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环境科学研究院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开放及科研doc资料

江苏环境科学研究院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开放及科研doc资料

江苏环境科学研究院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开放及科研doc资料
江苏环境科学研究院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开放及科研doc资料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开放及科研奖励四项基金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关于设立省环科院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四项基金的通知》(苏环科院[2008]11号)的精神,为加强高层次科研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规范和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开放及科研奖励四项基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院”)每年从除科研课题外的各类项目毛收入中提取5%,设立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开放及科研奖励四项基金(以下简称“四项基金”),额度分别占基金总额的12%、40%、8%、40%,每年年终可根据院财务决算情况适当调整下年度基金具体额度,当年未资助完的基金累计至下年度继续分类使用。

第二条管理部门

四项基金由科研部负责管理,负责基金的立项审查、中期检查、成果验收等工作。科研部会同办公室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第三条使用原则

(一)四项基金以培养院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为目标,除人才引进基金中设安家费之外,主要以课题资助为手段,用于科研人员培养、人才引进、成果奖励等;课题选题须符合国家、省环保行业和院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体现省环保建设、管理发展的重点和特点。

(二)符合国家、省及有关部门对科技课题经费管理、公共财政对专项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三)“公平、公正、公开”,体现示范性和激励性。

第四条四项基金中除人才引进基金的安家费外,主要用于科研课题所必需的设备

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必要的办公设备、论文版面费、资料费等以及经过批准的会务费、调研活动费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不得用于购置与所资助项目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也不能用于发放奖金。

第五条四项基金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除特别说明的以外,均归环科院所有。

第二章人才培养基金

第六条主要资助有望成为我院科技创新领域学术带头人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和有创新思路的青年科技人员启动原始创新研究。资助金额一般为4~8万元/项。

第七条申请人条件

(一)基金的申请对象为院在职职工;

(二)申请者原则上须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年龄在40周岁以下;

(三)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且一次只能主持一个项目,申请者获资助项目如未结题,不得申请下一项目;

(四)申请者应具有与所申请课题相关前期工作基础。

第八条基金资助课题的申报及评审程序:

(一)根据院基金课题申报工作的具体安排,由课题申请人填写《基金课题申请书》、编写实施方案,报送科研部;

(二)科研部对申请人资格、申报课题的有关内容是否符合基金资助范围及要求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课题由科研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拟立项资助的课题及资助额度;

(三)拟立项资助的课题和资助额度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基金资助课题的评审标准

(一)选题须为本学科前沿,符合院发展方向,能够达到国内或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二)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

(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具有可操作性,有具体明确的实施方案;

(四)课题成果有望发表高水平论文或者申请发明专利;

(五)有望在此基础上获得国家、省重大研究项目或自然基金资助。

第十条课题的中期管理

课题进行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应在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中旬向科研部提交季度进展小结,年终提交年度总结,内容包括:研究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下一阶段研究计划等。凡未经同意,不按时提交季度进展小结和年终总结的项目,暂缓其资助经费的使用,逾期不纠正的、不补报的,按中止项目办理。

第十一条课题的提前中止

课题如因以下情况不能继续进行时,该课题负责人应在研究任务实质停止前一个月向科研部申请课题提前中止:

(一)研究期间,负责人因特殊原因无法继续负责该课题研究的;

(二)研究期间,因技术问题难以攻克或因某种特殊的非技术问题导致课题的研究不能继续下去的;

(三)提前中止的课题,负责人应向科研部提交课题中止报告,并在报告中详细列明提前中止的原因、研究已完成的部分和未完成的部分。中止报告经批准后即可办理项目中止手续,并与办公室结清有关款项。

第十二条课题周期

课题完成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二年。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结题的,经科研部批准可以延期半年结题。每个课题最多可以申请延期结题一次,对超期仍未完成的课题,收回已拨经费。

第十三条课题验收

课题完成后,负责人应及时提交课题验收报告至科研部申请结题。科研部根据课题具体情况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工作,并签署研究成果验收意见。

