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刮痧可不可治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刮痧疗法

刮痧可不可治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刮痧疗法

刮痧可不可治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刮痧疗法
刮痧可不可治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刮痧疗法

刮痧可不可治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刮痧

疗法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不论男女都有可能出现尿路感染。那么尿路感染除了吃药治疗之外,还有哪些治疗方法?下面分享了尿路感染的刮痧疗法,一起来了解吧。

技术一

取穴:肾俞、次髎、膀胱俞、水道、中极、三阴交。

操作规程:刮肾俞、次髎、膀胱俞;点揉水道、中极;刮三阴交。

技术二

取穴:培元刮、骶丛刮、天元刮、委中三带、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太冲。

操作规程:培元刮重点刮肾俞、三焦俞;骶丛刮重点刮膀胱俞。

尿路感染护理第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多喝水

最好每天都能够摄取三千毫升以上的水分,这样具有很好的利尿的作用。人体在排尿的过程之中,能够很好的冲洗掉尿道之中含有的寄生细菌,具有很好的消除隐患的作用。

2、讲究个人卫生

夏季每天都要洗澡,并且经常更换内裤。内裤最好选择在透气以及吸湿都非常不错的纯棉内裤。在进行夫妻生活的死后,一定要注意

卫生。

3、不要憋尿

每天自豪每隔两三个小时的时候就排尿一次,避免一些细菌在尿路之中繁殖。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应该避免出现久坐、长期开车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第二:饮食起居要适宜

1、保持愉快心情

尿路出现感染和我们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以及身体过于紧张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一休哥愉快的心情,不要很粗线过度劳累以及长期精神紧张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还能够预防疾病反反复复。

2、注意休息

在日茶馆一定要有一个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还要坚持体育锻炼,注意身体的鹰眼社区。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在休息的时候就不要工作了。在养病期间,最好能够卧床休息,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强我们身体之中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加快病变部位的快速恢复。

3、饮食清淡

日常饮食要清淡,少吃一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例如生姜蒜和辣椒,同时也不要多喝酒。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很好滋补作用的食材,例如木耳和鱼虾等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早呢过去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出现的可能。

如果出现了尿路感染了的情况,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并且含有

丰富营养的食材,并且多喝一些白开水和具有利尿的食材。另外,患者应该少吃一些菠菜,因为这种食材中含有比较多的草酸,容易和身体之中的钙质相结合,导致出现尿路结石的情况。

第三:药物治疗要合理

1、彻底治疗

尿路感染了这么办,应该适当的进行吃药。一帮情况下,吃个一两天的时间病情就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但是这并不是说身体已经恢复健康,而是应该继续道持续治疗一两周的时间,检验正常之后才可以停止。否则,尿路感染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转变为慢性,甚至有可能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另外,患病期间最好不要盲目用药。

2、运用中医药

目前治疗尿路感染比较多的就是使用西药中的抗生素,这种药材虽然效果好但是副作用也不小,并且如果长期服用容易出现抗药性。所以,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重要具有很好的清热利湿以及治疗细菌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改善我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所以患者也可以选择一些中医药来进行治疗,特别是那些并且反复以及使用抗生素无效的患者。

尿路感染注意事项1.多喝水

尿液滞留膀胱愈久,细菌的数量愈多;;大肠杆菌的菌数每20分钟增加一倍。细菌愈多,愈不舒服。因此,解决尿道疼痛的最佳方法是多喝流质以冲走这引起发炎的细菌。如果尿液清澈,表示水分喝足够。

如果尿液有颜色,表示水喝不够。

2.忌动作粗暴

夫妻同房前要清洁身体,尤其是丈夫一定要有爱心,切忌动作粗暴伤害到妻子。

3.性交前后上厕所

这能帮助将阴道内的细菌冲掉;;否则,细菌可能藉由性交被送人膀胱。性交后还应再上一趟厕所,男性的阴茎可将女性尿道口的细菌送人膀胱,因此,排尿能有效地“洗净”膀胱。

4.向后擦拭身体

排便后,由前向后擦拭可预防感染。擦拭方式错误是最常见的感染原因之一,同时也易引起复发。你当然希望将细菌向外擦掉,而非向内擦到阴道及尿道口。

5.洗热水澡

这能帮助你减轻疼痛,热水浴通常对发炎的部位有益。

6.使用卫生巾

为何女性较易感染,这可能与性交、插避孕器及塞卫生棉条等有关,需接触阴道的操作,似乎增加感染的可能性。专家建议那些在月经来时有慢性感染的病人,以卫生巾取代卫生棉条。

7.注意个人卫生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细菌侵入和病菌感染。穿棉质内衣裤,使你保持于爽,避免紧身不透气的裤子,勤换内裤。不要用公共浴池、浴盆洗浴,不要坐在未经消毒的马桶上,不要与他人共用一条毛巾。

8.不要过度清洁

太常坐浴也不好。长期冲洗可能将细菌引入阴道,同时将正常的良性菌冲走,使具感染性的大肠杆菌占据。另外也可能发生尿道不舒服,感觉像尿道感染一般。刺激的消毒皂也可能导致相同结果;;改变阴道的菌群,使人更易受感染。

