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ICS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382-2009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2)

5配电自动化系统 (3)

6信息交互 (6)

7配电自动化对一次网架和设备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8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 (7)

9验收的技术要求 (8)

10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交互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多种配电通信方式综合应用的典型案例 (11)

前言

配电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工作原则,为有效指导公司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作为公司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导则遵循全面性、适用性、差异性和前瞻性的原则,在总结以往配电自动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公司生产运行部门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配电自动化量大面广的特点,以及不同规模和不同条件下配电自动化的应用需求,对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提出了规范性技术要求。

本导则是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同期编制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在依据本导则的基础上,对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工作提出了可操作的规范性要求。

本导则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导则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导则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市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宁夏电力公司、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管辖范围内中压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及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功能,

以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信息交互应遵循的主要技术原则。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配电自动化及系

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验收和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GB/T 1372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 5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DL/T 55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

DL/T 599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634 远动设备及系统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790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 89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

DL/T 1080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

Q/GDW 15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Q/GDW 370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IEC 60870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IEC 61968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t Electric Utilities - System Interfaces fo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IEC 61970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EMS-API)

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生配电[2009]124号 SG186生产管理系统配网业务需求功能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配电自动化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3.2

配电自动化系统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可选)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3.3

配电SCADA distribution SCADA

也称DSCADA,指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为配电网运行和调度提供服务。

3.4

配电主站 master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配电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拓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

3.5

配电终端 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现场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即FTU,馈线终端)、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即TTU,配变终端)、开关站和公用及用户配电所的监控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即DTU,站所终端)等。

3.6

配电子站 slave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为优化系统结构层次、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便于配电通信系统组网而设置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或配电网区域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

3.7

馈线自动化 feeder automation

利用自动化装置(系统),监视配电线路(馈线)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线路故障,迅速诊断出故障区间并将故障区间隔离,快速恢复对非故障区间的供电。

4总则

4.1总体要求

(1)配电自动化应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生产运行管理水平和用户服务质量为目的,根据本地区配电网现状及发展需求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2)配电自动化应纳入本地区配电网整体规划,在进行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时,应考虑实施配电自动化的需要;

(3)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应统一规划、因地因网制宜,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配电网网架结

构、设备现状、负荷水平以及不同区域供电可靠性的实际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合理选择配

电自动化实现方式,力求经济、实用、可靠。

4.2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改造原则

(1)配电自动化系统应以面向配电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为应用主体进行建设,实现对配电网的监视和控制,满足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交互、共享和综合应用需求;

(2)配电自动化系统应满足相关国际、行业、企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系统主站设计应满足系统通用性和扩展性要求,减少功能交叉和冗余;

(3)配电自动化系统应按照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原则,充分利用已有设备资源,综合考虑多种通信方式并合理选用;

(4)配电自动化系统应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有关规定;

(5)配电自动化系统应满足配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的功能要求,并考虑配电网智能化扩展应用。

5配电自动化对一次网架和设备的要求

5.1一次网架和设备要求

(1)配电自动化实施区域的网架结构应布局合理、成熟稳定,其接线方式应满足Q/GDW 156《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和Q/GDW 370《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等标准要求;

(2)一次设备应满足遥测和(或)遥信要求,需要实现遥控功能的还应具备电动操动机构;

(3)实施馈线自动化的线路应满足故障情况下负荷转移的要求,具备负荷转供路径和足够的备用容量。

5.2其它要求

(1)配电自动化实施区域的站所应提供适用的配电终端工作电源;

(2)配电网电缆通道建设时,应考虑同步建设通信通道。

6配电自动化系统

6.1系统总体架构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由配电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可选)和通信通道组成(系统构成见图1)。其中,配电主站是数据处理/存储、人机联系和实现各种应用功能的核心;配电终端是安装在一次设备运行现场的自动化装置,根据具体应用对象选择不同的类型;配电子站是主站与终端的中间层设备,一般用于通信汇集,也可根据需要实现区域监控功能;通信通道是连接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和配电子站之间实现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信息交互总线,与其它相关应用系统互连,实现更多应用功能。

图1 配电自动化系统构成

6.2配电主站

配电主站应构建在标准、通用的软硬件基础平台上,具备可靠性、可用性、扩展性和安全性,并根据各地区的配电网规模、实际需求和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基础等情况选择和配置软硬件。配电主站应有安全、可靠的供电电源保障。

6.2.1基本功能

(1)配电SCADA:数据采集(支持分层分类召测)、状态监视、远方控制、人机交互、防误闭锁、图形显示、事件告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数据统计、报表打印、配电终端在

线管理和配电通信网络工况监视等;

(2)与上一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指地区调度)和生产管理系统(或电网GIS平台)互连,建立完整的配电网拓扑模型。

6.2.2扩展功能

(1)馈线故障处理:与配电终端配合,实现故障的识别、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自动恢复供电;

