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精编版】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精编版】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精编版】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精编版】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精编版】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5)

第二章设计管理 (6)

第一节选址 (6)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7)

第三节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极限 (8)

第五节厂房和仓库的安全疏散 (10)

第六节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 (11)

第七节生产装置防火间距 (12)

第八节可燃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 (12)

第九节消防车道 (14)

第十节建筑构造 (14)

第十一节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5)

第十二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7)

第三章生产管理 (18)

第一节一般要求 (18)

第二节电解工序 (19)

第三节整流工序 (23)

第四节氢气输送及处理工序 (24)

第五节氯气干燥、液化及充装工序 (25)

第六节液氯使用的安全要求 (29)

第七节盐酸工序 (33)

第四章设备管理 (34)

第一节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34)

第二节建筑防雷 (35)

第三节管线布置 (38)

第四节电气安全 (38)

第五节防静电 (41)

第六节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 (41)

第七节起重设备 (42)

第八节厂内车辆 (43)

第九节强检设施 (43)

第十节场地排水 (45)

第五章作业安全 (45)

第一节电气作业 (46)

第二节拆除作业 (47)

第三节动火作业 (48)

第四节受限空间作业 (49)

第五节高处作业 (50)

第六节起重吊装作业 (51)

第七节动土作业 (51)

第八节盲板抽堵作业 (52)

第九节设备检修作业 (53)

第十节断路作业 (55)

第十一节危险化学品装卸和运输作业 (55)

第六章职业危害和健康监护 (56)

第七章安全管理 (58)

第一节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58)

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59)

第三节教育培训 (60)

第四节安全投入 (61)

第五节日常管理 (62)

第六节应急救援和事故报告 (65)

第八章附则 (6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氯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规范氯碱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防止发生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程和技术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境内氯碱生产企业。本规范主要涵盖盐水、电解、氯氢输送、盐酸生产、液氯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以及主要的公用工程。

第三条新建、改建、扩建的氯碱生产、储存项目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获得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后方可设计、施工建设和投入生产,现有氯碱企业应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经营。

第四条氯碱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

第五条氯碱企业应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条氯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履行职责。

第七条氯碱企业应对本单位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第八条氯碱企业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为本单位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九条氯碱企业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提高防治职业病水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第十条氯碱企业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

第二章设计管理

第一节选址

第十一条氯碱企业厂址选择应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选定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交通方便、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建设方案。

第十二条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铁路、水路干线两侧,居民聚集区和其它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卫生产品、精密制造产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国家及地方所规定的环保、安全防护距离内,禁止新建氯碱生产装置。

第十三条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规划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厂址必须考虑当地风向等因素,一般应位于城镇、工厂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方向。

第十四条厂址应充分考虑地震、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质因素以及飓风、雷暴、沙暴等气象危害,避免建在断层、滑坡、泥石流、地下溶洞、采矿陷落区界线、重要的供水水源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等地段和地区。

第十五条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者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

第十六条氯碱企业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边界距离至居民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1—2000)的要求。

第十七条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

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

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第十八条氯碱企业的厂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应联合多层布置;

2.功能分区内各项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功能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宽度;

3.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

4.总平面布置应防止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强烈振动和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第十九条氯碱企业的动力公用设施的布置,宜位于负荷中心,或靠近主要用户:

1.总降压变电所应靠近厂区边缘地势较高地段,避免布置在多尘、有腐蚀气体和有水雾的场所,并位于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和有水雾场所冬季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2.循环水设施的布置宜位于所服务的生产设施附近,并能使回水具有自流条件,或能减少扬程的地段;循环水冷却塔应与总变电所、道路、铁路和各种建构筑物保持规定距离。

3.污水处理场、大型物料堆场、仓库区应分别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

第二十条厂区面积大于5万m2的氯碱企业应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出入口宜设在不同的方位,大型氯碱企业的人流和货运宜明确分开。

第二十一条厂区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进行,且与厂区外现有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相协调,满足生产、运输、防洪、排水、管线敷设及土石方工程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厂区内火灾危险性较高,散发烟尘、水雾和噪声的生产部分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方位,厂前区、机、电、仪修和总变配电等部分应位于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下风向,厂前区宜面向城镇一侧。

第二十三条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要求合理布置,力求畅通。危险场所的道路为环形,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保证消防、急救车辆畅通无阻。消防通道的宽度、转弯半径、回车场设置等应能够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第三节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极限

第二十四条氯碱企业盐水岗位的厂房为丙类厂房,涉及氢气的厂房为甲类厂房,涉及氯气的厂房为乙类厂房。

第二十五条同一座厂房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的比例小于5%,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第二十六条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不应低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2.1的规定。但甲、乙类厂房,甲、乙、丙类仓库的耐火极限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2.1的规定提高1.00h。

第二十七条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第二十八条厂房(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办公室、休息室等严禁设置在甲、乙类厂房(仓库)内,并不应贴邻建造。在丙、丁类厂房(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 的楼板与厂房隔开,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第二十九条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 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

第三十条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它防火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等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变、配电所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所,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时,可一面贴邻建造,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等规范的有关规定。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必须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设置密封固定的甲级防火窗。

第四节厂房和仓库的防火间距

第三十二条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4.1的规定。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0m。

第三十三条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0m。

第三十四条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距离厂外铁路线中心线不得小于30.0m,距离厂内铁路线中心线不得小于20.0m,与厂外道路路边不得小于15.0m,与厂内主要道路路边不得小于10.0m,与厂内次要道路路边不得小于5.0m。

