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竞争理论

竞争理论

竞争理论
竞争理论

第6章竞争理论

张大勇姜新华

6.1 竞争的定义与分类

从达尔文时起,竞争就一直是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的焦点;竞争理论几乎就是生态学理论的代名词。竞争可以从许多角度来定义,但最简单也是最具有概括性的一个定义是:在同一因子(资源、资源组合或捕食者等)控制下所产生的有机体(同种的或异种的)之间的相互妨碍(王刚、张大勇 1996)。

竞争作用亦可从多个角度去进行分类。首先,从生物类群的角度分类。竞争是生物有机体之间相互的负作用;那么,当这些有机体属于同种时,就称之为种内竞争;当这些有机体属于不同种时,就称之为种间竞争。种间竞争是竞争理论的主体。在谈及竞争时,如没有特别指出,就应认为是种间竞争。以往对于种内竞争的研究主要是在整个种群水平上进行的;竞争的效应用出生率、死亡率或净增长率等“平均个体”的特征来表示。这种简化忽略了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种群内的各种结构。如果我们是相对于种间竞争而论及种内竞争,那么这种忽略有其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果我们是专门研究种内竞争,那么种内的个体差异和种群结构将是不容忽略的。而且,如我们将在6.7.3节看到的那样,正确认识物种间竞争与共存同样需要考虑种群内部结构。种群的结构特征有多方面,如性比、年龄结构、遗传结构、个体大小等级等。在考虑到这些结构的基础上研究竞争条件下的种群行为是近年来种内竞争研究的新趋向(王刚、张大勇 1996),但本章限于篇幅不再涉及。

关于竞争的第二种分类是将竞争分为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利用性竞争为利用共同有限资源的生物个体之间的妨害作用,是通过资源这个中介而实现的。参与竞争的所有个体都在降低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而资源可利用度的下降影响所有个体,降低它们的适合度。这里没有个体间直接的行为上的对抗,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参与竞争的个体对资源水平的反应。干扰性竞争为一个个体以行为上的直接对抗影响另一个个体。这种个体间干扰行为的实质还是为了资源的利用,因而干扰性竞争是一种潜在的资源竞争。我们知道,资源的存在及其数量和空间范围必然联系在一起;一个个体如能保住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即得到一块领地,就能独享一定数量的资源。这样就可避免因其它个体对资源的共同利用而使之枯竭。这种为争夺、保持空间的直接对抗行为是竞争的一种主动形式,是为了在资源利用中获胜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种干扰竞争可在种内的个体之间,亚群体之间及不同种之间三个水平上发生。

第三,竞争可分为对称竞争和不对称竞争。如前所述,竞争是在一定因子控制下表现出来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的负作用,可用符号“- -”来表征,因而竞争是相互的

145

146

(reciprocal)。但是,参与竞争的个体间各自施加于对方的影响和作用的程度,并不一定是相等的。完全对等的相互负作用是严格意义上的“对称竞争”,在自然界找不到。

第四,竞争还可分为竞赛性竞争(contest competition)和抢夺性竞争(scramble competition)。此种分类主要是针对种内竞争而言,其类型划分以种群的密度依赖调节的模式而定。利用一个特定资源的种群随着密度的增加,种群内每个个体所能分享到的资源份额就会减少。当密度增加至一定程度时,每个体分得的资源已不能再保证其存活,这时就会有死亡发生。若此时种群内的所有个体都因分得资源不足而死亡,那么此类竞争便称之为“抢夺性竞争”;若此时种群内只有一部分个体因所得资源不足而死亡,而余下的个体分得资源的量便会增加,因而得以存活;而且只要总资源量一定,最后存活的个体(如象竞赛中的获胜者)数目也是一定的,则此类竞争称为“竞赛性竞争”。

以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竞争进行了分类。不同类型的竞争各有其特点;但所有这些类别又因其本质上的共同点可归为一大类,即它们都属于资源竞争,都是由于对有限资源的共同利用而引起的有机体间的相互妨碍。在一般情形下,当我们论及种间竞争时,通常也都指的是资源竞争。但是根据前面给出的关于竞争的定义,种间竞争应是一种由某个因子(不一定是有限的资源)控制下的两个种之间的相互妨碍。所以种间竞争还可包括除了资源竞争之外的其它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只要它们造成的效果是相互妨碍。

6.2 似然竞争

“似然竞争”(apparent competition)是一种资源竞争以外的竞争类型。如果在一个捕食者-猎物系统中,有一种捕食者而有两种同时被捕食的猎物,则此两种猎物之间可存在相互的负作用(Holt 1977)。此类竞争是以捕食者为中介的间接竞争。一种猎物数量增加导致捕食者数量增加,从而加重了对另一种猎物的捕食(妨害)作用,反之亦然。所以这是一种相互的负作用。前面所论及的种间利用性竞争是以共同资源为中介的,即一个种通过利用共同资源而降低它的可利用性,从而对另一个种产生了负作用。图6.1将这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做了一个总结。从该图中可以看到,两个种通过对资源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和通过有共同捕食者作用产生的影响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在通过共同捕食者而相互影响时,两个种可能都不受资源短缺的限制,所以叫做似然竞争。

对于似然竞争,美国生态学家Holt(1977,1984)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很有说服力的数学模型:

)

1.6(11:)1.6(1:

1b P a K R r R dt dR i a C R b a P dt dP i i i i i i n i i i i -???? ??-=-=∑=猎物捕食者 没有捕食作用时,每个猎物种群增长服从逻辑斯谛模型。没有猎物时捕食者数量指数递减。捕食者对猎物的功能反应是线性的,即平均每个体捕食速率与猎物密度成正比,可表示为a i R .参数b i 表示的是猎物被消费后转化为捕食者的效率。Holt 说明,方程(6.1)可行解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每个种当其数量很少时都能增加,即:

147

predator i i N a r ,

(6.2) N predator 是在没有猎物种i 时,捕食者的平衡密度值。而且,系统的平衡解满足局域稳定性所

要求的条件。 资源竞争

似然竞争

图6.1.似然竞争与资源竞争之间没有根本性的不同.实线指直接作用, 虚线指间接作用。

从(6.2)中我们知道,减小a i 将有利于共存发生,即躲避捕食者(我们知道它还同时攻击其它猎物种)的攻击,种i 在系统中共存的可能性将会增强。很明显,猎物种可能通过占领一块生境或采纳某种行为模式来达到逃避的目的,并且这种形式和行为必须同其它猎物种不一样,才能真正保证有效降低被攻击率。简言之,“不同”(即生态位分化)有利于共存,但这种形式的共存是由于降低了似然竞争或对无敌害空间的竞争。由此我们很容易看出,生态位分化可以来源于许多过程;以往人们在考查物种共存时认识角度往往是狭隘地“从上往下”看的。上面所谈到的似然竞争提醒我们还需“从下往上”看。这两类种间竞争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在食物链上种间利用性竞争是“向下的”,为下一个营养级上的食物而争;似然竞争是“向上的”,为躲避、减少捕食者的伤害而“争”。形象地说,似然竞争是资源利用竞争的“镜象”(反对称)。如果从生态位的角度去看,似然竞争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将竞争种的生态位维度扩展至包括了捕食者在内(Holt 1984; Chesson & Huntly 1997)。根据王刚等(1984)提出的生态位广义定义来看,这种扩展是很自然的(王刚、张大勇 1996)。

Reader (1992)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牧场做了一个植物和草食动物去除实验。Reader 把三种多年生草本植物,Medicago lupulina , Centaurea nigra ,和 Taraxacum officinale ,移栽至牧场山丘脚下以确定是竞争拟或是食草作用决定着它们的存活。进行移栽实验是为了在不同处理中都选择标准植株大小和年龄。移栽植株的来源为从研究地点采集种子在温室中萌发的植物。这些移栽植株有些去除了邻体,有些用笼子罩起来使得草食动物不能取食,有些则既去除了邻体又用笼子罩上。Reader 的目的是探讨植物的存活如何受竞争和捕食的影响。Reader 发现,所有移栽植物在完全用笼子罩起来的处理中都存活到16周实验结束时,不管移栽植株周围是否有邻体存在。这个结果说明资源竞争对植物个体的存活没有多大影响。在半笼罩(half cage)和无笼罩条件下,去除邻体则显著地提高了移栽植株的存活率。

148

Reader 的解释是去除邻体降低了提供给草食动物的食物量和庇护所,从而也降低了因草食作用而导致的个体死亡率。这是一个明显的似然竞争的例子。Reader 还比较了有邻体存在和无邻体存在两种条件下移栽植株上蛞蝓(主要草食动物)的密度,发现有邻体存在时蛞蝓密度更高,进一步支持了似然竞争的存在。Holt & Lawton (1994)的综述列举了更多的似然竞争例子并全面讨论了似然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Connell (1990)进一步指出,生物间相互负作用还可能通过同一营养级上其它生物为中介而实现。如果种1和种2之间相互正作用(互惠关系),而种2与种3相互负作用,那么种1与种3之间,通过种2,也就产生了相互负作用。Connell 列举了若干可能的此类间接似然竞争的例子。Wootton (1994)则在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背景下讨论了间接效应问题;间接效应在生态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见第1章)。

似然竞争可与资源竞争结合在一起共同决定着群落结构。如果捕食者种群密度在空间上发生改变,那么可以造成不同种在不同地段上成为资源竞争的优势者。这种空间异质效应能够允许多个物种共存于同一群落内(参见6.4节)。Tilman (1982)还证明,即使是在竞争单一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如果资源竞争优势者是对捕食作用最敏感的物种,那么理论上讲,可以有无穷多的物种共存于同一匀质生境内。许多生物都可能表现出这种竞争与抵抗捕食作用能力之间的负耦联关系。例如,植物可以通过把更多能量用于生产次级代谢产物或者坚韧叶片以提高抵御草食动物取食的能力;而投入防御草食动物取食的能量和物质越多,可用于资源获取的能量(如根系生物量)就越少,造成对资源竞争能力的下降(Coley et al 1985; Bazzaz et al 1987)。

6.3 竞争:相互排斥还是共存?

