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pdf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pdf

初三化学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A)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重庆卷】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NO2 B.CO C.粉尘 D H2O 2、【2020贵州遵义】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3、【2020云南】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密度比空气略大B.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不易溶于水D.能供给呼吸 5、【2020湖南长沙】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6、【2020青海】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 7、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8、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的CO2性质是() A.密度B.颜色C.气味D.熔点 9、【2020江苏扬州】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 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CO2的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无锡市东亭中学顾丽娅 【设计思想】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探究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探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复习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掌握一般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 2.通过复习有关“水”的一系列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水相关的知识以及水的用途。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并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实验准备:维生素C泡腾片、澄清石灰水、水、试管、导管(带橡皮塞)。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实验)向烧杯的水中加入一粒“糖”(预先准备好的维C泡滕片)。 (现象)杯中嘶嘶冒出大量气泡,最后变成了一杯鲜甜的橙汁。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指导课件与习题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3)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认识氧化反应。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4)认识水的组成;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 (5)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知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6)了解天然水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通过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体会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间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思路。 (4)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水的组成。 (5)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自来水的一系列净化过程,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及使用硬水带来的危害;了解水的净化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图表等形式来了解水资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产生“温室效应”,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利用电解水实验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5)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增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并能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关心、保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水资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章是具体从化学角度系统的研究物质开始,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世界的台阶。本章以学生熟悉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为载体,围绕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制法、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与探究、分析与讨论、调查与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化学领域。 本章教材共分为“性质活泼的氧气”、“奇妙的二氧化碳”、“自然界的水”等三个课题,其主要内容有:氧气的性质及制法、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等概念;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检验和验满的方法,所用的试剂、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等知识;水的组成与净化,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同时,又以水为载体,将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以上内容也都是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1.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生!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性的多,基础性强,学好初中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同学们中考后两个多月的长期暑假,会遗忘掉不少化学内容。因此,我们准备用2~3周时间复习初中内容,切实做好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为学好高中化学做好充分准备。我们的复习内容准备按4个专题进行。主要形式是问题设计,问题分析。争取以题带理。 这节课我们首先进行专题一的复习。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化学物质无处不在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我们的周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化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可以说化学物质无处不在,正是化学才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魅力无限!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酒精可用作液体燃料() (2)用铜或锌可以冶炼金() (3)铁桶可以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4)用干冰可实现人工降雨() (5)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燃料油() (6)利用太阳能将水变成氢能源() (7)石墨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8)铜的性质不活泼,是制造餐具、炊具的良好材料() (9)熟石灰可用作食品、衣物存放的干燥剂() (10)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轮船的理想材料() 二. 物质变化随时发生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前者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后者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如冰的熔化、酒精的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酿酒、制药、炼铁、钢铁生锈、食物腐败、蜡烛燃烧等等都包括多个复杂的化学变化。日常生活生产中物质变化随时随地发生,往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常蕴含着多个复杂的变化。例如蜡烛的燃烧,既有石蜡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物理变化,还有石蜡蒸气和烛芯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变化。