(2)电网分析应用:模型导入/拼接、拓扑分析、解合环潮流、负荷转供、状态估计、网络重构、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和负荷预测等;

(3)智能化功能:配电网自愈控制(包括快速仿真、预警分析等)、经济优化运行、与其他智能应用系统的互动以及配电网其它智能化应用。

6.2.3配置原则

(1)硬件配置

主要设备应采用双机、双网冗余配置,满足可靠性和系统性能指标要求,具有扩展性、通用性。

(2)软件配置

1)服务器与工作站宜采用UNIX/LINUX操作系统;

2)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支撑和应用软件,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3)功能配置

1)配电主站应在具备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扩展功能;

2)在相应区域具备完备的配电网络拓扑的前提下,可配置馈线故障处理功能;

3)在信息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配置电网分析应用功能;

4)在配电主站功能成熟应用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区智能电网工作的开展,合理配置智能化功能。

6.3配电终端

6.3.1应用对象和类型

配电终端应用对象主要有: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等。

根据应用的对象及功能,配电终端可分为馈线终端(FTU)、站所终端(DTU)、配变终端(TTU)和具备通信功能的故障指示器等。

配电终端功能还可通过远动装置(RTU,remote terminal unit)、综合自动化装置或重合闸控制器等装置实现。

6.3.2基本要求

(1)配电终端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对象选择相应的类型;

(2)配电终端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扩展性;

(3)配电终端应具备运行信息采集、事件记录、对时、远程维护和自诊断、数据存贮、通信等功能;

(4)除配变终端外,其它终端应能判断线路相间故障的能力;

(5)支持以太网或标准串行接口,与配电主站/子站之间的通信宜采用符合DL/T 634《远动设备及系统》和DL 451《循环式远动规约》标准的101、104通信规约和CDT通信协议。

6.4配电子站

6.4.1子站类型

配电子站分为通信汇集型子站和监控功能型子站。通信汇集型子站负责所辖区域内配电终端的数据汇集、处理与转发;监控功能型子站负责所辖区域内配电终端的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及应用。

6.4.2子站基本功能

通信汇集型子站:

(1)终端数据的汇集、处理与转发;

(2)远程通信;

(3)终端的通信异常监视与上报;

(4)远程维护和自诊断。

监控功能型子站:

(1)应具备通信汇集型子站的基本功能;

(2)在所辖区域内的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子站应具备故障区域自动判断、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能力,并将处理情况上传至配电主站;

(3)信息存贮;

(4)人机交互。

6.5馈线自动化

6.5.1实施原则

馈线自动化功能应在对供电可靠性有进一步要求的区域实施,应具备必要的配电一次网架、设备和通信等基础条件,并与变电站/开闭所出线等保护相配合。

6.5.2实现模式

馈线自动化可采取以下实现模式:

(1)就地型:不需要配电主站或配电子站控制,通过终端相互通信、保护配合或时序配合,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并上报处理过程及结果。就地

型馈线自动化包括重合器方式、智能分布式等;

(2)集中型:借助通信手段,通过配电终端和配电主站/子站的配合,在发生故障时,判断故障区域,并通过遥控或人工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包括

半自动方式、全自动方式等。

7信息交互

7.1基本要求

信息交互基于消息传输机制,实现实时信息、准实时信息和非实时信息的交换,支持多系统间的业务流转和功能集成,完成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它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互宜遵循IEC 61968的标准构架和接口方式。

信息交互必须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采取安全隔离措施,确保各系统及其信息的安全性。

7.2信息交互的内容

7.2.1 从相关应用系统获取的信息

配电自动化系统从相关应用系统获取以下信息:

(1)从上一级调度(一般指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高压配电网(包括 35kV、110kV)的网络拓扑、相关设备参数、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

(2)从生产管理系统(PMS)获取中压配电网(包括10kV、20kV)的相关设备参数、配电网设备计划检修信息和计划停电信息等;

(3)从生产管理系统(PMS)或电网GIS平台获取中压配电网(包括10kV、20kV)的馈线电气单线图、网络拓扑等;

(4)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或生产管理系统(PMS)获取低压配电网(380V /220V)的网络拓扑、相关设备参数和运行数据;

(5)从95598系统或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获取用户故障信息;

(6)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获取低压公变和专变用户相关信息。

7.2.2 向相关应用系统提供的信息

配电自动化系统向相关应用系统提供配电网图形(系统图、站内图等)、网络拓扑、实时数据、准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分析结果等信息。

7.3信息交互的方式

信息交互宜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在实现各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对跨系统业务流程的综合应用提供服务和支持。接口标准宜遵循IEC61968-1中信息交换模型(IEM)的要求。

