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植物学word精品

资源植物学word精品

资源植物学word精品
资源植物学word精品

1、 植物资源 :所谓资源就是人们生活或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从植物方面来的就是植物资 源

2、 资源植物 :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3、 经济植物 :是对人类直接和间接有用的植物

4、 直接有用的植物 :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需要的植物

5、 间接有用的植物 :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的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6、 植物园 :是保护本地特有、孑遗、濒危植物以及引种驯化外地迁移植物的重要基地

7、 自然保护区 :指画出一定范围的自然地带或自然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将自然环境和自 然资源

(包括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以及自然历史遗产加以保护和研究的 地域

8、 植物种质基因库:是保存植物种质基因的机构设施。其作用是:①保存植物遗传资源,

使多种多样的物种, 尤其是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得以保护, 从而保护了生物 多样性 ②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基因来源

9、 民族植物学 :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间有关植物知识的学科,它

包括了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传统经验和知识。

10、 资源植物评价 :人们以利用资源为自身带来效益为目的, 对资源植物使用价值和价值进 行估算

和推测。

11、 引种驯化 :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通过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 自然环境

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2、 引种 :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迁移

13、 驯化 :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14、 获得性遗传 :外界环境的持续改变会引起形状变异,这些变异与外界统一则会遗传,

这 类遗传现象被称为获得性遗传

15、 直接引种 :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直接引入另一地区种植,

不必采取特设措施的引种方法称 为直接引种

16、 间接引种 :引入种的原产地与迁入地之间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

引入种不能立即适应新 的环境,则必须采用特殊栽培措施进行驯化或进行人工育种

17、 淀粉植物 :体内贮藏大量淀粉的植物

18、 单细胞蛋白 :是指天然的或经过加工之后, 可以作为人类及动物食用的微生物细胞物质

19、 防污绿化植物:能够净化环境或检测环境的植物统称为防污绿化植物

20、 监测植物 :由于植物对污染物质会产生多种反应, 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监测环境污 染的

状况

21、 种质系 :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1、 除淀粉以外的植物(记五种) :橡子(壳斗科) 、芭蕉芋(美人蕉科) 、南瓜(葫芦科) 木薯

(大戟科) 、魔芋(天南星科)

2、 蛋白植物 (记五种):松茸、牛肝菌、香菇、竹荪、鸡枞菌

3、 液体饮料 (记三种):包括果汁饮料(芒果、菠萝、木瓜) 、果浆饮料和乳化饮料(核桃 乳、

松子奶、椰子)

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萝卜籽、红花、苏子 香桂树、猴樟、香

樟、毛叶樟 藿香、姜黄、草果、薄荷

7、 真菌类的三种药用植物 :银耳、木耳、香菇

8、 裸子植物 :银杏、松树、红豆杉

9、 云南八大名花 :山茶、杜鹃、木兰、报春、百合、兰花、龙胆、绿绒蒿

10、 行道树种 (五种):樟科植物樟、梧桐科植物梧桐、漆树科植物清香木、滇朴、榕树

11、 攀援绿化植物 (五种):木香花、常绿蔷薇、油麻藤、爬山虎属植物、常春藤

4、 草本油料植物 (记五种)

5、 木本芳香植物 (记三种)

6、 草本芳香植物 (记三种)

12、盆栽或盆景植物(五种):短叶罗汉松、云南苏铁、华南苏铁、银杏、雪松

13、净水植物(四种):芦苇、凤眼莲、浮萍、金鱼藻

14、温带果树(五种):梨、苹果、桃、梅、李、杏、葡萄、石榴

15、热带果树(五种):香蕉、芭蕉、菠萝、芒果、龙眼、荔枝

16、甜味剂植物(五种):甜叶菊、甜凉菊、白元参、甜茶、罗汉果

17、春季蜜源植物(三种):油菜、荔枝、龙眼

18、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五种):柑桔属植物、小果冬青、柿、茴香、乌桕、泡桐

19、秋季主要蜜源植物(三种):向日葵、密花香薷、荞麦

20、冬季主要蜜源植物(三种):鹅掌柴、野坝子、枇杷

21、红色染料植物(五种):红花、茜草、胡萝卜、紫草、辣椒

1、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①进化论②气候相似论③定向培育法④生态历史分析法

2、引种驯化的途径:①直接引种②间接引种

3、引种驯化的步骤:①准备阶段②试验阶段③推广阶段

4、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

5、植物胶广义包括:树胶、树脂及橡胶

6、四大工业原料:石油、橡胶、钢铁、煤炭

7、植物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再生性③可解体性④多用性

8、云南植物资源的特点:①种类多且区系复杂②有开发价值的种类多③近缘及可代替的种

类丰富④特有种和优良种丰富⑤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多⑥种质资源数量巨大⑦ 分布零散,种群数量少

9、云南林木资源特点:①地理分布不均,东少西多②阔叶林类型多,资源丰富,但开发

利用差③天然林多,人工林少④用材林多,防护林和薪炭林少

10、云南种质资源的特点:(1)植物区系多样化。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地区:即有错综复杂