第十四条经费管理

(一)人才培养基金经费由财务部门设立专门帐户管理。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二次拨付。立项后拨付经费总额的5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经费总额的30%,项目基本完成、达到预期目标后拨付20%。

(二)人才培养基金不支持除分析测试之外的外协项目支出。

(三)项目验收后经费有结余的,可由负责人自主选题报科研部批准后,进行后续研究,按新立项目进行管理;或由办公室收回用于资助下年度的基金项目。

第十五条成果要求

发表2篇核心以上期刊相关论文,或公开专利1项,或实现技术转让1项,第一作者应为课题负责人。

第十六条成果标识

受资助课题在国内外发表有关科研成果时,应标注“江苏省环科院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资助”。

第三章人才引进基金

第十七条用于资助我院急需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研究人才,基金资助内容包括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

第十八条引进对象

(一)“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二)学术造诣深厚、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具有较大影响力并得到同行和社会认可的学科带头人(以下简称“学科带头人”);

(三)具有博士学位和两年以上留学经历、学术研究处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带头人(以下简称“学术带头人”)。

第十九条资助方式及额度

(一)"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安家费40万元,科研启动费40万元。

(二)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安家费30万元,科研启动费20万元。

第二十条资助课题要求

申请课题须符合院科技发展规划,或与规划相容且有望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并明确有向上一级部门申报后续课题的目标;项目预算合理;研究期限不超过2年。

第二十一条申请及评审程序

申请人需填写《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人才引进基金资助课题申请书》,由科研部对《申请书》进行初审后,报院长办公会评审确定。

第二十二条经费发放

(一)引进手续完备后,签订聘用合同,服务期5年。

(二)签订聘用合同后安家费一次性发放。

(三)科研启动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立项后拨付经费总额的5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经费总额的30%,课题基本完成、达到预期目标后拨付20%。

第二十三条成果考核

课题成果需同时满足下列两项基本要求:

(一)课题负责人在项目进行期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1项,第一承担单位为省环科院。

(二)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以上(其中SCI、EI至少1篇),申请专利1项以上,第一单位均为省环科院。

第二十四条课题验收

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提交课题验收报告报送科研部申请课题结项。验收报告内容包括基金的使用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等。科研部报送院长办公会审议后提出验收意见。

第二十五条成果标识

受资助者在国内外发表有关科研成果时,应标注“江苏省环科院人才引进基金课题资助”。

第四章科研开放基金

第二十六条主要用于资助符合江苏省环科院和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发展方向、且需要在重点实验室开展试验研究的课题。

第二十七条申报对象

开放基金课题申报对象为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院内部研究人员。

第二十八条申报程序

开放基金课题由科研部会同重点实验室初审后提交学术委员会评审,其中院外部承担的项目数不低于70%。评审通过后,由承担单位与院签定开放基金课题合同书,承担单位在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第二十九条实施与管理

科研部重点对开放基金课题的组织评审、合同签订、结题验收进行监督管理,重点实验室负责开放基金课题的日常管理。试验人员须遵守重点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开放基金的经费由院单设课题帐户进行管理,报销采用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审核后,按院报销制度执行。

第三十条仪器使用

重点实验室对开放基金课题研究所用大型分析仪器设备(或委托实验室分析人员进行样品测试)和使用实验室内消耗品进行适当收费。

第三十一条经费使用

开放基金课题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立项后拨付经费总额的5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经费总额的30%,项目基本完成,达到逾期目标后拨付20%。开放基金课题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实验所需的药剂、仪器设备、玻璃仪器、检测分析、论文发表版面费(国内核心期刊以上)、资料费、差旅费、市内交通(月票)费、误餐费等,开放基金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其所有权属于环科院。开放基金课题负责人每月列出采购计划,由重点实验室统一安排采购。

第三十二条成果归属

开放基金课题成果由承担单位和环科院共享,结题前必须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2篇以上相关的研究论文,第二(或第三)作者应为院课题组成员,并注明“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院职工承担的开放课题第一作者应为院职工。