中医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

中医刮痧疗法的作用机制 博文收藏 2010-05-06 1738 ? 刮痧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疾病作用。其作用机制为: ?排毒1.利尿排毒:通过痧试肾经、膀胱经等部位,并在治疗前后各饮一杯温开水,可产生良好的利尿排 毒作用。2.发汗排毒:应用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的挥发 性刮痧油进行刮痧按摩,能促使毛孔开张、汗液排 泄,加快新陈代谢,以利用体内毒素与废物的排出。3. 清除毒素:刮痧疗法的出痧过程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 血,血管神经受刺激,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液循环 增快,吞噬作用及转运能力加强,从而加速体内废 物、毒素的清理。 ?散瘀1.舒筋通络:刮痧是消毒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制为(1)刮痧能加强局部血液循 环,使局部温度升高。(2)刮痧的直接刺激提高了局 部组织的痛阈(3)紧张过痉挛的肌肉通过刮痧的作用 得以舒展,从而解除紧张痉挛,消除疼痛。2.活血化 瘀:刮痧能促使被刮试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 血流量。 ?祛邪1.清热解毒:提高刮试,可使体内邪气通达于体表,排出体外,达到清热解毒的作用。2.温经散 寒:刮试作用产生的温热刺激,可加速血运,使机体 的毛孔开张,寒邪透出。3.消炎止痛:刮痧后出现的 出痧反应形成一种自体溶血现象,称:“溶血反应”。这 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刺激机体使免疫功能提高,有消 炎止痛的作用。

?调整1.调整阴阳:在刮痧疗法中,可运用腧穴配伍及刮试手法来调和阴阳,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 态。2.信息调整:刮痧可将作用于体表特定部位所产 生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 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调整病态脏器 的作用。3.调节神经:通过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调 整大脑兴奋与抑制及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本文,如果能得到您对本文的意见, 这对提高《中华好轻松健康品牌》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您的意见将参加我们的读者评奖活动 ——衷心感谢您对中医拔罐刮痧艾灸针灸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上海北京江苏好轻松健康诚信团队

刮痧疗法 人体各部位的刮拭方法及顺序-推荐下载

刮痧疗法·人体各部位的刮拭方法及顺序 一、头部的刮法 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刮板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 刮板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发皮发热为宜。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医者一手扶患者头部,以保持头部稳定。 循行路线: (1)刮拭头部两侧,从头部两侧太阳穴开始至风池穴,经过穴位为头维穴、颔厌穴等。(2)刮拭前头部,从百会穴经囟会穴、前顶穴、通天穴、上星穴至头临泣穴。 (3)刮拭后头部,从百会穴经后顶穴、脑户穴、风府穴至哑门穴。 (4)刮拭全头部,以百会穴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全头发际处刮拭。经过全头穴位和运动区、语言区、感觉区等。 适应症: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疏通全身阳气之作用。可预防和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 头痛、脱发、失眠、感冒等病证。 二、面部 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 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一次。 循行路线: (1)刮拭前额部,从前额正中线分开,经鱼腰穴,丝竹空穴朝两侧刮拭。 (2)刮拭两颧部,由内侧经承泣穴、四白穴、下关穴、听宫穴、耳门穴等。 (3)刮拭下颌部,以承浆穴为中心,经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等。 适应症:有养颜祛斑美容的功效。主治颜面五官的病证。如眼病、鼻病、耳病、面瘫、雀斑、痤疮等。 三、颈部刮法 颈后高骨为大椎穴,用力要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些,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髃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 一般用平补平泻手法。 循行路线: (1)刮督脉颈项部分,从哑门穴刮到大椎穴。 (2)刮拭颈部两侧到肩,从风池穴开始经肩井穴、巨骨穴至肩髃穴。 适应症:人体颈部有六条阳经通过,其中精髓直接通过督脉灌输于脑,颈部是必经之路, 所以经常刮拭颈部,具有育阴潜阳,补益人体正气,防治疾病的作用,可主治颈、项病变,如颈椎病、感冒、头痛、近视、咽炎等证。 四、背部刮法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背部正 中线刮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可用刮板棱角点按棘突 之间,背部两侧可视病人体质、病情选用补泻手法,用力要均匀,中间不要停顿。 循行路线: 刮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夹脊穴,从大椎刮至长强。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5 寸和3寸处。夹脊穴位于后正中线旁开0.5寸。 适应症:刮拭背部可以治疗全身五脏六腑的病证。如刮拭胆俞可治疗黄疸、胆囊炎、胆道 蛔虫、急慢性肝炎等,刮拭大肠俞可治疗肠鸣、泄泻、便秘、脱肛、痢疾、肠痈等。背部

刮痧疗法操作流程

刮痧疗法 1、六部洗手法洗手——核对医嘱-——3床王**,女,中暑——刮痧治疗刮痧部位:尺泽穴、前臂内侧、颈部正中及两侧。 2、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了?我先查一下您的床位卡。您好,王老师,最近天气比较炎热,您是不是中暑了,医生查房给您开出了刮痧的治疗方法,您以前接触过这项治疗吗,没有,那我简单给您介绍以下。刮痧治疗就是用边缘钝滑的刮板在您相应穴位的皮肤上进行反复的刮动,使皮下出现痧斑、痧点,以达到逐邪外出,开通腠理的目的,有效的缓解您的中暑症状。在治疗期间,您的皮肤会有轻微的疼痛和灼热感,在刮痧结束后,您的皮肤会留下紫红色的痧斑、痧点,这是正常的治疗现象。一般3——5天就能自然消退,您不必担心。您了解这些以后,能接受这项治疗吗?那由我来为您操作好吗?王老师,您平时皮肤有没有轻轻磕碰就出现淤血瘀斑的现象,那您对精油过敏吗?您对一般的疼痛能够耐受吗?我看一下您刮痧部位的皮肤好吗?您的皮肤无异常,适合做这项操作。这项治疗大概需要20—30分钟,您要去卫生间吗?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就回来。病室环境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适合操作。 3、检查用物、六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您好!王老师,请让我先核对一下您的腕带,王老师,我们现在开始治疗,关闭门窗、拉上床幔。 4、检查刮痧板、刮痧板边缘钝滑、无破损。

