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教育测试题

环境教育测试题

环境教育测试题
环境教育测试题

中学环境教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前不久,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正式发布,

和中学生没有关系。

2. 据国家环保总局通报,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浙江、河北、安徽、辽宁、海南、四川十省市被列为首批绿色GDP试点。按照通常理解,绿色GDP就是在常规GDP的基础上减除环保损失以及污染治理费用。据此,以下不正确的看法是:(? )

A. 经济发展必须考虑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人的满

风能、

正确的是:(? )

A. 崇明建设生态岛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崇明生态岛建设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C. 崇明生态岛建设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C. 开发新能源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D. 寻找新能源能够缓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5.对于生态环境与人的关系,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A. 大自然是脆弱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B. 天气乃自然所造成,与人类毫无关系。

C. 人类如果无视自然规律,必将得到自然的惩罚。

D. 我们应当从自我做起,预防环境污染人人有责。

8.我国森林砍伐和运输采取许可证制度,任何个人、单位未经许可,不得擅自采伐森林资源。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 森林资源是国家的,保护森林资源是为了给政府创造利益。

B. 森林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是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保护

解,那么随便扔掉它也无所谓。

C. 虽然一些塑料袋可以降解,但仍不能排除其对自然的危害。

D. 我们应在使用过塑料袋后,主动积极地将其放入回收点。

二、简答

1、请为环保写下两条标语

B. 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总体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不用担心水资源枯竭的问题。

C. 小明的妈妈为了节约用水,总是用洗过衣服的水或洗过澡的水拖地板。

D.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在抽水马桶内放置一块砖或者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2.2006 年6 月25 日,30余位上海市民亲手将43万尾鱼苗放进大海,其中8岁的小学生智皓位是这次认购放流鱼苗代表

父母的陪同下外出游玩。其中,动物园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地方。在参观动物园的时候,你知道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游园规则?(? )

A. 对着笼子里的老虎大吼大叫,使老虎发怒。这样可以看到百兽之王的雄姿。

B. 把小石头扔到河里游泳的河马身上,以观察其反应。

C. 尊重动物的生活习性,在动物园管理员的指导下与动物们合影。

D. 应该有节制地科学地利用森林资源,更应该植树造林,绿化我们的地球家园。

5. 许多学校是“花园单位”,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

学习生活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因此,我们要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下列行为中与这一目标吻合的是:(? )

A. 校园里的桂花好香啊,还是折一枝放在书桌里给我的书本薰薰香吧。

雪花是:(? )

A. 气候变幻是自然界正常的事情,我们人类对此无能为力。

B.近些年气候的不正常是由于人们违反自然规律、毁坏自然环境所致,是地球对我们发出的警告。

C. 冬天气温上升,我们就不用再怕冷了,这多好啊!

C.环卫工人每天就是扫扫大街、洒洒水,没什么辛苦。

D.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环卫工人一起美化城市环境。

8.环境保护几乎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积极倡导人们保护环境、热爱地球。下面的选项里没有突出环境保护的是:(? )

A.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改变不良的饮

9.C?

二、1.AD 2.AB

小学部分试题:

1.B

2.B

3.B

4.A

5.C

6.D

7.C

8.A

9.B 10.B? 11.C

五年级环境教育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检测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5分,共50分。) 1、山东特产(),(),不仅广受国内人们的喜爱,就连海外人士也十分青睐。 2、我国城市垃圾主要采用()、()、()等处理方式。 3、家是()的天地,是( )的去处,是()的港湾。 4、一般来说,人的听觉可适应( )以下的音响。 5、( )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泉”。 二、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共28分。) 1、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垃圾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合理利用,就能变废为宝。() 3、家对于每个人来说不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4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环境的最大影响就是使全球气候变冷。() 5、“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曾是聊城最生动的写照。() 6、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温室气体。() 7、回收垃圾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垃圾。() 三、简答:(每题11分,共22分。) 1、什么是噪声和噪声污染? 2、怎样做才有利于节约矿产资源?

五年级环境教育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 1、山东特产(品种齐全),(质优价廉),不仅广受国内人们的喜爱,就连海外人士也十分青睐。 2、我国城市垃圾主要采用(堆肥)、(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 3、家是(休闲)的天地,是(温馨)的去处,是(幸福)的港湾。 4、一般来说,人的听觉可适应(60分贝)以下的音响。 5、(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泉”。 二、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垃圾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合理利用,就能变废为宝。(√) 3、家对于每个人来说不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4、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环境的最大影响就是使全球气候变冷。(×) 5、“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曾是聊城最生动的写照。(×) 6、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温室气体。(√) 7、回收垃圾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垃圾。(√) 三、简答: 1、什么是噪声和噪声污染?

