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生产工序流转单用的制度整理

车间生产工序流转单用的制度整理

车间生产工序流转单用的制度整理
车间生产工序流转单用的制度整理

生产工序流转单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工序流转能够得倒正确使用及有效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一.由生产技术主管冯伟波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填写好工序流转单的相关内容(如:产品图号、产品名称、计划总数、作业人数、工序责任人、下工序接料人)后发放给领料人。(即此时当批产品的工序流转卡就进入生产现场跟随产品流转)

二.工序负责人接到工序流转卡后,应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就随同产品一道流转,填写工序流转卡时,必须遵循“谁操作谁填写”的原则。

三.操作者填写工序流转卡的要求:

1.按工序流转标准内容填写,所需填写的具体项目有:工序号、工序名称、使用设备、操作者、实际完成数由操作者填写;合格数、返工/返修数、报废数、日期等由质量人员填写,车间主任或班长签字确认使用设备信息,检验员签字确认产品质量状态。违反此规定者罚款10元。

2.操作者对所填写的数据负责,实际完成数、合格数、返工/返修数、报废数必须是实数,不能推算。公司在进行投入、产出核算时若发现有所填数据不真实现象,将对其填表人进行罚款10元。

3.填写流转单时字迹必须工整、清晰,让人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如有填写不规范、不清楚、工序负责人签字确认,公司一律不算工资。且操作者填写。

4.在工序流转单上签字确认时,必须是每道工序单项签字确认,不能跨行签字。违反此规定者罚款10元。

四.每道工序加工完工后,操作者立即报工序负责人进行检验,经工

序负责人检验确认合格、并在流转单上签字确认后,方能流入下工序。违规者罚款20元。

五.工序流转单可按批次或单个(套)产品进行流转,如是遇产品分批流转时,操作者必须做好标识,并要单独填写一份分批流转单,且原始流转单随合格产品进行流转,分批流转单随分批零件进行流转。流转单上所规定的填写内容必须填写齐全,以便产品的追踪,并有工序负责人的签字确认。凡未经过工序负责人签字确认的一律不算工时。(因为产品状态不明确,不知合格否)

六.工序流转单在整个产品生产工序或组装工序完工后,由操作者提交工序负责人检验,经检验合格、并经工序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库房办理入库手续。入库时库管人员按实数点收,(对于大件摆放整齐的产品用点数的方法进行点收,对于小件不能点数的产品用过称的方法进行过称计数)不能推算,然后入库上帐。库管员做到帐卡物相符。工序流转单存放在库房,由库管员保管。

七.没有流转单的产品,下到工序拒绝接受,产品流转单数量不真实,如下道工序发现,上道工序罚款20元,如流到最后一道工序,各道工序都没有发现数量有误,到入库时才发现,前面所有工序操作者每人20元,车间主任加倍处罚,入库时没有产品流转单,产品不能办理入库,以便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八.在本制度试行一个月。中间如存在问题,及时与厂长时行沟通。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一些具有关键、特殊性的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的关键工序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3、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工序: 3.1.1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1.2加工复杂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进 行重点检测、检验、控制和关注的点。 4、职责 4.1技术(工艺)部负责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识别和设立,提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明细表,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及工艺文件,并做好关键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4.2品质部负责关键工序的识别和鉴定,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管控及对各关键工序的日 常监督检查,并做好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处理和归档工作。 4.3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的设备、工装重点控制与管理,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 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4.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的安排、培训老师的选拔、培训资料归档、人员的考核、上岗 证(参考附件3)的颁发、上岗证的回收以及关键工序相关信息汇总备案。 4.5各部门根据上述关键工序明细表,明确本部门从事关键的人员,并负责本部门关键工序 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当本部门关键工序岗位人员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培训需求,以保证在岗人员的技能符合关键工序岗位任职要求: 4.5.1 当工序人员长时间请假或长时间未接触本关键工序,间隔时间在180天以上(含); 4.5.2 在岗人员发生岗位异动,有新员工接任工作,须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4.5.3 在岗人员转岗至另一个关键工序岗位,需要进行上岗位培训; 4.5.4 关键工序任职要求发生变化时,需要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

工序流转卡操作说明书

工序流转卡操作规范(试行) 文件状态: 文件版号:A 分发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4-02-20发布2014-02-23实施