5、王老师我现在给您选穴,您感觉哪里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请告诉我。 6、我给您铺一下治疗巾,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挠侧端凹陷处。我先给您试刮两下。这个力度可以吗?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反复刮动20——30次,至皮肤出痧为宜。不出痧者不强行出痧。 7、王老师,您的皮肤已经出现了紫红色的痧点,同法刮颈部正中和两侧。 8、王老师,您的刮痧治疗做完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您的皮肤出现了红色的痧点,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您感觉中暑的症状好些了吗? 9、撤治疗巾,王老师,我再核对一下您的腕带。 10、打开窗户,拉开帷幔,最后,我再简单给您说一下刮痧治疗后的注意事项。第一刮痧后您的局部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3小时之内不要洗澡。第二您要多饮水,有利于毒素的排出。第三您要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西瓜、绿豆汤等。 11、王老师,您今天配合的非常好,谢谢您。您还有什么需要吗?那好,呼叫器在您枕边,有事按呼叫器,我也会随时来看您,祝您早日康复! 12、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洗手、摘口罩、记录。(床号、姓名、年龄、症状、穴位、疗效)。

刮痧的基础知识

刮痧的基础知识 主讲:包崇明(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第一章刮痧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刮痧治病,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施术于皮肤、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把阻滞在人体内的病理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排泄出来,使病变的器官、组织及细胞得到氧气的补充而被活化,从而预防疾病及促进机体康复。 刮痧疗法是指应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属针具、瓷匙、古钱、玉石片等,蘸上食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淤、清热消肿、软坚散结等功效。 刮痧疗法同针灸疗法一样,起源于远古时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砭石是大家所熟悉的针灸发展史上最原始的针具,它的作用是在人体表面进行压、刮、划、刺等操作的一种简单工具,所以它也是刮痧治疗的最原始的工具。据有关考古资料记载,砭石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中。刮痧治病的病历记录最早见于《扁鹊传》中。唐朝时期人们就已运用萱麻来刮治疾病。刮痧发展到明代,刮痧治病的记录更详尽、更具体,《医学正传》中记载:“治痧证,或先用热水蘸搭臂膊而以萱麻刮之,甚者针刺十指出血,或以香油灯照视胸背,有红点处皆烙之”。这种刮痧法,在中医书中又称“戛掠”,古人注解说:“戛,历刮也。”可见,戛就是刮的意思。到了清代,不仅刮痧操作方法更详尽,而且还有刮痧的运用及各种痧证的辨证。郭志邃在《痧胀玉衡》中就记载有各种痧证的辨证。在具体操作上提出:“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面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抿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也记载了刮痧的运用:“阳痧腹痛,莫妙以瓷汤匙蘸香油刮脊,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脊,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此外,刮痧疗法还见于《松峰说疫》、《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养生镜》、《验方新编》等书中。在刮痧疗法中有刮痧、放痧、扯痧、焠痧、拍痧等不同治疗方法。有些方法至今仍被应用于临床实践和广泛流传民间。如灯火灸(焠痧疗法)治疗腮腺炎具有效果佳、疗程短、经济等优点,操作是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后,对准角孙穴烧燃,一接触到皮肤,立刻离开皮肤,往往可听到十分清脆的爆响声,操作手法要快,其动作要求和施术方法完全同

中医耳病

2.1耳病须分虚实,,实证多由肝胆火盛、痰火郁结、风热上扰引起,虚证多由脾肾亏虚引起,有肾精亏虚、清气不升之分。针灸甲乙经中:“暴厥而聋,耳偏塞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留瘦着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胃肠之生也。”对耳病的病因病机给出较明确地论述,说明新发耳聋,多由内脏病变引起,头痛耳鸣,由于内在胃肠病变引起较多。 它不同于内外风病,故应以治内脏病为主。“耳聋,取手、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耳鸣,取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手足小指根据经脉循行可以定为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与现在研究对应由于心火上炎,肾精不足有关,肾开窍于耳,肾精不足影响到耳的功能,导致耳鸣耳聋,这种病症症状一般进行较慢,需要很长时间,病症较轻,手少阴心经经络与手太阳小肠相表里,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者,从缺盆徇颈上颊,却入耳中……所以手少阴心经病变也会影响到耳部。例如,心经有火,下移小肠,小肠病变,循经上扰耳部,出现耳痛耳鸣,耳部红肿、温度升高等。《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篇中,继承了《黄帝内经》中暴厥耳聋的病因病机,“发蒙”的针刺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刺腧穴。根据《黄帝内经》记载,突然厥逆,不知人事耳聋,九窍不通,那是内气突然上迫所引起的病。有的病,不从内发,外中风邪,风邪留滞,肌肉消瘦,而留著于内。六腑闭塞,导致五脏不和,经脉之气久逆于上,肠胃病变,最终头痛、耳鸣、九窍不通。发蒙,灵枢、太素均作曚,蒙与曚通,《说文通训定声》发蒙,系治疗目视不明耳聋疾病的一种方法,即《灵枢》中所云,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针刺这种病,必须在中午的时候,针刺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穴,通过手法使针感感应到瞳子,并使耳内能听到作响的声音,这就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腧穴。杨上善注:“手太阳脉支者,却入耳中,手少阳脉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三脉皆会与耳目听宫,俱连瞳子……”故通过听宫穴针刺,可以通过发蒙这种治疗方法。经气上逆头痛,表现为头痛严重,出现耳前后动脉发热,治疗时应先刺破脉络以放血,然后取足少阳经调治。耳聋,听不到声音针刺位于耳中的穴位;耳鸣,针刺耳前动脉旁的穴位;耳痛,有些不能针刺,如由于耳中有脓,或由于耳垢充塞所致的耳痛。治疗耳聋应针刺手足无名指指甲上方与肉交界处的穴位,先刺手上的穴位,后刺足部的穴位;耳鸣应取手足中指(趾)的指(趾)甲上方的穴位,左耳鸣取右侧手足穴位,右耳鸣取左侧手足穴位,先取手上穴位,后取足部穴位。耳聋但不疼痛者,应取足少阳经的穴位;耳聋而疼痛的,应取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太素》注:“足少阳正经入耳手阳明络脉入耳,足少阳主骨益耳,故取之;手阳明主气益耳,故痛取之也。” 2.2具体腧穴的总结 针灸甲乙经把之前内经中泛泛的经脉大概念细化具体到穴位,关于耳病一共提到26个穴位,分别有督脉:百会,手少阳:如颅息,液门、关冲,手阳明:如合谷、阳溪、商阳,,手太阳:如前谷、后溪、天窗,,手少阳:如关冲、液门、中渚,足少阳:听会,足太阳:完骨,足阳明:下关等。根据内经记载,手足少阳、手太阳、阳明经络可治疗耳病。针灸甲乙经中我们可以发现督脉也治疗耳病,作者应用到了百会穴,督脉可以治疗髓海不足的症候,会出现脑转耳鸣症状,可见作者认为耳鸣不单一局限于实证,也存在虚证。作者又增加了足阳明穴位,下关穴。足阳明经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根据穴位近治原则,可以运用,还可以解释为内经中的肠胃病变最终导致耳病,九窍不通,所以要治疗脾胃病症。针灸甲乙经治疗耳病的特点——辨证论治,针灸甲乙经提出治耳病要辨证论治,

