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

主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

主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
主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

主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

我校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作为老师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把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我们研究的不竭动力。为了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我们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教师理念方面展开了很多活动和研究工作:

一、展开“五百工程”,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多媒体教学系统能为我们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有利于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可创设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并促动高级认知水平的发展。为了提升信息技术的作用,我校对老师实行了多次全员培训,每学期期末都对所有学生实行考核,每学期要求老师每人至少上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研讨课。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顺利实现了“五百工程”:教师100%会使用多媒体,100%会自制课件,100%教师购置电脑并联网,教师100%每学期上信息技术研讨课;全校学生100%掌握计算机操作,有的还是计算机能手和高手。通过“五百工程”,我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现有资源的作用,电子备课成了老师们的主要备课方式,多媒体网络教室是老师和学生们排队等候的教室。

二、展开“八项特色活动”,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整合水平

(1)每周两节的教研组活动,探索信息技术下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

我校教师人数多,教研活动整齐划一难以管理,效率低下。于是我们独辟蹊径,将各教研组实行从周一到周五分天、分时间段教研,领导蹲点制度。要求每次集中研讨很多于两节课,有中心发言人,具体内容如下:统一教学进度,解决常规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集体备下周的课,要求到下周一早晨第一节课必须将下周的指导练习稿统一发到备课组每位教师的手中,指导练习稿包括教师上课必须对学生指导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课堂和课后练习,指导练习稿有编制者和审核者,均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指导练习稿的有效性;安排备课组内教师上课题研讨课,上课一律要求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后还要实行组内评议。这些看似平凡的每周研讨“小中见大”,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同时也促动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每月一次的校内集体交流活动,总结整合过程中的经验

除每周的教研组集中学习研讨外,我校几乎每月都要展开一次全体教师的集体培训活动,请不同学科在整合中取得一定成绩的老师做交流,如我们先后请本校骨干教师陈文志副校长、王昌华副校长、王华、光善慧、施凤华、孙敦荣、许静、袁慧丽、马俊、陆凤庆、刘晖、郭亚峰、朱瑞丰、朱仁举、康海平、杭旭等就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各个方面和全体老师做了交流,每月总结,持续提升,全体教师在

交流中进步,年轻教师在交流中成长,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模式也在交流中逐渐得以完善。

(3)每学期多次的校际交流活动,开阔教师的整合研究视野

学校经常把老师们派出去,通过与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交流研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我校与韩国大山中学每年都要展开一次教师之间的友好交流,通过这些交流,我们将国外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带回来,结合我校实际,实行改革创新;东北师大还组织我们与上海、长春、连云港、吉林等十四所名校形成课题研究协作体。2006年11月、2007年11月、2008年9月、2009年10月、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们六次展开比赛交流,我校有十六位教师获一等奖,六位教师获二等奖,一位教师获三等奖;2008年9月和11月我校先后两次派教师到江苏洋思和东庐学习(共三十多人),花费近五万元,学习他校的集体备课的先进经验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结合我校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自主创新。我校还在本省、市范围内与一些学校实行交流和展示,如:肥西高刘中学、合肥市十一中学、41中、铜陵市第十二中学、蒙城双剑中学、众望中学、32中、30中、六安裕安中学、合肥一中等多所中学这些校际交流,不但增进了学校间的友谊,也锻炼了我校老师的研究水平和水平,使教师在横向、纵向上都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一个较好的衡量和比较,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去提升自己,深化教学研究。

(4)“请专家走进校园”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整合水平

学校经常把各高校教授、名师请进学校,如我们先后请东北师大教授、华东师大教授、安徽大学教授等来我校对教师实行“如何展开教学研究”、“如何实行课题研究”等讲座;请省科协专家对教师实行“如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水平”讲座,请网络专家实行“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实践水平”讲座,聆听科技创新专家周又红老师的呼唤与启发等。专家们的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广了教师的认知领域,启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5)展开月月展示课活动,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教学模式

我校每月都要展开一次为期一周的大型展示课活动,一般安排20至30位教师上课,要求必须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实行,必须自制多媒体课件,三校展开,每次活动多媒体教室座无虚席,前来观摩的不但有我校的教师,还有来自全区兄弟学校的教师,每节课后,同组教师必须实行研讨,这个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项特色教研,它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展示和研讨交流的机会。如2011年4月份,我们展开了20多位初三教师的复习研讨课活动,5月份又展开了30多位教师的期中展示课活动,9月份展开了32位新进教师展示课活动,10月份展开了26位星级教师展示课活动,11月份展开了30多位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12月份展开了29位年轻教师的师徒结对展示课活动。这些活动蕴育着无限生机,因为它们的蓬勃展开,使38中的课堂体现出无穷的魅力,使38中的有效教学模式日趋成熟,使38中的教师群体在向更高的高度迈进。

