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孔子的文质统一思想

论孔子的文质统一思想

论孔子的文质统一思想
论孔子的文质统一思想

保密级别:内部 

学位级别:硕士 

提交日期:2002年4 月 

答辩日期:2002年5月16日 

论文中文题目:论孔子的文质统一思想 

论文英文题目:A Essay on Confucious’ Idea of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作 者:李天琦 

所在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指导教师:李景林 

所在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分类标识:D222.2 

中文主题标识:文质论 礼 人生境界 

英文主题标识: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Ritual Human life realm

中文文摘 

论文摘要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话语。然而,“文”在孔子那里表示什么?“质”又是何种含义?孔子的文质论

表达了儒家对“人”的问题的怎样的哲学反思……这一系列问题似

乎在以往对传统儒家哲学的研究中涉及甚少。本文力求以孔子提出

的文质论为出发点,对这一系列问题给予探究,发掘中国传统文化

中深厚的人文精神,揭示文质论深刻的哲学内涵。 

众所周知,对“人”的重视是孔子人生哲学的宗旨,他正是在

对“人”的问题的探讨中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世人生的人文

精神。本文认为孔子提出的文质论也是阐释人的问题,确切地说是

阐释人由自然向文明转化体现生命价值之意义的人生境界问题。而人在人生境界的躬行实践中,对个人人格的塑造及对伦理生活中礼之节文的领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个人人格塑造方面,文质统一表现为人之初的自然形态与围绕人的生活而展开的“礼”对其修饰雕琢的统一;在对礼之节文的领悟方面,文质统一表现为社会中的人在与人交往时树立的内在境界目标礼之质“仁”与外在实际生活中与之相应的具体可行的表现形式礼之文的统一。而在个人人格塑造和对礼之节文的领悟中实现文质统一,是达到完满的人生境界的前提。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阐释文质统一这一思想: 

第一部分在进入正题前,首先对文、质的概念们作语义学的考察。 

从文、质的原始含义可以看出:质较之于文,有着区别于工巧形式而侧重内容的实体性特征;文较之于质,是附丽于质料上的体现感性美的形式。而文质的内涵是关系体中的范畴,在关系中使用的概念,其内涵与独用时是有区别的。因此,本部分力求以文质原始含义和整个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系为参照,作深一层的阐释。在对个人价值肯定的方面,“质”本身的实体性有所提升,指人的先天素质,是一种朴实的自然状态。相应地,作为感性形式美的“文”被具体化为外在的礼仪节文。在对礼之节文的理解方面,“礼”已不作为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诉诸于人,而是要转化为人内在的特质,有着根植于人性的一面。由此,文和质又表现为一种礼之形式与礼所体现的人的内在心之节文的关系。 

第二部分论述在个人人格塑造方面,文质统一的思想。 

此部分以《论语?雍也》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经典命题引出君子人格的塑造方面文质所表现的含义。接着,以子路为例论证了文和质在个人修养,塑造人格中,文质统一表现为人之初的自然形态与围绕人的生活而展开的“礼”对其修饰雕琢的统一。然后,从礼与人的修养关系着眼,得出无论质胜文,还是文胜质的流弊。文胜质,就是渎辞、渎礼,即在礼仪上过分雕琢,从而损害了人的天然质性。质胜文则不同,虽有教化,但对人的质性没有太多的整饰,也就是礼法不完备,对人的行束缚少,便使人流于愚蠢、骄野、鄙朴、粗俗。得出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思想实质是主张君子人格应是文、质的统一。最后,得出结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不是有一副呆板道德面孔的人,而是既保持人之优良质性的高尚道德情操,又在礼的约束中作到举止风度翩翩,谈吐文雅、多才多艺、办事干练,真正的君子应当是内外兼修,达到文质的统一。同时以“绘事后素”的命

题,对二者这的系进一步说明,表现孔子对人的天然质性的肯定。 第三部分 论述礼之节文使生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文质统一的思想 首先,从孔子的重人伦、重群体的思想出发,从“礼”所体现的人伦关系中体现的生命的整体意义上去理解“礼”,诠释“礼”的文质内涵。即礼之质也就是它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内在伦理品质的升华——即孔子一直崇尚的“仁”,是人内心之节文。礼之文是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构成礼的形式。即礼之质也就是它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内在伦理品质的升华——即孔子一直崇尚的“仁”,是人内心之节文。而文的方面,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构成礼的形式。然后以具体事例进行阐释:《论语?八佾》中载林放问礼的本质的话语,得出礼的文质统一可以引起人的好心情,得到一种好的生活。由此孔子认为礼并不在于其文规定的形式如何矫饰,而在于行礼中之质的真诚。孔子赞成三年之丧的礼仪形式,只因为这种礼之文是心情之表示,是自然之质的表示,这种礼之文一定不可轻视,它并非人为的,却是真诚之恭敬。礼越郑重,情味越真切,如果随随便便应付,人生便减少了真诚之态度。最后,论述了礼之文与礼之质的关系,文是质的精神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是质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之质是通过礼之文的一整套仪式、规范作为载体来表现自己。礼之文它的形式是可见的,可听的;而礼之质却是观念形态的,不可见、不可听的。但质却是文的基础,文是质的体现、落实。没有质,文就徒具形式;没有文,质便无所依托,所以在实行礼仪过程中,对人们要求的,主要是内心的虔诚,使自己的思想、情感与礼之文协调一致。 

第四部分 论述文质统一的人生境界 

首先,阐释了本文二、三部分论述文质统一的关联,即其着眼点都在人,两部分论述文质统一时,人都与“礼”发生关系。引出在人格塑造与礼之节文的论述,都是以文质统一的思想作为其根本,最终完成人从“自然”向“文明”的转化,使人达到一种“文质”中和的理想状态的人生境界的问题。 

孔子认为在人生的躬行实践中,礼是一种约束人的自然情感并提升人自然之质以确证人的尊严的规范,使人自觉的执著于人之为人的特质,并使个体成为礼仪制度的承担者,从而使外在的礼仪制度的普遍性成为个人内在本质,达到文质统一。这时,人亦由被动地接受、灌输地位转变为自觉的循礼而行,从心上自感其乐,以达到文质统一的通达之人生境界。这一境界便是实现人在生活中从事任何事能达于心物合一,与人交谈能心神相守,不会心不在焉而无所着落;与人交往,心之所动,行为之所行,而不会言不由衷的理想境界,即孔子构想的人从“自然”转向“文明”的文质中和的完

美的人生境界。最后阐明实现这一人生境界之难,既不能抹杀人的自然之质,又不能任其宣发。要作到使个人自然之质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合于度,使礼由外在约束,变为自觉意识,并进而成为心理积淀,才能作得恰如其分而又没有造作之态。 

英文文摘 

Abstract

“only when ornament and substance are duly blended do you get the true gentleman.”this sentence is known somebody well.but what is the meaning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for Confucius?How did the theor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express philosophy introspection? In the past study of tradition confucian school ,a series of problems was less involved. The thesis will be as the theor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of Confuciu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author will do her best to research for the series of problems and excavate the humanities of Chinese tradition culture ,so that announce the profound philosophy connotation of the theor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

As everyone knows, importance to person is the aim of Confucius philosophy of life .the thesis believe that

Confucius’ the theor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just explain the problem of.person.. than is , explain the problem of human life realm which person transform from nature to civilization. Yet, in the practice of human life realm , both sculpture of human dignity and control of ritual are essential. On the side of sculpture of human dignity,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indicates the unity of nature form at the beginning of person with ritual making the person Good;on the side of control of ritual,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indicates the unity of the nature of ritual which person set up the inherent aim of realm Good associating with others in the social with the ornamentation of ritual .both sides are the presupposition for successful human life realm.

