but the Chinese should celebrate Christmas has triggered a heated debat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Christmas is the invasion of western culture, so it should be condemned. However, I think this is one of China’s opening and appreciate other cultures. Moreover,we have our distinctive way of celebrating of going to the church like the Americans,we regard Christmas as an opportune time to shop and to enjoy ourselves,as many shopping centres offer discounts to attract costumers in Christmas such,our values are not deeply altered by our

中国人过春节英语作文

中国人过春节英语作文 春节是我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很多人都会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举家欢庆,庆祝团圆。每个地方的过年习俗都是不同的。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中国人过春节英语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Do you want to know how we Chinese people live in the new year? Let me love this child to tell you! We have to clean the house in the first few days of the new year. Go out and buy new clothes and pants, put himself up. Do you know why you want to pour "blessing" on 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and "Fu" on the door? Let me tell you: some people see your family's door on the door and say to you, "your family's blessing is fallen!" We say, "thank you!" My family's blessing is "here!" When we celebrate new year, we have the new year's Eve dinner. There are fish, taro, rice cake, fish and Taro in the new year's Eve, and the annual cake is because of the high annual cake of the New Year cake. But the northerners are not the same as we eat, they eat dumplings. After dinner, father, mother, Grandpa, grandma and so on, they will give me the money. I began to put the fireworks, and I watched a fireworks rise up in the sky, but it was beautiful. After watching the fireworks, the family gathered together to watch TV. On the second morning, people say, "Congratulations!" Congratulations! " You see! It's interesting for us Chinese to have the new year. 你想知道我们中国人是怎么过新年的吗?就让我这个爱逞强的孩子来告诉你吧! 过新年的前几天,我们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再去买新衣服、新裤子,把 自己打扮地漂漂亮亮的。再在门上贴上春联、倒“福”,你知道为什么要贴倒“福”吗?我 告诉你吧:有些人看到你家门上福贴倒了,就会对你说:“你家的福‘倒’了!”我们就会说:“谢谢!我家的福‘到’了!” 我们过年的时候是吃年夜饭的,年夜饭里要有鱼、芋头、年糕,鱼和芋头象征年 年有余,年糕是因为年糕年糕年年高。可北方人跟我们吃的不一样,他们是吃饺子的。吃完年夜饭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他们会给我压岁钱。开始放烟花了,我 看着一发发烟花升上天空散开来,可漂亮了。看完烟花后,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 第二天早上,人们会说:“恭喜!恭喜!” 你瞧!我们中国人过新年是不是挺有趣的呀!

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_议论文作文

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 圣诞节早成了热闹日子,在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发礼物,可关于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早有发生。有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样的举措难免遭人议论,学校固然没有必要搞圣诞活动,不过让教育部门下发禁令实在有些小题大做。 禁令的出发点应该是出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圣诞节之所以屡遭抵制,也正是因为有人觉得社会对这一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是西方文化的扩张。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该有更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为了制造商机而大肆宣传、渲染。实际上,圣诞节在中国早走了味,其在西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在更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个购物、社交的凑热闹的日子,没有多少人真正是为了它的宗教含义而去过节的。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了事业而客居他乡,像清明、中秋、重阳这一类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未免过于沉重,以至于不愿提起,并且生活压力的过重,圣诞节的狂欢为他们提供了放松和发泄的最好契机。还有,在春节时,大家都回家乡过年,朋友、同学、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时的节假日也不多,所以圣诞节也就成了非亲人的同伴之间的聚会节了。