教你如何刮痧

教你如何刮痧 一、什么是刮痧? (1) 二、刮痧法分为哪几种 (2) 三、刮痧法存在哪些技巧 (3) 四、刮痧能治何种疾病 (3) 五、刮痧的注意事项 (4) 六、刮痧治感冒 (5) 七、刮痧巧治胃痛 (6) 八、刮痧治疗失眠 (8) 九、刮痧治疗偏头疼 (9) 一、什么是刮痧? 日常生活中,刮痧成为十分普遍的养生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刮痧?所谓刮痧法,是指应用边缘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金属针具、瓷匙、古钱币、硬币、玉石片或头发、苎麻等,蘸上食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在人体病变部位皮肤上,反复进行刮、挤、揪、捏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淤血点、淤血斑或点状出血。刮痧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以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清热消肿、软坚散结等功效的治疗方法,民间流传广泛,我国南方地区更为广泛应用。刮痧过程中出现的淤血点、淤血斑或点状出血称之为“出痧”。刮痧由推拿手法变化而来。 《保赤推拿法》记载:“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时期,有较多的刮痧法记载,称之为“夏法”。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清代,有关刮痧的描述更为详

四种常用刮痧法介绍

四种常用刮痧法介绍 刮痧方法的分类:刮拭方法主要分为刮痧法、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 1.刮痧法 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刮痧部位通常在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被刮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通常采用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或特制的刮板,蘸取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既可减少刮痧时的阻力,又可避免皮肤擦伤并增强疗效),在体表特定部位反复刮动、摩擦。按手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 (1)直接刮法指用热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肤,然后均匀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直到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2)间接刮法在刮拭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问接刮拭。此法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主要用于儿童、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开始出现抽搐者、年老体弱和某些皮肤病患者。

2.撮痧法 根据手法又可分为夹痧法、扯痧法、挤痧法、拍痧法及点揉法。 (1)夹痧法又称揪痧法,在民间称之为“揪疙瘩”。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将中指和食指等弯曲如钩状,蘸刮痧介质后夹揪皮肤,把皮肤和肌肉夹起然后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一夹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的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被夹起的部位就会出现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头痛、发热、身体乏力,自己可以给自己揪,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揪痧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后,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常发出响声,“揪疙瘩”之名由此而来。 夹揪时要随夹随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由于外力的夹、

刮痧治疗常见病(精)

一学就会的刮痧疗法守护全家人健康 中医,流传于千百年来的中华血脉中,是华夏子孙与病魔做斗争的神兵利器,其精妙的医学理论,丰富的诊疗手段,使无数的中华儿女解除病痛,重获健康。在众多的中医技法当中,外治疗法格外引人关注,中医的外治疗法大多属于自然疗法,在中医治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等等,因其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经济实惠而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很多人甚至可以通过学习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在家中进行自我保健治疗,既免去了往返医院的奔波之苦,又节约了看病吃药的开销,可谓一举多得。而本书就以中医外治疗法的刮痧疗法为主,作者根据自己的专业和临床经验,精心总结了一套适合老百姓在家中就能自我治疗的方法,不仅能有效的治疗和祛除常见病症,更具有安全无创伤、经济花费少、无不良反应的特点。使健康之法走入千家万户,为百姓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城墙。 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刮痧疗法的基础理论,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内容不仅科学严谨,并且更加通俗易懂,使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本书针对广大家庭中的各种常见病症,从头疼脑热、感冒咳嗽、颈肩腰痛,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等疾病,列举了刮痧疗法中的经典选穴配方和操作方法。这些方法都极其简单,每一步都配有图片展示,使没有任何医学基础的人都能学会如何使用。 现在很多人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处于亚健康状态中,他们需要学会一种方法来捍卫自己的健康,因此掌握一些必要的家庭保健手段已是现代人迫不及待的需求。刮痧疗法是祖国医学中较为适宜的绿色疗法,所以用刮痧疗法帮助我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任何一种疗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多种疗法配合往往效果更为显著。我们在为读者提供一种治病养生方法的同时更要强调,如果经一段时间的治疗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或病情有加重的趋势,请及时就医,请专业医生指导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刮痧法的详细操作步骤

刮痧法操作步骤 一核对医嘱 内容:25床王力男中暑治疗:刮痧刮痧部位:尺泽穴前臂内侧颈部正中及两侧 二评估病人 护士携带治疗卡至病室核对床尾卡 护士:您好,我是您今天的当班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王力) 护士:王老师,我核对一下你的腕带好吗?(好)25床,王力,男。王老师,最近天气炎热,您是不是中暑了? (是的) 护士:是这样的,您的主管医生查房后,给您开出了刮痧治疗的的医嘱,请问您以前接受过此项治疗吗?(没有)护士:那由我来为您简单讲解一下好吗?(好的) 护士:刮痧治疗就是用边缘钝滑的刮板在您相应穴位皮肤上进行反复的刮动,使皮下出现痧斑、痧点,以达到逐 邪外出、开通腠理的目的,可以有效地缓解您中暑的 症状,在治疗期间,您的皮肤会有轻微的疼痛和灼热 感,在刮痧结束后,您的皮肤会留下紫红色的痧斑、 痧点,这是正常的治疗现象,一般3到5天就能自然 消退了,您不必担心,您了解这些之后,接受这项治 疗吗?(接受)

