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植物学实习报告

资源植物学实习报告

资源植物学实习报告
资源植物学实习报告

1.天竺葵

2.四季秋海堂

3.蓝猪耳

4.红花檵木

5.醉蝶花

6.美蕊花

7.黄金菊

8.金鱼草

9.兰花鼠尾草

10.蜀葵

11.散尾葵

12.锦绣杜鹃

13.圆柏

14.巴西野牡丹

15.勒杜鹃

16.蚌花, 紫背万年青

17.黄婵

18.福建茶

19.鹅掌藤

20.琴叶珊瑚

21.百日菊

22.香彩雀

23.矮牵牛

24.新几内亚凤仙花

25.文心兰

26.蝴蝶兰

27.紫薇

28.榔榆

29.草菅兰

30.吊竹梅

资源植物学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 课程资源植物学 题目龙眼的开发与利用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 11级生物科学B班

龙眼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龙眼,又称桂圆,果实营养价值高,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是著名的食药兼用的热带特色果树。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龙眼。中国龙眼种植历史悠久, 是世界龙眼的主要生产国。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龙眼花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龙眼蜜是蜂蜜中的上等蜜。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圆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的药用价值很高,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龙眼全身是宝,有极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关键词:龙眼;开发利用;药用价值;营养价值;保护 一、前言 龙眼属于无患子科( Sapindaceae)龙眼属(D imocarpus Lour. )。该属中的栽培种龙眼(D imocarpus longanaLour. )具有约2000年的栽培历史。据不完全统计,龙眼有400多个品种,分布在我国的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印度、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方。我国是龙眼的原产地之一,中国龙眼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龙眼栽培业的首位。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一直声誉卓著。中国拥有丰富的龙眼遗传资源,种类多,分布广, 野生、半野生变种多。在我国的云南和海南分布有野生龙眼。云南是野生龙眼的自然分布区,西南部南起孟连县南垒河流域及其分支水系, 北到施甸县波多河流域。已发现野生龙眼大树7万多株, 其中孟连县约2万多株,临沧县澜沧江流域约3万多株,耿马县、镇康县各约1万多株, 施甸县、永德县共约5000株。海南野生龙眼分布在岛中部、南部、西南部的五指山区、尖峰岭、万盖岭、坝王岭等的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 1 ]。 二、龙眼的形态特征及其相关概述

1 资源植物学-药用植物2020_

第?章药?植物第?节概述

1、概念 含有药?成分,具有医疗?途可作为药物开发利?的植物。 2、研究范围 (1)药?植物资源的普查 例如:《???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调查》

???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调查 ?歆怡(??师范?学硕?论?) ??法:通过?献资料整理、野外调查与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特点、野?重点调查药?植物、珍稀濒危药?植物资源、?族医药?化等进?分析,探讨县域内药?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的途径。 ?研究结果如下:经过调查统计,县域内共记录到维管束药?植物1640种(包括种下单位,下同),?属222科817属。其中药?蕨类植物共有144种,?属43科75属;药?裸?植物共有20种,?属9科16属;药?被?植物共有1476种,?属170科726属……

(2)药?植物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合理采收?法 (3)药?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 (4)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红枣芦丁提取的最佳?艺研究刘晓静?菊何伟平??的: 研究提取红枣中芦丁的最佳?艺。?法: 以红枣为原料,以?醇为有机溶剂提取?标产物芦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响应?法优化红枣中芦丁的提取?艺,建?该?艺的?次多项数学模型,研究?醇体积分数、浸取温度、料液?、p H值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对提取?艺的影响。结果:最佳?艺条件为:?醇体积分数74%,浸取温度72℃,料液?43 mL/g,p H值8,芦丁理论提取率达7.58 mg/g。结论在此?艺条件下,进?的3次平?实验验证,得到芦丁提取率平均值约为7.56 mg/g,符合误差要求,为开发和利?红枣中的芦丁提供了依据。