工序流转卡执行 1 目的 为规范产品工序流程,便于统计、核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数量,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可追溯性,保证产品质量,逐步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统一标识卡的使用,使账、物、卡一致,为外协及公司内部各加工工序的工资结算提供真实的原始依据,为生产运作更为顺畅的进行和生产过程控制更为有效的管理提供支持。 2 适用范围 本卡由生产系统实施,做生产流程监控使用,制造、检验、仓库配合。 3 职责 3.1质量策划科:按照相关工艺、作业指导书、产品计划表编制工序流转卡,工序流 转卡编制时由质量策划科填写设备号、图号、名称、工序内容。 3.2 制造部:根据生产订单情况发放工序流转卡,填写计划数量,进行生产安排负责。 3.3检验科:跟踪并监督工序流转卡的运转情况,监督内容包括卡片的完整性、卡片 的清洁度以及确认签名的完整性。产品生产结束后回收工序流转卡,由品管部部长助理统一集中处理。并将生产过程中的建议收集并反馈到质量策划科,优化工序。 4 实施流程 本卡随产品生产环节的第一工序开始逐步进行流转,直至产品入库。 5 作业流程 5.1实施本流转卡的原则:本卡随同下料、各生产环节半成品发出日起,本批产品的一 个生产周期或到成品入库全部完成。 5.2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①制造部根据生产订单情况发放工序流转卡,填写计划数量,进行生产安排,检验科负 责跟踪并监督工序流转卡的运转情况,在产品部件或总装结束后,由生产人员汇总零件或部件前期完整的工序流转卡交由检验人员,证明部装和总装所用的零部件都是合格和可控的。作为检验员为该部件或总装开具合格证的依据。原则为每一款产品在下料时,本卡就开始实施。

生产产品《流转卡》管理制度、操作规程(2)

生产产品《流转卡》的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生产产品《流转卡》的使用,确保《流转卡》记录的产品信息与产品实物信息一致,保证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生产部门,《流转卡》的运作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三、流转卡管理规定 3.1《流转卡》的定义 《流转卡》是车间生产数据和流转数据的记录单据,同时也是车间计件工资的计算和绩效考核的原始依据。 3.2《流转卡》的功能 《流转卡》的运行可以使各个工序之间的数据连接紧密相扣,清晰地反映车间各个工序在制品的流转情况,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它的实施可以保证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极时性,保证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生产管理顺畅有序的进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3.3《流转卡》的种类 《流转卡》共分为五大类:《熔铸车间生产流转卡》、《挤压车间生产流转卡》、《表面处理车间生产流转卡》、《项目工程车间流转卡》、《浴室门车间流转卡》。 其中,《挤压车间生产流转卡》分为两种类型:《挤压、锯切、包装流转卡》和《挤压(经整形、弯形、拉网、精抽)流转卡(黄卡)》;《表面处理车间生产流转卡》分为三种类型:《氧化车间后工序流转卡》、《喷粉车间后工序流转卡》、《铝制车间后工序流转卡》。 3.4《流转卡》的流转次序和流转时间 《流转卡》必须严格按订单排产工序的顺序流转。在规定的时间内流转完卡内的最后一