考虑竞争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允许竞争者共存的一般条件是什么?或者说在什么样情况下将导致竞争排除?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 模型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Lotka-Volterra 种间竞争模型是单种群增长逻辑斯谛方程的直接扩展。虽然它保留了逻辑斯谛模型的缺点,但依然能对决定种间竞争结局的因子进行有益的分析。在生态学发展历史上,Lotka-Volterra 竞争模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Kingsland 1985)。

Lotka-Volterr 模型具有下列形式:

1

21211111)(1K N N K r N t d dN α+-= (6.3a) 2

12122

222)(1K N N K r N t d dN α+-= (6.3b)

其中,r 1为种1内禀增长率,K 1为种1的环境容纳量,α12为种2对种1的竞争系数,余者类推。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 模型能产生一系列可能的结果:一个种被另一个种排除,

149

依赖初始密度的竞争排除,以及两个种的稳定共存。我们应注意到模型中竞争结果仅仅依赖K 和α,并不依赖内禀增长率r 。r 值决定了竞争结局达到的速度,但不影响结局本身。但在3个或更多个种的竞争模型中,K 、α和r 联合作用共同决定了竞争的结局(Strobeck 1973)。

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特殊情况是当K K 12=,==2112αα1时,种1和种2的零生长等斜线完全重合;这条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系统的平衡点。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中性共存。中性共存所指的是两个种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利用完全相同资源的情况,即两个种在生态学上是完全相同的。这样的中性共存算不算我们通常所说的共存?答案是否定的 (May 1976)。两个种共存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当任一种多度非常小时该(稀有)种的数量都能够上升 (Chesson 1991)。当两个种完全相同时 (零等斜线重合在一起),这个条件并不能满足。这意味着在真实世界中两个种的相对多度将会出现随机涨落并最终导致一个种灭绝。虽然哪个种最终会保留下来是无法确定的,并且达到竞争排除所需时间也可能会非常长(Hubbell 1979; Hubbell & Foster 1986;参见 Zhang & Lin 1997),但它仍不是稳定的共存。

在自然界当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种。然而如果我们能在一个假想的理论世界里说明生态学上完全相同的(或者说占有完全相同生态位)两个种不能长久地共存,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结果。它从理论上奠定了竞争排除法则的正确性。

因为自然界没有竞争能力正好完全均衡的两个种(Hardin (1960)称为不等性公理),所以强的竞争者必定排除弱的竞争者,不管强弱差异有多么小。Lack (1944)写道“如果两种鸟类在同一地区的同一生境共同出现,吃相同类型的食物并有相同的其它生态需求,那么它们就要相互竞争;既然它们适应得同样好的机会是可以忽略的,其中的一个种必定会清除另一种”。受Lotka-Volterra 模型的启发,1934年俄国伟大生态学家G. F. Gause(1934)首次明确提出了生态学中最重要 (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原理,现在人们通常称为竞争排除法则(Hardin 1960)。根据该法则,如果两个竞争种能共存于同一个生境中,那么它们一定是生态位分化的结果(各有各的避难所),例如各吃各的不同食物。如果没有这种分化,或者生境使这种分化不可能出现,那么一个竞争种将消灭或排除另一竞争种(Begon et al. 1990)。要明确地证明共存物种间一定存在生态位分化经常是很困难的,也不可能证明它不存在。但是,用Hardin (1960)的话说,竞争排除法则不接受现实的检验;它的正确性只能是由理论所规定的。当一个生态学家对于他所研究的共存物种不能发现生态位分化时,如果接受竞争排除法则的正确性,就可以安全地归因于他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法不对头。6.7节我们将更详细地讨论竞争排除法则问题。

6.4 植物的生态位分化与共存

以Lotka-Volterra 模型为基础的传统竞争共存理论强调资源瓜分,或者说有差别的资源利用(Schoener 1974)。这种情况可以从许多物种尽管生活在同一生境但利用不同资源这一事实看到。由于动物的资源主要是其它物种的个体或个体的一部分(例如,对草食动物来说,植物的花、果实、叶片、根系、树干等),动物种间资源瓜分并不难想象。但是,所有植物对资源都有同样的需求,资源瓜分是怎样实现的并不是很明显。然而,氮资源却

150

可能是值得注意的一个例外。所有陆生植物都利用土壤中的固定氮;但有很多种类尤其是豆科植物,由于和固氮细菌共生也可利用大气中的氮。一些少量的食虫植物也能从猎物中直接获得氮。正如De Wit 和同事所做的替代实验结果所证明的那样 (de Wit et al. 1966),这直接反映出竞争的植物种类间可以通过对“总氮”资源的不同利用而得以共存。

6.4.1 资源竞争模型

资源竞争理论的关键是它同时考虑了资源的动态和为资源而竞争的消费者种群动态,所以它是一个机理性的模型。而Lotka-Volterra 方程则属于唯象模型;它只用竞争系数概括种间竞争影响而不去试图说明竞争是怎样发生的。资源竞争理论则明确地从资源可利用程度如何受物种消费的影响来确定种内、种间竞争效应。按照这个思路,人们已经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消费者-资源模型 (MacArther 1972, Stewart & Levin 1973, Greeney et al 1973, O ’Brien 1974, Leon & Tumpson 1975, Taylor & Williams 1975, Tilman, 1977, 1982; Zhang 1991)。

首先让我们考虑实验室内的恒化器 (Chemostat)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营养物质以一个恒定的速率不断输入;系统中的溶液又以一个恒定的速率输出,这个速率可被称为稀释速率 (dilution rate)。考虑一个种和一个底物的系统,模型可以表述为:

)(D R K R N dt dN m -+=μ (6.4a)

Y R K RN R S D dt dR m )()(+--=μ (6.4b)

这里,N =种群的密度(或者生物量);μm =最大生长速率;R =系统中营养底物的浓度;K =生长亲和常数(growth affinity constant),它等于生长速率为μm 一半时相应的底物浓度;D =稀释和营养底物输入速率;S =系统输入的底物浓度;Y =每单位底物产生的有机体个数。把这个模型扩展到n 个种m 个底物的系统,模型即为(Taylor & Williams 1975, Leon & Tumpson 1975, Tilman 1977, 1982):

???????

????? ??-+=≤≤D R K R N dt dN j ij j i m j i i μ1min (6.5a) ∑=????????+--=n i ij j ij i j i j j j Y S K N R r R S D dt dR 1)()( (6.5b)

更一般地,模型可以推广到一般系统中,即

()??

????-=≤≤i j i m j i i m R f Min N dt dN )(1 (6.6a) ∑=--=n i ij

j i i j j j j Y R f N R S a dt dR 1]/)([)( (6.6b)

此处,N i为种i的密度;R j是资源j的浓度;S j是系统中资源j的最大浓度(在Tilman的图解分析中称为资源供应点);m i是种i死亡率;a j是一个速度常数; Y ij是每单位资源j产生的种i的个体数; f i(R j)是一个描述种i繁殖率与资源j浓度关系的函数。f i(R j)/Y ij实际上就是种i每个体对资源j的消耗速率。f i(R j)可以有几种形式, 如Monod (1950)曲线, Holling (1959)功能反应曲线Ⅰ、Ⅱ、Ⅲ型。

这个模型假设种群生长速度受处于最低资源供应状态的那个资源所控制;这实际上就是著名的Liebig最小限制因子定律。许多人都以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个假设(如Droop 1974; Tilman 1982; De Groot 1983; 也见O’Neill et al. 1989)。在模型(6.6)中另一个内在的假设就是资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即一个资源浓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其它资源的供应速率。Tilman(1982)综述现有实验证据后得出结论:植物营养是没有相互作用的必需资源。

当物种竞争一个资源时,模型的关键参数是R*,即种群资源依赖增长率正好和死亡率相等的临界资源浓度。容易证明,具有最小R*值的物种将竞争替代所有其它种。当两物种竞争两个有限资源时,Tilman用图示方法对资源竞争模型(6.6)进行了分析。Tilman以零增长线(zero net growth isoline,可缩写为ZNGI)为出发点。ZNGI表示一种植物利用两种必需营养元素(如氮和磷,可以X和Y表示)时,该种植物能存活和增殖的边界线。如图6.2a 所示,ZNGI线上和以右的各种X-Y组合,植物能存活和增殖;以下和左侧则不能存活。因此ZNGI线代表物种在两维资源生态位中的边界。

Y

R y*

R x*

Y

图6.2.(a)物种的零增长线(ZGNI)。它受资源X和Y的限制,并将X-Y组合分成物种能存活和增殖与不能存活和增殖的两个区域。资源消耗率与资源供应率之间的平衡肯定在ZNGI线上,其中只有K点是平衡点,在该点上消耗率与供应率方向正好相反。(b)两物种(A和B)共存的条件。箭头所指为两个种的资源消耗向量。当资源供应点落入1区,A、B不能生存;当供应点落入2或3区,A排斥B;当供应点落入5或6区时,B排斥A;只有当供应点落入4区,A、B两个物种才能共存。

Tilman在分析种间竞争前,首先从种内分析开始。对营养元素的种内竞争,将导致种群出现一稳定平衡水平,包括种群大小和资源量两个方面。种群大小在ZNGI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常数,这是零增长线定义本身所赋与的。因此,仅需建立资源水平是常数的平衡点。

151

资源水平的任何变化,都是资源消耗(输出)和资源供应(输入)联合的结果。图6.2a描述了资源消耗与资源供应之间的平衡关系。资源供应使系统中X和Y量增加,如图所示箭头向上和向右(供应向量);相反,资源消耗的箭头向下和向左(消耗向量)。如果没有资源消耗,资源水平将上升到图中的供应点。只有当资源的消耗向量与供应向量处于同一条线上(但方向相反)时,资源水平才能维持在一个平衡水平上(即图6.2a中K点);在其它情况下,如L、M点,资源水平就会改变。例如M点,表示Y的资源消耗率大于供应率;资源水平就降低,结果趋向K值;L点则表示X资源消耗率大于供应率,X资源水平就下降,结果也趋向K点。

分析种间竞争时,要将两个物种的ZGNI线叠合在同一个图上(图6.2b)。两个物种对资源的消耗率不同,而供应率只有一个。种间竞争的结局则将取决于资源供应点的位置。图6.2b表示两个物种的ZGNI互相交叠的情形。ZGNI A和ZGNI B相交,资源供应点的位置可能有6种。当供应点落在1区内,两个物种都由于资源供应率不足而不能生存。当供应点落在2区内,只有物种A能生存;落在6区内,只有物种B能生存。只有当供应点落在3、4或5区内时,资源供应率才足够使A、B两物种都能生存;但是竞争的结果还将取决于资源供应点的位置。当供应点落入3区内,两个种都受资源X的限制,种A将排斥种B;而当供应点落入5区内时两个种都受资源Y的限制,种B将排斥种A;这两种情形都是竞争排斥的结局。只有当供应点落在4区内才是最值得注意的。在4区内,由于资源供应点位于过ZNGI交叉点的种A资源消耗向量下方,我们可以说在系统平衡点种A生长受资源Y的限制;同样的道理,种B受资源X的限制。再看资源的消耗率,种A对Y的消耗大于对X的消耗,而种B对X的消耗大于对Y 的消耗。这就是说,无论对种A或种B,消耗率较大的资源正好是限制其生存和增殖那个资源。由于这个原因,当资源供应点落在4区内,系统将在两条ZGNI线交叉点上取得稳定的平衡。我们可以看到这正是生态位分化的结果。但这种生态位分化不是两个物种利用不同的资源,而是两个物种对资源供应比例产生分化。