资源植物学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生命有机体的种类和变异性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生物多样性类型: 1. 遗传多样性 2. 物种多样性 3. 生态系统多样性 4. 景观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水分、氮素和营养元素的循环、捕食、共生、物种形成等生态过程密切相关,构成生物圈的基本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护和永续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可被人类广泛直接用于食物、医药、工业原料和繁殖良种的遗传材料等。由于保护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因此生物多样性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冲刷、保持土壤肥力和控制病虫害等生态过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A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B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生物种内不同群体:生态型、变种、亚种,品种、品系等。 形态学(表型性状)水平—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单基因性状,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染色体数目、组型。 生理生化(蛋白质多态性)水平—同工酶、蛋白质多态性等。 分子水平— DNA多态性、线粒体DNA序列、核糖体DNA。 检测原理:由于大部分分子水平的变异会通过上述的遗传中心法则影响到转译后的各个层次上或水平上,因此遗传多样性可以从分子、蛋白质、细胞、器官以及形态学水平上反映出来,并由此得到检测。 一、植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植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植物固定太阳能、而且提供化学能的主要源泉所以,植物多样性程度的降低,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一种灾难性的影响。 二、全球植物受威胁概况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植物最为丰富。 1、热带雨林迅速减少 热带雨林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当前,世界上已有40%的热带雨林被砍掉,现在每年仍要砍伐15.7万kM2的热带森林,由于热带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出于薪柴和出口木材的需要.大片的热带雨林被夷为平地。 2、植物生存遭受极大威胁 随着人口不断的增加,对植物不合理的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许多植物已经处于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境地。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2.5万种高等植物已陷入遭受濒临灭绝的受威胁状态,占总数约27万种高等植物的近10%。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Wall.ex Hook.)Tryon ?桫椤科树形蕨类。东南亚和日本南部也有分布。中生代地球上曾广泛分布,现分布区缩少。国家一级保护渐危种。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ides Hu et Cheng.杉科 落叶大乔木,特有种和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活化石。20世纪40年代在湖北、四川交界处磨刀溪发现的原植株至今仍存活。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三省交界地区,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C.chrysantha (Hu) Tuyama) ?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瓣金黄色具蜡质光泽。分布于广西南部,宝贵的种质资源,被誉为“茶族皇后”。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蓝果树科落叶乔木,在头状花序基部有两个白色苞片,形如飞鸽的翅膀,故有鸽子树之名,中国特有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种。分布于西南地区和湖北、湖南、陕西,在研究古植物区系方面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孑遗植物。分布于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和

《植物学》下册汇总

植物学Ⅱ(下册)-系统分类部分 前言 1、回忆上册所学:植物外部形态、内部结构 2、下册涉及内容:分类、系统 参考文献 1、《植物学(下)》,贺士元等人编,北师大出版社 2、《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马伟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引言 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在人类应用和认识植物的过程中产生的. 1、人为分类时期 人为分类法: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一至几点较明显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而不考虑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 如:1.1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哲学家、博物学家)将植物按高大程度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 1.2 李时珍(明代) 《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1195种。植物被分为草、谷、菜、果、木等五部分。草部又依环境不同分为山草、芳草、湿草、青草、蔓草、水草等11类;木部分类为乔木、灌木等6类。 1.3 瑞典林奈根据有无雄蕊、雄蕊数目及着生情况把植物分为24纲,其中1~23纲为显花植物(如单雄蕊纲、二雄蕊纲等),第24纲为隐花植物,雌蕊的特征分目,果实的特征分属,叶子的特征分种。 2、自然分类或系统发育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时期 自然分类法:最接近进化理论、最能反映植物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方法。 是生物学家以追求种系发育路线,力图依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建立的分类系统。这是在达尔文进化论影响下才出现的分类系统。 现代植物的自然分类系统以恩格勒和柏兰特(Engler & Prantl)的《自然植物科志》(Die Naturlichen flanzefamilien)最为著名。 3、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通常被分为16个门: 1.蓝藻门(Cyanophyta) 2.裸藻门(Euglenophyta) 3.绿藻门(Chlorophyta) 4.轮藻门(Charophyta) 5.金藻门(Chrysophyta) 6.甲藻门(Pyrrophyta) 7.红藻门(Rhodophyta) 8.褐藻门(Phaeophyta)9.细菌门(Bacteriophyta) 10.粘菌门(Myxomycophyta) 11.真菌门(Eumycophyta) 12.地衣门(Lichens) 13.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4.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15.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16.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分类阶元(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有序排列后形成阶层系统

