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男西裤双嵌线口袋缝制工艺方法教学设计

男西裤双嵌线口袋缝制工艺方法教学设计

男西裤双嵌线口袋缝制工艺方法教学设计
男西裤双嵌线口袋缝制工艺方法教学设计

男西裤双嵌线口袋缝制工艺方法教学设计

【摘要】开后袋是男西裤整个缝制工艺程序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缝制工艺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口袋缝制工艺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体男西裤的外观与品质。男西裤后袋款式依流行其变化多样,比如有单嵌线、双嵌线、一字嵌线、装袋盖等款式区别,但开后装的缝制工艺要求基本相同,双嵌线后袋款式是目前男西裤后袋式样当中最为流行的一款,老师教学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授双嵌线后袋缝制工艺方法是否被学生接受并能为学好其它款式后袋开袋方法奠定基础。

【关键词】双嵌线;缝制工艺;男西裤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课程名称:《服装结构与工艺》

1、思想方面:培养学生能明确学好服装专业工艺理论与专业技能目的,端正精益求精,持之一恒的专业学习态度;

2、知识方面:男西裤开后袋缝制工艺的步骤与方法,以及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与方法;

3、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能独立完成开后袋的工艺操作,进一步提高服装专业工艺技能水平;能够全面

掌握男西裤开后袋的缝制工艺技术、流程环节、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实践性内容,能够达到自行设计、制定男西裤开后袋的缝制工艺的目标。

教学重点:男西裤开后袋缝制工艺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双嵌线款式开后袋缝制工艺操作。

教学创新:专业老师示范操作男西裤开后袋缝制工艺,以录像为辅导,突出教-学-练。重点使学生易理解易操作掌握开后袋缝制工艺方法,且能应用于不同款式后袋缝制工艺中,做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创新能力。

二、教具的选用

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强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时穿插老师示范录像,把开后袋的缝制工艺方法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重点讲解并归纳工艺要求、总结开后袋的步骤及实操应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的对象

对象为高职高专服装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课的趣味性与直观性,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实操水平。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加强直观性,提高授课效率,根据服装专业技能实操需要,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演示法等多种方法。为了对服装专业缝制工艺知识应会部分的掌握按照感知、理

解、巩固和应用知识等教学规律设计的。

复习与导入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为开后袋做好准备,同时利用服装实图介绍后袋的款式变化及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重视。

开后袋缝制工艺在男西裤工艺流程中的重要位置:

排料――剪裁――辅料配备――锁边――缝制前插袋――后片收省――开后口袋――缝制前门牌和里襟――装拉链――归拔前、后侧缝,大、小裆――缝制腰里腰面――辑腰袢――安装腰袢、腰面――调腰头――锁眼钉扣――整烫――后工序。

从上工艺流程中可见,开后袋缝制工艺的重要性,不仅是男西裤缝制工艺重要的部位,也是学习开袋缝制工艺技能不可缺少的专业知识实操训练内容。

男西裤后袋款式的变化:(实例介绍)

1、单嵌线后袋式样:(是主要用于与男休闲裤的款式,变化多样。)

2、双嵌线后袋式样:(是男西服正装西裤主配式样,程式化较强,经典型。)

3、一字嵌线后袋式样:(是不拘于男裤外形的式样,其材料与工艺结合紧密。)装袋盖后袋式样:(是在上世纪早期男西裤款式后袋样经典式样。)

4、其他变化后袋式样:(是主要以男裤流行款式设计需求而定,式样随意时尚。)

总之,掌握双嵌线后袋式样缝制工艺的操作原理,学

裤子2 裤装工艺缝制流程

第一节码边、缉后省、挖后袋 讲述与演示使学生掌握男西裤的裁剪与制作: 男西裤缝制前,需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应检查裁片,明确缝份大小,检查裤片与零辅件是否有漏裁的,检查眼刀和粉线是否准确。确定无误后,再在裁片上作一些必要的缝制标记,打线钉是精做服装时的常用标记方法。最后进行码边,包缝前要先将小裤底与裤绸缭好后,一起码边。 打线钉的部位有:前裤片的裥位、烫迹线、侧袋位、封小裆高、中裆高、脚口贴边和后裤片的省位、后袋位、中裆高、后裆缝的做缝等处。 包缝(码边)的部位有:前后裤片(留出前裤片下裆缝不码边,前裤片裆缝处不码边,后裤片后档缝处不码边)、侧袋垫布、后袋袋垫布、门襟。码边时各部位不能抻拽,线迹要直顺,不能漏码。 一、推、归、拔、烫的工艺处理 通过第一章第四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要使平面的衣料裤片转化成立体的裤子,除运用缝纫工艺上的收省和打裥以外,还得借助熨烫中的归拔工艺,改变衣料的经纬丝绺位置,达到符合人体曲线的需要。裤子的后片,若不经过归拔熨烫,沿挺缝线折叠后,只是一条直线,后臀部不会形成符合人体的曲线,穿着也不舒适。归拔熨烫时,应在裤片的反面进行,两前片、或两后片叠在一起同时进行,以免归拔后,左右片不对称。裤子的归拔是以后裤片为主,前裤片稍归拔即可。 (一)前裤片的归拔熨烫 图2-2-1前片烫迹线路图2-2-2归拔侧缝 1、先将两片裤前片重叠,在侧袋胖出处归进,在中档侧缝处拔开,使侧缝腰口至脚口烫成直线。并在拔开中档的同时,在膝盖烫迹线相应处略归。见图2-2-2。 2、将前直裆胖出处归进在中档内裆缝处略拔开,将下裆缝烫成直线。并在拔开中裆的同时,在膝盖烫迹线相应处适当归拢,以保证烫迹线造型挺直。见图2-2-3 图2-2-3归拔下裆缝图2-2-4前烫迹线定型、定位 3、将脚口折边处的凹势略拔开。 4、将两重叠裤片分开,分别将腰口与两裥,按照所做线钉标记用线钉好,再在裤片正面盖上水布,喷水熨烫。见图2-2-4。 5、按前裤片烫迹线的线钉标记将裤片折叠,折叠时裤片正面在外,将下裆缝和侧缝对齐,然后盖上水布,喷水烫平烫迹线,熨烫时烫迹线膝盖处略归拢,使熨烫后的烫迹线形成一条符合人体的曲线;将下裆缝和侧缝烫成直线。见图2-2-4 (二)后裤片的归拔熨烫 1、缉后省:按线钉标记,将后省缉好,如有裤开叉时,同时拼合上。省根需缉来回针