Tilman (1982,1988)把上面图解分析结果推广到了多个种情况(参见图6.10)。他发现只要资源供应点在群落内有足够的空间变异,多个物种可以在同一区域内实现稳定共存。或者说,不同植物种在不同资源供应比率条件下拥有竞争优势。Tilman假设生境内存在离散的资源斑块,各个斑块内资源动态不受其它斑块资源动态的影响。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最佳资源摄取比率。不同斑块内资源供应比率不同,因而不同的物种对(species pair)共存于不同斑块。这个理论很吸引人,因为植物生长虽然只受少数几个资源的限制,但资源比率却可以有无穷多。Tilman的资源比率学说在更广泛意义上属于竞争共存的空间异质性假说。这个假说认为,自然环境由大量斑块组成;尽管每个斑块内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竞争排斥所有其它种,但不同斑块内竞争优势种也是不同的,这样使得整个生境内可以同时有许多物种生存。

图6.3给出了单资源限制条件下由于不同斑块内具有不同温度而使多物种可以共存的一个例子(Tilman & Pacala 1993)。许多群落内环境条件在空间上都呈现出明显变化。理论上讲,空间异质性可以很容易地为任何群落多样性存在提供一个可行的解释。但是它也面临着一个问题:仅有解释能力而预测能力太差。除非我们能够鉴定出每个物种适宜的小生境斑块并能确定在群落内它们出现的频度,否则我们无法预知群落多样性是多少以及各个种相对多度如何。

152

153

R

*温度

图6.3 五个种温度依赖的R *

值。环境内不同地段上温度的变动范围如图中黑线段表示。很明显,种B 、C 、D 可以在群落内生存,而种A 和种E 被竞争排斥。

对于两个种竞争一个或两个有限资源的情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验上,都已有较为详细的研究(Tilman 1982,1988)。Tilman(1982)的图解分析是在资源相平面上进行的;而Zhang(1991)在物种相平面上对资源竞争模型进行了图解分析。这两种图解分析法各有其优点。在资源相平面上我们可以方便地分析多个种竞争两个资源的情况,而在物种相平面上则可以分析两个种竞争多个有限资源的结局。这里我们忽略掉模型的数学细节(感兴趣读者可参见王刚、张大勇 1996),而只给出均匀环境条件下多资源竞争理论所预测的几个一般性结论(Zhang 1991):

1)生长限制资源不一定在竞争达到平衡时还是限制因子。因此,如果我们想了解扰动后的群落动态,我们就必须知道所有的生长限制资源,而不应只知道在平衡状态时起限制作用的资源。

2)当竞争达到一个平衡态时,共存物种的数目正好等于平衡限制资源的数目,并通常地要比生长限制资源的数目少。在平衡状态下,一个种由一个资源所限制。

3)决定种间竞争结局的方程组(零生长等斜线)通常是非线性的。对于两个种的种间竞争来说,生长等斜线在第一象限是外凸的;对于多种间的竞争,也是高维空间的类推。

4)竞争结局状态可以有多个,或者两种共存或者只有一个种生存;系统最终稳定在那一种状态下取决于初始条件。因而,偶然性因素在一些生境中对决定种间竞争结局和群落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5)系统可以存在多个稳定状态的生物学机制是:在每一个稳定状态下,都有一组和其它状态下不完全相同的生长限制资源是决定在该状态下共存的因子。这些资源被降到这样低的一个水平以致于其它种在那里不能生长。

6.4.2 植物光竞争模型

154

在资源竞争理论中如果没有环境条件空间异质性,那么所有个体的资源环境条件都是等同的。对于光资源来说这并不十分恰当:株高不同的两个植物种其所受光照强度肯定是不同的。考虑到这种情况,王刚、赵松岭(1991;Vance 1985)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的唯一来源,而植物的叶片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一个植物种群中每个个体的叶片之集合形成该种群的叶幕层。一个有生活力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幕层是植物种群生长繁殖得以延续的保证。叶幕层叶量的消长变化动态与该植物种群大小的变化动态紧密相关。当叶量减少以至于零时则种群消退乃至灭绝。由此可用叶幕层叶量变化来代替种群数量变化研究植物种间为光资源的竞争。

若以A i 记植物种i 的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叶幕层叶量(即叶面积指数),此处称之为叶密度;以P i 记该种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G i (P i )记叶面积增长率,并假定单位叶面积有恒定的死亡率m i ,则该种植物单位叶面积增长率为:

i i i i

i m P G A dt dA -=?)(1 (6.7) 而净光合速率P i 又是达到该种植物叶幕层的光照强度I i 的函数(严格地讲,叶幕层内光照并不均一,自上而下指数递减;但因为此处讨论的是多个种竞争的结局,因此用一个平均值近似地代表一个种整个叶幕层的光照),即有P P I i i i =()。叶幕层光照强度又是叶密度A i 的函数:)(i i i A F I =。综合上述各式,对种i 来说单位叶面积净增长率:

i i i i i i i m A F P G A dt dA -=?)]}([{1 (6.8)

若有二个植物种1和2在群落中处同一层次,为光资源而竞争,则此时叶幕层内的平均光照强度决定于二个种的联合叶密度:2211A a A a +,(此处a 1、a 2分别表示种1和2叶幕层不同的消光能力),于是有描述二个种为光资源而竞争的微分方程:

22211222221221111111)]}([{1)]}([{1m A a A a F P G A dt dA m A a A a F P G A dt dA -+=-+= (6.9)

不同的植物种由于生活型的不同(如乔木、灌木、草本等),所能达到的最大生长高度不同,其叶幕层也就不可能处于同一空间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处于下层的植物种叶幕层光照受该种本身叶密度和其它上层种叶密度的联合影响,而处于上层的种其叶幕层光照与下层种的叶密度无关,而只与本种的叶密度和其它更上层者的叶密度有关。因此光竞争是一种不对称竞争。现假设有二个种, 因其属于不同的生活型,所能达到的最大的生长高度不同,其叶幕层处于不同的空间层次。比如说种2在种1之下。此时,种2的叶幕层光照既受本身叶密度的影响又受上层种1叶密度的影响,而种1叶幕层光照只决定于本种的叶密度。在此情况下,

155

222112222211111111)]}([{1)]}([{1m A a A a F P G A dt dA m A a F P G A dt dA -+=?-=? (6.10)

上述描述植物光资源竞争的微分方程并未给出具体的表达式,因而不可能用具体的函数形式解出。但我们可采用相空间分析的方法来讨论种间竞争的结局和光资源划分的模型。令叶密度净增长率为零,根据方程(6.9)有:

0)]}([{;0)]}([{2221122212211111=-+=-+m A a A a F P G m A a A a F P G

为确定该式所表示的A 1-A 2相平面上二条等斜线的具体形式,我们应首先解出a A a A 1122+;由于G i 、P i 、F i 均为单调函数,其复合函数(表示二个种联合叶密度与单位叶面积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亦为单调(减)函数。因此,我们可得

2221112211;C A a A a C A a A a =+=+,

其中)]}([{)]},([{2121212211111111m G P F C m G P F C ------==。由该式,可在A 1-A 2相平面上作图讨

论种1和种2竞争的结局(Vance 1985; 王刚、赵松岭 1991)。当二个种处于同一层次为光竞争时,由上式规定了两条平行的零生长等斜线(图6.4a ),故两个种不能稳定共存:如有C 1

当二种植物由于所能达到的最大生长高度不同时,根据方程(6.10)其光竞争模型在A 1-A 2相平面上的等斜线为:22211111;C A a A a C A a =+=。对于此式又可分为二种情况。第一种,C 1C 2,二个种的等斜线没有交点。种1在竞争中获胜而种2被排除(王刚、赵松岭 1991)。

C 1和C 2的比较实际上是二个种耐荫程度的比较,C 值较大者较为耐荫。当二个种因生活型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垂直层次时,处于下层的种若能耐受上层种的遮荫则能与上层种共存,反之,则被排除。另外,C 2值大小不仅决定种2能否在群落中与种1共存,而且也决定它在群落中的多度。这种光资源空间瓜分的模式可以很自然地扩展到由n 个种组成的光竞争系统中(王刚、赵松岭 1991)。

植物种为光资源而竞争的终局模式决定于二个因子:一是竞争种各自由生活型所决定的最大生长高度,二是各竞争种耐遮荫的能力。实现了光资源空间瓜分的植物群落中,处于下层的物种应是耐荫植物或阴性植物。从生态位的观点看,所谓耐荫种就是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者,其生态位域同时涵盖高光照区和低光照区,且最适生态位在高光照区。而阴性

156

种生态位宽度值小,生态位域在低光照区,并且其最适生态位亦在此处。对耐荫种来说,高层竞争种的存在抑制其生长,降低其适合性,表现出竞争妨害作用。而对于典型的阴性植物,群落上层种的存在不仅没有妨害作用,而且所造就的低光照环境反而有利于下层阴性种的生长。此情况下,上层种和下层种的种间关系已由竞争转化为偏利作用(王刚、赵松岭 1991)。

A 1A 2

1121C 2/a C 1/a A 2A 1

C 2/a 1C 2/a 2

11(a)(b)

图6.4 植物种间光竞争模型的相平面分析。(a)两个种位于同一层次,不能稳定共存;(b)两个种位于不同层次时如果下层植物耐荫则可以实现稳定共存。

植物为光照的竞争导致地上部垂直空间梯度上的资源瓜分。但光照并不总是唯一的限制性资源;在许多情况下,水分和矿质营养等会成为限制资源。Tilman 的资源比率学说强调的是土壤资源环境条件在水平面上的空间变异;而植物对于地下资源在垂直方向上的资源瓜分虽有报道(Parrish & Bazzaz 1976; Wilson 1988),但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研究水分和矿质营养生理生态的基础上探讨植物根系水分生态位、营养生态位的空间分化,也将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研究领域。

6.5 斑块环境中的种间竞争与共存

隐藏在Lotka-Volterra 模型内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恒定的环境条件,即物种生存的环境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来看都是恒定不变的;竞争结局仅由竞争种的竞争能力所决定。实际上,这远远不是普遍的情况。环境常常是由非常适宜的和非常不适宜的生境组成的镶嵌体。生境斑块的可利用性常常是非常短暂的;它们在时间上和在空间上的出现往往也都不可预测。所以即使竞争确实存在,也不见得能持续到完成。系统有可能达不到平衡点,强竞争种不见得有足够时间排除弱竞争种。因此,仅仅理解竞争本身并不够。人们必须考虑种间竞争怎样受到易变的或不可预测的环境影响,以及它怎样与环境发生相互作

157

用。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介绍了空间异质性学说,下面我们对斑块环境内物种竞争共存机制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