珙桐综述-资源植物学版

珙桐情况介绍及繁育研究进展 摘要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 珙桐的形态特征、分类进化地位、生境和繁育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将来应加强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珙桐,繁育,组培,研究进展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on)亦称为水梨子或鸽子树,为珙桐科(Davidiaceae)珙桐属(Davidia)植物。作为我国特有的单型属珍稀树种,并且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珙桐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2]。珙桐由法国传教士和博物学家Abbe Armand David于1869年在四川省宝兴县首次发现并命名。珙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珙桐为顶生头状花序,花序下面有两个白色大苞片,开花时远看就像一群白鸽栖息在绿荫丛中,因此人们称它为“中国鸽子树”[3]。在西方国家,珙桐被用作园林植物,它既具有象征和平的意义,又为社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珙桐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木材和榨油上。它的材质白皙、结构细致、纹理通直、耐腐性强、容易加工,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装、工艺制作等领域。珙桐的果皮与种子能榨油,其油为黄色半干性、清香,可作为食用油生产,也可用作工业用油。珙桐果内皮提炼的香精可作为香料使用,花可用于蜂蜜酿造,树皮与果皮可制作活性炭等。珙桐生态价值体现在其“活化石”的性质上,它是起源古老的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物种,是古地理、古气候的活见证,因此它是研究植被进化和分类的珍贵素材[4]。 目前珙桐在其原产地的生存环境正受到破坏,自然更新缓慢,已经濒临绝境。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生存、繁育能力,并能加强对珙桐资源的利用。 1珙桐基本情况 1.1珙桐的形态特征 据《四川珍稀濒危植物》和《中国植物志》记载,珙桐是落叶乔木,高10-20米,个别可达到25米,主干胸径40-60厘米;树皮呈深灰褐色。叶片无托叶,常密集着生在嫩枝的顶端;叶片形状为卵圆形,长8-14厘米,宽6-10厘米,其边缘有锯齿。珙桐花为顶生头状花序,两性花位于花序的中部,雄花位于花被的周围;有2枚苞片,多为乳白色。珙桐果实为长圆形的核果,长3-4厘米,直径15-20毫米,内有种子3-5颗[1][5]。 1.2珙桐的分类、进化地位 珙桐自发现以来,先被归入山茱萸科。德国植物学家H.Harms于1898年以珙桐属(Davidia)为模式属建立了珙桐亚科(Davidioideae),隶属于山茱萸科(Cornlaceae)。1909年A.Engler 把蓝果树科(Nyssaceae)由山茱萸科分出成为一个独立的科,1910年W.Wangerin把珙桐亚科改为蓝果树科的一个亚科。A.L.Takhtajan于1954年和H.L.Li(李惠林)于1955年提出子房6-10室这个特征是珙桐亚科与蓝果树科及其它相近各科显著不同的重要性,从而创立了珙桐科(Davidiaceae)[6]。此后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了上述观点:从木材解剖学的角度对珙桐与蓝果