环境教育测试题定稿版

环境教育测试题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中学环境教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前不久,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正式发布,该书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对此,你的理解应该是:() A. 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其它因素可以不予考虑。 B. 经济是最根本的因素,各地应当先发展经济,再考虑环境与人自身。 C. 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只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D. “科学发展观”要由各级政府践行,和中学生没有关系。 2. 据国家环保总局通报,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浙江、河北、安徽、辽宁、海南、四川十省市被列为首批绿色GDP试点。按照通常理解,绿色GDP就是在常规GDP的基础上减除环保损失以及污染治理费用。据此,以下不正确的看法是:() A. 经济发展必须考虑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人的满足。 B.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最终将损害人的利益。 C. 实行绿色GDP将促进各地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防止盲目追求GDP。 D. 实行绿色GDP将造成经济总量减少,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3. 在崇明,一座可再生能源示范岛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十一五”期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各种清洁能源将与当地循环型生态农业相对接,逐步实现全岛能源的“自主循环”。对此,你认为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 崇明建设生态岛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小学四年级环境教育试卷

小学四年级环境教育测试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等级_______ 一、选择。 1、动物有哪些权利?() A、不挨饿受冻的权利 B、有受歧视的权利 C、没有休息的权利 2、在藏族人的观念中,水是神圣的,藏族人对()有着很强的保护意识。 A、土地神 B、水源和河流 C、高山 3、哪个行为可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A、开垦荒地 B、过度放牧 C、植树造林 4、哪个行为是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 A、不乱扔垃圾 B、乱扔果皮、纸屑 C、不随地吐痰 5、吸烟容易导致() A、贫血 B 、呼吸系统癌症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C、营养不良 6、每年的3月()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A、9 B、10 C、11 D、12 7、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A、废纸 B、废玻璃 C、废电池 8、“中水”在污水处理工程中被称为“再生水”,哪些地方不可以用“再生水”?() A、景观用水 B、饮用水 C、车辆冲洗用水 9、汽车尾气中至少含有150至200种有害物质,主要有()等。 A. 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 二、判断。 1、电池、颜料、油脂、节能灯、杀虫剂是一些有害垃圾。() 2、焚烧垃圾、露天烧烤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3、包装垃圾、药品包装、沙发、桌子、墙纸是可回收垃圾。() 4、发放请柬、迎亲汽车、请客是中国婚礼的习俗,不是资源的浪费。() 5、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卫生筷方便了大家的生活,是环保的表现。()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都是“绿色出行”。 () 三、简答。 1、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家庭节水妙方。(至少3条) 2、创建绿色小区:为了使你所在小区环境更优美,你可以做些什么?(至少3点) 3、怎样防治空气污染?(至少3条) 4、校园里的花草经常遭到破坏,为了提醒同学们爱护花草树木,请你设计一块提示牌,要求:画出简单的提示牌图案,并写出恰当的提示用语。 评分标准:判断(每题2分,共18分)、选择(每题2分,共12分)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六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亚洲这片富饶而辽阔的土地上,孕育着魅力多彩的文明和近五分之三的世界人口,人们根据需要将它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地理区域。据此回答1~2题。 1.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亚洲地形以高原和丘陵为主 C.亚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D.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通常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下列国家中位于东亚的是( A ) A.日本B.新加坡C.俄罗斯D.沙特阿拉伯 七大洲面积分别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世界各大洲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读下图回答3~4题。 3.全球陆地平均海拔更接近于亚洲的原因是( A )

A.亚洲面积大,且平均海拔高 B.亚洲面积大,起伏小 C.全球陆地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亚洲 D.全球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在亚洲 4.亚洲面积和地势起伏特点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下面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气候类型单一 B.因为死海为最低点,河流多注入死海 C.地形类型单一 D.不同地区人们生活习俗、经济差异大 5.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 A.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B.中部低,四周高,地面起伏小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D.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 6.关于我们生活的亚洲,描述正确的是( B ) A.全部位于北半球B.季风气候显著C.地形以平原为主D.河流众

