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刮痧疗法基础知识

刮痧疗法基础知识

刮痧疗法基础知识
刮痧疗法基础知识

刮痧疗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刮痧疗法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刮痧疗法

一、什么是“痧“

“痧”的含义有二:一是多种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反应于皮肤的一种征象,以皮肤出现红点如粟,手扪皮肤稍有阻碍,有触摸沙粒状的感觉。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述:“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栗”。二是指痧病,又称“痧胀”或“痧气”。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症候,故有“百病皆有痧”之说。

二、什么是“痧症“

一般认为痧症主要是由风、湿、火之气相搏而成,痧症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其轻者表现为头昏脑胀,心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乏力,四肢麻术或厥逆不仁等;重者起病即心胸憋闷烦躁,胸腹痛,或吐或泻,甚则卒然昏倒,手足厥冷,昏不知人,痧点时隐时现等。

三、什么是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简单的说就是应用手指或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蘸上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刮痧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刺、捏、拍、挑等手法,使皮肤表面出现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即所谓“出痧”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刮痧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

第二节刮痧疗法的源流

一、刮痧疗法产生的历史年代

刮痧疗法产生的具体年代现无法考证,但其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患病往往会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这就是刮痧疗法的萌芽阶段。

二、刮痧疗法的发展过程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一些书中逐渐有了刮痧的文字记载,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撰写的《世医得效方》。其中卷二“沙症”一节这样写到“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绞肠痧,今考之,此症乃名干霍乱。”到了明代对刮痧的记载更为具体。如《证治准绳》中说“干霍乱:忽然心腹胀满、搅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躁乱,愦愦无奈,俗名搅肠痧者是也…….刺委中穴并十指头出血亦好“。另外,明代的《医学正传》《寿世保元》、《景岳全书》等均有痧症及刮痧疗法的记载,表明痧病的证治已为医家广泛重视。并对刮痧疗法的推广应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了清代郭志邃撰写一部《痧胀玉衡》,是关于痧症及痧症治疗具有代表性的专门著作。它全面论述了痧症的种类,各种痧症的辨证、治疗以及刮痧的方法,刮痧的工具等。另外,清陆乐山《养生镜》、张志聪《侣山堂类辨》、高鼓峰《四明心法》、吴尚先《理瀹骈文》、陈修园《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等均对刮痧疗法有较详细的论述,可见明清时代刮痧疗法已十分盛行。

解放后刮痧疗法在民间广泛流传,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著名医学专家吕季儒教授在古人的基础上对刮痧疗法进行总结,提出了“经络刮痧法”,在刮痧手法上采取不同病症施以不同的补泻手法,并对刮痧工具进行了改进,用具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特点的水牛角作为刮痧器具,并用具用消炎镇痛、活血化瘀等作用的由十多味中药制成的专用活血剂,使刮痧疗效大大提高,扩大了刮痧的治病范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绿色的治疗,寻求延年益寿的保健方法,刮痧疗法即可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它不仅可用于疾病的治疗、预防而且对健体强身,延年益寿、美容美体也具用十分好的效果。

第三节、刮痧疗法的治病机理

一、刮痧疗法为什么能治病

刮痧疗法是集穴位刺激、局部按摩、药物外治于一体的中医外治疗法。它是利用刮痧器具,配以刮痧介质,通过刮拭体表特定部位或病理反应点(皮肤表面),达到调理整体与内脏从而治疗疾病之目的。皮肤即中医经络理论中的皮部,是经脉机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皮部的分区以经络的分布为依据。但其范围较经络为广。可以这样理解:经脉是线状分布,络脉为网状分布,而皮部则是面状分布,因此,它更适合于刮痧疗法。皮部居人体的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机体卫外功能失调,外邪则通过皮肤深入络脉、经脉以及脏腑,引起疾病。另外

机体内脏有病也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应于皮部。因此,刮痧虽然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但可通过络脉、经脉深入脏腑而治疗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覆盖于人体表面,是人体的外界屏障,皮肤有丰富的皮脂腺、汗腺、淋巴管和神经末梢。皮肤对外界的刺激有极强的敏感性、调节性和传导性。反复刮拭皮肤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反应,增强其传导功能,改善和增强内脏器官功能活动,而治疗疾病。

