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完整版)自动流水线输送系统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完整版)自动流水线输送系统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完整版)自动流水线输送系统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完整版)自动流水线输送系统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提出背景

制造业历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制造业在其发展历程中一直在进行着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自动化。进人8十年代后,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吃速发展,制造业自动化进人到一个新的姗代一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制造时代,并且正在向基于人工智能,人—机协调,人—自然协调的生态工厂时代迈进。促使制造业自动化发展的3个技术因素是:自动化单元技术:自动化的方法学或哲理;与制造业自动化有关的基础技术。

工业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综合性高技术,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

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无论高速大批量制造企业还是追求灵活、柔性和定制化企业,都必须依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起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1)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提高生产效率;

(3)提高产品质量;

(4)减少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能源损耗。

据国际权威咨询机构统计,对自动化系统投入和企业效益方面提升产出比约1:4至1:6之间。

特别在资金密集型企业中,自动化系统占设备总投资10%以下,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即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是对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即由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测试传感部分、执行机构、驱动部分、控制及信号处理单元、接口等硬件元素,在软件程序和电子电路逻辑的有目的的信息流引导下,相互协调、有机融合和集成,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有序规则运动,从而组成工业自动化系统或产品。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传统的控制系统经历了继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和集散式控制系统DCS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信息交互沟通的领域正迅速覆盖从工厂的现场设备层到控制、管理各个层次。工业控制机系统一般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及其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测量与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工具(包括自动测量仪表、控制装置)的总称。今天,对自动化最简单的理解也转变为:用广义的机器(包括计算机)来部分代替或完全取代或超越人的体力。

1.2 课题的意义

总的看来,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向是涵盖“精益”、“灵敏”等概念在内的、广义的、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制造;另一方面.从人、社会、自然这3个更大的范围来看,制造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向可概括为以下4 个方面:

1.制造业的生产柔性将进一步提高当今世界变化中的市场要求(CIM 是柔性的。制造系统的柔性是衡量制造系统对变化中的市场、技术及生产条件适应性的尺度。很显然,制造业的柔性是企业竞争

力的一个主要动力。制造柔性是由企业的长期(战略)考虑而产生的一种生产—经营决策,因而,制造柔性就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而且也涉及到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发展中的国家的企业而言,以首先提高人力资源和企业结构资源的柔性为佳。

2人工智能将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基于知识的工厂1988年,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ASME)曾进行过一次调查,以了解21世纪中制造工程师的环境和作用得出的结果是,在目前用于制造业的各种技术中,预期最有发展前途,需用于工业中的一种技术类型是人工智能。预测到21世纪初,人工智能在工厂中的应用规模将要比目前大4倍.

3.人与机械的进一步协调,强调人在制造系统中的作用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效益的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在设计和开发适用的软件时,将人的因素结合进去,以驱动现代的CIM 系统。完全没有人参与的自动化是不现实的,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人的创造性、判断力和理解力是任何一种机器所无法替代的。

4.人与环境的进一步协调,生态工厂的出现

产业革命后的近代产业社会中工业生产领域生产的“人工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但工业废弃物和大量的能源消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引起各国的密切关注。节能和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循环使用)已成为文明社会的共识。在这种全球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趋势下,有人提出了制造业的“生态工厂”(E-eofactory)的主张。生态工厂的基本含义是,在力求降低能耗、资源投人的情况下,使产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尽量不损害环境,并使最终的废弃物能分解、还原、再生和循环利用。这就要求产品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应具有“全球”环保意识,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作出最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决策。基于这样考虑.今后的制造企业自动化也必然人会向“生态工厂”自动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自动化流水线

2.1自动化流水线定义

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是生产组织的一种形式。把生产过程划分为在时间上相等或成倍比的若干工序,并将其分别固定于按工艺过程顺序排列的各工作地,劳动对象按一定的节拍或速度,顺次流过各工作地进行加工。对不能或不便移动的操作对象(如建筑物,大型船舶,大型机器及其部件),也可由执行各工序的工人,按规定速度在劳动对象上顺序连续进行各工序加工。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亨利.福特(Henry Ford)于1913年在密歇根州的Highland Park,建立的生产系统。

流水线生产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方法,包括使用通用的设备,使生产线上的每项任务都有稳定的周期时间,并按照加工工序的顺序,使产品能够迅速、平稳的由一个工位“流动”到下一个工位。经由生产控制系统,使产品的生产率与最终装配线上的使用率相符合。

流水线生产进一步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它要求工人进行高强度,高密度作业,因此它刚诞生时饱受争议。但时间证明,它是一种极其有效的生产组织。

由于劳动单位不用移动,流水线生产有极高的效率,它使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成为可能。同时,因为生产单位只用对劳动对象

进行一部分操作,而无须像以前对劳动对象整体负责,因此使工人技术进一步专业化。

公司制的建立和蒸汽机的推广使用,促生了流水线生产,而它又与民族主义一起促生了法西斯主义。由于高生产速度,它还加快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生产流水线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货物搬运机械,又称输送线或者输送机。按照输送系列产品大体可以分为:皮带流水线、板链线、倍数链线、插件线、网带线、悬挂线及滚筒流水线这七类流水线。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流水线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2.2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的基本原理

生产流水线的基本原理是把一个生产重复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前一个子过程为下一个子过程创造执行条件,每一个过程可以与其它子过程同时进行。简而言之,就是“功能分解,空间上顺序依次进行,时间上重叠并行” 。

2.3自动化流水线的计算方法

若在计算n个任务地执行时间时,将各个子功能段的实际执行时间限制为周期时间,则称为各段均取周期法。

计算公式:

该方法中,计算公式为:

T总=(n+k-1)×周期

其中,k为总段数,n为任务总数。

各叠加段取最大值法:

该方法中,计算公式为:

T总=t1+max{t1,t2}+max{t1,t2,t3}+…+max{t1,t2,…,tk-1} +max{t1,t2,…tk}×[n-(k-1)]+max{t2,t3,…,tk}

+max{t3,t4,…,tk}+…+max{tk-1,tk}+tk

其中,k为总段数,n为任务总数。

最省时法:

该方法中,计算公式为:

T总=t1+t2+…+tk+max{t1,t2,t3,...,tk}×(n-1)

其中,k为总段数,n为任务总数。

采取哪种方法?