的现代植物区系;②时期:具有古老区系又有晚近历史新发展起来的区系(2)生态适应广。其原因有两点:①有立体气候,立体地形;②云南地史上出现过多次基因交流,

垂直交流和南北交流。生态适应广表现在:①生态类型多②生态可塑性大(3)引进物种条件优越。云南不仅物种资源丰富多样,而且地形、气候、土壤也具有多样性,因此,可引入国外、省外的打大量种质,扩大、丰富我省的种质资源。可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引入相应类型的资源植物。(4)植物种类多,但个体数量少而分散。云南有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但每一类型的生态环境所包括的地理范围很小,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种质资源,然而一种植物不可能在大面积、大区域内进行繁育生长,故个体数量不多且分散。

11、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①综合利用②深加工③永续利用④充分发挥植物资源的生态效

益,避免发展污染严重的企业⑤以传统土特产为突破口⑥发挥野生植物的优势,发展绿色食品

⑦变野生为家植,建立商业基地⑧不断发掘新的资源植物种类和新用途⑨市场研究

12、民族植物学研究法的研究程序:①调查研究②资料整理③开发研究

13、民族植物学研究法的研究方向:①从民族药中发掘新药例如,从云南省苗族药物中开发出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偏瘫”的灯盏细辛的注射液,已列入中国药典。又如云南民间用于治疗疟疾的草药青蒿,成为治疗疟疾的高效低毒的新药,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②从传统食品中开发新型食品和饮料具体的开发研究工作是:a对将开发的资源植

物进行分类鉴定、定名,依其学名查阅、收集有关参考资料,拟定下部的研究方案b、参考资料,对将开发的植物的有用部分(果、叶、根)进行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分析

c、研究加工方法

d、确定产品形式(饮料、酿酒、果酱、果脯等)

e、新产品形成

③发掘新型天然色素及香料

14、对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①分区开发②引种驯化③品比择优④进

一步培育观赏价值高的新品种

15、林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1)发展速生林木。西双版纳、文山、临

沧等地可发展团花、山桂花等;红河、文山曲靖等地还可发展杉木、华山松等;宝山、昆明、大理等地发展桉树、圣诞树等(2)发展珍贵林木。我省主要的珍贵林木生长在热区,如铁力木、黑黄檀、柚木、红椿等(3)发展造纸林木。在适宜地区发展思茅松、马尾松、云南松以及竹类等造纸原材料

16、竹类植物的开发方向:①建筑材料的开发,用现代科技讲竹子加工成复合饰面板、人造

板、拼花地板等;②竹笋的开发,除了开发甘笋外,还可用现代保鲜技术开发保鲜笋;

③竹沥的开发④开发以竹林为主的旅游业⑤竹叶的开发

17、植物色素与合成色素相比的优缺点:优点:①对人体安全,不含毒素或含量极少②具

有营养作用③着色的色调比较自然缺点:①耐热、耐光或耐金属性能较差②稳定性较差③混合色调较难④着色力不强

18、对植物色素的开发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①降低成本。合成色素一定能取代植物色

素最主要的原因是合成色素的生产成本比天然色素要低得多,因此,目前降低植物色素生产成本的工作是一个主要的问题②提高植物色素的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攻关的主要

内容之一③综合利用植物性色素资源。有些色素是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产物之一,如在提取植物叶中的一些有效成分的同时提取叶绿素④通过民族植物学方法发现新的色素资源⑤人工合成天然对应物

19、种植资源的保护意义:①提供基因来源②保存植物抗逆性基因③理论研究的珍贵资源

20、保护种植资源的具体措施:①建立收藏种质资源的“种子库”或“种子银行”②建立自

然保护区③建立植物园,进一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资源植物学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 课程资源植物学 题目龙眼的开发与利用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 11级生物科学B班

龙眼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龙眼,又称桂圆,果实营养价值高,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是著名的食药兼用的热带特色果树。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龙眼。中国龙眼种植历史悠久, 是世界龙眼的主要生产国。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龙眼花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龙眼蜜是蜂蜜中的上等蜜。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圆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的药用价值很高,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龙眼全身是宝,有极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关键词:龙眼;开发利用;药用价值;营养价值;保护 一、前言 龙眼属于无患子科( Sapindaceae)龙眼属(D imocarpus Lour. )。该属中的栽培种龙眼(D imocarpus longanaLour. )具有约2000年的栽培历史。据不完全统计,龙眼有400多个品种,分布在我国的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印度、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方。我国是龙眼的原产地之一,中国龙眼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龙眼栽培业的首位。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一直声誉卓著。中国拥有丰富的龙眼遗传资源,种类多,分布广, 野生、半野生变种多。在我国的云南和海南分布有野生龙眼。云南是野生龙眼的自然分布区,西南部南起孟连县南垒河流域及其分支水系, 北到施甸县波多河流域。已发现野生龙眼大树7万多株, 其中孟连县约2万多株,临沧县澜沧江流域约3万多株,耿马县、镇康县各约1万多株, 施甸县、永德县共约5000株。海南野生龙眼分布在岛中部、南部、西南部的五指山区、尖峰岭、万盖岭、坝王岭等的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 1 ]。 二、龙眼的形态特征及其相关概述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摘要】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效果;探究 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其独到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较符合当代社会和人们解决难治疾病不断增多、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等难题的需要。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