资源植物学

1、植物资源:所谓资源就就是人们生活或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从植物方面来的就就是植物 资源 2、资源植物: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3、经济植物:就是对人类直接与间接有用的植物 4、直接有用的植物: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需要的植物 5、间接有用的植物: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的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6、植物园:就是保护本地特有、孑遗、濒危植物以及引种驯化外地迁移植物的重要基地 7、自然保护区:指画出一定范围的自然地带或自然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将自然环境与自然资 源(包括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以及自然历史遗产加以保护与研究的地域8、植物种质基因库:就是保存植物种质基因的机构设施。其作用就是:①保存植物遗传资源, 使多种多样的物种,尤其就是珍稀物种与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得以保护,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②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基因来源 9、民族植物学:就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间有关植物知识的学科,它包 括了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传统经验与知识。 10、资源植物评价:人们以利用资源为自身带来效益为目的,对资源植物使用价值与价值进行 估算与推测。 11、引种驯化: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通过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 环境与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2、引种:就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迁移 13、驯化: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14、获得性遗传:外界环境的持续改变会引起形状变异,这些变异与外界统一则会遗传,这类遗 传现象被称为获得性遗传 15、直接引种: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直接引入另一地区种植,不必采取特设措施的引种方法称为 直接引种 16、间接引种:引入种的原产地与迁入地之间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引入种不能立即适应新的 环境,则必须采用特殊栽培措施进行驯化或进行人工育种 17、淀粉植物:体内贮藏大量淀粉的植物 18、单细胞蛋白:就是指天然的或经过加工之后,可以作为人类及动物食用的微生物细胞物质 19、防污绿化植物:能够净化环境或检测环境的植物统称为防污绿化植物 20、监测植物:由于植物对污染物质会产生多种反应,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监测环境污染 的状况 21、种质系: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1、除淀粉以外的植物(记五种):橡子(壳斗科)、芭蕉芋(美人蕉科)、南瓜(葫芦科)、木薯(大戟 科)、魔芋(天南星科) 2、蛋白植物(记五种):松茸、牛肝菌、香菇、竹荪、鸡枞菌 3、液体饮料(记三种):包括果汁饮料(芒果、菠萝、木瓜)、果浆饮料与乳化饮料(核桃乳、松 子奶、椰子) 4、草本油料植物(记五种):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萝卜籽、红花、苏子 5、木本芳香植物(记三种):香桂树、猴樟、香樟、毛叶樟 6、草本芳香植物(记三种):藿香、姜黄、草果、薄荷 7、真菌类的三种药用植物:银耳、木耳、香菇 8、裸子植物:银杏、松树、红豆杉

最新资源植物学题目

一、填空1、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取样原则是:2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即一般了解,重点深入。3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5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 2、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与会的172位国家首脑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3、一般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 0.6 ℃。 4、、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及农业分布等,我国可以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内蒙古和青藏等8个自然地区。 5、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采用定期挖掘法和间接观察法。 1、观赏植物信息库,由美学信息群、生物学信息群和资源潜力信息群三个主要信息群组成。 2、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现场调查、路线调查、访问调查、野外调查_,现场调查是野生植物资源 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踏查、详查两种方式。 3、有样地取样是指有规定面积的取样。 4、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野生植物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5、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及农业分布等,我国有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内蒙 古、青藏_八个自然地区。 1、在以下植物(银杏、银杉、三尖杉、秃杉、人参、红豆衫、水杉、金钱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秃杉,人参,水杉。 2、无样地取样是指未规定面积的取样。 3、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表现出群落植物种类的面积。 4、野菜采集应注意_适时采收、择优而采、选择适宜采收工具这三个问题。 5、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的相似性、利用的时间性、用途的多样性、可栽培 性、分布的地域性、价值的潜在性。 6、调查地区野生植物综合评价包括种类情况评价、生产效率评价、开发利用潜力 二、选择题 A 寄生性生物农药 B 濒危的种类 C 经度地带性 D 毒杀性植物农药 E 未定种 F 灭绝的种类 G 分布的地域性H 激素性植物农药I稀有的种类 J 贮藏量K 渐危的种类 L 纬度地带性 M 定期挖掘法 N驱拒性植物农药 O单位面积产量 1、利用植物中含有害虫所不喜欢或讨厌的某些物质,以防御害虫取食,进而使害虫饥饿死亡的农药叫做 (N) 2、利用植物中含有的昆虫激素及其类似物干扰害虫的发育过程或引诱害虫而用其他农药毒杀,进而达到杀虫 的目的的农药叫做( H ) 3、利用寄生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的寄生作用杀灭病虫害和病菌的农药叫做( A ) 4、利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杀灭虫害和植物病菌的农药叫做( D ) 5、处于危险状态,数量有明显下降,但真实数量尚无正确估计,缺乏足够的资料来说明,其他情况也不太清