当各段执行时间不一样时,上述3种方法才存在区别。若各段执行时间一样,三者无区别。第2,3种方式依各段时间取值不一样而可能存在区别。

2.4自动化流水线的特征及优缺点

生产流水线的特征是每一道工序都有特定的人去完成,一步一步地加工.每个人做一个特定的工作.

图1-1生产流水线

优点是这样生产起来会比较快,因为每个人只需要做一

样事,对自己所做的事都非常熟悉.

缺点是工作的人会很觉得很乏味.

常用的生产流水线可分为以下几种:

1)板链式装配流水线

特点:承载的产品比较重,和生产线同步运行,可以实现产品的爬坡;生产的节拍不是很快;以链板面作为承载,可以实现产品的平稳输送。

2)滚筒式流水线

特点:承载的产品类型广泛,所受限制少;与阻挡器配合使用,可以实现产品的连续、节拍运行以及积放的功能;采用顶升平移装置,可以实现产品的离线返修或检测而不影响整个流水线的运行。

3)皮带式流水线

特点:承载的产品比较轻,形状限制少;和生产线同步运行,可以实现产品的爬坡转向;以皮带作为载体和输送,可以实现产品的平稳输送,噪音小;可以实现轻型物料或产品较长距离的输

送。

4)差速输送流水线

特点:差速输送流水线采用倍速链牵引,工装板可以自由传送,采用阻挡器定位使工件自由运动或停止,工件在两端可以自动顶升,横移过渡。还可以在线可设旋转、专机、检测设备、机械手等。

第三章输送机简介

3.1 输送机的定义

输送机(Conveyor)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

图3-1输送机

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可以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他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形式的作业线需要。

输送机械按运作方式可以分为:1:带式输送机 2:螺旋输送机 3:斗式提升机

3.2输送机的主要参数

一般根据物料搬运系统的要求、物料装卸地点的各种条件、有

关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物料的特性等来确定各主要参数。

①输送能力:输送机的输送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输送的物料量。在输送散状物料时,以每小时输送物料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在输送成件物品时,以每小时输送的件数计算。

②输送速度:提高输送速度可以提高输送能力。在以输送带作牵引件且输送长度较大时,输送速度日趋增大。但高速运转的带式输送机需注意振动、噪声和启动、制动等问题。对于以链条作为牵引件的输送机,输送速度不宜过大,以防止增大动力载荷。同时进行工艺操作的输送机,输送速度应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③构件尺寸:输送机的构件尺寸包括输送带宽度、板条宽度、料斗容积、管道直径和容器大小等。这些构件尺寸都直接影响输送机的输送能力。

④输送长度和倾角:输送线路长度和倾角大小直接影响输送机的总阻力和所需要的功率。

3.3输送机的特点

方向易变,可灵活改变输送方向,最大时可达到180度;

输送机,每单元由8只辊筒组成,每一个单元都可独立使用,也可多个单元联接使用,安装方便;

输送机伸缩自如,一个单元最长与最短状态之比可达到3倍;

输送机可灵活改变输送方向,最大时可以大于180度

3.4输送机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17世纪中,开始应用架

图3-2

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输送机相继出现。

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带式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输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5输送机的分类

(一)输送机一般按有无牵引件来进行分类

具有牵引件的输送机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输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停止器)等组成;张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保证输送机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

具有牵引件的输送机的结构特点是:被运送物料装在与牵引件连结在一起的承载构件内,或直接装在牵引件(如输送带)上,牵引件绕过各滚筒或链轮首尾相连,形成包括运送物料的有载分支和不运送物料的无载分支的闭合环路,利用牵引件的连续运动输送物料。

这类的输送机种类繁多,主要有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机、小车式输送机、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斗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悬挂输送机和架空索道等。

没有牵引件的输送机的结构组成各不相同,用来输送物料的工作构件亦不相同。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利用工作构件的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或利用介质在管道中的流动使物料向前输送。例

如,辊子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一系列辊子,辊子作旋转运动以输送物料;螺旋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螺旋,螺旋在料槽中作旋转运动以沿料槽推送物料;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料槽,料槽作往复运动以输送置于其中的物料等。

未来输送机的将向着大型化发展、扩大使用范围、物料自动分拣、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污染等方面发展。

大型化包括大输送能力、大单机长度和大输送倾角等几个方面。水力输送装置的长度已达440公里以上带式输送机的单机长度已近15公里,并已出现由若干台组成联系甲乙两地的“带式输送道”。不少国家正在探索长距离、大运量连续输送物料的更完善的输送机结构。扩大输送机的使用范围,是指发展能在高温、低温条件下有腐蚀性、放射性、易燃性物质的环境中工作的,以及能输送炽热、易爆、易结团、粘性物料的输送机