个工序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到数据中心录入数据,同时消卡。只有当卡入了数,卡上相关工序的班组才能计算工资,各车间管理人员每日应在系统中检查已开出流转卡的产品完成情况,对延期未进仓的流转卡,管理人员应及时追寻其行踪,确保生产流转的及时性,避免流转卡遗失而造成流转卡不能及时入数或卡面相关班组无法计算工资。《流转卡》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入仓或遗失对相关人员按相关规定处罚。所有流转卡都必须交到数据中心入数消卡,然后在数据中心存档保管,以便日后查对。 3.5《流转卡》的填写规范 《流转卡》各工序的所有要求填写的内容必须完整(如工序选择、班组代码,班长中文名、加工日期、来料支数、加工成品支数、当有废品废品支数和废品原因等都必须认真规范填写)、字迹清楚、准确无误,不得简缩写、不得随意涂改(有涂改的地方必须由涂改人盖“数字章”确认)否则因信息不全或看不清楚等造成无法入数或数据入错,所经的工序若未在卡上填写该工序的信息将视为没有经过该工序处理,不给该工序计酬,开卡者必须对填制《流转卡》内容及编号的完整性、工艺流程的正确性负责。所有出现废品的地方一定要有QC确认,否则该废品由加工班组承担责任,如果经锯切工序时有废品,锯切前的废品全部折扣成锯切后的废品数来处理(例:一开三的料在锯切前发现有支废品,在登记废品时按三支登记)。如果流转卡上所有的料都报废,那么该卡由QC确认登记后将该卡交给部门负责人,由该部门将卡交到数据中心入数,而不需要再流到下工序或成品仓。 3.6《流转卡》的修改 3.6.1《流转卡》上的数据信息不得随意更改,更不能更改他人填写的信息,各个工序在接收上工序的来料时必须认真核对卡上信息与实物是否一致才能继续加工产品,如有不对的地方,必须找上工序确认并修改正确后方可接收,否则,责任由下工序承担,并按相关规定处罚。所有修改都必须有修改者本人签名,否则,对责任人按相关规定处罚。 3.6.2QC在各个环节确认信息前必须先确认《流转卡》上信息与实物信息是否一致,若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各工序间顺利交接,规范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使之受控、有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菏泽聚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的工序交接管理。 三、职责:工程部负责各工程中工序交接的管理。 四、A级及AR级质量控制点必须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五、B级及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必须有监理工程师(无监理时应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六、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各工种之间的交接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交接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卡》,工程部将不定期抽查或参与。 七、工序交接须满足下列条件 1.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 1)上道工序已构成完整验收项目,并完成验收且验收结果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3)上道工序未构成完整验收项目的,必须完成中间验收且验收 结果合格,并上道工序验收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2. 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 1)上道工序已完成且经质检员检查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填写完整无误。 八.交接手续: 1 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要求 1)上道工序交接按照网络计划及月计划的要求时间进行工序交接。 2)必须履行书面交接手续。 3)安装交保温、防腐必须由上道工序提出申请,以上、下道工序责任单位及工程部签字认可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4)安装交试运以签字齐全的工程验收单和共同签证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2.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要求 1)按检查合格时间随时进行。 2)必须填写《工序交接卡》,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组织职责 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技术部、总工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 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 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总工办、生产技术部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技术部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总工办、生产技术部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2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或技术员)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生产技术部,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详见附录1。 5.2.3 生产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4 工艺变更后,由技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神华乌海能源西来峰煤化工公司甲醇厂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暂行) 1、目的 为了强化甲醇厂生产管理,严肃生产和工艺纪律,推进技术进步,优化生产过程,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装置运行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各车间要以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为目标,切实做好本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认真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甲醇厂内各车间的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岗位操作规程的管理 ①岗位操作规程由岗位所在车间组织编写,由车间技术负责人校核,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最后由总工程师(分管生产负责人)批准。 ②各岗位必须有操作规程,并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③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的适用性进行一次评审,做好评审记录。 ④岗位操作规程的发放范围由各车间制定,做好发放记录,相关人员人手一册。 ⑤若采用了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应及时对原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修改,也可以编制补充操作规定。岗位操作规程的修改和补充,应由所在车间提出申请,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总工程师(分管生产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4、岗位记录与工艺台帐的管理 ①岗位记录的内容主要有:岗位主要工艺指标执行情况、生产负荷的变化情况、主要设备的开停时间,停车原因、机电设备仪表运行情况,备车情况、设备检修和试车情况、跑冒滴漏情况、不正常生产和事故处理情况、领导的批示及岗位记录的名称、交接班者的签名等内容。 ②工艺台帐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工艺指标台帐》、《分析化验台帐》、《工艺事故台帐》、《原材料消耗台帐》、《设备、管道、阀门、盲板设置台帐》、《技改技措台帐》、《生产技术经济查定台帐》、《催化剂台帐》、《原始开停车台帐》等。 ③各生产车间的工艺记录要真实、及时、规范,并每月2日按时间顺序整理交生产设备技术部存放;工艺台帐由车间保管存放,生产设备技术部定期检查,对记录、台帐超过保存期的按程序要求及时销毁处理,作好记录。 ④工艺台帐和记录要求: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⑤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5、工艺指标及工艺变更的管理 ①工艺指标的制定,应以设计工艺参数及岗位操作规程为依据。由生产设备技术部负责制定,总工程师(分管生产的负责人)批准,以生产技术文件下发。工艺指标与实际生产指标不符的,实践证明设

生产工艺过程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过程管理指导 (ISO9001-2015) 1、目的 通过执行该管理制度,使工艺过程制度化、规范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实现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 2、范围 产品的制造过程,各生产车间、各制造工序。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推行,实施该管理制度。 3.2技术部负责检查工艺纪律、检查工艺过程管理制度的实施。 3.3质量部以该制度为依据之一,推行质量方针、考核生产车间。 3.4体系办负责组织立项评审和最终设计开发评审,下达设计开发课题书,对设计开发进行督导考核。 4、要求 各相关部门及岗位自该制度下发之日起,严格执行,否则,考核相关责任者。 5、规定 5.1各工序要认真执行公司质量方针: 5.2严格按照图纸、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操作。 5.2.1各操作者要保管好图纸、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技术文件。不得随意更改、涂抹、损坏、不得丢失、外借。 5.2.2加工制造时要认真阅读、分析图纸、作业指导书、以便准确执行。