(6)展开教师每节课反思、学生每日反思活动,细化整合过程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为了促动教师更全面、更有效、更长时间、更自主的学习,我校采用多种方式增强教师的自修,将研究渗透于教师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暑假、寒假分别给全体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以书面作业的方式表现,开学以后全校教师分组对假期的学习实行交流。

为了更有力地促动教师们在自修中提升自我,学校还要求全体教师每周写学习心得、随笔、反思,教师将自己写的随笔定期发至科研处邮箱,仅2010年一年,共收到教师发来的学习体会一百五十多万字,一大批教师在反思中茁壮成长。

教师们自觉地增强理论学习,多次与专家交流研讨,持续反思,研究工作一步步深入,每一个活动方案的设计,每一个研究过程的实行,大家都一起精心研讨、群策群力。研究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反复斟酌、毫不敷衍,直到大家找到满意的答案,再加上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和知识、思想的共享,教师在备课、学习中能充分地实行相互间的合作,集众人智慧和长处,从而大大提升了备课、研究的效率,促动了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专业的发展。

学生们通过对一天学习的整理和反思,不但能即时地找出知识的缺漏,而且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有针对性地和老师直接交流或利用网络交流,对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建立了专题网页,开通了博客论坛,积极交流整合心得

为了更有力地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我校即时开通了“38中科研专页”博客论坛,设置一个开放的交流环境,积极鼓励教师们交流研究心得,畅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得与失,反思教学各个环节的成与败,总结提升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8)整合各类资源信息,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

我校的研究中有一种特殊的研讨任务,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有效资源,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首先是结合课标,结合学生实际,研讨期中、期末、单元试卷的编写,除了期末七、八年级的试卷由区教研室领导组织外,瑶海区的所有中学,包括安徽省的近一半学校,用的都是我校教师编写的试卷。试卷的编写特别体现教师的全面素质,无论改编题,还是原创题,都能反映老师的教学教研内涵和底蕴。我校很多老师通过这个活动,自身素质得到了有力的提升,通过这个活动,更增强了自我研修的意识和习惯,一批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得到了提升;其次,为了实现“区域教材校本化,校本教材班本化,班本教材个性化”,我校积极利用课题研究这个平台,开发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读本。本学年,我们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校本教材有《清弦》、《和风》、《读中华经典,做文明少年》和《心雨》。

三、展开“四类创新”活动,紧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特色实践研究

(1)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展开多项机器人操作项目。

我校信息、美术、生物、物理等组为了将培养学生实践水平落于实处,于2006年11月积极创办了机器人活动室,组建机器人学生团队,从2006年至今每年从11

月开始训练至第二年7月全国比赛结束,甚至休息周末的时间实行研究,从开始的FLL项目,又增加了足球和Vex项目,总来说之研究团队在扩大,研究领域在增加,研究目标也是一年高比一年。

(2)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全面展开科技创新工作。

2007年12月学校精选部分优秀老师,组编为一个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了科技创新活动室,由有一定经验的、年富力强的老师担任科技创新组长,下设小发明组、科技论文组、科幻画组、电脑绘画组、航模组等,并在三个年级中分别成立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教师和学生之间除集体交流指导外,还不失时机地利用校园网络实行交流,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3)信息技术与信息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编程水平

信息组每年从9月份刚开学开始,便利用午休时间组建七、八、九三个年级的编程小组,集中实行培训,课题组成员每周实行一次研讨,如何快速高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水平、思维水平,如何将我校的编程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他们还积极上网查资料,利用网络向专家们远程请教,多人次取得国家、省、市大奖。

(4)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展开多形式创新比赛

从2006年至今,各学科针对自身的研究,拓宽了研究范围,把培养学生实践水平放在首位,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各项比赛,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展示了教师的才华与创新精神。比如每学年我们都要展开一次科幻画比赛、电脑绘画比赛、航模比赛、班级网页制作比赛、数学创新思维水平探究比赛、作文比赛、教师现场课件制作比赛、师徒结对比赛等活动。数学子课题组还于2007年5月展开了一次全区范围内的“洽洽快乐杯”数学拼图活动,每次活动均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发奖状、奖品,并把获奖情况上传校网站,实行宣传。2009年10月我校承办了“安徽鲁班杯”全国航空航天校园航模表演,这个活动的举办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热情,对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几年来,我们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结合创造教育理论,结合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发展,在专家的引领和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提炼并总结了我校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教学模式:语文(导入课文——熟读文本——思辨赏析——实际使用),数学(定向——启发——探究——归纳——自测),英语(4P模式),物理、化学、生物(促发——探究——反思),政治、历史、地理(体验探讨——感知解读——领悟实践),音乐、体育、美术、信息(三结合模式)。以语文和数学为例:

语文:“导入课文—熟读文本—思辨赏析—实际使用”四环节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导入课文