6.5.1 逃命共存:竞争弱者是扩散与侵占上的强者

空斑的出现在环境中往往是不可预测的。但首先出现在空白斑块的种一般不是竞争能力最强的那个种。因此,如果空斑以适当频率产生的话,逃亡种和竞争优势种共存是有可能的。逃亡种倾向于首先侵占这些空白地块、定居下来并繁殖后代。其它种侵占这些地段的速度较慢,但一旦开始侵占,这些种能在竞争中取胜并最终从斑块中将逃亡种竞争排除。在生态学文献中,考虑到竞争能力与扩散能力负相关的共存模型有许多 (Levins & Culver 1971; Horn & MacArthur 1972; Slatkin 1974; Hastings 1980; Hanski 1983; Hanski & Ranta 1983; Nee & May 1992; Hanski & Zhang 1993; Tilman 1994),而且相关的经验研究也为数不少(Armstrong 1976; Hanski & Ranta 1983; Marino 1988; Bengtsson 1989; 见Hanski 1995的综述)。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不能一一加以介绍。需要强调的是,逃命共存机制虽然经常被用来解释物种在区域尺度上(超出我们通常所考虑的一个群落范围)共存问题,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它也完全可以应用于群落内局域尺度上。也就是说,这种共存机制可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发挥作用。

假设生境由若干斑块(patch)或者位点(site)所组成;每一斑块(位点)都可支持一个局域种群(或者一个成熟个体)。局域种群因为各种因素可能产生局域灭绝,而局域灭绝又为个体重新侵入、定居并建立种群提供了机会。所有局域种群结合在一起称为集合种群(见第6章)。一个种占有的斑块数由侵占斑块的速率和局域种群灭绝速率所决定。用P 代表一个种所占有的斑块数占该区域内所有斑块的比例,可称为该种的区域多度;再令m 为该种空斑块侵占速率,e 为斑块灭绝速率,因而我们有

eP P m dt

dP --=)1( (6.11) 斑块侵占速率显然依赖于种群区域多度,可简单地表示为 m cP =,代入上式中得出: eP P cP dt dP --=)1( (6.11’)

很容易看出,这个方程也是以逻辑斯谛方程形式出现的,因而它也有一个全局稳定的平衡点P e c

*=-1,这意味着一个种能否在该区域存在下去取决于侵占速率参数c 是否大于斑块灭绝速率参数e (第6章)。

现在我们考虑两个竞争着的物种。竞争被假定为极不对称的(Nee & May 1992):竞争强者(种1)不受竞争弱者(种2)的影响,而前者一旦侵入后者占领的斑块(后者不能侵入前者占领的斑块)就可立即取代后者而成为占领者。这样,模型可写为:

111111)1(P e P P c dt dP --= (6.12a) 2112221222)1(P P c P e P P P c dt

dP ----= (6.12b)

158

竞争强者因为完全不受竞争弱者的影响,所以它的动态方程与(6.11’)形式完全一致。而种2,竞争弱者,只能侵占既无种1也无种2占领的空白斑块[即(6.12b)中的(112--P P )项]。然而种1可以侵入种2占据的斑块并取代它(6.12b 中的-c PP 112项)。可以证明(Nee & May 1992, Tilman 1994),竞争能力弱的种2能够与竞争强者种1共存的条件为:

c c P P e e 2111211>-+?? ???** (6.13)

其中,11*1/1c e P -=。

如果两个种具有相同的灭绝率e e 12=,很明显种2的空斑块侵占速度c 2必须大于种1的空斑块侵占速率c 1,或者更准确地 1212/e c c >。也就是说,竞争能力

弱的物种如果在斑块(空位)侵占能力上得到足够补偿,它即可与优势竞争种在整个区域内实现稳定共存。例如,具有很强扩散和空斑侵占能力的植物可以和竞争能力强但扩散能力差的植物共存于同一区域。我们知道,其它方面一致,植物种子大小将是决定竞争能力的关键因子;种子越大竞争力越强,但种子小可在数量上生产更多。种子小、数量多使物种的扩散与占空能力明显增强,这样生产小种子的物种可以永存于群落内。

根据(6.13)式,如果c 1和c 2都已确定,则灭绝速率必须满足22121/c c e e >=才可能

实现种间共存。灭绝率太小,竞争弱者将没有足够的空白斑块供其侵占以平衡由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造成的损失,最终将从整个区域内消失。当然灭绝率也不能太大(e c 11<),否则两个种都无法生存下去。Tilman (1994)把上面的两个种间的竞争模型又进一步扩展到多个种情形。但基本结论是一致的,即一个种在竞争能力上的排序必须和它在空斑侵占能力上的顺序正好相反对应才能在群落中与其它种共存。

Tilman (1994)特别强调逃命共存机制在植物群落中的应用,而早期对这种机制的讨论多以动物为背景并且考虑的是集合种群结构(第5章)。Tilman (1982, 1988)在美国明尼苏达州Cedar Greek 地区弃耕地上进行了若干长期实验工作,发现只有氮是限制因子;而资源比率学说至少要求有两种限制资源,故无法用资源比率学说对该地区数十种植物共存这个事实加以解释。Tilman 指出,逃命共存模型在用于植物时并不需要物理环境条件是异质、斑块状的。即使在物理环境条件均匀一致的地区,植物个体的生命活动也必然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Weiner 1982;张大勇等, 1989),并因此每个个体与其它个体的相互作用在空间上必然产生变化。或者说,由于植物个体的分立性 (discreteness)所有个体

都将生活于一个再细分的(subdivided)生境之中。Huston & DeAngelis (1994)也指出,植物

和土壤资源的相互作用及土壤中营养元素移动的限制性将会造成各个植物个体周围有不同的资源环境条件。这样,既使环境条件是均匀一致的,植物个体生长的固着性和土壤中资源传导速率的有限性也会造成每个个体局部斑块资源特征,并因而使植物种得以实现稳定共存。在Huston & DeAngelis 的模型中,共存的植物种必须在对不同资源利用能力上有某种负相关关系(与Tilman 的资源比率学说极为相似),只不过他们说明Tilman 资源比率理论中异质环境结构可以由植物自己的生命活动而产生。

中等干扰假说(Grubb 1977; Connell 1978; Lubchenco 1978; Huston 1979; Tilman 1982)可以看作为群落水平上为空间而竞争的一类逃命共存机制。如果扰动速率太低,少

数竞争力强的生物类群将在群落内取得完全优势;如果扰动率太高,只有那些生长速度快、侵占能力特强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仅当扰动率中等时,物种生存的机会才是最多的,并因而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

在美国华盛顿州海岸生存的淡菜(Mytilus californicus)和褐藻(Postelsia palmaeformis)的共存便是上述情形的一个例子(Paine, 1979)。褐藻是一年生植物,为了守住一个地点每年都得重建家园。褐藻一般附着于裸露的岩石上,这些地带是海浪从淡菜的领地创造出来的。然而,淡菜自身慢慢地又重新侵占这些空白地带,逐渐地占领该地并排除了褐藻。Paine发现这些种的共存仅仅出现在空斑平均形成速率较快的地点 (每年约有7%的地表);这个比率年际变化不大。当这个平均比率较低或年际间变化很大时,就会有规律地或者偶然地缺少裸露的岩石供褐藻侵占,导致褐藻被排除。在两个种共存的地区,即使褐藻在每一斑块最终都被淡菜排除,空斑出现的频率仍足以使其在该地和淡菜共存。

以上我们讨论两个种竞争时总是假定局域竞争结局是确定的、可以预测的:优势种总是能够竞争排除劣势种。但是,在向未占用空间侵移时,局域竞争结局往往不可预知。一个物种的个体先于另一个物种到达空斑或萌发会造成先到达个体在以后竞争中占据非常有利的位置,使得谁先到谁就可占据空斑(抽彩式竞争;Sale 1977)。因此,如果在不同的空斑内被不同的种优先占领,那么共存就更容易发生。也就是说,在竞争过程中如果包含有空间侵移成分在内时,总体上种间竞争能力的差异会显著地降低。因此,以为局域竞争结局总是被竞争种的固有能力所决定不是十分正确的。据此Sale(1977)推论,在变动的、不可预测的环境里反复的侵占可以促进种间竞争共存,因为竞争能力上的差异可被这种空间侵占的抽彩式竞争过程显著降低。Sale(1977)认为澳大利亚珊瑚礁鱼类物种间共存可能就属于这类情形。Sale发现在每一直径3米左右的礁块中生活的鱼类种数可达50种以上。如此高的物种多样性,仅仅靠经典的资源瓜分理论无法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事实上,Sale 发现共存的许多种鱼类其食性是相同的。这个群落中,空余的生长空间是一个关键限制因子。这些空余空间是由于原领主自然死亡或被杀而产生的,它们的出现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不可预测。礁中的鱼类通常产生大量的卵和幼体。Sale认为,鱼类物种间的竞争是一种抽彩式的竞争:谁的幼体先达到空余的空间谁就会迅速成熟并一生保持这个空间直到死亡。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仅仅抽彩式竞争本身并不足以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虽然抽彩式作用使种间竞争能力更趋于均衡,并因而可能会延迟竞争排除出现的速度,但它自身并不能真正促进种间共存(Chesson & Warner 1981)。在一个抽彩式竞争系统中必须引进非线性机制才有可能产生稳定共存(Chesson & Warner 1981; Sale 1982)。这种非线性机制的产生需要明确考虑生物的生活史特征(如世代重叠)和环境的随机波动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Chesson & Case 1986; Chesson & Hunly 1988, 1989)。

6.5.2 随机波动的环境

Hutchinson(1961)最早指出:如果竞争种之间的平衡被环境变动反复调整,一会儿对种A有利,一会儿又对种B有利,那么这种环境波动对共存就会很有利。Hutchinson以此解释了“浮游生物的悖论”,即大量的浮游藻类常常共存于一个简单的水生境里,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生态位分化。Hutchinson认为,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环境也总是持续变动着

159

160

的,尤其是季节上的变动。因此,尽管在任何一段时间里,环境都倾向于促使一些种灭绝,但在灭绝发生之前,环境就变化了,又可能对这些种有利。换句话说,竞争作用的最终平衡结局不是头等重要的。如果在达到平衡之前环境就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那么就有可能每个种都不会被竞争排除。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竞争平衡永远处于变动之中。Hutchinson 1961年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近年来非常活跃的竞争共存的非平衡理论。但在六、七十年代,Hutchinson 的非平衡观点显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原因是由于平衡学说占据着统治地位,部分原因也是由于非平衡情况下的数学理论发展缓慢。Hutchinson 的思想后来为许多人的工作所进一步发展,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就是Peter Chesson (Chesson & Warner 1981; Chesson & Case 1986; Chesson & Huntly 1988,1989,1997; Chesson 1986,1989,1990,1994)。

Chesson 的基本数学模型如下:

),()()1(i i i i i C E G t X t X =+, (6.14)