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在教授学科交叉知识的时候,应注意各科之间的相关联系,若某些方面讲解不清楚的话,常常影响学生的理解。大部分人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多而杂,特别容易混,不容易记住,结果考试考不好,要用用不上。因此,保证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学好中药学,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实行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 ? 中药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中药的基本理论(即总论中的性能、炮制、配伍、应用等)和各论中每一章节的概述部分(包括定义、功能、主治和应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等)。这些是中药理论的精华,是正确运用中药的理论指导,必须保证讲好。尤其是每一节的总概述部分一定要讲细讲透,对这一类药物的功效主治相同之处要认真地加以罗列和讲述,然后再把每味药的特点讲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当堂课就能记住每一类药的大致功效和主治,即使是记不住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课后稍一复习就能够牢记。第二,中药的基本知识,也就是每味药物的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剂量以及炮制等内容。对这些具体药物也应采取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讲授方法,对其中某些(约250种)应用多、功效广、理论深的药物有重点地讲深讲透。由于中药学的涉及面广,应与相应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方剂学、植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运用联系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

1 资源植物学-药用植物2020_

第?章药?植物第?节概述

1、概念 含有药?成分,具有医疗?途可作为药物开发利?的植物。 2、研究范围 (1)药?植物资源的普查 例如:《???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调查》

???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调查 ?歆怡(??师范?学硕?论?) ??法:通过?献资料整理、野外调查与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特点、野?重点调查药?植物、珍稀濒危药?植物资源、?族医药?化等进?分析,探讨县域内药?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的途径。 ?研究结果如下:经过调查统计,县域内共记录到维管束药?植物1640种(包括种下单位,下同),?属222科817属。其中药?蕨类植物共有144种,?属43科75属;药?裸?植物共有20种,?属9科16属;药?被?植物共有1476种,?属170科726属……

(2)药?植物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合理采收?法 (3)药?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 (4)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红枣芦丁提取的最佳?艺研究刘晓静?菊何伟平??的: 研究提取红枣中芦丁的最佳?艺。?法: 以红枣为原料,以?醇为有机溶剂提取?标产物芦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响应?法优化红枣中芦丁的提取?艺,建?该?艺的?次多项数学模型,研究?醇体积分数、浸取温度、料液?、p H值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对提取?艺的影响。结果:最佳?艺条件为:?醇体积分数74%,浸取温度72℃,料液?43 mL/g,p H值8,芦丁理论提取率达7.58 mg/g。结论在此?艺条件下,进?的3次平?实验验证,得到芦丁提取率平均值约为7.56 mg/g,符合误差要求,为开发和利?红枣中的芦丁提供了依据。

植物学论文

植物学论文

目录 第一章植物细胞 第二章植物组织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第四章根的形态与结构 第五章茎的形态与结构 第六章叶的形态与结构 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 第八章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摘要 万事万物皆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植物也是如此。一颗植物由种子长成幼苗,然后形成根茎叶各种器官,接着开花结果,这是植物生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而植物的一切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就是植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卵细胞和精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接着发育成种子,然后才能成长成植物,而细胞经过分裂会形成组织,组织则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单位。

植物皆由细胞组成,,那么细胞的形态与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植物细胞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但是其结构基本相同。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原生质体由细胞原生质分化而成,原生质是一个细胞内全部生活物质的总称。真核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细胞膜中间层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维持胞内环境,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核分核被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而细胞核以外,细胞膜以内部分统称细胞质。细胞质分胞基质和细胞器。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膜、液泡、溶酶体、微体,其中叶绿体和液泡为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是原生质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向外分泌的多种物质复合而成的结构,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支撑和保护植物细胞,细胞壁分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此外植物细胞还有后含物,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不仅为生长和分化供应营养物质和能量,同时也产生贮藏物质、代谢废物或植物的次生物质等,这些非原生质的物质称后含物。后含物有淀粉、蛋白质、脂类等储能物质和晶体。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一、实习时间: 20xx年2月21日至20xx年3月21日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目的: 园林植物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园林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观赏园艺、园林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本次植物学综合实习的重点在于园林苗木的播种繁殖、栽培养育以及销售经营等方面。通过在苗圃场见习一个月,跟随苗圃场工作人员学习一些常见园林苗木的繁殖养育以及销售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苗圃的兴趣,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园林毕业生。 四、实习主要任务: 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

2.黄杨的育苗装袋、扦插 3.桂花以及细叶榕的移栽 4.九里香的盆栽春季修剪 五、实习执行方式: 以五或六人为以单位,个人为小组进行实习任务。 六、实习主要内容: 实习时间:2月25日——3月8日 实习地点:xxx 实习内容: 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上盆等 (1)栽培基质

我国传统盆栽兰花多用其原产地林下腐殖土当地人称兰花泥种土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而无粘着性常呈微酸性栽培兰花优良盆栽用土,在仙湖苗圃,培植墨兰的基质是花生壳和细 砾石按照2:1的比例进行配置的,淋水腐化之后,是比较优良的培养基质。 (2)分株与消毒 分盆时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兰苗基部盆倒置过来并轻轻叩击盆周围使盆与盆土分离再细心土坨轻轻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兰根剪去腐烂根、断根、枯叶及干枯假鳞茎用清水冲洗干净兰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进行消毒杀灭伤口附近病菌,最后就可以进行分株了,分好后妥善保管。 (3)上盆 盆选用10#的聚乙烯塑料育苗袋,种植前先盆底排水孔上面盖大片碎瓦片并铺窗纱接着铺上山泥粗粒即放入兰株(兰株根系分布要均匀、舒展勿碰盆壁)往盆内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鳞茎叶基处并泥表面再盖上层白石子或翠云草既美观又保持表土湿润接着用盆底渗水法使土透湿取出用喷壶冲净叶面泥土放置蔽荫处缓苗周转入正常管理。