“导入课文”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课堂教学起始环节。导入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导语要求根据学习文本的不同实行灵活多样的设计,创设平等学习的氛围,使教师和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落后的学生都能兴趣盎然地进入文本的阅读,最终促成个个都满怀自信自觉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去的目标。当然要实现这个点,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文本实行深入的研究,寻找最佳的阅读突破口,方能有精妙的导语出现。其次教师在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时候自己就要有兴趣和激情,只有教师的激情烧得旺,才能使学生的激情有燎原之势。

导语设计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肢体语言既能够单一使用也能够综合使用,导语有环境导语——利用现场环境设计的导语,文本导语——利用文本的人物、情节、主题等设计导语,多媒体导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画面和音效综合使用的导语,除此之外还有问题导语,复习导语,比较导语等。

第二环节:熟读文本

“熟读文本”我这里所指的是主要是大声朗读,声高则气顺,气畅则趣浓,情到深处便如入无人之境。这正是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如痴如醉的原因。大声的朗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韵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胆量和水平。

朗读要求学生要把文本的内容深入到心里,这将为后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打下基础。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见到这样的情形:当老师提出一个涉及文本内容的问题时,往往会有一些学生要去问张问李,慌忙到书上找东找西,如此怎么能整体把握文本思考问题呢?当然读文本也还有默读、速读、选读等方式。

熟读文本这个环节教师要有意识的分层渐进的处理。最低的要求要把文本留于心中,这叫读顺文本。然后进一步要求学生用语音表现文本的情感,这叫读懂文本。最终要求学生要读出文本的意境,这叫读透文本。文本不同要求也是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论,篇篇如此。

第三环节:思辨赏析

“思辨赏析”是一篇课文学习的主体和重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思考辨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对文本实行深入解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力求做到全员平等的参与。教师需要克服两点:一是有倾向性的提问(即使是教师无意识的)这种提问会挫伤一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不平等性,这正是课堂上经常不能展开讨论,引而不发,气氛沉闷的原因,使一部分人陷入被动学习中去。二是教师给出讨论的终结性的结论。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讨论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在讨论之后获得不了成就感,讨论的热情就会减弱直至消亡。全员平等的参与是要经过耐心养成的,不可能天然形成。

思辨赏析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课堂上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提问者和听众。而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有巧妙的引导、恰如其分的又有鼓励性质的评价,还要有

高超的综合水平。做到这些才能让参与讨论的学生人人都能感到有一种成就感,又悟出讨论能让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参与讨论的热情才能日渐高涨。

讨论中问题的设置要有艺术性和关联性。问题既有始发性的,又有讨论中产生的;既有来自教师的,也有来自学生的;既有来自文本的,又有联系实际的;既有事前设计的,又有随机生成的。而且各个问题之间要形成相互的关联,是整个讨论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讨论还要有一定的目标性,针对要培养的不同的解读文本的水平,教师要有意识的在不同的课文中完成不同的任务。切忌惟追求课堂气氛而造成热热闹闹的假象,结果是一堂课下来学生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获。这样就达不到提升水平的目的了。

第四环节:实际使用

“实际使用”使学生巩固知识将知识转变成水平的唯一渠道。学以致用,学后即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平常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冲动,想自己也动笔写写。我想学生也是这样,而那种冲动又是转瞬即逝的,如果在课堂上不能有效的抓住这个契机增强训练,那么课文的学习就会同课外的阅读和写作脱节。

实际使用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不同文本解读方法的总结。二是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的意境实行再创造。三是对类文的阅读欣赏。四是写作技法的模仿使用。