第三十五条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0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

第三十六条甲类仓库距离重要公共建筑物不得小于50.0m,甲类仓库之间不得小于20.0m,距离厂外道路路边不得小于20.0m,距离厂内主要道路路边不得小于10.0m,距离厂内次要道路路边不得小于5.0m。距离其他建筑物和室外变配电站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5.1的规定。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第三十七条库区围墙与库区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0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

第三十八条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置泄压设施,其泄压面积宜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第3.6.3条规定执行。泄压设施不应采用普通玻璃,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

第三十九条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引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散发可燃粉尘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及粉尘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与相邻厂房连通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第四十条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贴邻外墙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烧体墙体与其它部分隔开,并满足《化工厂控制窒建筑设计规定》(HG20556-93)的要求。

第五节厂房和仓库的安全疏散

第四十一条厂房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

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

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

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

5.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

第四十二条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第四十三条厂房、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第四十四条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300m2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第六节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

第四十五条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可燃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3.1的规定增加25%;

2.当可燃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时,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3.1的规定确定;

3.湿式或干式可燃气体储罐的水封井等附属设施与该储罐的防火间距,可按工艺要求布置;

4.容积小于等于20m3的可燃气体储罐与其使用厂房的防火间距不限;

5.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3.1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可燃气体储罐或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湿式可燃气体储罐之间、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之间以及湿式与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1/2;

2.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2/3;

3.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与湿式或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1/2;数个固定容积的可燃气体储罐的总容积大于200000m3时,应分组布置;

4.卧式储罐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长度的一半;

5.球形储罐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且不应小于20.0m。

第四十七条可燃、助燃气体储罐距厂内铁路线中心线不得小于20.0m;距厂外道路路边不得小于15.0m;距厂内主要道路路边不得小于10.0m;距厂内次要道路路边不得小于5.0m。

第七节生产装置防火间距

第四十八条设备间的净距,应首先遵照防火间距的要求,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九条在装置生产过程中,不直接参加工艺过程,但又需要紧靠装置设置的某些原料或成品等装置储罐,当其总容积:可燃液体储罐不大于1000m3时,其与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照:甲B、乙A类装置储罐与介质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工艺设备(甲B、乙A类)不应低于9m;甲B、乙A类工艺装置与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办公室、生活设备距离不应小于15m,与可燃气体压缩机不应小于9m。

第五十条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办公室和生活间等,应布置在装置的一侧,并位于爆炸危险区域范围以外,并宜位于甲类设备全年最小

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控制室朝向具有火灾危险性的设备侧的外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非燃烧材料实体墙。

第五十一条非防火因素决定的或在防火规范中未加规定的设备间距,其

中,管廊下或两侧,两塔之间最小净距为2.4m,塔类设备的外壁至管廊(或建

筑物)的柱子最小净距为3.0m。道路、通道、操作平台上方的净空高度或者垂

直距离不得小于《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工程规定》(HG20546.2-92)表3.2的

规定。

第八节可燃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

第五十二条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

料堆场,应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布置。

第五十三条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及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建

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1的

规定。其中,甲、乙类液体罐区的总储量200m3≤V<1000m3时,与一、二级建

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与三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四

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不

应小于10m,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

于25m,与明火或者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照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规

定增加25%。

第五十四条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2的规定。其中,甲、乙类液体单罐容量V≤1000m3的地上式固定顶罐,罐距不应小于0.75D,浮顶储罐不应小于0.4D,卧式储罐不应小于0.8m。设置充氮保护设备的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浮

顶罐的间距确定。当单罐容量V≤1000m3且采用固定冷却消防方式时,甲、乙类

液体地上式固定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6D。甲、乙类液体储罐成组

布置时,立式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第五十五条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或储罐组,其四

周应设置不燃烧防火堤。防护堤的设置应符合《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50351—2005)的规定:

1.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对于浮顶罐,防火堤的有效容量可为其中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

2.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卧式储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

3.含油污水排水管应在防火堤的出口处设置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应设置阀门等封闭、隔离装置。

4.防火堤的设计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且其高度应为1.0~2.2m,并应在防火堤的适当位置设置灭火时便于消防队员进出防火堤的踏步。

第五十六条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其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7的规定。其中,甲、乙类液体拱顶罐距离泵房不应小于15m,距离汽车装卸鹤管不应小于20m。总储量小于等于1000m3的甲、乙类液体储罐,其防火间距可以减少25%;泵房、装卸鹤管与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第五十七条甲、乙、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厂内铁路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8的规定。其中,甲、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一、二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不得小于14m,三级不得小于16m,四级不得小于18m,厂内铁路线不得小于20m,距离泵房不得小于8m。

第五十八条甲、乙、丙液体储罐与厂内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9的规定。其中,甲、乙类液体储罐与厂内铁路线中心线不应小于25m,与厂外道路路边不应小于20m,与厂内主要道路不应小于15m,与厂内次要道路路边不应小于10m。

第九节消防车道

第五十九条工厂、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与材料堆场堆垛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

第六十条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4.0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5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第六十一条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第十节建筑构造

第六十二条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

禁穿过防火墙。其它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防火墙的构造应使防火墙任意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塌。

第六十三条电线电缆、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不宜穿过建筑内的变形缝;当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处加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它防变形措施,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十四条防烟、排烟、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如穿越隔墙、楼板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十五条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第十一节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第六十六条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应设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利用天然水源时,其保证率不应小于97%,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

第六十七条室外消防给水当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管道的供水压力应能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0m;当采用低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栓口处的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