护士:我为您做可以吗?(可以) 护士:王老师,您平时皮肤有没有轻轻磕碰就出现淤血瘀斑情况呢?(没有)那您对石蜡油过敏吗?(不过敏)您 对一般的疼痛能耐受吗?(能) 护士:那好,我评估一下您刮痧部位的皮肤好吗?(好的)护士:皮肤无异常,适合次项治疗。 护士:王老师,这项治疗大约需要20至30分钟时间,您还需要去卫生间吗。(不用了) 护士:那好,请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回来。 三评估室内环境: 护士: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适合此项治疗 四准备用物 核对物品(治疗盘治疗碗内盛石蜡油刮痧板治疗巾医嘱单) 五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六携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头卡,病人腕带,医嘱 七护士:适时关闭门窗,遮挡窗幔。 八检查刮痧板 护士:刮痧板边缘钝滑,无破损 八定穴位 护士:王老师,我现在给您选穴,如果您感觉那里有酸麻胀重的感觉,请您告诉我好吗?(好的)

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二、操作方法: 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三、主治病症: 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种病症,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均可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四、注意事项: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

刮痧方法

刮痧方法: 在身体一定的部位上反覆地刮,直至被刮痧的皮肤出?深?色的红斑为止。刮砂时的顺序一般由上而下,由中间刮向两侧,刮时应取单一方向,不宜来回刮,每次大约刮二十下左右。刮痧的部位: 1.通常在颈部及背部的脊椎两旁,沿着肋骨向外刮,刮成弧形。 2.在结喉的两侧和胸部进行。 3.也有沿着脊椎两侧,由上向下刮。 4.在胸前刮痧,也可沿着肋骨向外刮成弧形。 5.若病儿情绪不佳,可刮臂弯内侧和腿弯内侧。 一、头部的刮法 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刮板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发皮发热为宜。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医者一手扶患者头部,以保持头部稳定。 循行路线: (1)刮拭头部两侧,从头部两侧太阳穴开始至风池穴,经过穴位为头维穴、颔厌穴等。(2)刮拭前头部,从百会穴经囟会穴、前顶穴、通天穴、上星穴至头临泣穴。 (3)刮拭后头部,从百会穴经后顶穴、脑户穴、风府穴至哑门穴。 (4)刮拭全头部,以百会穴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全头发际处刮拭。经过全头穴位和运动区、语言区、感觉区等。 适应症: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疏通全身阳气之作用。可预防和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头痛、脱发、失眠、感冒等病证。 二、面部 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一次。 循行路线: (1)刮拭前额部,从前额正中线分开,经鱼腰穴,丝竹空穴朝两侧刮拭。 (2)刮拭两颧部,由内侧经承泣穴、四白穴、下关穴、听宫穴、耳门穴等。 (3)刮拭下颌部,以承浆穴为中心,经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等。 适应症:有养颜祛斑美容的功效。主治颜面五官的病证。如眼病、鼻病、耳病、面瘫、雀斑、痤疮等。 三、颈部刮法 颈后高骨为大椎穴,用力要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些,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髃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一般用平补平泻手法。 循行路线: (1)刮督脉颈项部分,从哑门穴刮到大椎穴。 (2)刮拭颈部两侧到肩,从风池穴开始经肩井穴、巨骨穴至肩髃穴。 适应症:人体颈部有六条阳经通过,其中精髓直接通过督脉灌输于脑,颈部是必经之路,所以经常刮拭颈部,具有育阴潜阳,补益人体正气,防治疾病的作用,可主治颈、项病变,如颈椎病、感冒、头痛、近视、咽炎等证。

25个常见病中医诊断与治疗操作

25个常见病简单诊断与治疗操作 一、感冒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 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 三、麦粒肿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 四、急性结膜炎 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 五、牙痛 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 六、急性咽痛 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 七、落枕 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 按摩:疼痛部位 刮痧:疼痛部位 八、急性胃痛 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 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 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九、痛经 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 艾灸:关元、中极 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 十、急性腰扭伤 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 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 刮痧:疼痛部位,委中 十一、腱鞘囊肿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 围针刺法:囊肿局部 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 阿是穴围针加灸 十三、足根痛 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 十四、腮腺炎

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 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 十五、小儿泄泻 1.辨证 (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 基本治法: (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2)操作: 1)患儿坐位或仰卧位: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 2)患儿仰卧位:以掌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 3)患儿俯卧位:按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 辨证施治: (1)伤食泻:加揉中脘100次,清脾胃各200次,分腹阴阳30次,推箕门100次,揉板门100次。 (2)阳虚泻:加补肾经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左端正50次,捏脊5遍。 (3)外感泻:加开天门100次,运太阳100次,推坎宫100次,推天柱骨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一窝风100次。 十六、小儿食积 1.食积夹寒型 (1)基本治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 (2)取穴:脾土、腹阴阳、三关、八卦、足三里、脐部及脐周围之腹部。 (3)操作: 1)补脾土: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桡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推300次; 2)分推:使患儿掌心向上,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桡侧及尺侧100次; 3)推三关600次; 4)运八卦:使患儿掌心向上,以一手指远端的掌侧面作为接触面,在患儿的八卦穴作指摩法,称之为“运八卦”,约300次; 5)分推腹阴阳:患儿仰卧位,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200次; 6)摩揉脐腹:患儿仰卧位,在患儿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2.食积夹热型 (1)基本治法:推法,指揉法,掌摩法,掌揉法。 (2)取穴:脾土、腕阴阳、三关、六腑、四横纹、外劳宫、腹阴阳、足三里。

