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06信息技术课题设计论证第1稿

201806信息技术课题设计论证第1稿

201806信息技术课题设计论证第1稿
201806信息技术课题设计论证第1稿

课题名称:义务教育阶段编程教学提升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基于App Inventor与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郭守超,周睿,邓常梅,《中国电化教育》)

2、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王蕾,王茹娟,《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3、基于计算思维视角的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刘琼,史诺,TranVanCuong,《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4、基于可视化编程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研究——兼论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的培养(郁晓华,肖敏,王美玲,《远程教育杂志》)

5、关于培养中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课程设计初探(曾艺卿,王娜,《福建电脑》)

6、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信息科技《算法与程序设计》数学探究(杨男才,《上海师范大学》)

7、小学Kodu编程课程中计算思维教学实践(陈久华,王荣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8、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陈茂贤,何国星,《教育信息技术》)

9、从Logo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实践(张海波,《新课程》)

(二)理论与实践依据

1、理论依据

(1)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关于教育及科技创新的论述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实践依据

(1)课题的参与人员具备从事省级课题研究的经验

(2)课题的参与人员为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且具有多年从事编程教学的经历

(3)课题的参与人员正当奋发之年,有充沛的精力完成课题研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课题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编程教学,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与信息学等学科竞赛教学不同的就是,本课题的研究追求的就是一种受众更广的教育教学效果,以期让大多学生享受到编程学习带来的好处。通过构建良好的计算思维的基础,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成长助力。

(四)概念界定

1、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由周以真于2006年3月首次提出。计算思维有四个方面,她们分别就是分层思维、模式识别、流程建设与抽象化。(1)分层思维:怎样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难题?分层思维帮助我们将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小问题,把复杂的物体拆解成较轻易应付与理解的小物件,我们通过解决小问题而解决复杂的问题,使问题变得更加简单。(2)模式识别:任何事物都有相似性,模式识别正就是教会我们寻找到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利用这些相同的

规律,去解决问题。当我们把复杂的问题分层到小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在小问题中找到模式,这些模式在小问题当中有相似点。(3)流程建设:流程建设就是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按照的一定的顺序完成一个任务,同样的事情人人都会学习操作。如果我们需要电脑完成一个任务,我们应该提前设计好每一步要做什么,这样就能顺利完成目标啦!(4)抽象化:抽象化思维就是将重要的信息提炼出来,去除次要信息的能力,掌握了抽象化的能力,我们就可以将一个解决方案应用于其她事物中,制定出解决方案的总体思路。

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就是给出解决特定问题程序的过程,就是软件构造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序设计往往以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给出这种语言下的程序。程序设计过程应当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排错等不同阶段。专业的程序设计人员常被称为程序员。

3、学习特点

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理解学习就就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以行为的变化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以观测与测量的科学概念。学习也就是个体在认知、情绪与生理方面多层次的交往过程。人类从事的活动有两大类:一类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另一类就是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活动。前一类活动称为工作,后一类活动则统称为学习。而学生的学习就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人类学习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不管学习的手段与条件如何发生变化,它仍然具有一些与一般人平常学习不同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因此它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不同;2、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就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3、学生的学习也就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并需要教师、家长注意调动。

(五)研究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提升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编程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六)研究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编程教学

(七)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合适的编程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2、创新之处

研究结果适用于绝大多数学生

(八)研究思路

为了更好地研究义务教育阶段编程教学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本课题研究首先将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了解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其次,从实地调研中得出客观结论,与目前编程教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发现问题与矛盾,探究其深层次原因;第三,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在比较借鉴其她地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经典成功案例,提炼出可行的对策,生成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提升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编程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第四,将这些方法与策略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并不断完善;最后,通过访谈问卷或测试的形式了解研究的成效。

(九)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测验法

4、行动研究法

5、经验总结法

(十)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1、技术路线

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计划——实践探索——反思调适——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推广应用

2、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与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1.1.1 信息无处不在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1.1.2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信息是通过文字和纸张等信息载体来传递的。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需要载体,载体本身不是信息。) 2.价值性:(相对)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经过加工.处理,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传递性 4.共享性 5.时效性:人们总是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有用的信息。 6.真伪性