发展趋向输送机的发展趋向是:①继续向大型化发展。大型化包括大输送能力、大单机长度和大输送倾角等几个方面。水力输送装置的长度已达 440公里以上。带式输送机的单机长度已近15公里,并已出现由若干台组成联系甲乙两地的"带式输送道"。不少国家正在探索长距离、大运量连续输送物料的更完善的输送机结构。②扩大输送机的使用范围。发展能在高温、低温条件下、有腐蚀性、放射性、易燃性物质的环境中工作的,以及能输送炽热、易爆、易结团、粘性的物料的输送机。③使输送机的构造满足物料搬运系统自动化控制对单机提出的要求。如邮局所用的自

动分拣包裹的小车式输送机应能满足分拣动作的要求等。④降低能量消耗以节约能源,已成为输送技术领域内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将1吨物料输送1公里所消耗的能量作为输送机选型的重要指标之一。⑤减少各种输送机在作业时所产生的粉尘、噪声和排放的废气。。

(二)输送机械按使用的用途分类:

1,散料输送机械(如: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大倾角输送机等)

(1)带式输送机由驱动装置拉紧装置输送带中部构架和托辊组成输送带作为牵引和承载构件,借以连续输送散碎物料或成件品。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所以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

在矿山的井下巷道、矿井地面运输系统、露天采矿场及选矿厂中,广泛应用带式输送机。它用于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

通用带式输送机由输送带、托辊、滚筒及驱动、制动、张紧、

改向、装载、卸载、清扫等装置组成。

①输送带

常用的有橡胶带和塑料带两种。橡胶带适用于工作环境温度-15~40°C之间。物料温度不超过50°C。向上输送散粒料的倾角12°~24°。对于大倾角输送可用花纹橡胶带。塑料带具有耐油、酸、碱等优点,但对于气候的适应性差,易打滑和老化。带宽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②托辊

分单滚筒(胶带对滚筒的包角为210°~230°)、双滚筒(包角达350°)和多滚筒(用于大功率)等。有槽形托辊、平形托辊、调心托辊、缓冲托辊。槽形托辊(由2~5个辊子组成)支承承载分支,用以输送散粒物料;调心托辊用以调整带的横向位置,避免跑偏;缓冲托辊装在受料处,以减小物料对带的冲击。

③滚筒

分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驱动滚筒是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分单滚筒(胶带对滚筒的包角为210°~230°)、双滚筒(包角达350°)和多滚筒(用于大功率)等。

④张紧装置

其作用是使输送带达到必要的张力,以免在驱动滚筒上打滑,并使输送带在托辊间的挠度保证在规定范围内。

带式输送机的技术优势

首先是它运行可靠。在许多需要连续运行的重要的生产单位,

如发电厂煤的输送,钢铁厂和水泥厂散状物料的输送,以及港口内船舶装卸等均采用带式输送机。如在这些场合停机,其损失是巨大的。必要时,带式输送机可以一班接一班地连续工作。

带式输送机动力消耗低。由于物料与输送带几乎无相对移动,不仅使运行阻力小(约为刮板输送机的1/3-1/5),而且对货载的磨损和破碎均小,生产率高。这些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线路适应性强又灵活。线路长度根据需要而定.短则几米,长可达10km以上。可以安装在小型隧道内,也可以架设在地面交通混乱和危险地区的上空。

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带式输送机能非常灵活地从一点或多点受料.也可以向多点或几个区段卸料。当同时在几个点向输送带上加料(如选煤厂煤仓下的输送机)或沿带式输送机长度方向上的任一点通过均匀给料设备向输送带给料时,带式输送机就成为一条主要输送干线。

图3-3

带式输送机可以在贮煤场料堆下面的巷道里取料,需要时,还能把各堆不同的物料进行混合。物料可简单地从输送机头部卸出,

也可通过犁式卸料器或移动卸料车在输送带长度方向的任一点卸料。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报告)

1 前言变电站是电力网中线路的连接点,承担变换电压、变换功率和汇集、分配电能的作用,它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然而一个变电站运行情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二次设备的工作性能。现有的变电站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常规变电站;一种是部分实现微机管理、具有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变电站:再有另一种就是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对于常规变电站其致命弱点即不具有自诊断能力、故障记录分析、能力和资源共享能力,对二次系统本身的故障无法检测,也不能全面记录和分析运行参数和故障信息。而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以微机化的二次设备取代了传统使用的分立式设备。集继电保护、控制、监测及远动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设备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使变电站的设计简捷、布局紧凑,实现了变电站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系统二次接线简单,减少了二次设备占地面积,使变电站二次设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1.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论 1.1.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代替常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用微机保护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屏,改变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采集到比较齐全的数据和信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逻辑判断功能,可方便地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出现是电网运行管理中的一次变革。它为变电站实现小型化、智能化、扩大监控范围以及为变电站的安全、可靠、合理、经济运行提供了数据采集及监控支持,同时为实现高水平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打下了基础。此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基础,只有通过厂站自动化装置和系统向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电网中各个变电站完整可靠的信息,调度控制中心才可能了解和掌握整个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变电站设备工况,也才能对