最新双嵌线口袋的制作

课题:双嵌线挖袋方法一 教学目标:1、双嵌线挖袋款式图和裁片图; 2、双嵌线挖袋的缝制方法; 3、双嵌线挖袋制作步骤; 教学重点:2、双嵌线挖袋的缝制方法; 3、双嵌线挖袋制作步骤; 教学工具:缝纫机、针、线、剪刀等 教学方法:讲授和示范 课时安排:讲授2课时+示范2课时 教程: 一、复习旧知: 二、授新: 3.2.2.1双嵌线挖袋方法一 一、款式图(见图3- 69)、裁片图(见图3—70) 二、工艺步骤(见图3—7l至图3—82) ①将嵌条和裤片反面按要求粘合好衬布,并将嵌条其中的一个直线边拷边。

②按图所示,首先将袋布A与裤片假缝在一起,将袋垫布与袋布B缝合固定。 ③根据袋宽、袋口尺寸在嵌条布上按图所示缉两根平行线(注意将嵌条布、裤片、袋布A三者在口袋位上下左右进行对位)。

④沿嵌条的中线剪开嵌条(由一根嵌条变成上下两根嵌条),然后将缝份劈开,注意两边的缝量大小一致,边缘顺直。 ⑤用嵌条布将嵌条缝份包转严实并扣烫好,在反面按图所示将嵌条固定,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另一根嵌条,注意两根嵌条大小一致,粗细均匀。 ⑥从裤片反面将口袋剪开,注意避让下层的嵌条。

⑦将嵌条翻至反面并让两根嵌条闭合,在三角处来回车缝三道将其固定。 ⑧将下嵌条与袋布A进行车缝,缉线宽为0.3cm。

⑨将裤片布按图所示进行折叠。 ⑩将袋布A与袋布B正面与正面相重叠,车缝0.5cm,将缝份清剪成0.3cm 11沿袋布车缝0.5cm明线。注:⑨~⑧步是来去缝工艺,也可以在第⑨步时直接将袋布A反面与袋布B反面相叠,采用车缝拷边、包边的工艺方法来处理。

12将嵌条上口与两层口袋布固定注意嵌条要闭合严实。 小结:本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双嵌线袋缝制方法,以及示范了双嵌线袋的缝制过程,让同学们从理论上认识和实践操作上加深理解。希望同学们在制作中认真学习。

男西裤工艺

第一章裤装工艺概述 第一节下装工艺的常用名词术语、工艺分类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与演示使学生掌握下装工艺中常用的术语,工艺分类。 教学重点:工艺技术要求 课时安排:2学时 授课形式:演示与讲授结合 教具准备:课件、样品 一、常用的基本概念 服装企业中的缝制工程就是选择适当的缝制工艺、适当的缝制设备和组织程序进行单件或批量服装加工的生产过程。其中确定缝制工艺方式、缝制质量标准、以及批量生产流水设置是重要的内容。这里仅对总的缝制技术要求进行简单的概述,详细的缝制工艺方式、缝制质量标准见各章节的典型服装缝制工艺。 (一)缝制工艺的制定

服装缝制工艺的制定是服装进行缝纫生产的前提,它主要是依据服装款式进行工艺设计或批量服装生产时,技术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书和工艺技术指导书所制定的。包括:缝制顺序、缝制方法、线迹要求、缝型要求以及技术标准等。 (二)常用名词术语 1、针迹:针迹是指各类缝针在穿刺衣料进行缝纫时,在衣料上所形成的针眼。 2、线迹:线迹是指在衣料上所形成的,两个相邻针眼之间的缝线组织。 3、线数:线数是指在衣料上所构成线迹的缝纫线条数。 4、缝迹密度:在规定单位(一般为3厘米)的缝迹长度内的线迹数。也称针脚密度。 5、缝迹:缝迹是指在衣料上,所形成的相互连接的线迹。 (三)常用缝制线迹(针码密度)要求 1、明线:每3厘米为14~17针。 2、手工针:每3厘米不少于7针,肩缝、袖笼处每3厘米不少于9针。 3、三线包缝(码边):每3厘米不少于9针。 4、手拱止口:每3厘米不少于5针。 5、三角针:每3厘米不少于5针。 6、锁眼:机锁、细线每1厘米为12~14针。手锁、粗线每1厘米不少于9针。 7、钉扣:细线每孔8根线。粗线每孔4根线。且缠脚高不能小于止口的厚度。 (四)缝制时的工艺技术要求 1、缝制线迹(针码密度)要求:

服装《双嵌线袋的制作(零部件)》教案

教者: 科目:服装缝制工艺 课时:2课时 地点:实训楼二楼服装工艺室 时间:2014年 课题名称:双嵌线袋的制作(零部件)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双嵌线袋制作工艺流程、制作工艺要领、工艺要求以及检验方法,为下面整件服装制作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双嵌线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整个工艺制作流程中,重点掌握缝双嵌线位置的摆放及具体缝制方法 教学难点:双嵌线袋的缝制 教具:高速平缝机、电熨斗、20克无纺衬若干、缝纫线、剪刀、尺、划粉、面料、课件、双嵌线袋样品 教学过程: 一、点名、登记学生出勤情况,安全与纪律教育。 二、教学目标展示(投影仪) 1、双嵌线后袋效果图

2、双嵌线袋的裁配 配衬方法:后袋位置长:袋口大+4 宽:5.0,嵌条全粘衬3、裁配方法(单位:cm) 4、工艺流程

(1)在衣片正面确定口袋位置; (2)嵌条和袋口位置反面分别烫衬; (3)在衣身正面把嵌条分别缝在相应位置; (4)剪袋口,把嵌条翻至衣片反面并熨烫定型; (5)袋布与下嵌条缝合; (6)缝袋垫布,并与上嵌条缝合; (7)封袋口,兜袋布; (8)整烫。 5、成品检验要求 (1)剪袋口时注意不可以把袋口剪毛; (2)两条嵌线宽窄一致; (3)袋口平整。 三、教学实施 1、学生分组 (1)由教师帮忙学生分组,要求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搭配,男女生尽量合理搭配,不熟悉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组,共分成4组; (2)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人员分工、程序安排到综合效果反馈,直至最后总结汇报。 2、教师示范 教师分两组示范双嵌线后袋的制作,讲解从裁剪、缝制到整烫这一工艺流程的操作方法,仔细剖析操作的每一环节,强调操作要领、质量要求。 3、教师布置任务 每组完成2只双嵌线后袋 4、学生分组练习 (1)组长组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分析工序要求,初步制定整体实训方案; (2)组长向指导教师汇报工艺流程和操作的基本过程,指导教师同