要使实际使用落到实处,就要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当堂的小练习。这种练习一定要注重面对全体学生,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喜闻乐见,易于完成。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在充分体现《指导纲要》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给合我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面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意识层面、技术层面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二、学生基本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高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键盘指法的操作,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掌握水平的参差不齐,对键盘指法的掌握还不能完全应用于实际,这学期加强引导学生做到?即学即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15课,分别是:指挥窗口、装扮桌面、键盘一家、接触上排键、体验下排键、键盘指法练习、感受双符号键、大小写字母巧输入、多样的输入法、拼音输入法、词语输入速度快、连词成句变化多、串句成文巧修饰、编辑科普短文、制作宣传海报。分为三个单元即Windows小秘密、键盘小能手和计算机小作家操作方面的内容。 2、教材特点。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5)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6)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桌面与?窗口?并学会整理?桌面?; 2、学会启动应用程序(软件); 3、懂得建立文件和建立文件夹,学会移动单个文件和多个文件的方法; 4、掌握对文件的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 5、学会分类存放文件,删除不用的文件,会用不同的方式查看文件等操作。 6、掌握SHIFT键的使用、学习操作小键盘; 7、了解标点符号在键盘中的分布,掌握中英文标点的切换和指法的操作。 8、学会字母、数字、符号的键盘综合应用。 9、懂得用记事本输入一句话、一则日记; 10、学会记事本的文章修改方法,删除、替换、复制、剪切、粘贴、选定的操作; 11、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简报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简报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总结 一年中,在教研室和教育信息中心的领导和关心下,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落实,规范教研管理。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一年中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教研活动的组织、研究和交流,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同时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制定了教研工作制度,并组织教师拟定教研计划,活动方案,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出勤记录、活动纪要。 二、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提高课堂效率。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精神,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指导本学科的教学实践。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交流体会,说课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用理论指导教学,锤炼自身业务能力,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1)本学期继续以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上练兵课为主,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入手,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将教学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实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 (2)为了做好参加市信息技术教师三项基本功比赛的准备工作,我们首先在本校进行了教师三项基本功比赛。推荐一位教师参加,比赛内容主要是评课、说课、软件使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并同时请专家、教师共同评比,最后评出最优秀的教师参加市比赛。 (3)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活动,积极鼓励教师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及时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分别参加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教学设计论文18篇,选出7篇优秀教学设计论文送市参赛。同时在今年12月19日组织教师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网络主题探究活动暨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研讨会,共有五名教师的论文获奖。 (4)为了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的把握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途径的研究,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分别参加《信息科技》和社《中小学生学电脑》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 (5)为了做好参加“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观摩活动”的准备工作,组织教师利用“五一”期间加班加点赶制课件,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了一次次的修改,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在比赛期间,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比赛点,安装课件,调试服务器,尽最大限度的排除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参赛的四堂课都能顺利的完成,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6)以科研为先导,积极鼓励教师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参于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形态研究》的研究,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大量的教学软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以web形式展示在“教育信息网”上。 三、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 第一部分关于教学设计一、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2000年试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是目前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依据,另外20XX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参考。 根据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教材形成了一纲多本的状态。同时要提高信息技术专业素养也要进一步阅读专业书籍,并查找专业网站资源,加强学习。 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学情) ( 3)教学目标(三维) ( 4)教学重点和难点 ( 5)教学流程图 ( 6)教学过程(资源、模式选择) (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8)评价标准

( 9)板书设计 (二)教学设计中的困惑 困惑一:不知教学设计每一项具体写些什么 困惑二:如何进行学前分析 困惑三:不知教学重点、难点该如何确定 困惑四:不知如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三)如何开展教学设计 (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学科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依据; 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 指导思想将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等; 这一部分也是依托、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环节。 (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要分析本阶段内容在整体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节课在本节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生情况:学生的基础状况,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所选择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原因,(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 技术准备:包括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 3)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一: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电脑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 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搞好教改工作。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学习《信息素养论》、《教育与科研》《新课程标准》等内容,提高教改意识,认识教改意义。积极探讨、交流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努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能力。 (2)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3)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

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最全面的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拥有一些转学生,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这些转学生之前从没有用过电脑,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而其他的学生呢?已经会查找游戏,有的时候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更高学历的学习,学电脑技术、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 动如:政治理论学习等。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Word表格处理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word表格处理”是选自《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中文word xp第四节的内容。 二、学生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word文档里一些基本的操作后,如文体格式,页面排版。而word表格在word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子,且在学生们日常接触到的文字材料中,表格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因而学生对表格有了一定的兴趣与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掌握软件的使用、学会对文字处理的一般应用。认识表格中一些常用名词,学会制作简单表格,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及其装饰表格。 (二)过程、方法目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在我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生活中的应用表格的知识,做 到“从生活中来,服务生活中去”。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绘制规则表格; 2.表格内容的输入; 3.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 4.改变表格行高度与列高度。 难点: 1.Enter、Tab、Shifte+Tab键的使用; 2.插入与删除单元格; 3.通过鼠标拖动改变单元格、行、列的高度与宽度。 五、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设问、解决,最终完成课程目标。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环境:计算机机房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看下面两张图,(ppt播放两张图)哪张图更