第三十三条验收程序

开放基金课题按合同要求完成后,应将开题报告、课题计划任务书、开放基金合同书、研究总结报告等全套验收材料交科研部,由科研部会同重点实验室组织验收,验收后按要求归档。

第五章科研奖励基金

第三十四条主要用于奖励院在职职工从事科研工作所取得的验收、鉴定、获奖、专利、专著论文等成果。

第三十五条奖励额度

按《关于印发<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项目经费管理及奖酬金分配办法>的通知》(苏

环科院[2007]89号)执行。其中专利申请费、论文版面费及专著出版费从课题或项目支出,专利维护费从各部门公用基金支出。

第三十六条人才培养基金、人才引进基金科研启动课题及院内职工承担的科研开放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不享受验收奖励和鉴定奖励,其他成果奖励按苏环科院[2007]89号执行。

第六章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由院长办公会负责解释。

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人才招聘、引进、培养暂行办法 1目的 为了加大对急需专业人才的招聘、引进和培养力度,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结合中心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人才招聘、引进和培养对象产生、待遇、考核等方面。 3术语及定义 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企业任职的人员,并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制订招聘计划,并且通过一定方式录取新员工的活动。 人才引进:指因工作需要,当地的单位录用一个外省的在职的,且就业至少一年的人员,学历最低是国家统招的本科以上的人才来当地就业。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指对需择优进行重点培养的人员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被选拔的人员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 4工作职责及要求 4.1人才招聘、引进和培养隶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由公司人力资源处统一负责管理。 4.2各部门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发现、寻找适合公司生产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4.3确定需要招聘、引进或培养的对象后,由公司人力资源处与其签订招聘、引进或培养协议,并由人力资源处监督协议的执行。

5工作流程 人才招聘、引进工作流程 人才培养流程:

6其他相关规定 6.1人才引进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服务与待遇: 6.2人才培养待遇 6.2.1培养期内,每年给予培养对象元,用于提升素质能力支出; 6.2.2培养期内,由培养对象提出方案,进行一次国内国际学术交流考察; 6.2.3培养期内,每年给予培养对象一个月的学习深造假期,学习其间其余待遇不变。 6.3人才引进和培养考核 6.3.1人力资源处应积极开展相应工作,每年需引进或培养人才名; 6.3.2对引进和培养的人才定期进行检查,对照协议进行目标考核,如当期未达到目标,暂停后续待遇的发放与执行,直至完成目标。 7支持文件 7.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7.2 8记录(无) 9附则

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落实本公司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二、人才引进的原则: 1、实事求是、按需引进的原则; 2、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三、引进人才的对象: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人才; 2、以“211”院校为主体的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 3、具有专业特长、满足本公司发展需要的各类骨干人才。 四、引进人才的形式: 1、所需人才可采取录用、调动、兼职、咨询、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加以引进和聘用; 2、高级人才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五、人才引进的途径: 1、市场猎取; 2、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3、校园招聘; 4、特聘:适合符合本公司引进人才条件,暂时不能办理调动手续,而本人愿意来本公司工作的人员; 5、提前聘用:适合符合引进条件的在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愿意到本公司工作,可提前与其签订有关协议,并可提前一年享受有关的工资待遇和科研优惠待遇; 6、兼职聘用(互聘):坚持“关系不变、来去自由、流动服务、按绩付酬”的原则,聘用兼职高级技术人才。 六、优秀人才引进的程序: 1、被引进者提供本人简历、工作业绩、获奖证书、学历学位和职称证书原件、复印件及家庭情况、本人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等; 2、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部门对拟引进的人才进行面试、考察; 3、部门单位提出被引进人才使用、待遇、管理等方面具体意见,经人力资源部门审核、主管领导审查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4、同意录用后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协议书》或《劳动合同》,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高新技术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公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人才强企和科技兴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3、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引进人才质量。 4、坚持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并举的原则。 5、坚持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技术业务。对非核心技术业务,应严格控制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其研发成果已应用于实践且收到一定效果的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高技能、特殊技能人才。