第六十八条建筑的低压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可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合并。合并的给水管道系统,当生产、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淋浴用水量可按15%计算,浇洒及洗刷用水量可不计算在内),仍应保证全部消防用水量。如不引起生产事故,生产用水可作为消防用水,但生产用水转为消防用水的阀门不应超过2个。该阀门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场所,并应有明显标志。

第六十九条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

2.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

3.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4.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

5.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置的其它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条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当道路宽度大于60.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3.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0m;

4.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0m;

5.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保护对象的距离在5~40m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内;

6.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应有1个DN150或DN100和2个DN65的栓口。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DN100和DN65的栓口各1个。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

7.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0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0m;

8.工艺装置区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工艺装置的周围,其间距不宜大于60.0m。当工艺装置区宽度大于120.0m时,宜在该装置区内的道路边设置消火栓。

第七十一条建筑的室外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第七十二条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的建筑物和室内没有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储水池且建筑体积小于等于5000m3的其它建筑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

第七十三条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应设置消防水池:

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

2.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1条进水管,且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

第十二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第七十四条甲、乙类厂房中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甲、乙类厂房用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它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第七十五条排除含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其排风水平管全长应顺气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设。

第七十六条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通风机房和通风管道,且不应紧贴通风管道的外壁敷设。

第七十七条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

第七十八条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

1.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与采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汽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第七十九条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车间隔墙。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第八十条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均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且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中。排除有爆炸或燃烧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处,不应暗设。

第八十一条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1.穿越防火区处;

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穿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5.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第三章生产管理

第一节一般要求

第八十二条有发生坠落危险的装置应按规定设计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设计扶梯、平台和栏杆应符合《固定式钢直梯》(GB4053.1)、《固定式钢斜梯》(GB4053.2)、《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GB4053.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的规定。

第八十三条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围栏。

第八十四条传动运输设备、皮带运输线应按规定设计带有栏杆的安全走道和跨越走道。

第八十五条对可能逸出含尘毒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尽量采用自动化操作,并设计可靠排风和净化回收装置,保证作业环境和排放的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八十六条对尘毒危害严重的生产装置内的设备和管道,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宜集中布置在半封闭或全封闭建(构)筑物内,并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建(构)筑物的通风换气条件,应保证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尘毒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不超过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并应采取隔离、负压等综合措施。

第八十七条装置内的各种散发热量的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

第八十八条产生大量热的封闭厂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必要时可以设计排风送风降温设施,排、送风降温系统可与尘毒排风系统联合设计。高温作业点可以采用局部通风降温措施。

第八十九条车间的围护结构应防止雨水渗入,内表面应防止凝结水产生。对用水量较多、产湿量较大的车间,应采取排水防湿设施,防止顶棚滴水和地面积水。

第九十条生产装置内潮湿和高湿等危害环境以及特殊作业区配置的易触及和无防触电措施的固定式或移动式局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

第九十一条设计具有化学灼伤危害物质的生产过程时,应合理选择流程、设备和管道结构及材料,防止物料外泄或喷溅。

第九十二条具有化学灼伤危害作业应尽量采用机械化、管道化和自动化,并安装必要的信号报警、安全联锁和保险装置,不宜使用玻璃管道、管件、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仪表。

第九十三条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生产装置,其设备布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并保证作业场所畅通,危险作业点装设防护措施。

第九十四条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区,应设计必要的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施,其有效防护半径不宜大于15m,并在装置区设置救护箱。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第九十五条消火栓、灭火器、灭火桶、火灾报警器等消防用具以及严禁人员进入的危险作业区的护栏采用红色。

第九十六条生产装置的管道刷色和符号执行《工业管路和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7231)的规定。

第九十七条生产装置的架空管道以及变配电装置和低压供电线路终端,应设计防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

第九十八条凡应采用安全电压的场所,应采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标准按《安全电压》(GB3805)。

第九十九条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和储运设施的2区内及附加2区内、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照《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的要求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

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

第二节电解工序

第一百条化盐用水、卤水(井盐)、原盐必须定期或者按批次进行铵含量分析,以确保电解用的盐水中铵含量符合要求。

第一百零一条辅助材料中的纯碱、亚硫酸钠和氯化钡、α-纤维素,分属有害品或毒害品;烧碱、盐酸、硫酸等属强腐蚀剂,应定点储存,做好标识。储运系统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储罐周围应设围堰,并用防渗防腐材料铺砌,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一百零二条入槽盐水、入槽纯水、高纯盐酸、氯气、氢气的安全指标应能够符合相应槽型、离子交换膜或隔膜的要求。

第一百零三条电槽在运行期间要均衡供电,并控制氯气、氢气压力稳定。

第一百零四条入槽盐水、纯水总管压力应控制平稳,确保入槽盐水、纯水流量稳定。

第一百零五条电解和氢气处理系统的氢气必须保持正压,氢气系统着火时应切断气源,采用惰性气体或水蒸汽灭火,也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亦可用浸湿的衣被覆盖灭火。为避免造成系统负压,禁止采用停(减)供直流电的方法。