The thesis divides four sections to explain the theor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The first section, first of all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concept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in the semantics. From the original concept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we can see : natural substance comparing with ornamentation lays stress on characteristic of substance; but ornamentation comparing with natural substance lays stress on form of sense. Yet ,the concept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is relation’category which is not as the concept for useless on its own. So the section will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cept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and the whole Confucius’idea system on the basis of person ,it will explain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 On the side of sculpture of human dignity, natural substance point to person’s inborn quality, that is the form of nature , Correspondingly, ornamentation as the form of sense is concretized external ritual form; on the side of control of ritual, ritual is not as external binding force for person, it will turn to person’internal character .thereout ,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manifest the connection of ritual’form and ritual’internal sincere mood.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the idea of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on the side of sculpture

of human dignity.

The section makes THE ANALECTS “the Master said , when nature substance prevails over ornamentation ,you get the boorishness of the rustic .when ornamentation prevails over nature substance ,you get the pedantry of the scribe .only when ornament and substance are duly blended do you get the true gentleman.”elicit the meanings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on the side of sculpture of human dignity. In successions, as Tzu-lu as example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on the side of sculpture of human dignity indicates the unity of nature form at the beginning of person with ritual making the person Good. Afterwards, the thesis having ritual and person’s culture in mind elicit the abuses no matter what nature substance prevails over ornamentation or ornamentation prevails over nature substance . If ornamentation prevails over nature substance ,it will profane ritual . namely, if you carve ritual without measure ,you will damage person’s savageness character . if nature substance prevails over ornamentation , although it is

educate, ritual is not maturity which does not groom person’s savageness character ,you get the boorishness of the rustic . so the idea of “only when ornament and substance are duly blended do you get the true gentleman.”essentially opinions personality of man of honour that is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Finally ,it elicits the conclusion that ideal personality is not a person with a set of stiff moral face in Confucius’mood,but a person who not only keeps nobility moral sentiment from person’s nature of choiceness, but also acts as style of behavior being grace ,style of conversation being refinement , versatility and handle affairs being capable and experienced. So genuine man of honour must have both ability and integrity, achieve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idea that ritual makes person’s life achieve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in the even more level.

Above all, it sets out from which Confuciu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ethical relations, so that comprehend the ritual’

meaning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on the side of control of ritual,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indicates the unity of the nature of ritual which person set up the inherent aim of realm Good associating with others in the social with the ornamentation of ritual .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example in The Analects that Lin Fang asked for some main principles in connection with ritual, it elicits that the ritual’s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will arouse person’s joyful mood and receive a kind of finer life. Thereout , Confucius considered ritual was not rest with form’s namby-pamby and that consisted ritual’s sincereness. Confucius was approved of the ritual’s form of funeral for three years, which consisted the empressement of ritual. Because this kind of ritual shows mood and nature , it is not artificial,but bow in .the more ritual is solemn , the more flavor is indeed. If you casually cope with ritual,your life will reduce sincere attitude. Lastly , the section discussed the connection of ritual’s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ornamentation is natural substance’s embodiment

and natural substance’s external form . Ritual’s natural substance projects itself by a series of ritual and criterion as its carrier .ritual’s ornamentation is eyeable and hearing ;ritual’s natural substance is conception form ,it is not eyeable and hearing. But natural substance is the basis of ornamentation ; ornamentation is natural substance’s enbodiment. If ritual hasn’t natural substance ,ornamentation will only have form; if ritual hasn’t ornamentation , natural substance will have not dependence .

The fourth section discuss the life realm of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Firstly, it explained the association of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section and the third section . that is ,the two sections’respect is “person”, when the two sections discuss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the person is relation with ritual. So both sculpture of human dignity and control of ritual are the roots of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at last , it makes person bring to success from

nature to civilization ,then person achieve the life realm of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Confucius think during the life carried out ,ritual is criterion that make person self-consciously persist soul’s nature and make person turn into undertaker of ritual , so that corroborate person’s dignity. Then , the universalism of the exterior ritual turns into the individual nature, it achieve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here ,person will self-consciously follow the ritual, then person achieve the life realm of the unity of ornamentation and natural substance..

总 页 数:31 

开本是否有图表:否 

 

 

 

 

 

 

 

 

 

 

 

 

 

 

目 录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文、质概念的语义学考察……………………………………………14

 

第二部分 

 

自然形态与修饰雕琢的统—─-个人人格塑造方面的文质统一思想………………………………………………………17 

 

 

第三部分 

 

礼是心之节文─-礼使生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文质统一……………………………………………………………………22 

 

 

第四部分 

 

自然向文明的转化─-文质统一的人生境界…………………………………………………………………………25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31 

 

 

 

 

后记 

内容提要 

 

本文以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经典命题为契入点,着重论述了孔子提出的文质论。本文认为在人生的躬行实践中,对个人人格的塑造及对伦理生活中礼之节文的领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个人人格塑造方面,文质统一表现为人之初的自然形态与围绕人的生活而展开的“礼”对其修饰雕琢的统一;在对礼之节文的领悟方面,文质统一表现为社会中的人在与人交往时树立的内在境界目标礼之质“仁”与外在实际生活中与之相应的具体可行的表现形式礼之文的统一。两方面相得益彰,便达到孔子构想的人从“自然”转向“文明”的文质中和的完美的人生境界:即是实现人在生活中从事任何事能达于心物合一,与人交谈能心神相守,不会心不在焉而无所着落;与人交往,心之所动,行为之所行,而不会言不由衷的理想境界。本文正是由此挖掘孔子文质统一论的哲学意义,启迪人们在回溯文明的源头中撷取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要素。

 

 

 

 

 

 

 

论孔子的文质统一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而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的儒学,也正是在对“人”的问题的探讨中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世人生的人文精神。孔子对“人”更是极为的重视的,在他“问人不问马”的态度中就已表达了他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尊重和对人的地位的充分肯定。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经典性命题,即是以儒家的文质论阐释“人”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人”,既指每一个个体的人,也指群体的人。可以说,对个人的重视与对人伦关系的强调,是孔子以“人”为核心的文质论的出发点。以下,本文将从孔子以“人”为关照提出的文质论中,理解孔子对生命价值整体性意义的把握,发掘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文、质概念的语义学考察