(3)拥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专利、发明或专项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资格持证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五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校园、社会招聘; 4、退休返聘; 5、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6、人才特聘。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方式引进人才。 第七条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单位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2、公司根据各单位人才需求情况确定最终人才引进计划,人力资源处依据计划制定人才引进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公司

外部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管理/技能型 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行政管理部 2016年10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社会招聘; 4、校园招聘; 5、退休返聘;

6、人才特聘: (1)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2)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第七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专家、资深人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通过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临时聘请、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第八条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单位根据公司发展规划、所在单位年度经营状况,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2、公司根据最终人才需求计划,经研究决定后,确定是否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3、成立以行政管理部牵头的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的具体实施方案。

人才引进管理制度01

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积极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充实和改善企业高端或实用型专业人才队伍,推动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顺利实现“十三五”战略目标,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引进工作要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坚持“尊重人才、公开选拔”,“统筹规划、重点突出”,“能力为先、德才兼备”,“择优录用、规范管理”的原则,以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为目标。 第三条引进人才要有利于促进公司整体发展,有利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有用提升,有利于新项目建设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利于集团公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改善和队伍结构的优化。 第二章引进的重点、标准和方式 第四条引进对象是企业发展所急需和匮乏的各类人才,重点引进具有与本企业业务相关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长的技术人才或有较强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优先引进具有领军作用的科技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引进能够在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实用性人才,引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人才,引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本人愿意来公司工作或服务,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 2、拥有技术专利的专业技术人才; 3、因设立新项目、技术课题攻关等需聘请的专家学者; 4、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级管理人才; 5、具有分外专长的高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6、急需专业的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

第五条引进的人才必须品行端正,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身体康健。 第六条建立灵敏多样的用人机制,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积极探索、实践各种柔性引进模式,实现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并重。 第七条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方面的限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采取调入、聘用、兼职、专家联系制度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 第八条对可以转移人事档案关系的,采取调入方式,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并备案。 第九条对不能转移人事档案关系的,采取聘用方式,根据项目和技术攻关签订专门服务协议。 第十条对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身体康健、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专家,采取兼职、返聘或专家联系制度的形式。 第三章引进人才的程序 第十一条编制计划。用人单位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编制方案,并组织实施,然后报集团公司备案。对层次较高或拟安排关键岗位的人才,报集团公司汇总,经研究同意后,再由用人单位详尽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必要时,集团总公司可统一组织安排。 第十二条发布招聘信息。引进人才要面向国内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人才信息,可采取校园招聘、网络媒体宣传、人才市场招聘、在职职工和知名人士推荐、管理咨询公司和猎头公司寻找等方式进行。 第十三条资格审查。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负责人才的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确定符合条件的人选名单。 第十四条考试或面试。刚性引进原则上要进行笔试和面试,也可根据实际简化程序。柔性引进人才根据引进对象、使用性质和方式例外,可采用面试、协商、谈判等灵敏方式进行。

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xxxx公司 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xxx发[xxxx]xx号 第一章总则 1.1为适应公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人才强企和科技兴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 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1.2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3 基本原则 (1)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3)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引进人才质量。 (4)坚持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并举的原则。 (5)坚持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1.4 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技术业务。对非核心技术业务,应严格控制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其研发成果已应用于实践且收到一定效果的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高技能、特殊技能人才。 4)拥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专利、发明或专项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资格持证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2.1 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校园、社会招聘; (4)退休返聘; (5)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6)人才特聘。 2.2 人才引进的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方式引进人才。 2.3 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单位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完整版)外部优秀人才引进制度