7.4信息交互的一致性

配电自动化系统和相关应用系统在信息交互时应采用统一编码,确保各应用系统对同一个对象描述的一致性。

电气图形、拓扑模型的来源(如上一级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电网GIS平台、生产管理系统等)和维护应保证唯一性。

8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

8.1基本要求

配电通信系统应根据配电自动化的实际需求,结合配电网改造工程较多、网架变动频繁的现状,兼顾其它应用系统的建设,统一规划设计,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

配电通信系统可利用专网或公网,配电主站与配电子站之间的通信通道为骨干层通信网络,配电主站(子站)至配电终端的通信通道为接入层通信网络。其中:

(1)骨干层通信网络原则上应采用光纤传输网,在条件不具备的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其它专网通信方式作为补充。骨干层网络宜具备路由迂回能力和较高的生存性。

(2)接入层通信网络应因地制宜,可综合采用光纤专网、配电线载波、无线等多种通信方式。

采用多种通信方式时应实现多种方式的统一接入、统一接口规范和统一管理,并支持以太

网和标准串行通信接口。

8.2通信方式

通信方式主要包括光纤专网、配电线载波、无线专网和无线公网。其中:

(1)光纤专网通信方式宜选择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工业以太网等光纤以太网技术;

(2)配电线载波通信方式可选择电缆屏蔽层载波等技术;

(3)无线专网通信方式宜选择符合国际标准、多厂家支持的宽带技术;

(4)无线公网通信方式宜选择GPRS/CDMA/3G通信技术。

具备遥控功能的配电自动化区域优先采用专网通信方式;依赖通信实现故障自动隔离的馈线自动化区域宜采用光纤专网通信方式。

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时应符合相关安全防护和可靠性规定要求。

9验收的技术要求

9.1 出厂验收

配电自动化系统出厂时应进行出厂试验FAT(factory acceptance test),主要包括系统软硬件检查、系统功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内容。

9.2 现场验收

配电自动化系统现场投运前应进行现场试验SAT(site acceptance test),主要包括系统各部件的外观和功能检查、出厂试验FAT主要测试项目,以及控制系统的回路校验等内容。

9.3 测试要求

每一个测试项目都应有完整的测试计划,明确初始条件,严格测试过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有效评估。

9.4 技术资料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时应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系统及各部件的出厂验收和现场验收报告、系统用户手册(说明书)、安装调试记录等资料。

9.5 试运行

配电终端投入正式运行前,应有三个月至半年的试运行期;配电主站/子站投入正式运行前,应有半年至一年的试运行期。

9.6 实用化验收

配电自动化系统正式投运半年以后,应进行实用化验收。

10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10.1 基本要求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应纳入各单位的运行管理和考核体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10.2 投运和恢复运行

相关基建项目投运时,配电终端及通信通道应同步投运;相关更改项目完成时,配电终端与一次、二次设备应同步恢复运行。

10.3 巡视与检查

应定期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测试和记录,并定期校核系统的遥测总准确度,

检查遥信、遥控的正确性以及通信通道工作状态。

10.4 扩充与升级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大软硬件扩充和升级应经过技术论证后实施,并需经过3至6个月的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附录A :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交互

图A-1 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交互

配电据、

附录B:多种配电通信方式综合应用的典型案例

图B-1 多种配电通信方式综合应用示意图

图B-1中,通信系统由配网通信综合接入平台、骨干层通信网络、接入层通信网络以及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等组成。

B.1 配网通信综合接入平台

在配电主站端配置配网通信综合接入平台,实现多种通信方式统一接入、统一接口规范和统一管理,配电主站按照统一接口规范连接到配网通信综合接入平台。另外,配网通信综合接入平台也可以供其他配网业务系统使用,避免每个配网业务系统单独建设通信系统,有利于配电通信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B.2 骨干层通信网络

骨干层通信网络实现配电主站和配电子站之间的通信,一般采用光纤传输网方式,配电子站汇集的信息通过IP方式接入SDH/MSTP通信网络或直接承载在光纤网上。在满足有关信息安全标准前提下,可采用IP虚拟专网方式实现骨干层通信网络。

B.3 接入层通信网络

接入层通信网络实现配电主站(子站)和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

B.3.1 光纤专网(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配电子站和配电终端的通信采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组网,EPON网络由OLT、ODN和ONU 组成,ONU设备配置在配电终端处,通过以太网接口或串口与配电终端连接;OLT设备一般配置在变电站内,负责将所连接EPON网络的数据信息综合,并接入骨干层通信网络。

B.3.2 光纤专网(工业以太网)

配电子站和配电终端的通信采用工业以太网通信方式时,工业以太网从站设备和配电终端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工业以太网主站设备一般配置在变电站内,负责收集工业以太网自愈环上所有站点数据,并接入骨干层通信网络。