5.2.3当发现图纸、作业指导书存在不清楚、不正确等问题时,要立即到技术部与相关人员联系要求作出合理的讲解或更改。此项为互检过程的一项内容;否则,因此产生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60%,设计人员承担40%。 5.2.4即时使用新状态的图纸、作业指导书,按《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的规定交回旧的状态,各车间主任或工艺员为本部技术资料管理员,全面负责图纸的存档管理及更换。 5.3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5.3.1在使用设备前,要认真检查设备,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开动设备、使用设备。 5.3.2操作工要正确使用设备,不得超载运行,不得带病使用等。严格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要求作业。 5.3.3操作工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按要求进行正确地润滑、清洁等。 5.4工艺装备的使用的维护。 5.4.1工装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设施,操作工必须正确使用和维护工装,才能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生工作效率。 5.4.2使用工装时,不得用太大的力量敲击装入件,不得失误撞击工装,以负、免在外力作用下工装变形,降低精度。 5.4.3不得用工装试弧,以免损坏工装。 5.4.4每加工完1件产品,都要将工装的工作面清理干净,然后进行 下1的工作,特别是要清理干净焊渣和飞溅。 5.4.5每班结束时,要清理干净工装面及非工作面上所有的杂物及焊渣等。 5.4.6当操作者发现工装的定位精度降低或影响产品的质量时,要及时停止

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采矿作业部工序质量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强化工序质量管理工作,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稳定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矿作业部工序质量管理工作。 3职责 3.1部长、书记 负责作业部工序质量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完善。 3.2 生产部长 负责建立三级工序质量控制点,确定车间级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控制目标及考核指标,并按级进行管理。 3.3 生产技术员 负责工序质量控制过程的检查与考核;负责工序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制定、落实及考核。 4 工序质量管理和控制要求 4.1 工序管理要树立“严格验收上工序、认真控制本工序、优质服务下工序”的“三工序”管理思想,以工序质量保过程质量,以过程质量保产品质量。同时建立以预防为主的主动管理方式,强化工序质量的过程控制管理,保证各工序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4.2作业部开展工序控制过程中,要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对影响工序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技术对工序质量进行分析诊断,对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波动,要认真查找原因,加以整改,防止工序质量不稳定造成批量不合格品的产生。 4.3充分调动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岗位人员的质量 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各工序的控制水平。各工序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对于发现的违规违制行为要严格考核。 4.4 为了保证工序质量的稳定,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坚持点巡检制度,岗位人员发现设备或在线检测装置不能正确反映过程参数时,应及时将信息反馈有关人员进行处理,保证设备或在线监测装置运行正常。 4.5上下工序之间要做好信息的传递、沟通工作。尤其在异常情 况下,更要及时准确的传递信息,便于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4.6 建立工序控制点 4.6.1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建点原则是在关键工序以及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强化管理。 4.6.2 工序质量控制点分为公司级、厂级和车间级。作业部三级工序工序控制点确定后,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见附表 1)

工艺管理制度流程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部,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详见附录1。 5.2.3 生产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4 工艺变更后,由技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5.2.5 对重大工艺变更,由车间制定技术方案,交总工办、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核,并由公司技术审定委员会(有各级工艺主管组成,必要时可外聘行业专家)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 6 生产过程管理 6.1 总工办、生产技术部为不合格品的过程管理管理部门。 7.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7.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7.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工艺管理制度范文

gz-scxb-15版本:a修改状态:0 XX年1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工艺管理,加强生产责任制,严肃工艺纪律,以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工艺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制定,执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及其它以此为中心的各项规程,督促、检查以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为中心的各项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改造生产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并参与组织技术措施的实施;组织工艺查定和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的技术经济评审,通过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各种规程制度不断得到修订和完善。第三条:工艺管理工作要同挖潜,革新、改造,以及新技术应用相结合,必须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相结合;工艺管理还要与搞好环境保护,开展安全无事故活动相结合.第四条:工艺管理的日常工作:1、组织制订或修订产品或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2、组织制订或修订各级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指标,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3、对现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以及中间控制进行定期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制订原始记录,工艺控制台帐、组织工艺技术分析5、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6、组织和参加工艺查定工作。7、配合技术情报,技术档案部门,收集和整理 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资料。8、开展技术交流和协助开展技术教育活动。9、参加新产品技术鉴定工作。l0、参加制订和修订技术改造计划和长远规划工作。第二章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第五条:凡正式生产的产品和装置均需制订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分析规程,均应该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并给予受控编号后,方可贯彻执行.第六条:工艺规程是生产的法规,是各级生产指挥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技术依据。工艺规程包括了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流程图,产品的质量,工艺和主要技经指标等基础资料。岗位操作法是按照工艺规程和生产实践经验组织编制的,是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共同遵守,执行的基本依据。工艺规程内容: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2.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包装贮运方式3.主要用途、使用方法须知二.原辅材料1.原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2.辅助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3.其它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三.生产工艺过程1.工艺沿革(包括装置能力、技术进步等内容)2.化工工艺路线及其技术依据3.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4.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5.工艺过程及流程图四.生产控制技术1.配方和配料(可列配方编号、配方另立)2.工艺控制点示意图3.各项工艺操作指标4.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5.中