资源植物学题目

一、填空 1、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取样原则是:2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即一般了解,重点深入。3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5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 2、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与会的172位国家首脑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3、一般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 0.6 ℃。 4、、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及农业分布等,我国可以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内蒙古和青藏等8个自然地区。 5、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采用定期挖掘法和间接观察法。 1、观赏植物信息库,由美学信息群、生物学信息群和资源潜力信息群三个主要信息群组成。 2、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现场调查、路线调查、访问调查、野外调查_,现场调查是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踏查、详查两种方式。 3、有样地取样是指有规定面积的取样。 4、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野生植物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5、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及农业分布等,我国有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内蒙古、青藏_八个自然地区。 1、在以下植物(银杏、银杉、三尖杉、秃杉、人参、红豆衫、水杉、金钱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秃杉,人参,水杉。 2、无样地取样是指未规定面积的取样。 3、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表现出群落植物种类的面积。 4、野菜采集应注意_适时采收、择优而采、选择适宜采收工具这三个问题。 5、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的相似性、利用的时间性、用途的多样性、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价值的潜在性。 6、调查地区野生植物综合评价包括种类情况评价、生产效率评价、开发利用潜力 二、选择题 A 寄生性生物农药 B 濒危的种类 C 经度地带性 D 毒杀性植物农药 E 未定种 F 灭绝的种类 G 分布的地域性H 激素性植物农药 I 稀有的种类 J 贮藏量K 渐危的种类 L 纬度地带性 M 定期挖掘法 N驱拒性植物农药 O单位面积产量 1、利用植物中含有害虫所不喜欢或讨厌的某些物质,以防御害虫取食,进而使害虫饥饿死亡的农药叫做(N ) 2、利用植物中含有的昆虫激素及其类似物干扰害虫的发育过程或引诱害虫而用其他农药毒杀,进而达到杀虫的目的的农药叫做( H ) 3、利用寄生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的寄生作用杀灭病虫害和病菌的农药叫做( A ) 4、利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杀灭虫害和植物病菌的农药叫做( D ) 5、处于危险状态,数量有明显下降,但真实数量尚无正确估计,缺乏足够的资料来说明,其他情况也不太清楚的种类叫( E ) 1、致危因素仍在起作用,在不久的将来确信能进入濒危种范围的物种叫( K ) 2、那些全球种群数量很少,现在还不是“濒危种”或“渐危种”,但处于危险之中的物种是( I )系。 3、其物种自然种群的数量已经很少,它们在脆弱的生境中受到生存的威胁,有走向灭绝的危险。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很弱,其数量减少到快要绝灭的临界水平,或是它们所要求的特殊生境被破坏,或被激烈的改变已经退化到不能适应它们的生长,或由于过度开发,病虫害的原因所致,即使致危因素已经排除,并采取了保护措施,数量仍然继续下降或尚存在难恢复的物种是( B )系。 4、在历史上有过记录,甚至数量曾经很多,但因很多原因,现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已经找不到天然生长个体的那些种类叫( F ) 5、在一定时间间隔挖取地下部位,测定其生长量。经过多年观察得出其更新周期。这种方法叫( M ) 1、野生植物资源种单位面积或样方平均利用部位的生物量称为( O ) 2、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野生植物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叫( J ) 3我国自北向南,年均温度逐渐上升,降水量逐渐减少。在水热的共同作用下,依次形成了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长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等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其中分布有丰富的适应不同气候特点的野生植物资源,称为植被与植物分布的( L ) 4、我国自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在水分主导因子的作用下,自东向西,依次形成了各种森林、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生态系统,其中分布着适应不同水分条件的温带及暖温

张兰梅——植物学资源学试卷(1)

第 - 1 -页 北方民族大学试卷 课程代码: 课程: 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15分) 1.植物资源 2.生态环境 3.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药用植物资源 5.芳香油 二、填空题(15分) 1、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分为准备工作、 和总结工作3各阶段。 2、植物现场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 和详查两种方式,路线的布局方法分为路线间隔法和区域控制法。 3、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封禁、人工管理、 和仿生栽培4种。 4、植物体产生新个体的无性繁殖方式有: 。 5、物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为灭绝种类、濒危种类、 、稀有种类、未定种5种。 6、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域 的划分为核心区、 、实验区和旅游区四个区域。 7、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入药部位为 。 8、具有“维C 之王”之称的果树植物是 。有“水面庄稼”称谓的淀粉植物是 ;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的芳香类植物是 ;被称为“神奇之草”的植物是 。 9、我国含有芳香油的植物种类很多,但主要是 植物。 10、 香油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直接压榨法、 四种;玫瑰芳香油是用 法提取。 11、 百里香又名地花椒、山椒、千里香等,为 科百里香属植物。具有止咳、消炎、止痛等药用价值。 12、 野菜植物资源按食用器官分为 、叶菜类、根和根茎菜类、花菜类、果菜 类、菌蕈及其他菜类。 13、 野菜原料加工品主要有 。