资源植物学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生命有机体的种类和变异性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生物多样性类型: 1. 遗传多样性 2. 物种多样性 3. 生态系统多样性 4. 景观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水分、氮素和营养元素的循环、捕食、共生、物种形成等生态过程密切相关,构成生物圈的基本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护和永续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可被人类广泛直接用于食物、医药、工业原料和繁殖良种的遗传材料等。由于保护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因此生物多样性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冲刷、保持土壤肥力和控制病虫害等生态过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A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B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生物种内不同群体:生态型、变种、亚种,品种、品系等。 形态学(表型性状)水平—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单基因性状,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染色体数目、组型。 生理生化(蛋白质多态性)水平—同工酶、蛋白质多态性等。 分子水平— DNA多态性、线粒体DNA序列、核糖体DNA。 检测原理:由于大部分分子水平的变异会通过上述的遗传中心法则影响到转译后的各个层次上或水平上,因此遗传多样性可以从分子、蛋白质、细胞、器官以及形态学水平上反映出来,并由此得到检测。 一、植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植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植物固定太阳能、而且提供化学能的主要源泉所以,植物多样性程度的降低,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一种灾难性的影响。 二、全球植物受威胁概况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植物最为丰富。 1、热带雨林迅速减少 热带雨林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当前,世界上已有40%的热带雨林被砍掉,现在每年仍要砍伐15.7万kM2的热带森林,由于热带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出于薪柴和出口木材的需要.大片的热带雨林被夷为平地。 2、植物生存遭受极大威胁 随着人口不断的增加,对植物不合理的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许多植物已经处于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境地。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2.5万种高等植物已陷入遭受濒临灭绝的受威胁状态,占总数约27万种高等植物的近10%。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Wall.ex Hook.)Tryon ?桫椤科树形蕨类。东南亚和日本南部也有分布。中生代地球上曾广泛分布,现分布区缩少。国家一级保护渐危种。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ides Hu et Cheng.杉科 落叶大乔木,特有种和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活化石。20世纪40年代在湖北、四川交界处磨刀溪发现的原植株至今仍存活。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三省交界地区,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C.chrysantha (Hu) Tuyama) ?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瓣金黄色具蜡质光泽。分布于广西南部,宝贵的种质资源,被誉为“茶族皇后”。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蓝果树科落叶乔木,在头状花序基部有两个白色苞片,形如飞鸽的翅膀,故有鸽子树之名,中国特有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种。分布于西南地区和湖北、湖南、陕西,在研究古植物区系方面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孑遗植物。分布于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和

植物学论文

植物与人类关系 自远古以来,人类就与植物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人对植物的依赖是人人皆知的,植物作为第一生产者,吸收大地的养份、太阳的光辉、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经雨露滋润,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氧气,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生产出各种食物、营养物质、药品和木材。植物是人类呼吸中的需要的氧气来源。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氧气,净化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备条件。 一.食品作物 有人把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大豆、豆类、甜菜、甘蔗、花生、马铃薯、薯芋、木薯、椰子、香蕉列为世界15种重要食用植物,也有人把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玉米作为谷类粮食作物的5大台柱。 (一)禾谷类粮食作物 禾谷类粮食作物出自禾本科植物,这个科包括约660多个属,近10000种,我国有225个属,约1200个种 1.稻:在禾谷类和所有粮食作物中,稻谷的栽培面积和消耗量首屈一指。全世界人口的60%用水稻当粮食,摄取的能源中有30%直接来自水稻。由于长期栽培和选育的结果,稻的品种已发展到7000多个。稻分为陆稻、水稻两大类。普通的稻米含有水分12%,纤维素0.2%,蛋白质7.5%,脂肪0.5%,无机盐0.4%,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含79%,其他的还含有微量的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2.麦类:特别是小麦是水稻以外被人来食用最多的禾谷类植物。麦类植物包括小麦、大麦、燕麦等三个不同属的植物。小麦属植物约有15个种,最主要的是普通小麦;大麦属植物约有16-20种,最主要的是普通大麦;燕麦属植物约有50种,最常见的是普通燕麦。 (二)非禾本科植物 属于非禾本科植物的粮食作物,可以列出一张长的名单,其中主要有豆科植物中的大豆、蚕豆、豌豆、扁豆、豇豆、菜豆、花生,茄科中的马铃薯,大戟科中的木薯,旋花科中的甘薯,薯芋科中的山药,芭蕉科中的香蕉等等,也已成为世界人民不可少的粮食作物。 浓缩油植物 在整个植物界中,从菌藻植物、苔藓植物一直到种子植物,都含有植物油。从现在世界上的产量来看,占重要地位的食用油植物为大豆、花生、棉、椰子、向日葵、油棕、油菜、芝麻、玉米、油橄榄。根据植物学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可将油菜分为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埃塞俄比亚芥菜四大类,后者种植面积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只种植前三种类型的油菜。 2.蔬菜植物 研究发现,蔬菜中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相关的植物化学物质、酶等都是有效抗氧化剂,所以蔬菜不仅是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食物,同时还能有效的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同时蔬菜还对各种疾病起预防作用。十字花科甘蓝类蔬菜:如青花菜、花菜、甘蓝、叶甘蓝、芥兰等含有吲哚类萝卜硫素、异硫氰酸盐、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对防治肿瘤、心血管病有较好的作用,特别是青花菜。豆类中,如大豆、毛豆、黑豆等所含的类黄酮、异黄酮、蛋白酶抑制剂、肌醇、大豆皂苷、维生素B,对降低血胆固醇调节血糖,减低癌症发病及防治心血管、糖尿病有良好作用。芦笋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叶酸,对防止新生儿脑神经管缺损,防肿瘤有良好作用。