B.3.3 配电线载波通信组网

按照DL/T 790.32规定,配电线载波通信组网采用一主多从组网方式,一台主载波机可带多台从载波机,组成一个逻辑载波网络,主载波机通过通信管理机将信息接入骨干层通信网络。通信管理机接入多台主载波机时,必须具备串口服务器基本功能和在线监控载波机工作状态的网管协议,同时支持多种配电自动化协议转换能力。

B.3.4 无线专网

采用无线专网通信方式时,一般将无线基站建设在变电站中,负责接入附近的配电终端信息;每台配电终端应配置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与基站通信。变电站中通信管理机将无线基站的信息接入,进行协议转换,再接入至骨干层通信网络。

B.3.5 无线公网

采用无线公网方式时,每台配电终端均应配置GPRS/CDMA/3G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线公网的接入。无线公网运营商通过专线将汇总的配电终端数据信息经路由器和防火墙接入配网通信综合接入平台。

B.4 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在配电主站端配置的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网通信设备、通信通道、重要通信站点的工作状态统一监控和管理,包括通信系统的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等。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一般采用分层架构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员工在电力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供电,保证国家和投资者的资产免遭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和国家电力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的组织形式制定,用于规定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关系。 第3条本规定所称公司系统是指与国家电力公司有资产关系和管理关系的单位组合。 资产关系包括全资、控股关系;管理关系包括直属、代管关系。 第4条公司系统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 第5条公司系统各级组织在各自主管的工作范围内,围绕统一的部署,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6条公司系统各企业应依据国家、行业及国家电力公司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第7条公司系统各企业要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第8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的生产性企业和单位以及管理生产 第 2 页共 23 页

性企业的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下同)电力公司,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生产性企业和单位指以从事发电、供电、输变电、调度、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包括多种经营企业)和单位。 第二章目标 第9条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对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的七种事故: 1、人身死亡; 2、大面积停电; 3、大电网瓦解; 4、电厂垮坝; 5、主设备严重损坏; 6、重大火灾; 7、核泄漏。 第10条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目标: 1、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2、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 3、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 4、不发生特别重大设备事故; 5、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6、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第11条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1、不发生人身群亡事故; 第 3 页共 23 页

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技术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引言 供电企业为了提高供用电质量水平、提高对电力用户的服务质量,开展与实现配电自动化是必由之路。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环节,一般指用于配电网监控的馈线配电终端(FTU),配电变压器配电终端(TTU),开闭所远方监控终端(DTU),中压远方站控终端。其功能是实现配电网设备的监控,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故障电流检测、继电保护、通信转发等功能。 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一般在户外运行,其工作环境与变电站自动化的终端装置相比,要恶劣得多,因此,对于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的适应温度、湿度范围、防磁、防震、防潮、防雷、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要更加严格。 配电自动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系统升级换代很快,本文将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进展进行分析。 发展历程 国内最早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一般都依赖进口设备,但是,随着国内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关键设备由依赖进口逐步转向相信国产设备,配电终端已有了国产的入网许可产品,其功能与性能价格比更有利于各供电部门选用。 1 功能的进展 配电终端经历了监控功能的配电远动装置—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集中式配电终端装置一具有面保护功能的分布式配电终端装置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电力自动化企业根据配电网监控的要求,开始研制监控功能的配电远动装置,技术从RTU移植过来,具有三遥功能,但是不具有馈线自动化功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配电自动化在全国的试点全面启动,全网的配电自动化的实现由通过重合器时序整定配合的方式逐步过渡到通过FTU(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故障检测结合通信技术进行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部分电力自动化企业开始研制具有故障诊断和处理功能的配电终端,以满足集中式处理的馈线自动化功能。 本世纪初期,馈线自动化功能由集中式处理方式向分布式处理方式发展,故障诊断、隔离与恢复的面保护方式成为一种新的技术方向,部分电力自动化企业相继推出具有面保护功能的分布式配电终端装置。当然,面保护方式对通信的可靠性和通信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通信方式的进展 配电终端FTU经历了串行通信系统—网络型系统的发展阶段。 配电终端的通信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以串行通信方式进行的,通过配电终端的串口与各种不同类型的Modem接口进行信息传输。2001年,东方电子推出了基于光纤以太网通信的配电终端装置,使得配电终端进入了网络型系统的时代。 配电终端采用光纤以太网通信,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速度大幅度提高,配电自动化功能的进一步分散、分布,设备之间可以相互冗余配置,信息路由简单易行,通信组网灵活方便,可以实现多个配电终端对等通信,为面保护方式提供较好的通信条件。 3 嵌入式软件的进展 配电终端FTU经历了中断加循环的软件结构模式—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软件结构的发展阶段。 早期的配电终端由于受CPU及存储器容量和处理速度的限制,嵌入式软件只能以常规的中断加循环的模式来处理,随着32位CPU及ARM芯片的大量使用,使得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软件得以应用,这就大大提高了配电终端软件的可靠性和可重用性以及实时响应能力。技术现状 配电终端技术发展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电网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20160410)