二、刮痧的作用

1、调理脏腑平衡阴阳

人体五脏六腑皆有其相应的皮部与穴位,不同脏腑的病变可反应于皮部的不同穴位和反应点。因此选取不同的部位,应用不同的介质进行刮拭,可以对脏腑病变起到不同的调理作用。使阴阳得到平衡。

2、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肌肉、韧带、骨骼受到损伤在局部则产生瘀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疼痛不止,则出现“不通则痛”的现象。刮拭局部或相应的腧穴,可调节局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使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通则不痛”,从而

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3、排除毒素促进康复

毒素是人体的代谢废物和病理产物,刮痧疗法就是以“痧”的形式把毒素排出体外,刮痧过程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机体的废物及毒素以痧的形式排出体外。组织细胞得到营养,血液得到净化,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从而减轻疾病促进机体康复。

4、自家溶血增强免疫

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一种自家溶血现象。这种毒素(痧)会被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分解排出体外。这种细胞即被称为体内清道夫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经常刮痧,体内清道夫的排毒能力就会增强,可以有效快速清除病理产物。现代医学认为清除体内有害物质的过程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所以,通过刮痧疗法可提高机体清除异物的能力增强免疫功。

第四节刮痧器具简介

一、刮痧器具

刮痧器具随手可得,种类很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刮痧器具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形状越来越适合刮拭部位,工艺也更精细,表面更光滑,所用材料逐渐向有药物治疗作用的玉石和水牛角发展。

归纳起来有如下八种。

1、石器这大概是最早的刮痧器具,多选用表面光滑无棱角,便于持握的石块作为刮痧器具。

2、淘器一般选取边缘光滑无破损的汤匙、瓷碗、瓷杯、磁盘等,用其边缘作为刮痧器具。

3、苎麻取已成熟的苎麻剥皮嗮干,摘去枝叶,用根部较粗的纤维揉成小团作为刮痧器具。

4、硬币选取边缘较厚钝而光滑,没有残缺的铜钱、银元、铝币等作为刮痧器具。

5、木器板多选用沉香木、檀香木等质地坚实的术材,制成平、弯、有棱角而光滑、精巧适用的刮痧板,用其边缘作为刮痧器具。

6、水牛角板目前较多使用水牛角加工成边缘光滑圆润、无棱角的长方形、月牙形、牛角形等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刮痧板。

7、玉石板用玉石加工成表面及边缘光滑、无棱角的长方形、楔形板作为刮痧器具。

8、其它如有用适量头发、棉纱线等揉成团使用者。也有用小酒杯、有机玻璃钮扣、药匙、小蚌壳等作为刮痧器具的。

背部刮痧好处和坏处

背部刮痧好处和坏处 背部刮痧的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那么背部刮痧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背部刮痧的好处 一、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背部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 三、舒筋通络,背部刮痧,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四、排除毒素,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背部刮痧的坏处: 一、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二、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 查看详情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方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具体方法如下:

中医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

中医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 博文收藏 2010-05-06 1738 ? 刮痧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疾病作用。其作用机制为: ?排毒1.利尿排毒:通过痧试肾经、膀胱经等部位,并在治疗前后各饮一杯温开水,可产生良好的利尿排 毒作用。2.发汗排毒:应用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的挥发 性刮痧油进行刮痧按摩,能促使毛孔开张、汗液排 泄,加快新陈代谢,以利用体内毒素与废物的排出。3. 清除毒素:刮痧疗法的出痧过程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 血,血管神经受刺激,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液循环 增快,吞噬作用及转运能力加强,从而加速体内废 物、毒素的清理。 ?散瘀1.舒筋通络:刮痧是消毒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制为(1)刮痧能加强局部血液循 环,使局部温度升高。(2)刮痧的直接刺激提高了局 部组织的痛阈(3)紧张过痉挛的肌肉通过刮痧的作用 得以舒展,从而解除紧张痉挛,消除疼痛。2.活血化 瘀:刮痧能促使被刮试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 血流量。 ?祛邪1.清热解毒:提高刮试,可使体内邪气通达于体表,排出体外,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2.温经散 寒:刮试作用产生的温热刺激,可加速血运,使机体 的毛孔开张,寒邪透出。3.消炎止痛:刮痧后出现的 出痧反应形成一种自体溶血现象,称:“溶血反应”。这 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刺激机体使免疫功能提高,有消 炎止痛的作用。