管理制度车间各工序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车间各工序管 理办法

车间各工序管理办法 壹.下料工序 1.人员编制:共6人。班长1人,主操作手1人,副操作手2人,半自动切 割下料1人,清理毛刺、氧化铁力工1人。 2.设备配置:多头数控切割机1台、交流弧焊机1台、半自动切割机1台。 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翼缘板、腹板的切割下料,异形板下料,所有主结 构连接板及柱脚板下料,大型小件的冲料,箱形梁(柱)翼缘板、腹板的坡口加工;下料后的毛刺清理、编号。 4.作业指导书: ○1、数控切割机必须由专人操作,数控程序由专人编排,严禁其它人员操作,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数控火焰切割的原理和工作原理。熟悉掌握操作程序和设备功能,方可上机操作。 ○2、操作者于开机切割时,首先必须要检查各部件是否均能正常工作,系统电源电压是否达到要求,气路管道是否有漏气现象等。对所有连接管路、仪表阀门及电源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开机工作。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且修复。 ○3、切割料完毕从切割架上吊下来时,挂钩者要选择好站脚的地方,避免脚下踩空,发生扭伤事故。 ○4、操作者于工作完毕或下班后,必须要切断电源,且关闭气体阀门,将切割机开到指定停机地点,清理现场,摆放好切割完毕的产品,使之整齐有序。 ○5、操作者必须定期检查纵向、横向的限位开关,保证完好动作,严防事故发生。

○6、数控机必须专人操作,专人保养。严防错误操作,必须经常保持操 作箱的内外整洁,严防金属粉尘、酸性物质污染现场,减少系统故障的发 生。 ○7、操作者必须经常地对切割机的导轨、齿轮、齿条进行刮扫保养和润滑。保持表面整洁,减少磨损,延长部件使用寿命,提高加工质量。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要求切割件端面平整、光滑,无倾斜角,且及时清除氧化铁。 ○1、板或型钢切割尺寸、宽度、长度于±1mm以内。 ○2、切割直条件端面切痕深度-1mm以内,不能超差。 ○3、切割变径面端面切痕深度-1mm以内,不能超差。 6.材料利用率:按照下发的详图,科学合理的排版下料,计算要精确,本着不浪费壹寸料的原则,材料利用率要达到98—99%之上,异形达到90—95%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给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做到 ○1、下料误差要控制于规范以内±0.2mm。 ○2、角度要规范,条板要直(平)。 ○3、毛刺、氧化铁应清理干净,运送到指定地点,分类摆放;摆放要整齐,数量要准确,标识要清楚,产品应合格。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 ○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各工序间顺利交接,规范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使之受控、有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菏泽聚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的工序交接管理。 三、职责:工程部负责各工程中工序交接的管理。 四、A级及AR级质量控制点必须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五、B级及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必须有监理工程师(无监理时应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六、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各工种之间的交接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交接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卡》,工程部将不定期抽查或参与。 七、工序交接须满足下列条件 1.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 1)上道工序已构成完整验收项目,并完成验收且验收结果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3)上道工序未构成完整验收项目的,必须完成中间验收且验收结果合 格,并上道工序验收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2.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 1)上道工序已完成且经质检员检查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填写完整无误。 八.交接手续: 1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要求 1)上道工序交接按照网络计划及月计划的要求时间进行工序交接。 2)必须履行书面交接手续。 3)安装交保温、防腐必须由上道工序提出申请,以上、下道工序责任单位及工程部签字认可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4)安装交试运以签字齐全的工程验收单和共同签证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2.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要求 1)按检查合格时间随时进行。 2)必须填写《工序交接卡》, 八、工序交接资料由上道工序填写。 九、交接的处罚: 1、各单位参加的工序一次交接不合格需整改的按质量奖罚制度中一次验收 1 / 15

生产产品《流转卡》管理制度、操作规程(2)