文质是关系体中的范畴,在关系中使用的概念,其内涵与独用时是有区别的。因此,进入正题前,首先对它们作语义学的考察。 

文,在中国古代有各种含义,但最基础的含义是指一定数量的质料组合成的感性形式。《易?系辞下》云:“物相杂,故曰文。”“物”,指人的五官(主要是耳目)可以感觉到的声音、色彩、线条;“相杂”指有一定规律性和愉悦性的组织结构。这在古代典籍中有明确的解释:《乐记》云:“声成文,谓之音”。《周礼?天官》云:“画绘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许慎《说文解字》释:“文,错画也。” 

质,是个会意字,指实体。它在古文字中写作 “ ”、“ ”、“ ”等,(见《精编金石大字典》,黄山书社1988年版)。从“ ”从“贝”看,“ ”即二斤,斤指斧。“贝”为古代货币。许慎释“质”为“以物相赘”,就是抵押。因而,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抵押”这种体现特定社会关系的交往方式;一是“抵押”的对象即器物或人,“质”很鲜明地显现实体性特质。这一特质引申开来就是未经加工的素材、质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质,朴也、地也,如质有文是。” 

因而,从文、质的原始含义可以看出:质较之于文,有着区别于工巧形式而侧重内容的实体性特征;文较之于质,是附丽于质料上的体现感性美的形式。文质内涵有区别的关联是孔子文质论形成的语义前提。在孔子和先秦儒家那里,文、质概念的应用范围是很广泛的,文和质的含义也逐步引申。 

《礼记?礼器》:“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 ,大夫黻,士玄衣 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在这里,文就是美,形式上的华美、绚丽。《礼记?郊特牲》:“大羹不和,贵其质也。大圭不琢,美

其质也。丹漆雕几之美,素车之乘,尊其朴也。贵其质而已矣。”这里的质,就是朴,就是素朴,质实,是器物自然形态的风格体现。 

《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文谓诗书礼乐也”。因为文可以指礼法,要靠学习、教育才能得到,因此把人肯于学习、守法和知礼等行为也称为文。《逸周书?谥法解》:“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兹惠爱民曰文。”质指人的质性,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也称为质。《大戴礼?卫将军文子》:“子贡以其质告孔子。”孔广森补注:“质,实也。”再如《逸周书?谥法解》:“名实不爽曰质”。质和实在意义上相近。在这里,文指的是礼对人的修饰,质是人未经雕琢的天然质性;一般说来经过人修饰过的东西总要比它的自然形态华美,而自然形态相应地比较朴素、质实。 

当然,除了“文”与“质”在相对应的关系中显示出的以上两种特定含义,“文”在单独使用时也在儒家经典不同章句中有相应的内涵。如《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对人的质性的修饰、掩饰也称为文。《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里“文”指礼乐制度。周监于二代,指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有所损益。礼乐制度,至周而大备,故孔子谓“郁郁乎文哉”。 

以上对文、质的诠解,固能使人知其大意,但只是字面意思,比较浮泛,本文力求以文质原始含义和整个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系为参照,作深一层的阐释。诚然,孔子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末期,他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与“礼”,第一次明确肯定了人的本质与价值,探讨了人本质与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儒学人文精神的基本特色。“仁者人也”,从“人”从“二”的“仁”规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肯定了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并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意义;“克已复礼为仁”则强调了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把握人的本质,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完善人、实现人的必要性,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对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强调是孔子人生哲学的两重性格。当人的价值、人的存在与社会伦理发生冲突时,孔子明确提出以变通的方法对待“礼”作为在尊重个人人格的前提下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因而本文力求以整个孔子思想体系为参照,在孔子哲学两重性格的背景下,揭示文与质在塑造自我的“成人”过程中的深刻内涵。 

第一,从孔子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看 

“质”本身的实体性有所提升,指人的先天素质,是一种朴实的自然状态。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把性(先天的本性)与习(后天的学习)相对而言。质,显然指人先天的素质。对于“质”的解释,《礼记?中庸》:“天命之谓

性。”《孝经?钓命决》:性者生之质。都是说明性对于人是先天的,是自然的东西,这些解释是符合孔子对“质”的定义的。相应地,作为感性形式美的“文”被具体化为外在的礼仪节文。《礼记?王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征角,左宫月,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一举一动都有固定的程式,复杂的装饰,连走路都讲究乐感,踩着古乐曲的节拍,这种温文尔雅的君子就有所谓的文采,这叫“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礼记?冠义》) 

第二,从孔子对礼之节文的强调上看 

面临“礼坏乐崩”而新的社会秩序又未建立起来的局面,孔子认为在当时要想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协调人际关系中追求“人”的实现,可供选择的便是曾给社会带来相对安全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礼。 “礼”并不是作为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诉诸于人,而是人内在的特质,是心情真诚之表示。由此,文和质又表现为一种礼之形式与礼之内容的关系。在《礼记?乐记》中有“礼自外作故文”。 “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可见,“文”是外在修饰人的形式,而修饰的对象是内在的伦理品质,即质。子路问孔子什么是“成人”,他说:“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宪问》)智慧、清廉、刚勇、才气属内在伦理品质,可归为“仁”。所以,礼之质可看作“仁”。“仁”可看作人的内在之质《礼记?间传》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之容貌,声音、言语、饮食、居处、衣服等等各种不同之表现,谓:“此哀之发于容体者也。”“此哀之发于声音者也。”“此哀之发于言语者也。”“此哀之发于饮食者也。”“此哀之发于居处者也。”“此哀之发于衣服者也。”临丧而哀,哀是人之性情之表现。哀是质,容体、声音、言语、饮食、居处、衣服等之各有不同之表现形式,则是文。所以,在人伦关系中文与质应是形式与内容之关系。 

(二)自然形态与礼之修饰雕琢的统一——个人人格塑造方面的文质统一思想

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提出的,孔子在肯定个人价值时,质,指人的质性,是人的一种自然状态。文,指的是礼,是外在对人的一种约束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 

《论语?雍也》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讲的是个人的人格塑造。 

“质胜文则野”,子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孔子曾说他 “野哉,由也!”(《论语?子路》)子路是质多文少,有时质得过分,达到野

的程度。这是孔子及儒家一致的评价,那么在子路身上,所多的“质”是什么,所少的“文”又是什么呢? 