外部优秀人才引进制度 一、总则 1.1 为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 公司发展后劲,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1.2 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 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3 本办法适用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 二、人才引进的原则 2.1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2.2 坚持按需引进、全面考核、德技双馨、保证质量; 2.3 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2.4 坚持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三、引进人才的对象 3.1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人才; 3.2 以“985”、“211”院校为主体的对口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3.3 同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满足公司发展需 要的各类骨干人才。 四、引进人才的形式 4.1 所需人才可采取录用、调动、兼职、咨询、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加 以引进和聘用。 4.2 高级人才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 以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临时聘请、技术合作项目或承担研究课题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五、人才引进的基本途径 5.1 市场猎取; 5.2 内部人员推荐; 5.3 社会招聘;

5.4 校园招聘; 5.5 特聘: (1)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急需人才的时候,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2)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5.6 提前聘用:对符合公司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条件的部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毕业 后愿意到公司工作的,公司可提前与其签订有关协议,鼓励其在读期间积极参与公司的建设与科研活动,并可提前1年享受有关的工资待遇和科研优惠待遇; 5.7 兼职聘用(互聘):坚持“关系不变、来去自由、流动服务、按绩付酬”的原则,聘用 兼职高级技术人才,如聘用重点院校的骨干教师来公司兼职从事科研工作。 六、人才引进的程序 6.1 高级人才: 6.1.1 被引进者如实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本人有关材料,包括简历、工作业绩、 获奖证书、最高学历学位和职称证书原件、复印件及家庭情况、工作要求和设想、本人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等; 6.1.2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部门对拟引进的人才进行面试和外调、考察; 6.1.3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拟引进目标的学历学位、专业背景和发展潜 力等条件进行综合评议; 6.1.4 基层单位提出引进人才使用、待遇、管理等方面具体的意见,经公司人力资源 部门审核、主管领导审查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6.1.5 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协议书(含聘约期协议),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统一 办理相关手续。 6.2 市场猎取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专业人才,按6.1之规定执行。 6.3 校园招聘人才: 6.3.1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和企业实际制定年度招聘计划,明确毕业 生需求数量、专业、院校、性别及工作岗位意向;

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司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吸引各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是指在公司内部现有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公司核准,从国(境)内外择优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力和水平的专业技术人 才、技能人才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权限 第四条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人才的引进工作。由总经理负责审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和协调解决引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五条引进人才原则 (一)引进人才应坚持以下原则: 1、“专业对口、按需引进”原则。引进人才须遵循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结合各单位的实际,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按照专业或工种类别,

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2、“适度从紧、严格标准”原则。公司需要人才,首先要着眼于内部培养,要严格控制从公司外部引进人才的数量,以精干员工队伍,提升劳动生产率。要严格引进人才的标准,确保引进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 3、“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为提高人才引进的有效性,引进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要确保有充足数量的备选人,以竞争择优来提升引进人才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4、“目标考核、协议管理”原则。引进人才的首次劳动合同期限原则上为一到三年,试用期三到六个月。试用期和首次劳动合同期满前,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应及时予以辞退。 (二)范围、对象及条件 1、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对公司生产、经营、科研起关键作用,且急需的重点专业领域技术人才,主要包括:信息化技术、会计、管理等专业人才。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操作一线岗位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具备较高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公司急需的技能人才。 2、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无党纪、行政处分及刑事处罚记录;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具有履行应聘岗位职责的能力和相当的专业技术或技能水平;实行执业(职业)资格制度的岗位,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