漂亮啊? 学生活动:右边一张。 老师活动: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因为颜色漂亮,布局合理。 老师活动:布局合理在什么地方啊?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来布局啊? 学生活动:(沉默了下),用了表格。 老师活动:对了,左边的图是因为没有用表格,所以整张图看起来显得很拥护,看起来也费力些;而右边的图因为添加了表格,所以看起来更美观。好,那如何把表格制作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word表格制作。 二、讲解过程 1、创建表格 老师活动:表格要制作出来,首先的一步就是要把它创建出来,对不对? 学生活动:对。 老师活动:创建表格一共有三种方法,而这三种方法所产生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创建出我们所需要的表格。第一种方法是利用菜单栏制作表格(在word文档里面演示操作的步骤);第二种方法是用工具栏创建表格(在word文档里演示操作)。第三种方法手工绘制表格(在word文档里面演示操作)。在这里老师要说明下的就是建议大家利用第二种方法创建表格,因为这样可以更快捷地创建出表格。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创建表格的印象,请大家仔细观看演示的步骤(ppt播放三种方法创建表格的步骤)。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2、选择表格 老师活动:在创建表格之后,接下来就是对表格进行编辑了。就像文字一样,输入之后就要对它的格式进行设置。要编辑表格首先要做的一步就是要选择你所需要的表格,也就是选择表格。选择表格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单个、多个、一行(列)、多行(多列)和整个表格(逐一给学生演示,并总结他们应该注意的地方)。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 老师活动:请大家完成学生盘下面的word表格练习一的练习。 学生活动:做相关练习。 3、编辑表格 老师活动:在选择表格完成之后,就要对所选择的表格进行编辑了。表格的操作主要有:单元格合并和拆分、插入和删除(单元格、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汇报.doc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汇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强调从多角度看学生,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好更高的发展,因此本学期开展了以下活动: (1)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尽量向学生提供多动手,多实践,多操作的机会,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开展各种技能性比赛、擂台赛,评出“电脑小画家”“打字小高手”“电子报设计小专家”“网络通”等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干挑战,这样充分引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丰富学生的电脑知识,拓展其学习的途径和空间,让学生以互联网为媒介,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制作个人主页,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和个人博客,向学生提供科普网站,少儿网站,电脑知识网站的网址,让学生正确上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知识面,使学生成为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现代化的人,迈开了成功的一步。 (3)走出教室,走向实践,在六一期间开展了“我的节日我做主”的数码大行动,使学生充分利用数码设备,当一回小记者,在节庆期间采集同学们欢庆六一的场景,并将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网页发布在互联网,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培训基地的功能,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是无处不在。 (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挖掘和

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积极组织全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一年一度的计算机才艺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济市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在这次活动中共收到学生100多件学生电脑作品,我优中选优选了15件作品,并加班加点指导学生修改制作,在上报的15件作品中,有件作品分别获济宁市二等奖和三等奖,这次活动中邹城市高中、初中、小学总共才有20件作品获奖,而我们学校就占件,成绩的取得是对学生的最大鼓励,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对电脑作品制作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展示了才华,体验了成功。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忙碌着其它工作,学校文字材料的录入打印,老师们的课件设计制作,微机室机器的维护维修等工作。特别是每年的庆六一活动,是我们学校最隆重的事,全校的师生都为此而忙碌着。今年的庆六一活动任务繁重既开展素质教育博览会,又搞庆六一联欢活动。在准备这两项活动中,我为此多次加班加点,政教处、教导处、妇委会、教研部的文字材料的输入打印,展板的设计制作等。对于学校安排的工作,我从来不叫苦叫累,而且保质保量的做好每一件工作。 这学期参加各学科优质课比赛的教师比较多,在我自己也参加信息技术优质课的同时,我还帮助其它老师设计制作课件,还有一些论文等材料的输入打印,只要是能够给老师们帮上忙的,我都是尽力去做。 工作虽然辛苦忙碌,却快乐。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案例实施单位:敖江五中信息技术备课组。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遵循民主教学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 ◆活动时间: ◆组织负责:夏正仁 ◆课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介绍我自己》 ◆课例执教:温海娜 ◆活动成员:夏正仁、温海娜、金阳召(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教学关系。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 3、提高备课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二、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步骤一:明确教学问题、确立教研主题。 ·时间:2005年10月10日 ·地点:学生机房 ·对象:全体参与主题教研的老师 召集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例教学问题:①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不理会教师的教学指令,偷偷地玩游戏、聊天或下载安装一些软件。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往往通过教学控制软件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断开网络甚至呵斥学生;另有部分学生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拖延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进程。为了追赶进程,教师强制性地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并追发出新的教学指令,从而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抗议,并由此引发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②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指令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指令被动接收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关系。 讨论的结果整理如下: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备课组成员认识到:师生之间紧张的教学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的有效性,又不影响师生之间融洽的教学关系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次教研的主题:“在遵循教学民主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要求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本质及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对解决的方案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初步设想: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如今,在多媒体与网络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已迈入了信息社会的新纪元,而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教师,更是踏上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只要学生下一节是电脑课,还没到上课时间他们就会飞快地从教室飞奔到机房,赶紧把电脑打开,哪怕是多玩一分钟游戏。等我走进教室去上课的时候,就会有学生问我:“老师,这节课我们干嘛,就让我们玩游戏吧!”“老师,网线插上了吗?上会儿网吧?”……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基本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类似这样的想法。面对这一现象,我从最初的无奈到现在的思索—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一困窘的局面,使自己在工作中能有所得?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正视这一问题,只有对它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把它解决好。经过不断分析思考及与实际相结合,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应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去检讨,教师自古以来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说明我们教师没有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