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一法律 1 2009年第3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 2014年第9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1996年第7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4 2010年第39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 2011年第4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 2013年第8号主席令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7 1999年第15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8 1999年第2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9 2014年第1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版) 10 2002年第74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 2002年第77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评法 12 2004年第2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3 2004年第3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4 2008年第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5 2009年第1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6 2014年第 4 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二法规 (一)行政法规 1 1984年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2 1987年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 理办法 3 1993年120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4 1998年239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5 1998年253号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 2000年279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 2003年393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8 2005年432号国务院令电力监管条例 9 2006年466号国务院令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南方电网考试题库完整

配电岗位本科面试题 第一章必答题 必答题1 1?试述架空线路维护应具备哪些技术资料? 答:1)技术规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架空配电线路运行规程、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2.5分) 2)图纸:配电网络接线图,配电线路杆位图,户外公用变低压台区图。(2.5分) 3)记录:巡线记录,交叉跨越记录,缺陷及处理记录、故障处理记录,防护通知单,检修记录。公用变负荷、末端电压记录。(2.5分) 4)台账与清册:线路台账、变压器台账,柱上开关、刀闸台账,开关站清册、配电室清册、双电源清册,试验报告单。(2.5分)答案要点:线路维护的技术资料条件 必答题2 2.简要概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组织结构。 答:配电子站:实现配电网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存

储、人机联系和各种应用功能(2 分) 配电子站:是主站与终端之间的中间层设备,根据配 电自动化系统分层结构的情况而选用,一般用于通信汇 集,也可根据需要实现区域监控功能。(2分) 配电终端:是安装在一次设备运行现场的自动化装 置。(2分) 通信通道:是连接配电主站、配电子站和配电终端,实现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2分) 根据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接入规模和通信通道的组织架构,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分为:主站一一终端两层结构和主站子站 终端三层结构。(2分)答案要点:配电自动化基本概念 必答题3 3.简要概括配电网的概念,配电网有哪些特点? 答:把电力系统中二次降压变电所低压侧直接或降压 后向用户供电的网络称为配电网;(4分) 深入城市中心和居民密集点,传输功率和距离一般不 大。(2分) 供电容量、用户性质、供电量和可靠性要求千差万别,各不相同。(2分) 通常我国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2分) 答案要点:配电自动化基本概念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题库 1资料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题库1 一、单选题 1.《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国家电网企管〔2014〕1117号)自( C )起施行。(第一一一条) A. 2014年12月1日 B. 2014年11月1日 C. 2014年10月1日 D. 2014年9月1日 2. 公司各级单位实行以各级( A )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第三条) A. 行政正职 B. 主管安全领导 C. 安全部门主任 D. 分管安全领导 3. 公司各级单位的各部门、各岗位应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职责,做到责任分担,并实行( B )的安全逐级负责制。(第十五条) A. 上级对下级 B. 下级对上级 C. 三级安全网络 D. 安全监督体系 4. 安全保证体系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D )负责安全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第十五条) A. 安全保证体系 B. 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 C. 安全生产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体系 D. 安全监督体系 5. 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设在( C )。(第二十四条) A. 生产运维部门 B. 总经理办公室 C.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 后勤保障部门 6. 新上岗生产人员运维、调控人员(含技术人员)、从事倒闸操作的检修人

员,应经过现场规程制度的学习、现场见习和至少( B )的跟班实习,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第四十一条)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7. 在岗生产人员每年再培训不得少于( A )。(第四十二条) A. 8学时 B. 16学时 C. 32学时 D. 40学时 8. 外来工作人员必须经过( D ),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第四十三条) A. 业务培训 B. 现场作业注意事项培训 C. 紧急救护培训 D. 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程的培训 9. 省公司级单位对所属地市公司级单位的领导、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一般( C )进行一次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考试。(第四十五条) A. 毎半年 B. 毎年 C. 毎两年 D. 毎三年 10. 省公司级单位应( C )召开一次安全监督例会,地市公司级单位、县公司级单位应( C )召开一次安全网例会。(第五十四条) A. 毎半年毎半年 B. 毎半年每季度 C. 毎半年每月 D. 每季度每月 11.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D )的作业人员,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第四十二条)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12. 因承包方责任造成的发包方设备、电网事故,由( A )负责调查、统计上报,无论任何原因均对发包方进行考核。发包方根据安全协议对承包方进行处罚。(第九十六条) A. 发包方 B. 承包方 C. 监理方 D. 施工方 13. 公司各级单位应按照“全方位覆盖、全过程闭环”的原则,实施隐患

国家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 (试行稿)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内容及格式..................................... 变电检修作业指导书........................................... 变电运行巡视指导书...........................................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线路运行巡视指导书........................................... 线路检修作业指导书........................................... 7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文本要求....................................... 8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附录A: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附录B:×××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定置图及围栏图.............................................................. 附录C:×××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流程图....... 附录D:×××变电站巡视路线图.................................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 F T U技术规范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 技术规范