其中,X i (t +1)、X i (t )分别为种i 在t+1和t 时刻的种群大小,G i (E i ,C i )为种群增长速率。E i 是环境依赖的种群参数(例如与密度无关的出生率、幼体成活率、或者种子萌发比率等),称为环境应答;C i 是种i 承受的竞争量,取决于系统中所有物种的密度以及n 个种的环境参数E 1,E 2,… E n ,称为竞争应答。环境应答(E i )和竞争应答(C i )都随时间发生改变。作为一般模型(6.7)的一个特例,表6.1给出了Chesson & Warner (1981)的抽彩式竞争模型。在抽彩竞争模型中,E i 是每个体出生率与幼体成活率的乘积;C i 是系统内幼体数量除以它们竞争的可利用空间量。抽彩式种间竞争模型最初是为Sale (1977)的珊瑚礁鱼类系统而设计的;其后人们又提出,它所描述的机制亦可用来解释热带雨林的多样性(Leigh 1982)以及石灰岩草地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共存(Grubb 1986)。

表6.1 抽彩竞争模型

抽彩模型:

)()()()]()([)()1()1(22112211t X E t X E t X E t X t X t X t X i i i i i +++-=+δδδ X i (t):

种i 时刻t 的成体种群大小 δi :

种i 成体死亡率 E i :

种i 出生率(随时间变化) (1-δi )X i (t):

种i 成体从t 到t+1时刻存活数 [δ1X 1(t)+δ2X 2(t)]:

在t 到t+1时刻之间所有的成体死亡数 E 1X 1(t)+E 2X 2(t):

在t 到t+1时刻之间所有的寻找生活空间的幼体数 E i X i (t)/[E 1X 1(t)+E 2X 2(t)]:

种i 幼体捕获的可利用空间比例(反映了空间的随机分配) 用一般模型的符号表示抽彩模型:

i i i

i i i C E C E G /1),(+-=δ

)]()(/[)]()([22112211t X t X t X E t X E C i δδ++= )/1ln(),(i i i

i i i C E C E g +-=δ

数学上来说,很容易确定竞争和环境对种群增长的作用是加性的、亚加性的、或超加性的。这里我们只需求一个二阶导数:

161

i

i i C E g ???=ψ2 这个Ψ值为正或为负决定着竞争和不利环境的联合效应。如果Ψ等于零,那么图6.5中的加性情况出现;Ψ值为负对应着亚加性情形,为正则对应着超加性情形。

C 值一般随E 值增加而增加,即环境条件改善一般导致竞争强度加剧。如果生长季早期环境条件的改善(如种子萌发时温度提高或降雨量增加)并没有增加系统内后期资源的供给但是促进了有机体的存活、繁殖、萌发或生长,那么后期有机体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强度将会明显上升。环境与竞争之间负相关关系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情形下出现,即当环境因子改善直接提高了系统资源供给率时。甚至在此类情形下,最终的效果都有可能是正相关,因为生长季早期资源供给增加会导致个体出生率、生长或幼体存活率的提高,并最终导致后期生长限制资源是如此短缺以至于总的效果是竞争强度增加。

图7.5 两类不同环境参数(E )值下,生长速率g i (E i ,C i )与竞争量,C i , 的

各种关系。(a)加性(中性);(b)亚加性(缓冲);(c)超加性(放大).

(c)

C i

g i (E i ,C i )g i (E i ,C i )大E i

小E i

假定环境与竞争正相关,Chesson (1986,Chesson & Huntly 1988)发现,Ψ值的符号决定着环境波动对共存的效果:随机波动环境对于竞争共存的影响即可以是促进的(亚加性情形; 图6.5b),也可以是相反的情况―阻碍的(超加性情形; 图6.5c ),或者是即不

促进也不阻碍(加性情形; 图6.5a)。具体出现哪种情况依赖于我们所研究对象的生活史特性。能够有效缓冲不利环境影响的生活史特征,例如长寿命和多次生殖,或者一年生植物休眠的种子库,往往可以促进波动环境中竞争物种的共存。而其它一些生活史特征可能会促进竞争排除或对共存没有什么影响。在Hutchinson(1961)的原始论述中,他并未意识到环境波动必须与特定生活史特征结合(非线性缓冲机制)才能促进竞争共存发生。这个例子再次说明,数学模型对生态学理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1章)。

对于许多生物来说,尤其是鱼类或者多年生植物(Harper 1977; Grubb 1977),幼体的存活通常受环境波动影响较大,而成体的存活率一般较高并且对环境条件及竞争的变化反应不太敏感。世代重叠的多年生生物由于成体相对来说不受环境条件和竞争的影响而表现出缓冲作用。因为成体可在许多年里进行多次繁殖,所以即使在环境恶劣年份成体也可生产相当部分的后代(因为成体受影响较小),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恶劣环境条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幼体一旦定居成功就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的“保险箱”。如果幼体的存活率在对其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很高,而且这种适宜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出现频率,那么种群在时间上可从一个有利环境斑块“扩散”到另一个有利环境斑块,并因而在低密度时可获得较高的种群增长。因此,如果两个种幼体的存活率对环境条件反应不完全一致,即每个种都各有各的(相对另一种)更新良好的年份,那么每个种在其数量稀少时都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种群增长率,这样促进了稳定共存的发生(Chesson, 1986, Chesson & Caes 1986; Chesson & Huntly 1988, 1989)。这种情况Chesson形象地称为贮藏效应。Chesson还指出,由贮藏效应而导致的共存其关键之处在于:不同物种的生育力或幼体存活率对环境条件波动的反应不相同。实际上,这也正是Grubb(1977)更新生态位的核心思想。

放大机制正好与上述的缓冲机制相反。如果成体的存活率对竞争或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那么环境波动可能会促使竞争排除发生;这是因为时间上有利的环境斑块间的种群“扩散”能力被降低的缘故。能够产生放大效果的另一个生物学特征是有机体对资源摄取环境依赖的敏感性;这在植物身上非常普遍(Chabot & Mooney 1985)。在有资源贮藏作用的条件下,这种敏感性经常可以表现出缓冲作用(Abrams 1984)。然而,当没有资源贮藏作用时,资源摄取对环境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可以放大竞争和不利环境的联合效应(Chesson 1989),促进竞争排除发生。

Chesson工作的重心是竞争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而未考虑竞争种之间对于竞争或者环境条件波动的不同应答方式会怎样影响共存。当我们考虑这种情形时(Levins 1979; Armstrong & McGehee 1980),图6.5a 中表示的环境因素与竞争反应加性情况也有可能会使物种长期稳定共存。这时候共存需要不同物种之间在竞争应答上是非线性相关的(Chesson & Huntly 1989)。例如,物种竞争相同资源但对资源水平的依赖函数(方程6.6中的f i(R j))有不同的形式(图6.6a)。资源水平波动对种群增长造成的后果在不同种身上表现也不同,稳定环境中的竞争劣势种可以从资源水平波动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同样,如果捕食者密度自身波动或者随机扰动造成个体死亡率(即图6.6a中的m)随机变动,那么即使捕食作用是完全泛化的、环境条件在空间上是完全均匀的也有可能促使共存发生。

162

163

g i (E i ,C i )

种群增长率 f (R )A B

i 资源浓度(R)

图6.6 (a)种A 和种B 资源依赖的种群增长率和死亡率(m )。根据R *

值,资源水平无波动时种A 将排斥种B 。但是,如果资源水平高低来回波动那么种B 可以在较高资源浓度时具有更快种群增长并得以和种A 共存。(b)用Chesson 模型语言表示资源浓度波动与种群增长的关系。注意,种A 和种B 之间是线性无关的。

6.5.3 短命资源斑块、聚集分布与物种空间分离

许多环境,由于自身的特点,不仅多变而且还寿命非常短暂。明显的例子包括有腐烂的尸体、粪便、腐烂的果实和真菌、季节性的池塘。我们还应注意一片叶子或一年生植物也可视为短命的资源斑块,尤其是当它对其消费者仅在非常有限的一段时间内是可以食用的时候。这些短命资源斑块常常有多变的寿命。一枚果实和生活其上的昆虫,可被一只鸟随时吃掉。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易于联想到两个种的共存,即一个竞争优势者和一个竞争劣势但繁殖早的竞争者之间的共存。Brown(1982)对生活在美国印地安那州东北部池塘里两个蜗牛种的研究工作便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人为地变更实验区里的一个种或另一个种的密度,证明Physa gyrina 的生殖力由于Lymnaea elodes 的种间竞争影响而大大下降。然而,这种作用并不是相互的。在整个夏季的竞争中,L. elodes 是明显的优势种。但是,P. gyrina 繁殖早且体形小于L. elodes ;许多池塘在7月初干涸时,它便常常及时繁殖了有抵抗力的卵。因此,尽管P. gyrina 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但依然共存于这个区域。

另外一种在短命资源斑块上共存的情况由芬兰生态学家Hanski(1981)和英国生态学家Atkinsin & Shorrocks (1981)各自独立地提出来。后面我们将看到他们的思想不仅适用于短命资源斑块上的物种共存而且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Atkinson 和Shorrocks (1981,也见Shorrocks & Rosewell 1987)通过计算机模拟考查了在短命资源斑块上强竞争种和弱竞争种共存的模型;Hanski(1981)则从Lotka-Volterra 竞争模型出发,提出了另一种形式的模型,但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结论。模型的关键是这两个种在可利用资源斑块上有相互独立的聚集分布。这就意味着竞争能力强的优势种大多作用于种群自身。也意味着聚集分布

164

的竞争种将在许多斑块中不能出现,使得具有独立分布的弱竞争种得以在这些斑块中成功地躲避优势种的竞争。他们发现,这样相互作用的结果使较弱的竞争者能和较强的竞争者在同一区域内共存,尽管较强的竞争者在连续、均匀的环境中能将弱竞争种迅速排除。

对于绝大多数植物来说,它们都行固着生长并因而只能从植株周围摄取资源。前面我们已经在空间异质性、逃命共存等机制内明确考虑过植物的这一特性(参见6.4.1和6.5.1节)。以植物为背景,Pacala(1986a,b; Pacala & Silander 1985)又提出了不同形式的数学和计算机模拟模型,主要考察聚集分布对物种竞争共存的效应。Pacala 发现,如果植物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并且不同植物种在空间分布上倾向于分离(种间负联结),那么共存植物种数可以大于生长限制资源数量。即使细微尺度上种内聚集和种间空间分离程度都很小也会对共存造成很大影响。Pacala 还考虑了个体植株能够影响其自身的资源供应速率的情形并发现这种空间异质性可以促进共存。前面我们介绍过的Huston & DeAngelis (1994)工作所考虑的情形与Pacala 的不同,他们假设资源供应速率在空间上是一致的但资源可利用水平由于植物利用而在空间上产生了变异。许多工作表明,个体植株确实能够改变资源供应速率(Wedin & Tilman 1990),其生物学机制包括种间在枯枝落叶化学特性上的差异、降落水(through-fall )化学差异等。