技术的学习方向,这可能和教师的自身能力以及教学方法有关。还有一点我需要指出的是,在我的亲身经历以及和同行的交流中发现,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进行学校电脑的维护,传达各种通知,分发邮件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干的是一个打杂的活,工作的琐碎及繁重让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 其次,我们要从受教育者,也就是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分析。我所教的是初中的学生,相对来说科目比小学要多,因此当他们进入中学后疲于应付各门主课时,哪还有精力放到仅仅有五分的考核科目上?所以学生从内心就不再重视这门课了,每当上信息技术课时大家都显得比较轻松,认为这是一门可以放松娱乐的课程。 最后,应该从学校、家长和社会进行分析。学校一般都对信息技术课不怎么重视,因为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信息技术课这五分,占整个升学分数比例太小太小,只有狠抓主课学校才能出成绩,学校也可以说是很无奈。在我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被班主任留到班级干其他的,或是惩罚学生不让上信息课,感觉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的!再加上家长和社会对信息技术课的淡漠和不了解,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就显得更加尴尬,常被误解为网吧类型。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该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为了改变种种不正常和不健康的课堂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的教学案例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编写:谷城一中徐东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因此,经济生活教学必须面向学生,必须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形成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本框教学大胆践行“角色——探究法”,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究,从而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本框教学中,用“一封家书和两份清单引发的思考”的情境创设来揭示课题;用“我校学生消费面面观的调查”的任务驱动零距离解读课题;通过创设“对话表演模式”与“消费心理咨询室”了解四种消费心理,比较四种消费行为的差异;通过“小王的迷惑引发的思考”来解惑明理,知行合一,学做理智的消费者。上述的“角色——探究”中所展示的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情境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政治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 1.课标标准与指导意见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课程标准》1.3规定的“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要求。《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作出了如下的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比较几种消费行为的差异;理解理智消费的四大原则。

(2)发展要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做理智的消费者。 2.教材内容结构 本框题包括两目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两个问题,其内在联系是先分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做理智的消费者。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二课以及本课第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学生是生活中消费者角色的体验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对于他们的消费行为是受哪些消费心理影响以及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还欠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涵义,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分析各种消费心理和观念,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领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性;感悟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观念的科学性;增强在生活中践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自觉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做理智的消费者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角色——探究法 创设情境实施“角色——探究”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信息技术点亮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点亮教学活动 十一世纪我国正在加紧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向全国教育界提出了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学前教育已进入高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我们要把新《纲要》的精神理念融入到现代化教育技术中,把现代化教育信息应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今年大家都知道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就是:真游戏真学习真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探索发展。 综上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身心愉快、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将之应用在教学活动中,会成为幼教工作者最为形象、直观、生动的传授工具,能够为幼儿教育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将之应用于幼儿园教育管理上,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之应用于幼儿园教学资源管理,能够实现幼儿园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补。亮点主要有阐述以下三点 (1)激发兴趣,调动感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投影、电影、录像等媒体,集光、形、色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习

者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小班《糖果宝宝》 (2)提高效率,突破难点。 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能够使幼儿轻松易懂、印象深刻。但有些内容讲授时仅用语言和教具,很难达到这个目的,即便达到,也费时累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解决上述问题,还有助于幼儿把握知识实质,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领幼儿对音乐节奏和要素的认知,提升幼儿对音乐美感的深入体验。就宏观层面来看,音乐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强节奏乐教学,切实提高幼儿对乐器演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全面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和节奏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节奏乐教学的顺利进行。范例《花好月圆》 (3)借助信息技术升华活动亮点 精美的课堂来自精美的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活动中,我们常常会抓住某个细节来使课堂变得光鲜夺目,让人眼前一亮。例如大班社会活动《时间》中,课堂中录制孩子操作的过程。提问,你刚才做了什么,在想回到刚才的时间去做刚才做过的事情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通过这一亮点。让幼儿感受到时间不会倒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 *** *** 一、所属模块:网页制作 二、学时:20学时 三、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分工协作的能力 (3)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增强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活动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熟悉Dreamweaver的界面,了解Dreamweaver菜单、属性面板、对象面板用法,掌握超级链接、表格、层等概念。 (2)掌握文本网页的制作技术,会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及超级链接。 (3)掌握网页插入图像技术,会设置网页背景,了解翻转图像、图片热点等网页动态图片效果的制作技术。 (4)掌握表格制作技术,会利用表格把数据排放整齐,使网页更加清晰、有条理。能利用表格灵活划分网页版面,使网页布局更合理。 (5)掌握网页特效制作技术,会利用Behaviors(行为)、Timeline(时间线)实现网页特效。 3、发展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会分享与合作、提升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从而产生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4)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主要教法、学法: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自学、进行小组讨论、班内测评与交流,通过对网络中素材的整合,实现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的迁移。 五、教学设计思路