目录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 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GB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 2 技术要求 概述 馈线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箱式馈线终端

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实践

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9-02-25T14:52:23.0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作者:何大兵吴东来刘宾张玉清黄亮 [导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极大程度上得到了创新和改进。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定远县供电公司安徽省滁州市 2332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极大程度上得到了创新和改进。就目前而言,我国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等要求变得更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建设和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概述,并且对配电自动化技的应用实践术进行针对性分析。 关键词:配电技术;自动化;应用实践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气设备以及电力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这些产品以及设备在实际的运行中都需要电力系统有效支持。并且在现代化电力事业发展中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为了能够加强对此类现状的变化,在配电系统当中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就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对电力相关信息实现合理的采集汇总,并且组建完善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此实现对配电系统的有效监控。 1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1.1配电自动化技术概述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概念上讲的主要就是在配电系统中引进一些质量相对比较好的先进设备,通过网络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来对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随时了解每一个电力零部件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一些没有发生的故障进行预测,也可以对一些已经发生的电力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故障的存在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选择一些可行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时,加强对电网的实时状态的监测,对设备的负荷状态进行监测,实施网络化管理,拟定优化方案,进而从整体上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行性。由此可见,配电自动化对于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还有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1.2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于欧美国家,并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配电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尤为迅速,这种情况下,配电自动化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多,配电自动化技术也变得更为先进,有各种新型的配电自动化产品不断推出,使得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极大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在配电技术方面发展的时间比较晚,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中的馈线终端和通信等领域发展已经达到西方水平甚至超过西方。另外,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还积极的结合信息技术,使得配电关系系统建设的更好,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实用化。但是想要使得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得到全面创新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2电力配电自动化存在问题 2.1自动化水平不高 我们都知道,在电力行业发展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力配电系统的发展非常有利,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现阶段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缺少相应的完善性,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深化,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对配电自动化加强深化研究,以此来为配电系统提供安全以及稳定的发展环境,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自动化设备存在某些不足 (1)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配电自动化设备也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因为电力企业为了能够对成本合理节约并且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对自动化设备缺少相应的更换。采用落后的自动化设备对于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非常不利,相对于一些较为主要的自动化设备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加强更新,以此确保电力配电的良好运行。 (2)电力设备的问题,一些电力自动化设备在实际的生产中出现很多问题,设备在出厂时没有根据相应的要求加强质量的合理检查,造成一些质量问题没有被发现,因此使得设备的质量产生很多问题。 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3.1监控配电系统的运行环境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监控作用非常强大。它可以整合多种不同的监控系统,实现与自动控制系统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其中,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电站监控系统、运行环境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在配电自动化技术中,有效整合这些监控系统,整个配电系统不仅实现联动和智能的控制,还可以对配电线路中所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及时反馈线路中存在的异常现象,提高人们处理问题的效率。此外,运用配电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根据配电系统所处的实际情况,有效评价电气火灾等情况,以准确处理存在的危机。对于配电系统中的漏油现象或异物影响,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进行有效分析,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分析异常情况所处的位置并进行维修,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个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配电自动化技术还能够监视配电系统中设备的运行状态,然后充分借助传感器和其他网络技术采集相关运行参数,从而使整个系统中的运行设备实现可视化管理,进一步协调和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保证人们对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 3.2配电自动化技术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是配电自动化技术中促使配电系统实行自动化运行的一项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的运用在配电系统的各个环节中都有体现。例如,在配电系统的馈线自动化中,当馈线发生故障时,不管是相间短路的故障,还是单相接地的故障,信息技术都能充分利用远方的通信管道,对发生故障的区段进行自动判断,进而利用配网主站自动隔离这些故障,恢复整个系统的供电。同时,配电自动化中的信息技术具备测量和传递电力运行参数的功能,不仅可以帮助配电系统实现对馈线的保护,还可以远程监控其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技术在电网分层管理的基础数据库领域中同样发挥着作用。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一种用于配电网络设计、施工、运行与检修的基础性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3配电自动化技术中PLC技术的运用 PLC技术被称作配电自动化技术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于微处理器的作用,通过可编程存储器执行相关的面向客户的指令。这些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员工在电力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供电,保证国家和投资者的资产免遭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和国家电力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的组织形式制定,用于规定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关系。 第3条本规定所称公司系统是指与国家电力公司有资产关系和管理关系的单位组合。 资产关系包括全资、控股关系;管理关系包括直属、代管关系。 第4条公司系统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 第5条公司系统各级组织在各自主管的工作范围内,围绕统一的部署,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6条公司系统各企业应依据国家、行业及国家电力公司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第7条公司系统各企业要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