灌装机说明书

GZM-200L 自动称重灌装机 说明书 上海广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系统概述 液体定量灌装机-是上海广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专门开发的适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军工等企业有腐蚀性工作环境的灌装机,采用液面下/上(可选)灌装方式,适用于多种液体物料。设计独特的喷枪装置易于操作,灌注快速、精确;并且最大限度地保证灌注完毕时残液的滴漏。操作时,操作者仅需简单地将桶口对准喷枪嘴正下方,按下手柄上的[启动]按钮,喷枪就回自动插入桶内,并将空桶自动去皮。然后打开灌装阀门,精确地双速灌装;灌装结束,喷枪自动提升至桶外,滴漏盘自动接至喷枪底部,人工将桶推出磅台推至输送机后端即告完成。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制药行业的生产车间及仓库管理;化工行业中油漆、精细化工原料的生产工序控制和成品、半成品计量;军工制造业中物料的计量。 三、系统特点 ■采用《QB/T2501-2000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标准制造; ■接触物料部分采用SUS316L不锈钢制造,防腐性能强; ■系统采用三菱PLC,欧姆龙RELAY等高端电气配件制造; ■灌装枪设计为徒手快速拆装,方便维护; ■灌装枪前段附加气动球阀不灌装时自动关闭,防止物料泄漏; ■密封系统均采用聚四氟乙烯制造,耐溶剂,耐酸碱,寿命长; ■秤台滚筒及台面采用不锈钢制造,防腐性佳; ■灌装枪采用插入式灌注,避免造成物料飞浅于桶上,影响外包装;■系统采用两段式大小料自动灌装方式,以提高准确度; ■单桶灌装值到达后,灌装枪会自动提起等待下次启动;

■独特防滴漏装置,避免物料滴于桶子上,影响包装及滚筒; ■当灌装枪未插入桶口内时,灌装枪自动提起,不执行灌装; ■RS232通讯接口可将数据传至电脑. ■全数字式调校,动静抗振动干扰软件包; ■控制器具自我故障诊断功能,并具接口测试功能; ■灌装时只需人工将桶移到磅台上,对准枪头按启动键即执行灌装;■若遇紧急状况按下紧急停止钮即可解除本次灌装; ■采用一键式操作:启动—灌装枪下降—自动去皮—双速灌装—完成—灌装枪升起 四、基本参数 ■最大秤量:1500kg ■最小感量:0.5kg ■灌装误差:±1kg ■灌装速度:约15-25桶/小时(视进料流速) ■使用电源:AC220/50Hz(用户提供至机器一侧) ■使用气源:0.6Mpa(用户提供至机器一侧) ■使用温度:-10℃-50℃ ■相对湿度:<95%(无冷凝) ■控制方式:2挡控制(附回流控制) ■灌装方式:插入式,液面上 ■秤台尺寸:1200×1200mm结构及滚筒材质:碳钢烤漆。 ■枪头管路:SUS304不锈钢及四氟 ■管路压力:(0.2-0.6)MPa(与料性有关)。 ■物料接口:DN50-法兰接头 ■气源接口:用户提供G1/2内螺纹,用于快速接头连接 ■基础条件:水平的坚固混凝土地面,混凝土厚度应大于10cm。

给水工程设计(审图)标准

给水工程设计(审图)标准()月第一次修订2018年9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给水工程设计(审图)以确保安全供水为前提,以先进技术为保障, 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标准。 第二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给水工程设计(审图)以大连金普新区给水管网总体规划为依据。 第三条给水工程包括市政管道工程、住宅配套工程、公共设施配套工程、工商企业配套工程等。 第二章设计(审图)依据及标准规范 第四条给水工程设计(审图)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第五条设计(审图)相关依据。 (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015-2003;(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四)、《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七).