第一百零六条停车后和开车前氢气系统必须用氮气置换,置换后系统中氧含量以小于3.0%(vol)为合格。

第一百零七条禁止将氢气直接排入厂房内。

第一百零八条经常检查和及时消除电槽和与电槽连接管线的泄漏源,避免因泄漏造成绝缘不良而发生接地或短路现象。

第一百零九条应经常检查和判断运行中离子交换膜的完好状况,及时发现和调换损坏的离子交换膜。系统停车后,阴极液应进行低浓度碱液循环,以降低氢氧化钠浓度;阳极液应采用稀释的盐水置换,以去除游离氯;阴极气液分离器内氢气应采用氮气置换。重新开槽、正常运行或停槽以后,严格控制不同状态下的槽温和阴阳极液指标在规定范围内,以保护离子交换膜不受损坏。

第一百一十条电槽运行期间,作业人员必须穿着绝缘鞋,并禁止“一手接触电槽,一手触及其他接地构件”的行为。

第一百一十一条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系统必须设置报警联锁装置。报警联锁装置的设置,应将系统各处氯气压力、氢气压力、槽电压、入槽盐水总管压力、氯气透平压缩机的氯气流量、突然停止交流或直流供电以及重要机械的停机信息输入自动报警和联锁系统,一旦上述指标(或状态)失控,联锁动作,使装置各部机器、设备、各控制阀门都处于安全状态。

第一百一十二条电解厂房内应设置氢气、氯气检测报警仪,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和定期校验,确保仪表保持完好状态。

第一百一十三条电解直流电回路两端应设置对地电压测量仪表。对地电压偏差应小于端电压的10%,但绝对偏差应小于35V。

第一百一十四条电解系统的氢气总管应装设压力密封槽(安全水封),在非正常状态下能确保自动排放。氢气放空管宜设置两路管线,当一路放空管遭雷击着火时,能切换到另一路放空管道放空。氢气放空管必须设置阻火器。凡条件允许,放空管道可与蒸汽或惰性气体管道连接。

第一百一十五条电解厂房、氢气处理装置、氢气放空管道,必须采取可靠的防雷电保护措施,并定期检验。

第一百一十六条电解厂房属甲类火灾危险性厂房,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厂房顶部应无死角,厂房上部空间要通风良好,下部设置进风口,防止氢气在厂房内积聚。

第一百一十七条氢气输送管道必须设置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应符合《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八条电解系统的氯气总管应设置压力密封槽(正压安全水封),以便在非正常状态下,氯气直接排入事故氯气处理装置。

第一百一十九条在采用氯气透平压缩机场合,电解系统氯气总管还应设置氯气负压密封槽(负压安全水封),在非正常状态下,可自动吸入空气,防止产生大的负压。

第一百二十条电解系统设置的事故氯气处理装置,必须配置两路独立的动力电源,并能相互切换。

第一百二十一条带压输送酸、碱物料的管道法兰处宜设置防喷罩。

第一百二十二条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应按规定设置防爆膜、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安全附件释放的氯气等有害气体应排入事故氯气处理装置。安全附件应定期校验,保持其灵敏可靠。

第一百二十三条生产装置的平台、走梯、设备吊装孔洞、各类地下池、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机泵联轴节和皮带传动处,必须设置防护罩;沟坑和设备预留孔处必须设置盖板。

第一百二十四条电解槽精制盐水、淡盐水和盐酸加入管道以及精制盐水、淡盐水和盐酸总管应当设置防泄漏、防直流电回路接地的声光报警装置和防腐蚀电极。

第一百二十五条氯气透平压缩机工艺配管必须设置防湍振回路。防湍振工况指标(压力、流量)必须输入联锁信号。

氯碱生产工艺流程

氯碱生产工艺流程总述 永祥树脂有限公司生产系统是由氯碱系统,PVC系统,三氯氢硅系统, 及公用系统组成。公用系统又包括水,电,汽。水,电,汽的正常供应是确保生产平稳运行的关键。这里我就谈谈氯碱系统的生产流程。 永祥树脂有限公司的氯碱系统是由电解,盐水,氯氢,液氯,冷冻,盐酸,漂液,蒸发,循环水组成的系统。其主要流程是盐水生产的精盐水经电解生成主要成分是NaoH NaCI的电解液和氯气,氢气三种物质。电解液由蒸发经浓缩,并分离其中的NaCI,加水溶解后供盐水工序生产精盐水用。NaoH经冷却沉降后,送成品桶作为成品销售。氯气在氯氢工序通过洗涤冷却,干燥,压缩输送到液氯,盐酸,PVC三氯氢硅。氯碱片区主要是 送液氯和盐酸。氯气在液氯经冷冻送来的-35 C冷冻盐水液化为液氯,液氯尾气送盐酸和漂液生产盐酸和漂液用。氢气是经氯氢工序洗涤冷却,压缩输送到PVC三氯氢硅,盐酸。氯碱片区送盐酸,在合成炉与氯气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经水吸收后生成成品盐酸供销售出售。液氯尾气在漂液生产池中与石灰水生成漂液供销售出售。 氯碱车间工艺流程简述 一.氯碱车间基本概况