因为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物种都是聚集分布的,所以空间聚集分布可以促进种间竞争共存的结论可能是广泛适用的。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两个生态学相似物种能否具有相互独立的空间分布。进一步的分析之后,Shorrocks & Rosewell(1987)发现种间分布如果呈现正相关(也即在相同资源斑块上两个种同时有聚集的倾向)那么共存条件将变得很苛刻。尽管如此,Shorrocks & Rosewell 坚持认为自然种群的相关和聚集的程度仍然足以导致共存发生,而这种斑块环境中的共存在均匀环境中却只能是竞争排除。在芬兰,Hanski & Kuusela(1977)对食腐肉苍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这种可能的例子。他们用腐肉设立

了50个小斑块,腐肉的面积非常有限(0.5 cm 2),然后让苍蝇在这些斑块上产卵(也即侵占)。

共有9种苍蝇在这些斑块上出现。然而,每个斑块上的平均物种数目仅仅是2.7。这是由于每个种都具有很强聚集分布的缘故。结果,几乎没有任何特殊成对的种进行对抗并有利于共存发生。然而,当它们成对相互作用时,某一个种总可以排除竞争对手。

聚集分布促进物种共存的核心是聚集分布加剧了种内竞争强度而减弱了种间竞争强度,造成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Silvertown(1987; Silvertown & Law 1987 )认为植物种的共存也可由空间聚集分布促成。对于Atkinson & Shorrocks(1981)和Hanski(1981)来说,他们都主要是以昆虫为背景发展出他们各自的模型。昆虫产卵一般是成批的,仅仅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造成聚集分布。Shorrocks et al. (1984)甚至走得如此之远竟然提出:“在许多昆虫群落中竞争不是主要的组建力量(organizing force)”。与此相呼应,Silvertown 认为,由于植物种子空间散布的局限性造成植物种呈现聚集分布,所以植物种共存也可以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生态位分化。但是这种空间聚集分布果真能促进竞争共存吗?Green(1986)为此问题给出的答案是“不能”!如果两个种昆虫有完全相同的产卵行为,即使是它们都具有成批产卵特性(聚集分布),也并没有任何因素能促使稀有种逃避开竞争影响从而使数量得以恢复。为了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我们考虑平均每个体种群增长速率(即i

i N dt dN 1)。如果两个种完全相同,那么每个体种群增长速率将只取决于系统内所有个体数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

[ 08-08-09 15:17:00 ] 作者:王甦编辑:studa0714 摘要:文章将波特五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相结合,对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竞争力;创新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技术革新、繁荣市场供给的重要力量。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中小企业已占我国全部注册企业的99%,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销售额占57%,出口总额占全国的60%。此外,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5%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往往具有比较灵活的机制,在社会分工中承担着提供就业机会、振兴地方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角色,近年更成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力量。按照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03年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6%,提供的出口额占全国的62.3%,并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产业结构方面,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从所有制看,“三资”和个体、私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占绝对比重;无论是产值、利税还是出口量,中小企业都占重要份额;第二,在发展趋势方面,“小而特、小而专”替代“小而全”渐成气候,为大企业协作配套越来越多;第三,在竞争力方面,不少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效应较高,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同时,我们又不难发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短缺、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战略意识薄弱,过分注重短期盈利,“重战术,轻战略”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投机性,难以促经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第二,技术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导致企业缺乏成长潜力;第三,不能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往往在自己主营的业务尚未具有强竞争力的情况下就实施盲目的多元化经营,将资源分散到多个业务领域;第四,人力资源质量普遍不高,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思想,职工整体文化,技术素质不高或参差不齐;第五,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第六,受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影响,如果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能真正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信贷政策也不能真正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可以看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从经济学角度看,竞争力就是经济效率(或生产效率)。众所周知,竞争是构成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不存在市场,也就不存在竞争。竞争的唯一表现形式是国内产品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但由于实行封闭经济,国际间的竞争非常有限。

国家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 一、本书的理论背景和地位 二、本书写作的时代背景 三、理论体系 (一)钻石理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 1、生产要素 2、需求因素 3、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 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 5、其他因素——机遇和政府 (二)产业群理论 (三)经济发展四阶段划分 阶段一:生产要素导向阶段 阶段二:投资导向阶段 阶段三:创新导向阶段 阶段四:富裕导向阶段 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贡献 (一)区分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 (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 (三)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 (四)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 (五)强调国家在决定竞争优势方面的能动作用 (六)划分了国际竞争的发展阶段划分 五、案例——以日本为例 (一)日本的崛起 (二)思考:日本的没落 六、思考: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目前中国的应用 (一)在要素条件方面 (二)在需求条件方面 (三)在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方面 (四)在公司竞争方面 (五)政府方面

《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 一、本书的理论背景和地位 在管理学界,迈克尔〃波特被誉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波特的众多著作中,竞争三部曲(1980年的《竞争策略》、1985年的《竞争优势》和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奠定了他在策略领域的大师地位,尤其是《国家竞争优势》堪称划时代的巨著。 他早期的研究,如1980年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的《竞争优势》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到了1986年的《全球产业竞争》,波特开始将其理论架构延伸到国际竞争的背景当中。而成为里根政府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成员的经历,使波特意识到国家环境对于企业竞争的成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他开始探寻一个国家创造并保持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波特教授在历时3年、有200多人参与、分析数百个产业发展案例、比较数十个国家(美、德、瑞典、瑞士、丹麦、意大利、英、日、韩国、新加坡等)后, 终于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可见,产业竞争力始终是波特研究的核心。当研究重心提升到国家层面和国际竞争后,波特将衡量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最佳指标确定为该产业是否具有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出口的能力。 二、本书写作的时代背景 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商品遍布世界每一角落,贸易年年盈余,美国垄断着世界市场。但是,随着西欧(特别是西德)和日本的经济恢复,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同美国展开了激烈争夺,动摇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尤其是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于滞胀状态,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低于多数西方国家。进入80年代后,世界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几乎在大多数领域内失去了与日本的竞争能力,即使是高科技产业,日本也正在赶上或超过美国。结果美国国际市场份额不断遭受日本和西欧的蚕食,并且国内市场也自身难保。例如,到1992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小汽车已占美国汽车市场的1/4左右,而且有扩大的势头,压得美国兰大汽车公司喘不过气来,不断裁员减产。美国产品竟争力下降使得美国的外贸状况日益恶化,逆差高居不下。对此,美国朝野上下压力沉沉,焦虑万分,政府、企业和经济学家们纷纷在反思和寻求对策:决定一国的国际竟争力的基本因素究竟是什么?美国的国际竟争力为何会下降?怎样使衰退的美国再现活力,保持和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于波特的理论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又称“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钻石理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属于国际贸易理论之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既是基于国家的理论,也是基于公司的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试图解释如何才能造就并保持可持续的相对优势。 钻石理论模型 : 包括:1.生产要素 它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2.需求因素 国内需求条件是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因为老练、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三是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 3.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 即与企业有关联的产业和供应商的竞争力。

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 它们是指一国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 国家经济发展四个阶段 波特认为,国家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力量,通常会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第四个阶段则是经济上的转折点,有可能因此而走下坡。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 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在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受“机遇”与“政府”因素影响,“政府”因素所带给产业的影响可正可负,此点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应有重要涵义。下面就根据“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我国能在制造产业上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生产因素优势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我国具备低成本制造的要素。首先,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这一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同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资本资源也相对充足。最后,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电信设施、电力建设等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先进的,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最基本的支持作用。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城市人口面临人均收入消费正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对房地产、汽车、数码电子等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

市场竞争分析

市场竞争分析 3.3.市场竞争分析 3.3.1.市场竞争者分析 据公司调查,目前在中国市场,手绘流行于小众中很久了。手绘家居流派众多,但形成气候的并不多,它们多出现于零散的家居用品店,或酒吧、餐厅等娱乐场所,以手绘家具和墙绘为主。目前,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手绘壁画装修市场发展很快。墙绘可以说是一种从民间成长起来的草根艺术,逐渐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为越来越多追求独特品位的时尚人士所喜爱。一些手绘设计师表示,随着家居定制化潮流的发展,手绘家居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路子将会越走越宽。 手绘墙在中国家庭装饰中,以其独特的绘画形式表现在客厅、卧室、书房等墙体上,即使是落笔在最平凡、简陋的墙面上,由于创造者的心境和灵感不同,也会在笔下呈现出迥异的风情,用手绘出的家居世界,比想象中更美。同时墙绘在各类展览馆,商店和办公写字楼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一、现有主要竞争者 1、墙贴 墙贴是个新东西,图案也比较多,局部装饰性较强,不要了随意撕去,通常不需要专业的人员施工,业主可以自己贴自己撕,非常符合现在的DIY精神,用于开关面板等小面积的装饰非常好。而且可以经常更换,不足的地方是因为是工业产品图案不能满足个性化,因为强调可以随意撕去,所以贴墙上的牢固度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可以擦拭。而且对贴放位置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如果是玻璃移门或者是乳胶漆墙面建议采用,但是不易于平时打理。材质为普通的及时贴,观赏性及低,不容易操作(往墙上粘贴时会出现褶皱),有很廉价的感觉。有些墙贴撕去后会残留很

多胶在墙上,不好处理,普通墙贴使用久后也可能会出现翘边等情况。墙贴价格便宜,质量参差不齐,墙贴是比较脆弱的,要尽量避免磕碰、划伤。 2、墙纸 墙纸,国外习惯称之为壁纸,英文为Wallcoverings或Wallpaper,它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室内装饰材料。作为是最早的墙面装饰材料,墙纸占领了国内外主要市场份额。墙纸有多种材质的和多种工艺的品种,有成熟的使用思路和广泛的使用客户基础。图案的整体化容易和装修环境融合,但也缺乏个性特征。适合大众性的装修风格。墙纸施工方便,把墙纸裁剪好以后,背面涂上胶水,很方便张贴在墙面上,但是如果胶水不好,会掉下 来,或者撕掉的时候会拉坏墙皮。另外墙贴都是重复的花纹图案,样式比较单调,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小,一般3,5年后,墙纸会变色泛旧,很明显的视觉陈旧感觉,特别是潮湿和太阳直射部位,墙纸接缝处越来越明显能看到,泛黑,翘起,上面也容易沉积灰尘,只能用干抹布擦拭。而且墙纸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粘合剂容易含有甲醇等致癌有害物质,从而导致装修污染。不同档次的墙纸差价非常的大,品质差的墙纸很容易被刮坏;一旦沾上油污也不便清洁;一般的壁纸对墙面及室内的湿度要求较高,如果湿度过大,很容易受潮开裂。 二、墙绘优劣势分析 1、墙绘竞争优势 1.1富有艺术气息,充满个性元素 从艺术角度来看墙绘不像墙纸那样千篇一律,单调乏味。样式单一,且是机器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颜色鲜艳,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都不一样,长期使用可能对人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造成身体的不适。墙绘的内容不受限制,图案也可以是业主喜欢的画,这些都是由专业的墙绘人员用笔一笔一笔的画上去的,艺术感很强,主题鲜明,很显眼,一目了然,很大气。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摘要]现今如何提高竞争力,使企业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成为了每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企业了解和运用自身的能力,在长期的发展中越来越起到关键的作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而技术不仅是人员的技能和企业运用自身资源的能力,其中的领导功能、团队文化和企业形象设计等也作为一门技术引导着企业发展。本文论述将结合相关案例分析,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阐述,在正确认识核心竞争力特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意义的基础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作者:陈思宇