二年级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4、垃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海宁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教师计算,板书。 日180000千克180吨 月5400000千克5400吨 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某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写一写)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_单元综合测试题(A卷)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测试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A.B.C.D. 1. 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运输 ③水资源丰富,利于灌溉④靠近硅谷,新型工业发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与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相比,美国东北北部工业区的优势条件是 A 水资源丰富 B 交通便利 C 农业基础好 D 靠近煤铁产地 3. “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高等院校多科技力量雄厚C.靠近沿海方便原料运输 D.气候高温多雨 4. 美国现代农业的特点是 A. 高度机械化和高度商品化 B.高度商品化 C.地区专门化和生产机械化 D.高度工业化 5. 美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位于哪个城市附近 A.芝加哥 B.洛杉矶 C.休斯顿 D.旧金山 6. 关于巴西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 B.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城市 C.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D.巴西高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7. 关于巴西经济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 C.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稠密 D.人种复杂,城市人口比重低 8.美国城市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A.芝加哥 B.纽约 C.洛杉矶 D.休斯敦 9.美国的两个海外洲是 ①夏威夷州②佛罗里达州③阿拉斯加州④加利福尼亚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0. 世界正业最发达、同时也是世界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最多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日本 C.美国 D.澳大利亚 11.姚明曾经在美国NBA的火箭队效力,火箭队所在的城市是 A.芝加哥 B.迈阿密 C.洛杉矶 D.休斯敦 12.位于美国境内的五大淡水湖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的是 A.苏必利尔湖 B. 伊利湖 C. 密歇根湖 D. 休伦湖 13.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的有 A.玉米、大豆、棉花 B.稻米、小麦、棉花 C.肉类、小麦、玉米 D.鸡蛋、牛奶、大豆 14.巴西的地形主要为 A.平原和丘陵 A.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高原 D.高原和盆地 15.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环境是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亚马孙水源.

最新四年级环境教育试题

四年级环境教育期末试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70%) 1、居室中什么地方污染最重()。 A 卧室 B 客厅 C 厨房 D 洗手间 2、我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 A 90dB以上 B 80dB 以上 C 50dB 以上 3、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A 废纸 B 废玻璃 C 废电池 4、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购买()。 A 大包装的商品 B 小包装的商品 C 一次性用品 D 附带广告宣传材料的商品 5、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洗衣粉。 A 普通 B 无磷 C 廉价 6、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 A 1/2 B 1/3 C 1/4 D 1/5 7、环境污染严重影响()。 A 成人智力 B 老年人智力 C 儿童智力 8、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主要是()色。 A 蓝 B 绿 C 黄 9、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 A 70.8% B 70% C 75% 10、、汽车尾气中至少含有 150 至 200 种有害物质,主要有()等。 A 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 11、鸟是人类的朋友,世界上()以上的鸟类以昆虫为食,是害虫和鼠类的天敌。A 80% B 85% C 95% 12、噪声是()的祸根。A 高血压 B 冠心病 C 中风 13、饮用水的感官性状应该是()和透明度良好。 A 无色、无臭、无异味 B 无色、无味 C 无色、透明 14、工业三废是指()。 A 废水、废料、废渣 B 废水、废气、废料 C 废水、废气、废渣 二、填空:(30%) 1、绿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吸收()产生的()重要作用。 2、21 世纪是()世纪。 3、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尽量选择乘坐()交通工具。 4、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5、一只燕子仅一个夏季就能捕捉()只苍蝇、蚊子,对控制疾病有重要