《论语?先进》篇:“闵子侍侧, 阖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众弟子侍坐时,或表现为颜色和悦,或表现为举止中正,唯有子路,却是一副刚武之貌。孔子大概有感于此吧,慨叹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预言子路不得寿终。 

《论语?公冶长》篇:孔子评论子路 “由也好勇过我”。可见,子路所多的是勇敢、刚毅。而与勇敢、刚毅相对照,他所缺少的又是什么呢?这从他与孔子有关勇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 

《论语?阳货》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同篇又载,孔子说自己“恶勇而无礼者”,可见,这里所说的义,指的是行事要合礼之宜,义是礼的体现。 

显然,孔子的议论,决非无的放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子路勇敢有余,对礼仪则欠缺,如果说他是质胜文,文指的是礼义的修养,质指是的勇敢、刚毅的性格。 

《论语?述而》、《论语?子罕》两篇中记载,在孔子患重病时,子路祷告鬼神,以求先生病愈,还让众弟子对孔子行家臣之礼。孔子后来问到这两件事,子路毫不隐讳。可见在孔子看来,像他这样素行合于神明的人,是根本用不着以祷告的方式去请求鬼神保佑的。同时,在他生病之际,身不居官位,按“礼”的规定是不能有家臣的。子路上述举动,虽出于对师长的尊敬,却不符合礼。在这里子路的质胜文,表现为尊敬有余,而对礼法的规定却有所忽视,缺乏了解。质,是子路对师长表现尊敬时内心的率性而动。文是礼法的有关规定。 

在和孔子的交谈中,子路也曾受到嘲笑和训斥。 

“子路曰:‘卫君子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迁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论语?先进》篇还记载,孔子问到众弟子志向时,“子路率而对曰:‘干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曾子询问“夫子何晒由也?”孔子的回答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在两个不同的场合,子路都是快人快语,其言质直,但却缺乏谦虚,孔子为政要正名,他认为迂腐。他设想自己治国,率志而行,

却没想到礼让。子路的质多文少,质又是指的是爽直之性,文指的是礼敬之行。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子路的描写,更可以清楚地看出表现在他身上的质野: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 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他好勇直行,以公鸡毛装饰帽子,以猪骨头为佩饰,这都是对礼的冒犯和藐视,而孔子也就以礼相诱,以移其性。 

上述材料可以说明,在孔子看来,子路身上的质,主要指的是勇敢、刚强、诚敬、爽直等质性。而这些质性表现得过分,就流于粗野,鄙俗。他所缺少的文,是指约束人的礼法,这要靠学习才能得到,而不是人先天所固有,子路的刚直果敢之质表现得很突出很充分,只是存在于身外的礼法和他天然的质性存在矛盾,固此显得粗野。 

 以上以子路为例论证了文和质在个人修养,塑造人格中所表现的含义。在先秦儒家那里,当礼作为约束人的力量而存在时,文质的概念大体上如上所述。 

先看《论语》中有关论述。 

《雍也》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 

《子罕》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礼和文都是人学习的内容,也是礼子教育弟子的课程。对于学习者,接受者来说,礼和文是外在的对象,是修饰人的手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它们都不是学习者自身“天性”的表现。 

《颜渊》篇:“夫达也者,质直且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这里的质,指的还是人的质性,质直,就是质性正直。 

《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 先进’。”这里所说的野人,是指有古朴之风而言,是礼法对人的质性修饰适法,没有丧失天然的淳素,因此是孔子所欣赏和向往的。 

《公冶长》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狂简,就是质性不受礼法约束,因此需要裁之,使之归于礼。所以孔子所说的这种质性的礼,是改造、约束人的工具。 

文和质关系的这种含义,在《礼记》中也可得到印证。 

《檀弓下》:“辟踊,哀之至也。有算,为之节文也。” 

《杂记》:“孔子曰:‘伯母、叔母,疏衰,踊不绝地。姑姊妹之大功,踊绝于地。如知此者,由文矣哉;由文矣哉’!” 

亲人去世,捶胸顿足,极度悲痛,是人的“天性”的表现。而捶胸顿足有节数,根据血缘远近,决定哭踊绝地和不绝地。则是礼法仪式的表现。文是为了约束、节制人的天性而制定的礼仪形式。 

《檀弓》:“弓蒲卒哭者呼灭。子皋曰:‘若是野哉!’哭者改之。” 

“孔子恶野哭者。” 

子蒲哭丧,痛哭末了呼唤自己的名字,被子皋讥为野;哭丧在在规定的场所,被称为野哭,为孔子所厌恶。野是质的过度表现,在这时指的是人的质性本能的流露、无节制地抒发。对于人的质性来说,是出于自然;对于外在礼法来说,却是不合礼仪的。“子曰:‘敬而不中谓之野。’”(《仲尼燕居》)因此,礼,亦即文,总是作为节制,约束人的力量而出现。 

以上例证,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中文质含义上的关系,而文、质在对个人修养的塑造中关系如何呢?从《礼论?表记》上面的一段论述中可以很好地说明。 

“子曰:‘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子曰:‘夏道未渎辞,不求备,不大望于是,民未厌其亲,殷人未渎礼,而求备于民。周人强民,未渎神,而赏爵刑罚穷矣。’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 

上段议论,都是从礼与人的修养关系着眼,得出无论质胜文,还是文胜质的流弊。文胜质,就是渎辞、渎礼,即在礼仪上过分雕琢,从而损害了人的天然质性。它的流弊是,当政教衰败时,民或表现为放荡无定,好胜无耻;或表现为便利机巧,多文辞而无惭愧之心;或表现为互相残害,多狱讼而因蔽。质胜文则不同,虽有教化,但对人的质性没有太多的整饰。所说的虞夏政教宽厚、以忠恕养民,也就是礼法不完备,对人的行束缚少。因此它的流弊是:在它衰败时,便流于愚蠢、骄野、鄙朴、粗俗。由对比可知,文胜质,见到的是谄祀鬼神、滥用刑罚,繁于礼节、崇尚言辞这些政教措施和这种政教熏陶下人心离散,世风文薄的景象。而质胜文,则人的质性无顾忌地表现,变得不知畏避刑罚,不知尊从礼法。所以在自我人格的塑造之中,孔子所说的质,是人的质性,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文指的是礼法,是改造人的外在力量,是修饰的质性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文和质的关系是加工修饰和自然形态的关系。 

孔子认为:礼对于人的质性是异已的,是外在的社会力量,不管那个时代的人质性如何,一般人都有与社会生活准则相抵触的方面。孔子认为人并非生而好仁,“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论语?里仁》),“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孔子认为,不同的年龄层次的人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倾向:“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好色、好勇斗狠、贪得无厌,都是与塑造个人人格相抵触的。因此,孔子认为,在个人修已过程中,人的自然质性必须用外在于人的礼加以约束,所谓“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通过学礼,人可以把握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知道哪些是应当做的,哪些是不应当做的。在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中,对于自己先天的质性,既不可不足,也不可太过。不足,即“质胜文”,则辜负了自己的良格美质;太过,即“文胜质”,则是东施效颦。所以孔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思想实质是主张君子人格应是文、质的统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不是有一副呆板道德面孔的人,而是既保持人之优良质性的高尚道德情操,又在礼的约束中作到举止风度翩翩,谈吐文雅、多才多艺、办事干练,真正的君子应当是内外兼修,达到文质的统一。孔子本人即严格遵循文质适中的修已原则,从而使个人的价值得到肯定。在道德修养方面,他达到了同时代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他人之贤也,丘陵也,犹可 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 也。 