植物学方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拟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 基本情况调查表 名称: 申请一级学科???????????? 代码: 名称: 学科门类???????????? 代码: 依托系部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制 年月日填

填表说明 一、封面:学科门类名称、一级学科名称、学科专业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08年更新版)填写。 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基本数据》的统计范围应确属申请的一级学科点(以下简称申请点)。统计数字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各项经费应是申请点实际获得并计入财务帐目的经费。上级有资项目按上级实际拨款数填写,不含学校配套经费。 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发表论文篇数=近五年平均发表论文篇数/近五年平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平均科研经费/近三年平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 四、Ⅰ-1栏目,按照申请点的实体及其现有在编人数,以研究方向为基本单位依次填写,兼职人员不计入。“研究方向”应相当于本学科领域内的三级学科,不宜划分过细。 五、由申请点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本人填写。“授课主要对象”填写“博士生”或“硕士生”或“本科生”。 六、Ⅱ-1~Ⅱ-4栏目,应选择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通过省部级以上获奖或鉴定的项目和有较重大效益的项目填写,不必全部罗列。“作者”和“项目完成人”栏只填属本学科梯队成员的作者或项目完成人。 七、“承担项目”限填由申请点梯队成员作负责人的项目或子项目,“科研经费”栏应填与该项目对应部分的科研经费。上级有资项目按上级实际拨款数填写,不含学校配套经费。 八、Ⅳ-1栏目,只需填写与申请培养研究生有关的实验室情况。 九、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止至2013年8月31日。 十、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字迹要端正、清楚。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 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要整齐。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按规定需与本表合订一 起的材料,订在本表之后。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1 在去xx之前,虽然听到师兄师姐说植物学实习会很好玩,但是我一想到又热又多蚊子而且还要一天认一百多种植物,简直想死的心都有了,觉得在xx实习并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受苦,虽然有些难过,但我还是跟着大队去了xx。 在xx的五天学习里,我却有点喜欢这样的活动,也在享受着欢乐中学习,为了记住某一种植物而念科名种名十几遍,为了确定自己所说是对的问了好几个人,为了最后一天的考试而每晚不管多晚也认植物认几遍,每天接近一百种,认着认着,便会忘记了当初认植物是为了应付最后那天的考试,更多的是内心渴望认识多一种植物、了解多一种植物,增长自己的见识,充实自己的知识。或许很多时候,对于学习,一开始都会有些惰性,但是强迫自己静下心去认真学、努力学,渐渐地就会喜欢上,甚至很享受学习的过程。 现在,在校园里走着走着,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说:“嘿,

这是XX科的XX。”回想起来,在xx的五天,让我更加喜欢大自然。 当然,在xx的学习中,不得不说的就是周云龙老师。他总是很细致地给我们介绍植物,也很关心我们是否累了,一路上跟我开玩笑拍照唱歌,各种各样的欢笑,给炎热的夏天降温。 我觉得xx实习真得很有意义,希望以后每一届的师弟师妹都能有机会去好好享受这一段经历。 大学生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2 在未接触花卉学前,我就像一个懵懂的小孩,我只知道这门学科讲的是花,可是我还不知道这里面有那么多的研究艺术.有些东西只有接触以后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光靠表面现象难以看到很多深刻的东西,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爱花,喜欢观花,汲取他的芳香成为我平时的一种嗜好,我把花看成自己的朋友,爱他的一切,这是我喜欢花卉学的初衷.有它娇艳美丽的一天,我的生活都会更加的精彩丰富!我虽然不是因为花而活,但是因为它而惬意自如,不能自拔! 通过一个学期《花卉学》课程科目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花卉植物的分类、生长繁殖过程、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初步了解到一些关于花卉产业的形成、进步与发展方向等市场信息。在几次花卉学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我们又亲自体验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园林专业论文选题 第一部分 1快速城市化的平衡发展问题————(园林专业选题) 2兰州石化学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专业选题) 3冷季型高羊茅草坪的播种及其养护管理技术————(园林专业选题) 4离堆公园清溪园(盆景园)设计思想概述————(园林专业选题) 5理论城市历史:从戴奥斯考斯多夫到柯司特————(园林专业选题) 6 广州的优良树种在园林上应用现状研究(可选4~5种)————(园林专业选题) 7历史街区内公共广场的城市设计——以长春文化广————(园林专业选题) 8丽格海棠叶片培养诱导植株分生的途径探讨————(园林专业选题) 9广州的优良花灌木调查与研究————(园林专业选题) 10临沂城区主要木本园林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园林专业选题) 11临沂地区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园林专业选题) 12 广州公园树种的应用和调查及其分析————(园林专业选题) 13临沂动植物园植物种类的调查与应用的研究————(园林专业选题) 14临沂市杞柳丰产栽增技术试验————(园林专业选题) 15 树木园的建立和管护初探————(园林专业选题) 16临沂植物垂直装饰特点调查————(园林专业选题) 17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管见————(园林专业选题) 18 广州森林公园的树种资源初探————(园林专业选题) 19六项原则打造未来住区休闲景观————(园林专业选题) 20露地花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园林专业选题)