虽然圣诞节或许比端午、中秋、重阳更热闹,但原因并非是西方节日文化压倒了传统文化,而只是其现实意义更容易被人接受,让人更凑得起热闹而已。新兴的“光棍节”、“双十二”,隆重程度恐怕不亚于各种东西方节日,那为什么没有人像“打压”洋节一样去禁止呢?这就是很好的旁证。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感恩节、万圣节等等洋节,虽然也总有商家宣传,但在社会中总难以形成什么热潮。说白了,洋节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更不是传统节日被淡忘的根源,真要因为圣诞节就惊呼洋节压倒中国节,未免有些大惊小怪。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弘扬中国传统节日,靠“打压”洋节显然不对路子,而是应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其跟现代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合才是正理。可以在元宵教学生做汤圆,在端午教做粽子,在重阳组织登山活动……春节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中国人保持着团圆、守岁的习惯,农历新年的地位就永远不会被公历元旦所取代。 我们常说中国泱泱大国,文化兼容并蓄,在小小节日话题上,当有顺应社会潮流、兼并包容的心胸,洋节和中国节并没有冲突,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且不说圣诞节是否应该冷处理,即使真的要“打压”,用教育局禁令的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事与愿违。 圣诞节传入中国已被娱乐化,没多少人会考虑它是不是宗教性的节日,只要自己过的快乐就行了。它几乎衍生成为青年朋友寻求放松、获取快乐,与人狂欢的理由和契机。 不鼓励、不宣传、不渲染、不抵制,对它进行冷处理才是对待西方宗教性节日应该采取的态度。同时要加大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一致延续至今。春节前日是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元日后,大家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当然,在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自然也少不了相机的记录。 在春节这个难得的假期中,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有着充裕的时间,因此人们的活动也比以往要宽泛很多,拍摄的主题也多种多样,通常会涉及到诸如人像、风光、焰火、美食、全家福等题材。

一张好的照片能记录下当时的感动 想必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你更希望将这些精彩的画面记录下来。可是不少人在过完节后,翻看过节时拍摄的照片都留下不少的遗憾。不是快门不够将人拍虚了,就是曝光不足,拍的一团黑。很多精彩的瞬间就这样错过了。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下,怎样用手中的相机,拍出新年最感动的画面。 ·摄影基本构图方法大公开 在进一步讲解拍摄技巧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先来了解下拍摄中最基本的步骤——构图。毋庸置疑,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好的构图看起来令人赏心悦目,糟糕的构图则会使照片看起来无比的呆板。下面笔者向大家介绍一种摄影中最常用的构图手法——“三分构图法”。

图为:三分构图法示意图 “三分构图法”又称为“黄金分割构图法”,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 将拍摄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线上会有种独特的美感(样片) 我们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面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这样就可以得到4条直线与4个交叉点。再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的一条直线,或直线的焦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新手一开始在拍摄时,如果把握不好比例,可以开启相机的构图辅助线

中国人要过圣诞节作文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圣诞节作文 | 给圣诞老人的一封信 | 圣诞节日记 | 圣诞节周记 圣诞节英语作文 | 圣诞礼物作文 | 快乐圣诞节作文 | 圣诞节手抄报 又是一年圣诞节到来了,虽然这是西方的节日,但我认为,中国人还是可以过一过的。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国人要过圣诞节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篇一:中国人要过圣诞节作文 圣诞节早成了热闹日子,在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发礼物,可关于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早有发生。有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样的举措难免遭人议论,学校固然没有必要搞圣诞活动,不过让教育部门下发禁令实在有些小题大做。 禁令的出发点应该是出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圣诞节之所以屡遭抵制,也正是因为有人觉得社会对这一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是西方文化的扩张。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该有更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为了制造商机而大肆宣传、渲染。实际上,圣诞节在中国早走了味,其在西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在更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个购物、社交的凑热闹的日子,没有多少人真正是为了它的宗教含义而去过节的。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了事业而客居他乡,像清明、中秋、重阳这一类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未免过于沉重,以至于不愿提起,并且生活压力的过重,圣诞节的狂欢为他们提供了放松和发泄的最好契机。还有,在春节时,大家都回家乡过年,朋友、同学、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时的节假日也不多,所以圣诞节也就成了非亲人的同伴之间的聚会节了。 虽然圣诞节或许比端午、中秋、重阳更热闹,但原因并非是西方节日文化压倒了传统文化,而只是其现实意义更容易被人接受,让人更凑得起热闹而已。新兴的“光棍节”、“双十二”,隆重程度恐怕不亚于各种东西方节日,那为什么没有人像“打压”洋节一样去禁止呢?

怎样过春节

开头:1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爱的就是春节。 2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3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新会古井,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4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次过春节,人们总要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你瞧,家家户户都一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 5大年初一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各家各户就不约而同地放起了鞭炮,那声音震耳欲聋,我也就起床了。一出门,就看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庭若市。大街小巷孩子们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玩耍,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各家商店也准备开门营业。6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在家乡,春节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守岁、拜年等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7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在那天,人们探亲访友、看舞狮、放鞭炮,好不热闹。 结尾: 1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新的一年,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2“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过去了。我爱放烟花,更爱美好的春节。 3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真令我难忘!我一定会记住这美好的时刻! 4、我觉得这一年的春节过的很充,很美满,因为我不仅仅收到了金钱还学到了知识。我也祝愿全天下的小朋友和我一样过的美满幸福。( 5我喜欢过新年。新年能贴春联;能看“春节联欢晚会”能赏烟花……最重要的是能和大家分享快乐。过新年的感觉真好呀! 6、家乡的春节令我回味无穷,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感受到人间亲情的美好。转眼春节就过了,过年的确是热闹、快乐,我不仅又快乐地长大了一岁,同时又收获了一份希望,多了一份思考! 贴春联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多好意头的春联啊!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贴了“岁岁三春得意,年年万事开心。”这个对联。 放烟花