小学二年级环境教育期末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环境教育期末测试题 1.红红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刻苦用功,对人又懂礼貌,可是她有一个小毛病就是每次洗过手总是不关水龙头。对这个问题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应该告诉红红水对人类的重要性,人人离了水都不能生活。 B.江河湖海里的水那么多,不关水笼头也不是什么大事。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很多地区用水很困难,我们不能浪费水。 D.节约用水,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早在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就同意将“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 A.3月15日 B.6月5日 C.6月6日 D.8月5日 3.玲玲家买了很多打印用的A4纸做练习用,可是一张大大的A4纸,玲玲没写几个字就揉起来扔掉了。妈妈批评她浪费,玲玲却说:扔一张纸有什么浪费的?你认为玲玲的说法对吗,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A.不对,我们平时用的纸主要是由木材制作的,浪费纸张就是变相地在砍伐森林。 B.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家里又不在乎浪费几张纸。 C.虽然我们的学习条件好了,可还是应该勤俭节约。因为,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现在还用不上纸呢。 D.一张纸要经过好多工序才能制造出来,凝结了工人叔叔很多的汗水,我们应该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4.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 ) A.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B.乱扔塑料垃圾。 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D.为了卫生,使用一次性餐盒和一次性塑料杯子。 5.秋高气爽,天越来越蓝了,又到了出游的季节了。如果老师带我们去郊外游玩,在环境保护方面你知道应注意些什么?() A.在游玩过程中把吃过的零食袋子和瓜果皮随手乱丢。 B.遇到草地就直接从草地上踏过去继续参观。 C.把垃圾装起来,等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扔进去。 D.好不容易有一次出游的机会,早玩疯了,哪记得注意这些事情? 6.绿色消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但是,你做到绿色消费了么?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绿色消费吗?下面的选项,你认为描述不恰当的是:() A.绿色消费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 B.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C.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D.绿色消费就是食用没有被污染的食品。 7.人类对环境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不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自然原始的面貌。

七年级上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环境教育 教学计划 肖永瑞 2017.9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我校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力图通过环境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校园环境去熏陶学生的心灵,让绿色之光照耀学生的人生,使德育的内力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持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七年级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七年级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1、通过了解我们的地球,知道地球的构成。并且人类探索、寻找后,知道人类唯一的家园是地球。 2、了解人种的的成因,掌握地球环境对人类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而了解地球为提供的资源,知道任何一种物种的灭绝都是地球和人类的损失。 3、欣赏大自然的美,我们要追求美创造美感受美。 4、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和警示。 5、感受了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6.从正反两个方面知道,只有尊重自然才能造福人类。 7.了解人类探索大自然的例子,知道只有和谐发展才是正路。 8.了解自然灾害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9.了解人类对地球的伤害,看到人类面临的处境。从思想深处知道善待地球的重要性。 10. 了解环境问题,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11.了解温室效应及南极臭氧层其危害,寻找解决措施。 12.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的知识,探索防止措施。 13.噪音也是一种污染,从我做起,结合政府防止他。 14.关注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我们孙村正处在从农村向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学好,适应这个环境。 15、教育学生做个文明好少年。 三、学情分析 吾山中学七年级共7个班,402个学生,对现实中的环境污染有所认识。可以利用身边的环境现象作为环境教育的好教材。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健康教育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梦圆学校教师健康教育知识测试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可选择多个答案)(40分) 1、健康是指:() A、身体健康 B、没有疾病 C、良好的心态 D、能适应社会 2、健康生活方式:() A、合理膳食 B、适量运动 C 、戒烟限酒 D、心理平衡 3、吸烟的危害是:() A、导致癌症 B、导致心血管疾病 C、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D、导致遗传性疾病 4、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是:()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遗传因素 D、自然因素 5、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 A、蛋白质 B、脂肪 C 、糖类、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及无机盐 6、通常发生疾病的原因是() A、病原微生物 B、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 C、不良行为和嗜好 D、遗传因素 7、长时间使用电脑易患() A、颈、腰椎病 B 、眼部疾病 C、痔疮 D 、神经衰弱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A、血液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母婴传播 D、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9、“四害”是指() A、老鼠 B、苍蝇 C、蚊子 D、蟑螂 10、世界公认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是() A、高血压及高血脂 B、高血糖 C、吸烟 11、工业生产中的四害是指:() A、废气 B、废水 C、废渣 D 、噪音 12、做好女工保健措施是:() A、贯彻《女工保健工作规定》 B、改善女工劳动保护措施,合理安排女工生产