?调整1.调整阴阳:在刮痧疗法中,可运用腧穴配伍及刮试手法来调和阴阳,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 态。2.信息调整:刮痧可将作用于体表特定部位所产 生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 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调整病态脏器 的作用。3.调节神经:通过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调 整大脑兴奋与抑制及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本文,如果能得到您对本文的意见, 这对提高《中华好轻松健康品牌》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您的意见将参加我们的读者评奖活动 ——衷心感谢您对中医拔罐刮痧艾灸针灸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上海北京江苏好轻松健康诚信团队

刮痧疗法操作流程

刮痧疗法 1、六部洗手法洗手——核对医嘱-——3床王**,女,中暑——刮痧治疗刮痧部位:尺泽穴、前臂内侧、颈部正中及两侧。 2、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了?我先查一下您的床位卡。您好,王老师,最近天气比较炎热,您是不是中暑了,医生查房给您开出了刮痧的治疗方法,您以前接触过这项治疗吗,没有,那我简单给您介绍以下。刮痧治疗就是用边缘钝滑的刮板在您相应穴位的皮肤上进行反复的刮动,使皮下出现痧斑、痧点,以达到逐邪外出,开通腠理的目的,有效的缓解您的中暑症状。在治疗期间,您的皮肤会有轻微的疼痛和灼热感,在刮痧结束后,您的皮肤会留下紫红色的痧斑、痧点,这是正常的治疗现象。一般3——5天就能自然消退,您不必担心。您了解这些以后,能接受这项治疗吗?那由我来为您操作好吗?王老师,您平时皮肤有没有轻轻磕碰就出现淤血瘀斑的现象,那您对精油过敏吗?您对一般的疼痛能够耐受吗?我看一下您刮痧部位的皮肤好吗?您的皮肤无异常,适合做这项操作。这项治疗大概需要20—30分钟,您要去卫生间吗?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就回来。病室环境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适合操作。 3、检查用物、六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您好!王老师,请让我先核对一下您的腕带,王老师,我们现在开始治疗,关闭门窗、拉上床幔。 4、检查刮痧板、刮痧板边缘钝滑、无破损。

5、王老师我现在给您选穴,您感觉哪里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请告诉我。 6、我给您铺一下治疗巾,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挠侧端凹陷处。我先给您试刮两下。这个力度可以吗?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反复刮动20——30次,至皮肤出痧为宜。不出痧者不强行出痧。 7、王老师,您的皮肤已经出现了紫红色的痧点,同法刮颈部正中和两侧。 8、王老师,您的刮痧治疗做完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您的皮肤出现了红色的痧点,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您感觉中暑的症状好些了吗? 9、撤治疗巾,王老师,我再核对一下您的腕带。 10、打开窗户,拉开帷幔,最后,我再简单给您说一下刮痧治疗后的注意事项。第一刮痧后您的局部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3小时之内不要洗澡。第二您要多饮水,有利于毒素的排出。第三您要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西瓜、绿豆汤等。 11、王老师,您今天配合的非常好,谢谢您。您还有什么需要吗?那好,呼叫器在您枕边,有事按呼叫器,我也会随时来看您,祝您早日康复! 12、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洗手、摘口罩、记录。(床号、姓名、年龄、症状、穴位、疗效)。