譬之宫墙,……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子张》) 

这是质的方面,在文的方面,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的视听言动、俯仰登降、捐让周旋、寝食坐卧、一颦一笑,莫不合乎礼仪,是当时最为温文尔雅的。他自己也认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就春秋时代的标准而言,孔子可谓“文质彬彬”,所以他能成为后世学者的师表、楷模,可见文质统一在孔在看来是何等重要。 

“绘事后素”的命题,就是对二者这一关系的概括和说明。 

 “子夏问曰:‘巧笑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孔子对子贡的解说,正说明做人也是如此,先具有纯素的品质,后以礼仪修饰,正如先素白后绘华一样。在孔子看来,人的天然质性,虽然并不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但却是接近的。以子路为例,尽管他许多时候任性径行,缺少礼仪的修饰,但毕竟还是一个升堂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

论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摘要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古代乐教传统的基础上,孔子主张以“仁”为精神核心,以“和”为审美追求,通过音乐的美感教育推动“德”的教育和强化“礼”的规范,注重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等方式推动音乐美育实践活动。在当前,深入探析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对于音乐美育思想的发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孔子音乐美育启示意义 一、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以“仁”为精神核心 孔子主张音乐美育要以“仁”为精神核心,在《论语·学而》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既指一种道德情感,又指一种博爱精神,具有伦理学的意义。《论语·八佾》记载“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将“仁”的精神视为“礼”、“乐”的实现前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造成礼崩乐坏的局面,周代原有适应血缘制与宗法制的礼乐文化被现世的价值观念冷落,孔子力图重建理想的社会制度,但他认识到仅靠“礼”的外在规定,无法使人完全遵循礼法。因此,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文化精神,以“泛爱众”作为“仁”的情感依托,在继承古代乐教传统的基础上,把“乐”作为陶冶人情、陶冶人性和培养人格的最佳方式,通过“乐”的活动推行“仁”的精神,使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超越西周礼乐思想具有新的人文意义。 在音乐美育中,孔子以“仁”的精神为核心,强调音乐要具有美的形式和善的内容,提出“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仁”是“乐”的意义所在,通过“美”呈现为音乐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礼”的道德基础,通过“善”呈现为音乐内容的精神意义。《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孔子赞赏《韶》乐、《武》乐有优美的旋律,都具有美的形式;但在内容上,《韶》乐歌颂舜的德治,禅让转位,选贤举能,以表现仁爱美德为内容符合孔子的社会政治主张,所以《韶》乐“尽善”。而《武》乐唱颂周武王伐商的战功之乐,以高扬杀伐征讨为内容,故《武》乐“未尽善”。就“善”和“美”比较而言,孔子认为“善”是根本,也是审美的基本价值标准。孔子对《韶》乐、《武》乐的不同评价,强调音乐应以“仁”的精神为核心,追求内容善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对于当前的音乐美育在结合音乐形式和音乐内容的学习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二)以“和”为审美追求 孔子以“和”作为音乐美育的审美追求,体现了其“中庸”的哲学观,即“中立而不倚”,并与其倡导“仁”的精神是相互融通的。徐复观指出:“仁是道德,乐是艺术。孔子把艺术的尽美,和道德的尽善(仁),融合在一起,这又如何可能呢?这是因为乐的正常的本质,与仁的本质,本有其自然相通之处。乐的正常的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作总括。” 在音乐美育中,孔子肯定音乐能够抒发和激动人的情感,但他强调这种情感表现要有理性的自律和调节,从而保持内在情感体验和外在形式表现处于恰到好处的和谐状态,使人获得感性和理性相互融合的审美愉悦,实现性情的陶冶和心性的净化。孔子称赞礼乐作品《关雎》,认为其符合“和”的情感表现尺度,具

孔子和儒家思想

孔子和儒家思想 一孔子介绍 1孔子的生平 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 479 年,享年72岁。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防叔因避祸逃到鲁国。父名纥,字叔梁,做过鲁国陬邑的地方长官 鲁国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以礼乐之邦著称,春秋末期,西周王朝的礼乐仍保存完好。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国公子季札来聘,请求观赏西周音乐,听后赞叹不已说:周礼尽在鲁矣。 《论语·子罕》里,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后来,他曾担任鲁国大司寇,属于卿一级。纵观他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晚年他一面整理古籍,一面讲学传授学术 孔子三十多岁开始招收学生,深得学生爱戴。死后许多学生在他墓侧结茅屋守丧。 他早期的学生子路、冉有、子贡等跟他奔走四方,为拯救乱世而呼号。他晚期的学生子游、子夏、子张、曾参等接过他讲学的衣钵,为传播文化而奋斗。 2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源于殷商、西周、东周的社会思想潮流,接受了郑国子产、齐国晏婴等思想家、政治家的言行。孔子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 1.关于世界观 春秋时礼崩乐坏,孔子留恋旧秩序,也向往新事物。其哲学思想既有唯心主义成分,也有唯物主义因素。 2.关于天命观 孔子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 孔子虽然相信天命,却对通过卜筮探求天意的做法 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天命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 人应当顺应天命而积极努力,不应消极地服从天命的安 排,放弃自己的努力,他特别强调为仁由己。这与传统 的天命观是矛盾的。 儒家的特点: 1.以孔子为宗师,把孔子的言行视为最高准则; 2.以诗、书、礼、易、春秋为经典; 3.提倡仁义,把仁义作为行为准则; 4.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对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的美化。儒家在父系家长制中加进封建制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封建宗法主义。孔子创立儒学时,已经明确提出封建宗法主义的基本原则。他的仁就是合同。他的礼就是别异。孔子思想的核心不是仁,不是礼,而是仁和礼的统一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儒学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尧舜时代,即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正强调宗法思想。孟子曾概括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儒家最重视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试图以道德作为治国平天下的主要手段。伦理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与其哲学政治思想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理论体系。儒家内部各派的伦理思想虽不尽相同,但有共同的特点。 儒学参与封建文化创造全过程,也是动态结构,开放体系,尽管它坚持不变的思想核心,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9-14 08:07:00 ] 作者:程嘉宏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 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作者:王若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先世是商朝宋国的贵族。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奴隶制濒于瓦解,封建制崛起的社会大变革的东周末期。年轻时孔子的生活是比较贫困的,正如他所说:“吾少贫且贱”。(《论语》)及长,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工作。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因而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的创始人。 由于他的这种经历和出身,因而构成了社会现实与其主观政治理想上的矛盾。那“贫且贱”的少年时代,使他对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有所了解,比较同情劳