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本身所表现出的状态、颜色、气味、挥发性、密度、熔点、沸点等,我们称之为物理性质,而物质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例如酸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碱中和、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等。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性质活波的氧气 1.O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空气,溶于水。在标况下,降温至-183℃变为色的液氧,继续降温至-218.4℃变为色状固态氧。 试题演练: 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助燃性: 注意:现象的描述不能混淆;烟和雾;光和焰;现象要完整。 常考点:(1)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需要自上而下缓慢伸入瓶内的原因是: 。 铁丝燃烧的实验 (2)需要在铁丝末端系一火柴梗的目的是:。 (3)需要将铁丝扭曲为螺旋状的原因:。 (4)点燃火柴梗后,待,再将扭曲为螺旋状的铁丝伸入瓶内。 (5)瓶底加入少量水或沙的作用是。 (6)实验结束,集气瓶内壁破裂的原因是。 (7)实验中未观察到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8)铁丝燃烧火星的剧烈程度和有关。 (9)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的优点是、。硫燃烧的实验: (10)瓶底也需要加入少量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试题演练: 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是。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3)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或产生大量白烟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2)氧化性 (1)定义:化学反应中物质得电子的能力(或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具有的性质)。 (2)氧化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的) (3)典型的缓慢氧化反应有:、、、。试题演练:铁丝燃烧和铁生锈的产物是否相同:。 3.氧气(或氮气)的工业制法: 方法:。 原理:。 所属变化类型:。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①②③。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②试管口放一蓬松的棉花团的作用:。 ③制取气体的实验,实验前需要。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开始出现气泡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收集的时机是什么: ⑥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的标志是,集满气体后应,取出后正放在实验台上。 ⑦实验结束后应先,后;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⑨氧气的验满方法是。 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先快后慢的原因是 。 ⑾如果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制氧气,能否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⑿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制氧气,高锰酸钾是催化剂吗? 。 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精)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化学汇总)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氮气(化学式:N2):78%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实验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教材P27)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 弹簧夹。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P + 5O2 ==== 2P2O5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完全,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不影响实验结果。可否用硫代替,为什么?不能,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为瓶体积的1/5。 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氧气,导致集气瓶的压强减小,因而水倒流。 此实验的结果通常水进入集气瓶不足1/5,试分析原因:1.红磷用量不足,集气瓶中氧气没有消耗完。2.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3.装置漏气。 此实验的结果水进入集气瓶超过1/5,试分析原因: ?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该气体的性质有氮气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1)几种主要成分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①氮气(教材P28):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难溶于水,标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制冷、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灯泡中充氮、食品包装充氮等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超导实验提供低温环境等。 ②稀有气体(教材P29~30):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现化学性质)、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激光、制冷以及医疗(液氦冷冻)等。 (2)空气污染给人类到来的危害(教材P30)、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一71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1、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2、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A.Zn B.Cu C.K 2SO 4 D.NaOH 3、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 3 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 2CO 3 溶液D.Na 2 SO 4 溶液 4、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A.FeO+2HCl═FeCl 2+H 2 O B.FeO+2HCl═FeCl 3 +H 2 O C.Fe 2O 3 +6HCl═2FeCl 2 +3H 2 O D.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5、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 ..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去铁锈 D.用氨水(NH 3·H 2 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 A.鸡蛋清显碱性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C.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7、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HCl、Na 2CO 3 、NaOH B.H 2 SO 4 、BaCl 2 、KNO 3 、NaOH C.CuSO 4、Na 2 CO 3 、NaOH、KCl D.NaCl、KCl、HCl、NaNO 3 8、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 3、CaCO 3 、NaOH、CuCl 2 、NaCl和Ca(NO 3 ) 2 中的一种或 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单元测试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两个实验.(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Ⅰ中药品Ⅱ中药品Ⅲ中药品 实验1 块状大理石、浓 盐酸 硝酸银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2 MnO2、H2O2溶 液 白磷 热水(80℃) 白磷 冷水(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可观察到Ⅱ中硝酸银溶液变浑浊,能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 B.实验1,可观察到Ⅲ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说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实验2,装置Ⅱ、Ⅲ中均有气泡产生,试管Ⅱ中的白磷发生燃烧 D.实验2,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分析,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有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2 . 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一致的是:()