14、鞣料植物通常采用按所含单宁的类别分为凝缩类、和混合类鞣料。 15、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 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新鲜的含有芳香油多。 三、判断正误(5分) 1、我国自然地理学家从多科学角度,根据中国自然情况的最主要差异,首先把全国区分为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 2、苦参属于农药植物资源() 3、野生物种引种、驯化与栽培研究,建立人工基地,实现的集约化生产,提高植物原料的 产量,是扩大植物资源供应的主要途径。() 4、黄连为木兰科黄连属植物() 5、宁夏枸杞为灌木或小乔木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为补虚药( ) 6、野菜植物原料的加工品主要有一类即干制类() 7、山苍子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 8、辣椒性辛、温、辣,食后能促进胃液分泌,调节胃口,提神兴奋,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9、薄荷不属于芳香植物() 10、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 四、单项选择题(20分) 1、下列不属于植物资源的特点的是() A、易受威胁性 B、成分的相似性 C、价值的潜在性 D、利用的空间性 2、不属于植物资源学研究的内容是植物资源() A、有用种类的研究 B、保护管理的研究 C、分类系统的研究 D、所处环境的研究 3、以下植物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 A、银杉 B、人参 C、水杉 D、红豆杉 E、水杉 4、“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看了当柴烧”这句谚语表现了野生植物资源的()特性。 A、易受威胁性 B、利用的时间性 C、成分的相似性D用途的多样性5、下列哪组植物全部主要用作药用植物() A、茯苓草麻黄香椿 B、朝鲜淫羊藿甘草茉莉 C 、五味子薰衣草檀香D、杜仲远志刺五加五味子 6、有“南方人参”之称的植物是() A、纹股蓝 B、人参 C、冬虫夏草 D、灵芝 7、属于物种灭绝或受威胁的人为因素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①、生境的破坏、片段化和退化②、外来中的引入和疾病③、资源的多度利用④、人类环保意识浅薄 8、下列药用植物资源中,按其药用部位分类,属于菌藻类的是() A、三七 B、灵芝 C、半夏 D、五味子 9、属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的是() A、厚朴 B、黄连 C、肉桂 D、甘草 10、下列不属于野果植物资源的特点的是() A、纯天然,无公害 B、口味独特,营养丰富 C、种类多,吃用方法多样 D、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E、种类繁多,遗传多样性丰富 11、被称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的野菜植物是() A、黄花菜 B、蒲公英 C、柳叶蒿 D、莼菜 12、下列哪种野菜是向日本、韩国出口的山珍野菜,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红菜干”() A、蕨菜 B、荠菜 C、薇菜 D、鸡冠花 13、下列芳香植物资源中,属于木犀科的植物是() A、玫瑰 B、紫罗兰 C、桂花 D、百里香 14、下列植物中,属于色素植物的是() A、玫瑰茄 B、香青兰 C、守宫木 D、腊梅 15、下列不属于纤维植物的是() 第- 2 -页

资源植物学(参考模板)