生产产品《流转卡》管理制度、操作规程(2) 生产产品《流转卡》的管理制度 为规范生产产品《流转卡》的使用,确保《流转卡》记录的产品信息与产品实物信息一致,保证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生产部门,《流转卡》的运作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三、流转卡管理规定 3.1《流转卡》的定义 《流转卡》是车间生产数据和流转数据的记录单据,同时也是车间计件工资的计算和绩效考核的原始依据。 3.2《流转卡》的功能 《流转卡》的运行可以使各个工序之间的数据连接紧密相扣,清晰地反映车间各个工序在制品的流转情况,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它的实施可以保证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极时性,保证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生产管理顺畅有序的进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3.3《流转卡》的种类 《流转卡》共分为五大类:《熔铸车间生产流转卡》、《挤压车间生产流转卡》、《表面处理车间生产流转卡》、《项目工程车间流转卡》、《浴室门车间流转卡》。 其中,《挤压车间生产流转卡》分为两种类型:《挤压、锯切、包装流转卡》和《挤压(经整形、弯形、拉网、精抽)流转卡(黄卡)》;《表面处理车间生产流转卡》分为三种类型:《氧化车间后工序流转卡》、《喷粉车间后工序流转卡》、《铝制车间后工序流转卡》。 3.4《流转卡》的流转次序和流转时间 《流转卡》必须严格按订单排产工序的顺序流转。在规定的时间内流转完卡内的最后一 个工序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到数据中心录入数据,同时消卡。只有当卡入了数,卡上相关工序的班组才能计算工资,各车间管理人员每日应在系统中检查已开出流转卡的产品完成情况,对延期未进仓的流转卡,管理人员应及时追寻其行踪,确保生产流转的及时性,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4.doc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4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一些具有关键、特殊性的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的关键工序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3、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工序: 3.1.1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1.2加工复杂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进 行重点检测、检验、控制和关注的点。 4、职责

4.1技术(工艺)部负责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识别和设立,提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明细表,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及工艺文件,并做好关键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4.2品质部负责关键工序的识别和鉴定,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管控及对各关键工序的日 常监督检查,并做好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处理和归档工作。 4.3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的设备、工装重点控制与管理,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 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4.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的安排、培训老师的选拔、培训资料归档、人员的考核、上岗 证(参考附件3)的颁发、上岗证的回收以及关键工序相关信息汇总备案。 4.5各部门根据上述关键工序明细表,明确本部门从事关键的人员,并负责本部门关键工序 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当本部门关键工序岗位人员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培训需求,以保证在岗人员的技能符合关键工序岗位任职要求: 4.5.1 当工序人员长时间请假或长时间未接触本关键工序,

重点工序工艺管理制度

潍坊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生产重点工序工艺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WSS/QZD09-002 版次:第二版拟制:王全华、王朝军 2004年10月20日审核:齐文梯 2004年10月22日批准:李文忠 2004年10月26日实施日期: 2004年11月 1 日分发号:

1目的 为加强水泥生产工艺的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公司管理意识,全面完成经济技术指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 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各生产分厂、生产技术部。 3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3.1 各生产分厂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抓生产工艺。设立专职 或兼职工艺管理技术员,全面负责分厂生产工艺管理和技术改造 工作。技术台帐记录要齐全、真实,每月检查至少一次,每缺一 项罚工艺管理技术员50元。 3.2 矿山 3.2.1 矿山分厂应根据矿山长远规划和矿山的年产量定出年度开采计划,并于年底12月20日前报生产技术部审核。因生产需要,需变动开采计划,矿山分厂需写出书面申请,经主管部门及生产副总批准,方可实施。 3.2.2 矿山开采中,必须保证三级矿量的足量储备:开拓矿量不少于24个月的矿石产量,准备矿量不少于12个月的矿石产量,可采矿

量不少于6个月的矿石产量。 3.2.3 矿山开采平台宽度不少于30米,工作线长不少于 90米,各段坡度不大于75℃。 3.2.4 优化爆破设计方案,中爆破的大块率控制在5% 以下,对大块石灰石进行二次爆破粒度不大于800mm。 3.2.5 因运输车辆将大块石灰石(大于800mm)倒入破 碎机口,造成破碎机停机30分钟以内,作一般工艺事故处理; 破碎机停机30分钟以上作严重工艺事故处理。 3.2.6 加工页岩粒度不能超过D80 ≤25mm控制范围,每超 过一次作一般工艺事故处理。在接到通知后仍不处理,作严重 工艺事故处理。 3.3 原料 3.3.1 加强烘干工序的管理,因烘干物料水分超标造成 生料磨机产量下降,作一般工艺事故处理;因水分严重超标造 成糊磨、糊选粉机被迫停机处理,作严重工艺事故处理。 3.3.2 生料磨机每3-5个月清一次仓,1个月补一次耗。 若因研磨体级配不合理或补耗不及时,而影响磨机产量,作严 重工艺事故处理,并立即整改。 3.3.3 利用月检修机会,对生料磨机、选粉机磨损件进