1?自然条件: 氯碱车间位于公司的东部,西部为乙炔车间,南部为聚合乙烯车间,西南为氯乙烯车间,东西向220米,南北向220米。人员构成:员工212人,其中管理人员18人,一般员工19 4人,倒班员工为168人。最高气温39C,最低气温约0C,平均气温16.5—18C。平均风速为0.5—2.0 米/秒。 2?生产装置规模: 最初设计能力为1万吨/年隔膜碱,正式投产时间1990年,经过多次技改扩产,产量达到约9万吨/年隔膜碱。 3.氯碱车间工艺特点: 车间压力容器较多,压力控制要求高;工艺介质为有毒有害物质。 二.工艺流程简述: 1.电解工序工艺流程简述: 符合工艺要求的精制盐水由盐水工序送入精盐水贮槽用精盐水泵送入高位槽,自流入盐水预热器,加热至80C±2C后注入电解槽内,当供给直流电后,盐水进行电化学反应,在阳极室生成的氯气和在阴极室生成的氢气分别送往氯氢工序处理, 阴极室生成的电解碱液断电后经管道流入电解液集中槽,用泵送至蒸发工序。 电解工艺流程简图: 直流电氢气 冷凝水 2.氯处理工序工艺流程简述: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目录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 1、安全管理目标 (2) 2、建立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3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3) 1、建立项目安全责任制 (3) 2、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4) 三、安全管理制度 (8) 1、安全教育制度 (9) 2、安全栓查措施 (10) 四、安全技术措施 (11) 1、基础土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 2、机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 3、施工现场临时用点安全技术措施 (14) 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9) 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20)

5、“三宝”、“四口”防护措施 (21) 6、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2)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一标准、三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省市有关规定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行为准则,使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根据该工程的施工特点,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重大伤亡、火灾、交通及机械设备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1.5%以下,使事故发生频率控制在最低限度;(2)、项目五大员及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保证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达到100‰; (4)、加强项目安全标化管理,确保创建“连云港市建筑施工文明工地” 2、建立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项目总工、专业工程师、工长、分包单位负责人、施工员、专职安全员、班组长等组成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2)、根据安全管理目标,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安全行产责任,签订项目安全生产协议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级级有保障”的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3)、安全生产执行总包负责制,对业主指定的分包单位实行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包单位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4)、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协议签订后项目经理要监督检查协议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考核指标的完成。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1、建立项目安全责任制 A、工程开工前,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目标,逐级建立安全

氯碱工艺规程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氯碱工艺技术规程 Q/SHG.J04.01-2001 范围1 本标准规定了烧碱及其联产品氯、氢地规格、性质,原料地规格、生产原理、工艺同时规定了烧碱及其联产品氯、氢地安全生产基本原则、产品地消流程、技术操作条件..耗定额、主要设备性能等 本标准适用于隔膜法、离子膜法食盐水溶液电解,氯、氢处理,电解液三效顺流和离子膜液碱和熔盐加热法生隔膜液碱以及降膜法制取45%30%及42%三效逆流蒸发制取.离子膜片碱产98% 引用标准2 本标准出版.下列标准所包含地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地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地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地.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最新版本地可能性 工业用氢氧化钠—93GB209 工业碳酸钠-92GB210 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1989GB/TI1199 1999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Q/SHG.J02.127-1999工业硫酸 Q/SHG.J05.02—工业氯化钡1997Q/SHG.J05.03—工业无水亚硫酸钠.J05.07—1999Q/SHG 工业用原盐—1997Q/SHG.J05.10 1998氯碱分厂控制分析标 准.J05.19Q/SHG-高纯盐酸1999Q/SHG.J05.32-内容和方法3.

半成品及联产品说明3.1 3.1.1产品、半成品及联产品规格产品规格3.1.1.1 规定执行GB/T11199按液碱32%)离子膜液体烧碱:a 45%液碱按Q/SHG.J02.127规定执行 b)离子膜片状烧碱:按Q/SHG.J02.127规定执行 3.1.1.2半成品规格 a)中和盐水 :≤5.00 mg/l;SO:监测;NaOH:0.08~0.12 g/l 2-2+2++Ca310.0g/lNaCl:≥;Mg4b)离子膜进槽盐水 +Mg≤20.0PPb;Sr:≤20.0 PPb;Al:≤100.0 PPb3+2+2+2+Ca300.0~320.0 g/l;NaCl::≤50.0 PPb;Si:≤10.0 PPm;Mn:≤50.0 PPb;Fe:≤1.0 PPm;S.S:≤1.00 2+2+2+BaPPm c)离子膜流出碱 :≤0.0060%;Fe:≤0.0010%ONaClONaOH:30.0~33.5%;NaCl:≤0.0080%;3323.1.1.3联产品规格 a)氯气 含氯量:≥95.00%(V);含氧量:≤3.00%(V);含氢量:≤0.40%(V) 含水量:≤60×10(Wt)-6b)氢气 含氢量:≥98.00%(V);其它气体:≤2.00%(V) 3.1.2产品、半成品及联产品性质 3.1.2.1产品性质 3.1.2.1.1 30%、42%隔膜液体烧碱地性质 烧碱分子式NaOH,分子量40,化学名称氢氧化钠,俗名火碱.

氯碱化工生产实习报告

一、前言 (3) 1、实习目的和任务 (3) 2、实习要求 (3) 3、实习内容 (4) 4、神马氯碱厂简介 (4) 二、实习内容介绍 (6) 1.一次盐水及二次盐水工段简介 (6) 2.复极离子膜电解简介 (8) / 复极离子膜电解概述 (8) 工艺流程 (8) 电解原理 (9) 电解工艺流程简图 (9) 3.氯氢厂工艺简介 (10) 盐酸工段 (10) 氯处理工序工艺流程简述: (10) H2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11) \ HCl的合成工艺流程图 (12) 液氯工段 (12) 4.乙炔工段简介 (13) 乙炔生成原理 (13) 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 (14) .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14) 5.氯乙烯工段 (15) 氯乙烯工段简介 (15) ) 工艺简要流程图 (16) 6.氯乙烯厂聚合工段 (17) 工段任务 (17)