动人民。但由于他的贵族意识和“士”阶级的社会地位,因此在社会大变革中,又使他站在了旧贵族势力一边,并努力去维护日趋崩溃的宗族制度。春秋初年,鲁宣公死后,政权由以季氏为主的“三桓”支配,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对此他曾感慨地说:“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他衷心地希望通过恢复西周的国家制度,并以此解决和调和当时的政治斗争。认为要改造“礼乐崩溃”这个局面,首先就要“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 “正名”是孔子的思想基础,所谓的正名,就是要求每个人的所做所为都要符合周礼的规定。严守各自的传统地位、等级身份,不能违礼僭越,也就是永远严守君臣之道,长幼之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孔子把正名看作是自上而下改变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侍坐于哀公,公问‘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答‘人道政为大,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由此可见,孔子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基于这种哲学,他的音乐生活和音乐思想,也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伦理思想的烙印。

浅谈《论语》中的为学之道

浅谈《论语》中的为学之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万世师表等,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及道德观念等。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记载着孔子的言行,其内容纷纭复杂,包括许多方面如:哲学方面的“未知生,焉知死”;政治方面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德方面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学习方面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为人处世方面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等,他的思想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仁”和“礼”,以这两个字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深深影响了我国数千年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以及中国人的人格心理都深深打着它的烙印,以至世界上很多人把孔子的思想和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随着国际的交流,孔子的思想走出中国,影响邻国和遥远的欧美国家。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 009年12月份,全球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对世界的影响力如此大,原因在于他的思想和学说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曼汉姆曾说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礼记·学记》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其意思是玉不加琢磨,不能成为器物;人若不学习,亦不会明白道理。因此,古代的君主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做首要的事情。”清初大才子金圣叹回答别人问他不做官的原因时,曾说:“学而第一,为政第二。”金圣叹用为政做官来与学习比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儒家学派重视个体的自身修养,他们的人生发展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就是通过学习来培养自身素质,把修身排在第一位,也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学习对于个人素质的重要性。另外,桑哲在《孔子学习思想类解—以<论语>为例》一文中提到:“《论语》共11705字,由1352个不同汉字排列组成,其中有15章,66次提到“学”字。”这个数据也是充分显示孔子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在这里,我想通过分析研究《论语》里涉及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言论,得出孔子的为学之道以及其对现代的借鉴意义,希望能够对于以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有所影响。 一、重视学习,立志求学 学习活动是人类将自身知识经验代代相传的惟一途径,《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的开篇就是关于学习的,劝解人们学习了新知识,要时常温习它,把这样好学的行为当成是快乐的源泉。其后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提到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的意思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有把握,四十岁就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迷惘,

孔子的音乐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911114545.html, 孔子的音乐思想 作者:黄辉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4期 摘要: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其音乐思想也对古代中国音乐思想的发展 产生过重大影响。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集大成于《乐记》。荀子的《乐论》成为中国第一部音乐美学专著,从而奠定了儒家音乐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地位。孔子具有高度的音乐修养和才能,对于音乐,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孔子;仁;和;尽善尽美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之称,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纵观悠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它备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和推崇。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音乐思想发展的源泉,对后世音乐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思想,作为我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主体,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还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提倡音乐、肯定音乐的主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统治地位,他的音乐思想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支柱 春秋之际是中国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时期,其突出的特征是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崩乐坏。孔子发现单用“礼”已无法使人遵循周礼,周代已有的礼乐文化在当世的价值观念上以被冷落,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仁”不仅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其音乐思想的重要核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即突 出说明了这一点。面对这种文化秩序紊乱的局面,孔子试图通过自己的一套理论主张和思想学说来恢复和重建周代以来的人文传统,使礼乐教化合乎天道人心,合乎文明规范。要实现以礼乐为中心的文化价值理想,自然就先要实现具有本体意义的、人和万物所共有的“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是一种道德理性,是伦理伦常得以成立的人心根据,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感通和理解的精神动源。怎样达到“仁”境界?那就必须做到与人相亲相爱,亲即是仁的一个方面。同时还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精神建立起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应该是疏离的、异化的,而应该是“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八佾》)的、有情有义并能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只有在后者的基础上,“礼”所规定的上下 等级、长幼尊卑的秩序化社会才能实现。“仁”的精神既表现在“礼”中,也表现在“乐”中,就乐而言,仁是其生气盎然的基础;就仁而言,乐则是仁传达的精神载体。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单用礼法去约束人的行为,要求人遵循外在的文明规范,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效果,还必须强调乐的积极作用,即将“仁”的精神融人音乐,在尊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情操前提下,通过音乐审美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用“乐”去感化人心,陶铸人性调节人情,实现理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2019年精选作文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 《中庸》历来被理解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孔子的中庸思想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庸”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不仅维系了封建社会的稳定与秩序,而且作为一种观念,曾以一种超越时代的力量,渗透于人们日常的观念、习俗、思维方式之中,并对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中庸思想的起源 中庸思想萌发于中国古代时期,它来自于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推崇。在我国古代的弓箭文化中,旗帜是军队的标志,代表了军队中的指挥权;“中”是旗杆之正,人们以旗为号召,在人们的聚集之地,旗帜常常在人们集体活动的中心,所以“中”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中”有三重含义,“中礼、时中、适中”,“中礼、时中、适中”,中庸的“中”正是把上述几种意思抽象、提炼、升华而得来。使得“中”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规则、标准的意义。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基本观点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生活时期正经历着“礼崩乐坏”的社会剧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孔子对中庸做了“过犹不及”、“和而不同”的表述,这说明中庸兼

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孔子中庸思想的一个来源是“尚中”的观念,这个概念在氏族社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孔子总结了前人的“中和”、“尚中”、“和同”的思想,将“中”与“庸”联系起来,提出了“中庸”的思想,中庸思想便由此产生。“中庸”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在《论语?先进》中,孔子对中庸概念做了“过犹不及”的解释。孔子认为保持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关键所在,从而提出对待事物必须坚持适度、合宜的原则和方法。“中庸”就是“执中两用”,要求人们言行符合礼节。结以上各种解释,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始终坚持。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种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孔子认为要做到中庸,就要遵循因时、因事而变通的原则,即做到“时中”。意思是处理事情要审时度势,随事情的变化而改变方法,做到适中、适宜。中庸思想的最终目的就是“致中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达,即达到了和谐的状态。中庸思想极力推崇“至诚之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事求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度”,要求人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做事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这也是中庸思想所追求的意义。 三、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论孔子的文学思想