目录 引言 (1)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1)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2)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 (2) 1.企业资源层 (2) 2.企业能力层 (2) 3.企业文化层 (3) 4.企业核心能力层 (3)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 (4) (一)唯一性 (4) (二)价值优越性 (4) (三)延展性 (4) (四)整合性 (5)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 (5) (一)长久稳定的竞争优势 (5) (二)多元化运营的基础 (5) (三)价值理念核心 (6)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7) (一)发挥领导的功能 (7) (二)加强团队文化 (7) (三)注重技术创新 (8) (四)提升企业形象 (9) 五、曲靖市M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分析 (9) (一)注重团队建设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立足点 (10) (二)打造M医药品牌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着眼点 (10) (三)坚持质量第一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摘要: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动力能力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竞争力的培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与比较分析,以求在深入理解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比较;企业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A.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

试述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国家竞争优势:在参与国家竞争的过程中,从全局的高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 国家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若干行业的竞争优势问题。在一个国家内部,各个行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行业对其经营环境有不用的要求,相同的国内环境对有些行业有利,但对有些行业的发展则可能比较不利。一个国家能在劳动生产率高、新发明和新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领先,则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就会快于其他国家,于是产生了竞争优势。 决定一国国际竞争优势受四个主要因素的互相作用,这四种因素被称为“钻石”模型。第一个要素是指特定行业竞争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其要素条件分为一般要素和高级要素。第二个要素为需求条件。波特特别强调国内需求状况在提高竞争优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若一个国家的企业不断提高他们产品的质量标准,生产出创新产品,以此提高竞争能力,从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第三个要素为相关的供应商和支撑性产业。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所产生的效益可以波及其他行业,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货行业和相关产业,能帮助国内某一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确立竞争地位。第四个要素是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状况。波特认为各个公司有不同管理理念与策略,公司的行为特点会影响国家竞争的类型和持久性。从行业出发,激烈的国内竞争会促使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创新力度等措施,有助于创建世界级竞争者。 波特认为,机会和政府要素具有战略影响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和政策来对钻石结构的四个组成要素施加影响。 2、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印度软件业兴起的原因。 答:印度软件兴起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一、印度大力兴建软件科技园区,结合了当地的地理优势,先后在各个地区兴建多个科技园区, 获得竞争优势。印度科技园通过更为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设施及服务,帮助软件出口企业开辟国际市场,大大促进了软件的开发和出口,从而带动了全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和软件出口。 二、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高水平的英语,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印度人才无疑是第一大要 素,其中,外流人才为印度软件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雅息技术公司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来吸引和留住职工,以此吸引国外人才到印度来创业和发展。此外,印度设立信息技术学院,专门培养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印度依靠高级要素,培养具有高技术能力的劳动力,建立高素质的人才,这一专业化要素建立起了良好的竞争优势。 三、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和出口导向战略。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状况是波特模型中决定国家

RCA指数和提升策略

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作者:佚名更新时间:2011-3-19 12:40:32 关键词:对外贸易竞争力 RCA指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衡量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策略。近些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每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竞争力得到了提高。然而,我国对外贸易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贸易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通常,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标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等。由于RCA指数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能较好地反映一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优势,因此,本文主要选取该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由巴拉萨(Balassa)于1965年提出的,是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所占份额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这一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它可以用来判定国家之内哪些产业内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其公式为: 其中,RCAij代表某类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额,Xi 代表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Xwj代表j类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Xw代表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如果RCAij值小于1,表示该国企业在该类商品上处于劣势;如果大于1,表示该国的企业在该类产品上的出口相对集中,在这类商品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其值越大则比较优势越大。 表1列出了中国从1980年到2005年10年中按SITC分类(SITC是联合国经社理事 会下设的统计委员会编制公布的《国际贸易分类标准》。该分类标准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按SITC分类:0类是食品及活动物;1类是饮料和烟类;2类是非食用原料;3类是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类是动植物油、脂及腊;5类是 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6类是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是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是杂项 制品。一般认为,SITC5和SITC7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从表1来看,首先,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品。1980年RCA指数大于1的产品有4类,其中两类产品为资源 密集型,另两类为劳动密集型。20世纪90年代初,加工贸易在出口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1990年,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各有两类的RCA指数大于1,至1993年,初级产品中只有第0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国际前沿理论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特别是大公司、大集团的竞争优势,已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为了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大大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呈现出名家辈出、学派继起的蔚为大观之势。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企业界直到90年代才真正开始接触国际先进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随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也开始从过去的政府行政机关附属物逐步转变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与此相应,企业界、理论界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研究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需求与日俱增。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为了推动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提高我国企业竞争优势,有效迎接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我们着重考察和评估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战略的三大主要理论流派,以求为促进社会主义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拓展学术视野。 结构学派: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 企业竞争战略,主要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目标、方针及其策略。其内容一般由竞争方向(市场及市场的细分)、

竞争对象(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和服务)、竞争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构成。综观近20年的国际理论研究成果,可将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思潮大致划分为三个前后继起的主要理论流派,即结构学派、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 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理就首推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新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是对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厚积薄发。在波特之前,已有诸多学者对企业竞争战略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影响最广泛的当数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他在《企业战略概念》一书中所提出的战略理论及其分析框架(有时也称之为“道斯矩阵”)一直被视为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滥觞。正如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哈佛商业评论》(1995年7~8月号)在回顾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史时指出:“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安德鲁斯所构想的。”在安德鲁斯的SWOT分析框架中,S 是指企业的强项(Strength)、W是指企业的弱项(Weakness)、O是指环境向企业提供的机遇(Opportunity)、T 是指环境对企业造成的威胁(Threats)。波特指出,构成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产业,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为此,波特反复强调:产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产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分析的起点”。

市场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市场竞争分析 竞争是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的普遍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供给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长。社会经济告别了供给短缺的现象,市场供求矛盾的主要方面由生产供应转为消费需求,生产供应转变为供给竞争。在这种环境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实际供应商,才能获得经营绩效。 消费需求是市场分析的基础和营销活动的对象,供应竞争则是市场分析的关键和取得经营绩效的唯一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重视对消费需求的研究、分析,同时也意识到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离开了实际竞争能力,任何市场机会都不可能转化为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竞争分析在市场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市场竞争的概念 所谓企业竞争,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商品生 产者和经营者为了争取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并获得有利的 产销条件而发生争夺、较量、对抗的经济关系。 市场竞争分析实质上是对竞争对手和自身实力的分析,分析的过程也就是—个“知己知彼”的认识过程. 1. 确认企业所处的产业竞争市场类型 市场竞争体现于各产业市场,体现于同类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过程。具有明确主营业务的企业,其市场竞争集中在以产品和服务划分的行业领域。现代经济理论把市场竞争模式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在现实的社会经济中,完全的竞争市场

模式几乎不存在,完全垄断的时常模式仅限于极少数行业,大部分产业或行业基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模式。基于不同的市场竞争模式,各企业的竞争分析存在差别。 2. 分析识别竞争者 一个公司成为一个企业实际的和潜在的竞争者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认准现有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判断的标准有: (1) 当其他企业以相似的价格向相同的用户提供类似的产品与服务时,企业就可以将 它视为竞争者; (2) 如果公司或企业实力雄厚,则可以更加广义地把凡是翻造经营相同产品和同类产品的企业都看成是自己的竞争者, (3) 那些提供相同局部产品(如零部件厂)也是竞争者; (4) 与本企业可能争夺原材料、资金的企业,同样是竞争者。 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在产品质量及服务、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手段等方面,本企业和竞争对手之间进行比较,判断各自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从而可以改变自己的劣势,才能处于有利地位。3.分析判明对手的目标 在识别出主要竞争对手和他们的竞争策略之后,要进一步探索、断定竞争对手的目标,也就是竞争者在市场上追求什么;他们的行为推动力是什么。企业在市场上追求的目标是很广泛的,尽量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利润)是一个基本目标,围绕着这个基本目标,可以

边缘竞争战略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 1998年布朗(Brown)与艾森哈特(Eisenhardt)合作出版了《边缘竞争》(Competing on the Edge:Strategy as Structure Chaos)一书。该书针对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给企业和管理界带来的新的问题。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管理理论。该理论吸收了环境复杂性理论(Complexity Theory)和进化理论(Evolutionary Theory)等前沿理论,并对分布于全球的12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 - 主要内容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基本思想是:企业应该不断变革管理来构建和调整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改造企业优势.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边缘竞争战略把“如何制定战略目标”和“如何实现”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这种战略充分显示出业绩的关键动力就是应变能力。边缘竞争理论认为战略是公司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形式,与该组织结构相适应采取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的一种必然结果,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是边缘竞争的战略方法与所谓的传统战略方法的最主要的区别。边缘竞争战略的五个基本要素:即兴发挥、互适应、再造、实践及时问节奏。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 - 基本特征 一、不确定性 边缘竞争战略是处理一些意外事件的结果,它不是由人预先制定的,并不

预先知道事件的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更像是在某一事件发展过程中对之实施一些措施,通过观察这些措施的相应效果,再从中选出那些确有成效的措施继续执行。虽然对企业而言,过去的市场现状和未来的市场都非常地重要,但边缘竞争战略主要关心目前市场上发生的情况,并对之反应,因而,对于不确定的未来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那些精确的细节是绝不可能很准确地知道和了解现以美国战略为例对之加以说明。微软的因特网战略最初包括开发并推出微软自有的网络服务,对(America Online,AOI)实施致命的打击等。上述战略反映了微软高层的一种思想,他们认为因特网业务不可能给公司带来利润,因为上网是免费的。微软高层最终放弃了原来的战略,开始加入到非自行开发的行列中来。他们接受了()公司的Java技术,收购了一系列网络公司,更难以预测的是,微软最后竟成了老对手——服务公司的亲密合作伙伴几乎没有人料想到微软的这一战略由这个例子可见,边缘竞争战略具有不可预测性的特征。 二、不可控制性 边缘竞争战略的不可控制性是指这样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急剧变动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内任何个人的能力都不可能发挥有效的控制;二是指企业内部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喜欢按照自己对事情的理解去行事,从而导致组织对于这些行为无法控制,只好将错就错,这是不可控制性的重要来源。例如,微软关于公司网络产品的大部分战略思想就来自于公司的管理高层之外某位微软的普通经理,他在访问时发现学生们在“攻击”网络,之后,他便在微软公司内部推动相应的变革。正是这位微软的“叛徒”和他所提出但却未被批准的项目,开发出