釜内主要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 (17) 工艺流程 (17) 工艺简要流程图 (18) 7.离心干燥工段简介 (20) 工段任务及流程 (20) , 工艺流程 (20) 工艺流程图 (21) 三、实习结果和收获 (22) 四、结束语 (24) | …

一、前言 1、实习目的和任务 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而生产实习正起到了这个作用,学校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我系所开设课程的特点,系部充分利用市里的化工厂发展情况,将我们这些具有理论知识基础的同学安排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去,争取以实践教学的方式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学以致用。使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及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化工生产的流程、单元操作、设备等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以利于已经学过的即将学习的单元操作的理论计算的理解和掌握,并为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 任务:了解和熟悉神马新氯碱公司一次盐水、二次盐水、电解工段、氯氢工段、转化聚合工段等化工过程、单元操作、工艺流程、设备、理论基础及化工生产过程对人员素质、技能的要求。 2、实习要求 1.注意安全。实习期间不允许单独行动,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安全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向带队老师报告。 2.在进入装置区时,不得触动任何开关、按键和把手,不得把头和手伸向转动部位,不得触摸任何转动部位,不得挪动装置内的任何物品。 3.实习期间要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尊重工人师傅,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 4.不迟到、不早退,有事须向老师请假。 5.保证实习期间,每天记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

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套资料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 1.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职责 (52) 2.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职责 (53) 3.主管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职责 (74) 4.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85) 5.公司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96) 6.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07) 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 (118) 8.领导班子其他负责人安全职责 (129) 9.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员职责 (131) 10.班组安全生产职责.................. .. (131) 11.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141) 12.综合办公室安全生产职责......... .. .. (151) 13.各事业部加工制造部安全职责 (151) 14. 财务室安全职责 (1715) 第二部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18 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22)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3) 4.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24) 5.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25)

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管理制度 (26) 7.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29) 8.安全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 (30) 9.设备、设施变更报废和拆除管理制度........ .30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31) 11.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32) 12.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32) 1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5) 14.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36) 1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7) 16.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38) 17.安全逐级监察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39) 18.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40) 19.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41) 20.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43) 21.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44) 22.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45) 23.安全生产责任保证金制度 (45) 24.安全生产主管副职持证上岗制度 (45) 25.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46) 26.相关方管理制度 (46)

史上最最完整版AQ规范

即将实施的AQ: 通用类AQ 其他类AQ 石油行业类AQ 化工类AQ 金属非金属矿山类AQ 烟花爆竹类AQ 煤矿类AQ 2015年9月1日即将实施的AQ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AQ 3051-2015 液氯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AQ/T 3052-2015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导则 AQ 3053-2015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范AQ/T 3054-2015 保护层分析(LOPA)方法应用导则 AQ 5217-2015 木器涂装职业安全健康要求 AQ 4241-2015 纺织工业除尘设备防爆技术规范 AQ 4242-2015 纺织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3-2015 石棉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44-2015 造纸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5-2015 卷烟制造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 4246-2015 建材物流业防尘技术规范 AQ/T 4247-2015 水泥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48-2015 钢铁企业烧结球团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49-2015 制鞋企业防毒防尘技术规范 AQ 4250-2015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T 4251-2015 木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T 4252-2015 黄金开采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AQ/T 4253-2015 箱包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 4254-2015 涂料生产企业职业健康技术规范

AQ/T 4255-2015 制药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6-2015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7-2015 宝石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8-2015 玻璃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 AQ/T 4259-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0-2015 石棉矿山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1-2015 石棉矿山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2-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3-2015 石棉制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4-2015 石棉制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5-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细则 AQ/T 4266-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细则 AQ/T 4267-2015 木制家具制造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细则 AQ/T 4268-20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 AQ/T 4269-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AQ/T 4270-2015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AQ/T 4271-2015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通用类AQ AQ 8006-2010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AQ8007-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 AQ/T 8008-2013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AQ/T 8009-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 AQ/T 8010-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 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 9003-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AQ 9003.1-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现场接入技术规范 AQ 9003.2-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危险场所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大中修公路工程。 1.0.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0.4 公路工程施工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0.5 公路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因素或状态。 2.0.2 危险源辨识 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0.3 事故隐患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2.0.4 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

场处置方案组成。 2.0.5 风险评估 对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 2.0.6 特种设备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2.0.7 特殊作业人员 从事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的从业人员。 2.0.8 危险性较大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工程。 2.0.9 警戒区 作业现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的区域。 3 基本规定 3.0.1 公路工程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足额配备具相应资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0.2公路工程施工应进行现场调查,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附录A中危险

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实用版

YF-ED-J468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生产管理 的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氯碱化工企 业,由于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多方确保设备安 全运行,使得设备事故逐年下降,近年来均无 重、特大设备事故发生,也未发生因设备故障 造成全公司或局部停产的事故,确保了公司生 产在高负荷状态下安全稳定运行。 一、完善制度,促使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化 和标准化 我公司是典型的氯碱化工企业,生产系统

中有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的介质。因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自始至终,贯彻在每一项设备管理工作中。根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结合贯标要求重新修改和制定的《压力容岩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压力管道催理制度》、《气瓶管理制度》、《配电室巡回检查灌理制度》等程序文件以及针对主要设备的检修制度的《安全检修规程》和年度公司停车检修的《停尊大检修安全检修规程》,使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机地融入到整个设备管理中。 二、强化管理,全员参与 1.加强设备巡回检查管理。对关键设备实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精)

附件 8: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标准号:AQ/T 9006— 2010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0-04-15 实施日期:2010-06-01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国庆、高明、侯茜、王屹、高英杰、李会英。本标准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 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3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4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 4 一般要求