男西裤工艺概述

男西裤工艺概述

第一章裤装工艺概述 第一节下装工艺的常用名词术语、工艺分类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与演示使学生掌握下装工艺中常用的术语,工艺分类。 教学重点:工艺技术要求 课时安排:2学时 授课形式:演示与讲授结合 教具准备:课件、样品 一、常用的基本概念 服装企业中的缝制工程就是选择适当的缝制工艺、适当的缝制设备和组织程序进行单件或批量服装加工的生产过程。其中确定缝制工艺方式、缝制质量标准、以及批量生产流水设置是重要的内容。这里仅对总的缝制技术要求进行简单的概述,详细的缝制工艺方式、缝制质量标准见各章节的典型服装缝制工艺。 (一)缝制工艺的制定 服装缝制工艺的制定是服装进行缝纫生产的前提,它主要是依据服装款式进行工艺设计或批量服装生产时,技术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书和工艺技术指导书所制定的。包括:缝制顺序、缝制方法、线迹要求、缝型要求以及技术标准等。 (二)常用名词术语

1、针迹:针迹是指各类缝针在穿刺衣料进行缝纫时,在衣料上所形成的针眼。 2、线迹:线迹是指在衣料上所形成的,两个相邻针眼之间的缝线组织。 3、线数:线数是指在衣料上所构成线迹的缝纫线条数。 4、缝迹密度:在规定单位(一般为3厘米)的缝迹长度内的线迹数。也称针脚密度。 5、缝迹:缝迹是指在衣料上,所形成的相互连接的线迹。 (三)常用缝制线迹(针码密度)要求 1、明线:每3厘米为14~17针。 2、手工针:每3厘米不少于7针,肩缝、袖笼处每3厘米不少于9针。 3、三线包缝(码边):每3厘米不少于9针。 4、手拱止口:每3厘米不少于5针。 5、三角针:每3厘米不少于5针。 6、锁眼:机锁、细线每1厘米为12~14针。手锁、粗线每1厘米不少于9针。 7、钉扣:细线每孔8根线。粗线每孔4根线。且缠脚高不能小于止口的厚度。(四)缝制时的工艺技术要求 1、缝制线迹(针码密度)要求: (1)明线:每3厘米为14~17针。 (2)手工针:每3厘米不少于7针,肩缝、袖笼处每3厘米不少于9针。 (3)三线包缝(码边):每3厘米不少于9针。 (4)手拱止口:每3厘米不少于5针。 (5)三角针:每3厘米不少于5针。 (6)锁眼:机锁、细线每1厘米为12~14针。手锁、粗线每1厘米不少于9针。

男西裤完成纸样的绘图方法是以男西裤原型纸样为基础变化而

男西裤完成纸样的绘图方法是以男西裤原型纸样为基础变化而成的。 1.后裤片描出男西裤后裤片原型纸样,标明原有的点25,取25—D=6cm,点D为后袋口的中点位置。取后袋 口宽l4cm,画出后袋口线位置。在裤脚口弧线处加上5cm的缝份,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2.前裤片描出男西裤前裤片原型纸样,在侧缝迹线上腰点标明为点A,取A—B=5cm,取B—C=l9cm为袋口线, 用直线连接点B和侧缝迹线上点C,在前斜袋口线B—C处加上lcm的缝份,在裤脚口线处加上5cm的缝份。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3.前袋垫布在前裤片纸样基础上,将袋口线B—C平行加出5cm为D—E,C—F=2.5cm,描出A—D—E—F为前 袋垫布(袋衬)纸样。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4.前袋贴边在前裤片纸样基础上,将袋口线B—C平行加出5cm,并在B—C线加上lcm缝份,描出B—D—E—F 为前袋贴边纸样。裁两片,取平行B—C线为布纹线。 5.前袋袋布在前裤片纸样基础上,在侧缝迹线上取C—G=5cm,袋布宽=17cm,袋布长即H—I=32Cm,曲线连 接C—I,画出袋布形状。以H—I为袋布中心线,描出线条A—C—G和线条B—C—G,并分别加出lcm缝份。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6.门襟(钮牌)、里襟(钮子)、钮子里(老鼠尾) 在前裤片纸样基础上,描出前档弧线,取长度=2lcm、宽度=5cm, 用曲线画出门襟纸样;里襟纸样和门襟纸样相同,分别裁一片,取布纹经线。而钮子里纸样是在里襟纸样基础上,延长J—K至点L,即J—K=前档弧线长+5cm,L—M=4cm,用直线连接M—N。裁—片,取45的布纹线。 7.腰头(裤头) 以点O为起点,画出垂直线和水平线,水平线为腰头上口线。取O—P=4Cm,O—Q=1/2腰围, 经过点P画水平线为腰头下口线,经过点Q画垂直线为前中心线,P—R=O.5cm,直线连接O—R为后腰中线,Q—S=4CM,Q—T=9cm。描出R—O—S的纸样为左边腰头(即与门襟缝制的一边腰头),描出R—O—T的纸样为右边腰头(即与里襟缝制的一边腰头),并且在边缘分别加出lcm缝份。各裁一片,取布纹纬线。 8.后袋垫布和袋贴边取袋贴边宽=后袋口线宽+2cm,袋贴边高=6cm,画出长方形结构为后袋垫布和后袋贴边 纸样。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9.后袋布取后袋布宽=后袋口线宽+4cm,袋布长=38cm,画出长方形结构为后袋布纸样。裁一片,取布纹纬线。 来源:中国服装网 请登录后留言!登录 中国休闲服装网

男西裤结构制图教案

男西裤结构制图 第一课时 一、款式特点及外形 款式特点: 男西裤一般款式为锥形裤,腰口装腰头,有七只串带袢,前中开门里襟,钉纽或装拉链。前裤片左右两只反褶裥,侧缝装斜袋;后裤片左右各收两只省,装两只嵌线开袋或有袋盖(见图1-1)。 图1-1 二、成品规格参考表 男西裤号型规格参考表 cm 规格号型 160/66165/70170/74175/78180/82 部位 裤长 腰围6872768084 臀围100