A.2KClO32KCl + 3O2 ↑ B.2HI + Cl2 =2HCl+ I2 C.C+ CO22CO D.CO+ CuO Cu + CO2 3 .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雾 D.铁丝能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4 .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5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6 . 铺设火车轨道时,技术人员常利用反应:2Al+Fe2O3Al2O3+2Fe,无缝焊接铁轨,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因为需要高温条件,所以反应是吸收热量的C.该反应中还原剂是Al D.该反应说明铝比铁的化学性质活泼 7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不变,但反应速率变慢 8 .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用MnO2来区别水和双氧水 C.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9 .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 B.碳酸→水+二氧化碳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氯化氢+氨气→氯化铵

身边的化学物质详解

空气、氧 模块一 空气的组成 1.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 各成分性质与用途 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氧气 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 产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 制硝酸和氨的重要原料,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还可用作超导材料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用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 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 境,用于医疗麻醉 模块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 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4. 实验现象: 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知识点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5. 实验成功关键: ①红磷要过量; ②装置必须密封; ③导管内先注满水; ④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思考】如果红磷不足会怎样? 【思考】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导致什么结果? 模块三 氧气的性质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在1.01×105Pa 下,-183℃时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 2 ???→点燃 CO 2 【现象】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二氧化碳(CO 2)。 (2)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 2 ??? →点燃 SO 2 【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同时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SO 2)。 【注意:二氧化硫有毒!】 (3)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 2 ??? →点燃 2P 2O 5 【现象】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放出热量,并产生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P 2O 5)。 【注意】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而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固体小颗料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烟。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 →点燃 Fe 3O 4 【现象】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但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火星四 射,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Fe 3O 4)。 【思考】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者细沙,为什么? 【思考】通过以上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贴士:什么是“氧化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知识结构梳理 初中化学教材中主要介绍30种物质,其中有6种混合物,7种单质,13种 无机化合物和4种有机化合物。现将30种物质以物质分类的形式归纳如下: 1、空气和水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及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03% 0.94% 0.03%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及主要用途: 氮 气(N2) 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等) 物理性 质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常温下稳定。 (2)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氧气等物质反应。 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故又称惰性气体。 用 途 保护气 电光源 (4)空气和水的污染和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③ 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水的污染源: ①业生产中的三废: 废液 、 废渣 、 废气 ;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 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2、碳及其化合物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 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a 充分燃烧生成CO2 ,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b 不充分燃烧生成CO ,化学方程式为 2C+O2=2CO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蓝色。 氧化物:H 2O 、CO 2、CO 、CaO 酸:HCl 、H 2SO 4、HNO 3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CuSO 4·5H 2O 、CaCO 3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混合物:空气、煤、石油、生铁、钢、无定形碳 无机化合物 物 质 纯净物 单 质 金属单质:Fe 、Al 、Cu 。 非金属单质:O 2、H 2、金刚石和石墨。 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为H 2O 。 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休,凝固点0℃,沸点100℃,4℃时 密度最大,为1g/cm 3 ,冰的密度比水小。 ①电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H 2O 2H 2 ↑+ O 2 ↑ ②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H 2O+CO 2 = H 2CO 3 ③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CaO+ H 2O = Ca(OH)2 用途:工业、农业、生活等 性质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4讲溶液专题练习

第4讲溶液 命题点1溶液的形成 1.(xx·无锡)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C) A.甜面酱 B.豆奶粉 C.白砂糖 D.花生油 2.(xx·梧州)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xx·绥化)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醋酸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 D.酒精能洗涤瓷砖上的水锈 命题点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4.(xx·宜昌)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B)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5.(xx·兰州)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 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C)

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 命题点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6.(xx·嘉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操作I一定是降温 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7.(xx·宁波)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 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水的质量/g5******* 所取NaCl的质量/g1******* 乘余NaCl的质量/g027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20 ℃时,5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NaCl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命题点4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8.(xx·孝感)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将28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 g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9.(xx·荆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九年级化学第2章知识点沪教版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 %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 0.94 % ,二氧化碳0.03 %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 二、氧气 1.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于水 (4)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 (1)氧气和木炭反应 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符号表达式: C + O 2??→?点燃 CO 2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符号表达式:石蜡+O 2点燃CO 2+H 2O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内壁有水雾出现,倒入石灰 水会使之变浑浊。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文字表达式: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符号表达式: Fe + O 2 ??→?点燃 Fe 3O 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4)红磷燃烧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 P + O 2??→?点燃 P 2O 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5)镁带燃烧 文字表达式: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符号表达式: Mg + O 2 ??→?点燃 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3.氧化反应:(1)剧烈氧化: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如:各种燃烧 (2)缓慢氧化:缓慢的氧化反应。如:新陈代谢,金属锈蚀,食物腐烂, 有机肥的腐熟。 4. 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5.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是 物理 变化。 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 沸点 不同分离氧气的。首先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使空气 液化 。将温度控制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之间,将沸点较低的液态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下的就是沸点较高的液态氧。 6.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高锰酸钾(颜色: 紫黑色 )制氧气 谐音记忆:茶庄定点收利息 如图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①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②装: 装入药品 ; ③定: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口放 一团棉花 ,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④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先 预热 后 集中药品加热 ); ⑤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待气泡 连续而均匀冒出 再收集); 怎样判断是否收集满? 当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时 ; ⑥移:实验结束后先 从水中移出导管 ; ⑦熄:最后 熄灭酒精灯 。(防止试管冷却,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 4 ??→?加热 K 2MnO 4 + MnO 2 + O 2↑ (2)双氧水制取氧气 药品:双氧水(6%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颜色: 黑色 )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案 (新版)沪教版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教学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观察相关实验现象,掌握碳、铁、硫、磷、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氧化反应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 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 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氧气可供给 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 化学上要系统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然后还要研究它的制法。 今天,我们学习氧气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学习。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化学性质是指。物理性质是指,如物质的等。 【新知导学】: 1.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三态的转变。一个大气压下,温度时氧气变为色的体;温度时,氧气变为色的状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许多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反应比较,如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中却可以燃烧。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氧气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2. 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观察并思考,完成下列内容: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光,放出,生成的气体能使。 文字表达式:。 问题思考:如何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色火焰,放出,生成一种有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四射,放出;生成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实验思考:①将铁线绕成状;其目的是,在铁丝的末端系上,其目的是。 ②实验前需在集气瓶底铺或加,其原因是:。 (4)磷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产生浓厚的烟,放出,生成一种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发出光,放出,集气瓶内壁有,生成的气体能使。 文字表达式:。 3.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发生的反应。 (1)缓慢氧化:在一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只能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如动物的、金属的、食物的、有机肥的等变化过程中都是包含缓慢氧化作用。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作者:————————————————————————————————日期: ?