(完整版)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二)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四)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 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 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 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 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 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五)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二、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一)人才引进的渠道 1、内部人员推荐; 2、社会招聘; 3、校园招聘; 4、退休返聘; 5、人才特聘: (1) 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2) 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二)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专家、资深人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通过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临时聘请、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三)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部门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年度经营状况,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2、公司根据最终人才需求计划,经研究决定后,确定是否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3、成立以总经理办公室牵头的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引进人才职责及待遇 (一)引进的高级技术人员采用聘用制的,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签订工作协议,约定岗位职责、待遇和聘任期限等相关事宜,实行合约管理。 (二)引进的各类复合人才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其薪酬及福利待遇由双方协商约定。 (三)专业人才适用公司各专业序列管理办法或公司薪酬福利管理办法,其薪酬比照公司内同类人员确定。 (四)引进人才若属"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类"人员,应将执业资格证注册在公司满两年及以上并协商签署《证书聘用协议》,公司在注册成功后根据总经理办公会议决议给予对应的执业津贴。 四、人才引进的激励与培养 (一)对被引进人员激励与培养 1、公司加大对引进人才的培训力度与投入,通过对引入人才专项培训来提升系统人员整体专业技能。 2、引进人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或派遣劳动合同的,可参加公司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表现优秀的,可优先解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被引进人才可参加公司各专业序列申报,经公司评审后享受相应序列级别待遇。 4、公司对被聘为内部培训师的人员,根据培训师级别给予对应授课费用。 5、适用公司培养制度规定,对其主管人员享受各项辅导权利与义务。 6、对表现优秀的引进人才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并与员工共同搭建职业生涯规划。 7、对引进执业持证类人员,公司为其办理年度继续教育及各类注册事宜,费用由

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定

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的若干规定 (讨论稿) 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沧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在推动沧州大发展快发展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引进人才是指从市外(含沧州籍在外)引进的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并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第二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对象: (一)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二)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三)具有相当水平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省级特级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 (四)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具有相当水平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的在职硕士毕业研究生; (五)获硕士学位的全日制毕业研究生; (六)国外具有以上(一)—(五)款同等学历、学位、知名度的留学回国人员; (七)经主管部门认定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重点工程急需的

特殊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来沧州创业的其他各类优秀人才。 第三条以调入方式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优惠政策: (一)引进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可享受25万元的安家补助费。 2、凡提供技术、项目填补我市高新技术空白或属我市紧缺的,视其学科领域研究项目的实际情况,用人单位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提供30-6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并根据本人意愿配备工作助手1名。保证必要的参加国际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活动的差旅费。可每年资助资料费3万元,每月发给津贴补助3000元。 3、用人单位提供140平方米住房,如自己购买,用人单位资助不少于1/2资金,五年后产权归个人。 (二)引进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可享受20万元的安家补助费。 2、凡提供技术、项目填补我市高新技术空白或属我市紧缺的,视其学科领域研究项目的实际情况,用人单位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提供20-4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保证必要的参加国际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活动的差旅费。可每年资助资料费2万元,每月发给津贴补助2000元。 3、用人单位提供130平方米住房,如自己购买,用人单位资助不少于1/2资金,五年后产权归个人。

[管理制度]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 (管理制度)人才引进管理办 20XX年XX月 寥年的企业咨询顾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丸行的卓毬管碎方案,嘀得您下戟拥肓

xx 公司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第壹章总则 第壹条为进壹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积极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第三层次人才,充实和改善企业高端或实用型专业人才队伍,推动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顺利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根据《xx 省企业引进海外创新人才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引进工作要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坚持“尊重人才、公开选拔”,“统筹规划、重点突出”,“能力为先、德才兼备”,“择优录用、规范管理”的原则,以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为目标。 第三条引进人才要有利于促进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有利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有利于新项目建设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利于集团公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改善和队伍结构的优化。 第二章引进的重点、标准和方式 第四条引进对象是企业发展所急需和紧缺的各类人才,重点引进具有和本企业业务关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长的技术人才或有较强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优先引进具有领军作用的科技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引进能够于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实用性人才,引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人才,引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本人愿意来集团公司工作或服务,且具备以下条件之壹者: 1、取得硕士及之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 2、拥有技术专利的专业技术人才; 3、因设立新项目、技术课题攻关等需聘请的专家学者; 4、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级管理人才;

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优秀人才引进管理 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 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 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 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 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 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 市场猎取; 2 内部人员推荐; 3 社会招聘; 4 校园招聘; 5 退休返聘; 6 人才特聘。 (1) 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2) 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经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第七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经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经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届毕业生),可经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经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专家、资深人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经过智力引进、智力