(八)、《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九)、《节水型卫生洁具》GBT31436-2015; (十)、《大连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 2012版; (十一)、《大连市节约用水条例》 2013版; (十二)、《大连开发区住宅类建筑给水管道施工技术标准》; (十三)、《大连开发区城市居民二次供水加压泵站(设计)建设标准》;等相关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 第三章室内给水工程 第一节管道设置 第六条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单向供水。 第七条管道应设置在单元管道井内,管道井的净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且管 道井开门尺寸不小于800×600mm。住宅项目室内给水平面图中应设 计水暖管道井管线(含智能水表穿线套管)平面布置详图。 第八条管道应固定在管道井内,管道支架采用50x50mm镀锌角钢制作。 第九条管道采用橡塑棉保温。 第十条室内出户管埋深以室外地坪下1.2米为标准。 第二节管材选用 第十一条公建及住宅分户水表前管材宜选用S4级(PN16)PPR给水塑料管。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02T14:37:48.4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作者:严庆龙 [导读] 摘要: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力系统运行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采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对各部分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管理,有效的提高了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市纳溪供电分公司) 摘要: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力系统运行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采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对各部分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管理,有效的提高了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探究 1、10kV配网自动化中配电系统设计分析 1.1配电网主站 在10kV配网自动化中,配电网主站是其中较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其一般负责电网运行动态监测、配电网数据采集、人机交互、远距离电网控制、事故图形显示、故障处理顺序记录、电网数据采集、防止失误造成的闭锁、电网信息表格打印、故障报警、故障重播、配电通信网络工况监视、在线对配电终端管理等功能,而且还能够实现与生产管理系统、高级别电网协调自动化系统相关GIS平台进行连接,有效的构建了配电网拓扑模型,实现了对10kV配网网运行状态的分析。 1.2配网子站系统 主要分为监控功能型和通信汇集型子站。监控功能型子站一般负责对辖区内所涉及到的配电终端数据进行采集、处理、控制和应用;通信汇集型子站主要负责对辖区内所涉及到的配电终端的的相关数据进行汇集、处理、转发。实际上,通信汇集型子站所具有的功能包括:终端数据的处理、汇集与转发;终端通信异常的有效检测和上报;远程通信;远程维护和自诊断。而监控功能型子站所具有的功能包括:通信汇集型子站的所有功能;对所辖区域内出现的配电线路故障进行自动判断、隔离,并确保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 1.3配电终端 在10kV配网自动化中配电系统中,配电终端一般在电网开关、变电站、变压器、环网柜、配电工作、柱上开关、配电线路等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站所终端(DTU)、馈线终端(FTU)、故障指示器、配变终端(TTU)等部分。另外,10kV配网自动化中的配电终端所具备的主要作用是借助自动化综合装置、远动装置(RTU)、重合闸控制器等来进行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终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借助模块设计可以提高其扩展性能;对电网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对故障进行记录、故障设备的诊断维护、实时通讯等功能。 1.4通信系统 10kV配网自动化中所采用的通信方案主要包括主站对现场单元、主站对子站、子站对现场单元、子站之间、现场单元之间的通行。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多的10kV配网自动化通行方案一般是主站对子站、主站对现场单元。在10kV配网自动化中,通信系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部分,由于使用条件不同、区域不同,可以选择的通信方案就不同,常见的通信方案有:光纤、有线电缆、电力载波、微波等。但实际上,借助混合通信方案是较为实际的。 2、10kV配网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 2.1过于追求片面,对核心功能和价值给予忽视。为了更好的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只构建了较为理想的网架系统,但是缺乏统一细致的规划,从而导致后期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对故障的处理和恢复功能追求较为狭隘,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只能对少数馈线的自动化给予解决,无法保证使用方的基本利益。当配网处于负荷高度集中状态时,会导致其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对其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2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中的技术问题。常见的技术问题有网络平台及通信方式的选择问题、系统及设备的可靠性问题、操作电源和控制电源的提取问题等。实际上,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对站端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较为恶劣的运行环境,从而电子设备极易受到破损,10kV开关操作电源和控制电源具有较大的提取难度。10kV配网自动化一般采用了多种通信方式,致使其具有较低的通信可靠性。 2.3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与建设问题。(1)在进行配网自动化设计选择过程中,往往是根据专业的配网自动化设计公司来进行主站、设备、通信、管理模式等的选择。(2)10kV配网自动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但是运行管理工作跟不上,工作职责不确定,导致数据维护工作薄弱,无法确保其正常的运行。 3、提高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的对策 3.110kV配网自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多个部门的参与,而且投资费用比较大,所以要提前做好10kV配网自动化的设计与规划,尽可能与当地配电网的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最好分期分批实施,整体考虑。另外,还需要考虑供电局的实际需要,我国目前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最好保证技术上统一平台,配(网)调(度)统一设计、经济上节约资金、管理上易于维护,从而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3.2在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对于户外环境下运行的配电线路设备,需要提高配电终端设备、开关设备等的质量要求,同时还需要认真考虑低温和高温工作、雷击过电压、风沙、振动、雨淋和潮湿、腐蚀、电磁干扰等所产生的影响。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关的外绝缘材料、元器件的筛选等也要对其性价比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3.3在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要保证站端设备的远方控制频率高于输电网自动化系统,此时就要求10kV配网自动化中所采用的站端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施配网自动化后,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使工作人员对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供电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针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配电运行的安全可靠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一、楼宇自控系统 1.系统概述 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实行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监视、控制、信息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为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从而减少建筑设备的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管理成本。 楼宇自控系统将对以下机电设备进行监控: ?冷热源系统 ?空调系统 ?送排风系统 ?给排水系统 ?变配电系统 ?电梯系统 2.子系统设计 2.1系统规划 在校消控室内配置一个管理平台。网络控制器安装在楼层弱电井,通过智能网进行组网。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排风机、潜污泵等设备的监控由楼控系统配置现场控制器,现场控制器均布置在受控设备附近。 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通过通讯接口的形式接入本系统监控,充分利用了设备自带的控制系统。 冷水机组、燃气热水机组等第三方设备通过通讯接口的形式接入本系统的网络控制器,与楼控系统现场控制器配合完成冷热源系统的群控。 2.2系统构架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为两层网络架构:网络控制层、现场控制层。 网络控制层: 网络控制层由管理服务器和网络控制器等设备组成;

管理服务器处于楼宇自控系统的最高监视与管理层,它通过智能网连接网络控制器,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各机电子系统的集中监视与管理。支持浏览器访问,浏览器界面可以支持构架显示、窗口推出、动画和参数变量值动态显示,支持查询,实现带有口令验证的安全管理操作控制,也可以支持多媒体技术,应用视频、图像和音响等技术,使报警监视和设备管理图形界面生动直观。 网络控制器通过双绞线通讯网络连接各楼层的现场控制器,将各种机电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集成,其功能主要是实现网络匹配和信息传递,具有总线控制功能和提供WEB 服务,可以通过BACnet 、Modbus 等开放协议进行有效的系统集成,突破了传统的系统集成只能在管理服务器实施的局限性。 现场控制层: 现场控制层网络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建筑内现场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既可满足传送管理服务器下达指令的任务,又可及时向管理服务器反馈建筑设备的信息。同时,现场控制层网络还可在管理服务器故障时,继续按预定的程序工作,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工作站)

基于DCS系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DCS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历史数据共享的研究 权甫变电站(220KV)设备人员管理系统 数据库研究与设计 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09级1班 姓名: 指导老师: 教师单位: 电力工程学院 时间: 2013年6月

Research on historical data sharing of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based on DCS QuanFu substation (220 KV)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sign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Universit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Grade: 2009,class 1 Name: Yi Jun Advisor: Su Xing Lang Department:Faculty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ate:June,2013

摘要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经济收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广泛用于变电站控制中,DCS技术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得到成功应用,其中数据共享技术支撑了DCS的通信系统。本文采用的是Access 数据库软件,对权甫变电站设计了设备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对设备数据进行了汇总、分类,并且能够快捷查询所需数据,及时更新数据。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中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共享,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变电站分布式数据共享数据库 -I-