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第8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的生产性企业和单位以及管理生产性企业的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下同)电力公司,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生产性企业和单位指以从事发电、供电、输变电、调度、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包括多种经营企业)和单位。 第二章目标 第9条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对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的七种事故: 1、人身死亡; 2、大面积停电; 3、大电网瓦解; 4、电厂垮坝; 5、主设备严重损坏; 6、重大火灾; 7、核泄漏。 第10条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目标: 1、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2、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 3、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87-201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

第一节安全防护设施 第十二条安全隔离设施 (一)危险区域与人员活动区域间、带电设备区域与施工区域间、施工作业区域与非施工作业区域间、地下穿越入口和出口区域、设备材料堆放区域与施工区域间应使用安全围栏实施有效的隔离。安全围栏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二)高处作业面(包括高差2m及以上的基坑,直径大于1m的无盖板坑、洞)等有人员坠落危险的区域,安全围栏应稳定可靠,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强度。 第十三条孔洞防护设施 (一)施工现场(包括办公区、生活区)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物品坠落的孔洞应采用孔洞盖板或安全围栏实施有效防护。 (二)盖板应满足人或车辆通过的强度要求,盖板上表面应有安全警示标志。 (三)直径大于1m、道路附近、无盖板及盖板临时揭开的孔洞,四周应设置安全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牌。 第十四条施工用电设施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三相五线制标准布设。施工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千瓦以上时,应编制安全用电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或设备总容量在50千瓦以下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施工用电专篇,明确安全用电和防火措施。 (二)现场生活、办公、施工临时用电系统应实施有效的安全用电和防火措施。

(三)直埋电缆埋设深度和架空线路架设高度应满足安全要求,直埋电缆路径应设置方位标志,电缆通过道路时应采用套管保护,套管应有足够强度。 (四)各级配电箱装设应端正、牢固、防雨、防尘,并加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附近配备消防器材。 第十五条起重作业防护设施 (一)起重机械(含牵张设备)安全保护装置应齐全有效,牵张设备应设置地锚锚固。 (二)采用抱杆组塔时,抱杆、绞磨、卷扬机、地锚、滑车、钢丝绳、绳卡、卸扣等起重工器具应正确配置。 (三)分段分片吊装组塔时,应使用控制绳进行调整。为保护设备或杆塔、构架镀锌层,宜使用吊带。 第十六条高处作业防护设施 (一)构架安装和铁塔组立时应设置临时攀登用保护绳索或永久轨道,攀登人员应正确使用攀登自锁器; (二)线路工程平衡挂线出线临锚、导地线不能落地压接时,应使用高处作业平台。 (三)塔上作业上下悬垂瓷瓶串、上下复合绝缘子串和安装附件时,应使用下线爬梯。高处作业区附近有带电体时,应使用绝缘梯或绝缘平台。 第十七条消防设施 (一)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宿舍、加工区、配电箱及重要机械设备附近,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砂箱、水桶、斧、锹等消防器材,并放在明显、易取处。 (二)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油料、氧气瓶、乙炔气瓶、六氟化硫气瓶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

目次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3.1配电自动化终端 (4) 4环境条件 (4) 5功能及技术要求 (4) 5.1终端额定参数 (4) 5.2配电终端基本功能与指标 (5) 5.3馈线终端(FTU)具体要求 (6) 5.4站所终端(DTU)具体要求 (11) 5.5配变终端(TTU)具体要求 (16) 6终端试验 (20) 6.1型式试验 (20) 6.2抽样试验 (20) 7.3出厂试验 (20) 附件一配电终端主要元器件明细表 (21) 附件二故障指示器接入标准 (22) 附件三站所终端(DTU)装置示意图 (24)

前言 配电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工作原则,为有效开展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相关工作,公司生技部组织编写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规范》,将此作为浙江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对其技术发展和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也做出了适当定义和描述。 本规范由公司生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的主要审核人: 本规范的批准人: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规划、采购、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标准号标准名称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17626.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 7251.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2010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Q/GDW 514-2010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测试试题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试题