AQ3016-2008-T_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T 3016-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碱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过程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采用隔膜法或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氯化钠或氯化钾水溶液工艺技术,生产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产品的企业。 采用其他工艺技术路线生产氯气的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AQ3013-2008中引用的标准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安全标志 GB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1984氯气安全规程 GB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617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18218重大危险源辨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HGT20675-19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 3术语和定义 AQ3013-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要求 4.1企业应按照AQ3013-2008第4章的规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4.2本标准适用范围外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应按照AQ3013-2008规定执行。 5管理要素 5.1负责人与职责 5.1.1负责人 5.1.1.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AQ3013-2008第5.1.1条款规定,做好本职工作。其安全承诺内容包括:

氯碱生产工艺流程(1)

氯碱生产工艺流程 氯碱系统是由电解,盐水,氯氢,液氯,冷冻,盐酸,漂液,蒸发,循环水组成的系统。其主要流程是盐水生产的精盐水经电解生成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NaCl的电解液和Cl2,H2三种物质。电解液由蒸发经浓缩,并分离其中的NaCl,加水溶解后供盐水工序生产精盐水用。氢氧化钠经冷却沉降后,送成品桶作为成品销售。Cl2在氯氢工序通过洗涤冷却,干燥,压缩输送到液氯,盐酸,PVC,三氯氢硅。氯碱片区主要是送液氯和盐酸。Cl2在液氯经冷冻送来的-35℃冷冻盐水液化为液氯,液氯尾气送盐酸和漂液生产盐酸和漂液用。H2是经氯氢工序洗涤冷却,压缩输送到PVC,三氯氢硅,盐酸。氯碱片区送盐酸,在合成炉与Cl2燃烧生成氯化H2体,经水吸收后生成成品盐酸供销售出售。液氯尾气在漂液生产池中与石灰水生成漂液供销售出售。 氯碱车间工艺流程简述 一.氯碱车间基本概况 电解工艺流程简图: 直流电 H2 冷凝水 2.氯处理工序工艺流程简述: 电解生产70-85℃的湿Cl2,经Cl2洗涤塔用工业水洗涤后,进入Ⅰ段钛冷却器用工业水冷却,再进入Ⅱ段钛冷却器用+5℃盐水进一步冷却到12-15℃,然后进入泡沫干燥塔、泡罩塔用硫酸干燥,干燥后的Cl2经过酸雾捕集器后用Cl2压缩机压缩输送到各用氯岗位。 Cl2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电解来湿Cl2

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电解生产80℃的湿H2经Ⅰ段、Ⅱ段H2洗涤塔用工业水洗涤后,送H2压缩机加压后经过Ⅰ段H2冷却器用工业水对其进行冷却,再进入Ⅱ段H2冷却器用+5℃盐水进行冷却到12℃,经过水捕雾器进入H2分配台至各用氢单位。 H2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膜过滤盐水工艺流程简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解读】 该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负责起草。该标准实施后,现行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将废止。 新版《基本规范》在总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三个特点: 突出了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化要求。 新版《基本规范》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作业行为,提升设备现场本质安全水平,促进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夯实企业安全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引导企业自主进行安全管理。 调整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为使一级要素的逻辑结构更具系统性,新版《基本规范》将原13个一级要素梳理为8个: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强调了落实企业领导层责任、全员参与、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等安全管理核心要素,指导企业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提出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管理并重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要求,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建立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坚持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新版《基本规范》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要求一体化,强化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的落实。同时,实行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与国际通行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对接。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3 安全色

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方面)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口 口口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桥梁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之前,要在基坑顶面边坡以外的四周开挖排水沟,并保持畅通,防止积水灌入基坑,引起坍塌。 2、处在土石松动坡脚下的基坑,开挖前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排除危石、设置挡护墙等,防止土石落入坑内。

3、基坑顶面安设机械、堆放料具和弃土,均应在安全距离(1—1.5米)之外,引起地面振动的机械,安全距离更要严格控制, —般在1.5 —2米之外。 4、开挖基坑时,要按照规定的坡度,分层下挖到符合基坑承载力要求的设计标高为止,严禁采用局部开挖深坑,再由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 5、人力出土时,要按照有关脚手架的规定,搭好出土通道,基坑较深时,还应搭好上下跳板和梯子,其宽度、坡度及强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6、使用机械开挖基坑,要按照有关机械操作规程和规定信号,专人指挥操作;吊机扒杆和土斗下面严禁站人。 7、遇到涌水、涌砂、边缘坍塌等异常情况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之后,方可继续施工。 8在高寒地区采用冻结法开挖基坑时,必须根据地质、水文、 气象等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表面冷冻层,使之不被破坏。 9、基坑底部用汇水井或井点排水时,应保持基坑不被浸泡。 10、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圈护壁时,除顶层可以一次整体灌注外,往下应根据土质情况,控制开挖高度和长度,并随开挖随灌注,钢筋混凝土围圈顶面应高出地面0.5 米。 11、基坑开挖需要爆破时,要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办理。 12、当基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应注意预留10—20 厘米,待 下一道工序准备就绪,在灌注混凝土之前挖除,挖除后立即灌注混凝土。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了隔膜烧碱、离子膜烧碱、盐酸、液氯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以及主要的公用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及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氯碱生产企业。使用氯气、盐酸和烧碱的企业涉及相关产品的安全生产技术及管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05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 4962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1984 氯气安全规程 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8071 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77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5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 5048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AQ/T 3016—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 3036—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HG 20571—9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T 20675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HG/T 23008 化工检修现场安全管理检查标准 HGA001—83 隔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03—83 变电、整流安全技术规定 HGA004—83 合成盐酸安全技术规定 HAB004—2002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氯碱企业 chlor-alkali enterprises 采用隔膜法或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工艺技术,生产氯气、氢气、氢氧化钠等产品的企业。 4 基本要求