刮痧的作用及痧色辨别

刮痧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网络脏腑肢节、沟通人体内外环境的通道,《黄帝内经》将其功能归纳为“行气血,营阴阳,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所以“经络不可不通也”。“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正常情况下,经络处于自动调控,气血充足,阴阳平衡,五脏六腑正常运转,人则神足气旺,精力充沛。一但肌体处于病态或亚健康状态,经络运行会不同程度受阻。疾病初期,不一定非吃药,人体有自愈功能。 刮痧就是通过刮板的按压力,刺激肌肤,清除体内各种毒素治疗疾病。背部是人体最大的全息区,是刮痧首选,面积最大,操作方便。背部有人体最重要的经脉即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行于后背正中线,起于胞中,沿后背颈项上头顶,终止于上唇龈交穴,统帅全身阳经。督脉上通于脑,下入肾,肾为腰之府,主干线行于脊背,脊椎为神经中枢通道,刮督脉可以健脑充髓壮肾,患者在刮痧后顿觉后背热乎乎的,正是调动阳气促进了血液循环。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脚,起于内眼角睛明穴,至于足小趾至阴穴,后背行于督脉两则,是人体最长、穴位最多的经脉,五脏六腑的经气皆灌注于膀胱经上,刮拭膀胱经可调脏腑疾病,再根据“痧象”所对应脏器的位置、痧色深浅诊病。患者症现于颜面,通过四肢五官九窍而知病在五脏六腑之所在。 二、刮痧疗法的应用及痧色辨别 1)热病:主要是心、肝、肺、胃、大肠、小肠等脏腑内热所导致的疾病,有些患者常有面红目赤、便秘、咽疼、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肺热

咳嗽、食重口臭等症状,是心肝火旺,阳明腑实证所致。 2)内分泌失调的各种疾病:主要是青春痘、肥胖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 3)肝郁气滞病、妇科病、神衰。 4)各种因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病、颈椎病、小腹疼或因吹空调、挨雨淋、吃冷饮胃寒等寒邪致病。 5)对哮喘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病及中风后遗症有辅助疗效。 6)湿热熏蒸所致的皮肤瘙痒症.。 背部刮痧的主要作用及痧色的辨别。刮痧部位所出现的鲜红色、紫红色或青黑色的斑点或癍块就是痧。医者刮痧时向下的压力会使通透性紊乱的或闭塞的毛细血管破裂,使含有毒素的病理产物渗出脉外,这些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就是痧。完全健康的人刮拭一般不会出痧,一些自我感觉良好而又有潜伏疾病的人刮痧后也会出现痧。痧的排出,可净化体内环境使病变的脏器及组织细胞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素,从而治病。 痧色的辨别: 痧色均匀,淡红色无明显痧为健康。若鲜红色为上火,紫红色为有瘀血,黑紫色为有瘀又有寒,青灰色为有大寒,淡绿色或略带黄色为有药毒,罐周围有皱折则为受风寒。罐壁有水气则是脾湿。 四、具体出痧的位置:

常见病穴位疗法

常见病穴位疗法 一、胃经(从脚中指沿脚面顺小腿(偏外)至膝盖上大腿,至小腹(偏脐外三指)往上顺颈至面颊过眼至 头顶) 急性胃疼——梁丘穴胃脘疼(胃上部)——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病——丰隆穴偏小肠胃疼——梁丘+下巨虚 二、肺经(锁骨尾下顺肩沿手臂内侧外沿至大拇指尖) 呼吸不畅——点揉太渊穴各种咳嗽(寒、热)——经渠穴风寒咳嗽——孔最穴 咽喉肿痛——少商穴(针刺出血效果最好)扁桃体炎——孔最穴定喘——鱼际穴 三、三焦经(从眉梢斜下至耳,沿耳外沿到耳垂根,沿颈斜下至肩,顺手臂下至无名指尖) 耳痛、耳聋——耳门、角孙、颅息、瘐(yu、)脉、翳风 耳鸣——从角孙至翳风到天牖(you)一路刮痧,效果最好胸闷——消乐穴 肋痛岔气——支沟穴腰痛——阳池穴口干咽痛——液门穴小腿抽筋——中渚(zhu)穴 四、心包经(从手中指尖顺掌往上到小臂、大臂至肩,再往下至乳侧) 心跳过速、失眠、镇静——劳宫(补养心脏且速度极快) 心绞痛——郄(qie)门穴(左手穴位疗效好,按压穴位时手掌作顺时针方向摇动,疗效神奇) 五、小肠经(从手小指间外侧顺掌向小臂外侧到大臂至后肩往上到脖颈) 胸闷、胃堵、心烦气躁——敲打小肠经和三焦经 颈肩痛——敲打小肠经 六、肝经(脚大、二趾间始,顺脚面上小腿至小腿中转向腿内侧顺上至大腿根,上小腹沿脐旁四指直线上 升至乳下 闷气。郁闷、忧愁难解——经常按揉太冲至行间 退烧发汗、舒缓情绪。昏厥、解痉——太冲穴 七、膀胱经(脚小趾尖顺脚外边至脚跟上小腿转向腿肚往上至腿根、臀部。背部(脊侧)颈至枕下)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的委中穴可泄而不可补,可针而不可灸。 八,肾经( 肾虚引起的腰痛、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憋不住尿——太溪穴 淤血、炎症口干怕热、夜间烦躁难眠——复溜穴 高血压、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涌泉穴(引气血下行) 太溪、复溜两穴经常配合按摩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九、胃经和大肠经(从食指侧尖沿手背上小臂、大臂、肩、颈) 天天敲打胃经和大肠经防衰老是人体长气血,夜间是积蓄能量的宝贵时间。 怡神健脑——用十指肚敲打整个头部两分钟,再用十指肚梳理头发十分钟。 面部皮肤的保养——用十指肚轻轻敲打面部,下巴要重点敲击再用左手掌轻轻打拍颈部右前方,用右手掌打颈部左前方。然后敲打左右大肠经。再敲打胃经。 十、脾经(从脚大脚尖趾外侧沿趾、脚背、上小腿(前内侧)、大腿、小腹、上腹至锁骨。 急性胰腺炎——反复按揉阴陵泉——商丘穴 慢性胰腺炎——公孙穴(长期按摩可根除) 十一、心经(从手掌小指尖内侧顺指、掌、小臂、大臂至腋下) 心脏病、失眠——神门穴、少府穴中风后舌头伸缩不自如——极泉穴、灵道穴、神门穴、大都穴、 太白穴 十二、胆经(脚二趾尖顺脚面上小腿侧。大腿侧至臀侧,斜上小腹 老花眼——光明穴落枕——悬钟皮肤痒症——风市穴两肋疼痛——阳陵泉穴 眩晕——足临泣忧虑、惊恐、犹豫不决——先按摩太冲穴,然后敲胆经,常此可达健康快乐。