1.2 信息的编码 在计算机领域,“代码”两个字具有特指性,指由“0”.“1”(基本数码)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1.2.1 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1)有两个基本数码:0.1 (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 (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进制的转换 1.二进制转十进制 {按权位展开相加} 2.十进制转二进制 {除2取余,逆序输出} 3.十六进制转十进制 {按权位展开相加} 4.十进制转十六进制 {除16取余,逆序输出} 5.十六进制转二进制 {逐位肢解,1数4位} 注:(十六进制整数上的每一位数都对应着一组4位二进制数,如果转换后不足四位,在转换后的数字前边补0,凑足4位。如果遇到最左端一组最前端有0则把最前端的0省去不写。) 6.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4位1数,逐组转换} 注:(二进制整数上的每4位数可以划分成一组都对应着一位十六进制数,所以转换时可以把二进制数的整数部分自右向左每4位数分成一组,最左端一组不 足4位部分前面用“0”补足)

小学信息课题方案和计划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此,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就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都把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其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即信息技术整合教育,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其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在我国,由于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初步构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众多学校都购置了计算机、装备了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开通了校园网等。随着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热点课题,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是局部的、分散的和经验性的,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三.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和信息技术课程两 个基本途径或方面。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 的兴趣和意识。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错误地将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误以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师:(课件演示)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 信息可以增值;(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知识结构 二、相关知识 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一)、信息与载体 1、信息是内容,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 2、信息需要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3、载体的形式多种多样。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具有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交通信号灯) 2、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和可处理性。 3、信息具有共享性。 4、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时的信息是否具有价值) 5、信息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性,如传递性、真伪性、不完整性等等。 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价值性 例题:说说下面五个例子,各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俗语故事。 ——共享性 ? 真假难辨。例如: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故事。 ——真伪性 ? 一传十,十传百。例如:中国载人航天成功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 玉不琢,不成器。例如: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可处理性 ?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价值相对性 ?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 1、计算机技术(核心) 2、通信技术 3、微电子技术 4、传感技术 例题:如果将信息技术进行拟人比喻,那么它的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所对应的技术依次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及其特征 日新月异的信息 技术 丰富多彩的信息 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时效性、 价值性、共享性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1-1-1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能力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应该树立哪 些正确的意识,避免哪些错误的行为。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在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意 识,避免那些错误的行为。

3、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用处。 2、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1、了解一些关于奥运会的消息。 2、能说出生活中其它方面的消息。 资源准备:1、奥运会相关资料的幻灯片。 2、swf课件——《信息无处不在》。 3、《信息技术应用》的电影片段。 4、大屏幕、多媒体教学网。 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世界奥委会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组织召开一次轰动全世界的体育大会,你们知道是什么大会吗? 估计:学生能说出是奥运会。 2、你知道哪些关于奥运会的消息吗?怎么知道的? 估计:学生知道的多就直接指名回答,如果知道的不多可以先小组交流。 3、简单小结: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奥运会的消息,并且进行了整理,你们想看看吗?(估计:想)我们一起来欣赏! (演示幻灯片) (教学意图:通过奥运会来导入,学生对奥运会即使不太感兴趣,也还是有印象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认识奥运会的信息,并且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题设计论证 2000字

四、课题设计论证(限2000字内)

阅读的兴趣,并且体会解决了问题之后的成功与喜悦感。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薄弱的原因 2、构建英语合作阅读课堂的方法 3.新课改背景下构建英语合作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课题的研究思路 这一课题研究思路主要是从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产生的问题出发,经历多层面理性思索和实施验证,逐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体系,我们将深入调查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问题症结,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提高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效率为抓手,积累研究个案,不断实践、反思,最终形成典型的研究案例集。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观察、分析、归纳等多种手段,对学生学习方式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实际提出研究内容和步骤。 2、个案研究法:要求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组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3.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方法与途径,积累提高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经验。 4、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三)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从2014年3月至4月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1、课题的申报; 2、教师培训、学习,成立课题组,明确任务,做好课题分工; 3、课题负责人和成员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4、组织课题组成员培训活动,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现代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是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1)调查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其薄弱的原因 (2)探究构建英语合作阅读课堂的实施方法 (3)初步形成合作阅读教学的初中英语课堂的基本模式。 (4)反思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从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是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提炼模式(策略),撰写研究报告。 (2)收集整理教师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教学案例,学生征文集、获奖作品等,做好成果结集工作。 (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4)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经验交流。