C、定期女职员妇科普查 D、加强女职工孕、产、哺乳期系统管理工作 13、为什么要对职工定期体检:() A、早发现病情 B、早治疗 C、保护劳动力 D、关心职工身体健康 14、化学烧伤的现场处理是:() A、除去伤员污染衣服、鞋袜 B、尽快转移伤员到空气新鲜处 C、及时用水冲洗创面 D、抢救伤员 15、个人卫生要做到:() A、勤洗手 B、勤剪指甲 C、勤洗头发、勤刷牙漱口 D 、勤洗澡、勤换衣物 16、预防糖尿病应注意哪些:() A、防止肥胖 B、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C、加强体育锻炼 D 、减少应急因素刺激 17、人被犬咬伤应:() A、清洗伤口 B、密闭包扎 C、注射抗狂犬血清 D、注射狂犬病疫苗 18、维护公共环境全体公民应做到:() A、不随地吐痰 B、不乱丢果皮纸屑 C、爱护公共设施 D 、不随地大小便 19、洪灾后有可能出现哪些传染病:() A、痢疾、伤寒 B、霍乱 C、钩体D 、肝炎 E、流脑、乙脑 20、地震发生后自救措施是:() A、树立生存信心、沉着不及不燥、不惊慌 B、为避免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身所处的环境,防止环境恶化 C 、设法脱离危险地,尽可能发出呼救信号 D、设法维护自己的生命 二、判断题(40分) 1、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能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2、人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都为时不晚。() 4、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 5、我国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高血压发病低龄化值得关注。()

环保教育培训试题2答案

环境保护教育培训考试题答案 :车间: 单项选择题(ABCD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1分,共70题) 1. 新环保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 ),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A) A.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防治污染 C.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防治污染公害 2. 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参考答案:A) A.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B.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C.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 D.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3. 新环保法适用围,是指中华人民国( ) 和中华人民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参考答案:A ) A.领域 B.领土 C.领海 D.领空 4. 新环保法规定:(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参考答案:D) A.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B.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C.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D.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5.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 )、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参考答案:D) A.防治结合 B.治理为辅 C.综合防治 D.综合治理 6.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 )。(参考答案:A ) A.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7. 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 ),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参考答案:B)

小学一--六年级环境教育测试卷

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随地吐痰会弄脏环境,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的不良行为。() 2、地球上热带、温带分布了大量植物,而寒带没有任何植物。() 3、安徽黄山地带,茫茫林海,一碧千里,盛产白桦、红松、落叶松,是我国木材的主要生产基地。() 4、海洋里的鲸,陆地上的大象和犀牛,都因人类的捕杀而大量减少。() 5、“洗土”就是把未污染的土壤覆盖在污染的土壤上。() 6、地球表面平均每100年才能生成约10厘米厚的土壤层 7、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 8、冬季锻炼能防病健身。() 9、燃放烟花鞭炮易炸伤人体,引起火灾,产生噪声,释放烟雾,污染环境。() 10、喝了生水易生痢疾、肝炎和伤寒,影响健康伤身体。() 11、户外活动能呼吸室外新鲜空气,解除疲劳,使大脑得到一定的休息。() 12、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冲洗、沸水烫或削皮。()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的编号) 1、乱扔废电池会产生() ①大气污染②白色污染③重金属污染④光污染 2、我国规定的“绿色食品”是() ①天然食品②无污染的天然食品③绿颜色食品④安全优质无污染

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经有关部门监督和检验,获得国家对“绿色食品”许可 3、下列植物中被誉为“活化石”的是() ①人参和桂圆②杉木和毛竹③枇杷和芒果④水杉和银杏 4、绿色植物最重要的功能在于() ①供人观赏②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③美化环境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5、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 ①13% ②14% ③24% ④34% 6、吸烟容易导致() ①贫血②呼吸系统癌症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③营养不良④消化系统疾病 7、我国的植物节是每年的() ①3月12日②3月22日③4月5日④4月22日 8、受到污染后,受害最重的人群是() ①婴幼儿②妇女③成人④老人 9、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放出() 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氧气④氮气 10、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是() ①蚯蚓②燕子③蟑螂④蜜蜂 11、下列()疾病是由老鼠传播的。 ①出血热②蛔虫病③腮腺炎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大气 第一课地球外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 2 .知道大气对地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3.了解人类对大气产生的影响。 二、重点与难点 1 .知道大气对地球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2.了解人类对大气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自学明理、视频感悟、小组合作、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 PPT百度、优酷、土豆等网上相关视频及其他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视频《地球大气层动态视频》,回答:视频中环绕着地球的色彩圈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大气,也叫大气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 1.自学明理 看课本P2 — 3,掌握以下知识: (1)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2)干洁空气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 (3)大气对地球有哪些保护作用? 待学生回答后,PPT明确相关知识。 2.小组合作 完成课P3的“议一议”。 (1)地球和月球的表面温度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2)月球表面温度适合生命生存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后,PPT明确: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于过高,也不至于过低,昼夜变化不