图一、教学设计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或创设情境……教学评价等) 实际研究中,以信息技术课中“网页的制作与发布”一章的知识学习为学习依据,以研究性学习的四个主要步骤(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为实施依据,进行研究。 1、研究时间安排: 将每周两课时的信息技术课排为连课,并且与研究性学习的两课时合并使用。在课上,前两节课主要以学习方法与技术操作的研究为主;后两节课主要以问题的组内讨论与组间的评价交流为主;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制作、课题的研究工作则放在课后完成。 2、建立网络环境: 教师依据小组个数,为每个小组建立组内FTP共享空间与个人的电子邮箱。 建立本次活动的活动平台,详见课题。 3、确定选题: 确定一组分布于各学科的研究课题。按学科划分,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确定研究主题,供学生选择。学生选题前,先由课题的负责教师对本课题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先对该课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题。本次实践涉及的主题详见学生问卷调查表。 4、课题分组: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从教三年半了,在教学这个职业上,我算是个新手,但是说到计算机我可以毫不谦虚的说“信手拈来”,随着科技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又是教小学语文,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下边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使之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从而优化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 一、语文教学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和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从而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否则就会失去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采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3.15 地点微机室参加人员全体综合组人员 简要过程 一、宣布本周业务学习的主题内容:学习本学期的教研计划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以深入学校听课、加强理论学习为工作中心任务,加强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学习,特别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提高对课程改革意义的认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三、具体工作 (1)利用培训的机会,使信息技术教师对国家课程改革的进一步了解,对教材进行重点的介绍,使教师能对教 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与学科教师一起研究解决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导致的教材内容陈旧和无法完成的部分内容的问题,适当 增减和更改相关的内容。 (3)组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反思”自身的情况,积累资料。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记录时间 4.13 地点微机室参加人员全体综合组人员 简要过程 中心主题:Photoshop专业知识学习 1、讨论photoshop教学的重要性,怎样选择和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观看ps视频教程。 2、网上有些例子很形象,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我们虽然了解相关知识点,但是却也无法及时做出这样的效果,所以观看这样的视频教程是很有用的。 3、这个ps虽然知识点就那么几个,并且我们也都会,但是怎样利用这些知点来制作出各种有趣的作品,却是我们欠缺的,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很有用处。 小结:Ps教学时下学期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教师必须对ps的各个知识了如指掌,能因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利用ps来创作一些有趣的作品来吸引学生,而本次活动的开展恰好达到了这个目的。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小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如:《数数》一课中,设计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在教学“比较”时,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鸭和小鸭,“鸭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 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案例2]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时、分,24时记时》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硬性灌输,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发明。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它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信息技术已经在英语课堂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使教材内容生动化,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的特色。通过Flash、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图片,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符合自然规律的语言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为英语课堂教学创设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交际活动真实情境(1)多媒体计算机一体化特性为英语课堂交际活动提供较为真实、自然的环境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很快进入一个虚拟的语言环境中。这些语言环境可根据教材要求、内容、语言功能选取下载合适的图片、录音、文字、图像、适当的课件软件,出现的情境是立体的而不是简单的干枯无味的平面。集声音、图片、影像等为一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语言交际活动的真实情境。英语不同于母语学习,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绝大部分在课堂上进行并获取新知。由于缺乏真正自然的语言交际环境,学生学习记住的是一些单词和语法规则,而在真实情境中就说不出来,课堂学习和生活口语交际严重脱节,难以掌握正确的发音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个不足。通过下载一些纯正的语音材料,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地道的英语发音,同时学生也可以很便捷地矫正自己的错误发音。(3)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本知识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都碰到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有些课文知识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就是勉强表达出来了,学生也感到很难理解,在这点上,多媒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如在解释单词时,可以运用网络资源,用图画或动作表现出来,学生学习起来既简单又直观。同样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老师往往会感觉到缺少语言环境,学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枯燥的练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此时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自己创设一些真实环境,如制作一篇动画短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动画与语言结合,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二)能为英语复习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教师教学活动难点在于如何上好复习课,它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复习内容,扩大学生视野,不但可以阅读文字、听录音、看图片和动画、作练习,还可以回答问题,加入对话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例如:1.Listening revision。进行听力练习的过程中,设计出动画相结合的听力内容,既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设计