1、植物资源:所谓资源就是人们生活或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从植物方面来的就是植物资 源 2、资源植物: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3、经济植物:是对人类直接和间接有用的植物 4、直接有用的植物: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需要的植物 5、间接有用的植物: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的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6、植物园:是保护本地特有、孑遗、濒危植物以及引种驯化外地迁移植物的重要基地 7、自然保护区:指画出一定范围的自然地带或自然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将自然环境和自 然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以及自然历史遗产加以保护和研究的地域 8、植物种质基因库:是保存植物种质基因的机构设施。其作用是:①保存植物遗传资源, 使多种多样的物种,尤其是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得以保护,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②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基因来源 9、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间有关植物知识的学科,它 包括了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传统经验和知识。 10、资源植物评价:人们以利用资源为自身带来效益为目的,对资源植物使用价值和价值进 行估算和推测。 11、引种驯化: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通过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 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2、引种: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迁移 13、驯化: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14、获得性遗传:外界环境的持续改变会引起形状变异,这些变异与外界统一则会遗传,这 类遗传现象被称为获得性遗传 15、直接引种: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直接引入另一地区种植,不必采取特设措施的引种方法称 为直接引种 16、间接引种:引入种的原产地与迁入地之间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引入种不能立即适应新 的环境,则必须采用特殊栽培措施进行驯化或进行人工育种 17、淀粉植物:体内贮藏大量淀粉的植物 18、单细胞蛋白:是指天然的或经过加工之后,可以作为人类及动物食用的微生物细胞物质 19、防污绿化植物:能够净化环境或检测环境的植物统称为防污绿化植物 20、监测植物:由于植物对污染物质会产生多种反应,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监测环境污 染的状况 21、种质系: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1、除淀粉以外的植物(记五种):橡子(壳斗科)、芭蕉芋(美人蕉科)、南瓜(葫芦科)、 木薯(大戟科)、魔芋(天南星科) 2、蛋白植物(记五种):松茸、牛肝菌、香菇、竹荪、鸡枞菌 3、液体饮料(记三种):包括果汁饮料(芒果、菠萝、木瓜)、果浆饮料和乳化饮料(核桃 乳、松子奶、椰子) 4、草本油料植物(记五种):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萝卜籽、红花、苏子 5、木本芳香植物(记三种):香桂树、猴樟、香樟、毛叶樟 6、草本芳香植物(记三种):藿香、姜黄、草果、薄荷

资源植物学整理-

植物资源特点:地域性;再生性;可解体性;多用性。 植物区系:某一地区、某一时区、某个植被的所有植物总称。 云南植物资源的特点:种类多且区系复杂;有开发价值的种类多;近缘及可代替的种类丰富;特有种和优良中丰富;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多;种质资源数量巨大;分布零散,种群数量少。 植物资源面临的危机及对策:1人类活动造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2植被的破坏使物种的大量灭绝。3植被的摧毁还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个人类带来了各种频率发生,对策:国际采取的:1948年成立了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1972年6月联合国开展了《人类环境大会》1973年通过率《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等,我国采取的措施发不了一系列有关保护自然资源的法令、制度、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纲要》 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1.综合利用2.深加工3.永续利用4.充分发挥植物资源的生态效益,避免发展污染严重的企业5.以传统土特产品为突破口6.发挥野生植物的优势,发展绿色食品7.变野生为家植,建立商品基地8.不断发掘新的资源植物种类和新用途9.市场研究。 植物园是保护本地特有、孑遗、濒危植物以及引种驯化外地迁移植物的重要基地。 植物园的主要任务:1保护特有、孑遗、濒危植物的种质资源;2引种驯化外地迁移植物;3研究他们中尚未开发货濒危物种的生态学、遗传学以及栽培技术,进而大量繁殖,推广种植;4利用植物园对人们进行保护珍稀植物、保护植物资源的教育,唤醒人们都会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视。 自然保护区是指划定一定范围的自然带货自然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自然历史遗产加以保护盒研究的地域。主要任务是1维持、白虎区内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2是子让状态下保护种植资源的场所;3是科学研究的基地。 植物种质基因库是保护植物种植基因的机构设施。任务是1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得以保存,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2同时也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基因来源。 资源:人们生活或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 经济植物:有商品价值的植物称为;植物资源:人类有用的植物的总和称为;资源植物:某种或某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民族植物学: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间有关植物知识的学科,它包括了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传统经验和知识。研究程序:1调查研究2资料整理3开发研究。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向:1.从名族药中发掘新药;2.从传统食品中开发新型食品和饮料;3.发掘新型天然色素及香料。 资源植物评价:人们以利用资源为自身带来效益为目的,对资源植物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估算和推测。资源植物评价一般采用综合评价法,其目的是:使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具有科学性,合理决策和确定开发的方式及步骤,同时与农业,林业,土地利用,动物资源,生态工程,经济,技术等有关产业,项目的协调发展。综合评价:1.在查清资源数量,质量,分布与组合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与评价;2.进行开发的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的分析及评价;3.对开发项目前景的分析及评价;4.有关资源开发对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的分析及评价。 引种驯化是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通过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货国外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进化论是引种的理论基础;) 引种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迁移;驯化则是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直接有用的植物: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需要的植物;间接有用的植物: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的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直接引种: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直接引入另一个地区种植,不必采取特殊措施的引种方法。 间接引种:引入种的原场地与迁入地之间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引入种不能适应新环境,则必须采取特殊栽培措施进行训化或进行人工育种。 引种驯化步骤:准备阶段、试验阶段、推广阶段。