小学信息技术让我的小名片更美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让我的小名片更美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让我的小名片更美 教材分析 《让我的小名片更美》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7课的内容。课文由三个活动板块组成:插入日期、感受“艺术字”、为名片配图。学生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会了幻灯片文字效果的处理,学会在ord中使用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的功能。而PoerPoint 与ord的插入图片、艺术字的功能相似。可见, 《让我的小名片更美》这一课是综合运用已学的这三种知识,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合理安排画面,凸现幻灯片的主题,是学生在熟练ord的操作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学习任务,即教会学生制作简单幻灯片方法以及提高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又将为后续幻灯片的学习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这样的学习对象都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较强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大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掌握技能。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差异,重视学习

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插入日期、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灵活运用操作技能,个性化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与价值: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插入日期、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操作方法,个性化装饰幻灯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联系实际,导入课题 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上节课我们初步设计出了自 己的名片,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你们有什么新想法来完 善你的名片,使它更美,让人过目不忘呢?”

小学:第1课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 ·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情感目标: ·意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萌发学习、应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 ·信息 ·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于从来没有学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来说,上课环境很陌生也很新奇,“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如果在机房上此课,一定要先讲解上机的基本守则。这些规定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应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强化或提醒。

课题设计论证参考模板

课题名称: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胡鞍钢、王绍光、林毅夫、Tsui、Rsui、Raiser、Long等学者以及世界银行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研究者度量并分解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例如Tsui(1999)发现省际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的前半期下降,之后差距不断扩大,90年代人均GDP趋异加速,他们还通过分解地区差距,发现中国发展的区域内差距下降,而区域间差距上升。 (2)分析中国地区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胡鞍钢等(1995)认为市场失效自发促进地区差距扩大,而政府失效加剧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政府政策向发达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资源不平衡的格局,并指出地区差距过大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正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林毅夫、蔡昉和李周(1998)通过对各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差异的考察,认为地区差距越来越表现在利用市场和发展机会的差距上。 2. 随着研究的进展,地区差距的研究不再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指标等。世界银行(1995)把中国划分为7类地区,除经济指标以外,还对人口、婴儿死亡率、教育水平、保健能力等进行了比较;胡鞍钢、邹平(2000)研究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胡鞍钢、熊义志(2000)对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知识因素是解释各国和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性的重

要因素,并采用10个指标经加权构成综合知识发展指标,分析各地区知识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世界银行(2000)认为在教育和卫生保健等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不平等非常严重,对穷人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增加他们的资产,是减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李春波(2001)对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对建国以来全国及各地区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估算,发现尽管人力资本积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性别差距,地区差距方面,尽管人力资本积累的区域内部差距都在缩小,但区域之间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却有所扩大。 3、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近年来颇受学者们关注。魏后凯等(1997)考察了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对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指出改革后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引起地区间教育投入的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引致地区间教育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王善迈等(1998)和杜育红(2000)对我国各省区划分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区类,并对教育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黄家泉等(2002)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状况出发,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两基”、高等教育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思想。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2003)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复兴与富民强国的国家战略高度,确立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系统分析了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国情、成就、挑战与机遇:勾勒了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我国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建议。 综上,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渐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什么是信息? 信息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无处不在。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物质资源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材料,能量资源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则为人类的学习和各个领域的生产提供了素材和知识来源。因此,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广义地说,凡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它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3、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信息技术,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4、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信息与信息技术苏科版新版

第 1 页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新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好几年了,翻阅信息技术教材,作为本学科教师,我深感它巨大的变化,其教学任务取材于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内容,还有些取材于人文学科的内容,但是一切任务都是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最终目的。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创新与行为

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重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第 2 页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 学习方法: 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导入,播放音乐,“在水一方”让学生回答此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究的设计论证