半自动灌装机说明书资料

半自动立式灌装机 使 用 说 明 书 广州德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GUANGZHOU DELONG AUTOMATION MACHINERY CO.,LTD

名称:半自动立式灌装机型号:DL-GZJ01

目录 一、性能简介 二、型号选定 三、工作原理 四、全气动灌装机的特点 五、开机前的检查和操作顺序 六、灌装量的调整 七、灌装速度的调整 八、灌装精度的调整 九、清洗保养维护 十、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十一、灌装物料的适用范围十二、机器的使用条件

一、性能简介 本公司生产的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是建立在参考国外同类产品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并增加了部分附加功能。使产品在使用操作、精度误差、装量调整、设备清洗、维护等方面更加简单方便。 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全气动灌装机采用气动元件来代替电气控制回路,因此特别适合在对于防爆要求的环境中使用。 二、型号选定 本公司生产的灌装机型号是根据用户所需的最大灌装量来确定的有卧式和立式两款 型号为:60ML 120ML 250ML 500ML 1000ML 2000ML 5000ML

三、工作原理 全气动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缸的前后运动带动料缸内的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使料缸前腔产生负压。 当气缸向前运动时,拉动活塞向后,料缸前腔产生负压,供料桶内的物料被大气压力压人进料管,通过进出料的单向阀进入料管。 当气缸向后运动时,推动活塞向前,挤压物料。物料通过出料单向阀进入出料软管,最后通过灌装头进入待灌空瓶(进料时灌装头关闭,出料时打开),完成一次灌装。 活塞式灌装机对于每次的灌装是一个机械的单一的简单动作,所以对每一个规则容器都有很高的灌装精度和稳定性。 四、全气动灌装机的特点 1、全部采用压缩空气作为控制,因此特别适合对于有防爆要求的环境使用,具有很高安全性。 2、不会产生静电,麻电现象,也不需接地。 3、由于采用硬定位,所以灌装精度高,精度可以控制在0.3%以内(以最大灌装量为标准) 4、在需急停情况下,只需关闭气动开关,活塞自动后退到初始位,灌装停止。 五、开机前的检查和操作顺序 开机前必须检查各部分机械是否正常,以免造成机械故障或人身伤害事故,检查内容及操作: 1、前、后夹紧手柄是否夹紧。 2、进出料三通的三端卡箍是否夹紧。

大楼物业供水系统设计

大楼物业供水系统 设计

大楼物业供水系统设计 目录 第 1 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供水系统设计要求 (2) 1.3 供水系统设计思想 (3) 1.4 供水系统方案确定 (4) 1.5 供水系统运行和原理 (4) 1.5.1 系统原理说明 (4) 1.5.2 系统运行说明 (5) 第 2 章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 (7) 2.1 可编程控制器介绍 (7) 2.2 三菱FX系列介绍 (7) 2.2.1 三菱FX系列PLC主要特点 (8) 2.2.2 三菱FX系列PLC主要数据简介 (8) 2.2.3 三菱FX系列PLC基本指令 (9) 2.3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10) 2.4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0) 2.4.1 PLC的等效工作电路 (10) 2.4.2 PLC的工作过程 (12) 第 3 章系统硬件设计 (14) 3.1 系统的构成 (14)

3.2 系统主要硬件设备的选型 (16) 3.2.1 PLC的选型 (16) 3.2.2 水泵机组的选型 (17) 3.2.3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 (18) 3.3 系统电路分析及设计 (20) 3.3.1 系统电源 (20) 3.3.2 供水系统主电路分析与设计 (21) 3.3.3 可编程控制器I/O分配 (24) 3.3.4 PLC I/O接线图 (25) 3.3.5 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 (26) 3.3.6 报警电路设计 (27) 第 4 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30) 4.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30) 4.2 供水系统程序流程图 (31) 4.3 供水系统程序设计及解析 (32) 4.3.1 程序的模式选择、水泵工作程序设计及解析 (32) 4.3.2 程序的保护、报警选择程序设计及解析 (34) 4.4 程序调试及仿真 (37) 4.5 程序调试及仿真体会 (39) 结论 (42) 致谢 (44) 参考资料 (46)

四层电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 函授站西工院 09级 专业机电一体化 姓名王乔

目录 目录............................................................... II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2) 1.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2 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3) 第二章电梯的综述 (5) 2.1电梯的定义与简介 (5) 2.2电梯的种类 (5) 2.3电梯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6) 2.4电梯的结构及组成部件 (7) 2.5电梯的工作流程 (10) 2.5.1 电梯的升降流程图 (11) 2.5.2 电梯的开关门流程图 (12) 第三章硬件的选型 (13) 3.1 PLC的选择 (13) 3.1.1 PLC的定义和特点 (13) 3.1.2 PLC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16) 3.2 变频器的选择 (17) 3.2.1 通用变频器概况 (17) 3.2.2 通用变频器的功率输出驱动技术动向 (18) 3.2.3 三菱FR-A740变频器参数 (19) 3.3 制动器 (21) 3.4 安全钳与限速器 (22) 3.4.1 安全钳的作用与组成 (22) 3.4.2 限速器的作用 (22) 第四章硬件设计及计算 (23) 4.1 四层电梯曳引电机及门电机电路 (23) 4.2 PLC的系统硬件设计 (23) 4.3可编程控制器机型的选择 (24)