《开动电子邮轮》教学设计备课人授课人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子邮件的传递与传统信件相比有哪些优势; 2、掌握注册电子邮箱、登录邮箱等技能; 3、了解电子邮箱中基本结构;理解电子邮箱的地址构成。 4、理解并体验在网络上申请电子邮箱的全过程。 重、难点注册电子邮箱 登录电子邮箱 了解电子邮箱 导学过程学生活动 1、导入。 信息三人组在电视中看到了邮递员王顺友投递邮 件的节目,在被他深深感动的同时,也对这种传统传递邮件的方式提出了质疑。大强认为使用这种邮递方式工作人员太辛苦,小丽认为给发信人增添了麻烦。能能提出了新构想:借助“电子邮轮”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网络上的“电子邮轮”有哪些呢?如何“乘坐”? 2、发现一:选乘电子邮轮 (1)介绍互联网上提供电子服务的常用网站,如网易、新浪、搜狐。 (2)注册、登录和认识电子邮箱。 学生根据教材介绍的“126号”邮轮注册步骤,练习注册。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在不同的网站上申请到的电子邮箱地址,归纳出其地址的含义。阅读观察课本第4页“一点通”——不同的邮箱。 3、发现二:参观电子邮轮 用刚才注册的用户名、密码登录邮箱,了解邮箱都有哪些功能。 小组交流:了解“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已删除”等功能及用法。 4、去探索 (1)你还知道哪些网站提供电子邮箱服务?讨论产生探究兴趣 小组讨论 尝试练习 同伴互助学习 同伴互助,借助课文提示语尝试练习。

交流。 (2)你有不愿意对父母、老师、同学当面说的心 里话吗?询问一下他们的邮箱地址,以后通过电子邮 箱给他们发邮件好吗? 5、加油站——邮箱密码安全 让邮箱密码更安全。密码使用大小写字母、数字 和符号组合起来设置,这样更安全。 6、知识卡——通信 了解古今各种通信方式 学生自己练习 阅读知识卡 板书设计第1课开动电子邮轮 注册电子邮箱 登录电子邮箱 密码更安全 通信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汇报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汇报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顾自己的物理教学历程,看到学生的进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还是总体满意的,我在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下面我把这一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工作态度 作为备课组长,平时积极参加每个星期的备课组会议,在会议上跟同事一起讨论教学方面的经验,同时分析各自的教学进程,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在会议上,同事间互相提建议,同时互相督促,通过总结各自给出的意见建议,得出会议结果,并计划好一个星期的进程。跟同事间分工合作出试题,并且集中讨论教学教案的设计,以此有个教学的统一进程。物理备课组间,人际关系融洽,对各项工作的安排,一起讨论得出,同时大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尽最大努力保质保量的完成,从没有出现因为个人的工作,而影响年级、学校的工作,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二、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这一学期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理论学习活动,同时我们参与了一项物理科组的教学课题的活动,主要是研究如何处理差生与物理学习的问题,我们先是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然后针对我校实际,针对物理差生情况,物理科组集体完成这个理论学习活动,以促进教

学。我们按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中,先是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集体研究每节课的特点,分析课文重点难点,以及大家讨论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主、找出对应的突破点,力求在课堂上让学生获得知识,收到满意的效果。同时积极参加公开课的活动和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做好笔记,做出评价,互相取长补短,在公开课中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实际,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 三.教学常规的完成情况 一堂好课需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所以我注重对教案的准备工作,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我在课前会认真备课,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和结合课本,得出教案。同时分析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认真上课,并在我的课堂上发现教案的问题,反省是否学生能够接受新知识,我的讲解学生是否可以理解,同时自己的课堂会不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反省自己的教案能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除了自己的课堂,我也会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发现其他物理老师教学方法,对比不同的教学方法。每节课我都会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以让学生及时复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认真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鼓励学生多提问,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要求学生按时按量有质的完成作业。做好批改作业的工作,在批改作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教学方案进一步加强我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质量和水平。继续搞好校园网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更好地发挥校园网应有的功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学期根据县电教仪器站布置的工作计划,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期的工作要点。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教育教学系列研究活动,重点为教材使用,教学目标指定、三维目标的实施、教学反思讨论、听课、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学习。具体措施如下: 1、健全制度,强化措施 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加强对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严格杜绝通过校园网传播不良信息。 根据教育信息中心要求,建设好学校网站,把学校微机室建成“绿色机房”,杜绝师生玩电脑游戏,要求教师机子上不安装游戏软件,建设“无游戏较园”。 2、加强信息中心内部建设 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提高技术指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班等途径,保持业务上、管理上的先进性。 3、加强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用课题带动应用 加大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力度,发动全体教师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规范。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研究,重点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同时我们还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加深理解内容,深刻领悟新教材的思想及其内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方向,教学目标指定、三维目标的实施、教学反思讨论、听课、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学习。 1、继续坚持组内的学习制度,注重培养组内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 ⑴坚持组内的学习制度,每月一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学习的内容以教学,课题为中心,力求以学促教,以学促思。 ⑵继续开展结对子活动,把结对子活动的情况进行一月一总结,结对子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写计划和总结上,要及时发现课堂上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改进。 ⑶本学期进行同课异构式的公开课活动。并在网络上进行说课、评课、小结等工作。为求以最佳的方式方案上好每一节课。 2、第二课堂活动在坚持开展的基础上,要求实效 ⑴要加大对第二课堂的考核力度,不能只讲数量,不求实效。 ⑵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竞赛,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