————————————————————————————————作者:————————————————————————————————日期: 2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国家电网企管〔2014〕1117号)自()起施行。 A. 2014年12月1日 B. 2014年11月1日 C. 2014年10月1日 D. 2014年9月1日 2. 安全保证体系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负责安全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 A. 安全保证体系 B.安全生产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 C. 安全生产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体系 D.安全监督体系 3. 新上岗生产人员运维、调控人员(含技术人员)、从事倒闸操作的检修人员,应经过现场规程制度的学习、现场见习和至少()的跟班实习,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4. 外来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A. 业务培训 B. 现场作业注意事项培训 C. 紧急救护培训 D. 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程的培训 5.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的作业人员,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6.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以上者,应重新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再上岗工作。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7. 公司所属各级单位应与电力用户签订供用电合同,在合同中明确()。 A. 供电范围 B. 设备分界点 C. 电费电价 D. 双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 8. 公司各级单位应按照“平战结合、一专多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快速反应、战斗力强”的原则,建立应急救援基干队伍。加强()建设,提高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A . 应急培训机制 B. 应急演练机制 C. 应急联动机制 D. 应急评估机制 9. 公司各级单位应设立(),主任由单位行政正职担任,副主任由党组(委)书记和分管副职担任,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A. 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B. 安全生产委员会 C.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D. 事故调查体系 10. 建立安全指标控制和考核体系,形成()机制,是公司各级单位行政正职安全工作的基本职责之一。 A. 考核 B. 奖励 C. 监督考核 D. 激励约束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公司各级单位应建立和完善(),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查处的工作机制,形成科学有效并持续改进的工作体系。 A.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B. 应急管理体系 C. 安全三级网络体系 D. 事故调查体系 2.公司各级单位应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超前分析和流程化控制,形成( )的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A. 管理规范 B. 责任明确 C. 闭环落实 D. 持续改进 3. 地市公司级单位、县公司级单位每年应对()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书面公布有资格担任的人员名单。

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创新研究

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创新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电能的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短暂停电以及电压不稳的现象,这给用户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目前来说,用户的停电时间主要是取决于配电网的情况,配电网上的输电消耗高达一半,因此,配电的智能化发展很重要,随着电网工程的日益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被应用的也是越来越广泛,这很好地解决了电力在配送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应用以及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发展的也越来越好,这和我国的科技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电网的配电智能化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覆盖范围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的智能化配电系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还没有达到与之相匹配的程度。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技术分析和创新研究有助于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发展。 1 配电自动化技術 一般来讲,配电自动化技术分为:电网运行监控、电子站自动控制系统、电网调度三种,其中,电网运行监控系统是实时监控整个电网的数据运行,同时分析各个设备运行时的参数,及时发现并排除出现的问题;电子站自动控制系统是自动管理变电站一次或二次设备的运行,把运行中的设备产生的数据及时传达给上级,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电网调度系统是自动调度辖区内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使用电负荷大的地区不至于供电量不足,也使用电负荷小的地区不至于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这样既可以合理地使用现有电网容量,又可以实现电力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1]。 2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分析 2.1 自动化馈线技术 自动化馈线技术的应用区分用电对象是变电站还是电力用户,当用电站和用户之间的电网出现故障时,运用自动化馈线技术能够自动检测诊断出现的故障,并及时的检修此故障。此外,自动化馈线技术还可以实时的监测采集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检测用户端的数据,优化正在运行的线路。 2.2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变电站内工作者的工作负荷最大程度的减少,同时可以使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很有效的提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分为

国家电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电力英语水平考试题库-4英语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Passage 1 Have you ever seen a moon that looks unbelievably big? 1.To what do—harvest moon(All of these) 2.The main purpose—is to(inform) 3.The author knew—the moon(mysterious) 4.The moon looks bigger if(it is--horizon) 5.The autumm moon(help farmers--crops) Passage 2 Strange thing happens to time when you travel. 1.The best title—is(how time--world) 2.The difference in—is(one hour) 3.From this –ocean(is divided--zones) 4.The international—name for(the point--begins) 5.If you cross—clock(ahead one--zone) Passage 3 Holiday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ually occur at least once a month 1.The government—have a(3-day) 2.Workers in the—from(Tuesday to Friday) 3.Which statement—passage?(All the--vacation) 4.The reason—that(no one--place) 5.Which of the—passage?(Something—U.S) Passage 4 Sarah Winchester was a very rich woman. 1.What did—house(Making it bigger) 2.The story—had(7 floors) 3.Who did—house(Carpenters--workers) 4.How long—continue(For 38 years) 5.Sarah’s—finished(when she died) Passage 5 The diner is only a humble restaurant, 1.What’s the—2(The attraction--people) 2.The purpose—to(gove a--passage) 3.Why do—diner?(It’s--loneliness) 4.Diners attract(many--people) 5.Diners are(fascinating) Passage 6 In the past two years,millions- 1.The word—to(make use of) 2.It can—fitness,(bicyle--rise) 3.The bicycle is(enjoying--revival) 4.The reader—are(concerned--lives) 5.in the—means(a rapid--sale) Passage 7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 T U设备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采购 技术规范书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配检中心 二零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为适应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 电终端的发展需要,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加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技术管理,规范采购技术要求,特制定本技术规范书。 2.本技术规范书是依据国际、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 范并结合公司运行情况而制定的。 3.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 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产品所执行的标 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招标方和投标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 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本规范书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技术条件提出了具体要 求,适用于规范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采购技术管理。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书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GB 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9-1992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T 14049-2008额定电压10、35kV架空绝缘电缆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T4623-2006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L/T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836-2003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DLGJ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 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