中国人过圣诞节初中作文-最新范文

中国人过圣诞节初中作文 这个冬天很特别,一直到圣诞节都没有下雪。准确地说是下了几场小雪,下完了,立刻又融化了,路出单调的灰色水泥路。下面是汇总的中国的圣诞节作文五篇,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圣诞节作文1 圣诞节是外国的春节,那时外国小朋友会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四年级时我们过了一回中国式圣诞节。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那天,我们都带好了贺卡、装饰物来到学校,终于到了下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把桌子排成长方形,中间空出了一个舞台,上课后我们先用带来的装饰品来布置教室,黄鹏韬用他带来的喷画在窗户上画上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我们班的“书法大师”朱珊在黑板上写下了:“圣诞快乐。”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教室焕然一新。 接下来我们的圣诞联欢会开始了,经过事先练习,一组一组的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先是刘胤仪的一段诗歌朗颂,她的声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连绵起伏,她好像把我们引入了诗的王国;然后是我们班舞蹈队的舞蹈表演,在悠扬的旋律下,她们翩翩起舞,我们都被陶醉了;接下来是我们小号队为全班同学吹奏一曲,我们刚开始吹的时候,大家都不想听,但听着听着大家好像被我们吸引住了,也在跟着旋律轻轻点头。结束以后,大家都热烈地鼓掌,要比前几组更亮更脆,我心里美滋滋的。各个表演结束后,大家把自己对别人的美好祝福放进一个大袋子里,由钱老师发给每一位同学。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它会永远留在我心中。

中国圣诞节作文2 圣诞节是一个开心的日子。一想起来,我的心里就会盛开一朵灿烂的花,快乐而激动。 圣诞节那天,天格外寒冷。但寒冷的天气丝毫也挡不住圣诞节快乐的脚步。街上的商店门前都摆上了美丽的圣诞树,超市里的员工也戴上了可爱的圣诞帽。看着这些,我们这些小鬼心里乐开了花。因而,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圣诞庆祝会的想法便油然而生。 经过策划,下午我们在黑板上画上了大胡子圣诞老人,在窗户上喷上了洁白的雪花,还在教室中央放上了一棵缀满星星的圣诞树。同学们围着圣诞树转啊,跳啊,可高兴了,教室里顿时洋溢出节日喜庆的气氛。 好不容易盼到了晚会的到来。第一个节目是笛子合奏《友谊歌》。笛声悠扬动听,使我们也忍不住在观众席上轻轻吟唱起来。不知不觉,这个节目在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了。接着,我们连忙喷出美丽的雪花彩带迎接着下一个节目——笑话。表演者是高个子龚关和捣蛋鬼张振宇。他们风趣幽默的对话和滑稽的动作表演,惹得我们个个捧腹大笑。 晚会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着,演员们使出全身解数,来博得观众的笑声和掌声。观众们个个笑得脸红通通的,巴掌都拍痛了。晚会接近尾声时,我们全班同学拿出了最后的秘密武器——五颜六色的花瓣,抛向空中,抛向演员们…… 看着这些美丽的花瓣,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圣诞老人不仅

第二十课看看中国人是怎样过春节

第二十课看看中国人是怎样过春节 热身话题 1. 你寒假有什么打算?如果你有旅行计划,打算去哪 儿? 2. 说出你知道的中国的旅游城市。 玛丽:王峰,有一件事我不明白,在中国过年为什么一点儿都不热闹? 跟一般的周末差不多。 王峰:那是因为中国人有两个年,一个是新年,一个是春节。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传统的春节才是真正的“新年”哪! 玛丽:春节是哪一天? 王峰:农历正月初一,一般是公历的二月或是一月底。 玛丽:那时学校不是放假了吗? 王峰:对呀,那时候你要是不回国,可以看看中国人怎么过春节,可热闹啦! 玛丽:春节什么热闹儿呢? 王峰:热闹儿可多了!春节前十天,商店里就先忙上了,到处都贴上了春联,挂起了灯笼,还把大大的“福”字倒贴在窗户上。玛丽:对,我在电视里看到过。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呢? 王峰:那是借用“倒”字,取“福到(倒)了”这个含义。 玛丽:这么好的主意谁想出来的?真有意思! 王峰:借用谐音字表达人们的愿望,这样的例子多着呢!比如新年家家都吃鱼,希望年年有余;送礼送橘子和苹果,预示着您年的