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

氯碱生产现状及生产工艺 1:产品简介及生产现状 氯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化工原材料行业,其碱、氯、酸等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建材、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石油等工业,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氯碱工业以盐为原料,电解工业盐水制成烧碱、盐酸、氯气、氢气,氯气进一步制成以聚氯乙烯为代表的多种耗氯产品,目前我国能够生产200多种耗氯产品,主要品种70多个。 2生产方法 氯碱生产工艺有隔膜电解、水银电解和离子膜法。水银法电流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但污染严重,易发生炸槽事故;隔膜法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所用石棉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危害;离子膜法电流效率高,产品质好且无污染,但膜与机框的成本高。 3离子膜法制烧碱 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解制碱技术是离子交换膜法。这一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 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主要由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框和导电铜棒等组成,每台电解槽由若干个单元槽串联或并联组成。右图表示的是一个单元槽的示意图。电解槽的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为了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和提高电解效率,钛阳极网上涂有钛、钌等氧化物涂层;阴极由碳钢网制成,上面涂有镍涂层;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阳离子交换膜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即它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也就是说只允许Na+通过,而Cl-、OH-和气体则不能通过。这样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溶液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下图是一台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包括16个单元槽)。 精制的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纯水(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阴极室。通电时,H2O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H2,Na+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导出的阴极液中含有NaOH;Cl-则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Cl2。电解后的淡盐水从阳极导出,可重新用于配制食盐水。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的主要生产流程可以简单表示如下图所示: 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泥沙, 精制食盐水时经常进行以下措施 (1)过滤海水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目录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 1、安全管理目标 (2) 2、建立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3)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3) 1、建立项目安全责任制 (3) 2、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4) 三、安全管理制度 (9) 1、安全教育制度 (9) 2、安全栓查措施 (10) 四、安全技术措施 (12) 1、基础土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 2、机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 3、施工现场临时用点安全技术措施 (14) 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9)

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20) 5、“三宝”、“四口”防护措施 (21) 6、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2)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一标准、三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省市有关规定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行为准则,使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根据该工程的施工特点,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重大伤亡、火灾、交通及机械设备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1.5%以下,使事故发生频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2)、项目五大员及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100%;(3)、严格执行建设部《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保证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达到100‰; (4)、加强项目安全标化管理,确保创建“连云港市建筑施工文明工地” 2、建立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项目总工、专业工程师、工长、分包单位负责人、施工员、专职安全员、班组长等组成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2)、根据安全管理目标,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安全行产责任,签订项目安全生产协议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级级有保障”的安全生产与消防保证体系。 (3)、安全生产执行总包负责制,对业主指定的分包单位实行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包单位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4)、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协议签订后项目经理要监督检查协议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考核指标的完成。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1、建立项目安全责任制

安全生产标准汇编

第1辑 1AQ 1010—2005 选煤厂安全规程 2AQ 1011—2005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3AQ 1012—2005 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4AQ 1013—2005 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5AQ 1014—2005 煤矿在用摩擦式提升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6AQ 1015—2005 煤矿在用缠绕式提升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7AQ 1016—2005 煤矿在用提升绞车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8AQ 1017—2005 煤矿井下安全标志 9AQ 1018—2006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10AQ/T 1019—2006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11AQ 2001—2004 炼钢安全规程 12AQ 2002—2004 炼铁安全规程 13AQ 2003—2004 轧钢安全规程 14AQ 2004—2005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5AQ 2005—2005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 16AQ 2006—2005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17AQ 3001—2005 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 18AQ 3002—2005 阻隔防爆橇装式汽车加油(气)装置技术要求 19AQ 3003—2005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通用规范 20AQ 3004—2005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

21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22AQ/T 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第2辑 1AQ 1020—2006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2AQ 1021—2006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 3AQ 1022—2006 煤矿用袋式除尘器 4AQ 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5AQ 1024—2006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 6AQ 1025—2006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 7AQ 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8AQ 1027—2006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9AQ 1028—2006 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10AQ 6202—2006 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 11AQ 6203—2006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 12AQ 6204—2006 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 13AQ 6205—2006 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 14AQ 6206—2006 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15AQ 2007.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16AQ 2007.2—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17AQ 2007.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18AQ 2007.4—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精选全解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 总则 1.0.1 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做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 进行模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 1.0.4 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面板 surface slab 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 2.1.2 支架 support 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2.1.3 连接件 pitman 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的连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卡销、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2.1.4 模板体系 shuttering 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可简称为“模板”。 2.1.5 小梁 minor beam 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2.1.6 主梁 main beam 直接支承小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楞。一般采用钢、木梁或钢桁架。 2.1.7 支架立柱 support column 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压结构构件,又称支撑柱、立柱。 2.1.8 配模 matching shuttering 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2.1.9 早拆模板体系 early unweaving shuttering 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拆模原则下,达到早期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 滑动模板 glide shuttering 模板一次组装完成,上面设置有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平台。并从下而上采用液压或其他提升装置沿现浇混凝土表面边浇筑混凝土边进行同步滑动提升和连续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