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究的设计论证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以来,建构主义思潮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与日俱增,对学校的教学实践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而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正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既涉及学习又涉及教学。这种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始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共识:教学以促进学习为目的。它主要关注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关的问题,如:教学怎样影响学习结果的产生?学习对教学有什么影响?有关学习的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针和教学实践?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倡导创设有效学习的环境,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促进学生在获取知识、增强技能、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充分发展;呼吁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为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选择承担主要责任,并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容、学习进度等加以控制。 现阶段,国对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研究蒸蒸日上,提出了很多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然而因为学术局限性,有关于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的结合这方面的研究容极其稀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环境已经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研究迫在眉睫。

二、研究目标,研究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责任的首要承担者,教学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因此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在学习什么?怎么学?学生在什么情境中、条件下学习?学生还在继续学习吗?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吗?目前的学习如何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在这些基础上,本课题更关注的是,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解决以上的问题。这也正是本课题的研究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为,信息技术是能够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的,应用信息技术环境能够使学习者的主动性更强,更有效的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研究本课题主要是为了填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中与信息技术环境融合的不足,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学生从被动依赖型的学习者,转变主动自主型的学习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会自发地产生,也不会短时间完成。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干预。 基于这个思路,本课题初步在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研究实施。所用到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分组实践法等。 (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协作学习 学习小组是教学中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协作学习的研究

小学三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讲解学习

信息与信息技术 莫愁湖小学胡燕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的第1课,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的内涵极其丰富,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旨在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这一概念,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信息现象,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由于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抽象,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他们理解的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根据学生情况,本节课用一课时完成,帮助学生转变认识,明确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现象,了解信息,并在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 能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初步培养学生选用合适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意识。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 (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2.教学难点 认识信息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观察、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建构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小游戏、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在于让学生知道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而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周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决定从另一个视角去诠释信息活动的过程,即信息—传递—获取。 在导入环节,使用全球通的广告创意,播放第一段视频后,让学生思考在特殊情况下应该怎么做,然后再播放第二段视频,让学生感知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并且知道特殊情况下成功传递信息的重要价值。 杜威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近的事例来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在第一环节图片的选择上我试图摆脱书本的束缚,放宽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用信号灯、枫叶、闪电、警示牌等图片以及下课铃声、地铁报站音等声音,希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感受信息的无处不在。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多个互动游戏,通过“猜词游戏”让学生再次体会信息活动的过程,学生在这个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够玩得开心,潜移默化中他们也能感受到信息传递的多种方式。在讲解信息的获取方式时,我设计了“辨一辨”活动,让学生通过眼睛、鼻子、嘴巴等感觉器官体验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然后再通过“连连看”让学生学会选择专用工具间接获取信息。 本课教学设计还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意义进行了一定的延伸,例如导入环节成功传递信息的价值,以及最后信息技术环节增加了如何辨别虚假信息,并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的教育。 这一课上完了,但留给我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就像其他老师提出的疑问一样,课堂上如何使用好我们的教材?如何体现小班化教学特色等等,都是我在以后教学中要学习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教学点评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习题练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1.1.1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物质存在的一种方 式、状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比如,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和浏览。可见,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在加工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它方式的处理,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招聘信息、油价信息、高考信息等等 例子: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中国将出兵朝鲜 (3)实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在不断地变化。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 (5)不完全性。如盲人摸象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综合测试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综合测试 说明:本章测试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客观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判断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卷为分析题,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全卷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75分) 1.2002年10月6日,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航道触礁。沉船随时可能发生,船上既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联系。就在这一紧急关头,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通过手机向外界发送呼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在这整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手段。这则故事主要说明了()。 A.信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对人类的生存生活的重要性 B.世事无常,谁也不能保证明天还能活着 C.信息具有价值性 D.手机是种便捷的通信工具,所有的人都该有手机 答案:A 2.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交通信号灯被许多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B.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具有价值性 C.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D.老皇历看不得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 答案:D 3.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信息的可靠程度,下列信息中()获得的信息最可靠。A.朋友、同学 B.亲自进行科学实验 C.报刊杂志 D.因特网 答案:B 4.搜索关键词“鲜花—玫瑰”的意思是()。 A.同时出现鲜花和玫瑰的网页 B.只出现鲜花不出现玫瑰的网页。 C.出现鲜花或者玫瑰的网页。 D.只出现玫瑰不出现鲜花的网页。 答案:A 5.下列文件中,属于视频文件的是()。 A.心声.mp3 B.心声.mpg