环境类核心期刊

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科院资源环境与技术局、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武汉市武昌小洪山西区25号(430071) 2 工业水处理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3 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研究所等大连市303信箱(116023) 4 化工环保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所、中国化工防治污染技术协会北京和平街北口北京化工研究院(100013) 5 环境保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北京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100036) 6 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北京海淀区学院路43号(100088) 7 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海淀区双清路15号2871信箱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100088) 8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省南京市虎踞路175号(210013) 9 环境科学中科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2871信箱(100085) 10 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2871信箱(100085) 11 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安外立水桥(100012) 12 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境保护局、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430072) 13 环境污染与防治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天目山路43号(310007) 14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市2871信箱(100085) 15 农村生态环境国家环保局、南京科学研究所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210042) 16 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天津南开区复康路31号(300191) 17 水处理技术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杭州市文一路158号(150080) 18 水资源保护环境水利研究会、河海大学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210098) 1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610041) 20 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检测总站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育惠南路1号(100029) 21 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100035) 2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山东师范大学 23 自然灾害学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150080

最新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最新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那么企业要如何引进人才呢?下面YJBYS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企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欢迎阅读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司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吸引各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 技能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 场核心竞争力,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是指在公司内部现有人力资源不能 满足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集团公司核准,从国(境)内外择优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力和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各部委室、各二级单位(分、子公司)。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权限 第四条成立公司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人才的引进工作。由总经理任组长,主管人力资源、科技的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人力资源部、技术中心、XXXX 部等部 门组成,负责审定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和协调解决引进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具体负责人才引进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各单位引进人才的政策,编制引进计划,审核发布公司引进人才的需求信息,组织实施、指导检查引进人才工作。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五条引进人才原则 (一)引进人才应坚持以下原则: 1. 专业对口、按需引进”原则。引进人才须遵循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结合各单位的实际,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按照专业或工种类别,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2. 适度从紧、严格标准”原则。公司需要人才,首先要着眼于内部培养,要严格控制从公司外部引进人才的数量,以精干员工队伍,提升劳动生产率。要严格引进人才的标准,确保引进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 3.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为提高人才引进的有效性,引进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 公正”原则。要确保有充足数量的备选人,以竞争择优来提升引进人才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4. 目标考核、协议管理”原则。弓I进人才的首次劳动合同期限原则上为二到四年試用 期三到六个月,同时须与所在单位签订《目标责任制任务书》。试用期和首次劳动合同期满前,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应及时予以辞退。(二)范围、对象及条件1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对公司生产、经营、科研起关键作用,且急需的重点专业领域技术人才,主要包括: 冶炼、金属材料、机械、电气及自动控制、化工、建筑、管理等专业人才。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操作一线岗位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具备较高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 公司急需的技能人才。 2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无党纪、行政处分及刑事处罚记录;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具有履行应聘岗位职责的能力和相当的专业技术或技能水平;实行执业(职业)资格制度的岗位,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 周岁。 3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 年以上(对特别优秀或者紧缺的人才,可适

2020年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落实本公司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二、人才引进的原则: 1、实事求是、按需引进的原则; 2、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三、引进人才的对象: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人才; 2、以“211”院校为主体的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 3、具有专业特长、满足本公司发展需要的各类骨干人才。 四、引进人才的形式: 1、所需人才可采取录用、调动、兼职、咨询、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加以引进和聘用; 2、高级人才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五、人才引进的途径: 1、市场猎取; 2、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3、校园招聘; 4、特聘:适合符合本公司引进人才条件,暂时不能办理调动手续,而本人愿意来本公司工作的人员; 5、提前聘用:适合符合引进条件的在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愿意到本公司工作,可提前与其签订有关协议,并可提前一年享受有关的工资待遇和科研优惠待遇; 6、兼职聘用(互聘):坚持“关系不变、来去自由、流动服务、按绩付酬”的原则,聘用兼职高级技术人才。 六、优秀人才引进的程序:

1、被引进者提供本人简历、工作业绩、获奖证书、学历学位和职称证书原件、复印件及家庭情况、本人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等; 2、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部门对拟引进的人才进行面试、考察; 3、部门单位提出被引进人才使用、待遇、管理等方面具体意见,经人力资源部门审核、主管领导审查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4、同意录用后双方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协议书》或《劳动合同》,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七、人才管理与待遇: 1、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采用岗位聘用制,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签订工作协议,约定岗位职责、待遇和聘任期限等相关事宜,实行合约管理; 2、引进的高级人才有人力资源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其薪酬及福利待遇由双方谈判确定; 3、专业人才实行项目制管理或岗位制管理,其薪酬比照公司内同类人员确定; 4、引进人才如签约期未到而提出或要求终止协议(含调离、辞职、自动辞职和解聘等),应按《协议书》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八、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本制度由深圳市新沧海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深圳市新沧海机械有限公司 2014年1月1 日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环境科学核心期刊

一、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环境科学(双月刊1976年创刊)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编辑单位:《环境科学》编辑委员会2、中国环境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辑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3、环境科学学报(月刊1981年创刊)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编辑单位:《环境科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4、环境化学(双月刊1982年创刊)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编辑单位:《环境化学》编辑部 5、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月刊1980年创刊)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编辑单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编辑部 6、环境科学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辑单位:《环境科学研究》编辑部 7、环境保护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编辑单位:《环境保护》杂志社 8、环境污染与防治(双月刊1979年创刊) 主办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编辑单位:《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社 9、环境工程(双月刊1982年创刊) 主办单位: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 编辑单位:《环境工程》编辑部 10、农业环境保护(改名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双月刊1982年创刊)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编辑单位:《农业环境保护》编辑部11、化工环保(双月刊1980年创刊)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中国化工防治污染技术协会中国化工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编辑单位:《化工环保》编辑部12、工业水处理(月刊1981年创刊) 主办单位: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编辑单位:《工业水处理》编辑部13、海洋环境科学(季刊1982年创刊)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编辑单位:《海洋环境科学》编辑部 14、中国环境监测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辑单位: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 15、环境科学与技术(双月刊1978年创刊) 主办单位: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辑单位:《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16、水处理技术(月刊1975年创刊)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编辑单位:《水处理技术》编辑部

公司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公司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才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三条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 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⑴、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⑵、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⑶、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⑷、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⑸、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社会招聘; 4、校园招聘; 5、退休反聘; 6、人才特聘; ⑴、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 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⑵、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 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第七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的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 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 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 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

外部招聘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外部招聘流程,更准确地引进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原则 公司外部招聘原则为公开招聘、公平考核、公正录取。 第3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外部员工的招聘管理。 第4条组织管理 1外部招聘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其他部门予以配合。 2部门经理以下职位人员的竞聘工作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部门经理及以上职位人员的招聘工作则由总经理领导、人力资源部承办。 第2章外部招聘实施 第5条招聘渠道 外部招聘要根据职位级别和岗位要求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招聘渠道。具体招聘渠道有:校园招聘、媒体广告招聘、人才招聘会招聘、猎头公司招聘、网络招聘、委托中介机构招聘等。 第6条招聘流程 1选定招聘渠道,采用相应的招聘方式对外发布招聘信息。 2由人力资源部接收应聘材料,并根据各部门对招聘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进行初步筛选。 3对于初选合格人员,人力资源部向其发送面试通知,并要求其面试时提供学历证书、身份证等相关证件。 4初试由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共同完成,主要是对应聘人员的智力、品德、经验、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选拔合格人员进入复试。 5复试由用人部门分管领导、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资深专业人士组成的复试小组进行,复试将采取面试、笔试、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并最终确定录用人选。 6人力资源部向拟录用人员发送“录用通知书”,并要求其参加入职体检。 7被录用人员按照公司规定时间、携带规定材料到人力资源部门报到,如在录用通知规定时间不能正常报到者,取消录用资格,特殊情况除外。 8外部招聘员工在被正式聘用之前,首先要经过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3章附则 第7条本制度的拟订和修改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