刮痧的基础知识

刮痧的基础知识 主讲:包崇明(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第一章刮痧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刮痧治病,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施术于皮肤、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把阻滞在人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排泄出来,使病变的器官、组织及细胞得到氧气的补充而被活化,从而预防疾病及促进机体康复。 刮痧疗法是指应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属针具、瓷匙、古钱、玉石片等,蘸上食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淤、清热消肿、软坚散结等功效。 刮痧疗法同针灸疗法一样,起源于远古时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砭石是大家所熟悉的针灸发展史上最原始的针具,它的作用是在人体表面进行压、刮、划、刺等操作的一种简单工具,所以它也是刮痧治疗的最原始的工具。据有关考古资料记载,砭石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中。刮痧治病的病历记录最早见于《扁鹊传》中。唐朝时期人们就已运用萱麻来刮治疾病。刮痧发展到明代,刮痧治病的记录更详尽、更具体,《医学正传》中记载:“治痧证,或先用热水蘸搭臂膊而以萱麻刮之,甚者针刺十指出血,或以香油灯照视胸背,有红点处皆烙之”。这种刮痧法,在中医书中又称“戛掠”,古人注解说:“戛,历刮也。”可见,戛就是刮的意思。到了清代,不仅刮痧操作方法更详尽,而且还有刮痧的运用及各种痧证的辨证。郭志邃在《痧胀玉衡》中就记载有各种痧证的辨证。在具体操作上提出:“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面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抿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也记载了刮痧的运用:“阳痧腹痛,莫妙以瓷汤匙蘸香油刮脊,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脊,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此外,刮痧疗法还见于《松峰说疫》、《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养生镜》、《验方新编》等书中。在刮痧疗法中有刮痧、放痧、扯痧、焠痧、拍痧等不同治疗方法。有些方法至今仍被应用于临床实践和广泛流传民间。如灯火灸(焠痧疗法)治疗腮腺炎具有效果佳、疗程短、经济等优点,操作是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后,对准角孙穴烧燃,一接触到皮肤,立刻离开皮肤,往往可听到十分清脆的爆响声,操作手法要快,其动作要求和施术方法完全同

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二、操作方法: 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三、主治病症: 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种病症,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均可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四、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

刮痧法的详细操作步骤

刮痧法操作步骤 一核对医嘱 内容:25床王力男中暑治疗:刮痧刮痧部位:尺泽穴前臂内侧颈部正中及两侧 二评估病人 护士携带治疗卡至病室核对床尾卡 护士:您好,我是您今天的当班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王力) 护士:王老师,我核对一下你的腕带好吗?(好)25床,王力,男。王老师,最近天气炎热,您是不是中暑了? (是的) 护士:是这样的,您的主管医生查房后,给您开出了刮痧治疗的的医嘱,请问您以前接受过此项治疗吗?(没有)护士:那由我来为您简单讲解一下好吗?(好的) 护士:刮痧治疗就是用边缘钝滑的刮板在您相应穴位皮肤上进行反复的刮动,使皮下出现痧斑、痧点,以达到逐 邪外出、开通腠理的目的,可以有效地缓解您中暑的 症状,在治疗期间,您的皮肤会有轻微的疼痛和灼热 感,在刮痧结束后,您的皮肤会留下紫红色的痧斑、 痧点,这是正常的治疗现象,一般3到5天就能自然 消退了,您不必担心,您了解这些之后,接受这项治 疗吗?(接受)

护士:我为您做可以吗?(可以) 护士:王老师,您平时皮肤有没有轻轻磕碰就出现淤血瘀斑情况呢?(没有)那您对石蜡油过敏吗?(不过敏)您 对一般的疼痛能耐受吗?(能) 护士:那好,我评估一下您刮痧部位的皮肤好吗?(好的)护士:皮肤无异常,适合次项治疗。 护士:王老师,这项治疗大约需要20至30分钟时间,您还需要去卫生间吗。(不用了) 护士:那好,请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回来。 三评估室内环境: 护士: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适合此项治疗 四准备用物 核对物品(治疗盘治疗碗内盛石蜡油刮痧板治疗巾医嘱单) 五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六携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头卡,病人腕带,医嘱 七护士:适时关闭门窗,遮挡窗幔。 八检查刮痧板 护士:刮痧板边缘钝滑,无破损 八定穴位 护士:王老师,我现在给您选穴,如果您感觉那里有酸麻胀重的感觉,请您告诉我好吗?(好的)

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

2016年4月业务学习 时间:2016.4.20 主讲:蔡维拉 内容:刮痧疗法 签名: 一.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本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二:适应证 1、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刮,逐渐加重。 2、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双侧)刮治。 3、伤暑里证: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部、颈部等处刮治。 4、湿温初起(见感冒、厌食、倦怠、低热等证):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刮,并配用苎麻蘸油在腘窝、后颈、肘窝部擦刮。 5、感冒:取生姜、葱白各10克,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穴,然后刮背部脊拄两侧,也可配刮肘窝、腘窝。如有呕恶者加刮胸部。 6、发热咳嗽: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处顺刮,同时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嗽明显,再刮治胸部。