小学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外拓展 苏科版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 1.感测与识别技术 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等。通常是采用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 2.信息传递技术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广播技术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 3.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 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有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 4.信息施用技术 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由上可见,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二、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标志 人类的第一次信息革命标志是语言的产生,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文字的使用,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电信和无线电技术的发明,第五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电脑。 三、信息的特征 可量度。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

可识别。信息可采用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 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和计算机代码。 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 可处理。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 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在生成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在生成信息。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 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 篇一:课题 设计 论证参考模板 课题名称: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 课题 设计 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胡鞍钢、王绍光、林毅夫、Tsui、Rsui、Raiser、Long等学者以及世界银行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研究者度量并分解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例如Tsui(1999)发 现省际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的前半期下降,之后差距不断扩大, 90年代人均GDP趋异加速,他们还通过分解地区差距,发现中国发 展的区域内差距下降,而区域间差距上升。 (2)分析中国地区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胡鞍钢等(1995)认为市 场失效自发促进地区差距扩大,而政府失效加剧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政府政策向发达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资源不平衡的格局,并指 出地区差距过大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正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林毅夫、蔡昉和李周(1998)通过对 各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差异的考察,认为地区差距越来越表现在

利用市场和发展机会的差距上。 2. 随着研究的进展,地区差距的研究不再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 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指标等。世界银行(1995)把中国划分为7类地区,除经济指标以外,还对人口、婴儿死亡率、 教育 水平、保健能力等进行了比较;胡鞍钢、邹平(2000)研究了中国社 会发展的地区差距;胡鞍钢、熊义志(2000)对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 差距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知识因素是解释各国和各地区间经济增 长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并采用10个指标经加权构成综合知识发展指标,分析各地区知识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世界银行(2000)认为在 教育 和卫生保健等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不平等非常严重,对穷人的人力 资本进行投资,增加他们的资产,是减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的有 效途径;李春波(2001)对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差距进行 了探索性的研究,对建国以来全国及各地区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估算,发现尽管人力资本积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性别差距,地区差距方面,尽 管人力资本积累的区域内部差距都在缩小,但区域之间的差距从20 世纪90年代以来却有所扩大。 3、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近年来颇受学者们关注。魏后凯等(1997)考察了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对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指出 改革后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引起地区间教育投入的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引致地区间教育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王善迈等(1998)和杜育红(2000)对我国各省区划分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 展的区类,并对教育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黄 家泉等(2002)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状况出发,分析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信息技术创生型导学案 一、学习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教材介绍了信息的含 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过程,以及信息社会。为了更生动的对这些知识进行说明,教材加入了“一鼓作气”、“大庆油田情报的获得”、“贝卡谷地之战”、“计算机出故障后”和“”这些有趣的阅读材料,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简单地阐述了什么是信息、信息获取的方法、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信息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小学毕业,在注意力方面还保持了儿童的一些特征。由于 是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在课堂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趣味性,把基本知识讲清楚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四、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和道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优越性,使其能端正学习态 度,能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五、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的获取、处理过程及发展。 六、学习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辅导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七、学习过程: 引入: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进入了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什么是信息?如何获得信息? 获得信息后又如何处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板书)一、信息的含义 (任务):让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视频,并回答问题“两军交战时,鼓声表达了什么含义?” (学生):进攻。 (问题):是否鼓声就一定表示进攻?请学生再看例子。 (任务):通过看图片,回忆电视中的场景。回答问题:“衙门的鼓声表达了什么含义?”(学生):告状。 (任务):“节日或重大仪式中,鼓声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庆祝。 由此得出:可以用相同形式的鼓声表达不同的含义。 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含义。 例如:我们学校来了一个变形金刚,你要向他表达“苹果”这个含义,你可以怎样表达? (学生:)1、用文字“苹果”或是文字“” 2、用声音“苹果” 3、画一幅图 1 /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