三、制图规格单位:CM 四、制图步骤 男西裤结构图见图1-2 (一)前片 1、侧缝基础线离开布边1.5cm作一直线与布边平行。 2、脚口线与布边垂直,预留贴边4cm。 3、裤长线2~3等于裤长104cm-腰头宽4cm=100cm。 4、横裆线3~4定数为25cm,与3平行。 5、臀围线3~5等于上裆长的2/3=16.7cm,与3平行。 6、中裆线5~2的1/2提高3cm,与3平行。 7、前臀围大在臀围线上,由1量起1~7为H/4-1=24cm,作一直线与1平行。 8、前腰围大在腰口线上,由1量起,1cm为侧缝劈势,再量出前腰围大w/4-1+(裥量)=23.5cm。 9、前裆宽在横裆线上,由7量起7~9为10=4cm。 10、烫迹线在横档向上,由1劈进0.7cm至9的中点,作一直线与1平行。 11、前脚口大按脚口规格21-2=19cm,以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平分。 12 下档缝线脚口端点与前裆宽的中点相连,与中裆线相交,再从交点与9相连,中间凹进0.3cm画顺。 13、侧缝线在中裆线上,以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对称,取中裆大两边相等,下端与脚口相连,上端与侧缝进0.7cm处连接,中间凹进0.3cm,再连接至腰口,用弧线画顺。 14、门襟线由8~7画弧线连到9,用弧线画顺,画法见图。

第三章第三节-教案1-双嵌线袋口的四种制作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服装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 《服装缝制工艺》第三版张明德主编 课型:复合型 教材及章节:第三章第三节西裤局部变化与缝制工艺 第五章第一节女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第六章第二节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课题:双嵌线袋口的四种制作方法 课时:1节(总课时4节。本节课为第1课时,主要为教师讲解袋口的四种缝制方法与步骤,并进行示范操作,第 2—4节为学生示范+学生实操+辅导) 教学目的:1.熟悉并掌握四种开袋口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2.熟记四种开袋口的要领与制作技巧 3.理解四种开袋口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开袋口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装嵌线、剪袋口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学生实操练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自制PPT课件、电动平缝车、样板、示范材料等 教材分析:服装上的各种袋型丰富多样,无论袋型如何变化设计,主要包括三大类。即:缝袋、贴袋、和挖袋。本节所讲解 的主要内容是挖袋中的双嵌线袋口的制作方法。双嵌线

袋运用很广泛,在上装、裤装、裙装上常常运用。袋口 由上、下嵌线构成,嵌线的宽窄根据需要而定,可宽、 可窄。我们吸取了多本教材内容,深入市场走进服装企 业调研后,归纳了双嵌线袋(袋口)的四种制作方法。 即:精做(分缝)和简做(坐倒缝)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前面主要是以单 件服装品种来学习服装的制作工艺,但服装并不因款式 相同制作方法仅有一种,往往一件服装会有多种不同的 制作方法和处理技巧,也会因上述变化产生不同的外观 效果。我们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将书本知识与现代企业 生产方法相结合,试图通过归纳教学法(以袋口的四种 制作方法为例) 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加大一节课的信 息量,使学生通过对比、实操训练,开拓思维,举一反 三,让学习变的轻松有趣,为今后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 的提高打好基础。 一、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关于开袋样式中的双嵌线袋口的制作工艺,创作的基础建立在多本中职教材以及通过市场与企业调研后,进行归纳得出的常用制作方法(四种)。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加大课堂信息量。创作中我们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将图、文、声、乐、像等有机的融为一体,特别是其

女西裤的缝制工艺教案

女西裤的缝制工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女西裤的外形特点; (2)熟悉女西裤部件、零部件和成品规格 (3)掌握女西裤的成品质量要求 (4)熟练掌握女西裤的缝制工艺流程 【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女西裤的缝制工艺流程 教学难点:女西裤的成品质量要求 【课时安排】2课时 【仪器教具】(1)成品女西裤;(2)皮尺。 【教学过程】:提问、讨论、讲述、实践操作。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女西裤款式图,说说女西裤的外形特点。 郊果图正面(左)背面(右) 【讲述】女西裤的外形概述: 装全根腰头,腰头左侧装裤腰袢,右侧开门,前裤片左右反折裥各两个,侧缝直袋各一个,后省左右各两个,平脚口。

请同学们观察自已身上穿的裤子,说出裤子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讲述】 女西裤的部件: 前裤片两片,后裤片两片,腰面、腰里、腰衬各一片,里襟一片,直袋布两片,袋垫布两片,袋口牵带两根,钮扣8粒。(欣赏教学图片) 前裤片×2 后裤片×2 左:口袋垫布×2 口袋布×2 中:袋口牵带×2 右:里襟×1 上:腰面×1 中:腰里×1 下:粘衬×1 实践操作: 请一位同学带好皮尺上来测量成品女西裤的规格,将所测得的尺寸填入下面的表格。 答案: 成品规格:单位:cm 小规格(净)单位:cm

(1)假若你到服装店购裤装时,除了考虑了款式、颜色,大小,价钱之外,你还会考虑到什么因素(产品质量) (2)那我们如何判断产品质量好坏 【讲述】 女西裤的质量要求: 1. 符合成品规格。(测量部位如上面的表格) 2. 外形美观,内外无线头。 3. 腰头顺直,宽窄一致,明缉线宽窄一致,面里平服,不涟,不皱,不反吐。(图片1) 知识拓展:女西裤腰头宽一般为~4cm,采用直料裁剪。腰头与裤身缝合时,面布与里布发生错位,斜裂的现象。腰头不反吐是指腰里不外露。 . 直袋袋布和袋口平服,高低一致。(图片2) 知识拓展:裤子穿着后侧缝直袋袋口豁开,垫布外露,插袋的下封口封不齐。 5. 门里襟长短一致。(图片3) 知识拓展:裤子钩好后,门里襟上口左右裤身长短不齐,或者上口平齐后,中段产生松紧不一而起皱或下口豁开。女裤有前开襟,侧开襟和后开襟三种。开襟又分为门襟和里襟。前开襟的西裤(男女相同),门襟一般在左边,里襟一般在右边。但欧版女裤前开襟相反。侧开襟一般开在裤右边。后开襟:门襟一般开在左边,里襟一般开在右边。 6. 前后裆缝、下裆缝无双轨线,十字缝对齐。 7. 锁扣眼、钉钮符合要求。 8. 整烫平挺,无焦,无黄,无极光,无污渍。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观看女西裤缝制教学录像片段,思考女西裤缝合的前后顺序] 【讲述】