7、风热喉痛:取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两旁(蘸盐水)刮治,并配用拧提颈部前两侧肌肉(胸锁乳突肌)约50次。 8、呕吐: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顺刮。 9、腹痛:取背部脊柱旁两侧刮治。也可同时刮治胸腹部。 10、疳积:取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刮治。 11、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椎两侧顺刮。如胸闷、腹胀剧痛,可在胸腹部刮治。 12、头昏脑胀:取颈背部顺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阳穴等。 13、小腿痉挛疼痛:取脊椎两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同时配用刮治腘窝。 14、汗出不畅:取背部、胸部顺刮。如手脚出汗不畅者,可在肘部、腘窝处刮治。 15、风湿痹痛:取露蜂房100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顺刮颈、脊柱两旁,同时取腘窝、肘部或痛处刮治,每日2次。 三:禁忌症 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应即送医院治疗,禁用本疗法。

最新刮痧注意事项及疗法

刮痧注意事项及疗法

刮痧注意事项 1.要了解病情,辩证施治,审病求因,确定刮拭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手法。 3.妇女怀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5.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相应手法。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好得快)。 10.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着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作用。 12.刮痧时,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迈组织,然后再行吸收,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14.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15.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 16.根除顽症,除刮痧,排毒(服用清肠食品)外,还要针对性地调理(乐多寿系列,迪芬斯系列)。17.刮痧不必强出痧。 1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足每个部位,第条经脉,都刮拭8次,每天 3-10分钟,自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了。

一、刮痧前的注意事项: (1)要了解病情,辨证施治,问病求因,确定刮试的部位。 (2)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补泻手法。 (3)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补刮或平补平泻刮试。 (4)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尽量避风。 (5)不要采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品、瓷器、红花油、好得快)等。 (6)头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可着衣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用的刮痧油。 (7)痛觉敏感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后再刮痧,以减少疼痛。 二、刮痧中的注意事项: (1)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谨慎刮拭,补刮为宜。 (2)刮痧操作时朝一个方向刮拭,不可来回刮。 (3)刮痧不必强行出痧。 (4)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从头到足每个部位、每条经脉,都刮拭8次(背部请家人帮忙)每天3-10分钟,自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了 三、刮痧后的注意事项: (1)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 (2)刮完一般在五至七天痧退后再刮拭,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的作用 (3)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4)刮痧、排毒外,还要针对性地调理脏腑营养。 好轻松刮痧疗法的好处 (一)调节阴阳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刮痧保健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刮痧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腧穴配伍和刮痧手法来实现的。例如:病在经络、在皮肉者属表,刮痧宜轻刮;病在脏腑、在筋骨者属里,宜重刮。刮痧对阴阳平衡的调节是呈双向性的,如血压不稳者,经刮拭躯干、四肢腧穴后,偏低的血压可升高;偏高的血压亦可降低。 (二)活血化瘀 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清热消肿 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放痧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 (四)祛痰解痉,软坚散结 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刮痧、放痧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中医背部刮痧的好处

中医背部刮痧的好处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刮痧呢?刮痧可以说是比较常用的中医保健方法,尤其是在夏季,这些年来刮痧是非常受欢迎的,可以疏通经络,祛病健身,那么刮痧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中医背部刮痧的好处吧,欢迎借鉴! 背部刮痧的好处 1、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防病保健 背部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 3、舒筋通络 背部刮痧,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的注意事项: 1、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2、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 每次治疗时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不可连续大面积出痧治疗,以保护正气。教材中每个病症所提供的刮拭部位,当经络穴位与全息穴区结合应用时,多种全息穴区治疗部位,每次选刮1—2种即可。 3、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治疗刮痧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的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以上就是有关背部刮痧的好处和注意事项了,虽然很多人会选择背部刮痧来排毒,但是小编在这里也还是要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哦,刮痧前一定要注意了解各项内容,以及刮痧的价格,免得自己的身体受伤害,金钱也受伤害哦!