4.3.1 PLC的I/O点数估算 (24) 4.3.2 存估算 (25) 4.3.3 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 (26) 4.3.4 三菱FX2N-48MR-001的性能指标 (26) 4.4 变频器参数设置及计算 (27) 4.4.1 变频器参数设置 (27) 4.4.2 变频器容量计算 (27) 第五章软件设计 (29) 5.1 PLC的编程语言 (29) 5.1.1 输入/输出点分配: (29) 5.1.2 PLC外部接线图 (31) 5.2程序设计 (32) 5.2.1 外部信号输入存储程序 (32) 5.2.2 轿厢停于某层时,所在楼层存于D0并用数码管显示程序 (35) 5.2.3 比较判断轿厢上下行程序 (36) 5.2.4 补充程序 (38) 5.2.5 开关门程序 (39) 5.2.6 轿厢上行与下行程序 (42) 第六章系统程序调试 (44) 6.1 程序调试 (44) 6.2 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调试 (44) 6.3 程序最终运行情况 (46) 6.4 PLC控制系统的外部干扰 (46) 总结 (47) 参考文献 (48) 致 (49)

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方案

随着当今社会向着信息化发展,办公自动化越来越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所重视,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办公自动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政府上网工程、金卡工程的实施,带动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因此我们结合辽阳市政府的实际情况,本着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和保护用户投资的原则,结合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我们先期为其他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辽阳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辽阳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目标: 1、公共信息管理子系统(政府办、各处) 包括辽阳市政府简介处室基本情况等。 组织机构岗位编制、部门组成、部门职责范围 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责任。 基本工作制度 辽阳市政府发展计划,中长期目标。 综合经营发展计划 2、计财管理子系统(计财) 年度计划(财务收支、工程岁修、设备购置、供水、发电、综合经营)计划完成情况(月完成及累计情况) 部门生产、工作完成情况) 损益情况 部门经费使用情况 3、人事劳资、安全管理子系统(人事劳资部)

职工情况统计 技术干部档案 工资管理 安全管理 4、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机关服务中心) 5、双文明建设、党务工作(党群工作部) 双文明考核办法 考核情况统计 党务工作管理(党办、纪检、工会、团委等) 综合治理 6、办公自动化文档 文件工作流 档案管理 通知 会议纪要 辽阳市政府大事记 7、现行法规、标准 8、电子政府,INTERNET信息发布,网上政府 以上需求应提炼共有部分,按照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的设计理论,规划辽阳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最小冗余,达到部门分工合作,数据共享。 建设总原则如下: 1)、为辽阳市政府的领导决策、行政管理服务。 2)、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优势,建立辽阳市政府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全局宏观决策,提高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①铁生沟35KV变电站②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6KV) 一、总体说明: 1、变电站综合保护装置选用许继、南自、南瑞等国内知名品牌。该保护具备煤矿安全规程及电力运行规程要求的所有保护功能,能够实时采集三相电参数,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四遥”功能及有足够的冗余,满足微机联网及检测数据传输调用。主机两台,主备运行方式,必须能够实现双机热备并自动切换。 2、本标段所采购范围开关柜综合保护装置、后台系统、变压器保护屏、线路保护屏等。 3、铁生沟35KV变电站35KV部分集中组屏,6KV部分分散安装,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分散安装。 二、技术要求 系统应采用成熟先进的全分布、开放式结构设计,按间隔划分、单元化设计、分布式处理。 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充性,综合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主控层、通讯层和间隔层。 ㈠主控层功能要求: 主控层主要完成各间隔单元的信号采集、处理、控制、显示及打印,实现参数的鉴定修改、防误操作系统等。经CAN或以太网总线通讯联接各间隔单元的监控保护设备、多功能智能表、交流电源屏、直流电源及其它智能设备,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完成各类适时性数据的处理及操作。操作员工作站完成主站的监视、控制等。要求采用双网络结构。综合自动化系统要求具有性能安全可靠、运行稳定、功能完备、报表组态、曲线查询方便、SOE查询全面且分类、便于扩建、界面友好、使用与维护简单方便的特点。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2、控制操作、对断路器实现分闸/合闸控制,并具有检同期防误操作的闭锁功能 3、与微机保护的通讯接口 4、与微机“五防”的通讯接口 5、与微机直流电源的通讯接口 6、与卫星时钟同步 7、事件顺序处理: 8、报警处理 9、故障录波功能 10、变电站操作系统 11、实时画面显示 12、制表打印 13、维护功能 14、变电所专家系统

半自动活塞式全气动灌装机说明书

目录 一、性能简介 二、型号选定 三、工作原理 四、全气动灌装机的特点 五、开机前的检查和操作顺序 六、灌装量的调整 七、灌装速度的调整 八、灌装精度的调整 九、清洗保养维护 十、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十一、灌装物料的适用范围 十二、机器的使用条件 附图:气路图

全气动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 使用说明书 一、性能简介 本公司生产的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是建立在参考国外同类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增加了部分附加功能。使产品在使用操作、精度误差、装量调整、设备清洗、维护保养等方面更加简单方便。 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全气动灌装机采用气动元件来代替电气控制回路,因此特别适合在对于有防爆要求的环境中使用。 二、型号选定 本公司产生的灌装机型号是根据用户所需的最大灌装量来确定的。 具体型号为: JSFA-60 (10-60ml) JSFA -120 (15-120ml) JSFA -250 (50-250ml) JSFA -500 (100-500ml) JSFA -1000 (200-1000ml) 三、工作原理 全气动半自动活塞式灌装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缸的前后运动带动料缸内的活塞作往复运动,从而使料缸前腔产生负压。 当气缸向前运动时,拉动活塞向后,料缸前腔产生负压。供料桶内的物料被大气压力压入进料软管,通过进出料的三通管进入料缸。 当气缸向后运动时,推动活塞向前,挤压物料。物料通过出料接头内的单向阀门进入出料软管,最后通过灌装头进入待灌空瓶(进料时灌装头关闭,出料时打开),完成一次灌装。 活塞式灌装机对于每次的灌装是一个机械的单一的简单动作,所以对每一个规则容器都有很高的灌装精度和稳定性。 四、全气动灌装机的特点 1、全部采用压缩空气作为控制,因此特别适合在对于有防爆要求的环境中使用, 具有高安全性。 2、不会产生静电、麻电现象,也不需接地。 3、由于采用气动控制,并采用硬定位,所以灌装精度高,精度可以控制在3/1000 以内(以最大灌装量为标准基准)。 4、在需急停情况下,只需关闭气动开关,活塞自动后退回到初始位,灌装停止。