双嵌线口袋的制作

教学目标:1、双嵌线挖袋款式图和裁片图; 2、双嵌线挖袋的缝制方法; 3、双嵌线挖袋制作步骤; 教学重点:2、双嵌线挖袋的缝制方法; 3、双嵌线挖袋制作步骤; 教学工具:缝纫机、针、线、剪刀等 教学方法:讲授和示范 课时安排:讲授2课时+示范2课时 教程: 一、复习旧知: 二、授新: 3.2.2.1双嵌线挖袋方法一 一、款式图(见图3- 69)、裁片图(见图3—70) 二、工艺步骤(见图3—7l至图3—82) ①将嵌条和裤片反面按要求粘合好衬布,并将嵌条其中的一个直线边拷边。 ②按图所示,首先将袋布A与裤片假缝在一起,将袋垫布与袋布B缝合固定。 ③根据袋宽、袋口尺寸在嵌条布上按图所示缉两根平行线(注意将嵌条布、裤片、袋布A三者在口袋位上下左右进行对位)。 ④沿嵌条的中线剪开嵌条(由一根嵌条变成上下两根嵌条),然后将缝份劈开,注意两边的缝量大小一致,边缘顺直。 ⑤用嵌条布将嵌条缝份包转严实并扣烫好,在反面按图所示将嵌条固定,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另一根嵌条,注意两根嵌条大小一致,粗细均匀。 ⑥从裤片反面将口袋剪开,注意避让下层的嵌条。 ⑦将嵌条翻至反面并让两根嵌条闭合,在三角处来回车缝三道将其固定。 ⑧将下嵌条与袋布A进行车缝,缉线宽为0.3cm。 ⑨将裤片布按图所示进行折叠。 ⑩将袋布A与袋布B正面与正面相重叠,车缝0.5cm,将缝份清剪成0.3cm 11沿袋布车缝0.5cm明线。注:⑨~⑧步是来去缝工艺,也可以在第⑨步时直接将袋布A反面与袋布B反面相叠,采用车缝拷边、包边的工艺方法来处理。

12将嵌条上口与两层口袋布固定注意嵌条要闭合严实。 小结:本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双嵌线袋缝制方法,以及示范了双嵌线袋的缝制过程,让同学们从理论上认识和实践操作上加深理解。希望同学们在制作中认真学习。 作业:按照老师的示范完成双嵌线袋两个。 课后记:通过对双嵌线袋的讲解和示范,同学们对这一袋子的制作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从完成的作业来看,有很多同学做的很好,同时也存在 问题:主要表现在嵌条布宽窄不一、线迹不直不顺、明线线距不一样 宽、袋布不平服等现象,希望在下次练习时改正过来。

男式西裤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与任务 1.实训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亲自动手做男式西服裤子更好的掌握男式西服裤子的制作方法和注意点,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训任务: 1.了解和掌握男式西裤缝纫方法。 2.懂得男式西裤的特点和缝制注意点。 3.自己买布亲手做一条完整的男式西裤。 二、实训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对服装制作工艺的理解得到加强。 2.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对男西裤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3.通过本次实训,让学生对成衣进行设计纸样进行排料、裁剪下料、校正、缝纫加工,并结合熨烫、后整理等技术,实现成品的生产。 三、实训时间 2011年3月份(即:大二第二学期第一周到第四周) 四、主要仪器设备 高速平缝机、熨斗等。 五、本课程的实训内容 打板——排料——裁剪——归拔——拷边——收省——做斜插袋——绱里子——挖后袋——前后片缝合——做门里襟——绱拉链——装裤袢——装腰头——手工——整烫 六、质量要求 1.各部位规格准确、用料正确。 2.腰头顺直.左、右对称,里、面平服,不倒吐。 3.口袋平服.袋口松紧适宜,左、右对称。 4.前开口平服,门襟、里襟长短适宜。 5.串带长短一致,位置正确,左右对称。 6.各条缉线顺直,不吃不抻,双线部位重合在一起。明线整齐,宽窄一致,

封结牢固。 7.外观整洁,熨烫平挺.。 七、男式西裤部分说明 1.款式说明: 腰头有搭门,门襟装拉链。裤膝稠缝制在口袋内侧,前裤片为一褶一省,正面向侧缝倒,两侧斜插袋。后裤片双省,反面倒向后裆缝,左、右各有一个双嵌线开袋。单绱腰头,七根串带。 2.成品规格:180/90A 单位:cm 部位裤长腰围臀围立档深腰头宽规格104 90 106 27 3.5 3.面料说明: (1).面料选用:毛料,并事先进行热缩 (2).面料直丝横丝热缩率计算: 直丝:(L热缩前长度-L热缩后长度)/ L热缩前长度*100%=(50-49.5)/50*100%=1% 横丝:L热缩前长度-L热缩后长度)/ L热缩前长度*100%=(50-49)/50*100%=2% 4.辅料: 粘合衬、裤膝绸、纽扣4粒、拉链20cm、四件扣、腰衬等 5.款式图:

服装《双嵌线袋的制作(零部件)》教案

教者: 科 服装缝制工艺 目: 课 2课时 时: 地 实训楼二楼服装工艺室 点: 时 2014 年 间: 课题名称:双嵌线袋的制作(零部件)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双嵌线袋制作工艺流程、制作工艺要领、 工艺要求以及检验方法,为下面整件服装制作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双嵌线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整个工艺制作流程中,重点掌握缝双嵌线位置的摆放及具体缝制方法教学难点:双嵌线袋的缝制 教具:高速平缝机、电熨斗、20克无纺衬若干、缝纫线、剪刀、尺、划粉、面料、课件、双嵌线袋样品 教学过程: 一、点名、登记学生出勤情况,安全与纪律教育。 二、教学目标展示(投影仪) 1、双嵌线后袋效果图

2、双嵌线袋的裁配 3、裁配方法(单位:cm) 长r垃口宽+ 4 K:42 宽:袋口宽+4 4、工艺流程

(1)在衣片正面确定口袋位置; (2)嵌条和袋口位置反面分别烫衬; (3)在衣身正面把嵌条分别缝在相应位置; (4)剪袋口,把嵌条翻至衣片反面并熨烫定型; (5)袋布与下嵌条缝合; (6)缝袋垫布,并与上嵌条缝合; (7)封袋口,兜袋布; (8)整烫。 5、成品检验要求 (1)剪袋口时注意不可以把袋口剪毛; (2)两条嵌线宽窄一致; (3)袋口平整。 、教学实施 1、学生分组 (1)由教师帮忙学生分组,要求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搭配,男女生尽量合理搭配,不熟悉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组,共分成4组; (2)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人员分工、程序安排到综合效果反馈,直至最后总结汇报。 2、教师示范 教师分两组示范双嵌线后袋的制作,讲解从裁剪、缝制到整烫这一工艺流程的操作方法,仔细剖析操作的每一环节,强调操作要领、质量要求。 3、教师布置任务 每组完成2只双嵌线后袋 4、学生分组练习 (1)组长组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分析工序要求,初步制定整体实训方案; (2)组长向指导教师汇报工艺流程和操作的基本过程,指导教师同