工序流转卡--生产流程管理制度

工序流转卡生产流程管理制度 生产流转过程管理制度 1 £7 — ^■-^■^5'三=兰匸書亠町寸旨至i'l三寺,一却土一忑迁笄三琴? 工耳裏鈔芝"气-码驭区二疋亘- 3 土5生二电芋盲汪壬辜需电芋二 3, 1 t:L ?亠狂J邑3N . ■ —7孑:“应坯草K I Wr=亘奩二三.毛 疋=?辜求訂;^壬显厂,等二Mh杏芳■代託■耳b—壬送生""孚;仁" 营年旣.二匸;/£- 1 << I. 3. J (柑'<■军3王妄屯于工=I至空雲■賈叮唯還衣乎QI廷芝 訶芬毛芒4.翼H:Y二蛊忍N:粽-彳r >括,fl瓷*二碁悴匚一r三 产」-m-LM匸臣性二齐.芒■士苣记*.三寥U-九=.汁±一尹厂 .1 ' ;任「「左二阜耳N」-■即牛,.、匚工耳IH W1丐可至F:二.玄二主卫壬4,松总二里”一"二—芦.三鱼■(二导戸■:T員弐1妄 」4理老豪占y吒苛>-5迂企二加1生一=

内都餵畔、记录*W工裝、产A尊剂徉坐都加工迪程和质量坎况. €<?卡)一A—份,产晶雾部件龙工后.岸樁眾件旳<濃特卡》 M产A转入焊播庠轨由澤特庠嘗说整理留枳其他零祁件的<漁棘卡》在戏训件转出车WB6由在制fcfe计A墊理核就、冒存呑土 3.5 <披送通知*》<以T苗称<變送用于工挟或严a ★醉丰运. <躱送料应一/;三联,■联柿出丰间竝计员習春,二联鰹枚年问统计員记系-三联备*关人员筌章后遂e转岀车间址行统计復童. 3-6 ??填再刹防护妥球 各*!关人艮填写以上栗住必覆于迹ah叭祟fi所列各项内$ 藝填頁齐金、宪整、冷确,不碍鉄窖:相a人?餐章R不禅代筌戒不筌.持栗人员必復矚侏累?干净无缺權? 4用产&?借用产A、相fti产曷、不W批次的? —种产品, 必须分剧开熹衣?卡.不蒔合并. 3-7流转过程竇理要求 车冋从毛坯暉、凜材料库、熟处型a領料必殖办理磧料手绒, 填35 <领料草h 尊祁件fit丰W转舷坂开《it送卓人跌丰W覺修的專部件应在《蠟送单》上各注*题修"字样,并占《蹙?^单》一趨轉入修?车阀? 车间在制的所常工装、产&毎?件柿必須《嫁(滅转卡).工提应由制遥中心计划艮iX车W主任罠債技术中心、车W技术贡绘?工韻61址和工艺文侔,方可段料加工,吾則制邊申心戒各车间应葩雙?投产? 备过程庠督人員、统计人R负丧控制tt壹工独及产岛的批次、

技术工艺管理制度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配套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1年月日发布 2011年月日实施