论孔子的文学思想 摘要:孔子不仅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孔子的文学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古往今来无出其右。以往学者多是了解研究孔子政治哲学思想, 对他的文学思想的研究有所忽略。我将从孔子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标准、文学与道德修养并重、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相协调四个方面,对孔子的文学思想进行解读,稍作介绍。 关键词:孔子;文学思想;现实主义;文学批评 一、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纵观我国二千多年的文学史长河,出现过浪漫主义等诸多流派,但现实主义却是这条长河中首尾贯通的主流.《诗经》虽在文学创作方面开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先河, 然而一部诗集只能成为创作的楷模而已, 而为现实主义古典文论奠定基础并对些一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算是孔子的文学思想。 (一)文学具有实用性 文学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学实用于政治;孔子认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仅密切而且非常直接。他认为从事政务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当的文学修养,就是要“诵诗三百”。不然等做了官再学习,势必走弯路。他说: “先进于礼乐, 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他选用人才的态度很鲜明,宁选择先具备文学修养的常人, 也不录用做了官再学习文学的卿大夫子弟。因为没有必要的文学修养, 就不具备从政的起码的能力和资

格。其次,从政者必须把所具有的文学修养灵活地卓见成效地用于政务的处理, 就是授之以政而达,使于四方而能专对。不然,“虽多, 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孔子聚徒讲学,也正是为了培养从政的人才。对于那些善于把文学修养运用于政务并取得政绩的学生, 孔子总给予热情的鼓励。他夸奖子贡为宗庙里盛黍樱的瑚琏,赞扬子路“片言可以折狱”, 甚至把侄女嫁给了“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的南宫适。二是文学实用于风化;天下之所以动荡,社会之所以昏暗, 孔子认为根源在于“礼崩乐坏”, “知德者鲜矣”。(《论语、卫灵公》) 他充分认识到文学在改革世风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他说: “博学于文, 约之以孔, 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颜渊》) 不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言行便不切仁义之道, 世风便恶浊不堪。孔子的这一认识, 早已为古今史实所证明。只有能动地发挥文学的“兴”“观”“群”“怨”的积极功用, 社会的风气才得以淳厚, 人民的精神才归于文明。三是文学实用于教育;孔子兴办教育, 意在培养以仁义治国的人才, 不断扩大宣传和推行“忠恕”之道的队伍。由于认识到文学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除了直接向学生教授政治之外, 孔子把文学作为重要课程。 (二)文学具有现实性 《论语、述而》云:“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主张以“仁”治天下, 反对依恃暴力。认为以力治国,百姓慑于严刑峻法,仅能短期内不犯法,却没有廉耻之心;而以“德”、“礼”治国, 百姓便“有耻且格”了。文学必须紧紧围绕现实社会中各类重大问题进行反映。脱离

论孔子地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谢子元 在我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真正重视音乐的只有儒家,尤其是早期儒家。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在音乐搜集、整理、修订、教学上自觉地做了大量工作,《论语》中记载他音乐方面的言论和实践近30处。孔子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音乐观,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丰富的音乐思想。可以说,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孔子生当“礼崩乐坏”的时代,他痛心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无道,愤慨于诸侯“八佾舞于庭”的儹越,以恢复和弘扬礼乐文化为一生志业。他“删诗书,订礼乐”,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教育学生(据说他还编有《乐经》作为教材,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约生前498年)著有《乐记》,是儒家的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一般认为也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系统地学习、研究孔子的音乐观,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扬弃和转型,对当代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孔子的音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音乐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和道德教化工具的音乐功能观。孔子主要是从音乐的社会政治功能、道德教化功能的角度来强调音乐的重要性的。 我们的古人虽然很早就认识到音乐是“由人心生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即认识到音乐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一种精神享受、抚慰和宣泄方式,但却几乎从来没有把音乐当作一种单纯的艺术,放任人们“为艺术而艺术”,而是把音乐当成一种统一老百姓思想感情的重要的统治工具。《论语》和《乐记》大多是“礼”“乐”双提并论,如:“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礼节人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所有这些论述都强调音乐和礼的规范一样,是至关重要的统治工具。礼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能使上下有别,贵贱有等,人们各安其份,乐则能统一人们的思想感情,使人们互相亲近,一团和气,没有牢骚。 我们知道,儒家学派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讲“修”、“齐”、“治”、“平”,“博施济众”,以“内圣外王”为目标。因而儒家的音乐理论凸显音乐的政治教