男西裤开后袋缝制工艺

课题:男西裤开后袋缝制工艺 授课教师:侯宗浪 一、教材内容分析。 开后袋是男西裤工艺程序中的一个重点,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西裤的质量。后袋式样多种多样,有单嵌线、双嵌线、一字嵌线、装袋盖等区别,但开后装的工艺要求基本相同,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双嵌线后袋的工艺方法是后袋式样当中的一种,也是学习其它各种式样后袋开袋方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男西裤开后袋的步骤与方法,以及 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能力方面: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开后袋的操 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教学重点:男西裤开后袋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男西裤后袋 突破方式:利用预先制作教具,讲授与课堂演示相结合, 理解掌握其制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1课时理论讲授 1课时实操室示范制作 四、教学方法:理论讲解与演示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1、复习与导入 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为开后袋做好准备,同时利用实物介绍后袋的款式变化及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2、讲授新课 (一)运用讲授法指出开后袋的技术要求及开袋步骤,使学生对后袋的质量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将开后袋的步骤与方法进行演示,学生边观看,教师边讲解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细致 地了解开后袋的工艺方法。 3、课堂反馈(教师提问) 4、工艺室实操 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对本课题的内容复习巩固,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题的内容,让学生重新认识本节课的重、难点,开后袋的工艺方法。 6、布置作业 通过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不断提高自已的动手能力。 7、板书(西裤开后袋缝制工艺步骤) 确定袋位与粘衬―――固定下袋布―――缉袋口轮廓线(面料下面下针)―――固定并缉袋嵌线―――开袋

男西裤开后袋缝制工艺

男西裤开后袋缝制工艺 说课的题目是《男西裤开后代的缝制工艺》,这部分内容是男西裤缝制工艺中的重要内容。 1、思想方面:让学生明白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努力学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一丝不苟,持之一恒的态度。 2、知识方面:男西裤开后袋的步骤与方法,以及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能力方面: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开后袋的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男西裤开后袋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如何制作男西裤后袋 突破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录相,理解掌握其制作方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 开后袋是男西裤工艺程序中的一个重点,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西裤的质量。后袋式样多种多样,有单嵌线、双嵌线、一字嵌线、装袋盖等区别,但开后装的工艺要求基本相同,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双嵌线后袋的工艺方法是后袋式样当中的一种,也是学习其它各种式样后袋开袋方法的基础。 二、教具的选用 为增大课堂容量,增强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我选用了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可以穿插录相,把开后袋的工艺方法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归纳总结出开后袋的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对这部分内容将进行重点讲解。 三、教学对象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观念淡薄,素质差,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课的趣味性与直观性,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加强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教材需要,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演示法等多种方法。对知识的掌握按照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这一规律设计的。 1、复习与导入 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为开后袋做好准备,同时利用实物介绍后袋的款式变化及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 2、讲授新课 首先,运用讲授法指出开后袋的技术要求及开袋步骤,使学生对后袋的质量要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运用录相教学,将开后袋的步骤与方法进行演示,学生边观看,教师边讲解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开后袋的工艺方法。观看完录相后,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最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将开后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重点强调。 3、巩固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对本节课的内容复习巩固,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重新认识本节课的重、难点,开后袋的工艺方法。 5、布置作业 通过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不断提高自已的动手能力。

西裤制作工艺——男西裤制作工艺

教师授课计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操作 (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二、组织提问:1.女西裤缝制程序有那哪些? 2.如何缝制侧缝袋? 三、新授内容: 第二节男西裤制作工艺 一、男西裤外形概述 装腰头,串带袢七根,前开门,门襟装拉链,前裤片反裥 左右各两个,侧缝斜插袋左右各一只,后裤片收省左右各两个, 双嵌线开袋左右各一只,平脚口。 男西裤 二、男西裤的成品规格 单位:cm 号型部位裤长腰围臀围脚口 170/74A规格102.57610021 三、男西裤的部件 1.面料类 前裤片两片,后裤片两片,腰面一片,串带袢七根,门襟面 一片,里襟面、里各一片,侧缝斜插袋袋垫布两片,后袋嵌线 布四片,袋垫布两片。 集中学生注意力 板书课题 教师讲授 展示实物教具, 给学生标准。 教师边讲边提问 学生

2.里料类 腰里一片。 3.衬料类 腰衬一片,门、里襟衬各一片,侧缝袋和后袋袋口衬四片,后袋嵌线衬四片。 4.其他 侧缝袋布两片,后袋布两片,拉链一根,四件扣一副。 四、男西裤的质量要求 (1)符合成品规格。 (2)外形美观,内外无线头。 (3)门里襟缉线顺直,长短一致,封口处无起吊。 (4)做、装腰头顺直,串带袢整齐、无歪斜,左右对称。 (5)侧袋和后袋袋口平服,后袋四角方正,袋角无裥、无毛出。 (6)整烫符合人体要求,烫煞无极光。 五、男西裤制作中的重点与难点 (1)开后袋。 (2)装门里襟和拉链。 六、男西裤的工艺流程 做缝制标记→拷边→收省→归拔裤片→开后袋→做、装斜插袋,缝合侧缝→缝合下裆缝→缝合前后裆缝,装门里襟拉链→做串带袢和腰头→装、压串带袢和腰头→手工→整烫→检验 七、男西裤的制作工艺 (一)做缝制标记 本款男西裤采用精做工艺,所以缝制标记用打线丁的方法。 1.打线丁的作用 服装的裁片多数是两片对称一致的。粉线标志只画在两片正面相叠的裁片上层,由于毛料上的粉迹容易脱落,因此在毛料服装缝制前,先把裁片上下两片叠齐,做上对称的线丁标记, 教师讲授 展示实物教具,给学生标准。 教师边讲边问学 生 打出幻灯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提问学生

西裤工艺流程简析

西裤工艺流程简析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裤装生产工艺流程简析 一、男西裤的外形概述装腰头,串带袢七根,前开门,门襟装拉链,前裤片左、右反裥各两个,侧缝斜插袋各一只,后裤片左、右省各两个,双嵌线开袋左、右各一个只,平脚口。见下图: 二、男西裤的部件? 前裤片两片,后裤片两片,腰面、里、衬各一片,串带袢七根,门襟面、衬各一片,里襟面、里、衬各一片,后袋嵌线四片,袋垫布两片,后袋布两片,侧缝斜插袋袋布两片,袋垫布两片,拉链一根,四件扣一副。三、 男西裤的质量要求 (1)符合成品规格。 (2)外形美观,内外无线头。