像月球那样强烈。因为地球表面有一层大气,月球没有;另外表层水的多少也不一样。月球表面温度不适合生命生存,因为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太大。 3.成果共享 交流课本P3的“查一查”中的“宇航服有哪些特殊作用?”。 4.视频感悟 观看视频《大气层》(科学短片),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的大气分为几层?具体名称是什么? (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 (2)最靠近地球这一层是什么层?(答案:对流层) (3)臭氧层在哪一层?(答案:平流层) (4)大型飞机喜欢在哪一层飞行?(答案:平流层) (5)中间层还叫什么层?(答案:同温层) (6)人类通讯的重要资源是什么层?(答案:电离层) 待学生回答后,PPT明确相关答案。 5.同伴互助 根据课本P3--4 “人类对大气的影响”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工业革命以来,_________ 日益严重。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成分的变化,导致了_______ 、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和_________ 现象。 6.视频感悟 观看视频《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大气污染? ( 2)大气污染源有哪两类? (3)自然的污染源有哪些?人为的污染源有哪些? (4)该如何防治大气污染? 待学生回答后,PPT明确相关答案。 (三)小结 小组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二年级环境教育(环保)(精)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二年级数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执笔人:陈艳娇 这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环境教育课教学。我和学生一起关注身边的环境及其变化,通过生动有趣的探究活动感受我们和自然的亲密关系,发现并探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学会善待地球,积极参与我们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一、正确树立环境教育理念 我在开展环境教育时,无论何种内容、形式和渠道,必须具有科学的内涵,体现一些基本理念,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们明确人类与万事万物同属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处在平衡的统一之中,具有内在的规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毁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等于毁灭了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应当爱护资源,珍惜资源,在自然系统平衡的限度内开发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我们曾经狂妄地宣称要做大自然的主人,向大自然疯狂索取,毁林开荒、填湖造田。过度开采,任意破坏生态平衡,使人类生存的条件日益恶化,最终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的。 二、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渗透环境教育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与其它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的特征。所以,就应该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向学生渗透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我利用了每一次的校本课结合“读书节”、“科技节”等,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讲座,宣传环保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明确我们做到什么,可以做些什么。组织学生编制环保主题的队报,做成环保宣传板,在班内展出。黑板报也开辟了环保宣传专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其次,我要求学生认识了很多动物,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看望动物园里的“居民”,向动物朋友学习,使学生从小热爱小动物,从小关心身边的小动物。

六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环境教育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等都是过去() 农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 2、自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全面推进()建设,国家颁布 了一系列利农的好政策。 3、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是每年的()月()日。 4、写出三种不可再生资源()、()、()。 5、煤是一种全程污染的能源,从煤的开采、运输到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有废渣、 ()()的排出 二、单项选择 (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但我们的生活同样离不开() A、便捷的交通工具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完善的娱乐设施 2、下列哪个设备工作时不会产生电磁辐射() A.无线电发射台 B.订书机 C. 高压线 3、为防治“白色污染”我国提出的方针是() A. 回收为主,替代为辅 B. 回收为主,资源化为辅 C回收为辅,替代为主 4、我国规定的“绿色食品”是() A、蔬菜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无污染的天然食品 5、我国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A.民族团结 B.环境保护 C.扶贫

6、哪个行为可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A、开垦荒地 B、过度放牧 C、植树造林 7、“有关“看物识天气”的谚语是() A. 云往南,雨成潭 B. 东风急,备斗笠 C.蛤蟆呱呱叫,大雨就要到 8、设立自然保护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 A、发展旅游事业 B、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C、供人狩猎 9、誉有“人间仙境”的景点是:() A、泰山 B、蓬莱 C、避暑山庄 10、以下选项中与蒲松龄无关的是() A、精忠报国 B、狐仙园 C、聊斋志异 三、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 1、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电话等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 2、小区是我们重要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小区的评价标准。 3、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五大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五大能源消耗国。 4、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洁净、可再生和无污染的新一代能源。 5、交通拥堵不仅带来出行时间和费用的增加、能源消耗的上升,还会导致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加重。 四、简答。(每题5分,共10分) 1、写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2、写出五种清洁能源

(初中)环境教育测试题(附答案)