资源植物学word精品

1、 植物资源 :所谓资源就是人们生活或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从植物方面来的就是植物资 源 2、 资源植物 :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3、 经济植物 :是对人类直接和间接有用的植物 4、 直接有用的植物 :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需要的植物 5、 间接有用的植物 :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的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6、 植物园 :是保护本地特有、孑遗、濒危植物以及引种驯化外地迁移植物的重要基地 7、 自然保护区 :指画出一定范围的自然地带或自然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将自然环境和自 然资源 (包括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以及自然历史遗产加以保护和研究的 地域 8、 植物种质基因库:是保存植物种质基因的机构设施。其作用是:①保存植物遗传资源, 使多种多样的物种, 尤其是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得以保护, 从而保护了生物 多样性 ②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基因来源 9、 民族植物学 :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间有关植物知识的学科,它 包括了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传统经验和知识。 10、 资源植物评价 :人们以利用资源为自身带来效益为目的, 对资源植物使用价值和价值进 行估算 和推测。 11、 引种驯化 :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通过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 自然环境 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2、 引种 :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迁移 13、 驯化 :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14、 获得性遗传 :外界环境的持续改变会引起形状变异,这些变异与外界统一则会遗传, 这 类遗传现象被称为获得性遗传 15、 直接引种 :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直接引入另一地区种植, 不必采取特设措施的引种方法称 为直接引种 16、 间接引种 :引入种的原产地与迁入地之间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 引入种不能立即适应新 的环境,则必须采用特殊栽培措施进行驯化或进行人工育种 17、 淀粉植物 :体内贮藏大量淀粉的植物 18、 单细胞蛋白 :是指天然的或经过加工之后, 可以作为人类及动物食用的微生物细胞物质 19、 防污绿化植物:能够净化环境或检测环境的植物统称为防污绿化植物 20、 监测植物 :由于植物对污染物质会产生多种反应, 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监测环境污 染的 状况 21、 种质系 :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1、 除淀粉以外的植物(记五种) :橡子(壳斗科) 、芭蕉芋(美人蕉科) 、南瓜(葫芦科) 木薯 (大戟科) 、魔芋(天南星科) 2、 蛋白植物 (记五种):松茸、牛肝菌、香菇、竹荪、鸡枞菌 3、 液体饮料 (记三种):包括果汁饮料(芒果、菠萝、木瓜) 、果浆饮料和乳化饮料(核桃 乳、 松子奶、椰子) 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萝卜籽、红花、苏子 香桂树、猴樟、香 樟、毛叶樟 藿香、姜黄、草果、薄荷 7、 真菌类的三种药用植物 :银耳、木耳、香菇 8、 裸子植物 :银杏、松树、红豆杉 9、 云南八大名花 :山茶、杜鹃、木兰、报春、百合、兰花、龙胆、绿绒蒿 10、 行道树种 (五种):樟科植物樟、梧桐科植物梧桐、漆树科植物清香木、滇朴、榕树 11、 攀援绿化植物 (五种):木香花、常绿蔷薇、油麻藤、爬山虎属植物、常春藤 4、 草本油料植物 (记五种) 5、 木本芳香植物 (记三种) 6、 草本芳香植物 (记三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