第二部分 1芦荟裼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研究————(园林专业选题) 2旅游规划三元论——中国现代旅游规划的定向路定————(园林专业选题)3 广州森林公园的树种规划及其应用————(园林专业选题) 4绿化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驻德归来随想————(园林专业选题) 5绿篱养护管理的技术要点————(园林专业选题) 6 广州红叶树种的调查与分析————(园林专业选题) 7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园林专业选题) 8绿色通道绿地的设计与维护————(园林专业选题) 9略论世纪我国城市规划走势————(园林专业选题) 10 广州著名的庭荫树调查与初探————(园林专业选题) 11论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大视野————(园林专业选题) 12论对历史城市环境的再创造-从柏林到巴塞罗那————(园林专业选题)13论贵阳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及实施条件————(园林专业选题) 14论计算机软件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园林专业选题) 15 广州有发展前途的匍地类树种调查————(园林专业选题) 16论某古典园林的发展与兴衰————(园林专业选题) 17论某市的城市绿化与美化————(园林专业选题) 18论全国及某个城市目前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园林专业选题) 19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园林专业选题) 20广州藤本类应用和发展前途较好的品种探析————(园林专业选题) 第三部分 1论现代园林中的地形处理————(园林专业选题)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5000(最新)

【摘要】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在我国方兴未艾,导致城市园林建设如火如荼。近20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学科,特别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从过去不太令人注意,一下子走到了前台。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好作品……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建设 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在我国方兴未艾,导致城市园林建设如火如荼。近20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学科,特别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从过去不太令人注意,一下子走到了前台。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好作品。但在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成绩卓著的同时,作为专业人员,我们应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认清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愿将管窥之见与同仁共商。 1.袖珍园林多要素化 一块不大的公共绿地,却运用过繁过多的手法,使其成为设计者倾吐张力的实验场。某些局部可能精彩,但这种做法使节奏过于紧张,韵律缺乏统一,就像一篇文章有多个主题,有失章法。 2.设计标准豪侈化 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景观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3.简单设计复杂化 一些道路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就很不错,不必套上这样那样的理念。上个世纪50年代英雄纪念碑周边的油松,80年代北京机场路的杨林大道都是简单设计的典范,大气、恢弘。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殊不知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得浮躁和好大喜功。 4.广场设计八股化 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千孔一面、大同小异,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

植物科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f815968694.html, 植物科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植物科学论文选题参考 1、2004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研究进展 2、空间植物科学与技术 3、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中国植物科学画小史 5、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学名及专业术语缩写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6、空间植物科学与技术 7、2004 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研究进展 8、植物科学教学应尽快适应植物科学发展的需求 9、拉曼光谱在植物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10、中国植物学会第四届植物科学专题研讨会纪要 11、设立“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12、植物科学综论 13、同步辐射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4、《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15、植物科学绘画中墨线图的绘画方法 16、与时俱进推进植物科学的进步——1981~2002年西北植物学报载文统计分析 17、生物信息学应用于植物科学的三个实例 18、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9、常用分子标记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https://www.doczj.com/doc/f815968694.html, 20、中国植物科学类期刊实现国际化路径探讨 二、植物科学论文题目大全 1、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2、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植物检疫学教学改革初探 3、植物科学研究进展 4、植物园,“植物系统与工程学”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基地———兼论《巨系统》理论对植物园建设及对植物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 5、流式细胞仪在植物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及方法举例 6、植物科学和未来技术的发展(英文) 7、植物科学领域SCI/SCIE期刊与网络资源 8、植物科学和未来技术的发展 9、如何教好植物学,扫除“植物盲”——《植物科学教育创新法》一书之提要 10、与时俱进推进植物科学的进步 --1981~2002年载文统计分析 11、植物形态学在现代植物科学中的地位 12、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促进植物科学的发展 13、突出地域特色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14、第22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理论B-1·细胞生物学和植物科学 15、A brief history of botanical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in China 中国植物科学画小史 16、Research Advances on Plant Science in China in 20062006 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17、植物科学绘画中小钢笔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植物学》下册汇总