环境教育测试题 初中部分 班级:姓名:得分: 本试卷为单项选择题。满分:每小题4分,共100分。考试时同: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姓名栏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 2.答卷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 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 2.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_ _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抚顺 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___》。 A北京宣言 B二十一世纪议程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 ___,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系统 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__。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节水日 D爱鸟日 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 酸性降水.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 D盐酸 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__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 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 B地震 C水灾 D火灾 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___》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 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 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___,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 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 光中大量的___,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___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 志制度。 A.1993 B.1980 C.1990 D.1996 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___保护动物。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3.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___这个 环境问题。 1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1.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某校第一节课是7点40分到8点25分,中间经历的45分钟是() A.时间间隔 B.时刻 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 D.上述答案全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米=×1000=1800毫米 B. 米=米×1000=1800毫米 C. 米=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米=×1000毫米=1800毫米 5.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 A.细胞质 B.细胞膜 C.食物泡 D.液泡 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7.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克() A.一只大公鸡 B.某个初中学生 C.两只鸡蛋 D.一张桌子 8.一本书的厚度为13毫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 毫米 B. 厘米 C. 厘米 D. 毫米 9.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所观察

八年级环境教育试题

八年级环保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 1.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 2.我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位于省,于年建立的。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4.为了保护﹑等珍稀动物我国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王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5.享有“森林医生美称”的鸟是。能在空中飞行,善于捕捉蚊、蝇等害虫的哺乳动物是。 6.利用农田蜘蛛或在农田里放养青蛙来防治农业害虫,有什么好处。 7.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来源、来源和的来源。 8.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总是维持 在的状态,这叫生态平衡。 9.广阔的自然界,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他们的遗体很快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而在自然界中“消失”,这是在起作用。 10. 我国所特有的珍稀动物有﹑﹑等,我

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 11.人们在山坡、沙地上造林和种草的目的 是。 12.环境污染包括污染、污染、污染、污染﹑污染等。 13.世界环境日的日期是。 14.大量燃烧煤炭,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15.位于我市石首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 二﹑简答题: 16.蚯蚓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17.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8.“树怕剥皮”,为了保护树,必须保护树皮,请说说其中的道理。

19.说说环境污染带来哪些害处? 20.请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 答案: 一、填空题 1. (银杉) 2.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广东省,1956年) 3. (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4. (大熊猫、金丝猴) 5. (啄木鸟,蝙蝠) 6. (可以减少施用农药,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7. (食物、能量﹑氧) 8. (数量﹑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9. (腐生细菌和真菌等)10.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麋鹿等)(银杉、金钱松、珙桐等) 11. (利用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12.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土壤、噪声) 13. (每年6月5日) 14.(形成酸雨)15. (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

环境教育测试题

环境教育测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中学环境教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前不久,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正式发布,该书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对此,你的理解应该是:() A. 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其它因素可以不予考虑。 B. 经济是最根本的因素,各地应当先发展经济,再考虑环境与人自身。 C. 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只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D. “科学发展观”要由各级政府践行,和中学生没有关系。 2. 据国家环保总局通报,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浙江、河北、安徽、辽宁、海南、四川十省市被列为首批绿色GDP试点。按照通常理解,绿色GDP就是在常规GDP的基础上减除环保损失以及污染治理费用。据此,以下不正确的看法是:() A. 经济发展必须考虑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人的满足。 B.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最终将损害人的利益。 C. 实行绿色GDP将促进各地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防止盲目追求GDP。 D. 实行绿色GDP将造成经济总量减少,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3. 在崇明,一座可再生能源示范岛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十一五”期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各种清洁能源将与当地循环型

生态农业相对接,逐步实现全岛能源的“自主循环”。对此,你认为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 崇明建设生态岛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崇明生态岛建设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C. 崇明生态岛建设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D. 建设生态岛容易导致地区的封闭性,不利于长远发展。 4. 近年来,同济大学与上汽股份、上海神力公司等合作,已研制出第3代氢燃料电池车——超越1号、2号和3号。神力公司还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了“清能一号”和“清能三号”两辆大巴,代表着中国燃料电池大巴的最高水准。关于新能源电池车,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 企业研制节能汽车的唯一目的在于牟取暴利。 B. 新型燃料电池车能够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 C. 开发新能源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D. 寻找新能源能够缓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5.对于生态环境与人的关系,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 人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但等经济发展之后再去治理环境也不迟。 C. 人的生态需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享受自然美的精神需求。 D. 建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人们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6.今年可谓一个多灾之年,先是我国东南沿海台风不断,继而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