(3)门里襟缉线顺直,长短一致,封口处无起吊。 (4)做、装腰头顺直,串带袢整齐、无歪斜,左右对称。 (5)侧袋、后袋口袋口平服,后袋四角方正,袋角无裥、无毛出。 (6)整烫符合人体要求,烫煞无极光。 四、男西裤缝制中的重点或难点 (1)后开袋。(2)装门里襟和拉链。 五、男西裤的工艺流程? 打线钉→拷边→收省、归拔裤片→做零部件(串带袢,门、里襟,腰头)→开后袋→装斜插袋、缝合侧缝→缝合下裆缝→缝合前后裆缝、装门里襟拉链→装压串带袢和腰头→门襟缉线、封小裆→手工→整烫? 六、男西裤的缝制? (一)打线丁1.打线钉的作用服装的裁片多数是两片对称一致的。粉线标志只画在两片正面相叠的裁片上层,由于毛料上的粉迹容易脱落,因此在毛料服装缝制前,先把裁片上下两片叠齐,做上下对称的线钉标记,表示衣片各部位缝头大小和配件装置部位,以达到左右对称,部位准确的目的。2.打线钉的部位前片:裥位,烫迹线,侧袋位,封小裆高,中裆高,脚口贴边。见图2(1)。后片:省位,烫迹线,后袋位,后裆缝,中裆高,脚口贴边。 (二)拷边(1)前裤片装门襟处的裆缝一段可以不拷边,以减少厚度。(2)里襟做好后,两层一起拷边。(3)腰里全部包光,不拷边。(4)裤片除腰口以外其他部位都要拷边。 (三)收省、归拔裤片平面造型的裤片,采用了省、裥、凹势、胖势、倾斜度等处理方法,但是还不能符合人体曲线形状。必须再采用熨烫中归拔的方法,即归拢、拔开的工艺,改变织物丝绺,以达到与人体体型相吻合的目的。如在臀围部位拔出胖势,在横裆部位归拢凹势

服装《双嵌线袋的制作(零部件)》教案

服装《双嵌线袋的制作件)》教案(零部

教者: 科目:服装缝制工艺 课时:2课时 地点:实训楼二楼服装工艺室 时间:2014年 课题名称:双嵌线袋的制作(零部件)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双嵌线袋制作工艺流程、制作工艺要领、工艺要求以及检验方法,为下面整件服装制作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双嵌线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整个工艺制作流程中,重点掌握缝双嵌线位置的摆放及具体缝制方法教学难点:双嵌线袋的缝制 教具:高速平缝机、电熨斗、20克无纺衬若干、缝纫线、剪刀、尺、划粉、面料、课件、双嵌线袋样品 教学过程: 一、点名、登记学生出勤情况,安全与纪律教育。 二、教学目标展示(投影仪) 1、双嵌线后袋效果图

2.双嵌线袋的裁配 编号裁片名称裁片数用料材料 1 直面料 2袋布1或2賣里料 3袋垫1直料面料 4 嵌条2直料面料 5粘合衬若干 配衬方法:后袋位置长:袋口大十4宽:5.0,嵌条全粘衬 3.裁配方法(单位:cm) 能口宽+4 桧:42 宽:袋口宣+4

4、工艺流程 (1)在衣片正面确定口袋位置; (2)嵌条和袋口位置反面分别烫衬; (3)在衣身正面把嵌条分别缝在相应位置; (4)剪袋口,把嵌条翻至衣片反面并熨烫定型; (5)袋布与下嵌条缝合; (6)缝袋垫布,并与上嵌条缝合; (7)封袋口,兜袋布; (8)整烫。 5、成品检验要求 (1)剪袋口时注意不可以把袋口剪毛; (2)两条嵌线宽窄一致; (3)袋口平整。 、教学实施 1、学生分组 (1)由教师帮忙学生分组,要求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搭配,男女生尽量合理搭配,不熟悉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组,共分成4 组; (2)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人员分工、程序安排到综合效果反馈,直至最后总结汇报。 2、教师示范教师分两组示范双嵌线后袋的制作,讲解从裁剪、缝制到整烫 这一工艺流程的操作方法,仔细剖析操作的每一环节,强调操作要领、质量要求。 3、教师布置任务 每组完成2 只双嵌线后袋 4、学生分组练习 1)组长组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分析工序要求,初步制定整体 实训方案;

男西裤子的缝制工艺2

第二章裤子的缝制工艺 第一节男西裤的制图、制板及排料 图2-3 2、男西裤的排料(见图2-4)

图2-4 第二节男西裤的缝制工艺 一、零部件的缝制方法 1、拉链门襟的缝制方法 (1)门襟贴边和里襟的反面烫衬。 ] (2)里襟面子与里襟里子正面相对,用平缝车缝外侧。 (3)将正面翻出烫平、沿折边车缝0.1cm明线。

(4)将拉链的反面与里襟的正面相对,拉链布右边距里襟毛边0.5cm车缝固定。(5)右前片正面与里襟正面相对,按1cm缝份车缝并正面车缝0.1cm明线。(6)将门襟贴边正面与左前片正面相对,按0.8cm缝份车缝。 (7)翻烫门襟贴边,将缝份倒向贴边一侧,沿缝口车缝0.1cm明线。 (8)将两前片正面相对,车缝前裆弯,缝至门襟下端止,打倒针。分缝烫平。将左侧门襟盖过右侧门襟约0.2cm,比好拉链位置,将拉链左侧布边与门襟贴边车缝固定。 (9)按要求车缝左门襟明线。 2、侧袋的缝制方法 (1)将袋贴布与袋布的反面相对,用压辑缝固定。 (2)将袋贴布向外对折袋布,用来去缝车缝袋底。 (3)将前袋口贴布与前片袋口正面相对按净缝车缝,并翻折烫平,车缝0.1cm---0.6cm双明线。 (4)将口袋放平,前片褶裥向侧缝方向折倒,与袋布车缝固定。 (5)前片、后片正面相对,车缝外侧缝,分缝烫平。 (6)将袋布放平,从腰口下3cm处倒针固定上袋口,同时倒针固定下袋口。