植物学Ⅱ(下册)-系统分类部分 前言 1、回忆上册所学:植物外部形态、内部结构 2、下册涉及内容:分类、系统 参考文献 1、《植物学(下)》,贺士元等人编,北师大出版社 2、《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马伟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引言 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在人类应用和认识植物的过程中产生的. 1、人为分类时期 人为分类法: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一至几点较明显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而不考虑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 如:1.1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哲学家、博物学家)将植物按高大程度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 1.2 李时珍(明代) 《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1195种。植物被分为草、谷、菜、果、木等五部分。草部又依环境不同分为山草、芳草、湿草、青草、蔓草、水草等11类;木部分类为乔木、灌木等6类。 1.3 瑞典林奈根据有无雄蕊、雄蕊数目及着生情况把植物分为24纲,其中1~23纲为显花植物(如单雄蕊纲、二雄蕊纲等),第24纲为隐花植物,雌蕊的特征分目,果实的特征分属,叶子的特征分种。 2、自然分类或系统发育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时期 自然分类法:最接近进化理论、最能反映植物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方法。 是生物学家以追求种系发育路线,力图依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建立的分类系统。这是在达尔文进化论影响下才出现的分类系统。 现代植物的自然分类系统以恩格勒和柏兰特(Engler & Prantl)的《自然植物科志》(Die Naturlichen flanzefamilien)最为著名。 3、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通常被分为16个门: 1.蓝藻门(Cyanophyta) 2.裸藻门(Euglenophyta) 3.绿藻门(Chlorophyta) 4.轮藻门(Charophyta) 5.金藻门(Chrysophyta) 6.甲藻门(Pyrrophyta) 7.红藻门(Rhodophyta) 8.褐藻门(Phaeophyta)9.细菌门(Bacteriophyta) 10.粘菌门(Myxomycophyta) 11.真菌门(Eumycophyta) 12.地衣门(Lichens) 13.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4.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15.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16.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分类阶元(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有序排列后形成阶层系统

植物论文模板

台州学院 植物学课程论文集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2009级 二0一0年六月

天目山食用植物 08级科学教育2班0831030055 蒋小娜 [摘要] 天目山地处亚热带,植物种类丰富,是食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天目山植物的初步认识,将综述天目山食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天目山食用植物种类 为了加强对天目山野外植物的认识,以及对中国食用植物的了解,我选择《天目山食用植物》这个课题来概述野外实习的心得。 1、天目山的概述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山体由东、西两山组成,东边的叫东天目山,最高峰大仙顶,海拔1478米;西边的叫西天目山,绝顶仙人顶,海拔1506米。两山峰巅各有一池,都称“天池”,左右相对,宛如巨目仰望蓝天,天目山由此得名。 天目山体东西约长130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由于天目山树木茂盛,利于鸟群栖息。其鸟类有180种,其中最有名的要数“ 山鸳鸯” 天目山除了十里不同天” 树景外,还有古刹禅源寺、狮子岩、倒挂莲花、眠牛石、四面峰、西关龙潭等景点和分经台、太子庵、洗眼池” 昭明寺下院” 等与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有关的古迹。天目山山高林密,气候凉爽,盛夏平均温度25℃,最高温度也只有32℃,白昼不用扇子,晚上不离被子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天目山素有“天然植物园”、“森林公园”和“大树王国”之称。其植物种类繁多,高等植物计246科,974属,2160种,其中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藓类植物222种,苔类植物69种。可供药用的有1200余种。以“天目命名”的植物37种,国内外采自天目山的模式标本植物有83种。而且还有许多特有种,如天目金粟兰、天目铁木、天目朴、天目蝎子草、羊角槭、天目蓟、天目风毛菊、天目贝母、天目凤仙花、独花兰、象鼻兰等,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其中二级保护植物12种,三级保护植物23种,占浙江省保护植物的64%。 因此,在1986 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 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一处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宝库” 2、天目山可食用植物

中药学毕业论文

中药学毕业论文 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其独到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较符合当代社会和人们解决难治疾病不断增多、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等难题的需要。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在教授学科交叉知识的时候,应注意各科之间的相关联系,若某些方面讲解不清楚的话,常常影响学生的理解。大部分人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多而杂,特别容易混,不容易记住,结果考试考不好,要用用不上。因此,保证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学好中药学,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实行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 中药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中药的基本理论(即总论中的性能、炮制、配伍、应用等)和各论中每一章节的概述部分(包括定义、功能、主治和应用范围、使用注

药用植物学论文格式

学号: 学生姓名:陈佳园 指导教师:刘少彬 所在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中国·大庆2013 年 5 月(宋体、三号字) (宋体、三号字) (Times new Roman、三号字)