刮痧疗法基础知识

刮痧疗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刮痧疗法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刮痧疗法 一、什么是“痧“ “痧”的含义有二:一是多种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反应于皮肤的一种征象,以皮肤出现红点如粟,手扪皮肤稍有阻碍,有触摸沙粒状的感觉。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述: “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栗”。二是指痧病,又称“痧胀”或“痧气”。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症候,故有“百病皆有痧”之说。 二、什么是“痧症“ 一般认为痧症主要是由风、湿、火之气相搏而成,痧症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其轻者表现为头昏脑胀,心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乏力,四肢麻术或厥逆不仁等;重者起病即心胸憋闷烦躁,胸腹痛,或吐或泻,甚则卒然昏倒,手足厥冷,昏不知人,痧点时隐时现等。 三、什么是刮痧疗法,刮痧疗法简单的说就是应用手指或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蘸上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刮痧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刺、捏、拍、挑等手法,使皮肤表面出现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即所谓“出痧”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刮痧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 属中医外治法之一。

第二节刮痧疗法的源流一、刮痧疗法产生的历史年代刮痧疗法产生的具体年代现无法考证,但其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患病往往会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这就是刮痧疗法的萌芽阶段。二、刮痧疗法的发展过程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一些书中逐渐有了刮痧的文字记载,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撰写的《世医得效方》。其中卷二“沙症”一节这样写到“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绞肠痧,今考之,此症乃名干霍乱。”到了明代对刮痧的记载更为具体。如《证治准绳》中说“干霍乱:忽然心腹胀满、搅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躁乱,愦愦无奈,俗名搅肠痧者是也??. 刺委中穴并十指头出血亦好“。另外,明代的《医学正传》《寿世保元》、《景岳全书》等均有痧症及刮痧疗法的记载,表明痧病的证治已为医家广泛重视。并对刮痧疗法的推广应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了清代郭志邃撰写一部《痧胀玉衡》,是关于痧症及痧症治疗具有代表性的专门著作。它全面论述了痧症的种类,各种痧症的辨证、治疗以及刮痧的方法,刮痧的工具等。另外,清陆乐山《养生镜》、张志聪《侣山堂类辨》、高鼓峰《四明心法》、吴尚先《理瀹骈文》、陈修园《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等均对刮痧疗法有较详细的论述,可见明清时代刮痧疗法已十分盛行。

做背部刮痧的好处

做背部刮痧的好处 现时代人们都注重身体健康,为了健康我们开始戒口,不再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什么。开始关注养身之道。开始给自己的身体排毒祛污。其实排毒是个很健康的生活习惯。排毒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吃酵素,刮痧等。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其中背部刮痧最多人会接纳。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将为您介绍背部刮痧的好处。 做背部刮痧的好处 1.能促代谢,排肠毒。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需要及时排泄出去。刮痧能够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试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再通过刮痧使皮肤表面出现的血浸症状,将毒素排出体外,所以刮痧能使我们体内的血流畅通。 2.能舒经活络,刮痧则能使肌肉放松,促进软组织的血液循环,使淤血得到及时的排出,肌肉得到及时的放松,从而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3.能调节脏腑功能。刮痧会刺激我们的皮肤和神经,在使血脉畅通的同时,也会使我们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加强,使器官的协调性更加完善,对于一些胃病,肾病,肝功能障碍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做背部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2.刮痧后饮热水一杯,刮痧过程中会使汗水排泄,邪气外排,会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3.刮痧后不宜在原处补刮。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的作用。 相信看完上文的亲会对背部刮痧有点了解了,背部刮痧的好处是真的很多,但还是要注意刮的次数跟频率的。身体健康是继续革命向前进的资本,学习工作之余多锻炼身体远离亚健康。时刻提防身体里偷偷藏起来的毒素,平时做背部刮痧之余也要多吃水果多喝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壮医刮痧疗法规范