关于市场竞争分析

3.3.市场竞争分析 3.3.1.市场竞争者分析 据公司调查,目前在中国市场,手绘流行于小众中很久了。手绘家居流派众多,但形成气候的并不多,它们多出现于零散的家居用品店,或酒吧、餐厅等娱乐场所,以手绘家具和墙绘为主。目前,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手绘壁画装修市场发展很快。墙绘可以说是一种从民间成长起来的草根艺术,逐渐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为越来越多追求独特品位的时尚人士所喜爱。一些手绘设计师表示,随着家居定制化潮流的发展,手绘家居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路子将会越走越宽。 手绘墙在中国家庭装饰中,以其独特的绘画形式表现在客厅、卧室、书房等墙体上,即使是落笔在最平凡、简陋的墙面上,由于创造者的心境和灵感不同,也会在笔下呈现出迥异的风情,用手绘出的家居世界,比想象中更美。同时墙绘在各类展览馆,

商店和办公写字楼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一、现有主要竞争者 1、墙贴 墙贴是个新东西,图案也比较多,局部装饰性较强,不要了随意撕去,通常不需要专业的人员施工,业主可以自己贴自己撕,非常符合现在的DIY精神,用于开关面板等小面积的装饰非常好。而且可以经常更换,不足的地方是因为是工业产品图案不能满足个性化,因为强调可以随意撕去,所以贴墙上的牢固度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可以擦拭。而且对贴放位置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如果是玻璃移门或者是乳胶漆墙面建议采用,但是不易于平时打理。材质为普通的及时贴,观赏性及低,不容易操作(往墙上粘贴时会出现褶皱),有很廉价的感觉。有些墙贴撕去后会残留很多胶在墙上,不好处理,普通墙贴使用久后也可能会出现翘边等情况。墙贴价格便宜,质量参差不齐,墙贴是比较脆弱的,要尽量避免磕碰、划伤。 2、墙纸 墙纸,国外习惯称之为壁纸,英文为Wallcoverings或Wallpaper,它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室内装饰材料。作为是最早的墙面装饰材料,墙纸占领了国内外主要市场份额。墙纸有多种材质的和多种工艺的品种,有成熟的使用思路和广泛的使用客户基础。图案的整体化容易和装修环境融合,但也缺乏个性特征。适合大众性的装修风格。墙纸施工方便,把墙纸裁剪好以后,背

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docx

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 一、服务营销与品牌核心竞争力 服务营销源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较成熟的是关于服务营销的“7P”理论,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顾客、服务展示和过程。主要包括两个大步骤,一是对顾客的需求的足够了解,二是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创新的营销方法。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外在表现,通过品牌溢价成为企业持续赢利的来源和能力。企业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品牌间的比较性、品牌的目的性、品牌的动态性、品牌的形成性和品牌的资源整合性。良好的服务营销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二、当前企业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定价制度不够合理由于企业在人员配置、资源采购以及人工费等等环节的管理不够合理,企业难以在市场中有一个密集型发展的战略——价格成为了主要的限制因素。服务定价的不合理将会流失新市场中的大部分消费人群。在不同阶层中的差别化服务做不到严格的细分,由此就难以提示产品价格,这很容易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而大大减少企业的利润。 (二)服务人员与顾客沟通质量不高与过去时代的营销沟通不同,现代社会的服务营销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说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在过去,顾客通常是通过大众媒体、报纸或者是电视等渠道来获得企业有关商品的信息。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营销人员就很容易向顾客勾勒出产品的形象,是顾客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在现在的时代,顾

客已经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获得商品以及服务的信息,例如某些网上的资源、专门的杂志、优惠券等为了促销而生的产物。某些特定需求的顾客还可以通过更多渠道来了解自己想要的商品的信息。在现在的时代中,从同一个公司不同的服务人员就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两种答案。现在的大众媒体增加了许多特定企业的信息以及服务,然而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复杂度。由于信息之间含糊不清、承诺无法履行、信息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消费者对于产品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三)缺乏服务质量监督体系由于缺乏良好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来评价服务质量,无法将其进行量化,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仅仅是以消费者的主观感觉上的服务质量就成为了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标准。我国大部分公司由于过于将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当作是消费者,将消费者“上帝化”而将公司服务的员工定位过于卑微。企业没有重视以及理解员工的情绪,而这使得大部分服务人员将对于公司的情绪施加于消费者,严重影响了服务的质量。而这会使得消费者不满的情绪上涨而损害公司形象,这使得公司的潜在消费者变成不消费者。目前超过半数企业对于服务人员的培训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服务人员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服务质量有限。 (四)渠道建设不够完善市场上许多正在实行所谓扁平化的销售方式,整体的营销管理效果不佳,服务渠道科学性不足,由此将一级的总代理商或者本身自己创立分公司来完成销售,从而来实现所谓的高效的销售。然而这只不过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想法。若企业的服务质量只由总代理商或者分公司来评估,这对于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的风险

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进入一些看起来利润高、但缺乏经验或自身竞争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元化战略。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事实与这种理论推导相悖。 2. 资源基础理论的主要观点与局限 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忽略了对企业内部的挖潜。因此,以巴莱(Barney)、鲁梅尔特(Rumelt)为代表的资源理论学派对此进行了猛烈的回应。资源理论学派形成了一个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框架,即以“资源—战略—效益”的逻辑关系制定企业的战略。该框架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由企业资源差异来解释的,是一个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而且巴莱认为,对企业的竞争力而言,只有战略性资源是有用的。而战略性资源必备的特征是:有价值、稀缺、不完全模仿、不完全替代。即从性质上讲战略性资源只能是异质的、不完全流动的。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现象是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在这一浪潮中,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频繁,每个国家都逐渐被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中,这使得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直接。在这种竞争中,任何一个国家不再可能依靠基于禀赋条件的比较优势,而只能通过竞争优势的创造,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进本国人民的福利。因此,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关于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关于取得和保持国家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于所有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一个国家要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重视国内需求,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提倡企业的创新。 这一理论对我国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用该理论分析我国现状可清楚看到我国的竞争优势与存在问题。 第一,在要素条件方面 我国有基本要素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但在推进要素和专门要素方面,我国却比较薄弱。以技工人才培养为例,意大利有学徒制,德国有实力雄厚的技术学校,日本许多企业有专门的研究所。这些国家特别注重创造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 而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重视不够,对专门教育更是忽视,高等院校同企业联系松懈,研究同现实不挂钩;企业自已很少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有的有自己的研究机构,也是名存实亡。因此,要改善我国的要素条件,推进要素和专门要素的创造机制如何建立并具有成效是当务之急。 第二,在国内需求方面 我国市场大,需求增长迅速,需求层次多。但由于我国消费水平还很低,总体上缺乏讲究、挑剔的买主,从而未能对企业形成强大的创新压力,这是我国产品长期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之一。因此,有意识地培养挑剔、讲究的买主,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消费者的比较鉴别能力,是我国增强产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在支持性和相关产业方面,我国也比较薄弱。 国外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有庞大的产业簇群的支持,而我国大多数产业缺乏这种支持。如我国服装业虽然大,号称服装生产大国,每年出口量也相当高。但由于我国面料、辅料、服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 企业竞争力主要指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 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永恒主题,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机制,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千方百计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如果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地位,取得优势,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本文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浅析了企业竞争的重要性,对我国企业竞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

目录

一、绪论 (一)企业竞争力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企业竞争,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争取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并获得有利的产销条件而发生争夺、较量、对抗的经济关系。 一般说来,企业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 1.企业竞争力可使企业拥有进入各种市场的能力。 企业竞争力是联系现有各项业务的粘合剂,也是发展新业务的引擎。它决定着企业如何实行多样化经营以及如何选择市场进入模式,是差别化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竞争力应能给最终产品用户带来实惠。 企业竞争力应具有市场价值,应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加。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企业竞争力无法形成企业的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 3.企业竞争力应不易被企业竞争对手所轻易取得。 企业竞争力既包括公开的技术,又包括不公开的秘密技术。企业竞争对手可能掌握组成企业竞争力的一些技术,但要将这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再现本企业的企业竞争优势却并非易事。 企业竞争力可以迭加。 一种企业竞争力可以作为一种技术成分,成为更高层次企业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二)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这种能力首先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它能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加顾客的效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竞争力还具有延展性,能够同时应用于多

《国家竞争优势》读后感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一.绪论 (一)核心理论介绍: 1.钻石理论:用由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形象地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统称为钻石理论,其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信息、激励、竞争压力、到达支持性公司的途径、制度与协会、基础设施和人力与技能库等。 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区别: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但是作者则认为竞争优势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所认为的那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益减少。 3.集群与竞争力:集群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在现代全球经济下,投入要素可以从许多不同的地区获取,运输成本的降低也使许多公司再没有必要把公司设立在原料来源地或者大的市场所在地。《国家竞争优势》力图去缩短人们对公司集群现象的认知差距。本书分析显示,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地点在复杂竞争情况下所扮演的强有力的角色与全球化趋势是不一致的,因为全球化由于移去人为地贸易和投资壁垒,使传统投入要素的产地变得不再重要,公司因此也没必要设立在原料或者市场附近,而更应该选择有利于公司生产率增长的地域。 4.政府与公司的新角色定位:《国家竞争优势》提倡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竞争力提升和繁荣时应该扮演新的、具有建设性的和行动性的角色。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这意味着政府在有些方面应该是尽量不干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诸如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政府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但切不可限制竞争或者人为地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 对公司而言,《国家竞争优势》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个公司的许多竞争优势不是由公司内部决定的,而是来源于公司之外,即来源于公司所在的地域和产业集群,这方面理论为公司提供了未来的行动指南。 从一个更广泛的层面来讲,政府和企业在国家生产率提升上应该相互依赖,积极对话,清除障碍,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共同创造合适的投入要素、信息和基础设施。在许多国家都存在着公司与政府之间的紧张、不信任现象,以及政府的家长式作风等等,这些现象都不利于生产率的增长,是公司经营的一个隐含成本。(二)从理论到实践: 1.钻石理论在发达国家的运用情况:本书主要以十个领先的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作为分析对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发达国家使用过本书的钻石理论来对本国的发展展开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挪威、芬兰、荷兰和中国香港等。 2.钻石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本书的理论运用同样扩展到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对以下几个国家的研究来加深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解: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