障复康预防大鼠D-半乳糖性白内障 郝智慧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摘要:目的观察障复康对大鼠D-半乳糖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 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障眼明片,障复康高、中、低3个剂量组灌胃相 应剂量的障复康连续18 d。灌胃给药第4天,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各组动物开始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 50%的D-半乳糖诱发白内障模型, 连续15 d。定期观测晶体混浊程度,造模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晶体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障复康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 晶体混浊程度,且能提高晶体SOD活力和MDA含量。结论障复康对大鼠D-半乳糖性白内障有一定 的预防作用,作用强度强于阳性药障眼明。 关键词:半乳糖性白内障;障复康;预防白内障;Wistar大鼠 老年性白内障(senile cataract)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盲人由白内障引起失明的占40%左右,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占60%~70%,70 岁以上者可达80%。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病率还会增长[1]。白内障发展到视力丧失,虽可手术摘除晶状体,换置人工晶体,但由于多种原因,手术复明并不能广泛适用。所以药物治疗白内障已受到更多的关注[2]。尤其在对白内障发病机理研究更加深入的情况下,药物治疗白内障已成为现实。障复康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与通化市兴科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防治白内障的复方制剂,作者对该药预防半乳糖性白内障进行了实验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YZSEI型裂隙灯显微镜(苏州医疗器械总厂),721A型分光光度计(四川分析仪器厂)。 障复康(黄色干燥粉末,主要由黄芩等组成,每克相当于20 g生药,通化市兴科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21201,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混悬液),阳性对照药(障眼明片,广州申一药业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批号:F00057,除去糖衣后呈棕褐色,给药前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D-半乳糖(生化试剂,上海恒信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30406),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硫酸阿托品5g·L-1,沈阳第一制药厂,批号:940601),超氧化物岐化酶试剂盒、丙二醛试剂盒、考马斯亮兰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Wistar大鼠,雌雄兼用,体质量100~120 g,沈阳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辽)2003—008。 2 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Wister大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雌雄各半。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障眼明(ZYM)组、障复康(ZFK)160、80、40 mg·kg-1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灌胃障眼明片(160 mg·kg-1),障复康3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障复康。灌胃剂量均为10ml·kg-1,每天9—11时给药1次,于注射D-半乳糖前3 d开始给药,连续18 d。 2.2 模型制备 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大鼠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50%的D-半乳糖(用生理盐水配制),剂量为10 g·kg-1,每天1次,连续15 d,同时自由引用质量分数为5%的D-半乳糖水(用自来水配制)12 d[3]。 2.3 晶体检查 分别于灌胃给药13 (注射D–半乳糖第10天)、15(注射D–半乳糖第12天)、18 d(注射D–

珙桐综述-资源植物学版

珙桐情况介绍及繁育研究进展 摘要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 珙桐的形态特征、分类进化地位、生境和繁育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将来应加强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珙桐,繁育,组培,研究进展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on)亦称为水梨子或鸽子树,为珙桐科(Davidiaceae)珙桐属(Davidia)植物。作为我国特有的单型属珍稀树种,并且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珙桐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2]。珙桐由法国传教士和博物学家Abbe Armand David于1869年在四川省宝兴县首次发现并命名。珙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珙桐为顶生头状花序,花序下面有两个白色大苞片,开花时远看就像一群白鸽栖息在绿荫丛中,因此人们称它为“中国鸽子树”[3]。在西方国家,珙桐被用作园林植物,它既具有象征和平的意义,又为社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珙桐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木材和榨油上。它的材质白皙、结构细致、纹理通直、耐腐性强、容易加工,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装、工艺制作等领域。珙桐的果皮与种子能榨油,其油为黄色半干性、清香,可作为食用油生产,也可用作工业用油。珙桐果内皮提炼的香精可作为香料使用,花可用于蜂蜜酿造,树皮与果皮可制作活性炭等。珙桐生态价值体现在其“活化石”的性质上,它是起源古老的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物种,是古地理、古气候的活见证,因此它是研究植被进化和分类的珍贵素材[4]。 目前珙桐在其原产地的生存环境正受到破坏,自然更新缓慢,已经濒临绝境。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生存、繁育能力,并能加强对珙桐资源的利用。 1珙桐基本情况 1.1珙桐的形态特征 据《四川珍稀濒危植物》和《中国植物志》记载,珙桐是落叶乔木,高10-20米,个别可达到25米,主干胸径40-60厘米;树皮呈深灰褐色。叶片无托叶,常密集着生在嫩枝的顶端;叶片形状为卵圆形,长8-14厘米,宽6-10厘米,其边缘有锯齿。珙桐花为顶生头状花序,两性花位于花序的中部,雄花位于花被的周围;有2枚苞片,多为乳白色。珙桐果实为长圆形的核果,长3-4厘米,直径15-20毫米,内有种子3-5颗[1][5]。 1.2珙桐的分类、进化地位 珙桐自发现以来,先被归入山茱萸科。德国植物学家H.Harms于1898年以珙桐属(Davidia)为模式属建立了珙桐亚科(Davidioideae),隶属于山茱萸科(Cornlaceae)。1909年A.Engler 把蓝果树科(Nyssaceae)由山茱萸科分出成为一个独立的科,1910年W.Wangerin把珙桐亚科改为蓝果树科的一个亚科。A.L.Takhtajan于1954年和H.L.Li(李惠林)于1955年提出子房6-10室这个特征是珙桐亚科与蓝果树科及其它相近各科显著不同的重要性,从而创立了珙桐科(Davidiaceae)[6]。此后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了上述观点:从木材解剖学的角度对珙桐与蓝果

植物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f815968694.html, 植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植物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民国期刊《植物学汇报》与早期植物学科发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期.夏文华.张培富. [2].植物学野外实习"专项调查"的探索与实践. 《黑龙江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0期.李晶.徐永清. [3].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促进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24期.赵亮.罗敏蓉. [4].长白山特色植物科研成果渗透植物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31期.吴松权.刘迪.张美淑.金英花.全雪丽. [5].以创新理念培养大学生多元化的3T实践技能——以植物学教学改革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7期.马玉心.崔大练. [6].地方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8期.郝文芳. [7].中美《植物学》教材编排比较研究. 《中国大学教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0期.戴伟民.石志华. [8].植物学双语教学初探. 《黑龙江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2期.李晶. [9].把握教学环节优化植物学教学质量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2期.高婷.辛华.朱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