孔子_中庸_之提出

孔子“中庸”之提出 张荣荣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安徽合肥 230091) 【摘要】“中庸”已成为人们行为处事的重要思想和准则。本文概述了孔子“中庸”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阐释了孔子“中庸”思想理论渊源及逻辑起点:首先,原始巫术图腾时代向人本位转变的观念为孔子“中庸”提供了思想基础;其次,深远的历史文化及优秀的思想成果为孔子“中庸”提供了理论渊源;再次,社会动荡致使思想纷繁杂乱,基于历史现状,人们渴望能拥有统一理论来指导生产生活;第四,“尚中”观念成为孔子思想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孔子;中庸 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并由社会存在决定。[1]社会历史产生相应社会反映,人们对所处时代做出哲学思考,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然,“中庸”思想于先秦动荡时期孕育而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及中央集权的政权结构是孕育“中庸”思想理论的社会土壤。任何一种思想的诞生、确立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其思想的衍生、发展也定有其轨迹可循。孔子面对当时变动的社会环境勿忘勿助其长(《孟子?公孙丑上》),冷静观察,总结规律,借鉴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提出“中庸”的适时思想。“中庸”思想在其后来思想学说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中逐渐确立了其核心地位。 一、孔子提出“中庸”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周室式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旧体制、文化观念渐趋瓦解,新格局尚未成形,社会变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皆有体现。如此社会,生于其中的孔子喟然叹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一词首次提出。 政治上,当时诸侯争霸、天下失去了应有秩序。诸侯各国发展失衡,突出表现便是周王室衰落、诸侯国崛起与纷争。东周天子大权旁落,徒有虚名,驾驭不了旗下诸侯,他们彼此争霸,连卿大夫及其家臣也效法诸侯出现凭借占据自己采邑领地闹独立的局面。孔子深谙社会动荡危险,警示各等级:“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目睹这些,孔子寻找根源,加以反思,意欲恢复具有中庸意蕴的周礼。 其次,经济上私田代替公田,初税亩代替井田制,生产发展促进个人意识及家庭意识的觉醒与维护。西周末战国初,铁器、牛耕的广泛采用使生产力较大提高,新兴地主阶级采用“与之分货”(《管子?乘马》)的分租制,奴隶“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吕氏春秋?审分览》),使得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井田制遭破坏,代之土地的私有。随着生产力的改变,古代奴隶制中人们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始巫术图腾时代渐被维护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秩序、宗族模式代替,同时义、利矛盾随之突显。孔子看到当时统治阶级为利益置民众于不顾,无度剥削百姓便感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只知追求功利置伦常之理于不顾之人缺乏教养,势必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为调和“君子”与“小人”间的冲突与矛盾,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学体系作为“礼”的理论基础,使内“仁”与外“礼”、内圣与外王渐而合一。孔子思想核心之“仁”,认为要达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必由之路是行“中庸”。 二、孔子“中庸”的理论渊源 孔子批判并保留周制“天人合一”的信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礼记?中庸》)。他充分吸收先人优秀思想,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提出“中庸”的学说。就理论渊源言,孔子是承继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精神基础的“中庸”观念。当然,主要是为解决实践性伦常之教及与天道的关系问题,这在社会习俗、文化传承等方面有所体现。 首先,原始巫术图腾时代向人本位转变的观念为孔子“中庸” 提供了思想基础。周王室认为“商无德而国亡”(《尚书?康浩》),孔子极推崇周公之典,把道德标准当作贵族君子所志、所据的至极理想人格,把努力提高心性作为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至极境地的必修门径。“礼”原本作为祭祀祖先神的仪式渐使社会愈加富有秩序,氏族成员聚在一起载歌载舞,“致其敬于鬼神”(《礼记?礼运》),也使人民更加归顺。在孔子“中庸”体系之中,“礼”是核心观念“仁”得以实现的保障:“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若说“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核,那“中庸”便是使内容(仁)同外在形式(礼)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其次,深远的历史文化及优秀的思想成果为孔子“中庸”提供了理论渊源。孔子极好地表现并发展了夏、商、周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成果,特别是同时代老子“道”的思想。尧的“允执其中”,周公的“中正”、“中德”,《周易》的“中行”及晏婴的“中和”等,这些无不成为孔子“中庸”思想的重要源泉。 商末周初,社会矛盾突出,思考、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王及先哲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审人情”,完成中哲史上奠基性著作《周易》。《周易》对前夏《连山易》及商《归藏易》中人们“群”形态的矛盾作用的认识予以承继和发展,开启了中国哲学宇宙生成论的理路,也成为三道(即天、地、人)统一的系统论思维模式。 与此同时,因强调敬德广业、崇德修业,确立了性善论的道德哲学和创造生命的价值系统。当时人们虽受夏商周以来祖宗崇拜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沉溺于其偶像式的崇拜,然恰恰是这种土壤孕育了“中庸”文化。 文明初期,氏族发展不平衡性尚不明显,氏族间相互作用中主、次矛盾不突出,这从箕子“五行”理论中可得。西周末年,社会矛盾再次尖锐,太史伯在肯定箕子五行思想前提下看到金、木、水、火、土间相互关系的主次之分,这时期伯阳父又总结出阴阳二气,并用其间相互作用认识和分析对象,强调统一体两方面的协调对统一发展的重要。此后,《易经》与五行并用,但思想体系仍各有侧重。儒家思想体系较重《易经》认知模式,道家思想体系则重五行。儒家与道家各有不同又相互补充,然正是二者皆崇尙中和的特征使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主干,支撑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把握《易经》和五行两种认知模式,将二者有机统一,对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庸”思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易经》及“五行”,加之老子“道”与“德”学说,与孔子“中庸”内在相通,与战乱纷争中人民社会安定统一愿望整体相合,从总体上反映了上古生活,保留了丰富史料。天道与人事、自然与社会,自然变化律则与社会人事条理相互联系,强调两者的同一及相互感应,强调从大的空间与长的时间考虑问题,以及自然与社会人事相互平衡与和谐。老子的自然之道虚其心,孔子人伦之用诚其心,正是二者与孔子人伦之用的相合才成为不悖的人“道”、宇“道”,世界观、宇宙观由以鬼神为中心的巫术图腾时代向自然、人道的转变才终得以完成。可以说,是“中庸”思想的助推,一切才得以完成。无论哪家学说,其讨论对象无不以“人”作为主体谈及,“人”为学说间相通提供依据。取“中”成为中华民族历来择取的理想状态,也成为各家学说联系的纽带。 101 《新西部》2013.20期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 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 一、释仁 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 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

论孔子的音乐才能与音乐思想

论孔子的音乐才能与音乐思想 摘要:孔子爱好音乐,知晓乐理,精通音律,娴熟古典音乐,善于演奏乐器,长于作词、谱曲和诵歌,是春秋战国时代最有影响的音乐家。孔子的演奏歌唱才能、作词谱曲才能、欣赏正乐才能和音乐理论见解,充分体现了他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高深修养,反映了他独到的音乐思想。孔子关于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和移风易俗、教化天下的音乐教育思想,以及净化心灵、抒发情感、消解郁闷、陶冶性情、调养身心的音乐保健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史 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至今仍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音乐教育思想;音乐保健思想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然而,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则少有论及。本文仅就孔子的音乐才能、音乐教育和音乐保健思想等问题试作论述。 一、孔子的音乐才能 孔子在音乐上是全面手。其最突出的才能有六个方面。 第一,演奏才能。孔子能演奏笙、琴、瑟、磬等多种乐器,尤其喜欢弹琴、击磬、鼓瑟。一次,孔子在卫击磬,正好“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①。又一次,孔子昼息于室而鼓琴焉。闵子自外闻之,以告曾子曰:“向也夫子之音,清彻以和,沦入至道。今也更为幽沈之声。幽则利欲之所为发,沈则贪得之所为施。夫子何所感之若是乎?吾从子入而问焉。”孔子曰:“然,汝言是也。吾有之。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为之音也。”②他能敲击出浅薄、固执的音调来诉说没人了解自己的伤感,能弹奏出幽沈的音调来激发猫捕捉老鼠的欲望,表明其演奏的实际水平是很高的。 第二,歌唱才能。所谓“讲诵弦歌不衰”、“取瑟而歌”③,就说明孔子不仅能诵、能弹奏,也能唱歌。孔子不仅能弹唱既成的乐曲,也能即兴呕歌,并且时常出口成曲。如他弃官出走时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遂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④即《去鲁歌》。之赵临河而歌曰:“狄水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来胡为斯。”⑤即《临河歌》。 第三,作词谱曲才能。孔子还擅长作词谱曲,如他离鲁适卫,临别作《龟山

孔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中国古代宏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很严重的地位,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严重文化精神。儒家思想对我国过去、还有现代都有着强大的影响。20世纪初,由于中国落伍挨打,人们在寻找落伍的原因时,许多人把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是罪魁。从那之后,关于儒家“误国”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究竟是怎么回事?儒家思想是造成我国落伍的思想根源吗?我们现在还要不要继承儒家思想呢?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少家可怜,自小努力为学,博学多能。青年时做过小官,不得志,后办私学,开中国私学之始。弟子三千,贤七十二。51岁时,出任过鲁国的高官,鲁国大治,后三家乱政,去官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终不见用。后归鲁国,晚年修编上古时代的文化典籍,如《诗》、《书》、《礼》、《易》,专门编修鲁国的史书《春秋》,致力于教育。其思想观点,集中见这于其弟子编撰的《论语》。 孔子的思想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孔子的核心思想如下: 礼:所谓的“礼”,是指按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源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 “人与天地合一”,可简称为“人和天地”的思想。人性天赋,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天人感应。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