(1)在衣片开袋位反面和嵌线布反面烫衬。 (2)折烫嵌线布,注意嵌线布两边不要对齐,要错开一定距离。 (3)在嵌线布上距折边1cm处车缝一道平行明线。

(4)在衣片上划出袋口的准确位置,将嵌线布的宽边朝上,嵌线布上明线与袋口下缘线重合,车缝,注意两端位置要准确并打倒针。 (5)将垫袋布放在袋口上缘位置,距上一条车缝线1cm处车缝平行线固定垫袋布与衣片,两端位置要准确并打倒针。 (6)分开嵌线布和垫袋布,沿中间将衣布剪开,距袋口两端1cm处剪三角,注意要剪到缝线根处,但不要剪断缝线,翻烫。用到针车缝两端三角。 (7)将袋布两端分别与嵌线布和垫袋布正面相对车缝,并向下倒缝烫平,缝合袋布两边。 (8)整烫。 4、双嵌线、带袋盖挖袋的制作方法 (1)做袋盖:袋盖面反面烫衬与袋盖里正面相对,按净线车缝,拐角处吃缝袋盖面,翻烫袋盖,使袋盖面吐出0.1cm,注意不要反吐。 (2)两片嵌线布反面均烫衬,并向反面对折烫平。在距折边二分之一袋口宽车一道平行线。 (3)在衣片上准确划出袋口位置,将嵌线布上明线对准口袋位,折边向外车缝上下袋口,两端位置要准确并打倒针。 (4)将嵌线布翻开,沿中间剪开,距两端1cm处剪三角,注意要剪到线根处,但不要剪断缝线,翻烫,用倒针车缝两端三角。 (5)将袋盖正面向外,从开口中间放入上边嵌线的下面固定。注意袋口长度要与袋盖长度相等,袋盖两端要对称。 (6)将袋布两端分别与嵌线布正面相对车缝,再车缝袋布两边。 (7)整烫。

浅析服装口袋的工艺分类及制作要领

浅析服装口袋的工艺分类及制作要领 关键词:服装成衣口袋分类口袋制作工艺 摘要:本文将服装成衣口袋工艺方法按其工艺要领分为贴袋、挖袋、插袋三大类型,并详细总结了三大工艺类型的工艺要领,为服装成衣口袋的设计提供了工艺理论依据。 服装成衣,指近代出现的按标准号型成批量生产的成品的衣服。现在的百货市场和服装专卖店中出售的服装均为成衣。 服装口袋即可以用来盛装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又可以以不同形式、不同部位装饰美化服装,可以说服装口袋是集功能性与审美性于一身的服装造型设计重要构成元素之一。 由于现代服装口袋的设计与变化丰富多样,这对设计者运用和变化它们带来了相当的麻烦。所以将服装的口袋按其工艺制作特点进行分类研究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成衣口袋的分类 从工艺制作方法上来看,服装口袋分大致可分为贴袋、挖袋、插袋三种。 —贴袋——挖袋——插袋—贴袋即将袋布直截绱在衣片上,包括明缉线贴袋、暗缉线贴袋、立体袋等种类。其造型没有限制,可以是方角的也可是圆角的,可以是规则形状的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的,可以加贴袋盖或在袋布上加折裥、绣花等装饰。 挖袋指制作过程中需在衣片上剪开袋口,它包括单嵌线(一字嵌)、双嵌线、弧形嵌线、拉链嵌线等。挖袋工艺的关键是保证嵌条的宽窄一致,缉线顺直;口袋两端的三角封口牢固,不露毛边。 插袋指借助衣片分割缝插入口袋,原理与挖袋有相通之处。如裤子的侧缝(直、斜)插袋,上衣的刀背(公主)缝分割等,只要有长宽大于手宽的分割缝都可以完成插袋的制作。这里分割可以是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甚至是弧线、曲线的;现在有些运动休闲装(Mike)出现了省间袋,它的工艺原理也可归入插袋类。 二、贴袋工艺的工艺要领 1.“明缉线贴袋”工艺要领 (1)裁剪袋布时,按口袋的净样板上口加放3 cm贴边, 其余三边加放1cm缝份。

男西裤的制作工艺标准

男西裤的制作工艺 装腰头,串带袢七根,前开门,门襟装拉 链,前裤片左、右反裥各两个,侧缝斜插袋各 一只,后裤片左、右省各两个,双嵌线开袋左、 右各一个只,平脚口。见图1。 二、男西裤的部件 前裤片两片,后裤片两片,腰面、里、衬 各一片,串带袢七根,门襟面、衬各一片, 里襟面、里、衬各一片,后袋嵌线四片, 袋垫布两片,后袋布两片,侧缝斜插袋袋 布两片,袋垫布两片,拉链一根,四件扣 一副。 三、男西裤的质量要求 (1)符合成品规格。 (2)外形美观,内外无线头。(图1)(3)门里襟缉线顺直,长短一致,封口处无起吊。 (4)做、装腰头顺直,串带袢整齐、无歪斜,左右对称。 (5)侧袋、后袋口袋口平服,后袋四角方正,袋角无裥、无毛出。 (6)整烫符合人体要求,烫煞无极光。 四、男西裤缝制中的重点或难点 (1)后开袋。

(2)装门里襟和拉链。 五、男西裤的工艺流程 打线钉→拷边→收省、归拔裤片→做零部件(串带袢,门、里襟,腰头)→开后袋→装斜插袋、缝合侧缝→缝合下裆缝→缝合前后裆缝、装门里襟拉链→装压串带袢和腰头→门襟缉线、封小裆→手工→整烫 六、男西裤的缝制 (一)打线丁 1.打线钉的作用 服装的裁片多数是两片对称一致的。粉线标志只画在两片正面相叠的裁片上层,由于毛料上的粉迹容易脱落,因此在毛料服装Array缝制前,先把裁片上下两片叠齐,做 上下对称的线钉标记,表示衣片各部 位缝头大小和配件装置部位,以达到 左右对称,部位准确的目的。 2.打线钉的部位 前片:裥位,烫迹线,侧袋位,封小 裆高,中裆高,脚口贴边。见图2(1)。 后片:省位,烫迹线,后袋位,后裆 缝,中裆高,脚口贴边。见图2(2)。 (二)拷边 (1)前裤片装门襟处的裆缝一段可以 不拷边,以减少厚度。 (2)里襟做好后,两层一起拷边。 (3)腰里全部包光,不拷边。 (4)裤片除腰口以外其他部位都要拷边。(图2) (三)收省、归拔裤片 平面造型的裤片,采用了省、裥、凹势、胖势、倾斜度等处理方法,但是还不能符合人体曲线形状。必须再采用熨烫中归拔的方法,即归拢、拔开的工艺,改变织物丝绺,以达到与人体体型相吻合的目的。如在臀围 部位拔出胖势,在横裆部位归拢凹势等等, 使线的造型变为面的造型。一般以归拔后 片为主,前裤片可稍归拔。归拔应在裤片 的反面进行。在归拔前要喷水,要往返熨 烫,直至丝绺变形、烫开、定型。 1.前裤片归拔 (1)将侧袋口胖势推进归直。在侧缝中裆 处,凹势略微拔开,把侧缝烫成直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