【砭石的使用方法】砭石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砭石的使用方法】砭石刮痧的作用与功效砭石疗法产生于石器时代,是一种用石器治疗疾病的方法。早 期人类用石器治病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治疗方法之一,即砭石疗法,亦称砭术。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关于砭石如何使用的介绍。 1.头部砭石保健法: (1)前额感应 [方法] 将砭板的板面贴在前额上作感法。在感应过程中还可以用手按砭板,使砭板压紧前额,感法和压法并施。[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预防和治疗头痛、目眩、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感冒、高血压等症,减缓额部皱纹发展。 (2)刮印堂 [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以印堂为起点交替向左、右两方刮试。 [功效] 预防和治疗头晕、头疼、眼病、鼻病、感冒、高血压等症。 (3)理眉 [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形板刃由两眉之间起,分别向左、右两方梳理眉毛。 [功效] 预防和治疗头痛、眼病、耳病、鼻病和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4)试目 [方法] 闭目,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轻轻地刮试眼部,刮试的方向由内向外。 [功效] 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眼病和面部神经麻痹等症。减缓额部皱纹发展。 (5)梳头 [方法] 将砭石的外弧形板刃当作梳子,像梳头一样梳理头上长头发的部位。[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预防和治疗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延缓白发、脱发。 2.颈部和肩部砭石保健法 (1)刮颈部后方 [作法] 用砭板的外弧形板刃自上而下刮颈部 后方。 [功效] 预防和治疗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项强和颈椎病等。 (2)刮颈部两侧 [作法] 用砭板的板背自上而下刮颈部两侧。[功效] 预防和治疗耳鸣、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项强等。 (3)刮颈部前方 [作法] 用砭板的板面自上而下刮颈部前方。[功效]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咽喉肿痛、哮喘、支气管炎、甲状腺肿大等症。

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

2016年4月业务学习 时间:2016.4.20 主讲:蔡维拉 内容:刮痧疗法 签名: 一.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本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二:适应证 1、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刮,逐渐加重。 2、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双侧)刮治。 3、伤暑里证: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部、颈部等处刮治。 4、湿温初起(见感冒、厌食、倦怠、低热等证):取背部自上而下顺刮,并配用苎麻蘸油在腘窝、后颈、肘窝部擦刮。 5、感冒:取生姜、葱白各10克,切碎和匀布包,蘸热酒先刮擦前额、太阳穴,然后刮背部脊拄两侧,也可配刮肘窝、腘窝。如有呕恶者加刮胸部。 6、发热咳嗽:取颈部向下至第四腰椎处顺刮,同时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嗽明显,再刮治胸部。

7、风热喉痛:取第七颈椎至第七胸椎两旁(蘸盐水)刮治,并配用拧提颈部前两侧肌肉(胸锁乳突肌)约50次。 8、呕吐: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顺刮。 9、腹痛:取背部脊柱旁两侧刮治。也可同时刮治胸腹部。 10、疳积:取长强穴至大椎穴处刮治。 11、伤食所致呕吐腹泻:取脊椎两侧顺刮。如胸闷、腹胀剧痛,可在胸腹部刮治。 12、头昏脑胀:取颈背部顺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阳穴等。 13、小腿痉挛疼痛:取脊椎两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同时配用刮治腘窝。 14、汗出不畅:取背部、胸部顺刮。如手脚出汗不畅者,可在肘部、腘窝处刮治。 15、风湿痹痛:取露蜂房100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顺刮颈、脊柱两旁,同时取腘窝、肘部或痛处刮治,每日2次。 三:禁忌症 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应即送医院治疗,禁用本疗法。