身边的化学物质(3) 主讲: 黄冈中学教师舒宝生 一、复习策略 (一)酸、碱、盐的组成 (二)酸 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除外)。 (3)某些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盐酸硫酸 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挥发性易挥发(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难挥发 用途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3、盐酸、硫酸的特性 (1)盐酸:挥发性(观察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白雾,这是由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重新结合成盐酸小液滴。)

①由于盐酸易挥发,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变小,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②若用稀盐酸制H2、CO2时,H2和CO2气体中会含HCl气体杂质。 (2)浓硫酸(H2SO4) ①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脱水性 ③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④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注意: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三)碱 1、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如:Ca(OH)2+CO2=CaCO3↓+H2O(用于检验CO2气体) 2NaOH+CO2=Na2CO3+H2O(可用于吸收大量的CO2气体) 2NaOH+SO3=Na2SO4+H2O (3)酸+碱→盐+水 (4)可溶性碱+可溶性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 +H2O=Ca(OH)2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①工业:制漂白粉 用途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探究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探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分析】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要点 一、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1、木炭(黑色)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 氧气二氧化碳 点燃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C + O222、硫(淡黄色)与氧气反应 点燃CO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底放水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硫+ 氧气二氧化硫 点燃文字表达式 :S + OSO 223、磷与氧气反应 点燃符号表达式 实验现象: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 点燃文字表达式 :P+ OPO 5224、蜡烛与氧气反应 点燃符号表达式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2)与金属反应 1、铁丝(银白色)[铁粉:黑色]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黑色固体(FeO)43注意: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其炸裂。 :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燃文字表达式 :Fe + OFeO43 2注意:(1)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且在末端系上火柴梗:集中热量,点燃符号表达式 提高局部温度,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2)火柴梗的作用:引燃 2、镁带(银白色)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注意:要在石棉网上方进行实验,防止生成的固体太热,烫坏桌面; :镁+ 氧气氧化镁 点燃文字表达式 :Mg + OMgO 2【注意】(1)“烟”和“雾”的区别 点燃符号表达式 “烟”是固体小颗粒组成的;“雾”是小液滴组成的。 “光”与“火焰”的区别)2(. “光”一般指沸点高的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火焰”是气体燃烧或沸点低的固体或液体的蒸汽燃烧产生的现象 (3)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二身边的化学物质导学案金属与金属矿物完整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二身边的化学物质导学案金属与金属矿物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身边的化学物质(四)金属与金属矿物 一、单项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O—16 1、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热性 B.良好的导电性 C.金属光泽 D.较高的硬度 2、2005年7月,美国“深度撞击”飞行器成功炮轰彗星,其撞击器采用的是一种含铍(一种金属)3%的铜合金。关于合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只能是金属熔合而成 C.合金比纯金属性能更优 D.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B.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C.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D.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4、下列关于金属物品使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杀菌剂 B.铁制车棚定期喷涂油漆 C.用过的菜刀要经常用盐水冲洗 D.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5、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铁 B.碳 C.铁和碳的混合物 D.硫酸亚铁 6、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 X盐溶液Y盐溶液Z盐溶 液 Ni无无有 Mn无有有 A.XMnYNiZ B.ZNiYMnX C.ZMnYNiX D.XMnNiYZ 7、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A、B、 C、D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A.将稀HCl加入到装有镁条的试管中 B.将稀HCl加入到装有铜片的试管中 溶液加入到装有铜片的试管C.将稀HCl加入到装有银粉的试管中D.将AgNO 3 中 8、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钢材为主料,经锻打、焊接、酸洗、上漆等多道工艺制成。下列关于铁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画应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 B.所用材料上的铁锈可用稀盐酸清洗掉 C.给打制成型的铁画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