吉利和平安。 玛丽:真没想到,汉字中的文化含义这么丰富。 王峰: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大年三十了。大年三十,就是除夕,全家人都聚到一起,吃顿团圆饭,然后聊天儿、看电视里的春节晚会、打麻将。传统的家庭,三十晚上要熬一夜呢! 玛丽:熬一夜?他们不饿吗? 王峰:这没关系,等到夜里十二点新年的钟声一敲响,就该煮饺子了。玛丽:半夜吃饺子? 王峰:是啊!你知道饺子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除夕夜,新年和旧年相交在子时,称为“交子”,饺子的名称就是从“交子”变过 来的。 玛丽:我常吃饺子,可关于交子的来历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王峰:孩子们可希望过年啦!过年的时候,他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儿几天,还能得到不少压岁钱。你要是春节的时候上中国人的家, 说不定也能得到压岁钱呢! 玛丽:我可不是孩子! 王峰:过年的时候,海因该给亲戚朋友们拜年。 玛丽:要是我真的在春节的时候去中国人的家,我该说些什么呢? 王峰:说什么都行,当然得说吉利的话,像“过年好”、“新年快乐”、“恭喜恭喜”、“恭喜发财”什么的,要是你说“死”啊,“杀” 呀,准得让人打出来。 玛丽:嗨!大过年的,我说那些干吗呀?我听说中国的春节要休息好

中国人眼中的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圣诞节的习俗,欢迎阅读。更多圣诞节的习俗相关内容请关注节假日栏目!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圣经实际上并无记载耶稣诞生日期,圣诞节是后人公定的。 一、节日发展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二、节日习俗 (一)礼物 圣诞卡(圣诞卡片)在美国和欧洲很流行,许多家庭随贺卡带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闻,新闻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在过去一年的优点特长等内容。圣诞节这天,指出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想,只有以和平与仁爱的言行达成。寄赠圣诞卡,除表示庆贺圣诞的喜乐外,就是向亲友祝福,以表怀念之情。尤其对在孤寂中的亲友,更是亲切的关怀和安慰。 (二)圣诞装饰 1、圣诞袜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2、圣诞帽

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比较

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比较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0411121 学号:041112123 姓名:王一兴 春节和圣诞节是不同文化的产物,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是西方的一个宗教节日,是基督徒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出生的节日。两种节日都是在冬天,都在辞旧迎新中寄托者希望。二者在来历,意义,习俗,文化逻辑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过,尽管有很多区别,两者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下面主要比较一下两种节日的来历和习俗,从而使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这两种节日。 一.来历: 春节的历史悠久,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它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汉朝颁布的《太初历》确定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这一立法体制一直在中国沿袭了两千多年。新中国成立时,规定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圣诞节又称耶诞节,它是一个宗教性节日,是基督徒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出生的日子。据《圣经》记载,耶稣出生的具体日期不得而知,早期的罗马日历把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到了12世纪,圣诞节成为基督教最重要的庆典,它开始成为一项严肃的宗教庆典,后来逐渐的被非宗教人士所接受。 二.习俗: 1.春节:春节一般是指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人们主要进行一下传统习俗: 扫尘: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等,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在我的老家,年30那一天肯定会把家里打扫干净,并且还规定在春节那一天不准打扫卫生。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现在是家家户户守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等着钟声响起,放鞭炮庆祝新的一年,也欢快的送走了旧的一年。 拜年:大年初一那一天,人们都会早早的起来,到各家各户去拜年,互相恭贺新春的到来。到年长人的家里,还要磕头,然后给压岁钱。 贴春联和年画:春联是以工整、对偶的文字描述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人们把春联贴在门框上可以增加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者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放爆竹: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们就会燃放爆竹,来释放情感,表达愿望,辟邪驱鬼。据传放爆竹起源于当时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听到爆竹声就会被吓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