刮痧疗法介绍

刮痧疗法介绍

刮痧疗法介绍 刮痧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操作简便、易学易懂、适应证广,疗效显著的特点,刮痧始于石器时代,在砭石的基础上演变、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物理刺激疗法,长期广泛流传和应用于民间,在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刮痧又称“刮治”,古称“萎法”,发展至清代始命名为“刮痧法”,通过不断医疗实践.使其适应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不断提高,而越来越受到当今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刮痧疗法和“痧”的含义 刮痧疗法民间用于治疗痧症,故称“刮痧”。其实,刮痧非只治痧证,而可治疗内外各科诸多疾病。“痧”的含义有二:一是指身体内在的病理性(阳性反应)反应的“痧”,谓之“痧象”;二是指刮痧刺激后表观在体表的“痧”,谓之“痧痕”。二者“痧”的形、色有所区别。因此,有必要先加以说明,而不致引起认识上的模糊。 先讲病理性反应的痧象。“痧”是民间的习惯叫法。一方面是指“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以指循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或病理性阳性反应物(具体在检查方法中论述)。清代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痧者,疹之俗称,有头粒如粟。”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在体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是指痧证,又称“痧胀”、“痧气”。《重订广温热病》云:“夏秋空气最浊,水土郁蒸之气触人,人感受了而发病,发于夏季的,叫霉雨蒸;发于秋季的叫桂花蒸。这些病都是水土秽气杂合而成”。这类病临床上就会出现“痧证”的症状,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候,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民间常常用刮痧法来治疗痧证,是因为古人认为痧证多由人体感受风、寒、湿、火或时疫之气侵袭,使腠理(皮肤汗腺)固而致密,外邪郁积体内,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致。痧证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 痧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目前尚无定论。痧证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存中医古籍中有关痧证的记载,涉及到内、外、妇、儿等科各种疾病。如《痧惊合璧》一书就介绍了40多种疾病,连附属的共计100多种,根据其所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坠肠痧”类似腹股沟斜疝;“产后痧”似指产后发热;“膨胀痧”类似腹水;“盘肠痧”类似肠梗阻;“头疯痧”类似偏头风;“缩脚痈痧”类似急性阑尾炎等等。此外,民间还有所谓寒痧、热痧、暑痧、风痧、暗痧、闷痧及毛痧、冲脑痧、吊脚痧、青筋痧等等。名目繁多、难一一列举。 其实以“痧”命名不仅是指痧证,而是百病皆然;凡由病源(即内外致病因素)所致而为病,多可出现病理性反应的痧象。故不可局限于痧证一说,而“痧象”的实质是致病因素或病理反应的代名词罢了。由此则可拓宽治疗思路,扩大刮痧疗法的适用范围。 再讲刮痧刺激后反应的“痧痕”。通过刮治,皮肤便会对这种刺激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主要是颜色(肤色)和形态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痧痕”。常见的“痧痕”包括体表局部组织潮红、紫红或紫黑色瘀斑,小点状紫红色疹子,与此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可持续1至数天。只要刮治数分钟,凡有病源之处,其表现轻可见微红,红花朵点,重则成斑,甚至青黑斑块,触之略有阻碍或隆突感。较严重之青黑斑块,于刮拭时则会有痛感。

循经刮痧治疗风热外侵型聤耳21例

中国乡村医药 循经刮痧治疗风热外侵型聤耳21例段晓情徐敏张晓平 化脓性中耳炎属中医“聤耳”范畴,发病外因为风热湿邪侵扰,内因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我 聤 院采用循经刮痧治疗风热外侵型耳2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外侵型聤耳患者21例(26耳),症见听力下降,耳痛呈进行性加重,或耳内流脓、耳鸣,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检查可见患耳鼓膜深部皮肤红肿,鼓室积液。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18~64岁,平均(35.9±10.6)岁;病程(3.9±1.5)天;单耳16例(76.2%),双耳5例(23.8%)。1.2 治疗方法采用循经刮痧治疗方法。①操作前评估患者病情,并讲解循经刮痧治疗的作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对循经刮痧治疗有积极认知,消除患者疑虑;准备刮具(问痧堂铜砭、刮痧板)、润滑剂,并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根据病情选取头部足阳明胃经下关穴、手太阳小肠经听宫穴、手少阳三焦经翳风和耳门穴、足少阳胆经听会穴,以及上肢手少阳三焦经支沟、外关、阳池穴。②操作时患者选择舒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选用刮痧板,以婴儿润肤油为介质,采用面刮法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从上到下,由内向外朝单一方向刮拭头部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至颈肩部,重点角刮或点按下关、听宫、翳风、耳门、听会穴;取坐位,刮拭上肢手少阳三焦经,角刮支沟、外关、阳池穴;每条经络刮拭10~20次,刺激强度由轻到重,以局部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痕为度,刮耳部毛发处时不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原则,刮痧时间15~20分钟。若患者为双耳受侵,则先行一侧治疗,结束后再行对侧治疗。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4次。刮痧时注意保暖,观察病情变化,如 作者单位:310005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六病区(段晓情、张晓平);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部(徐敏) 通信作者:徐敏,Email:yudi1212@https://www.doczj.com/doc/a43123415.html,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等立即停刮,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③操作后妥善安置患者,告知刮痧治疗后在刮痧部位出现轻微疼痛,皮肤有热感、痒感、虫行感,皮肤表面出现风疹样变化等均属正常现象,嘱患者勿搔抓,保持情绪稳定,饮温开水200~300ml,休息30分钟,刮痧部位避风寒,3小时内勿洗浴。 1.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鼓室功能恢复正常,听力正常,耳内流脓停止;有效:鼓室功能及听力部分恢复,耳内流脓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治愈16例(76.2%),有效4例(19.0%),无效1例(4.8%)。 3 讨论 《诸病源候论·卷之二十九·耳病诸侯》曰:劳伤气血,热乘其虚而入其经,邪随气血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养生方》载:以手摩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即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耳廓通过经络与各脏腑存在对应关系,点按刺激耳穴,具有聪耳通窍、散内泄热作用。刮痧法是利用刮痧板、硬币、铜钱等器具蘸取一定介质后在人体皮肤上刮动,使局部出现痧斑或痧痕,达到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开泄腠理、排瘀散毒、扶正祛邪、开窍益神、提高免疫力的功效[1]。手少阳三焦经(翳风、耳门穴)行于耳后入耳中,足少阳胆经(听会)行于耳后,足阳明胃经(下关)行于耳前,此三条经脉同循行于耳部周围,加之穴位具有临近治疗作用,对头面五官部疾病,尤其是耳部疾病起到激发精气、行气活血、舒经通络作 聤 用。本文结果显示,循经刮痧辅助治疗耳效果满意,且易于操作,无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安红丽,黄美. 刮痧结合拔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 南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6):537. (收稿:2018-08-06) (发稿编辑:高燕) 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