OA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OA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办公自动化系统 概 要 设 计 说 明 书 XXXX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X年7月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需求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BS结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系统权限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信息发布权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公文处理权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6档案管理权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7会议管理权限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0、短信平台权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1、公共通讯录权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7、车辆管理权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系统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描述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用户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外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内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1.1.2 研究现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如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北京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南京南瑞继电保护电气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电南自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武汉国测GCSI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瑞典ABB的MicroSCADA自动化系统等。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站内间隔层设备(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直流系统等)以互联的方式与主机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从而构成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与监测控制,全分散、全数字化和可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站控层用的软件工具是瑞典ABB公司开发的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MicroSCADA和COM500,COM500作为前置机,它是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核心,MicroSCADA用于后台监控;间隔层测控装置用的主要是芬兰ABB公司生产的是REF54_系列和瑞典ABB公司生产的REC561等自动化产品,远动装置用的是浙江创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CWCOM200。

膏体自动灌装机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膏体自动灌装机 专业 1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一班 设计者孙凡方长胜徐森杨申陈俊明指导教师张荣老师 日期 2012年 5 月 30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二、设计要求和内容 1 三、确定工作原理,构思工艺动作过程 1 四、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1 五、执行机构的选型 3 六、画出设计方案的机械运动简图 8 七、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尺度设计 8 八、对机构执行系统部分进行尺度计算 11 九、总体机构运动简图 16 十、参考书目 16 十一、设计小结及体会17

膏体自动灌装机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任务(包括主要原理及工艺动作) 膏体自动灌装机是通过出料活塞杆上下往复运动实现膏体灌装入盒内的,其主要工艺动作如下: (1)、将空盒送入六工位转盘,利用转盘间歇运动变换不同工位; (2)、在灌装工位上空盒上升灌入膏体; (3)、在贴锡纸工位上粘贴锡纸; (4)、在盖盒盖工位上将盒盖压下; (5)、送出成品。 二、设计要求和内容(包括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1、电动机选择Y系列交流异步电动机,转速为960r/min; 2、膏体自动灌装机的生产能力:24盒/min; 3、膏体盒尺寸D=30~50mm,高度h=10~15mm; 4、工作台面距离地面的距离为1100~1200mm; 5、构件质量和转动惯量不计; 6、要求结构紧凑、传动性能优良、运动灵活可靠、噪声尽量减小。 三、确定工作原理,构思工艺动作过程: 首先我们成立设计小组,从产品的设计要求等方面出发,膏体自动灌装机要求完成以下几个工艺动作: 1、送盒:这一动作由传送带来完成,保证传送带的连续运转; 2、六工位转盘的间歇转动:这一动作有槽轮机构来实现; 3、灌装:这一过程可以由凸轮的反复运转来实现; 4、贴锡纸、压盖:这两项工作可以由一个凸轮带动一组压杆来实现; 5、送出成品:由传送带完成。 四、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目录 1 摘要 (1) 1.1 引言 (1) 1.1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理论分析 (2) 1.1.1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原理 (2) 1.1.2 变频恒压控制理论模型 (2) 1.2恒压供水控制系统构成 (3) 2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4) 2.1 设计任务及要求 (4) 2.2 系统主电路设计 (5) 2.3 系统工作过程 (6) 3 器件的选型及介绍 (7) 3.1 变频器简介 (7) 3.1.1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7) 3.1.2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7) 3.2 变频器选型 (9) 3.2.1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9) 3.2.2 变频器容量的选择 (9) 3.2.3 变频器主电路外围设备选择 (11) 3.3 可编程控制器(PLC) (13) 3.3.1 PLC的定义及特点 (13) 3.3.2 PLC的工作原理 (14) 3.3.3 PLC及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14) 4 PLC编程及变频器参数设置 (15) 4.1 PLC的I/O接线图 (15) 4.2 PLC程序 (16) 4.3 变频器参数的设置 (20) 4.3.1 参数复位 (20) 4.3.2 电机参数设置 (20)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摘要 以变频器为核心结合PLC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强抗干扰能力、组合灵活、编程简单、维修方便和低成本等诸多特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集变频技术、电气技术、防雷避雷技术、现代控制、远程监控技术与一体。采用该系统进行供水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便的实现供水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同时系统具有良好节能性,这在能量日益紧缺的今天尤为重要,所以研究设计该系统,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恒压供水、变频器、PLC控制器 Combined with frequency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PLC control system with high reliability,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combined flexible programming, easy maintenance and low cost, and many other characteristics, frequency conversion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combines technology, electrical technology, lightn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modern control, remot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integration. Using the system for water supply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water supply systems, water supply systems to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has good energy efficiency, which is an increasing scarcity of energ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day, so the study design of the system,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living standards,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inverter, PLC controll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