配套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目的 加强工艺技术管理、严格工艺技术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各生产车间科室。 一、职责 1、生产技术组负责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制定、修订产品的工艺技术文件和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日常监督工作。 2、生产车间各班组负责执行工艺纪律,并按要求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二、内容和要求 (一)工艺技术文件的管理 1、工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的加工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等。 2、生产技术组提供各生产车间有效版本的工艺技术文件,确保其完整性、正确性与统一性。 3、工艺技术文件的发放、使用、管理、回收等应执行《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办法》并做好相应记录。 4、车间各生产工序班组应有本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的有效版本。 5、生产车间在用的工艺技术文件不得擅自更改、替换、代用,当发现错误或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时应及时向生产技术组报告,由生产技术组技术员负责对原工艺文件进行更改或向公司生产技术部征求更改意见。 6、技术组收到工艺修改单做好收发记录,及时的下发到相关生产车间。(二)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管理 1、各生产工序的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操作规程。 2、在加工前应按工艺规程对本工序的加工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规定要求。 3、各工序的生产操作人员、应认真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对产品进行加工。 4、当因生产条件变更或遇有技术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工艺技术人员报告,由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调整后方可继续加工。 5、所有设备和工装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计量器具应按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不得超期使用。 6、生产操作人员应坚持“三按”生产(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和“三检”制度(首检中间检完工检)。 7、生产车间要做好“三定”工作,即定人、定机、定工种。 8、生产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并按规定保养好使用的设备。 9、生产操作人员使用的工艺文件应保持完整、整洁,对在制品、量检具、工装等要妥善存放,保持工作场地整洁卫生。 10、工艺贯彻率要达到95%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工艺贯彻率=已贯彻的工序总数 / 应贯彻的工序总数×100% (三)工艺纪律检查与考核 1、工艺纪律检查的内容见《工艺纪律检查记录》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工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车间生产的工艺管理。 3、职责 3.1品管处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艺实施,进行工艺纪律的检查。 3.2 生产车间负责会同品管处监督、检查、考核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 3.3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制度的贯彻执行。 4、管理内容及要求 4.1 工艺策划 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确定所需原材料、工艺流程、加工方法、产品质量标准、设备要求、验证时机、接收标准等。 4.2 工艺文件的贯彻 4.2.1 产品文件一经批准,就成为公司的技术标准,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要求。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是执行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之一。 4.2.2 工艺文件下发后,技术部应及时到车间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一般包括: 设备、工具夹具是否需要增添和调整; 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调整意见; 产品关键部件及其技术保证措施; 采用新工艺应注意的事项; 估计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4.3 工艺更改的控制 随着设计、工艺方法的改进、某个工艺文件的差错和新标准的实施等原因会发生工艺更改等问题,必须对工艺的更改加以控制。 4.3.1 工艺更改由技术部提出更改方案,经批准后下发工艺更改通知,个部门遵照执行。 4.3.2 对更改工艺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评审认可,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4.4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能满足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4.5 工艺准备 现场应有的技术文件;

符合工艺文件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 满足工艺要求所需的设备; 所有工艺设备及辅具符合工艺要求。 4.6 工艺操作 操着者对工艺要求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操着者要按技术标准、按图样、工艺文件进行生产。 4.7 贯彻“三不”原则 不合格的愿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4.8 工艺卫生 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的清洁卫生;材料、器具等的堆放与保管做到限量定位、定要求、完好、整齐、清洁。

08开槽线作业指导书

开槽线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I-SC-GY08 制订部门:综合办 版次编号:AO 制订日期:2016.1.6 批 准 审 核 制 定 将坯料经双端冼、四面刨开槽、成型的过程,以便于拼装。 一、作业流程 1. 组长负责备料区领料,并核对《工序流转单》所记录的内 容和实物以及《生产工单》的要求是否相符。 2. 取料时必须避免板从托盘上掉落,防止撞坏地板。 3. 组长应按《生产工单》的顺序组织生产,当由于原材料、 设备、质量等原因需要改顺序生产时,必须经生产部厂长或主任的同意。 上料 1. 上料工把待加工坯料轻轻码放在进料输送带上避免撞伤、 压伤。码放时地板坯料背面朝上不可放反,齐边靠紧靠山,码放数量不要超过15片避免压伤,但要保证连续进料。 2. 上料工按《工序流传单》上标示的坯料状态上料,当坯料 状态发生变化时必须停机并通知组长调整。当坯料树种发生变化时上料工必须及时把信息传递给接板和码板人员,要求分开码放,以免后道混淆。 3. 上料工负责将所领坯料板垛上的《工序流转单》收集汇总 交给组长。 双端冼 1. 主任按照《生产工单》要求选择刀具。根据刀具、扣型图 纸的相关数据,模板进行扣型调整,确认双端扣型无误,确保同规格、同扣型地板每批都能合格拼接。 2. 特殊标注白边超标的偏宽小片单独调刀生产。 3. 调刀板必须选用不良品避免浪费。 4. 设备操作根据文件《开槽线操作规程》。 接板 检验 1. 接板工接板时必须轻拿轻放,把地板1800翻转,使其正面 朝上,发现地板出现连续表面压划痕、掉角、崩边、板面污染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汇报组长处理。 2. 接板工除了对产品表面检验外,还要根据文件《地板成品 检验标准》对榫头、榫槽、倒角等相关项目进行目测,发现问题立即要求停机报告组长处理。接板工把开胶或需要改裁的板挑出另放。 领料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组织职责 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技术部、总工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 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 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总工办、生产技术部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技术部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总工办、生产技术部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2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或技术员)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生产技术部,并填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