壮医刮痧疗法 一、概念壮医刮痧疗法是以壮医理论为基础,利用刮痧器具在患者皮肤相关经络穴位反复刮拭,通过良性刺激,充分激发天、地、人三部之气,使之同步,以达到疏通三道两路、活血化瘀、排毒的作用,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二、适应证 主要各类痧病(如感冒)、发热、咳嗽;风湿病;颈肩腰腿痛;急慢性胃肠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小腿痉挛;中暑;失眠;黄褐斑;肥胖症等。 三、禁忌证 (一)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损伤及皮肤病不宜用此法。 (二)有出血倾向者。 (三)严重心脏病、肾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水肿者。 (四)体型过于消瘦者。 (五)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 (六)大病初愈、重病、气血亏虚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不宜刮痧。 四、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施术前准备刮痧板、刮痧油、治疗盘、治疗碗、75% 的酒精、医用棉签、无菌纱布、治疗巾。

(二)环境要求 治疗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明亮,温度适宜,避免吹风 受凉。 (三)术前护理 备齐用物,说明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精神安慰 与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 合操作。 (四)部位选择 根据病症选取适当治疗部位。 (五)体位选择 常有坐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根据病情确定 体位。 (六)施术方法 1.在患者的衣边垫上治疗巾,用无菌纱布清洁皮肤。 2.用 75% 的酒精消毒刮板。 3. 将刮痧油倒于治疗碗内,用医用棉签蘸刮痧油涂擦刮 痧部位。 4. 术者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用另一 面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刮拭方向为颈一背一腰一 腹—上肢一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背部从内向外刮拭,刮 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 45?90 °。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 5 分钟, 最长不超过 20 分钟,以皮肤出现紫色痧点为宜。 于部分不出痧或痧点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 舒适为原则。 5. 年轻、体壮、新病、急病的实证患者用重刮,即刮拭 按压力大、速度快。 6. 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患者用平补平泻法,即刮拭 按压力中等、速度适中。刮拭部位要正确,只有根据不同的 病证选取相应的穴位刮痧的效果才会显著。 3? 对

刮痧疗法适应症

刮痧疗法适应症 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 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种病症,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均可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儿科病症:营 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刮痧疗法禁忌症 慎用症与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不宜用泻刮手法,宜用补刮或平刮法。如出血倾向严重者应暂不用 此法。 2、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补刮。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两个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 术后,疤痕局部处慎刮。 3、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可在肿瘤部位周围进行补刮。 4、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刮,妊娠期下腹部禁刮。 刮痧疗法注意事项 刮痧时,皮肤局部汗孔开泄,为有利于扶正祛邪,增强治疗效果,治疗刮痧时应选择环境,根据患者体质选择适当的手法,注意掌握刮拭的时间,重病人应采用综合治疗。 1、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2、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每次治疗时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不可连续大面积出痧治疗,以保护正气。教材中每个病症所提供的刮拭部位,当经络穴位与全息穴区结合应用时,多种全息穴区治疗部位,每次选刮1-2种即可。 3、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治疗刮痧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的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4、刮痧后洗浴的时间治疗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5、不同种类皮肤病刮拭方法皮肤病患者,皮损处干燥、无炎症、渗液、溃烂者(如神经性皮炎、白癜疯、牛皮癣等病症),可直接在皮损处刮拭。皮肤及皮下无痛性的良性结节部位亦可直接刮拭。如皮损处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损处周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刮痧的禁忌

背部刮痧的方法背部刮痧的禁忌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方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具体方法如下: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背部刮痧有什么禁忌 1、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 3、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4、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应慎刮。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比如手臂挫伤、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5、孕妇:特别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应谨慎,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手法尽量放轻。刮痧会引起局部疼痛感,刮痧后不注意避风寒会导致感冒等。 以上就是有关背部刮痧的方法以及背部刮痧的禁忌了,如果你是刮痧禁忌中出现的人群,那么小编提醒你千万不要自行刮痧,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刮痧[中国传统自然疗法]

刮痧[中国传统自然疗法] - 疗法起源 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 5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痧病主要特征有二:是一痧点,二是酸胀感。痧病主症多现头昏脑胀,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蓄为瘀;遇食积痰水,结聚而不散,则脘腹痞满,

刮痧疗法操作方法

刮痧疗法操作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刮痧板的类型: 1、椭圆型刮痧板 (二)刮痧介质:刮痧油、刮痧乳、石蜡油。 (三)握持刮痧板方法 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约呈45度角为宜。 (四)刮痧的次序 选择刮痧部位顺序的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 (五)刮痧的方向 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背部、腰部、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 (六)刮痧的补泻方法 常用为:刮痧补法:刮痧时,刮痧板的力度(力量)小,刮拭速度慢,刮拭相对时间较长。此法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症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等。 (七)刮痧的时间 刮痧时间包括每次治疗时间、刮痧间隔和疗程: 1、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刮拭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 2、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的痧退、手压皮肤无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它相关部位进行刮拭。 (八)刮痧的程度:包括刮拭的力量强度和出痧程度: 1、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承受为度。

2、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 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九)刮痧手法:轻刮法。 二、刮痧疗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后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刮板与皮肤的摩擦,降低对皮肤的损害,而且更可以增强渗透力,加大治疗功效。。 2、在患者体表施术时,施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进行刮痧治疗。 (1)“实则重之,虚则轻之”。体质较强、病属实证、病情较重的患者用力稍重,时间稍长些;体质虚弱,病属虚证、病情稍轻的患者用力则轻些,时间短些。 (2)治疗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和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3)对于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法,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

刮痧疗法的起源

刮痧疗法的起源 摘要: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 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 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对刮痧的叙述:“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 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5种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 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刮痧疗法,古称“戛法”,就是利用表面光滑的硬物等作为刮痧器具,配以刮痧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经络、穴位、疾病反应点等)进行反复刮拭,刮出“痧疹”,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刮痧与针灸、按摩等疗法一样同属中医外治法范畴。 病人经刮痧调理后,在局部可出现突出皮肤表面的鲜红色或紫红色的“痧疹”。中医认为,这种“痧疹”就是潜伏在人体内的一种致病因素,通过刮拭等法可以使其排出体表。 刮痧调理属于民间疗法,与其它民间疗法一样,它来源于民间,应用于民间,在人类医学史上,刮痧疗法是一种最古老而有效的调理方 法之一 刮痧治病,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施术于皮肤、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把阻滞在人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排泄出来,使病变的器官、组织及细胞得到氧气的补充而被活化,从而预防疾病及促进机体康复。
刮痧疗法是指应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属针具、瓷匙、古钱、玉石片等,蘸上食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淤、清热消肿、软坚散结等功效。
刮痧疗法同针灸疗法一样,起源于远古时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砭石是大家所熟悉的针灸发展史上最原始的针具,它的作用是在人体表面进行压、刮、划、刺等操作的一种简单工具,所以它也是刮痧治疗的最原始的工具。据有关考古资料记载,砭石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

(完整版)刮痧的好处与方法

刮痧 简介 刮痧(Skin scraping),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疗法来历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1]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

壮医刮痧疗法规范

壮医刮痧疗法 一、概念 壮医刮痧疗法是以壮医理论为基础,利用刮痧器具在患者皮肤相关经络穴位反复刮拭,通过良性刺激,充分激发天、地、人三部之气,使之同步,以达到疏通三道两路、活血化瘀、排毒的作用,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方法。 二、适应证 主要各类痧病(如感冒)、发热、咳嗽;风湿病;颈肩腰腿痛;急慢性胃肠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小腿痉挛;中暑;失眠;黄褐斑;肥胖症等。 三、禁忌证 (一)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损伤及皮肤病不宜用此法。 (二)有出血倾向者。 (三)严重心脏病、肾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水肿者。 (四)体型过于消瘦者。 (五)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 (六)大病初愈、重病、气血亏虚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不宜刮痧。 四、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施术前准备 刮痧板、刮痧油、治疗盘、治疗碗、75%的酒精、医用棉签、无菌纱布、治疗巾。

(二)环境要求 治疗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明亮,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三)术前护理 备齐用物,说明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精神安慰与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操作。 (四)部位选择 根据病症选取适当治疗部位。 (五)体位选择 常有坐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根据病情确定体位。 (六)施术方法 1.在患者的衣边垫上治疗巾,用无菌纱布清洁皮肤。 2.用75%的酒精消毒刮板。 3.将刮痧油倒于治疗碗内,用医用棉签蘸刮痧油涂擦刮痧部位。 4.术者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用另一面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刮拭方向为颈一背一腰一腹—上肢一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背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45~90°。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以皮肤出现紫色痧点为宜。对于部分不出痧或痧点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